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领域优秀教案《小手打招呼》
小班幼儿打招呼挥手教案
![小班幼儿打招呼挥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9e5b7a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f4.png)
小班幼儿打招呼挥手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认识打招呼挥手的动作。
2.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打招呼。
3.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打招呼挥手的图片或卡片。
2. 音乐播放器和适合幼儿的打招呼歌曲。
3. 清晰、生动的语言表达。
三、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老师带领幼儿坐在一起,用简单的语言告诉他们今天要学习打招呼挥手的动作和用语言进行打招呼的方式。
引导幼儿想象在不同的场景下,如见到朋友、老师、家人等时应该如何打招呼。
2. 学习打招呼挥手的动作。
老师向幼儿展示打招呼挥手的动作,并用生动的语言解释动作的意义。
然后让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做动作,反复练习直到幼儿能够熟练掌握。
3. 学习用语言进行打招呼。
老师向幼儿展示用语言进行打招呼的方式,如“你好!”、“早上好!”、“再见!”等常见的打招呼用语。
并解释每种用语的场合和意义。
然后让幼儿模仿老师的语音,反复练习直到幼儿能够熟练掌握。
4. 综合练习。
老师播放适合幼儿的打招呼歌曲,让幼儿跟着音乐一起做打招呼挥手的动作,并用语言进行打招呼。
通过音乐的节奏和歌词,让幼儿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打招呼的方式。
5. 情景表演。
老师设计一些情景,如幼儿在操场上遇到朋友、在教室里遇到老师等,让幼儿进行情景表演,展示他们学到的打招呼挥手的动作和用语言进行打招呼的能力。
6. 总结讨论。
老师和幼儿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总结打招呼挥手的动作和用语言进行打招呼的方式。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多练习,培养良好的社交习惯。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幼儿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打招呼挥手的动作和用语言进行打招呼的方式。
他们在练习中逐渐掌握了这些社交技能,并在情景表演中展现出了自信和自如。
这些技能不仅可以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和互动,也可以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注重幼儿社交技能的培养,让他们在快乐成长的同时,拥有更多的人际交往能力。
正确的打招呼教案小班
![正确的打招呼教案小班](https://img.taocdn.com/s3/m/2dfa9425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7e.png)
正确的打招呼教案小班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中文进行打招呼和回应。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礼仪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互相尊重和友善交往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常见的中文打招呼用语,并能够正确使用。
2. 难点,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打招呼用语并能够灵活运用在不同场合。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包括常见的打招呼用语和场景演示图片。
2. 教学道具,包括手势、玩偶等辅助教学道具。
3. 教学素材,包括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教学素材。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创设各种不同的场景,如在学校、家庭、商店等,让学生感受到打招呼的场景和氛围。
2. 学习常见的打招呼用语。
教师通过课件和口头示范,教授学生常见的打招呼用语,如“你好”、“早上好”、“晚上好”、“再见”等,让学生跟读并模仿。
3. 角色扮演。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在不同场景中使用所学的打招呼用语,如在超市购物时、在学校遇到老师或同学时等。
4. 情景对话。
教师设计情景对话,让学生进行对话练习,如A: 你好,B: 你好,A: 你吃饭了吗?B: 吃了,你呢?A: 我也吃了。
5. 游戏互动。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打招呼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灵活运用所学的打招呼用语,并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6. 综合训练。
教师设计综合训练题目,让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如听音选图、看图说话等,巩固所学的打招呼用语。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常见的打招呼用语,并能够在不同场合中正确使用,达到了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对于礼仪意识的培养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下一步需要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打招呼安全礼仪小班教案
![打招呼安全礼仪小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81f6f4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25.png)
打招呼安全礼仪小班教案打招呼安全礼仪小班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简单讲述图片内容,培育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学习短句“自己穿衣服”、“自己刷牙”、“自己洗脸”、“自己吃饭”等初步培育幼儿发散性思维。
3、通过讲述内容,激发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
培育幼儿的独立性、自信心。
4、进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能仔细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如何培育幼儿独立性的良好习惯。
难点:如何培育幼儿独立性的自主能力。
活动准备1、知识阅历准备:歌曲《小小手》,在日常生活中,鼓舞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环境准备:小(2)班3、材料准备:图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及字卡录象(幼儿自己生活中的关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活动过程(一)复习歌曲《小小手》,引入课题。
1、边唱歌边做动作。
2、老师提出要求,再唱一遍。
