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论文36368 社区临终关怀护理进展
护理:临终关怀的护理进展
护理:临终关怀的护理进展辛英伟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泌尿移植科护士长亓卫东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消毒供应室护士长临终关怀是指对临终患者和家属提供姑息性和支持性的医护措施,目的是希望帮助终末期患者了解死亡,进而接纳死亡的事实;给予患者及亲人精神上的支持,给予承受所有事实的力量,进而坦然接受一切即将来临的问题。
一、临终关怀的发展现代较健全的临终关怀组织始于1967年由桑得斯博士在英国创办的世界上第一所“圣克里斯多福临终关怀院”,1988年10月天津医学院建立了我国第一所临终关怀研究机构,1992年在北京成立我国第一所民办临终关怀医院-松堂医院,此后在上海、北京、西安、沈阳等地相继展开临终关怀服务。
据资料报道,至2003年3月,全国接受临终医疗服务的病例已超过了8000例。
尽管临终关怀国刚刚起步,但都能体现出它顺应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文化发展的潮流,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对生命价值和生活质量新观念的需求,符合人道主义精神,能够充分展示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医护人员为患者及其家属服务的崇高医德医风,得到了广泛认可和接纳。
二、临终关怀的现状临终关怀模式包括以下几种形式:独立的临终关怀机构、附属于医院的临终关怀病房、家庭或社会的临终关怀护理。
我国主要以“家庭临终关怀”为主,具体内容包括:对临终患者注册登记,到患者家中提供全面的身心照顾与支持,使患者与亲人顺利渡过人生路程的最后站。
(一)临终关怀面临的问题1.临终关怀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某些方面发生冲突传统儒家文化观念使生命神圣而恐惧死亡的观念根深蒂固,人们对死亡及濒死的态度是否认及不接受的,即使在医护人员中,关于“生命永存”的观念持反对者占62.6%,而态度不明朗者占34.9%。
此外,在回答家中谈论死亡情况时,回答“很公开”的占31.7%,表明医护人员同样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封建社会思想和中国传统的家庭价值规范的深刻影响,对死亡的态度不够积极。
知情同意是患者的权利,只有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才能讨论死亡,更好地接受死亡。
社区临终关怀的探讨
论著 临床护理CH INESE COMMUN ITY DOCTOR S212 医学专业2010年第30期(第12卷总第255社区临终关怀的探讨李启芝 胡晓芳 吴志兰 金 芳433100湖北潜江市喻家台社区卫生服务站关键词 社区 临终关怀 医疗费用do:i 10.3969/.j issn .1007-614x .2010.30.242临终关怀是对濒临死亡的患者,通常是指预期生存期只有6个月或少于6个月的患者提供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治疗及护理,提高生命质量,既不延长生命,也不加速死亡,临终关怀最关注的是患者的尊严[1]。
我站在实际工作中尝试性地做了一些临终关怀服务,现将我们的一些做法和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总结如下,供大家探讨。
资料与方法例1:患者,女,45岁,患慢性乙型肝炎多年,于2008年9月确诊为肝癌,于2009年8月21日死亡。
患者外院就诊的门诊病历和出院小结资料完整,诊断明确,但患者的预期生存期只有口头谈话交代,我们通过询问患者家属病史得知,本患者第1次手术后的预期生存期是6~12个月,第2次介入治疗后的预期生存期是1~2个月。
例2:患者,男,59岁,于2008年11月确诊为肺癌,于2009年5月15日死亡。
本患者出院时预期生存期为10~15天。
2例均为癌症晚期患者,在二甲以上医院住院后回社区治疗,并且要求在家中治疗,1例患者均享受职工医保,住院费用负担相对较轻,但因患者子女都在外地工作,身边直系亲属少,患者和家属仍然觉得居家照顾方便,舒适,经济。
方法: 上门服务与宣传:患者到站就诊登记后,指派医护人员上门访视,每周2~3次,了解患者的家庭背景和心理状态,加强临终关怀知识的宣传,提高认识。
!适时告知病情:根据患者对疾病知情的程度及希望了解病情的程度适时告知病情,告知患者前医护人员要和其家属认真讨论,协商告知的时机与方式,达成共识,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对不愿意知道病情和性格敏感脆弱的患者,可以不告诉患者本人。
临终关怀护理的现状及发展
临终关怀护理的现状及发展摘要】临终关怀是人道主义的新起点,建立了人生临终旅途的一个理想模式,但由于传统伦理观念和现实的影响,其发展陷入了困境及一些误区,故通过讨论研究,探寻一条普遍性的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路径是非常必要和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临终关怀护理现状发展临终关怀是近代医学领域新兴的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是现代社会的需求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通过为临终病人及家属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的全面支持与照护,使临终病人的症状得到控制,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使病人能无痛苦、安宁,舒适的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探索临终关怀这一医学新领域,无疑是人们对于生命价值向深层次研究的表现形式之一。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探索临终关怀这一问题极其必要。
1 临终关怀的现状1.1传统的孝道观对临终关怀的影响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中,“孝道”的观念在中华民族文化中一直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自汉代以来,“孝”被提到与天等同的高度,“百行孝为先”,“孝”是行为最高准则[1],把父母临终时子女是否亲自在身边服侍送终作为人们评价子女是否孝敬的一个标准,认为要不惜一切代价地延长患者的生命,这往往忽略了患者的意愿,造成了患者的身心痛苦。
实际上,临终关怀的原则是“不以延长生命为惟一目的,而以减轻临终患者的身心痛苦和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2]。
不同的患者作为独立的个体,必然有其各自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尊重、满足临终患者的个体需求才是真正的孝道。
但这种方式在传统“孝道”伦理的影响下,往往被大众忽视。
1.2传统医学人道主义对临终关怀的影响传统医学人道主义观点认为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责任,对于临终患者,医护人员会竭尽全力积极救治,却忽略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传统的护理观轻视临终关怀,认为放弃一些治疗是对患者的不负责,而过分期望和过度给予根治性治疗[3]许多医护人员认为,如实告知患者的病情会加重其心理负担,加速病情恶化,因此选择将实情告知家属,而用善意的谎言来面对患者,忌讳谈论死亡的话题即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想找人倾诉,周围的人也刻意回避,以至于病人心中的郁闷得不到疏通和排解,更加加重了病人的身心痛苦。
