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树》教案
《合欢树》教案
《合欢树》教案•相关推荐《合欢树》教案(精选9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合欢树》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合欢树》教案篇1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
2、从细节描写中体味母亲对我的深情。
3、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4、基于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采用由散入整的组合法,在内容主旨理解的同时,对散文写作有初步的认识。
5、品味文中细节的内涵能够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学会感受爱、表达爱、珍惜爱。
而作者在对往事的追叙中,也完成了自己对亲情的感悟,这种感悟除了通过细致的细节来表现之外,都集中在合欢树这一象征物上。
所以,要把握文章深刻的内涵,就必须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内涵,这样也能帮助学生感悟亲情的美好。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我们欣赏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的风韵,我们瞻仰过"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松的雄姿,我们也遥望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梅的倩影。
树,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更是人类心灵的一道美丽的风景。
合欢树在史铁生的心中挥不去、抹不掉,永远烙在他的心中。
二十岁,对你意味着什么?二十岁,对史铁生意味着什么?二十岁的儿子瘫痪了,对母亲意味什么?学生自由发言2、题目为合欢树,那么作者有没有一上来就写合欢树呢?哪些地方提到了合欢树?提示:作者一共四次提到合欢树:(7--12自然段)(1)通过邻人和初生小孩的注目引出合欢树;(2)写合欢树的由来,似乎是当初误以为的"含羞草",历经变迁,长成一棵树影婆娑的参天大树;(3)通过刚来到世上的孩子眼中写合欢树的影子;(4)文末,再次通过那个孩子长大后忆起童年往事时会跑去看那棵合欢树,却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怎么种的。
《合欢树》教案(精选5篇
《合欢树》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植物学》第四章第五节,详细内容为介绍合欢树的生长习性、形态特征、生态价值以及栽培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合欢树的生长习性和形态特征,认识到合欢树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 掌握合欢树的栽培管理技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合欢树的生长习性、形态特征和栽培管理技术。
教学重点:合欢树的生态价值和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合欢树实物或图片、PPT课件、视频资料等。
学具:笔记本、笔、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合欢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合欢树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a. 合欢树的生物学特征:介绍合欢树的科、属、形态特征等。
b. 合欢树的生长习性:讲解合欢树的生长环境、生长速度等。
c. 合欢树的生态价值:阐述合欢树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如固氮、保持水土等。
d. 合欢树的栽培管理:介绍合欢树的繁殖方法、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
3.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内的合欢树,让学生亲身感受合欢树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合欢树的选择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合欢树的形态结构图,并标注主要特点。
六、板书设计1. 合欢树生物学特征a. 科、属b. 形态特征2. 合欢树生长习性a. 生长环境b. 生长速度3. 合欢树生态价值a. 固氮b. 保持水土4. 合欢树栽培管理a. 繁殖方法b. 栽培技术c. 病虫害防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合欢树的生物学特征。
b. 合欢树的生长习性有哪些?c. 请谈谈合欢树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2. 答案:a. 合欢树属于豆科合欢属,形态特征包括树冠宽广、叶子呈羽状复叶等。
b. 合欢树生长于温暖湿润的地区,生长速度较快,喜阳光充足。
合欢树教案
合欢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合欢树的基本信息,包括植物特征、生长环境和分布区域等。
2.掌握合欢树的繁殖方法和栽培技术。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合欢树的特征和栽培技术。
2.合欢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三、教学内容1.合欢树的基本信息–合欢树的植物特征–合欢树的生长环境和分布区域2.合欢树的繁殖方法和栽培技术–合欢树的繁殖方式–合欢树的栽培技术3.合欢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合欢树对环境的改善作用–合欢树对生物多样性的贡献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介绍合欢树的基本信息、繁殖方法和栽培技术,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观察实践:带领学生观察合欢树的植物特征,并进行实地观察和实践活动。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合欢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并展示他们的发现和观点。
五、教学资源1.合欢树的图片和短视频。
2.合欢树的生长环境模型和栽培工具。
3.合欢树的相关资料和文献。
六、教学步骤1.介绍合欢树的基本信息(15分钟)–使用图片和短视频介绍合欢树的植物特征、生长环境和分布区域等内容。
–引导学生对合欢树的外观、习性和适生环境进行观察和思考。
2.讲解合欢树的繁殖方法和栽培技术(30分钟)–介绍合欢树的繁殖方式,包括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等方法。
–提供栽培技术指导,如合适的土壤、光照和水分等条件。
–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自体验合欢树的繁殖和栽培过程。
3.探讨合欢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合欢树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例如土壤保护、水源涵养和生物栖息地等方面的贡献。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互相分享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发现和观点。
4.总结和评价(10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评价。
–强调合欢树作为重要植物的价值和意义,并呼吁学生保护环境。
