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最新内部控制工作的问题意见和建议

合集下载

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意见建议

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意见建议

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意见建议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对于提高单位管理水平、保障公共服务的有效提供以及防范各类风险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

一、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一)内部控制意识淡薄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内部控制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与其他部门无关。

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内部控制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推进和落实。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一些单位虽然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制度内容不够全面、细致,缺乏可操作性。

例如,在预算管理、资产管理、采购管理等方面存在制度漏洞,无法有效规范各项经济活动。

(三)风险评估机制不健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机制,不能及时识别和评估可能面临的风险。

在决策过程中,缺乏对风险的充分考虑,导致决策失误,给单位带来损失。

(四)信息沟通不畅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信息交流不及时、不充分,导致工作协同困难,影响工作效率。

同时,对外信息披露不规范,无法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五)监督机制缺失一些单位内部监督部门独立性不足,监督力量薄弱,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监督不到位。

同时,外部监督也存在着力度不够、频率不高的问题。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意见建议(一)增强内部控制意识1、加强培训和宣传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进行内部控制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利用单位内部网站、宣传栏等渠道,广泛宣传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

2、强化领导责任明确单位主要领导作为内部控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将内部控制工作纳入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体系,促使领导重视并积极推动内部控制工作。

(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1、全面梳理现有制度对单位现行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查找制度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对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对当前内部控制工作的意见或建议

对当前内部控制工作的意见或建议

对当前内部控制工作的意见或建议当前内部控制工作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是保障企业财产安全、提高经营效益、规范管理行为、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

然而,目前在内部控制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我将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首先,加强内部控制意识的培养。

内部控制是所有员工共同参与的过程,需要每个员工都具备一定的内控意识和能力。

企业应该加强内控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内控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主动性。

同时,企业应该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制度和规范,明确员工的职责和权限,防止权责不清、责任不落实的情况发生。

其次,完善内部控制的制度和流程。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建立适合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

这些制度和流程应该包括明确的控制目标、流程和程序的规定、明确的责任分工和权限控制、合理的内部审计机制等。

同时,企业应该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精确度,减少人为的差错和漏洞。

再次,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企业应该建立内部控制监督的职能部门或机构,负责监督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情况。

这个部门或机构应该独立于被监督的对象,直接向高层管理层报告。

同时,监督机构应该有足够的权威和能力,能够对内部控制的合规性和有效性进行全面的监督和评估。

企业还应该加强对内部控制监督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此外,加强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和沟通。

企业应该加强对内外部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向他们披露内部控制的情况和成效。

同时,企业还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接受外部的监督和审查,提高内部控制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市场对企业的信心和认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声誉。

最后,加强内部控制的持续改进和创新。

内部控制工作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创新。

企业应该根据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内部控制的制度和流程进行适时的调整和改进。

同时,企业还应该积极引入新的理念和技术,提高内部控制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思考

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思考

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思考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达成其经营目标、防止资源损失和造成企业经济活动不当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企业内部控制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以及信息和沟通等方面。

而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内部控制往往会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潜在的风险和损失。

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思考如何改进,从而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可靠性。

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1. 控制目标不清晰在一些企业中,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并不清晰,导致控制活动的实施效果不佳。

如果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不明确,就无法对企业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和评估,也就无法制定出合理的控制措施,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

2. 内部控制流程不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流程设计不完善,可能会导致控制活动的实施不到位。

在一些企业中,由于流程设计不合理,导致相关人员无法有效地配合和执行控制活动,或者出现控制环节缺失的情况,从而影响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效果。

3. 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4. 人为因素影响改进对策思考企业应该对内部控制流程进行全面的审查和改进。

对于已有的内部控制流程,应该进行适时的优化和调整,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实际情况。

对于新的控制活动,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从而确保内部控制流程的完善和有效性。

企业应该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从而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督和检查。

内部控制监督应该是全面的、及时的,并且能够对控制活动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反馈,从而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控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4. 提高员工意识为了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效果,企业还需要提高员工的内控意识。

企业可以通过培训、奖惩等方式,引导员工全面理解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且积极参与内部控制的实施和监督,从而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的真实有效性。

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

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

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引言独立于企业经营活动之外的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正常运作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深切意识到内部控制存在一些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企业遭受巨大损失或面临潜在风险。

因此,本文将分析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二、主要问题1. 传统审计模式无法满足现代公司需要传统审计模式注重事后发现错误和不合规行为,忽略了实时监测与预防。

由于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传统审计往往无法及时获得重要信息,并且无法全面评估公司风险。

2. 组织结构不明确许多公司在组织结构上存在问题,职责范围模糊、权限不明确等。

这种情况下,各个部门之间容易出现信息共享不畅、责任推卸等情况。

缺乏有效组织结构会极大地削弱公司对内部风险的监控和管理。

3. 控制措施不完善部分公司尚未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或者已有系统缺乏适应性和有效性。

