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灵菇深层发酵条件的优化

合集下载

灵芝菌体液态深层发酵条件的优化

灵芝菌体液态深层发酵条件的优化

灵芝菌体液态深层发酵条件的优化毛健1,2,马海乐1,*【摘要】研究摇瓶灵芝菌体液态深层发酵温度和初始pH值,在此基础上进行5L发酵罐批次培养,研究发酵过程pH值控制、溶氧控制对灵芝菌体生长和灵芝胞外多糖的影响。

结果表明:发酵温度30℃,初始pH值为6.0;过程pH 值控制策略:菌体生长前期(0~40h)控制pH值为5.5,40~48h控制pH 5.0,48h后至发酵结束控制pH4.5;溶氧控制策略为:搅拌转速160r/min,通风量0.75vvm。

优化后的验证实验结果:灵芝菌体生物量最高达到19.7g/L,胞外多糖最高达到3.23g/L,较优化前灵芝菌体生物量12.8g/L和灵芝胞外多糖2.39g/L分别提高了53.9%和35.1%。

【期刊名称】食品科学【年(卷),期】2009(030)023【总页数】6【关键词】灵芝胞外多糖;液态深层发酵;pH值;溶氧;条件优化灵芝(Ganoderma lucidum)为担子菌纲、多孔菌科属高等真菌,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具有调节免疫[1-2],抗肿瘤活性[3-4],延缓衰老[5]等作用。

灵芝多糖一般是从灵芝菌的子实体、菌丝体、发酵液中分离出的、由10个以上单糖单元构成的高分子聚合物[6],胞外多糖和胞内多糖主要利用深层培养技术大规模生产灵芝菌丝体并从中获取灵芝胞外多糖等有效成分,较传统子实体培养,具有周期短、成本低、产量大、操作方便的特点,已成为当前真菌多糖开发的热点之一。

影响灵芝液态深层培养的因素很多,如发酵培养基组成[7-8]、接种量[9]、发酵培养温度[10]、pH值[11]和溶氧[12]。

其中,pH值对灵芝生长和胞外多糖合成影响很大,pH值可影响代谢途径中各种酶系的活性,发酵过程中pH值的优化控制能够较大幅度提高菌丝体和胞外多糖的产量,而这类研究目前不多,且其中大部分研究停留在初始pH值的控制上,发酵过程未加以控制。

溶氧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深层培养供养状况对菌体生长和胞外多糖积累有重要意义。

白灵菇栽培人为调控可高产

白灵菇栽培人为调控可高产
采收方法
采用无损采收方法,避免对菌袋造成损伤,影响 后续产量。
3
加工处理
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要求,对白灵菇进行分级、 烘干、包装等加工处理,以提高其商品价值和市 场竞争力。
05
实例分析与应用
某地区白灵菇栽培的成功案例
案例背景
某地区采用传统方法种植白灵 菇,产量较低。
解决方案
引入新的栽培技术,通过人为 调控措施提高白灵菇产量。
总结词
营养元素对白灵菇过程中需要各种营养元素,如 氮、磷、钾等矿物质元素和微量元素。在栽 培过程中,应根据白灵菇的生长阶段和品种 特点,合理配制营养物质,以满足其生长发 育的需求。同时,要注意控制氮、磷、钾等 元素的比例和用量,以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
06
结论与展望
人为调控在白灵菇高产栽培中的重要性
温度调控 湿度调控 光照调控 营养调控
通过控制温度,可以促进白灵菇菌丝体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 ,进而提高产量。
湿度对白灵菇的产量和质量都有重要影响,通过合理控制湿度 ,可以促进白灵菇的生长和防止病害的发生。
光照是影响白灵菇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合理控制光 照,可以促进白灵菇的生长和发育。
分布与生境
白灵菇主要分布在中国、 北美、欧洲等地的森林、 公园和草地等环境中。
药用价值
白灵菇具有清热解毒、消 炎止痛等药用价值,被广 泛应用于中医临床。
白灵菇栽培的历史和现状
栽培历史
白灵菇的人工栽培已有多年历史 ,最初主要在中国进行,现在已 逐渐推广到其他国家。
栽培现状
目前,白灵菇的栽培主要采用段 木栽培和袋料栽培两种方式,其 中袋料栽培更为普遍。
通过添加适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可以促进白灵菇的生 长和发育,进而提高产量。

白灵菇胞内多糖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

白灵菇胞内多糖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
1 0mL。 0
关键词 : 白灵菇 ; 内多糖 ; 酵条件 胞 发
中图分 类号 :6 6 10 ¥ 4 .4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6 3— 7 2 2 0 )2— 0 2— 5 17 8 7 (0 8 0 0 1 0

