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相交线与平行线章末复习一(精品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相交线与平行线相交线与平行线 全章全章知识点知识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归纳总结归纳总结5.1相交线1、邻补角与对顶角⑵如果∠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β不一定是对顶角⑶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α+∠β=180°;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不一定是邻补角.⑶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2、垂线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符号语言记作:如图所示:AB ⊥CD ,垂足为O⑵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 ⑶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3、垂线的画法垂线的画法::⑴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⑵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注意:①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②过一点作线段的垂线,垂足可在线段上,也可以在线段的延长线上.画法: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A B C D O⑵二移:移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⑶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线,不要画成给人的印象是线段的线.4、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记得时候应该结合图形进行记忆.如图,PO ⊥AB ,同P 到直线AB 的距离是PO 的长.PO 是垂线段.PO 是点P 到直线AB 所有线段中最短的一条.现实生活中开沟引水,牵牛喝水都是“垂线段最短”性质的应用.5、如何理解如何理解““垂线垂线””、“垂线段垂线段””、“两点间距离两点间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些相近而又相异的概念分析它们的联系与区别⑴垂线与垂线段 区别:垂线是一条直线,不可度量长度;垂线段是一条线段,可以度量长度. 联系:具有垂直于已知直线的共同特征.(垂直的性质)⑵两点间距离与点到直线的距离 区别:两点间的距离是点与点之间,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点与直线之间. 联系:都是线段的长度;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特殊的两点(即已知点与垂足)间距离.⑶线段与距离 距离是线段的长度,是一个量;线段是一种图形,它们之间不能等同.5.2平行线1、平行线的概念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 与直线b 互相平行,记作a ∥b . 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⑴相交;⑵平行. 因此当我们得知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不相交时,就可以肯定它们平行;反过来也一样(这里,我们把重合的两直线看成一条直线)判断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可以根据它们的公共点的个数来确定: ①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两直线相交; ②无公共点,则两直线平行;③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点,则两直线重合(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平行公理平行公理――――――平行线的存在性与惟一性平行线的存在性与惟一性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4、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如左图所示,∵b ∥a ,c ∥a•P A B O a bc∴b ∥c 注意符号语言书写,前提条件是两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才会结论,这两条直线都平行.5、三线八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八个角,它们构成了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如图,直线b a ,被直线l 所截①∠1与∠5在截线l 的同侧,同在被截直线b a ,的上方,叫做同位角(位置相同) ②∠5与∠3在截线l 的两旁(交错),在被截直线b a ,之间(内)内且交错)③∠5与∠4在截线l 的同侧,在被截直线b a ,之间(内),叫做同旁内角.④三线八角也可以成模型中看出.同位角是“A ”型;内错角是“Z ”型;同旁内角是“U ”型.6、如何判别三线八角判别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的关键是找到构成这两个角的“三线”,有时需要将有关的部分“抽出”或把无关的线略去不看,有时又需要把图形补全. 例如:如图,判断下列各对角的位置关系:⑴∠1与∠2;⑵∠1与∠7;⑶∠1与∠BAD ;⑷∠2与∠6;⑸∠5与∠8.我们将各对角从图形中抽出来(或者说略去与有关角无关的线),得到下列各图.如图所示,不难看出∠1与∠2是同旁内角;∠1与∠7是同位角;∠1与∠BAD 是同旁内角;∠2与∠6是内错角;∠5与∠8对顶角.ab l1 2 3 4 5 6 7 81 6 B A D23 45 7 89 F EC A BF 2 1 A B 1 7A B C D 2 6A DB 1 AF E5 8 C注意:图中∠2与∠9,它们是同位角吗?不是,因为∠2与∠9的各边分别在四条不同直线上,不是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成.7、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方法一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方法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方法三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几何符号语言:∵ ∠3=∠2 ∴ AB ∥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1=∠2 ∴ AB ∥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4+∠2=180°∴ AB ∥CD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请同学们注意书写的顺序以及前因后果,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相等,然后得出平行.平行线的判定是写角相等,然后写平行.注意:⑴几何中,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一般都与某种“数量关系”有着内在的联系,常由“位置关系”决定其“数量关系”,反之也可从“数量关系”去确定“位置关系”.上述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就是根据同位角或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这种“数量关系”,判定两直线“平行”这种“位置关系”.⑵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和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还有两种: ① 如果两条直线没有交点(不相交),那么两直线平行.② 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典型例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给予改正: ⑴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定平行线.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重合的两条直线,如果它们不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一定相交. ⑶过一点可以且只可以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解答:⑴错误,平行线是“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是一项重要条件,不能遗漏. ⑵正确⑶不正确,正确的说法是“过直线外一点”而不是“过一点”.因为如果这一点不在已知直线上,是作不出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典型例题:如图,根据下列条件,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并说明判定的根据是什么?解答:⑴由∠2=∠B 可判定AB ∥DE ,根据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 B C DE F 1 2 3 4⑵由∠1=∠D 可判定AC ∥DF ,根据是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⑶由∠3+∠F =180°可判定AC ∥DF ,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5.3平行线的性质1、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几何符号语言: ∵AB ∥CD∴∠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 ∥CD ∴∠3=∠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AB ∥CD ∴∠4+∠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如图,直线AB ∥CD ,EF ⊥AB 于E ,EF ⊥CD 于F ,则称线段EF 的长度为两平行线AB 与CD 间的距离.注意:直线AB ∥CD ,在直线AB 上任取一点G ,过点G 作CD 的垂线段GH ,则垂线段GH 的长度也就是直线AB 与CD 间的距离.3、命题:⑴命题的概念: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⑵命题的组成每个命题都是题设、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命题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具有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用“如果”开始的部分是题设,用“那么”开始的部分是结论.有些命题,没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题设和结论不明显.对于这样的命题,要经过分析才能找出题设和结论,也可以将它们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注意:命题的题设(条件)部分,有时也可用“已知……”或者“若……”等形式表述;命题的结论部分,有时也可用“求证……”或“则……”等形式表述.A B C DE F 1 2 3 4 A E G BC FH D4、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①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是互逆的关系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 同旁内角互补.其中,由角的相等或互补(数量关系)的条件,得到两条直线平行(位置关系)这是平行线的判定;由平行线(位置关系)得到有关角相等或互补(数量关系)的结论是平行线的性质.典型例题:已知∠1=∠B ,求证:∠2=∠C证明:∵∠1=∠B (已知)∴DE ∥B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C (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注意,在了DE ∥BC ,不需要再写一次了,得到了DE ∥BC ,这可以把它当作条件来用了.典型例题:如图,AB ∥DF ,DE ∥BC ,∠1=65°求∠2、∠3的度数 解答:∵DE ∥BC (已知)∴∠2=∠1=65°(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B ∥DF (已知) ∴AB ∥DF (已知)∴∠3+∠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3=180°-∠2=180°-65°=115°5.4平移1、平移变换①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②新图形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 ③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2、平移的特征:①经过平移之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图形的形状与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②经过平移后,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典型例题:如图,△ABC 经过平移之后成为△DEF ,那么:⑴点A 的对应点是点_________;⑵点B 的对应点是点______. ⑶点_____的对应点是点F ;⑷线段AB的对应线段是线段_______;⑸线段BC 的对应线段是线段_______;A D F BE C 1 2 3⑹∠A的对应角是______.⑺____的对应角是∠F.解答:⑴D;⑵E;⑶C;⑷DE;⑸EF;⑹∠D;⑺∠ACB.思维方式:利用平移特征:平移前后对应线段相等,对应点的连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解答.。
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复习
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复习二、知识要点(一)相交线的有关概念1、邻补角:有公共顶点和一条公共边,且一个角的一边是另一个角的一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2、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种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3、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4、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5、垂线的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二)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1、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平行和相交。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3、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相互平行。
4、平行线的判定: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5、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三)命题1、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每个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命题分为真命题和假命题。
2、一个经过推理证实得到的真命题,叫做定理;一个命题的正确性需要经过推理,才能做出判断,这个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四)平移1、平移:在同一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
2、平移的特征:(1)经过平移之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图形的形状与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
(2)经过平移后,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章末复习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综合运用
8.选择题.
(1)如图(1),点 E 在 AC 的延长线上,
下列条件中能判断 AB∥CD 的是( B ).
(A)∠3=∠4 可得出 BD∥AC,而不是 AB∥CD.
(B)∠1=∠2 可得 AB∥CD.
(C)∠D =∠DCE
(D)∠D +∠ACD = 180°
可判断出 BD∥AC.
可判断出 BD∥AC.
(1)
证明:∵DE∥BA, ∴∠FDE=∠__B__F_D(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DF∥CA, ∴∠A=∠__B__F_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FDE=∠A.
(1)
(2)如图(2),AB 和 CD 相交于点 O, ∠C =∠COA,∠D =∠BOD .求证 AC∥BD .
个户型吗?
15.一个台球桌的桌面如图所示,
一个球在桌面上的点 A 滚向桌边 PQ,Q D R 碰着 PQ 上的点 B 后便反弹而滚向
桌边RS,碰到 RS 上的点 C 便反弹 M
C
而滚向点 D. 如果 PQ∥RS,AB,
BC,CD 都是直线,且∠ABC 的平 B
N
分线 BN 垂直于 PQ,∠BCD 的平分
复习课件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章末复习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章末复习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章末
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完《相交线与平行线》后,你对本章的 知识结构和知识要点及其运用是否正确把握了 呢?这节课我们对本章内容进行系统回顾.
解:∵AB⊥CD,∴∠AOC = 90°.