《合欢树》教案4篇
《合欢树》教案4篇《合欢树》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有关作家、作品的文学常识;理清__思路,分析具体事件,体会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过程和方法目标:合作探究“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教学重点:理清__思路,分析具体事件,体会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法教学工具:录音机、投影仪课时安排:一课时教材分析:__是一篇意蕴深厚的叙事散文,它以深沉的笔触,记录了一个母亲对儿子所付出的艰辛,塑造了一个感人至深的伟大的母亲形象,表现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眷恋和思念。
教学过程:导入导语:有这样一位母亲:每天,她总是伫立在门前,看着儿子摇着轮椅远去的背影,一动不动地站着,无论风霜,无论雪雨,这份爱恋绵长而悠远,对于儿子,这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记忆。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走进这对母子,故事中的儿子就是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
学生自由回答有关作者的知识,教师适当补充了解作者及背景,帮助理解主题感知课文请同学自由读课文1、勾画生字词2、引导提问(1)课文都写了哪些事?(2)通过这些事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①我作文比赛得奖,引来母亲对儿时作文的表白。
②我腿残废,母亲帮我寻医问药。
③我想写作,母亲给我借书。
④母亲照料合欢树。
⑤我不敢看又想去看合欢树。
母亲对我的爱及我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理清__思路品味语句,品味感情勾画最令你感动的语句,体会作者是如何在叙事中传达感情的。
[示例]1、常去侍弄它,不敢太大意。
医院已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法治。
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了很多钱。
2、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总是在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3、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
(完整版)《合欢树》教案
(完整版)《合欢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合欢树》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作者、作品背景,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以及创作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合欢树的深厚感情,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创作特点,领悟作品的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如何通过合欢树这一载体,表达自己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之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基本情节,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创作特点。
4. 成果展示: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成员补充、评价。
5. 教师点评:总结学生讨论成果,针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
6. 情感体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合欢树、对故乡的感情。
7. 课堂小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布置课后作业。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 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谈谈自己的看法。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故乡的作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参与程度。
3. 学生对作品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
4.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
2. 情感教学:以情感人,让学生在感受作品美好情感的培养关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意识。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段落,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手法。
七、教学方法1. 朗读法:让学生多次朗读课文,感受作品的语言美和情感氛围。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 写作法: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创意写作。
《合欢树》教案(精选5篇)
《合欢树》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合欢树》教案《合欢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感悟作者对生命的理解,感受母子情深,学会爱,学会珍惜,学会感恩【能力目标】:品味作者沉静、淡然的语言风格所具有的情感张力。
【情感目标】:在体会了作者对母亲的情感后,从自身出发,领悟母爱,学会珍惜,学会感恩【教学重点】:体会字里行间渗透的母子深情,学会爱人,学会珍惜,学会感恩。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及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方法】多媒体导入,师生对话,活动互动,自主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1.利用网络搜集史铁生的作品《我与地坛》等相关文章,(让学生走进作者,铺设感悟课文的情感基础)2.阅读课文《合欢树》,完成教师设计的预习作业,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初步书写对文章的感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创设情境,叩击学生心扉,激情学生的情感波澜)1.播放歌曲《母亲》2、导语词:一曲《母亲》叩击了我们的心扉,也唤醒了我们的万千思绪。
有人说,“上帝不能亲自去每一个人家,于是创造了母亲”这一点我深信不疑!我们都有自己的母亲,对于母爱我们也有自己独特的的理解,那么史铁生又是如何诠释母爱,理解母亲的呢?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合欢树》走进史铁生的世界,走进史铁生对于他母亲的沉甸甸的回忆中。
3、走进作者,知人论世(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了解作家作品,铺设感悟课文的情感基础)1、作家简介:(学生先说,教师补充)2、多媒体展示史铁生的照片,作家简介以及主要作品。
