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但愿人长久

合集下载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但愿人长久课件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但愿人长久课件

整体感知
认真听课文朗读,要求:
1.听清楚字音。 2.圈出不认识的生字、词语。 3.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点击播放
这篇课文讲了北宋著名的文学 家——苏轼在密州过中秋节时由于 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最后写下千
古名篇《水调歌头》的故事。
guān cháng shǎng 官 尝 赏
xù zhēng 绪 睁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五、六自然段。
3.摘抄好词语。
板书设计
但愿人长久
思念——埋怨——宽慰
弟弟
月亮
真情
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说说诗人 在埋怨谁? 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苏轼在埋怨月亮。埋怨月亮
在别人分别的时候又圆又亮,体
现了诗人对弟弟的思念之情。
齐读课文五、六自然段,说说苏轼这 么无奈、惆怅,最后为何又宽慰了呢?他 接着干了什么?
他转念又想: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 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隐
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
美呢!但愿美好的感情长留人们心间,虽 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
…………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什么
意思呢?
但愿:希望。婵娟:明月、嫦娥。 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长寿,虽 远隔千里,却可以共赏同一轮皎洁的明 月。用以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 及美好祝愿。

苏教版第七册《2、但愿人长久》课文原文

苏教版第七册《2、但愿人长久》课文原文

苏教版第七册《2、但愿人长久》课文原文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苏轼。

有一年,他被朝廷派往密州去做官。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

这天夜晚,皓月当空,万里无云。

人们都在欢喜悦喜地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只有苏轼因想念弟弟而心绪不宁。

苏轼跟弟弟苏辙手足情深。

小时候,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整天形影不离。

长大以后,他们就各奔东西,专门少再有见面的机会。

现在屈指算来,分别已有七个年头了!月亮慢慢西沉,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到床前。

苏轼躺在床上,如何也睡不着。

他眼睁睁地望着那圆圆的月亮,内心不禁埋怨起来:无情的月亮啊,你什么缘故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他转念又想:世上本来确实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但愿美好的感情长留人们心间,尽管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想到这儿,他的内心看起来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教材说明《但愿人长久》是苏教版语文课本第一单元中的第2课。

课文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词中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创作通过。

课文以故事的形式展现了词意,讲述了宋朝大文学家苏轼在中秋节的夜晚,仰望皓月,想念弟弟,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水调歌头& middot;明月几时有》。

故事将这首词表达的情感描述得专门清晰,它反映了苏轼对弟弟的无比想念之情,寄予了祝愿人们和和美美,相亲恩爱的美好情感。

苏轼的《但愿人长久》这首词,极富人情味,虽没有直截了当描写月色,却使人感受到它的明亮,它的高贵、和它的清寒。

专门是他借月抒怀,用丰富的想象力,把复杂心理活动——心绪不宁、埋怨、宽慰的内心世界,转化为人间美好生活的祝愿。

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基调是欢乐的,高昂的,充满对以后的幸福向往。

反映了他的积极的人一辈子态度和宽敞胸襟。

2 但愿人长久

2 但愿人长久

2 但愿人长久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3段。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5、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中秋月夜对弟弟的思念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教学方法:合作法、讨论法教具准备:投影仪、录音机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课时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相配的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3、了解苏轼,欣赏配乐诗《水调歌头》。

教学进程:一、朗读导入,简介生平。

1、播放《水调歌头》的录音带,小黑板出示《水调歌头》全篇。

2、简介苏轼生平,并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出示要求自由练读课文后的生字画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理解词义。

