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7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19)
江西省赣州市十六县(市)十七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赣州市十六县(市)十七校期中联考高三历史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晚期以来,历史表述的主题逐渐脱离了旧有的周部族及王朝的发展史,诸侯功绩及贵族家族延续日益成为时人关注的主题。
这反映了当时A.宗法观念日益增强B.分封制度走向瓦解C.政治格局发生变化D.史学呈现繁荣局面2.“自从春秋时代王纲解纽,篡杀频仍,兼并盛起,夷狄横行,一般盟主用了“尊王”“攘夷”的口号联合诸夏成为一个集团,禁抑篡弑······中国的雏形在那时方才出现。
”材料意在说明春秋时期A.蕴含着统一的因素B.社会动荡不安C.民族交融不断加强D.郡县制已确立3. 史学家吕思勉谈到,战国至秦汉,社会上已发生两种经济思潮,一是“平均地权”,一是“节制资本”。
此处“节制资本”应是A.道家主张B.儒家主张C.墨家主张D.法家主张4.西晋和东晋政权面临着政治上与经济上的双重压力,在长达近一个半世纪的时期内未曾铸造铜钱。
但在民间,汉五铢钱和各种旧钱并行,且盗铸铜钱现象严重。
这表明当时A.民间力量制约皇权B.商品经济仍具活力C.庶族掌控铸币实权D.抑商观念上下背离5.唐初开始设置代表中央朝廷,衔命出使四方的使职,例如贞观初年,“大使十三人巡省天下诸州,水旱则遣使”,设置观风俗使、巡察使、按察使、巡抚使等官员,使职逐渐变成正规官制之外的重要职务。
这一措施的推行A.促进三省体制的确立B.提升行政效率加强地方管理C.带来冗官冗费的问题D.导致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6. 下图是中国某一时期的地方机构设置示意图。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政治A.分化事权、相互监督,有效加强君主权力B.充分吸取了隋唐以来地方机构设置的教训C.有效改变先前武将擅权、藩镇割据的状况D.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有效提高了行政效率7.明代时实行水利奏报制度,通过规范奏报行为,严密奏报程序,监督奏报官员等管理机制,确保获取精确、全面的水利信息,并予以科学、有效的决策应对。
高二的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二的历史试题及答案高二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B. 商朝因为水患而迁都多次C. 西周实行的是分封制D. 所有的皇帝都是制的2. 关于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铁制农具B. 唐朝出现了曲辕犁C. 明朝时期出现了高产作物如玉米、甘薯D. 所有朝代的土地制度都是井田制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 关于中国近代的维新变法,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戊戌变法是一次彻底的政治体制改革B. 戊戌变法最终取得了成功C. 戊戌变法的主要领导人是康有为和梁启超D. 戊戌变法后,清朝政府彻底改革了科举制度5. 关于中国现代史,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立即进行了土地改革B.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经济取得了显著成就C. 改革开放后,中国首先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8年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请简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7. 请简述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8. 请简述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三、材料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9.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然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问题: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背景和目的。
10.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问题:根据材料二,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11. 论述中国古代至近代的政治制度演变及其原因。
12. 论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及其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A2. C3. A4. C5. C二、简答题答案6.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废井田,开阡陌;废分封,行县制;奖励耕战,实行军功爵制。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菏泽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历史试题本试题卷共8页,19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发现,红山文化中心墓葬随葬玉器数量多、质量纯、选料精、体积大、工艺讲究;第三等级墓有随葬玉器和中、小型石棺;第四等级墓有讲究的石棺;附属墓只有简单的墓坑。
这可以用于说明()A.玉器是随葬必需品B.早期国家的形成C.墓葬地域特征明显D.社会贫富的分化2.周成王即位后,周公旦营造洛邑,将九鼎迁至洛邑,并请成王亲自主持祭礼,将九鼎安放在明堂之中。
周公这一举措旨在()A.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B.宣扬政权的合法性C.缓解宗周镐京的压力D.推动洛邑的城市化3.《商君书》将秦君塑造成明一法度、任力不任德的“圣王”;《吕氏春秋》继而将秦君塑造成既能养生治国、又能偃荡兵聚的“圣王”。
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礼乐制度的崩溃B.黄老之学的盛行C.政治形势的需要D.君主专制的形成4.汉初《津关令》中记载了许多关于严格盘查金器、铜、铁等金属出关中的规定。
