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治理模式的演进
中国现代政治的发展和趋势
中国现代政治的发展和趋势自1949年以来,中国的政治一直处于一个持续的演进过程中。
中国的政治制度从一开始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转向了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政治观念和制度也在相应变化中。
中国的政治形式在不断革新,国家治理体系在不断完善。
随着国家力量的增强,中国的政治地位和角色也越来越重要。
三十多年前,中国开展了改革开放的行动,推进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开放了国门,吸引了海内外的投资。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政治观念和制度也在相应改变。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治制度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的政治制度转型。
政治制度的改变也加速了社会结构的改变,中国开始出现了私有制,工人阶级逐渐成为市场参与者。
这一变革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动力和前景。
从政策层面来看,中国开始实施引导外资到中国的“西部大开发”计划。
同时,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的经济发展计划,旨在提高当地的生产力和效率。
政治制度的改变也助推了地方政府的经济安排活动,地方政府开始大力投资各种工程项目,提高生产力和效率,形成了流动资金的不断流入。
在政治制度和经济结构方面的变化使得发起人民公决逐渐步入政治舞台,在中国政府内部,有一批呼声要求延续制度改革的声音。
同时,改革开放的局面也使得社会各界的反对声音渐渐扶摇直上。
政府应对这种变化,努力协调各方利益,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政策。
但有时候,这些政策的实施遇到了一定的阻力,包括社会、利益和文化层面的阻力。
政治体系的变化,也带来了政治文化的矛盾。
中国的政治文化是权威和集中的,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由主义和民主化的思潮也逐渐兴起。
这种思潮虽然在中国境内没有发展成政治组织或运动,但它在成百上千的网络中蓬勃生长。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政治发展仍面临着变数和挑战。
尽管中国政府一直试图让自己的认可度更高,通过加强媒体宣传和扩大话语权来塑造公众认知,但政治制度的改革需要更多的支持,来确保中国的政治体系在未来可以与不断变化的现实相应。
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分析
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分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构成、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国家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它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国家,其国家治理体系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本文将首先回顾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历史演变,从传统的国家治理模式到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转变过程,揭示其背后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需求。
接着,文章将重点分析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核心要素,包括政治制度、法律法规、行政体制、市场机制、社会治理结构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探讨国家治理体系在应对国内外挑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福祉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成效。
本文还将关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如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治理方式的创新、治理效能的提升等。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剖析,文章将提出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本文旨在通过对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全面分析,揭示其内在逻辑和发展规律,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有益借鉴。
二、国家治理体系的理论基础国家治理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深厚的理论基础。
这一体系主要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这一思想强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是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制度优势和制度效能的重要标准。
国家治理体系理论还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政治观、发展观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治理的智慧,并结合中国的具体实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理念。
这一理念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强调人民是国家治理的主体,国家治理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国家治理体系理论还积极借鉴了世界各国的治理经验,包括西方国家的现代治理理论、发展中国家的治理实践等,形成了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治理体系。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演进与未来发展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演进与未来发展作者:鲍丰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27期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国家治理的历史演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为了进一步的实现国家的深化改革,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历史复兴,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演进与未来发展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历史演进;未来发展引言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现代化逐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面推进必须要了解中国几千年来的国家治理模式历程,获取其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明确中国党中央的政策指导方向,完善基础的国家治理体系,创新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发展,确立完善的体系机制,创新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模式,促进社会的可持续性进步与发展。
一、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相关概念的界定1.治理的内涵治理主要是指控制、管理和统治三者的一种结合,其所涉及的方面包括国家到基层个体,是以约束人群的行为实现社会管理。
治理的概念大约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表示通过规制空隙之间的制度安排,调整多种制度的重叠和冲突,发挥矛盾调解的一种程序性作用。
治理的本质所偏向于的统治机制,不依靠政府的权威和制裁,无法通过外部强加结构和秩序,只能依靠多种统治制度以及影响作用进行相互管理。
2.现代化的内涵从社会转型上来看,现代化包括工业化、城市化以及開放化等几个方面。
其核心主要包括人性的解放以及生产力的提高。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深刻变化,也是文明要素中的创新、选择、传播与退出的全过程。
随着现代化的发生,社会文化中的方方面面都会随之改变。
3.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涵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中央集体在新形势下所做出来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的重要方向。
国家治理现代化主要是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的一种新型的制度体系方向,包括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等的研究。
国家治理发展的四个阶段
国家治理发展的四个阶段传统治理阶段是国家制度开始建立并较为稳定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国家成为统一的权力机构,政府的职能有了更加明确的划分,包括管理国家事务、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公民权益等。
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问题逐渐增多,阶级、财富分配、社会矛盾等问题开始凸显,需要政府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解决。
传统治理方式主要是依靠君主集权统治、等级制度和官僚体系,政府的决策和政策实施主要由君主和高级官员来决定和执行。
现代治理阶段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方式发生重大变革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社会的发展速度加快,社会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需要政府更加高效、专业化地进行治理。
现代治理的核心理念是公共利益至上和民主参与,政府的职能进一步拓展,除了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公民权益,还需要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解决社会问题和矛盾。
现代治理方式主要包括法治化、分权化、民主化和市场化等,政府的决策和政策制定更多地依靠科学研究、专业技术和公众参与。
创新治理阶段是在面对新的社会问题和挑战时,政府需要采取创新的方式和方法来治理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社会变化速度更快、问题更加复杂,需要政府更具智慧和灵活性来应对。
创新治理着重发挥市场、社会和公众的主体作用,加强和拓展政府与社会的互动合作,形成共治、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格局。
创新治理方式主要包括信息化、社会化、网络化和协同治理等,政府的决策和政策制定更加注重科学、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总结一下,国家治理发展经历了原始治理阶段、传统治理阶段、现代治理阶段和创新治理阶段。
每个阶段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治理方式和机制。