3、可请个别幼儿进行歌表演,激发幼儿的爱好。
(二)让幼儿根据问题仔细观察录象内容,并说一说,及时出示字卡。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说说录象中有谁,她在做什么(培育幼儿的观察力)。
2、是谁?在干什么(穿衣服)?看,她好象在说什么,我们猜一猜(我会自己穿衣服)(鼓舞幼儿大胆想象,并勇敢地说出来)。
3、出示录象二、三:小朋友们可讲卫生了,你看,他们在干什么(自己吃饭、自己洗脸)?(三)启发幼儿用“我会自己……”的句子说说自己会做些什么。
1、录象里的小朋友这么能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你们会自己做什么呀(我会自己洗手,我会自己上幼儿园等,培育幼儿发散性思维)?2、幼儿充分讲述,老师适当调节。
(四)结束活动我们小朋友真能干,会自己做这么多的事情,还有许多小朋友也会做很多很多的事情,我请小朋友找找自己的爸爸妈妈,跟他们说说,能干的你,现在会自己做什么事情(请幼儿与家长沟通,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讲述的锻炼)。
教学反思活动准备充分,思路清晰,能较好地帮助幼儿用语言完整表述。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打招呼》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打招呼》](https://img.taocdn.com/s3/m/c3c85b4a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32.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打招呼》一、教学目标1.学会简单的打招呼用语,如“你好”、“再见”等。
2.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打招呼用语。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手写板。
2.班级里的小人物或毛绒玩具作为道具。
三、教学步骤1. 情境出示通过用PPT、语音、手写板等工具,展示学习打招呼的场景,如两个人走在一起时,第三方的加入等。
利用情境的前后组合,引导学生感知语境中的人物和事物,激发学生兴趣,同时提高他们的思维和判断力。
2. 学生模仿老师可以先示范正式的打招呼,然后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模仿,通过多次练习,让学生更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需要注意的是,老师需跟随学生的步伐,带领他们去学习,而不是让他们被动地听取教育。
3. 常用打招呼语•你好,我是奥运玩具店的李老师!•欢迎光临,你需要什么样的小玩具呢?•再见,祝你快乐!引导学生用简短的语言表明自己的意图,同时进行实际的实践操作,让学生理解说和做的统一性。
4. 游戏检测用游戏的形式加强教学效果,可以起到轻松愉悦的学习效果。
通过构建真实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到游戏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同时增强学生的游戏参与度。
比如在教室里安排小游戏,让学生进行模拟,并让学生在模拟过程中练习打招呼用语。
四、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模拟情境中的表现,可以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同时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随时与学生沟通,获取他们的反馈意见,进一步提高课程质量。
五、教学活动展示时间活动内容8:00 课前准备8:10 展示情境8:20 学生模仿8:40 常用打招呼语8:50 游戏检测9:20 教学总结六、教学思考作为一名语言教育者,我们应在教学时灵活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走进学生的世界,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从而达到教育的效果。
这一点需要老师用心去发掘学生的潜力,并在学生的实践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小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打招呼》
![小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打招呼》](https://img.taocdn.com/s3/m/76b2ae2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d0.png)
小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打招呼》教学主题:《打招呼》教学目标:1.认识并学习问候语,能够用英语适应学生生活使用的问候语。
2.能够听懂并正确使用正确的问候语,如“Hello”,“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等。
3.能够进行简单的问候交流,如问候别人的姓名,并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进行回答。
4.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教学准备:1.课件2.白板3.图片4.音频文件教学过程:Step 1. Greetings(5分钟)1. Good morning/ afternoon/ evening……. (老师和学生相互问候)2. 自我介绍T:Let’s introduce ourselves. My name is Linda,what’s your name?Ss:My name is Tom.T:Nice to meet you, Tom.Ss:Nice to meet you too.Step 2. Presentation(10分钟)通过图片教给学生几个英语的问候语。
T:Hello,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展示图片)T:What’s this?(指向图片中的问候语)Ss:Hello.T:Right.(显示Hello)通过图片教给学生一些回答问候语的语言。
T:How are you?I’m fine, thank you.。
(展示图片)T:What’s this?Ss:How are you?T:Right,what’s the answer?Ss:I’m fine, thank you.T:OK.(显示I’m fine, thank you.)Step 3. Practice(10分钟)1. 进行问候交流练习T:两位同学,请问一下对方的名字。
S1:What’s your name?S2:My name is Alice. What’s your name?S1:My name is Bob.2. 问候操练T:大家跟着我来一遍,Hello!Ss:Hello!T:Good morning!Ss:Good morning!……T:Good evening!Ss:Good evening!Step 4. Activity(15分钟)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分小组进行问候游戏。
小班社会教案《打招呼》
![小班社会教案《打招呼》](https://img.taocdn.com/s3/m/640bcb28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da.png)
小班社会教案《打招呼》小班社会教案《打招呼》1(约806字)活动目标1、知道打招呼是一种礼貌行为。
2、学会说“早上好”、“再见”等日常礼貌用语。
3、乐意与人打招呼。
活动准备1、自制教学挂图。
2、小兔,小猫等小动物头饰。
3、设置游戏〈找朋友〉的情境。
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挂图,幼儿观察画面,听故事学习说礼貌用语。
