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舞弊的成因及对策

合集下载

《2024年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范文

《2024年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范文

《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企业间竞争加剧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会计舞弊现象屡见不鲜,已严重损害了市场的公平、公正与诚信。

会计舞弊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声誉,更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

因此,对会计舞弊的成因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会计舞弊的成因(一)内部因素1. 利益驱动:为了追求公司的高利润或避免经济责任,部分企业管理者可能利用职权进行会计舞弊。

2. 道德观念缺失:部分会计人员道德观念淡薄,为满足上级或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法律法规。

3. 内部控制失效: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审计机制不完善,导致舞弊行为有机可乘。

(二)外部因素1. 市场竞争压力:部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维持其生存与发展,采取会计舞弊以在短期内提高业绩。

2. 法律制度漏洞:某些法规的不完善为舞弊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3. 监管不力:监管机构在执行监督职能时可能存在疏忽或效率低下的问题。

三、对策研究(一)完善法律法规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增加对会计舞弊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2. 强化法律执行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

(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1.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岗位职责,防止权力过度集中。

2. 加强员工培训与教育: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培养其诚信守法的职业操守。

3. 强化内部审计: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及时发现并纠正舞弊行为。

(三)提高监管效率1. 完善监管机制:建立独立的监管机构,强化对企业的监督和检查力度。

2. 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提高监管效率。

3. 加强跨部门合作:加强与其他监管部门的合作与沟通,形成监管合力。

(四)加强社会监督与舆论监督1. 鼓励公众参与: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监督企业行为,如举报舞弊行为等。

2. 媒体监督:媒体应发挥其舆论监督作用,对发现的会计舞弊行为进行曝光和批评。

《2024年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范文

《2024年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范文

《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会计舞弊作为经济生活中的一种不健康现象,给企业、投资者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其危害性不仅在于其虚假财务信息的误导,还在于它可能引发企业信任危机、社会信任缺失等问题。

因此,研究会计舞弊的成因及提出有效的对策,对于维护经济秩序、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二、会计舞弊的成因(一)内部因素1. 利益驱动:部分企业或个人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采取舞弊手段来粉饰财务报表,欺骗投资者和监管部门。

2. 内部控制失效: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为舞弊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3. 道德观念缺失:部分企业或个人道德观念淡薄,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缺乏诚信意识。

(二)外部因素1. 监管不足:监管部门监管力度不够,监管手段滞后,难以发现和惩处会计舞弊行为。

2. 法律制度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会计舞弊的处罚力度不够,难以形成有效的威慑力。

3. 社会环境影响:社会风气不正,追求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发展的思想盛行,为会计舞弊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三、对策研究(一)加强内部控制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加强内部监督和制约机制,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

同时,企业应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增强企业的诚信文化。

(二)强化外部监管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率。

同时,应加强跨部门协作,形成监管合力,共同打击会计舞弊行为。

此外,应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防范会计舞弊的氛围。

(三)完善法律法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会计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有效的威慑力。

同时,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让企业和个人了解法律法规的内容和要求,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四)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和信用奖惩机制,提高失信成本,形成“守信者荣、失信者耻”的社会氛围。

同时,应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注重企业形象和声誉,增强企业的诚信意识。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原因及对策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原因及对策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原因及对策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已成为当前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问题之一。

会计舞弊不仅会对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损害企业的信誉和声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企业的倒闭。

本文将分析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出现的原因,并从管理、监管、法律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应对对策。

一、原因分析1. 利益驱动。

企业所面对的环境是一个充满竞争和压力的市场环境,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和发展空间,可能会采用会计舞弊的手段来突出自己的财务业绩,吸引投资者投资。

2. 管理体系不完善。

企业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也是会计舞弊的原因之一。

企业在管理上没有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和会计核算制度,导致企业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会计舞弊行为。

3. 市场需求推动。

在经济竞争过程中,一些企业会根据市场需求来决定其财务报表的高低波动,以此来推动其股价走势。

4. 人员管理不当。

企业内部可能存在一些具有违法或违规行为的员工或管理人员,他们通过操纵企业财务数据助长自己的利益,引发会计舞弊事件。

5. 监管不足。

一些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企业能够逃脱监管,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会计舞弊行为的出现。

二、对策建议1. 加强内部控制。

企业应该建立一套健全的会计核算制度和内部控制机制,引入独立审核机构,并实行有效的财务审计制度,防范会计舞弊行为的出现。

2. 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

公司应该树立诚信经营、依法经营的理念,增强员工的自律意识,培育专业合规人才,建立企业文化的正确导向。

3. 强化法律监管。

从政策和法律层面对会计舞弊行为加强惩戒和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4. 加强信息透明。

企业应该披露财务信息,提高信息透明度,便于投资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全面了解和监督,同步增强其自我约束与公众监督。

5. 建立社会责任制度。

企业应该树立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明确集体与个人的社会责任,扎实推进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制度,使企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承担其所应尽的社会责任。

总之,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会计舞弊是一项严重的问题,只有合理的管理和监管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会计舞弊行为,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形象,增强企业的公信力和市场竞争力。

会计舞弊分析及解决对策

会计舞弊分析及解决对策

会计舞弊分析及解决对策会计舞弊是指工作人员为了获得个人利益而在财务报告中故意误导性地操纵数据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侵害了企业的利益,也损害了投资者和公众的信任,对企业的稳定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对会计舞弊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预防会计舞弊的发生。

一、会计舞弊的原因分析1. 法律意识不强在一些企业中,员工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不够,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后果认识不足,这使得他们更容易产生会计舞弊的想法。

尤其是在财务管理岗位上的员工,他们往往能够掌握更多的关键信息,一旦出现违法违规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就更为严重。

