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六朝四大家 曹不兴、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

合集下载

顾恺之的简介及故事

顾恺之的简介及故事

顾恺之的简介及故事顾恺之是东晋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博学有才气,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

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

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论点,以及提出的“六法”。

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顾恺之约344-406东晋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

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

曾为醒温及殷仲堪参军,义熙105-418初任通直散骑常侍。

刘裕北伐南燕,恺之为作《祭牙旗文》。

多才艺,工诗赋、书法,尤精绘画,尝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

多作人物肖像及神仙、佛像、禽兽、山水等。

画人注重点睛,自云传神写照,正在阿堵即这个,指眼珠中。

尝为裴楷画像,颊上添三毛,而益觉有神。

在建康瓦棺寺绘<维摩诘像>壁画,光彩耀目,轰动一时。

后人论述他作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

把他和师法他的地朝宋际探微并称顾陆,号为密体,以区别于南朝梁张僧繇、唐吴道子的疏体。

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其中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对中国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存世的《图》传是早期的摹本,内容绘写西晋张华所撰约束宫廷嫔妃的教诫。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被英军从清宫劫去,现藏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

所传顾的另一作品《图》,乃宋人所作。

他曾被当时人称为“才绝、画绝、痴绝”。

顾恺之的绘画在当时享有极高的声誉。

谢安曾惊叹他的艺术是“苍生以来未之有也!”他封了一橱自己的作品存在桓玄处,竟被桓玄从橱后全部窃去,以致引起他的惊喜:“妙画通灵,变化而去,亦犹人之登仙。

”他曾为南京瓦棺寺绘壁画募得巨款的故事,可见他的绘画之吸引力,修建瓦棺寺时他认捐了百万钱,就在庙里用一个月的时间闭户画了一幅维摩诘,画完之后,要点眸子,乃提出要求:第一天来看的人要施舍十万,第二天来看的人施舍五万,第三天的随意。

据说开门的一刻,那维摩诘像竟“光照一寺”,施者填咽,俄而得百万钱。

画家顾恺之的简介

画家顾恺之的简介

画家顾恺之的简介&#65279;顾恺之是东晋非常著名的画家和作家,他被成为中国绘画和书法的鼻祖。

顾恺之博学多识,擅长于山水画和人物画,下面是搜集整理的画家顾恺之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顾恺之(约348年-409年),字长康,是中国东晋时代的画家,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约364年在南京为石棺寺画维摩诘像,引起轰动。

366年当上大司马参军,392年为殷仲堪参军,405年升为散骑常侍。

顾恺之多才,工诗赋,善书法,被时人称为“才绝、画绝、痴绝”,他的画线条连绵流畅,如“春蚕吐丝”。

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摹拓妙法)》和《画云台山记》三本绘画理论书籍(以上三篇文章现今存在最早版本由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抄录以传),提出“以形写神”、“尽在阿堵中”的传神理论。

其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

顾恺之的艺术特色工诗词文赋,尤精绘画。

擅肖像、历史人物、道释、禽兽、山水等题材。

画人物主张传神,重视点睛,认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指眼睛)中”。

注意描绘生理细节,表现人物神情,画裴楷像,颊上添三毫,顿觉神采焕发。

善于利用环境描绘来表现人物的志趣风度。

画谢鲲像于岩壑中,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志趣。

其画人物衣纹用高古游丝描,线条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水行地,自然流畅。

顾恺之的作品无真迹传世。

流传至今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等均为唐宋摹本。

顾恺之在绘画理论上也有突出成就,今存有《魏晋胜流画赞》、《论画》、《画云台山记》3篇画论。

提出了传神论、以形守神、迁想妙得等观点,主张绘画要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重视对所绘对象的体验、观察,通过形象思维即迁想妙得,来把握对象的内在本质,在形似的基础上进而表现人物的情态神思,即以形写神。

顾恺之的绘画及其理论上的成就,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顾恺之著有《启蒙记》3卷,另有文集20卷,均已佚。

但仍有一些诗句流传下来,如“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茏,若云兴霞蔚”等,细致生动地描写了江南的秀丽景色,充满诗情画意。

顾恺之的艺术成就与影响

顾恺之的艺术成就与影响

顾恺之(348年— 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人(今江苏省无锡市).顾恺之博学多才,擅诗赋、书法,尤善绘画。

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

谢安深重之,以为苍生以来未之有.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

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最有名的三副作品分别是《洛神赋图》《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

.著作存有画论《魏晋胜流画赞》、《论画》、《画云台山记》3篇。

提出了传神论、以形守神、迁想妙得等观点,主张绘画要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重视对象的体验、观察,通过迁想妙得来把握对象的内在本质,在形似的基础上以形写神。

他的原作虽然失传但他的艺术成就以及他的艺术对后代的影响在我国美术史上是不可磨灭的。

《洛神赋图》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作,为顾恺之传世精品。

该图以三国魏文学家曹植的《洛神赋》为依据,描绘了作者对洛水之神宓妃的爱慕以及神人殊隔、不能交接的惆怅。

作品将不同情节置于同一画卷,洛神和曹植在一个完整的画面的不同场景中反复出现,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

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

全画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

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

此图卷无论从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形、环境描绘和笔墨表现的形式来看,都不愧为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瑰宝之一。

《女史箴图》现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远,现存《女史箴图》仅剩9段,为绢本。

《女史箴图》画旁题箴文:“人咸知修其容,莫知饰其性;性之不猸,或愆礼正;斧之藻之,克念作圣。

此图依据西晋张华《女史箴》一文而作,原文十二节,所画亦为十二段,每段画一个故事,是描写古代宫廷妇女的节义行为,标榜封建“女德”的作品。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摘要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摘要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摘要一、名词解释:院体画青绿山水六要徐黄异体陶器青铜礼器错金银工艺帛画曹衣吴带士夫画书画合一浙派浅绛山水仕女画道释画饕餮纹失蜡法唐三彩1,院体画:从宋代画院以来的一种画风,工笔细腻,重色渲染,画面浓艳富丽,墨守成规,有一套固定不变的程式可依仿.2,文人画:中国画的一种,泛指封建社会士大夫,文人所画的画,以别与民间画工与宫廷画家的画,明代董其昌以王维作其创始者,强调人品,学问,才情,思想,多取材与山水,华鸟,梅了兰竹菊等,借以抒发性情与抱负,强调意境,讲究笔墨情趣,脱略形似.3,仕女画: 中国画的一种,原指以封建社会中上层士大夫和妇女生活为题材的绘画,后来专指以封建社会妇女生活为题材的绘画,民间的木版年画”美女图”,也称为”仕女图”4、彩陶:是指新石器中晚器的一种绘有黑色、红色、或红黑两色纹饰的陶器。

彩陶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上游地区,以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为代表。

5、《考工记》是中国春秋末年第一部手工业专著,总结了我国古代各种工艺制作的科学经验,最可贵的是它第一次提出了朴素的工艺观,即:“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在当时是一个较为系统的理论总结。

