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干部人事档案标准与整理方法
干部人事档案的整理与保管工作概述8篇
干部人事档案的整理与保管工作概述8篇第1篇示例:干部人事档案的整理与保管工作是组织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干部队伍稳定和干部管理的有效手段。
对干部人事档案的整理与保管工作要认真细致,做到档案信息全面准确,保密工作严密规范,以便于组织管理和决策运用。
一、干部人事档案的整理1.收集资料:干部人事档案的整理工作首先是收集干部的个人资料和相关文件,包括干部的个人信息、工作经历、教育背景、奖惩情况等。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要注意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每一份资料都能够准确反映干部的真实情况。
2.分类归档:收集到的资料需要按照一定的系统进行分类归档,可以按照干部的职务级别、部门归属、工作性质等因素进行分类整理。
归档时要注意标注清晰,以便于后期查找和利用。
3.建立档案数据库:为了方便管理和利用干部人事档案,可以建立电子档案数据库,将干部的相关信息录入数据库,并进行备份和更新,确保档案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1.保密措施:干部人事档案中包含大量的个人隐私信息,必须加强保密措施,防止泄露。
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查阅和调阅档案,严格控制档案的流转和传递,避免信息泄露的风险。
2.定期检查与更新:保管干部人事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新,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要及时归档新收集到的资料,确保档案信息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3.灾害防范:为了防止档案信息的丢失和损坏,应该采取一定的灾害防范措施,比如定期备份档案信息,采取防火、防水等措施,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第2篇示例:干部人事档案的整理与保管工作是保障干部队伍稳定和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规范的档案管理工作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了解干部的工作经历、能力素质等信息,有助于科学选配干部,提高管理效率。
下面就干部人事档案的整理与保管工作进行一下概述。
一、干部人事档案的整理工作干部人事档案的整理工作主要包括录入、分类、归档和备份等环节。
要建立完善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规范各项操作流程。
最新干部人事档案的整理操作步骤
最新干部人事档案的整理操作步骤一、干部人事档案的整理工作干部人事档案的整理工作,是档案建设的基础工作之一。
它是以个人为单位,将收集起来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进行鉴别、分类、排序、编目、技术加工、装订成卷,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对档案内容进行补充的工作。
(一)干部人事档案整理的类型1、新建档案的整理。
这是比较系统、全面的整理,主要是对转岗或新走上干部工作岗位人员的整理,如新分配的大学生,新提拔、聘任的干部,军队转业干部等。
2、对档案补充新内容的整理。
是将新产生的一些新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补充到档案中去的整理。
3、对档案进行清理的整理。
是对干部人事档案按有关落实政策的文件规定进行清理。
这种档案整理类型,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属于特殊种类,一般不常用。
整理的主要目的是,按有关规定清出历次运动中形成的冤假错案材料。
(二)干部人事档案整理的方法1、集中时间、集中人力的整理。
这种方法,是管档单位在一定时间内,抽调有关人员集中进行整理。
2、日常工作中的整理。
就是档案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对新接收档案或材料所进行的立卷、归档等工作。
(三)干部人事档案整理的要求1、整理干部人事档案须做到“认真鉴别、分类准确、编排有序、目录清楚、装订整齐”。
通过整理使每卷档案达到“完整、真实、条理、精练、实用”的要求。
2、整理干部人事档案的人员,必须努力学习党的干部工作方针、政策和档案工作的专业知识,熟悉整理干部人事档案的有关规定,掌握整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认真负责地做好整理工作。
(四)整理档案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整理工作中,集中了大量的档案材料,只有做好安全保密工作,才能保证整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因此,要求参加整理档案的人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有关规定,严格遵守安全保密制度,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
1、在整理档案时,严禁吸烟,以确保档案的安全。
不能随便议论和泄露干部人事档案内容。
干部人事档案整理的方法步骤
干部人事档案整理的方法步骤整理干部人事档案的方法步骤包括审核、分类、排序、编目、技术加工和装订。
首先,审核是整理工作的第一步,要严格审核档案内容是否真实、材料是否齐全、填写是否规范、手续是否完备以及整理是否符合要求。
通过审核后,符合归档要求的档案材料才能归入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归档工作必须在一个月内完成。
其次,分类是整理工作的第二步,根据《干部档案工作条例》规定,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应根据其内容特征分为十大类。
第一类是履历材料,包括干部本人自然情况、经历、家庭和社会关系等基本情况。
第二类是自传材料和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材料。
第三类是考察、考核、鉴定材料和审计材料。
第四类是学历学位材料、职业(任职)资格材料、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材料、反映科研学术水平的材料和培训材料。
第五类是政审材料和更改或认定姓名、民族、籍贯、国籍、出生日期、入党入团时间、参加工作时间等材料。
第六类是党、团组织建设工作中形成的材料。
最后,整理工作的其他步骤包括排序、编目、技术加工和装订。
排序是将档案材料按照时间、单位、人名等顺序排列,编目是将档案材料按照分类编制目录,技术加工是对档案材料进行修整和复制,装订是将档案材料装订成册。
