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合集下载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3、作用: (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迪; (2) 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3)增强 联想,创造气氛。
பைடு நூலகம்
四、对偶
1、概念: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 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 近意思的修辞手法。
3.作用:(1)便于吟诵,易于记忆; (2)用于诗 词,有音乐美。
4.对偶与对比的不同点:
2、排比的作用:结构紧凑,文意贯通; 语气强劲,抒情强烈。
当我想你的时候 我的心在颤抖 当我想你的时候 泪水也悄悄地滑落 当我想你的时候 才知道寂寞是什么 当我想你的时候 谁听我的诉说
六、设问
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 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 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七、反问
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 去确定的意思。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 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
如:我们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难道他不留恋自己的家园故国?
(1)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像我这样的好人不多,为何还要让我难过。
(2)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 了。他像是碰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
(3)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 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4)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 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1)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 点是“对称”。
(2)对偶主要是从结构上来说的,要求结构对 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来说的,要求意 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五、排比
1、概念: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果相同或相 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 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 情的修辞方式。

08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08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例如:难道时间可以倒流吗?
(2)否定式反问,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
例如:克服困难不是一种享受?
(九)反复
1.定义: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句子或词语。
2.种类: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
例如:①语彼武陵人,多事何须寻洞口;笑依荆楚客,痴情只为爱桃花。(《题蒲圻赤
壁》)②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2)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②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的意思具有承接、因果、假设、条件、转折等关系的对偶
D.总有月夜,世界有一半浸在银子里,另一半浸在墨汁里。
【答案】B
【简析】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容易题。本题考查比喻的基
本类型:明喻、暗喻、借喻。四个选项均为比喻。B 选项将君子的德比为风,小人的德比
为草。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为明喻。A、C、D 三个选项为借喻,句中本体不出现,直接以
(2)只问不答。
例如: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3.运用设问要注意的问题:
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设问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八)反问
l.定义:
3
【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纲要/语文】
【2020 届】
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这种修辞手法叫反问。
2.种类:
(1)肯定式反问,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4.示例:玫瑰迷人牡丹大气(意思恰当即可。需注意本体、喻体之间的关联性。根据不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14. D
运用了拟人手法,其他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15. C
A“大鼻子”代指人。 B“马褂”“西装” 代指人。 C比喻,“垃圾”比喻失去价值的或有不良作用 的语言。 D用“墨水”借指学问或读书识字的能力。
16. D
A温庭筠《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喻 发像云朵似的;“香腮雪”喻面颊像雪一样白。 B刘禹锡《望洞庭》“白银盘”“青螺”比喻, 远望洞庭湖的君山和湖水。好似银盘中托着一 青螺。 C欧阳修《踏莎行 候馆梅残》“春水”是比喻, 走得越远离愁越没有穷尽,像那迢迢不断的春 江之水。 D白居易《长恨歌》用夸张、借代形容杨玉环貌 美。
11. C
杜甫的《寄贺兰铦》。“勿云”与“饮啄”, “俱异域”与“几回同”不对仗。
12. B
A用“绑票”来写“寂寞”,化无形为有形。 B比喻,把爱人比喻成“野马”。 C写花“孤独”“睁开流泪的眼”。 D用“摊开”“孤独”来写城市。
13. B
A出自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拟人 B出自文天祥《过零丁洋》,运用了对偶、比喻 C出自温庭筠《过分水岭》,拟人 D出自黄庭坚《清明》,拟人。
3. C
A比喻宁可在小范围里为首自主,不愿在大范围 里任人支配。 B比喻慢的办法救不了眼前的急。 C借代,“万紫千红”代指春天的各种花卉。 D比喻平时没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4. D
“莺歌燕舞”运用的拟人手法。
5. C
A“缙绅”代指为官者。 B“管弦”代指音乐。 C比喻,夸张,拟人。 D“金戈铁马”代指战争。
9. C
A“打”既指打架,也指打字。 B“吹”既指吹牛,也指吹风。 C比喻,没有双关。 D“足下”既指对方,也指脚底下。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反复、设问、反问)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反复、设问、反问)
果。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基础,就是熟悉这些修辞手
法的一般修辞作用。反复、设问、反问三种修辞手法的一般 修辞作用分别是:
1)反复: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使诗文句式
整齐有序,文章起伏回荡,充满语言美。运用反复,必须要 适合表情达意的需要。反复不是“重复” ,不必要的反复, 会使文章语言??唆、累赘;没有充实的内容,强烈的感情,
思路点拨:此题结合仿写考查正确运用比喻和反复的修
辞手法。在解此题时,无论选哪一个话题,首先要弄清句子 的结构,即从语法角度看,是“……是……只要……”的条 件假设复句;再从修辞角度看,三句使用了比喻的手法,且 三句构成排比;还暗含了间隔反复的修辞手法。
这个仿写的话题可以自选,有比较自由的空间,因此,
混淆,考生应能区别。例如: (1)“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自
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 不以我们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这两个句子运用 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气势,使确定的意思得到增 强,不容置疑,语感强,富有感染力。
2.熟悉反复、设问、反问三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和表达效
3.反问。反问也叫激问、反诘、诘问,是用疑问形式表
达确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或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 或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且只问不答, 答案暗含在问句中。
例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反问的修 辞作用在于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情感,加深读者 印象,增强句子的气势和说服力。
味采用反复的形式,会让人厌烦。
2)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
解。
3)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情感,加深印
象。
三、例题分析 例:仿照下边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