(1)教师:这个小朋友叫什么?(2)教师:早上妈妈送她上幼儿园时,小花花对爸爸说了什么?(3)教师:小花花碰到隔壁家的奶奶,她会说什么?奶奶怎么夸她的?(4)教师:当她碰到小朋友时她会说什么?(5)教师:到了幼儿园,小花花对老师又会说什么?(6)教师:大家怎么夸小花花的?(7)教师:教师完整复述故事一遍。
师生共同小结:小花花真有礼貌。
2、教师朗诵儿歌《老师早》。
(1)教师;小宝宝进幼儿园先说什么?(2)教师:谁见了咪咪笑?谁听了跟着叫?(3)教师:小宝宝是个有礼貌的'孩子,我们也要向他学习。
3、游戏:〈找朋友〉,鼓励幼儿学习主动和别人打招呼,(1)教师:平时,我们还会见到谁?怎么打招呼呢?(2)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找朋友〉,当我们找到朋友时,我们会怎么和他们招呼呢?(3)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真能干!学会了和许多人打招呼。
你们也要做个主动和别人打招呼的好宝宝。
小班社会教案《打招呼》2(约800字)活动目标:1、知道打招呼是一种有礼貌的行为。
2、学会说“早上好”、“再见”等礼貌用语。
3、愿意与人主动打招呼。
活动准备:动物头饰(兔子两只、羊一只、大公鸡一只)活动过程:1、教师讲故事,引导幼儿练习打招呼的语言。
教师:一天早上,小兔醒了,它看见了谁?会说什么呢?引导幼儿说出:妈妈,早上好。
(个别、集体分别练习)教师:兔妈妈送小兔上幼儿园,在幼儿园门口小兔看见了谁?它会说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山羊医生,早上好。
教师:兔妈妈送小兔来到小班门口,小兔看见了谁?它会说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公鸡老师,早上好。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精彩教案《小手打招呼》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精彩教案《小手打招呼》](https://img.taocdn.com/s3/m/f2af6a84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f8.png)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精彩教案《小手打招呼》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日常礼貌》第二节内容,详细教授“小手打招呼”的相关知识点。
主要包括:基本的手势礼貌——打招呼;通过故事、儿歌等形式,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礼仪。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基本的手势礼貌,能够主动与同伴、老师打招呼。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进行简单的交流。
3. 培养幼儿的社交礼仪意识,提高他们的文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基本手势礼貌——打招呼的练习与运用。
难点:让幼儿在理解打招呼的意义基础上,能够主动、大方地进行实际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书《小手打招呼》、儿歌CD、挂图、卡片等。
2. 学具:小手模型、画纸、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故事角色,生动演示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礼貌行为。
邀请几名幼儿上台,与教师互动,实际操作打招呼的动作。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挂图、卡片等教具,详细讲解打招呼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结合儿歌《小手打招呼》,让幼儿模仿、跟唱,加深对手势礼貌的理解。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练习要求,组织幼儿进行小组练习,互相打招呼。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在打招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 巩固拓展(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互动等形式,检查幼儿对打招呼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家庭、社区中运用打招呼的经历,引导他们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礼貌行为。
表扬表现优秀的幼儿,鼓励其他幼儿继续努力。
六、板书设计1. 故事主题:《小手打招呼》2. 关键词:礼貌、打招呼、语言表达、社交礼仪3. 儿歌歌词:《小手打招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和家人一起练习打招呼,并用画笔记录下来。
答案:幼儿与家人互相打招呼的场景画。
2. 延伸作业:观察周围人的礼貌行为,与家长分享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小班语言教案《小手打招呼》
![小班语言教案《小手打招呼》](https://img.taocdn.com/s3/m/eb5a36ab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b6.png)
小班语言教案《小手打招呼》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我的身体》,详细内容为第三节《小手打招呼》。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手的不同动作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培养幼儿运用手势进行简单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手的不同动作代表的含义,学会用小手打招呼。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手的不同动作所代表的含义。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用小手打招呼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图片:准备一些小动物用手势打招呼的图片。
2. 小卡片:制作不同手势的卡片,如招手、握手、比心等。
3. 沙包:作为教具,用于模拟握手等动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老师扮演不同的小动物,用不同的手势与幼儿打招呼,引导幼儿观察并模仿。
邀请幼儿上台演示,鼓励他们用小手打招呼。
2. 例题讲解(10分钟)老师示范,让幼儿跟随学习。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手势游戏,让幼儿互相用手势打招呼,练习所学内容。
老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手势。
邀请部分幼儿上台展示所学手势,其他幼儿进行评价。
老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小手打招呼》2. 内容:手势2:握手(含义:很高兴认识你)手势3:比心(含义:我喜欢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小手打招呼请家长协助拍摄幼儿用不同手势打招呼的照片,并至班级群。
答案:根据幼儿实际操作情况,给予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手势含义的掌握程度,以及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的发展情况。