随着社会问题和挑战的不断变化,创新治理阶段成为了当前国家治理的重要议题。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应对社会的需求和挑战,推动国家治理不断向前发展。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农村基层治理模式变迁研究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农村基层治理模式变迁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农村基层治理模式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农村基层治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的演变和变迁对于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了解和分析这些变化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改善和完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当前对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的变迁研究还比较薄弱,很多地方尚未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有必要对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的变迁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未来农村基层治理工作提供经验借鉴和政策建议。
在这一背景下,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农村基层治理模式变迁的历史回顾和当前状况分析,深入探讨农村基层治理体系的发展轨迹和特点,为农村治理体系改革和完善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1.2 研究意义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的变迁对于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农村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的演变反映了新中国农村社会制度和治理体制的变化过程,可以为我们深入了解中国农村发展历程提供重要线索。
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农村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研究其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农村社会管理中的关键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基层治理模式变迁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和政策的变革,对于我们深刻领会中国农村社会管理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启示,对于我们总结经验、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研究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的变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于推动我国农村社会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研究是否科学、严谨。
本研究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农村基层治理模式变迁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
中国金融监管模式的演进与构建
中国金融监管模式的演进与构建1. 中国金融监管模式的发展历程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在这一阶段,中国金融监管主要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主导,实行严格的信贷管理政策,以控制货币供应和维护金融稳定。
这一时期的监管模式主要表现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金融监管。
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金融监管逐渐从单一的人民银行监管向多元化、综合化的监管模式转变。
在这一阶段,国家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直接监管,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法规和政策,如《商业银行法》、《证券法》等,以规范金融市场行为,保障金融安全。
世纪初至今:在这一阶段,中国金融监管模式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国家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直接监管,推动银监会、证监会等专门监管机构的设立和职能明确;另一方面,国家积极推动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国际化进程,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国家还加大了对金融创新的扶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中国金融监管模式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适应金融市场发展和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实现金融市场的公平、公正、透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1.1 早期金融监管模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逐渐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金融市场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监管体系的不完善和监管经验的不足,金融风险逐渐暴露出来,对国家经济和金融稳定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我国政府逐步建立了一套适应国情的金融监管模式。
早期的金融监管模式主要表现为“双轨制”,即银行业和证券业分别由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和中国证监会(证监会)进行监管。
这一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金融市场的稳定,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监管重叠、监管力度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政府开始探索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体系。
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监督管理法》,将原有的银行业和证券业监管职责整合到一个机构——中国银保监会(现在为中国银保监会和中国证监会)。
改革开放后国家治理结构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国家治理结构的变化一、引言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治理结构经历了深刻的变化。
这种变化不仅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体现了中国政治体制的演进和全球化的冲击。
本文将详细分析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家治理结构在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社会治理、公共安全、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变化。
二、政治体制1. 法治化建设: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逐步推进法治化建设,加强了法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这包括制定和修改各种法律法规,以及加强司法独立和法律监督。
2. 民主化进程:中国的政治体制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向民主化转型。
选举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意调查等民主化措施的实施,使公民的政治参与得到了提升。
3. 反腐斗争:自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对腐败问题采取了零容忍的态度,启动了一场广泛而深入的反腐斗争。
这一行动对国家治理结构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经济体制1. 市场化改革: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体制逐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这一转型过程包括国有企业改革、农村改革、价格改革等,使中国经济更加活跃和有活力。
2. 开放政策:中国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吸引外资,发展外贸,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这种开放政策也使中国能够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3. 经济发展模式:中国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了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
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四、社会治理1. 基层自治: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实施基层自治制度,加强了社区建设和居民自治。
这有助于提高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度。
2. 社会组织发展: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这些组织在扶贫四、公共安全1. 安全法律法规:改革开放后,中国加强了公共安全领域的法律法规建设。
这包括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有关公共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以确保公共安全的稳定和有序。
2. 安全监管机制:中国建立了多元化的监管机制,以保障公共安全。
这包括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应急响应机制等,以确保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种公共安全事件。
演进中的中国公司治理:从行政型治理到经济型治理
及 i 謦 。
i
公 司治 理 质 量 的 影响 研 究等, 以 借鉴 宝贵的 3 0 年治 理 经 验 , 更 好 地 指 导 未来的治 理 实践 。 ? 。。
。u
季u |
ll _ 0 一
专巾
j
业 监 管的 “ 经 济型 治 理 ” 方 向 演进 。 但 是 , 政 府 作为 国民 经 济的 管理 者与企 业 国有股 东权 利 行 使
。一
者双 重 身份 所 形成 的 “ 治 理 困境 ” , 易造 成 “ 经 济型 治 理 ” 外壳下 的 “ 行 政 型 治 理 ” 或 其 变形 。 一
制度化 、
规 范化 阶段 。
在 民 营企 业 发 展壮 大 的 同时,
当前 阶段 依 然表现 出一
色彩 定 的 行 政 型 治 理
, ..~ 。 一
专 效应 0 倒 “ 一
个大 民企 , 倒 一
批 官员”
的 现 象在中国依 然 突 出,
国有企 业 的
“ 一
股 独 大”
“坏孩子
'’_ i
。
在 民营上 市公 司也 有一 定程 度 的体 现 。
。
。
理 的外部1
从 整 体 看, 国有企业 治 理 模 式 从 以 往 的 所 有权 和 经 营权 高度 统 合 、 各 级 政 府 部 门直接 监管企 i j j 。