比如,公司可能没有明确的流程规范、风险意识薄弱导致重要环节缺乏防护措施等。

这些问题会使企业处于高风险状态,容易受到内外部威胁。

4. 资源配置不当许多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投入有限资源。

这常常导致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不足,无法满足建立良好内部控制所需的各项条件。

同时,香港证监会数据显示,在财务报告披露过程中也存在着资源不平衡的情况。

5. 人为失误和欺诈行为某些员工可能因为个人利益而从事违反公司政策或法律法规的行为。

虽然公司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内部控制机制来预防此类行为,但仍然难以避免全部人为失误和欺诈行为。

三、整改措施1. 更新审计模式应引入现代化审计方法,加强对重要业务流程的实时监测和预防。

建立信息系统审计,以便企业能够及时发现风险并迅速采取行动。

2. 优化组织结构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并强化沟通与合作。

此外,应设立独立稽核职能部门,以确保内部控制机制得到有效执行。

3. 完善内部控制系统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手册和流程规范,强调风险意识和合规性。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一、问题描述1.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员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人员招聘、考核和管理方面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导致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单位的整体运作。

财务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不够规范,预算执行不到位,资金流向不清晰,审计管理滞后,存在挪用公款等问题。

信息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信息管理系统不够完善,存在数据安全隐患,信息共享不畅,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1.2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风险以上问题的存在会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风险不断加大。

人员管理不规范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财务管理不到位导致财务风险增加,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导致数据安全隐患,都会给行政事业单位的稳定运作带来不利影响。

二、改善措施2.1加强人员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的人员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岗位职责和考核机制,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2.2规范财务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应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和审计管理,保障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透明度,预防和打击挪用公款等违法行为。

2.3加强信息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对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提高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加强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化水平。

2.4建立风险管理机制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对可能影响内部控制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加强风险预警和应对能力,确保单位的稳健经营和良好运行。

2.5加强监督与督促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与督促,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内部审计的力度和效果,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2.6提升管理水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改善的关键在于提升管理水平,加强管理人员的能力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推动内部控制的全面提升。

内部控制的意见及建议

内部控制的意见及建议

内部控制的意见及建议干这行这么久,今天分享点内部控制的经验。

我觉得这内部控制吧,真不是个简单事儿。

一开始我就想,不就是定些规则嘛,能有多难。

结果,真做起来那是到处踩坑啊。

咱先说说这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

我开始的时候,想的可简单了,从网上找了些模板,就往上套。

我觉得这就算有个制度了呗。

其实大错特错啊。

这就好比咱做衣服,网上的模板就像是街边那些均码的衣服,看着好像是那么回事儿,但穿上准不合身。

每个公司就像不同身材的人,有自己独特的经营模式、组织架构呀。

比如说我之前待的一家小公司,有大量的兼职人员,那些从大公司抄来的模板根本不适用。

所以我觉得,制定制度得从公司的实际情况出发,得详细了解各个部门的业务流程。

你得去找各部门的人聊天,搞清楚他们是怎么工作的,有哪些环节容易出问题。

像财务部的报销流程,销售部的客户跟进环节。

这得搞个全流程的调研之后再制定适合自己公司的制度。

再就是这制度执行起来难呀。

有的人就是觉得制度是约束自己的,不配合。

我之前遇到个同事,老是不按照采购规定来,私自找供应商。

这可把我愁坏了。

我当时就想,这制度不就跟红灯停绿灯行一样嘛,咋就有人不守规矩呢。

后来我想明白了,光有制度不行,得培训,得给大家讲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

于是我和公司一块组织了好多培训,把制度出台的原因,违反制度会有啥后果等都给大家详细说了下。

这效果就好很多。

不过我也知道这培训也不是万能的,总有人可能会犯懒或者抱侥幸心理。

所以监督就很重要。

监督这部分我感觉目前也还存在不少问题。

咋监督是个大问题。

我对很多新的监督手段其实不太了解,一直在摸索学习。

有时候你让一个部门监督另一个部门,这个监督的部门可能就有放水的情况。

就像学生之间互相监督做作业一样,关系好的可能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时候就得考虑引入外部监督了,像请审计公司定期来查。

但是这审计公司的费用也不低,小公司可能负担不起。

对于小公司来说,可能就得多加强内部的审计职能。

哦对了还有,在监督的时候还要注意保护员工的隐私,不然很容易引起员工反感的。

内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困难和有关政策建议

内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困难和有关政策建议

一、内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困难内控工作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企业的经营管理、风险防范和遵法合规等多个方面。

