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检测历史试题(原卷版)

合集下载

17—18学年高二12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附答案)

17—18学年高二12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附答案)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1.5分,共48分)1. 某思想家认为:“亲以厚爱关子于安利而不听,君以无爱利求民之死力而令行。

明主知之,故不养恩爱之心而增威严之势。

故母厚爱处,子多败,推爱也;父薄爱教笞,子多善,用严也。

”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的治国理念是()A. 无为而治B. 礼法并用C. 礼乐仁政D. 严刑峻法2. 西汉武帝时期,某人父亲与他人斗殴,其子帮忙用木棍去打他人,不料却误伤其父。

按照当时法律,殴伤父亲是应处枭首的死罪。

廷尉张汤请教董仲舒应如何处理。

董仲舒认为:父子是最亲近的,听说父亲与人斗殴,儿子自然紧张,要拿木棍去救护父亲,至于误中父亲并非本意,应该无罪释放。

该段材料反映了西汉()A. 已经废除了严刑峻法B. 儒家伦理思想影响到法律C. 开始推行判例审判制D. 废除了原始社会同态复仇原则3. 程朱理学主张通过“格物致知”,以实现对外在“天理”的体认,王阳明则认为“天理”就在人心中,通过“致良知”即可恢复固有的“天理”,尽管二者致思路径不同,但他们共同的积极意义在于()A. 通过发奋立志、道徳自律,形成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B. 建立伦理本体,自觉遵守现行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C. 鼓励人们独立思考,提高整个民族的思辨水平D. 教导官民存理去欲,消除等级,建立和谐社会4. 这种情形驱使孔子周游于诸朝廷之间,希望寻得一位统治者,能采纳他关于政治的见解……但他对(当时)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是微不足道……但是,它们最终还是流行开来。

“它们最终还是流行开来”的主要原因是()A. “四书”“五经”被定为学校的教科书B. 儒家思想经改造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C. 儒学全面汲取了佛教、道教的有益内容D. 孔子的主张顺应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需求5. 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

山东宁阳四中2018届高三高考第二次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含解析

山东宁阳四中2018届高三高考第二次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含解析

A.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B.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C.试图打破国民政府的军事封锁D.对革命形势作了过高的估计31.19 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的国家这样大,人口这样多,情况这样复杂,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

”毛泽东此论A.阐明了国民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B.重申了必须继续借鉴苏联模式C.主张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D.引发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32.《十二铜表法》中既有同态复仇,也有罚金赔偿;既有氏族继承,也有遗嘱自由。

这反映了当时的罗马A.法律和道德相结合紧密B.法律体系趋向完备C.新旧制度并存现象明显D.程式主义受到重视33.为了保护已有的利益,费城制宪会议的各州代表(和他们所代表的不同的利益集团)必须建立一种高于各自利益的公共利益,并建立一种高于各自权威的公共权威来贯彻公共利益。

由此,制宪会议的各州代表主张A.实施共和主义的分权原则B.创造正义和民主的政治体制C.抛弃邦联体制的重要内容D.建立有效和有限的联邦政府34.(苏维埃)国家仍要制定基本的经济政策,但制定政策要与个人的主动性结合起来。

在这种临时政策下,食品生产开始恢复,从而使这个政权获得了巩固共产主义体系所需要的时间。

对此种政策的理解正确的是A.允许吸引外资和发展合资企业B.在分配领域推行实物配给制C.扩大了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D.适应了工业化建设的需要35.1963年,经互会成员国与西方工业国的贸易占19%,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占12%;到20世纪80年代,与西方工业国的贸易占27%-33%,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占14%-17%.内部贸易占48%-52%。

这一变化表明A.战后国际经济秩序完成重建B.东西方两大阵营关系趋向缓和C.经济全球化的障碍已经扫清D.经济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二、非选择题:共160分。

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山东宁阳2018—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复习历史模拟试题 含答案

山东宁阳2018—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复习历史模拟试题 含答案

山东宁阳四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末复习高二历史模拟试题考试范围:必修三、选修一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万宝奎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认为“君权神授”、黄宗羲则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以下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儒学思想家的观点前后矛盾 B.三种主张都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真实反映C.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D.三种主张都发展了儒家学说2.春秋战国时期某思想家提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下列观点中,属于该思想流派的是( )A.“兼相爱,交相利”B.“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3.董仲舒提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该观点( ) A.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 B.主要体现“天人感应”的理念C.为君主受命于天提供了理论保障 D.直接结束了各派思想平等的局面4.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这一思想家是( )A.孔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墨子5.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

”“全新的创造”是指(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B.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C.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辩化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6.“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这一学说( )A.反映了国家衰败在所难免B.成为皇权神化的理论依据C.对君权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D.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7.泰山的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7-2018学年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老子》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这反映了道家学派A. 同情人民的疾苦B. 倡导“无为而治”C. 提倡辩证法思想D. 主张“道法自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这反应的是老子的治国思想,A.同情人民的疾苦,与材料含义不符;C.提倡辩证法思想、D.主张“道法自然”是其哲学思想,可以排除,故此题应选B项。