业 运 营 的 政 企 合 一 式 的 “ 行 政 型 治 理 ” , 逐 步向 “ 内外治 理 机 制 协 同作用 ” 、 监 管部 门等机 构 对企
j
深化 与拓展 。
例如
“ ,
行政
型治理
”
和 “ 经 济型 治理 ”
的转化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历史演进、特征本质和面临问题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历史演进、特征本质和面临问题中国式现代化是指中国在发展现代化进程中所形成的独特模式。
它的历史演进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多年时间。
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本质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可以追溯到1978年的改革开放。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封闭时期。
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并实施了一系列的市场化措施。
这种强调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随后,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体制改革,如加强法治建设、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等。
这些改革不仅提高了政府的治理效能,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
同时,中国还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通过重视教育事业和文化建设,不仅提高了国民素质,也增强了国家的软实力。
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本质主要表现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
首先,在经济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产业的培育。
中国积极吸引外资,发展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并提出了“双一流”战略,在一些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
其次,在政治方面,中国进行了一系列政治体制改革,注重民主与法治建设,努力实现权力的制约和公正的治理。
第三,在文化方面,中国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主张中西文化的融合,培养了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和创意人才,提高了国家的软实力。
然而,中国式现代化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
一些地区和群体的发展不均衡,城乡发展差距和地区发展差距较大。
其次,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仍然突出。
中国的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损害,改善环境问题亟待解决。
另外,社会问题也不容忽视,如贫富差距、教育公平、医疗卫生等方面存在一些矛盾和挑战。
总而言之,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多年时间里形成的独特模式。
它的特征本质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
中国式现代化与全球治理与国际秩序的演进
中国式现代化与全球治理与国际秩序的演进近年来,中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全球的重要参与者和影响者。
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与全球治理和国际秩序的演进密切相关。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式现代化、全球治理和国际秩序的概念解析,分析中国式现代化对全球治理和国际秩序的影响,并探讨中国在全球治理和国际秩序中的角色和责任。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与全球治理和国际秩序的演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指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发展模式和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经济为中心。
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是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开放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技术,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现代化的进程。
2.注重社会稳定。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仅关注经济的发展,还注重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福祉。
通过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扩大中产阶级规模等措施,保持社会的稳定。
3.倡导和平发展。
中国秉持和平发展的理念,主张通过和平外交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并致力于构建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与全球治理和国际秩序的演进密切相关。
全球治理体系是指各国通过合作和协商,共同管理全球事务。
国际秩序是指各国之间的权力、利益和规则的分配格局和稳定性。
中国式现代化对全球治理和国际秩序的演进产生了以下影响:1.增强对全球事务的参与。
中国式现代化使得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中国积极参与并推动国际机构的改革,提出建设性的倡议和解决方案,为全球治理提供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促进多极化格局。
中国式现代化的崛起加速了世界力量格局的多极化进程。
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对全球事务的参与,使得全球治理体系更加平衡,减少单一国家主导的局面。
3.提倡合作共赢。
中国式现代化注重合作与共赢,主张通过合作解决国际问题。
中国积极倡导和平解决争端,推动和加强全球合作,为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作出贡献。
二、中国在全球治理和国际秩序中的角色和责任中国在全球治理和国际秩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承担着相应的责任。
数字经济治理规则成为国际规则竞争新焦点
数字经济治理规则成为国际规则竞争新焦点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
必须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化互促互进。
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任务和要求,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数字经济治理规则成为国际规则竞争新焦点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度演进,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加速涌现,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一些法律监管、数据安全等问题。
例如,无人驾驶技术涉及的安全技术标准、检验、登记、保险、事故认定等监管规则问题,新一代人工智能带来法律、安全、就业、道德伦理等问题,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带来数据安全与个人隐私信息保护等问题。
电子商务、跨境数据流动、数字税、数字货币、网络安全、网络犯罪等成为全球国际规则博弈的焦点。
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布局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以期在未来发展中保持竞争优势。
近年来,美国脸书公司推出Libra数字货币,法国征收数字税,G20大阪峰会发布了《大阪数字经济宣言》并首提有信任的数据流动,互联网和数字经济议题几乎已广泛渗透亚太经合组织(APEC)各委员会和工作组。
2019年1月25日,76个世贸组织成员方发表《电子商务联合声明》,确定各成员方有意在世贸组织现有协定和框架的基础上,启动与贸易有关的电子商务议题的谈判。
这充分证明,数字生态新物种正在对传统治理体系形成强烈冲击,成为全球课题。
各主要国家纷纷推动已成熟的国内规则国际化,纷纷利用APEC、G20等综合性多边机制推动内部治理体系国际化。
演进中的“中国模式”:战略、机制与架构
Si i 认 为华 盛顿共 识 的政策太 过 于迷 信 市场原 教 旨主义 ,而忽 略 了不 同的经济 可能 需要 不 同 的 t lz gt
① Silz .E., i e oil m , sa h s t n tueo c n lg rs ,9 8,P 8—1 . t i ,J gt Wht rS cai Masc u et Isi t f h s s t Te h oo yP es 1 9 P . O
②
R di ,D n. O eE o o c , n e ̄ s P ictn U i r t Pe s2 0 , P 2 2 . or k a i , n c n mi Ma y R c e , r eo nv s y rs ,0 7 P . 2— 3 s n e i
权 ” 的治理模 式构 成其 基本构 架 。在 改革 探 索的 实践 中, 中 国模 式 形成 了政 策 形 成 机
制 和激励 机制 两种具 体 的治理机 制 ,并表现 出三个 明显 的演进特 征 :通过 不断 学 习形 成
的 自我发展 性 质 、“ 谈判 到 规 则 ” 的利 益 协调 性 质 和 “ 从 从数 量 到 效 率” 的竞 争 性质 。 两种 治理机 制和三 个演进 特征使 中国模 式具有极 强的 自我发展 和 完善 的 能力 。随着客 观
2 2
社会科学
21 0 0年 第 3期
石
磊
张
从经济发展模式的历史演进看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水平的极大提高 , 也给人类社会带来 了新的生活方式 。这就 建 立 起 了 “ 源 一 产 品一 废 弃 物 ” 资 为基 本 特 征 的单 向 流 动 的
线 形 经 济 。这 是 一 种 “ 环式 ” 经 济增 长 方 式 , 开 的 即大 量 开 采 和消 费 资 源一 生 产 产 品一 制 造 大量 废 弃 物 并 向 自然 界排 放 , 其中并没有对 自然界的环境破坏进行 主动性修复的环节 , 而
和 电气 革命 , 种 动力 机 制 的 变革 极 大 地 提 高 了 人类 改 造 自 这 然 的能 力 , 重组 了 人 类 的 能 源 结 构 , 来 了人 类 社 会 生 产 力 带
第一 , 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看 , 传统 的经济 发展模式 以对
环 境 的过 度 开发 和利 用 为代 价 , 而环 境 资源 的存 量 是 有 限 的, 一旦 超 出 自然 的 承受 能 力 经济 的发 展 就会 放 缓 甚 至 出 现
倒退 ,这种现象具体地体现为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 、 自 然 和 经 济之 间 对立 和 统 一 的矛 盾关 系 。 当然 技 术 的进 步 可 以 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 即提 高生态效率 , 减少单位产 出所消 耗 的资源量 , 缓和 以上两组矛盾关 系 , 但技术进步 的净结果
的 环节 流 程 多 出 了 “ 理 ” 一 环 节 , 强 调 了在 生 产 过程 的 治 这 即