2. 绩效评价指标扭曲一些企业对员工的绩效评价主要以业绩为指标,而不充分考虑其道德品质和工作态度。

这就使得一些员工为了达到业绩指标而采取不正当手段,比如故意操纵财务报告数据,虚增收入、减少成本,以此来提高业绩,获得更高的薪酬和奖金。

3. 内部控制不健全一些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健全,监管不到位。

员工可以利用这一漏洞进行会计舞弊,编造虚假的交易流水,虚增资产价值,掩盖企业真实财务状况,从而谋取私利。

4. 利益冲突在一些企业中,员工可能会面临着利益冲突的情况。

业务部门可能会为了销售额的增长而夸大业绩,并向财务部门施压,要求虚增收入;而财务部门则为了业绩指标的完成而向高层隐瞒真实数据,以达到公司获利的目的。

二、解决对策1. 完善法律法规教育培训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法律法规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和遵守意识。

在日常工作中,尤其是对财务管理人员应加强培训,使其了解会计舞弊的危害和法律责任,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严守职业道德底线。

企业应对绩效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调整,不仅要考核员工的业绩,还要考核员工的道德品质和工作态度。

只有通过综合考核,才能更全面地评价员工的表现,避免过分强调业绩而忽视道德层面的要求。

企业应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财务报告的审计和监管,减少漏洞和盲区的存在。

《2024年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范文

《2024年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范文

《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会计舞弊是指会计人员或相关人员故意错误记录、隐瞒或篡改财务信息,以误导相关利益方对公司财务状况的理解,从而达到个人或团体的非法利益。

会计舞弊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对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会计舞弊的成因(一)内部因素1. 利益驱动:为了获取个人或团体的非法利益,部分企业或会计人员可能会选择进行会计舞弊。

例如,管理层为了达到业绩目标、避免责任或获取更高薪酬等,可能会通过舞弊手段调整财务报表。

2. 内部管理漏洞: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监督机制失效,使得会计舞弊行为有机可乘。

如内部审阅、内部审计等环节失效,为舞弊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二)外部因素1. 法律制度不健全:部分地区的法律法规对会计舞弊的处罚力度不够,违法成本较低,导致部分企业和个人存在侥幸心理,铤而走险。

2. 外部监督不足:监管部门对企业的监督力度不够,存在监管盲区。

同时,社会舆论监督、媒体监督等外部监督力量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三、对策研究(一)加强内部管理1.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财务审批、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等环节,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加强人员培训: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增强其对会计舞弊的防范意识。

(二)强化法律法规和外部监督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会计舞弊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提高违法成本,形成强有力的法律威慑力。

2. 加强外部监督: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企业财务信息的监督力度,扩大监督范围,提高监督效率。

同时,鼓励社会舆论监督和媒体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监督机制。

(三)提高信息透明度1. 公开透明:企业应定期公开财务信息,提高信息透明度,让投资者和公众了解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

2. 第三方审计:引入独立的第三方审计机构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024年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范文

《2024年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范文

《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会计舞弊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不仅涉及到公司内部的利益纷争,更与投资者的决策准确性、市场经济秩序和诚信度密切相关。

对此类现象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本文将对会计舞弊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旨在预防和遏制会计舞弊现象的滋生,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健康程度。

二、会计舞弊的成因(一)经济利益驱动经济利益的驱动是会计舞弊的主要成因之一。

部分企业或个人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可能会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会计操作,如虚增收入、隐瞒费用等。

这种行为往往与企业的业绩考核、股东的利益以及高管的个人收入挂钩,成为会计舞弊的重要诱因。

(二)法律法规不健全当前,尽管我国在会计法规方面已有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但仍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法律的漏洞进行舞弊行为,以逃避法律责任。

此外,对于会计舞弊的处罚力度不够严厉,也使得部分企业和个人心存侥幸心理。

(三)内部控制失效企业内部控制是防止会计舞弊的重要手段。

然而,部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存在严重缺陷,如审批程序混乱、内部审计失效等,导致企业难以有效防止会计舞弊的发生。

三、对策研究(一)加强法律法规建设首先,应进一步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填补法律漏洞,加大对会计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

同时,加强执法力度,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

此外,还应加强对相关责任人的法律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

(二)强化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明确岗位职责和审批程序,确保各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同时,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定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会计舞弊行为。

(三)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诚信意识。

同时,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鼓励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积极揭露会计舞弊行为。

(四)加强社会监督力度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多层次的监督体系,包括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监管机制。

《2024年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范文

《2024年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范文

《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会计舞弊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它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利益,也破坏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

因此,对会计舞弊的成因进行深入研究,并寻求有效的对策,对于维护企业的健康发展、保护投资者的权益以及维护社会经济的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会计舞弊的成因(一)经济利益驱动经济利益的驱使是会计舞弊的主要原因。

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部分企业或个人会通过虚构财务数据、操纵利润等手段进行舞弊。

(二)法律法规不完善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为会计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

部分企业对财务法规视而不见,钻法律的空子,进行不正当的财务操作。

(三)内部监管不力企业内部监管不力也是导致会计舞弊的重要原因。

部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部审计流于形式,无法有效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

(四)外部监管缺失外部监管的缺失也为会计舞弊提供了机会。

部分监管机构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监督不够严格,对舞弊行为的查处力度不足,导致舞弊行为频发。

三、对策研究(一)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是防止会计舞弊的根本途径。

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会计舞弊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使企业和个人不敢轻易进行舞弊行为。

(二)强化企业内部监管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同时,企业应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增强员工的自律性,从源头上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

