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及其防范
《2024年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范文
《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企业间竞争加剧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会计舞弊现象屡见不鲜,已严重损害了市场的公平、公正与诚信。
会计舞弊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声誉,更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
因此,对会计舞弊的成因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会计舞弊的成因(一)内部因素1. 利益驱动:为了追求公司的高利润或避免经济责任,部分企业管理者可能利用职权进行会计舞弊。
2. 道德观念缺失:部分会计人员道德观念淡薄,为满足上级或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法律法规。
3. 内部控制失效: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审计机制不完善,导致舞弊行为有机可乘。
(二)外部因素1. 市场竞争压力:部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维持其生存与发展,采取会计舞弊以在短期内提高业绩。
2. 法律制度漏洞:某些法规的不完善为舞弊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3. 监管不力:监管机构在执行监督职能时可能存在疏忽或效率低下的问题。
三、对策研究(一)完善法律法规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增加对会计舞弊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2. 强化法律执行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
(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1.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岗位职责,防止权力过度集中。
2. 加强员工培训与教育: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培养其诚信守法的职业操守。
3. 强化内部审计: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及时发现并纠正舞弊行为。
(三)提高监管效率1. 完善监管机制:建立独立的监管机构,强化对企业的监督和检查力度。
2. 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提高监管效率。
3. 加强跨部门合作:加强与其他监管部门的合作与沟通,形成监管合力。
(四)加强社会监督与舆论监督1. 鼓励公众参与: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监督企业行为,如举报舞弊行为等。
2. 媒体监督:媒体应发挥其舆论监督作用,对发现的会计舞弊行为进行曝光和批评。
《2024年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范文
《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会计舞弊作为经济生活中的一种不健康现象,给企业、投资者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其危害性不仅在于其虚假财务信息的误导,还在于它可能引发企业信任危机、社会信任缺失等问题。
因此,研究会计舞弊的成因及提出有效的对策,对于维护经济秩序、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二、会计舞弊的成因(一)内部因素1. 利益驱动:部分企业或个人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采取舞弊手段来粉饰财务报表,欺骗投资者和监管部门。
2. 内部控制失效: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为舞弊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3. 道德观念缺失:部分企业或个人道德观念淡薄,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缺乏诚信意识。
(二)外部因素1. 监管不足:监管部门监管力度不够,监管手段滞后,难以发现和惩处会计舞弊行为。
2. 法律制度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会计舞弊的处罚力度不够,难以形成有效的威慑力。
3. 社会环境影响:社会风气不正,追求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发展的思想盛行,为会计舞弊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三、对策研究(一)加强内部控制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加强内部监督和制约机制,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
同时,企业应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增强企业的诚信文化。
(二)强化外部监管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率。
同时,应加强跨部门协作,形成监管合力,共同打击会计舞弊行为。
此外,应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防范会计舞弊的氛围。
(三)完善法律法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会计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有效的威慑力。
同时,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让企业和个人了解法律法规的内容和要求,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四)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和信用奖惩机制,提高失信成本,形成“守信者荣、失信者耻”的社会氛围。
同时,应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注重企业形象和声誉,增强企业的诚信意识。
会计舞弊分析及解决对策
会计舞弊分析及解决对策会计舞弊指的是企业或个人在财务报表或业务数据中故意歪曲、虚假或隐瞒有关事项,以达到个人或企业自身利益的行为。
会计舞弊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欺骗投资人、财务机构和金融机构,获取不法的利益。
本文将分析会计舞弊的原因和造成的后果,同时提出解决对策。
一、会计舞弊的原因1.盈利压力:企业为了在市场中获得更多的利润,会产生高额的盈利压力,为了满足这种压力,企业就会利用会计舞弊来虚增利润,以欺骗投资人和财务机构。
2.个人利益:企业中的个人利益成为了滋生会计舞弊的重要原因,企业中的高管和管理人员,会利用会计舞弊来满足自己获得更多利益的需求。
3.内部控制薄弱:如果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不健全,很容易滋生会计舞弊的行为,因为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缺失和不完善的制度和规定,留下了漏洞和机会给了不法之人实现利益的手段。
1.影响企业声誉:会计舞弊会让企业在公众中失去信任,这样的风险会导致企业的声誉受到损害。
2.法律风险:会计舞弊违反了法律规章,因此,企业一旦被曝出,就可能面临着相应的法律风险和责任。
1.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制定严格的财务制度和流程规定,确保财务信息的完整、准确、及时和真实。
2.加强财务审核:企业应该加强财务审核的力度,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准确性。
3.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操守:企业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操守,避免因个人利益的驱动导致不当行为。
4.加强投资人和监管机构的监督:企业应该加强投资人和监管机构对企业的监督,及时揭示潜在的问题,让企业无法再逃避财务规定,堵塞会计舞弊的漏洞。