浅谈临终患者关怀护理毕业论文
浅谈临终患者关怀护理毕业论文临终护理主要是以临终病患者的生理、心理发展和为临终病人以及他的家属提供全面照顾的新兴学科。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临终护理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临终护理毕业论文篇一:《临终病人的护理》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发展规律,临终是人生发展的必然阶段。
人生的最后旅途中最需要的是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
帮助临终患者安详,坦然,无憾,有尊严地走完最后的旅程,护理人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护理人员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了解病人身心两方面的反应,帮助临终病人减轻痛苦,树立正确的死亡观,才能为生命即将走完的患者和家属提供全面的帮助。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护理工作正发生者日新月异的变化。
临终关怀虽然起步较晚,但却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当代,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临终关怀概念的内涵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目前认为临终关怀的概念包含两层含义:一,临终关怀是一种特殊服务,是对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的一种全面的照顾,包括护理,医疗,心理支持和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其目标是提高临终患者生命质量、减少痛苦、甚至无痛苦的走完人生。
并维护家属的心理健康。
二:临终关怀是一门以临终患者及其家属的生理、心理发展为研究对象,探讨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照护的实践规律的新兴学科。
它是近代医学领域中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涉及医学,心理学,社会学,护理学,伦理学等多学科。
它从无到有,从陌生到被社会了解,让每个病人在有限的时光里满足,安详,有尊严的走完自己最后的一站。
临终关怀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患者提供护理,为病人提供温暖的人际关系,舒适的医疗环境和坚强的精神支持,以减轻其生理痛苦和心理恐惧,其目的既不是治疗疾病或延长生命,也不是加速死亡,而是改善病人余寿的质量。
临终关怀不仅仅局限于临终病人本身,还涉及到社会及家庭。
临终关怀的意义:临终关怀是一项有益于人类社会进步的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符合人类人类追求生命质量的客观要求。
临终关怀护理进展
临终关怀护理进展1 临终关怀的概述1.1 临终是生命过程即将终结阶段,临终的判定标准:自然衰老,各主要脏器衰竭,生活不能自理者、各种意外伤害,生命垂危无抢救意义者、无治疗意义的晚期癌症病人、慢性疾病末期,存活3~6个月者。
1.2 临终关怀的概念:WHO对临终关怀服务的概念为:为晚期患者及家属提供全面积极的全人照顾服务哲理是:以照料为中心,维护人的尊严,提高临终生存质量,共同面对死亡。
1.3 临终关怀的发展和现状:1967年桑得斯博士在英国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临终关怀院,1988年我国在天津成立了第一个临床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同年10月,上海南汇县创建了我国第一所临终关怀医院,1998年10月,香港李嘉诚基金会先后在全国各地20家大型综合医院中创办宁养院。
据资料报道,至2003年3月,全国接受临终医疗服务的病例已超过8000例,为关爱生命,造福社会,启迪人类爱心,促进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
1.4 临终关怀的组织形式:临终关怀专门机构具有医疗、护理设备,娱乐设施,家庭化的病房设置,配备一定专业人员。
综合医院内附设临终关怀病房:利用医院内现有物质资源,提供临终患者医疗、护理、生活照料。
综合医院里散在各科专用病床:利用病房的条件,为临终患者提供单间或双人间病房。
居家照料:医护人员根据临终患者的病情,每日或每周数次探视,提供临终照料,具体内容包括对临终病人注册登记,提供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给病人及家属全面的身心照顾与支持,使病人留在自己家中,与亲人共度人生路程的最后站。
2 临终病人的护理2.1 心理反应及关怀:临终病人已病入膏肓,不可救药,心理反应起伏很大,当他们意识到生命即将结束,自己的事业尚未完成及对家庭承担的责任时,表现出痛苦、孤独、悲观绝望等心理反应,陷入极度的悲哀和沮丧中,变得沉默寡言,情绪极度消沉、压抑,为即将失去生命而情绪失控[2]。
因此,需给病人以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方法是:(1)让病人倾诉的痛苦和悲哀:我们充分理解病人,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耐心多接近病人,多与病人交谈,耐心倾听,让其把心中不满的情绪尽量地发泄出来。
社区卫生论文:对社区卫生中开展临终关怀工作的思考
社区卫生论文:对社区卫生中开展临终关怀工作的思考[摘要]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开展临终关怀越来越成为可能,从高度尊重患者的自我和社会需要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提高患者最后阶段的生命质量,是对生命的尊重、对人类的尊重。
本文简要分析了开展临终关怀需要考虑的问题和如何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 社区卫生; 临终关怀; 死亡当前,临终关怀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和护理方式,已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了一个符合人性的、科学的治疗方法,为现代医学无法医治的病人提供了缓解痛苦,增强了病人对临终状态适应力的全面提高。
可以说,治疗和护理临终病人的对象,有本质区别于其他疾病患者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给病人以关怀,尽量减轻病人的痛苦,使其庄严的生与死,其实质就是维护患者的尊严和保持人的完整性,是临床医学中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1 临终关怀需要认识的概念1.1 临终关怀的含义指对于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患者提供姑息性和支持性的医学措施,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减轻其疾病发展的进程。
是医务人员运用医学、护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与实践知识为临终患者及家属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全面照护,使临终患者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家属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
