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消费社会的弊病
是否应该全面禁止过度消费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全面禁止过度消费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全面禁止过度消费是必要的。
首先,过度消费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大量的生产和消费导致资源过度开采,环境污染严重,给地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据统计,每年全球因过度消费而被浪费掉的资源价值高达数十亿美元。
其次,过度消费也给人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
过度消费导致人们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过强,忽视了精神层面的需求,导致心灵空虚和精神压力增加。
最后,过度消费也导致了社会不平等的加剧。
富人过度消费导致资源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加大,社会不公平现象日益严重。
名人名句,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曾说过,“我们的消费主义观念是不对的。
我们必须改变这种观念。
”这句话表明了过度消费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呼吁人们改变消费观念。
经典案例,2019年,瑞典一家服装品牌H&M因为大量销毁库存而受到舆论抨击。
这一事件引发了人们对过度消费的反思,也促使更多人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反方观点:不应全面禁止过度消费。
首先,过度消费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禁止过度消费可能会严重干扰市场秩序,影响经济发展。
其次,过度消费也能够刺激经济增长,为国家带来更多的税收和就业机会。
最后,过度消费也能够满足人们对物质享受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名人名句,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曾说过,“过度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这句话表明了过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经典案例,美国是一个典型的消费型国家,其经济发展离不开过度消费。
过度消费刺激了美国的经济增长,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繁荣。
综上所述,全面禁止过度消费可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而且过度消费也有其积极作用,因此不应全面禁止过度消费。
现代社会是否过度消费——辩论辩题

现代社会是否过度消费——辩论辩题正方辩手:我认为现代社会存在过度消费的问题。
首先,过度消费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导致能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垃圾和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例如,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曾经说过,“我们的生活是被细节构成的,我们的生活是被细节毁灭的。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过度消费对环境的破坏。
其次,过度消费也导致了社会资源的不均衡分配。
在现代社会,一些人为了追求奢侈品和享受高消费的生活方式,而导致了社会资源的过度集中,造成了社会贫富分化的现象。
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所说,“过度消费会导致资源的不合理分配,从而加剧社会的不平等。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过度消费对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利影响。
最后,过度消费也对个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
追求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会导致个人财务压力增加,同时也会增加心理负担,甚至导致精神压力过大,影响身心健康。
正如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说,“过度消费会导致个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
”这句话也充分说明了过度消费对个人身心健康的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存在过度消费的问题,这不仅对环境和社会资源造成了不利影响,同时也对个人身心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的消费行为,理性消费,倡导简约生活,为环境、社会和个人的健康做出贡献。
反方辩手:我认为现代社会并不存在过度消费的问题。
首先,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消费水平的提高也是人们追求幸福和享受生活的一种表现。
正如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说,“消费是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消费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其次,消费的提升也带动了产业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各种产业也得到了发展,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当前消费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消费维权的难点及建议

当前消费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消费维权的难点及建议一、当前消费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1.商品质量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质量问题成为了消费者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不少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将低质量的产品投放市场,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2.虚假宣传虚假宣传是当前消费环境中比较普遍的现象。
有些商家为了吸引顾客,夸大产品功效或者使用欺诈手段进行宣传,导致消费者在购买后发现实际效果与宣传不符。
3.售后服务不到位售后服务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重要的沟通环节。
但是,在当前消费环境中,有些企业对售后服务缺乏重视,导致很多消费者遇到售后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
二、消费维权的难点1.证据难以收集在维权过程中,证据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证据难以收集。
例如,在购买食品时出现食物中毒事件,因为无法确定具体来源和生产商等信息而无法进行维权。
2.维权成本高在维权过程中,消费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需要请律师等专业人士进行代理。
这些都会增加维权的成本,让消费者望而却步。
3.维权难度大在维权过程中,消费者需要面对的是强势的企业或商家。
这些企业或商家拥有更多的资源和信息,使得消费者在维权时面临很大的难度。
三、建议1.加强监管政府应该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并及时对违法经营行为进行处罚。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企业违规行为的发生。
2.提高消费者素质消费者应该提高自身素质,学会识别虚假宣传和低质量商品。
