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案例分析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例3)》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例3)》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例3)》这一节主要讲述了分数乘法的实际应用。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本节内容则更加注重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材通过例3引导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分数乘法的基本运算规则有所了解。
但是,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对问题分析不够深入,找出数量关系式的能力不足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难点:如何找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式,运用分数乘法进行解答。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找出问题的数量关系式,运用分数乘法进行解答。
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展示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学课件。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复习分数乘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例如:已知一件商品的原价是24元,现在打8折出售,求打折后的价格。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例3,引导学生观察问题情境,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式。
例3:一个农场的鸡和兔子共有30只,鸡的数量是兔子的2/3,求农场里鸡和兔子各有多少只。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尝试找出问题的数量关系式,并运用分数乘法进行解答。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类似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然后学生分享解题过程,互相学习和交流。
六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五单元第3课时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优秀教学案例
(一)知识与技能
在本次教学中,我期望学生能够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具体来说,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分数乘法的概念,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准确地计算出结果。此外,我还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首先,我通过鼓励和表扬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其次,我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最后,我通过创设有趣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在教学六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五单元第3课时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时,我注重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我以一家餐厅的销售情况为背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一家餐厅卖出的一半甜品中,又有三分之一是巧克力蛋糕。通过这个实际问题,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分数乘法的必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五单元第3课时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六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五单元第3课时的教学中,我们探讨了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我设计了一份优秀教学案例,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乘法的概念,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进行有效的反思与评价,我制定了反思与评价的标准和指标,让学生明确评价的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同时,我还组织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环节,让学生从多方面获得反馈,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通过反思与评价,学生能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问题,明确改进的方向,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扬州某校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例2)》教案
扬州某校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例2)》教案一. 教材分析《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例2)》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中涉及到的分数乘法运算,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和实际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对分数乘法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分数乘法的应用场景和运算规律理解不深,导致解题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能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能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对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场景和运算规律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从而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一些实际问题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分数乘法的相关知识,了解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呈现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分数乘法来解决问题。
例如,呈现一个购物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购买物品的总价。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2《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2《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2《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技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运算方法,对于分数乘法他们可能存在一定的困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耐心引导,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2.如何将分数乘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并通过大量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法。
2.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分数乘法来解决问题。