6、唐三彩唐三彩,是模仿染缬工艺的装饰效果。

因为它经常采用黄、绿、褐等色釉,实际上并不限于三种色釉,它是一种低温铅釉的彩釉陶器,是用经过精炼的白粘土制胎,两次烧成的。

它首先用千度左右的高温烧成陶胎,挂釉后再经900o左右焙烧。

用料精细,制作规整,所以不变形、不裂缝、不脱釉。

二、填空题1、画史上唐代的“大小李将军”分别指的是(李思训)、(李昭道),他们继承了展子虔的(青绿)山水并加以发展而成为(金碧)山水。

2、南宋画家(马远)、(夏圭)的画章法别致,布局有新意,所以有“马一角”和“夏半边”之称。

3、在中国绘画史上,唐代阎立本是最早成熟的人物画大家,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是《步辇图》、《历代帝王图》。

4、中国画史上最早建立的正规画院是在(西蜀)时期由(孟昶)创立的(翰林图画院)。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7、魏晋南北朝时期有那些具有重要影响的画家?分别对其进行简要介绍。

曹不兴、卫协、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宗炳、王微、谢赫。

晋卫协师法曹不兴而青出于蓝胜于蓝。

谢赫在画品中对其评价极高。

卫协因技艺卓越被誉为“画圣”,他对东晋的绘画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顾恺之是东晋时期最重要的画家,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绘画艺术完全摆脱了汉代的稚拙水平而进入成熟阶段。

文献记载顾恺之曾画过道释山水。

顾恺之提出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和内在深度的新要求:传神。

线描作为中国绘画的重要手段,在顾恺之笔下也有所创造发展。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传》、《画论》顾恺之的艺术思想、绘画题材艺术技巧对后来绘画艺术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刘宋时期的宗炳、王微是中国绘画史上最早以画山水知名的画家。

谢赫的<<画品>>就是一部较为系统完整的绘画品评专著.北朝画家及绘画活动过去在画史上记载教少.蒋少游\杨子华.曹仲达,被誉为北齐最精工的画家.8\从原始人的石器制造发展中对我们理解美术的起源有那些启示?原始人从石器开始发展到制造装饰品,说明了人类的发展是从制造劳动工具开始的,劳动不仅改造了自然世界也创造了人自身。

原始人从劳动的实用出发,对物质的形体感受有了一定的认识,初步掌握了一定的造型手段,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有了精神财富的创造。

这个过程启示我们,美术作为精神产品是从劳动实践和生产发展中分化出来的,美术起源于劳动12、试述顾恺之的时代、生平、以及重要传世绘画作品艺术成就和它在理论方面贡献. 顾恺之东晋人,出身世族家庭,它是个典型的士大夫画家,并有三绝[画绝、才绝、痴绝]之称.艺术表现在艺术创作和理论建树两方面.在艺术实践上,师承卫协,继承发展了卫协艺术风格,将中国绘画以线造型的方法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他用线紧劲连绵,线条运转优美流畅,富有节奏,如“春云浮空,流水行地” 顾恺之在绘画上的另一个特色是塑造人物不再单纯满足于外表的肖似和姿态动作的生动自然,而非常注重“传神写照”善于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和性格特征,使他的作品有一种精润而生动内在魅力. 《女史箴图》《烈女仁智图》《洛神赋图》.顾恺之在绘画理论上的贡献,他在总结前人理论和艺术创作实践经验上建构的“传神写照”理论体系,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承上启下的理论价值.《画论》《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13、试对阎立本的绘画活动及其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分析.阎立本出身贵族,一直追随唐太宗李世民,他的绘画创造密切适应着唐初巩固政权的需要,成为初唐政治事业的颂歌,绘画题材非常广泛,他继承发展了“以形写神”的艺术传统,用线劲健结实,色沉浓重,人物形神兼备.在政治上他有“应物之才”描绘重大历史题材.14、. “扬州八怪”都包括哪些画家?他们的绘画是在什么历史环境下产生的?其艺术倾向如何?金农、郑燮、黄慎、李婵、罗聘、李方膺、汪士慎、高凤翰.这些画家大胆突破了当时以四王为代表的所谓正统派,崇尚摹古、一味追求笔墨形式的桎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敢于创新,这些人的艺术态度有许多共同趋向,在他们的绘画中又有某些共同点,借于书画发泄失意并诗,书,画结合,艺术上主张师造化,注重创作.追求书画同源的艺术情趣.16、何谓画像石、画像砖?它们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举例分析其内容和艺术成就。

古代著名的十大画家,都是一代宗师,代表着一个时代,!

古代著名的十大画家,都是一代宗师,代表着一个时代,!

古代著名的⼗⼤画家,都是⼀代宗师,代表着⼀个时代,!1、顾恺之是东晋画家、绘画理论家、诗⼈,博学有才⽓,⼯诗赋、书法,尤善绘画。

精于⼈像、佛像、禽兽、⼭⽔等,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家”。

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论点,以及提出的“六法”。

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顾恺之是对中国画发展保持影响的第⼀位画家,他不仅创造了⼈物画的基本模式,留下了最早的⼭⽔⼿稿《画云台⼭记》,⽽且提出如“传神论”这样可以坚守千年的绘画原则。

2、吴道⼦,(约公元680~759年),唐代著名画家,⼜名道⽞。

阳翟(今河南省禹州)⼈。

尊称画圣,吴道⼦幼年丧⽗,⽣活贫苦,很早就开始当画⼯兼雕塑⼯。

曾师从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成绩不⼤。

后专攻绘画,由于学习刻苦,进步很快,“年未弱冠,穷丹青之妙”。

曾任兖州瑕丘(今⼭东滋阳)县尉,不久即辞职。

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

被尊称为“画圣”的⼈,⾮天纵奇才不能获如此殊荣,吴道⼦也确实厉害,他的许多发明创造是中国画历史中的最亮点,诸如⾼度的写实技巧、笔法的解放、⼭⽔画的正式确⽴等等,皆是肇始于吴道⼦。

吴道⼦对中国绘画的贡献是划时代的,如果没有他,中国画的发展不会如现在我们所见,历史将会改弦易辙。

3、王维(701年-761年,⼀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西运城)⼈,祖籍⼭西祁县,唐朝著名诗⼈、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多咏⼭⽔⽥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推其为南宗⼭⽔画之祖。