考点:百家争鸣点评: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思想主张:①哲学思想(世界观):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②政治思想: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③辩证法思想: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运动,矛盾的双方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

2.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这一主张属于A. 儒家“仁爱”思想B. 墨家“兼爱”思想C. 儒家“礼治”思想D. 墨家“非攻”思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意思:对待别人的国家,要像对待自己国家一样;对待别人的家庭,要像对待自己家庭一样;对待别人的身体,要像对待自己身体一样。

体现是墨子的“兼爱”的主张,故选B。

C项儒家“礼治”思想和D项墨家“非攻”思想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是孔子主张的“仁爱”,它是有等级性,没有墨子的“兼爱”有广泛性、包容性,故排除。

故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墨子思想3. 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 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 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 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 陆王心学日益兴起【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说明孟子地位迅速崛起,这与宋代朱熹将《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合称四书并为此作注解有密切关系,随着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学说,四书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必考书目,孟子的地位也迅速上升,所以答案选D,ABC三项与上述题意特征并未直接关系。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检测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2道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 下表反映了历代官话的变迁。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官话A. 实现了全国文字的统一B. 有利于促进文化认同C. 消除了各地语言的隔阂D. 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答案】B【解析】秦朝已经实现了全国文字的统一,且材料反映的是官方语言的发展,故A错误;材料反映了朝代更迭、都城迁移与官方语言的融合发展紧密相关,这有利于促进中国文化的认同,故B正确;官方语言的变化并未消除各地语言的差异,故C错误;官方语言的变化与强化封建君主专制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分析表格材料的内容,抓住关键信息“官话的变迁”,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官方语言形成的背景原因和性质作用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官方语言的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国文化的认同”的结论,据此进行正确判断。

2. 下列表格是西汉时期州刺史权力核心内容的嬗变过程。

据此可知A. 汉代社会问题不断暴露B. 诸侯王国问题彻底解决C. 地方行政权力大大加强D. 刺史丧失地方监察职能【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刺史权力由督察郡国到“镇压诸侯的谋反、民众反抗” “安置流民、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参与某些中央决策”,表明汉代社会问题不断暴露,刺史的权力不断扩大,A正确;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刺史权力的不断扩大,无法体现地方行政权力大大加强,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刺史的权力在监察郡国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权力,D错误。

3. 《商君书·画策》中说:秦国之民遇有战事,“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无返。

’是以三军之众,从令如流,死而不旋踵”。

这反映出秦国A. 功利思想盛行B. 亲情淡漠C. 公民意识浓厚D. 军纪严明【答案】A【解析】材料大意为:强大国家的民众,父亲送他的儿子去当兵,哥哥送他的弟弟去当兵,妻子送她的丈夫去当兵,他们都说:“不能得到敌人的首级不要回来!”。

山东宁阳四中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期末模拟训练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山东宁阳四中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期末模拟训练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山东宁阳四中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期末模拟训练文科综合试题第I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

“关于禹传启的传说,文献中的记载是很不一致的,但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公天下’向‘家天下’的转变。

”这个“转变”实际上是A.分封制向王位世袭制转变B.禅让制代替了王位世袭制C.王位世袭制开始代替禅让制D.封建君主专制开始代替禅让制25.唐高宗后,“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十者,终不为美。

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

……所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

”这主要体现了当时A.对官员的文化素质要求提高B。

参加科举考试的生员非常多C.科举考试录取名额十分有限D.科举考试已取得实质性进步26.元代时曾任史官的黄活说:“昔之有国家者,藏富之所,散于列州.而今也。

藏富之所,聚于诸省”。

有学者认为,这“已是基本将各地贿赋集中于朝廷了”。

得出这种结论的依据是A.“省”的权力大于“州”B。

“省"是中央财政机构C.藏富于省比藏富于州更为集中D.“诸省"具有中书省派出机构的性质27.《浮梁县志》记载了清代制瓷业各道工序的工人.从淘泥工到烧炉工共22种,仪对胚进行直接加工的就有拉坯工、印坯工、旋坯工、画坯工、抬坯工、装坯工等.这说明当时手工工场大型化的主要原因是A。

分工日益细密 B.技术水平下降C.雇佣的工人增多D。

民营制瓷业的发展28.清政府签订城下之盟,催生出海关外籍税务司制度,使得原本独立自主的中国海关,开始逐步处于洋人管理之下。

这种情状A.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B。

显示出维新派的无奈C.形成于洋务运动之中D.结束于辛亥革命胜利29。

右图是截止1911年,中国境内铁路发展状况示意图。

这种状况说明A.中围铁路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十分明显B.铁路这种近代交通方式对民众生活影响大C.中国铁路的产生发展与列强侵略密切相关I).近代中围铁路发展主要是政治因素导致的30。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每周一练历史试题(四)(解析版)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每周一练历史试题(四)(解析版)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每周一练历史试题(四)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2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1. 考古资料表明,西周甚至春秋早期,各诸侯国甚至是一些相距遥远的诸侯国与周王朝之间的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上都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