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2、师检查自读情况(1)、检查词语的读音与记忆(小黑板出示)品尝玩耍埋怨睡觉吟诵悲欢离合观赏但愿宽慰眼睁睁隐藏阴晴圆缺(2)、学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探讨婵娟埋怨皓月吟诵等(3)、指名试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谁的事,是一件什么事?三、诗歌诵读比赛1、学生准备,小组之间先进行交流,比比谁读得好,并选一名代表出来准备参加班级比赛2、师生选好参赛人员和评委,准备比赛3、比赛正式开始,师和评委打分4、选出一名最佳读手,关配乐朗诵诗布置作业:背诵《水调歌头》,并描红。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精读课文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进程:一、复习1、指名背诵<<水调歌头>>2、学生齐背<<水调歌头>>二、细读课文1、观察图画,学习第1到第4小节师:我们观察一幅图画,一般都要观察哪些要素?(生: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师: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分别是什么?(师板书)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2、但愿人长久

2、但愿人长久
5、苏轼吟诵的两句名句是;(),()。其中,“此事”指()。“婵娟”原指(),词中指()。
文中苏轼的感情由()——()——()。同样表达思念、具有积极向上的诗句还有:()、()




2、婵娟:古指美女,《桃花扇·传歌》:“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分影照婵娟。”也指美好的样子,如孟郊的《婵娟篇》:“花婵娟,泛晋泉,竹婵娟,笼晓烟。”本文指月亮。另有一些资料见《教学参考用书》57页。
板书设计
6.但愿人长久
中秋佳节欢欢喜喜
心绪不宁重亲情
手足情深离别七年
埋怨月圆人不圆
转念人生哲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画出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联系上下文想意思;
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C读了课文,你感受和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因为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绪?(埋怨、宽慰)
躺:左窄右宽。
隐:左窄右宽,与“稳”比较。
缺:与“缸”比较。
1、抄写。
观赏品尝心绪不宁形影不离
屈指但愿十全十美悲欢离合
做官虽然眼睁睁
通情理
宽慰美好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教和学的过程
教学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预设
一、简介生平,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三、读后反馈
三、识字写字
四、作业
1.当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到来,我们会亲人团聚,品尝瓜果月饼,共享一轮明月。但总有人因为生活和工作的原因漂泊他乡,不能与亲人团聚,看到这一轮明月,心里会有那些感受?每逢佳节倍思亲,望着天上的月亮,总让人想起家乡的亲人。才上心头,却下眉头,许多写月的诗词作品都表达了这种情愫。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所学过的有关描写月的作品。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新的诗词《水调歌头》,齐读课题。

2但愿人长久(2)

2但愿人长久(2)

阴晴圆缺


心绪不宁
各奔东西
形影不离
十全十美
悲欢离合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我知道

埋怨: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自己认为原因所在的人或事 物表示不满。 心绪不宁:心情不平静。 手足情深:比喻亲兄弟的感情深厚。


形影不离:形体和影子不能分离。形容彼此关系亲密, 总在一起。
各奔东西:各自去了各自的地方。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但愿美好的感情长留 人们心间,虽然远隔 千里,也能共同拥有 这一轮明月!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 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 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 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 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 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 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 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无情的月亮啊, 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 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 圆、这么亮呢?……
埋怨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 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 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但愿美好的感 情长留人们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 拥有这一轮明月!

心绪不宁——埋怨——宽慰
苏轼跟弟弟苏辙手足情深。小时候, 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整天形影 不离。长大以后,他们就各奔东西,很 少再有见面的机会。如今屈指算来,分 别又有 七个年头 了!
心绪不宁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月亮渐渐西沉,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到 床前。苏轼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他 眼睁睁地望着那圆圆的月亮,心里不禁埋 怨起来: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但愿人长久(2)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但愿人长久(2)
2、找出描写苏轼心情变化的词语,想想为什 么会有这样的心情,找出来后与小组成员交
流。心绪不宁——埋怨——宽慰 四年级语文上册
苏轼跟弟弟苏辙手足情深。小时候, 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整天形影 不离。长大以后,他们就各奔东西,很 少再有见面的机会。如今屈指算来,分 别又有 七个年头了!
心绪不宁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 心绪不宁:心情不平静。 ❖ 手足情深:比喻亲兄弟的感情深厚。 ❖ 形影不离:形体和影子不能分离。形容彼此关系亲密,
总在一起。 ❖ 各奔东西:各自去了各自的地方。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四年级语文上册
自由读课文: 1、思考作者是因为什么原因,在什么情 况下创作这首词的?
中秋节到了,苏轼因为思念弟弟而创 作了《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这首词。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四年级语文上册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 有欢、有离也有合的 ,就像天上的月儿有 隐也有现、有圆也有 缺一样,哪里会十全 十美呢!
但愿美好的感情长留 人们心间,虽然远隔 千里,也能共同拥有 这一轮明月!
四年级语文上册
水调歌头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四年级语文上册
花好月圆 皓月当空 明月高悬 明月清风 月光皎洁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四年级语文上册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山中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海中月)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中月)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四年级语文上册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但 愿 人 长 久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2、但愿人长久

