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特色学校的特色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
大课间体育活动总结(2篇)
大课间体育活动总结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学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此次活动的开展,受到了师生与家长的欢迎,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和社会反响。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学校体育活动形式,是对传统课间操的继承和发展,它比课间操的时间长,活动内容丰富,组织形式灵活,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
随着课时计划的调整,学生在校时间缩短,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在时间上受到一定影响,很难保证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我们把目光转向课间操改革上来,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将原课间操时间延长,充实内容,拓宽课间操的教育功能,提高锻炼身体的价值。
在学校的每一天工作中,只有课间操是全校性的有组织、有领导的集体活动,如果能充分地利用这一固定时间,科学地安排活动内容,灵活组织,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我国各地区近期新兴起来的一项全校性的活动。
有比较成功的经验,我们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认识。
期初,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活动方案,领导详细地审阅了方案,并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合理化的建议。
为大课间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二、学校重视,群策群力体育大课间活动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成立了组织管理系统。
领导、少先队、班主任、体育组全员参与,体育骨干学生密切配合,多次例会研究,到教师、学生家长中征求意见,制定了适合我校特点的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科学系统地组织安排了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做到了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三、百花齐放,各具特色本次活动让我们惊喜地看到,我校能够本着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大课间体育活动多功能作用,“以活动促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键体”,“以活动审美”为目的,贯彻大课间体育活动原则,正确处理体育活动中各种矛盾的关系,为提高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提供了重要保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特点。
阳光大课间特色满校园 (大课间活动经验介绍)
阳光大课间特色满校园 (大课间活动经验
介绍)
阳光大课间活动是录XXX的特色之一。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校将体育锻炼纳入日程,并以提高学生体质为目标,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项目和体育游戏项目。
特别是大课间“2+1”活动,以“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我发展”为主题,集安全应急疏散演练、阳光体育和养成教育为一体,旨在美化学生心灵,缓解研究压力,强健学生体魄,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大课间活动分为七个步骤。
首先是应急疏散,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按学校设定的应急疏散路线迅速到指定区域集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其次是鼓动校园,师生在叉子的指挥下,进行有序的动作变化,锻炼协调能力。
接着是广播体操,让孩子们做出了友谊,舞出了青春童年。
然后是自编舞蹈,展现全校师生的青春活力。
接下来是密集队形跑,锻炼耐力和团队意识。
然后是手语舞,让师生的心灵受到触动,并培养感恩的心态。
最后是队列回归,回到自己的班级,准备新的课堂研究生活。
这些大课间活动让全体师生在运动中享受快乐,感受教育,锻炼技能,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接受一次全面发展教育。
它们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安全意识。
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一、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然而,由于工作和学习的忙碌,很多人的运动时间有限。
特别是学生,由于长时间的课堂学习,他们需要更多的机会来进行体育锻炼,以保持身心健康。
因此,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体育大课间活动是指学校在学生上课时难以获得运动的机会,通过延长课间休息时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育运动时间和空间。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消耗过多的能量,保持身体健康,还能增强学生的体质素质,提高学习效果,培养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活动内容1. 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项目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体育大课间活动应该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项目。
例如,足球、篮球、羽毛球、网球、乒乓球等项目,可以满足不同学生对运动项目的需求。
2. 设立专门的体育设施和器材为了保证体育大课间活动的顺利进行,学校应该设立专门的体育设施和器材。
例如,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乒乓球室等,以及相应的运动器材。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设施和器材进行体育运动,发挥自己的潜力。
3. 设置专门的活动区域为了保证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安全和有序进行,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活动区域。
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时相互干扰,提高课间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4. 制定详细的活动规则为了保证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秩序和安全,学校应该制定详细的活动规则。
例如,禁止暴力、禁止携带危险物品、禁止相互攀爬等,以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5. 组织专业的教师指导和管理为了保证体育大课间活动的顺利进行,学校应该组织专业的教师指导和管理。
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体育技巧和技能水平,让他们更好地参与体育运动,同时也能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监管和管理。
三、活动实施步骤1. 制定实施计划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实施计划。
计划应该包括活动内容、活动时间、活动方式、活动地点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中华响扇”丰富大课间有效提高学生体质的实践与探究