例如:小明有一块长为3/4米,宽为1/2米的土地,请问这块土地的面积是多少?2.呈现(10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分数乘法的练习题,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乘法来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6.小结(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复述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分数乘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巩固所学知识。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2《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4)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2《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2《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技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知识,对分数的加减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分数乘法时,可能会把分数乘法与整数乘法混淆,所以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区分分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不同。
同时,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2.能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2.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乘法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讨论,自主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2.用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3.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技巧。
4.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教材中的实例和练习题。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
3.练习题:针对本节课内容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教材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两个分数的乘积?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为分数乘法的教学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讲解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同时,给出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让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分数乘法的掌握程度。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的解题过程进行指导,纠正他们的错误,帮助他们巩固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案例一、学情分析1、学生已掌握简单分数乘法应用题和整数加减法应用题的解题思维,解题技巧。
2、绝大部分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进取的态度,强烈的自尊心。
有上好这节课的欲望,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通过合作交流,初步理解,掌握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解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2、让学生在经历数学问题的发生、形成、解决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三、数学重点:学会先求单位“1”数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根据整数加、减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求出题目要求的数量的解题思路,提高思维力。
四、教学过程1、每生准备一张长方形纸(1)把这张长方形纸折一折,平均分成4份,把3份画上阴影。
(2)看着这个图,你想说什么?(放开来让学生说)(阴影部分、空白部分、整个长方形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2、根据学生的回答,当学生说到空白部分是整张长方形的1/4时,引导复习,如果知道阴影部分是整张长方形的3/4,怎样知道空白部分是整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1-3/4)(为例2第2种解法的学习稍作铺垫。
)3、如果这是同学们做校服的一匹布有120米长。
给我们学校的同学做校服用去3/4。
(1)、根据这两个已知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预设:用去多少米?还剩多少米?还剩几分之几没有用?(2)、温故。
用去多少米?这个问题你会解答吗?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你是怎么想的?(3)、知新。
还剩多少米?这个问题,你能应用原有的知识解决它吗?A、首先请大家独立思考,独自解决一下。
B、结果算到30米的请举手。
把你的思考方法说给你的同桌听。
C、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120—120×3\4 =120—90 =30(米)答:还剩30米。
D、你是怎样想的?(现在请你把他的方法相互转述给你的同桌听。
听明白同桌思路的请举手,说说你听到什么?)(4)、小结:用刚才的思路解答这道应用题的关键是要先求出这快布的3\4是多少,再用布的总米数减去用去的米数,就能求出还剩多少米。
2023年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案附反思含板书共两部分
2023年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第二课时《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案(一)一、教材分析“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是一节有关分数应用题的课程,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简单的分数应用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基础是一步分数乘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而一步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依据实质上是分数乘法的意义。
教材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题思路,重点突出先求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根据整数减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求出题目要求的数量的解题思路。
教材第78页的例2及练习十三的第1、2、7、9题。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2.引导学生正确画出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分析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理解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法。
四、学情分析1.以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入新课,既加强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又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
教师不是把解题思路和方法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借助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策略去解决问题。
让学生自己体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算法,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利用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知识和经验,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2.利用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方法组织练习,使学生所学知识不仅得以巩固,而且得以运用。
在整个练习过程中,通过分析关键句与线段图,为后面的新课做铺垫,并提高学生分析题意、理解数量关系的能力。
3.利用好练习题。
通过让学生解决自己身边的熟悉的问题,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数量间的关系。
在成功的喜悦中,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人?学生自己解答。
学生解答后,教师提问:这道题是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学生口答分析思路。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案附教学反思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 79——80 页情境窗 2,及自主练习中的部分练习。
