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公式定理定律概念总结材料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精简完整版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精简完整版

高中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 t2-V o2=2as1.平均速度V平3.中间时刻速度V t/2=V平=(V t+V o)/24.末速度V t=V o+at5.中间位置速度V s/2=[(V o2+V t2)/2]1/26.位移S=V平t=V o t+at2/2=V t/2t7.加速度a=(V t-V0)/t {以V0为正方向,a与V0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0):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 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 a=(V t-V0)/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0=0;2.末速度V 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0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 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 o t-gt2/22.末速度V t=V0-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 t2-V02=-2gs4.上升最大高度H m=V0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0/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以及高中物理定理、定律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以及高中物理定理、定律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以及高中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

有用推论Vt2-Vo2=2as3。

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

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

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

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

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

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 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

位移和路程。

参考系。

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 2。

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

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

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 2。

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

有用推论Vt2—Vo2=—2gs 4。

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

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物理概念、定理、公式汇总

高中物理概念、定理、公式汇总

高中物理基本概念、定理、定律、公式(表达式)汇总一、质点的运动----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加速度a=(V t-V o)/t 以V o为正方向,a与V 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2.末速度V t=V o+at3. 位移S=V o t+at2/2=V平t=V t/2t4. 有用推论V t2 -V o2=2as (题目中没告诉时间的时候先考虑此公式)5.平均速度V平=S总/t总6.中间时刻速度 V t/2=V平=(V t+V o)/2 (适用于匀变速)中间位置速度V s/2=[(V o2 +V t2)/2] 1/2 (适用于匀变速)7.实验用推论ΔS=aT2ΔS=S2-S1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延伸公式:S m-S n=(m-n)aT28.打点计时器求速度: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V2=(S1+S2)/T1-2打点计时器求加速度:①a=ΔS/T2(适用于理想纸带,即ΔS都相同,或者相差非常小,可近似处理的)②逐差法:a=(S6+S5+S4-S3-S2-S1)/(3T)210. 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 o):m/s 加速度(a):m/s2末速度(V t):m/s时间(t):秒(s) 位移(S):米(m)路程: 米(m)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 t-V 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速度与速率、s--t图、v--t图2) 自由落体1.初速度V o=02.末速度V t=gt3.下落高度h=gt2/24.推论V 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地球两极最大;在高山处比平地小。

3)* 竖直上抛1.位移S=V o t- gt2/22.末速度V t= V o- gt (g=9.8≈10m/s2 )3.有用推论V t2 -V 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 m=V o2/2g (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 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1500字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第一章: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研究物体运动和受力的学科。

主要内容包括质点运动、力与运动、运动的规律、机械能守恒等。

1. 牛顿三定律第一定律:若物体受力为零,则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第三定律:如果物体A对物体B施加一个力F,则物体B对物体A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F。

2. 静止与运动静止:物体的速度为零,即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运动:物体的速度不为零,即物体正在发生运动。

3. 动能与势能动能:动能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平方成正比。

势能:势能是系统中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势能转换为动能需要经历物体的运动。

4.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指的是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的总量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保持不变。

第二章:热学热学是研究物体热现象及物体热力学性质的科学。

主要内容包括温度、热能转移、理想气体等。

1. 热量和温度热量:热量是物体内能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物体之间或物体内部的能量转移。

温度:温度是物体温度与热平衡状态下的物质性质相关联。

2. 热传递方式热传导:热传导是指物体内部由高温区向低温区以分子间的碰撞传递能量的过程。

热辐射:热辐射是指物体通过发出电磁波的方式向外界散发能量。

热对流:热对流是指物体内外的流体通过对流传递能量的方式。

3.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热学表达形式,它指出,在一个系统内,在一个循环过程中,系统对外界做的功等于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与系统内部能量变化之和。

4.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表示气体的压强、体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它可以用来描述气体的性质。

PV= nRT其中P表示气体的压强,V表示气体的体积,n表示气体的物质的量,R为气体常量,T表示气体的温度。

第三章:电磁学电磁学是研究电场、磁场和电磁现象的学科。

高中物理全部公式、定理、定律总结

高中物理全部公式、定理、定律总结

高中物理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必修一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一、质点(A )(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参考系(A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三、路程和位移(A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

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

图2-1-1中质点轨迹ACB 的长度是路程,AB是位移S 。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

比如说某人从O 点起走了50m 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四、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 )(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

即v=s/t 。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 )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高中物理常见定律和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常见定律和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常见定律和公式总结在高中物理中,有许多常见的定律和公式,它们是我们学习物理的基础。