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中华响扇”丰富大课间有效提高学生体质的实践与探究摘要:根据目前体育教学中学生对枯燥的练习内容不感兴趣,参与锻炼积极性不高的现象,我校进行了《中华响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以满足学生健身兴趣、爱好和多元发展,并在此过程中让教师的中华响扇技能和科研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通过对《中华响扇》校本课程的制订和实施研究,使校本课程得以不断完善,也得到了学生、家长、老师普遍的价值认同,在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需求的同时,有效的丰富了学校体育活动内容。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中华响扇”丰富大课间有效提高学生体质的实践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体育文化;“中华响扇”;大课间;学生体质引言在深化教育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加强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是摆在我们体育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校在目前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对一些枯燥的练习内容不感兴趣,出现了参与锻炼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在课外活动中,也由于受场地、器材、师资等条件限制,其多样性、丰富性、实效性存在一定问题。
如何让学生喜欢体育,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是摆在我们体育教师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中华响扇》是优秀民间民族体育的一种,它来源于社会,来源于生活,以其独特的民族传统特色和简便易行的群众基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
为了贯彻落实“每天校园锻炼一小时”活动要求,更好地推进我县“今日行动计划”的落实,我们在立足《体育与健身》课程设置的教学内容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教师的特长,充分挖掘和利用民间体育特色资源,着手了《中华响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研究,为进一步丰富学校体育内容,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
1、重要意义中华响扇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当代运动内容和形式最为丰富的健身项目之一。
然而,对于当代青少年来说,中华响扇将对其身心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价值意义。
体育教学论文: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ⅩⅩ市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1.研究目的和意义1.1我国大课间体育活动提出的背景近几年我国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呈下降的趋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许多,其中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学生缺少体育活动。
虽然一直以来我们坚持开展课间操活动,这项体育活动在我国己有近百年历史,也是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强学生体质、加强组织纪律与集体主义教育等方面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课间操虽然为中、小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提供了保证,带给我们思考和发挥的空间,但已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构建新的课间操已迫在眉睫。
大课间由此产生。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几年在课间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
为确保学生每天达到一小时体育锻炼的要求,把课间操扩展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它既是课表上规定的体育内容,又是在体育教师指导下,在校领导和班主任参与管理下,有组织、有计划开展起来的一种体育活动课程。
与传统的课间操相比,大课间活动时间长、活动时间一般多则40分钟,少则25分钟,平均达到每天30分钟;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练习强度适宜。
它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到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
事实上,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尝试早在七十年代末已经开始。
1978年教育部等《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通知》印发、《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草案)和“关于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通知”等文件颁布后,为了认真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精神,一些学校开始了由传统课间操向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转变。
之后,尤其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逐渐呈现蓬勃之势。
1999年5月25-28日来自全国教育系统的300余名代表观摩了辽宁省鞍山市、营口市和大连市27所中小学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该省教委为了进一步推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自1996年起至1999年5月连续四年举行了四届全省中小学课间操体育现场会,通过几年的不断总结经验,该省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质量不断提高,推动了该省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和谐发展。
推进小学足球特色学校发展的实践研究
推进小学足球特色学校发展的实践研究足球是一项受到世界各国人们喜爱的运动,根据《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的精神,推进足球特色学校发展建设是中小学体育工作的重点内容。
基于此背景,我校对“创新办学理念,突显足球文化;基于学校实际,浓厚足球氛围;突显学生主体,普及足球运动”的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为其他学校建足球特色校提供借鉴意义。
标签:小学足球特色学校建设作为一项热门的体育运动,足球日益受到世界各国人们的喜爱。
国家主席习近平是超级贝迷,在爱尔兰草坪一展球技、“祝巴西队好运”等足球外交行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足球的热爱之情以及虚心学习、积极外交的治国态度。
国务院等部门结合我国足球运动发展现状,印发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
随后,教育部等部门也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
这些文件的出台,意味着我国政府已经将足球运动纳入国家战略部署范畴。
近几年来,我校根据这些文件精神,进行了足球特色学校的建设,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一、创新办学理念,突显足球文化在实践的过程中,仓山小学把“足球文化”体现在办学理念之中,组织学生积极开展足球运动,制定了两个“坚持”方案:一是坚持以兴趣培养为主,促进学生均衡发展,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成长;二是坚持文明比赛、团结一心、不畏艰难的足球精神。
把两个“坚持”作为开展足球工作的重要指导精神。
各项足球运动也都围绕两个“坚持”展开,强调将阳光体育精神落到实处,贯彻素质教育教学理念。