2、但愿人长久
让我们再读读这首诗,感受诗人从离愁别恨中解脱出来,如皎皎明月般的胸怀。齐读〈〈水调歌头〉〉。
根据交流重点抓“手足情深”“形影不离”“又有”等词的理解体会A、你从哪ຫໍສະໝຸດ 看出他们俩手足情深呢?(小时侯……)
B、你从“形影不离”这个词中能体会到什么呢?
C、“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从这句话中你又有什么体会,主要是从哪个词中体会到的?
3、指导朗读
结合学生的交流,请他们读
你能读好么?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你会用朗读表现吗?
(重点理解“悲”“欢”“离”“合”,“隐”“现”“圆”“缺”的意思)
⑵“哪里会十全十美呢!”你是怎么理解的?
⑶他还想到了什么呢?指名读第二句
3、想到这里,苏轼的心里就感到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
4、指名读,问:你们想了解这五行词的意思吗?课文已经告诉我们了,自己找找吧,看哪位聪明的同学最先找到。
5、指名再读意思
6、出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你们能找到这句话的意思吗?指名说
你能联系上文说说你的理解,体会吗?
7、出示词文,师范读
8、指名生读,提示:低声吟诵
四、矫正反馈、迁移运用
1、让我们再读读这首诗,感受诗人从离愁别恨中解脱出来,如皎皎明月般的胸怀。齐读〈〈水调歌头〉〉。
2、试着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教学设计
生成与反思
课题:《2、但愿人长久》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4-6自然段。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3、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4、通过朗读,对学生进行理解性诊断与矫治,使学生初步领略古典诗词的意蕴,激发起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2.但愿人长久

2.但愿人长久

古诗词中有很多写怀乡、思亲、送别的佳句
遥知兄弟
劝君更尽
,遍插茱萸
,西出阳关


海内
春风又绿
,天涯
,明月何时


古诗词中有很多写怀乡、思亲、送别的佳句
遥知兄弟 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
劝君更尽 一杯酒,西出阳关 无故人。
海内 存知己
,天涯 若比邻

春风又绿 江南岸 ,明月何时 照我还。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
人有悲欢离合,
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 月有阴晴圆缺, 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 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 此事古难全。 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人们心间,
……
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 人有悲欢离合, 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 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 月有阴晴圆缺, 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
仿佛置身天上,哪里像在人间!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 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 这种事自古以来就难以周
只希望美好的感情长留人们心间。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
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找出描写苏轼情绪变化的词语,
并循着这些词语理清课文线索。
做官
宽慰 吟诵
品尝
虽然 婵娟
观赏
玩耍 埋怨
隐藏
朝廷 眼睁睁
阴晴圆缺 手足情深
心绪不宁
悲欢离合 形影不离
皓月当空 屈指算来
zhé 苏辙
mán 埋怨
wèi 宽慰
思念
埋怨
宽慰
合作探究:
中秋之夜,苏轼起先“心绪不宁”,进而 “埋怨”,可最后却是“宽慰”,细细品读课 文,找出苏轼产生这些情绪的原因,并思考为 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从这些心绪变化中, 你觉得苏轼是个怎样的人?

