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边城》教学设计(通用7篇)

《边城》教学设计(通用7篇)

《边城》教学设计《边城》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边城》教学设计(通用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边城》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分析:《边城》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5小说部分第一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教导学明确阅读小说,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所以本文重点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挖掘小说在时代变迁中的同步存在。

学情分析:《边城》面对的是一群成长在无忧无虑的20世纪九十年代的少男少女,他们的明确活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对这篇通过由赞美自然风土人情上升到对现实的批判的文章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

另外,小说的长篇幅在解读问答上也存在很多的困难。

教学目标:1、了解沈从文及其作品的特点。

2、美读课文,提高学生对含蓄语言的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1、把握作者塑造的翠翠的形象及其身上体现出来的淳朴的人性美。

2、体会课文对人物心理细致入微的刻画。

教学难点:理解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并以此感受小说中蕴含的“人性美”。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设计1:繁华的大都市,令人目不暇接、心醉神迷。

林立的高楼、琳琅的商品、穿梭的人流、怡人的乐园。

闲暇时,我们是不是也想让生活增添点儿古朴意趣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拜读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的《边城》,神游于作品描写的几十年前的湘西,感受那里闪烁着的正直朴素的人性美。

设计2:豆绿清澈的碧溪流水,静美和乐的茶峒古城,同着生活在其中的各色人等,在那热烈欢快的鼓点中散发出古朴之美,为我们构建了一幅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图景。

让我们随着文学大师沈从文的笔触,走进这个田园牧歌式的诗意世界——《边城》。

二、解题1、边城:即边地的小城,指远离城市的小镇,是沈先生在体会上流社会的腐朽生活和城里人庸俗小气自私市侩的风气后,对其故乡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摧毁的淳朴民风的怀念。

《边城》教案设计

《边城》教案设计

《边城》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小说《边城》的基本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

2. 分析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描写,体会作者对湘西风光的热爱。

3. 领会小说所表现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

4. 掌握小说中的民间风俗描写,了解湘西地区的民族文化。

5. 提高阅读名著的兴趣和能力,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1. 小说《边城》情节的掌握。

2. 人物形象的分析。

3.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4. 人性美和人情美的体会。

5. 民间风俗描写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难点1. 小说深刻的思想内涵的把握。

2. 湘西地区民族文化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说情节、人物、环境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小说主题、人物的理解。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片段,深入理解小说特点。

4. 欣赏法:品读小说中的优美段落,提升审美情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小说《边城》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小说情节、人物、环境等。

3. 课堂讲解:讲解小说情节、人物、环境等,分析小说特点。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小说主题、人物的理解。

5.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片段,深入理解小说特点。

6. 品读欣赏:品读小说中的优美段落,提升审美情趣。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8.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小说情节、人物、环境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小说主题、人物的理解深度。

3. 分析学生作业,了解他们对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民间风俗描写的把握情况。

4.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评价他们欣赏小说优美段落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内容是否全面。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反思课堂讲解是否清晰,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小说特点。

《边城》教案设计

《边城》教案设计

《边城》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感悟生命的真谛。

2.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掌握人物性格特点。

3.领悟小说的语言特色,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小说主题,分析人物形象,感悟语言魅力。

2.教学难点: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关系,把握小说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1)介绍作者:沈从文,我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边城》、《湘行散记》等。

(2)简介小说背景:以湘西边陲小镇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纯真爱情和传统道德的故事。

2.理解小说主题(1)引导学生阅读小说,梳理故事情节。

(2)讨论小说主题,如: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人性的善良与美好、生命的价值等。

3.分析人物形象(1)分析翠翠:善良、纯真、坚韧、独立。

(2)分析翠翠的父亲:忠诚、敬业、有责任心、有爱心。

(3)分析翠翠的爷爷:慈爱、包容、有智慧、有担当。

(4)分析翠翠的男朋友:诚实、勤劳、善良、有责任心。

4.领悟语言特色(1)分析小说的语言风格:自然、朴实、真挚。

(2)欣赏小说中的精彩语句,如:“翠翠看着她,翠翠觉得自己也是一只翠翠。

”5.课堂讨论(1)讨论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如:翠翠与翠翠的父亲、翠翠的爷爷、翠翠的男朋友之间的关系。

(2)讨论小说的象征意义,如:渡船、河流、白塔等。

(2)拓展阅读:沈从文的其他作品,如《湘行散记》、《从文自传》等。

四、课后作业2.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人物,为他(她)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人物传记。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边城》,分析小说主题、人物形象、语言特色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内涵,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同时,注重课后拓展,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沈从文的其他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对小说背景了解不够,影响了他们对小说的理解。