3、提问:在这些画面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史铁生,是不是和我们想象中的不一样呢?(多媒体展示作家作品)教师: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虽然坐在轮椅上却露出开朗的笑容的史铁生。
双腿瘫痪的史铁生二十多年来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并多次获得各项文学创作奖。
他克服了身体上的残疾而获得写作上的成功,我们可以想象他的艰辛和付出。
但是我们又如何想象那位伟大的母亲面对一个残疾的儿子她需要怎样的付出。
《合欢树》优秀教案
《合欢树》优秀教案人教版《合欢树》优秀教案(通用5篇)《合欢树》是一篇怀人散文,也是一首颂扬母爱的抒情乐章。
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关于人教版《合欢树》优秀教案,供参考借鉴,希望对各位老师有所帮助!《合欢树》优秀教案篇1一、导入年轻时期,正值花样年华的时代,作者双腿残废了,这个噩耗几乎摧毁了他生的希望,他想到死了倒好。
但是母亲却始终不离不弃,四处帮他找大夫,当治愈的希望最终破灭之时,母亲又鼓励儿子从事写作,希望燃起他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希望。
当作者的小说发表获奖之际,母亲却撒手人寰了,早早地离开了人世。
至此,始终都没有出现题目中的合欢树。
那么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呢?合欢树:又名马缨花,它的名字蕴含了合家欢乐的吉祥意。
二、题为《合欢树》,却在文章已过半的第五段引出合欢树,那么前文以时间为线索的大量追忆,是否游离了课文标题? ——作具体分析1、请大家阅读第四至十二自然段,找一找描写合欢树的句子。
(1)通过邻人和初生小孩的注目引出合欢树;(第七自然段)(2)写合欢树的由来,似乎是当初误以为的“含羞草”,历经变迁,长成一棵树影婆娑的参天大树;(第八自然段)(3)通过刚来到世上的孩子眼中写合欢树的影子以及希望去看看合欢树(第九、十自然段)(4)文末,再次通过那个孩子长大后忆起童年往事时会跑去看那棵合欢树,却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怎么种的。
(第十二自然段)三、为什么我后来到院子里想去看而又不去看那棵合欢树?合欢树融入了作者对母亲无以回报的愧疚之情。
母亲为他付出太多太多,牺牲了一个正常女人所追求的事业、生活和爱情。
如果自己不残疾的话,母亲的生活会是另外一种样子。
“我”的残疾,带给了母亲更大的不幸,为了照顾儿子,母亲心力交瘁,49岁就离开了人世。
所以作者一直带有一种愧疚。
如果不是自己的厄运,好胜的母亲,完全可以去实现她的理想。
所以作者不敢直面合欢树,作者更感内疚,揪心的悲伤。
《合欢树》教案全
《合欢树》教案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合欢树》全文;(2)理解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3)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欣赏自然景物,培养观察和描绘的能力;(3)学会从作品中提炼人生哲理,提高自身的人生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珍惜之情;(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亲情的美好品质;(3)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感悟人生真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合欢树》全文;(2)理解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3)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运用的隐喻和象征手法的理解;(2)从作品中提炼人生哲理的能力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欣赏《合欢树》图片,激发学生对合欢树的兴趣;(2)简介课文作者及其背景,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词语,进行景物描写练习;(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亲情的感悟。
5. 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感悟人生真谛,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合欢树》全文;2. 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词语,写一篇景物描写的短文;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亲情的感悟的文章。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合欢树》全文的朗读和背诵情况;2. 学生对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理解程度;3. 学生对课文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掌握情况;4. 学生对亲情感悟的文章的质量。
《合欢树》教案及教学反思
《合欢树》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案目标:1.了解《合欢树》的背景故事以及作者胡适的生平;2.理解文中描述的自然景色,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与热爱;3.能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把握文中的语言特点及主旨;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教学准备:1.《合欢树》一文的课文教材;2.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师生简单互动,引起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比如询问学生最喜欢的季节、最喜欢的自然景色等。
2.呈现一幅绘有合欢树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引导他们描绘出合欢树的特征和美丽。
Step 2:阅读与讨论(20分钟)1.带领学生阅读《合欢树》一文,注重理解文中的内容和语言特点。
2.让学生分组讨论文中的以下问题:a.合欢树为什么能够开满鲜艳的花朵?b.合欢树和牛、羊之间有什么关系?c.为什么文中的合欢树被称为“用纸”?d.文中描述的自然景色给你什么感受?e.在你的家乡或者其他地方有没有类似的自然景色?你是怎样欣赏这些景色的?3.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并进行全班交流。
Step 3:朗读与表演(20分钟)1.扩大视野,让学生了解《合欢树》一文的作者胡适的生平背景,并通过讨论了解他为什么选择以这种方式来描写合欢树的美丽。
2.请几位学生进行朗读《合欢树》,注意语速和语调的掌握。
3.邀请学生形成小剧组,分工合作,进行文本改编和小剧演出,《合欢树》中的自然景色可以通过道具和演员的动作来展现。
Step 4:创作与展示(30分钟)1.鼓励学生写下对自然景色的诗歌、短文或者绘制插图,展示自己对自然的情感和热爱。
2.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在班级中互相展示,并进行赏析和互动交流。
Step 5:总结与反思(10分钟)1.鼓励学生用一两句话总结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2.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自然的态度以及如何保护自然环境。
教学反思:《合欢树》一文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合欢树的美丽,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热爱。
《合欢树》教案全