同时,在购买商品时要保留好相关证据,并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3.完善售后服务企业应该重视售后服务,在销售产品前要充分了解产品性能和功能,并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
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强消费者对企业信任感和忠诚度。
4.建立多方合作机制政府、企业、消费者应该建立多方合作机制,共同推进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政府可以提供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措施,企业可以提供优质的产品和售后服务,消费者则可以积极参与维权行动。
这样可以形成良性的消费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非理性消费的弊端报告

非理性消费的弊端报告非理性消费的弊端非理性消费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和理性分析,过度消费或购买不符合实际需求的物品。
尽管非理性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但它也存在一系列的弊端。
首先,非理性消费会导致个人财务状况恶化。
当消费者无法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和需求进行理性消费决策时,容易陷入购买不必要的物品或过度消费的陷阱。
这些行为可能会导致个人财务负担过重,甚至出现财务危机。
长期以来,过度债务和财务困境已成为许多人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其次,非理性消费会对社会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过度消费所带来的一次性用品、包装废弃物等大量浪费行为,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例如,过度购买衣物、电子产品等商品会增加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加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同时,非理性消费也会增加资源的浪费和能源的消耗,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再次,非理性消费加剧了社会贫富差距。
尽管非理性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但这种增长往往会集中在少数富裕人群身上,而贫困人群的生活水平没有明显提高。
过度追求奢侈品和高消费的社会文化,导致富裕人群的财富积累更快,而贫困人群的财富增长缓慢,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此外,非理性消费也会对个人和社会带来心理压力。
购买不必要的物品或服务可能仅仅是出于追求潮流或满足虚荣心的原因,而非真正的需求。
这种行为很容易导致个人对物质的过度依赖和追求,忽视对精神、情感和人际关系的关注。
与此同时,不合理的消费观念也可能引发社会不满和矛盾,加深社会的不稳定。
综上所述,非理性消费存在诸多弊端。
除了个人财务压力的增加、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社会贫富分化和心理压力增加等问题外,非理性消费还可能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应当培养理性消费的意识,注重合理规划和控制个人消费行为,追求平衡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消费主义对社会的影响与危害

消费主义对社会的影响与危害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消费主义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社会的影响与危害也逐渐凸显。
消费主义关注的不是商品本身的品质和功能,而是商品所代表的象征性价值和文化意义,致使不少人变得过于物质追求,导致心理与社会的种种问题。
一、消费主义对心理的影响与危害消费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人们的欲望和贪婪,大量广告营销手段使得商家从人们的情感入手,通过身份、地位、美丽等诱导消费者购买商品,同时,又通过品牌、名气、质量等保障将浮华的体验提升到了一种文化符号,从而形成了虚荣心和攀比心理。
而这种心理会导致人们不断花费资金追求物质享受,容易陷入消费恐慌,失去了健康理性的生活方式。
消费主义给人创造的假象容易造成心理上的负面影响,例如对美丽,社会地位的扭曲感知,对自己外表有过分焦虑的人就容易陷入身体上的痛苦,而这种负面的情绪会影响人们的社交能力和自我价值感。
二、消费主义对家庭的影响与危害消费主义的文化初衷是以商家与消费者合作为基础的,但亲情关系则不然。
在以消费为主要价值关系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现实中,一些父母也按照这种方式同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以物质享受与消费为标准处理亲子关系,而不重视家庭的正常健康生活。
这对孩子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如让他们对金钱、物质产生了过度的热爱,失去了人性,失去了爱的天性,从而出现人际关系倾斜和道德品质的降低。
三、消费主义时而需要追求新产品,时而需要淘汰旧产品,这种刺激式的消费方式可能会导致大量的浪费,甚至产生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
另外,消费主义也会带来社会分化、社会距离的进一步加强,因为消费主义本身就是基于个体的竞争关系的,这个产品是否享有市场需花费多少价格成为评价质量的主键标准,而人性是否是通过价钱得到的种种文化符号成为了评价一个人的质量的主要标准,人们之间的差异与距离就因此被加强,而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社会矛盾的加剧。
综上所述,消费主义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它给人带来了心理、家庭、和社会方面的巨大负面影响。
过度消费正在摧毁年轻人的生活

过度消费正在摧毁年轻人的生活
随着时代发展,现代消费者不断被劝导,购买更多的可有可无的物品。
虽然买得越多有时
可以获得更大的快乐,但过多的消费也会毁掉年轻人的生活。
首先,大量消费会破坏年轻人的学业。
因为想要买更多的物品,年轻人可能会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赚钱,而不是应该专心学习的时候。
他们可能会因为上学迟到或是早退,拖拉功课,考试成绩便受到负面影响。
其次,过多的消费也可能破坏年轻人的身体健康。
因为要买得更多,他们可能会把宝贵的时间用在熬夜工作上,忽略了身体的滋养,从而导致身体出现疾病。
此外,为了扩大他们的收入,他们也可能会沉迷抽烟、喝酒或者做其他不良嗜好,这些不良习惯会对他们身体
健康造成更大的伤害。
最后,大量的消费也可能会更新年轻人的精神健康和道德品质。
有些年轻人可能因为欲望
太强,而忘记要有合理的消费规范,当他们不能买自己想要购买的物品时,便心存愤怒、
失去安全感,从而影响他们的情感健康。
在不好的情绪中,他们也可能会做逆反的事情,
以致影响他们的道德品质。
综上所述,大量消费正在摧毁年轻人的生活。
要想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教育年轻人实现合理的消费,让他们更有分寸的购物,以及在滥用消费的时候要有情感的调节,以维护他们的学业应该,身体健康和道德品质。
消费主义对社会的影响演讲稿

消费主义对社会的影响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论的是消费主义对社会的影响。
消费主义是指以消费为中心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社会风气。
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消费主义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消费主义也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消费主义导致资源浪费。
在追求时尚和潮流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购买大量的商品,而这些商品往往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被淘汰了。
这种浪费不仅浪费了资源,也加剧了环境污染。
大量的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给地球带来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其次,消费主义导致了社会的不平等。