五、结论企业应该认识到会计舞弊的危害性和破坏性,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制止会计舞弊的行为,保障企业和投资人的利益。
企业的发展和长期的战略性利益是得不到保障的,如果会计舞弊的漏洞不得到解决。
会计舞弊的原因
三、会计舞弊的原因分析(一)、客观原因1、行政监督管理体制不合理、监督不到位财政部门按《会计法》的规定对所有企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进行监督,但实际上并未对所有的会计舞弊行为进行监督。
国家审计署对中央级企业所属的二、三级企业和中央垂直单位在财务会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监督不到位、纠正不及时,地方审计机关又无权检查,造成这些企业和垂直单位缺乏经常性的监督,个别地方甚至出现“真空”地带,许多违法违纪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
长此以往,使这些企业和单位对一些违法违规行为习以为常,问题越积越多,金额越来越大。
2、会计准则和制度的空隙我国会计准则本身存在着许多缺陷。
例如,会计准则的制定缺乏广泛的代表性;会计准则的内容规定不严密,操作性较差;会计准则之间以及与其他法规之间也有诸多不协调甚至矛盾、冲突的地方。
所有这些缺陷,必然会进一步增大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空间”。
3、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1)、股权结构以国家股和法人股等非流通股为主,尤以国家股比重最大,股权结构不合理。
《证券法》中关于企业改制过程中其国有净资产的折股比例不得低于65%的规定,使得新公司的股权结构中表现出国有股一股独大。
而国家关于国家股和法人股不允许上市流通的规定,更从制度上确保了国有股的绝对优势地位。
(2)董事会中内部董事占绝大多数,董事会结构不合理导致权力失衡。
目前我国多数国有企业的董事、经理还是由控股股东委派而来,其代表股东行使的权利过大,甚至出现了不少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情况,总经理取代了董事会的部分职权,将董事会架空,己管理自己,自己评价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内部控制人”,使得公司治理中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完全丧失效力,这样的公司治理结构不仅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也损害了大股东自身的利益。
(4)“内部人控制”,利益结构失衡“内部人控制”理论是在研究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时建立起来的一种理论。
我国上市公司同样存在着内部人控制问题。
由于大股东对董事会的控制和操纵,不仅股东会和监事会成了摆设,且董事会也形同虚设。
会计舞弊分析及解决对策
会计舞弊分析及解决对策会计舞弊是指工作人员为了获得个人利益而在财务报告中故意误导性地操纵数据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侵害了企业的利益,也损害了投资者和公众的信任,对企业的稳定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对会计舞弊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预防会计舞弊的发生。
一、会计舞弊的原因分析1. 法律意识不强在一些企业中,员工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不够,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后果认识不足,这使得他们更容易产生会计舞弊的想法。
尤其是在财务管理岗位上的员工,他们往往能够掌握更多的关键信息,一旦出现违法违规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就更为严重。
2. 绩效评价指标扭曲一些企业对员工的绩效评价主要以业绩为指标,而不充分考虑其道德品质和工作态度。
这就使得一些员工为了达到业绩指标而采取不正当手段,比如故意操纵财务报告数据,虚增收入、减少成本,以此来提高业绩,获得更高的薪酬和奖金。
3. 内部控制不健全一些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健全,监管不到位。
员工可以利用这一漏洞进行会计舞弊,编造虚假的交易流水,虚增资产价值,掩盖企业真实财务状况,从而谋取私利。
4. 利益冲突在一些企业中,员工可能会面临着利益冲突的情况。
业务部门可能会为了销售额的增长而夸大业绩,并向财务部门施压,要求虚增收入;而财务部门则为了业绩指标的完成而向高层隐瞒真实数据,以达到公司获利的目的。
二、解决对策1. 完善法律法规教育培训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法律法规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和遵守意识。
在日常工作中,尤其是对财务管理人员应加强培训,使其了解会计舞弊的危害和法律责任,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严守职业道德底线。
企业应对绩效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调整,不仅要考核员工的业绩,还要考核员工的道德品质和工作态度。
只有通过综合考核,才能更全面地评价员工的表现,避免过分强调业绩而忽视道德层面的要求。
企业应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财务报告的审计和监管,减少漏洞和盲区的存在。
《2024年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范文
《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会计舞弊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不仅涉及到公司内部的利益纷争,更与投资者的决策准确性、市场经济秩序和诚信度密切相关。
对此类现象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本文将对会计舞弊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旨在预防和遏制会计舞弊现象的滋生,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健康程度。
二、会计舞弊的成因(一)经济利益驱动经济利益的驱动是会计舞弊的主要成因之一。
部分企业或个人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可能会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会计操作,如虚增收入、隐瞒费用等。
这种行为往往与企业的业绩考核、股东的利益以及高管的个人收入挂钩,成为会计舞弊的重要诱因。
(二)法律法规不健全当前,尽管我国在会计法规方面已有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但仍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法律的漏洞进行舞弊行为,以逃避法律责任。
此外,对于会计舞弊的处罚力度不够严厉,也使得部分企业和个人心存侥幸心理。
(三)内部控制失效企业内部控制是防止会计舞弊的重要手段。
然而,部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存在严重缺陷,如审批程序混乱、内部审计失效等,导致企业难以有效防止会计舞弊的发生。
三、对策研究(一)加强法律法规建设首先,应进一步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填补法律漏洞,加大对会计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
同时,加强执法力度,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
此外,还应加强对相关责任人的法律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
(二)强化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明确岗位职责和审批程序,确保各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同时,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定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会计舞弊行为。
(三)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诚信意识。