关于《边城》教案4篇

关于《边城》教案4篇

关于《边城》教案4篇关于《边城》教案4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边城》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边城》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了解沈从文描绘的湘西风土人情。

2、感受沈从文小说的语言特色。

3、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体会人性之美。

二、重、难点: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和细致含蓄的心理刻画。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内容和过程1、预习导读题:(1)给加点的字注音:喁喁()黑黝黝()焖菜()挪移()竹篁()碧溪且()傩送()涎皮()甬道()莞尔()滨水()蒿艾()角隅()胡诌()嗤笑()茨滩()碾坊()茶峒()(2)用下列词语编写一段话:神往倾心间或悲悯信口开河自言自语(3)快速浏览全文,然后给各部分命一个耐人品味的小标题。

(依次可命名为:往事如梦或移动的心、梦中人的梦或为了谁、水中望月或未了情缘)(4)赏读第一部分:A、这部分可分几个层次,试进行概括。

提示:可分两部分。

“黄昏来时……很觉得悲伤。

”表现翠翠内心的骚动不安;“天夜了……就是这种歌唱出了你。

”写爷爷讲妈妈过去的爱情故事。

B、翠翠为什么看到天上的红云,听着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凄凉?提示:一方面内心寂寞惆怅,一方面又迸发出骚动不安的爱情的火花。

C、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到底缺少了什么?提示:是那朦胧中的爱情,后文说“新的人事”“生活太平凡”与此同。

D、翠翠真的想逃走吗?她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提示:这些莫名其妙的想法实际上反映了其内心的无聊与孤寂。

E、“祖父不理会她”真是她“觉得悲伤”的原因吗?提示:祖父不理会是外部表象,渴望情感的抚慰是真。

F、翠翠为什么对母亲“神往倾心”呢?提示:主要是对母爱的渴求、对母亲的怀念。

G、翠翠为什么对母亲的爱情故事那么感兴趣?提示:源于自己内心对爱情的朦朦胧胧的期盼。

H、作者在这一部分中为什么用了那么多的环境描写?这些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提示:作用不尽相同。

《边城》教案

《边城》教案

《边城》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沈从文及其作品的特点。

2. 把握作者在《边城》中极力要表现的古老湘西的人生形式。

3. 理解《边城》题目的含义,把握作者的创作目的。

二、教学重难点
1. 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和细致含蓄的心理刻画。

2. 把握对人物的描写,如翠翠、祖父,探寻人性之美。

三、教学方法
点拨法、诵读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以“走进湘西,探寻人性之美”为话题,引导学生思考湘西的人性美,从而引出《边城》这篇文章。

2. 作者简介:简要介绍作者沈从文的生平和文学成就,让学生对作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整体感知:学生自主阅读全文,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4. 重要字词讲解:讲解文中出现的重要字词,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

5. 古汉语句式分析:分析文中出现的古汉语句式,让学生掌握古汉语的语法规则。

6. 分析文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创作目的,体会作者如何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

7.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深化学生对文章的认识。

8.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化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9.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同时,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人性之美”,撰写一篇短文,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边城》教案设计

《边城》教案设计

《边城》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边城》的作者沈从文及其创作背景。

激发学生对《边城》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沈从文的生平及文学地位。

概述《边城》的故事背景和主题。

引导学生关注《边城》中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对作品背景的理解。

第二章:情节梗概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边城》的基本情节,理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关系。

培养学生对小说情节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2.2 教学内容详细介绍《边城》的故事情节,重点解析主要章节。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包括翠翠、傩送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阅读选段,理解情节和人物关系。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情节和人物的看法。

第三章:人物分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理解《边城》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其性格特点。

培养学生对人物心理和行为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3.2 教学内容分析翠翠、傩送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

探讨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及对情节发展的影响。

3.3 教学方法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通过扮演人物,理解其心理和行为。

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分享对人物的理解和看法。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边城》的主题思想,包括对自然、人性、爱情等的描绘。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主题的探讨和思考能力。

4.2 教学内容探讨《边城》中对自然和民族风情的描绘,理解其对主题的作用。

分析小说中爱情、亲情、友情等情感的表达方式。

4.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探讨主题相关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汇报,分享对主题的理解和思考。

第五章:教学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总结《边城》的主要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

激发学生对沈从文其他作品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

5.2 教学内容对《边城》进行全面的总结,回顾主要教学内容。

边城教案3篇

边城教案3篇

边城教案3篇一、知识与能力梳理概括小说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旨,领略沈从文小说语言风格。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导读、影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理解小说的主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品味小说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所描绘的湘西边城的淳朴风情和至真至善的人性美。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实施策略预设1.问题设计,合作探究,感受风俗美和人性美。