2.但愿人长久

2.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 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 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 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 久,千里共蝉娟。
苏教版语文第七册
苏轼,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四川眉 山人。是北宋杰出 的文学家和书画家。 与父亲苏洵、弟弟 苏辙并称为“三 苏”。是“唐宋八 大家”之一。
做官 品尝 隐藏 皓月当空 虽然 宽慰 心绪不宁 眼睁睁 观赏 悲欢离合 阴晴圆缺 十全十美 埋怨 手足情深 屈指算来 形影不离
读准字音
• chá nɡ 尝 ——品尝 • má i 埋 ——掩埋 shǎnɡ 赏——观赏 má n yuà n 埋 怨
……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 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 像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 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 十全十美呢!但愿美好的 感情常留人们心间,虽然 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 这一轮明月!
拓展: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遥知兄弟登高处,( 劝君更尽一杯酒,( 海内( ),天涯( )。 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
春风又绿(
),明
)。
【宋】王安石 《泊船瓜洲》
看清字形
( )在( )思念和自 己手足情深、形影不离的弟弟 思念 苏辙,心情由( )转为 埋怨 ( ),最后变为( 宽慰 ), 创作出了千古佳作《水调歌头》

四年级上册 2但愿人长久

四年级上册 2但愿人长久

四年级上册2但愿人长久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5、6自然段。

3、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二、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同位轮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通过让学生读课文找出有关情感变化的词语,再引导学生通过找课文中的语句,采取读读、画画、思思、议议、谈谈、感情朗读等方式体会苏轼情感变化的原因,了解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

3.借助概括课文大意、找出苏轼的情感变化及对应段落,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4.通过吟诵《水调歌头》,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

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完成预习单。

(见后面的附件)教师:1.教学课件2.查看学生的预习单完成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

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导课(欣赏歌曲,导入新课)1.播放王菲的歌曲《明月几时有》师:这首歌的歌词是宋代词人苏轼写的《水调歌头》,这是苏轼在什么情况下所作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但愿人长久》。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简介苏轼课件出示苏轼的简介,指名读。

学生再简单补充在预习中查阅到的资料。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

1. 检查对文中出现的新词的识读和理解应用。

(1)(课件出示三组重点词语)开火车读(2)随机强调指出:①“尝、赏、睁”是后鼻音,“官、宽”是前鼻音。

②“埋”是多音字,在其他语境下都念“mái”,这里念“mán”。

③正确读词,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2. 检查生字识、写。

(1)投影出示两三个学生的预习单,组织学生看看写得是否正确、规范。

2、但愿人长久

2、但愿人长久
3、收集苏轼的资料,了解苏轼。
重点
难点
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心绪不宁”、“埋怨”、“手足情深”、“转念”、“宽慰”、“婵娟”、“吟诵”的意思。




一、五分钟活动
古诗朗诵。朗诵《水调歌头中秋》
1、学生演讲
2、师生点评
二、学习目标(一):
会读会写本课生字,理解生词的意思,特别是“尝”、“赏”、“睁”、“奔”的读音以及多音字“埋”、“朝”、“禁”的读音。
背诵课文四、五、六自然段。
采取填空的形式练习背诵。
世上本来就是有()也有(),有()也有()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也有(),有()也有()一样,哪里会()呢!
(三)学习目标(三):
收集有关怀想思亲的成语、古诗
四、小组合作学习
首先交流学习收获,完善学习内容。提出自己的困惑,小组合作解决。分配学习任务,准备交流展示。
李霞妈妈生病住院了,同学们得知这一消息都来()李霞。
看到苗苗这次考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妈妈感到特别()。
六、小结反思:学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
2、但愿人长久苏轼
《水调歌头中秋》
宽赏缺