在消费主义的推动下,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变得越来越激烈,这导致了社会贫富差距的加剧。
富人可以过着奢华的生活,而贫困者却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这种不平等不仅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也削弱了社会的凝聚力。
最后,消费主义导致了人们对于精神追求的忽视。
在追求物质享受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忽视了精神世界的建设。
他们迷失在物质
的海洋中,忽略了内心的追求和精神的满足。
这种空虚和迷茫也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因此,我们应该反思消费主义对社会的影响,转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我们应该倡导简约生活,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关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精神世界的建设,追求内心的满足和精神的富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谢谢大家!。
是否应该全面禁止过度消费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全面禁止过度消费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全面禁止过度消费。
首先,过度消费已经给我们的社会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渐变得浮躁和奢侈,导致资源的过度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比如,大量的塑料袋和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导致了地球上的塑料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另外,过度消费也导致了资源的过度开采和能源的过度消耗,对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
其次,过度消费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负担。
人们为了追求时尚和享受,不断地购买新的物品,导致了生活成本的不断增加。
这不仅增加了人们的经济负担,也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同时,过度消费也导致了人们的精神压力增加,因为他们不断地追求物质享受,却忽略了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最后,全面禁止过度消费可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如果人们能够节制自己的消费欲望,选择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那么我们就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够享受到美好的地球。
反方观点,不应该全面禁止过度消费。
首先,消费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如果全面禁止过度消费,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出现经济衰退的情况。
这将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其次,消费也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方式。
人们通过购买物品和享受服务来满足自己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这是一种正常的行为。
如果全面禁止过度消费,可能会剥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导致社会的不满和不稳定。
最后,消费的问题应该通过教育和引导来解决,而不是通过禁止来解决。
政府和社会应该通过宣传和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提倡节约和环保的生活方式。
只有让人们自觉地改变消费习惯,才能够真正解决过度消费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我想引用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的一句名言,“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
”我们应该通过自觉地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为社会和环境做出贡献,而不是通过禁止来解决问题。
是否应该全面禁止高消费生活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全面禁止高消费生活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全面禁止高消费生活。
首先,高消费生活不仅会导致个人财务危机,也会对整个社会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在当今社会,很多人过度消费,导致个人债务累累,甚至破产。
根据美国国家债务时钟的数据显示,美国的个人债务已经超过了13万亿美元,这给整个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如果不全面禁止高消费生活,这种情况只会愈演愈烈。
其次,高消费生活也会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人们追求奢侈品和高端消费品,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破坏。
比如,奢侈品的生产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而且很多奢侈品的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如果不全面禁止高消费生活,这种环境问题只会变得更加严重。
最后,高消费生活也会加剧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富人可以随意花钱购买奢侈品,而穷人却无法享受到同样的生活水平。
这种不平等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和谐。
正如马克思所说,“财富的积累和贫困的加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结果。
”如果不全面禁止高消费生活,社会的贫富差距只会变得更加严重。
综上所述,高消费生活不仅会对个人和社会经济造成负面影响,还会导致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和社会不平等。
因此,我们应该全面禁止高消费生活,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反方观点,不应该全面禁止高消费生活。
首先,高消费生活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而高消费生活可以带动更多的消费需求,促进商品和服务的销售,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正如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所说,“消费者的支出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
其次,高消费生活也可以提升生活品质。
人们通过购买奢侈品和高端消费品,可以享受到更好的生活品质和更多的快乐。
比如,一些人通过购买昂贵的服装和珠宝来提升自己的形象和自信心,通过购买豪华汽车和名表来展示自己的社会地位和成功。
如果全面禁止高消费生活,会剥夺人们追求更好生活品质的权利。
最后,高消费生活也可以促进科技创新和文化交流。
辩论辩题是否应该关注消费主义

辩论辩题是否应该关注消费主义正方,消费主义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
消费主义是一种以追求物质享受和拥有物质财富为中心的生活方式。
消费主义的盛行导致了社会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加剧,社会贫富分化加剧,人们的精神生活变得空虚。