1.2 临终关怀的理念临终关怀是以对症为主的照料服务,通过全面的身心照料,减轻病人的痛苦,让其获得心理、社会的支持。
从事这项服务工作的负责人都具有教授、主任医师的职称,且具有留学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工作经验和知识。
他们把外国先进的理念、技术和服务规范带到中国,是这项学科的奠基人和研究者,培养了一批这样的专业人才。
联合国认为,临终关怀是全世界范围内的需求,是人的一项基本人权,应视为是国家和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
因而,它应该是团队的服务、专家的服务和全面的服务。
1.3 临终关怀的意义临终关怀体现了人道主义的精神,无论是患者,还是家属及医护人员,都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坦然面对死亡,直面现实。
【社区临终护理研究】临终患者的护理
【社区临终护理研究】临终患者的护理生与死是人类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命过程的最后阶段,也是人生命过程的必然结果。
生命的临终阶段同生命的其他阶段一样需要关怀和照护。
因此,在患者生命的最后阶段,护士系统科学地了解、掌握其生理、心理反应,目的在于为临终患者提供科学、适当的护理,以提高临终患者的生命质量,维护其生命尊严,同时为临终患者家属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也是临终护理学的重要内容。
随着社区服务的广泛开展,临终关怀已由医院走进社区、走进家庭。
开展社区临终关怀与护理,要求社区护士要本着人道主义精神,遵循职业道德,尊重患者的个人权利和意愿,用精湛的护理技能,做好各方面的护理工作,为社区临终患者提供舒适、安详、有尊严渡过人生最后历程的照顾。
1 社区临终护理中的心理护理内容护士应随时观察并记录晚期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了解其心理需求,并倾听患者及其家属的诉说,以增进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舒适。
由于晚期患者的心理反应错综复杂,护士应根据晚期患者所处的不同临终心理反应阶段进行心理护理。
根据晚期患者所处的不同心理反应阶段,护士应运用以下几种心理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疏导:①语言开导法:语言开导法适用于晚期患者的各个心理阶段,特别是处于抑郁阶段的晚期患者,语言开导是开展心理护理的良好途径;②询问交谈法:一般用于了解晚期患者及其家属的生理、心理、社会状况;③理解式交谈法:当晚期患者的焦虑和压抑需要宣泄时,护士应充分体谅此时患者的心态和需要,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通过语言、目光、表情和动作体现出对晚期患者的理解,鼓励其将内心的郁闷宣泄出来;④鼓励式交谈:适用于处于孤独、抑郁、自卑心态的晚期患者,护士应用肯定、鼓励、赞扬的语言,帮助晚期患者消除不良情绪;⑤批评式交谈:适用于偏执、暴躁、自暴自弃状态的晚期患者,护士适当运用专业知识,用批评的口气向患者介绍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在交谈时要巧妙、适时、善意地对患者的错误观点和情绪反应予以否认,在不伤害晚期患者的同时,赢得患者的尊重和信赖;⑥积极倾听式交谈:倾听是心理护理的一项重要技术,积极的倾听可以充分表达护理的同理心,还可以让晚期患者体会到被重视的感觉,使其一心理上得到满足;⑦转移注意力式交谈:如果晚期患者的心理反应处在否认阶段,应设法转移和分散患者对其疾病的注意力,根据患者的不同兴趣和爱好,将日常病房生活尽量安排得丰富多彩,以增加生活情趣,陶冶性情,适当移情;⑧满足式交谈:处于讨价还价阶段的晚期患者,护士尽可能地顺从患者的意志、情绪,满足其身心需要,使其尽可能保持心情舒畅;⑨激励调节法:护士在对晚期患者实施护理时,应充分考虑患者每天受到的病痛折磨,应尽量提高患者的意志水平,创造良好的心态环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社区临终关怀护理进展
社区临终关怀护理进展【摘要】社区临终关怀护理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首先介绍了社区临终关怀护理的重要性,包括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减轻家庭负担等方面。
接着分析了现有社区临终关怀护理的局限性,如医疗资源不足和护理人员技能不够。
然后探讨了社区临终关怀护理的发展趋势,强调了个性化服务和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同时提出了提高服务质量的方法,包括加强专业化培训和提供全面的支持。
最后结论部分指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强调了推动社区临终关怀护理进展的重要性,并总结了其对社会的意义。
通过这篇文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社区临终关怀护理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为提升服务质量和满足患者需求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社区临终关怀护理、进展、重要性、局限性、发展趋势、服务提升、专业化培训、未来发展方向、推动、意义。
1. 引言1.1 社区临终关怀护理进展社区临终关怀护理是指在患者面临临终期时,为其提供全面的身心关怀和支持,以确保其在最后时刻得到尊严和舒适。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的增加,社区临终关怀护理的需求日益增长。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学理念的转变,社区临终关怀护理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社区临终关怀护理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患者的身心综合关怀,包括疼痛管理、情绪支持、心理护理等。
其次是对患者家属的支持和辅导,帮助他们面对临终亲人的离世。
社区临终关怀护理还注重患者的意愿和尊严,尊重患者的选择,并提供符合患者和家属需求的个性化护理服务。
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改进,社区临终关怀护理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局限性。
进一步提升社区临终关怀护理的质量和水平,加强专业化培训,推动政策和法规的发展,成为当前社区医疗领域的重要任务。
2. 正文2.1 社区临终关怀护理的重要性第一,社区临终关怀护理可以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在社区环境下,患者可以得到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包括身体、心理、社会和精神方面的照顾。
临终护理进展情况汇报
临终护理进展情况汇报
最近,我们医院在临终护理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我将在这里向大家汇报一下。
首先,我们在临终护理团队的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我们增加了专业的
临终护理人员,他们具有丰富的临终护理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为患者和家属提供更加全面和细致的服务。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团队内部的协作和沟通,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其次,我们在临终护理的病房环境改善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工作。