总之,干部人事档案整理需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审核、排序、编目、技术加工和装订等步骤,以保证档案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
先编写类号,再编写顺序号,最后标注页码。
例如,第一类的第一个材料为自传,类号为“一”,顺序号为“1”,页码为“1-5”,则标注为“一1(1-5)”。
第三步,整理整理是指对已经排序好的材料进行检查、补充、删除、合并等工作,使其符合档案管理的要求。
具体来说,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检查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如发现缺少或虚假的内容,要及时补充或删除。
2.合并重复的材料,避免冗余和浪费。
3.标注材料的重要性和关联性,方便查找和利用。
4.将材料装订成册,并按照类别、时间、姓名等进行标注。
5.定期对档案材料进行检查和更新,确保其及时、准确、完整。
干部人事档案整理的方法步骤
干部人事档案整理的方法步骤根据《新任中管干部档案整理细则》修订稿进行介绍。
整理的第一个环节是鉴别,也是对准备归档的材料进行审查,甄别材料的真伪,判定材料的保存价值,确定其是否属于归档范围,是否符合归档要求。
鉴别工作的内容包括归档材料是否办理完毕,是否对象明确、齐全完整、文字清楚、内容真实、填写规范、手续完备;对经过鉴别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要区别不同情况,采取转出、退回、留存、销毁等不同方式进行处理。
除了鉴别以外,一般来讲,整理工作包括分类、排序、编目、技术加工、装订五个步骤:第一步,分类按照《干部档案工作条例》规定,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应根据其内容特征分为十大类。
第一类:履历材料。
包括以反映干部本人自然情况、经历、家庭和社会关系等基本情况为主要内容的材料。
主要有:1988年、1999年两版履历表,参加工作后填写,填写1999版可以填当前时间,填写要规范,前后一致,培训两个月以上的填写,需在四类中有材料。
还要有属于履历性质的登记表,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委员(候补委员)简历,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委员简历归此类。
第二类:自传材料;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材料。
自传材料包括自传和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
自传材料的归类,应该以内容和用途为依据,不能单纯按名称归类。
一些以自传为主的履历或简历表也应该归在第二类。
第二类中新增加了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材料。
第三类:考察、考核、鉴定材料;审计材料。
包括干部人事管理工作中,组织、人事部门通过各种途径,对干部德能勤绩廉进行调查、评价的材料。
具体有:定期考核材料,年度考核登记表(青海省95年度开始考核)每年需归档,援青、援藏、援疆、挂职锻炼等考核材料;工作调动、转业、学校、党校学习纯属鉴定不带成绩的各类鉴定(带成绩的归在第4类中);调任时审计材料(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后备干部登记表。
第四类:学历学位材料;职业(任职)资格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材料;反映科研学术水平的材料;培训材料。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档案整理与整编技巧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档案整理与整编技巧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整理与整编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良好的档案整理与整编技巧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档案整理与整编技巧,以帮助管理人员更好地开展工作。
一、建立完善的档案分类体系有效的档案整理与整编离不开一个完善的档案分类体系。
在建立分类体系时,可以根据干部的属性、职务级别、所在部门等因素进行分类。
同时,还可以根据文件的内容和性质进行二级分类,以便于查找和管理。
建立完善的档案分类体系可以为后续的整理与整编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二、规范档案整理流程在档案整理过程中,规范的流程非常重要。
首先,需要对档案进行清点和检查,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然后,按照分类体系将档案进行整理,并编制清单或目录,以方便后续的查找和管理。
在整理时,应注重文件的密封、质量和格式要求,确保档案的长期保存和使用。
三、做好档案编目工作档案编目是整编工作的重要环节。
编目时,需要为每个文件编写详细的索引信息,包括文件名称、日期、责任人、文件编号等信息。
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对文件进行关键词标注,以便于后续的检索和使用。
在编目工作中,要注重索引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确保档案的查找和利用效果。
四、建立档案查询与借阅制度良好的档案查询与借阅制度对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便利性起着重要作用。
可以建立起档案查询和借阅的申请流程,并制定明确的准入标准和规定。
同时,可以使用电子化的档案管理系统,加快档案的检索和利用速度。
建立健全的档案查询与借阅制度可以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五、注重档案保密工作干部人事档案中可能包含一些涉及个人隐私和机密信息的内容,因此,注重档案的保密工作至关重要。
在整理和整编档案时,要严格遵守相关的保密法规和要求,确保档案的保密性。
对涉密档案要进行标识,并设置相应的权限,以限制档案的查阅和使用范围。
六、持续开展档案修复与数字化工作档案的修复与数字化工作也是档案整理与整编的重要方面。
干部人事档案整理的方法步骤
干部人事档案整理的方法步骤第六类主要包括党、团组织建设工作中形成的各种材料,如党员发展材料、组织关系材料、组织生活材料等。
第七类:奖励、惩处材料。
这一类主要包括干部受到表彰、奖励和受到处分、警告等的材料。
注意,过去的惩处材料归在第三类,此次修订中调整到了第七类。
第八类:干部个人及其亲属的有关材料。
这一类主要包括干部个人及其亲属的各种材料,如婚姻、子女、财产、房产等情况的材料。
第九类:干部任免审批表及其相应的考察材料或表现材料。
这一类主要包括干部任免审批表及其相应的考察材料或表现材料。
注意,根据利用工作实际需要,“干部任免审批表及其相应的考察材料或表现材料归第九类”。
第十类:其他不属于以上九类的材料。