因此,我们有必要关注消费主义对社会的影响。
首先,消费主义导致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
随着人们对物质享受的追求不断加剧,生产和消费的规模不断扩大,导致了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严重污染。
例如,全球范围内的塑料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而这正是消费主义的结果。
其次,消费主义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日益强烈,导致了财富的不均分配。
富人越来越富,而贫困人口则越来越陷入贫困之中。
这种贫富分化不仅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也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最后,消费主义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变得空虚。
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导致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忽视,使得人们的内心空虚和孤独。
正如著名作家居里夫人曾经说过的,“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是看不见和摸不着的。
”消费主义所带来的物质享受并不能给人们带来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因此,我们有必要关注消费主义对社会的影响,采取措施减少消费主义的盛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的幸福感。
反方,消费主义并非完全负面,应该看到其积极作用。
消费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消费主义的盛行使得人们对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促进了商品的生产和流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因此,我们不应该一味地将消费主义视为负面因素,而应该看到其积极作用。
首先,消费主义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人们对商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发展。
这不仅刺激了企业的生产,也为就业提供了机会,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其次,消费主义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人们对物质享受的追求使得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人们可以通过消费来满足自己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提高了生活的质量。
现代社会是否过度消费——辩论辩题

现代社会是否过度消费——辩论辩题正方,现代社会存在过度消费的现象,这种现象对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首先,过度消费导致了资源浪费。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变得越来越追求奢侈品和高消费,导致了大量资源的浪费。
比如,为了追求新潮的时尚,人们经常购买大量的衣服、鞋子和配饰,而这些产品往往在短时间内就被淘汰,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同时,过度消费也导致了环境的破坏,大量的生产和消费释放出大量的废气和废水,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其次,过度消费也导致了社会的不平等。
在现代社会,消费已经成为了一种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富人们通过高消费来展示自己的社会地位,而穷人则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而无法享受同样的消费水平。
这种不平等的消费现象导致了社会的分化,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
最后,过度消费也对个人的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过度消费导致了人们的物欲膨胀,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忽略了精神层面的需求,造成了人们内心的空虚和孤独。
同时,过度消费也使人们陷入了经济压力之中,为了维持高消费水平而不得不不断地加班工作,忽视了家庭和个人生活。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存在过度消费的现象,这种现象对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的消费观念,理性消费,追求简约生活,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的公平和和谐。
反方,现代社会并不存在过度消费的现象,相反,消费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幸福感具有积极作用。
首先,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在现代社会,消费已经成为了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消费的增加能够刺激生产和就业,推动经济的发展。
正如经济学家凯恩斯所说,“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消费不仅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也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其次,消费也是人们追求幸福的一种方式。
在现代社会,消费已经成为了人们追求幸福的一种方式,通过购买物品和享受服务,人们能够满足自己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增强个人的幸福感。
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所说,“消费是人们追求幸福的一种方式”,消费能够给人们带来愉悦和满足感,提高生活质量。
现代社会是否过度消费——辩论辩题

现代社会是否过度消费——辩论辩题正方,现代社会过度消费是不可否认的。
首先,现代社会的消费水平远远超过了过去任何时候。
人们购买的物品种类繁多,购买力也远远超过了过去。
这种过度消费不仅仅是对资源的浪费,还导致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的问题。
比如,全球范围内的塑料污染问题就是因为人们过度消费塑料制品而造成的。
其次,过度消费也导致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健康。
人们为了追求更多的物质享受,不断工作加班,忽视了家庭、健康和精神生活。
这种生活方式不仅对个人健康有害,也对社会稳定和家庭和睦造成了负面影响。
最后,过度消费也导致了社会贫富分化问题。
富人过度消费导致资源浪费,而贫困人口却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这种贫富分化不仅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加剧了社会矛盾和冲突。
因此,现代社会的过度消费问题是不可忽视的,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限制过度消费,保护环境,改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公平。
反方,现代社会并非过度消费,而是合理消费。
首先,现代社会的消费水平是符合经济发展和人们需求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消费需求也相应增加。
这种合理的消费不仅带动了经济增长,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其次,现代社会的消费也是多元化的。
人们的消费不仅仅局限于物质产品,还包括文化、教育、娱乐等多个领域。
这种多元化的消费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促进了社会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最后,现代社会的消费也是受到法律和道德规范的约束的。