Op i ia i n o u m e g d Fe m e t to n i o s f r t z to f S b m r e r n a i n Co d t n o i I t a e l l r P0 v a c rd fP/ u o u e r d n i n r c l a l s c ha i e 0 e r t s n b o e ss u
A b t a t: t ia in o i u d c l r o d t n o i ta el l rpoy a c a ie wa a re u t n r c l - sr c Op i z t flq i u t e c n ii st nr c l a l s c h rd s c ri d o twih ita e l m o u o u u lr p l s c h rd str e . Ac o dig t i ge ts n h rh g na e in,t e r s lss o d t tte fr a oy a c a ie a ag t c r n o sn l e ta d t e ot o o ld sg h e u t h we ha h e-
李正鹏 , 吴 萍
( 安徽 科技学 院 生命 科 学学 院 , 安徽 凤 阳 2 3 0 ) 3 10 摘 要: 以胞 内多糖产 量为指 标 , 白灵菇胞 内多糖 液体发 酵培 养条件进 行优化 。在 单 因素和正 交 实验 的 对

回归模型优化白灵茹深层发酵工艺

回归模型优化白灵茹深层发酵工艺
维普资讯
加一三 归拱 型 亿 员茹 J l 一l 一 工{ 工一 sud匠D s so■ 酵 ~J o ■ 00 巴 矧 层 o :一
李 书倩 , 淑 凤 , 轶 超 , 长 江 马 李 刘
( 阳农 业 大 学 食 品 学 院 ,沈 阳 10 6 ) 沈 1 1 1

要: 以生 物 量 为 筛 选 目标 , 用二 次 回归 正 交 旋转 试 验 设 计 方 法对 白灵 菇 深 层 发 酵培 养 基 组 采
黄 豆 粉 、 S 7 和 麸 皮 4因素 的 最优 化 组 合 及 发 酵培 养条 件 进 行 了研 究 一 立 了具 有 良好 预 测 性 能 的 白灵 菇 Mg O ・ H 0 建 深 层 发 酵 工 艺模 型 , 利 用 回 归模 型 对 发 酵 工 艺条 件 的 最优 组合 及 各 单 因子 效 应进 行 了分 析 = 到 最佳 培 养 基 : 并 得 玉 米淀 粉 1 0 、 豆 粉 1 0 、 g O ・ H 0 0 1 %、 皮 35 %、 HP  ̄% 、 … 0mg L 最 佳 发 酵 培 养 条 件 : 养 周 . % 黄 5 . % M S 7 2 . 5 6 麸 . 0 K 2 O2 V 1 / 培
期 8天 , 养 基 装 料量 10mL 5 0mL 三 角瓶 )起 始 p 培 0 /0 ( 、 H值 6、 种 量 1 % 、 酵 温 度 2 接 5 发 5℃ 词: 白灵 菇 ; 次 回 归正 交 旋 转 ; 二 生物 量
S u y o tm ia o fS bm e g d Cul eo e r t sNe o t d n Op i z t n o u i re t fPlu o br 。 ur u
同 , 加琼脂 。 不
l 试 验 方 法 、 4 斜 面 培 养 在 2 5℃条 件 下 培 养 8天 3 一 液体种子培养 用 2 0mL三 角 瓶 装 入 5 5 0mL培 养基 ,

响应面法优化野生白灵菇菌丝生长条件

响应面法优化野生白灵菇菌丝生长条件

响应面法优化野生白灵菇菌丝生长条件【摘要】野生白灵菇是一种具有潜在经济价值的真菌资源,但其菌丝生长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

本文旨在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野生白灵菇菌丝生长条件,以提高其生产效率和品质。

在野生白灵菇的生长特点部分,分析了其生长周期和适宜环境要求;在影响菌丝生长的因素分析中,探讨了温度、湿度等因素对菌丝生长的影响;进一步介绍了响应面法在菌丝生长条件优化中的应用,以及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结论部分探讨了响应面法优化菌丝生长条件的可行性、研究意义和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为有效利用野生白灵菇资源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持。

【关键词】野生白灵菇,菌丝生长,响应面法,优化,生长条件,实验设计,结果分析,可行性,研究意义,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野生白灵菇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和药用价值的食用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野生白灵菇的生长速度较慢且产量有限,限制了其产业化和商业化的发展。

为了提高野生白灵菇的生长速度和产量,研究者们开始探索响应面法优化菌丝生长条件的方法。

响应面法是一种统计实验设计方法,通过对多个因素同时进行考虑和优化,可以找到一组最佳的实验条件,从而提高野生白灵菇菌丝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本研究将利用响应面法对野生白灵菇的菌丝生长条件进行优化,以期能够为野生白灵菇的产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野生白灵菇的种植生产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野生白灵菇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野生白灵菇菌丝生长条件,以提高野生白灵菇的产量和质量。

由于野生白灵菇具有较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因此优化菌丝生长条件对其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野生白灵菇的生长特点,探讨影响菌丝生长的因素,以及应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实验设计,本研究旨在为提高野生白灵菇产量和优质化生产奠定理论基础,为推动野生白灵菇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实验结果与分析,可以为野生白灵菇生产中的生长条件优化提供实际可行的方法和技术支持,从而进一步提升野生白灵菇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大白菇液体深层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