1 济发 展 模式 的历 史演 进 . 经 目前 学 术界 较 为公 认 的 人 类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模 式 的历 史 性 演进 大 体 经历 了三 个 阶 段 :农 业 经 济 模 式 ” “ 型 经 济模 “ 、线 式”“ 、末端 治 理模 式 ” 。 所 谓 “ 业 经 济 模 式 ” 指 产业 革命 之 前 人 类 社 会 的经 农 是 济 发展 模 式 。 一 时期 人 类对 自然 界 的认 识 和改 造 能 力 还很 这 低, 自然 几乎 完 全 支 配着 人 类 的 生 活 。虽 然 人 类 也 在 局部 范 围 内对 生 态 的 自然 结 构 和 原有 布 局 造 成 了 一定 的破 坏 , 这 但 种情 况 并 不 具有 全局 和 普 遍性 。 同时 由于 “ 们 对 自然 界 的 人 狭 隘 的关 系 决定 着 他 们 之 间 的狭 隘 的 关 系 , 他 们 之 间 的狭 而 隘 的关 系 又决 定 着 他 们 对 自然 的狭 隘 关 系 ,I 此 这一 阶段 ”I 1 因 人类 与 环境 的关 系 在总 体 上 处于 “ 原始 协调 的阶 段 ” 。 “ 线形经济模式 ” 末端治理模式” 和“ 是产业革命后人类
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理念与实践
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理念与实践∗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㊀白㊀华㊀张宝英㊀万克峰∗∗摘㊀要:在全球经济治理领域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ꎬ中国是重要的参与者和贡献者ꎮ由此ꎬ在对全球经济治理的概念与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后ꎬ本文详细梳理了全球经济治理格局的历史演进过程ꎬ并具体阐述了传统全球模式面对的挑战和困境ꎮ为了对新形势下中国参与并引领全球经济治理格局变革与发展的历史担当进行科学认识ꎬ本文进一步厘清了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政策变迁ꎬ并对党的十八以来全球经济合作中的中国策略及其影响进行深入讨论ꎬ以期以中国为支点ꎬ推动实施更加公平有效的全球经济合作新模式ꎮ关键词:全球经济治理㊀命运共同体㊀G20㊀中国中图分类号:F752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2095-3151(2019)22-0038-10经济全球化进程在提高各国生产力㊁增强国家间经济联系的同时ꎬ也加剧了不可预测的全球性经济风险ꎮ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 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曾经强调ꎬ 全球化的经济需要全球化的治理 ꎮ世界各国对全球经济治理的理解和认识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学习与适应的过程ꎮ相应地ꎬ全球经济治理的理论与实践也一直在不断的发展中ꎮ然而ꎬ当前全球经济治理的相关研究仍明显滞后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现实需求ꎮ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ꎬ国际经济格局剧烈变动ꎬ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进入重构关键期ꎬ传统的全球经济治理模式和路径面临挫折与困境ꎬ改革和创新全球经济治理理论与机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㊁研究机构及研究者们的共识ꎮ一、全球经济治理的内涵及主要内容追本溯源ꎬ全球经济治理(globaleconomygovernance)是全球治理(globalgovernance)的重要组成部分ꎬ是其在经济领域中的延伸ꎬ客观反映了治理与经济活动之间的辩证关系ꎮ1992年ꎬ在二十余位国际知名人士的发起下成立了全球治理委员会ꎬ并于1995年发布了里程碑式的全球治理研究报告ꎬ首次界定了全球治理的概念和内涵ꎮ全球治理委员会(1995)指出ꎬ 全球治理是公共和私营部门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方法的总和ꎬ既包括有权迫使冲突或多元利益主体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ꎬ也包括能够促进冲突或多元利益主题能够相互调适并能采取合作行动的各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ꎮ∗∗∗基金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FJ2018C008)㊁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FJ2018JDZ003)㊁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S170094)及2018年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85015)ꎮ万克峰为本文通讯作者ꎮ2019年第22期/总第2942期当前ꎬ研究者们一般从以下三个角度解读全球经济治理的内涵:其一ꎬ理论来源于实践ꎬ全球经济治理最早也来自建立国际经济秩序ꎬ很多学者用全球经济治理来描述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来的国际经济秩序重构历史ꎮ其二ꎬ由于世界上并不存在一个超越国家主权㊁可以管理并干预各个国家(或地区)的 联合政府 ꎬ因此面向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事务ꎬ学者们用全球经济治理来表达一个面向未来的㊁超越国家主权的全球性经济管理体系ꎮ其三ꎬ大多研究者从全球经济治理的治理目标角度分析ꎬ认为全球经济治理的本质是国际合作和协调的制度安排ꎮ因此ꎬ在较为宽泛而综合的意义上ꎬ我们可以将全球经济治理理解为经济领域中的国际合作模式ꎬ既各国通过各种方式(协商合作㊁建立共识等)制定相应的国际经济制度规范ꎬ从而对跨国家(地区)的全球经济事务进行合理安排ꎬ保障国际经济秩序ꎮ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ꎮ一是全球经济治理的行为主体ꎮ全球经济治理的行为主体具有典型的多元性特征ꎬ国家政府㊁国家集团和政府间国际组织一直居于主导地位ꎻ跨国公司也发挥着重要支柱的作用ꎻ近年来ꎬ国际性非政府组织纷纷涌现ꎬ影响力与日俱增ꎮ总体而言ꎬ可以将全球经济治理的行为主体归纳为传统的国际经济关系行为主体和新兴的国际关系行为主体两大类(见图1)ꎮ市场不是万能的ꎬ在 无联合政府状态下 ꎬ全球经济治理的执行主体更加侧重各国政府及超越主权边界的各种正式的国际经济组织(如IMF㊁WTO㊁WB等)和全球性及区域性的国家经济合作平台(如G20㊁金砖国家等)ꎮ值得引起注意的是ꎬ虽然目前全球经济治理的现实格局依然以国家行为体为主ꎬ然而一些新兴的全球经济治理行为主体ꎬ如全球公民网络和公民运动等组成的全球公民社会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意愿和能力均逐步增强ꎮ可以预见ꎬ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ꎬ当前的非对称的全球治理双重结构模式将受到冲击ꎬ新兴主体与传统主体之间的关系会逐步发生改变ꎮ图1 全球经济治理行为主体二是全球经济治理的作用客体ꎮ无论是应对全球经济的失衡和危机ꎬ还是处理国际经济纠纷ꎬ全球经济治理的着眼点在于降低全球经济运行风险ꎬ促进国际经济秩序趋向均衡稳定方向发展ꎮ具体的ꎬ全球经济治理的作用客体主要有:(1)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ꎬ建立能够有效协调各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合作机制ꎬ从而预防并减少全球经济的波动和危机ꎻ(2)国际贸易ꎬ着力推进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ꎬ共建更高水平的多边贸易体系ꎬ对国际贸易纠纷进行调解和处理ꎻ(3)货币和金融ꎬ加强国际金融货币合作ꎬ促进世界经济金融体系有效顺畅运转ꎻ(4)全球产业治理ꎬ建立由跨国公司㊁多元利益相关者和国家构成的全球产业价值链治理体系ꎬ实现多元治理主体在全球化生产过程中的协调及合作ꎻ(5)发展与减贫ꎬ缩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ꎬ治理贫困ꎮ三是全球经济治理的治理机制ꎮ自全球经济治理脱胎于全球治理伊始ꎬ治理机制就与全球经济问题相伴而生ꎮ伴随着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的角色转变ꎬ全球经济治理的机制也在逐步发展㊁变迁ꎮ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汇聚了治理主体预期的一系列原则㊁规范㊁规则和决策程序ꎮ但是ꎬ机制缺乏对具体行动的指挥与行为能力ꎬ需要有相关组织对全球经济事务进行具体反映ꎬ因此ꎬ能够打破国家行政区划ꎬ跨越主权的正式国际经济组织应由而生ꎮ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历史演进国际经济合作机制最早起源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ꎬ但是ꎬ这一体系的治理目标是欧洲各国的国际关系协调ꎬ还不具备全球性ꎮ1789年ꎬ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大革命ꎬ«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的签订象征了维也纳体系的初步确立ꎬ这是一个保障和平的国际均势体系ꎬ通过协议的方式制度化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ꎮ伴随着工业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ꎬ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ꎬ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间签订了«国际联盟盟约»ꎬ形成了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ꎬ开始尝试以国际规则和国际制度来维护全球秩序ꎮ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到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ꎬ都是国家间战争的产物ꎬ以少数国家为中心ꎬ着重于划分新旧势力范围ꎬ对全球经济的把控水平都比较低ꎬ尚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经济治理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ꎬ欧亚各国经济遭受重创ꎬ美国经济快速增长ꎬ在美国的主导下ꎬ国际经济秩序开始重建ꎬ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正式形成ꎮ根据大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的协调模式分析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治理的历史演进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ꎮ第一阶段:美国主导的 霸权治理 时期(1944~1975年)ꎬ形成标志是1944年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确立了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BrettonWoodsSystem)ꎮ布雷顿森林体系主要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㊁世界银行集团㊁ 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三大支柱ꎮ布雷顿森林体系终结了国际经济的混乱局面ꎬ结束了国际货币的自由放任ꎬ弥补了国际经济治理权威性及结构性的缺陷ꎬ保持了战后十余年间国际经济秩序的稳定性ꎮ1971年ꎬ为解决对外贸易的巨额逆差ꎬ美国实行 新经济政策 及 华盛顿协议 ꎬ调整各国货币汇率ꎬ美元与黄金脱钩ꎬ美元开始第一次贬值ꎬ西欧各国相继掀起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热潮ꎬ1973年美元被迫再次贬值ꎬ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货币对美元开始实行浮动汇率ꎬ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宣告瓦解ꎮ第二阶段:发达国家集体治理下的 俱乐部协调 时期(1975~2008年)ꎬ形成标志是七国集团即 Group7 的成立ꎮ20世纪70年代ꎬ在法国倡议下ꎬ美国㊁日本㊁英国㊁法国㊁德国㊁意大利六大西方工业国创立了六国集团ꎬ在1976年加拿大加入后七国集团(G7)正式建立ꎬ其后的若干年间七国集团逐步发展成为当前的八国集团(G8)ꎬ其发展进程如图2所示ꎮ继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ꎬ作为西方工业国家 俱乐部 式集体治理主体的G7在应对美元危机及石油危机等世界性经济难题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ꎮ20世纪90年代后期ꎬ尤其是遭遇亚洲金融危机后ꎬ 