政府和社会组织都在加强对消费行为的监管和引导,确保消费行为是合法和道德的。
这种约束和引导可以有效避免过度消费和浪费资源的问题。
因此,现代社会的消费并非过度,而是合理的。
我们应该鼓励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能力进行消费,而不是一味地强调过度消费的问题。
名人名句:“有些人为了追求消费而工作,而另一些人则为了追求工作而消费。
” ——詹姆斯·勒斯利。
经典案例:全球范围内的塑料污染问题就是因为人们过度消费塑料制品而造成的。
过度消费是否会导致社会和环境的崩溃?

过度消费是否会导致社会和环境的崩溃?一直以来,过度消费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一方面,无节制的消费行为可以带来一时的物质享受和心理满足;另一方面,它也会对社会和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那么,过度消费是否会导致社会和环境的崩溃呢?一、社会崩溃的风险过度消费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如消费陷阱、财务危机、虚荣心、攀比心和环保意识等。
其中最大的风险在于,过度消费会导致财富不均和收入下降,最终可能导致社会分裂。
另外,通过过度消费来树立个人形象或塑造标准也会对整个社会产生消极影响。
此外,过度消费还会对传统生产模式造成破坏,进一步增加社会矛盾。
二、环境破坏的后果过度消费是不可持续的,它会对环境带来长期的破坏。
随着人们的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物品的生产和处理方式也变得更为复杂。
大规模的生产和运输过程消耗了大量资源和能源,这些资源和能源都是无法恢复的。
同时,过度消费还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和全球变暖。
长期以来,过度消费已经对地球生态系统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因此,保护环境就成为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
三、对策与建议为了防止过度消费对社会和环境造成的崩溃性影响,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比如:1. 倡导绿色消费,提高环保意识,购买环保认证的产品。
2. 消费者应该慎重选择商品,降低消费水平,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3. 制造商应该推广绿色生产模式,以更低的能源消耗和更小的环境污染为目标,同时加强绿色供应链的建设。
4. 政府应制定和实施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政策,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5. 媒体应该发挥积极作用,向人们传递绿色消费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在被过度消费所包围的社会中,保持理性思考和持续性消费对每个人来说越来越重要。
当我们选择减少消费和持续发展时,我们不但可以帮助环境减轻负担,而且可以使我们有更多的精力专注于生活的重点——人类情感交流以及文化与艺术的创造。
是否应该废除私人消费的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私人消费的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废除私人消费。
首先,私人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人消费不断增加,导致大量的资源被浪费。
例如,大量的塑料袋、纸张和塑料瓶等一次性消费品被随意丢弃,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如果废除私人消费,人们将更加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其次,私人消费也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
富人可以随意消费奢侈品,而穷人却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这种不公平现象会加剧社会的分化,导致社会不稳定。
如果废除私人消费,社会资源可以更加公平地分配,减少社会不公平现象。
最后,私人消费也给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压力。
在追求名牌、奢侈品的过程中,人们常常忽略了内心的需求,导致精神上的空虚和焦虑。
如果废除私人消费,人们可以更加关注内心的需求,追求真正的幸福。
反方观点,不应该废除私人消费。
首先,私人消费是市场经济的基础。
私人消费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如果废除私人消费,将会导致经济停滞,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其次,私人消费是个人自由的体现。
每个人都有权利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消费,废除私人消费将侵犯个人的自由权利。
正如美国总统林肯曾经说过的,“人民的自由不应受到任何限制。
”。
最后,私人消费也可以促进社会的多样性和创新。
私人消费的多样性可以促进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
如果废除私人消费,将会限制社会的多样性和创新。
综上所述,私人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问题,但废除私人消费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我们应该鼓励人们进行理性消费,同时加强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
正如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所说,“一切都应该适度,包括适度的消费。
”。
当前消费市场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市场也呈现出了蓬勃的发展态势。
然而,消费市场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消费者的利益,也对整个社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当前消费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虚假宣传
在当今的消费市场中,虚假宣传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一些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不惜使用夸大事实的手段进行宣传,甚至是直接的谎言。
这不仅欺骗了消费者,也扰乱了市场秩序。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往往受到了误导,导致他们购买了并不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
二、价格不透明
在消费市场中,价格不透明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一些商家往往会采用价格歧视等手段,让消费者无法了解到产品的真实价格。
这不仅会让消费者感到不公平,也会削弱市场的竞争力。
三、售后服务不完善
在购买商品后,消费者往往需要享受售后服务。
然而,在当前的消费市场中,一些商家并不重视售后服务,导致消费者在遇到问题时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
这不仅会让消费者感到不满意,并且会影响到商家的信誉度。
四、产业链环节不透明
在消费市场中,一些企业的产业链环节并不透明。
这不仅会让消费者难以了解到产品的生产过程,也会让企业难以管理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在一些产品质量问题暴露后,消费者往往会质疑企业的责任意识。
综上所述,当前消费市场存在着多种问题,这对于消费者、企业和整个社会都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于消费市场的监管,打击虚假宣传、价格不透明等不良行为,保障消费者的利益和市场的公平竞争。
过度消费的危害有哪些_过度消费的时代2篇

过度消费的危害有哪些_过度消费的时代2篇过度消费的危害有哪些——过度消费的时代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过度消费现象在现代社会日益普遍。