然而,由于内控工作的复杂性和变化性,使得在实践中常常出现一些问题和困难,影响了内控工作的效果和效率。

1.1 缺乏有效的内控制度和机制在一些企业中,由于缺乏健全的内控制度和机制,导致内控工作的建立和执行存在一定的障碍。

企业可能没有明确的内控方针和政策,也缺乏相应的内控流程和程序,这就容易造成内控工作的混乱和不规范。

1.2 人员素质和意识不足另外,一些企业的员工在内控方面的素质和意识相对薄弱,对内控的重要性和具体做法缺乏清晰的认识。

这就意味着即使企业拥有了较为完善的内控制度,但如果员工缺乏相关的知识和能力,也难以保证内控工作的有效性。

1.3 内控工作与企业实际经营的矛盾由于内控工作往往需要对企业的各个方面进行严格的管控和监督,这就可能会与企业的实际经营产生一定的矛盾。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加强内控,企业可能需要进行一些额外的成本投入,甚至会对企业的灵活性和创新性造成一定的限制。

1.4 技术和信息系统的不足现代企业的内控工作已经越来越依赖于技术和信息系统的支持,然而在一些企业中,这方面的建设还存在不足。

可能是由于资金或技术等因素的限制,企业的信息系统并不能很好地支持内控工作的开展,或者存在着信息系统安全方面的隐患。

二、有关政策建议为了解决上述内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需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来推动内控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下面提出一些有关政策建议,供参考:2.1 建立健全的内控制度和机制有关部门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指导企业建立起健全的内控制度和机制。

这包括制定内控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明确内控的组织架构和责任分工,以及规范内控流程和程序等方面。

2.2 强化内控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有关政策可以鼓励企业加强对内控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内控意识和素质。

可以通过制定相关培训计划和资助政策,促使企业加大对内控方面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确保企业内部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内控团队。

内部控制工作的问题意见或建议

内部控制工作的问题意见或建议

内部控制工作的问题意见或建议落实内控制度是我行适应国内外资本市场监管的需要,也是规范企业治理、降低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

然而,基层行的内控制度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内控制度的重视不足、人员配置不足、操作性不强等。

这主要是因为员工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存在侥幸心理和老好人思想、操作和管理疲劳、内控制度的执行激励措施不系统等原因。

为了提高基层行内控执行力,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强化责任追究,制定相应的考评内容,鼓励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及时梳理和修订不切实际的内控规章制度。

其次,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的道德修养,创新培训方法,要求柜面人员具有客观、公正、严谨的工作态度,敢于坚持原则,不折不扣地执行制度。

同时,加强人才引进工作,优化基层行的人力资源配置。

第三,利用科学的风险控制评价体系,检验内控效果,提高各业务职能部门的协作能力,定期对基层行内控制度的执行力进行科学评价,并将评价的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

最后,强化委派营业主管管理,守好内控前沿主阵地,理顺委派营业主管定位、提高其地位和待遇,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发挥监控监督机制,防止因业务转型,削弱防范风险和内控管理职能。

为了加强内部控制,我们需要实现“四个转变”。

首先,我们需要从单靠约束转变为约束和以人为本相结合,以人为本的控制方式更能够激发员工的内部动力。

其次,我们需要从被动防堵转变为建立防控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堵塞漏洞,确保内部控制的长期有效性。

第三,我们需要从被动规范转变为自觉作为,从深层次上改变员工的行为惯、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筑牢安全防线。

最后,我们需要从回避检查转变为欢迎检查,将案件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

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防止贪污、舞弊行为发生的重要手段,也是强化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确保工作目标有效实现的重要措施。

然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一些普遍问题。

首先,内部控制停留在文字层面,内控意识薄弱,需要加强内部控制的执行和监管。

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意见建议

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意见建议

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意见建议干这行这么久,今天分享点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

我觉得啊,首先领导得重视这事儿。

要是领导都不当回事儿,那下面的人肯定也会在这事儿上敷衍了事。

我之前在一个单位就遇到过这种情况,领导觉得内部控制就是走形式,结果搞得一团糟,你想啊,家里大人都不重视规矩,小孩子能守规矩嘛!哦对了还有,领导不仅要重视,还得带头遵守内部控制的规定。