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A. 青铜器物实现了标准化生产B. 分封制促进了文化的同质化C. 诸侯国的青铜器皆周王所赐D. 是血缘同宗在文化上的体现【答案】B【解析】先秦时期,各诸侯国与周王朝的青铜器物具有很强的一致性,这是分封制带来的结果。

分封制推动了中原文化向四边传播,故B项正确;周代的青铜器物没有标准化生产,故A项错误;C项说法错误;血缘同宗是宗法制,不能反映材料信息,故D项错误。

2. “社稷”本是周代祭祀地祗(社)和谷物神(稷)的合称,周王分封新诸侯时,依据诸侯封地所在方位从周王室祭坛上取一摄色土赐于诸侯,受封者要将此土置于封地的社稷坛中进行供奉祭祀=由此可知,周代的“社稷”祭祀A. 象征了国家政权的建立B. 反映出农耕区域不断扩大C. 蕴含了国家一统的理念D. 强化了政治上的等级秩序【答案】C【解析】从题干“依据诸侯封地所在方位从周王室祭坛上取一摄色土赐于诸侯”可以看出,分封制蕴含了国家一统的理念,故C正确;从“受封者要将此土置于封地的社稷坛中进行供奉祭祀”,是突出受封者与周王的法统关系,排除A;材料只是涉及周王与之后的隶属关系,没有涉及农耕信息,排除B;周代的“社稷”祭祀是强调宗法上的隶属关系而非政治上的等级关系,排除D。

3. 汉代以前,民众对人神的信仰主要是有功于民的古圣先贤神,而汉代开始出现了一些有政绩的官员死后被百姓立祠祭祀的现象,如汉和帝时的王涣为民平理冤狱,死后“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成为民众新的入神信仰对象。

汉代民众对人神信仰的变化A. 反映了皇权专制下的愚民政策B. 说明民众对政府信任的增强C. 折射出民众对理想政治的渴望D. 受到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答案】D【解析】由“汉代以前,民众对人神的信仰主要是有功于民的古圣先贤神,而汉代开始出现了一些有政绩的官员死后被百姓立祠祭祀”说明汉代民众对人神信仰的变化受到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故选D;为“有功于民的古圣先贤” 立祠祭祀起到社会导向作用,并非愚民政策,排除A;汉代民众“有政绩的官员死后被百姓立祠祭祀”是对有作为的官员的肯定,排除B;材料中没有涉及具体的政治制度的诉求,排除C。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高二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满分48分。

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3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涂入答题卡内。

题号12345678910答案C A B D C A D D B 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 A A C B C二、非选择题:满分52分。

17.(1)表现:学校数量多;从地方到中央构建了完备的管理体系;教育体系完善;管理专业化;学生待遇优厚(6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给分)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政府支持);农耕经济的发展和繁荣;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科举制的进一步发展;士农工商四民观念(6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给分)(2)特点:兴起早;分科教育;宗教色彩浓厚;经济独立;政治特权;自治色彩浓厚;自由独立性较强;(7分,任答4点,言之成理即可给分)影响: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有助于欧洲城市化发展;教会大学保留了古典文化,为文艺复兴奠定基础;为现代教育提供了借鉴模式;传播了知识,促进了文化和科技的发展(6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给分)18.示例一:观点:社会环境影响技术的运用(技术逻辑受社会逻辑的影响)论证:(1)古代中国政治专制主义不断强化,固守农耕经济藩篱,重农抑商,思想保守,虽有领先世界的四大发明,却受社会环境所限,没有发挥最大功效,没有推动社会转型(2)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人文主义兴盛,指南针推动地理大发现,印刷术、造纸术促进思想解放,火药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有力武器,四大发明有力的推动近代欧洲转型。

综上:技术运用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示例二:观点:技术逻辑推动社会逻辑变迁(科技推动社会发展)论证: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密,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地位。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大范围的大肆杀戮抢占商品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使得东方从属于西方。

历史-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历史-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考生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将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答第Ⅱ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的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笔书写在答题卷上,字体工整字迹清楚,不得超出答题栏边界。

4. 考试结束后,监考员请将答题卷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公元前323年,魏国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运动,即魏、韩、赵、燕、中山五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王位,并带动了中原各国国君纷纷称王。

这一事件( )A.加速了分封制的崩溃 B.推动了诸侯变法改革C.否定了嫡长子继承制 D.动摇了王位世袭传统2.遣使巡察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监察形式。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推行视察地方的制度,到汉朝刺史的派遣,遣使巡行成为中央监察地方的固定形式。