大白菇液体深层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
在室 内进 行 红 菇 菌 丝 体 的 发 酵 生 产 具有 很 多优 点 .培 养 技 术 简
在 基 础 培 养 基 中 (.%酵 母 粉 、.% KH O 、. MgO ) 别 0 5 02 2 P 401 % S 4分 加入 2 %葡 萄 糖 , 可溶 性 淀 粉 , 糖 , 芽 糖 , 露 醇 作 为 碳 源 , 蔗 麦 甘 ~ 组 不 加 作 为 对 照 。氮 源 筛 选 试 验 : 基 础 培 养 基 (%可 溶 性 淀 在 2
s lb e sa c 2 y a t x r c . % , P 0 3 , s o 0 % ou l tr h %,e s e t t0 5 KH2 04 .% Ms o, . 5 a Ke r sRu s l e ia F ; u me g d C h r ; rh g n l x e i n ; x p ls c h r e y wo d : s u a d l r b r e u u e O t o o a p rme t o oy a c a i c S e E d
氮 源 试 验 液 体 发 酵 基 础 培 养 基 ( )20可 溶 性 淀 粉 , % :.
02 2 P 40 1 S 4p . H 0 , . Mg O , H值 自然 。 K
12 . 方 法
1 . 液体培养 .1 2
f 碳源 、 源 单因素试验 1 ) 氮
碳源筛选 试验 :
方 法 来 获 得 大 白菇 子 实 体 还 很 困 难 相对 于子 实 体 的栽 培 来 说 .
KH 002 Mg001琼 脂 1 ,H 值 自然 。 2P 4., S 4., .p 9 液 体 种 子 培 养 基 ( )葡 萄 糖 2 。 白胨 05 酵 母 粉 01 % : . 蛋 0 .. ..

白灵菇高活力液体菌种摇瓶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

白灵菇高活力液体菌种摇瓶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

高 的大 型真菌 , 又名阿魏菇 , 在食 品、 医药等方 面具有广 阔的 开 发 和 应 用 前 景 。先 进 的 制 种 技术 对 白灵 菇
种的固体菌 种栽 培方式 费 时费力 、 生长 周期 长 , 使 白灵 菇 大 规 模 生 产 受 到一 定 的 限 制 , 满 足不 了 市 场 的需 要l _ 2 ] , 液体 菌种具有培养时间短 、 发菌快 、 菌龄整齐 、 接种
科技 计 划 资助 项 目( 1 1 3 2 6 ) 。 收稿 日期 : 2 O 1 3 —1 2 一l 7
养菌对养分 的消耗 , 可显 著提高原料利用率 、 降低污染 、 提高产量 , 便 于实现 工厂 化生产 , 受 到众 多食 用菌 生产 企业的青睐 , 已成为食用菌制种产业 的发展趋势[ 3 ] 。
1 2 6 . c o r n .
责任 作 者 : 张根 伟 ( 1 9 7 6 一 ) , 男, 河北 博 野 人 , 本科, 副研 究 员 , 现 主
要从 事 农 业有 益微 生 物等研 究工作 。E - ai m l : 8 8 9 i o @s i n a . c o m . 基 金项 目 : 河北 省科 技 攻 关资 助项 目( O 9 2 3 5 5 O 2 D ) ; 河 北省 科 学 院
E n g i n e e r i n g, Gu a n g x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L i u z h o u , Gu a n g x i 5 4 5 0 0 6 ; 3 . F a n g c h e n g g a n g Bu r e a u o f Qu a l i t y S u p e r v i s i o n ,

北方地区白灵菇的发菌与出菇管理技术要点

北方地区白灵菇的发菌与出菇管理技术要点
螨虫
螨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可啃食菌丝体和子实体,影响产 量和质量。防治方法包括保持培养料和空气的清洁卫生、 使用抗螨品种等。
蛞蝓
蛞蝓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可啃食菌丝体和子实体,影响产 量和质量。防治方法包括使用蛞蝓饵剂、保持菇房干燥等 。
05
采收与保鲜
采收方法与时间
采收方法
白灵菇成熟后,应选择在菇蕾期或开伞前进 行采收,此时食用口感最佳。采收时,需用 锋利的刀具将菇体轻轻割下,避免对菌盖造 成破坏。
收益估算
鲜菇销售收入
根据白灵菇的产量、市场价格 和销售渠道等因素进行估算, 鲜菇销售收入为该项收入的主
要来源。
干菇销售收入
部分白灵菇生产者将鲜菇进行烘干 处理后销售,可增加销售渠道和收 益。
出口创汇收入
白灵菇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需求 ,出口创汇收入也是收益的一个重 要方面。
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通风与光照调节
通风
出菇期间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以降 低湿度、控制温度,并避免病害的发生 。
VS
光照
适当的光照有助于白灵菇的生长发育,一 般使用散射光即可。
04
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01 02
木霉病
木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害,可感染菌丝体和子实体,导致产量下降 和品质降低。防治方法包括使用抗病品种、加强菇房卫生管理、降低湿 度等。
THANKS
感谢观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2
发菌管理技术
菌种选择与制备
01
02
03
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北方地区气候、 产量高且质量好的白灵菇 品种。
母种制备
利用杂交或组织分离等方 法获得白灵菇的纯菌种, 并进行扩繁。

