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上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教案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教案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知识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知道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

2.初步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能对物质进行简单分类。

【素养目标】1.让学生体会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值得探究的问题。

【教学重点】1.空气的组成。

2.空气组成成分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便能很快适应化学课的学习。

一、导入新课【导入1】同学们,上课之前呢老师带了一个透明的塑料袋,大家说说看,里面装的是什么?对,是空气,空气对我们来说非常的熟悉,那大家知道空气中有哪些成分吗?很好,老师听到了不同的声音,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看来大家的日常生活经验是很丰富的,那你们知道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多少吗?没关系,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研究《空气》,下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

(板书)【导入2】空气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物质,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空气的“海洋”里,离开了空气,一切生命就无法生存。

那么你认识空气吗?你觉得空气是单一成分的物质还是多种成分的物质呢?你知道空气中含有哪些物质吗?二、探究新知探究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1.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他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工具,用液态的金属汞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研究出了空气的成分。

拉瓦锡最早用实验得出了。

结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2.用红磷作原料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向集气瓶中预先加入少量水;(降温)③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④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2)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打开弹簧夹后,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约1。

5(3)化学反应: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4)原理: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态P2O5,使瓶内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进入水的体积等于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教案第二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教案第二课时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一空气第2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

2.过程与方法:理解绿色化学的涵义,能够体会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重点】氧气、氮气的部分性质及用途。

【难点】空气的污染成分【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讨论学习法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引入】问题:1、为什么说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阅读课本P28-30)(因为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2、人类的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是什么?(氧气)3、生活中各种物质的燃烧需要什么物质?(氧气)(一)氧气的用途:1、供给呼吸、冶炼金属(见下图)(二)氮气的性质和用途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

难溶于水。

熔沸点低。

密度:1.251g/L2、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不活泼。

3、用途:做保护气、化工原料、液氮可用作冷冻剂等。

(三)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1、无色、无味、性质很不活泼。

2、用途:保护气、光源、激光技术氦气可以填充气球三、物质的初步分类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如:N2、O2、P、CO2、P2O5、H2O2、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

如:空气、海水、石油、铝合金四、关注空气质量人为的污染源有哪些?你知道污染空气的物质有那些?1)工业污染。

2)交通污染。

3)生活污染。

4)农业污染。

主要的空气污染物: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臭氧、可吸入颗粒物等。

三大环境问题(1)酸雨:二氧化硫(SO2)(2)温室效应:二氧化碳(CO2)(3)臭氧空洞:氟氯烃(氟利昂)课堂小结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冶炼金属等。

氮气的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化学性质不活泼。

用途:作保护气、化工原料,液氮可用作冷冻剂等。

稀有气体的性质:无色、无味、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用途:保护气、光源、激光技术,氦气可以填充气球。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教案(3个课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教案(3个课题)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教学目标:1.认识空气的主要组成。

2.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体积分数。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要防止空气污染。

3.认识什么是混合物、纯净物。

4.了解什么是物理性质。

教学重点:空气的成份、物理性质。

教学难点:空气组成的实验原理,混合物、纯净物的区别。

教学过程: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思考: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空气是一种既看不到踪影又闻不到气味的气体,所以科学家们经过了漫长岁月的研究,终于揭开了组成“空气王国成员”的奥秘,认识到空气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

18世纪70年代.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里,首先发现并制得氧气.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设问】空气是一种看不到又闻不到的物质,我们怎样能证明空气确实的存在呢?【讨论】让学生讨论得出能证明空气确实存在的方法。

【演示】将一只空集气瓶倒扣在水盆中,但水不能进满集气瓶。

【讲述】这是证明空气确实存在的最简单方法。

【引入】空气确实存在,但空气的组成是比较复杂的。

【演示】实验2-1演示“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

在实验中不断向学生提问,设置悬念让学生思考或提出假设。

例如:(1)将红磷点燃后放到集气瓶里,见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特别注意烟、雾的区别)(红磷燃烧时火焰呈明亮的黄白色,有浓厚的白烟,因为生成固体小颗粒)。

用文字表示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式子:磷+氧气五氧化二磷4P + 5O2点燃2P2O5(2)猜想把止水夹打开后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提示: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蜡烛燃烧后生成物的状态、溶解性:气态不溶于水就会占据一定的空间)。