以体育课程为基础,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加强训练,寻找突破口;立足群体基石,提出“加快科研步伐、科学发展足球运动、挖掘趣味足球项目”的口号,旨在推动校园足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学校领导充分意识到发展足球运动对于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的意义,并且把体育工作纳入校园课程体系中,积极倡导与弘扬阳光体育精神,营造良好的校园足球运动氛围,带动广大师生的运动情绪。
体育特色教学工作总结报告
体育特色教学工作总结报告
近年来,随着体育教育的不断发展,体育特色教学工作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体育特色教学工作是指在传统体育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体育素养和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学校也积极探索体育特色教学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在我将对这一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报告。
首先,我们学校注重体育特色教学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通过开展教研
活动和教学观摩,我们不断总结和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同时,我们也鼓励教师们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创新体育特色教学工作。
其次,学校加强了体育特色教学工作的组织管理和保障措施。
通过建立健全的
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制度,确保体育特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同时,学校还积极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特色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参与度。
最后,我们学校还注重了体育特色教学工作的成果评价和效果分析。
通过定期
开展体育特色教学工作的评估和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确保教学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同时,学校还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共同推动体育特色教学工作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体育教育资源和服务。
总的来说,体育特色教学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对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们学校将继续加大对体育特色教学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体育教育服务。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学校的体育特色教学工作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开展集体体育活动”。
可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仅是学校体现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和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真正落实学生每天在校一小时活动时间的具体体现。
因此,认真分析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对解决目前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和提高有效性具有深远的意义。
标签: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问题对策为了推进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和阳光体育活动,有效地落实“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和理念,大部分中小学都能按照要求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增加大课间活动时间,为全面发展学生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代中小学学校体育是由体育与健康课、大课间体育活动、课余体育活动三大部分组成。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延伸,是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仅内容更丰富,组织形式更灵活,活动时间更长,而且发挥的作用也更大。
如大课间体育活动能更好地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放松身心,进行体魄锻炼,促进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素质;能让学生更充分地享受体育,感受体育的魅力,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和潜能,为学生终身体育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能更好地促进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营造积极向上的校风,提高中小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
一、目前中小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学校不够重视第一,校领导思想上认识不够。
在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和学校体育传统教育模式的制约与局限,有些校领导对大力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认识存在偏差,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存在着只注重表面形式和应付检查的现象,没有真正认识到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模式案例研究
4、定期进行评价和反馈。
4、定期进行评价和反馈。
为了确保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有效性,学校应定期对活动进行评价和反馈。评 价结果可以作为改进活动的依据,同时也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四、案例分析
四、案例分析
以上述某市中学为例,该校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通 过全校范围内的推广,学生的运动时间明显增加,身体素质得到了提升。其次, 全校师生在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最 后,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成功和快乐,提高了自信心和积极情绪,有助于形成 健康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1、民族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往往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反映了特定民族的 文化和精神面貌。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与特点
2、地域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受到地域环境的影响,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3、娱乐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 参与。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与特点
三、石林一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个案研究
6、成效与影响:通过多年实践,石林一中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学体育校 本课程开发相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心理健康状况 得到了改善。