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与幼儿进行手势交流,巩固所学知识。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一些有关手势的图片和提示,提醒幼儿随时用手势进行交流。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易懂性4. 随堂练习的组织和指导5. 板书设计的清晰度与实用性6. 作业设计的互动性和反馈机制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要紧密结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兴趣点。
小班语言领域教案《小手打招呼》
![小班语言领域教案《小手打招呼》](https://img.taocdn.com/s3/m/b965237e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d5.png)
小班语言领域教案《小手打招呼》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中文语言,用简单的语言互相打招呼。
2.培养学生观察和模仿的能力,提高他们对身体动作的认知和协调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增强集体意识和情感认知。
教学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示范讲解、游戏体验、问答互动。
教学前准备1.打印小班语言领域的教材和《小手打招呼》教案。
2.准备必要的道具和物品,如彩色卡纸、粘贴胶、小匹绸巾等。
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主题在课堂上张贴各种不同形态的手部图案,并向孩子们展示和讲解手部图案的种类和含义,引导孩子们自由发挥自己的手部创意和联想,提出各种有趣的手势,并让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模仿。
2. 教师示范、学生跟读通过手势和语言的结合,引导学生简单地学会了解各种简单的打招呼方式,如“你好”、“再见”、“谢谢”等常见词汇,并组织学生进行名词的练习和语言模仿的游戏。
3. 小组合作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游戏活动,通过游戏对所学打招呼语言做进一步的练习和运用。
学生需要准备各组自己的发声设备,并为自己的小组进行定位和分组。
在游戏中,学生需要模拟不同的交往情景,展示自己所学到的打招呼方式,并尝试跟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互动。
4. 问答互动老师和学生之间展开手势课堂问答互动,学生需要依据所学知识,分别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并展示出相应的手势进行认证。
5. 教学延伸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感受,收集学生的体验和反馈信息,并进一步开展与内容相关的游戏和活动,让学生能充分理解所学知识和技能,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总结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对手的感觉进行初步认知,培养了学生敏锐观察和灵活模仿的能力,提高了他们对身体动作的认知和协调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了集体意识和情感认知。
经过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使得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不仅愉悦地体验到了语言和手势的结合带来的快感,而且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小班语言领域教案《小手打招呼》
![小班语言领域教案《小手打招呼》](https://img.taocdn.com/s3/m/9ab18b6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82.png)
小班语言领域教案《小手打招呼》教案标题: 小手打招呼一. 教学目标1. 客观理解并学会使用简单的打招呼用语。
2. 提高孩子们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3. 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通过游戏培养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
二. 教学准备1. 课件:包含打招呼的图片和对话。
2. 课堂道具:一幅大海报,上面写上不同的打招呼用语。
3. 学生讲台:一排小手的图片。
三.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 (5分钟)1. 引入教学话题:打招呼。
教师展示一幅大海报,上面写上不同的打招呼用语。
2. 让学生观察海报,讨论并猜测这些用语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步骤二:学习 (15分钟)1. 学生讲台互动:教师把一排小手的图片放在学生讲台上。
2. 教师指着每一只小手,轮流说出不同的打招呼用语,例如:hello, goodbye,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等。
3. 学生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站在讲台上模仿教师的动作和说出打招呼用语。
步骤三:运用 (15分钟)1. 教师展示课件,包含一些打招呼的图片和对话。
2.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观看和听录音,学习其中的打招呼用语并模仿发音。
3.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张图片和一个对话,让小组成员一起跟读对话并模仿语音语调。
步骤四:巩固 (10分钟)1. 学生表演环节:每组从课件中选择一个对话进行表演。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每组的表演,给予肯定和建议。
步骤五:总结 (5分钟)1. 回顾课堂所学的打招呼用语,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让学生自由发挥,用打招呼的用语互相交流。
四.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口头表达能力,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指导。
2. 结合学生在小组表演中的发挥,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五. 参考资料1. 打招呼的图片和对话。
2. 课件。
3. 小手图片。
4. 大海报。
小班语言教案小手打招呼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班语言教案小手打招呼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c226db7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1b.png)
小班语言教案小手打招呼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教育指导手册》第三单元“我的身体”,具体章节为“小手打招呼”。
详细内容包括: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认识手的功能,学会用手打招呼,培养幼儿的礼貌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手的功能,知道手可以用来打招呼。