我见过有的领导自己就老是破坏规则,然后出了问题就怪罪到内部控制没做好上,这就很离谱!团队内部的沟通也是超级重要的。

大家得清楚各个环节是怎么个情况,谁负责啥。

就好比一场接力赛一样,如果交接棒的时候都稀里糊涂的,那这比赛肯定输。

我在做一个项目的时候,就因为两个部门之间没沟通好,一个觉得另一个会处理某件事儿,另一个根本都不知道这事儿归自己,结果差点出事。

所以我觉得得定期开那种关于内部控制工作的沟通会,大家有啥问题有啥想法都能摊开了说。

还有一个就是控制流程也不能设置得太复杂。

这玩意要是太啰嗦,执行起来那叫一个费劲。

我感觉设置流程得讲究个平衡,既不能有漏洞但也不能把人给捆死。

就像你要锁门防止小偷,也没必要上个十几二十把锁不是吗?之前工作的时候遇到一个单位,一个很简单的报销流程,设置了七八个签字环节,每个环节都要各种证明材料,结果搞得大家都不愿意去报销,小病都不敢去看,严重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

不过呀我也知道这流程设置需要一步步摸索,有时候为了防范大风险,只能暂时严格一点。

要是感觉太复杂了,可以定期审查一下流程,看能不能简化。

说到人,员工的培训一定不能少。

很多人就是不知道为啥要有内部控制,怎么在工作里去体现内部控制。

我在一个新单位的时候,一开始大家都很懵,后来组织了专门的培训,各种实际操作案例都拿出来讲,大家才慢慢有概念。

这培训吧也别光讲那些大道理,可以结合单位里实际的业务场景来讲。

我觉得可以让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员工来分享分享他们的故事,毕竟他们在单位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肯定知道不少雷区。

关于2017年内部控制工作的问题意见或建议

关于2017年内部控制工作的问题意见或建议

关于2017年内部控制工作的问题意见或建议在时代的大环境下,面对机遇与挑战,应努力打造自己一支具有文化素质、具有实干精神、具有奉献意识、具有创新能力的队伍。

强化思想政治建设、作风纪律建设、综合能力及理论素质建设都是队伍建设的应有之义。

完善激励与约束制度,同样可以促进队伍发展建设,燃起队伍发展的热情与动力。

一、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一)思想政治建设。

队伍建设首要内容是思想政治建设。

思想政治包括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思想品德等。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品德,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不管对个人还是对集体都是不可或缺的正能量。

在干部职工队伍中积极树立自强不息,热爱社会的良好价值观,推行“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烟草行业共同价值观,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二)作风纪律建设。

工作作风是贯穿于人们工作过程中的一贯风格。

好的工作作风,是优化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

必须重视作风纪律、行为规范的建设,为企业树立好形象。

倡导优秀的工作作风,弘扬中华传统道德品质,勤奋好学,认真谦虚,讲究效率,遵守纪律,尊重领导,团结群众,作风正派,脚踏实地。

(三)激励与约束制度建设。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把工作质量、量化指标、日常管理全部纳入考核范畴,坚持对考核结果实行激励,考核结果与干部奖惩挂钩,并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企业内营造进、位、赶、超的良好氛围。

切实疏通各个类别岗位的成长通道,重点抓好职称和考核晋级工作,强化员工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效率意识,增强企业的生机和活力。

(四)综合能力及理论素质建设。

1、理论素质。

理论水平代表着智商,有着聪明头脑、懂科学、明道理、识大体能更好地完成工作。

行业内的专卖营销理论与技能知识对指导具体工作开展有重要的意义。

提高干部职工的理论素质,锻造强大的队伍是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智力支撑。

内部控制工作问题总结及整改-内部控制整改报告3篇

内部控制工作问题总结及整改-内部控制整改报告3篇

内部控制工作问题总结及整改:内部控制整改报告3篇内部控制工作问题总结及整改:内部控制整改报告3篇新形式下,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内部控制,是顺应现代管理发展的需要,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措施,也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部署、新要求、扎紧制度笼子的需要,在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发现,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1.内部控制观念淡薄,对内控制度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内部控制制度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内控意识不强,重发展、轻控制,对内部控制知识缺乏基本了解,把内部控制仅看成是财务部门的事。

对建立内部控制缺乏积极性、主动性。

2.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缺乏系统的内控制度体系内控制度涉及的范围缺乏全面性,未能包含所有人员和业务环节,仅局限于财务管理制定、会计核算管理制定,对内部控制的设计、运行和监督等问题缺乏全面性和深层次的思考,内控发挥不出应有效果。

3. 缺乏必要的内部监督机制对内部控制的监控力度不够,监督考核机制不到位,内审机构大多与会计部门平行,依附于执行机构,权威性和独立性不够,对内部审计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内部审计仅限于对财务控制的监督,缺乏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分析,以及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4.外部监督对单位内部控制健全性和有效性的监督检查不够目前作为行政事业单位主要外部监督力量的财政、审计部门,大多偏重于对单位财政资金的运用是否合法、合规进行监督,较少对被审计单位是否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有效执行加以实质性检查。