(三)加强外部监管力度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监督,加大对舞弊行为的查处力度。

同时,应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高监管效率,确保企业的财务数据真实可靠。

(四)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会计人员是防止会计舞弊的重要力量。

企业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同时,应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能够自觉抵制舞弊行为。

四、结论会计舞弊的成因复杂多样,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防范和治理。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强化企业内部监管、加强外部监管力度以及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都是有效的对策。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原因及对策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原因及对策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原因及对策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是指公司在财务报告中采取手段虚增利润,掩盖亏损等问题,以获得更高信誉度和市场影响力的行为。

虽然这种行为在近年来有所减少,但仍然存在,造成了相当的财务风险和投资风险。

下面从其原因和对策方面分析其原因及对策。

1、利益诱惑上市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着强烈的利益争夺,一些管理人员因为个人利益及其他原因,为了实现虚假利润目标及顺利完成上市业绩目标而采取会计欺诈手段,来夸大企业财务报告实现自己的利益。

比如,公司控制人和高级管理人员的现金报酬通常与公司业绩相关,因此他们可能会将财务数据扭曲来实现预期利润,以获得高额的现金奖励。

而这种以“公司利益”为幌子的个人行为,导致了会计欺诈的层出不穷。

2、监管疏忽当前市场上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了一批上市公司,然而监管机构的监管却相对较少,易导致企业迅速实施会计舞弊等违法活动。

监管机构的监管过程由于其复杂性,监管人员可能无法及时发现、纠正违规行为,也可能因为外部压力和利益诱惑的原因不愿意干涉企业的实际操作,从而放纵了企业不良行为。

3、弱内部审计许多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措施体系严重不足,导致管理人员往往能够绕过财务管理规定,将公司财务资源用于个人意图,从而实现企业会计舞弊。

例如,在公司具有独立董事的情况下,当务之急是建立有效的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来监督内部管理、外部审计和公司财务状况。

但是,在实践中,很多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并不实际行动,并没有对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充分的审查,从而为管理层开展会计舞弊等行为提供了空间。

上市公司在防范并减少会计舞弊方面,需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规范管理针对管理人员的个人行为,在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同时,还需规范外部管理,并通过严格的财务审计等制度,来防止管理人员通过财务数据舞弊等行为膨胀自己的成果。

此外,管理层应设立有效的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以便更好地监督公司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合规性,保证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靠性。

2、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整个公司财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这有助于提高财务部门的专业性和管理水平,并且有助于深入了解和把握公司财务状况,避免因财务管理不善而带来的风险。

会计舞弊的原因及防范

会计舞弊的原因及防范

会计舞弊的原因及防范提要:会计舞弊作为一种企业行为,在经济生活中屡见不鲜,屡禁不止,它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热点。

本文主要论述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关键词:会计舞弊;原因;防范一、会计舞弊的主要表现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会计信息的特征主要有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明晰性。

最为关键的莫过于客观性,就是要求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确凿可以验证。

但是,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却严重背离了客观性特征,主要表现在:1、虚构业务。

例如,有的企业为套取现金而虚构出差业务,以差旅费的名义从银行多提现金;出纳人员为侵吞现金而虚构支出等。

2、隐匿或篡改原始凭证。

例如,有的企业会计人员为了多报出差费用,篡改住宿费等原始单据,或者在其他有关系的旅店开住宿发票,多报费用侵吞公款;有的企业为隐瞒收入而隐匿销货发票或开具“大头小尾”的发票等。

3、与他人串通进行舞弊。

例如,材料采购人员与材料核算人员、仓库保管人员串通,在材料的采购、定价、核算方面做文章,利用出入库方便,侵吞单位材料。

4、真账假算。

就是会计核算反映的内容是真实的经济业务事项,但不按有关会计法规、制度、准则正确核算,这是会计造假的常见和多发现象。

它主要是以调节企业盈亏为目的,人为增减当期不应增减的成本费用,如把库存商品、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和其他应付款等作为调节盈亏的蓄水池。

5、设内外两套账。

就是指针对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提供不同的财务信息。

主要指一些企业设内外两套账,一套是内部用的财务账册;一套是供外部用的账册。

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为达到不同的目的,又有区别。

报税务部门的是微利或亏损,以少交税收;报银行部门则虚增资产和利润,打肿脸充胖子,为贷款创造方便。

二、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1、会计政策滞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

任何一套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涵盖会计实践中的一切业务,它们只能对会计工作提出基本的规范和原则,而且大多数只是对以往会计实践的总结,每当许多新情况、新领域、新行业出现的时候,总是很难找到一个恰当的会计准则或制度作为会计操作的依据。

会计信息舞弊的成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

会计信息舞弊的成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

关 以来 .企 业会计信息舞 弊现象已 引起社 的规 定 ,企业 必须 连续三年盈利 .且经 乏 独 立 性 ,董 事 责 任 淡 化 ,无 法 对 “ 会 各 界 的 高 度 重 视 并 对 此 进 行 了持 续 营业绩要 比较 突出 .才能通过证 监会的 键 人 ”进 行 有 效 制衡 ;监 事 会 的功 能 弱 而 深 入 的 调 查 与 研 究 。进 入 2 世 纪 自 1 审 批 。此 外 ,股 票 发 行 价 格 的确 定 也 与 化 ,未 能履行应有 的监督管理职能 ;股 美 国 安 然 事 件 之 后 ,全 世 界 各 国 企 盈 利能力有关 。为了多募集资金 .塑造 权 过 度集 中于 国 家股 ,股 权结 构 不合 业 会 计 丑 闻 接 二 连 三 地 纷 纷 曝 光 使 得
绩优股 形 象 .企业在改制 时往 往对 理 .股 东大会质量不 高 部分股东 大会
流于形式。
会计信息 舞弊似平 已成 了一种全球传 播 会计报表进行粉饰 。 的恶疾 ,极大地动摇 了人们对资本市 场 的信心 。下面将通过 挖掘会计信息舞 弊 3 获取信贷资金和商业信 用
在 市 场 经 济 下 银 行 等 金 融 机 构
二 、会计信息舞弊防范措施
( 一)规范企业运行的市场环境
只 有 规 范 的 市 场 环 境 才 能 促 进 公 司
的深 层 次 因 素 及 其 危 害 性 .探 讨 如 何 防 处 于风险考虑和 自我保护 的需要 .一般 范会计信息舞弊。 不愿 意 贷 款 给 亏 损 企 业 和 缺 乏 资信 的 企
制 的完 整性 合理性及 有效性更是缺乏