这一类主要包括其他不属于以上九类的材料,如干部个人的自述、个人经历材料等。
第二步,排序将同一类别的材料按时间顺序排列,便于查找。
第三步,编目根据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的规定,编制干部人事档案目录,做到明确、准确。
目录应包括档案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政治面貌、文化程度、专业技术职务、工作单位、档案存放地点、归档日期等内容。
第四步,技术加工对档案材料进行技术加工,如复印、扫描、数字化等,以保护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第五步,装订将档案材料装订成册,标明册号、页码等信息,方便管理和查找。
整理干部人事档案的方法步骤包括审核、分类、排序、编目、技术加工和装订。
在分类过程中,应按照《干部档案工作条例》规定的十大类进行分类。
在编目过程中,应编制明确、准确的干部人事档案目录。
最后,对档案材料进行技术加工和装订,以保护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对于干部档案,其中包括各类材料,需要进行分类整理。
其中第一类是个人基本材料,包括个人身份证明、户口簿、婚姻证明等。
第二类是个人履历材料,包括自传、简历、学历证书等。
第三类是考核评价材料,包括年度考核、述职报告等。
第四类是职称资格材料,包括职称评审、职业资格证书等。
第五类是奖惩材料,包括表彰奖励、问责处分等。
如何规范干部人事档案的档案整理与归档
如何规范干部人事档案的档案整理与归档在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中,干部人事档案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资料,对于干部的选拔、晋升、调动等决策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规范干部人事档案的档案整理与归档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档案整理与归档的目的、原则以及具体操作步骤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档案整理与归档的目的干部人事档案的整理与归档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检索性,确保干部人事档案的安全可靠,并为干部管理、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二、档案整理与归档的原则1. 完整性原则干部人事档案应包含干部的基本信息、教育背景、工作经历、考核评价、留存材料等。
在整理与归档的过程中,要保证档案材料的齐全,不能遗漏或丢失任何重要信息。
2. 准确性原则干部人事档案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不得夸大、误导或隐瞒干部的工作经历、成绩和考核等信息。
对于干部的表现和考核结果应有相应的证明材料。
3. 保密性原则干部人事档案涉及到个人隐私和重要机密,必须严格遵守保密规定,确保档案资料不被泄露、篡改或丢失。
只有获得授权的人员才能查阅干部人事档案,其他人员不得擅自查阅或复制档案材料。
4. 可检索性原则干部人事档案的归档要按照一定的分类和代码进行标识,以便于查找和检索。
可以根据干部的职务、职级、工作单位等要素对档案进行分类,同时在档案盒上标注清楚干部的姓名、工作单位和所属部门等信息。
三、档案整理与归档的具体操作步骤1. 筛选干部档案针对干部人数较多的情况,可以根据干部的职务层级、晋升潜力等进行分级筛选,将重要的干部档案优先进行整理与归档。
2. 整理档案材料先对档案材料进行初步整理,按照时间顺序或者档案编号进行排序。
然后对每份档案材料进行归类,并在材料上加盖档案章或者贴上标签,以确保档案材料的一致性和可检索性。
3. 归档及存储根据整理后的档案材料,选择合适的档案盒进行归档,并将档案盒上的信息与档案材料进行匹配。
归档后的档案盒可放置在专门的档案室内,要确保档案室的安全、防火、防潮等设施,并制定相应的档案借阅和查阅制度。
干部人事档案整理的方法步骤
干部人事档案整理的方法步骤干部人事档案是组织人事等有关部门,按照党的干部政策,在培养、选拔和任用干部等工作中,形成的记载干部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工作实绩等内容的文件材料,是历史地、全面地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因此,做好干部人事档案的整理工作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干部人事档案整理的方法步骤。
一、准备工作在正式开始整理干部人事档案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收集档案材料向相关部门和个人收集干部的各类档案材料,包括履历表、自传、考核鉴定、学历学位材料、培训材料、奖惩材料、任免材料等。
确保材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清理材料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初步清理,去除重复、无用的材料,对破损、字迹模糊的材料进行修复或复制。
3、准备工具和设备准备好整理档案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打孔机、装订机、档案盒、标签纸、胶水、剪刀等。
二、分类对清理后的档案材料进行分类,分类要遵循科学、合理、便于查找和利用的原则。
1、按照材料的内容分类一般可分为履历材料、自传材料、考核鉴定材料、学历学位材料、培训材料、政审材料、党团材料、奖励材料、处分材料、任免材料、工资福利材料、其他可供组织参考的材料等。
2、按照材料形成的时间顺序分类将同一类别的材料按照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
三、排序在分类完成后,对每一类材料进行排序。
1、履历材料按照干部履历表、简历表等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2、自传材料一般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3、考核鉴定材料按照年度考核、任期考核等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4、学历学位材料按照学历学位的获得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从低到高依次排列。
5、培训材料按照培训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6、政审材料按照政审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7、党团材料入党入团志愿书、申请书、转正申请书等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8、奖励材料按照奖励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级别高的在前,级别低的在后。