2. 培养幼儿用手打招呼的礼貌行为,增强幼儿的社交能力。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幼儿对语言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学会用手打招呼,并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来。
重点:引导幼儿认识手的功能,培养幼儿的礼貌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挂图、儿歌CD、小手模型、卡通人物手偶。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卡通人物手偶表演,引起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观察手偶的动作,让幼儿认识到手的功能。
2. 故事讲解:教师讲述故事《小手打招呼》,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手的作用,让幼儿学会用手打招呼。
3. 儿歌学习:播放儿歌《小手拍拍》,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用手拍打节奏,巩固用手打招呼的动作。
4.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创设情境,让幼儿分组扮演不同角色,进行打招呼的练习,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
6. 随堂练习:幼儿根据教师示范,两人一组进行打招呼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小手打招呼2. 儿歌小手拍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画纸和彩笔画出自己和小手打招呼的情景,并用完整的句子描述出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形式,让幼儿认识手的功能,学会用手打招呼。
课后反思如下:1.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礼貌意识,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用手打招呼的好习惯。
3. 课后可组织相关的主题活动,如“我是小小礼仪员”,让幼儿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中,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
拓展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课程内容,共同培养幼儿的礼貌行为。
小班语言活动打招呼教案(通用21篇)
![小班语言活动打招呼教案(通用21篇)](https://img.taocdn.com/s3/m/6751b764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c1.png)
小班语言活动打招呼教案小班语言活动打招呼教案(通用21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语言活动打招呼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语言活动打招呼教案篇1活动目标:1.根据画面内容,尝试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讲述故事。
2.尝试用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3.学习重点字词"妈妈""太阳""月亮""笑"活动准备:故事图画书、大字卡(妈妈、太阳、月亮、笑)活动过程:一、爱的萌芽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复述故事内容。
1.教师出示故事图画书,让幼儿根据画面内容自主复述故事。
2.教师在引导过程中,注意提示幼儿正确的看书方法。
二、爱的体验体会妈妈的辛苦,表达对妈妈的爱。
1.教师和幼儿一起回忆讲述妈妈每天要做的事情。
2.教师引导幼儿表达妈妈的爱三、爱的表达游戏:我说你做游戏准备:大字卡、歌曲《我的好妈妈》游戏过程:1.播放歌曲,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 教师依次出示大字卡"妈妈""太阳""月亮""笑",幼儿分别做出不同的动作,如教师出示"妈妈"时,幼儿可以做抱小娃娃睡觉的动作;教师出示"太阳" 时,幼儿可以做起床的动作;教师出示"月亮"时,幼儿可以做睡觉的动作。
游戏可以反复进行。
小班语言活动打招呼教案篇2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愿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懂得美好的事物要与大家分享,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
3、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4、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①《滑梯真好吃》PPT。
②香蕉实物若干③湿巾等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手打招呼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手打招呼](https://img.taocdn.com/s3/m/172b61ef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cc.png)
2.模拟小手打招呼的动作要标准、夸张,便于幼儿观察和模仿。
3.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参与情况,鼓励害羞的幼儿大胆参与。
二、例题讲解
例题讲解是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在此环节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细节:
1.讲解故事时,语言要简练、生动,以便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二、时间分配
1.合理安排各环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充分进行,保证教学效果。
2.注意观察幼儿的反应,适时调整时间分配,保持课堂节奏的紧凑性。
三、课堂提问
1.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
2.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提问难度要适中,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
四、情景导入
1.利用生动、有趣的实践情景,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6.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对幼儿的反馈是否及时。
7.课后作业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巩固所学知识。
8.教学反思和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手打招呼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材第四章《有趣的问候》,详细内容包括:通过学习小手打招呼这一主题,引导幼儿掌握日常礼貌用语,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让幼儿能够熟练地使用小手打招呼,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素养。
