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对立知识梳理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练习题:第二单元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基础知识】知识点1契丹族与党项族1.契丹族: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___________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潢府。
他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________,国力不断增强。
2.党项族: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________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________、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____________。
知识点2辽与北宋的和战1.战:辽太宗时,占领________________,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____________晚期,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
________即位后,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________时,辽军大举攻宋,宰相________力劝皇帝亲征,皇帝勉强来到__________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2.和: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______。
澶州旧称澶渊,所以这次宋辽盟约称“____________”。
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________局面。
知识点3西夏与北宋的关系1.战:________称帝后,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宋,宋朝损失惨重。
连年的战争也使西夏遭受很大损耗。
2.和:北宋与西夏进行和谈,订立了__________,元昊向宋________,宋给西夏________。
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基础达标】1.下图是位于巴林左旗镇东南郊的上京临潢府遗址,这里曾是契丹建国之初设立的都城。
契丹政权的建立者是()A.元昊B.阿保机C.寇准D.安禄山2.他是党项族的英雄,贺兰山上的雄鹰。
他受汉文化的影响,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创制文字,积极吸取中原文化。
“他”是()A.松赞干布B.元昊C.阿保机D.尺带珠丹3.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剧中歌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A.寇准B.宋真宗C.宋高宗D.宋太祖4.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①阿保机称帝②赵匡胤建立北宋③宋夏和议④西夏建立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①②④③D.②①③④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习题3 (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步练习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选择题(共13小题)1.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前()A.北宋与金的争战 B.南宋与辽的争战C.北宋与辽的争战 D.南宋与金的争战2.对澶渊之盟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没有任何积极意义B.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C.有利于双方开展贸易D.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3.宋辽和议与宋夏和议的共同点是()①都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②都加重了少数民族人民的负担③都有利于北宋边贸的发展④都是在北宋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的前提下订立的。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4.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
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A.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B.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C.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5.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打击B.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C.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D.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6.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资料卡片,由于疏忽漏写了标题,请你根据卡片内容,帮他拟一个标题()A.澶渊之盟B.宋夏议和C.靖康之变D.宋金议和7.如图所示局面的出现发生在哪一事件后?()A.唐太宗大败突厥后B.澶渊之盟后C.靖康之役后苏辙:《栾城集》D.偃城大捷后8.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
下面对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局面示意正确的是()A.B.C.D.9.下列人物属于古代党项族的杰出统治者的是()A.完颜阿骨打B.忽必烈C.耶律阿保机D.元昊10.宋真宗时,针对辽的大举南犯,坚决主战的大臣是()A.寇准B.宗泽C.岳飞D.于谦11.某班举行辩论会,同学们的辩论题目中哪一个准确概括了两宋时期的特征()A.盛世危机B.短暂繁荣C.帝国中兴D.政权并立12.1005年,辽与北宋订立“澶渊之盟”: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答案见后)一、单项选择题1. 右图是上京遗址。
据文献记载,上京是契丹建国之初设立的都城,也是我国古代漠北地区的第一座都城。
契丹政权的建立者是()A. 元昊B. 朱温C. 耶律阿保机D. 赵匡胤2. 右图是北京通州辽代墓葬出土的酱釉马镫壶。
该壶用北宋定窑技术烧制,造型仿照皮水囊,扁身双孔,便于穿绳携带。
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A. 辽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B. 契丹族与汉族的文化交融C. 宋代都市生活的丰富多彩D. 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的统一3. 银川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凤凰城”的美誉。