这节课内容是在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础上教学的, 是 本单元的一个重点。
教学目标: (1) 理解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初步掌握这类应用题的 结构特点、解题思路、方法。
b5E2RGbCAP (2) 通过独立探索、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合作意识。
(3) 通过一题多解和编应用题的方式来拓展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 力。
(4)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会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正确解答。
2.找准单位“1” ;根据问题需要的条件,把间接条件转化为直接条件。
二、教法和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学生的认知规律、认知水平,采取自主探索和合作交 流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利用画线段图、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 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p1EanqFDPw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关系的密切,进一步培养学生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DXDiTa9E3d 教学设计: (一) 出示情境: 师: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许多中国的世界遗产并从中解决了许多数学问题, 想不想再了解一些。
出示情境窗 2,学生读内容并了解其中的数学信息。
RTCrpUDGiT (二) 、新旧比较,学习新知 1、教师:看了以上信息后,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根据①一号坑易清理了多少尊陶俑陶马?和信息一起组成复习 题,幻灯片出示让学生列式解答。
教师总结提问:这样列算式的根据式什么?(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根据一个数乘 分数的意义用乘法来计算。
)这就是我们学过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 用题(板书)5PCzVD7HxA 2、 根据②一号坑还剩多少尊陶俑陶马没清理?和信息一起组成第一 个红点例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4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2)例3|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4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2)例3|苏教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的5.4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2)例3。
我们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涉及教材中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决方法,特别是当问题中涉及到多个步骤时,如何有效地将分数乘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难点和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将分数乘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能够灵活运用。
为了有效地进行教学,我们需要准备一些教具和学具。
教具包括黑板、粉笔、投影仪等,学具包括练习本、笔等。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题目,让学生通过作业来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我会让学生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小明有2/3的苹果,小红有3/4的苹果,他们一起有多少苹果?答案是13/12。
在课后,我会进行反思和拓展延伸。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这些都是我需要反思的问题。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能够在课后进一步学习和提高。
这就是我对于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5.4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2)例3的教学设计。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4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2)例3|苏教版教学中,有几个关键细节需要我们重点关注。
理解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
学生需要明白,解决这类问题通常需要将分数乘法运用到实际情境中,通过分析问题、找出关键信息、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最终得出答案。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理解问题中的关键信息、列出正确的算式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引导和帮助。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会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情境。
因此,我会在教学中通过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问题中的实际情境,并引导他们如何将分数乘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典型例题解析
一、本周主要内容: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整理与练习二、本周学习目标:1、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不超过两步),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意识。
2、通过回顾与整理,使学生逐步掌握一些整理知识的方法,养成对所学知识分阶段进行整理的习惯。
3、通过练习与应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加深对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解。
4、通过探索与实践,使学生加深对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解,促进相关技能的形式,发展数学思维与实践能力,激发进一步学习分数,应用分数的兴趣。
5、通过评价与反思,使学生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运用知识理解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出客观的评价。
三、考点分析:1、这一类应用题比基本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稍复杂一些,题目中所求的数量不是已知的几分之几所表示的数量,而是与这个数量有关的另一个数量。
2、解答这一类题目的关键还是要先弄清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先求出这个数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根据整数加、减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求出题目中要求的数量。
四、典型例题例1、(重点展示)光明小学六(1)班有55名学生,其中男生占,女生有多少人?分析与解:根据“男生占”,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全班人数×=男生人数。
要求女生人数,可以先求男生人数。
55 - 55×=55 - 33= 22(人)答:女生有22人。
点评: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比简单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多了一步,分析题目的条件和问题,会发现,其实题目中的分率和所求的问题不是相对应的,这就是步数多一步的原因。
在解答时,可以求出分率对应的量,再求问题;也可以先求出问题所对应的分率,再用单位“1”×分率 = 所求的量。
例题还可以这样解: 55×(1 - ) = 22(人)例2、(重点展示)某拖拉机厂去年生产拖拉机800台,今年比去年增加,今年生产拖拉机多少台?分析与解:根据“今年比去年增加”,把去年生产的拖拉机的台数看作单位“1”,去年生产的台数× = 今年比去年增加的台数。
六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五单元第2课时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优秀教学案例
4.反思与评价:我组织了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让他们思考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找到提高的方向。通过反思与评价,学生能够总结经验,提高学习效果。