缺少有效的外部监督,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完善失去外部推动力和约束机制。

二、内部控制的整改措施1.增强内控意识,强化单位负责人的会计与内控责任单位负责人在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按照《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的规定,单位负责人是单位财务与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对本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负主要责任。

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一、问题分析内部控制是指组织机构为了实现目标,通过规划、流程、监督等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和约束的一系列制度与程序。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内部控制制度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1 缺乏明确的责任分工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应该明确每个人员在过程中的职责和权力,并建立起相应的审批和监督机构,以确保所有环节都能被有效地遵守。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各级别管理人员之间存在角色模糊或相互推诿责任不清的现象。

1.2 流程设计不合理流程设计是内部控制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如果流程没有进行良好地考虑,则可能导致效率低下、易错等问题。

例如,在采购过程中,如果没有建立起适当且严格的审批程序,则会出现采购数量超标或者供应商选择不当等问题。

1.3 内外部信息交流不畅良好的沟通与信息共享是一个高效运行内审系统必不可少之前提条件,但有时候由于利益冲突、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导致内外部交流不畅及公式渠道受阻;这将极大的影响企业内审工作的正常运行和企业利益。

二、改进建议2.1 建立明确的责任分工为了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执行,首先要建立清晰和明确的职责分工。

组织需设定相关规则与标准,并通过培训与沟通来传达给员工。

此外,每个职位都应该具有相应的权限和责任,以避免过度集中决策权带来的风险。

2.2 设计合理的流程在流程设计方面,组织需要考虑到不同角色之间互动关系、各环节完成时间与顺序等因素。

一方面要注重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另一方面也要强调完整性与准确性。

此外,在设计时可以考虑引入信息系统支持,在合适情况下使用自动化技术改进流程管理效果。

2.3 加强内外部信息交流为了解决内外部信息交流不畅问题,首先需要加强员工间和各级管理层之间的沟通。

可以通过定期会议、报告发布和现代化信报系统等方式,促进信息共享。

此外,还可以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建立更加紧密的沟通渠道,确保双方能够及时传递重要信息。

通过提高内部与外部的信息透明度,不仅可以减少误解和误导,还有助于优化组织决策过程。

2017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

2017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

2017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摘要: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在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加快信息化、管理创新的前提下,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措施行政事业单位良好的制度安排规定了它们履行公共财政受托责任的规则,要想把这好的制度落实到实处,还必须要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保驾护航。

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减少和规避政府风险,降低公共受托责任的不完整程度,在面对动荡的国际政治局面以及不确定的经融经济危机环境之下,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通过一套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识别提高单位活动中的风险,改善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将风险降低到合理的范围,提高行政事业单位治理过程的有效性,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能,帮助实现政府目标。

总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不仅是政府治理机制形成的基础,而且可以促进政府治理机制的完善,为政府治理提供坚实的保障。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掌握概述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含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一系列制度,实施相关措施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的动态过程,它是国家为加强审计监督体系,建立和健全自我约束机制,用行政手段自上而下建立起来的一套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具有查隐患,堵漏洞,测风险等功能。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必要性1、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必然要求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强调行政事业单位要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运行管理,严禁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机制。

完善的内控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并高效传递和诚信有关的信息,合理保证单位会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切实维护社会公众利益。

2、提升政府的治理水平的必然要求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切实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益和为人民服务水平的重大举措,一套科学完善的政府部门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可以有效地减少和规避政府风险,提高政府部门的运作效率,改善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水平,更好地履行政府部门的职责。

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意见建议

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意见建议

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意见建议在当今的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体系中,行政事业单位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其内部管理的有效性,尤其是内部控制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效率,以及政府的公信力和社会形象。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加以改进。

一、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一)内部控制意识淡薄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他们认为内部控制只是一些繁琐的规章制度和流程,没有认识到其对于保障单位正常运转、防范风险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作用。

这种意识的淡薄导致内部控制工作在单位内部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支持,难以有效开展。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一些行政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制度存在漏洞和缺陷,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例如,制度没有涵盖单位的所有业务活动和管理环节,或者制度之间相互矛盾,缺乏协调和衔接。

此外,一些制度过于原则化和抽象化,缺乏具体的操作流程和标准,难以在实际工作中执行。

(三)内部控制执行不力即使有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一方面,部分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对制度的执行不够严格,存在随意性和变通现象。

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对违反制度的行为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导致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受到损害。

(四)内部控制信息化水平低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然而,目前许多单位的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滞后,信息系统不完善,数据共享和传递不顺畅。

这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也增加了内部控制的难度和风险。

(五)内部审计监督不到位内部审计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监督手段,但在实际工作中,内部审计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一些单位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足,业务能力不强。

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审计范围狭窄,审计方法落后,难以发现内部控制中的深层次问题。