遣使巡行分为定期和不定期两种,监察官员们都离不开基层吏民的帮助或协助,据此可知()A.遣使巡行的对象主要是中央和地方官员的贪赃、枉法等违法乱纪行为B.遣使巡行是民众对国家事务及其官员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的渠道C.吏民检举揭发是监察机关监督地方官员的唯一途径和手段D.遣使巡行维护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从根本上杜绝了腐败3.宋代134位宰相,123人出身科举,他们中多为学者型官员,如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苏轼、苏洵、欧阳修、柳永、张载、沈括等等。

这反映了宋代()A.重文轻武导致冗官现象严重 B.科举制实现了社会阶层平等C.人才选拔做到了公平和公正 D.科举制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4.洪武十三年朱元璋诛胡惟庸后,正式宣布废除丞相制度,同时废除中书省,分相权于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

高二历史

高二历史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高二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Ⅰ卷(共60分)一、单项选择1.历史地图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与下面两图密切相关的古代政治制度分别是()A.分封制行省制B.内阁制分封制C.分封制郡县制D.察举制行省制2.诗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的历史现象主要得益于()A.学校体系的完备B.商品经济的活跃C.文学艺术的昌盛D.科举制度的推行3.明朝废丞相设立内阁,清朝设置军机处。

这两项史实体现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特征是()A.皇权受到制约B.君主专制强化C.世袭制度消亡D.地方权力削弱4.下面所列是1840年至1901年间中国历史上的三项重大历史事件,以此为线索归纳出的历史主题应该是()A.中华民族的奋起B.西方列强的入侵C.晚清政府的改革D.近代的民主革命5.下列文献中,属于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性文件是()6.某同学的笔记把“梭伦”“公民大会”“陶片放逐法”作为关键词。

据此推断他所学习的内容最有可能是()A.雅典的民主政治B.古罗马政制与法律C.应该的制度创新D.北美大陆的新体制78垒”这一说法刻画出的是()A.和平与发展B.欧洲一体化C.美苏冷战D.多极化格局9.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年)中说:“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富而且最勤勉的国家。

”他赞扬的是古代中国的()A.商品经济B.工场手工业 C.对外贸易D.小农经济10.明太祖曾告谕“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

与此相一致的政策是()A.闭关锁国B.盐铁专卖C.重农抑商D.海禁11.1922年,由北京、上海等地的报社举办了一次民意调查,实业家张謇被民众选为“最景仰之人物”。

张謇能够当选的主要原因是()A.创办近代军用企业B.创办近代新式学校C.创办近代新闻报纸D.创办近代民族企业12.梁启超在1923年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山东省宁阳四中2018届高三二轮复习高考模拟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宁阳四中2018届高三二轮复习高考模拟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宁阳四中2018届高三二轮复习高考模拟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8分)1.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卫盉”铭文记载:周恭王三年,贵族裘卫用玉器和礼服从贵族矩伯手里换得1 300亩田,并通过执政大臣进行了授田仪式,办理了换田手续,刻于青铜器上作为凭证。

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 )A.贵族权重,世袭制巩固B.田地交换,井田制动摇C.田地买卖,私有制确立D.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2.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重要的职事官如尚书、侍中等就是从皇帝身边的近官即侍从等演变而来,使得中国古代官制呈现出近官“外化”的特点。

这反映了( )A.统治阶级基础不断扩大B.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C.行政机构效率大大提高D.监察制度进一步完善3.学者余英时先生考证过,“在唐宋读书人的文章里,看不到为商人作寿序、墓志铭的,但明代中叶以后,商人在文集中大量出现”。

如王阳明就曾为大商人作墓表,并宣称:“古世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

”这种士人与商人关系的变化是( ) A.自然经济瓦解的反映B.封建制度衰亡的写照C.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D.资本主义萌芽的实证4.宋代的“士”大都抱有“得君行道”的期待,他们“以天下为己任”,希望从朝廷发起改革,从上而下实现其政治理想。

明代的“士”许多抛弃了“得君行道”的幻想,转向“觉民行道”,像王阳明“惟以开导人心为本”,并强调:“须作个愚夫愚妇,方可与人讲学。

”这种“士风”的变化基于( )A.明朝商品经济的繁荣B.明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C.儒学的哲学化、宗教化D.明朝“西学东渐”的影响5.1875年,清政府制定了“海防”和“塞防”并重的国防战略。

十年后,将海防建设作为重点,并最终形成了“三洋设防,北洋为重”的海防格局。

这一变化是基于( ) A.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深刻教训 B.海疆与京畿地区的安全考虑C.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建与发展 D.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忧虑6.1925年,中共四大在《对于农民运动之决议案》中提出“宣传农民组织农民的方法,自当从目前的实际问题入手”,涉及反抗地主、苛税、匪祸、兴办水利等方面。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I)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I)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I)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与商朝相比,西周时期很多封国的中下层社会结构虽没发生改变,但是出现了受天子册封的上层管理者。