白灵菇发菌期管理要点

白灵菇发菌期管理要点

n lC e sr 。0 2, 0( a h mit 2 0 1 4):0 7 0 2 y 1 5 -1 6 .
f】 R y a T ei ot c f e nu u nhat[1act 5 am nM.h mpr neo l im t h ma el JLn e, a se o h . 20 (5 )2 3 2 1 0 036 :3 - 4 .
求 量 越 大 , 以在 白灵 菇 的发 菌 过 程 中 , 所 必须 结 合 温 度和 湿 度 管 理 进 行 必 要 的通 风 换 气。 目的 是 改 善菇 棚 内空 气条 件, 加 空 气 中的 氧 其 增
气 含 量 。 注 意菇 棚 内通 风换 气 外 , 袋 内氧 气 的供 给 也 必须 充 分及 除 菌 时, 否则 袋 内原 料 易产 生 厌 氧 发 酵 , 响菌 丝 生长 。 方 法是 : 影 其 在发 菌 进行 到 1~ 0d时 , 行 一 次 菌袋 倒 堆 是 非 常 有 必 要 的 , 下 部菌 袋 52 进 即 移至 其 上 部 , 在这 一过 程 中可增 加 菌袋 内的 氧 气 含量 。 因采 用 打孔 增 氧 法 易 增 加 杂 菌感 染 的 机会 , 以建 议 不 用 。 所
白灵 菇 发 菌 阶段 所 需 时 间 比 其 它 菇 类 ( 菇 、 针 菇 ) 间要 长 平 金 时 1倍 多 . 般 为 7 ~ 5d, 就 特 别要 求在 其 发 菌 期 要 调 控 好 菇 棚 环 一 5 8 这
境, 以利 于 正 常 发 菌。 1 温 度 白 是菇 发 菌 温 度要 求 为 , 菌袋 内的 温度 在 2 ~ 4 菇 O 2 ℃,
2 湿 度 白灵菇 发 菌 湿 度 要 求 为 , 尽 量 控制 在 7 % 以下 。若 棚 应 O

白灵菇发期管理技术要点

白灵菇发期管理技术要点

白灵菇发期管理技术要点白灵菇是菌丝体扭结而形成的子实体,它是一种真菌,在操作过程中坚持严谨无杂菌观念,在养菌时主要把握光线、温度、湿度、通风四大主要因素。

一、光线:暗光发菌能促进菌丝生长,使菌丝浓白、粗壮、有力。

棚两头用遮阴网,遮阴物避光、暗光发菌。

二、温度:菌丝生长温度为240C—260C之间最适合。

①1—3天是菌丝的萌发期,袋内温度低于棚内温度1—20C,保持棚内温度在280C以下。

②3—10天菌丝迅速扑满袋口料面,保持棚内温度240C—280C之间。

③10—15天,菌丝伸入料内1—3cm,袋内外温度持平,保持棚内温度240C—260C之间。

④15—25天,菌丝长满菌袋三分之一时,袋内温度高于棚温2—30C时,保持棚内温度在23—250C之间。

25—40天菌丝迅速长满菌袋,袋内温度高于棚温3—50C时,棚内温度保持20—230C之间,每天测温2—3次,早上、中午、晚上,合适的温度,结合合理的通风。

三、湿度:菌丝在干燥的环境下生长正常,杂菌污染率低,棚内湿度一定要控制到70%以下,湿大,温度高,杂菌形成机率高,也就是说杂菌是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形成,所以要保持棚内干燥。

合理的湿度,结合合理的通风。

四、通风:通风是最重要的温度过高,湿度过大,通风就能控温、控湿,再加上白灵菇菌丝是强好氧性的,所以在发菌的过程中要灵活掌握。

接种1—15天,棚内温度低于260C,湿度低于70%以下时,需要小通风,也就是把棚两边薄膜拉起30cm高,草帘黑网不动,两头把薄膜抬高1米高,黑网落地。

如温度高于260C,湿度高于70%以上时,棚两边薄膜拉高60cm高,草帘每隔一床用木棒支起30cm高,棚两头也相应抬高,其它草帘、黑网落地。

15天以后菌袋升温,棚内温度24—260C时,袋内温度高于棚温2—50C,加起来就是26—310C,这时菇棚通风同上。

总之,结合温度、湿度进行小通风或大通风管理,适合的温度、湿度良好的通风,才能促进菌丝良好快速生长。

白灵菇产木聚糖酶发酵条件的研究

白灵菇产木聚糖酶发酵条件的研究

白灵菇产木聚糖酶发酵条件的研究吴萍张海珍(安徽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安徽凤阳 233100 江苏灌云伊山高级中学江苏灌云 222200)摘要:通过多因子的摇瓶液体发酵优化试验,以白灵菇为始菌,研究其产木聚糖酶的情况。