想象那种只可能属于中国⼈的美妙境地。

4、荆浩(约850-?),五代后梁画家。

字浩然,号洪⾕⼦。

⼭西沁⽔⼈。

因避战乱,常年隐居太⾏⼭。

擅画⼭⽔,师从张璪,吸取北⽅⼭⽔雄峻⽓格,作画'有笔有墨,⽔晕墨章',勾皴之笔坚凝挺峭,表现出⼀种⾼深回环、⼤⼭堂堂的⽓势,为北⽅⼭⽔画派之祖。

画家顾恺之

画家顾恺之

桓温又故意问顾恺之甘蔗甜不甜,旁边的人也一起 嘻笑着问他。顾恺之这才回过神来,发现自己正啃的 是甘蔗的末梢,也明白了大伙为什么嘻笑了,不过他 灵机一动说:“你们笑什么?这就是你们有所不知了, 吃甘蔗就要从末梢啃起,这样,越吃越甜,叫作‘渐 入佳境’!” 大家一听,都十分佩服顾恺之的机智,哈哈大笑 起来。 出处:《晋书· 顾恺之传》:“恺之每食甘遮,恒 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解释:原指甘蔗下端比上端甜,从上到下,越吃 越甜。后比喻境况逐渐好转或兴趣逐渐浓厚。
顾恺之曾被当时人称为“才绝、画 绝、痴绝”。 他的绘画在当时享有 极高的声誉。谢安曾惊叹他的艺术 是“苍生以来未之有也!”他封了 一橱自己的作品存在桓玄处,竟被 桓玄从橱后全部窃去,以致引起他 的惊喜:“妙画通灵,变化而去, 亦犹人之登仙。” 谢安字安石, 东晋名士、宰相
顾恺之的绘画价值的故事: 他曾为南京瓦棺寺绘壁画募得巨款的故事,可见他的绘 画之吸引力,修建瓦棺寺时他认捐了百万钱,就在庙里 用一个月的时间闭户画了一幅维摩诘,画完之后,要点 眸子,乃提出要求:第一天来看的人要施舍十万,第二 天来看的人施舍五万,第三天的随意。据说开门的一刻, 那维摩诘像竟“光照一寺”,施者填咽yàn ,俄而得百 万钱。 可见,当时顾恺之绘画技术之高。
简介:
顾恺之(348— 409 )字长康, 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今 江苏无锡)人。顾恺之博学有才 气,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 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 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 痴绝。谢安深重之,以为苍生以 来未之有。顾恺之与曹不兴、陆 探微、张僧繇yáo合称“六朝四大 家”。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 其“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 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 定了基础。
痴绝: 顾恺之特别相信小法术,认为去求就一定能得到。 桓玄曾经用一片柳叶欺骗他说: “这是蝉用来遮 蔽自身的,拿来遮蔽自己,别人就看不见你。” 顾恺之相信桓玄没有看见自己,非常珍爱那片叶 子。

女史箴图赏析

女史箴图赏析

女史箴图赏析美术鉴赏教学是以美育为基础的,是引导学生开展审美活动的课程,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理解力、提高审美素养、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健全学生人格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对《女史箴图》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让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吧。

首先来说一下它的作者。

顾恺之,(346—407年)〔东晋〕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今江苏无锡)人。

义熙初年(405-418)任通直散骑常侍,博学多能,工诗善书精丹青。

沉浸艺术,孜孜不倦,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

绘画尝从师卫协,擅作佛像、人物、山水、走兽、禽鸟,尤善点睛,自谓“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

其笔法如春蚕吐丝,初见甚平易,细看则六法兼备;设色以浓彩微加点缀,不晕饰,运思精微,襟灵莫测,神气飘然。

兴宁中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瓦棺寺壁作《维摩诘像》,容貌清羸,神态忘言。

为之当众点睛,观者如堵,施舍钱顷刻超过百万,轰动一时。

尝为裴楷画像,颊上添三毫,倍觉有神采。

又为谢鲲造像,布以石岩之中,可谓别出心裁,其对此自云:“此子宜置丘壑中”。

画中兴帝相列像,妙极当时。

唐代张怀瓘对其画评价甚高,云:“张僧繇得其肉,陆探微得其骨,顾恺之得其神。

”史称曹不兴、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为“六朝四大家”。

又通画理,著《论画》一篇,对后人颇有启迪。

画迹甚多,有《司马宣王像》《谢安像》《刘牢之像》《王安期像》《阮脩像》《阮咸像》《晋帝相列像》《司马宣王并魏二太子像》《桂阳王美人图》《荡舟图》《虎豹杂鸷鸟图》《凫雁水鸟图》《庐山会图》《水府图》《行三龙图》《大禹治水图》等。

传世作品有《列女仁智图》卷、《洛神赋图》卷(为宋人摹本),现均藏故宫博物院。

下面对画名进行简析。

“女史”是女官名,后来成为对知识妇女的尊称;“箴”是规劝、劝戒的意思。

西晋惠帝司马衷是个弱智,国家大权为其皇后贾氏独揽,其人善妒忌,多权诈,荒淫放恣。

朝中大臣张华便收集了历史上各代先贤圣女的事迹写成了九段《女史箴》,以为劝诫和警示,被当时奉为“苦口陈箴、庄言警世”的名篇,流传甚广。

顾恺之是“画圣”吗?顾恺之人物趣事_历史故事

顾恺之是“画圣”吗?顾恺之人物趣事_历史故事

顾恺之是“画圣”吗?顾恺之人物趣事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洛神赋图》的作者顾恺之,是东晋时期名家,他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是中国古代绘画发展的重要奠基人。

后世人将顾恺之称为画圣,对其尊而重之。

然而大家公认的画圣是吴道子,也是一位名画家。

顾恺之本人的绘画水平极其高超,这是无可置疑的事情,那么担的起画圣这个称呼吗?我个人认为,画圣这个称呼,顾恺之还是当的起的。

顾恺之最擅长的是人物肖像画,他的画像不仅仅是一副画作,而是将所画人物的精神实质和个性特征都揭露出来,这种绘画不是描摹,而是传神。

后世对中国古代肖像画大家进行评价,其中针对顾恺之、张僧繇和陆探微是这样评价的:张得其肉,陆得其形,顾得其神。

所谓张得其肉,说的是张僧繇画人物,只能将所画之人画得表面很真实而已。

陆得其形,则是说陆探微的人物肖像画,也只是画的像而已。

顾得其神,就不一样了。

这个赞誉很高,说的是顾恺之的肖像画不仅仅是画得像而已,而是将人物的精神实质和个性特征表现出来,达到了形神兼备。

在人物肖像画方面,顾恺之的绘画水平已经达到了卓越的极致,比之张僧繇和陆探微更形象生动,更深刻准确。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后世人称顾恺之为画圣。

据说顾恺之曾经为谢鲲画肖像画,众人围观。

顾恺之仔细斟酌,最后落笔,画的既像而又传神。

众人看了之后,没有不满意的,对顾恺之大肆赞叹。

然而让人惊奇的是,顾恺之却没有停下画笔。

而是出乎意料的,在肖像上又以奔放节劲的笔调添上几块嶙峋怪石。

大家十分疑惑,询问他为什么要加这几块乱石。

顾恺之笑着说,谢鲲平日里最喜欢游山玩水,经常在山林谷壑穿行。

我在他之下画几块嶙峋怪石,不是更显得谢鲲的性格和爱好吗?足见顾恺之在肖像画方面的成就,在还没有提出人物与典型环境密切关系的时候,顾恺之已经已经这样做了。

《晋书顾恺之本传》记载:尝悦一邻女,挑之弗从,乃图其形于壁,以棘针钉其心,女遂患心痛。

恺之因致其情,女从之,遂密去针而愈。

文人雅士多情感丰富,喜女、戏女是常有之事,自古至今,概莫例外。

浅谈中国古代绘画大师

浅谈中国古代绘画大师

细数中国古代绘画大师“三绝”顾恺之人物介绍:顾恺之,东晋著名画家,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