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意见或建议

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意见或建议

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意见或建议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就像一棵树,根基扎稳,才能枝繁叶茂。

很多单位在内部控制上存在着短板,亟需改进。

比如,制度不够完善、执行力度不足、监督机制不健全。

咱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深入探讨。

首先,完善制度是基础。

许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条文多、实际执行不到位的情况。

要让制度真正落地,得从实际出发,结合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自身特点的流程。

就像做菜,调料要适量,才能做出美味。

制度要简明扼要,易于理解,确保每位员工都能清晰明了。

其次,执行力度要跟上。

光有好的制度不够,落实才是关键。

有的单位在制度上说得头头是道,但一到具体操作,就松懈了。

这时候就需要加强培训,让员工真正理解制度背后的意义。

比如,开展定期的培训和考核,增加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知。

别小看这些,落实到位,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

再者,监督机制要健全。

一个好的监督机制,像是给单位装上了“安全锁”。

定期的审计和检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避免损失。

可以考虑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定期对各项工作进行评估。

更重要的是,鼓励员工举报不当行为,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

除了这些,沟通也是关键。

很多时候,问题的产生是因为信息不畅。

可以通过定期召开会议、设立反馈渠道等方式,确保信息在上下之间流通。

这样,大家就能更好地协同工作,减少误解。

最后,建立激励机制。

对执行良好的员工给予表彰,能增强大家的积极性。

工作中的小成就也要认可,像阳光一样照亮每一个角落。

这不仅能激发员工的干劲,还有助于整体工作的提升。

总的来说,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咱们要从制度、执行、监督、沟通和激励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

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常工作中建立起牢固的内部控制,最终实现高效运营。

内部控制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内部控制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内部控制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一、引言内部控制活动在现代组织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企业达到合规性、执行有效的经营策略以及保护资产等目标。

然而,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主要问题。

本文将对目前内部控制活动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和建议。

二、主要问题1. 高昂的成本和低效率内部控制活动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例如雇佣专业人员、购买软硬件设备等。

此外,由于缺乏统一规范和标准,不同员工对于执行流程和工作方式可能理解不一致,导致重复操作或浪费资源。

2. 内部控制意识薄弱在许多组织中,员工对内部控制知识的了解有限。

他们往往只关注自己负责领域的任务完成情况,对整个公司或机构的整体风险管控缺乏认识。

这种情况容易使得重要信息泄露、治理漏洞被利用等。

3. 不合理的职责分配大多数组织内部控制分散于各个业务部门,责任分散、不明确等问题凸显。

一些重要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审计,造成潜在的风险和漏洞。

4. 技术工具使用不当当前技术手段已经为内部控制提供了许多有力的工具,如数据分析软件、自动化审计系统等,但在实际运用中并未充分发挥其优势。

一方面是缺乏相关培训和意识普及,另一方面是管理人员对这些技术的理解与应用仍存在瓶颈。

三、建议与改进措施1. 设立统一规范和标准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规范和标准,明确流程并对岗位职责进行清晰划分。

制定统一的操作指南和培训计划,确保员工具备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和知识储备。

2. 引入技术手段加强对技术手段的研究和应用,推进数字化转型,并将先进的技术工具应用到内部控制活动中去。

例如,在审计过程中使用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异常检测,自动化处理一些重复性的工作等,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3. 审查流程和职责审查现有内部控制流程,并对不合理环节进行优化调整。

明确责任人,强化监督和评估机制,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有效的监管和控制。

4. 加强培训和教育针对不同层级和岗位员工,加强内部控制知识的培训与教育。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内部控制挑战。

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内部控制的不足导致了一系列经济问题和企业损失。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是当前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1.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我国许多企业在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比如管理人员不明确、责任不清晰、权利不明确、工作岗位不匹配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内部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和运行困难。

2.财务管理不规范在许多企业中,财务管理存在很大的问题。

比如会计核算不准确、资产负债表不真实、现金流量不清晰等,这些问题导致了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出现财务上的困难。

3.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一环,但在我国许多企业中,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导致了对企业内部经营情况的了解不清晰,容易出现经营风险。

4.风险管理不够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经营风险等。

但是在实际经营中,很多企业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意识和措施,导致了风险的不断积累和放大。

5.信息系统风险信息系统是企业运营的核心,但是在我国许多企业中,信息系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安全隐患、信息泄露、系统故障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还会引发重大的经济损失。

二、改进建议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体制,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利,规范工作程序和流程,确保企业内部管理有效运行。

注重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的管理水平和专业能力。

企业应该加强对财务管理的规范和监督,确保会计核算准确、资产负债表真实、现金流量清晰。

建立完善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财务报表的审核和审计,确保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对企业内部经营情况的监督和调查。