这一变化A.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B. 建立起周天子的集权政治C.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D. 扩大了周天子的统治范围【答案】A【解析】“出现了受天子册封的上层管理者”的信息说明天子加强了对于地方的管理,A正确;西周时期没有实现集权统治,B错误;C属于宗法制的特点;D属于分封制的影响,排除。

2.春秋时代的战争,通常采用车阵战,一经交战,即刻决出胜负。

战国时期,作战军队的数量大为增加,步兵、骑兵为主的野战和包围战逐渐代替车阵战,战争往往旷日持久,残酷性大大加剧。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各诸侯国人口大幅增长B. 战争目的由争霸到兼并C. 战争科技出现重大突破D. 礼乐制度已经受到冲击【答案】B【解析】春秋时期的战争仅仅是争霸,而战国时期的战争已经是兼并战争,所以战争会更残酷,时间更长,军队数量会更多,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各诸侯国人口大幅增长只是这一变化的次要原因,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战争科技并未出现重大突破,选项C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根本就不涉及礼乐制度,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3.隋文帝时,“朝之众务,总归于台阁,尚书省事无不总”,唐中宗任命尚书省左右仆射时,只给其中一人加上同中书省门下衔,形成“专拜仆射者,不复为宰相”的局面。

唐中宗此举措A. 使中书省职权超越尚书省B. 平衡了左右仆射的职权C. 提高了尚书省的行政效率D. 巩固了宰相集体负责制【答案】D【解析】【详解】隋文帝时,“尚书省事无不总”,唐中宗“专拜仆射者,不复为宰相”,目的是为了削弱尚书省权力,从而巩固宰相集体负责制,故D项正确;A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唐中宗的举措无法提高尚书省的行政效率,也不是为了平衡左右仆射的职权,故B、C两项错误。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第二次文科综合模拟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第二次文科综合模拟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文科综合模拟试题(二)第I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礼记》记载:“人道,亲亲也。

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庶民安故财用足,财用足故百事成,百事成故礼俗刑(型),礼俗刑(型)然后乐。

”材料最能说明的是A.宗法关系成为周统治者强化统治的工具B.“君权神授”是这种社会结构的指导思想C.分封制与宗法制结合有助于加强周的统治D.周天子是天下大宗,各级官吏为地方宗主25.在社会道德伦理层面,先秦儒家强调父子关系应是“父慈子孝”;但在汉代以后,“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却已变成一种法定义务。

这种变化A.使儒学独尊地位得以确立B.反映了家庭伦理关系的紧张C.吸取了法家思想的治国理念D.是道家"休养生息"政策的反映26.中国古代制瓷业发达。

从《历史名窑图版》中,你得出的结论是A.唐宋时期瓷窑主要分布在北方B.制瓷业中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C.中国古代形成多样化制瓷体系D.南方制瓷业水平逐渐超过北方27.《明史·职官志》称:“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

”这反映出明朝“巡按”A.监察权力不完整B.凡事须向皇帝奏报C.兼有少量大案裁决权D.可代替皇帝作出决策28.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激烈交涉的主要焦点是“公使驻京”一项,这一项被清政府列为谈判中的“第一要事”,而开放外贸口岸、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旅游、保护传教士、赔款等双方很快达成了协议。

这反映出当时的清政府A.维护天朝上国的传统规制B.担忧公使驻京破坏司法主权C.认为公使驶京违背国际法D.认为英法违背国家平等原则29.右图反映了1916-1919年中国民族纺织业的发展情况,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辛亥革命胜利的推动B.爱用国货运动的促进C.列强经济侵略的放松D.政府鼓励实业的政策30.近代学者杜亚泉在《迷乱之现代人心》一文中说:“盲目输入西方学说,引起思想界混乱,国是丧失,精神破产”,“今日种种杂多之主义主张,皆为破坏以后之断片,不能得其贯串联络之法”。

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模拟考

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模拟考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政治试题一、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

SDR货币篮子的筛选标准主要有两条:货币发行国的出口贸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和该货币可自由使用。

人民币被批准入篮的意义在于A. 标志着人民币已被世界各国所接受成为世界货币B. 意味着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形成出口竞争新优势C. 会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人民币作为其外汇储备D. 会推动人民币汇率逐步升高、人民币不断升值【答案】C【解析】A选项表述与事实不符,排除。

B、D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其意义在于会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人民币作为其外汇储备。

故C入选。

2.2.近期受英国脱欧影响,英镑、欧元汇率下跌,美元及日元升值,同时也引发了人民币汇率较大幅度贬值。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会减少我国居民出境游消费②有利于我国化解落后产能③有利于我国外汇储备保值增值④不利于对美国企业实施海外并购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答案】D【解析】英镑、欧元汇率下跌,美元及日元升值,同时也引发了人民币汇率较大幅度贬值,说明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