我们对病房进
行了重新装修,增加了舒适的家居氛围,为患者和家属营造了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
我们还引进了一些先进的临终护理设备,提高了护理的质量和效果。
另外,我们在临终护理的服务内容上也进行了一些创新。
我们增加了心理护理
和心理疏导的内容,针对患者和家属的不同心理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支持。
我们还加强了临终关怀的宣传和教育工作,让更多的患者和家属了解到我们的临终护理服务,增强他们的信任和依赖。
最后,我们还在临终护理的质量评估和改进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我们建立了临
终护理的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对护理服务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我们还加强了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和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我们的服务内容和质量。
总的来说,我们在临终护理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患者和家属提供更加优质的临终护理服务。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关注。
临终关怀护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终病房实践效果探究
临终关怀护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终病房实践效果探究摘要:目的:探讨临终关怀护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终病房实践效果。
方法:选择我社区2019年1月-2021年6月接收的晚期癌症患者58例为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临终关怀护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终病房的实践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病房;临床关怀护理癌症的死亡率高,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生命时间短,加上癌症对患者身心消耗严重,比如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不适感等,据临床调查显示,晚期癌症患者的心态不稳定,负性情绪明显,多数患者有尽早结束生命的想法,这对医务工作造成较大的挑战。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为居民提供专业医疗服务的重要地方,属于医院医疗服务的延伸,本次对58例晚期癌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分析,探讨临终关怀护理的实践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标准:(1)选择我社区2019年1月-2021年6月接收的晚期癌症患者58例为对象。
(2)经临床综合检查证实为晚期癌症。
(3)患者及其家属知晓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依从性差。
(2)病历资料不完整。
(3)预计生命时间>3个月。
基础资料:(1)根据护理方法将58例晚期癌症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2)观察组29例患者年龄39-72岁,平均(58.37±5.31)岁;男女占比为19:10;肿瘤类型:胃癌13例,乳腺癌4例,食管癌8例,肺癌4例。
对照组29例患者年龄38-74岁,平均(58.45±5.27)岁;男女占比为18:11;肿瘤类型:胃癌11例,乳腺癌5例,食管癌6例,肺癌7例。
两组基线数据比较,P>0.05。
1.2方法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临终关怀护理,具体护理内容为:(1)设独立临终关怀病房:为晚期癌症患者提供良好的休养环境,安排每位患者进单间,配置独立卫生巾,配陪员床和、电视、电话等基础设施。
社区临终关怀护理进展
社区临终关怀护理进展摘要伴随养老问题的日益严峻,老年人的临终关怀逐渐得到重视。
本文综述目前社区临终关怀服务的开展,包括现状、概念、作用、服务内容、不足之处以及建议对策,以期为提高患者临终生命质量,减轻身心痛苦提供科学的护理。
ABSTRACT With the elderly problem increasing the attention to the elderly hospice care has been paid graduall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ty hospice care service in recent years including the situation,concepts,roles,service contents,inadequacies and recommendations was review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when people die,relieve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suffering,and provide the reasonable nursing.KEY WORDS hospice care;community nursing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独居老人、空巢老人、高龄老人和失能老人数量增加,使得老年人对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文化以及临终关怀等需求日益凸显,养老问题日趋严峻。
最新数据表明[1]:截至2013年12月31日,上海全市户籍人口数量达到1 432.34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87.6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27.1%。
上海已进入深度老龄化,预计在2025年左右,本市将达到老龄化的高峰,户籍60岁以上(含60岁)老年人将超过600万。
在我国医疗体制尚不完善、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近年来老年患者的临终关怀服务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2]。
社区老年患者临终关怀的研究进展
社区老年患者临终关怀的研究进展摘要】阐述我国社区老年临终关怀的现状,根据患者及家属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需求,提出了各项临终关怀的护理手段,使临终老年患者及其家属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关键词】社区老年患者临终关怀【中图分类号】R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1-0070-02临终关怀是由社会各层次(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宗教人士和政府等)组成的团体,为临终患者及家属提供的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支持与照护[1]。