谢谢观看
4、文化传承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培养 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素养。
三、石林一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个案研究
三、石林一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个案研究
石林一中位于云南省石林县,是一所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近年 来,该校积极推进体育课程改革,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体育校本课程相结合,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下是石林一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
一、背景介绍
一、背景介绍
近年来,随着学生课业负担的加重,体育活动时间逐渐减少。为了解决这一 问题,某市一所中学率先开展了大课间体育活动。这种模式很快在全市范围内推 广,并成为该市的一大特色。
体育大课间活动总结
体育大课间活动总结一、引言体育大课间活动是指学生在长时间课堂学习之后,在课间休息时间进行的体育锻炼活动。
这种活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体育大课间活动,学生可以放松身心,增强体质,促进社交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将对体育大课间活动进行总结,探讨其意义、内容和效果,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二、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意义体育大课间活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首先,体育大课间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放松身心,缓解长时间课堂学习带来的疲劳感。
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适当进行体育活动可以让学生身体得到锻炼,同时也可以让大脑得到休息,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体育大课间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
现代学生普遍存在体育锻炼不足的问题,长时间坐着学习容易导致肌肉萎缩、脊柱畸形等身体健康问题。
通过体育大课间活动,可以让学生进行跑步、踢球、打篮球等有氧运动,提高身体的耐力、力量和灵活性,促进身体健康的发展。
再次,体育大课间活动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社交交流。
在体育活动中,学生可以与同学们一起进行各种有趣的活动,通过参与团队合作以及互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集体活动中,学生可以互相分享、互相帮助,增强彼此之间的友谊和信任。
最后,体育大课间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体育活动中,学生不仅要发挥个人的能力,还要与其他队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协作能力和责任意识,为他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体育大课间活动内容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活动。
首先,有氧运动活动。
这类活动可以包括跑步、跳绳、慢跑、健身操等,可以通过组织一些有趣的游戏或者比赛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活动的吸引力。
同时,这些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的耐力和爆发力。
其次,球类运动活动。
这类活动可以包括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等,通过进行比赛或者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创建大课间活动特色,发展学校特色体育——郊区初中学生大课间活动有感
排球运 动是 我 国传 统体 育项 目, 它不 仅具有 趣 味性 , 赏 观 性 。还具有独 特的优点 , 是安全性 与娱乐性 。它 可以按照 规 就 则 , 活地调整 比赛 的场地 、 灵 人数 等 , 以越来越 受到群众 的欢 所 迎, 使其普及 面越来越广。随着我 国排球项 目比赛所产生的影响 的加大 , 郊区初级 中学 中, 排球的普及面也在随之而拓宽。 2 实 施 特 色大 课 间的 几 点 尝试 我 校 几 个学 期 以来 开 展 特 色 大课 问活 动 , 过 一 个 阶 段 的运 经 行, 明确 以下几点 : 21 将大课问活动 的目标明确化 . 体育大课间活动 的内容要与课 堂教学密切配合 , 充分体现其 作为课 堂教学的延续补充作用 。在课外活动时 间进行一 定强度 的体 育锻炼 , 以增强体质 , 可 并且可使大 脑皮层 与学 习相关 的神 经中枢得 到休 息和调整 。所 以要根据不 同年级或年龄学生 的特 点, 分段进行 内容的统筹安排 。 2 选 择 正 确 的 活动 特 色 项 目 . 2 我 校 地 处 郊 区 , 园较 小 , 材 不 够 完 善 。在 选 择 特 色项 目 校 器 时发现 : 排球是 我校 比较理 想的体育锻 炼项 目。排 球运动入 门 快, 对场 地 、 环境的要求 不高 。它不 但可 以促进 学生 的灵 活 、 敏 捷、 准确 等, 而且 同时在多人中进行 , 又促进了班级学生的相互合 作与配合意识 。往往一个班级只需 要4 5 ~ 个排球 , 就可以让全班 同学都活动起来 。而且像排球的一人传给多人 、 多人 围成圈子后 互垫等内容 占地面积小 , 场地 及风力限制小 , 常适合 我们这 受 非
纪律性上有 明显进步 , 在技战术上更注重与他人 的配合 , 排除 了
特色体育大课间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特色体育大课间活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摘要: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几年在传统课间操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的一种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是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h的重要举措。
本文从大课间活动的组织模式、活动内容、场地器材、活动空间、特色活动和评价等方面分析了创新学校体育大课间的实施策略,以期提高体育大课间的实效性。
关键词:大课间活动;创新;实施策略引言体育学科有其独特的学科特性,具有广泛的育人价值与空间。
它涉及育人的各个领域,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学科之一。
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好合理、科学、充满美感的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对丰富体育课程的内涵、延伸体育课程的空间、拓展体育课程的教育价值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的原则一是坚持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原则。
大课间活动要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练于乐。
二是坚持全面性原则。
大课间活动应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与新课标理念相结合,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机结合,尽量满足各年龄段学生体能发展的要求,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是坚持安全第一原则。
教师在大课间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出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四是坚持科学性原则。
大课间活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从实际出发,以全面落实教学计划且不增加学业负担为前提,合理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内容,将艺术、体育与学校特色创建融为一体。