如何正确运用写作修辞手法

如何正确运用写作修辞手法

如何正确运用写作修辞手法我们在不知如何描述某件时间的时候,我们都会换另外一种说法,来让别人听得更明白。

语文课中我们也经常会学到一些修辞手法。

那么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呢?该怎么正确使用并且举例子?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一、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好几种,来看看你知道的有哪些?修辞手法一般都有: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引用、反问、设问、互文、通感、反语、反复、顶真、对比、借代等。

1.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氛,加强表达效果。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2.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类别特点本体比喻词喻体例句明喻甲向乙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出现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出现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无出现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4.拟人:把物当作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5.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类别特点例句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只能看到巴拿大的一块天地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一、比喻:打比方(1)概念。

比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2)构成必需条件。

①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②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比喻的喻体与本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种情况,不是比喻:同类相比: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表示猜度: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表示想象: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表示举例:在祖国建设的时期,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像雷锋等。

(3)种类。

①明喻,②暗喻,③借喻,④博喻(指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

如“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

比喻几种特殊形式:本体同喻体并列: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

本体同喻体同位: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本体修饰喻体:这里是花的海洋。

喻体注释本体:书籍——人类的朋友。

通感:一种特殊的比喻——感觉间的互相沟通。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4)作用。

①化平淡为生动,②化深奥为浅显,③化抽象为具体等。

二、比拟:变个脸(1)概念。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手法。

它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

(2)种类。

①拟人,②拟物。

(3)作用。

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对事物的强烈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4)注意问题。

①必须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符合所描绘的环境氛围。

如“秋雨跳着欢乐的舞,一下就是几天,真闷死人”。

秋雨连绵,使人烦闷,这里却给“秋雨”以欢快的动作和感情,与人物的心情相悖。

②用以比拟的本体与拟体(人和物)应有相似点或相近点,使比拟生动自然,收到良好的效果。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林下潼心
常见的修辞手法主要包括比喻、比拟、 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 问和反问等九种。
高考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一是准确辨 识,二是灵活运用。
• 一、比喻 • 1.含义: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 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修辞手法。 • 2.作用: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化无 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生动,化冗 长为简洁,化深奥为浅显,给读者留下鲜明、深 刻的印象。 • 3.构成:比喻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即本体(被 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 (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七、反复 1.含义:反复是有意地重复同一词语或句子以强调某个意思 或抒发某种感情的修辞格。 2.作用:反复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感情、突 出思想观点的作用(内容);同时还使诗文格式整齐有序,回 环起伏,充满语言美和节奏感(形式)。
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3.种类: (1)连续反复:接连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其他词 语间隔。如:你的每一个脚步,你的每一次呼吸,都是—— 革命……革命……革命…… (2)间隔反复:重复运用词语或句子,中间间隔其他词语或句 子。风雪一天比一天大,人们的干劲一天比一天猛,砍下的 毛竹一天比一天堆得高,为竹滑道修的架在两座高山之间的 竹桥,也一天比一天往上长。 补充: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也可以交错使用。
• 二、比拟
• 1.含义: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
写,这种修辞手法叫比拟。
• 2.作用:比拟可将人的动作神态、思想情感、精神品格赋予某事物,使
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或把某事物的特点写得
生动形象、色彩鲜明、意蕴丰厚,进而表达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给读者