《合欢树》教案全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合欢树》的作者、背景和文学价值,提高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合欢树的深厚感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合欢树》全文,感受文本的韵律和情感。
1.2.2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1.2.3 背景介绍:介绍《合欢树》的作者、创作背景和相关文化知识。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掌握《合欢树》的作者、背景和文学价值。
2.1.2 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
2.1.3 提高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2 教学难点2.2.1 理解作者对合欢树的深厚感情。
2.2.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1 朗读法: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文本的韵律和情感。
3.1.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2 教学手段3.2.1 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
3.2.2 视频:播放与课文相关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步骤4.1 教学导入4.1.1 提问:让学生谈谈对合欢树的印象和情感。
4.1.2 引入:介绍《合欢树》的作者、背景和文学价值。
4.2 教学新课4.2.1 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文本的韵律和情感。
4.2.2 解析: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4.3 课堂讨论4.3.1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3.2 分享:邀请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4 课堂小结4.4.2 布置作业:布置与课文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5.1.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合欢树》教案全
《合欢树》教案全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为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4课《合欢树》。
本文主要介绍了合欢树的特点、生长过程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合欢树的传说,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合欢、庇佑”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合欢树的特点及生长过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合欢树的特点及生长过程。
难点: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合欢树的图片、相关视频资料。
2. 学具:课本、练习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合欢树的图片或相关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交流4. 讲解课文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讲解课文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引导学生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感受。
5.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观察校园里的合欢树,记录其生长过程;或者进行绘画、写作等创作活动,表达对合欢树的喜爱之情。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合欢树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生长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美好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1)合欢树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合欢树的生长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欢树》教案(精选
《合欢树》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合欢树》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本课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对合欢树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开花习性以及文化寓意的描述。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合欢树的相关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合欢树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和开花习性,提高学生的生物知识水平。
2.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理解合欢树的文化寓意,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合欢树的文化寓意的理解。
教学重点:合欢树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开花习性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合欢树图片、实物展示。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合欢树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合欢树的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让学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合欢树的特点,并回答相关问题。
3. 知识讲解:a. 合欢树的形态特征:讲解合欢树的叶子、花朵、果实等部分的形状和特点。
b. 生长环境:介绍合欢树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区域及生长习性。
c. 开花习性:讲解合欢树的花期、花色及花香等。
4. 文化寓意:分析合欢树在民间传说中的象征意义,如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等。
5.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观察校园内的合欢树,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现场讲解。
6.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关于合欢树的选择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7.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合欢树的简笔画,并标注其主要特征。