过度消费不仅对个人和家庭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还对环境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一系列的危害。
本文将从个人角度和社会角度探讨过度消费的危害。
第一篇:个人角度过度消费对个人生活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
首先,过度消费带来了经济负担。
许多人为了满足购买的欲望,不惜借贷或超出自己的财务能力购买商品和服务。
这会导致个人财务状况紧张,甚至陷入债务困境。
经济负担过重会给个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会导致精神健康问题。
其次,过度消费破坏了人际关系。
过度消费的人往往把购买物品置于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之上,忽视了与家人、朋友和社区的沟通和互动。
这导致了家庭关系疏远、社交孤立和社会隔离,影响了个人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第二篇:社会角度过度消费还给社会稳定和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首先,过度消费导致资源浪费。
人们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不断购买新的产品,不断抛弃旧的。
这种行为对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导致了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的破坏。
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污染对整个社会有着长远的影响,使得未来的发展变得不可持续。
其次,过度消费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
过度消费的时代会导致贫富差距的加大,使得社会上的资源分配更加不公平。
只有少数人能够享受高品质的生活和奢侈品,而大多数人则陷入贫困和贫穷。
这种贫富分化不仅会导致社会动荡和不稳定,还会引发许多社会问题,如犯罪、人口流动等。
在总结上述观点后,不难发现过度消费对个人和社会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个人消费的过度会导致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的加重,破坏人际关系和幸福感;而社会消费的过度则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加剧社会的不平等。
为了避免过度消费带来的危害,个人应该理性消费、节约资源,并与家人和社区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而社会应该加强资源管理和分配的公正性,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个人和社会的良性发展。
试论消费时代的社会弊病——以“拼多多名媛”为例

2021/7上管理平台终端接触试论消费时代的社会弊病———以“拼多多名媛”为例阴张宁摘要:近几年中国经济、互联网时代飞速发展,使得当下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发生了巨大改变。
文章就当下热议话题———“拼多多名媛”现象的产生和传播问题,结合符号学内容进行解析,并提出积极应对消费价值观产生偏差的建议。
旨在引导消费文化中以人为本的主流价值观,并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快速发展。
关键词:名媛符号价值大众媒介何为“拼多多名媛”现象老上海曾有这样一个词语“名件”,就是人们现代所说的“名媛”,原意专门为形容一种生活在象牙塔尖上的女人。
“名门闺秀”形容她们更像是高洁圣雅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然而随着时代发展,互联网新媒体走进了千家万户,草根文化代替了精英主义,网络的虚拟性等诸多因素相加导致了社会的浮夸之风盛行,“名媛”一词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并衍生出了“拼多多名媛”这一现象,即借助拼单奢侈品这一捷径来表面上提升自身地位和价值。
在这一现象中有虚假形象需求者,也有提供者,形成了一个“装富产业链”。
在某平台输入“高档西餐图”和“朋友圈展示”等关键词就会发现有大量相关店家蜂拥而至,价格从低到高,内容大都是“豪车、名牌包包、别墅”等等。
更为夸张的是,几个女孩花费平均不到80元拼单购买价值几千元的GUCCI 丝袜,约会时轮流使用。
不到一百元,即可在社交平台获得金龟婿的青睐。
由此可见,“名媛”已被延伸为“虚荣”“物质”的代名词,也成为普通女孩迅速进入到高档场合的捷径之一。
可是究其本质,这是一种社会“拜金主义”之风,给社会带来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其盛行的原因究竟来源自哪里,为什么在多次曝光之后依然没有消退的趋势。
值得人们深思。
“拼多多名媛”现象的社会影响陷入“逐利怪圈”。
一个现象的出现定会有效仿和追随的人群。
按照“滴流理论”来分析,创新常常是在社会较高层次发生,社会下层的部分人群会对上层人士充满好奇,疯狂向上爬,模仿上层人士的言行举止。
现代社会是否过度消费辩论辩题

现代社会是否过度消费辩论辩题正方观点:现代社会确实存在过度消费的问题。
过度消费指的是人们在满足基本需求之外,追求过多的物质财富和享受,导致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的加剧。
以下是我对这一观点的支持理由:首先,过度消费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资源是有限的,而且大部分资源的获取和生产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例如,过度消费导致了能源消耗的增加,加剧了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问题。
此外,大量的消费也产生了大量的垃圾和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其次,过度消费对个人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现代社会强调物质的追求和享受,人们往往通过购买更多的商品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然而,这种追求过多的物质财富和享受往往会导致人们的财务压力增加,甚至陷入债务困境。
同时,过度消费也会导致人们对物质的追求变得无休止,忽视了精神和情感的需求,造成心理上的空虚和不满足感。
最后,一些名人名句和经典案例也支持了过度消费的问题。
例如,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说过:“我们必须改变过度消费的文化,不仅为了我们的地球,也为了我们自己。
”这句话表达了对过度消费的担忧,并呼吁人们改变这种文化。
另外,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在他的一次演讲中提到了“质量胜过数量”的理念,强调了不要追求过多的物质财富,而是要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确实存在过度消费的问题。
过度消费导致了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和个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加剧。
我们需要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措施来减少过度消费,保护环境和个人的健康。
反方观点:现代社会并不存在过度消费的问题。
过度消费是一个主观的判断,不同人对于什么是过度消费的标准可能存在差异。
以下是我对这一观点的支持理由:首先,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消费需求的增加可以促进生产和就业,推动经济的发展。
过度消费并不是问题的根源,问题在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不足。
不理性消费带来的危害辩论赛

不理性消费带来的危害辩论赛
不理性消费的弊端,随着现在的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的年轻人非理性消费很正常,他们为了攀比、为了舒适的环境,都需要大量的钱来支撑。
以下分享不理性消费的弊端。
不合理的消费会造成入不敷出,造成家庭经济拮据,给父母带来巨大压力。
还容易形成攀比之风,盲目消费,导致资源浪费。
不能约束自己,不能深刻体会勤俭节约的内涵,更不符合“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风尚!