俱乐部协调 非正式治理机制的缺陷逐渐暴露ꎬ为适应新的全球环境ꎬ2007年6月ꎬG8德国海利根达姆峰会期间明确提出 8+X 主张ꎬ新兴发展中国家以对话国身份正式走入全球经济治理的舞台ꎮ2019年第22期/总第2942期图2 全球经济治理第二阶段发展示意第三阶段:传统大国与新兴大国的 多元共治 时期(2008年至今)ꎮ这一阶段的全球经济治理具有典型的多元化治理特征ꎬ治理主体增加扩大ꎬ治理方式丰富多样ꎮ除传统的三大支柱继续发挥作用外ꎬ为了适应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治理需要ꎬ很多新型多边合作平台如二十国集团(G20)㊁金砖国家及 一带一路 倡议等不断崭露头角ꎬ区域经济合作也在不断拓展ꎮ三、中国全球经济治理的角色变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ꎬ从 引进来 到 走出去 ꎬ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双向互动和共赢共生ꎬ中国经济实现了大跨越发展ꎬ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ꎮ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的历史性变化ꎬ推动中国更有效地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ꎬ实现了从接受者到参与者再到引领者的角色变迁ꎮ1 接受者:1978~2001年ꎬ中国致力于融入全球经济治理体系ꎬ加速扩大对传统全球治理规则的接受范围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ꎬ改革开放成为我国基本国策ꎬ中国开始加入既有国际性经济组织ꎬ持续性降低关税壁垒ꎬ融入传统国际经济治理体系和机制ꎬ主动适应全球经济贸易规则ꎬ加速发展市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ꎬ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愈加紧密ꎮ1980年ꎬ中国恢复了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关系ꎬ恢复后中国在IMF的代表权为33 853亿特别提款权ꎬ占IMF总份额的2 34%ꎻ同年5月15日ꎬ世界银行恢复了中国的合法席位ꎬ恢复后我国在世界银行的股份占已认股本总额的3 77%ꎮ为了加快速度适应国际经济运行体制ꎬ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申请恢复中国的关贸总协议缔约国地位的决定ꎬ并于1986年7月正式提出了 复关 申请ꎬ迈出了全球化进程的第一步ꎮ1992年ꎬ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ꎬ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开放步伐进入了新的加速阶段ꎮ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一宏伟目标勾画了中国对外贸易㊁金融㊁投资等经济活动的明确蓝图ꎬ中国与全球经济的融合日益深入ꎬ陆续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㊁二十国集团等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见表1)ꎮ在加速展开与以美国㊁欧洲为代表的主要贸易伙伴国的 复关 谈判同时ꎬ中国不断开放国内市场ꎬ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ꎬ降低贸易和关税壁垒ꎬ最终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ꎬ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与合作ꎮ㊀表1中国加入的国际经济组织列表年份组织名称198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恢复)1980世界银行(恢复)1980国际开发协会(恢复)1980国际金融公司(恢复)1986关税及贸易总协定ꎬ简称关贸总协定(GATT)1986亚洲开发银行(ADB)1991东亚及太平洋中央银行行长会议1991亚太经济联合组织(APEC)1994国际商会(ICC)1996国际清算银行1997加勒比开发银行(CDB)1997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1998二十二国集团1999二十国集团2001上海合作组织(SCO)2001世界贸易组织(WTO)㊀㊀2 参与者:2001~2012年ꎬ中国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ꎬ积极全面参与全球经济治理ꎮ2001年12月11日ꎬ在卡塔尔举行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法律文件ꎬ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第143个成员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ꎬ中国继续深化规制改革ꎬ规范法律法规ꎬ降低关税ꎬ消减非关税壁垒ꎮ经过三次贸易政策审议ꎬ截至2010年ꎬ中国已经履行了全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ꎮ在主动 走出去 ㊁积极 引进来 的同时ꎬ中国通过二十国集团(G20)㊁APEC等多边机制更加广泛地参与了全球经济治理ꎮ2001年2月ꎬ博鳌亚洲论坛正式成立ꎬ海南博鳌为论坛总部的永久所在地ꎻ同年10月ꎬ中国首次在上海市举行了APEC会议ꎬ达成了旨在加速实现茂物目标的上海共识ꎮ通过多边机制平台ꎬ中国更加广泛深入地参与经济全球化ꎬ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ꎬ与全球经济良性互动ꎬ促进共同发展ꎬ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日益显著ꎮ3 建设者及引领者:2012年至今ꎬ中国不断学习和适应如何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作用ꎬ积极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和完善ꎬ提高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ꎬ成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推动者和引领者ꎮ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进一步削弱了发达经济体的综合实力ꎬ暴露了传统全球经济治理方法的供给不足和体系缺陷ꎬ对变革全球经济治理体系ꎬ接纳并提高发展中国家经济地位提出了新的需求ꎮ在这一背景下ꎬ中国充分认识到制度性话语权是一个国家经济 软实力 的重要因素ꎬ积极参与并引领国际经贸规则制定进程ꎬ相继提出了一系列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新倡议㊁新方案ꎬ积极推动大国经济合作ꎬ实现了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接受者㊁参与者到建设者及引领者的重要转折ꎮ2019年第22期/总第2942期党的十八大以来ꎬ中国在推动国际经济制度变革中ꎬ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主动性和开创性ꎬ多措并举有效引领全球经济治理改革进程ꎬ推动构建世界经济新秩序ꎮ一是促进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ꎬ推动国际经济㊁金融组织有效反映国际格局的变化ꎬ切实提高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与代表性ꎮ2015年ꎬ拖延已久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终获通过ꎬ中国话语权上升至全球第三位(见图3)ꎮ2018年ꎬ世界银行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春季年会期间宣布确认增资130亿美元ꎬ中国在世界银行投票权升至第三位ꎮ二是推动建立周边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机制和新规则ꎮ三是坚持并维护多边贸易体制ꎬ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ꎮ四是积极引导全球经济议程ꎬ加速实施共建 一带一路 倡议ꎬ举办首届 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㊁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㊁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㊁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及亚信峰会等ꎬ推动构建创新㊁活力㊁联动㊁包容的世界经济ꎮ图3㊀IMF份额变化示意资料来源:IMF官方网站ꎮ四㊁后危机时代ꎬ全球经济治理面临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今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ꎬ人类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显著增加ꎬ国际经济秩序面临深度调整ꎬ全球经济治理面临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下的新挑战ꎮ首先ꎬ单边保护主义日益盛行ꎬ多边和区域经济治理难度显著增加ꎮ金融危机爆发后ꎬ全世界范围内的 逆全球化 思潮不断抬头ꎬ英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全球贸易预警»报告显示ꎬ2017年G20的19个成员总计出台了636项贸易和投资限制措施ꎬ比上年增加30项ꎮ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思潮与行动对国际经济合作产生了较大影响ꎬ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多边和区域国际经济合作的深入拓展ꎬ全球多边贸易合作的推动力量和合作平台正处在深刻变革中ꎬ一些发达经济体比较保守ꎬ甚至出现倒退的态势ꎬ世界贸易格局更趋多极化ꎬ周边性的贸易协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体间贸易合作的核心力量ꎮ其次ꎬ全球经济发展前景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断加大ꎮ后危机时代ꎬ全球经济在经历了 三重速度的复苏 进程后更趋分化ꎬ经济活跃度显著降低ꎮ如图4所示ꎬ世界贸易组织在其«全球贸易数据与展望»(2019年4月发布)报告中指出ꎬ2018年全球商品贸易量仅仅增长3%ꎬ显著低于其2017的同期增幅指标(4 6%)ꎬ在中美贸易紧张局势下ꎬWTO大幅下调了2019年的全球贸易增长预期ꎬ由此前的3 7%下调至2 6%ꎮ与此同时ꎬ联合国发布的2018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ꎬ全球跨国投资发展趋势也不容乐观ꎬ2017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下降了23%ꎬ其中流入发达国家的FDI下降37%ꎬ流向转型经济体的FDI下降了27%ꎬ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更加突出ꎮ图4㊀世界贸易与经济增长数据统计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ꎬ«全球贸易数据与展望»ꎬ2019年4月ꎮ最后ꎬ南北经济力量之间的博弈更加激烈ꎬ全球层面集体行动协调难度加剧ꎮ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ꎬ全球经济增长分化格局更加明显ꎬ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9年4月公布的«全球经济展望»预测数据(见图5)ꎬ2019年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经济增速为4 4%ꎬ而发达经济体的平均经济增速仅为1 