(3)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集气瓶内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呢?若剩余气体是氮气,且氮气是“不能维持生命”的气体,同学们可以用什么假设来说明呢(可以在剩余气体中放一只飞虫,飞虫不久会死亡)?追问:上述实验不仅知道N2不能维持生命,还可以知道N2的什么性质(难溶于水)?(4)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可以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吗?(空气组成中按体积计算氮气占78%);博学多才的氧气博士(氧气占21%);用途广大的二氧化碳教授(二氧化碳占0.03%);沉默寡言的惰性世家〔稀有气体占0.94%〕;还有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在实验基础上,归纳小结空气的成分,介绍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介绍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人教九年级化学我们周围的空气学案

人教九年级化学我们周围的空气学案

学案: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本单元的重点实验: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1)实验现象————————————————————————————————————————————————————————————————————(2)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注意事项:①燃烧匙内的红磷要_____,原因是_______②实验时集气瓶的瓶塞要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③要待集气瓶冷却后才能打开夹子,原因是——————————————————————————本单元的基本概念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知识网络我们周围的空气 成分 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氧气 氮气 性质 用途 制取 化学性质1、密度_____________2、溶解性____________ 1、S+O 2 现象_______ 2、P+O 2 现象_______3、Al+O 2 现象_______4、Fe+O 2 现象_______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的气体,有--------性,是-------剂 实验室制法 (1)实验原理 (2)实验装置 (3)收集方法 (4)验证方法 (5)催化剂 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 ①____②_________ 性质用途1、支持燃烧2、供给呼吸 物理性质典型例题一:如下图所示:用该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1)盛放在燃烧匙内的物质是______(2)实验中看到_________________同时水进入约占_____________(3)如果实验步骤是先用夹子夹紧橡皮管,点燃燃烧匙里的物质,将燃烧匙伸入广口瓶中,塞上塞子.燃烧完毕后打开夹子.实验后发现测定的氧气含量不是21℅.其原因可能是————————————————————————————————————————————反馈练习我们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如下图所示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1)实验过程中燃烧匙中要盛放过量红磷,其原因是—————————————————(2)这个实验除了可以得到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体积的结论外,还可以推出的结论有写两点)————————————————————————————————————————(3)已知3Mg+N2点==燃Mg3N2(固),2Mg+O2点== 燃2MgO (固),如果用足量的镁粉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行不行?原因是———————————————————典型例题二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回答下例问题:.(1)写出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要收集一瓶纯净气体,应选择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B装置收集氧气,过一会儿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末见木条复燃。

九年级化学上册_第二单元_我们周围的空气_导学案_人教新课标版课题1空气第2课时

九年级化学上册_第二单元_我们周围的空气_导学案_人教新课标版课题1空气第2课时

(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具有什么样的 性质?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课题 1 空气第 2 课时
4.阅读课本 P29-30,讨论以下问题 (1)稀有气体包括哪几种? 备 注
(2)稀有气体的性质:
(3)稀有气体的用途:
三、保护空气 【阅读与交流】阅读课本 P30 有关保护空气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对空气造成污染的物质主30 页,共同交流下列问题 1.阅读课本 P28,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谈谈氧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
2.阅读课本 P28-29,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谈谈氮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
3.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集气瓶中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结合实验和日 常生活经验,讨论以下问题: (1)燃烧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能不能燃烧?
C.只②,③和④
2.据报道,现在许多城市交通主干道的空气严重超标污染,其主要原因是( A. 煤燃烧所排放的废气造成的 B. 几十万辆汽车,摩托车等排放的废气造成的 C. 工业生产中废渣,废水,废气造成的 D. 不断地降雨和各种污水的排放造成的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课题 1 空气第 2 课时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2.了解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3.了解空气污染危害,知道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学习过程 【知识回顾】 空气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各物质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各为多少? 备 注
(2)空气污染导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分别是由哪些污染物造成的?
(3)你认为应当如何防止或控制空气的污染?
四、空气质量日报、预报 【拓展阅读】课本 P31“空气质量日报、预报” 我国目前计入空气首要污染物的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优秀教学案例
3.问题导向: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空气的组成、性质和用途。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组合作:本节课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空气样本的采集和分析。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5.反思与评价:本节课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思考和评价。这种反思与评价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提高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2.设计小组实验,让学生合作完成空气样本的采集和分析,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3.鼓励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如研究不同环境下的空气质量,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4.采用小组评价方式,让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如在探究空气组成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等。
4.空气质量评价:空气质量指标(如PM2.5、臭氧)和空气来源、危害和防治措施。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如让学生分析家庭空气品质、设计一个简单的空气净化器等。
2.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3.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前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解答他们的疑问,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四)总结归纳
1.空气的组成: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性质和作用。
2.空气的性质:物理性质(如密度、溶解性)和化学性质(如氧化性、稳定性)。
3.空气的用途: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空气单元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空气单元教案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课题课型复习我们四周的空气编写集体商讨时间月日使用改正时间月日1.进一步认识空气的成分、空气污染的危害和防治。