9、处分材料按照处分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解除处分的材料放在原处分材料之后。
干部人事档案整理的方法步骤
干部人事档案整理的方法步骤干部人事档案是重要的管理工具,它记录着干部工作的经历和绩效,对干部选拔、考核、评价、培训等环节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证干部人事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需要对档案进行整理。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干部人事档案整理的方法步骤。
一、搜集相关资料在整理干部人事档案之前,需要先搜集相关资料。
这些资料包括干部的个人信息、工作经历、学历、培训等方面的资料,以及相关文件、说明、评价等资料。
这些资料可以从个人档案中获取,也可以从相关部门和文件中搜集。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要注意保密,防止泄露个人隐私信息。
二、分类整理档案将搜集到的资料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整理,并制定分类清单。
一般可以按照个人基本信息、工作经历、考核评价、培训情况、证书资格等方面进行分类。
在整理档案的过程中,要注意文件的编号和命名规则,以方便日后的查阅和使用。
三、核实档案信息在整理档案的过程中,需要核实档案信息的准确性。
可以通过查看个人档案、工作记录、评价表等文件来核实信息。
如果发现档案中存在错误或缺漏,需要及时纠正或补充。
四、建立干部档案电子化数据库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干部档案的电子化处理越来越普及。
建立干部档案电子化数据库可以方便档案的管理和使用,提高管理效率。
在建立干部档案电子化数据库之前,需要制定档案管理制度和规范,明确档案的入库、查询、打印等流程。
五、定期清理档案定期清理档案是保证档案完整性和准确性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清理档案时,需要对档案进行归档、分类、整理、修补等工作,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档案的可查阅性。
同时,还需要根据档案管理制度的规定,将过期或无用的档案予以销毁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和报告。
总之,干部人事档案整理是管理干部制度运行的一项关键工作。
通过搜集资料、分类整理档案、核实信息、建立电子化数据库和定期清理档案等步骤,可以保证干部人事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提高干部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档案整理与保管方法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档案整理与保管方法档案整理与保管是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高效管理和合规运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档案整理与保管方法,包括档案整理的步骤、档案分类与归档原则,以及档案保管的措施与要点。
一、档案整理步骤档案整理是指对干部人事档案进行分类、筛选和整理的过程,确保档案的结构清晰、完整有序。
下面是干部人事档案整理的基本步骤:1. 档案梳理:对已存在的干部人事档案进行初步梳理,了解档案的内容和数量情况,清楚每份档案的分类属性。
2. 档案分类:根据干部人事档案的属性和内容,进行分类,可按照干部个人基本信息、工作履历、考核考评、奖惩记录等方面进行分类。
3. 档案筛选:对于档案中的冗余、失去参考价值或与重要信息无关的文件,进行筛选并予以销毁或归档移交其他相关部门。
4. 档案整理:根据文件的分类进行整理,确保文件的有序排列,并在文件上标注清晰的文件编号、日期等信息,便于检索和管理。
5. 档案装订:将整理好的档案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装订,使用专业的夹子或者活页文件夹进行装订,以便长期保存和使用。
二、档案分类与归档原则档案的分类和归档原则是档案管理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到后续的档案检索和利用效率。
下面是常用的档案分类与归档原则:1. 主题分类原则:按照干部人事档案的内容主题进行分类,例如按照干部的履历、考核、培训等方面进行分类。
2. 时期分类原则:按照时间顺序将档案进行分类,常见的有按照年度、季度或者月份进行分类。
3. 部门分类原则:按照相关部门或组织机构进行分类,便于后续的归口管理和管理责任的明确。
4. 职务分类原则:按照干部的职位或职务进行分类,例如按照干部的部门、职级等进行分类。
5. 档案编目原则:对档案进行编目,即为每个档案文件赋予唯一的标识和编号,使其易于识别和检索。
三、档案保管的措施与要点档案的保管是为了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下面是保管档案的措施与要点:1. 档案库环境:保持档案库的整洁、干燥、通风和定期除尘,防止环境污染对档案的侵蚀。
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
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是组织人事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涉及到干部的选拔、培养、使用、管理等方面的需要。
以下是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一、档案收集收集是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的第一步。
在收集过程中,要按照组织人事部门的规定,及时将干部的履历表、年度考核表、任免表、学历学位、奖惩等相关材料收集齐全。
同时,要确保所收集的材料真实、准确、完整。
二、档案分类分类是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的第二步。
根据干部人事档案的特点,按照组织人事部门的规定,将档案材料分为十大类,包括履历材料、自传材料、鉴定考核材料、学历学位材料、政审材料、党团材料、奖励材料、处分材料、工资任免材料和其他材料。
在分类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分类标准进行,确保分类准确无误。
三、档案整理整理是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的第三步。
在整理过程中,要按照《干部人事档案整理规范》的要求,对每一类档案材料进行认真整理,包括对材料进行排序、编号、装订、分类、编目等。
同时,要确保整理后的档案材料整齐美观,易于查阅。
四、档案编码编码是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的第四步。