∵∠COE =∠FOD = 28°,
∴∠AOE =∠AOC +∠COE =90°+28°=118°.
新版七下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题五套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一)相交线1.如图所示,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OE平分∠AOD,∠BOC=80°,求∠BOD和∠AOE的度数.2.如图,三条直线相交于点O,则∠1+∠2+∠3等于()A.90°B.120°C.180°D.360°,(第2题图)),(第3题图))3.如图,三条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若∠BOE=4∠BOD,∠AOE=100°,则∠AOC 等于()A.30°B.20°C.15°D.10°4.如图,AB和CD相交于点O.(1)若∠1+∠3=50°,则∠3=__ __;(2)若∠1∶∠2=2∶3,则∠3=__ __;(3)若∠2-∠3=70°,则∠3=__ __.5.如图,两条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C,若∠1=30°,∠2=___ _,∠3=__ __.6.如图所示,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1)试写出∠AOC,∠AOE,∠EOC的对顶角;(2)试写出∠AOC,∠AOE,∠EOC的邻补角;(3)若∠AOC=40°,求∠BOD,∠BOC的度数.7.如图,一长方形纸片ABCD沿折痕EF对折,得到点D的对应点D′,点C的对应点C′,若∠BFE=50°,试求∠BFC′的度数.8.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若∠3∶∠2=8∶1,求∠AOC 的度数.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二)平行线的判定1.如图所示,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现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1=∠5;②∠1=∠7;③∠2+∠3=180°;④∠4=∠7.其中能说明a ∥b 的条件为( )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③④2.如图所示,要得到DE ∥BC ,则需要的条件为( )A .CD ⊥AB ,GF ⊥AB B .∠4+∠5=180°C .∠1=∠3D .∠2=∠33.对于图中标记的各角,下列条件能够推理得到a ∥b 的是( )A .∠1=∠2B .∠2=∠4C .∠3=∠4D .∠1+∠4=180°4.如图,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中,不能判定AB ∥DF 的是( )A .∠A +∠2=180°B .∠3=∠AC .∠1=∠4D .∠1=∠A5.)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1=∠2,∴AE ∥BDB .∵∠1=∠2,∴AB ∥EDC .∵∠3=∠4,∴AB ∥CD D .∵∠5=∠BDC ,∴AE ∥BD6.如图,能说明AB ∥DE 的有( )①∠1=∠D ;②∠CFB +∠D =180°;③∠B =∠D ;④∠D =∠BFD.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第1题图)(第2题图) (第5题图)(第6题图)7.如图,给出下面的推理:①因为∠B =∠BEF ,所以AB ∥EF ;②因为∠B =∠CDE , 所以AB ∥CD ;③因为∠B +∠BDC =180°,所以AB ∥EF ;④因为AB ∥CD ,CD ∥EF , 所以AB ∥EF.其中正确的推理是(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9.如图,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1=∠2,∴AB ∥CD B .∵∠1+∠2=180°,∴AB ∥CDC .∵∠3=∠4,∴AB ∥CD D .∵∠3+∠4=180°,∴AB ∥CD10.如图,已知直线EF 分别交CD ,AB 于点M ,N ,且∠EMD =65°,∠MNB =115°,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E ∥CFB .AB ∥CDC .∠A =∠D D .∠E =∠F11.如图,BD 平分∠ABC ,若∠1=∠2,则( )A .AB ∥CD B .AD ∥BC C .AD =BC D .AB =CD12.如图所示,AC ⊥BC ,垂足为C ,∠B =50°,∠ACD =40°,则AB 与CD 的位置关系是 AB ∥CD__.13.如图所示,下列条件中:(1)∠B +∠BCD =180°;(2)∠1=∠2;(3)∠3=∠4;(4)∠B =∠5.能判定AB ∥CD的条件有 .(填序号),(第9题图))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第12题图))14.(8分)如图,AE平分∠BAC,CE平分∠ACD,且∠1+∠2=90°,直线AB,CD有何位置关系?说明理由.16.(10分)如图,已知直线a,b,c被直线d,e所截,且∠1=∠2,∠3+∠4=180°,则a与c平行吗?为什么?17.(12分)如图,AC⊥EC,B,C,D在同一直线上,∠A=∠1,∠E=∠2,直线AB与DE平行吗?试说明理由.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三)平行线的性质1.如图,直线m ∥n ,∠α为( )A .70 B .65° C .50° D .40°2.如图,AB ∥ED ,AG 平分∠BAC ,∠ECF =70°,则∠FAG 的度数是( )A .155°B .145°C .110°D .35°3.如图,已知AB ∥CD ,∠1=130°,则∠2=__ .4.如图,EF ∥BC ,AC 平分∠BAF ,∠B =80°,求∠C 的度数5.如图,把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30°,则∠2的度数为( )A .60°B .50°C .40°D .30°6. 6.一张长方形的纸条,按如图方式折叠一下,已知∠3=120°,则∠1的度数为( )7.A .30° B .60° C .90° D .120°8.9.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10.7.(4分)如图,∠1=50°,∠2=140°,∠C =50°,则∠B =____.9.某次考古发掘出的一个梯形残缺玉片如下图,工作人员从玉片上量得∠A =115°,∠D =100°,已知梯形的两底AD ∥BC ,请你帮助工作人员求出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并说明理由.10.如图所示,点B 是△ADC 的边AD 的延长线上一点,DE ∥AC ,若∠C =50°, ∠BDE =60°,则∠CDB 的度数等于( )A .70°B .100°C .110°D .120°11.如图所示,已知AB ∥EF ∥DC ,EG ∥BD ,则图中与∠1相等的角共有( )A .6个B .5个C .4个D .2个12.如图所示,已知AB ∥CD ,BC ∥DE ,则∠B +∠D 的度数为____.13.如图,AC ∥BD ,AE 平分∠BAC 交BD 于点E ,若∠1=64°,则∠2=___ _.(第10题图) (第11题图), ( 第 7 题图 )14.(12分)如图所示,已知∠ABC=40°,∠ACB=60°,BO,CO分别平分∠ABC,∠ACB,DE过O点,且DE∥BC,求∠BOC的度数.15.(12分)如图,直线AD与AB,CD相交于A,D两点,EC,BF与AB,CD相交于点E,C,B,F,如果∠1=∠2,∠B=∠C.小明在图上把两组相等角的信息标注出来后,略加分析,便发现CE∥BF,同桌的小慧说:“不光有这个发现,我还能得到∠A=∠D呢?”小明再深入其中,很快也明白了小慧是怎么得到∠A=∠D的了.你能帮助他们写出过程吗?16.(12分)如图,已知直线l1∥l2,且l3和l1,l2分别交于A,B两点,点P在AB上.(1)试找出∠1,∠2,∠3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果点P在A,B两点之间运动时,问∠1,∠2,∠3之间的关系是否发生变化?(3)如果点P在A,B两点外侧运动时,试探究∠1,∠2,∠3之间的关系(点P和A,B不重合).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四)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运用1.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T ⊥AB 于点O ,CE ∥AB 交CD 于点C ,若∠ECO =30°,则∠DOT 的度数为( ) A .30° B .45° C .60° D .120°2.如图,AB ∥CD ,∠DFE =135°,则∠ABE 的度数是( )A .30°B .45C .60°D .90°3.如图,a ,b ,c 为三条直线,且a ⊥c ,b ⊥c ,若∠1=70°,则∠2的度数为( )A .70°B .90°C .110°D .80°4.如图所示,已知∠1=∠2=∠3=55°,则∠4的度数是( )A .110°B .115°C .120°D .125°5.(4分)如图所示,已知∠1=∠2,∠3=80°,则∠4等于( )A .80°B .70°C .60°D .50°6.(4分)如图,已知直线a ∥b ,∠1=40°,∠2=60°,则∠3等于( )A .100°B .60°C .40°D .20°(第1题图)(第2题图) (第3题图)(第4题图)7.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短直角边和含45°角 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为__.8.如图所示是一大门的栏杆,AE 为地面,BA ⊥AE 于点A ,CD ∥AE ,则∠ABC +∠BCD= _9.(8分)如图,直线AB ,CD 分别与直线AC 相交于点A ,C ,与直线BD 相交于点B ,D.若∠1=∠2,∠3=75°,求∠4的度数.10.如图,AB ∥CD ,AE 交CD 于C ,∠A =34°,∠DEC =90°,则∠D 的度数为() A .17° B .34° C .56° D .124°11.如图,已知AB ∥CD ,∠C =65°,∠E =30°,则∠A 的度数为( )A .30°B .32.5°C .35°D .37.5°12.如图所示,AB ∥CD ∥EF ,则∠BAD +∠ADE +∠DEF 等于( )A .180°B .270°C .360°D .540°13.如图所示,∠A =60°,∠4=45°,DE ∥BC ,EF ∥AB ,则∠1=___ _, ∠2=__ __, ∠3=__ _,∠B =__ _,∠C =___ _. (第5题图) (第6题图,(第10题图)) ,(第11题图)(第7题图) (第8题图)14.如图,直线l1∥l2∥l3,点A ,B ,C 分别在直线l1,l2,l3上.若∠1=70°,∠2=50°,则∠ABC =____.15.如图,l ∥m ,等边△ABC 的顶点A 在直线m 上,则∠α=__.16.(8分)如图,AD ⊥BC 于点D ,EG ⊥BC 于点G ,∠E =∠3.请问:AD 平分∠BAC 吗?若平分,请说明理由.17.(10分)如图所示,CD ⊥AB ,垂足为D ,F 是BC 上任意一点,EF ⊥AB ,垂足为E ,且∠1=∠2,∠3=80°,求∠BCA 的度数.18.(12分)如图所示,∠1+∠2=180°,∠3=∠B ,试判断∠AED 与∠C 的大小关系,并(第12题图)(第13题图) ,(第14题图)),(第15题图)说明你的理由.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五)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变式训练【教材母题】(教材P36第8题(2)改编)如图,∠1+∠2=180°,∠3=108°,求∠4的度数.变式1.(2014·菏泽)如图,直线l∥m∥n,等边△ABC的顶点B,C分别在直线n和m上,边BC与直线n所夹的角为25°,则∠α的度数为()A.25°B.45°C.35°D.30°变式2.(2014·邵阳)如图,在△ABC中,∠B=46°,∠C=54°,AD平分∠BAC,交BC于D,DE∥AB,交AC于E,则∠ADE的大小是()A.45°B.54°C.40°D.50°,(第1题图)),(第2题图))变式3.(2014·聊城)如图,将一块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叠放在矩形的两条对边上,如果∠1=27°,那么∠2的度数为()A.53°B.55°C.57°D.60°变式4.(2014·遵义)如图,直线l1∥l2,∠A=125°,∠B=85°,则∠1+∠2=() A.30°B.35°C.36°D.40°,(第3题图)),(第4题图))变式5.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平行,且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3倍少40°,则这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__变式6.