高考语文正确使用常见的使用修辞手法

高考语文正确使用常见的使用修辞手法

6、结果代原因 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7、原料代本体 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借喻与借代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
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 体不出现
2、不同点
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 不足为据的。
我就知道 ,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 可悲的厚障壁了。
夸张
B.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山路上猛冲, 脚步像踩在棉花上般的轻快。
C.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 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
D.她突然瞥见路中央盘着一条大蛇,蛇头昂起, 张着大口,她顿时感到两脚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以下几句运用修辞方法恰当,并确实增强了 表达效果的一项是: ( )
A.海外儿女思乡,思乡,思乡,此情此意久长. B.他的话没有实质内容,空得像战鼓一样。 C.蒲公英柔软的茎上顶着小黄伞,雄赳赳地守卫 在道路两旁。 D.个人的自学,个人的努力,个人的独立钻研, 是主要的;但是适当的讨论,相互的讨论,集体的讨论 也是必要的。
• 它把春的信息捎来,它把爱种子播 撒,它把美好的祝福传递,它把人 间的真情表达。
请拟一条以“护花护绿”为内容的公 益广告词。要求运用一种修辞方法, 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
言简明。(20个字以内)
• 1、小草对您微微笑,请您把路 绕一绕。
• 2、小草有生命,足下多“留 青”。
• 3、草木绿,花儿笑,空气清新 环境好。
成分对偶 句子对偶
然而我的坏处,是在论时事不留面子, 砭时弊常取类型,而后者尤与时宜不合。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设问和反问
修反辞问手就与法说设不蒋问同的筑于区英别其吧:它.各已句经的经一过句了是这:样长(久)的 考验,他入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 A能.1由、《省设谁委问是的不最追表可认示爱满肯的足定人么什》?么或否定什么;反 B问.则《我明花呢确儿,表为我示什难肯么道定这没和样有否红应定》该的责内备容的。地方吗? C.2、《社反中会问国生的人产作失力用掉有主了这要自样是信巨加力大强了的语吗发气》展,,设劳问动的生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考点1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解析版)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考点1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解析版)

新课标《考试大纲》中对“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表述包含两点重要的信息:一是命题的范围——“常见”,《考试大纲》明确指出了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和反问为常见的修辞手法;二是考查规律——“正确运用”,表明高考试题不直接考查名词术语(各修辞手法的概念),而是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考查,即要求考生对修辞手法进行判断、理解和正确运用。

从近年的高考试卷来看,该考点的命题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一是从题型来看,多为主观表述题;二是从考查角度来看,主要包括准确判断修辞类型、正确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等;三是从命题方式来看,该考点一般不会单独设题,而是经常与语言文字运用的其他考点(如仿用、变换句式,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等)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四是从取材来看,主要选择那些描写、记叙或抒情性语段;五是从考查目的来看,注重考查考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1.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无丝竹之乱耳,案牍之劳形。

C.雕阑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

D.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本题需要结合诗句内容理解分析。

A项,“绿”与“红”分别代指叶与花,借代。

B项,“丝竹”代指乐器,“案牍”代指公务,借代。

C项,“雕阑玉砌”代指宫殿,借代。

D项,结合“不谙离别苦”分析,为拟人。

故选D。

2.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伏击某一运动中之敌,打早了,暴露了自己,也让敌人有了防备;打迟了,敌人已集中驻止,伏击变为啃硬骨头。

B.马云说,让阿里巴巴坚持18年的是阿里的理想主义,一个公司如果失去了理想,天天思考的就是赚钱,那就变成了一部赚钱的机器。

C.每到寒暑假,学生们都离开校园,这条街上的很多商铺就像冬眠了;等学生返校时,这条街又渐渐热闹起来。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解析: 用“马褂”和“西装”代上面坐着 的两个人。