2.图片展示,营造意境,感受自然美。

3.播放电影视频,体会故事,熟悉家乡文化,滋生自豪之情。

教学重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纯净边城洋溢的“三美”,即自然美、风俗美、人性美。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为小说构筑这样一个环境的深意,也就是对小说主题的把握。

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二、播放边城美景导课(一)播放美景图片 [](二)剧情介绍1.作者介绍(学生介绍,老师补充)[]沈从文(1902——1988),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

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苗族。

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中篇小说《边城》《长河》,是其代表作。

他以抒情小说的文学形式创造了一种描写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

2.故事情节介绍(学生介绍,老师补充)[]民国初年,位于湘西山区的偏远小镇 - 茶峒,有位船总顺顺,颇有名望。

他的两个儿子大佬天保和二佬傩送,同时爱上渡口老船夫的外孙女翠翠。

老船夫怕翠翠重蹈其母因婚姻不幸而殉情身亡的复辙,对她的婚事十分关注。

端午节的夜晚,情窦初开的翠翠邂逅二佬傩送,心中萌发爱慕之情,但在二佬面前却羞于表露。

以后在顺顺家又与大佬天保相识。

一天,顺顺托杨马兵来向老船夫说媒。

老船夫得知大佬喜欢翠翠,不胜欣喜,他试图说服翠翠,翠翠却十分恼怒。

当天,王团总也派人到顺顺家为女儿提亲,他愿以一座新碾房作陪嫁,但二佬傩送表示宁要渡船,不要碾房。

大佬得知弟弟也爱慕翠翠,郁闷不乐,遂乘船外出经商,不幸落水毙命。

噩耗传来,二佬傩送十分悲痛,不愿再提亲事,离家出走。

边城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边城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边城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边城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边城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维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边城》的主要内容和特色。

2、通过合作学习,理解课文内涵,把握主题。

3、通过探究学习,认识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性。

思路方法:
散文化的《边城》,篇幅很长,主题深刻,所述生活与学生有距离,节选部分又不能反映全貌。

如何达成目标?拟依次处理三种关系:一是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由把握《边城》全文过渡到节选部分的解读;二是处理形象与抽象的关系,由课文形象的分析抽象出主题;三是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在理解主题之后,拓展到现实生活,引导学生认识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边城》教学设计【优秀4篇】

《边城》教学设计【优秀4篇】

《边城》教学设计【优秀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边城》教学设计【优秀4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边城教学设计【优秀9篇】

边城教学设计【优秀9篇】

边城教学设计【优秀9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牛牛范文的小编为您带来的9篇边城教学设计,如果能帮助到您,牛牛范文将不胜荣幸。

边城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全面掌握《边城》的故事情节,培养分析、概括、浓缩篇幅较长的文章的能力。

2、抓住文中的对话语言描写,深刻体味作者运用散文化语言细腻呈现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

3、品味文中“三美”,即环境美、风俗美、人性美。

4、理解“歌声”对主人公翠翠的意义,同时合理探究翠翠的命运。

二、过程与方法1、泛读与精读相结合,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自主发现问题。

2、品味鉴赏重点段落精彩语言,合作探究语言内含的精彩故事。

3、采用故事新编法探究原文给读者留下的悬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沈从文先生清新、典雅的叙事抒情文风,领会作者创造的独特的主人公魅力。

2、接受作品中所表现的古朴、淳厚的民风和环境美、风俗美与人性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理解“歌声”的意义,把握翠翠的形象及其身上体现出来的淳朴的人性美。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字里行间渗透的美学内涵,合理续写文本故事可能的结局。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合作探究法诱导启发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教学过程一、导入1、在身心疲惫的时候,突然听到一首优美而恬静的歌曲,你是否感受到它就像一杯香茗,让你心醉?美妙的歌声能洗净人世的铅华,通俗的歌声能激荡平静的心灵,传递最真最朴实的情感。

同学们,咱们家乡有没有这种明白晓畅、通俗易懂的歌曲呢?学生发言并主动演唱:学生甲:威宁草海宽又宽,四面八方都是山。

郎是青山不会老,妹是海水不会干。

学生乙:苞谷桩桩一排排,要唱山歌坐下来。

要唱山歌唱两个,不唱山歌你别来。

学生丙:哥在岩上放羊来,妹在岩下掐菜薹。

哥要菜薹抓把去,要唱山歌晚上来。

学生丁:高山青松青又青,我俩情谊比海深。

如果哪天水干掉,我比妹妹还伤心。

…………这些都是我们家乡传唱的民歌,内容丰富多彩,歌词表达的情感朴素真挚。

2023年《边城》教案10篇

2023年《边城》教案10篇

2023年《边城》教案10篇《边城》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小说细致入微、逼真传神的心理描写方法。