填写推理理由:如图,CD∥EF,∠1=∠2.求证:∠3=∠ACB.变式7.如图所示,已知AD⊥BC于D,E是AB上一点,EF⊥BC于F,且∠1=∠2,试判断∠B与∠CDG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变式8.如图,AB∥CD,∠EAB+∠FDC=180°.求证:AE∥FD.变式9.如图,∠BAP+∠APD=180°,∠1=∠2.求证:∠E=∠F.变式10.若AB∥CD,∠1=∠2,∠3=∠4,AD与BC平行吗?为什么?变式11.如图,已知∠1=∠2,∠MAE=45°,∠FEG=15°,∠NCE=75°,EG平分∠AEC,试说明AB∥EF∥CD.变式12.(探究题)(1)如图①,若AB∥CD,则∠B+∠D=∠E,你能说明理由吗?(2)反之,若∠B+∠D=∠E,直线AB与CD有什么位置关系?(3)若将点E移至图②的位置,此时∠B,∠D,∠E之间有什么关系?(4)若将点E移至图③的位置,此时∠B,∠D,∠E之间的关系又如何?(5)在图④中,AB∥CD,∠E+∠G与∠B+∠F+∠D之间有何关系?。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章末复习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章末复习一、选择题1.下面生活中,物体的运动情况可以看成平移的是()A. 时钟摆动的钟摆B. 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C. 随风摆动的旗帜D. 汽车玻璃窗上两刷的运动2.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是邻补角的是( )3.如图,已知∠1=∠2,则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A.AB//CD B.AD//BC C.∠B=∠D D.∠3=∠44.如图,∠1=∠2,∠3=40°,则∠4等于( )A.120°B.130°C.140°D.40°5.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则∠1+∠2+∠3的度数等于( )A.90° B.150°C.180° D.210°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面内,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线段平行B.平面内,没有公共点的两条射线平行C.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D.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7.某商品的商标可以抽象为如图所示的三条线段,若AB∥CD,∠EAB=45°,则∠FDC的度数是( )A.30°B.45°C.60°D.75°8.如图,AB⊥AC,AD⊥BC,垂足分别为A,D,则图中能表示点到直线距离的线段共有( )A.2条B.3条C.4条D.5条9.如图所示,已知直线BF、CD相交于点O,∠D=40°,下面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正确的是()A、当∠C=40°时,AB∥CDB、当∠A=40°时,AC∥DEC、当∠E=120°时,CD∥EFD、当∠BOC=140°时,BF∥DE10.如图,AB ∥CD ∥EF ,AC ∥DF ,若∠BAC=120°,则∠CDF=()A.60°B.65°C.50°D.45°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AB 交CD 于点O ,已知∠AOC =60°,则∠AOD 的度数为_______.12.如图:(1)如果∠1=∠B ,那么_______∥_______,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平行线复习(1)
第五章相交线、平行线复习(1)
万全区郭磊庄初级中学孙俊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对本章所学知识回顾与思考的过程,将本章内容条理化、系统化。
2.通过对知识的梳理,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概念的理解,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几何语言,能用语言说明几何图形。
3.使学生认识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在研究平行线时,能通过有关的角来判断直线平行和反映平行线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然后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回顾已有知识,总结构建出知识网络,学会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本章知识的复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总结和归纳能力,并掌握学习的一些规律,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主要复习相交线、平行线性质、判定及综合应用。
通过活动与探究讨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训练。
本节课抓住本单元的知识点,同时突出知识与问题的整合,即“以问题带知识”,把“问题意识”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整个逐章梳理的复习始终。
激活学生的思维,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设计“引导型”问题,让学生理
清知识脉络。
多媒体课件给予学生知识整理清晰明了,学法归纳。
教学过程流程图
二、教学过程设计
;②;;④;;⑥;。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平行线与相交线考点总复习
平行线与相交线 考点总复习考点1:余角余角、、补角补角、、对顶角 一、考点讲解考点讲解::1.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 ,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2.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 ,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3.对顶角: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并且它们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4.互为余角的有关性质:① ∠1+∠ 2=90°,则∠1、∠2互余.反过来,若∠1,∠2互余.则∠1+∠2=90○.②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如果∠l 十∠2=90○,∠1+∠ 3= 90○,则∠ 2= ∠ 3. 5.互为补角的有关性质:①若∠A +∠B=180○则∠A 、∠B 互补,反过来,若∠A 、∠B 互补,则∠A+∠B =180○.②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如果∠A + ∠C=18 0○,∠A+∠B=18 0°,则∠B=∠C . 6.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对顶角相等.. 二、经典考题剖析经典考题剖析::【考题1-1】如图l -2-1,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AB 于点O ,OF 平分∠AOE ,∠ 1=15○30’,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2 =45○B .∠1=∠3C .∠AOD 与∠1互为补角 D .∠1的余角等于75○30′解:D 点拨点拨::此题考查了互为余角此题考查了互为余角,,互为补角和对顶角之间的综合运用知识的综合运用知识..三、针对性训练针对性训练::1._______的余角相等,_______的补角相等. 2.∠1和∠2互余,∠2和∠3互补,∠1=63○,∠3=__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两个互补的角中必有一个是钝角B .一个角的补角一定比这个角大C .互补的两个角中至少有一个角大于或等于直角D .相等的角一定互余4.轮船航行到C 处测得小岛A 的方向为北偏东32○,那么从A 处观测到C 处的方向为( ) A .南偏西32○B .东偏南32○C .南偏西58○D .东偏南58○5.若∠l=2∠2,且∠1+∠2=90○则∠1=___,∠2=___.6.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九分之二多1°,求这个角的度数.7.∠1和∠2互余,∠2和∠3互补,∠3=153○,∠l= 8.如图 l -2-2,AB ⊥CD ,AC ⊥BC ,图中与∠CAB 互余的角有( )A .0个B .l 个C .2个D .3个9.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50○ ,那么这个角的余角是______10.已知∠A 和∠B 互余,∠A 与∠C 互补,∠B 与∠C 的和等于周角的13 ,求∠A+∠B+∠C 的度数.11.如图如图1-2-3,已知∠AOC 与∠B 都是直角,∠BOC=59○.(1)求∠AOD 的度数;(2)求∠AOB 和∠DOC 的度数; (3)∠A OB 与∠DOC 有何大小关系;(4)若不知道∠BOC 的具体度数,其他条件不变,这种关系仍然成立吗?考点2:同位角同位角、、内错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认识及平行线的性质一、考点讲解考点讲解::1.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或平行. 2.“三线八角”的识别:三线八角指的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成的八个角.正确认识这八个角要抓住:同位角位置相同,即“同旁”和“同规”;内错角要抓住“内部,两旁”;同旁内角要抓住“内部、同旁”. 3.平行线的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2)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 (3)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指在一条直线上任意找一点向另一条直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就是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二、经典考题剖析经典考题剖析::【考题2-1】如图1―2―4,直线a ∥b ,则∠A CB =________解:78○点拨点拨::过点 C 作CD 平行于a ,因为a ∥b ,所以CD ∥b .则∠A C D=2 8○,∠DCB=5 0○.所以所以∠∠ACB =78○.【考题2-2】(2004、开福,6分) 如图1―2―5,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 B 、CD 于点E 、F ,EG 平分∠B EF ,交CD 于点G ,∠1=5 0○求∠2的度数.解:65○点拨点拨::由AB ∥CD ,得∠ BEF =180○-∠1=130○, ∠ BEG=∠2.又因为EG 平分平分∠∠BEF ,所以所以∠∠2=∠BEG=12 ∠BEF=65°(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三、针对性训练针对性训练::1.如图1-2-6,AB ∥CD ,AC ⊥BC ,图中与∠CAB 互余的角有( )A .l 个B .2个C .3个D .4个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平行; (2)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必相交;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所得的同位角相等; (4)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对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2019年春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小结与复习》课件全面版
l2 l3
而∠4=∠1+∠2(对顶角相等).
故∠4=36°.
【归纳拓展】利用方程解决问题,是几何与代数知识相 结合的一种体现,它可以使解题思路清晰,过程简便.在 有关线段或角的求值问题中它的应用非常广泛.