这反映了当时政府意图()A.实施盐铁官营B.取消地方铸币权C.坚持重农抑商D.保障王朝的安全5.《唐律疏议·名例》“妇人有官品邑号”条规定:“诸妇人有官品及邑号,犯罪者,各依其品,从议、请、减、赎、当、免之律,不得荫亲属。
”此条“疏议”专为此规定做了说明:“依礼,‘凡夫人,从其夫之爵位’。
2022-202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选择性考试)第一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含16 小题,每小题3分,我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礼记》中记载,太公望受封于齐,去世后归葬于周,世人皆称太公望“礼不忘其本”。
之后的五代齐国国君皆如此。
但从第六代开始,齐国国君死后葬在齐国。
这种变化反映出当时()A.社会等级秩序遭到颠覆B.同姓亲族间血缘关系逐渐弱化C.政权面临严重统治危机D.天子对地方诸侯的控制力减弱2.公元166年,汉朝与大秦(古罗马)进行丝绸的转手贸易。
大秦派使者出访东汉;汉朝还与朝鲜、日本、越南有密切的交往。
1784年,日本出土了汉光武帝赐给倭奴国(日本北九州一带)使者的金印“汉委(倭)奴国王”印。
这些史实印证汉代对外交往()A.方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B.以使者往来为主要内容C.以亚洲国家为主要对象D.以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3.尚书最初是皇帝的迷失,东汉时发展成为尚书台,成为新的行政中枢;中书之名始于汉武帝时期,初由宦官担任,魏晋始设中书省,专司诏令;门下诸官历来都市皇帝的侍从,南北朝时正式定名门下省,材料反映了三省()A.在魏晋时期已经成为定制B.为中央集权不断发展的结果C.有效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D.是皇权不断侵夺相权的产物4.北魏孝文帝推行均田制,主要内容:男丁授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授露田二十亩;奴婢和耕牛也相应授田。
据此可知,均田制()A.导致了中原地区租佃关系的盛行B.造成分配不均,加速了土地兼并C.加快了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的转变D.限制地主的利益,有利社会转型5.唐代科举考试前,士子往往向达官贵人或者闻士名流投呈作品,称为“投卷”。
宋代则禁止此行为,且白真宗朝对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誉录”。
这一变化表面宋代科举()A.能够选拔最优秀的人才B.录取人数大大增加C.更重视专生的实际能力D.考试程序更加公正6.1367年,朱元璋承袭宋元旧制设给事中,洪武六年(1373年)设置了六科给事中,下表中内容为六科给事中的具体职权。
【高二上历史】浙江省杭州市六县九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杭州“六县九校”联盟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历史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下图为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的大盂鼎。
鼎内刻有铭文291字,内容包括周康王向盂讲述文王、武王建国的经验,告诫盂要忠心辅佐王室,还记载了赐予盂的器物与人口等信息。
作为重要的史料,它可用来研究()A. 原始民主制B. 子产“铸刑书”C. 内外服制D. 分封制【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时期(中国)。
根据材料“鼎内有铭文,内容包括周康王向盂讲述文王、武王建国的经验,告诫盂要忠心辅佐王室,并记载了赐予盂的器物与人口等信息”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将土地、人口以及青铜器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也有服从天子命令、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维护周室安全的责任,因此,该文物可以用来研究的制度是分封制,D项正确;原始民主指的是商周时期,国家在遇到重大问题时,主要征求平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材料没有涉及,排除A项;子产“铸刑书”是春秋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内外服制度是商朝时期管理地方的制度,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
故选D项。
2. 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共苦战斗不休”。
秦国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相继灭掉六国,进而开创了“海内为郡县”“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的局面,这表明()A. 分封制度的终结B. 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形成C. 宗法制度的湮灭D. 中华文明起源到早期国家形成的重大转变【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成都石室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期高2018 届半期考试历史试卷试卷说明:本试卷共35题,请将考生信息和试题答案按要求填涂、书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每小题1。
5分,共32题,共48分)1.由《史记》及孔子的第51代孙所撰《孔氏祖庭广记》均可推断: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这已成定论。
但据新近发掘出的汉代海昏侯墓葬中的一块屏风记载推算,孔子生于前566年。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可靠B.史学研究要开放包容、重视新材料C.历史记载都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D.最新的考古发现最接近历史的真相2.春秋晚期,晋国铸邢鼎,孔子认为晋国“失其度矣”;鲁国贵族季氏用了周天子的乐舞,孔子认为这是“僭越";季氏推行“田赋”(征收土地税),孔子认为这违反了“周公之典”。