掌握了这些定律和公式,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解决物理问题。

下面是对一些常见的定律和公式的总结: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的运动状态,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直到外力强迫其改变运动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合力等于其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即F=ma(其中F表示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所受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任何一个力的作用都必然伴随着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4. 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即F=G(m1*m2/r^2)(其中F表示引力,m1和m2分别表示两个物体的质量,r表示它们之间的距离,G为引力常数)。

5. 胡克定律:弹性力(弹簧力)与伸长或压缩弹性体的伸长长度或压缩长度呈比例关系。

即F=kx(其中F表示弹性力,k表示弹簧常数或刚度系数,x 表示伸长或压缩的长度)。

6. 速度公式:速度等于物体位移对时间的导数。

即v=Δx/Δt(其中v表示速度,Δx表示位移,Δt表示时间)。

7. 加速度公式: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对时间的导数。

即a=Δv/Δt(其中a表示加速度,Δv表示速度的变化量)。

8. 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等于其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的一半。

即E_kin=1/2mv^2(其中E_kin表示动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9. 动量定理:物体的动量等于其质量乘以速度。

即p=mv(其中p表示动量,m 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10. 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孤立系统中,能量总量保持不变。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物理定律和公式,它们涉及到了物体的力学性质、运动学和能量转化等方面。

学生们在学习物理时应该牢记这些定律和公式,并能够熟练地运用它们解决相关的问题。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经典总结)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经典总结)

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 极>g 赤,g 低纬>g 高纬)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7、 牛顿第二定律: tp ma F ∆∆==合(后面一个是据动量定理推导)理解:(1)矢量性 (2)瞬时性 (3)独立性 (4)同体性 (5)同系性 (6)同单位制牛顿第三定律:F= -F ’(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11、匀速圆周运动公式线速度:V=ts =2πRT =ωR=2πf R角速度:ω=φππtTf ==22 向心加速度:a =v R R T R 222244===ωππ2 f 2 R向心力:F= m a = m v R m 2=ω2R= m 422πTR =42πm f 2 R 注意:(1)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就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总是指向圆心。

(完整版)高中物理所有定律定理定则大全

(完整版)高中物理所有定律定理定则大全

高中物理所有定律、定理、定则一、牛顿三大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沿一条直线做匀速运动的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受到的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总跟外力方向一致。

运动的变化与所加的动力成正比,并且发生在这力所沿的直线的方向上。

3、牛顿第三定律: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同时产生、同事变化、同时消失、性质总相同。

对于每一个作用,总有一个相等的反作用与之相反;或者说,两个物体之间对各自对方的相互作用总是相等的,而且指向相反的方向二、开普勒三大定律1、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每一个行星都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环绕太阳,而太阳则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中。

2、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在相等时间内,太阳和运动中的行星的连线所扫过的面积都是相等的。

3、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绕以太阳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行的所有行星,其椭圆轨道半长轴的立方与周期的平方之比是一个常量。

三、热力学三大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一个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增量等于外界向它传递的热量与外界对它所做的功的和。

(如果一个系统与环境孤立,那么它的内能将不会发生变化。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也适用于物体对外做功,向外界散热和内能减少的情况,因此在使用:△U=-W+Q时,通常有如下规定:①外界对系统做功,W>0,即W为正值。

②系统对外界做功,W<0,即W为负值。

③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Q>0,即Q为正值④系统从外界放出热量,Q<0,即Q为负值⑤系统内能增加,△U>0,即△U为正值⑥系统内能减少,△U<0,即△U为负值第一类永动机是不消耗任何能量却能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的机器。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精简完整版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精简完整版

高中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 t2-V o2=2as1.平均速度V平3.中间时刻速度V t/2=V平=(V t+V o)/24.末速度V t=V o+at5.中间位置速度V s/2=[(V o2+V t2)/2]1/26.位移S=V平t=V o t+at2/2=V t/2t7.加速度a=(V t-V0)/t {以V0为正方向,a与V0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0):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 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 a=(V t-V0)/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0=0;2.末速度V 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0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 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 o t-gt2/22.末速度V t=V0-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 t2-V02=-2gs4.上升最大高度H m=V0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0/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3篇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3篇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第一篇:力学公式总结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中包含了许多基本的物理学公式。