【迁移应用5】如图所示,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
∠AOC:∠AOD=2:3,求∠BOD的度数.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小结与复习
知识网络
专题复习
课堂小结
课后训练
知识网络
相 交 线 知 识 构 图
平 行 线
两 一般情况 线 四 角 特殊
三 线 八 角
邻补角
邻补角互补
对顶角
对顶角相等
垂直
存在性和唯一性
点到直
垂线段最短 线的距
离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平行线的判定
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平行线的性质
平移
命题 平移的特征
D
B
C
E
F
专题五 相交线中的方程思想
【例5】如图所示,l1, l2 , l3 交于点O,∠1=∠2,∠3∶∠1 =8∶1,求∠4的度数.
解:设∠1的度数为x°,则∠2的度数为x°,
∠3的度数为8x°,根据题意可得 x°+x°+8x°=180°,解得x=18. 即∠1=∠2=18°,
l1Leabharlann 32 14O
线(线段)的距离的线段有( B ) A
A.2条 B.3条
C.4条 D.5条
B
D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到共有三条,A到BC的垂线 段AD,B到AD的垂线段BD,C到AD的垂线段CD.
【归纳拓展】点到直线的距离容易和两点之间的距离相 混淆.当图形复杂不容易分析出是哪条线段时,准确掌 握概念,抓住垂直这个关键点,认真分析图形是关键. 【迁移应用2】如图AC⊥BC,CD⊥AB于点D,CD=4.8cm, AC=6cm,BC=8cm,则点C到AB的距离是 4.8 cm;点 A到BC的距离是 6 cm;点B到AC的距离是 8 cm.
2018-2019年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知识点归纳及典型题练习(含答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班级:姓名:分数:1.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___.2.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对顶角的性质:______ _________.3.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互_______.垂线的性质:⑴过一点______________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⑵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在线段中,_______________.4.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八个角,在那些没有公共顶点的角中,⑴如果两个角分别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方,并且都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 ;⑵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并且分别在第三条直线的两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 ;⑶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但它们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一旁,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___.6.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___________.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________与_________两种.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______.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8.平行线的判定:⑴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_______ .10. 平行线的性质:⑴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 _________________.⑵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_______.命题由________和_________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题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这时“如果”后接的部分是_____,“那么”后接的部分是_________.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___________.如果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___________.定理都是真命题.12. 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图形,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_______.图形平移的方向不一定是水平的.平移的性质:⑴把一个图形整体平移得到的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与大小完全______. ⑵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_________________.熟悉以下各题:13. 如图,,8,6,10,BC AC CB cm AC cm AB cm ⊥===那么点A 到BC 的距离是_____,点B 到AC 的距离是_______,点A 、B 两点的距离是_____,点C 到AB 的距离是________.14. 设a 、b 、c 为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a)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b)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c)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15. 如图,已知AB 、CD 、EF 相交于点O ,AB ⊥CD ,OG 平分∠AOE ,∠FOD =28°,求∠COE 、∠AOE 、∠AOG 的度数.16. 如图,AOC ∠与BOC ∠是邻补角,OD 、OE 分别是AOC ∠与BOC ∠的平分线,试判断OD 与OE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17. 如图,AB ∥DE ,试问∠B 、∠E 、∠BCE 有什么关系.解:∠B +∠E =∠BCE过点C 作CF ∥AB ,则B ∠=∠____( )又∵AB ∥DE ,AB ∥CF ,∴____________( )∴∠E =∠____( )∴∠B +∠E =∠1+∠2即∠B +∠E =∠BCE .18. ⑴如图,已知∠1=∠2 求证:a ∥b .⑵直线//a b ,求证:12∠=∠.19. 阅读理解并在括号内填注理由:如图,已知AB ∥CD ,∠1=∠2,试说明EP ∥FQ .证明:∵AB ∥CD ,∴∠MEB =∠MFD ( )又∵∠1=∠2,∴∠MEB -∠1=∠MFD -∠2,即 ∠MEP =∠______∴EP ∥_____.( )20. 已知DB ∥FG ∥EC ,A 是FG 上一点,∠ABD =60°,∠ACE =36°,AP 平分∠BAC ,求:⑴∠BAC 的大小;⑵∠P AG 的大小.21. 如图,已知ABC ∆,AD BC ⊥于D ,E 为AB 上一点,EF BC ⊥于F ,//DG BA交CA 于G .求证12∠=∠.22. 已知:如图∠1=∠2,∠C =∠D ,问∠A 与∠F 相等吗?试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邻补角2. 对顶角,对顶角相等3.垂直 有且只有 垂线段最短4.点到直线的距离5.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6.平行 相交 平行7.平行 这两直线互相平行8.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9.平行 10.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11.命题 题设 结论 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题设 结论 真命题 假命题 12.平移 相同 平行且相等 13.6cm 8cm 10cm 4.8cm. 14.平行 平行 垂直 15. 28° 118° 59° 16. OD ⊥OE 理由略 17. 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E ∥CF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8.⑴∵∠1=∠2 ,又∵∠2=∠3(对顶角相等),∴∠1=∠3∴a ∥b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⑵∵a ∥b ∴∠1=∠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2=∠3(对顶角相等) ∴∠1=∠2. 19.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MFQ FQ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0. 96°,12°.21.,AD BC FE BC ⊥⊥ 90EFB ADB ∴∠=∠= //EF AD ∴23∴∠=∠//,31DG BA ∴∠=∠ 1 2.∴∠=∠ 22. ∠A =∠F .∵∠1=∠DGF (对顶角相等)又∠1=∠2 ∴∠DGF =∠2 ∴DB ∥E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BA =∠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C =∠D ∴∠DBA =∠D ∴DF ∥A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 =∠F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相交线与平行线(附练习答案).doc
期末复习(一) 相交线与平行线01各个击破命题点1命题【例1】已知下列命题:①若a>0,b>0,则a+b>0;②若a≠b,则a2≠b2;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④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思路点拨】命题①、③、④显然成立,对于命题②,当a=2、b=-2时,虽然有a≠b,但a2=b2,所以②是假命题.【方法归纳】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和命题有关的试题,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以判断命题真假为主要题型.1.下列语句不是命题的是()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锐角都相等C.画直线AB平行于CDD.所有质数都是奇数2.(兴化三模)说明命题“x>-4,则x2>16”是假命题的一个反例可以是x=________.3.(日照期中)命题“同旁内角互补”的题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这是一个________命题(填“真”或“假”).命题点2相交线中的角【例2】如图所示,直线AB,CD相交于点O,作∠DOE=∠BOD,OF平分∠AOE.(1)判断OF与OD的位置关系;(2)若∠AOC∶∠AOD=1∶5,求∠EOF的度数.【思路点拨】(1)根据∠DOE=∠BOD,OF平分∠AOE,求得∠FOD=90°,从而判断OF与OD的位置关系.(2)根据∠AOC,∠AOD的度数比以及邻补角性质,求得∠AOC.然后利用对顶角性质得∠BOD的度数,从而得∠EOD的度数.最后利用∠FOD=90°,求得∠EOF的度数.【解答】【方法归纳】 求角的度数问题时,要善于从图形中挖掘隐含条件,如:邻补角、对顶角,然后结合条件给出的角的和、差、倍、分等关系进行计算.4.(滕州校级模拟)如图,两条直线AB ,CD 交于点O ,射线OM 是∠AOC 的平分线,若∠BOD =80°,则∠BOM 等于( )A .40°B .120°C .140°D .100°5.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已知:∠AOC =70°,OE 把∠BOD 分成两部分,且∠BOE ∶∠EOD =2∶3,求∠AOE 的度数.6.