孔子一再表示:“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以下与材料中孔子思想不符的是( )A.反对违反周礼的行为B.捍卫西周的礼乐文明C.怀旧的保守主义倾向D.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3.先秦时期,思想家孟子主张“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思想家荀子主张“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他们的主张( )A.都属于春秋时期的同一思想流派B.都强调施政为民的积极性C.都否定了法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D.都被当时诸侯国国君采纳4.荀况在《荀子·议兵》中写到:“凡兼人者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
……故曰: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古今一也。
"反映荀子的思想主张是() A.主张“以德服人”B.主张“性恶论"C.主张“施仁政于民" D.主张“性善论”5.东汉安帝下诏:凡供荐新味,多非其节,或郁养强熟,或穿掘萌芽,味无所至而夭折生长,岂所以顺时育物乎!"大臣召信臣认为这反季节蔬菜是“不时之物,有伤于人”。
这种看法的理论基础是( ) A.勤俭节约B.天人感应C.重农抑商D.格物致知6.东汉末年,名教虚伪,玄学兴起。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质量监测试题(卷)文科综合(历史)注意事项:1、文科综合由历史和思想品德两部分组成,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其中历史部分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全卷共8页,满分75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收回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中世纪西欧城市向封建领主纳税,封建主放弃对城市的统治权和司法权……城市管理人员由市民选举产生。
”上述材料反映了西欧城市A.完全摆脱封建统治B.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C.封建制度等级森严D.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2.贺国庆的《中世纪大学和现代大学》记载:“在大多数中世纪大学里,神学都是最不受欢迎的学科,原因是人们认为神学太理论化了。
在医、法、神三个高级学院里,民法通常最受欢迎,教会法紧随其后,然后是医学。
”材料可以表明A.中世纪人们摆脱了神学的束缚B.大学得到了教会和国王的支持C.课程设置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D.大学有教育自主权等自治权利3.“1453年5月29日,一种文化被无情地消灭了。
它曾在学术和艺术中留下了光辉的遗产。
它使所有的欧洲国家摆脱了野蛮,并给予其他国家文化精华。
它的力量和智慧在几个世纪中一直保护着基督教世界。
君士坦丁堡在11个世纪中始终是西方文明世界的中心。
”材料主要是在A.探讨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原因B.肯定拜占庭文化的深远影响C.赞美盛极一时的阿拉伯帝国D.惋惜首都君士坦丁堡的陷落4.“这一宗教将松散的部落文化整合起来,并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征战、商业、政治、移民等)使各个地区的文化得以传播交流。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印度的从0到9的计数法、西方世界的哲学都由该宗教的教徒所传播,并进行完善、归纳和总结。
”材料中的宗教是指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道教5.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题高二历史 2023.1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作答第Ⅰ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等写在答题卡上并贴上条形码。
2.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使用机读卡的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填涂),非选择题一律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交监考人员。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请将所有选择题答案填到答题卡的指定位置)1.周王打破旧式部族方国血缘界限,建立各部族混合、以周人为统治者的新型国家,过去那种一族即一国的情况不复存在。
这一局面的出现是因为A.宗法制度的衰落B.官僚统治的完善C.分封制度的推行D.血缘政治的打破2.西汉政权刚一建立,刘邦便立即恢复了秦的上计制度,并启用“明习天下图书计籍,又善用算律历”的张苍为计相。
张苍以列侯的身份居于相府,主持全国的上计工作。
由此可知,张苍当时主要负责A.协助宰相,制约君主专制B.审核各地计薄,考核官员政绩C.抑制王侯,加强中央集权D.贯彻秦制汉承,完善监察体系3.隋朝开皇十年,番禺少数民族首领王仲宣起兵抗隋。
冼夫人得知广州被困,立刻派孙子冯暄带兵援救。
之后,冼夫人不顾花甲高龄,又亲自披甲胄护卫朝廷使者裴矩巡抚当地诸州,各路豪强被慑服,接受隋朝官爵。
这表明隋朝A.加强了岭南地区各族的治理B.设置了羁縻府州缓和民族关系C.建立了完备的武装巡查制度D.得到了各族人民的拥护和认同4.“十恶不赦”的罪名经过《唐律疏议》修订,最终确定: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叛,四曰恶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义,十曰内乱。
这表明唐朝法律A.开启礼法结合先例B.集封建礼制之大成C.遵循轻罪重罚原则D.重在维护社会稳定5.明成祖统治时期,实行“厚往薄来”及主动对外开放开拓的政策,不断遣使外出,招徕“四夷”,形成了“四夷来朝”的盛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2022.11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3分,共45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秦汉时期,农村不许同姓聚居,农村都是杂姓村。