同时,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鼓励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积极揭露会计舞弊行为。
(四)加强社会监督力度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多层次的监督体系,包括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监管机制。
《2024年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范文
《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会计舞弊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它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利益,也破坏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
因此,对会计舞弊的成因进行深入研究,并寻求有效的对策,对于维护企业的健康发展、保护投资者的权益以及维护社会经济的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会计舞弊的成因(一)经济利益驱动经济利益的驱使是会计舞弊的主要原因。
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部分企业或个人会通过虚构财务数据、操纵利润等手段进行舞弊。
(二)法律法规不完善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为会计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
部分企业对财务法规视而不见,钻法律的空子,进行不正当的财务操作。
(三)内部监管不力企业内部监管不力也是导致会计舞弊的重要原因。
部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部审计流于形式,无法有效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
(四)外部监管缺失外部监管的缺失也为会计舞弊提供了机会。
部分监管机构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监督不够严格,对舞弊行为的查处力度不足,导致舞弊行为频发。
三、对策研究(一)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是防止会计舞弊的根本途径。
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会计舞弊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使企业和个人不敢轻易进行舞弊行为。
(二)强化企业内部监管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同时,企业应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增强员工的自律性,从源头上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
(三)加强外部监管力度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监督,加大对舞弊行为的查处力度。
同时,应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高监管效率,确保企业的财务数据真实可靠。
(四)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会计人员是防止会计舞弊的重要力量。
企业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同时,应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能够自觉抵制舞弊行为。
四、结论会计舞弊的成因复杂多样,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防范和治理。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强化企业内部监管、加强外部监管力度以及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都是有效的对策。
会计舞弊防范措施
会计舞弊防范措施提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会计舞弊行为也越来越严重。
针对会计舞弊行为,有必要从社会角度来探讨会计舞弊的根源、动机,从而达到防范其行为的作用。
关键词:会计舞弊;防范会计舞弊现象一直是令社会各界头痛的问题,对市场参与者在财务信息上的信心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因此,有必要从社会角度来探讨会计舞弊的根源、动机,从而达到防范其行为的作用。
一、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一)缺乏内部控制制度。
制定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及产品产量与工时等信息资料的可靠性,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防范错误和舞弊,防止管理当局受利益驱动操纵会计信息。
如果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则不能及时发现和阻止舞弊现象的发生。
(二)会计信息不对称。
所谓非对称信息是指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当经济行为人对经济变量掌握的信息量有差异,一部分经济行为人拥有更多,更良好的信息,而另一部分经济行为人信息不足时,就会导致信息非对称现象。
由于信息不对称,上市公司及其管理人员可能利用信息优势为自身谋取利益,也有可能从事一些有损于外部投资者的事情,便产生两种经济后果: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因此,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委托-代理契约中的“局外人”之间自利行为无疑包含有管理者可能实施的会计舞弊行为。
管理者会计舞弊既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委托人-所有者(公司董事会)的“欺骗”与直接撒谎,当然也是所有者因为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不利选择。
(三)法制建设不完善。
会计舞弊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定时期法律环境的具体情况。
当前,法律环境对会计舞弊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法律责任太轻,执法力度不够。
我国颁布的《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及各种税法,对违法者所承担的法律责任都太轻,且不具体。
因此,在实践中出现违法行为往往难以具体执行,而且执法力度不够,如违反会计法常常只是批评教育,下不为例了之;如违反税法偷逃税款,往往只是令其补缴税款,罚款了之,当事者一般不承担法律责任。
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及治理【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的保持。因此,那些只把会计当门砖的人,到最后是很难在岗位上立足 的。话又说回来,会计实操经验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学到的,坚持一天 学一点,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缺陷,你可以针对自己的习惯 来制定自己的学习方案,只有你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最后希望同 学们都能够大量的储备知识和拥有更好更大的发展。
(四)强化舞弊审计执行力。舞弊审计执行力取决于专业人员的基本素 养、审计技术和职业判断。全球惟一专门对舞弊予以查核的专业性组织 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ACFE)。该协会要求其会员不仅要具备会计学 和审计学领域的专业知识,还应通晓犯罪侦查学、社会学、心理学及管 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必要时还应熟悉搜集、提供法律辩论的证词、证 据的程序,以解决法律上有关的财务问题是否涉及犯罪。此外,企业应 定期更换舞弊审计的机构或人员,防止舞弊审计人员与企业内部人员交 往过密而丧失独立性。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作,并获得上一级管理层的支持。 (二)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科学的评价体系应该着眼于企业的内在价