如图所示,O 是直线AB 上一点,∠AOC =13∠BOC ,OC 是∠AOD 的平分线.(1)求∠COD 的度数;(2)判断OD 与AB 的位置关系,并说出理由.命题点3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例3】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106°-α,∠ABC=74°+α,BD⊥DC 于点D,EF⊥DC于点F.求证:∠1=∠2.【思路点拨】由条件得∠A+∠ABC=180°,得AD∥BC,从而∠1=∠DBC.由BD⊥DC,EF⊥DC,可得BD∥EF,从而∠2=∠DBC,所以∠1=∠2,结论得证.【解答】【方法归纳】本题既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又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题目的证明用到了“平行线迁移等角”.7.(燕山区一模)如图,∠1=∠B,∠2=25°,则∠D=()A.25°B.45°C.50°D.65°8.(山亭区期末)如图所示是一条街道的路线图,若AB∥CD,且∠ABC=130°,那么当∠CDE等于________时,BC∥DE.()A.40°B.50°C.70°D.130°9.已知,如图,∠1=132°,∠ACB=48°,∠2=∠3,FH⊥AB于H,问AB与CD是否垂直?并说明理由.命题点4平移【例4】(晋江中考)如图,在方格纸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均为格点,将三角形ABC沿x轴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根据所给的直角坐标系(O是坐标原点),解答下列问题:(1)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并直接写出点A′、B′、C′的坐标;(2)求出在整个平移过程中,三角形ABC扫过的面积.【思路点拨】(1)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B′、C′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再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坐标即可;(2)观察图形可得三角形ABC扫过的面积为四边形AA′B′B的面积与三角形ABC的面积的和,然后列式进行计算即可.【解答】【方法归纳】熟练掌握网格结构,准确找出对应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10.(宁德中考)如图,将直线l1沿着AB的方向平移得到直线l2,若∠1=50°,则∠2的度数是()A.40°B.50°C.90°D.130°11.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C=4,将三角形ABC沿CB方向向右平移得到三角形DEF,若平移距离为2,则四边形ABED的面积等于________.12.如图,在长方形草地内修建了宽为2米的道路,则草地面积为________米2.02整合集训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图中,∠1、∠2是对顶角的为()2.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则∠3的同旁内角是()A.∠1 B.∠2 C.∠4 D.∠5 3.如图,已知AB⊥CD,垂足为点O,图中∠1与∠2的关系是()A.∠1+∠2=180°B.∠1+∠2=90°C.∠1=∠2 D.无法确定4.如图,梯子的各条横档互相平行,若∠1=80°,则∠2的度数是() A.80°B.100°C.110°D.120°5.如图,“龟兔赛跑”的故事图案的形成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A.它可以看作是一个龟兔图案作为“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B.它可以看作是上面三个龟兔图案作为“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C.它可以看作是相邻两个龟兔图案作为“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D.它可以看作是左侧两个龟兔图案作为“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6.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④同位角相等.其中假命题有()A.1个B.2个C.3个D.4个7.以下关于距离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有()①连接两点间的线段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②连接直线外的点和直线上的点的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③从直线外一点所引的这条直线的垂线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④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A.1个B.2个C.3个D.4个8.下列图形中,由AB∥CD,能得到∠1=∠2的是()9.如图,点E在CD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的是()A.∠1=∠2 B.∠3=∠4C.∠5=∠B D.∠B+∠BDC=180°10.如图,l∥m,∠1=115°,∠2=95°,则∠3=()A.120°B.130°C.140°D.150°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1.将命题“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将线段AB平移1 cm,得到线段A′B′,则点A到点A′的距离是________.13.(1)如图1,村庄A到公路BC最短的距离是AD,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2)如图2,建筑工人常在一根细绳上拴上一个重物,做成一个“铅锤”,挂铅锤的线总垂直于地面内的任何直线,当这条线贴近墙壁时,说明墙与地面垂直,请说出它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图214.如图,BC⊥AE,垂足为点C,过C作CD∥AB.若∠ECD=48°,则∠B=________.15.(温州中考)如图,直线AB,CD被BC所截,若AB∥CD,∠1=45°,∠2=35°,则∠3=________度.三、解答题(共50分)16.(7分)如图,∠1=60°,∠2=60°,∠3=85°,求∠4的度数.解:∵∠1=60°,∠2=60°,∴∠1=∠2.∴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85°,∴∠4=________.17.(9分)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P是CD上一点.(1)过点P画AB的垂线段PE,垂足为E;(2)过点P画CD的垂线,与AB相交于F点;(3)说明线段PE、PO、FO三者的大小关系,其依据是什么?18.(10分)如图,O是直线AB上一点,OD平分∠AOC.(1)若∠AOC=60°,请求出∠AOD和∠BOC的度数;(2)若∠AOD 和∠DOE 互余,且∠AOD =13∠AOE ,请求出∠AOD 和∠COE 的度数.19.(12分)如图,∠1+∠2=180°,∠A =∠C ,DA 平分∠BDF.(1)AE 与FC 平行吗?说明理由;(2)AD 与BC 的位置关系如何?为什么?(3)BC 平分∠DBE 吗?为什么?20.(12分)探究题:(1)如图1,若AB ∥CD ,则∠B +∠D =∠E ,你能说明理由吗?(2)反之,若∠B+∠D=∠E,直线AB与CD有什么位置关系?(3)若将点E移至图2的位置,此时∠B,∠D,∠E之间有什么关系?(4)若将点E移至图3的位置,此时∠B,∠D,∠E之间的关系又如何?(5)在图4中,AB∥CD,∠E+∠G与∠B+∠F+∠D之间有何关系?图1图2图3图4参考答案各个击破例1 C例2 (1)∵OF 平分∠AOE ,∴∠AOF =∠EOF =12∠AOE. 又∵∠DOE =∠BOD =12∠BOE , ∴∠DOE +∠EOF =12(∠BOE +∠AOE)=12×180°=90°,即∠FOD =90°.∴OF ⊥OD. (2)设∠AOC =x °,∵∠AOC ∶∠AOD =1∶5,∴∠AOD =5x °.∵∠AOC +∠AOD =180°,∴x +5x =180,解得x =30.∴∠DOE =∠BOD =∠AOC =30°.又∵∠FOD =90°,∴∠EOF =90°-30°=60°.例3 证明:∵∠A =106°-α,∠ABC =74°+α,∴∠A +∠ABC =180°.∴AD ∥BC.∴∠1=∠DBC.∵BD ⊥DC ,EF ⊥DC ,∴∠BDF =∠EFC =90°.∴BD ∥EF.∴∠2=∠DBC.∴∠1=∠2.例4 (1)平移后的三角形A′B′C′如图所示;点A′、B′、C′的坐标分别为(-1,5)、(-4,0)、(-1,0).(2)由平移的性质可知,四边形AA′B′B 是平行四边形,∴S =S 四边形AA′B′B +S 三角形ABC =B′B·AC +12BC ·AC =5×5+12×3×5=652. 题组训练1.C 2.-3 3.两个角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到的同旁内角 这两个角互补 假4.C5.解:∵∠AOC =70°,∴∠BOD =∠AOC =70°.∵∠BOE ∶∠EOD =2∶3,∴∠BOE =22+3×70°=28°. ∴∠AOE =180°-28°=152°.6.解:(1)∵∠AOC +∠BOC =180°,∠AOC = 13∠BOC , ∴13∠BOC +∠BOC =180°.∴∠BOC =135°.∴∠AOC =45°. ∵OC 平分∠AOD ,∴∠COD =∠AOC =45°.(2)OD ⊥AB.理由如下:∵∠COD =∠AOC =45°,∴∠AOD =∠COD +∠AOC =90°.∴OD ⊥AB.7.A 8.B9.解:AB ⊥CD.理由:∵∠1=132°,∠ACB =48°,∴∠1+∠ACB =180°.∴DE ∥BC.∴∠2=∠DCF.又∵∠2=∠3,∴∠3=∠DCF.∴FH ∥CD.∴∠BHF =∠BDC.又∵FH ⊥AB ,∴∠BHF =90°.∴∠BDC =90°.∴AB ⊥CD.10.B 11.8 12.144整合集训1.C 2.B 3.B 4.B 5.C 6.C 7.A 8.B 9.A 10.D11.如果两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相等12.1 cm13.(1)垂线段最短 (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14.42°15.8016.b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85°17.解:(1)、(2)如图.(3)PE<PO<FO ,依据是垂线段最短.18.解:(1)∵OD 平分∠AOC ,∠AOC =60°,∴∠AOD =12×∠AOC =30°,∠BOC =180°-∠AOC =120°.(2)∵∠AOD 和∠DOE 互余,∴∠AOE =∠AOD +∠DOE =90°.∵∠AOD =13∠AOE ,∴∠AOD =13×90°=30°. ∴∠AOC =2∠AOD =60°.∴∠COE =90°-∠AOC =30°.19.解:(1)AE ∥FC.理由:∵∠1+∠2=180°,∠2+∠CDB =180°,∴∠1=∠CDB.∴AE ∥FC.(2)AD ∥BC.理由:∵AE ∥CF ,∴∠C =∠CBE.又∠A =∠C ,∴∠A =∠CBE.∴AD ∥BC.(3)BC 平分∠DBE.理由:∵DA 平分∠BDF ,∴∠FDA =∠ADB.∵AE ∥CF ,AD ∥BC ,∴∠FDA =∠A =∠CBE ,∠ADB =∠CBD.∴∠CBE =∠CBD. ∴BC 平分∠DBE.20.解:(1)理由:过点E 作EF ∥AB ,∴∠B =∠BEF.∵CD ∥AB ,∴CD ∥EF.∴∠D =∠DEF.∴∠B +∠D =∠BEF +∠DEF =∠BED.(2)AB ∥CD.(3)∠B +∠D +∠E =360°.(4)∠B =∠D +∠E.(5)∠E +∠G =∠B +∠F +∠D.。
七年级数学(下)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期末复习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概括 一、相交线1、如图1若a 、b 相交,∠1与∠2互为 ,∠1与∠3互为 , 与∠3互为补角的有 。
2、如果∠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 ∠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β 对顶角。
3、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α+∠β= °;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一定互为 ,∠α与∠β (是、不一定是、不是)邻补角。
二、垂直 ?1、如图2,若AB 与CD 相交于点O ,且∠ = °,则AB 与CD 垂直,记作AB CD ,垂足为 。
2、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3、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称:垂线段最短。