2、通过分析心理描写,培养学生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小说细致入微、逼真传神的心理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心理描写,培养学生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

这条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名为“茶峒”的小山村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

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只黄狗。

这个女孩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翠翠。

翠翠自幼父母双亡,与靠摆渡为生的祖父相依为命。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

当地船总的儿子天保、傩送两兄弟同时爱上了她,相约在月圆之夜以唱歌来进行爱情的决斗。

阴历十四到了,月亮快圆了,我们课文里的故事便从这儿开始了……二、简介作家作品:沈从文:现作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湖南凤凰人。

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曾两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他的人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用写诗歌的抒情笔调来写小说,旨在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的人性,《边城》是他这方面的代表作。

它讴歌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无声地鞭挞着现代都市人被金钱扭曲的灵魂,寄寓着他“爱”与“美”的人生理想。

那些鲜活的文字里,处处是湿润透明的湘楚景色,处处是淳朴赤诚的风味人情,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朴归真的牧歌情调,被誉为“田园诗的杰作”、“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

三、整体感知课文:1、学生快速浏览全文,四人一组,给各部分命一个耐人寻味的小标题。

2、教者明确:情窦初开——梦与歌——水中望月四、品味赏析:爱情降临了,翠翠是如何表现的呢?(一)请学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找出反映翠翠心理变化的词语。

教者明确:薄薄的凄凉、忽然哭了起来、神往倾心。

教者提问:1、翠翠心中为什么会有薄薄的凄凉?(请全班同学朗读课文第一段,仔细揣摩,作答。

《边城》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边城》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边城》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小说《边城》的故事梗概和人物形象。

分析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掌握小说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原著,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通过课堂分享,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引导学生关注人性中的善良和美好。

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掌握小说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教学难点:理解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

深入分析人物性格和心理变化。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边城》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2.阅读原著(1)组织学生阅读《边城》原著,注意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让学生分享阅读感悟,讨论小说中的亮点和难点。

3.分析人物形象(1)引导学生分析翠翠、翠翠的父亲、傩送等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

(2)讨论人物性格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4.探讨主题思想(1)组织学生探讨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如家乡、亲情、爱情、道德等。

(2)分析主题思想在小说中的体现。

5.分析写作技巧(1)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写作技巧,如叙事、描写、对话等。

(2)讨论写作技巧对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表现作用。

6.课堂分享(1)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和创作心得。

(2)评选最佳分享者,给予奖励。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四、作业布置2.选择一个喜欢的角色,分析其性格特点和成长变化。

五、教学反思1.优点:(1)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2)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创新思维。

2.不足:(1)课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部分内容讲解不够深入。

(2)部分学生阅读原著的积极性不高,需要加强引导。

(3)对小说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分析不够到位,需要进一步提高。

《边城》示范课教学设计【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部编人教版)】

《边城》示范课教学设计【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部编人教版)】

《边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沈从文和他的写作风格。

2.体会作品中生活化的人物语言所营造出的古朴、清新的氛围。

3.能够结合人物的语言、心理等,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4.感受作品中透露出的淳朴的民风、人情和人性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1.关注情节和细节描写。

2.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之间的关系。

3.品味小说的语言,能够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凤凰古城,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这里山青水碧,这里寨寨有古迹,令人神往。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与此有关的名家代表作——沈从文的《边城》。

《边城》自问世以来,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赞誉者认为这是“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田园诗的杰作”。

二、夯实基础1.了解“乡土小说”的概念20年代初期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

是新文学小说对"五四"小说过于西方化的一次反拨。

最早将这批作家回忆故乡、抒写乡愁的小说称为“乡土文学”,是在鲁迅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

以鲁迅(《故乡》《社戏》)为先导,先后有冯文炳(废名)、王鲁彦、台静农、彭家煌、许杰、沈从文,萧红(《呼兰河传》),孙犁,汪曾祺等,他们的小说勾勒出新文学史上别具特色的乡土小说脉系。

(1)以批判的眼光审视故乡风习,对愚昧、落后进行尖锐的讽刺与批判。

(2)作家往往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绪描绘苦难中而麻木、愚昧的故乡人,形成乡土小说喜剧与悲剧相交融的美学风格。

(3)抑制不住对故乡的眷恋,而这眷恋又又是与某种失落感相交织。

2.了解作家沈从文及其创作沈从文(1902-1988),中国著名作家,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

其祖父沈宏富是汉族,祖母刘氏是苗族,母亲黄素英是土家族。

因此,沈从文的民族应是汉族,但沈从文本人却更热爱苗族,他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对于苗族风情的描述。