人民币贬值,利出口,不利于进口;利吸引外国留学生来我国留学和旅游;利吸引外资;利回收外债。

英镑、欧元汇率下跌,美元及日元升值,故不一定会减少我国居民出境游消费,①是错误的;人民贬值与化解落后产能无关,②是错误的;美元及日元升值,有利于我国外汇储备保值增值,不利于对美国企业实施海外并购,③④适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以近期汇率变动为背景考查汇率变动的影响,主要从贸易、消费、投资和外债等方面考虑。

解答本题时将美元持续升值对中国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理解为人民币贬值对本国的作用,是对外汇和汇率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历史-山东宁阳四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一轮复习阶段检测题(解析版)

历史-山东宁阳四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一轮复习阶段检测题(解析版)

山东省宁阳四中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下学期一轮复习阶段检测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整洁完整。

第Ⅰ卷(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国的国家结构体系具备了逐渐脱离“三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而向单一制中央集权模式转型的客观条件。

这里的“客观条件”最主要是指( )A.分封制的瓦解,郡县制的形成 B.宗法制的瓦解,皇帝制度确立C.分封制的瓦解,实施郡国并行 D.秦灭六国后,实行三公九卿制2.有学者认为:“(春秋时期)国家像一个放大了的家庭。

君主统而不治;大夫们很重要,不是因为其职位,而是因为他们是君主的亲戚,或是显赫家庭的家长。

”这主要反映了( ) A.宗法观念的延续 B.分封体制的完善C.君主权力的衰微 D.官僚政治的建立3.(2018·全国名校联盟高三联考一,2)据《秦律·置吏律》记载,秦朝时国家任免官吏虽有统一的固定时间,但也可随时调换或补缺。

这反映了( )A.官僚政治具有一定灵活性 B.当时政治体制还不够完善C.皇权专制统治具有随意性 D.国家官吏的腐败现象严重4.“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

”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 )A.开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体制 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C.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传统贵族政治 D.中央和地方出现机构臃肿的趋向5.(2017·邵阳三模,25)唐代择官标准有四项,其一是身,即身材,须取其体貌丰伟者;其二是言,即言词,须取其言词辩正者;其三是书,即书法,须取其楷法遒美者;其四是判,即公文判词,须取其文理优长者。

山东省宁阳四中高二历史下学期一轮复习阶段检测(含解析)

山东省宁阳四中高二历史下学期一轮复习阶段检测(含解析)

山东宁阳四中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下学期一轮复习阶段检测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整洁完整。

第Ⅰ卷(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1.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国的国家结构体系具备了逐渐脱离“三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而向单一制中央集权模式转型的客观条件。

这里的“客观条件”最主要是指A. 分封制的瓦解,郡县制的形成B. 宗法制的瓦解,皇帝制度确立C. 分封制的瓦解,实施郡国并行D. 秦灭六国后,实行三公九卿制【答案】A【解析】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秦朝统一以后统治区域空前扩大,为巩固统治,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实行郡县制,确立单一制的中央集权模式。

故答案为A项。

宗法制的瓦解与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无关,排除B项;秦朝统一后并非实行郡国并行制,排除C项;三公九卿制对巩固君主专制有利,与中央集权制没有决定性关系,排除D项。

2.2.有学者认为:“(春秋时期)国家像一个放大了的家庭。

君主统而不治;大夫们很重要,不是因为其职位,而是因为他们是君主的亲戚,或是显赫家庭的家长。

”这主要反映了A. 宗法观念的延续B. 分封体制的完善C. 君主权力的衰微D. 官僚政治的建立【答案】A【解析】据材料“国家像一个放大了的家庭……大夫们很重要……是君主的亲戚,或是显赫家庭的家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宗法血缘关系在国家统治中的重要地位,故A选项正确;春秋时期分封制逐渐瓦解,故B选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了君主与大夫的关系是宗法关系,主旨不是说明君主权力的式微,故C选项错误;官僚政治的建立在秦朝,故D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前提条件是通过“放大了的家庭”、“君主的亲戚,或是显赫家庭的家长”等信息分析出宗法制的特点,即血缘关系的地位,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宁阳四中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期末冲刺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

宁阳四中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期末冲刺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

山东宁阳四中2017届高三期末冲刺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第I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

据记载,周初分封诸侯时,周天子要派人员协助诸侯运送族人及一应器物,同时还要派人员协助营建封国的都城。

此做法旨在A。

提高诸侯的政治地位 B.加强对诸侯的政治监督C.解决各诸侯建国的困难D。

彰显周王的“天子”地位25。

乾道六年(1170年),陆游经鄂州(武昌)人川,称“(鄂州)市邑雄富,列肆繁错,城外南市亦数里,虽钱唐、建康不能过,隐然一大都会也”。

这说明A.鄂州成为南宋王朝的经贸中心B。

鄂州已发展为长江流域的大都会C.南宋时期的内河贸易十分发达D。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时完成26.未朝熙宁年间修订的《舆服制》开始提倡服饰的简练、质朴、洁净、自然,反对过分豪华。