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

代表作品:《洛神赋图》是根据曹植充满浪漫情调的《洛神赋》而画成的,从文学作品到绘画作品更是男女情爱到精神之爱的升华。

由于顾恺之卓越的艺术构思和形象塑造能力,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他发挥了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采用连环图式的长卷形式予以表达,具有完整的情节,将曹植彼时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其多边的手法和隽永的形式是之前作品所达不到的。

因而《洛神赋图》也和《洛神赋》诗篇一样,被千百年后的人们所赞颂,也表现了我国民族艺术遗产的优越及丰富。

“青绿山水之宗”展子虔人物介绍:展子虔是隋代最具代表性的青绿山水画家,被称为“唐画之祖”。

代表作品:《游春图》是目前已知的展子虔唯一传世的作品。

它的成就标志着中国山水画成为一门独立的画科。

“工部尚书”阎立本人物介绍:阎立本,官至工部尚书,这个职务理应掌管土木营造,但因其绘画方面的突出才能而常受命作画。

可以说阎立本是初唐最负盛誉的人物画家。

同时他也在唐朝皇宫大明宫的营造期间,担任将作大匠一职。

代表作品:《步辇图》是阎立本的作品,内容反映的是吐蕃(今西藏)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史事。

它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

图中端坐在宫女中间的正是大名鼎鼎的唐太宗李世民。

“文人画”南宗鼻祖王维我国文人画讲究“诗书画”一体,使文人画形成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承载了我国的传统文化,王维则是个中翘楚。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边陲大漠,黄沙茫茫,无边无际,一缕孤烟升腾;落日低垂,长河横贯,河水吞吐着日月。

似画似诗,亦画亦诗,以景写情,融情于景,把我国的传统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

周昉人物介绍:周昉,唐代著名画家,擅画人物,尤其擅长画贵族妇女。

代表作品:《簪花仕女图》。

古代官员称为“仕”,“仕女”就是达官贵人家中的女性,因此仕女图通常意义是描述封建社会上层贵族妇女的生活。

关于顾恺之的介绍

关于顾恺之的介绍

关于顾恺之的介绍顾恺之(348— 409 )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

顾恺之博学有才气,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

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

谢安深重之,以为苍生以来未之有。

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

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个人概述东晋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

字长康,小字虎头。

顾恺之(约345-406)东晋画家。

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

曾为醒温及殷仲堪参军,义熙(405-418)初任通直散骑常侍。

刘裕北伐南燕,恺之为作《祭牙(旗)文》。

多才艺,工诗赋、书法,尤精绘画,尝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

多作人物肖像及神仙、佛像、禽兽、山水等。

画人注重点睛,自云传神写照,尽在阿堵(即这个,指眼珠)中。

尝为裴楷画像,颊上添三毛,而益觉有神。

在建康瓦棺寺绘《维摩诘像》壁画,光彩耀目,轰动一时。

后人论述他作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

把他和师法他的地朝宋际探微并称顾陆,号为密体,以区别于南朝梁张僧繇、唐吴道子的疏体。

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其中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对中国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存世的《女史箴图》传是早期的摹本,内容绘写西晋张华所撰约束宫廷嫔妃的教诫。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被英军从清宫劫去,现藏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

所传顾的另一作品《女史箴图》,乃宋人所作。

他曾被当时人称为“才绝、画绝、痴绝”。

顾恺之的绘画在当时享有极高的声誉。

谢安曾惊叹他的艺术是“苍生以来未之有也!”他封了一橱自己的作品存在桓玄处,竟被桓玄从橱后全部窃去,以致引起他的惊喜:“妙画通灵,变化而去,亦犹人之登仙。

”他曾为南京瓦棺寺绘壁画募得巨款的故事,可见他的绘画之吸引力,修建瓦棺寺时他认捐了百万钱,就在庙里用一个月的时间闭户画了一幅维摩诘,画完之后,要点眸子,乃提出要求:第一天来看的人要施舍十万,第二天来看的人施舍五万,第三天的随意。

浅谈顾恺之

浅谈顾恺之

浅谈顾恺之作者:曹小芮来源:《大观》2015年第09期摘要:顾恺之是东晋著名画家,诗人,顾恺之博学多才,擅长诗赋与书法,并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

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画云台山记》就是顾恺之创作道教故事画《云台山图》时谋篇布局的构思札记,关键词:顾恺之;山水画;云台山一、顾恺之生平简介顾恺之,晋陵无锡人(今江苏焦溪人),字长康,小字虎,族生于公元348年,卒于公元409年,顾恺之是东晋著名画家,诗人,顾恺之博学多才,擅长诗赋与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

并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

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顾恺之在建康瓦棺寺描绘《维摩诘像》壁画,光彩耀目,轰动一时。

后人论述他作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

把他和画家陆探微并称顾陆,号为密体,以区别于张僧繇、吴道子的疏体。

顾恺之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等作品,其中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对中国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存世的《女史箴图》传是早期的摹本,内容绘写西晋张华所撰约束宫廷嫔妃的教诫。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被英军从清宫劫去,现藏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

顾恺之的作品,据唐宋人的记载,除了一些政治上的名人肖像以外,也画有一些佛教的图像,这是当时流行的一部分题材。

另外还有飞禽走兽,这种题材和汉代的绘画有联系。

他也画了一些神仙的图像,因为那也是当时流行的信仰。

而最值得注意的是他画了不少名士们的肖像。

这就改变了汉代以宣扬礼教为主的风气,而反映了观察人物的新的方法和艺术表现的新的目的。

在绘画理论上也有突出成就,今存有《魏晋胜流画赞》、《论画》、《画云台山记》3篇画论。

提出了传神论、以形守神、迁想妙得等观点,主张绘画要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重视对象的体验、观察,通过迁想妙得来把握对象的内在本质,在形似的基础上以形写神。

东晋画家顾恺之简介 顾恺之是怎么死的?_历史故事

东晋画家顾恺之简介 顾恺之是怎么死的?_历史故事

东晋画家顾恺之简介顾恺之是怎么死的?顾恺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画家和绘画理论家,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他的画作《洛神赋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画中瑰宝。

人物档案姓名:顾恺之别名:长康尊称:中国画祖、山水画祖国家:中国所处年代:东晋(魏晋南北朝)出生地:晋陵无锡出生日期:公元348年逝世日期:公元409年职业:诗人、书法家、画家艺术风格:画人物重传神,衣纹如春蚕吐丝主要成就:六朝四大家之一、水墨画鼻祖之一、才绝、画绝、痴绝三绝主要作品:《洛神赋图》《女史箴图》《斫琴图》《魏晋胜流画赞》《论画》顾恺之出生于江南簪缨士家,父亲和祖父都在朝为官,祖父顾毗,字子治,晋康帝时任散骑常侍,后迁光禄卿;父亲顾悦之,字君叔,历任扬州别驾、尚书右丞。