以下是力学公式的总结:1. 动力学公式- 动能定理: K_2 - K_1 = W- 动量定理: (p_2 - p_1) = FΔt- 万有引力定律: F = G(m_1m_2)/r^22. 静力学公式- 牛顿第一定律: F = 0- 牛顿第二定律: F = ma- 牛顿第三定律: F_{12} = -F_{21}3. 力学中常用公式- 速度公式:v = Δs/Δt- 加速度公式: a = Δv/Δt-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F = G(m_1m_2)/r^2- 位移公式: s = v_0t + ½at^2- 功公式:W = Fscosθ- 动能公式: K = ½mv^2- 动能定理: K_2 - K_1 = W- 动量公式: p = mv- 动量守恒方程: m_1v_1 + m_2v_2 = m_1v_1' + m_2v_2' 总之,力学公式提供了物理学研究的基础,是动态世界中各种科学研究所必需的。

了解和理解这些公式对于更好地进行物理学研究非常重要。

第二篇:热力学公式总结热力学是一门研究热和温度之间关系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热力学公式的总结:1. 热力学一般公式-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 Q - W- 热力学第二定律:ΔS ≥ Q/T2. 热力学中的温标和温度量度- Celsius温度公式:t(°C) = T - 273.15- Kelvin温度公式:T(K) = t(°C) + 273.15- 热容公式: C = Q/ΔT3. 热力学中的物态方程- 理想气体定律: PV = nRT- Carnot热机效率公式:ε_c = 1 - T_c/T_h- Van der Waals方程: (P + a/V^2)(V - b) = RT 总之,热力学公式是研究温度、热量和其它热学参数的重要方程式。

高中物理公式整理(全)

高中物理公式整理(全)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

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5。

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

位移s=V平t=Vot+at2/2=Vt/2t7。

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

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

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

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 2。

末速度Vt=gt3。

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

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 4。

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1)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

高中物理全部公式、定理、定律总结

高中物理全部公式、定理、定律总结

高中物理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一、质点(A)(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参考系(A)(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三、路程和位移(A)(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

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

图2-1-1中质点轨迹ACB的长度是路程,AB是位移S。

ABABC 图2-1-1(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

比如说某人从O点起走了50m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四、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

即v=s/t。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高中物理全部公式定理定律总结

高中物理全部公式定理定律总结

高中物理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必修一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一、质点(A )(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参考系(A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三、路程和位移(A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

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

图2-1-1中质点轨迹ACB 的长度是路程,AB 是位移S 。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

比如说某人从O 点起走了50m 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四、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 )(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

即v=s/t 。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 )米/秒。

A BCAB C图2-1-1(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高中物理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一、质点(A )(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参考系(A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三、路程和位移(A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

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

图2-1-1中质点轨迹ACB 的长度是路程,AB 是位移S 。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

比如说某人从O 点起走了50m 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四、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 )(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

即v=s/t 。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 )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高中物理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一、质点(A)(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参考系(A)(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v=s/t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

(3)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时刻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五、匀速直线运动(A)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8、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质点的运动方向不变,质点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

六、匀速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和v-t 图象(A )(1)位移图象(s-t 图象)就是以纵轴表示位移,以横轴表示时间而作出的反映物体运动规律的数学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

(2)匀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时间轴)的直线,如图2-4-1所示。

由图可以得到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如v 1=20m/s,v 2=-10m/s,表明一个质点沿正方向以20m/s 的速度运动,另一个反方向以10m/s 速度运动。

七、加速度(A )(1)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V V -o o 4位移推论公式:2202t S a υυ-=(减速:2202t S a υυ-=-)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Δs = aT 2 (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T----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十、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和v-t 图象(A ) 十一、自由落体运动(A ) 1、自由落体运动2.自由落体加速度(1)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g 表示.(2)重力加速度是由于地球的引力产生的,因此,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其大小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略有不,在地球表面,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的值就越大,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的值最小,但这种差异并不大。

高中物理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一、质点(A)(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参考系(A)(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三、路程和位移(A)(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

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

图2-1-1中质点轨迹ACB的长度是路程,AB是位移S。

ABABC 图2-1-1(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

比如说某人从O点起走了50m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四、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

即v=s/t。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高中物理基本物理量、定理、定律、公式、(表达式)总结

高中物理基本物理量、定理、定律、公式、(表达式)总结

高中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 t2-V 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 t/2=V平=(V t+V o)/24.末速度V t=V o+at5.中间位置速度V s/2=[(V o2+V t2)/2]1/26.位移s=V平t=V o t+at2/2=V t/2t7.加速度a=(V t-V o)/t {以V o为正方向,a与V o同向(a > 0)做加速运动;反向(a < 0)做减速运动}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 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 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 t-V 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 / s--t图、v--t图 / 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 o=02.末速度V 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 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 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 o t-gt2/22.末速度V t=V 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 t2-V 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 m=V o2/2g (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 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物理全部公式、定理、定律总结材料