这反映出两宋时期A.君主集权统治加强B.社会节俭风尚盛行C.政府推行抑商政策D.理学影响社会生活27.下图是出自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科技著作《天工开物》的一张插图,相关解读正确的是A。

铁犁牛耕开始出现B.小农经济的脆弱性C。

生产技术获得突破性进展D.传统农业具有精耕细作的特点28。

1882年李鸿章专折上奏:“(臣)拟遴派绅商,在上海购买机器,设局仿造布匹,冀稍分洋商之利。

……该局(机器织布局)用机器织布,事属创举,自应酌定_|.年以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这反映出A.洋务运动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B.洋务派发展成为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后盾C。

清政府对民间投资设厂持放任自流态度D。

洋务派主张吸收民间资本实现求富理想29。

康有为声称“凡两人所号长技,我中人千数百年皆已有之”;梁启超断定议院、议员及其产生和议事,实中国古制。

据此推断,康、梁两人A.意在以复占为旗帜谋求思想解放B.仍然未突破“中体两用”的桎桔C。

所秉持的主要思想存在本质不同 D.借“西学中源"说弘扬传统文化30.1924年初,国共双方以“党内合作”的方式实现了第一次合作,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运动开始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检测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2道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 下表反映了历代官话的变迁。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官话A. 实现了全国文字的统一B. 有利于促进文化认同C. 消除了各地语言的隔阂D. 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2. 下列表格是西汉时期州刺史权力核心内容的嬗变过程。

据此可知A. 汉代社会问题不断暴露B. 诸侯王国问题彻底解决C. 地方行政权力大大加强D. 刺史丧失地方监察职能3. 《商君书·画策》中说:秦国之民遇有战事,“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无返。

’是以三军之众,从令如流,死而不旋踵”。

这反映出秦国A. 功利思想盛行B. 亲情淡漠C. 公民意识浓厚D. 军纪严明4. 清代,皇子被封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爵位,按等第发予粮银俸禄、赐田土牧场及庄丁,有领兵打仗、参与国政之权,但均建藩于北京,命令“亲王无故出京师六十里,罪与百官同”。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统治阶级内部等级森严B. 庄园经济威胁政府的财政C. 封土授爵违背历史潮流D. 顺应强化君主专制的需要5. 汉武帝时,任用品级低下的少府尚书处理奏章,参与内朝事务。

魏晋时期尚书职权不断扩大,尚书令日益尊贵,又新设立中书省、门下省。

隋唐时期,尚书省成为重要的行政机关。

这一变化体现出A.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B. 尚书省长官拥有部分决策权C. 相权被君权侵夺与复位D. 尚书从位卑权重到位高权轻6. 唐玄宗天宝初年,设置十节度使,节制边疆军事力量(其分布见下图),由下图可知,此时.....................A. 节度使严重威胁中央集权B. 疆域扩大推动行政制度变革C. 节度使重在保障边疆安全D. 节度使掌握了地方军政大权7. 公元前27年至公元3世纪初,伴随着罗马帝国从建立走向繁荣,法律领域也产生了以规范国家事务的公法和管理私人事务的私法这种新的分类标准。

这种划分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国家加强对家庭和个人事务的干预B. 经济发展以及国家事务日益复杂C. 公民事务独立于国家管理外的要求D. 帝制取代共和制,专制君主出现8. 雅典公民大会的相关制度规定:下列人员不得在公民大会上发言:任何殴打父母的人;任何不赡养父母的人;任何未按指令服兵役和从战场脱逃的人;任何挥霍掉从其父母或从其他人那里继承下来的财产的人。

这些规定旨在A. 确立以孝为先的社会价值观B. 维护社会秩序和统治秩序C. 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D. 倡导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9. 西罗马帝国崩溃后,罗马法陷于沉寂,教会逐渐形成了一套政治法律制度。

但到12世纪,罗马法在西欧掀起了一股复兴的浪潮,宣扬“国王的爱好具有法律的力量”、“国王不受法律约束”。

这在当时A. 推动人文主义运动迅速兴起B. 有利于民族国家的逐步形成C. 改变了教权高于王权的局面D. 适应反君主专制斗争的需要10. 从都铎王朝初期到伊丽莎白一世时期(1485﹣1603年),国王允许大量资产阶级、新贵族进入下院,下院议席从296个增加到460个,其中城市议席从222个增加到370个下院势力逐渐扩大,取代上院在议会中发挥更大作用。

由此可知当时A. 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B. 形成了资产阶级的代议制度C. 国王联合资产阶级抗衡旧贵族D. 国王与下院议员的政治取向相同11. 钱乘旦说:大革命后的法国“社会持续动荡……工业化进程缓慢。

直到1870年以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

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材料表明作者A. 否定法国大革命的作用B. 认同民主政治促进了工业化发展C. 反对大规模的社会变革D. 强调协商是民主政治的实现手段12.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新贵族与资产阶级结盟占据了国家政治生活的主导地位。