士族出身让顾恺之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同时也让他能够有一个光明的前途,这是许多寒门士子羡慕不来的。

顾恺之曾经当过醒温及殷仲堪参军,义熙年间初任通直散骑常侍。

东晋刘裕北伐南燕的时候,顾恺之作《祭牙文》,可见他受到统治者重用和喜爱。

虽然在朝为官,进入仕途,但是顾恺之并不喜欢官场的弯弯绕绕,黑暗的官场让顾恺之感到十分厌倦。

为了保护自己,顾恺之经常装作一副痴呆的模样,装痴犯傻啊,似乎毫无心机。

相比于为官,顾恺之更愿意在画作的海洋中徜徉。

他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总结绘画理论,却不愿意花精力到政治斗争中去。

所以相比于政治,顾恺之在艺术领域更为出色。

顾恺之一生留下了许多丰富的著作,无论是传世的还是已经不存于是的,都可以从后世的临摹版本中看到顾恺之的绘画水平。

《洛神赋图》、《女史箴图》、《斫琴图》都是传世佳作,其中《洛神赋图》更是成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顾恺之绘画特色的代表。

其他画作虽然没有《洛神赋图》的名声那么大,但是艺术水平也十分之高,是各大藏家典藏珍爱,作为传家宝的存在。

除了在画作上,顾恺之还是一位出色的绘画理论家,提出了许多理论在今日仍然能发人深省。

中国历史故事-顾恺之是“画圣”吗?顾恺之人物趣事

中国历史故事-顾恺之是“画圣”吗?顾恺之人物趣事

中国历史故事-顾恺之是“画圣”吗?顾恺之人物趣事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洛神赋图》的作者顾恺之,是东晋时期名家,他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是中国古代绘画发展的重要奠基人。

后世人将顾恺之称为“画圣”,对其尊而重之。

然而大家公认的画圣是“吴道子”,也是一位名画家。

顾恺之本人的绘画水平极其高超,这是无可置疑的事情,那么担的起“画圣”这个称呼吗?我个人认为,“画圣”这个称呼,顾恺之还是当的起的。

顾恺之最擅长的是“人物肖像画”,他的画像不仅仅是一副画作,而是将所画人物的精神实质和个性特征都揭露出来,这种绘画不是描摹,而是传神。

后世对中国古代肖像画大家进行评价,其中针对顾恺之、张僧繇和陆探微是这样评价的:“张得其肉,陆得其形,顾得其神。

”所谓“张得其肉”,说的是张僧繇画人物,只能将所画之人画得表面很真实而已。

“陆得其形”,则是说陆探微的人物肖像画,也只是画的像而已。

“顾得其神”,就不一样了。

这个赞誉很高,说的是顾恺之的肖像画不仅仅是画得像而已,而是将人物的精神实质和个性特征表现出来,达到了“形神兼备”。

在人物肖像画方面,顾恺之的绘画水平已经达到了卓越的极致,比之张僧繇和陆探微更形象生动,更深刻准确。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后世人称顾恺之为“画圣”。

据说顾恺之曾经为谢鲲画肖像画,众人围观。

顾恺之仔细斟酌,最后落笔,画的既像而又传神。

众人看了之后,没有不满意的,对顾恺之大肆赞叹。

然而让人惊奇的是,顾恺之却没有停下画笔。

而是出乎意料的,在肖像上又以奔放节劲的笔调添上几块嶙峋怪石。

大家十分疑惑,询问他为什么要加这几块乱石。

顾恺之笑着说,谢鲲平日里最喜欢游山玩水,经常在山林谷壑穿行。

我在他之下画几块嶙峋怪石,不是更显得谢鲲的性格和爱好吗?足见顾恺之在肖像画方面的成就,在还没有提出人物与典型环境密切关系的时候,顾恺之已经已经这样做了。

《晋书·顾恺之本传》记载:“尝悦一邻女,挑之弗从,乃图其形于壁,以棘针钉其心,女遂患心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3.10中国画相关人物简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3.10中国画相关人物简介

中国画相关人物简介顾恺之顾恺之:(348— 409 ),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

顾恺之博学有才气,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

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

谢安深重之,以为苍生以来未之有。

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

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论点,以及提出的“六法”。

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子虔展子虔(约550-604)隋代杰出画家,渤海(今山东阳信县温店镇郭家楼村)人。