值、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不能只关注单一的、静态的会计数据和财 务比率。否则,会导致管理层为迎合投资者喜好而追求诱人的会计数 据,进而导致短视行为,忽视长期发展战略。
(五)识别可能引发舞弊的迹象。舞弊行为发生前后或发生时总有一些 蛛丝马迹,包括:会计人员一反常态地长期独自办公、在家办公、周末 办公或拒绝休假;插手本应该由其他部门负责的工作,如无故介入公司
《2024年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范文
《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会计舞弊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不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严重影响,还可能对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造成误导。
本文将对会计舞弊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防范和治理会计舞弊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会计舞弊的成因1. 内部因素(1)企业治理结构不健全。
企业内部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的制衡和监督机制,使得舞弊行为得以滋生。
(2)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失效。
部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为舞弊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3)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部分财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为追求个人利益而进行舞弊行为。
2. 外部因素(1)法律法规不健全。
当前我国关于会计舞弊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对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导致部分企业敢于冒险进行舞弊。
(2)监管机制不力。
部分监管机构在执行监管职责时存在疏忽,导致对会计舞弊的发现和查处不够及时、有效。
(3)社会风气不正。
社会诚信缺失,部分企业和个人在利益驱动下铤而走险,进行舞弊行为。
三、对策研究1. 完善企业治理结构(1)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
(2)加强董事会、监事会的职能,确保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发挥其在企业治理中的核心作用。
(3)推行问责制,对企业管理层和财务人员的行为进行严格监督和问责,防止权力滥用和舞弊行为的发生。
2. 提高财务人员素质(1)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
(2)定期组织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素质,确保其能够胜任本职工作。
(3)建立激励机制,鼓励财务人员积极发现和报告舞弊行为,形成良好的企业内部氛围。
3. 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会计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2)加强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确保其能够及时发现和查处会计舞弊行为。
(3)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联合监管机制,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率。
《2024年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范文
《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会计舞弊,是指企业或个人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故意违反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通过伪造、变造、隐瞒或错误记录财务信息等手段,对财务报表进行虚假陈述或误导性陈述的行为。
会计舞弊不仅损害了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还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秩序。
因此,研究会计舞弊的成因及提出有效的对策,对于维护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会计舞弊的成因(一)内部因素1. 利益驱动。
企业或个人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如提高业绩、获取融资、逃避税收等,可能进行会计舞弊。
2. 内部控制失效。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导致财务信息失真、舞弊行为频发。
3. 道德观念缺失。
部分企业或个人缺乏诚信意识,为追求短期利益而不顾长远发展,甚至铤而走险进行舞弊。
(二)外部因素1. 法律法规不健全。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或执行不力,为会计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
2. 监管力度不足。
监管部门对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不够,导致舞弊行为频发。
3. 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导致部分企业或个人失信成本较低,敢于进行舞弊。
三、会计舞弊的对策(一)完善法律法规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会计准则和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提高违法成本,使舞弊者付出沉重代价。
2. 强化监管力度。
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企业财务信息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企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二)加强内部控制1.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财务审批、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等环节,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加强内部控制执行力度。
企业应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
(三)提高监管效率1. 引入现代信息技术。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监管部门对企业的监督效率和准确性。
2. 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监管协作。
加强各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配合,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率。
浅析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
浅析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会计舞弊是指在会计系统中进行的违法、违规或不诚实的行为,旨在欺骗企业、股东、投资者以及其他相关各方。
会计舞弊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人为原因、组织原因、环境原因等。
为了防止和解决会计舞弊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
首先,人为原因是会计舞弊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员工的道德、诚信和职业操守对于防止会计舞弊至关重要。