沈从文是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边城》教案设计

《边城》教案设计

《边城》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沈从文描绘的湘西风土人情。

2.感受沈从文小说的语言特色。

3.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体会人性之美。

【教学重难点】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和细致含蓄的心理到刻画【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沈从文描绘的湘西风土人情。

2.了解《边城》全书的故事,熟悉(概括)课文节选的内容情节。

3、赏析节选部分的环境描写,体会风景美。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前几年风凰古城门票之争,引入作家沈从文及代表作《边城》!二、检查预习1、我所知道的沈从文和《边城》:(1)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风凰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中篇小说《边城》,长篇小说《长河》,主要文学贡献在于创造了一种描写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发展了新文学中抒情小说的文学形式,大部分小说是以湘西生活为青景,对故乡人民怀有不可言状的同情,以其特异的淳厚善良,使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

(2)《边城》全篇情节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祖父年逾七,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淳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萌生情感,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祖父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做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祖父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

2、复述课文情节。

速读课文,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要求:用最简洁的语言,采用“时+人+事”的模式,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边城》教案(通用11篇)

《边城》教案(通用11篇)

《边城》教案《边城》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边城》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边城》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边城(节选)》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五》阅读鉴赏第一单元。

本单元设立的目的在于引领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本单元选取了三篇文章,有情节冲突激烈的小说,环境描写出彩的小说,和人物塑造入木三分的小说。

这些文章都是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鉴赏和审美价值。

《边城》是一篇散发着魅力的小说,是沈从文最具盛名的代表作。

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

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

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读者,也奠定了《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二、教学目标:1、品读文中关于边城风土人情的描写,把握沈从文笔下湘西的风景美、风俗美。

2、品味作者朴实而清新,流畅而优美,富有生活气息的散文化的语言。

3、通过交流和讨论,把握对人物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性格之美,探寻人性之美。

理解作者在这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中所寄寓的人生理想。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紧扣课文的有关情节与细节,披文入境,披文入情,通过对具体描写的具体分析中得出结论。

培养分析鉴赏能力,养成勾画圈点的习惯。

2、教学难点:品味民俗风情之美,探寻人性之美。

体会作者以简练而又细腻,散淡而又自然的笔法展示出人物心理的写作手法,用探究的眼光去发现文章之美。

四、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开展三元信息教学,围绕教师、学生、媒体展开互动,拓展课堂教学的时间与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边城》教学设计(最新9篇)

《边城》教学设计(最新9篇)

《边城》教学设计(最新9篇)《边城》教案篇一设计指导思想处于“慢慢走,欣赏啊”这个专题中的《边城》(节选)是一篇散发着魅力的小说。

这篇小说叙述的是湘西小镇一对相依为命的祖孙平凡宁静的人生历程中的一小段。

专题名提示着读者要慢慢欣赏,欣赏什么?小说没有扣人心弦的悬念,没有惊心动魄的氛围,更没有波澜曲折的情节,要欣赏的是作者想展示给读者的真实环境中的真实的人物。

在设计教学时,人物形象的分析和小说环境描写的细致体会便成为把握的重点。

在解读《边城》时,我们就要把目光投注到人物上,投注到环境上。

人物各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都是怎么展现的,他们处的环境是怎样的,环境的设置为人物性格的展现起什么作用,那样的环境、那样的人物又与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怎样的联系,这些都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有所侧重的体现出来。

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体验小说的环境美又成为重中之重。

都说环境是为人物服务的,在这篇小说中,人物又何尝不是为环境服务呢?这可以在教学中点到。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文本,了解故事情节,学生能尝试鉴赏淳朴的人情,体会人物之美。

2.结合对文本后面链接的学习资料的研读,分析和理解文章的文化内涵,以达到深入了解文章主题的目的。

3.欣赏作者将散文的笔法和诗歌的抒情因素导入小说之中的表达方式,学习鉴赏散文化的语言、优美的环境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1.初步了解沈从文的小说风格。

2.通过小说的语言、心理、环境描写,重点把握主要人物翠翠的形象。

3.鉴赏散文化的语言和优美的环境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端午节的赛龙舟习俗导入。

二、作者简介沈从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

1922年离开湘江只身来到北京。

后来到北大当图书馆馆员,边拼命读书,边拼命写作。

1934年发表《边城》,成为“京派”作家代表人物之一。

沈从文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很受关注,海外对其作品评价很高。

是一位由国外而红及国内的作家。

他的作品表现的是文学最本质的东西,即“情”,这也是人性中最根本的东西。

《边城》教案

《边城》教案

《边城》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沈从文的生平及其作品的特色。

2. 分析《边城》中翠翠、爷爷等人物形象,理解作者所表达的人性美。

3. 学习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分析《边城》中翠翠、爷爷等人物形象,理解作者所表达的人性美。