8%ꎮ由于经济增速的不断分化ꎬ各经济体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差异性较大ꎬ宏观经济政策联动分歧越来越难以弥合ꎬ传统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三大支柱改革举步维艰ꎬ难以有效满足新兴经济体的利益诉求ꎬ南北两大主体经济力量之间的话语权之争持续扩大ꎬ深刻影响了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改革进程ꎮ图5㊀2019年部分发达经济体、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预期经济增速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ꎬ«全球经济展望»ꎬ2019年4月ꎮ五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ꎬ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中国理念合理㊁高效的全球经济治理模式可以为世界经济良性运行提供稳定支持和安全保障ꎮ近年来ꎬ世界经济持续疲软㊁复苏缓慢ꎬ逆全球化及民粹思潮在世界范围内此起彼伏ꎬ大国博弈与角力在变局中日渐升温ꎬ全球经济逐渐陷入治理危机ꎬ单边主义㊁贫富差距及金融风险等冲击与挑战愈加严峻ꎮ面对当前形势ꎬ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国际经济力量对比的深刻变化ꎬ全面统筹国际㊁国内两个大局ꎬ提出了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先进理念ꎬ基于 共建共商共享 的出发点ꎬ坚持 合作共赢㊁创新引领㊁包容普惠㊁多边主义 的基本原则ꎬ致力于将全球经济治理体2019年第22期/总第2942期系变革的主张转化为各方共识ꎬ形成一致行动和集体安排ꎬ倡导建立 以平等为基础㊁以开放为导向㊁以合作为动力㊁以共享为目标 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ꎬ为完善和改革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贡献了一系列中国智慧ꎮ经济命运共同体是通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桥梁ꎮ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ꎬ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㊁全球发展的贡献者㊁国际秩序的维护者ꎮ2018年ꎬ习近平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上提出了 合作共赢㊁创新引领㊁包容普惠㊁多边主义 四个基点ꎬ深入阐述了中国全球经济治理的定位和原则ꎮ第一ꎬ坚持合作共赢ꎬ建设开放经济ꎮ中国领导人在多个场合重申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原则立场和坚定态度ꎬ为国际社会带来稳定信心和积极期待ꎬ成为坚定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ꎬ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ꎬ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重要力量ꎮ第二ꎬ坚持创新引领ꎬ把握发展机遇ꎮ历史经验表明ꎬ在人类经济社会的数次飞跃中ꎬ社会生产力大发展的同时往往伴生着蜕变阵痛ꎬ新兴产业会对传统产业产生巨大冲击ꎬ对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管理方式也提出了挑战ꎮ因此ꎬ世界各国应通力合作ꎬ共同化解跨越蜕变阵痛ꎬ实现全球经济的高质量增长ꎮ第三ꎬ坚持包容普惠ꎬ造福各国人民ꎮ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ꎬ面对挑战ꎬ中国倡导各国应立足自身国情ꎬ深入对接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ꎬ多措并举推动平衡发展和合理分配ꎬ中国相继为全球经济包容发展贡献一系列开创性的公共产品ꎬ提出 一带一路 倡议㊁发起成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丝路基金㊁创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ꎬ为统筹世界经济㊁社会㊁环境稳定发展㊁有效提高全世界人民幸福感和获得感贡献中国力量ꎮ第四ꎬ坚持多边主义ꎬ完善全球治理ꎮ世界经济面临动荡ꎬ少数西方发达国家推崇 保护主义 和 单边主义 ꎬ有意提高关税壁垒ꎬ恣意破坏WTO等多边贸易体系之际ꎬ中国坚定奉行多边主义ꎬ进一步完善多边贸易机制ꎬ加速推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㊁世界银行㊁世界贸易组织㊁二十国集团及金砖国家等传统全球经济治理改革进程ꎬ努力提升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代表性及发言权ꎬ推动形成以规则为基础㊁以公平为导向㊁以共赢为目标的国际经济新秩序ꎮ六㊁引领重塑国际经济秩序新格局ꎬ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ꎬ传统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未能有效适应时代大变局ꎬ日渐暴露各种制度供给不足弊端ꎬ代表性和包容性也逐渐受到质疑ꎮ在日益高涨的变革呼声中ꎬ中国着力探索改革与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中国实践和中国方案ꎬ有效引领了国际经济新格局的重塑进程ꎮ(一)丰富全球经济治理机制ꎬ补充现有国际经济秩序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背景下ꎬ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的关键时期ꎬ中国向国际社会先后提出推进 一带一路 倡议ꎬ首倡设立亚投行㊁发起成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㊁丝路基金等公共产品ꎬ有效丰富了传统的全球组经济治理体系ꎬ补充了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ꎮ 一带一路 倡议遵循多边主义路径ꎬ通过 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㊁公正平等的治理模式㊁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㊁多轮驱动的增长模式 为沿线各国共同发展ꎬ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新的平台ꎮ六年多来ꎬ 一带一路 为沿线国家(地区)带来的积极转变获得了广泛的国际赞誉和认可ꎮ2015年12月ꎬ由中国倡议设立的新型多边开发银行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 亚投行 )在北京正式成立ꎮ自组建以来ꎬ亚投行为多个亚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了融资ꎬ广泛涉及交通㊁能源㊁电信㊁城市发展等多个经济领域ꎬ有效满足了亚洲发展中国家的资金需求ꎬ影响力不断提升ꎮ。
中国全球治理角色演变的国际国内背景浅析
中国全球治理角色演变的国际国内背景浅析全球治理从人类有了社会组织就已经存在,但真正成熟是在近代全球化发展加速时进入我们的视野。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逐渐成为一个开放型大国,既是全球治理参与者也是推动者。
在21世纪,中国将扮演怎样的角色需要我们分析清楚角色演变的背景。
标签:全球治理;中国;改革;角色演变进入21世纪,全球治理面临错综复杂的现实挑战,全球治理机制的改革不断推进,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基于此背景,我国在全球治理进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在未来我国该如何将“中国特色”融入全球治理中,在这个治理的平台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那么首先应该了解中国全球治理角色演变的国际国内背景。
一、国际背景——全球治理的演进趋势现代全球治理始于1945年以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附属职能部门为中心的雅尔塔体系。
20世纪60年代后,世界上各种战略力量和国家集团分化、改组,对二战后形成的国际秩序和体系造成极大冲击,致使联合国机制在全球领域力不从心的缺陷更加明显。
二十国集团峰会开启了全球治理改革的先河。
(一)旧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力不从心1.国际或国家间治理当今全球治理继承于二战结束时确立的各种制度性建设,以及冷战时期补建的一些制度规范,成型基础是雅尔塔系列组织机制。
该体制形态包括联合国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世界银行集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
主要以“大国一致”的权力运作模式为核心的联合国机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更成为维系战后秩序、实施全球治理的基石。
这一阶段只能说是全球治理的前身——国际或国家之治理。
2.G7/8——G8+5缺乏公平、正义的“全球治理”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全球性问题的出现以及联合国成员扩容引发效率低下,导致联合国独自应对全球治理问题略显乏力,而七国集团的应运而生则标志着区别于联合国机制的全球治理新模式出现。
七国集团(G7)是八国集团(G8)的前身,G7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为解决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美元危机”“石油危机”协调政策、重振西方经济,在法国倡议下,1975年7月,美、英、法、德、日举行高级首脑会议,11月意大利加入,1976年加拿大加入。
社会学视角下的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
社会学视角下的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是密不可分的。
国家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组织,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社会民生等重要任务。
而社会治理则是指在国家领导下,涉及社会各个方面的治理活动,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市民个体等,这些组织和个体通过协调、合作和竞争等方式,构建起一个相对平衡和稳定的社会秩序,为国家治理提供有效支持。
一、国家治理模式的演进历史上,国家治理模式的演进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封建社会模式、资本主义模式、社会主义模式和市场经济模式。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治理模式也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模式到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
在封建社会中,君主通过府、县、乡等级制度进行治理,依靠宗族和官僚体系维护社会秩序。
随着现代的到来,资本主义模式逐渐成熟,国家权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政治生态逐渐多元化。
但是,资本主义模式下社会矛盾也逐渐加剧,国家治理面临巨大的挑战。
社会主义模式下,国家权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增强,而市场主导的国家治理模式则更加注重市场自主、政府有限的理念。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我国逐渐走向了现代市场经济模式,国家的治理权力逐渐下放,社会力量的参与也愈加广泛。
当前,我国国家治理模式已经进入到以市场为基础、政府和社会力量协作为主要特征的阶段。
二、社会治理的现状与问题中国的社会治理以计划经济模式为主导,经过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力,社会治理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社会治理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治理体系初步构建,各领域的社会治理机制日益完善。
二是社会治理中各方力量角色得到明确划分。
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市民个体各自担负着不同的社会治理职责。
三是社会治理措施日益丰富,大量的法律、制度以及现代化信息技术被用于增强社会治理能力。
四是社会治理中民主参与力度增强,有利于民众意见的反馈和权益的保障。