一些员工由于个人贪欲、经济压力或道德底线不强,容易沦为会计舞弊的从犯。
因此,企业需要通过专业培训、道德教育和激励机制等方式,提高员工的道德意识和职业操守。
其次,组织原因也是会计舞弊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企业内部管理存在缺陷,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容易导致会计舞弊的发生。
例如,缺乏有效的审计机制、内部监控和审计委员会,使得会计舞弊活动难以被发现和阻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内部审计和风险评估的效果。
此外,环境原因也会促成会计舞弊的发生。
不良的行业环境、竞争压力和不充分的监管同样会造成会计舞弊的产生。
例如,行业内的激烈竞争可能导致企业为了维持自身的竞争优势而进行会计舞弊。
为了缓解这个问题,需要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对企业和行业的监管,提高市场透明度和信息披露的质量。
针对会计舞弊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防止和解决。
首先,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审计机制和内部监控体系。
加强对核心岗位员工的背景调查和审查,确保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
其次,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法律法规意识和道德道德素养,增强对会计舞弊的警觉性。
企业还可以建立举报机制,鼓励员工主动举报违规行为,保护举报者的合法权益。
最后,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企业和行业的监管,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加大对会计舞弊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有效的监管体系。
综上所述,会计舞弊是会计系统中的严重问题,其原因多种多样。
为了防止和解决会计舞弊问题,需要从员工、组织和环境三个层面入手,采取一系列对策,包括加强员工教育与培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监管和信息披露等。
浅谈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及其防范
关的领导层,使他们能够清楚的认识会计的相关法律法规 ,对于一
(2)监督乏力是会计造假产生 的重要原因。会计舞弊行为的发 些会计舞弊现象,要能认识到对单位和社会的危害性 ,以及应该承
生 ,和监督控制有着直接的关系。内部监督虽然能够更准确更及时 担 的相应法律责任 ,不仅仅是在单位中,在社会中要普及会计的相
个人所得税,为逃避纳税 ,以发放临时工工资名义 ,虚列人名 ,编 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 ,为 了偷税漏税。有的企事业单位为
造工资表 ,使职工不缴或少缴个人所得税。
了追求一时的利润最大化 ,瞒报会计信息 ,肆意挪用会计款项 ,根
(2)以虚假会议费、咨询费、技术服务费等名义取得发票 ,计 本无视会计的规章制度,最终达到偷税漏税的 目的。其二 ,为了筹
最终的利益全部分享,但是资产的管理者在运作的过程中,势必为 和权限,最终实现清晰的监督制度 。同时在具体工作 中也要时刻做
了 自己的利益 ,留一部分盈余给 自己。所以这种现象的发生 ,最终 好宣传会计法规制度的工作 ,尤其是在单位 的会计从业人员 中和相
导 致 了会 计造 假行 为 的产 生 。
入经营费用或管理费用 ,套取现金 ,转入 “小金库”,用于个人支出, 措资金。这种现象在上市公司的经济业务中经常发生,为了提前上
职工及有关人员旅游等 。
市 ,公司藐视会计 的相关法律法规 ,对会计信息肆意伪造 ,最终获
(3)虚假 的人工劳务费以临时劳务 的方式在税务局上缴临时营 得上市的资格。
的对其进行监督,但是往往内部监督人员会 因为是 自己同事或者某 关知识 ,是全民执法懂法守法。对于一些明知故犯的会计违法现象 ,
些原因 ,造成了监督不力或视而不见 ,任凭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 , 要加大处罚力度 ,并通报批评 ,严重者要做辞退处理。
论财务舞弊的成因、形式及审计对策
论财务舞弊的成因、形式及审计对策一、成因:1.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着财务管理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等方面不完善的问题,导致了财务部门的工作难以规范进行。
2.员工素质不高:缺乏职业道德、诚信意识及财务知识等,易导致造假行为的发生。
3.财务部门的人事变动频繁:员工进出比较频繁,容易造成财务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缺失,并且也给了其他员工制造假情况的机会。
4.财务人员过多追求业绩和奖金:营利和奖金的前景常常导致员工的财务欺诈。
5.不合理的工作压力:很多公司在财务总监、财务主管等人员的督导下,常常给员工不合理的进账期限,而员工为了完成任务,则利用了一些不正当的手段。
二、形式:1.虚增资产价值:利用虚假的会计信息制造虚假资产价值,使公司显得更有价值。
2.虚假负债信息:有时候,公司为了让资产与负债合计后数额减少,会出现虚假的负债。
3.高估收入信息:如果公司想要表现到更多的收益,则会故意将收入数据高估。
4.隐藏开支信息:公司会故意隐藏一些开支,借此提高公司营利,以满足一些包括管理人员在内的财务利益。
5.财务侵占:常常指员工或管理层的财务欺诈,包括制定虚假费用报销,虚增工程量等。
三、审计对策:1.加强管理制度:制定规范的财务制度,建立健全的会计准则,完善内部审计机制,并细化职责,加强监督管理。
2.加强教育培训:培养员工职业道德,增强他们对财务欺诈问题的敏锐认知。
3.加强员工监督:对员工监督要强化,确保监督机制成为对财务欺诈的有效防范和打击手段。
4.加强信息系统安全:建立先进的信息系统,加强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保密性,防止外部入侵以及内部人员篡改以及登录个人账户等不法行为。
5.严格审计程序:制定完善的审计规程,通过高效的审计程序得以打击和处理那些行为不正的人士,平衡权力,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会计舞弊原因和对策分析
会计舞弊原因和对策分析
一、会计舞弊原因
1、贪婪:会计人员贪婪的情绪会导致他们把公司的资金拿去贪婪,最终可能会违反公司的利益,以及法律和会计准则。
2、监管不足:如果公司管理方式中没有及时有效的监督,会导致会计舞弊行为的增加。
3、职业心理:受到来自同事和上司的压力,开始贪婪,对会计准则违反,进而导致会计舞弊的行为。
4、忽视会计准则:如果会计人员不去重视会计准则,就会容易做出不正确的会计判断,导致会计舞弊。
5、政治倾向:如果会计人员有政治倾向或者具有政治背景,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正确判断,而从而导致会计舞弊。
6、财产消失:如果会计人员财务处理不当,会导致财产移失或者偷窃,从而导致会计舞弊。
二、会计舞弊对策分析
1、加强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应加强会计人员的道德教育,让他们更加认识到道德规范,增强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建设,有助于减少会计舞弊的发生。
2、加强会计人员的监管:会计部门应对会计人员的工作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会计舞弊行为,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3、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企业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
《2024年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范文
《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间竞争加剧,部分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惜触犯法律和行业道德,进行会计舞弊。
会计舞弊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秩序。
因此,对会计舞弊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其对策,对于维护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会计舞弊的成因(一)内部原因1. 利益驱动:部分企业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通过舞弊手段虚增利润、隐瞒损失,以达到某些不正当的目的。