学科:班级:学生姓名:
课题
2、但愿人长久
总6课时、第2课时
学习
目标
1、借助课文中的语句,体会苏轼和亲人之间的深情,理解文后诗句的意思。
家庭聚会
苏轼高中榜眼后,苏氏三父子加上以三难秦少游而闻名的苏小妹一家齐聚在花园里庆祝,苏轼之父苏洵命题定以“冷、香”两个字,每人写两句诗,要求都会合当时的情景。为起带头,苏老泉缓步度到花池边,吟道:“水自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子由站起来摘了瓣馨香腊梅,弹了下手指,曰:“冷字句佚不可知,梅花弹遍指头香。”小妹也去摘花,子由要笑他摹仿自己,小妹却云:“叫日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说完摊开手掌,一只蝴蝶已被捏死。女儿特点毕露,大家都齐声叫好。苏轼却用一拂石凳,骑着马就走,苏老泉叫道:“我儿,答不出也不要走啊。”话音未落,苏轼已长声飘来两句:“拂石坐来衣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

四年级语文2但愿人长久(1)

四年级语文2但愿人长久(1)
四年级语文学科上册教案
主备人:
教学内容
2、但愿人长久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6自然段。
2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 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
5 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改进意见
板书
设计
2、但愿人长久
这篇课文写的是谁的事, 是一件什么事?
课后
反思
2师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词语的读音与记忆(小黑板出示)
品尝玩耍埋怨睡觉吟诵悲欢离合屈指算来观赏但愿宽慰眼睁睁隐藏阴晴圆缺躺在床上
(2)学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探讨婵娟埋怨皓月吟诵等
(3)指名试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谁的事,是一件什么事?
(4)思考:“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什么意思?
教学重点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法 合作学习法




一朗读导入,简介生平。
1简介苏轼生平,并揭示课题。(板书:但愿人长久)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出示要求自由练读课文后的生字
画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理解词义。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三诗歌诵读比赛
1学生准备,小组之间先进行交流,比比谁读得好,并选一名代表出来准备参加班级比赛
2师生选好参赛人员和评委,准备比赛
3比赛正式开始,师和评委打分
4选出一名最佳读手,关配乐朗诵诗
四作业
背诵<<水调歌头>>,并描红。

小学四年级语文2《但愿人长久》

小学四年级语文2《但愿人长久》

2《但愿人长久》四年级语文教案●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年的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是怎样度过的?当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到来,我们会亲人团聚,品尝瓜果月饼,共享一轮明月。

但总有人因为生活和工作的原因漂泊他乡,不能与亲人团聚,看到这一轮明月,心里会有那些感受?每逢佳节倍思亲,望着天上的月亮,总让人想起家乡的亲人。

才上心头,却下眉头,许多写月的诗词作品都表达了这种情愫。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所学过的有关描写月的作品。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新的诗词《水调歌头》,齐读课题。

●二、初读诗文出示诗歌《水调歌头》,学生自由朗读。

指名朗读,纠正学生读音。

(阙,琼,绮)这首脍炙人口的诗词,想象丰富,语言凝练,情感深刻,意境深邃,同学们在学习理解上遇到了较大的困难。

请同学们打开课文《但愿人长久》,仔细阅读这篇文包诗结构的作品,就能帮助我们学习和理解。

●三、精读诗文读了课文,你感受和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因为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绪?(埋怨、宽慰)课文一至三小节描写了诗人对弟弟的思念。

在中秋月圆之夜,诗人为何单单想起了他的弟弟呢?什么是手足情深?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出他们之间的兄弟情深?指名同学朗读。

从这些语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在这首诗里,同样也蕴涵着这样的感情,让我们齐声朗读,来感受这种深深的思念之情。