以甘蔗渣为唯一碳源,来测定处于不同条件下的培养基中的白灵菇所产木聚糖酶的酶活力,同时测定其相应条件下的菌丝体生物量。

结果表明:其最适温度为24℃,PH为6.0,接种量为12.5%,摇瓶装液量为60ml/瓶,摇床转速为160rpm,培养天数为7天。

最后以各个因子的最佳梯度做优化培养。

其发酵液体中木聚糖酶活力高达71.342IU/ml,菌丝体生物量也高达1.043g/60ml。

关键词:白灵菇;木聚糖酶;甘蔗渣;发酵条件.木聚糖酶(endo—1,4—β—D—xylan xylanohydrolase,EC·3·2·1·8)是一类以内切方式降解木聚糖分子中的β—1,4—木糖苷键的水解酶类。

包括内切β—木聚糖酶、外切β—木聚糖酶和β—木二糖苷酶。

其主要水解产物为木二糖和木二糖以上的低聚木糖,还有少量木糖和阿拉伯糖[1]。

木聚糖酶体(xylanosome)是在微生物表面分离到的多酶复合体[2]。

这些复合体在半纤维素的降解中起重要作用。

现在已知能够产木聚糖酶的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中的黑曲霉和木霉等,不同来源的木聚糖酶其催化特性是有差异的,而且它们有其各自不同的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

据报道放线菌和细菌的最适生长和产酶PH接近于中性;耐碱性杆菌PH值在9—10;而真菌却较适合酸性条件,且能分泌木聚糖酶的水平高于酵母菌和细菌,从而格外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3]。

木聚糖的酶法降解在造纸、饲料、食品、制药等众多工业中有着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4]。

所以人们对各种产木聚糖酶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等各方面的性质及其发酵特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对于它们各自所产生的木聚糖酶的使用特性也进行了探索,包括最适PH值、最适温度等,并且已经动用发酵工程技术得到了各种木聚糖酶产品。

北方温室白灵菇的发菌管理

北方温室白灵菇的发菌管理
通 风 口要 及 时 打 建 通 风 口 ,通 风 口的 位 袋 内原料 易产生厌 氧发酵 ,影响菌 丝生
置高于 地面 l 0 厘 米 。塑料 大棚 的顶 端及 长 。其方法是 :在 发菌进行到 l 5 ~2 0 天
下边 的塑料布 和草帘要掀开 3 0 厘 米 以利 时 ,进行一次 菌袋倒堆 ,即下部菌 袋移
2 6 ℃。为使 白灵菇 鲜品在 1 1 月底赶早 上 要足够 的氧气 ,生 长量越大 氧气需求量 市 ,需8 月份菌袋人棚发菌。此时气温较 越大 ,所 以在 白灵菇 的发菌过 程 中,必 高 ,菌 袋入棚后要 及时采取 降温措施 :
须结合温 度和湿度管 理进行 必要的通 风 ① 除下雨及大 风天气外 ,温室大棚始 终 换 气 。 除注 意 菇 棚 内通 风 换 气 外 ,菌 保持昼 夜通风状态 。如温 室大棚 后墙 无 袋 内氧气 的供给 也必须充分 及时 ,否 则
透 风降温 。②温室要盖 草帘遮 阳降温。 苦棚 内温度达 ̄ 1 3 o o c左
右 , 菌 袋 会 大 量 出 现
至其上 部 ,在这 一过程 中可增加菌 袋内 的氧 气含量 。打孑 L 增氧 法易增 加杂菌感染的机
会 ,建 议 不 用 。
污 染。l o H 以后生产菌
袋 , 日光 温 室 的 温 度 管
白灵菇菌袋发菌 , 如 果环 境 条 件 调 控 得 当 ,杂 菌 污染 应 在 5 %
以下,3 0 天 左 右 就 可 以
理应 主要考虑采取一些 增 温保 温措施 :①白天 气 温高时通风 ,晚上 不 通 风。遇到阴天下雨及 大 风 降 温 天 气 时 不 通
长满菌袋 ,转 入后熟期
益 。加 强 白灵菇 发菌管理是 北方温 室栽 控制湿度 的措施如下 :① 日光温 室在放 置菌袋前 将塑料布掀 开充分通 风暴晒 。 培的重要技术环节 。 1 . 温度 管理 : 白灵 菇 发 菌 温 度 管 ②在 通 道 上 撒 一些 石 灰 块 用 于 吸 收水