目前我国已跨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根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2]。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老年人群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长期患有多种慢性消耗性疾病,随着生理机能的衰退,必然会直接面对死亡,近年来养老模式的转变,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的实施,传统大家庭已经逐步向小型化发展,老年人的保健及疾病的预防将越来越大地依赖社区福利和社区服务[3]。
但是目前在综合性医院,医疗资源严重紧张的情况下,老年人及其照顾他们的家属,正在或更希望接受社区医院和家庭的临终关怀服务。
1 我国社区老年患者临终关怀现状1.1 人们的传统观念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死亡是忌讳提及的话题。
刘丹等对815名社区居民中有615人(75.5%)此前从未听说过临终关怀,而听说过的仅有200人(24.5%),说明知晓率不高[4]。
美国医生BRADLEY[5]对231名医生临终关怀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评估显示:74.5%的医生认为向患者及家属告知死亡是困难的;33.9%的医生认为第1次和患者及家属讨论临终关怀,往往会使他们失去希望。
人们对于死亡采取否定,回避的负面态度,也有的人误将临终关怀理解为“安乐死”。
迄今为止,全社会对临终关怀,临终关怀教育还未普遍开展。
老年临终关怀护理被忽视。
1.2 老年临终护理技术规范性研究缺乏目前,临终患者的护理,尚没有一个规范的护理常规。
浅谈社区临终关怀及其护理
浅谈社区临终关怀及其护理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社区接收从上级转下来的临终病人增多了,可见临终关怀受到了重视,下面就这一问题探讨一下:【关键词】社区临终关怀的可行性;保障;优势;意义;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3-0297-021.社区开展临终关怀的可行性1.1 社会的需求??相对一部分绝症患者医治无望后在家等待死亡的来临,恐惧和疼痛折磨着他们,家属对此无能为力,患者及其家属迫切的需要专业的帮助。
1.2 基础设施齐全??经过这几年的政府投入,改造了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医院,大多数环境优美、整洁、安静、床位设施良好、基本辅助检查齐全,能够为临终关怀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1.3 专业的服务队伍??社区的医护人员都取得了全科医师和社区护士的合格证,并掌握了一定的临终关怀的知识。
2.社区医院顺利开展临终关怀的保障2.1 思想上高度重视??临终患者的关怀和照顾,本就属于社区卫生的服务范畴,院领导及全体医务人员给予高度的重视,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积极参与其中。
2.2 努力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临终关怀是新兴的边缘学科,涉及医学、心理学、社会学、护理学、伦理学等众多学科,医务人员需要更多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并关注本学科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更专业的服务于临终患者,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2.3 转变观念??过去的医疗护理活动中强调积极救治,减轻疼痛,保存生命,恢复健康,而临终关怀强调减轻疼痛,提供舒适,维护尊严,不以延长生命为目标,医护人员应及时转变观念,不进行无为的救治,不浪费医疗和卫生资源,只提供安宁的护理。
2.4 工作人员的道德水平??既有同情心和责任感,又要懂得尊重患者的人格、权利和生命的价值,使临终患者在充满人性温情的气氛中安详、舒适、有尊严的离开人间。
3.社区临终关怀的优势3.1 亲近与信任??患者对社区医院的医护人员和环境较熟悉,易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心理适应较快。
社区临终关怀的护理研究进展
社区临终关怀的护理研究进展在社区临终关怀领域的护理研究方面,近年来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社区临终关怀是指在患者生命即将结束时,为其提供全面、综合的医疗、护理、心理和社会支持的服务。
以下是一些相关研究的进展。
社区临终关怀护理的理论和模型日益完善。
传统的护理模式注重疾病治疗和症状管理,而社区临终关怀注重整个人的需求和关怀。
一些研究已经提出了针对社区临终关怀的专门模型,如“德尔菲模型”和“国家社区终端关怀模型”,这些模型不仅考虑了患者和家庭的需求,还强调了专业护理人员和社区资源的重要性。
社区临终关怀护理的实践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
一些社区已经建立了临终关怀的护理服务团队,包括医生、护士、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等多学科的专业人员。
这些团队提供了终端疾病管理、缓解痛苦和症状管理、心理支持和临终关怀计划制定等服务。
社区护理机构和终端医院也越来越重视社区临终关怀,提供相应的服务。
社区临终关怀护理的研究已经开始关注患者和家属的体验和需求。
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医疗技术和护理措施的效果和成本,而对患者和家属的关怀和体验缺乏重视。
近年来,一些研究开始探讨患者和家属对社区临终关怀的需求和期望,如对疼痛管理、症状控制和心理支持的需求。
这些研究为提供更符合患者和家属需要的社区临终关怀护理提供了依据。
社区临终关怀护理的培训和教育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社区护理人员和志愿者是社区临终关怀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需要接受相应的培训和教育。
一些研究已经开始评估社区护理人员和志愿者的培训需求和效果,以及培训内容和方法。
这些研究可以为社区临终关怀护理的培训提供指导,提高护理人员和志愿者的专业水平。
社区临终关怀护理研究在理论、实践、体验和教育方面都取得了一些进展。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社区临终关怀护理的有效性和效益,继续关注患者和家属的需求和体验,提高护理人员和志愿者的培训水平,为提供更好的社区临终关怀护理服务做出更大的贡献。
社区临终关怀的护理研究进展
社区临终关怀的护理研究进展
社区临终关怀是指对晚期患者进行关注和照顾的过程,以确保其在生命最后阶段得到最好的舒适和关心。
社区临终关怀旨在提高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为其提供心理和精神上的支持。
在过去的几年中,针对社区临终关怀的护理研究已有显著进展。
首先,社区临终关怀护理研究已经开始关注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的护理和照顾。
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是社区临终关怀的主要对象,因为他们通常需要更多的照顾和支持。
因此,针对这些人群的护理研究已经开始探索如何提高他们的照顾和支持,以及如何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第三,社区临终关怀护理研究已经开始关注如何提供更好的疼痛治疗和控制。
疼痛是晚期患者的主要问题之一,因为患者通常需要接受药物治疗以缓解疼痛。
然而,药物治疗也可能会导致副作用。