“乡”“里”划分的依据主要是户口数量,并随着户口的增减而不断进行调整。
这些举措A.促进了小农经济形成B.强化了对地方的管理C.增加了政府赋税收入D.瓦解了血缘宗法社会2.钱穆指出,“(某制度)本想替当时用人定出一客观标准,还是不失此项制度所应有的传统精神的。
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
该制度是A.世卿世禄制度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3.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干尚书省。
“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
这说明尚书省A.成为了国家的权力中心B.弱化了中书门下职能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D.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4.下图为租庸调制简图,这一制度A.利于保证农民不违农时B.推行单一的货币税C.以全体男子为计征对象D.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5.明太祖说:“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无故兴兵,杀伤人命,切记不可……将不征诸国名列于后。
”这反映出明太祖A.推行海禁政策B.维护朝贡贸易C.反对对外征伐D.强调华夷之辨6.康有为等人在《上海强学会章程》中说:“近年西政西学,日新不已,实则中国圣经、古孔子先发其端,即历代史书、百家著述,多有与之暗合者,但研求者寡,其流渐湮。
”这表明康有为A.否定西学的创新性B.强调西方文化源于中国C.认为中西文化相通D.找到了变法的理论基础7.1898 年,光绪皇帝颁布上谕:“着自下科为始,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其如何分场命题考试,一切详细章程,该部即妥议具奏”。
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高二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5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座号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只上交答题卡。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是一则招标公告,据所学知识判断处应是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C.世界贸易组织 D.世界银行2.欧盟的普通老百姓从每天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口袋里的欧洲”中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体验到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
下列各项中与这种感觉的出现直接相关的是A.欧洲联盟的成立 B.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C.欧元的问世和流通 D.经济全球化加速3.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组委会主席张雪倩曾表示:“APEC的21个成员占了全球贸易总量的54%,还包括了美国、日本和中国这三个全世界最大经济体。
APEC可以发出一致和统一的声音来推动WTO的谈判。
”这主要说明了A. APEC经济一体化已推动政治一体化进程B. APEC和WTO相互依存,相互促进C. APEC是当今世界合作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联盟D. 区域经济集团化推动全球化发展4. 2014年虽然中国足球再次无缘世界杯,但各大体育盛宴中总是不乏中国元素的参与。
大到球场建设的器械,小到球迷手中的吉祥物、吹的口哨。
这一现象表明A.发展中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B.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C.美国一极独霸世界已被多极格局取代D.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更多发展机遇5.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认为: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
山东省百师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024——2025学年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期,武王“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即纣之子武庚)治殷”;成王封幼弟叔虞于唐地,派遣要员同往治理;诸侯自选臣僚为卿时,要由天子审批任命,如“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小国三卿,一卿命于天子”。
这些措施旨在A.协调诸侯国的政治关系B.维护礼乐等级制度C.确立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强化周天子的统治2.从传世文献和近百年出土的秦汉简牍来看,秦汉时期“文书行政”空前发达。
官文书在制作、收发、办理、保管等各个环节都有严密的制度,其种类和数量都甚为可观,涵盖了诏令、奏章、报告等多种形式。
这反映出秦汉时期A.官僚体制十分完备B.国家治理较为规范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D.行政决策效率较高3.隋唐时期,御史与谏官相辅相成的监察制度体系臻于完备。
宋以后,谏官制度逐渐衰微,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以御史与谏官制度合一的、以督察院为主体的单一监察制度体系。
可见古代监察体系的演变A.适应了专制集权加强的趋势B.导致了监察体系的固化C.保障了监察机构的高效运作D.缓和了官员内部的矛盾4.南宋初年在邕州(今广西南宁一带)设有买马司,专门负责从大理等地区买马的事宜。
在贸易中除使用银钱以外,还以盐和锦、彩等丝织品进行交换。
陆游诗中咏道:“国家一从失西陲,年年买马西南夷。