六、板书设计1. 合欢树的形态特征2. 生长环境3. 开花习性4. 文化寓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以《我心中的合欢树》为题,写一篇作文。
2. 答案:学生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合欢树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和开花习性掌握较好,但对文化寓意的理解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合欢树的文化故事,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合欢树》教案
《合欢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合欢树》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生长环境和成长经历。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色。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模仿课文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热爱家乡、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合欢树》的阅读与理解。
(2)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色的分析。
(3)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2)作者生长环境和成长经历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的生长环境和成长经历。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合欢树》,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2)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色。
3. 品析欣赏:(1)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2)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明理由。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合欢树》,了解了作者的生长环境和成长经历,分析了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色。
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也培养了自己珍惜亲情、友情,热爱家乡、祖国的情感。
五、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合欢树》。
2.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活跃程度,以及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读后感和预习报告。
3. 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批改,评估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纪律、教学方法的选择等。
2023年《合欢树》教案四篇
2023年《合欢树》教案四篇《合欢树》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体验并感悟参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人世间赐予自己的一切平凡普通的恩泽,并能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将美德芳泽造福于他人。
2、悼念亡母,是威信中外文学作品中永恒而普遍的主题之一。
引导学生对作品朴实的文风、精美的构思,以及巧妙的象征手法等进行有选择的主体性研讨和品味。
教学重点:合欢树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作者并示沉默地描写合欢树,只是轻描淡写地通过邻人的话语和初生小孩的目光引出合欢树,此为其构思立意所在。
教学方法:研讨、争论。
作业布置:课课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享受母爱的滋润,却很少有人有刻骨铭心的体验,我们的母爱真的不如文学作品中描写的那样崇高,那样伟大吗?请用心感受,用心体验。
残疾作家史铁生以平实的语言,向我们娓娓道出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母爱,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
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了《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山顶上的传说》等多篇小说。
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教读新课:(1)、你觉得__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讨论明确:浓浓的母子情感人至深。
如果我不残疾的话,而像我十岁时的光景,母亲完全可以像绝大多数的母亲一样,爱美,爱生活,可以和子女弄点小别扭,增加一些生活的情趣。
可是,二十岁时,我残疾了,对于母亲来说,这简直是要命的事情。
母亲一下子改变了她原有的生活。
她已经不在年轻,头上开始有了白发。
她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
《合欢树》教案-1
《合欢树》教案《合欢树》教案5篇《合欢树》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2、引导学生对作品朴实的文风、间接含蓄的抒情方式进行有选择的主体性研读和品味。
[教学重点]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
[教学方法]以朗读带动理解;师生共同研究、探讨。
[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初步了解史铁生的生命轨迹和创作经历,走进史铁生的精神世界;课外阅读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我与地坛》等相关文章,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铺设感悟品味文本的情感基础。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的,不论年长年少,也不论天涯海角,单飞后心的另一端永远牵挂的是对母亲的不尽思念。
母爱、母子的深情是永远说不完的话题。
身体健康的人尚且如此,作为一名残疾人作家,史铁生对母爱更有自己独特的体会。
今天就让我们学习这篇《合欢树》,走进史铁生的精神世界,感悟他为我们描写的母子深情。
二、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附中毕业后,于1969年插队延安,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北京,1979年开始创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20xx年华语文学传媒奖评价: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三、初步感知,回答问题(一)我们已经已经在课下预习过这篇课文了,那么现在请大家带着问题,再次快速地阅读一下文章的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这三段中讲了哪几件事?请在文章中划出最能打动你的地方。
(联系写作手法)预设答案:1)、作文竞赛(十岁那年)第一自然段2)、“我”双腿残废后(二十岁)第二~三自然段(1)给“我”治病:(找出具体的语句)▲“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肖像描写)▲“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