向企业外 部传递经济讯 号的媒介 以来 , 舞弊行为就形 影相随 。 自2 世纪9 年 代 0 0

《2024年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范文

《2024年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范文

《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会计舞弊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不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严重影响,还可能对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造成误导。

本文将对会计舞弊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防范和治理会计舞弊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会计舞弊的成因1. 内部因素(1)企业治理结构不健全。

企业内部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的制衡和监督机制,使得舞弊行为得以滋生。

(2)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失效。

部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为舞弊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3)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部分财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为追求个人利益而进行舞弊行为。

2. 外部因素(1)法律法规不健全。

当前我国关于会计舞弊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对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导致部分企业敢于冒险进行舞弊。

(2)监管机制不力。

部分监管机构在执行监管职责时存在疏忽,导致对会计舞弊的发现和查处不够及时、有效。

(3)社会风气不正。

社会诚信缺失,部分企业和个人在利益驱动下铤而走险,进行舞弊行为。

三、对策研究1. 完善企业治理结构(1)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

(2)加强董事会、监事会的职能,确保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发挥其在企业治理中的核心作用。

(3)推行问责制,对企业管理层和财务人员的行为进行严格监督和问责,防止权力滥用和舞弊行为的发生。

2. 提高财务人员素质(1)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

(2)定期组织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素质,确保其能够胜任本职工作。

(3)建立激励机制,鼓励财务人员积极发现和报告舞弊行为,形成良好的企业内部氛围。

3. 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会计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2)加强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确保其能够及时发现和查处会计舞弊行为。

(3)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联合监管机制,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率。

《2024年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范文

《2024年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范文

《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会计舞弊,是指企业或个人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故意违反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通过伪造、变造、隐瞒或错误记录财务信息等手段,对财务报表进行虚假陈述或误导性陈述的行为。

会计舞弊不仅损害了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还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秩序。

因此,研究会计舞弊的成因及提出有效的对策,对于维护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会计舞弊的成因(一)内部因素1. 利益驱动。

企业或个人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如提高业绩、获取融资、逃避税收等,可能进行会计舞弊。

2. 内部控制失效。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导致财务信息失真、舞弊行为频发。

3. 道德观念缺失。

部分企业或个人缺乏诚信意识,为追求短期利益而不顾长远发展,甚至铤而走险进行舞弊。

(二)外部因素1. 法律法规不健全。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或执行不力,为会计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

2. 监管力度不足。

监管部门对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不够,导致舞弊行为频发。

3. 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导致部分企业或个人失信成本较低,敢于进行舞弊。

三、会计舞弊的对策(一)完善法律法规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会计准则和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提高违法成本,使舞弊者付出沉重代价。

2. 强化监管力度。

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企业财务信息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企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二)加强内部控制1.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财务审批、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等环节,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加强内部控制执行力度。

企业应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

(三)提高监管效率1. 引入现代信息技术。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监管部门对企业的监督效率和准确性。

2. 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监管协作。

加强各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配合,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率。

会计舞弊分析及解决对策

会计舞弊分析及解决对策

会计舞弊分析及解决对策会计舞弊是指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为了谋取个人利益而采取不正当手段,违规操作或者伪造财务数据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会计舞弊不仅会对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而且还会损害企业形象和信誉,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的倒闭。

对于会计舞弊问题,企业和会计人员都应该高度重视,并且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来防范和制止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

一、会计舞弊的现状分析1、会计舞弊行为种类不一会计舞弊主要包括侵占资产、伪造单据、虚报凭证、变造账簿等行为。

这些行为都是为了通过改动账目、虚构经济业务等手段来谋取经济利益的行为。

2、会计舞弊发生的原因会计舞弊的发生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个人动机、企业制度、管理失误等因素。

个人动机包括贪图个人利益、逃避责任、不满工资待遇等;企业制度方面可能存在审计不力、内部控制不严密等问题;管理层的失误也会导致会计舞弊的发生,例如不良的管理导致了会计人员的执行不当等。

3、会计舞弊的危害会计舞弊对企业的危害是巨大的,首先会导致企业的经济损失,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的倒闭。

会计舞弊会损害企业的社会形象和信誉,导致企业被公众质疑和指责。

会计舞弊还会对企业的员工和股东利益造成损害,破坏企业的内部秩序。

二、会计舞弊的分析1、企业内部控制不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不完善是导致会计舞弊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企业的内部控制不严密,审计不力,就容易导致会计人员能够利用职权之便,进行各种会计舞弊行为。

2、个人诚信缺失个人的诚信缺失也是导致会计舞弊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些会计人员由于个人动机,例如贪图个人利益或逃避责任等,就可能会通过篡改账目、虚构经济业务等手段来进行会计舞弊行为。