玉米芯发酵料栽培白灵菇技术要点

玉米芯发酵料栽培白灵菇技术要点

玉米芯发酵料栽培白灵菇技术要点白灵菇又称白灵侧耳,其子实体洁白,菌肉肥厚,肉质细腻,脆嫩可口,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是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发展较快的一种珍稀食用菌。

但据笔者了解以及菇农的反映,由于栽培经验不足、技术要领掌握不好,导致袋料栽培白灵菇的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影响了菇农的积极性。

为此,笔者将几年来研究及实践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报告如下:1 适时安排栽培季节白灵菇属于低温型菌类,出菇的最适温度为15~20℃。

栽培时间的安排非常重要,否则出菇期的温度过高,影响其子实体的分化。

东北地区春季接种可安排在3月中、下旬,秋季为8月中、下旬,此时的温度大约在20℃以下,低温发菌,菌丝粗壮,并可防止杂菌污染。

2 选择优质、适宜的品种品种选择是白灵菇栽培的关键。

不同品种出菇温度的要求不同,不能盲目地引种,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来选择适宜的品种。

菌种要从正规的食用菌科研单位引进,以保证菌种具有良好的性状。

白灵菇的品种繁杂,生产上多选择掌形品种,其适应的温度范围较广,盖大无柄,品质好,肉质致密肥厚,口感细腻,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母种引进后采用PDA培养基进行扩繁,原种和栽培种用玉米粒培养基扩繁,菌丝生长快而粗壮,长满培养基的时间短。

3 培养料的配制与发酵处理东北地区常用玉米芯和锯木屑为栽培料。

3.1 配方①玉米芯80%、米糠12%、玉米粉4%、石膏1%、过磷酸钙1%、石灰2%。

②玉米芯50%、阔叶树锯木屑30%、米糠10%、玉米粉6%、石膏1%、过磷酸钙1%、石灰2%。

3.2 配制与发酵处理选择无霉变的玉米芯,粉碎成蚕豆粒大小,按配方称取所需要的各种原料,充分混合,加水拌匀,含水量为65%,即用手握培养料,中度用力时指缝见水但不滴下为宜。

料充分吸水后,将配好的料堆成高1~1.2m、宽1.5m、长度不限的料堆,用直径5cm左右的木棒打通气孔,孔距为40cm,深至堆底。

然后用塑料以及草帘等遮盖物盖严,当堆内中心料温达到60~70℃时进行翻堆。

白灵菇的栽培技巧

白灵菇的栽培技巧

白灵菇的栽培技巧
栽培原料及菇房的处理栽培白灵菇所用菇房一般用蔬菜保护地设施,如日光温室、大棚等,种菇前最好能揭膜晒棚两周,料进棚前再用药剂熏蒸1次,一般房屋需整理粉刷后才可作为白灵菇出菇场所,进料前还要用药剂处理1次。

栽培料的配制及灭菌1.栽培料的配制棉籽壳100公斤、玉米粉5公斤、麸皮5公斤、石灰3公斤、石膏2公斤。

2.堆制发酵堆制发酵的用料最好在300公斤左右,堆高1.2~1.4米,宽1.1~1.5米,长度不限。

堆太小不易升温,发酵不透;堆太大中间缺氧,而且不便翻堆。

发酵料拌水60%~65%,并加石灰2%,使pH值为8~8.5。

建好堆后打孔通气,孔距为30厘米,堆上方打1排,侧面打2~3排。

发酵时间视室温而定,温度高时时间可短一些,以7~8天为宜;温度低时可适当增加天数,并加盖塑料薄膜。

发酵过程中要注意翻堆,每隔1天翻1次,发酵透的料应呈棕褐色,无酸臭味。

3.装袋灭菌发酵好的料需重新测水分,并将含水量调至55%~60%,pH值调至8~8.5。

塑料袋选用17x33厘米规格的折角聚乙烯袋,装0.75~1公斤湿料。

手工装料时,边装边用手压紧,机装时可根据机器动力情况掌握紧实度。

将装好的料在高压下灭菌2~3小时,或在常压下灭菌14~16小时,注意灭菌要彻底。

接种培养等灭好菌的菌袋冷却到30℃时,移入接种室内接种,接种量以能覆盖菌袋表面为宜。

接种过程中注意人员及器具的消毒,不要造成人为的杂菌污染,接种后将菌袋放在室内培养。

接种后前3天不要动菌袋,1周后翻垛检查有无杂菌污染,将有杂菌的清理出去,晾干灭菌。

白灵菇栽培模式及发菌期杂菌污染防治方法

白灵菇栽培模式及发菌期杂菌污染防治方法

白灵菇栽培模式及发菌期杂菌污染防治方法【摘要】白灵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本文首先介绍了白灵菇的栽培模式,包括土壤选择、温度湿度控制等方面。