银川在古代称为兴庆,它曾是下列哪一个少数民族政权的都城?()A. 吐蕃B. 南诏C. 西夏D. 渤海国4. 历史上很多少数民族首领都对民族交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夫西夏声明文物,诚不能与宋相匹,然观其制国书、厘官制、定新律、兴汉学、立养贤务……彬彬乎质有其文,固未尝不可与辽、金比烈!”材料中所评价的民族首领属于()A. 契丹族B. 羌族C. 女真族D. 蒙古族5. 《宋史》中记载:“夏之境土,方二万余里,其设官之制,多与宋同。
朝贺之仪,杂用唐、宋,而乐之器与曲则唐也。
”材料反映了西夏()A. 仿效唐宋制度B. 向宋朝臣服C. 创制了文字D. 全面汉化6. 辽、宋、西夏时期,是民族交融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
通过下面两幅图片可知,辽与西夏在向汉族学习的过程中()A. 创制文字B. 发展经济C. 改革官制D. 定制法律7. 金庸在其小说《天龙八部》中有一段描写丐帮帮主乔(萧)峰与群雄惨烈相斗的文字,导火索是群雄发现了乔(萧)峰是契丹人的身世。
发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 丐帮帮规不允许契丹人做帮主B. 当时契丹与北宋冲突加剧,双方处于战争状态C. 因为乔(萧)峰欺骗了大家D. 有人嫉妒乔(萧)峰,想找借口把他除去8.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共遵诚信,虔奉观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辽. 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巩固练习(word含答案)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与北宋并立的政权有()①辽②西夏③突厥④回鹘A.①②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④2.学生甲:“堂堂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妥协议和,不仅称兄道弟,还岁币绢帛,这难道不是一种耻辱?”学生乙:“客观上说,这次议和取得了通过战争没有取得的结果。
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双方之间再无大规模战事,礼尚往来、榷场贸易、互通有无,不也造福了百姓?”据此可知,两位同学谈论的“议和”出现在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A.宋、辽B.宋、夏C.宋、金D.辽、夏3.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
这说明()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削弱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C.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局面D.促进了北方畜牧业发展4.某历史兴趣小组对“宋辽之间、宋夏之间”的议和进行了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战争的状态B.宋王朝要交纳岁币C.导致南北对峙局面形成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5.考古学家在一座辽代契丹族公主墓中发现,墓门两侧的仿木结构,都采用了汉族的营造方式,上面的浮雕风格已深受宋朝画界的影响。
这一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的()A.农业生产的发展B.民族文化的交融C.民族战争的频繁D.海外贸易的兴盛6、宋辽“澶渊之盟”后,双方在边境设置的贸易机构是()A.市舶使B.宣政院C.榷场D.十三行7、五代后期,为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做出贡献的是:()A.隋文帝B.隋炀帝C.北周武帝D.后周世宗8、宋与辽、宋与西夏订立和议后,对双方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双方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B.加速了辽、西夏封建化的进程C.加强了民族融合D.加深了北宋的经济负担9、北宋为夺回被辽占领地区,几次北伐失败后采取了()消极防御政策A步步为营B守内虚外C分兵把守D虚内守外10、下列与北宋互市边境贸易的国家有()A后周辽B蒙古国西夏C辽西夏D南宋辽11.“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这段文字所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位君主()A.松赞干布B.元昊C.阿保机D.阿骨打12.宋真宗时,针对辽的大举南犯,坚决主战的大臣是()A.寇准B.宗泽C.岳飞D.于谦13.某班举行辩论会,同学们的辩论题目中哪一个准确概括了两宋时期的特征()A.盛世危机B.短暂繁荣C.帝国中兴D.政权并立14.1005年,辽与北宋订立“澶渊之盟”: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习题含答案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习题含答案一、知识结构1.填写下表2.契丹族和党项族1)10世初,契丹族首领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
2)11世纪前期,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建立政权,其首领称帝,定都,史称西夏。
3.辽与北宋的和战1)辽太宗时期,占领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冲突加剧。
2)宋太宗时期,北宋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政策。
3)到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城下,威胁都城开封。
宰相カ劝皇帝亲征,最终打败辽军。
之后,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双方保持和平局面,这次辽宋盟约史称“”。
4.西夏与北宋的关系称帝后,多次率军攻宋,宋朝被动挨打,损失惨重。
西夏虽然军事上屡屡获胜,但国力有限、连年战争使西夏也遭到很大损失。
后来,北宋和西夏议和,订立和约,向宋,宋给西夏。
二、巩固练习1.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制定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方针,结東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可是,北宋并没有恢复汉唐时期的疆域规模,而是出现了三国立的局面。
此时的三个王朝分别是()A.魏、蜀、吴 B.北宋、南宋、辽C.辽、北宋、西夏 D.金、西夏、南宋2.1974年春天,在沈阳市法库县的叶茂台村、农民赵鹏偶然发现了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墓。
后经考古专家鉴定,该墓所属年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个由契丹族建立的民族政权曾与北宋处于对峙局面,后签订澶渊之盟实现和平。
该民族政权是()A.辽 B.金 C.西夏 D.吐蕃3.他是党项族的英雄,建立西夏政权,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创制西夏文字。