在编码过程中,要按照组织人事部门的规定,对每份档案材料进行唯一编码。
编码要准确、规范、易识别,以便后续查阅和管理。
五、档案装订装订是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的第五步。
在装订过程中,要按照《干部人事档案装订规范》的要求,对整理好的档案材料进行装订。
装订时要确保档案材料牢固、美观、易翻阅。
同时,要注意保护好档案材料,避免损坏或遗失。
六、档案保管保管是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的第六步。
在保管过程中,要按照组织人事部门的规定,将装订好的档案材料存放在指定的档案柜中。
同时,要建立完善的档案保管制度,做好防潮、防火、防盗等工作,确保档案材料的安全和完整。
七、档案利用利用是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的第七步。
在利用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需要和目的,对档案材料进行查阅、借阅、复制等操作。
同时,要注意保护好档案材料的隐私和机密性,避免泄露或遗失。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档案整理与整编方法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档案整理与整编方法一、引言干部人事档案是组织机构对干部进行管理和评价的重要依据。
为了保证干部人事档案的安全性和可用性,必须进行档案整理与整编工作。
本文就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档案整理与整编方法进行探讨。
二、档案整理的背景和意义1. 档案整理的背景随着干部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化和完善,干部人事档案的数量不断增加。
这就给档案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任务,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整理。
2. 档案整理的意义(1)提高档案的可检索性。
通过整理,可以将档案按照一定的分类和目录体系进行整理,提高档案的检索效率。
(2)保护档案的安全性。
整理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档案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确保档案的安全性。
(3)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
通过整理,可以将档案按照规定的要求重新整编,使得档案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提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三、档案整理与整编的方法1. 档案整理的步骤(1)准备工作。
包括确定整理的目标和范围、整理的时间节点、整理的方法和流程等。
(2)材料拣选。
对档案材料进行初步筛选,将符合整理目标和范围的材料留下,不符合的材料进行淘汰。
(3)分类整理。
按照一定的分类体系,将档案材料进行分类整理,便于检索和管理。
(4)目录编制。
制定档案目录,包括主目录和辅助目录,使档案的检索更加方便。
(5)装订封装。
对整理好的档案材料进行装订和封装,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 档案整编的原则(1)原始性原则。
保留档案材料的原始状态,不进行任何篡改和改动。
(2)连续性原则。
按照时间顺序将档案材料进行整编,确保档案的连续性和可追溯性。
(3)一致性原则。
对同一类档案材料进行统一的整编方式,确保整编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4)规范性原则。
按照档案整理和整编的相关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整理工作符合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
四、档案整理与整编的注意事项1. 加强保密措施。
在整理过程中,必须加强档案的保密措施,避免泄露干部隐私和机密信息。
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制度
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制度一、档案收集制度1.干部人事档案的收集范围包括:干部的个人履历材料、自传材料、考察考核材料、学历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材料、政治历史情况的审查材料、参加党团组织的材料、奖励材料、处分材料、工资待遇材料等。
2.收集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应当真实、完整、及时,符合规定的格式和要求,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红色墨水及复写纸书写。
3.干部人事档案的收集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档案鉴别制度1.鉴别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应当从材料的来源、形成时间、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认真鉴别,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应当进行剔除或不予归档。
3.鉴别工作应当由专人负责,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三、档案整理制度1.干部人事档案的整理应当按照规定的分类、排序、编目等程序进行,确保档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整理工作应当由专人负责,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3.档案的整理应当与干部的实际相符合,便于检索和使用。
四、档案保管制度1.干部人事档案的保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确保档案的安全和保密性。
2.保管工作应当由专人负责,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3.档案的保管应当做好防火、防盗、防潮、防尘、防高温、防污染等防护措施,确保档案的长期保存和安全。
五、档案利用制度1.干部人事档案的利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确保档案的安全和保密性。
2.利用工作应当由专人负责,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3.档案的利用应当做好查阅登记和利用效果反馈记录,确保档案的合理利用和保密性。