(完整版)《合欢树》教案
生命是短暂的,但母爱是永恒的;生 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我们如 何度过;合欢树不仅是生命的象征, 更是母爱与希望的象征。
03
知识点与技能要求
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式
学习并掌握与合欢树相关的专业词汇 ,如“合欢树”、“羽状复叶”、“ 花丝”、“荚果”等。
熟悉描述合欢树的常用句式和表达方 式,如“合欢树是一种落叶乔木,高 可达16米”、“它的叶子为羽状复叶 ,小叶对生,夜间会闭合”等。
性的意见和建议。
分享个人阅读体验和感悟
01
个人准备
学生提前阅读《合欢树》,并准备好个人的阅读体验和感悟。可以从文
章的情感、语言、结构等方面入手,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02
分享交流
在课堂上,学生依次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悟。其他同学可以倾听并
记录,也可以提出问题和建议,以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启发。
03
深入分析文章中的语言运用、情 感渲染、写作风格等方面的特点 ,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结合个人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 ,对文章中的情感表达进行共鸣 和反思,培养自己的情感态度和
价值观。
04
教学方法与手段
激活学生前知,导入新课
回顾史铁生的其他作品及时代 背景等元素,引导学生将已有 知识与新课内容建立联系。
01
02
03
母亲形象
坚韧、乐观,对儿子充满 无私的爱与关怀,即使在 困境中也始终坚守对生活 和家庭的信念。
儿子形象
在母亲的关爱下成长,经 历了从对生命的迷茫到逐 渐领悟生命意义的过程。
合欢树形象
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既 是母亲爱的象征,也是儿 子对生命感悟的寄托。
情感表达和主题思想
情感表达
《合欢树》教案全
《合欢树》教案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合欢树》;(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合欢树的特点、生长环境和生长习性;(3)掌握课文中所学的生字词及其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合欢树的兴趣;(2)运用多媒体展示合欢树的成长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2)培养学生珍惜亲情、感恩他人的品质;(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合欢树》;(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合欢树的特点、生长环境和生长习性;(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
2. 教学难点:(1)合欢树的生长环境和生长习性;(2)课文中所学的生字词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合欢树》的朗读录音;(2)合欢树的图片和视频资料;(3)生字词卡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合欢树》;(2)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合欢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身边植物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合欢树》;(2)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3)学生齐读,巩固记忆。
3.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讲解合欢树的特点、生长环境和生长习性;(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
4.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2)学生跟读,注意发音;(3)教师挑选几个生字词,让学生在课堂上运用。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背诵课文《合欢树》;(2)用课文中的生字词造句;(3)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长环境,并与同学分享。
2. 拓展作业:(1)收集关于合欢树的其他资料,如诗歌、故事等;(2)以“我眼中的合欢树”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创作。
《合欢树》公开课教案
《合欢树》公开课教案《合欢树》公开课教案(精选9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合欢树》公开课教案(精选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合欢树》公开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感受文中的母子深情。
教学难点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
教学方法导读法、讨论法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导语:39岁时因患脊髓灰质炎而下肢瘫痪的罗斯福,4次当选美国总统,为美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坐在轮椅上生活和思考的科学家霍金向人类贡献了伟大的黑洞理论;在中国,也有一位作家,正值青春年华的时候不幸瘫痪,但他如“凤凰涅槃”一般坚强地生活和工作,用他的笔书写他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2002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授奖词评价他“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他就是史铁生。
那么,史铁生是怎样克服了身体上的残疾而获得写作上的巨大成功的?他的背后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在支撑着他、激励着他?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合欢树》走进史铁生的世界,走进史铁生对母亲的沉甸甸的回忆中。
二、检查预习1.关于作者(主要由学生阐述,教师做补充和点评)生平介绍:1969年史铁生到陕西延川清平湾插队放牛,一次遭遇暴雨和冰雹后发高烧,其后发现腰腿疼痛,当时没在意,后来发展成双腿残废。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想以死来解脱自己,最后终于在母亲的帮助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代表作品:《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我与地坛》(散文)、《命若琴弦》(散文)、《病隙碎笔》(散文)、《务虚笔记》(长篇小说)等。
《合欢树》教案全
《合欢树》教案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植物学》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围绕合欢树进行讲解。