通过内部审计,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符合法规和规范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最新内部控制工作的问题意见和建议
一、如何做好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工作?
(一)成立组织机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
各单位应在确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之初,即着手制定本单位及所属基层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在建设工作方案中,明确本单位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建议公司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任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中应明确一人作为分管风险管理工作领导,主抓本单位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工作小组由分管风险管理工作领导任组长,本单位全体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共同参与全面风险管理。

组织机构明确后,应择机召开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启动会,主要领导出席会议,布置工作任务。

二级单位召开启动会,应在确定有关中介咨询机构之后,邀请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部出席启动会,并作宣贯培训。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在公司现有治理结构上,明确董事会(或总经理办公会)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决策机构地位,并在董事会(或总经理办公会)下设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议与风险管理有关的议题;已经在董事会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股份制企业,应参照集团公司《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有关要求,变更名称为“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并在公司章程、董事会议事规则等方面调整相应权限;原则上,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可以不与各单位
公司党委领导班子完全重叠,且出于审批效率的考量,建议全面风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与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合署开展工作。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应由各单位主导编写,或安排有关咨询机构统筹编写,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建设思路和目标、建设原则、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建设内容(风险管理目标、组织体系、流程体系、文化体系、信息系统、日常工作机制)、工作安排、工作要求等。

方案应经公司有关决策程序审批后,发布执行并指导工作开展。

(二)明确项目计划,分管领导主抓实施
各单位应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中,明确本单位开展体系建设的项目工作计划,包括但不限于工作目标、建设范围和内容、工作组织和职责分工、沟通机制、量、质、期要求等。

各单位分管风险管理工作领导应协调本单位各业务部门,共同开展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与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召开公司内部各种形式的沟通协调会,确定影响体系建设进度的重大问题解决方案,组织对风险管理日常工作使用的风险监控指标、风险评估结果等进行论证,结合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机制,向领导小组定期汇报工作开展进度。

(三)梳理工作方案,“三道防线”齐抓共管
各单位应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中,明确本单位风险管理工作办公室,明确挂靠一个职能部门,负责牵头开展本单位全面风险管理工作。

风险管理部门牵头组织有关咨询机构对建设工作
方案进行梳理,形成项目工作计划及明确的工作时间表,组织咨询机构开展体系建设工作。

各业务部门应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小组的直接领导下,积极开展协作配合,在满足咨询机构基本工作要求的同时,协助风险管理部门开展有益的风险管理探索和尝试,总结提炼专业风险防控成熟经验和做法,完善风险监控指标体系,协助分析风险成因,提出风险应对措施并落实检查整改措施。

(四)确定咨询机构,做好关键环节设计
各单位应严格按照集团公司有关招投标和采购管理办法要求,确定相关咨询机构开展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工作。

在咨询机构的选择方面,各有关单位应与采购部门做好充分沟通,详细了解按照程序操作确定咨询机构的时间长度,避免因周期过长的原因耽搁正常工作开展。

咨询机构的选定与否,是各单位能否召开体系建设启动会的前提。

关注并做好体系建设过程中影响成果质量的关键环节,包括但不限于:
1. 向全体人员发布风险环境测量问卷:咨询机构会梳理风险环境测量问卷,在体系建设过程中向本单位全体成员发布,风险管理部门应充分向各部门说明问卷设置用意和填答须知,咨询机构应加强填答过程辅导,各业务部门应组织全员共同参与,提高环境测量问卷的质量。

2. 组织开展全员风险评估工作并确定重大风险:风险环境测量问卷与风险评估侧重点不同,风险管理部门应在开展风险评估工作之前,充分论证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和现实困难,准备较为详细的评估操
作指南,咨询机构应加强业务辅导,针对参与评估人员对风险评估态度谨慎、分值偏低的情况进行纠偏,确保样本质量的真实性、可用性,便于后续在汇总分析后提炼重大风险。

此外,各单位还应注意,在开展体系建设过程中的风险评估与集团公司开展的年度风险评估尽管
性质趋同,但因组织开展时间不同,评估结果和应用范围存在不同,不可以混为一谈或者机械替代使用年度风险评估的结果。

3. 开展领导人员和中层干部管理访谈:咨询机构在获取被咨询服务单位基本情况后,会整理管理访谈问题清单和提纲,并与各级领导人员和中层干部以及部分重点岗位管理人员进行访谈,面对面获取工作人员对风险认知能力和信息,提炼公司级、业务级、流程级风险观点,印证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执行情况。

风险管理部门应制定访谈工作方案和时间计划,报工作小组审议后,确定访谈时间安排,过程中应安排专人全程跟进访谈工作,避免咨询机构因提问方式、问题内容不符合业务实际而造成的沟通问题,访谈期间应提示被访谈人,有关观点仅供咨询机构提炼观点参考,不会对外披露或录音留作证据,打消被访谈者顾虑,提高访谈沟通质量。