六、档案保密制度1.干部人事档案涉及个人隐私和国家机密,应当严格保密。
2.保密工作应当由专人负责,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3.保密措施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确保档案的安全和保密性。
4.对于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责任。
七、档案销毁制度1.销毁干部人事档案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确保档案的安全和保密性。
2.销毁工作应当由专人负责,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档案整理与整编要求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档案整理与整编要求一、档案整理的重要性档案是组织和管理干部人事信息的重要工具,对于干部选拔任用、职称晋升、调动安排等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因此,干部人事档案的整理与整编工作至关重要。
二、档案整理的基本原则1. 完整性原则:档案应按照完整性原则进行整理,包括基本个人信息、任职资格、考核评价、拟晋升、培训记录等内容。
所有相关材料应尽可能完备,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可信度。
2. 有序性原则:档案应按照条理清晰的顺序进行整理,采用时间序列或主题分类等方法,使档案内容有条不紊地排列。
3. 保密性原则:档案整理工作应严格遵守保密制度,确保干部人事信息的机密性和安全性。
三、档案整理步骤1. 收集档案资料:收集干部人事档案资料,包括个人简历、任免文件、考核评价材料、晋升资格审批表、培训记录等。
2. 审核档案内容:对收集到的档案资料进行核对和审核,确保档案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分类整理档案:根据档案整理工作的需要,将档案资料按照时间、部门、岗位等分类进行整理,采用编目表或档案分类标签进行标注。
4. 编制档案清单:编制档案清单,清晰地记录干部人事档案的基本信息,方便管理和查阅。
五、档案整编的要求1. 确定整编标准:根据档案整编的需要,确定整编标准,比如按照时间顺序整理、按照岗位职责整理等。
2. 更新档案资料:对干部人事档案资料进行定期更新,记录干部的任职调动、考核评价等情况。
3. 真实性和可信度:档案整编工作要求真实记录干部的工作业绩、奖惩情况等信息,并确保档案资料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六、总结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档案整理与整编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旨在保证干部人事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档案整理与整编时,应遵循完整性、有序性和保密性原则,采取科学合理的步骤进行操作。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干部人事档案,为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档案整理与整编流程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档案整理与整编流程一、引言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是组织机构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保障干部选拔任用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具有重要意义。
档案整理与整编是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整理与整编流程能够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旨在探讨干部人事档案整理与整编的流程,并提供相关建议和指导。
二、档案整理与整编的必要性1.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干部人事档案包含了干部的个人信息、工作经历、考核评价等重要资料,档案的完整性是对干部工作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
通过整理与整编,能够及时更新档案内容,进一步确保档案的完整性。
2.提高档案管理效率规范的整理与整编流程能够便于档案的检索与查询,节约了浏览不同材料的时间成本,提高了办事效率。
同时,整理与整编也有利于发现档案中的问题和疏漏,及时进行补充和修订。
三、档案整理与整编的流程1.筹备阶段筹备阶段是整理与整编工作的准备阶段,具体工作如下:(1)明确整理与整编的目的和范围;(2)确定整理与整编的责任人和相关人员;(3)调查了解干部信息,对干部档案的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
2.分类整理分类整理是整理与整编的核心环节,具体工作如下:(1)依据档案的性质和用途将档案进行分类;(2)将各类档案进行归纳和排列,确保档案的条理清晰。
3.资料审核资料审核是整理与整编工作的关键环节,具体工作如下:(1)对档案中的资料进行审核,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2)发现错误或遗漏的资料,及时进行调整和补充。
4.编目登记编目登记是整理与整编的重要步骤,具体工作如下:(1)为不同类别的档案建立编目,包括标题、编号、日期等;(2)将编目信息录入计算机系统,方便档案的管理和查询。
5.装订归档装订归档是整理与整编工作的最后环节,具体工作如下:(1)将整理好的档案按照编目信息进行装订;(2)确保档案的安全存放,建立完善的档案库房管理制度。
四、档案整理与整编的注意事项1.保护档案的隐私性在整理与整编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保护干部个人隐私,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档案整理与编目标准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档案整理与编目标准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档案整理与编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档案整理与编目标准能够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保证档案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本文将介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档案整理与编目的标准。
一、档案整理目标标准档案整理是指对档案资料进行加工、修整和清理整理的工作。