齐读《水调歌头》。

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描写诗人的离愁别绪,自由读读这一段。

你感受了怎样的意境?(《静夜思》)指名有感情地背诵李白《静夜思》,指导朗读描写月夜环境和诗人辗转反侧的句段。

在皓月当空之时,诗人静思什么呢?齐声朗读诗人月下所思的句段。

你从这段文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齐读句段。

从“为什么”你是否感受到诗人的责怨,齐读句段体会感受;从“偏偏”你是否感受到了诗人的愤懑,再读句段,进一步体会感受。

在诗人的诗中同样也蕴藏着这样的情绪,让我们再读读这首诗,来体会诗人当时的情绪。

齐读《水调歌头》。

课文后面部分抒写了诗人的心情得到了宽慰,是什么让他得以释怀的?指名读课文的五至七节,指名学生说说诗人得到宽慰的理由。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但愿人长久》课件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但愿人长久》课件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在这月圆 之际,因想念自己已经七年没 有见面的弟弟,而写下了千古 名篇《水调歌头》。
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1)自由练读课后的生字。 (2)画出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 理解词义。 (3)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检查词语源自读音品尝 玩耍埋怨
睡觉
吟诵
婵娟 观赏 但愿 宽慰 眼睁睁
屈指算来 悲欢离合 阴晴圆缺
第二课时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 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尝试给课文分段 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围绕这件事 情,课文先讲了什么?接着讲了什 么?最后讲了什么?
理清层次
第一部分(1—3自然段):介绍了苏轼创 作词作的原因,即思念分别七年之久的弟 弟苏辙。 第二部分(4—5自然段):具体描绘《水 调歌头》这首词的意境。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写词人低声吟 诵新作的词《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通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表现苏轼 情感变化的有关词语。
心绪不宁(思念) 埋怨 宽慰
心 绪 不 宁
自由读课文2、3自然段,想 一想:是什么让苏轼平静的 心绪变得不宁了?找出相关 的句子读一读,谈谈自己的 理解。
这天夜晚,皓月当空,万里无 云。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 果,观赏着着明月,只有苏轼因思 念弟弟而心绪不宁。
苏轼跟弟弟苏辙手足情深。 小时侯,他们俩一起读书,一 起玩耍,整天形影不离。长大 以后,他们就各奔东西,很少 再有见面的机会。如今屈指算 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

2、但愿人长久 孙静

2、但愿人长久  孙静

第一单元2、但愿人长久教学内容:《但愿人长久》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抒情散文。

课文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词中的名篇《水调歌头》的创作经过。

全文借月抒情,情感丰富,且语言生动优美,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材料。

教学目标:1、学会17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7个只识不写,生字组成的词语要理解。

2、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3、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并领略皓月当空的美景。

感受祖国古典诗词所创设的意境,进行美的熏陶。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五六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1、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感受祖国古典诗词所创设的意境,进行美的熏陶。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五六自然段。

教学准备:1、课件2、要求学生查找苏轼的资料,了解我国中秋节的习俗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1、谈话导入:①我们刚刚度过一个传统节日是什么节?②在中秋节的夜晚你看到什么?那天还有那些传统习俗?这些习俗有什么意义吗?2、小结:中秋节是象征着团圆的节日,人们合家团圆,在一起吃着月饼赏月。

对那些不能团聚的人,我们也常常会听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祝愿。

那么这句话的出处是哪里呢?表达了人们的什么美好心愿?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出示课题)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漏字,速度可以稍慢一些。

2、出示生字词,指名试读生词,纠正读音:奔、蝉、辙、延。

3、指名领读齐读生字词。

4、提问:这些生字词中哪些容易写错?怎样记住它们?5、尝试听写。

6、组织反馈。

7、提问:在预习中,你用什么方法解决了哪些生词的意思?8、齐读生字词。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小声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速度适中。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默读课文,要求有一定的速度,思考:围绕这件事情,课文先讲了什么?接着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尝试给课文分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但愿人长久》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但愿人长久》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反思2、但愿人长久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体会作者对兄弟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回忆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3、导出苏轼并简介生平。

4、导入课题,板书:2 但愿人长久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学课文。

提出自学要求:1、自学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2、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3、默读课文,思考:每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说说自己理解的词语意思。

(2)指名读课文。

(3)说说课文要学哪一首诗。

(4)文章描写诗的意境是哪几小节?(5)说说课文可以分成哪几小节?概括段意。

3、指导朗读长句。

三、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讲解字形。

屈:半包围结构的字,外边的“尸”字旁不要太大,里边是个“出”字,最后一笔是点。

3、学生描红、仿影。

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学生自由轻声读文,思考:课文第一段交代了什么?2、指名说说。