3、管理层失误企业的管理层失误也可能导致会计舞弊的发生。

如果企业的管理层对内部控制不重视,对审计工作不予重视,就会造成会计舞弊的滋生土壤。

三、会计舞弊的对策解析1、加强内部控制企业应该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管理,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会计人员的操作行为,加强机构和审计力量的内部建设,通过对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和风险点的识别和评估,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从而保证企业的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舞弊性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舞弊性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舞弊性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摘要: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会计的舞弊行为,不仅会导致各种会计信息丧失其真实性,而且还会使企业的投资者承担巨大的经济风险,损害了国家的经济利益。

本文首先从舞弊性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具体原因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舞弊;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对策近年来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这不仅影响了通过市场调节经济的作用,而且危害到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因此,会计舞弊已成为会计、审计职业界及法律界共同关心的问题。

一、舞弊性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1.外在原因(1)法规不健全近年来我国虽制定了不少财务会计法规,但从现实需要来考察,还很不完善和健全,有些条文的可操作性很差,这引起执法不严,常常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从而使会计舞弊有机可乘。

《会计法》是会计工作的根本大法,在实施过程中显现出不足之处。

如对违法处罚中,使用“情节严重”、“数额较大”等词语,缺少量的标准,可操作性不强,急需出台相应的实施措施。

(2)会计理论不完善现有的会计理论在很多方面还不能满足完全客观地反映经济业务的需要。

如会计期间假设,是人为地划分时期,其结果必然与客观事实有差距;货币计量假设,假设币值不变,遇到通货膨胀时,货币计量假设基础上核算的会计信息就不能如实反映客观情况。

重要性原则,是将重要的事项单独反映,不重要的事项合并反映,由于合并了相对不重要的事项,使会计信息与业务原貌有出入;谨慎原则在应用时,预计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少预计或不预计可能发生的收入,使会计信息带有估计成份,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外部监督乏力上级主管部门为了权衡本部门的利益,偏袒自己下属单位,监督弱化;税务机关以税收征管为宗旨,注重税款的缴纳,忽略其他会计核算监督;国家审计机关重点是对预算内的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审计,不可能对所有企业实施全面的经常性监督。

而社会审计机关会计师事务所,其职能能否充分发挥,能否保证会计信息“真实且公允”,其机制是否健全,社会赋予的权力范围是否合理,成员是否具有应有的素质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影响监督的力度和深度。

会计舞弊分析及解决对策

会计舞弊分析及解决对策

会计舞弊分析及解决对策会计舞弊是指会计人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为了谋取个人私利,利用手段和方法从事不正当的会计行为,从而达到蒙骗他人、违背道德和伦理的目的。

会计舞弊不仅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造成严重的影响,还会损害企业的声誉和利益。

研究会计舞弊分析及解决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会计舞弊的类型及分析会计舞弊的类型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假造凭证:假造收支凭证、发票等虚假文件,以虚增或少报营业收入、费用支出等来达到误导他人的目的。

2. 虚增或少报成本:通过虚增生产成本,少报销售和管理费用等手法来掩盖企业实际业绩,从而获得企业内部、外部资金或者增加企业利润。

3. 虚增或少报资产:通过虚增或少报资产,包括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来掩盖企业实际财务状况,误导外部利益相关方。

4. 资金盗用:会计人员通过伪造虚假凭证、修改账簿等手段,将企业资金转移至自己或他人控制的账户,个人私利达到利用企业资源。

5. 虚构业务:通过编造企业不存在的业务,进行操作虚假交易,虚增企业经营规模和经营业绩,蒙骗投资者和债权人。

会计舞弊的原因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管理不善、监管不力和人员素质不高等因素。

管理不善导致企业内部的监管制度不健全,从而为会计舞弊创造了条件;监管不力使得一些会计人员有机可乘,利用漏洞从事舞弊行为;人员素质不高使得一些会计人员缺乏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容易受到金钱诱惑,便产生了会计舞弊。

二、会计舞弊的解决对策针对会计舞弊的存在和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以下是一些解决对策的建议:1.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督力度,提高企业内部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减少会计舞弊的产生。

2. 提升人员素质: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职业操守和道德观念,使其客观、公正、诚信地履行职责,避免出现会计舞弊行为。

3. 增强外部监管:政府及监管机构需要加大对企业的监督力度,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加强对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审核和监管,杜绝会计舞弊现象。

《2024年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范文

《2024年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范文

《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会计舞弊是指会计人员、企业管理层或其他相关人员,在会计工作过程中,故意违反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通过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等手段,以达到欺骗相关利益方、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会计舞弊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形象和信誉,更可能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流失,给社会经济秩序带来极大的破坏。

因此,研究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会计舞弊的成因(一)利益驱动企业或个人为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往往通过会计舞弊手段来达到目的。

如提高企业利润、粉饰企业业绩、逃避税务等。

(二)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如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内部审计流于形式等,为会计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法律意识淡薄部分企业和个人对法律法规认识不足,缺乏守法意识,为追求个人或企业利益而进行舞弊行为。

(四)外部环境影响外部环境如市场竞争压力、企业融资压力等也会促使企业和个人采取会计舞弊手段。

三、对策研究(一)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内部审计职能,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同时,要提高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防止其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舞弊行为。

(二)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政府应加强对会计舞弊的打击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

同时,要加强执法力度,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三)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体,其素质直接影响到会计工作的质量。

因此,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同时,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管,防止其参与舞弊行为。

(四)强化社会监督社会监督是防止会计舞弊的重要手段之一。

应加强媒体、公众对企业的监督力度,及时曝光会计舞弊行为。

同时,要鼓励举报人举报会计舞弊行为,保护其合法权益。

四、结论会计舞弊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法律意识淡薄等主观因素,也包括外部环境影响等客观因素。