其次详细讨论了白灵菇的发菌期,指出在特定的时间段内进行合适的管理能够提高产量。

针对杂菌污染问题,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防治方法,比如定期消毒、保持通风等。

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更好地了解白灵菇的栽培技术和如何有效防治杂菌污染,帮助种植者提高产量和质量。

【关键词】白灵菇、栽培模式、发菌期、杂菌污染、防治方法、引言、背景介绍、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白灵菇(Oudemansiella radicata)是一种可食用的野生真菌,也被称为树木白灵菇或晨光松茸,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生态农业的发展,白灵菇栽培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白灵菇生长在松树、杉树等树木的树干上,是一种树干真菌。

它的栽培模式对于增加农作物种类、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在白灵菇栽培过程中,杂菌污染会给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成为制约栽培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解决白灵菇栽培过程中的杂菌污染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通过控制温湿度、保持通风、消毒土壤和材料、使用优质菌种等方法,可以有效预防杂菌污染,提高白灵菇的产量和质量,推动白灵菇栽培的发展。

在本文中,将对白灵菇栽培模式、发菌期和杂菌污染防治方法进行探讨,为白灵菇生产提供科学参考,促进该产业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白灵菇栽培模式白灵菇是一种受人喜爱的食用菌,其栽培模式主要采用厄尔尼诺式栽培法。

这种栽培方法适用于室内环境,通过模拟厄尔尼诺气候以及灌溉、通风、温度等控制,在无菌环境下培育白灵菇。

栽培白灵菇的基本步骤包括菌棒接种、培养、管理、收获等。

选择适宜的菌棒进行接种,然后在控制好湿度和温度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定期通风和换氧,保持培养环境的优良状态。

及时进行管理工作,防止病虫害的发生,确保菌体健康生长。

白灵菇液体发酵工艺优化

白灵菇液体发酵工艺优化

白灵菇液体发酵工艺优化徐兵;杨昌亮;郑丽雪;冀宏【摘要】The optimum process conditions of pleurotus nebrodensis liquid fermentation was studied according to the index of mycelia biomass in this paper.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25℃,160 r/min,eight days,inoculum size 10%and volume 80 mL/250 mL,the optimal composition of the medium:glucose 3.0%,peptone 0.4%,KH2PO4 0.3%, MgSO4 0.2%by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and orthogonal experiment. In this condition,the mycelium biomass was 1.27 g/80 mL.%以菌丝体生物量为考查指标,研究了白灵菇(山东寿光720)液体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

在培养温度为25℃、摇床转速160 r/min、培养时间为8 d、接种量10%、装液量80 mL/250 mL的条件下,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葡萄糖3.0%、蛋白胨0.4%、KH2PO40.3%、MgSO40.2%。

在此条件下,菌丝体生物量最高可达到1.27 g/80 mL。

【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4(000)022【总页数】3页(P125-127)【关键词】白灵菇;液体发酵;正交实验【作者】徐兵;杨昌亮;郑丽雪;冀宏【作者单位】常熟理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江苏常熟215500;常熟理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江苏常熟215500;常熟理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江苏常熟215500;常熟理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江苏常熟215500【正文语种】中文白灵菇(Pleurotusnebrodensis)又名白阿魏菇、阿魏侧耳、白灵侧耳,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1-2],是干旱草原上具有代表性的珍贵食(药)用真菌[3]。

白灵菇多糖液体发酵工艺的优化

白灵菇多糖液体发酵工艺的优化

白灵菇多糖液体发酵工艺的优化兰蓉;张震;吴迪;陈亚菲;马辰【摘要】以胞外多糖为指标,通过摇瓶培养的方式对白灵菇液体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灵菇液体发酵产胞外多糖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葡萄糖2%、蛋白胨0.75%、CaCl2 0.2%;白灵菇液体发酵产胞外多糖的最佳发酵条件为:起始pH值7.0,接种量20%,装液量120 mL,培养天数6 d.【期刊名称】《中国食用菌》【年(卷),期】2010(029)002【总页数】3页(P42-44)【关键词】白灵菇;液体发酵;胞外多糖【作者】兰蓉;张震;吴迪;陈亚菲;马辰【作者单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100029;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100029;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100029;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100029;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46.9白灵菇又名阿魏蘑、阿魏菇,是一种野生名贵食(药)用菌。

白灵菇营养丰富,据科学测定,白灵菇含蛋白质14.7%、碳水化合物43.2%、脂肪4.3%、粗纤维15.4%、灰分4.8%、多糖19%[1]。

由于白灵菇生长在药用植物阿魏上,因此白灵菇具有防癌、抗癌、防治老年人心血管病、妇科肿痛、儿童佝偻病等药用功效[2]。

白灵菇中的真菌多糖还有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人体生理平衡的作用[3]。

目前白灵菇的生产多采用传统的固体栽培方式,栽培周期长、生物转化率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采用液体培养方式发酵生产白灵菇,在短时间内能产生大量的菌丝体和代谢产物,但白灵菇液体发酵方面的研究报道不多[4]。