他是现在唯一有画迹可考的隋代著名的画家,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

展子虔,约活动于6世纪后半叶,历经北齐、北周,至隋为文帝所召,任朝散大夫、帐内都督等职。

展子虔工于绘画,创作范围较广,善画佛道、人物、鞍马、车舆、宫苑、楼阁、翎毛、历史故实,尤长于山水。

他曾辗转于大江南北,在洛阳、西安、扬州及浙江等地的寺观中创作了许多壁画。

所绘物象,生动而富情趣,颇受时人重视,与当时另一画家董伯仁齐名,人称“董展”。

展子虔在山水画上所达到的成就及其绘画方法,直接开启了唐代画家李思训、李昭道父子金碧山水的先河,因而被后世誉为唐画之祖。

阎立本阎立本(约601~673),中国唐代画家兼工程学家。

汉族,雍州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临潼县)人,出身贵族。

其父阎毗北周时为驸马,因为阎擅长工艺,多巧思,工篆隶书,对绘画、建筑都很擅长,隋文帝和隋炀帝均爱其才艺。

入隋后官至朝散大夫、将作少监。

兄阎立德亦长书画、工艺及建筑工程。

父子三人并以工艺、绘画驰名隋唐之际。

阎立本的绘画艺术,先承家学,后师张僧繇、郑法士。

据传他在荆州见到张僧繇壁画,在画下留宿十余日,坐卧观赏,舍不得离去。

后人说他师法僧繇,人物、车马、台阁都达到很高水平。

阎立本除了擅长绘画外,而且还颇有政治才干,在唐高祖武德年间即在秦王(李世民)府任库直,太宗贞观时任主爵郎中、刑部侍郎。

高宗显庆元年(656)阎立德殁,他由将作大将迁升为工部尚书,总章元年(668)擢升为右相,封博陵县男。

历代名画记 片段 翻译

历代名画记 片段 翻译

《历代名画记》片段翻译叙画之兴废叙画之源流论画六法原文:叙画之兴废图画之妙,爰自秦汉,可得而记。

降于魏晋,代不乏贤。

洎乎南北,哲匠间出。

曹、卫、顾、陆,擅重价于前;董、展、孙、杨,垂妙迹于后。

张、郑两家,高步于隋室;大安兄弟,首冠于皇朝。

此盖尤所烜赫也。

世俗知尚者,其馀英妙,今亦殚论。

汉武创置秘阁,以聚图书;汉明雅好丹青,别开画室。

又创立鸿都学,以积奇艺,天下之艺云集。

及董卓之乱,山阳西迁,图画缣帛,军人皆取为帷囊,所收而西七十馀乘。

遇雨道艰,半皆遗弃。

魏晋之代固多藏蓄,胡寇入洛,一时焚烧。

宋、齐、梁、陈之君,雅有好尚。

晋遭刘曜,多所毁散。

重以桓玄,性贪好奇,天下法书名画,必使归已。

及玄篡逆,晋府真迹,玄尽得之。

何法盛《晋中兴书》云:“刘牢之遣子敬宣诣玄请降。

玄大喜,陈书画共观之。

玄败,宋高祖先使臧喜入宫载焉。

”南齐高帝科其尤精者,录古来名笔,不以远近为次,但以优劣为差。

自陆探微至范惟贤,四十二人为四十二等、二十七秩、三百四十八卷。

听政之馀,旦夕披玩。

梁武帝尤加宝异,仍更搜葺。

元帝雅有才艺,自善丹青。

古之珍奇,充牣内府。

侯景之乱,太子纲数梦秦皇更欲焚天下书。

既而内府图画数百函,果为景所焚也。

及景之平,所有画皆载入江陵,为西魏将于谨所陷。

元帝将降,乃聚名画、法书及典籍二十四万卷,遣后閤人高善宝焚之。

帝欲投火俱焚,宫嫔牵衣得免。

吴越宝剑并将斫柱令折,乃叹曰:“萧世诚遂至于此,儒雅之道今夜穷矣。

”于谨等于煨烬之中,收其书画四千馀轴,归于长安。

故颜之推《观我生赋》云:“人民百万而囚虏,书史千两而烟扬,史籍已来,未之有也!溥天之下,斯文尽丧。

”陈天嘉中,陈主肆意搜求,所得不少。

及隋平陈,命元师记室参军裴矩、高频收之,得八百余卷。

隋帝于东京观文殿后起二台,东曰“妙楷台”,藏自古法书;西曰“宝迹台”,收自古名画。

炀帝东幸扬州,尽将随驾;中道船覆,太半沦弃。

炀帝崩,并归宇文化及。

至聊城,为窦建德所取。

留东都者,为王世充所取。

六朝到明清中国历史上的著名画家科普

六朝到明清中国历史上的著名画家科普

六朝到明清中国历史上的著名画家科普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六朝四家六朝指三国的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皆以建康(吴名建业,今江苏南京)为首都。

四家,画史上指东吴曹不兴、东晋顾恺之、南朝宋陆探微、南朝梁张僧繇。

唐代张怀瓘评六朝画谓:“张(僧繇)得其肉,陆(探微)得其骨,顾(恺之)得其神。

”六朝画罕见,尤以曹不兴之迹无存。

元代汤厚认为曹不兴《兵符图》一卷,“笔意神采,疑是唐末宋初人所为”。

◇南宋四家南宋院体山水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四人的合称。

属豪纵简略一路画风。

初无此称,元代汤厚谓:“南宋画院诸人得名者,若李唐、周曾、马远、夏圭、李迪、李安忠、楼观、梁楷之徒,仆于李唐差加赏识,其余亦不能尽别也。

”倡此说者为明代唐寅题刘松年《春山仙隐图》,有所谓“李、刘、马、夏”之称。

其后屠隆说:“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此南渡以后四大家也。

”张丑认为:“南宋刘松年为冠,李唐、马远、夏圭次之。

”张泰阶则曰:“刘、李、马、夏,俱负重名,而李、马为最。

”◇元四家元代山水画的四位代表画家的合称。

主要有二说:一是指赵孟頫、吴镇、黄公望、王蒙四人,见明代王世贞《艺苑卮言·附录》。

二是指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四人,见明代董其昌《容台别集·画旨》。

第二说流行较广。

也有将赵孟頫\、高克恭、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合称为“元六家”。

画风虽各有特点,但主要都从五代董源、北宋巨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重笔墨,尚意趣,并结合书法诗文,是元代山水画的主流,对明清两代影响很大。

◇元六家元代赵孟頫、高克恭、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的合称。

参见“元四家”。

◇南北宗明代董其昌关于划分山水画家为南北两个派系之说。

《容台别集·画旨》:“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

北宗则李思训父子着色山水,流传而为宋之赵斡、赵伯驹、(赵)伯骕,以至马(远)、夏(圭)辈;南宗则王摩诘(维)始用渲淡,一变钩斫之法,其传为张璪、荆(浩)、关(仝)、董(源)、巨(然)、郭忠恕、米家父了(芾、友仁),以至元之四大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亦如六祖(即慧能)之后,有马驹、云门、临济儿孙之盛,而北宗(神秀为代表)微矣。

谈谈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绘面“六朝三大家”的看法。

谈谈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绘面“六朝三大家”的看法。

谈谈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绘面“六朝三大家”的看法。

六朝三杰是指在中国绘画史上六朝时期的三位著名画家,即东晋顾恺之、南朝宋陆探微、南朝梁张僧繇三位大家。

张僧繇,南朝梁时人。

对绘画有独特创造,画山水不以笔墨勾勒,史称“没骨山水”,自成一家。

陆探微,南宋时人。

有名于时。

其用笔有连绵不断的特点,称为“一笔划”。

这三人各有特色,各具特长,时人称六朝三杰。

六朝六朝,一般指的是指中国历史上三国至隋朝的南方的六个朝代。

即三国吴(或称东吴、孙吴)、东晋、南朝宋(或称刘宋)、南朝齐(或称萧齐)、南朝梁、南朝陈(或称南陈)这六个朝代。

三杰六朝三杰是指在中国绘画史上六朝时期著名的三位书画家。

即东晋顾恺之、南朝宋陆探微、南朝梁张僧繇三位大家。

对绘画有独特创造,画山水不以笔墨勾勒,史称“没骨山水”,自成一家。

陆探微,南朝宋人。

有名于时。

其用笔有“连绵不断”的特点,称为“一笔画”。

这三人各有特色,各具特长,时人称六朝三杰。

明杨填《画品》中加画家吴道子称为“画家四祖”之一。

顾恺之顾恺之(348—409)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

他博学有才气,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

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

谢安深重之,以为苍生以来未之有。

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

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陆探微陆探微,生卒年不详,汉族,吴(今江苏苏州一带)人。

南朝宋明帝时宫廷画家,中国最早的画圣。

在中国画史上,据传他是正式以书法入画的创始人。

他把东汉张芝的草书体运用到绘画上,可惜今已难再见到他的画迹。

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载有他的画达七十余件,题材十分广泛,从圣贤图绘、佛像人物至飞禽走兽,无一不精。