为防止和打击会计舞弊行为,应采取综合措施。

会计舞弊原因和对策分析

会计舞弊原因和对策分析

会计舞弊原因和对策分析
一、会计舞弊原因
1、贪婪:会计人员贪婪的情绪会导致他们把公司的资金拿去贪婪,最终可能会违反公司的利益,以及法律和会计准则。

2、监管不足:如果公司管理方式中没有及时有效的监督,会导致会计舞弊行为的增加。

3、职业心理:受到来自同事和上司的压力,开始贪婪,对会计准则违反,进而导致会计舞弊的行为。

4、忽视会计准则:如果会计人员不去重视会计准则,就会容易做出不正确的会计判断,导致会计舞弊。

5、政治倾向:如果会计人员有政治倾向或者具有政治背景,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正确判断,而从而导致会计舞弊。

6、财产消失:如果会计人员财务处理不当,会导致财产移失或者偷窃,从而导致会计舞弊。

二、会计舞弊对策分析
1、加强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应加强会计人员的道德教育,让他们更加认识到道德规范,增强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建设,有助于减少会计舞弊的发生。

2、加强会计人员的监管:会计部门应对会计人员的工作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会计舞弊行为,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3、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企业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

《2024年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范文

《2024年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范文

《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间竞争加剧,部分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惜触犯法律和行业道德,进行会计舞弊。

会计舞弊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秩序。

因此,对会计舞弊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其对策,对于维护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会计舞弊的成因(一)内部原因1. 利益驱动:部分企业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通过舞弊手段虚增利润、隐瞒损失,以达到某些不正当的目的。

2.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力,为会计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

3. 管理者观念偏差:部分企业管理者对会计工作认识不足,认为会计只是记录数字的工具,忽视了其对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性。

(二)外部原因1. 法律法规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对会计舞弊的处罚力度不够,导致部分企业存在侥幸心理。

2. 监管力度不足:监管部门对企业的监督和检查力度不够,导致部分企业存在违规操作的空间。

3. 社会风气影响:社会风气的不正,如追求政绩、盲目扩张等,也会对企业产生不良影响,诱发会计舞弊。

三、会计舞弊的对策研究(一)加强内部管理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和权限,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

2. 提高管理者素质:加强对企业管理者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会计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3. 加强内部审计: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定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会计舞弊行为。

(二)完善法律法规1. 加大处罚力度:对会计舞弊行为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使企业不敢轻易触犯法律。

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会计舞弊的定义和范围,为打击会计舞弊提供法律依据。

(三)强化外部监管1. 加强监管力度: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发现会计舞弊行为应及时处理并公开曝光。

2. 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各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率。

《2024年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范文

《2024年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范文

《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会计舞弊现象愈发引人关注。

会计舞弊不仅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秩序,还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对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对会计舞弊的成因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相应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会计舞弊的成因1. 利益驱动:部分企业或个人为追求私利,通过舞弊手段进行财务操作,以获取不正当的利益。

2. 内部控制失效: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或者内部控制机制执行不力,为舞弊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3. 法律法规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对会计舞弊的惩处力度不够,使得一些企业和个人敢于铤而走险。

4. 监管不力:监管部门对企业的财务监管力度不够,或者存在监管漏洞,使得舞弊行为得以发生。

5. 企业文化问题:部分企业缺乏诚信文化,员工缺乏职业道德,对舞弊行为缺乏抵制意识。

三、会计舞弊的对策研究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会计舞弊的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使企业和个人不敢轻易进行舞弊行为。

2. 强化内部控制: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并确保其有效执行。

通过加强内部审计、完善财务流程、提高信息透明度等手段,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

3. 加强监管力度: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企业的财务监管力度,完善监管机制,填补监管漏洞。

通过定期检查、抽查、专项整治等方式,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及时发现和查处舞弊行为。

4. 培养诚信文化:企业应加强诚信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意识。

通过开展培训、宣传、奖惩等方式,使员工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自觉抵制舞弊行为。

5.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使会计人员能够准确、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

6. 引入科技手段: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

通过数据挖掘、风险预警等方式,及时发现和预防舞弊行为。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原因及对策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原因及对策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原因及对策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是指上市公司在财务报表中采取不正当手段,以获取不实的财务信息或操纵财务报表,以谋取个人或公司利益的行为。

会计舞弊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经济利益驱动:上市公司为了达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可能为了虚增利润或掩盖亏损等经济利益的动机而进行会计舞弊。

2.股价和股权激励导致:上市公司高管或股东可能通过会计舞弊的手段来提高股价,以实现个人或股东持股价值的最大化。

3.管理层的压力:上市公司管理层面临来自投资者、监管机构、股东等多方的压力,可能为了满足各方的期望和要求,采取不正当的会计手段。

4.内部控制不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审计制度,容易造成会计舞弊行为。

对于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对策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完善法律法规,提高违规行为的成本,加大对会计舞弊的处罚力度,提高违规成本。

2.加强内部控制:上市公司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财务报表的监督和审计,制定明确的会计政策和程序,提高公司内部的监督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3.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上市公司应加强对外信息的披露,确保财务报表真实可靠,及时披露重要信息,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增加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

4.加强公司治理:上市公司应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机制,加强对高管层和董事会的监督,减少管理层的压力,提高决策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5.加强外部监管和独立审计: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管,加大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力度,提高独立审计的效果和质量,减少会计舞弊的发生。

6.加强员工教育和培训: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道德和职业操守,加强对会计规范和道德规范的培训,增强员工的自律和责任感。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健康和市场秩序造成严重影响。