它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便利,另一方面又导致我们盲目消费,刷卡的时候完全不晓得自己还剩多少钱,直到在柜员机前点击余额查询键时再如梦初醒,还是一个恶梦。
高档消费品,无意义的虚荣心、攀比心在作祟。
一些穿的用的都要求名牌,其实大可不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消费社会的弊病周正华(山东英才学院基础部,山东济南250104)摘要:在物质文明空前发达的社会里,人们的内心世界却未得到相应的自由发展。
有两个弊病在消费社会里尤为突出:合理化趋势和消费领域异化现象。
这导致了社会人文环境的迅速恶化,使人们丧失个性、丧失自我。
只有融入彰显自我个性的精神,生产和消费才会得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最终促使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轨并行。
关键词:消费;弊端;个性化“消费”指使用商品和享受服务,以满足需要和渴望。
“消费”作为现代商品社会的一个概念,在语义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
14世纪开始出现在英语中,很长一个时期里都具有鲜明的贬义,带有“用尽”、“耗费”乃至“暴殄天物”之类的意思,隐含的意义是超过了恰到好处或恰如其分地占有和使用的范围。
[1]从18世纪中期以后,它的贬义慢慢消退,逐渐成为一个与“生产”相对而言的概念。
从20世纪中期以来,“消费”和“消费者”比“使用”和“顾客”多了一层意思,即消费满足的需要和渴望一定是超过了基本的、生物需要范围的。
当人们谈论“消费社会”意义上的“消费”时,它首先所指的是一种充足和富裕现象。
例如,使用政府廉租房和购买经济适用房不一定称为消费,而只是作为生存的基本保障,但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地位或审美品位而购买别墅或高品质品牌楼盘才是消费,而为了表达自己独特的审美品位而购买和装饰住所才是更充分意义上的消费。
在消费社会里,人们把大量的注意力投注在消费领域,花样繁多的物质消费似乎在人们心中制造着“饕餮大餐”。
然而物质相对富裕的消费社会的人文状况是怎样的呢?这样来描述可见一斑:“随着人类知识的空前膨胀,电脑和数据库的广泛运用,科技的高视阔步,反过来深刻地规范着人类的心理机制和行为模式,导致一种反文化、反美学、反文学的极端倾向。
”[2][p.4]消费意识的渗透使自然与人类意识这两个领域日益商品化。
商品禀有一种“新型”的审美特征,而文化则贴上了商品的标签。
消费社会有两个很大的特点是:社会的合理化趋势以及消费领域的异化现象。
这导致了两种可怕的后果:一是社会畸形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延伸轨迹不平衡;二是个人生存的反美学倾向———失落个性。
一、“合理化”社会对个性发展的桎梏何谓合理化,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合理化意味着人们为达到一特定目标而对最佳手段的搜寻是由一些规则、规定以及更大的社会结构所决定的。
个人在寻求达到特定目标的最佳方式时,是不会有自由选择的权利的。
[3][p.32]合理化的根本性追求就是“效率”。
为了提高效率而使事物整齐划一(即“规则化”)、拒绝多样化、个性化。
目前,主导社会发展的内在线索很大程度上是这种所谓“合理化”的过程,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无处遁形。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合理化在社会生活方面的体现就是“现代官僚制度”。
人们被套牢在各种社会结构之中,这些结构会指定他们应该做什么,怎么做。
人们不必自己费心力去发现达到目的的最佳方式,也可以这样说,最佳手段和最佳途径早已被发现并且已被制度化在规则、规定和结构中了,个人所要做的只是照章办事就行了。
其重要特点是,它没给“个人”留下选择为达到目的而用的方式的余地,无个性空间。
既然对于方式的选择要受到条文的影响或者是由条文决定的,那么事实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或必须)作类似的、最佳的选择,也就是毫无发挥个性的“压力”和“驱动力”可言。
人们在很大程度上生活在合理化的樊笼里,几乎没有什么有创意的出路可寻。
第二,合理化在社会经济领域体现为麦当劳模式。
[3][p.16-29]即规模化、整齐划一,它为消费者、工人、以及管理者提供了“效率”、“可计算性”、“可预测性”和“可控性”,而这些正是现代社会的合理化过程的真谛所在。
其越演越劣的负面作用另人侧目:其一,使个人、组织机构和行为过程单一化和机械化。
人们身处其间感到凡事都如同例行公事,毫无个人见地可言,丧失了工作积极性和生活的情趣。
其二,对于行为过程的冷冰冰的控制反过来控制了人的思维,反噬人的情感。
不仅在生产过程中的工人和在服务过程中服务员受到诸如流水线之类的控制,而且消费者本身也被当作“物”来对待,被消费全过程的“流水线”所控制。
收稿日期:2008-07-01作者简介:周正华(1976-),女,硕士,山东英才学院基础部教师。
Vol.4No.3Aug.2008英才高职论坛TheForumofYingcai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第4卷第3期2008年8月英才高职论坛2008年这种“麦当劳化”若走向极端,就会冷酷地且威力十足地控制了每一个“个人”。
理智化、数量化、抽象化、官僚化、物化正是现代社会的特征。
当它们被运用到人而不是物的时候,就是用机械的原则代替生命的原则,用统一的尺度代替个人的选择。
人被管理体系中的各种机器训练得标准化了,成了机器人,因而失去个性。
现代的经济管理活动遵循的是严格地数量化,必须把成千上万的人视为抽象的实体(数字或符号),否则就不可能进行管理和决策。