2.教师要扮演好角色,使情景导入更具吸引力,让幼儿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教案反思:
1.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
2.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课堂时间分配是否合理,各环节是否衔接自然。
小班语言领域优秀教案《小手打招呼》
![小班语言领域优秀教案《小手打招呼》](https://img.taocdn.com/s3/m/352b000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1a.png)
小班语言领域优秀教案《小手打招呼》一、教学内容教材:《幼儿园语言领域优秀教案》第四册,第十章《小手打招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问候语,并能主动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于交流的良好性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问候语,并能主动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于交流的良好性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故事课件、小手道具学具:课本、作业本、画笔、彩纸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小手道具,引导学生模仿小手打招呼的动作,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小手打招呼》。
2. 故事讲解(10分钟)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基本的社交情景,如见面、告别、感谢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问候语进行练习。
4.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所学问候语,并分享讨论成果。
5.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人、朋友使用所学问候语,并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小手打招呼》板书设计:小手打招呼再见很好,谢谢!七、作业设计1. 请用所学问候语向家人、朋友打招呼,并记录下来。
2. 请用所学问候语编写一个简单的对话,并表演出来。
甲:很高兴认识你,小红。
乙:很高兴认识你,小明。
甲:再见,小红。
乙:再见,小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问候语,并能主动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但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胆怯、不愿意交流的情况,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一次课堂外的问候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练习使用问候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小班语言领域的优秀教案《小手打招呼》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这些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关键点,对于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小班语言领域教案《小手打招呼》
![小班语言领域教案《小手打招呼》](https://img.taocdn.com/s3/m/24e11632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bd.png)
小班语言领域教案《小手打招呼》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2.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与人打招呼的良好习惯,增强幼儿的社交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与人交往的乐趣,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熟练掌握并运用不同的打招呼用语。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主动与人打招呼的良好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熊玩偶、挂图、卡片等。
2. 学具:幼儿用书、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扮演小熊,在教室门口迎接幼儿,与幼儿打招呼。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挂图,讲解不同的打招呼方式。
(2)邀请幼儿模仿挂图中的动作和语言,进行角色扮演。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卡片,让幼儿两人一组,互相练习打招呼。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不准确表达。
4. 小结与反馈(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练习中的感受,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手打招呼》2. 板书内容:(1)我会打招呼(3)早上好!(4)再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展示今天学到的打招呼方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幼儿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2. 拓展延伸:(1)教师可组织幼儿进行“小小礼仪员”活动,让幼儿在园内主动与人打招呼。
(2)鼓励家长参与,让幼儿在家庭中继续练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熟练掌握并运用不同的打招呼用语。
2. 教学过程: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
3. 作业设计:回家后,向家人展示今天学到的打招呼方式。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针对幼儿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一、教学难点解析1.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运用教具、挂图、卡片等,让幼儿通过视觉、听觉、动作等多种感官学习打招呼用语。
2. 情景模拟:设计实践情景,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自然地运用打招呼用语。
小手打招呼舞蹈教案
![小手打招呼舞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40812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e9.png)
小手打招呼舞蹈教案一、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