因此,护理研究已经开始探索如何提高疼痛治疗的质量,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并减少药物治疗的副作用。
综上所述,社区临终关怀护理研究已经有显著进展,尤其是对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的关注,培训社区医护人员的相关研究,如何提供更好的疼痛治疗和控制,以及提供更好的心理和精神上的支持。
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社区临终关怀的质量,而且将有助于改善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
社区临终关怀的护理研究进展
社区临终关怀的护理研究进展社区临终关怀是指在患者临终前提供身心方面的支持和护理服务。
这种护理服务不仅关注患者本身的需求,也关注患者家庭和社区的需求。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的增加,社区临终关怀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社区临终关怀的护理研究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1. 社区临终关怀的概念与特点社区临终关怀是一种综合性的护理服务,旨在尊重患者的自主权、关注患者的身心需求,给予患者和家属情感上的支持,并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临终环境。
社区临终关怀与传统的医疗护理有所不同,它更注重对患者全面的关怀和支持,强调人文关怀和终身关怀的理念。
2. 社区临终关怀的护理研究进展近年来,社区临终关怀的护理研究呈现出一些新的进展和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生命质量评估和改善生命质量是衡量临终关怀服务效果的关键指标之一。
近年来,临终关怀护理研究更加注重对患者生命质量的评估和改善。
通过临终关怀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2.2 家庭护理模式社区临终关怀更注重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护理服务,因此家庭护理模式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家庭护理模式不仅能够减轻医疗资源的压力,也能够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
研究表明,家庭护理模式对提高患者家庭的护理满意度和减轻患者痛苦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2.3 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社区临终关怀护理研究越来越重视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的需求。
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也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加强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的研究和实践对提高社区临终关怀服务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2.4 终身关怀和临终病人安宁疗护终身关怀和临终病人安宁疗护是社区临终关怀护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人们的临终关怀意识,促进终身关怀和临终病人安宁疗护的实施。
3.1 个性化护理方案未来的社区临终关怀护理将更加注重针对个体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方案的制定。
浅谈社区临终关怀的护理工作(一)
浅谈社区临终关怀的护理工作(一)摘要目的:减轻身患绝症或濒临死亡的患者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痛苦,提高并维护他们最后生命的质量,满足他们最后生命的要求。
方法:通过各种方法,以最大的能力减轻和消除绝症或濒临死亡的患者在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正确面对死亡。
结论:临终关怀对将逝者和生者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区;患者;临终关怀;护理生老病死,是人类的自然规律。
而对于身患绝症或濒临死亡的患者,如何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死亡和生命的存在,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减轻痛苦,安度余生,这是医学界乃至全社会所面临的课题。
在上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临终关怀,它的出现,是人类在保护自己生命史上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我们创造和谐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临终关怀,系译自英文的HOSPICECARE。
我国大陆与港台的汉译略有差异,香港译文为“善终服务”,台湾译文“安宁照顾”。
但其内涵都同出一辙,均指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照护,包括医疗、护理、心理、精神等方面,以使用权临终患者的生命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心理得以安慰,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同时也使患者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
1临终护理的目的及意义临终关怀不同于安乐死,即不促进也不延迟患者死亡。
其主要任务包括对症治疗、家庭护理、缓解症状、控制疼痛、减轻或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和消极情绪。
所以临终关怀常由医师、护士、社会工作者、家属、志愿者以及营养学和心理学工作者等多方面人员共同参与。
临终护理是指临终护理的意义在于强调整体护理,即动用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控制患者的症状,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尽可能地减轻他们精神上的痛苦,使病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能够生活的舒适、有尊严、有意义。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临终护理中的作用目前,我国医疗资源的分配尚未完善,存在一定范围的不合理。
一边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量不饱和,一边是稍大一点的医院就存在着床位紧张,人手不够的问题。
医院如果大量留置无治疗意义,且估计只能存活6个月以内的病人,并施行全人服务的整体护理,对要住院而没能住进院的患者来说,是极不公平的,对合理利用国家医疗资源上来说,也存在着有弊的一面。
社区医院开展临终关怀探讨
社区医院开展临终关怀探讨摘要】临终关怀是有组织的向临终病人及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照护,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