三、学习第二节1、学生读文,说说从这首词中读出了怎样的一种感受?2、出示课文中的图,说说这是什么时候?图中苏轼表现怎样?3、读第2节,对比一下,人们与苏轼的心情有什么不同?4、指导朗读:读出人们的喜悦,苏轼的思念与惆怅。

四、学习第三小节1、为什么在如此佳节,苏轼不思念别人而是思念苏辙呢?2、出示填空:苏轼思念弟弟是因为__________。

五、学习4-5节1、看着如此美好的月色,苏轼在床上睡不着,他想到了什么?他的情绪有什么变化?请读文找出有关的词。

2、讨论、小结:中秋佳节,万家团圆,苏轼与弟弟却天各一方,难以相聚,正所谓"月圆人不圆",心中顿时升起难以名状的惆怅与埋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宽慰——月有圆缺,人有离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此:代词,指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 件事。 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 明月。
相关诗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
“两情若是久长时,岂在朝朝暮暮。”
——【宋】秦观
赏读全文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 ,这一天苏轼看 到 圆圆的月亮 ,便 思念 弟弟而心绪不宁。 他看着圆圆的月亮,不禁 埋怨 起来。但他 转念又想人生本就有悲有欢,有离有合的, 于是心里又宽慰 了许多。
苏轼这种心态,不仅宽解自己、安慰同胞, 而且劝导世人、祝福天下,表达了苏轼的旷达胸 襟、仁者情怀和他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之情。
诗歌朗诵会
谁能有感情地朗诵《水调歌头》这首词, 注意词人的情感变化,看谁读的字音准确、 感情饱满?
段落大意
第一段(1-3):介绍了苏轼创作的原因。
第二段(4-5):具体刻画了词人对月浮想 沉思时心中丰富、复杂的感情。 第三段(6):写词人低声吟诵新作《水调 歌头》,交代词作已成。
心绪不宁(1-3)
悲 慰
zhé
绪 睁

缺 埋 辙
辨别字音字形
1.字形
赏——尝 稳——隐 官——管 赏识 赏金 赞赏 稳重 稳妥 平稳 品尝 尝试 隐藏 隐瞒
官员 官位 当官
埋葬 掩埋 埋怨
管理 管道
2.多音字

mάi mάn
生词
观赏 品尝 心绪不宁 形影不离 屈指 但愿 十全十美 悲欢离合 埋怨 宽慰 吟诵 手足情深 阴晴圆缺
埋怨——月圆人不圆 埋怨月亮的“无情”(看似无理的责 问,实则表 达了思念弟弟的强烈情感)
宽 慰(5)
宽慰:宽解安慰的意思。指解除了心中的 烦恼愁闷,心情安适了许多。
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 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 也有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但愿美 好的感情长留人们心间,虽然远隔千里, 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
2.但愿人长久
执教者:崔文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秋节
花好月圆
明月高悬 团团圆圆
皓月当空
欢聚一堂 合家欢乐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 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 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 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 共蝉娟。
写词心境
写此词之时,他 宦途失意贬官, 心情抑郁。这时 他的弟弟苏辙正 在济南任职,兄 弟俩已有七年多 没见面了。这年 中秋赏月,作者 思念弟弟,在醉 意朦胧之中写下 这首词。
生字
suī kuān ɡuān chánɡ shǎnɡ bēi wèi
虽 宽 官
xù zhēnɡ yǐn

quē

mán
手足情深:比喻亲兄弟感情深厚,就好象是 手足一样亲近,离不开 不可缺少。 形影不离:形体和影子不能分离。形容彼此 关系亲密,总在一起。 中秋佳节 欢欢喜喜
思念亲人
手足情深
阔别七年
埋 怨(4)
埋怨: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原因所在的人 或事表示不满。 他眼睁睁地望着那圆圆的月亮,心里 眼睁睁地 圆圆的 不禁埋怨起来: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 无情 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 偏偏 亮呢?· ·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