2. 难点:学习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播放电影《边城》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你们对这部电影有什么印象?它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 作者及作品介绍
介绍沈从文的生平及其作品的特色。

讲述《边城》的创作背景及主要内容。

3. 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全文,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分析小说的结构,梳理故事发展的脉络。

4. 人物分析
引导学生分析翠翠、爷爷等主要人物的形象,理解作者所表达的人性美。

讨论人物之间的关系,如翠翠与爷爷、翠翠与傩送之间的情感纠葛。

5. 写作手法分析
分析作者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写作手法。

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这种手法。

6. 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布置作业:写一篇短文,运用环境描写来表现一个人物。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了解了沈从文的生平及其作品的特色,分析了《边城》中翠翠、爷爷等人物形象,理解了作者所表达的人性美,并学习了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写作手法。

希望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意观察和分析身边的人和事,并通过不断练习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边城教案【优秀7篇】

边城教案【优秀7篇】

边城教案【优秀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边城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边城》教案五篇

《边城》教案五篇

《边城》教案五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边城》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边城》教案篇1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重点分析小说所描写的“边城”的风土人情,体会沈从文的小说风格。

2.把握对人物的描写,分析主要人物重点是翠翠的形象。

3.结合人物分析,领会作者的创作目的,小说的主旨。

教学重点:主旨和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沈从文的小说风格。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品读法。

第一课时一. 教学导入:投影:1.“美字笔画并不多,可是似乎很不容易认识,爱字虽人人认识,可是真懂得它的意义的人却很少。

”2.“我崇拜朝气,欢喜自由,赞美胆量大的,精力强的……这种人也许野一点,粗一点,但一切伟大事业,伟大作品就只这类人有份。

”情学生谈谈这两句话的体会(略)这位追求美爱与自由,热爱青春与美的作家就是现代小说家——沈从文。

二.介绍作家作品。

沈从文(1902-1988),我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

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炯之、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

湖南凤凰人。

苗族。

1918年小学毕业后曾入本乡土著军队当兵。

1923年到北京。

1926年开始在《晨报副镌》、《现代评论》《小说月报》《新月》上发表作品,并与胡也频编辑《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

1927年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等编辑《红黑》杂志,并参加新月社。

1930年在青岛大学任教,1934年在北京主编《大公报》副刊《文艺》及天津《益州报》副刊。

抗战爆发后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

回北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并继续办原刊物,以此为阵地,集合许多北京文人,形成了“京派作家群”。

1949年后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馆工作,在中国古代服饰及文物研究方面成绩卓著,有许多专著。

197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员。

其文学创作宏富,数量惊人,有小说、散文、文论、自传、通信等集子七十余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

《边城》的教案设计

《边城》的教案设计

《边城》的教案设计第一章:小说背景与作者介绍1.1 教学目标了解小说的背景:《边城》是一部描写湘西边陲小镇风土人情的小说,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现实。

了解作者:沈从文,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以独特的文学风格和对湘西地区的深入描绘而闻名。

1.2 教学内容介绍湘西边陲小镇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

介绍沈从文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阅读小说开头部分,了解故事背景。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作者和小说背景的了解。

教师进行讲解,深入分析小说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第二章:主要人物与情节2.1 教学目标掌握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发展。

2.2 教学内容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翠翠、傩送、爷爷等。

描述小说的主要情节:翠翠和傩送的爱情故事,爷爷的去世等。

2.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章节,注意人物描写和情节发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和情节发展。

教师进行讲解,总结主要人物和情节的特点。

第三章:小说主题与象征意义3.1 教学目标探讨小说的主题:人性、爱情、传统与现代化等。

理解小说中的象征意义:边城、翠翠的象征意义等。

3.2 教学内容分析小说的主题:通过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描写,探讨人性、爱情、传统与现代化等主题。

解释小说中的象征意义:边城代表了传统的湘西文化,翠翠象征着纯真和希望等。

3.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阅读小说,思考小说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主题和象征意义的理解。

教师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小说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第四章:小说艺术特色4.1 教学目标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语言、叙事技巧、人物塑造等。

4.2 教学内容分析小说的语言风格:朴实、自然、富有地方特色。

探讨小说的叙事技巧:倒叙、插叙等。

研究小说中的人物塑造:通过细节描写和对话展现人物性格。

引导学生阅读小说,注意小说的语言风格和叙事技巧。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城》教学设计周康平
设计设想:
苏教版必修二节选了《边城》的第三至第六部分,在节选中主要展现的是“翠翠”生活的茶峒的环境;翠翠与傩送的初次见面;翠翠见面后的心理变化;爷爷为翠翠婚事的着急。