(四)总结归纳
(五)作业小结
作业小结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和提高的关键环节。在课堂最后,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同时,我还会提醒学生要认真完成作业,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在下一节课开始时,我会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和反馈,帮助他们发现和纠正错误,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五、案例亮点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会在课堂上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了解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并通过练习题和实际问题,让学生有机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同时,我还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让他们分享彼此在解决问题中的经验和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分数乘法的理解和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和推理等思维活动,理解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作业小结:我布置了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同时,我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和反馈,帮助他们发现和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作业小结环节确保了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并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五单元第2课时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六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五单元第2课时,涉及到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并能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分数运算。然而,对于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他们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2《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教案(2)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2《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教案(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2《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部分内容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分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后,对于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已经能够应对。
但是,对于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学生可能还存在着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这一节内容时,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规律。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例题引导法、练习法、小组讨论法等,通过教师讲解、学生练习、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应用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复习分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例如:假设小明有2/3元的钱,他想买一本书,这本书的价格是1/4元,请问小明够不够钱买这本书?2.呈现(15分钟)呈现一个新的实际问题,问题稍微复杂一些。
例如:假设小明有2/3元的钱,他想买一本书,这本书的价格是1/4元,但是他同时又看中了一个玩具,玩具的价格是3/5元,请问小明够不够钱买其中一样?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
1、《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课题: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教学时间:教学地点:教学目标:(1) 通过对简单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复习,让学生理解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并能将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2) 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训练。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在这节课上,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有一个英国老师,在整理自己的办公室时,发现在30年前,一次学生的作文本,作文的题目:未来我是——,这样的题目激起了老师对该班学生现实的一种好奇,就对该班学生进行了统计,这个班的学生人数是河坝六(3)班的34,你能求出当时这个班学生的人数吗?”二、具体环节1、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当有学生说出多少人时,就问学生,你是怎么知道的?(在课前调查,该班学生有52人,老师并在黑板上板书)从而导出:52×34。
(根据式子,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列示,其中的单位“1”是谁?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2、例1的教学继续故事:当该老师将人数统计出来后,就把这样的消息在一家报社的报纸上进行了刊登,知道信息的“学生”,都来到老师面前寻找童年的梦想,但仍有几个学生一直没有来,据统计,“全班39人,其中有1213的`同学来拿走了作文本,范文TOP100请问:拿走的有多少?没有拿走作文本的有多少?(重点是第二问)(先让学生自主列式,老师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然后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并画出线段图。
根据学生所列式子,老师对学生进行追问,从而理解所列的式子)(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列出算式:39-39×1213;39×(1-1213);39÷13×(13-12)等。
)3、处理教材69页的“做一做”学生自主练习,老师将题目的条件与问题抄在黑板上,当学生列出式子后,再让学生画出线段图,个别学生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根据所画线段图,引导学生展开分析。
4、教学例2如果我们知道了英国所在小学六(1)班“来取作文本学生的人数是36人,没来的人数比来的人数少1112.又怎样求没有来的学生人数呢?”(教师提出问题,先让学生思考,并列出式子,教师观察,并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理解题意:老师画出线段图,根据已知的量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未知量)(先重点分析一个算式,如:36-36×1112,再启发出多个式子)5、处理教材70页练习中的第二题全班学生练习,老师针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当学生得出一种解法时,再要求他们找出第二种,第三种解法。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前言数学中分数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乘法中。
除了最基本的分数乘法外,稍微复杂一点的乘法应用题有时会引发学生的困惑。
本文将针对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中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进行讲解。
例题在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中,有一道稍微复杂一点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小明乘火车来京,下午1:55从南京开车,晚上8:25到京;小刚从北京乘火车去南京,早上7:50出发,下午2:55到南京。
这两趟列车共行驶多少公里?这道题看似与分数乘法无关,但其中就蕴含了一个稍复杂的分数乘法。