如图3,线段PA 、PB 、PC 最短的是 。
(4、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如图3点P 到直线a 的距离是 。
5、垂线的画法。
三、三线八角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八个角,它们构成了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
如图,直线b a ,被直线l 所截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三线八角也可以成模型中看出。
同位角是 型;内错角是 型;同旁内角是 型。
2、如何判别三线八角判别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的关键是找到构成这两个角的“三线”,有时需要将有关的部分“抽出”或把无关的线略去不看,有时又需要把图形补全。
—例如:a b】l12 3 45 6 7 \ 8) D 23 4 如图,判断下列各对角的位置关系: ⑴∠1与∠2;( )⑵∠1与∠7;( )A BC D O —PABC图3a % 12 图1a b-四、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1、平行线的概念:在,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与直线b互相平行,记作。
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3、平行公理――平行线的存在性与惟一性经过,有且只有与这条直线平行`4、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几何语言:#5、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判定1: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2: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3:,两直线平行几何符号语言:∵∠3=∠2∴()∵∠1=∠2∴()∵∠4+∠2=180°∴()<判定4: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整理复习(含答案)
⼈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线知识整理复习(含答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知识整理知识梳理1.两个⾓有⼀条公共边,它们的另⼀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两个⾓,互为___________.2.两个⾓有⼀个公共顶点,并且⼀个⾓的两边分别是另⼀个⾓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互为___________.对顶⾓的性质:___________.3.垂直是相交的⼀种特殊情形,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条直线叫做另⼀条直线的___________,它们的交点叫做___________。
4.在同⼀平⾯内,过⼀点有且只有___________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连接直线外⼀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___________最短,简单说成:___________。
6.直线外⼀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___________。
7.如图,∠1和∠4,这两个⾓分别在直线AB,CD的同⼀⽅(上⽅),并且都在直线EF的同侧(右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对⾓叫做_______;∠2和∠4,这两个⾓都在直线AB,CD之间,并且分别在直线EF两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对⾓叫做_______;∠2和∠3也都在直线AB,CD之间,但它们在直线EF的同⼀旁,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对⾓叫做_______;8.在同⼀平⾯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a与b)互相_______,记作_______.9.平⾏线的基本事实(平⾏公理):经过直线外⼀点,有且只有_______直线与这条直线平⾏.10.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那么这两条直线也_______.11.平⾏线的判定⽅法:(1)_______相等,两直线平⾏;(2)_______相等,两直线平⾏;(3)_______互补,两直线平⾏。
12.平⾏线的性质:(1)两直线平⾏,同位⾓_______;(2)两直线平⾏,内错⾓_______;(3)两直线平⾏,同旁内⾓_______.13.判断⼀件事情的语句,叫做_______.经过推理证实的真命题叫做_______.14.在很多情况下,⼀个命题的正确性需要经过推理才能作出判断,这个推理过程叫做_______.15.平移得到的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_______.知识反馈★知识点1;邻补⾓与对顶⾓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为180°的⾓为邻补⾓B和为180°的两个⾓为邻补⾓C,有公共顶点,和为90°的⾓为邻补⾓D.有公共顶点和⼀条公共边,它们的另⼀边互为反向廷长线的两个⾓为邻补⾓2.如图,∠1和∠2是对顶⾓的是( )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若∠AOC=(3x+10°),∠BOC=(2x-10°),求∠AOD的度数.★知识点2:垂线与垂线段4.过直线AB外⼀点P画直线AB的垂线,则( )A.能画⽆数条B只能画2条 C.只能画1条 D.不能画成5.在数学课上,同学们在练习过点B作线段AC所在直线的垂线段时,有⼀部分同学画出下列四种图形,请你数⼀数,错误的个数为( )A.1个B.2个C.3个D.4个6.如图,在体育测试中,裁判员测量某同学的跳远成绩,在直线l上的A、B、C三点中,点________到沙坑中脚印点P的距离为该同学的成绩.7.如图,在三⾓形ABC中,∠BCA=90°,CD⊥AB,垂⾜为点D.线段AB,BC,CD的⼤⼩关系如何?并说明理由.★知识点3:同位⾓、内错⾓、同旁内⾓8.如图,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2和∠3是同位⾓B.∠3和∠4是同旁内⾓C,∠1和∠2是内错⾓ D.∠1和∠3是同旁内⾓9.如图所⽰,直线DE、BC被直线AB所截,∠1与∠4是_________,∠2与∠4是_________,∠1与∠2是_________,∠3与∠4是_________.★知识点4:平⾏线的定义及画法10.下列⽣活中的线是平⾏线的有( )①铁路上并排的两条铁轨;②上体育课时,双杠的两个横杠;③滑雪时两只雪撬滑动轨迹;④操场上的升旗杆与教室屋梁。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章末过关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章末过关测试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如图,直线AB和CD交于点O,若∠AOD=134°,则∠AOC的度数为()A.134°B.144°C.46°D.32°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若∠1+∠2=100°,则∠BOC等于()A.130°B.140°C.150°D.160°3.若α和β是同旁内角,且α=50°时,则β的度数为()A.50°B.130°C.50°或130°D.无法确定4. 如图,已知a∥b,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在直线b上,若∠1=60°,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2=60° B.∠3=60° C.∠4=120° D.∠5=40°5.下列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若|a|=|b|,则a =b;④若x=2,则2|x|-1=3.以上命题是真命题的有( )A.①②③④ B.①④C.②④ D.①②④6.如图5,∠BAC=90°,AD⊥BC于点D,则下列结论中:①AB⊥AC;②AD与AC互相垂直;③点C到AB的垂线段是线段AB;④点A到BC的距离是线段AD的长度;⑤线段AB的长度是点B到AC的距离;⑥线段AB是点B到AC 的距离.其中正确的有()图5A.3个B.4个C.5个D.6个7.如图6,将直尺与含30°角的三角尺摆放在一起.若∠1=20°,则∠2的度数是()A.50°B.60°C.70°D.80°图68.已知直线m∥n,将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按如图7所示的方式放置(∠ABC=30°),其中A,B两点分别落在直线m,n上.若∠1=20°,则∠2的度数为()图7A.20°B.30°C.45°D.50°9.如图8,已知∠1=∠2,有下列结论:①∠3=∠D;②AB∥AB;③AD∥BC;④∠A+∠D=180°.其中正确的有()图8A.1个B.2个C.3个D.4个10.如图9,AB∥AB∥AB,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图9A.∠1=180°-∠3 B.∠1=∠3-∠2C.∠2+∠3=180°-∠1 D.∠2+∠3=180°+∠1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1.如图10,点D在∠AOB的平分线OC上,点E在OA上,ED∥OB,∠1=25°,则∠AED的度数为_______.12.如图11,点P是∠NOM的边OM上一点,PD⊥ON于点D,∠OPD=30°,PQ ∥ON,则∠MPQ的度数是________.图1113.一大门栏杆的平面示意图如图12所示,BA垂直地面AE于点A,AB平行于地面AE.若∠BAB=150°,则∠ABC=________.图1214.如图13,C岛在A岛的北偏东50°方向,C岛在B岛的北偏西40°方向,则从C岛看A,B两岛的视角∠ACB等于_________.图1315.如图14,直线AB∥AB∥AB,则∠α+∠β-∠γ=_________.图1416.一副直角三角尺叠放如图15①所示,现将45°的三角尺ADE固定不动,将含30°的三角尺ABC绕顶点A顺时针转动,使两块三角尺至少有一组边互相平行.如图②,当∠BAD=15°时,BC∥DE,则∠BAD(0°<∠BAD<180°,其他所有可能符合条件)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66分)17.(8分)如图16,补充下列结论和依据.图16∵∠ACE=∠D(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CE=∠FEC(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EC=∠BOC(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FD+∠FOC=180°(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8分)如图17,直线AB与AB相交于点O,OP是∠BOC的平分线,OE⊥AB, OF⊥AB.图17(1)图中除直角和平角外,还有相等的角吗?请写出两对: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AOD=40°,求∠COP和∠BOF的度数.19.(8分)如图18,已知∠ABC=180°-∠A,BD⊥AB于点D,AB⊥AB于点F.(1)求证:AD∥BC;(2)若∠1=36°,求∠2的度数.图1820.(10分)如图19,点C在∠AOB的一边OA上,过点C的直线DE∥OB,CF 平分∠AAB,CG⊥CF于点C.(1)若∠O=38°,求∠ECF的度数;(2)试说明CG平分∠OAB的理由;(3)当∠O为多少度时,AB平分∠OCF,请说明理由.图1921.(10分)如图20,BD⊥AC于点D,AB⊥AC于点F,∠AMD=∠AGF,∠1=∠2=35°.(1)求∠GFC的度数;(2)求证:DM∥BC.图2022.(10分)是大众汽车的标志图案,其中蕴涵着许多几何知识.根据下面的条件完成证明.已知:如图21,BC∥AD,BE∥AF.(1)求证:∠A=∠B;(2)若∠DOB=135°,求∠A的度数.图2123.(12分)[2017春·蚌埠期末]问题情境:如图22①,AB∥AB,∠P AB=130°,∠P AB=120°,求∠APC的度数.小明的思路是:如图22②,过点P作PE∥AB,通过平行线性质,可得∠APC =50°+60°=110°.问题迁移:图22(1)如图22③,AD∥BC,点P在射线OM上运动,当点P在A,B两点之间运动时,∠ADP=∠α,∠BCP=∠β.∠CPD,∠α,∠β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2)在(1)的条件下,如果点P在A,M两点之间和B,O两点之间运动时(点P 与点A,B,O三点不重合),请分别写出∠CPD,∠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参考答案一、1.C2.A3.D4.A5.C6.A7.A8.D9.B10.D二、11.50°【解析】∵DE∥OB,∴∠EDO=∠1=25°.