知识与2.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工业制法,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

技术3.加深对贞洁物、混淆物、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催化剂、催化作用等观点的理解。

教课目的过程与1.经过对本单元网络的整理和形成,培育学生剖析和归纳能力。

2.经过沟通、议论、展告知识网络,培育学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方法3.经过点拨、鼓舞,培育学生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情态度 1.认识化学与我们生计、生活、生产息息有关,形成热爱化学的感情。

与价值观2.经过同学的总结、参加,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

教课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教课难点形成第二单元知识网络。

教课流程设计活动设计二次备课环节教课识题情景导问题1这位科学家叫做,他正在做入的实验是,经过实验得出的的结论是知识点1空气问题1空气的成分所占空气体积分数由大到小的次序是:空气成分体积分数问题2为何说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以下现象跟什么有关?⑴支持焚烧,供给呼吸;⑵制造化肥或炸药;⑶霓虹灯发出不一样颜色的光;⑷植物的光合作用;回教师提出问题1,让学生经过剖析议论后踊跃回复,相互增补和改正。

引入课题。

第二单元我们四周的空气教师指引学生进行重点回想,同时组织学生展现沟通。

指导学生填写表格,教师选择一份有代表性的答案投影展现,师生共同反应改正。

教师展现问题2,组织学生进行抢答。

1⑸形成云雾雨雪。

问题3把污染源与其危害连线。

指引学生自主研究、小组合粉尘?酸雨议、展现沟通。

顾塑料袋?沙尘暴教师投影一份答案,指引学二氧化硫?白色污染生剖析对错。

一氧化碳?温室效应说明二氧化碳一般不做为污氟里昂?臭氧层损坏染物,但在长时间内会惹起温室与二氧化碳?煤气中毒效应。

问题4以下物质哪些是贞洁物?指导学生判断贞洁物与混淆哪些是混淆物?怎样判断?物的技巧。

交⑴空气⑵蒸馏水⑶自来水重申:含“酸〞带“化〞纯⑷氧气⑸氯酸钾⑹二氧化碳净物,物质构成是元素。

人教版最新九年级化学上册_第二单元_我们周围的空气_课题1_空气学案+教案_

人教版最新九年级化学上册_第二单元_我们周围的空气_课题1_空气学案+教案_

第二单元课题1 空气一、学习目标1.通过对“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2.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3.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4.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二、新课预习任务1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生活中你如何证明空气的存在?2. 木柴能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___;澄清石灰水长期放置在空气中就会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___;夏天当我们从空调房间走出来时,眼镜会变得一片模糊,说明空气中也含有___。

生活中还有那些现象证明空气中有水蒸气、二氧化碳的存在?3.二百多年前,___国的化学家___用定量的方法得出了空气是由和组成的。

空气的组成按体积计算,大约是:___、___、___、___。

任务2【化学史实】拉瓦锡的定量实验课本P26图2-2思考:1.为什么容器中空气的体积会减少?2.拉瓦锡实验的原理是3.拉瓦锡是怎么知道气体体积减少1/5的?4.写出拉瓦锡实验过程中的两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5.拉瓦锡的实验得出了怎样的结论?任务2【实验探究】汞有毒,你能改进上述实验,通过水面上升的体积反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吗?探究步骤:(1)将图2-1所示集气瓶内加少量水,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加以标记。