4. 协助提供制度办法并梳理流程:在开展体系建设过程中,会反复向各级单位、业务部门获取制度办法,梳理有关管理业务审批流程。

此项工作涉及制度办法管理部门、各业务部门的执行情况,本单位各部门应提高对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的认识程度,如实向咨询机构反映现有业务流程执行情况,便于咨询机构发现管理缺陷,共同提出改进方案,督促有关部门整改。

5. 按照内部控制岗位分离要求明确审批权限等:咨询机构在开展现场工作中,会对涉及关键审批流程事项中重点部门、重点岗位的内控岗位分离提出符合性测试要求。

对于不符合内控岗位分离基本要求的,各单位应第一时间明确整改方案,不得以人员编制不够等理由拒不整改,集团公司将在体系建设过程中加强对内控岗位分离设计和执行方面的跟踪检查。

此外,在关键岗位有限分离的同时,各单位风险管理部门还应结合流程设计,关注不同岗位审批权限的设计问题,组织有关业务部门加强研究和整改,杜绝流程空转空传、层层审批但层层漏网,最终造成重大损失的情形出现。

(五)重视成果沟通,适度前瞻管理变革
各单位应高度重视体系建设成果在过程中的沟通工作,咨询机构是体系建设的协助单位,但不能取代体系建设过程中各单位的主体作用。

各单位风险管理部门应切实担负起体系建设成果的过程沟通任务,采取沟通会议、邮件往来等多重形式,在沟通过程中适当考虑本单位和上下级企业管理变革,对企业未来面临的风险和管控机制适度前瞻,保证体系建设成果能够与企业管控实际相匹配。

(六)形成汇报机制,及时解决问题不足
各单位应形成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双周报”工作机制,定期向本单位领导小组、工作小组汇报工作进展,梳理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亟待协调的问题。

“双周报”由咨询机构负责编写,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审核,主送本单位各部门,抄送公司领导。

(七)履行决策程序,发布标准成果文本
各单位应在结束体系建设现场工作,确定建设成果文本后,按照有关决策程序,提交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履行审查程序后,报董事会(或总经理办公会)审批,审批后面向全公司发布标准文本成果,并安排审计部门及时进行有效性评价,保证体系建设成果有效在用和及时更新。

标准文本成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全面风险管理办法、内部控制制度、全面风险管理操作手册、风险信息库、风险案例库、内部控制手册、内部控制评价手册、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意见。

(八)开展宣贯教育,做好人员过手培训
各单位要抓住各种机会、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全面风险管理文化体系建设和宣贯教育工作,利用广播、报纸、微信公众平台等形式,加强阵地宣传,营造舆论氛围。

各单位要做好风险管理工作人员的过手培训工作,确保人员在开展正常的岗位轮换、更迭的同时,工作质量不打折扣。

当前,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部可以无偿为各单位提供风险管理知识体系和应用方面的常规培训,各单位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提前与财务管理部风险管理处沟通有关培训事宜。

二、风险评估怎么做?
(一)明确风险评估目的
为满足本单位董事会(或总经理办公会)把握年度重大风险情况,满足年度风险管理报告编报要求,按照集团公司关于风险分类管理和重大风险的防控措施要求,利用科学方法和评估工具,开展年度重大
风险评估工作。

此外,在开展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或为满足项目发展需求,论证项目发展可行性,需开展专项或不定期风险评估工作。

(二)年度风险评估的方法选取
风险评估采取定量评分和定性评估相结合的工作方式。

定量评分主要是采取目前国内比较通行的“打分法”,按照风险损失度和风险发生可能性两个维度评分,每个维度分值均为1-5分,代表不同的损失度或可能性层次,根据风险打分情况,绘制风险地图,并在风险地图明确三个分值区间,对应一般风险、中等风险、重大风险三个等级。

定性评估主要是根据本单位主要领导管理经验,对未来一段时期可能面临的重大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期,主要用于定量方法结果的纠偏与论证,对打分评估结果进行修正,按照决策层、中层干部、基层员工在打分过程中因分值权重不同得到的不同分值,对打分评估结果进行校正,按照二级风险和三级风险两个级别,确定年度重大风险。

(三)年度风险评估的原则
一是全面覆盖。

风险评估打分工作涵盖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管理主体,各分(子)公司、研究院组织所属基层单位开展本次风险评估工作,报送主体以管理口径为主,产权口径为辅,即一厂多制企业、一班人马多块牌子企业、区域性集中管理企业均报送一套评估汇总表。

评估工作由各单位明确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作为牵头部门,工作方式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