”这一举措A.有利于加强民族交融B.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结构变动C.反映了羁縻政策失效D .增强了大理等西南地区边防5.中国古代基层组织和社会治理变化如下图。
安徽省蚌埠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蚌埠二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历史试题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命题人:胡云好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1、《论语·先进》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语·术而》曰:“子不语怪、力、乱、神。
”上述思想蕴含的主张是( )A.以民为本 B.关注民生C.人性向善 D.关注现实2、“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六尺巷的故事被编译成歌曲搬上了2016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备受好评。
“让他三尺又何妨”主要体现了()A.孔子的“仁爱”思想 B.老子的“无为”思想C.墨子的“尚贤”思想D.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3、从两汉至宋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趋势是( )A.博采众长,引领世界潮流 B.植根自然经济,逐渐落后于世界C.传承发展,服务专制皇权 D.直面社会现实,逐渐关注民生4、“或问:格物须物物格之,还只格一物而万理皆知?日:怎得便会贯通?若只格一物便通众理,虽颜子亦不敢如此道。
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
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材料体现了朱熹( )A.希望通过实验途径寻求科学真理 B.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C.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和探究的思想 D.强调个体的价值和人性的尊严5、宋代的官僚士大夫是书法名画的消费主体,更将之作为标榜身份的象征;新崛起的富民阶层困没有政治特权,基于书画作为精神类奢侈品的特性,也广泛加入书画消费行列;平民阶层消费的书画类型多以通俗类为主,但一些小工商业者对书画艺术品的追捧也蔚然成风.这种现象表明()A.宋代的社会阶层差异逐渐消失 B.书画消费成为社会身份建构的重要手段C.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文人画成为主流形式 D.书画消费的分层功能已经显现6、《中华文化史》中写道:“宋词、宋文、宋西、宋代文玩及宋代理学,构成了—个精致辽阔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另有一种文化崛起,这就是在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粗俗而生动的市井文化。
山东省临沂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展示的1992年以来,全国法院接受的“行政案件”增多,但原告撤诉率、败诉率下降,被告败诉率上升等现象,反映了法律在规范政府行为中的作用日益突出,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中国建成“完备的法律体系”,B项错误;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已经“完全”得到保障与材料内容不符,C项错误;依法治国的观念深入人心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错误;
11.公元5世纪日耳曼人灭亡西罗马帝国,但是日耳曼各国纷纷尊奉罗马为正统,特别是各个日耳曼王国将各自部落的习惯,借助于罗马法的某些术语,并吸收罗马法的一些原则,编纂为成文法典。这说明
A.罗马法丰富了其他民族文明的成果B.罗马法的适用地域和对象不断扩大
C.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渊源D.被征服地为罗马法的完备发达折服
10.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科学家李四光、邓稼先等大批英雄模范人物。这些英雄模范人物所体现出来的最突出的共同时代精神是
A.实事求是B.崇尚节俭C.无私奉献D.勇于创新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这些人都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无私奉献的优秀的英雄模范人物,故C项正确;ABD项并不是其共同点。
5.有人认为秦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帝国”,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隋唐是“第二帝国”,形成了新的官僚政治。出现这一转变主要是因为
A.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B.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C.国家走向统一与强盛D.藩镇割据削弱皇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削弱世族力量,导致新的官僚政治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A项正确;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是隋唐政体更具有官僚政治特色的表现,而非原因,B项错误;国家走向统一与强盛是秦汉与隋唐政治的相同点,不是两个时期政治不同的原因,C项错误;唐朝后期削弱中央集权的藩镇割据不是官僚政治发展的原因,D项错误。
榆林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榆林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4题,每题2分,共计48分)1.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 A.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B.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C.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2.儒家学派重视礼乐,宣扬“乐文同则上下和”;墨家学派认为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