∵OD平分∠AOB,∴∠AOD=25°,∴∠AED=25°+25°=50°.12.60°【解析】因为PQ∥ON,PD⊥ON,所以∠QPD=∠ODP=90°.又因为∠OPD=30°,所以∠MPQ=180°-30°-90°=60°.13.120°【解析】如答图,过点B作BF⊥AB,AB⊥AE.∴∠ABF=90°.∵AB⊥AE,∴AE∥BF.∵AB∥AE,∴AB∥BF.∵∠BAB=150°,∴∠CBF=180°-∠BAB=30°.则∠ABC=∠ABF+∠CBF=120°.14.90°15.180°【解析】∵AB∥AB,∴∠ADC=∠α.∵∠ADC+∠ABF+∠β=360°,∴∠α+∠β-∠γ=360°-∠ABF-∠γ=360°-(∠ABF+∠γ).∵AB∥AB,∴∠ABF+∠γ=180°,∴∠α+∠β-∠γ=180°.16.45°,60°,105°,135°【解析】如答图,当AC∥DE时,∠BAD=∠DAE=45°;当BC∥AD时,∠DAB=∠B=60°;当BC∥AE时,∵∠EAB=∠B=60°,∴∠BAD=∠DAE+∠EAB=45°+60°=105°;当AB∥DE时,∵∠E=∠EAB=90°,∴∠BAD=∠DAE +∠EAB=45°+90°=135°.三、17.CE DF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EF A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E BF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EC DF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8.(1)∠COE=∠BOF∠COP=∠BOP、∠COB=∠AOD(写出任意两对即可) 解:(2)∵∠AOD=∠BOC=40°,∴∠COP=12∠BOC=20°.∵∠AOD=40°,∴∠BOF=90°-40°=50°. 19.(1)证明:∵∠ABC=180°-∠A,∴∠ABC+∠A=180°,∴AD∥BC.(2)解:∵AD∥BC,∠1=36°,∴∠3=∠1=36°.∵BD⊥AB,AB⊥AB,∴BD∥AB,∴∠2=∠3=36°.20. 解:(1)∵DE∥OB,∠O=38°,∴∠ACE=∠O=38°.∵∠AAB+∠ACE=180°,∴∠AAB=142°.∵CF平分∠AAB,∴∠ACF=12∠AAB=71°,∴∠ECF=∠ACE+∠ACF=109°.(2)∵CG⊥CF,∴∠FCG=90°,∴∠DCG+∠DCF=90°.又∵∠GCO+∠DCG+∠DCF+∠ACF=180°,∴∠GCO+∠FCA=90°.∵∠ACF=∠DCF,∴∠GCO=∠GAB,即CG平分∠OAB.(3)当∠O=60°时,AB平分∠OCF.理由如下:当∠O=60°时,∵DE∥OB,∴∠DCO=∠O=60°,∴∠AAB=120°,又∵CF平分∠AAB,∴∠DCF=60°,∴∠DCO=∠DCF,即AB平分∠OCF.21.解:(1)∵BD⊥AC,AB⊥AC,∴BD∥AB,∴∠ABG=∠1=35°,∴∠GFC=90°+35°=125°.(2)∵BD∥AB,∴∠2=∠CBD,∴∠1=∠CBD,∴GF∥BC.∵∠AMD=∠AGF,∴MD∥GF,∴DM∥BC.22.解:(1)证明:∵BC∥AD,∴∠B=∠DOE.又∵BE∥AF,∴∠DOE=∠A,∴∠A=∠B.(2)∵∠DOB=∠EOA,由BE∥AF,得∠EOA+∠A=180°,∴∠DOB+∠A=180°.又∵∠DOB=135°,∴∠A=45°.23.解:(1)∠CPD=∠α+∠β.理由如下:如答图1,过P作PE∥AD交AB于点E.∵AD∥BC,∴AD∥PE∥BC,∴∠α=∠DPE,∠β=∠CPE,∴∠CPD=∠DPE+∠CPE=∠α+∠β.(2)当点P在A,M两点之间时,∠CPD=∠β-∠α;理由:如答图2,过P作PE∥AD交AB于点E.∵AD∥BC,∴AD∥PE∥BC,∴∠α=∠DPE,∠β=∠CPE,∴∠CPD=∠CPE-∠DPE=∠β-∠α.当点P在B,O两点之间时,∠CPD=∠α-∠β.理由:如答图3,过P作PE∥AD交AB于点E.∵AD∥BC,∴AD∥PE∥BC,∴∠α=∠DPE,∠β=∠CPE,∴∠CPD=∠DPE-∠CPE=∠α-∠β.答图1答图2答图3。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课件-(共32张PPT)
且DOE 5COE。求AOD的度数。
CE
┓
AO
B
D 此题需要正确地
应用、对顶角、
邻补角、垂直的
概念和性质。
解 :由邻补角的定义知: COE+DOE=1800, 又由DOE 5COE COE 5COE 1800 COE 300 又 OE AB BOE 900 BOC BOE COE 1200 由对顶角相等得: AOD=BOC=1200
x=30°
∴∠AOC=∠DOB=60°
• 7、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DB=20°,
• 现将这一长方形纸片沿AF折叠,若使AB’ ∥BD,
• 则折痕AF与AB的夹角∠BAF应为多少度?
B' A
解:长方形ABCD中, ∠BAD=90° D ∵AB'//BD, ∠ADB=20°
∴∠B'AD=∠ADB=20°
第5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课
一、学习目标
1、进一步巩固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和性质 2、理解垂线、垂线段的概念和性质 3、掌握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和性质 4、通过平移,理解图形平移变换的性质 5、能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以及命题的真假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垂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
难点: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
例3. 2.已知OA OC,OB OD,AOB : BOC 32 :13,
求COD的度数。
CB
解.由OA OC知 : AOC 900 即AOB BOC 900
D O
由AOB : BOC 32 :13,
A 设AOB 32x,则BOC=13x 列方程:32x+13x=900
由垂直先找到 900 的
C
E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章末复习
选择题如图,下列各组角中,互为对顶角的是()A. ∠1和∠2B. ∠1和∠3C. ∠2和∠4D. ∠2和∠5【答案】A【解析】直接利用对顶角的定义得出答案.观察图形可知互为对顶角的是:∠1和∠2,故选A.选择题如图,点O在直线AB上,若∠BOC=60°,则∠AOC的大小是()A. 60° B. 90° C. 120° D. 150°【答案】C【解析】解:∠∠BOC=60°,∠∠AOC=180°-∠BOC=120°.故选C.选择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对顶角相等;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③若两个角不相等,则这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④若两个角不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不相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②对顶角要符合两直线相交构成的没有公共边的两个相对的角是对顶角,但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④例如30°与30°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但这两个角一定相等,故②④错误;正确的有①③两个.故选B.选择题如图,AB∠CD于点O,EF为经过点O的一条直线,那么∠1与∠2的关系是( )A. 互为对顶角B. 互补C. 互余D. 相等【答案】C【解析】根据垂线的定义得出∠BOD=90°;然后由平角的定义来求∠1与∠2的关系.∠AB∠CD,∠∠BOD=90°.又∠EF为过点O的一条直线,∠∠1+∠2=180°﹣∠BOD=90°,即:∠1与∠2互余.故选C.选择题下列各图中,过直线l外点P画l的垂线CD,三角板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D【解析】解:根据垂线的作法,用直角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l重合,另一条直角边过点P后沿直角边画直线,可得D的画法正确.故选D.选择题如图是小希同学跳远时沙坑的示意图,测量成绩时先用皮尺从后脚印的点A处垂直拉至起跳线l的点B处,然后记录AB的长度,这样做的理由是(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C. 垂线段最短D. 过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答案】C【解析】根据“垂线段的性质:垂线段最短”解答即可.这样做的理由是垂线段最短.故选C.选择题如图所示,点P到直线l的距离是()A. 线段PA的长度B. 线段PB的长度C. 线段PC的长度D. 线段PD 的长度【答案】B【解析】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定义,即垂线段的长度可得结果,点P到直线l的距离是线段PB 的长度,故选B.选择题在下列四个图中,∠1与∠2是同位角的图是( )图① 图② 图③ 图④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答案】B【解析】根据同位角的特征: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角中,两个角都在两条被截直线的同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由此判断即可.①∠1 和∠2 是同位角;②∠1 的两边所在的直线没有任何一条和∠2 的两边所在的直线公共,∠1 和∠2 不是同位角;③∠1 和∠2 是同位角;④∠1 的两边所在的直线没有任何一条和∠2 的两边所在的直线公共,∠1 和∠2 不是同位角.故选:B.选择题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的位置关系( )A. 有两种:垂直或相交B. 有三种:平行,垂直或相交C. 有两种:平行或相交D. 有两种:平行或垂直【答案】C【解析】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平行和相交,故选C.选择题点P,Q都是直线l外的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连接PQ,则PQ一定与直线l垂直B. 连接PQ,则PQ一定与直线l平行C. 连接PQ,则PQ一定与直线l相交D. 过点P能画一条直线与直线l平行【答案】D【解析】因为PQ与直线l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故A,B,C,均错误,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所以D正确,故选D.选择题如图,给出了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方法,其依据是()A.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D.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判定两条直线是平行线的方法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等,应结合题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由图形得,有两个相等的同位角,所以只能依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选A.选择题如图:能判断的条件是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两条直线被第三条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据此进行判断.详解:当∠A=∠ACD时,AB∠CD;当∠A=∠DCE时,不能得到AB∠CD;当∠B=∠ACB时,不能得到AB∠CD;当∠B=∠ACD时,不能得到AB∠CD;故选:A.选择题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a∠b,∠1=60°,则∠2的度数是( )A. 120°B. 60°C. 45°D. 30°【答案】B【解析】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就可求出.∠直线被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且a∠b,∠1=60°,∠∠2=∠1=60°.故选B.选择题下列语句不是命题的是( )A. 画两条相交直线B. 互补的两个角之和是180°C.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D. 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答案】A【解析】根据命题的定义对四个语句分别进行判断即可.A.画两条相交直线不是对一件事情的判断,不是命题;B.