与东晋顾恺之并称“顾陆”;连谢赫的《古画品录》中也对他推崇备至。

他是江南苏州一带最早的杰出画家之一。

张僧繇张僧繇,南朝梁吴中(今江苏苏州)人,一说吴兴人。

洛神赋图的作者简介

洛神赋图的作者简介

洛神赋图的作者-简介作者简介:顾恺之(348—409)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

顾恺之博学有才气,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

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

谢安深重之,以为苍生以来未之有。

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

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主要作品:画迹甚多,有《司马宣王像》、《谢安像》、《刘牢之像》《王安期像》、《阮脩像》、《阮咸像》《晋帝相列像》、《司马宣王并魏二太子像》、《桂阳王美人图》、《荡舟图》、《虎豹杂鸷鸟图》、《凫雁水鸟图》、《庐山会图》、《水府图》、《行三龙图》、《夏禹治水图》等。

顾恺之作品真迹没有保存下来。

相传为顾恺之作品的摹本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等。

《女史箴图》,绢本,淡设色,藏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多数人认为是唐代摹本。

《洛神赋图》内容简介:《洛神赋图》,是著名的画家顾恺之依据曹植《洛神赋》内容画的作品,其中最感人的一段描绘是曹植与洛神相逢,但是洛神却无奈离去的情景。

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洛神赋图》在古代曾被很多画家画过,而且有很多宋代摹本,都被认为是顾恺之原作的摹本。

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两卷,人物形象基本上类似,只在构图上有景物繁简的不同。

那一景物较简的,在风格上具有更多的`六朝时代的特点。

画卷的开始便是曹植和他的侍从在洛水之滨遥望,那寄寓着他的苦恋的、美丽的洛水女神,出现在平静的水上。

画面上远水泛流,洛神含情脉脉,似来又去。

附:洛神赋全文洛神赋(曹植)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

俯则未察,仰以殊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不兴
曹不兴的动物画,栩栩如生。特别是他画的龙, 仿若腾云驾雾一般。孙皓赤乌元年(228年)冬十月, 孙皓游青溪,看到一条赤龙由天而降,凌波而行。因 此,他便让曹不兴把龙的形状画下来。曹不兴画的非 常成功于是得到了孙皓的赞赏,珍藏于秘府。后来据 说,宋文帝时,曾逢久旱,一连几个月滴雨未下,田 地干裂,庄稼焦枯。人们天天跪在地上,虔诚地向苍 天祈祷,也不管用。后来,不知谁的主意,取来曹不 兴画的龙放在水旁,不一会儿,果然雷声隆隆,大雨 倾盆。虽然只是一个巧合,但却说明了曹不兴画的龙 形象生动,以至于人们信若神明。龙本是一种人心营 构之象,能令人们以象为真的作品,其构思、技巧自 然与当时的审美要求相吻合。
曹不兴
南齐的画家兼理论家谢赫曾经称见到曹不兴画 的龙头,有一次他悄悄走进藏有曹不兴画的秘室中, 看到曹不兴画的一只龙头,栩栩若生,以为自己看 到的是一只真龙头。谢赫叹服不已,曰:“观其风 骨,名企虚哉!”并在《画品》中将曹列为第一品 第二人。这透露出曹氏画风的基本面貌,这则故事 确有其事,谢赫是一位“点刷妍精,意在切似”的 画家,他的赞赏正表明他推崇曹氏那精细的笔法与 生动的写真技巧。
曹不兴

顾恺之
(348— 409,一作348-409)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 无锡(今江苏无锡)人,汉族。约364年在南京为石棺寺画维 摩诘像,引起轰动。366年当上大司马参军,392年为殷仲堪 参军,405年升为散骑常侍。义熙初官散骑常侍。博学多艺, 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凡人物、佛像、禽兽、山水皆能。 时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画师法卫贤,行笔细劲连 绵,如春蚕吐丝,行云流水,出之自然。画人物尤善点睛, 自云:“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 (六朝人口语“这个”,即指眼珠)之中。”唐张彦远评其 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精通画论,著有《论画》、 《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等书行世。他提出的 “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著名论点,对中国绘画的发 展有深远影响。
我们对陆探微绘画风格的了解可以说 全部是凭借后人的著述。陆探微没有一幅 绘画真迹留存至今,所幸是陆的画风对后 世影响极大。有幸睹其真容的后人无不怀 景仰虔敬之心,并以文字细加描述,从而 使我们仍可窥见陆画面貌的基本特征。
陆探微
南齐理论家谢赫首先给予陆探微绘画至高的赞誉,称 其画:“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包前孕后,古今独立,非 复激扬所能称赞。但价重之极乎上,上品之外,无他寄言, 故屈标第一等。”“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而自古 及今,各善一节……惟陆探微、卫协备该之矣。”显然, 在谢赫看来,陆画已远远超越了作品外在形式的完美,直 接把握到艺术的内在本体。所谓“穷理尽性,事绝言象”, 即指能穷尽对象的内在精神气质,达到上乘的理想境界, 而非限于表面的描摹刻画,故谢赫将其置于上品之上,第 一品第一人。同时,谢赫又在总体上认为陆画“六法尽该 (赅)”,即因“穷理尽性”而使画面收到“气韵生动” 的效果。
六朝四大家
曹不兴 顾恺之 陆探微 张僧繇
曹不兴
亦名弗兴,三国时吴国吴兴人,被称为“画佛之 祖”。善画,被成为吴中“八绝”之一。所谓八绝, 是指当时书、画、算、相、棋、占梦、星象、候风气 等领域的八名高手,其中善书的黄象、善星象的刘敦、 善算的赵达等,都是历史上的知名人物。善画被列为 “八绝”,正说明画已经成为了但是较重要的文化标 志之一。它不但受到上层文化圈的特殊重视,而且已 渐渐成为独立的门类影响社会文化。
顾恺之多才,工诗赋,善书法,被时人 称为“才绝、画绝、痴绝”,他的画风格独 特,被称为“顾家样”,人物清瘦俊秀,所 谓“秀骨清像”,线条流畅,谓之“春蚕吐 丝”。著有《画论》、《魏晋胜流画赞》和 《画云台山记》三本绘画理论书籍,提出 “以形写神”、“尽在阿堵中”的传神理论。
顾恺之
顾恺之的人物画,强调传神,注重点睛。认为传神写照, 正在阿堵(指眼珠)中。其笔迹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又 如春云浮空,流水行地,皆出自然,通称为高古游丝描。着 色则以浓色微加点缀,不求藻饰。他善于用睿智的眼光来审 察题材和人物性格,加以提炼,因而他的画具有一定的思想 深度,耐人寻味。顾恺之是继东汉张衡、蔡邕等以来所有士 大夫画家中成就最突出的画家。他总结了汉魏以来民间绘画 和士大夫画的经验,把传统绘画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与他同 时代的谢安对他的评价极高,认为“顾长康画,有苍生来所 无”。对于顾恺之的画艺,谢赫在《画品》中仅置之于第三 品,评价不高,因而引起稍后的姚最以至唐代李嗣真等人的 不平,认为这是“曲高和寡”,任意抑扬,应将顾恺之与陆 探微“同居上品”。唐代张怀瓘有一段评论说:“像人之美, 张(僧繇)得其肉,陆(探微)得其骨,顾(恺之)得其神, 以顾为最。”这段评论对后世颇有影响,差不多已成为定论。 顾恺之
曹不兴
曹不兴的艺术,据历史记载,基本属 于亦步亦趋模仿西域佛教造像的阶段,这 一阶段非常重要,它的功能,使佛教造像 渐渐深入到中土的欣赏范围,并且伴随着 佛教教义的传播而被接纳,后来的画家进 一步丰富、变化甚至改造都是在此基础上 的一种创造。
曹不兴
三国时期的绘画,因政治动荡、社 会混乱而没有取得更大的成就。绘画内 容在此时亦是由礼教宣传过渡到宗教宣 传的时期。画家也由黄河流域的中原地 区转移到长江流域。曹不兴之后,长江 中下游地区的画家渐渐多了起来。
曹不兴
传说曹不兴曾在为孙权画屏风时,画到一 篮杨梅,曹不兴因为周围观看的人啧啧称赞非 常兴奋,不小心误落笔墨,于是他便顺手将墨 点绘成一只苍蝇。孙权来看画好的屏风时以为 真有一只苍蝇飞到了画上,便举起手想要把苍 蝇轰走,可是没有想到苍蝇竟然是画上去的。 从此可以想象,曹不兴善于写生的艺术,已达 到了极为纯熟的程度,甚至能够骗过人的眼睛。 这就是著名的落墨为蝇的故事。
陆探微