这反映了两者( )A.文化取向的迥异B.政治立场的不同C.学术观点的分歧D.生活态度的差异3.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企望周之复兴。
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希望重现孔子所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并据此可知,孔孟( ) A.希望实现统一,以安定社会秩序B.强调血缘关系,以强化分封体制C.为统治阶级服务,需要维护奴隶主利益D.直面地方问题,以加强中央集权4.汉武帝独尊儒术后,两汉皇帝在许多诏书中,上至国家内政外交,下至废立皇后与太子,都要引经据典,以表示法圣、合理、合经。
官僚士大夫响应皇帝的号召,上疏言事和讨论政事时竞相引经据典。
这表明当时( )A.儒家经典成为政治认同的标准B.儒家学派逐渐执掌了朝政大权C.儒家思想直接影响了皇位继承D.皇权与相权之争日益得到缓解5.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
他作出这一论断旨在( ) A.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B.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C.宣扬经世致用思想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6.朱元璋时,程朱理学被定为一尊,一时间风头无两;明中后期,阳明心学“其教大行”,致使“笃信程朱不迁异说者,无复几人矣”。
这一变动说明( )A.思想变动植根于时代需要B.心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C.理学遭到知识分子的摒弃D.儒家的价值取向得以重构7.敦煌壁画中最大的一幅是《五台山图》。
安徽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安徽省中联盟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所示为汉代政府对部分行政长官职责的规定。
据此可知,这些规定()A.提高了官员综合素养B.强调了地方官员的教化职能C.打击了士族门阀势力D.表明“礼法结合”向基层渗透2.1680年,英国议会通过决议,规定“从今以后,无论君主以关税、货物税的收入,还是以取自家庭钱财的收入为担保进行借款,都被认为是在妨碍议会的活动,而必须对这些行为负责”。
这一决议()A.使国王统而不治成为事实B.事实上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C.加强了对封建王权的制约D.体现了民主程序尚需要完善3.1915年8月,担任民国政府宪法顾问的古德诺在《共和与君主论》中指出:中国大多数人民智识不高,无政治能力,四年前突然由专制而进入共和,实在是太过于骤然,难有良好的结果,中国如用君主制较共和制为宜。
之后,杨度等发起筹安会宣言书时引用了古德诺的主张。
据此推断,古德诺的主张()A.客观地分析了近代中国的现状B.体现了民主共和观念未深入人心C.反映了中国民主政治脱离现实D.为袁世凯复辟营造了一定的舆论4.日本《国家公务员法》第32条规定:“一切职员的任用,要根据法律及人事院规则,基于其人的考试成绩、工作成绩以及其他实际能力方能进行。
湖南省长沙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
湖南2024—2025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上、下;选必一命题人:高二历史备课组审题人:高二历史备课组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朝统治者宣扬自己是天神“帝”在人间的代表,要求臣民绝对服从。
西周统治者用“天”代替“帝”来表示主宰命运的神灵,并提出“天命靡常”“以德配天”等主张。
这一变化表明,该时期A.统治思想具备了民本色彩B.政治领域弥漫着神权意识C.传统天命观逐步走向衰落D.皇帝制度的雏形已经出现2.“上农除末”的秦王朝,在严厉打击中小商人,贬黜其社会地位、加重其经济负担的同时,又对乌氏倮这样的大工商业者给予特殊的荣誉和照顾,使之“比封君,以时与列臣朝请”。
这反映秦朝A.经济政策存在内在矛盾B.工商业的发展严重受挫C.政府措施服务集权统治D.重农抑商政策执行灵活3.东汉郡国守相进行察举,主要根据乡党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
随着地方豪族势力的发展,封建国家的行政组织日趋瘫痪,乡党舆论逐渐被官僚家族(同时又是豪强)所支配。
这一变化导致东汉时期A.地方长官失去举荐人才的权力B.门阀政治的逐渐形成C.门第族望成为选官的主要依据D.九品中正制正式确立4.贞观年间,规定官员路遇各位亲王均需要下马而拜。
魏征认为这样做与魏晋礼法不合,并提出周代后统治者都立嫡长子,可以杜绝庶子的不良用心。
唐太宗最终接受了魏征的意见。
这一举措A.平衡了亲王与大臣的矛盾B.意在保障政局的稳定发展C.有效维护了国家统一局面D.体现了礼法结合趋势加强5.唐宋治理边疆,实行羁縻政策,羁縻州只是名义上的府州区划,一般不呈报户籍,不担贡赋。
元朝因俗设“土官”,通过宣慰司等机构,实行强制性的检括户籍,设立驿站,比较固定的缴税和贡献,强制征调土官土军等。
这反映了A.羁縻府州不受中央政府管辖B.元朝基层治理能力得到提高C.土官制度促进民族交流融合D.时代变迁影响边疆治理效能6.明朝中后期逐渐裁撤了要求农民必须交纳一定的劳务和物品的徭役制;对于一些商业和手工业活动,官府都采取了较为灵活的税收制度,对于一些相对小型的企业和商家进行了减税和豁免;明朝还着手在各地开设了太仆寺和官营商号等机构,他们可以直接向官方购买商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鄱阳二中2016-2017学年度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造成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根本原因是()A.经济基础的变化B.生活习惯的变化C.价值取向的变化D.公民素质的变化2.下列对南宋李嵩《市担婴戏图》理解错误的是()A.该图反映了宋代经济繁荣,经商方式的多样B.民俗成为这一时期绘画的重要题材C.该图的细节刻画,受到“格物致知”理学方法的影响D.西方的“人文精神”在此画中有鲜明的体现3.“民主与贵族的国家未必在其性质上就是自由的。
政治自由唯有在温和政府中才可以看到。
但是,就在温和政府中,也未必经常的可以看到政治自由;唯当权力不致滥用时,才会有之。