分析我们可以根据表述将题目中的信息列出:•小明乘火车用时:$6\\frac{1}{2}$ 小时•小刚乘火车用时:$7\\frac{1}{4}$ 小时•小明来回路程:k•小明每小时走:x公里•小刚每小时走:y公里其中,x和y可以通过借用或合并得到。
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方法求解:$$ \\begin{aligned} x &= \\frac{k}{6\\frac{1}{2}} \\\\ &= \\frac{k}{13/2} \\\\ &= \\frac{k}{13} \\times 2 \\\\ &= \\frac{2k}{13} \\\\ y &=\\frac{k}{7\\frac{1}{4}} \\\\ &= \\frac{k}{29/4} \\\\ &= \\frac{k}{29} \\times 4 \\\\ &= \\frac{4k}{29} \\\\ x + y &= \\frac{2k}{13} + \\frac{4k}{29} \\\\ &=\\frac{58k}{377} \\end{aligned} $$最终答案为 $\\frac{58k}{377}$ 公里。
总结通过以上例题的分析,可以看到稍微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还是比较深奥的,需要我们对分数的运算规则有完全的理解。
小学数学_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2、探索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策略,经历策略多样化和一般化的过程,体验算法优化的过程,获得探索的体验,发展转化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计算方法。
难点:分析数量关系,总结解题方法。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刻度尺、铅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人类的发展史源远流长,距今约70~20万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附近生活着我们的祖先——“北京人”。
出示情境图信息。
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
(课件出示有序梳理的4条数学信息)追问: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1)现代成年女子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2)“北京人”平均脑容量是多少毫升?……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本节课要解决的这两个问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继续以学生感兴趣的祖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探索活动中来。
通过根据信息提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现实性和多样性,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二)探究方法,建立模型1.教学“现代成年女子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提问:你能自己画出线段图并解决“现代成年女子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吗?学生自主画线段图尝试解答,教师巡视。
(2)组内交流,归纳方法谈话:老师发现大部分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将想法跟你的组员交流一下好吗?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的解题思路表达的正确清晰?学生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3)组间交流,建立模型提问:说说你们组的线段图是怎么画的?学生可能这样画:现代人“北京人”现代人?厘米比“北京人”成年女子高18学生可能回答:因为把“北京人”女子平均身高作为单位“1”,所以要先画一条线段表示“北京人”女子平均身高,平均分成8份;再画另一条线段表示现代成年女子平均身高,要比第一条线段多出1份,第二条线段比第一条线段长的一段(即比“北京人”女子平均身高高的)等于“北京人”女子平均身高的。
青岛版(五年制)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八单元第二节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教案标题:青岛版(五年制)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八单元第二节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特点。
2.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3.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策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简单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引导学生回顾分数乘法的意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学习(1)讲解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特点,让学生明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2)讲解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步骤,让学生按照步骤进行解题。
(3)讲解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策略,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例题讲解讲解2-3个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让学生跟随老师的思路,逐步掌握解题方法。
4. 练习巩固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板书设计1.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特点。
2.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3.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策略。
七、教学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这个部分是学生掌握解题方法的关键,需要详细讲解和练习,以确保学生能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步骤1.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问题背景在解决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时,首先要做的是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问题的背景和所求。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2《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1)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2《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2《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并能运用分数乘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运算方法,对分数乘法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如何运用分数乘法运算方法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分数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2.难点:如何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实例,用于讲解和练习。
2.准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如:“小明有一块长为2/3米,宽为1/4米的长方形蛋糕,请问这块蛋糕的面积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如:a/b × c/d = (ac)/(bd)。
同时,给出一些实例,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分数乘法运算方法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一些分数乘法的练习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例如:计算1/2 × 3/4、2/5 × 4/7等。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3课《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第1课时)》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3课《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3课《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第1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和理解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法运算,但对分数乘法运算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2.能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和运算方法。