主要是为临终病人缓解痛苦,使病人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提高生存质量,使病人能够无痛苦、安宁、舒适的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通过我们对2例临终关怀患者的做法和体会,发现了一些问题如缺乏应有的制度和法律保障;医务人员临终关怀知识不足;死亡教育缺失等。
临终关怀服务是一项长远发展的事业,需要国家大力支持,政府部门要改进教育体制,注重临终关怀服务人才的培训,完善医疗组织机构,使临终关怀事业在正确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关键词】社区医院;临终关怀【中图分类号】R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2-0356-02临终关怀是有组织的向临终病人及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照护,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
主要是为临终病人缓解痛苦,使病人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提高生存质量,使病人能够无痛苦、安宁、舒适的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1]。
通常是指预期生存期只有6个月或少于6个月的患者,临终关怀既不延长生命,也不加速死亡,最关注的是患者的尊严[2],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临终关怀护理服务也从医院和专门的临终关怀机构发展到了社区[3]。
我中心尝试性地做了一些临终关怀服务,现将我们的一些做法和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总结如下,供大家探讨.1.资料与方法例1.患儿,男,13岁,患脑干出血3+月,经辗转外地三甲医院治疗无好转而转入我社区,患儿抱人病房,呈深昏迷状,外带胃管、氧气管,患儿的预期生存期只是口头谈话交代。
例2.患者,女,47岁,于2009年8月确诊为卵巢癌,于2015年5月1日死亡,患者2009年第一次手术后化疗预期生存期3~5年,2013年病情复发,2014年10月进行第二次手术后继续化疗预期生存期3~6个月。
2.方法例1患儿经全科医生评估后建议转上级医院治疗,患儿家属不同意转,鉴于患儿病情危重全科医生不敢接收,最终家属把患儿带回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医学论文社区临终关怀护理进展Progress of the community hospice care and nursingXIN Chanying(Yinha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438, China)ABSTRACT With the elderly problem increasing the attention to the elderly hospice care has been paid graduall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ty hospice care service in recent years including the situation, concepts, roles, service contents,inadequacies and recommendations was review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when people die,relieve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suffering, and provide the reasonable nursing.KEY WORDS hospice care; community nursing中图分类号:R48/R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xx年人对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文化以及临终关怀等需求日益凸显,养老问题日趋严峻。
最新数据表明[1]:截至20xx年12月31日,上海全市户籍人口数量达到1 432.34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87.6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27.1%。
上海已进入深度老龄化,预计在2025年左右,本市将达到老龄化的高峰,户籍60岁以上(含60岁)老年人将超过600万。
在我国医疗体制尚不完善、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近年来老年患者的临终关怀服务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2]。
但是目前国内的各类临终关怀机构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发展社区临终关怀服务,不但有助于提高患者终末生命质量,还能为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提供科学的护理方法和参考。
临终关怀及其相关概念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提出临终关怀的定义[3]:为那些罹患无法治愈疾病的患者提供积极的整体护理,主要通过预防、评估和有效控制疼痛及其他躯体症状,处理心理、社会和精神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最大可能地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
国际研究显示[4-6],如果给予足够的支持,大多数患者宁愿临终在家。
40.0%~80.0%的患者愿意选择在家中度过临终阶段,因为家庭比医院更熟悉、更温馨,能使患者更安详地离开人世[7]。
社区临终关怀服务的出现,为患者能在舒适、熟知的环境中,走过人生的最后一段时间创造了条件。
一般认为社区临终关怀是以临终患者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基础,由专业的医护团队人员(全科医生、社区护士、理疗师、心理师等)或志愿者上门,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照顾,在有限的生存期内(预期生存期<6个月),保持其舒适和尊严,并帮助患者平静地接受死亡,同时对家属进行安慰。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临终护理中的作用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基础,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途径[8]。
在新的医疗模式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显示着日益重要的地位,满足社区居民的养老临终需求、顺应人性化的临终服务内涵,是社区卫生发展的必经之路。
社区实施临终关怀,贯彻了现代医学模式的精神,也符合人口老龄化、卫生资源合理分配的客观要求[9]。
钟宁等[10]研究认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设施和服务功能完备,全科及家庭医生制完善,收费低廉,医务人员培训意愿较高。
居民对临终关怀有一定认识,政府支持,国外已有成功经验和成果,内部优势与外部机会都明显有利于临终关怀工作。
推行社区内临终关怀护理,既可让医疗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也可让身患绝症或濒临死亡患者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更好的照顾[11]。