”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A.卢梭B.孟德斯鸠C.伏尔泰D.康德4.某一时期中,学者强调分析与研究,在探讨不同因素对制度发展的影响时,还努力找出这些影响背后的规律和因果关系。
这最可能是哪个时期学者思考的方向?()A.古希腊时期B.文艺复兴时期C.宗教改革时期D.启蒙运动时期5.《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材料反映了当时()A.诸侯国的命运取决于读书人的智慧B.儒家思想被各国统治者所采纳C.知识分子阶层对政局产生重大影响D.百家争鸣加剧诸侯争霸的态势6.明代的《农政全书》既总结了历代科技经验,又汲取了西方思想和方法,开展农业科技实验;《本草纲目》则按无机界、植物界、动物界三个层面16 部,“从微至巨”“从贱至贵”排序分类。
这表明明代科学()A.己具备明显的近代特征B.受到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C.普遍吸取西方科学成就D.完全突破只求实用的局限7.1917年,《新青年》第2卷第6期发表了胡适的《朋友》:“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该诗()A. 具有明显的反封建斗争精神 B. 否定了传统的道德观念C. 宣传了民主科学的思想理念D. 体现了文学革命的成果8.春秋战国时期,儒道争锋,儒墨争雄,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
这种“争”从根本上讲是()A.对国家统治权的争夺B.对社会发展的规划之争C.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D.学术思想与智慧的创新9.现代宇宙学的“爆胀宇宙论”认为,我们面临的宇宙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发端于时空极小的“奇点”的绝热膨胀,破除了神创宇宙论。
下列哪位古代文化名人的思想与该理论有类似之处()A.老子B.荀子C.韩非子 D.朱熹10.唐诗内容多姿多彩,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反映唐朝城市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的诗句是()A.“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B.“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C.“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D.“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田畦”11.(15世纪以来)任何神学的东西,只要人的思想世俗化了,理性觉醒了,那么神学的东西不管多么貌似强大,都是不堪一击非常脆弱的。
这句话主要说明()A.神学曾经产生相当的统治力B.思想世俗化是理性觉醒的表现C.理性的觉醒可以使人们认识神学的本质D.在理性面前神学毫无价值12.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绝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材料主要反映出()A.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剧烈B.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C.周末社会风俗发生了巨大变化D.国家由分裂到统一的发展趋势13.苏轼的代表作有①《雨霖铃》②《念奴娇·赤壁怀古》③《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④《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②③14.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对此言论最恰当的提炼是()A.反抗侵略B.政治改良C.中体西用D.全盘西化15.当代一位著名学者说:“在我看来,中国人在古代最重要的创造发明一定不在于四大发明。
我认为,一个农耕文明,天文历法肯定是它的第一发明;一个人口最多的民族,中医中药肯定是它的第二发明。
”该学者强调的是()A.四大发明不具有原创性B.应该共有六项重要发明C.重要发明都应该服务于小农经济D.创造发明的价值关键在于其实用性的大小16.右图中所呈现的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字出现于()A.秦汉时期B.魏晋南北朝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17.当代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作出如下结论:“倘若没有中国古代科技的优越贡献,我们西方文明的整个过程,将不可能实现。
试问若无火药、纸、印刷术和罗盘,我们将无法想象,如何能消灭欧洲的封建主义,而产生资本主义。
”材料认为四大发明()A.是西欧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力量B.改变了西欧社会发展的趋势C.在西欧才开始发挥其应有价值D.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最大贡献18.春秋战国时期某思想家提出:“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
”该思想家是()A.孔子B.荀子C.韩非子D.墨子19.梁启超说:“我自己的政治运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明夷待访录》)的影响最早而最深。
”他从中受益最深的应该是()A. 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B. 经世致用的学风C.追求个性自由的主张D.唯物主义的思维20.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在清朝,讽刺小说反少有,有名而几乎是唯一的作品,就是《◇◇◇◇》。
……讽刺小说贵在旨微而语婉,假如过甚其词,就失了文艺上的价值……所以讽刺小说从《◇◇◇◇》而后,就可以谓之绝响。
”其中的《◇◇◇◇》最有可能是()21.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
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甲:“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乙:“辟邪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丙:“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则焉”。