专题的要求是“永远新的旧故事”,围绕专题的要求,《学科指导意见》列出了教学目标:“从自然、社会和风俗习惯等方面鉴赏小说《边城(节选)》的美感”“体会沈从文对边城的风景美、风俗美与人情美所作的理想化的表现”。

为了达成这种要求,《学科指导意见》中教学建议:“环境美(风景美、风俗美和人情美)的鉴赏是《边城(节选)》的教学重点。

可通过天朗、风轻、水清的环境描写体会湘西山城安静活泼、生机盎然的风景美,通过月夜对歌、龙舟竞渡,端午捉鸭、中秋舞龙耍狮等风俗画笔体会湘西的风俗美,通过单纯善良、原始可爱的老船夫、翠翠、傩送等人物形象体会《边城(节选)》的人情美”
我们分析发现,如果我们按照《学科指导意见》中的教学建议去实施教学,实际上是达不成教学目标的。

学生和我们一样,在阅读《边城》的文本时,可以体会到风景美和人情美,但这种美并不是简单地通过教师的引导,通过几个句子的读读就可以感受得到的,或者说我们平常所做的解读教学(通过朗读来体会风景美,通过人物形象分析体会人情美)是无效的,学生并不能被感动。

我在想,《边城》之所以被人一遍遍的咂摸,一定有它深层的原因。

那么如何能体会到这种“美感”呢?或者说,这种美感表现在哪里?本设计我对文章作了自己的解读,我觉得《边城》的“美感”在于一种“隐喻之美”。

这种“隐喻之美”表现在“风俗美”“人情美”中,沈从文正是有了这种“隐喻之美”的运用,才有了“流芳百世”的可能,为了更好地传达这种“隐喻之美”我借用本节选“情窦初开”的情节来突破贯穿全文。

爷孙之间的亲情则舍去不教,作为补充作业。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沈从文的边城中的风俗美、人情美。

2、能了解翠翠的“情窦初开”跟作者的环境描写、人物的选择和描绘有关。

3、理解边城所展现的表现“人性之美”的“隐喻之美”在小说中的独特表现
(二)教学难点:文章是如何去展现“人性之美”的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旅游叫“翠翠”故事引入。

一部边城养活了整个凤凰古城,“美”与“爱”是主题。

(板书美爱)
二、了解故事梗概,了解故事背景。

师:说了什么故事?
待生说后一起读注解。

师:故事很美吧?可这个故事让沈从文饱受了批评,在民族危机的关头,美化了社会,作品被批为“是一部远离阶级斗争的作品”作者被称为“在角落里独自做着美梦的小资产阶级”
师:看注解,本文是那一句话?情窦初开(板书)
描写到“情窦初开”的小说有千千万万,我们却为什么被沈从文的《边城》感动呢?今天我们就试着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我想问同学们:“情窦初开”一般要跟什么有关系?
(年龄、地点、对象、环境)
(教师提示获总结:可以用这句话来表示“在合适的年龄,合适的地方,合适的时间,碰见合适的人”)
三、了解边城的环境
▲合适的地点
师:合适的年龄就不要说了,合适的地方。

我们来看一下为翠翠和傩送种下情苗的是一个怎么样的地方?是怎样的一种爱情土壤?
1、自然环境(本选文没多去写,但我们可以看到那边的一些景物“吊脚楼”“码头”“山”“小城镇”)——板书风景美
2、人文环境
读P125页体会风俗美——板书风俗美
师总结:这种环境就是翠翠生活的背景。

也是她爱情产生的地方。

问:从另外的一个角度来说,其他的环境(如革命年代战火纷飞的战场)也是可以产生这种爱情的土壤的,但沈从文为什么把人物置于这种怎么美的环境中呢?是不是他有特殊的目的?
师:沈从文在他的一篇文章中说过:美,是我一直在意的,如果爱能在美中产生而不是通过刻意的安排来展现,则会显得更符合人的本性。

▲合适的时间:
师:为什么在三大节日中,沈从文只选择了端午节?而不选择“中秋”和“过年”?
(学生答不出来,引导端午都安排什么节目?端午是“竞争”展现“男性之美”的重要节日;引导学生读P127页,了解那是湘西的一个重要的节日——恋爱季节)
读课后练习中美金介甫的评语来体会
秋天不但是收获的季节,也是结婚的季节。

翠翠的感情成熟时靠一年一度的端阳划龙船来显示,端午节划龙船人人竞争,令人想起古代的楚国,沈从文用这个来描绘翠翠的爱情觉醒。

但与历史上的屈原毫无关系,他们把这个节日桶中国西南青年人的恋爱求偶季节联系起来,虽然他写的是当地人和自然的特殊风俗,但沈把自然加以人格化的写法,使得他的作品完全具有中国气派,没有一点西方的色彩。