只有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和内部控制,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提高公司治理和员工教育水平,才能有效遏制会计舞弊现象的发生,维护市场的稳定和公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舞弊是一个敏感而沉重的话题,它像一块毒瘤,时刻危险着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的良性发展。

同时舞弊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据称,美国联邦调查局将舞弊列为发展最为迅猛的犯罪行为,舞弊问题的严重程度使得联邦调查局每年需要投入约24%的经费来进行反舞弊的工作。

舞弊是指用欺骗的方式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包括人们能够设想的所有通过虚报以牟取利益的方法。

舞弊一般分为针对某组织(企业)实施的舞弊和某组织(企业)实施的舞弊两种,而企业实施的舞弊中最为常见的是财务报告舞弊。

本文将着重从企业财务报告舞弊产生的主要表现形式、造成的危害出发,提出防范、检查舞弊的几点粗浅见解,与同行商榷。

一、企业财务报告舞弊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危害性企业财务报告舞弊主要是指企业管理当局蓄谋的舞弊行为,主要目的是通过虚增资产、收入和利润,虚减负债、费用,粉饰企业的经营成果,来欺骗投资者和债权人,从中谋取私人利益。

主要表现形式有:①向财税部门和银行提供的财务报告不一致。

目前这种现象比较普遍,企业为谋求财政补贴或减免税收而向财税部门提供的财务报告和欲向银行谋求贷款提供的财务报告,所反映的销售收入、利润、存货、应收(付)账款等数据就会大相径庭。

②编造虚假利润,骗取上市资格,以欺骗投资者,进行圈钱。

企业欲取得上市资格,不惜在财务报告上做手脚。

如据成都某会计师事务所公布的案例反映,成都某企业在股票发行上市申报材料中称1996年度盈利5400万元。

经查实,该企业通过虚构产品销售、虚增产品库存和违规账务处理等手段,虚报利润15700万元,1996年实际亏损10300万元。

③虚报盈利,夸大业绩。

在国有企业中,这种现象尤为突出。

某些管理层受功利心驱使,为提高自身政绩、声誉和影响,授意编制虚假财务报告,骗取名利。

企业财务报告舞弊的危害性很大,它所制造的错误信息将严重误导各类决策者做出错误的决策;虚假的赢利或亏损报告将使国家资产流失,使企业股东、债权人、顾客及雇员的合法权益遭受侵犯,使其经济蒙受巨大损失。

而企业发生财务报告舞弊涉及的金额往往是也触目惊心的。

如美国施乐企业五年虚报收入60亿美元;我国的银广厦集团,1998年至2001年期间,累计虚构销售收入104962.6万元,少计费用4945.34万元,导致虚增利润77156.7万元。

这些舞弊现象涉及的金额之大,在对社会、国家及投资者个人造成极大伤害的同时,也可能导致社会公众对上市企业、中介机构乃至整个资本市场信心的丧失。

二、企业财务报告舞弊产生的原因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其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企业财务报告舞弊也不例外,主要有:(一)私欲膨胀,道德缺失舞弊者的动机直接驱使于其本人内在的动因,基于某种目的而实施故意的违法犯罪行为,最典型的动因来自于私欲膨胀带来的压力。

这里的私欲包括对政治地位提高的需求和对经济上的占有两方面。

有的企业管理层,为夸大自身工作业绩,从而提升政治地位,迫使企业编造虚假财务报告,使财务报告不仅有经济意义,而且具有政治意义。

同时作为社会组成元素之一的人,会有各种各样的需求,除了维持正常生活所需的正当的经济需求外,有的还因追求奢侈的生活方式、染上恶习或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等,使日常入不敷出,诸如此类需求都需要大量的经济资源的支持。

当一个人的需求超出了自身条件承受能力,严重的私欲膨胀,道德缺失足以促使舞弊者实施舞弊行为。

(二)制度不严,惩罚不力舞弊者之所以能实施舞弊,是因为有机可乘。

此处“机”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控制制度(措施)存在漏洞或缺陷,难以防范、发现舞弊。

舞弊者作假账,首先是瞅准该项控制制度(措施)存在的漏洞或缺陷;其次是会计控制系统是否严密,是否能使其舞弊行为不留痕迹,不被发现。

二是指给予某些企业管理层过大的权利,权利一旦失去控制,就会为犯罪创造条件。

财务报告舞弊一般由企业的管理层、决策层授意,财务人员实施,如多计存货价值、提前确认收入、隐瞒重要事项的披露等,只有企业管理层、决策层才能有权、有条件做到。

舞弊者如果缺少“机会”这个条件,是无法实施的。

另外惩罚不力也使舞弊者无所顾忌、胆大妄为。

目前针对财务报告舞弊适用的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明确,使舞弊的成本远低于收益;对财务报告舞弊惩罚力度不够,大多数以行政处分、罚款为主,使法律缺乏足够的威慑力。

(三)监管机制缺陷,诚信理念不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追本逐利是其本能,出现违规现象在所难免,但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进行纠偏。

然而,目前的监管机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如在税收、媒体、政法、银行、审计等等监管体制中,不管是站在国家还是企业的立场上行使监管职能,当财务报告供给链中管理层的利益与投资者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某些监管机构没有真正树立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重的理念,没有真正树立对国家、企业、个人诚信的理念。

如美国安然企业会计造假案的揭露,使人们对审计的诚信提出疑问。

诚信对于企业、个人也是一样。

守信用、讲信誉、重信义、恪守职业道德是企业和个人生存、发展的生命线。

如今社会格局多元化,特别是受分配不公、贫富不均,加上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因素的影响,社会各层次难免会存在不诚信现象,如果缺乏诚信理念,都会有可能出于各种动机为实现自身不同的利益,千方百计地实施舞弊行为。