张僧繇
吴(苏州)人。梁天监中为武陵王侍 郎,直秘阁知画事,历右军将军、吴兴太 守。苦学成才,长于写真,并擅画佛像、 龙、鹰,多作卷轴画和壁画。成语“画龙 点睛”的故事即出自于有关他的传说。
擅写真、顼道人物,亦善画 龙 、鹰、花卉、山水等。擅 作人物故事画及宗教画,时人称为超越前人的画家。梁武帝好 佛,凡装饰佛寺,多命他画壁。所绘佛像,自成样式,被称为 “张家样”,为雕塑者所楷模。张僧繇是南朝梁时代时绘画成 就最大的人。他与顾恺之、陆探微以及唐代的吴道子并称为 「画家四祖」。张僧繇擅长描写人物面貌,梁武帝因为思念出 外担任各州的诸皇子们,便命令张僧繇为各个皇子们画人物像, 画得样子维妙维肖,见图就好像见诸皇子们。 张僧繇吸收了 天竺等外来艺术之长处,在中国画中首先采用凹凸晕染法,画 出的人物像和佛像栩栩如生,传神逼真。 张僧繇的绘画真迹, 目前已无从得知,唐代梁令瓒临摹他的《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 卷》倒还流传在世。从影印本看,作者是以细画见长。这虽不 能使张僧繇的艺术特徵完全再现,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原作 的某些特点,对研究张僧繇的技法风格,仍不失为现在所能有 的唯一资料。 张僧繇
陆探微
谢赫这段赞辞具有浓厚的形而上色彩,阅读这段文字也 只能让人大致把握陆探微绘画的精神取向,及其达到的理想 境界。而其画面的感性形象特征依然模糊。张怀瓘对陆画的 评介,却使人对其绘画风格有了较为清晰的轮廓。张云: “陆公参灵酌妙,动与神会,笔迹劲利,如锥刀矣。秀骨清 像,似觉生动,令人懔懔若对神明,虽妙极象中,而思不融 乎墨外。夫像人风骨,张亚于顾、陆也,张得其肉,陆得其 骨,顾得其神。”“参灵酌妙,动与神会”依然是形而上的 赞誉,“笔迹劲利,如锥刀矣”则为形而下的具体描述,说 明陆公用笔如锥刀入木般刚劲有力度。张怀瓘在这里三次提 到“骨”字,对这一概念的阐释可增进我们对陆画画风的理 解。例如文学史上讲“建安风骨”,那是指三曹和建安七子 体现在他们作品中的慷慨磊落之气和刚健有力的风格。
但曹不兴没有画迹流传,也未留下有关言 论和著述。但却是中国绘画发展关键时期的重 要人物。从历史东鳞西爪的记载来分析,他并 不是朝廷的御用匠人,而是一个在当时的社会 条件下相当有名望、有影响的自由的职业画家。 从中外艺术发展规律来看,这类较有主动权的 职业画家,往往是绘画从“匠作”上升到更高 文化层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人物。
曹不兴
曹不兴擅长画马和虎,尤其画龙生 动,但影响最大的还是其佛像绘画。曹不兴 最擅长的是人物画,他曾把五十尺绢连在一 起,画一人像,心明手快,运笔而成。人物 头、脸、手、足、胸腹、肩背,无一毫失误。 曹不兴是文献记载中知名最早的佛像画家。
曹不兴
佛教在东汉时候传入中国,但主要在中原地 区。到三国时,佛教由僧人支谦和康僧会先后传 入江南。相传康僧会携佛像远游至吴,孙权为之 建造建初寺,并令之设像行道。曹不兴看到西方 佛像,便据以绘之,由此,佛像便盛传天下。这 是中国佛像绘画最早的作品,曹不兴也成为我国 最早的佛像画家。 他的作品影响深远,其弟子也 有很大成就,这说明他偏重于工匠中重技艺而师 授相承的一面。但他又有较为自由的创作条件, 也更重视作品的艺术追求,使得他的绘画能在较 高的文化层次上产生一定影响而颇具特色。
曹不兴
总之曹不兴是将形制规范、笔法简略、题 材同一的“古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改造的画 家。他的笔法精细,肖形技巧高超,他善于创 造各种生动逼真的形象,这些造型样式被作为 样范而长期广泛的流传,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审 美风气。在绘画发展至“存形”的阶段,他的 状物手法与细微的描绘,正适应了人们对这一 发展的要求。因而相对来讲处于依附地位或装 饰地位的”古画“,在他手上开始全面走向了 自身的独立发展进程。
顾、陆及以前的中国人物画表现都是通过线条来完成, 线条的完美是画面成功的唯一保障,这种状况到张僧繇时 逐渐发生了变化,线条是画面完成的重要因素,但不起决 定作用。画家已不满足于仅仅通过“连绵不断”的周密线 条所达到的“精利润媚”效果,而是要创造性地采用新的 方法。《历代名画记》卷二载张僧繇潜心揣摩卫夫人书法, “点曳斫拂”依卫夫人《笔阵图》,“一点一画,别是一 巧,钩戟利剑森森然”。张僧繇引书法用笔中的“点、曳、 斫、拂”等方法入画,这大大丰富了中国画的技法,同时 也给画面带来了新的形式。“张、吴(道子)之妙,笔才 一二,象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 周也。”为与顾、陆紧劲绵密的一笔画相区分,张僧繇的 这种画法被称作“疏体”。从此,一种新的双向论画规范 建立了,它是对以前绘画原则的丰富与拓展:“若知画有 疏密二体,方可议乎画”,这种新原则、新规范的确立, 张僧繇功不可没。 张僧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