(2)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满红磷,将胶管上的止水夹夹紧,把燃烧匙内的红磷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并迅速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反应的文字表达式:(3)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把导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打开止水夹,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实验讨论】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2.红磷在集气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了什么?3.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什么?有什么性质?4.打开止水夹后,为什么集气瓶中能吸入约占集气瓶容积1/5的水?实验结论:【拓展思考】1.点燃的红磷(用燃烧匙)为什么要迅速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如果将点燃的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结果又如何?2.为什么要等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3.如果将该实验中的红磷改成木炭,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4.如果将该实验中的红磷改成铁,对该实验结果有何影响,为什么?5.拉瓦锡的实验得出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我们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有没有可能大于1/5?6. 要使实验成功关键要注意哪些问题?任务3【分析与思考】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空气的组分,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空气和氧气,在组成上面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纯净物:混合物:1、举出一些在生活中常用的混合物,试说说它们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答:3.混合物和纯净物有何区别(1)纯净物有固定组成,混合物没有固定组成。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学案(新版)新人教版(I)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学案(新版)新人教版(I)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学案(新版)新人教版(I)学习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能区分一些常见的混合物和纯净物。

学习过程:预习: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阅读教材26页—28页前两行结束)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做了一个什么实验?他想证明什么?他得到了什么结论?2、如果你是科学家你会怎么做?3、空气由很多种物质组成,它们是。

4、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定义是怎样叙述的,你能举例说明吗?反馈:知识梳理:填写知识框架。

知识运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时有下列错误操作,其中会使测定结果小于1/5的是()A 红磷的量不足B 装置漏气C 实验时未用止水夹D 未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进行读数二单元课题1《空气》学习目标:1、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了解稀有气体的化学特性和用途。

学习过程:预习:(阅读教材28页—32页)1、生活中的氧气、氮气、稀有气体都有哪些用途?2、你知道哪些空气污染的因素?有哪些空气污染的气体?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3、观察几个省、市的天气预报,里面都包含有哪些内容?4、绿色化学特点:反馈:知识梳理:填写知识框架。

知识运用:1、下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燃烧匙内盛有足量的红磷。

(1)点燃后瓶内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 。

(2)过一会儿,打开弹簧夹又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 。

(3)结论是_______ _ 。

2、若同时用红磷和木炭,按下图装置进行空气成分的测定,结果一样吗?为什么?二单元课题2《氧气》学习目标:学会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以及化学反应的有关知识。

学习过程:预习:(阅读教材33页—35页第一段结束)1、你能说出一些氧气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以及发生气液固三态变化时的颜色变化)吗?你知道氧气是怎样保存的吗?2、你能告诉我:对于氧气,以前你知道它有哪些化学性质?3、教材中都涉及到那些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了,说出它们?4、猜一猜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什么?硫和铁呢?二氧化硫是否有气味、什么状态的物质?5、你试过在空气中点燃铁丝吗?它能燃烧吗?猜想一下在氧气中呢?反馈:知识梳理:填写知识框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学案

课题1 空气一、学习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2.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和分析,初步学习简单的实验设计、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描述,对相关实验现象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3.初步学会鉴别纯净物、混合物。

4.通过学习初步了解有关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一些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5.通过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的学习,认识到空气对人类的重要性。

【课前预习】1.你对空气有哪些了解和认识?(如有什么样的外观?性质?含有哪些成分等)2.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的操作是怎样的?胶头滴管吸取液体的原理?3.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充满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三个集气瓶,有什么现象发生?体现了它们的什么性质?4.生活中你见过或知道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存在?【情境导入】猜谜1.“水冲不走,火烧不掉,吃了不饱,人人需要。

”2.“说个宝,道个宝,万物生存离不了,生你身边看不见,越往高处它越少。

”二、自主探究:1、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我们同学现在对空气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二百多年以前,人们对空气却知之甚少。

最初,人们对于物质为什么能够燃烧着迷,激发了好多人的研究兴趣,于是一些科学家对于“燃烧的本质”展开探究,经过若干科学家的不懈努力,这一奥秘逐渐被揭开,空气的成分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下面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步入空气成分的探究中吧。

【阅读】P26思考完成以下问题:1.在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主要有什么操作,出现了哪些现象?2.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得出了什么结论?【交流讨论】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和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下列内容:1.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2.总结实验结论:3.总结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并讨论若操作不当可能引起怎样的后果?4.在拉瓦锡试验中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的实验中,为什么空气的体积减少小于1/5 ?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对比归纳】认识相似装置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____,氧气____,稀有气体____,二氧化碳_____,其它气体和杂质____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学案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学习目标】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物质的比拟,了解混合物和纯洁物的概念。