社区临终关怀护理服务内容基础护理做好基础护理是对临终患者的基本尊重,护理中应尽量帮助患者完成基本的生理需求,促进其舒适。
①护理人员需为患者做好“七洁”(口腔、脸面、头发、手足、皮肤、会阴及床单清洁),“六防”(防压疮、防呼吸道感染、防泌尿系统感染、防交叉感染、防坠床、防烫伤)[12]。
②由于患者的消化功能逐渐下降,进食应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
可要求家属根据其口味,做平时喜爱而又便于吞咽和消化的食物,以提高食欲[2],保证营养及液体的充分摄入。
有条件的家庭,家属可与患者共同进食,保持进餐时心情愉悦。
③督促家属为患者准备透气性好的棉质衣被和柔软适中的床垫,有污染时及时更换。
总之,应在护理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呼吸、面色等,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护理方向,或向专业的医护团队人员进行咨询。
疼痛护理疼痛是终末期患者,尤其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如果疼痛持续,不能缓解,可使患者出现恐惧和绝望情绪,因此缓解疼痛是临终关怀的重要任务[13]。
护理人员需观察疼痛部位、强度、性质和持续时间,了解疼痛加重和缓解的因素,以及目前的治疗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控制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疼痛是一种主观感觉,评估疼痛强度应以患者的主诉为依据。
不论在何种情况下,护理人员都不可拖延给药时间,减少药物剂量,强调“成瘾”拒绝给药,或拒绝注射安慰剂等[14]。
药物治疗WHO在1990年推出的三阶梯治疗方案,从少侵入性、低危险性逐步上升到高侵入性、高危险性的步骤,是目前公认的简单有效、可合理安排的癌症疼痛治疗方案。
第一阶梯用非阿片类药物,如阿司匹林;第二阶梯是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第三阶梯以吗啡为代表的强阿片类药物。
此外,WHO推荐了止痛药应用的5个要点:口服、按时、按阶梯、个体化、注意细节[15]。
目前,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针对晚期癌症(卡氏评分≤50)且有镇痛要求的患者,免费提供部分镇痛口服药物,以帮助其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痛苦。
非药物治疗①音乐疗法作为多种疾病的辅助疗法已被广泛接受和应用。
邓若云等[16]认为,音乐疗法有利于减轻恶性肿瘤患者的疼痛和减少恶性肿瘤疼痛患者吗啡的用量。
Bradt等[17]搜集了30例癌症患者进行音乐干预的评价,结果显示音乐干预对癌症患者的疼痛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Huang等[18]对癌症患者在音乐干预前后的疼痛分析表明,不同的音乐对疼痛缓解均有效。
②针刺疗法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促进人脑分泌内阿片肽而产生镇痛效果,可减轻疼痛强度,却不足以引起快感。
人体不会对针灸产生成瘾依赖[19]。
③社会心理干预采用认知和行为技术,帮助患者得到疼痛被控制的感觉。
④其他按摩,放松疗法,气功,或看电视、种植花草等,可转移患者的注意。
心理护理临终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身体机能远不如前,且饱受病痛折磨,一般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护理人员应随时观察并记录晚期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了解心理需求,并倾听患者及家属的诉说,以增进其心理舒适[20]。
辛喜萍[12]研究发现,要认真观察患者眼神、表情、行为动作,倾听患者语言,理解患者的焦虑、愤怒、抑郁等情绪,及时发现患者抑郁自杀倾向,防止患者自杀行为。
患者情绪低落或无交谈意愿时,不勉强与患者交流,尊重患者权利。
交谈时,态度诚恳、言语温和,让患者将其内心不满的情绪尽量发泄,对其内心的痛苦和悲哀表示理解与同情。
鼓励患者讲出临终前未了的心愿或特殊要求,有条件时家属可尽量满足,并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寄托,使其无痛苦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旅程。
提供患者喜欢的娱乐活动,如聆听音乐,调节患者情绪,使其拥有快乐。
通过与患者及家属一起分享过去的美好时光、外出散步、转移注意力、减少对死亡恐惧感等,使患者以平和心态面对死亡[21]。
对患者和家属的死亡教育实施临终患者及其家属的死亡教育,是对生命的尊重。
其目的在于帮助濒死患者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学习准备死亡、面对死亡、接受死亡。
对其家属进行死亡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他们适应患者病情的变化和死亡,缩短悲痛过程,减轻悲痛程度[22]。
护理人员作为社区临终关怀的主力军、实施者和教育者,应帮助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人生,正确对待死亡,明确死亡是生命的自然过程,以解除其对死亡的种种顾虑和不安,从而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提高生活质量,维护患者的尊严,增强心理承受死亡的能力,进而达到安然地接受死亡的事实[23]。
社区临终关怀服务的不足临终关怀的准入标准世界各国对临终关怀的准入标准不一致,但主要归为3类[24]。
①以预后为基础的准入标准,代表国家是美国。
②以需求为基础的准入标准,代表国家是英国、加拿大、日本。
③以人群为基础的准入标准,代表国家是澳大利亚。
以上国家的准入过程较相似,通常由全科医生或社区护士与临终关怀机构联系,然后由临终关怀团队成员在规定时间内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和家属需求等,确定患者准入的服务类型,并制定照护计划。
我国尚未建立统一的临终关怀准入标准,各地通常以家属的意愿为主要接受临终关怀服务的要素。
专业护理人才的匮乏在晚期癌症患者的护理中,需专业护士与社区护士、疼痛护士以及全科医生等多专业人员合作。
区别于社区护士,专业护士大多为临床护理专家,任职于临终关怀机构,且更多地负责癌症患者的心理和精神护理,并给予患者和社区护士在临终方面专业咨询意见或建议,而在患者治疗护理工作的具体执行上则由社区护士完成,分工相对明确[25]。
肖丽等[26]研究认为,目前我国社区护士仍以疾病护理为主,很少涉及临终关怀,且缺乏专业技能,停留在较初级阶段,不能完全实现社区护理服务的全部内容。
传统观念的束缚死亡对很多人而言是相对避忌的词,我国传统文化对死亡所象征的不幸忌讳莫深。
人们采取消极、回避的负面态度,无法平静地接受死亡、善待死亡。
同时,传统的孝道观念也制约着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为尽孝道,对康复无望的亲人还积极救治,苦心编织生还的希望。
科学的死亡观是不以延长生命为目的,而以减轻身心痛苦为宗旨。
由此而言,要转变大众对死亡的观念和认识,尚有很长的路。
未确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临终关怀模式近年来,较为公认的临终关怀模式包括1个中心、3个方位、9个结合体系的全面模式[27]和着眼于乡村的模式[28],两者的核心都是将家庭临终照护与社区临终关怀相结合为临终关怀的主要形式。
2005年陈春燕等[29]吸取了前两者的优点,提出建立家庭、社区、专业医护人员三结合的新模式,主张由社区医疗机构或综合医院临终关怀中心提供的医务人员进行临终关怀服务,同时由社区志愿者参与照料,缓解医疗资源的配备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