博喻举例
例1: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 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 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例2:青春是风中的野火,是雨中的花蕾, 是一枚等待成熟的青苹果。 例3:快乐是暴风雨中的飞鸟,是游向大 海的鱼,是孩子手中的风筝,是新婚的 礼服,是重逢时的抱头痛哭。
5、比喻的作用
①具体、形象、生动。
(2)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 “是”“成了”“变成”等连接, 有时暗喻不用比喻词。
暗喻的典型形式是:甲(比喻词:是、成、 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暗喻举例
例1: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 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例2:汗水在那络腮胡跟上聚成了一粒 粒晶亮的露珠。 例3:在这座城市里,人是什么?人是 垃圾,到处流动。 例4:他的眼睛是陷阱,掉进去容易, 爬出来难。 例5::母亲啊!你是 荷叶,我是红 莲。
暗喻
2、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密密地斜织着……
博喻
3、一轮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 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 银白色。
明喻
4、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下黄色的 泪珠里。
借喻
二、比拟
1、概念 比拟是把甲事物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 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 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 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 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 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拟人
比喻和比拟的区别
本体或出现或 比喻 重在“喻” 突出两事物 不出现,喻体 必须出现 的相似点
直接把甲当 本体必须出现, 作乙来描述 拟体不出现 比拟 重在“拟”

专题15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反复)-备战高考语文专项复习练

专题15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反复)-备战高考语文专项复习练

专题15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1.按排列顺序,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1)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2)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3)过往的车辆就像水波里穿梭的小船。

(4)开花时节,那蜜蜂满野嘤嘤嗡嗡,忙得忘记早晚。

A.反问排比比喻拟人B.设问排比夸张拟人C.反问排比比喻夸张D.设问排比比喻拟人【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修辞手法的能力。

(1)“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中运用反问修辞,答案在问句中,答案是“役夫不敢申恨”。

(2)“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中三个“是……的”句式一致,构成排比。

(3)运用比喻,把“过往的车辆”比作“穿梭的小船”。

(4)“忙得忘记早晚”中运用拟人修辞,赋予蜜蜂以人的生活状态。

所以依次是:反问、排比、比喻、拟人。

故选A。

2.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辽阔的海洋,昔日是生命的摇篮,如今是天然的牧场。

B.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C.我是狼狗,所以有些像狼……D.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着,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很残破。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A.比喻。

将“海洋”比喻成“生命的摇篮”和“天然的牧场”。

B.反复。

“前进”一词反复出现,强调人民军队的勇往直前。

C.无修辞手法。

“狼狗”和“狼”是两个同类的事物,“像”在此表示比较。

D.拟人。

“挺”字赋予了宅门人的动作特点,把“宅门”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宅门像人一样坚强地挺立着的形象。

故选C。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黄州人到了外地也要吃烧梅,因不地道,吃了又悔,但仍要吃。

究其原因,与其说是味蕾的诱惑,不如说是乡土情结。

黄州烧梅是黄州传统名点,其配料精、制作细,上似梅花,下似石榴,寓意为榴结百籽、梅呈五福,因而亦叫“石榴烧梅”。

烧梅与东坡饼、炒汤圆并称为古城黄州的三大名吃。

相传黄州烧梅在明代以前是用肥肉、桂花、核桃仁等做馅,清代以后又加入了葡萄干、冰糖等,制成后用蒸笼蒸熟。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ppt课件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ppt课件

《考试说明》(节选)
2.表达应用 E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提炼语意
(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
暗 喻

√ 青春是盛开的鲜花。
借 喻
√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构成比喻的条件
必须是两种不同事物; 两事物间应有相似点。
1.她的性格很像她母亲。
表示比较
2.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
半缕轻烟柳影中。
披襟拦得一西风。
多少绿荷相倚恨,
荷花入暮犹愁热,
一时回首背西风。
低面深藏碧伞中。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
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典型题示例(选自《考试说明》)
5. (2014江苏)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
整的一项是(3分)( )
A.水面风回聚落花
B.数峰无语立斜阳
C.楼上春容带雨来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作用:投射作者的情感,表达上更为活泼。
判断一下
PANHDUANYIXIA
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
水里。