2.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性。
3.通过学习小手打招呼舞蹈,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学习小手打招呼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节奏。
2.培养幼儿的舞蹈表现力和表演能力。
三、教学难点。
1.让幼儿掌握小手打招呼舞蹈的整体动作和节奏。
2.培养幼儿的表演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
1.音乐播放器和小手打招呼的音乐。
2.教学道具,彩色手套、小饰品等。
3.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舞蹈教室或活动室。
五、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老师播放小手打招呼的音乐,让幼儿跟着音乐摆动身体,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热身做好准备。
2.学习基本动作(15分钟)。
老师向幼儿展示小手打招呼舞蹈的基本动作,包括挥动手臂、扭动身体、跳跃等动作,让幼儿跟着老师一起练习,逐步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节奏。
3.分组练习(20分钟)。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自行编排小手打招呼舞蹈的动作,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展现个性,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4.整合表演(15分钟)。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表演,其他幼儿观看并鼓励喝彩,培养幼儿的表演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5.总结(5分钟)。
老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舞蹈的乐趣和重要性,鼓励幼儿多多参与舞蹈活动,培养艺术修养。
六、教学反思。
小手打招呼舞蹈教案的教学过程中,幼儿们积极参与,表现出良好的学习热情和团队合作意识。
但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幼儿动作不够标准,节奏不够准确,需要老师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训练。
另外,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每个幼儿的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表现方式,鼓励他们展现自己的特点,培养他们的表演自信心。
希望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和总结,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为他们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手打招呼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手打招呼](https://img.taocdn.com/s3/m/5ce43f5f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34.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手打招呼一、教学内容1. 小手打招呼:通过学习,让幼儿掌握用小手打招呼的方式,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礼貌。
2. 小手说话: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小手,发现小手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意愿。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用小手打招呼的礼貌方式,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
2. 培养幼儿观察和发现生活中小手的运用,激发幼儿对语言表达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用小手打招呼的正确方式,并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和发现生活中小手的运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手模型、挂图、卡片、故事书。
2. 学具:小手模型、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卡通角色,与幼儿用小手打招呼,引导幼儿观察和模仿。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小手模型,讲解小手打招呼的正确方式,并邀请幼儿上台演示。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用小手模型进行打招呼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小手在生活中的其他运用。
6. 游戏环节(5分钟)教师组织“小手说话”游戏,让幼儿用小手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意愿。
7.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并提醒幼儿完成作业的要求。
六、板书设计1. 小手打招呼的正确方式图解。
2. 小手在生活中的其他运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小手模型和家人打招呼,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今天我用小手跟妈妈打招呼,妈妈笑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所学内容,并用小手进行其他语言表达练习。
同时,教师可在下一节课组织相关活动,巩固幼儿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用小手打招呼的正确方式,并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
2. 实践情景引入:确保情景生动有趣,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小班语言小手打招呼教案反思
![小班语言小手打招呼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63b7804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8b.png)
小班语言小手打招呼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体验小手的作用。
2、能够运用尚无的经验展开初步仿编。
3、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4、鼓励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自学,体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工作:
幼儿用小手做事的相片、小手娃娃,挂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教师出具自己的一只手(上面图画存有眼睛、嘴巴),以小手娃娃的口吻说道:
“大朋友们不好,我就是小手娃娃,我的手能搞许多事情,你们的小手可以搞什么事情呢?”