但是,社会治理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是难以适应快速变革的社会发展;二是信息化程度不高,社会治理手段不够多样化;三是社会力量的有效协调、合作、竞争尚亟待加强;四是各地区、各部门和各社会群体社会治理水平整体上存在差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当前演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当前演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是中国近代以来秉承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指引,它是当代中国特有的理论体系,反映本土文化和当代中国发展的实践要求。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在继续总结经验基础上又经历了多次改进和发展,当前的演变是以下几点:一、改革开放引领发展。
自改革开放之时起,以改革创新为引领,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作用,使中国在国际竞争中更具优势,使中国经济从全球第10位升到全球第2位。
二、科技驱动未来发展。
依靠坚决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弘扬科技创新文化,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和工业4.0。
以智能制造为支点,迎来了一场新型科技革命,突破性科技创新发展历史性变革,为中国经济发展赋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创新经济发展模式。
加快构建市场、政府、企业三大资源战略有机结合的新型发展模式,以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开发和企业转型创新为核心,形成覆盖传统行业和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格局,实现了制度创新和经济模式创新的统一。
四、政治体制改革导向发展。
以德治为纲,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取得新成效,为推动发展提供坚强指导。
五、深化制度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人民有效参与的社会管理体系,发挥市场主体活力,实现经济发展的有效动力。
六、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助力可持续发展。
深化节能减排,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加大治理污染和自然灾害力度,以试点城市和一批重大项目为龙头,实行“清洁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复兴和人民福祉的增加注入新的动力。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是不断发展变迁的,不断反映中国成长及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不断推进中国发展的新篇章,从而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助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全球经济治理结构的现状、挑战和演变前景
全球经济治理结构的现状、挑战和演变前景杨长湧摘要: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变迁历程’与“二战”结束后相比,今天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虽然仍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三大机构为主渠道,但治理主体的广泛性、治理领域的丰富性、治理机制的多元性和治理规则的复杂性,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弊端与局限性日益暴露,与国际形势变化的不适应、不对称前所未有,亟待调整、改革和完善。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经济全球化模式深刻转换,全球生产力发展和国际力量对比变化将呈现新态势,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有望朝着更加包容、普惠、平衡和有效的方向演进,将经历长期曲折的过程’关键词:全球经济治理结构经济全球化国际经贸规则作者简介:杨长湧,中国{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一、全球经济治理结构的现状当今世界,主权国家政府通过形成三类组织和合作机制,对全球经济进行治理。
一是实体性国际组织,主要是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这些机构制定有约束力的国际规则体系,拥有比较庞大的专职工作人员队伍, 仍是全球经济治理的主渠道。
二是非实体性合作机制,包括二十国集团(G20)、七国集团(G7)、金砖国家(BRICS)等,主要为成员国提供对话、磋商和政策协调平台,一般不具有规则构建功能,也没有庞大的专职工作人员队伍。
三是由一国提出、多国参与的•051•全珠T匕2020年第6期经济合作倡议,主要是“一带一路”,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新的思路、模式和方案+(一)WTO、IMF和WB为支柱的传统机制仍是全球经济治理的主渠道尽管全球经济治理的领域日益丰富、机制日益多元,但WTO、IMF和WB等三大实体性国际组织仍是主渠道。
这三大机构具有其他机制短期难以企及的优势:一是所涉领域十分重要。
国际经济活动虽然纷繁复杂,但商品和资本流动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因此国际贸易体系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构成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主要部分。
中国上下分治的治理体制及其稳定机制
中国上下分治的治理体制及其稳定机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上下分治的治理体制及其稳定机制。
中国的治理体系是一种典型的复合治理模式,融合了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的元素,形成了上下分治的结构。
这种治理体制既体现了国家的统一领导,又赋予了地方一定的自治权,实现了权力的有序分配和平衡。
本文将首先对中国上下分治的治理体制进行概述,然后分析这种体制如何通过各种稳定机制来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我们将对中国上下分治的治理体制进行界定和解析。
我们将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权力分配与运行机制等方面入手,揭示这种治理体制的基本特征和运作逻辑。
同时,我们还将探讨这种体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和发展,以及其对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
我们将重点分析中国上下分治治理体制的稳定机制。
这些机制包括但不限于法律制度、行政体制、经济政策、社会管理等方面。
我们将通过深入剖析这些稳定机制的具体内容和运作方式,来揭示它们如何有效地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我们将对中国上下分治治理体制及其稳定机制进行总体评价和未来展望。
我们将总结这种治理体制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其在实践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还将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这种治理体制,以适应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中国上下分治治理体制的历史演变中国上下分治的治理体制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漫长的演变过程。
这一体制的历史演变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共同构成了中国治理体制的历史画卷。
在古代,中国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
皇帝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地方治理主要由各级官员负责,但权力最终仍集中于皇帝手中。
这种体制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但也存在着权力滥用和官僚腐败等问题。
随着历史的演进,中国开始逐渐尝试分权制度。
在明清时期,地方上的乡绅和士族开始拥有更多的自治权,地方自治制度逐渐形成。
中国古代的制度与治理模式
中国古代的制度与治理模式中国古代的制度与治理模式,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段辉煌篇章。
在中国自古就有“天下一统”的思想,这种思想也是中国古代治理模式的核心。
在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百家争鸣的情况下,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国——秦朝。
在这个时期,秦朝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如统一度量衡、铸币、文字和法律。
这些制度为后来的封建王朝提供了经验和指导。
随着历史的演进,中国的治理模式逐渐由权力中心向地方分权发展。
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制度是皇帝的巡视制度。
皇帝每年出行视察,调查民情,以便更好地了解全国各地的情况,并尽可能地解决问题。
此外,在封建王朝时期,中国政府还采取了科举制度阶层分明地选拔士人为官,并开办书院等教育机构,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供统治阶级使用。
中国的统治者还推广了“德治”思想,即通过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来治理国家。
这种思想根深蒂固,历朝历代,中国的统治者都积极推广德治思想。
在明清两代,为了更好地监督地方官员和民众行为,中国政府实行了户口簿制度,这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社会管理手段。
与此同时,中国的制度和治理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
例如,元朝时期,蒙古文化对中国的制度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包括行政管理和军事制度、书法和绘画。
郑和下西洋也打开了中国与海外文化交流的大门,这对中国的制度和治理模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总之,中国古代的制度和治理模式,是历史的积淀和结晶。
在面对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各种挑战和变革时,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始终秉持着“天下一统”的理念,经历了从集权向分权、德治向法治的转变过程。
这种治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也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经济治理模式的演进:路向何方?——基于全球化时代主要经济治理模式的比较分析吴澄秋2013-3-27 15:21:29来源:《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2年6期【内容提要】中国经济治理模式未来的演进方向在哪里,中国优化其经济治理模式路在何方?为回答这一问题,文章梳理美国自由市场经济治理模式、欧洲福利国家经济治理模式、东亚发展型政府经济治理模式以及中国经济治理模式的特点,检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这些模式的演进轨迹,探讨其演进趋势并探究该趋势背后的原因。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这四种经济治理模式呈现相互学习、相互靠拢的趋势,其背后原因是全球化。
基于这一结论,未来中国经济治理模式的演进方向是向东亚发展型政府经济治理模式靠拢,同时克服该模式的一些问题。
中国经济治理模式的优化之路是,通过市场化改革来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通过收入分配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来促进社会福利提供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中国经济治理模式经济模式中国模式全球化今天的中国,国家的未来政治经济走向日益成为民众和学者关注的焦点,与之相关的争论也比较激烈。