选择一下
XUANZENYIXIA
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是(C ) A.我凭舷远眺,江水滔滔,一泻千里,向东流去。 (排比)
B.苍苍的榕树,以无限的爱心庇护着劳苦而淳朴的人 们。(夸张)
答:
①句中把塞车的路比作黏稠的河(1分),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
②路和河的形状相似(1分),车流和水流相似(1分);
③塞车时汽车行驶缓慢,和河水固杂质多而黏稠时流动缓慢相似。 (1分)。
比拟
BINI
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法。它包括把物 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 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 “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答:
①文中把棉花吸收足重的水分和肥料才能长得好,比拟成人吃好饭
喝好水才能健康成长,投射了作者对棉花的感情;②使表达比较活
泼。
排比
PAIBI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 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 情的修辞方法。
答题模板:
(1)构成:“……”“……”“……”都是由“××+××”构成的××结构短语共同组成,结构 相同,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为成分排比。
1、诗句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B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B.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C.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例题: 下列句子在修辞运用上与其他三句不
同的一句是: A.这几天跟过节一样热闹。 B.那里的蔬菜跟水果一样贵。 C.他的脸色跟纸一样白。 D.这里的老鼠跟猫一样大。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比喻句与比较句的 能力。 构成比喻的本体与喻体应是性质 不同的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不同类事物, A、C、D三句能构成比喻,B句的“蔬 菜”与“水果”是同样性质的东西, 句中的“一样”只是它们的价格,属 比较。 答案:B
C.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地给自己的作品进行
“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绝 不吝惜。 ——将作品拟人化,把删削冗繁说成是“减 肥”, 生动幽默。 D.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饭,就跑到海边,把自 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 ——用拟物的方法夸大听潮观海的痴迷程度, 形象生动,有感染力。 答案:B 解析:应为前一个巴金。
夸张的注意点
①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
的夸大,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 ②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 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③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 文、说理性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 张,以免歪曲事实。
例题:
选出下列没有运用夸张的一项(
B)
A. 下了一天雪,到深夜还没有止,屋外一切
例题:
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 A.他就是我的颧骨,深 陷的眼眶。 B.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 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C.要清除语言中的垃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 奏效的。 D.他的肚子里有墨水,脑瓜子也灵活。
总结的路子对此进行突破。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复习修辞知识,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
辞手法。
重点难点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②普通与特定互代,如:人们都睡觉了,连我的 女人和孩子。
③抽象与具体互代,如:绿肥红瘦 ④原因与结果互代,如:三月十四日下午两点三
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⑤借人或事物的特征或标志来代人或事物,如:
花白胡子笑了笑说/眼镜不甘心失败
下列句子是否运用借代手法
①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借代
②春天来了,田野上披盖了一条绿毯子 借喻
注意:没有明显的比喻词的比喻是暗喻
比喻的拓展种类—— 博喻
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 说明一个本体,叫博喻,又叫连比。运 用博喻能加强语意,增添气势。
例如: ①(白花)正如一粒粒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②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 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 犬之与骆驼。
古诗鉴赏
齐安郡中偶题·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时刻的景色,均以
荷与 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 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 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6分)
例如: ①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②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③ 鲜花插在牛粪上。 ④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从结构上如何 区别不同类型比喻?
本 体 喻 体 比喻词 1. 明喻 出 现 出 现 必须出现 2. 暗喻 出 现 出 现 可以出现 3. 借喻 不出现 出 现 不能出现
请指出下列比喻句的类型
借代
1、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 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化无着淡淡的白云”后面连接哪 一项才能构成最佳比喻句? A.有如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B.像从什么仙境飘来的片片银色的羽毛
C.像千万朵闪烁的银练
D.仿佛落入人间仓库的垛垛银棉
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以“爱心”和“机遇”开头, 各写一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话。
例句:
人生不发返程车票,一旦出发了,绝不能返回。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比喻 比拟 借代 夸张 对偶 排比 设向 反问 反复
比喻
1、概念:
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 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 的一种修辞格。
2、结构: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 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4、是不是出现比喻词(“像、似、仿佛、 犹如”等)的都是比喻句?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 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②表示猜测。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 下雨了。 ③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 我就仿佛臵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 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 雷锋、焦裕禄等。
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 拟物: ②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写,使人具有物的情态或动作,或者使甲事 物具有乙事物的属性。
例如: ①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 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②不管 怎样,且把这矛盾重重的诗篇埋在坝下,它也许不 合你秋天的季节,但到明春准会生根发芽……
排比
概念: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自主学习】一、考情分析:考纲要求,命题规律,命题趋势(一)考纲要求:修辞是运用语言的艺术,是恰当地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言手段。