高中物理全部公式、定理、定律总结材料

高中物理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必修一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一、质点(A )(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参考系(A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三、路程和位移(A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

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

图2-1-1中质点轨迹ACB 的长度是路程,AB是位移S 。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

比如说某人从O 点起走了50m 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四、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 )(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

即v=s/t 。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 )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一、质点(A )(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参考系(A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三、路程和位移(A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

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

图2-1-1中质点轨迹ACB 的长度是路程,AB 是位移S 。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

比如说某人从O 点起走了50m 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四、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 )(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

即v=s/t 。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 )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v=s/t 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

(3)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时刻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五、匀速直线运动(A )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BAB C 图2-1-18、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质点的运动方向不变,质点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

六、匀速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和v-t 图象(A )(1)位移图象(s-t 图象)就是以纵轴表示位移,以横轴表示时间而作出的反映物体运动规律的数学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

(2)匀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时间轴)的直线,如图2-4-1所示。

由图可以得到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如v 1=20m/s,v 2=-10m/s,表明一个质点沿正方向以20m/s 的速度运动,另一个反方向以10m/s 速度运动。

七、加速度(A )(1)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a=0t V V t- (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速度变化的方向(3)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质点做加速运动; 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则质点做减速运动.八、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A )1、实验步骤:(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重量适当的钩码.(3)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4)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动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5)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6)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三次2、常见计算:(1)2B AB BC T υ+=,2C BC CD Tυ+= (2)2C B CD BC a T T υυ--== 九、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A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t =v o +at (减速:v t =v o -at )2.2o t v v v +=此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v o t+at 2/2(减速:s=v o t-at 2/2)4位移推论公式:2202t S a υυ-=(减速:2202t S a υυ-=-)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Δs = aT 2 (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T----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十、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和v-t 图象(A )图2-5十一、自由落体运动(A)1、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自由落体加速度(1)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2)重力加速度是由于地球的引力产生的,因此,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其大小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略有不,在地球表面,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的值就越大,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的值最小,但这种差异并不大。

(3)通常情况下取重力加速度g=10m/s23.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v t=gt.H=gt2/2,v t2=2gh第二章相互作用力一、力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⑴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⑵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作用于物体产生的两个作用效果。

⑴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或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4.力的分类⑴按照力的性质命名: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⑵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命名: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浮力、向心力等。

二、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⑴地球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重心: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但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所受重力的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①质量均匀分布的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

②一般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几何中心上,可以在物体内,也可以在物体外。

一般采用悬挂法。

3.重力的大小:G=mg三、弹力1.弹力⑴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⑵产生弹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②两物体的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2.弹力的方向:物体之间的正压力一定垂直于它们的接触面。

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在分析拉力方向时应先确定受力物体。

3.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弹簧弹力: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4.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存在弹力的判断方法如果物体间存在微小形变,不易觉察,这时可用假设法进行判定.四、摩擦力(1 ) 滑动摩擦力: N F f μ=说明 : a 、F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 N 无关.(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大小范围: O<f 静≤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五、力的合成与分解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分力。

2.共点力的合成⑴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共点力。

⑵力的合成方法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a.若1F 和2F 在同一条直线上①1F 、2F 同向:合力21F F F +=方向与1F 、2F 的方向一致②1F 、2F 反向:合力21F F F -=,方向与1F 、2F 这两个力中较大的那个力同向。

b.1F 、2F 互成θ角——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及方向,这是矢量合成的普遍法则。

求F 1、F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公式:θCOS F F F F F 2122212-+=(θ为F 1、F 2的夹角)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F ≤ F 1 +F 2(3) 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4)两个分力成直角时,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数。

六、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1)一个物体如果保持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2)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不变,其加速度为零,这是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运动学特征。

1 F 2图1-5-1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亦即F 合=0(1)二力平衡:这两个共点力必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三力平衡:这三个共点力必然在同一平面内,且其中任何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即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平衡(3)若物体在三个以上的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通常可采用正交分解,必有: F 合x = F 1x + F 2x + ………+ F nx =0F 合y = F 1y + F 2y + ………+ F ny =0 (按接触面分解或按运动方向分解)第三章 牛顿运动三定律第四章 力学单位制 1.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

基本单位就是根据物理量运算中的实际需要而选定的少数几个物理量单位;根据物理公式和基本单位确立的其它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

2.在物理力学中,选定长度、质量和时间的单位作为基本单位,与其它的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力学单位制。

选用不同的基本单位,可以组成不同的力学单位制,其中最常用的基本单位是长度为米(m ),质量为千克(kg),时间为秒(s ),由此还可得到其它的导出单位,它们一起组成了力学的国际单位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