在过去几年里,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频频出现。
一方面,不少学者总结“中国模式”特别是其经济治理模式的内涵、特征和演进轨迹,①有的学者用现行的某些制度安排或政策宣示作为“中国模式”的特征,②有的学者强调新中国前三十年与后三十年的内在联系与连续性,③有的学者发掘“中国模式”对于民族崛起的意义。
④一种有一定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中国经济模式已经成型,是走向成功的模式”。
⑤另一方面,许多学者则对政府过度干预经济、“国进民退”、改革阻力重重等表示忧虑,呼吁积极推进改革,避免体制的固化。
⑥他们中有人指出,强调“中国模式”可能误导改革。
⑦海外学者则往往评估“中国模式”对西方政治经济模式的挑战。
⑧有关“中国模式”的讨论体现了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不同理解,也体现了人们对中国未来前进方向的不同构想。
鉴于“模式”常常包含多个维度,本文集中考察经济治理模式。
那么,中国经济治理模式未来的演进方向在哪里,中国优化其经济治理模式路在何方?为回答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我们不妨把视角放大,在更大的空间和更长的时间里考察经济治理模式的演进。
本文把中国的经济治理模式与国际上主要的经济治理模式——美国的经济治理模式、欧洲的经济治理模式、东亚的经济治理模式——放在一起,梳理它们各自的特点并考察它们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演进轨迹。
通过借鉴其他经济治理模式的演进情况,学者可以为中国经济治理模式的演进方向提供更合理的构想,决策者也可以为中国经济治理模式的优化选择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方向。
这不仅因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还因为中国是处于世界之中的中国,中国经济治理模式的演进必然与其他经济治理模式具有密切的联系。
在全球化时代,不同经济治理模式会相互影响,同时都需要回应全球化的时代要求,因此,考察各主要经济治理模式的演进轨迹,对于探索中国经济治理模式的演进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对于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架构的改革和中国在此架构中的权力增长等议题非常关注,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⑨然而,全球经济治理不仅包含制度架构的维度,还包含经济治理实践所体现的理念的维度,不仅包含国际经济治理,还包含国内经济治理。
⑩而主要经济体的国内经济治理所存在的模式竞争、路线辩论、理念变迁等,虽然对外交政策具有重要影响,但受到的关注却不够。
(11)本文对经济治理模式的考察主要着眼于美国、欧洲、东亚的日韩等国以及中国等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政策所体现出来的理念特征,试图弥补以上所说的关注之不足。
同时,国内经济学界关于中国经济治理模式的讨论大多仅就中国经济来谈中国经济治理模式,只有少数学者在借鉴其他经济治理模式的基础上研究中国经济治理模式。
(12)本文把中国的经济治理模式与美国的经济治理模式、欧洲的经济治理模式、东亚的经济治理模式等作比较,并在一个坐标内把它们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的大体演进路径进行描述,考察各主要经济治理模式的动态变化,以便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关于中国经济治理模式的研究视野。
本文的结构如下。
第一节将梳理美国、欧洲、东亚的日韩等国以及中国的经济治理模式的特点。
第二节回顾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以上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治理模式的演进轨迹并探讨其趋势。
第三节分析各主要经济治理模式的演进趋势背后的原因。
第四节讨论中国经济治理模式未来的演进方向。
一、主要的经济治理模式在探讨当今全球化时代的经济治理模式时,有四种模式值得我们集中关注,它们分别是“美国自由市场经济治理模式”、“欧洲福利国家经济治理模式”、“东亚发展型政府经济治理模式”和“中国经济治理模式”。
这四种经济模式是各主要经济体长期以来相互影响、不断变革而形成的,并且这些模式本身仍将处于变化的过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经济治理理念上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长期呈对立之势。
社会主义阵营奉苏联式的计划经济模式为圭臬,而在资本主义阵营内,欧美国家大都经历了福利国家的发展过程,奉行“内嵌的自由主义”(Embedded Liberalism)。
这种理念是建立在国内干预的基础上的多边主义,是市场与社会的调和。
(13)然而,欧洲与美国的经济治理模式一直存在差异。
美国经济治理模式更强调个人与企业的自由和市场的效率,而欧洲经济治理模式则更强调劳工权利和福利制度,强调对效率与公平的兼顾。
(14)欧洲国家长期深受社会民主思潮的影响,注重社会保护,用社会福利体系来缓解市场对社会的破坏性效应。
而在美国,“有限政府”和“自由市场”等观念则深入人心。
同时,在欧洲国家中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根据哥斯塔·艾斯平—安德森的划分,欧洲的福利国家大体可分为:自由主义福利国家(英国)、法团主义—国家主义福利国家(德国)、社会民主福利国家(瑞典、挪威)以及地中海福利国家(意大利、西班牙等)。
(15)这四种福利国家模式大体对应于欧洲经济治理模式的四种子模式。
(16)尽管欧洲内部存在这些差异,我们还是可以把欧洲国家的经济体制统称为欧洲的福利国家经济治理模式,以区别于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治理模式。
(17)在东亚,日本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实现了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并于1968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治理模式被查默斯·约翰逊总结为“发展型政府”(Developmental State),它的特征是发展导向的精英官僚对经济实行遵从市场原则的干预,特别是通过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从而提升经济的竞争力。
(18)这种经济治理模式不仅在日本,还在韩国、新加坡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被实践。
(19)而在中国内地,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改革开放前,苏联式的计划经济模式被长期实行,尽管有一些独特之处,如农村存在很小规模的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内嵌的自由主义面临强调自由市场和开放经济并主张减少国家干预的新自由主义的巨大挑战。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和美国总统里根所推行的改革代表着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它强化了英美经济的“自由市场”特征。
1990年,经济学家约翰·威廉姆森总结了一系列与新自由主义相一致的政策主张,包括私有化、减少政府规制、削减政府开支、保持健康的财政政策、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等,这些主张就是所谓的“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它标志着新自由主义在有关经济治理的理念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也意味着美国自由市场经济治理模式处于其巅峰时刻。
(20)与此同时,随着冷战结束和苏联解体,苏联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作为一种经济治理模式基本上已经丧失其合法性,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因此,能与新自由主义影响下的美国式自由市场经济治理模式竞争的就是欧洲的福利国家经济治理模式和东亚的发展型政府经济治理模式。
自从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既与东亚其他国家的经济治理模式具有越来越多的共同点,又保持着许多独特性。
近几年来,随着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越来越多,中国经济治理模式加入有关经济治理模式的话语场域,这反映了过去十年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话语格局的变化。
下面我们梳理四种主要经济治理模式的主要特点。
图1列出中国、日本、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法国、瑞典等国家的总体政府收入(General Government Revenue)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
由图中可见,在欧洲国家中,英国的政府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较低,北欧国家如瑞典等国的政府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最高,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则居中。
然而,总体而言,欧洲国家的政府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高于美国、日本和中国。
不仅如此,欧洲国家的社会福利开支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应该也比美国、日本、中国等要高不少。
图1各主要经济体的总体政府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数据来源: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September 2011,/external/pubs/ft/weo/2011/02/weodata/index.aspx相比较而言,虽然欧洲、美国、东亚的日韩以及中国都强调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但欧洲国家的政府对经济过程的干预比美国更积极,日韩的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更多,而中国则是最多的。
值得一提的是,东亚各国虽然也强调私营企业和市场的作用,但非常重视产业政策的制定,政府在产业发展规划和对市场进行干预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此外,东亚各国还倾向于通过长期追求贸易顺差来促进经济增长。
事实上,在过去的数十年里,东亚地区几乎一直维持着对其他地区特别是对北美地区的巨额贸易顺差。
(21)虽然亚洲金融危机令发展型政府的经济治理模式受到质疑,并且一些学者也反思发展型政府的缺憾,(22)但这种模式的基本要素或多或少在东亚各国家与地区的经济体制中存在,并且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式方法也形成巨大的影响。
中国的经济治理模式大体上与发展型政府接近,虽然政府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低于欧美等国(如图1所示),但自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分税制改革实施以来已经上升了不少,并且政府积极地干预市场的运行以规划、引导、促进特定产业的发展。
尽管如此,中国还具有东亚发展型政府经济治理模式所不具备的特点。
第一,中国的国有经济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例如,在2011年9月公布的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有316家,占500强企业总数的63.2%,这些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的营业收入占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84.69%,其资产总额占500强企业资产总额的90.35%,其实现利润占500强企业利润总额的8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