【重点难点】1.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操作。

2.了解空气的组成、各成分的用途并认识空气污染的危害。

3.如何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的方法。

学习内容一 空气的组成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第26-27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拉瓦锡实验的原理:(1)汞+氧气――→加热氧化汞 (2)氧化汞――→加热汞+氧气实验现象分析:实验(1)中的现象是银白色的液体变成了红色的粉末。

容器里空气体积减少约1/5,消耗掉的是氧气;容器里剩余的约4/5体积的气体是氮气。

实验(2)中的现象是红色的粉末变成了银白色的液体。

实验结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课本中实验2-1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讨论交流】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说明空气中含有什么样的气体?2.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钟罩或集气瓶内的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呢?【温馨交流】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

2.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氧气,约为总体积的1/5,剩下不支持燃烧的氮气约占4/5。

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是单一的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

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

【名师归纳】1.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的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可能存在的原因有:(1)装置漏气;(2)红磷的量缺乏;(3)没有冷却就翻开了弹簧夹。

2.空气含氧量测定实验的关键:装置气密性好,红磷量要求足量且要等到集气瓶冷却到常温才开场记录水面位置。

【反响练习】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A)A.氮气 B.氧气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2.现有一充满空气的瓶子,要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教学目标知识要点课标要求1.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重点)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做法2.空气的成分(重点)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各成分占空气体积的体积分数3.纯净物和混合物(重点)知道物质的组成;明确概念,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演示实验】在烧杯底部放一张团好的纸,倒置时不下滑,将烧杯口朝下,垂直放入盛水的水槽中,浸没,过一会将烧杯垂直拿出来,烧杯中的纸没湿。

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呢?如果烧杯在水中倾斜,就会发现有许多水泡从烧杯中跑出来,杯子中的纸浸湿了。

烧杯中跑出来的气体是什么?纸为什么湿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空气”。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拉瓦锡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提出问题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存在哪些优点?哪些缺点?(从实验时间的长短,操作是否简单、易操作,对环境的污染等方面考虑。

)讨论交流阅读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讨论归纳。

探究实验1.实验一(如图所示)【实验步骤】把少量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

【实验现象】一部分的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粉末。

同时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

【实验原理】汞+氧气氧化汞。

【实验结论】容器里空气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

研究剩余的4/5体积的气体,发现这部分气体既不能供给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他误认为这些都是氮气。

2.实验二【实验步骤】把汞表面上所生成的红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较小的容器里再加强热。

【实验现象】红色粉末又生成了银白色物质和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实验原理】氧化汞汞十氧气。

【实验结论】氧化汞加热分解生成的氧气的体积恰好等于密闭容器里所减少的气体的体积。

3.通过上述实验,拉瓦锡得出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结论。

归纳总结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优点:科学家用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进行反复的实验。

缺点:实验时间的较长,操作装置比较复杂,且实验过程中对环境有污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一.空气1.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①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其中氧气约占1/5。

②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空气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78% 21% 0.94% 0.03% 0.03%2.混合物和纯净物(1)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是纯净物。

(2)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如空气、海水是混合物。

【注意】组成混合物的各种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它们各自保持着原来的性质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3)常考的纯净物与混合物①纯净物:冰水混合物、干冰、蒸馏水、五氧化二磷等具体的物质······②混合物:空气、自来水、矿泉水、海水、石灰石、澄清石灰水、所有的溶液····3.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成分主要性质主要用途氧气化学性质: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潜水、医疗急救、炼钢、气焊以及登山和宇宙航行等氮气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不活泼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根据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医疗上用作冷冻麻醉;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等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惰性)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利用惰性作保护气;用于航标灯、闪光灯、霓虹灯的电源;用于激光技术,制造低温环境4.保护空气(1)空气中的有害物质①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②烟尘(可吸入颗粒物)(2)空气污染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3)保护空气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4)空气质量日报、预报: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的特点和污染防治重点,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2.掌握纯净物、混合物的区分3.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4.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5.知道制取氧气的原理、方法、装置、步骤等。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把知识窜成窜的重要性,养成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氧气的性质和制取。

难点:氧气实验室制取的方法【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第二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请同学们回顾一下。