其目标是使档案资料保持完整、准确、可靠和安全,并且易于检索使用。
以下是档案整理的目标标准:1. 完整性:档案资料要完整无缺,不得有遗漏、错乱或混乱现象。
2. 排序规范:档案资料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序,例如按照时间顺序、人员顺序、事件顺序等。
3. 文件分类:根据不同的类别和属性,将档案资料进行分类,以方便管理和使用。
4. 标签标识:为每个档案资料设置清晰可见的标签和标识,包括文件编号、日期、标题等。
5. 清洁整齐:档案资料应保持整洁,不得有污渍、折页或破损等现象。
6. 存放安全:将整理好的档案资料妥善存放于档案柜或档案室中,确保其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二、档案编目标准档案编目是指对档案资料进行描述和索引的工作。
其目标是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的编目体系,以便于档案资料的检索和利用。
以下是档案编目的标准:1. 编目规则:遵循国家规定的档案编目规则,确保编目的统一性和一致性。
2. 档案分类:根据档案资料的性质、用途和属性,进行分类编目,以方便检索。
3. 层次编目:根据档案资料的层次结构,分别进行全宗编目、案卷编目和文件编目。
4. 主题词标引:对于重要的主题和关键词,进行标引编目,方便用户查找相关档案资料。
5. 编目质量:编目时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得有错漏或遗漏现象。
6. 索引建立:在编目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索引体系,以便于用户快速定位和查找档案资料。
三、注意事项在实际的档案整理与编目工作中,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保密要求:干部人事档案属于敏感信息,对于涉密档案资料要按照有关保密要求进行管理。
2. 数据备份:对档案资料进行定期的数据备份,以防止档案丢失或损坏。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档案整理与修复技巧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档案整理与修复技巧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档案整理与修复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合理有序的档案整理能够提高档案的检索效率,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而档案的修复能够有效保护档案的保存和永久利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档案整理与修复技巧。
一、档案整理技巧1. 分类归档干部人事档案涉及众多内容,如人事任免、培训考核、工作经历等。
为了方便管理和检索,应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分类归档。
例如,可以按照职务层级、时间顺序、工作经历等因素进行分类,确保档案有序可查。
2. 文件编号为了便于档案的追踪和管理,每个档案文件都应该附带独立的编号。
文件编号应该是唯一的,并且遵循一定的规则,如年份+部门代码+档案编号等。
通过文件编号,可以迅速查找并定位需要的档案文件。
3. 档案封面在每个档案文件的封面上,应该明确标注相关信息,如文件名称、编号、日期、负责人等。
封面的设计要简洁明了,方便查阅和辨识。
此外,还可以在封面上附加电子标签,以增加档案的可追溯性和防伪性。
4. 档案盒为了便于存放和保护,可以将档案文件放入档案盒中进行统一管理。
档案盒应具备防尘、防潮、防垫等功能,并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确保档案的安全。
同时,档案盒上应标注清晰的信息,便于查找和取用。
二、档案修复技巧1. 纸张修复档案文件的纸张容易受到自然环境、时间流逝等因素的侵蚀和损坏。
为了修复纸张档案,可以采用纸张修补带、专用胶水及涂抹修补剂等工具。
修复时要注意修补的精细度,避免破坏原始的文字和图像。
2. 文件合并由于档案文件的存放和使用,往往会导致文件的分散和缺失。
在修复档案时,应注意找回遗失的文件,并将其重新整合到档案中。
合并时要确保文件的顺序和完整性,以便后续的查阅和利用。
3. 档案数字化为了提高档案的保存和利用效率,可以将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
数字化的档案可以进行电子存储和备份,方便远程访问和共享。
同时,数字化档案还可以进行数据恢复和修复,修复过程更加方便和可控。
干部人事档案整理方法
干部人事档案整理方法干部人事档案整理人事档案按照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要求,从注重实践、服务一线的目的出发,主要介绍干部人事档案整理的方法,并在“分类"步骤中对人事档案所包含的十类常见材料的收集范围进行举例说明,对干部人事档案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和基本认识。
干部人事档案整理方法人事档案的整理,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将收集起来的档案材料,以个人为单位,进行鉴别、分类、排序、编目、技术加工和装订等,使之成为系统化和条理化的专门案卷,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对档案内容进行补充。
第一步鉴别归档时限:自材料形成之日起一个月内按要求送交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归档并履行移交手续。
第二步分类第三步排序(一)确定排序方法,具体有两种:(二)编写页码每个类别中的档案材料排序后,要用铅笔对每份材料编写类号和页码。
页码编写时注意事项:第四步编目分类、排序完成以后,档案材料从实体上来说就已经形成了一个体系,编目就是要把这种体系体现出来。
卷内目录置于一卷之首,是档案内容的纲目和查阅的索引。
提示:书写目录时,每类目录之后,须留出适量的空格,供补充档案材料时使用。
目录编写完毕后,要认真核对,避免出错。
第五步技术加工技术加工的范围:1、对纸张破损或字迹不符合要求的档案材料,应采用复印、扫描、拍摄等方法进行复制。
2、幅面过大的档案材料应进行折叠。
3、幅面过小的材料应进行托裱,装订边过窄或装订线内有文字的材料应加边。
比如学历证明复印件,毕业报到证,学生成绩册等,幅面太小,无法装订,应当在材料的底部托上一层质量较好的纸张,以方便装订。
提示:一是档案材料上的订书钉、曲别针、大头针等金属装订物应当拆除,目的是防止氧化生锈,影响材料保存。
二是禁止将多份材料以缝纫、裱糊等形式粘连。
为方便档案利用和后续材料补充,每份档案材料在整理时必须保证各自独立。
第六步装订1、档案目录置于卷首,卷内材料排列顺序与目录相符。
2、装订时只要求档案材料左边、下边对齐,不刻意追求“四边齐”。
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制度