三、企业财务报告舞弊的防范我们知道,如果舞弊案件一旦发生,在社会上造成的负面影响及给国家、投资者、债权人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而存在反舞弊措施与否,对国家或企业蒙受舞弊的损失会有很大影响。

因此,在反舞弊措施上首先要防范舞弊。

企业财务报告舞弊的防范主要是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增强法律威慑力、建立多元化监管机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等措施,确保企业正常、有序、安全的运转,使企业的各项目标顺利实现。

(一)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大对违规的处罚力度首先,完善制度是防范舞弊的根本,也是消除舞弊机会的手段之一。

制度是人们的行为准则,也是一种社会激励机制,不完善的制度为舞弊提供便利,只有符合要求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为防范舞弊提供合理的保证。

要防止舞弊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对于企业来说,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不仅要培养员工的自我控制意识,包括培养员工的诚信和良好的道德观、培养工作能力和经营风格等,而且还要建立员工之间、管理层之间、员工和管理层之间的相互控制机制,建立清晰的组织结构和有效的内部审计,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2、建立有效的会计系统。

有效的会计系统可以提供审计轨迹,使得舞弊能被发现或难以掩盖。

要建立有效、及时、完整的会计系统,以区分真实的舞弊和无意的错误。

3、建立适当的控制程序。

适当的控制程序可以减少舞弊的机会,企业要建立包括能提供资产的实物控制、恰当的授权制度和明确的职责分工等的控制程序。

其次,加大惩罚力度是防范舞弊的保障。

要区分不同的责任主体,强化责任者的责任者,明确责任分担标准,对舞弊者惩处。

明确区分法律法规的适用标准与范围,对舞弊者不仅依照《会计法》进行经济处罚,还需依靠法律的力量,该诉诸法律的绝不手软,该追究民事和刑事责任的绝不姑息,充分发挥法律法规各自的约束力,起到打击一小撮,教育一大片的作用。

(二)建立多元化监管机制,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1、恰当发挥政府职能的作用。

市场经济离不开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调节,当今世界,不存在没有任何政府监管的纯粹的市场经济,也不存在没有任何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

如国家某些政策、规章制度之间存在摩擦,会使得有些企业有机可乘,有空可钻。

政府应培育完善的监管环境,完善市场机制和法律体系,净化法律环境,以法律的震慑力防范舞弊。

2、加强独立审计职能。

我国的审计结构是由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组成,国家审计的重点是对政府宏观管理部门和国家重点建设资金的审计,对企业监督的力度不强;民间审计与被审企业间形成的被雇佣与雇佣关系,使得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难以充分发挥。

因此需进一步加强独立审计职能,笔者认为:①应引入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等制度,并正确处理好审计委员会和监事会等的关系。

因为我国的企业虽均设有内部审计机构,但其职责仅仅是对企业下属部门或单位按照企业管理层的安排进行内部审计,受制于企业经营者,独立性不强,对企业监督难有成效,而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等制度的引进有助于改变此现状。

②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使注册会计师对同一企业的职业服务内容不交叉;不在受聘企业任职;保持经济上的独立性,不受制于企业等等。

同时还要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法制建设和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监管。

3、强化内部监督机制。

要建立具备健全的制度体系的企业治理结构,实现高层管理人员控制经营,制度控制高层管理人员,强化高层管理人员的责任,约束高层管理人员行为,严格信息披露制度,强化信息对称性。

建立起企业内部人员相互监督机制或设立举报热线,使舞弊者时时处在“有人在监视我”的意识中,起到防范舞弊的作用。

(三)加强诚信理念教育,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风气、工作环境对舞弊的滋生有一定的影响。

如果社会存在着严重的信用危机,工作环境中到处充斥着假冒伪劣、权钱交易、贪污受贿,就会为做假账、出具虚假财务报告培植一块赖以生存的土壤。

因此:整个社会要树立良好的风气,形成相互信任的氛围。

目前“会计假账普遍、审计诚信严峻、会计审计诚信危机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要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赢得公众的信任,要从个人做起,每个人要实实在在地做足“本分”的工作,而不是以权宜之计搪塞,或以擦边球试探底线,只有将可信、诚实原则贯彻到底,才能建立公众信任的环境。

企业要加强诚信教育,创造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加强道德建设和诚信教育,只有潜移默化的诚信教育,才能使道德发挥效能,使员工在遇到巨大的经济利益与严肃的道德法律规范发生碰撞时,不至于迷失方向;要制定科学的制度,实行公开的政策,宣传行为准则或道德守则,并要求员工严格遵守,使制度和规则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企业财务报告舞弊的检查舞弊的检查主要包括发现舞弊和对舞弊的调查。

由于舞弊是一种不易察觉的违法犯罪行为,其从计划到实施再到被发觉一般需持续一段时间。

因此,企业财务报告舞弊的检查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了解、评价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防范舞弊的重要因素,但由于内部控制不充分、员工疏忽造成的内部控制失效,会给舞弊者提供机会。

在检查舞弊时,采取询问有关管理层和员工,抽取部分资料进行符合性测试等方式了解、测试和评价内部控制是否合理、有效,关注可能存在的舞弊信号或迹象,如会计系统不完善、管理当局承受着重大的压力、凭证和记录不齐全、经营或财务决策只有少数几个人决定,缺乏必要的控制和监督等现象表明内控存在漏洞,是舞弊检查需关注的线索。

(二)分析企业经营的敏感点1、关联交易。

目前关联交易有关联购销、受托经营、资金往来和费用分担等方式,是管理当局利用关联方交易掩饰亏损, 其发生大多是为了调节利润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