2.如何将分数乘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和理解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练习题和答案。
3.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材料。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小明有一块巧克力,他吃掉了其中的13,然后又吃掉了剩余巧克力的12,请问小明还剩下多少巧克力?”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发学生对分数乘法的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和教学素材,呈现一些实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
例如,展示两个分数相乘的图形,让学生观察两个分数相乘的结果。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学生对分数乘法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计算25×34和13×12等。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进行解答,巩固学生对分数乘法的运用能力。
教学案例分享:复杂分数乘法题目授课技巧教案二
教学案例分享:复杂分数乘法题目授课技巧教案二一、背景在中学数学里,分数乘法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
复杂分数乘法更是其中较难的部分,常会出现在考试中。
掌握复杂分数乘法乘法的方法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大有助益。
本文针对此类问题,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总结了一些授课技。
二、教学目标1.掌握复杂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类似的问题。
3.提高学生计算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复杂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分别乘积难点:运用乘积法则算出正确答案四、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通过口算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氛围。
导入话题:在课堂上让学生回顾一下已经学过的分数加减,如果深刻理解分母乘分母,分子乘分子的操作,分数乘法应该也是非常容易学的。
今天老师给大家讲解下一步的内容——复杂分数乘法。
2.授课(15分钟)解锁:复杂分数乘法让学生直接看题进行思考并且进行问答展示。
展示一道练习题目:$ \frac{9}{8}\times\frac{5}{27} $提示学生乘以分数的乘积法则:分数的乘积=分子的积÷分母的积进行解题步骤的讲解,详细讲解分子和分母的小技巧。
在这里举例进行详细讲解:$ \frac{9}{8}\times\frac{5}{27}=\frac{9\times5}{8\times27}=\frac{45}{216} $大约 4-5 道乘法题为一个练习集,让学生一遍讲解完毕,完成一个练习集,根据习题集进行练习讲解。
3.巩固(10分钟)小组对抗:进行团队PK活动,两组分别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同一道习题的讲解和解题,利用小组PK的活动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举例:习题集中题目的细节都进行答题比较,学生完成题目后进行对比,巩固所学习的答题技巧和决策思维。
4.总结(5分钟)回顾今天所学的知识点,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梳理和归纳。
对复杂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步骤、小技巧进行归纳。
五、教学体会对于复杂分数乘法,学生之难以掌握,主要是因为这类题目涉及到严格的计算顺序和复杂计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案例分析泗阳县来安中心小学赵杰响一、教材解读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比基本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稍复杂一些,题目所求的数量不是已知的几分之几所表示的数量,而是与这个数量有关的另一个数量,它是基本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发展。
所以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基础是一步分数乘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而一步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依据实质上是分数乘法的意义。
教材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题思路,重点突出先求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根据整数加、减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求出题目要求的数量的解题思路。
这种解题思路,学生容易理解,也容易纳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去,是后面用方程解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基础。
稍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在解题思路、数量关系与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是完全一致的。
同时也与中学解答应用题的方法相一致,为中学应用题学习打基础。
所以这种思路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务必是每位学生都能熟练的掌握。
教材在这种方法解答后,提出了“还有其他的解法吗?”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在解题时放开思路,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灵活解答。
二、目标预设。
1、通过学生独立的思考,生生间、师生间的多向交流,初步理解,掌握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每位学生务必学会先求单位“1”这个数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根据整数加、减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求出题目要求的数量的解题思路,以此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2、在此基础上,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解题时开放思路,探讨其他解答,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达到灵活解答。
以此来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与灵活性,体验解答问题的多样性。
3、让学生在经历数学问题的发生、形成、解决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眼光,形成良好的数学思考、数学学习的习惯。
三、数学重点:学会先求单位“1”数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根据整数加、减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求出题目要求的数量的解题思路,提高思维力。
四、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教学资料的开发与利用,首先每位教师深入研究教材、教参,吃透教材的精神、准确把握知识点、思维点的内涵与外延。
使学与教定位处于一个适当“度”的上(包括教学的深度与广度等多个层面)。
其次深入钻研《课改》的精神,使教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第3点利用多种媒体广泛查找与本节课有关的教学案例、预案,汲取专家、同行的经验。
2、生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 研究与学生生活贴近的事例,编成本节课的学习素材。
(2) 收集学生关心的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编成习题。
3、教学媒体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就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的设备和教师工作量的情况,在平时的教学中选取教学媒介的原则我们定为:易得、简捷、经济三个原则。
五、学情分析1、知识点的学情分析:已掌握简单分数乘法应用题和整数加减法应用题的解题思维,解题技巧。
2、情感态度的分析:绝大部分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进取的态度,强烈的自尊心。