通过对白灵菇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筛选及优化,旨在为白灵菇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设备1.1 材料白灵菇菌种:由北京薛瑞菌业公司提供;斜面培养基:马铃薯20%、葡萄糖2.0%、琼脂2.0%;液体种子培养基:马铃薯20%、葡萄糖2.0%;发酵基础培养基:马铃薯20%、葡萄糖2.5%、(NH4)2SO40.5%,起始pH为6.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Re e  ̄ j Cet t{ Ed b e Ft z iEn n e i g Te h o o y o S a . o d c , T i u S l tr 3 8 1 . s a‘ 1 l e。’ c t { i l o g gie rn c n l g J h hc pr 1 n e i a g ]g i0 0 0 gl
3812 i t 1西 381 ( .t 农 、 大学 食 品科 学 与工 程学 院 . j h西 『 I , 山西 太 谷 )0 0 ; .t 西 省食 用 菌 工 程技 术研 究 中心 .h 太 谷 0 0 0
3 U 农 业 大学 艺学 院 . 西 太 谷 0 0 0 ) .L 西 园 山 38 1
摘 要 : 了优 化 白 灵菇 深 层 发 酵 的 条件 . 茵 丝 生 物 量 为 指 标 , 碳 源 、 为 以 对 氮源 、 始 p I 接 种 量 、 初 k、 装液 量 进 行 单 因 素 试 验 . 果表 明 1 o r 结 ・mi 2 C培 养 条 件 下 . 灵 菇 最 佳 液 体 培 养 基 配 方 为 玉 米 淀 粉 4 、 糠 5 、 6 n 5 白 米 KH2 C P 0 3 、 S ) . 、 l 0mg・ . 佳装 液 量 为 7 2 OmL三 角瓶 ) 最佳 接 种 量 为 2 , 始 p 为 7 。 . Mg ( 0 1 V |1 I 最 0mI 5 ( . 0 初 H ~8
bo s H h e l n e .Mo oa t r lts rv ae h tmy eilbo s fPlu ou e rd n i g o n s b ima s, S{ cts d x i n fco i e t e e ld ta cl ima so e rtsnb o e ss r wn i u — a a
正 交试 验 结 果 表 明 . 响 白灵 菇 液 体培 养的 主 次 因素依 次 为接 种 量 、 源 、 源 、 始 p 和 装 液 量 。 影 碳 氯 初 H 关 键词 : 白灵 菇 ; 县 发 酵 : 丝 生物 量 深 茁 中 图 分 类号 : 6 6 ¥ 4 .】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卜81 l 2 1 ) 60 4 5 17 5 (0 00 —580
3 7le .(o lgP (, H or iulu e.Sh xiA gr c lur lv r iy , Tai J lc t r an i u t alU,i e st gu Sha l 30 l, 0 801, (^i a) Zi ’ n
C ia hn
Ab ta t The p pe t did t tm ia i n o ub e g d c t r on ton fPl r u e r de i u i h y ei src : a rs u e heop i z lo fs m r e ulu e c dii s o eu ot sn b o nss sng t e m c l a
b a .K H I ) 13 ,M g ( {0 1 ,V 1 rn 5 {( ( . S ) . 0 mg ・I
, h e t b o h c n e t wa 0 ml( 5 Ere me e t e b s r t o t n s 7 2 0 ml ln y r
f s ,1 l s i o u a e mo n  ̄ s 2 . h n t lp wa ~ 8 Ap l ai n O rh g n le p r n e e l d l k) t  ̄ l n c lt d a u t Va 0 a w , e r t e iii H s 7 a . p i to fo t o o a x e i c me tr v a e
m e g d cu r Wa a m a t e he f lowi on t s:】 0 r ・m i ‘t m p r u e 2 C . c r sar h 。 rc r e df e J S m xi l l r t o l ng c dii n ̄ on 6 n e e at r 5 o d t c 4 ie
O p i ia i n o u m e g d Cu t r n iinso e r t sn b o n i tm z to fS b r e lu eCo d to fPl u o u e r de s s
ME NG u —o g’ YAN d n ln 。 。, Hu 。 YANG e ZHO NG Hu 。, GUO Lin , i Ji。, a a g CHO NG Na , CHANG M ig n—
ch g’ an ‘
(J (f e FfJ S【 e e (1d .、 dl ge r, J , f inc 11 En n e 7 .Shah1 Agrc r r l gi e l g i1 .i iu/u a Uni r iy . Tai Sh i ve st gu ahr 03 01・ Chi a; 08 n
JS . HANXI AGRI UNI (Nat r i n b d to C. V. u al e c 2 i i n) S【
雹囝 l 嘲 I 窟
举 自 科 版 2l3 6 02 25
白灵 菇 深层 发 酵 条 件 的优 化
孟俊龙 。 闫辉z 杨 杰。 钟 华。 郭 亮。 充娜 常 明 昌 ,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