主要涉及合欢树的形态结构、生长习性、繁殖方法以及其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合欢树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和繁殖方法,提高学生对植物学的认知水平。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合欢树的繁殖方法和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合欢树的形态结构、生长习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合欢树实物或图片、PPT、教学视频。
2. 学具:笔记本、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合欢树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形态结构,引发学生对合欢树的好奇心。
2. 教学内容讲解(15分钟)(1)合欢树的形态结构:讲解合欢树的根、茎、叶、花、果实的特征。
(2)合欢树的生长习性:介绍合欢树对环境的适应性,如耐旱、耐寒等。
(3)合欢树的繁殖方法:讲解合欢树的播种繁殖和嫁接繁殖。
(4)合欢树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阐述合欢树对土壤改良、水源涵养等方面的贡献。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例题,讲解合欢树的生长习性及繁殖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合欢树的形态特征有哪些?(2)合欢树的生长习性是什么?(3)合欢树有哪些繁殖方法?5. 小组讨论(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合欢树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保护合欢树。
六、板书设计1. 合欢树的形态结构根、茎、叶、花、果实2. 合欢树的生长习性耐旱、耐寒等3. 合欢树的繁殖方法播种繁殖、嫁接繁殖4. 合欢树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土壤改良、水源涵养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合欢树的形态结构及其特点。
(2)分析合欢树的生长习性对其生态环境的影响。
(3)探讨合欢树的繁殖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2. 答案:(1)合欢树的形态结构特点:根系发达,茎直立,叶为羽状复叶,花为圆锥花序,果实为扁平的豆荚。
《合欢树》文学常识教案
《合欢树》文学常识教案文学常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们理解《合欢树》这首古诗的背景与意义,进一步了解古代文学与文化。
2、培养学生们综合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们对于文艺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综合素养。
3、鼓励学生们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个性与特长。
二、教学内容《合欢树》是一首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创作的诗歌作品。
它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场景,让读者陶醉其中。
白居易在这首诗中将爱情、自然、人生等元素相融合,体现出了他独特的文学风格。
凭借着深厚的文学造诣和严密的诗歌结构,他创作出了这篇永恒的经典之作。
一、诗歌结构《合欢树》共分为两段,每段由七个字构成的句子组成。
前段为“合欢桥上,凭栏望月,此情可待成追忆”。
后段为“只是当时已惘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每个句子都形式各异,但尤其是两个七字句,点题作用突出,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要点,加强读者的感受。
二、诗歌意蕴《合欢树》是一首伤感的诗歌作品,表达了文人对于爱情和人生的感慨。
前段描绘了二人依依相望的情景,透露出了文人对于爱情的向往和渴望。
而后段则表明了他已经经历过痛苦与折磨,但仍然对于生命充满追问和希望。
全诗构思精巧,给读者带来了愉悦之感,同时也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人生的真谛。
三、文学价值白居易这首诗歌作品典型地代表了唐代文学的风貌。
唐代诗歌在形式上倡导自由,而在意境上,则追求深奥、华美与情致。
另外,也体现了唐代文人追求自由、向往美好的心态。
《合欢树》在唐代诗歌文学史上占有的重要地位,它以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为艺术家们所追捧,成为总结唐代文学的重要参考文献。
四、教学方法1、导入式:通过让学生们看一些图片与音乐等素材,引导学生们了解诗句的背景与文化。
2、口头提问式:通过对于诗句的语言艺术、文化内涵、思想真蕴的提问,训练学生们的归纳、分析和辨析能力。
3、互动式:通过让学生们分组阅读、讨论等活动,训练其合作探究及领悟阅读的过程。
五、教学设计1、让学生们通过观察诗句中的语言艺术,了解作者的思想及其文化传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合欢树的成长过程及母亲对它的态度。
时间 那年
↓ 第二年
↓ 第三年
↓ 又过一年
↓
合欢树 合欢树
再过一年
“含羞草” ↓
没有发芽 ↓
长出叶子 茂盛了 ↓
移出盆 ↓ 开花
母亲
在路边挖回来
↓
不舍得扔掉
↓
常去侍弄它
↓
栽在地上
↓
……
插叙的作用有三
1、在叙事时运用插叙,可使所写的内容更加充实,情节更加充分,人物形象更
窗台,透过玻璃看它。屋里有些昏暗,窗外阳光明媚。近处是一排绿油油的
榆树矮墙,越过榆树矮墙远处有两棵大枣树,枣树枯黑的枝条镶嵌进蓝天,
枣树下是四周静静的窗廊——与世界最初的相见就是这样,简单,但印象深
刻。
——史铁生《轻轻地走与轻轻地来》
明确:因为对那个孩子来说,合欢树同样也是他自己和母亲一段生命历程的
小结:
合欢树是作者个人命运的写照,也是母爱的具体的体现物。母亲把对儿
女的疼爱融入在对合欢树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中。合欢树从弱小到长大长强长
壮与史铁生由残疾到对生命有所感悟,坚定地活下来有相似之处。
---------托物言情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
——选自史铁生 《我与地坛》
母亲去世后,作者对母亲有什么样的感情,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来证明。
母爱
合欢树
借写树来忆人、写情
母亲
母子之间感情的象征
树
人
虚实相生
托物言志(情)
以小见大
文章为何以合欢树为题目? 迎刃而解: (1)合欢树在作者心目中占有特殊的位置。 (2)合欢树寄托着母亲对儿子的希望,是母爱的象征和化身。
语句里可以创生或改变。如合欢树的原本象征意义(夫妻恩爱、婚姻美满) 和在史铁生笔下的象征意义(母子深情)。 子欲侍亲亲不待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意大利)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小小的合欢树,凝聚了史铁生如此深沉浓厚 的情感.
香港作家李碧华曾在日本一家小书店看到一本名叫《给母亲的短柬》的小册子—
E."悲伤也成享受",是说人在独自静静地怀念逝去的亲人时,即使悲伤,也会有
某种温馨的感觉.
2 作者在文章中三次提到自己的年龄.你认为他在二十岁以后和三十岁以后 对母爱各有怎样的体会 (4 分)
答案:①二十岁以后,作者双腿残废,母亲为了给他治病和帮助他学习写作而 努力不懈,直至因过度操劳而早逝,这使他体会到母爱的执着与无私.
带我来到这个世界
对生命的喜爱
合欢树不发芽,母亲舍不 我残疾了,母亲没有抛下 对生命的珍视
得扔掉
我
合欢树长叶了,母亲常去 我写小说了,母亲为我借 对生命的呵护
待弄它
书
母亲念叨着不知道合欢 母亲也不知道我何时能
对生命的期待
树几年才开花
走上文学之路
合欢树=史铁生
他同合欢树相同,母亲悉心照顾的合欢树就是病中的自己。
加丰满。
2、使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更鲜明、更深刻。
3、使文章的结构,避免呆板、拘谨,使行文起伏多变。
合作探究
1、母亲怎么会栽了这棵合欢树的?