修辞就其含义来说,就是对语言的加工调整,使它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修辞可以分为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两类。

积极修辞就是我们常说的修辞格,也就是修辞手法。

《考试大纲》中规定了九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消极修辞包括修饰词语和修饰句子。

修饰词语指调配色彩、检查音序、押韵等;修饰句子主要指各种句式的选用、组织和变换。

近几年来,本考点常常与旬式仿写、句式变换等结合在一起考查,根据要求恰当地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今后高考将会更加突出语言操作的实用性,扩充语言运用的考核题目,有关修辞的考查,将会更加突出这方面的特点。

近年全国卷和部分省市自主命题的试题,考查了写对联,就说明了这~点。

今后,有关修辞的测试手段会越来越成熟,样式也会越来越多样化。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层级为E,属表达应用。

(二)命题规律1、仿用句式中的修辞考查仿写句子大都围绕比喻、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格命题。

比喻、排比、比拟出现率极高,如2010年全国20题对排比的要求,2010年辽宁17题对比喻的要求。

2、修辞手法的考查从能力考查的角度来分析,考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所给文段(诗或文)中所用的修辞及其表达效果进行准确的判断和解读;二是根据要求并结合例句进行实际的语言表达,在语言表达中恰当地使用修辞。

如2010年课标全国卷17题。

从题型设置的角度来看,对修辞的考查既有客观题也有主观题,客观题单独考查修辞,而主观题则结合其他要求一并考查修辞。

而以主观题的形式来考,则具体题型丰富多彩;可以在诗歌鉴赏中考,可以在现代文阅读中考,可以在语言表达运用中考,当然也可能在作文中得到体现;而在语言运用中,仿句、扩写、变换句式、图文换等题型中几乎必不可少地涉及对修辞的考查。

从取材来看,能够作为修辞题材的,主要是那些描写、叙述或抒情方面的语段,而说明、议论性的语段一般没有。

从具体考查范围来看,所考修辞一般在《考试大纲》规定的九种常见的修辞范围内,而其中又尤以比喻、比拟(主要是拟人)、排比三种考得最为频繁。

总之,从近几年的高考来看,修辞考查题的命题注重命题形式的多样化,注重修辞的实际应用,注重能力的具体体现,注重语言的主观表述,注重与其他考点的综合考查。

(三)命题趋势我们对2011年高考修辞方面作如下预测:1.突出常见,重在运用。

比喻、比拟、排比、对偶等常见常用的修辞,在过去出现的频率很高,而且主要以正确理解修辞作用和恰当运用修辞手法为主。

预计今后将延续这一趋势。

2.综合性强,分值增加。

(1)考查方式上,综合性加强。

与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和其他语言表达题(如仿写、扩展、连贯、生动)相结合,在作文发展等级中体现。

(2)运用种类上,综合性加强。

由单纯明确考查一种向同时考查两种或两种以上修辞手法发展。

相应地,分值也呈增高趋势。

修辞在诗歌鉴赏和现代文阅读中考,侧重对修辞的判断及对其表达效果的理解。

在这两大板块中修辞考到的可能性很大,几乎不放空、,尤其是在诗歌鉴赏中。

考生一定要结合对这两大板块的复习,解决好这一考点。

3.主观题比例越来越大。

对语言表达中修辞实际运用的考查则放在语言运用题中,这是修辞考查的另一个重点。

主要是把对修辞的考查放在仿句题、扩展题中,结合其他要求一并考查。

近几年,这一趋势非常明显,深为命题人青睐,估计会延续下去,所以应该在备考中把它作为重中之重。

4.在作文命题当中也有可能涉及修辞,准确理解作文题目(或材料)中所用修辞的表达效果对于准确审题有很重要的作用,如2010年天津卷作文。

二、知识梳理:相关知识的梳理、整合(一)比喻1、定义。

比喻又叫打比方。

即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2、结构。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事物或情境)、喻体(作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种类。