2体育大课间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对策2.1创新多样组织模式,保障大课间活动的“有效力”2.1.1“集体活动与自主选择”相结合模式“集体活动与自主选择”相结合模式就是在国版操的基础上,通过体育教师创编多种形式的自编操或者活动,让学生在大课间中自由选择进行练习。
例如,在集体进行完国版操后,分年级进行自编操,不同的时间进行轮换;也可以创编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练习中进行选择,如在大课间自主活动中让学生进行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跳绳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通过个人或者集体的练习来满足学生的兴趣差异。
体育大课间活动总结大课间比赛心得体会【三篇】
体育大课间活动总结大课间比赛心得体会【三篇】体育大课间大课间比赛1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觉、快乐地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中来,促进孩子们的健康发展,我们学校秉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理念,坚持“把健康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的原则,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及特点,实现了突出特色、动静结合、全员参与的阳光体育。
1、提高认识,多维组合,全力打造大课间活动品牌(一)领导重视,健全制度,有力的后勤保障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主任为执行组长,班主任、体育教师为主要成员的“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完善并制定有关制度、方案,形成了“学校统一领导、班级全力支持,班主任积极配合、体育教师具体实施、任课教师全员参与”的五级管理工作格局,这为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学校还购置了篮球、毽子、跳绳等器械,保证了活动实施的物质基础。
另外,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我校还动员学生自备活动器材,丰富了学校活动器材的种类。
(二)以激励为评价手段,全面落实“每天锻炼1小时”为确保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锻炼时间,我校大课间活动安排在每天的上午第二节课后及下午第二节课后进行,总时间为为60分钟。
我们把学生按着高年级和低年级相结合、按体操队形分成八个纵队,每个纵队自成一组,有高年级素质较好的同学任本组的组长。
每天由不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对各班大课间活动进行评比。
大课间活动内容的完成质量为评价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
并将一周的评比结果进行公布。
达到:促进、鞭策、提高的效果。
(三)注重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群策群力不断改进并丰富大课间活动的内容。
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并不只是体育教师的事情,如果仅仅局限于体育教师,那么大课间活动的质量可想而知。
因为这些工作需要集体的智慧才能不断地从一个高度提升到另一个高度。
为此,我们通过广泛地调研,认真听取师生的批评与建议,使我校大课间活动在全体师生的批评与建议中逐步完善起来。
篮球特色学校大课间活动方案
篮球特色学校大课间活动方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真正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促使学生乐于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提高我校篮球运动的水平,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同时也为了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营造快乐成长的校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一、活动目标:1、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运动,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养成每天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锻炼方法和运动技能,提高学生基本身体素质.3、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以及不怕艰辛,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4、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篮球的兴趣,提高我校篮球运动水平,打造篮球特色学校品牌.二、成立大课间活动工作小组组长:组员:三、实施措施:1、确定好大课间活动的时间.使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在时间上得到有力的保障.(另附:学校作息时间表)2、选择设置丰富的活动内容,制订详细的活动流程,让各个班级都能明确知道每天的活动内容、所需的活动器械以及场地安排等.使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在条件上得到有力的保障.(另附:各班级活动安排表、活动场地划分示意图)3、由校长室、教导处、体育科组协调学校各部门、各办公室、各班级的所有教师参与到大课间活动中去,使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在师资配备、组织管理、安全后勤以及运动技术指导上得到有力的保障.四、活动说明:1、全校师生应高度重视,各班级必须严格认真地按此方案落实大课间活动.确保师生共同参与,保证活动的时间与活动质量.2、各班按照《活动安排表》所安排的内容,到指定的活动场地进行活动.各班应仔细阅读《场地划分示意图》,明确每天各项活动内容所指定的活动区域.雨天则在本班教室进行活动.(各班级一律不准占用大课间活动时间做其他事情)3、各班原则上必须按规定内容活动,如果在活动中有多余时间或在已熟练掌握规定内容的情况下,各班可以结合本班师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师生乐于参与、易于进行的简单、安全、文明、健康的活动内容进行补充活动.4、各班在活动中,若在活动方法,运动技术上需要指导时,可以要求负责本场地的体育教师给予辅导.各班在活动中应加强安全教育,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时,应及时停止活动并汇报当天行政值日人员,在排除安全隐患后才能进行活动.5、各班班主任应按学校规定,每天填写《大课间活动情况记录表》,对每天活动的内容、活动的情况作简单的记录.五、活动安排:六、具体操作方法一年级负责教师:卢锐超一、活动地点:教学区广场二、出场顺序和路线:出场顺序依次为一(1)班、一(2)班、一(3)班一(4)班、一(5)班和一(6)班,从小广场阶梯下到教学区广场后齐步走到各班指定的位置.三、活动内容和要求:1、进场,音乐响起后,30秒内在教室外的走廊整齐、安静集合,两路纵队进场,3分钟内到达活动地点,行进间队伍要求整齐、安静,直角拐弯,并踩准音乐节奏,体育委员走在前面,班主任和落班老师各站一路纵队队尾.2、徒手篮球自编操(以少儿健康舞蹈为基础,配合篮球技术动作,如攻防技术等,结合一年级的实际,突出篮球的特点,编出一套轻松、愉快、节奏感强的自编操)要求动作整齐划一,协调和美感明显.3、分班活动:风车长龙由各班主任和落班老师作为龙头带领着自己班的学生进行长龙组合活动,具体方法:学生统一右手拿风车,左手扶着前一同学的左肩膀,组成一条长龙,在龙头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游龙活动,风车的方向的变换,如上举、侧摆、左右摆动等动作组合.游龙活动中,可以穿插一些双龙竞赛、图案组合等活动.要求:①龙头老师要掌握好学生奔跑的运动量,避免奔跑速度过快导致学生的运动强度过大;②要教育好学生在活动中的纪律,不能随便离开队伍,必须保持队伍的完整性.③组合活动中,要求学生动作到位.4、放松操:手语舞《感恩的心》跟随着轻快的音乐,通过手语等动作完成放松身心.动作缓慢舒展.要求:各班老师指挥好学生进行放松,老师做动作引导.5、退场:在完成了放松操后,退场音乐响起,学生有序的缓慢的走回教室,做好下一节课的可前准备.要求:轻松、有序、缓慢.二年级负责教师:罗焕铭一、活动地点:正门广场二、出场顺序及路线:各班出场顺序依次为二(1)班、二(2)班、二(3)班、二(4)班、二(5)班和二(6)班,学生自带乒乓球和球拍,把球放在口袋,统一右手拿球拍,二(1)班和二(2)班从7号楼梯到正门广场,二(3)班、二(4)班从6号楼梯通过招生处到正门广场,二(5)班和二(6)班从2号楼梯经北校道到正门广场,到达目的地后把球拍放在右脚旁的直线上(球拍红色一面朝上,拍柄朝后).三、活动内容及要求(音乐与主会场相同)1、进场:“冲锋号”音乐响起后,30秒内在教室外的走廊整齐、安静集合,统一右手拿拍(横拍抓法),两路纵队听“运动进行曲”进场,3分40秒到达活动地点(放好乒乓球拍),行进间队伍要求整齐、安静,直角拐弯,并踩准音乐节奏,体育委员走在前面,班主任和落班老师各站一路纵队队尾.2、篮球自编操:①0—24秒:少儿健康舞②25秒—1分49秒:街舞③1分50秒—3分:第三套广播体操.④3分01秒—3分41秒:篮球技术动作(攻守技术)3、分班活动乒乓球:2分钟学生拿球拍和球,排队走到分班活动场地,各班活动地点(见图),每班学生分4组围成圈.进行以下活动:①5分钟,原地垫球(如正手垫球、反手垫球或者正反手垫球).②8分钟,按顺序绕本组垫球跑或者两人绕圈追赶跑等.③5分钟,学生自由组合进行乒乓球游戏.要求:学生保管好自己的乒乓球和球拍,注意安全.垫球时,哪里掉球捡起来后原地重新开始.4、放松操学生听到音乐后原地面向主会场做手语舞《感恩的心》.5、退场学生自带球和球拍自由走(禁止跑)回教室.。