【自主探究】一. 空气是一种天然资源,混合均匀,相对稳定1.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按体积比):空气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2.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氧气①动植物呼吸②医疗急救③金属切割④炼钢⑤宇宙航行等氮气①超导实验车②化工原料③作保护气④食品充氮作防腐剂等稀有气体①作保护气②制多种用途的电光源③激光技术④液氦冷冻机等二.空气保护:3.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1)空气的污染源:有害气体( 、、 )和烟尘(粉尘和灰尘)。

(2)危害:①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②影响作物的生长,③破坏生态平衡;④导致三大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等。

(3)防治措施:①;②;③;④。

三.纯净物混合物4. 纯净物是由__________ 组成的,如。

5. 混合物是由____________混合而成的,如。

四.氧气1.氧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

2.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在高温或点燃时能与磷、硫、铁、、等物质反应,并放出热量五.氧气的制备:1.工业制氧气——_______________(原理:氮气和氧气的_____不同属于____变化)实验室制氧气原理:(写出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我们周围的空气学案1、空气的组成按体积计算,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3%,二氧化碳及其它0.03%。

2、空气是宝贵的资源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作制硝酸和氮肥,做保护气等;氧气比较活泼,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气焊练钢等;稀有气体,很不活泼,用作保护气,电光源等。

3、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通常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加压、降温后可变成淡蓝色液体或淡蓝色雪花状固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2)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中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

4、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实验药品:暗紫色的高锰酸钾(固体)或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的混合物。

(2)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3)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

(4)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

(5)验证: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瓶内是氧气。

(6)注意事项:①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后熄灭酒精灯,以防水的倒流。

5、物质的分类(混合物、纯净物)6、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颜色、气味、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硬度等(2)化学性质:氧化性、可燃性、毒性、稳定性等7、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或化学反应)(1)本质区别:宏观,是否生成新的物质。

微观,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变化时,分子是否变化。

(2)化学变化的基本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A+B+……=C分解反应:D=A+B+……1、目前,我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检测项目中不包括(B)(A、C有毒,D能浑浊空气,B是植物生长需要的。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O2)C、二氧化氮(NO2)D、总悬浮颗粒(TSP)2、下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C)A、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B、汽油挥发、动物的呼吸作用C、剩饭变馊、铁锅生锈D、玻璃破碎、西瓜榨成汁3、豆科植物根瘤菌能直接固定空气中的某些气体成为农作物养料,这种气体是(B)(农作物的养料有氮磷钾等)A、氨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氧气4、在中央电视台发布的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可看出,造成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

下列对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C)(废水主要污染水源)A、环境绿化不好,粉尘到处飞扬B、生活和生产中燃烧煤炭C、工业生产排放废水D、机动车排放尾气5、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B)(铁丝燃烧溅落火花,易炸裂瓶底,应在瓶底加细沙。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C)(雪碧和牛奶中都有酸料和糖料等多种成份)A、清新的空气B、无色透明的雪碧饮料C、蒸馏水D、牛奶7、“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的是(D)(从题干分析出“产品”只能有一种,不能有两种。

)A、分解反应B、置换反应C、复分解反应D、化合反应8、对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C)(二氧化硫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五氧化二磷颗粒在空气中看到的现象是烟,不会是雾。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和放出热量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气味的气体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烟雾9、物质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的变化,主要与空气中的某些气体有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D)(潮解是固体吸收空气中的水份在固体周围形成溶液的过程,与二氧化碳无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变质有关。

熟石灰变质与二氧化碳在关。

)A、钢铁生锈与氧气、水蒸气有关B、氢氧化钠固体潮解与水蒸气、二氧化碳有关C、白磷在空气中自燃与氧气有关D、熟石灰变质与氧气、水蒸气有关10、下图分别是火星与地球的大气组成(体积分数)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相同B、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都含有氮气C、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相同D、地球和火星的大气组成完全相同11、攀登珠穆朗玛峰必备的物品之一是氧气瓶,此时氧气的作用是供给呼吸;氧气与人体内的葡萄糖(C6H12O6)发生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提供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式:C6H12O6+6O2=6CO2+6H2O12、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21%,生命活动离不开氧气,自然界中氧气的来源是光合作用。

13、物质的变化过程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化学变化中通常伴随能量转化,这是因为不同物质包含的化学能的大小不同,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化学能可以转化成热能、光能和电能等。

(1)举出从环境中吸收热能的物理变化的例子:干冰升华、冰块溶化;(2)镁条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14、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是一种无色液体,常用作无公害的消毒杀菌和漂白剂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怎样鉴别水和双氧水两瓶无色液体(简述实验步骤、现象、结论)答:各取少量无色液体于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有气泡产生的是双氧水,无气泡产生的是水。