这就忽略了事物特别是人的具体性和特殊性,因为任何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但在数字、图表和计算机程序中,人的这些属性被忽略,被粗糙地对待了。
现代管理系统把人当作物来管理,他只把人看成客体,只看到人的共同性,忽视个性,只用统计方法来研究大众行为,对活生生的个人行为,则不感兴趣。
其基本特征就是漠视个人的生存状态。
第三,在社会文化领域表现为失去精神家园。
生活在合理化的社会里,自我受到限制、感情受到控制、精神受到压抑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
合理化的生活方式使我们对生命的体验也日益被机械化了,换言之,在这样的文化里,人不能像人那样自由的行动、自由的思想,自由的感悟,人被非人化了。
人不仅在具体行为过程中被合理化所控制,而且在本该自由驰骋的思想领域也被强大的官僚机器、被形形色色的传媒背后的“匿名权威”所操纵,更可怕的是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似乎是被某种程序控制着,有被迫趋同的倾向,人失去个性,失去了人作为人的丰富性和完整性。
比如,人们观看球赛、电影、电视、报刊、书、自然景色和社会集会,只是想要尽可能多的享受和占有文化,而文化就象他买的任何一款商品一样,是由社会根据舆论导向和各类宣传需要而制作提供的,有被“合理化”规范化操作的重大嫌疑,大众文化成了一种工业,人们被支使着去买文化就像他被支使去买任何具有使用价值的商品一样。
文化的价值取决于他在市场上流行与否,而不是从人的角度去衡量的。
在现代,一个带着相机四处游玩的“旅行者”,可以只是忙于拍照,除了通过照相机镜头得到的一些大致印象,他实际上什么也没有看到,因为被景点和导游员的“效率”和“最佳方式”所牵引,他所能做的最有“意义”的事就是在限定时间和规定范围里尽量多的获取数量。
照相机代替他观光,他由愉快旅行得到的收获除了一本相册之外,什么体验也不深刻、什么灵感也不闪光。
有的只是一连串消费活动的回忆:这个风景点我到过,正如那种牌子的水我喝过一样,两者对心理的影响没有什么区别,因而,不可能在内心引起什么真正的反响,更谈不上对宇宙人生的创造性的感悟和审美的喜悦或崇高感。
总之,“合理化”在其表面的合理性的背后有着深刻的不合理性。
它也许符合工具理性,但却不符合人类追求“诗意的生存”的人性。
马克思说:“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命的乐趣”,“我在劳动中肯定了自己的个人生命,从而也就肯定了我的个性的特点。
劳动是我真正的活动的财产。
”[4][p.38]然而,在合理化社会里的活动体现的是集体的整齐划一、选择一个最佳方式来约束个体的创意,肯定的是团体的共性而非“我的个性特点”,劳动一定程度上成了负担。
显然,合理化的副作用若得不到强有力的钳制,是与实现马克思的这一目的南辕北辙的,因为此种合理化是以泯灭人的个性为代价的。
随着人口的增加,科技变革速度的加快、生活节奏的加速,使得人类要完全返回合理化社会之前的世界成为不可能,合理化社会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可省略的必经之旅。
它在历史上辉煌过,但如同之前的各种社会形式一样,最终都不会逃离被淘汰的命运,这是社会学上的优胜劣汰。
我们不能极度扩大没有合理化的世界的积极的方面,但如果世界不那么合理化的话,人们就将更好的发挥他们之所以作为“人”的个体潜能。
二、消费欲望无限膨胀导致消费心态异化在消费社会里,经济增长与消费心态失衡的尴尬处境时常困扰人类。
无孔不入的商品化危害着人的心理健康。
在消费过程中更是普遍存在着异化,主要表现在:第一,消费理念是异化的。
作为主动的行为者,消费者的生活目的似乎就是尽可能的生产和消费。
人的生命活动似乎都变成了各种形式购买活动的集合,甚至知识、爱情、友谊、美德,都可以买到,连自我也不例外,以为这样就可以达到心灵的满足。
以前,人们购买一件物品的目的是为了尽量长的使用它。
那时人们的座右铭是:“东西越旧越好!”今天的口号却是:“消费,别留着!”不管是一套家具、一件衣服、还是一台技术设备,人们买来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就开始厌烦了,并急着要用一种新的型号或款式来取代旧的。
购买—暂时地占有和使用—扔掉或卖掉—买进新的,如此循环往复。
今天的座右铭是:“东西越新越好!”强烈的据为己有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掠美行为,它增强了对物体的支配感却在快速消费中失落了自己。
极度物质化的消费方式刺激人的欲望永无止境地膨胀,离人的真正需要渐行渐远。
本来,消费水平的提高是为了使人过上幸福的生活,消费只是达到幸福的手段。
但若是消费变成了目的本身,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迫使我们不断地去购买,购买就会成为一种强迫性行为,正如某种强迫症患者忍不住要整天洗手一样,因而人们会愈来愈依赖那些可以满足我们的消费需求的人和机构。
马克思所说:“每个人都千方百计在别人身上唤起某种新的需要,以便迫使他做出新的牺牲,使他处于一种新的依赖地位,诱使他追求新的享受方式,从而陷入经济上的破产……随着对象数量的增长,压制人的异己本质的王国也在扩展,而每一个新产品都是产生相互欺骗和相互掠夺的新的潜在力量。
”[4][p.132]正是这种状况的最好写照。
人不但盲目追逐消费而且越来越被异己的力量所控制,什么都无须费心思考,渴望“傻瓜相机”式的方便。
比36第3期如,柯达提出“使用我们的相机,只按快门就能拍照。
”这一个广告标语具有象征性:柯达相机率先给人们提供一种按钮式的感受力,你不用做什么,也不需要知道什么,一切都是调试好的;你所要做的只是按一下快门,这集中体现了异化的视知觉和纯粹消费的特征。
第二,消费的客观环境是异化的。
现代人作为一名消费者经常有无足轻重之感。
以前,人们走进一家小杂货商店,他就会引起雇主的注意,受到热情的款待,消费活动使他感到自己的重要性并获得了一种自尊心的满足。
但作为一名现代消费者到现代化的商场去消费,情况却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