总结:如诗如画的湘西,深深地打动了人,展现的是一种人格化了的自然人性之美。

这种美主要表现在端午节上的展现“男性之美”,这种“男性之美”描写为打动少女的心扉,提供了一种“隐喻”这种独特的小说的隐喻美感(板书隐喻之美),吸引千千万万的读者每年都到边城朝拜。

这就是沈从文小说独特的魅力,别人所没有的东西。

四、了解傩送(分析见面的片段)
▲合适的对象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下他们的爱情产生的最初时刻所碰到的人。

他们的见面我觉得也很一般,但从文章后面情节的发展来看,这个时刻的见面实际上已经是“刻骨铭心”,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作者是怎么样去写他们的爱情故事的?
他们的交流主要是对话,我们来看一下他们的对话,请学生男女对读12——25段。

师:从对话中,你觉得是什么让两颗心彼此贴紧?或者说,彼此都喜欢上了对方的什么东西?
教师可以换句子来引导
翠翠
“我是翠翠。

”——应该是“你是谁?”——内心极其着急,希望能有人认识她(板书纯真)“他不会,他答应来找我,就一定会来找我的。

”——换成:不要乱说,你才喝醉了酒呢?
“以为欺负了她,就轻轻地说:你个悖时砍脑袋壳的!——骂人骂得好可爱哦(板书可爱)傩送
言行中(带笑说;放肆地笑了等细节)分析——纯朴幽默(带笑)
在分析傩送的性格时插进沈从文的话引导学生理解他的性格(“我崇拜朝气,欢喜自由,赞美胆量大的,精力强的……这种人也许野一点,粗一点,但一切伟大事业,伟大作品就只这类人有份。

”)
(联系插图,明白为什么选择了木刻的原因,主要是为了体现这种原始自然的美!)
总结:如诗如画的见面,含蓄却令人心动,这种婉约经典的场面,带着古典东方的爱情美。

也是展现了一种人性之美,没有任何的功利。

这种独特的爱情,也是边城为什么被青年男女们一遍一遍被咂摸的原因。

这样的故事,让人很羡慕和感动,这样的故事在今天还是有意义的,我们来看看今天的“拜金女”们,“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泣,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幸福”前显得多美的让人怀念。

我记得有一部电影叫《山楂树之恋》被称为世上最纯洁的爱情。

为什么一个故事会引起那么多的怀念,就是因为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缺少这种故事。

所以同学们看一下,我们的书本的左侧“永远新的旧故事”,能明白这个意思吗?
现在我们是不是能了解沈从文小说的一些魅力所在了?正是这种近似绝迹的环境中有着绝迹般的爱情描写,造就《边城》的魅力。

或者说,沈的成功恰恰是避开了常见的表现爱情的很多因素,选取了“人性”的角度来表现一种“深层的文化隐喻之美”(板书人性之美),这在阶级斗争的年代,确实是不被人所容忍,但它所散发出来的东西却是永远的。

五、师:“在合适的年龄,合适的地方,合适的时间,碰见合适的人”情窦初开的翠翠终于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节选小说还有一个很值得大家去欣赏的地方,那就是翠翠喜欢上傩送后所带来的变化描写,请同学们找出来,找到一处,读一读。

P133“但是另外的一件事情,属于自己不关于祖父的,却是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
P133“留下一个热闹的印象,但这印象不知为什么原因,中不如那个端午节所经历过的事情甜美。


P134“翠翠虽装作眺望河中景致,耳朵却把每一句听得清清楚楚”
P136“翠翠还正想起两年以前的端午节的一切事情哪”
……
师:这种少女心扉初开的害羞,这种害羞所展现出来的美感,它只属于一个少女,属于15岁的翠翠,属于一个情窦初开的心灵世界,它是那么的忧伤却显得甜蜜,这种感觉可以超越了时光,
抵达我们的心灵世界,给我们阅读的快感,反观今天的爱情快餐,我们在情感中还剩下什么呢?其实,我们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座边城。

六、给人温暖的作品,最后为什么处理成悲剧?
美好的人生也有沙子;
我们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
悲剧更能使人震撼
李锐:在悲剧的背后,是人性的一种觉醒
七、作业
1、本文中还有一个人物值得大家去赏析,那就是他爷爷,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很伟大的亲情,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分析,自己去看。

2、有机会阅读《边城》全文。

板书
风景美隐喻之美翠翠:纯真可爱纯朴
风俗美人性之美傩送:纯朴善良热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