2.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力,为会计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
3. 管理者观念偏差:部分企业管理者对会计工作认识不足,认为会计只是记录数字的工具,忽视了其对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性。
(二)外部原因1. 法律法规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对会计舞弊的处罚力度不够,导致部分企业存在侥幸心理。
2. 监管力度不足:监管部门对企业的监督和检查力度不够,导致部分企业存在违规操作的空间。
3. 社会风气影响:社会风气的不正,如追求政绩、盲目扩张等,也会对企业产生不良影响,诱发会计舞弊。
三、会计舞弊的对策研究(一)加强内部管理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和权限,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
2. 提高管理者素质:加强对企业管理者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会计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3. 加强内部审计: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定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会计舞弊行为。
(二)完善法律法规1. 加大处罚力度:对会计舞弊行为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使企业不敢轻易触犯法律。
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会计舞弊的定义和范围,为打击会计舞弊提供法律依据。
(三)强化外部监管1. 加强监管力度: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发现会计舞弊行为应及时处理并公开曝光。
2. 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各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率。
《2024年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范文
《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会计舞弊现象愈发引人关注。
会计舞弊不仅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原则,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还对企业的声誉和长远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对会计舞弊的成因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相应的对策,对于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会计舞弊的成因1. 利益驱动:会计舞弊往往源于企业或个人对经济利益的追求。
部分企业为获取更多融资、维持股价、规避税务等目的,会采取虚构财务报表、调整会计数据等手段进行舞弊。
2. 内部控制缺失: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导致财务信息不透明、不真实。
部分企业虽然有内部控制制度,但执行不力,为舞弊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3. 法律法规不健全:部分地区法律法规对会计舞弊的处罚力度不够,违法成本较低,导致一些企业和个人铤而走险。
4. 外部监管不力:政府监管部门对企业的财务报告和会计数据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部分企业存在违规行为。
三、会计舞弊的对策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会计舞弊的处罚力度,使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同时,加强对企业的法律教育和宣传,提高企业和个人的法律意识。
2. 强化内部控制: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加强内部审计和财务报告的审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舞弊行为。
3. 提高监管力度: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财务报告和会计数据的监管力度,确保企业按照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和报告。
同时,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防止其参与舞弊行为。
4. 增强透明度: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及时公开重要财务数据和报告,使投资者和社会公众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5. 加强教育和培训:加强对企业和个人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职业道德和诚信意识。
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和管理人才,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6. 建立举报机制:鼓励员工、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积极举报会计舞弊行为,对举报人给予一定的保护和奖励。
浅谈会计舞弊的原因及防范【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当期不应增减的成本费用‚如把库存商品、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和 其他应付款等作为调节盈亏的蓄水池。 5、设内外两套账。就是指针对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提供不同的财务信 息。主要指一些企业设内外两套账‚一套是内部用的财务账册;一 套是供外部用的账册。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为达到不同的目的 ‚又有区别。报税务部门的是微利或亏损‚以少交税收;报银 行部门则虚增资产和利润‚打肿脸充胖子‚为贷款创造方 便。 二、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 1、会计政策滞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任何一套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 不可能尽善尽美‚涵盖会计实践中的一切业务‚它们只能对 会计工作提出基本的规范和原则‚而且大多数只是对以往会计实践 的总结‚每当许多新情况、新领域、新行业出现的时候‚总 是很难找到一个恰当的会计准则或制度作为会计操作的依据。也就是说 ‚一方面法定会计政策往往滞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这就使 得公司在处理新业务时按照自己的想法‚以自己的目标为标准随意 地进行会计处理‚为滋生会计舞弊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另一方面 由于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一般都是原则性的规定‚在指导实际工作 时‚需要会计人员的专业理解和职业判断。当会计人员存在舞弊冲
经营自主权得到落实‚如何有效而合理地监督制约经营者的权力和 行为‚却一直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常常出现有法不依或执 法不严的现象。这一现象需要健全《会计法》等相关法规‚使财务 会计法规尽可能全面、配套、及时‚并具有可操作性‚以堵 住会计舞弊的法律漏洞。 3、利益驱动也是舞弊产生的一种原因。有的企业为了通过公司上市、 向银行借贷等手段达到融通资金的目的‚就有可能粉饰财务经营业 绩来达到相关的规定;还有的企业利用虚假的财务信息来抬高股价 ‚通过股票交易使公司的相关利益群体获利;也有的上市公司由于 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恶化‚利润连年下滑‚为了避免公司股 票暂停交易或停牌的处罚‚不得不提供虚假财务报表。中国国有企 业的经营管理往往带有一些政治色彩‚它们的管理者为了追求荣誉 与晋升往往迎合政府偏好来编制财务报表。这也是舞弊产生的一种原 因。 会计是一门很基础的学科,无论你是企业老板还是投资者,无论你是 税务局还是银行,任何涉及到资金决策的部门都至少要懂得些会计知 识。而我们作为专业人员不仅仅是把会计当作“敲门砖”也就是说,不 仅仅是获得了资格或者能力就结束了,社会是不断向前进步的,具体到 我们的工作中也是会不断发展的,我们学到的东西不可能会一直有用,