A.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B.朱熹、李贽、黄宗羲C.朱熹、王夫之、顾炎武D.王夫之、王守仁、顾炎武22.西汉中期,有一位书生前往长安投考太学,他不必准备的材料是()A、《诗经》B、《韩非子》C、《春秋》D、《礼》23.文德尔班在《哲学史教程》说:“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神授的,也是最好的,以服从法律为最高职责。
他们只知道服从命令,而不问命令从何而来,命令是否正当。
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利究竟基于什么。
”这说明智者学派()A.质疑希腊法律存在的必要性B.促进了希腊人自我意识的觉醒C.阻碍了希腊的民主发展进程D.推动神学思想逐逐渐走向衰落24.礼是指较固定的行为准则,敬鬼神节仪尤成为原初的礼的核心部分;但春秋时,礼经人为理性化而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
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A.人的自觉意识觉醒 B.社会等级秩序的恢复C.礼制社会功能加强 D.孔子地位的社会认可25.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②意图是规劝皇帝要行仁政③带有浓厚迷信思想④为维护君主的统治服务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6.下列图片所反映的都是中外历史上的著名作品,它们共同的主要特点是A.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C.促进了艺术的改革与创新D.反映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或发展27.“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
……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
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以上言论属于( )A.李贽B.顾炎武C.王夫之D.黄宗羲28.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认为,中国宋代的文化和科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考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就在宋代。
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
”最能支撑李约瑟这种说法的主要依据是A.中国古代应用数学体系的形成B.中国四大发明的发展与定型C.创造出世界上最早的优秀历法D.中医药学的系统著作的诞生29.“Know yourself”是哪位哲人的名言()A.泰勒斯B.苏格拉底C.普罗塔哥拉D.亚里斯多德30. 2003年,神州5号载人飞船升空,其宇航员为()A、杨子荣B、杨利伟C、翟志刚D、景海鹏鄱阳二中2016-2017学年度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答题卷一、选择题第II卷(非选择题)二、简答题(15分)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李约瑟从上世纪40年代起就曾在多种场合说过,他写《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探讨一个重要的问题,即中国在15世纪前的科学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然而,欧洲在16世纪以后诞生出了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的现代科学,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此相似的科学。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五十讲》3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4—18世纪西欧经济发展迅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0分)3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在19、20世纪的中期人均GDP水平迅速下降的原因是什么?这对我们今天经济的发展有何警示作用?(10分)33.(20分)材料一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情况材料二《全球通史》一书中曾列出古代中国传播给西方并对其造成影响的诸多发明:钻井技术1126年传入欧洲;冶金鼓风机1200年传入欧洲;铸铁1300年传入欧洲;1340年在意大利的法布里亚诺建立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活塞风箱,1500年传入欧洲;旋转风扇1556年传入欧洲……材料三新中国的科技成就(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说明了什么?16世纪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西方科技地位发生逆转。
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10分)(2)材料三表明20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科技发展的重心有何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0分)历史参考答案1.A 2.D 3.B 4.D 5.C 6.A 7.D8.B 9.A 10.A 11.C 12.A 13.D 14.C15.D 16.D 17.A 18.B 19.A 20.C 21.A22.B 23.B 24.C 25.D 26.D 27.C 28.B29.B 30 B31.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有利于冲破封建束缚,为西欧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荷兰等国的确立;科技备受重视,取得较快发展,并在生产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