或者,分别加入有色布条或滴入红墨水,能褪色的是双氧水,不能褪色的是水。

15、在氧气的性质探究实验中,有同学取了一段纱窗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

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请分析此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

答:①从细铁丝的情况分析:铁丝可能生了锈或表面有油污;②从收集到的氧气分析:收集的氧气纯度可能太低;③从燃烧条件来分析:可能预热时没有达到铁丝的着火点。

16、空气的主要成份是氮气和氧气,右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燃烧匙里为什么要盛放过量的红磷?充分消耗实验装置内的氧气。

(2)这个实验除了可以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的结论外,还可能推论出氮气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不活泼的结论。

(3)在此实验过程中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答:因为碳和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物均为气体,容器内气体体积几乎不变,瓶内液面不上升,测不出氧气的消耗量,影响实验结果。

17、根据下图用序号回答问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应选用D作气体发生装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 B 作气体发生装置;已知二氧化锰和浓盐酸混合共热可制得氧气,则应选择 A 作发生装置。

(2)某同学欲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应从导管口 a 通入。

(3)若该同学还欲收集一定体积的氧气,除用上述装置G 外(氧气从导管口 d 通入),还应该选择另一种仪器,该仪器的名称是量简,其作用是量取被排出水的体积,即为收集到氧气的体积。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是稀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能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NaOH溶液滴入稀盐酸B.a克是指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C.A点时,溶液的溶质为NaOH、NaClD.B点表示稀盐酸和加入的NaOH溶液质量一定相同【答案】C【解析】A、根据图象可以看出,开始时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故是将稀盐酸滴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故错误;B、根据图象可知,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横坐标表示加入盐酸的量,故错误;C、从图象可以看出,A点溶液呈碱性,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钠和氢氧化钠两种物质,故正确;D、B点表示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所加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故错误.答案:C.【点评】本题以图象的形式考查了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完成此题,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趋势和关键点的意义.2.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氧化钙能与水反应,可用作干燥剂B.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作钻机钻头C.氢氧化钠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铜有导电性,可用作电线【答案】C【解析】【详解】A、氧化钙能与水反应,可用作干燥剂,故A正确;B、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作钻机钻头,故B正确;C、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且价格较高,所以不能用氢氧化钠来改良酸性土壤,故C不正确;D、铜具有导电性,可以制导线,故D正确。

故选C。

3.在一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物质质量/g 25 m 18 8A.“待测”数值一定为2g B.该反应中甲和丁为反应物C.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9:38【答案】B【解析】【详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25g-9g=16g,故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6g;同理可以确定丙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38g-18g=20g;丁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8g-4g=4g;由质量守恒定律,乙的质量应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A、乙的质量应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待测”数值一定为mg,无法确定具体的数值,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反应中甲和丁为反应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C、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6g:20g=4:5,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4.下列有关能源、生活、环境、资源问题叙述错误的是A.加速石油、煤炭的开采,快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B.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C.“温室效应”主要是由CO2等气体所引起的D.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常用的方法是煮沸【答案】A【解析】A、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空气污染物,如粉尘、有害气体等,所以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会增大对环境的影响,错误;B、目前一般把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正确;C、二氧化碳具有保温的作用,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CO2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正确;D、硬水是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加热煮沸水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正确。

故选A。

5.18O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示踪原子,用仪器可以观测到它在化学变化中的行踪。

在某一饱和硫酸铜溶液(不含18O)中,加入ag带标记18O的无水硫酸铜粉末(CuSO4中的氧元素全部为18O),如果保持温度不变,其结果是()A.无水硫酸铜不再溶解,ag带标记18O的无水硫酸铜粉末没有发生改变B.溶液中可找到带标记18O的SO42-,且白色粉末变为蓝色晶体,其质量大于agC.溶液中可找到带标记18O的SO42-,且白色粉末变为蓝色晶体,其质量小于agD.有部分带标记18O的SO42-进入溶液中,但固体质量保持不变【解析】【详解】无水硫酸铜的特性是极易吸水,故放入后会吸收溶液中的水分,而使原来饱和的溶液中溶剂减少溶质析出,此溶质也会带出结晶水,最终的结果是溶液依旧饱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