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颂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曲赏析
主旋律
进场是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演奏的,浑厚、低沉的 声音在寂静中响起,给人一种深沉、平静的感觉; 旋律演奏了一次之后,中提琴进场重复旋律,旋律 行进到中音部,主题曲稍亮的音色给旋律带来一种 明快的感觉,低音部则退到后面和木管一起伴奏; 中提琴演奏完旋律之后也退到伴奏,接着小提琴加 入了,小提琴如歌般的声音欢唱着,让旋律真的活 起来了;小提琴声部简单重复了旋律后,旋律行进 到乐队齐奏,这时铜管、木管吹奏主旋律,其他各 声部伴奏,场面宏大,由前面的平静、深沉的快乐 进入到了万众欢腾的场面,欢乐颂的主旋律贯穿始 终。
第三乐章
表现人们沉浸在哲理性的深思远虑之中,同时 也沉浸在历史的回顾与总结之中。对为人类的 进步、发展、解放而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先辈们 报以真诚的追忆和思念。在这思考与追忆、回 顾与总结之中,人们展望未来,互相鼓励、凝 聚着新的力量、备为迎接新的斗争、为全人类 得到彻底解放、得到神圣的欢乐 和幸福,而进行最有意义的拼搏。第三乐章结 束前的音乐已预示着暴风雨般的变革即将到来。
欢乐颂歌词是与贝多芬同时代的德国诗人席勒的诗 句,贝多芬采用来表现了他的理想。在这儿我们必 须了解,在《欢乐颂》的基本思想的理觎中,贝多 芬与席勒的不同,席勒认为欢乐是变成兄弟的前提, 而贝多芬则认为自由平等博爱是欢乐的前提,人们 必须努力争取,才能获得解放,欢乐不是上帝的赠 品,而是靠人们去奋斗,欢乐属于解放了的人们自 己。 合唱的加入使整个音乐进入一个神圣的境界。思想、 情感升华了,一切丑恶的东西在思想光 芒的照耀下,无地自容。 人类经过自己艰苦的奋斗, 终于得到了解放,得到 了自由和欢乐并终于进 入一个神圣的理想世界。
欢乐颂
--
欢乐颂(贝多芬作品)
《欢乐颂》,又称《快乐颂》 (德语为 Ode an die Freude),是在1785年由德国 诗人席勒所写的诗歌。[1] 贝多芬为之谱曲, 成为他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要部份, 包含四独立声部、合唱、乐团。而这由贝多 芬所谱曲的音乐(不包含文字)成为了现今 欧洲联盟的盟歌、欧洲委员会会歌,亦曾被 用作罗德西亚1974-1979年国歌《扬起罗德 西亚的声音》的旋律。
第四乐章
一开始音乐即如火山爆发,显示出 巨大的能量、冲破一切枷锁,人类 经过长时期积聚起来的力量爆发出 来了,变革势如破竹.摧毁一切封建丑恶的东西。变革 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音乐紧跟 着片断重复前三个乐章的主题,但都被代表人类渴望自 由欢乐的旋律所打破。《欢乐颂》主题,象征着人类经 过艰苦奋斗之后,终于找到了通往自由欢乐的道路。 《欢乐颂》主题首先由低音大提琴奏出,接着渐渐发展 扩大到弦乐器和整个乐队,并且力度和节奏越来越强, 形成巨大洪流,势不可挡,人们在通往自由欢乐的大路 上迅猛前进。 < 欢乐颂: } 主题变奏之后,再次出现急风 暴雨般的声响。但这次引出的是人们发自内心的歌唱。
社会影响
《欢乐颂》是欧盟盟歌,已被写入《欧盟 宪法》。欧盟之父理查德· 尼古拉斯· 冯· 康登 霍维-凯勒奇建议了《欢乐颂》作为欧盟盟 歌。
Hale Waihona Puke 创作背景
作品大约创作于1819到1824年间,是 贝多芬全部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 结。1=F调,4/4拍。这是一首庞大的 变奏曲,充满了庄严的宗教色彩,气势 辉煌,是人声与交响乐队合作的典范之作。通过对这个主题 的多次变奏,乐曲最后达到高潮,也达到了贝多芬音乐创作 的最高峰。乐章的重唱和独唱部分还充分发挥了四位演唱者 各个音区的特色。 《欢乐颂》其实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终曲乐章。《第 九交响曲》是于1822年秋天开始进入创作阶段的。但贝多芬 却几乎花了大半生的时间来酝酿、来筹划。一直到完成了 《庄严弥撒》之后,作曲家才开始动笔谱写这部凝聚其一生 力量和信念的宏篇巨作。其实《欢乐颂》原本是德国诗人席 勒的一首诗作,气势磅礴、意境恢宏。而贝多芬本人正是席 勒的忠实崇拜者,这首《欢乐颂》也是贝多芬最钟爱的诗作 之一,席勒在诗中所表达出来的对自由、平等生活的渴望, 其实也正是一直向往共和的贝多芬的最高理想。
第二乐章
表现人类在战胜了众多的艰难困苦之后的蓬勃 发展。前进的车轮是不可阻挡的,这是历史的 必然。人类社会初始阶段的蓬勃发展是在战胜 了自然界之后。而人类社会在自身的发展中又 不断地出现新的矛盾。人类与自身存在的丑恶 的东西的斗争又变的渐渐突出,这种与自身的 斗争不同于与自然界的斗争,具有更多的复杂 性。贝多芬坚信人类最终会战胜自身丑恶的东 西。第二乐章是以光明 必胜的坚定信念而结束。
第一乐章
音乐由弱奏加颤音开始,呈现 出一种遥远、朦胧而又平静的、 原始的远古景象,但平静的同时,又使人隐约 感到有一种力量的燥动,感到平静中正孕含着 一种前所未有的生命。紧接着音乐由弱到强。 由平稳、低沉、艨胧、渐渐发展到明朗、刚劲、 节奏鲜明和震撼人心。表现出在远古时代的自 然界,生命从无到有.由低等到高等,由弱到 强,发展壮大起来,不可抗拒。这个过程也包 含着人类的形成、生存和发展,与异常险恶的 自然界进行顽强的搏斗,在斗争中,人类变得 更加强大。人类的出现是神圣的、必然的,必 将成为自然界的主人。第一乐章的内涵恰似达 尔文《物种起源》的浓缩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