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制度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制度是组织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关系到干部选拔任用、管理考核、晋升调整等方面。
因此,建立健全的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制度对于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制度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呢?首先是建立档案的标准和分类。
档案应当按照干部的基本信息、学历学位、工作经历、考核评价、奖惩记录等内容进行分类整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其次是建立档案管理的流程和责任制度。
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员,确保档案的保密性和及时性。
另外,还需要规范档案的使用和查询权限,防止信息泄露和不当使用。
其次,为什么需要建立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制度呢?首先,档案是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通过档案可以了解干部的基本情况和工作经历,为选拔合适的干部提供参考。
其次,档案是干部管理和考核的重要工具。
通过档案可以及时了解干部的工作表现和奖惩记录,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另外,档案也是干部晋升调整的依据,通过档案可以了解干部的成长和发展情况,为晋升和调整提供依据。
此外,如何建立健全的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制度呢?首先是建立档案管理的标准和规范,明确档案的建立、整理、管理和使用流程。
其次是建立档案管理的责任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员和管理权限。
另外,还需要加强档案管理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最后,建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实现档案的电子化管理和查询,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便利性。
综上所述,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制度是组织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对于组织的发展和干部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不断完善和规范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制度,才能更好地选拔、管理和培养优秀的干部,推动组织的长远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版干部人事档案标准与整理方法
作者:闫俊丽
来源:《档案管理》2015年第04期
2012年6月,中组部下发了《关于做好文件改版涉及干部人事档案有关工作的通知》(组通字〔2012〕28号),对干部人事档案内容、用纸、目录、卷盒及档案袋等都有全新的规定。
主要变化有三:
一是归档内容的变化。
新增了很多需要归档的材料,删除了一些不需要归档的材料,还有部分归档材料作了调整。
其内容变化情况详见表一。
表一;;改版后干部人事档案归档内容变化情况表
二是目录格式的调整。
其一,把“类号”改成了“序号”;其二,把“材料制成时间”改成了“材料形成时间”;其三,删除了“材料份数”栏。
具体格式见表二。
表二;;干部人事档案目录
编目时,要按照排列顺序,逐份逐项进行,每类目录首先注明材料类号和类别名称,如一履历表类、二自传类、三鉴定考核考察材料。
序号栏的填写方法是:材料类号用汉字的“一”至“十”,二级分类的类号用1至4,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材料名称”根据材料题目填写,有必要时另拟标题;“材料形成时间”填写材料落款时间,有多个时间的材料,以最后的时间为准,具体年月日填写齐全;“页数”按照编好的页数如实填写;“备注”填写需要说明的情况,如复印件、附考察材料等。
具体填写方法见表二。
三是档案用纸、档案卷盒和档案袋有了新的规格。
1991年的《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规定干部档案材料使用16K规格,2009年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规定使用16开型或国际标准A4纸型的公文用纸。
现在中组部要求,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和目录采用国际标准A4纸型,档案中原有小于A4纸型且已按照要求装订的档案材料,不需要重新打孔和裱糊。
装订时,按照靠左下对齐的方式用打孔机在左侧打3个孔即可。
档案卷盒规格和档案袋规格按照A4纸型都要相应调整。
依照改版后的人事档案标准整理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排序时两种方法同时使用。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七、第九、第十类材料按材料形成时间排序,其中第四类和第九类材料有二级分类,在采用二级分类后的各小类中分别按时间排序;第五、第六、第八类材料按材料内容以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排序,其中第五、第八
类材料的排列顺序为:上级批复、结论或处分决定、本人对结论或处分决定的意见、调查报告、证明材料、本人检讨或交代材料等,第六类材料排序时,入团志愿书或入党志愿书排在入团或入党的其他材料之前,其他材料依时排序。
二是书写目录时注意留白。
干部人事档案实行动态管理,书写目录时,每类目录之后,须留出适量的空格,供补充档案材料时使用,特别是第三、第四、第九类等,由于后续的材料比较多,为了留出足够的空格,不要在同一页中再填写其他类别材料的条目。
三是收集归档材料要确保规范。
为了保证档案材料收集归档的质量,要规范收集和整理。
具体应注意以下两点:其一,归档的材料必须是办理完毕的正式材料,手续要完备,凡规定由组织审查盖章的归档材料,须有组织印章。
审(复)查结论、处分决定等材料应当与本人见面并由本人签字;本人见面后未签字的,由组织注明。
其二,除各类证书、证件、全国统考科目成绩单及历史久远的材料外,归档材料一般不使用复印件,复印件要注明出处、复制时间,并加盖材料出具单位或干部人事关系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印章,确保复印材料真实有效。
(指导老师:吴雁平;;作者单位:漯河市档案馆;;来稿日期:2015-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