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探索与创新
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探索与创新摘要:我国教育工作中体育是重要学科之一,体育教学在发展学生的身心素质、丰富校园体育生活、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遵守纪律等方面是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替代的,提高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就是体育课程的核心价值所在。
根据小学生的运动需求及特征,学校应当不断丰富体育大课间活动内涵,以丰富学生体育运动的形式,并通过社团、体育游戏来引导学生积极加入其中,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增强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大课间活动体育教学优化对策引言小学体育教学应注重对小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以促进学生未来的学业发展。
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重视小学生体育品格和精神的培养、加强创设情境力度、培养小学生进行自主活动、多组织体育比赛,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知识和技巧,从而加强对小学生学业与发展的支持。
学生在多样化的课间大活动参与过程中,将能全身心地投入活动中,并享受活动的乐趣,这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开展大课间个人活动,营造良好运动氛围体育大课间具有活动内容丰富多样且练习强度适宜等特点,是调剂学生学习压力以及增强身体素质的主要途径之一。
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目的是让学生乐于参加并且积极地探究增强身体素质的方法并自觉开始锻炼,受学生的主观因素影响颇大。
在体育大课间开展个人活动能更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和其个性成长,并且能在个人活动的相互竞争中,使其感受到运动的快乐与体育的魅力,促使学生在竞争意识以及相互交流中丰富校园的体育文化,极大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个人出发,利用易开展、易上手的体育项目增强学生的主观运动意识,以个人活动为基础营造良好的集体大课间氛围。
2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观小学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也会受到教师观念的影响。
所以,在小学体育课上,必须遵循终身学习和为人师表的原则,积极探索合适的教学方式,通过课后总结反思来提高自身的认识和专业技能,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关于篮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以傅村小学为例
关于篮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以傅村小学为例摘要:傅村小学秉承“尊其道,贵其选”的办学理念,努力培养既有学科基础,又有个性特长的少年儿童。
篮球是我校的传统体育项目,我校希望通过篮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篮球的基本知识,在活动中掌握篮球的基本技术。
关键词:小学篮球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前言:篮球是集竞技、健身、娱乐和益智为一体的集体性运动项目,傅村小学秉承“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全面而适合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努力培养既有学科基础,我校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体育设施和器材资源及课程内容资源等体育课程资源是实施篮球校本课程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1.开发过程(一)开发背景1.当前的教学环境学校教学过程中,发展“阳光体育”、“体艺2+1”等是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些重要措施。
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全面发展适合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结合我校目前的情况,对“篮球文化”特色办学的大胆创建,并以此为头,来带动各项体育工作的发展与进步。
2.开发的优势有一流的特色校园环境。
我校在2013年1月建成新的校区。
干净、优美、舒心的校园环境为教育教学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也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
(二)开发对象自建校以来,学校不断改进办学条件,规模不断扩大,学校现有49个教学班,在校2000多名学生,教职工100余人。
2017年在金东区小学生男篮比赛中荣获第一名,更是连续几年为我校篮球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三)开发内容1.分析学生情况根据学生的年龄、生理特征和运动的兴趣爱好三方面和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相结合的评价标准,按各年级划分课程的内容,最大限度确保学生在不同的年级和不同的水平人人都有球练,人人都有指导,来获得最大限度的提高。
2.开展各类篮球综合性活动建设以篮球运动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营造浓厚的篮球运动氛围,做好篮球运动的基础教育和普及工作举行篮球竞赛周和篮球文化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年级组之间的循环赛,评选出优胜班级。
以足球为特色的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实践研究
以足球为特色的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实践研究【摘要】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是我国提出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项目,校园足球也是我国一直以来重视的体育项目,它关系着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
我校作为全国首批足球特色学校,校园足球文化浓郁,为更好地发展大课间与校园足球,有效地将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本文通过实践探究法讲述了以足球为特色的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实践结果和问题分析。
【关键词】足球;特色;阳光体育;大课间;实践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不断提高我区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掀起阳光体育运动的新高潮,推进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整体提高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的质量的一个项目。