浅析会计舞弊原因及其防治
浅析会计舞弊原因及其防治刘越饶俊凯会计舞弊是指故意的、有目的的、有预谋的、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欺诈行为。
舞弊会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的反映,影响投资者、债权人等决策,影响经济的正常发展,给个人企业以及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
考虑到会计舞弊的重大影响,我们必须找到舞弊的原因并积极对其进行防治,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会计舞弊的原因(一)根本原因是各方利益的驱使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竞争也越发激烈,人们获取财富地位的欲望越来越强烈,这就导致了在会计上各相关方为自身利益不惜舞弊的行为。
所有者为企业的股价稳定、知名度、摆脱ST名号等原因;管理层则是通过舞弊来提高业绩,粉饰太平,从而增加自己的知名度、薪酬等;企业的会计人员为一己私利进行舞弊。
(二)会计人员的品德会计人员直接分析、处理各种会计资料,编制会计报表供企业内外部使用者使用,因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业务素质的高低和会计舞弊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合格的会计人员在相关法律法规及会计准则的指导下进行会计业务,避免舞弊的发生,有利于维护国家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促进经济的正常发展;相反,有部分会计人员职业品德不过关,为一己私利而编制虚假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欺骗群众,侵害相关利益方的利益和企业财产,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三)缺乏严密的外部监督部分政府部门不能以身作则,为追求政绩,过分盲目的关注经济虚增长,客观纵容会计舞弊行为,有些单位为完成指标、讨好政府也做出舞弊行为。
监管失灵。
作为资本市场主要管理者的证监会,目前仍着重于事后处罚,而轻事前监管,且对企业日常监督效率低下,难以发现会计隐患,难尽其职。
此外,注册会计师领域的监管机构过多,权力分配不明,导致多头管理、无人管理的现象出现,监管效率低下,监管存在诸多漏洞,使会计舞弊的行为有机可乘。
会计师事务所在对企业进行账务处理、审计时相对容易发现企业在会计方面的问题,但是会计师事务所收入过于单一,主要依靠审计业务。
会计舞弊论文
会计舞弊论文引言会计舞弊是指企业或个人通过不合法手段来篡改或掩盖财务信息,以达到欺骗他人或牟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会计舞弊问题不仅在企业范围内存在,也在各个行业和经济领域中普遍存在。
本论文旨在深入研究会计舞弊问题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
一、会计舞弊的原因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因素:1.组织文化:企业的文化对会计舞弊具有重要影响。
若企业文化鼓励个人利益追求、不重视诚实和透明度,很容易导致会计舞弊的发生。
2.内部控制不完善:内部控制是防止会计舞弊的重要手段。
如果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存在漏洞,例如缺乏审计制度、无法追溯资金流向等,会为会计舞弊提供机会。
3.贪婪和压力:个体贪婪和经济压力也是会计舞弊的原因之一。
由于追求个人利益或承受经济压力,个人可能选择通过篡改财务信息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二、会计舞弊的影响会计舞弊对企业和经济社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经济损失:会计舞弊导致财务信息的不准确和失真,使企业和相关利益方无法了解真实的财务状况,进而可能导致经济损失。
2.投资者信心破裂:会计舞弊破坏了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
当投资者怀疑企业的财务数据真实性时,他们可能会撤资,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3.市场环境不公平:会计舞弊损害了市场的公平性。
企业通过伪造或篡改财务信息来获得未来经济利益,使其他企业处于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中。
三、应对会计舞弊的措施为了预防和应对会计舞弊,相关利益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审计制度、资金流向追溯机制等,以防止会计舞弊的发生。
2.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财务信息披露和审计的监管,对违规行为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罚,以维护市场的公平性和投资者的利益。
3.增强职业道德意识:会计从业人员应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增强对会计舞弊行为的警觉和拒绝态度,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上级或相关部门。
结论会计舞弊对企业和经济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预防和应对会计舞弊问题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及其防范
作者:王波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第06期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其密切相关的会计业也在蓬勃发展,但行业的发展,总会出现各种各样问题,就像目前来说的会计造假情况的日益严重,本文主要就会计舞弊的主要产生原因,对其进行分析,以此结合我国的新规范对其进行防范。
关键词:会计舞弊;产生原因;防范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我们常说的会计舞弊一般是指会计人员或有关从事人员为了谋取私利,而对财务信息采取一种非法的手段与不法行为。
作为会计、审计职业界等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
不断的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会计舞弊对社会经济的危害也会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在有些国有企业之间,会计舞弊的常见性开始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与警惕。
而本文就从会计舞弊产生的主要原因入手,来探讨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
一、会计舞弊的主要原因
1.会计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执行不严格。
这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制定相当多的财务会计法规,而从需要来考察,有些很不完善和健全,而有的条文的可操作性会很差,国家的监督会计的人员进行执行的参考性很差,这些不仅引起了执法不严的情况,还经常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做法,不仅造成了会计舞弊的有机可乘性。
还有就是由于我国目前的法律对企业会计舞弊的司法处罚还处于逐步的完善中,特别在一些国有企业中,经常是国有及法人股东处于的绝对控股地位下,一般来说是很难认会计是为了个人的利益的。
这样往往因为对当事者的处罚较大程度倾向追究法人单位的经济责任,于是常常对参与舞弊的个人的刑事及民事处罚相对较薄弱,总之,这些对个人的触动不是很深。
于是,不断的助长会计人员的作假舞弊风气。
2.会计处理方式的选择性。
我们的会计信息一般是会计人员根据相应的会计原理,开始通过相应的会计方法,不断将会计的主体日常中发生的经济事项按一定格式转变成“商业语言”。