2、文章主旨是母爱,合欢树与母爱有无联系?这运用的是什么写法 。
3、合欢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在母亲眼中
合欢树=儿子
种树护树
生我养我
母亲的情感
带“含羞草”回家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 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 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 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 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 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 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
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 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 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 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 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 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
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
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
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能找到。
——在一个母亲眼中,孩子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幸福。从这个意义上
为主(实写),后者以写“树”为主(虚写)。 主题是母爱。全文“无处不在写母爱”。
披文入情 速读 1-3 段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各找出相应的句子来。通过这些事
情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
人生
我
母亲的反应 “我”的反 母亲的状态
所在
节点
应
段落
1
十岁
作文比赛得 急着说她自 扫兴、装作 年轻、聪明、
第一
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
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
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
这倔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
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妈,我今天在巴士站见到一个女人很象你,我帮她提袋子了。” “妈,你快乐吗?满足吗?——你猝然去世后四年,我才有力气问你这问
题。” 保加利亚作家海托夫的文章:《趁双亲还在》。 直到中学毕业,我才意识到父亲为我所做的一切,对他充满感激和惋惜之情。
因此,我下定决心,只要拿到我挣来的第一笔钱,我就给他买些苹果。因为 他需要这样的营养品,在我家居住的巴尔干山村是买不到苹果的。我今天推 到明天,明天推到后天,终于在一个春日,得知了父亲于夜间逝世的噩耗…… 直到现在,在我父亲逝世二十多年以后,那些未买的苹果依然如鲠在喉。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
②三十岁以后,作者在创作上接连获得成功,他感念没有母亲就没有自己的 现在,痛定思痛,更体会到母爱的深厚与恒久。 以上两个要点(母爱的执着与无私;母爱的深厚与恒久),答出一个要点得 2 分。 3 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
(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1)
合欢树=母亲 合欢树是触动作者思念母亲的物,看到它,就像看到了母亲,它是母亲生命的
延续。树影儿,就是母爱的影子。
在儿子眼中 合欢树=母亲
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2
一枝一叶总关情 亦子亦母合欢树 悲伤也成了享受
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3: 合欢树=合家欢乐:母欢、子欢 在本文中表现为母亲和“我”共同反抗命运。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整体感知 你认为本文主要写了什么,请试着概括本文的主题思想。 Q1:浏览全文,根据合欢树出现前、出现后的顺序把文章分成两部分。说说你 认为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参考:
分段分到第六段“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前面部分写母亲生前的事,后面部分写母亲逝世后的事;前者以写“人”
所在
人生
我
母亲的反应 “我”的反 母亲的状态
段落
节点
应
4
三十岁
第一篇小说
已不在人世
发表
4
三十岁
另一篇小说
心烦,躲出 已经离开我
获奖
去
整整七年
迷迷糊糊听
到回答,得
到一点安慰
课文中哪些段落直接描写母亲?哪一处细节最让你感动?
无私无怨坚强执着
宽厚仁慈牺牲自我
无条件的母爱 1、给“我”治病 2、为“我”借书 3、推“我”去看电影 4、鼓励“我”好好写作
A.儿子作文比赛得了第一,母亲却说她小时候作文写得还要好.她这样说是为
了激励孩子成为作家.
B.母亲本来喜欢花木,"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这"别处"指的是为儿子治病和
找工作.
C.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是个好兆头".作者写这一点是暗示,母亲因
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致有点迷信了.
D.在质朴的老街坊眼中,生活,健康与工作显然比文学,比获奖更重要.
我们从史铁生的文字里看得到一个人内心无一日止息的起伏,同 时也
在这个人内心的起伏中解读了宁静。
――蒋子
丹
在红卫兵一代中,史铁生也许是极少数能够超越自身,具有现代意识的
作家。
――许纪霖
铁生对生命的解读,对宗教精神的阐释,对文学和自然的感悟,构成了真
正的哲学。他幻想脚踩在软软的草地上的感觉,踢一颗 路边的石子的感觉。
说,母亲“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并非在培养一个
作家,而是在帮助儿子找到一条通向幸福的路.孩子只要安然幸福,别无所求。
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
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
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
己
不注意
最好看
2,3
二十岁
双腿残废 为我治病, 一心只想写 不年轻,有
鼓励我写作 小说,不在 了白发
抱了希望 乎自己这条
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