桂林市育才小学作为首批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十几年来致力于校园足球文化的打造与提升,“人人能参与,班班有球队,每周有比赛”已经是育才小学多年来的常态,除了常规的训练和比赛,育才小学还创编了特色足球操,设立足球文化墙,各班编写班级足球小报等,校园足球文化浓郁。
因此,开展以足球为特色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已成为育才小学大课间活动的重要形式。
1.把足球运动融入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价值1.符合体育教学内容的要求体育教学是学校培养学生体育素质的一种方法,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促使学生的体育素质得到提升,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足球教学是小学体育教学的内容之一,把足球这一教学内容融入体育大课间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得到进一步巩固,体育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完全符合体育教学内容的要求。
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足球运动作为一项活力四射的运动,不仅可以修身,还可以养性。
足球运动能有效发展人体速度、力量、敏捷等身体素质,并能提高呼吸系统、血管肌肉骨骼等人体功能,达到促进人体健康的目的。
此外,足球运动能张扬学生个性、提高竞争意识、释放学习压力、改善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培育良好的品德,形成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内心环境。
桦甸五中积极开展体育艺术教育特色校园的研究
《积极开展体育艺术教育特色校园的研究》课题设计论证方案一、课题的意义及价值(一)、理论意义特色学校创建,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和生长点,是深化素质教育、实现教育创新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是彰显学校鲜明个性、升华学校办学境界的立足点。
因此,桦甸五中将整合学校资源、挖掘潜在优势,深入开展特色学校创建活动。
通过开展创建活动,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共同成长;特别是要让学习者感受到成长的快乐与幸福,体验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最终形成五中独特而鲜明的个性,提高办学品位和质量,满足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结合五中实际情况,深化师资培训,扎实推进阳光体育活动、大课间活动和民族体育、民族艺术特色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教育教学均衡协调发展。
二、特色学校建设步骤和目标在特色学校建设中,我们将分三步走,即“确立特色—打造特色—显现特色”。
(一)近期目标:确立特色项目(2012年)。
主要工作。
(1)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2)注重引领,提高认识,达成共识,制定特色发展规划。
(3)启发指导教师形成共同的教育价值观,达成共同的行动目标,将他们培养成为学校特色资源的开发者。
整理开发体、音、美有关资料,进行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
(4)各年级按规划要求开展创建工作,确保特色初步显现。
(二)中期目标:形成学校特色(2012年—2014年)。
主要工作。
(1)学校根据特色发展规划和特色建设的总体目标,精心谋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全面推进。
(2)研究完善与创建工作相匹配的各方面规章制度。
(3)各年级组、各兴趣活动小组开展系列特色活动,确保特色进一步强化并显现。
(三)远期目标:形成学校特色(2015年)。
主要工作。
(1)形成学校独特文化和校本资源。
(2)争取上级支持,对学校进行整体包装。
(3)完成“桦甸市特色学校”课题论证。
三、推进措施在特色学校建设中,我们将从学校实际出发,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采取推进措施,力争把学校的特色做实、做强、做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特色学校的特色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
作者:叶松生
来源:《少男少女·教育管理》2017年第03期
摘要: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对传统的课间操的继承和发展,现已成为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校是2016-2019年度广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定向越野),为了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发挥学校特色,我校以定向运动为特色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
定向运动是借助指北针按规定顺序找出在地图上标注的若干个检查点,以最短时间通过全程的运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团结合作能力。
为了保障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有效进行,学校应完善管理制度,并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积极性。
关键词:大课间体育活动;定向运动;学校特色;实践;反思
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增强青少年体质提出的意见中指出,要认真落实各项措施,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至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开展各项体育活动。
在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1年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2011年教育部印发的《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中,均对“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做了要求。
早操、体育课和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生在学校参加的主要体育活动。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传统的课间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其持续时间长(25~40分钟)、活动内容多样、组织形式灵活、练习强度适宜等特点,已经成为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校是广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定向越野),为了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发挥我校特色,我校以定向运动为特色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
一、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
1. 科学合理地安排活动内容
选择合理的项目和安排适量的运动负荷是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效进行的关键。
一方面,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且具有趣味性的项目,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另一方面,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运动负荷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身体发展状况,在提高学生体能水平的同时,不影响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按照各年级的水平设置合理的定向运动的路线。
2. 确立活动开展的机制