互补的两个角之和是180°是命题;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命题;D.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是命题.故选A.填空题已知OA∠OC,过点O作射线OB,且∠AOB=30°,则∠BOC的度数为______.【答案】60或120【解析】根据角的和差,分两种情况讨论可得答案.OA∠OC,∠∠AOC=90°.分两种情况讨论:①OB在∠AOC的外部,如图1,∠BOC=AOC+∠AOB=30°+90°=120°;②OB在∠AOC的内部,如图2,∠BOC=∠AOC﹣∠AOB=90°﹣30°=60°.故答案为:60〫或120〫.填空题如图,当∠1与∠2满足_____条件时,OA∠OB.【答案】∠1+∠2=90°【解析】根据两条直线所成的角为90°这两条直线垂直,可得∠AOB的度数,根据角的和差,可得答案.当∠AOB=90°时,AO∠OB,即∠1+∠2=180°﹣∠AOB=180°﹣90°=90°.故答案为:∠1+∠2=90°.解答题看图填空:(1)∠1和∠3是直线________被直线____所截得的______;(2)∠1和∠4是直线_________被直线____所截得的______;(3)∠B和∠2是直线_________被直线_____所截得的______;(4)∠B和∠4是直线_________被直线_____所截得的_______【答案】AB,BC AC 同旁内角AB,BC AC 同位角AB,AC BC 同位角AC,BC AB 内错角【解析】观察图形可得:∠1和∠3是直线AB、BC被直线AC所截得的同旁内角;∠1和∠4是直线AB、BC被直线AC所截得的同位角;∠B 和∠2是直线AB、AC被直线BC所截得的同位角;∠B和∠4是直线AC、BC被直线AB所截得的内错角.填空题在同一平面内,直线a与b满足下列条件,把它们的位置关系填在后面的横线上.(1)a与b没有公共点,则a与b_____;(2)a与b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a与b_____;(3)a与b有两个公共点,则a与b____.【答案】平行相交重合【解析】(1)a与b没有公共点,则a与b平行;(2)a与b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a与b 相交;(3)a与b有两个公共点,则a与b重合.填空题如图,因为直线AB,CD相交于点P,AB∠EF,所以CD不平行于EF.理由【答案】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解析】利用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进而得出答案.因为直线AB、CD相交于点P,AB∠EF,所以CD不平于EF(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故答案为: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填空题已知为平面内三条不同直线,若,,则与的位置关系是【答案】平行【解析】试题∠a∠b,c∠b,∠a∠c(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故答案为:平行.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填空题如图,装修工人向墙上钉木条.若∠2=100°,要使木条b与a平行,则∠1的度数等于_____.【答案】80°【解析】解:已知a∠b,∠∠3=∠2=100°,又∠3+∠1=180°,∠∠1=180°-∠3=180°-100°=80°解答题完成下面的推理过程:如图,CB平分∠ACD,∠1=∠3.试说明:AB∠CD.解:∠CB平分∠ACD,∠∠1=∠2( ).∠∠1=∠3,∠∠2=∠ .∠AB∠CD( ).【答案】角平分线的定义,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解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1=∠2,而∠1=∠3,则得到∠2=∠3,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得到结论.∠CB平分∠ACD,∠∠1=∠2(角平分线的定义).∠∠1=∠3,∠∠2=∠3,∠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角平分线的定义,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解答题如图,要判定AB∠CD,需要哪些条件?根据是什么?【答案】①∠D+∠DAB=180°,根据是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②∠CEA+∠EAB=180°,根据是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或∠DEA =∠EAB,根据是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DCA=∠CAB,根据是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④则需∠DCF+∠AFC=180°,根据是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或∠DCF=∠BFC,根据是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⑤∠DCB+∠B=180°,根据是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解析】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找条件判定AB∠CD;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找条件判定AB∠CD.①若考虑截线AD,则需∠D+∠DAB=180°,根据是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②若考虑截线AE,则需∠CEA+∠EAB=180°,根据是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或∠DEA=∠EAB,根据是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若考虑截线AC,则需∠DCA=∠CAB,根据是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④若考虑截线FC,则需∠DCF+∠AFC=180°,根据是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或∠DCF=∠BFC,根据是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⑤若考虑截线BC,则需∠DCB+∠B=180°,根据是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解答题如图所示,CD∠AB,OE平分∠AOD,OF∠OE,∠D=50°,求∠BOF的度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末复习(一) 相交线与平行线
基础题
知识点1 相交线
1.(和县校级月考)体育课上,老师测量跳远成绩的依据是(B)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垂线段最短
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
2.如图,三条直线相交于点O.若CO⊥AB,∠1=52°,则∠2等于(C)
A.52°B.28°C.38°D.47°
3.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点B到AC的垂线段是线段AB
B.点C到AB的垂线段是线段AC
C.线段AD是点D到BC的垂线段
D.线段BD是点B到AD的垂线段
4.(武安市期末)三条直线相交,最多有3个交点.
5.(利川市校级月考)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
(1)写出∠COE的邻补角;
(2)分别写出∠COE和∠BOE的对顶角;
(3)如果∠BOD=60°,∠BOF=90°,求∠AOF和∠FOC的度数.
解:(1)∠COE的邻补角为∠COF和∠EOD.
(2)∠COE和∠BOE的对顶角分别为∠DOF和∠AOF.
(3)∵∠BOF=90°,∴AB⊥EF.∴∠AOF=90°.
又∵∠AOC=∠BOD=60°,
∴∠FOC=∠AOF+∠AOC=90°+60°=150°.
知识点2 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
6.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就第三条直线上的两个交点而言形成了“三线八角”.为了便于记忆,同学们可仿照
图用双手表示“三线八角”(两大拇指代表被截直线,食指代表截线).下列三幅图依次表示(B)
A.同位角、同旁内角、内错角
B.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C.同位角、对顶角、同旁内角
D.同位角、内错角、对顶角
7.(威海中考)如图,AB∥CD,DA⊥AC,垂足为A,若∠ADC=35°,则∠1的度数(B)
A.65°B.55°C.45°D.35°
8.如图,能判定EB∥AC的条件是(D)
A.∠C=∠ABEB.∠A=∠EBD
C.∠C=∠ABCD.∠A=∠ABE
9.(西和县校级月考)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平行.
10.(射阳县期中)如图,∠AEF+∠CFE=180°,∠1=∠2,EG与HF平行吗?为什么?
解:平行.
理由:∵∠AEF+∠CFE=180°,
∴AB∥CD.
∴∠AEF=∠EFD.
∵∠1=∠2,
∴∠AEF-∠1=∠EFD-∠2,
即∠GEF=∠HFE.
∴GE∥FH.
知识点3 命题定理与证明
11.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C)
A.两个锐角之和为钝角B.两个锐角之和为锐角
C.钝角大于它的补角D.锐角小于它的余角
12.把命题“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改成“如果……那么……”形式:如果两条直线平行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知识点4 平移
13.(潮南区月考)将图中所示的图案平移后得到的图案是(C)
14.(邵阳中考)某数学兴趣小组开展动手操作活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种图形,现计划用铁丝按照图形制作相应的造型,则所用铁丝的长度关系是(D)
A .甲种方案所用铁丝最长
B .乙种方案所用铁丝最长
C .丙种方案所用铁丝最长
D .三种方案所用铁丝一样长
中档题
15.(宁波改编)能说明命题“对于任何数a ,|a|>-a ”是假命题的一个反例可以是(A)
A .a =-2
B .a =13
C .a =1
D .a =2
16.(河北月考)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①有三个角都相等;②有一对对顶角互补;③有一个角是直角;④有一对邻补角相等.其中能判定这两条直线垂直的有(D)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7.(重庆模拟)如图,已知AB ⊥GH ,CD ⊥GH ,直线CD ,EF ,GH 相交于一点O ,若∠1=42°,则∠2等于(B)
A .130°
B .138°
C .140°
D .142°
18.同一平面内的四条直线满足a ⊥b ,b ⊥c ,c ⊥d ,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C)
A .a ∥b
B .b ⊥d
C .a ⊥d
D .b ∥c
19.(宜兴市校级月考)如图,大长方形的长10cm ,宽8cm ,阴影部分的宽2cm ,则空白部分的面积是48cm 2.
20.如图所示,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拐弯绕湖而过,在A ,B ,C 三处经过三次拐弯,此时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即AE ∥CD),若∠A =120°,∠B =150°,则∠C 的度数是150°.
21.如图,台阶的宽度为1.5米,其高度AB =4米,水平距离BC =5米,要在台阶上铺满地毯,则地毯的面积为13.5平方米.
22.(重庆校级月考)直线AB,CD相交于O,OE平分∠AOC,∠EOA∶∠AOD=1∶4,求∠EOB的度数.
解:设∠EOA=x°.
∵OE平分∠AOC,
∴∠AOC=2x°.
∵∠EOA∶∠AOD=1∶4,∴∠AOD=4x°.
∵∠COA+∠AOD=180°,
∴2x+4x=180,解得x=30.
∴∠EOB=180°-30°=150°.
综合题
23.(德州校级期中)已知:如图,AE⊥BC,FG⊥BC,∠1=∠2,∠D=∠3+60°,∠CBD=70°.
(1)求证:AB∥CD;
(2)求∠C的度数.
解:(1)证明:
∵AE⊥BC,FG⊥BC,
∴AE∥GF.
∴∠2=∠A.
∵∠1=∠2,
∴∠1=∠A.
∴AB∥CD.
(2)∵AB∥CD,∴∠D+∠CBD+∠3=180°.
∵∠D=∠3+60°,∠CBD=70°,∴∠3=25°.
∵AB∥CD,∴∠C=∠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