但这种对于只有会计个人进行的活动来说,往往在这种转变过程里,出现一些由于客观上会计处理方式方法上的可选择,这些都是随人的主观而进行的随意性意识,于是,同一会计事项,有的会计在资料相同的情况下,若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方法后,最后的结论必然存在着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
理论上在会计业是被允许的,但难免会给估计信息的真实性上大打折扣。
3.会计资料形成程序不规范,不真实。
我们常说的会计资料就是指会计信息的源头,通常是会计核算中的程序经过原始凭证到会计凭证再到会计账簿最后到财务报表等环节,以这些为
基础才能形成一定的会计信息。
所以,我们从会计信息的形成过程上说,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的真实性一般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就一些目前的国营企业来说,或是因为利益驱动,或是环境使然,相当的假发票和一些自制白条都会被计入账本中,而这些记账往往与实际经济活动关系不大,所以有时会计核算程序的不规范性,特别容易造成会计舞弊,这就要求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加强。
4.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会计缺乏独立性。
我国的民营企业数量很多,而在有些企业中,往往是亲近的人员担任会计职务,而这些人往往没有专业的经验与相应的职业素质,对一些会计事项进行判断计量记录等处理时往往凭借的是简单的自学与多年的经验,对比如支出属性的划分,对递延资产确认与摊销,和对收支的确认等往往不够专业,最后加之我国目前会计行业中实行的法规、制度尚不能很完善,而相关的约束机制又会使会计人员在保证会计质量方向进行的的权数是否加大。
都有待考证。
最后,就是有些经营管理者、行政负责人一般为了隐藏或者使其成为个人或小集体所有的收入,或者为了对自己本来较差的经营业绩、政绩进行粉饰。
特别在一些国有企业中,有些领导高层为了掩盖经营管理中的严重失误或失职,就会通过自己的“权威”、“权力”,使会计人员进行强迫。
而会计人员也由于要保住饭碗甚至巴结领导等原因,对这些指示听从,不能很好的坚持原则,于是主动或被动地会计造假。
所以,我们可以将会计人员的素质与其独立性看成是其是否舞弊的决定性因素。
5.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缺乏或无效。
国家和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就在于防止和纠正错误。
但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最起码应该达到以下这些目的:其一是保证业务活动按照适当的授权来进行;第二是保证所有交易与事项的正确金额与否,第三是在恰当的会计期间要及时地记录合理的账户上,这样就会使其在会计报表的编制符合上更加贴近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
6.社会监督系统的不健全。
我们常常说的会计信息的约束机制分为两种:其一是内部监督,其二是社会的监督。
我们将内部监督称作为内部控制。
而这里主要是讲外部的约束机制,现今社会上国际中通用的社会监督一般是通过处于中介地位的拥有注册会计的会计事务所来完成,所以,我们将注册会计师形象的称为“不拿国家工资的经济警察”,虽然国际上有一套成熟的体制,但对国内来说,我国的注册会计师队伍才刚刚起步。
7.现今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尚有不完善的地方。
对一些企业来说,其之所以敢明目张胆的进行会计造假,其中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目前国家对企业经营的业绩考核评价的方法方式还是不够科学、合理。
所以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企业还是会建立让会计弄虚作假做成的营业额,主要的作用就是来进行偷税漏税。
二、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对策思考
认识到了会计舞弊的严重危害后。
除了依靠国家的有关部门对相关法规的不断健全完善,还能如何尽快通过改革确定会计信息的真实客观性,并以此来确保为经济建设服务呢?现将个人的一点小小建议反映如下:
1.单位负责人是关键。
根据《会计法》第四条关于“单位负责人对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的相关规定,我国对管理上的相关人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这些都是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业的秩序混乱的突出问题,但做到这些往往还不够,有的时候还必须贯彻实施《会计法》的责任人对明确会计职责和相应的法律责任的要求。
我们常说的一方面,就是要加强单位负责人有一定的财务知识,必须让单位负责人懂一定的会计法,这些不仅有利于引导和督促单位责任人切实重视会计工作,还会使其转而大力支持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而另一方面来说,我们在加强对单位负责人法律知识的培训时,还应该组织一些的经济责任审计,一般让离任经济审计担任,主要起到监督措施,但无论如何这些都是事后监督,所以。
在此建议有关部门还是应该应加强任期中的定期与不定期的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责任,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堵住会计舞弊的源头。
2.会计人员是重点。
无论是单位责任人,还是审计人员,都是不是财务活动的主体,所以,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还是会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真实与否,所以,国家针对这些,对会计人员的素质及从业要求都进行了严格的选拔体制,力求在源头上使从业人员的素质得到提高,最终使其培养出基本的职业道德与行为准则。
3.规范会计基础是根本。
我们常说的保证会计信息质量,除了选择减少会计处理的方式,将会计原则、账务处理方式与方法上应进一步科学化和可操作性使其拥有规范化性、统一性,这样也可以进一步减少会计信息运行中的人为“主观随意性”
4.强化社会监督措施是保障。
在我国注册会计师队伍还是雏形,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还不能完全地发挥注册会计师所拥有的社会监督作用。
所以在提高普通会计师整体素质的同时,尽可能的加快我国注册会计师的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除此之外还应快速解决出现在我国现有注册会计师队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像建立成型的的注册会计师的管理模式,除了借鉴国际经验,我国还必须通过优化自身的规范使其监督体系和运作机制的日趋成熟,从而尽量地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最后如果要防止会计舞弊行为的继续蔓延,也就必须相应的提高会计造假的风险与成本,比如对相关人员的处罚,该罚的一定要罚,该处分的一定处分,只有严厉执法再加上对典型案例的宣传报道,不断是使从业人员从中得到教育,这样才能在使会计在参与经济活动中权衡利弊与得失。
总之,只有更加严格的对会计业的相关人员进行法律监督,这样才能使会计业有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处于在经济转轨阶段时,我国企业的会计舞弊行为是有原因的,其所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但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早期预防的话,这些损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所以,只有当财政部与国家审计署以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等多个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使职舞弊及司法审计专门化工作带来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1992年11月30日财政部发布.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2000年7月1日财政部发布.
[3]《会计基础工作规范》,1996年6月17日财政部公布.
[4]江建平,陈胜军.《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精讲》,2000年2月中国商业出版社.
[5]《会计信息抽查公告(第七号)》,2001年财政部公布.
[6]《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教材(2003)》,2003年7月苏州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