有上好这节课的欲望,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学过程(一)关系引渡。
1、每生准备一张长方形纸(1) 把这张长方形纸折一折,平均分成4份,把3份画上阴影。
(2) 看着这个图,你想说什么?(放开来让学生说)(阴影部分、空白部分、整个长方形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意图:给学生提供具体的实物,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在边折边想的活动中复习数量关系,促进学生对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理解与掌握并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2、根据学生的回答,当学生说到空白部分是整张长方形的41时,引导复习,如果知道阴影部分是整张长方形的43,怎样知道空白部分是整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1-43)(为例2第2种解法的学习稍作铺垫。
)(二)产生问题。
1、如果这是同学们做校服的一匹布有120米长。
给我们学校的同学做校服用去43。
2、根据这两个已知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意图: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教学中就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带着问题去思考,探索。
)估计学生可能提出:用去多少米?还剩多少米?还剩几分之几没有用?(三)解决问题。
1、温故。
(1)用去多少米?这个问题你会解答吗?那大家能独立解决一下。
要求写出:把什么看作单位:“1”和数量关系式。
(2)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你是怎么想的?(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简单分数乘法应用题为过渡到解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做准备。
要求学生写出把谁看作单位“1”,和数量关系式,是学生思考过程的练习。
是提高学生思维力的着力点,一般来说学生会思考了,解题就没有问题了。
)2、知新。
(1)还剩多少米?这个问题,你能应用原有的知识解决它吗?A 、首先请大家独立思考,独自解决一下。
B 、结果算到30米的请举手。
把你的思考方法说给你的同桌听。
C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教师在巡视时选定第一种思路的学生回答。
) 120—120×43=120—90=30(米)答:还剩30米。
D 、你是怎样想的?E 、我们班的同学很善于思考,学数学就要学数学的思想方法,它比知识更重要。
现在请你把他的方法相互转述给你的同桌听。
F 、听明白同桌思路的请举手,说说你听到什么?G 、小结:用刚才的思路解答这道应用题的关键是要先求出这快布的43是多少,再用布的总米数减去用去的米数,就能求出还剩多少米。
(板书)(例1的第1种思路对学生后继学习非常重要,所以在这里要让学生都能理解与掌握这种思路,形成思维力。
)(2)谁和他的解法不一样的?谁也求到30米的有没有?A 、我们班上的同学很聪明,不但同时能求到正确的结果,而且方法不一样,大家猜猜他可能用什么方法?把你猜的情况与同桌交流交流。
(如果学生做不出,我们先来解答第3个问题还剩几分之几没有用?请在图上标出来,现在你猜到他的方法可能是什么?请你把你的方法说给同学们听)(3)请刚才有不同方法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做的?120×(1—43) =120×41=30(米)(4)你是怎样想的?又是个了不起的数学思想方法。
(5)你们有没有跟他同样的体会?请把你的想法相互转述给你的同桌听。
(6)小结:这种解法的关键是什么?(先求出还剩的米数是总米数的几分之几,然后求还剩的米数,就是求总米数的(1-43)是多少。
) (7)还有其他的思想方法吗?(如有与大家讨论,如没有转入下一环) 120÷4×1 =30×1=30(米)(8)你是怎样想的?(9)这道题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出示课题。
)(10)比较例题与刚才做的题有什么不同?(11)把书打开到73页,老师将例1改变了,看看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四)能力提升。
1、练一练。
(有各种方法,放开。
)做完以后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2、 看图列式:一瓶可乐500毫升已经喝了52 还剩?毫升 (1) 谁能把这副线段图的意思说给大家听听?(2) 能解决这个问题吗?(3) 你是怎么做的?你是怎样想的?3、判断:(1)2米长的绳子,剪下81,还剩1又87米。
( ) (2)2米长的绳子,剪下81,还剩1又87。
( ) (3)班级图书角有图书20本,借出41,还剩5本。
( ) 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4、对比练习(口答)(1)一叠作业本有42本,用去3/7,还剩几分之几?(2)一叠作业本有42本,用去3/7,用去多少本?(3)一叠作业本有42本,用去3/7,还剩多少本?比较这三题有什么不同?(如果来不及,不要。
)5、(看时间再安排。
小黑板出示)开放练习:你能用36、2/3两个数编一道和本堂课“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相类似的应用题吗?注意数量的合理性。
(五)课堂总结:这节课学的是什么内容?(比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复杂在哪儿?那么解这类问题应该注意什么?(六)课堂作业:书本76页,练习十六1-4题。
七、整体设计意图:“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一课的教学设计按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围绕“在分数应用题教学中如何培养数学思考力,扎实进行“课改”的同时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而设计的教学过程,在教学中尽量创造时机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调动多种感官,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是平等的首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有效探究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合作学习使思维能力训练落到实处。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是在分数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教学的,而分数简单乘法应用题的解题依据其实是分数乘法的意义。
不管是整数、小数、分数应用题,只要学生厘清数量之间的关系,掌我握思维方法,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本着这样的思考,我们把这节课的学与教的背景定位在以学生已有的分析方法和已掌握的数量关系以及对分数意义的充分理解上,实现教学结构的开放,教学素材组织的开放,学生思维的开放,因为学生在掌握了分数一步乘法和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知识技能前提下,对例1的思考肯定有多种角度,多种思路方法,我们认为教材的两种方法框得过死,不利于学生思维的飞跃。
所以我们在设计中关注学生的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激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在设计方案中,我们不忘这节课教学的基本任务:全体学生都能学会先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加减法数量关系求所求数量的思路。
围绕这个重点我们切实让学生由独立思考到学生引领,再让学生相互转述,最后让学生复述这样一个多层反复的思维训练的过程,使学生务必熟练掌握这种思维方法,不但解决后继学习问题,又使学生思维力发展落到实处。
所以课开始前,老师与学生沟通时就以“关系”为话题,从生活的关系到数量的关系。
顺利引渡到复习题,让学生从自己折出的长方形中找阴影部分与空白部分,长方形整体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生就会在开放的现有的问题情境中,说出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使得各种数量关系在学生头脑中碰撞、融合、重组,形成网络,达到有意义的理解,为新课应用多种关系,多角度,多层面理解性的自主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教师把长方形假设成为做校服的一块布,有120米长,已知用去了它的43,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习惯,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适时引领学生从旧知复习迁移到新知学习,真正达到跳一跳摘到桃子,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境界。
在例题第一种思路的扎实训练中,使全体学生切实掌握后继学习所必需的解题思路后,又放手让学生应用多种数量关系灵活地解决这个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建立在更广泛的时空环境中,以达到使学生思维更深刻、灵活、多向,总之使学生的思维力有质的提高。
在新授过程中教师不仅注重的是学生的主体性,更重视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进程中获得真正思维力的训练与提高,使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落到实处,从而为实现高效率轻负担提供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