根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征,可分为四种。

(1)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如……一般、仿佛……似的等联结。

常见形式是:甲像乙。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此外,暗喻还有一些变体值得注意:修饰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形式来实现比喻关系。

例如:这是花的海洋。

同位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同位复指形式表现比喻关系。

例如:老王八你不要灌米汤。

注释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以注释说明的形式表现比喻关系,常用破折号连接。

例如:五点钟,上工的汽笛响了。

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开……(3)借喻。

不出现本体和喻词,直接叙述喻体。

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4)博喻。

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一枝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4、比喻的作用:(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

5、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就不是比喻。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

(1)她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作比较(2)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表示猜度(3)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表想象(4)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词的比喻义(二)比拟1.定义。

把物当做人,把人当做物,或把甲事物当做乙事物来描写(形容),这种修辞方法叫比拟。

其形式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2.种类。

(1)拟人是把人以外的物当做人来写,赋予它人的动作或思想情感。

例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雷声。

(2)拟物是把人当做物,或把甲物当做乙物来写。

例:我到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了出来,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例:知识值多少钱一斤?3.比拟的作用。

增强生动性和形象性,引起情感共鸣。

(三)借代1.定义。

不直接说出人或事物,而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这种修辞方法叫借代。

2.种类。

(1)用事物的特征代本事物。

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先生,给现钱,袁世凯,行吗?(2)具体代抽象。

例如:举酒欲饮无管弦。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3)全部与部分互代。

例如:孤帆远影碧空尽。

吟罢低眉无写处。

(4)专名代泛指。

例如: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三个臭皮匠,会成一个诸葛亮。

(5)结果代原因。

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6)以、产地代本体。

例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3.借代的作用。

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生动形象的效果。

4.运用借代要注意的问题(1)必须抓住事物最典型的特征。

(2)所借代的事物在前文应有所交代,或已了解事物的背景。

(四)夸张1.定义。

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方法叫夸张。

2.种类(1)扩大夸张。

故意把事物说得大、多、高、深、强等的夸张形式。

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

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浅、弱等的夸张形式。

例如:乌蒙磅礴走泥丸。

(3)超前夸张。

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翠绿的麦田,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3、夸张的作用表达鲜明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4、运用夸张要注意的问题(1)夸张不是浮夸,必须合乎情理,不能脱离生活的基础和依据。

(2)夸张和真实要有一定的距离。

否则就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达不到相应的艺术效果。

(3)夸张要注意应用的场合。

严肃的汇报、报告,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等文体,不宜使用夸张的修辞。

(五)对偶1.定义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近或相对的意思的修辞方法叫对偶。

2.种类(1)正对。

上下旬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语彼武陵人,多事何须寻洞口;笑侬荆楚客,痴情只为爱桃花。

(《题蒲圻赤壁》)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2)反对。

上下旬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串对(流水对)。

上下旬的意思具有承接、因果、假设、条件、譬折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如:错批一人,误增三亿。

才饮长莎水;又食武昌鱼。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3.对偶的作用便于吟诵和记忆;凝练概括,富于表现力;有对称美和音韵美。

4.运用对偶要注意的问题运用对偶,切忌离开内容,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对仗、整饰,内容空洞、徒有形式的对偶,就背离了修辞的本来目的。

(六)排比1.定义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譬要警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情感的修辞方法叫排比。

2.种类(1)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

例如: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里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2)句子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

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虚,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嘉3.排比的作用增强语势,说理更加严密透彻,抒情更加鲜明。

(七)设问1.定义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回答,这种修辞方法叫设问。

2.种类(1)占问自答。

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只问不答。

例如: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3.运用设问要注意的问题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设问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八)反问1.定义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这种修辞方法叫反问。

2.种类(1)肯定式反问,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例如:就说蒋筑英吧,已经过了这样长久的考验,但他人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认满足么?(2)否定式反问。

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

例如:克服困难不是一种享受?(九)反复1.定义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句子或词语。

2.种类(I)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词语间隔)o例句:好像失去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去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3.作用主要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

同时使诗文的格式刘有序、充满语言美。

【方法导引】1、嵌入式仿写[典例]仿照下面的文字中的画线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

现如今,个性早已成为新新人类的宣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