2、教师小结:原来小朋友的小手会做工这么多的事情,真能干。
二、出具折页,认知儿歌内容。
1、这里也有一个小朋友,他的小手也很能干,我们来看看他的小手都做了什么事情。
2、鼓励幼儿逐一观测图画,说道说道小手搞的事情,用儿歌里的语言去归纳每一幅
图的意思。
三、欣赏儿歌。
1、我们去给这几幅图起至个名字吧。
2、老师有感情地朗诵一遍儿歌。
四、自学儿歌。
1、请小朋友跟着老师边拍手边念儿歌。
2、鼓励幼儿尝试用动作演出。
五、创编儿歌。
1、出具相片,看一看小朋友的小手还可以干什么。
2、我们把小朋友小手做的事情编到儿歌里。
六、维护小手。
我们的小手这么重要,我们要怎样保护它呢?(不做危险的事情,不玩尖利的东西等)活动思考:
孩子们通过学念儿歌,了解到自己的小手的本领,了解了原来自己的小手这么能干可以做这么多的事情,从而促使更多的孩子愿意用自己的小手去尝试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语言领域优秀教案《小手打招呼》小班语言领域优秀教案《小手打招呼》
活动目标:
1、通过招手、拍手、握手、摆手等与词相符的动作,使幼儿知道交友中最简单的礼貌用语和行为。
2、对学习游戏儿歌感兴趣。
活动准备:
木偶小鸡、熊猫、小弟弟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知和理解儿歌的内容,学习礼貌用语
(一)木偶表演儿歌内容。
1.(出示木偶小猫)"叽叽叽!我是谁?我的名字叫小鸡!现在你们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小朋友早!""小鸡早!"
2.熊猫:"小鸡,你好。
""你好,你好"招招手。
3.熊猫说:"小鸡,小鸡,我做你的朋友好吗?"小鸡说:"欢迎,欢迎,拍拍手。
"熊猫听了真高兴。
4.熊猫:"我请你吃虫子。
"小鸡看到熊猫请它吃虫子,有礼貌地说:"谢谢,谢谢,握握手"。
5.熊猫和小鸡一起做游戏,"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他们成了好朋友。
(同时配以动作-亲亲、抱抱)
(二)表演后问
1.谁和谁成了好朋友?(熊猫和小鸡成了好朋友)
2.你从哪里看出它们成了好朋友?(握手、亲亲、抱抱)
二、示范朗读
(1)它们成了好朋友,高兴地唱起了歌,"我有一双小小手,要拉许多好朋友,'你好、你好,'招招手,""欢迎、欢迎,拍拍手","
谢谢、谢谢,握握手。
"(速度可稍慢些)
(2)玩了一段时间,它们要回家了,它们应该怎么说?对!"再见、再见,摆摆手。
"
(3)小鸡和熊猫也要和小朋友再见了,小朋友对小鸡、熊猫怎么说?(学习第四句:再见、再见、摆摆手)
三、在交往活动中自然学念儿歌的'词句
(2)木偶弟弟:我想做你们的好朋友,你们欢迎吗?谁愿做我的好朋友,要对我说"欢迎,欢迎,握握手。
"这样,我才知道你真的要
和我做朋友。
(与个别幼儿交往,请4-5人,问:你愿做……请说"
欢迎,欢迎……")
(3)木偶弟弟:你们愿意做我的好朋友,我真开心,"谢谢,谢谢,握握手。
"你们开心吗?那么你们怎么说呢?
(4)木偶弟弟:"现在我要回家告诉妈妈,我在幼儿园找到了许多好朋友,再见、再见,摆摆手。
"你们怎么跟我再见?(学说第四句:
再见、再见,摆摆手)
四、学念整首儿歌"小朋友,你能告诉我,小弟弟来幼儿园见到
我们的时候说了一句什么话吗?"(你好你好,招招手)"当你们欢迎弟
弟来做客的时候,是怎么说的呢?"(欢迎欢迎,拍拍手)"你们欢迎小
弟弟,弟弟很开心的时候就说了一句感谢的话,还记得吗?"(谢谢谢谢,握握手)"小弟弟走了之后还很高兴的很我们说了声再见再见,
摆摆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