怎样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修订版多处提到“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涉及语文教育的核心与本质的概念,其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运用”就是根据语文学习的规律、文本特点精心设计的一种灵活的、艺术的、多维的、丰富的、多功能的语用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学习也好,积累也罢,都是为了运用。
那么,小学语文教师怎么落实“运用”这一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呢?
一、聚焦文本语言,习得言语的“表达方式”
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依托文本语言,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值得探讨。
《桥》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这个句子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简洁,表现出当时情况的危急。
在教学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句子:“这座桥太窄了,请大家排成一队,不要拥挤,有秩序地过桥,请党员们排到队伍的后面去。
”让学生品读、比较这两个句子,说说在文中用哪一句话更好。
学生都说第一句好,在当时的危急关头,老书记没有那么多时间说得那么详细,越简洁明了越好!学生也从中感受到老书记临危不乱、沉稳果断的品质。
教师补充这个句子,很好地帮助学生读懂了文本语言,感悟了文本的内涵,受到了人文熏陶。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三自然段有一种特殊的构词现象:登上
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
老师巧妙地利用课文中“动词+名词”这一语言特点,设计了这样一个追问的教学环节:
请同学们读一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这四个短语在写法上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
如果老师把这些动词顺序换一下,可以吗?
你能仿照这种写法,从下面加横线的名词术语中挑选几个,说说20世纪人类生活舒适和方便的表现吗?
这样的词语教学细节让人忍不住拍手叫好:依托文本又超越文本,凭借文本语言特点,学习迁移运用,将学到的构词方法灵活运用,教学手段简洁又不简单。
由此可见,只有聚焦文本语言,在教学中处处立足于语言本身,挖掘并分析文本中的词语运用、段落结构、语言组合,有意识地设计相应的训练点,通过模仿、借鉴,达到迁移性运用,习得言语的“表达方式”的目的。
二、活用言语典型范例,锤炼发展语言
借助教材中生动典型的词语、句子及句型,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用词造句、仿写句子等语文实践活动,这是许多教师落实“运用”的基本途径。
如:《祖父的园子》第13自然段: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作者用反复的手法描写园子里自由自在生长的
景物,通过反复运用“我愿意……就……”表现出园子里的倭瓜、黄瓜、玉米等所有景物的自由、快乐。
这是作者萧红心中的园子:一切自由。
老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书上写到的这园子里的那些景物,它们也是自由的;书上没写到的,也是自由的。
选一句,描写他们像人一样自由的状态。
出示课件:()了,就像()似的。
()愿意()就()。
学生的语言异常丰富:“蚂蚱跳了,就像在玩蹦床似的。
”“高粱红了,就像约好了似的。
”“冬瓜愿意长多胖就长多胖。
“我愿意吃黄瓜,就吃黄瓜;我愿意捉一个绿蚂蚱,就捉一个绿蚂蚱。
”
又如《秋天的雨》)中写道:“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的炎热。
”
一位教师在教学时,把这句挑出来,让学生体会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对语言形象化所起的作用,并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或自己的感受,模仿课文里的句式写一句话。
生1:它把黄色给了田野,谷子摇哪摇哪,摇出了丰收的喜悦。
生2:它把五彩给了菊花仙子,菊花仙子绽开了笑容,笑哪笑哪,笑出了秋的绚丽。
生3:它把橙色给了果子,果子在绿叶中挤哪挤哪,挤出了秋的热闹。
生4:你看,秋天的雨把黄色给了梧桐叶,黄黄的桐叶像一块块手绢,飘哪飘哪,飘来了秋天的绚丽。
再如,某教师执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以让学生仿照“不
必说……不必说……也不必说……单说……”的句式,写一段话。
作为范例的句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作者心中园的“自由”,很有典型性。
作者对于心中自由之园“施以重墨”,老师在教学时也“不惜笔墨”。
仿写实践,让学生及时运用“拟人”之法,促成了言语形式的有效迁移。
此种仿中有创的言语实践,活用言语典型范例,为学生的表达铺垫好“登高的台阶”,保证学生在规范表达的同时能进行创造性的表达。
三、构建言语情境,实现语言的自然习得
言语的表达离不开特定的情境,因而,精心构建言语实践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防止脱离文本情境“另起炉灶”式的言语实践对文本整体意境的破坏,教师可在文本中找到合适的情境,利用文本语境构建言语情境,实现语言的自然习得。
在教学《怀念母亲》时,引导学生将目光聚焦到作者初到哥廷根所写的日记中。
这几则日记中都采用了“触景生情”的写作手法,老师紧扣这一文本独具特色的言语形式展开教学:先借助第一则日记感悟“写景”部分对于表达作者怀念故国之情的作用,由此引出“触景生情”这种写作手法。
再在其他几则日记中寻找这种表达形式,进一步感受并领会“触景生情”的表达形式;最后,借用第三则日记构建语境,运用“触景生情”这样的表达方式进行想象并练笔——作者季羡林看到了哪些情景,才会产生“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的感受?
浓浓的“思乡情”是文本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基调”。
在
教学中,老师以“触景生情”这样的言语形式为依托,以课文语言为材料,通过举一反三的言语实践,适学生初步掌握了“触景生情”的写作方法。
从揣摩言语形式到运用言语形式,学生始终置身于文本营造的“魂牵梦萦思念故国”的情境之中。
这样的言语实践,没有游离于文本情境,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季羡林“思乡情”的体验和理解,还促进了其对“触景生情”这种言语形式的积累和内化,使文本的内涵和形式得到了水乳般的交融,实现了内容和形式的同步推进、语言的自然习得。
开展言语实践,是语文教师落实“运用”二字的唯一方式,也是学生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基本途径。
《山中访友》一文极富想象力,第四段是对想象力的细致展现。
作者最喜欢的朋友是“树”,作者毫不讳言“树”是我的知己,可见喜爱至极。
于是浮想联翩,物化为树,“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
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
物化的写法引人入胜,在教学中,抓住“物化”这一语言实践点,引导学生作移情体验,对经典段落进行仿写,将自己和作者一样物化为树,感受那份对树的由衷喜爱之情。
作者的知己是“树”,要求学生以自己的知己为原型写作,仿照例文,写一段物化的文字。
例:我看着一朵花,痴痴地望着,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朵花:我的脸蛋成了花蕊,头发成了花瓣,四肢变
成了花茎与根,花汁就像血液一般在我的身体内流淌。
忽然,一阵风吹来,我找到了机会,拉起身旁的小草,跳起了拉丁舞。
大自然的旋律就在空中飘荡。
只要学生认真地读例文,悉心感悟,参照形式,抒写真情,那么所写的文字就会和《山中访友》一样充满真情实感,充满童心童趣。
学生的言语能力也会在其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呼唤语言“运用”训练,我们要树立“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观,落实“课标”要求,回归语文的本质,挖掘语言学习的因素,为学生提供各种语言实践机会,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