此后,这个联盟日益瓦解,形成了新的强大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联盟。

新联盟占据国家政权领导地位主要是通过A. 克伦威尔颁布《航海条例》B. 沃波尔实际成为内阁首相C. 《权利法案》明确议会至上D. 1832年议会进行选举改革13. 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下院帝国议会由25岁以上男子按照普遍、直接、秘密的普选制选出,议员任期五年。

25岁以下的男子、25岁以上领取贫民救济金的男子、妇女、军人均无选举权。

这表明德意志帝国A. 封建君主专制加强B. 无产阶级没有选举权C. 民主范围非常狭窄D. 继承了雅典民主形式14. 有观点认为,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国王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

这一观点A. 否定了英国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B. 强调英国立宪传统以成文法形式确立C. 认为英国革命后阶级矛盾已根除D. 旨在论证《权利法案》资产阶级属性15. 到1910年,普鲁士多数要职仍被贵族占据。

在国家级官员方面,11名国务大臣中,有7名出身贵族;在地方12位省长中,有11人出身贵族。

据此可知A. 德国议会对君主的限制流于形式B. 贵族精英的特权在政治上得以延续C. 新贵族与资产阶级有共同的要求D. 权力相对集中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16. “内阁起初由总统任命组成,后来由议会中拥有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它对议会(参议院)负责。

”“这部宪法体现了总统、议会和内阁之间的权力平衡。

”“甚至没有指明国家政治体制的条文。

”材料中的宪法最有可能是A.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B.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C. 美国1787年宪法D.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17. 1875年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

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

这次修宪的重大作用是A. 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仍然在议会B. 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从议会转至总统C. 使政府有相对的独立性,增强了政府的稳定性D. 为法国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18. 徐中约在评价甲午战争时指出:“政府与人民各行其是。

战争压根没有影响到普通民众,这场战争几乎全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在作战。

西方观察家就精辟地将这场战争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之间的战争。

”从中可知A. 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腐朽B. 中国民族主义意识严重缺失C. 中日双方综合实力对比悬殊D. 中国主要军事将领妥协退让19. 下表反映了咸丰初年户部银库数量(单位:万两)的变化情况,其变化的主要A. 外来侵略迫使农民破产B. 洋务势力截留地方税收C. 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D. 太平天国冲击统治秩序20. 1912年3月成立的统一党,其宗旨为“统一全国建设,强固中央政府,促进完美共和政治”。

5月成立的共和党,其党义是:保持全国统一,采取国家主义;以国家权力扶持国民进步。

这体现出当时A. 革命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国家统一B. 共和政治已由理想变为了现实C. 社会精英期盼构建统一民族国家D. 反对帝国主义成为社会的主流21. 民政部曾公布了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

下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从中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B. 全民族的浴血奋战是抗战胜利的基础C. 日本法西斯的罪行罄竹难书D. 中国共产党是抗战胜利的中流砥柱22. 五四运动前,传入中国的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国家主义、自由主义思想都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五四运动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大多汇集到社会主义的旗帜下来,这表明五四运动A. 影响了国人救国方案的选择B. 加快革命领导力量的改变C. 推动了国民民族意识的觉醒D. 促进了思想多元化的探索23. 辛亥革命“使军阀统治不可能形成像清政府那样集权的全国一体化的严密政治统治,中国出现了近代以来少有的相对自由宽松的政治环境”。

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辛亥革命A. 推翻了清朝统治B. 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C. 建立了中华民国D. 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24.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设立了“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等职务和机构,从历史发展趋势来看A. 清朝的官僚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B. 清朝建立起了办理外交事务的部门C. 启动了中国社会政治的现代化进程D.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25. 1930年2月,中国发生大规模军阀混战,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乘机提出把组织工人罢工、组织地方起义、组织兵变等作为革命的中心策略来抓。

这表明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A. 对革命形势的估计明显错误B. 能从时局出发作出正确决策C. 领导了一系列“反围剿”斗争D. 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26. 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第一次鲜明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概念。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的革命因素进行了继承与吸收,对各种错误思潮进行了批判,阐发了反帝反封建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这A. 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正式确立B. 强调了精神创新的必要性C. 说明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D. 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27. 恩格斯在1883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说:“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

”恩格斯意在说明马克思主义A. 建立在工业革命的基础上B. 必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C. 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标志D. 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28. 马克思说:“即使公社被搞垮了,斗争也只是延期而已。

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是消灭不了的。

”这里的“原则”主要是指A. 建立能够代表人民利益的新型国家政权B. 无产阶级用革命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C. 没收逃亡资本家工厂由工人合作社管理D. 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并监督和罢免29. 下表为我国基层直接选举制度的创新统计(单位:个)。

这些创新A. 反映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B. 表明直接选举成为我国选举制度的主流C. 诠释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思想观念D. 说明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在全国基本普及30. 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对宪法第十条第四款所做修改,做出这一修改的背景是:A.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已经到来B.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广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31. 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中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在20世纪的民族主义和反帝国主义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它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