学校要统一安排,在制度上保障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一般来说,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长为25至40分钟,学校要从制度上对此予与保证,并规定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不被其他活动占用。
此外,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全员参与的活动,除了体育任课老师与各班班主任外,学校的各个职能部门也应积极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管理与监督。
同时也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形成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局面。
二、以定向运动为特色,有效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
定向运动活动集健身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很适合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
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还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游戏环境中锻炼自己的识图、用图能力,同时能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合作意识、坚强意志有着积极的意义。
1. 定向运动的特点
(1)适用性强
定向运动对场地的要求低,校园内的定向运动可以选择一片较大的空地为场地,也可以在操场上进行百米定向,甚至可以在教学楼内开展。
此外,定向运动对难度没有硬性规定。
定向运动的活动要求是找到一个个指定的目标,在路线的设置上可以简单,也可以曲折复杂。
因此,学校可以根据学生身心特点,按不同年段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定向活动。
(2)集智力锻炼与体力锻炼于一体
定向运动是一项集智力锻炼与体力锻炼于一体的运动,能够考验学生在不同环境下能否正确判断前进路线与是否具有果断决策与应变的能力。
参与的学生借助地图,以徒步越野跑的形式,在最短的时间内跑完每个检查点后到达终点。
定向运动比赛是一项综合各方面知识、技能的比赛,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可以通过其趣味性和娱乐性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进同学之间的情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定向运动是一项非常健康的智慧型体育项目,是集合德、智、体、美、劳于一体的体育项目,在定向运动过程中,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和困难,这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排除问题,克服困难,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校园定向活动的内容
定向运动形式多样,考虑到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长,新型校内定向运动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校园定向是在学校的操场上、教室里或体育馆内为学生设计的一种游戏。
活动形式和内容丰富,如定向跑、定向接力、拼图、跳绳等,它不拘泥于某种具体的活动,而主要是以通关的形式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协同合作能力。
校园定向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耐力跑基础,也要有快
速读懂地图、正确辨别方向的能力。
在练习时学生要合理控制节奏,要依次到达地图上标出的各点。
我校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针对不同的学年段开展了不同的校内定向活动。
如在中、高年段开展定向跑和定向接力活动。
定向跑:学生根据手中的校园平面图,依次到达地图上的各标识地点,并做好打卡记录,然后返回出发点,以最短时间完成的学生获胜。
(把男、女生各分成四组进行练习,每组跑同一组图,若多人同时到达同一标识地点打卡,则先到者先打卡。
)定向接力活动:把学生分成八组进行比赛,每组五人,每组有五组图,每人跑一组图,最快完成的组获胜。
在这两个项目中,学生必须快速读懂自己手中的地图,然后按照地图顺序到达指定的地点,在这期间需要克服困难、独立思考,定向接力活动中还需发挥团结合作精神。
三、开展特色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反思
1. 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保障特色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首先,学校要重视大课间体育活动,把开展好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内容,使大课间体育活动成为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制度管理上明确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长以及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要求,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真正得到执行。
其次,大课间体育活动持续时间较长,涉及的场地和器材也较多,这就要求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具有新颖性和趣味性,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学校要以自身已有的资源以及在校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为基础,利用好所有能利用的场地,制定出适合各学年段学生的各种活动。
我校校园定向以通关的形式,把各种游戏活动组合到一起,游戏活动灵活多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体育锻炼的效果。
最后,学校体育工作要重视安全管理。
学校管理部门和班主任在体育活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活动安全教育、组织纪律性教育;学校还要定期检查体育场地、设施,保证活动的安全进行。
2. 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积极性
学校应加大管理力度,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将大课间体育活动列入学校的工作流程,与班集体、个人的评优相结合。
在教师方面,实行考核激励机制,把大课间体育活动情况和效果纳入班主任、教师的绩效考核;在班级评价方面,学校定期对各班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验、评比,并以此作为评选优秀班集体的重要依据;在学生个人方面,把学生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的个人表现,如任务完成情况、独立思考能力优劣、团结合作水平高低等,作为评选优秀个人的重要指标。
从而提升教师与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实现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它以体育活动为载体,全面育人,调节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校积极响应国家“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号召,重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并积极发扬校园特色,以定向运动为载体有效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
开展特色大课间体育活动,增强了学生体质,提高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彰显了我校特色。
参考文献:
[1]张文清,肖波,陈满兰.定向越野与地形[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曲宗湖.构建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N].中国教育报,2001-06-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