他是()A.松赞干布 B.阿保机 C.元昊 D.阿骨打4.考古学家在一座辽代契丹族公主墓中发现,墓门两侧的仿木结构、都采用了汉族的营造法式,上面的浮雕风格已深受宋朝画界的影响。
这一发现最有助于我们研究()A.礼乐文明的确立 B.科举制度的沿革C.北魏孝文帝改革 D.农牧文化的交融5.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6.澶渊之盟在客观上的重要作用是()A.消除了民族矛盾 B.维持了相对长期的和平C.削弱了契丹势力 D.导致了北宋的灭亡7.“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二单元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时练(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辽大举进攻北宋时,在宰相寇准反对迁都退让下,亲征前线抵抗辽军的皇帝是()A.宋太祖B.宋太宗C.宋真宗D.宋仁宗2、1038年,称大夏国皇帝,建立西夏政权的是( )A. 元昊B. 耶律阿保机C. 寇准D. 石守信3、与北宋并立、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是( )A.吐蕃B.辽C.西夏D.金4、你知道金庸武侠名著《天龙八部》中丐帮帮主乔峰吗?他的身份被证实不是汉人.他是_______族建立的______国人,所以他生活在____代.()A.党项,西夏,宋B.契丹,辽,宋C.汉,北宋,宋D.蒙古,元,南宋5、陆游(南宋诗人)在《诉衷情》一词中写道:“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这里的胡是指()A、匈奴B、女真C、契丹D、党项6、宋辽和议与宋夏和议的共同点是()①都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②都加重了少数民族人民的负担③都有利于北宋边贸的发展④都是在北宋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的前提下订立的。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7、(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出现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融合加强 B.宋辽边境开设榷场 C.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D.岳家军的抵抗8、下列选项中属于契丹族建立政权措施的是()①建立政权,定都上京临潢府②创制文字③统一契丹各部④订立“澶渊之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9、下面连线搭配正确的是( )①辽——契丹族②西夏——元昊③阿保机——党项族④北宋——赵匡胤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10、在北宋与辽的澶州之战中,坚决请求皇帝亲自率兵征讨辽军的宋朝大臣是( )A.赵普B.寇准C.宋璟D.史思明11、岳飞在《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其中的“胡虏”和“匈奴”指的是A.匈奴统治者 B.女真统治者 C.契丹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12、以盟约的方式达成和解是解决纷争的方式之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9题;共9分)1. (1分) (2018七下·长春月考) 武侠小说《天龙八部》风靡一时,里面有大量情节描写了契丹与北宋的关系。
契丹政权的建立者是()A . 李世民B . 李渊C . 赵匡胤D . 耶律阿保机2. (1分)(2020·眉山) 北宋与辽、西夏既发生对峙战争,又一直进行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
在榷场,官府和商人交换各种商品,且数量很大。
这种态势()A . 源于辽夏夺取宋朝土地人口B . 使辽宋夏处于长期战争状态C . 加深彼此了解促进民族交融D . 表明落后民族征服先进民族3. (1分) (2017七下·雅安期末) 战争时,皇帝御驾亲征往往能稳定军心,鼓舞士气。
北宋时,宋真宗亲征澶州城就使得北宋军队打退了辽军,当时力劝皇帝亲征的宰相是()A . 魏征B . 寇准C . 宋璟D . 房玄龄4. (1分) (2018七下·苏州月考) 现在网上颇为流行历史穿越小说。
假如小明同学成功穿越,到了古代一个都城,这里人烟稠密、商业繁荣,读书人在茶楼酒肆高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几个商人用纸币交易大宗丝绸生意,索取“岁币”的契丹和西夏使者纵马狂奔,全不顾在“瓦肆”游玩的百姓的安全,路人脸上显出愤愤之色。
据此可推断,小明应该是穿越到了()A . 唐都长安B . 北宋东京C . 南宋临安D . 元朝大都5. (1分) (2020八上·湛江开学考) 金庸在《天龙八部》中有一段描写丐帮帮主乔峰与群雄相斗的惨烈文字,导火索是群雄发现了乔峰是契丹人的身世。
你觉得发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 . 当时契丹与北宋冲突加剧,双方处于战争状态B . 因为乔峰欺骗了大家C . 丐帮帮规不允许契丹人做帮主D . 有人嫉妒乔峰,想找借口把他除去6. (1分) (2020七下·安丘期末) 下列对澶渊之盟的认识,正确的是()①宋辽关系史上由战到和的转折点②北宋政府牺牲人民利益换取苟安局面的产物③客观上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A . ①②B . ①②③C . ②③D . ①③7. (1分) (2019七下·闽侯期中) 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的上京遗址刻着一首诗:“赤峰辽国第一京,寂寞犹在忆皇城。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同步练习 有答案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选择题1.郭靖和杨康是《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
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的是()A.西夏建立B.澶渊之盟C.金灭北宋D.元朝建立2.辽、宋、夏、金时期最突出的历史阶段特征是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其中,建立了西夏政权的是()A.契丹族B.党项族C.女真族D.蒙古族3.下列事件是先后顺序是()①契丹国建立②北宋建立③西夏建立。
A.①②③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②①4.苏辙《栾城集》中提到:“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这里的“蕃汉”是指()A.西夏、北宋B.吐番、唐C.金、南宋D.辽、北宋5.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以我国历史上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为背景,契丹人萧峰是剧中主要人物之一。
在10世纪初,统一他们各部的首领是()A.耶律阿保机B.赵匡胤C.元昊D.耶律德光6.按照和约,北宋要给辽、西夏岁币。
下列对岁币的理解错误的是()A.促进我国北方地区的发展B.促进了和约双方的边界贸易C.给北宋换来了永久的和平D.给北宋人民增加了沉重负担7.图中的货币分别为契丹货币和西夏货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契丹和西夏()A.都在同一区域建立的政权B.都是由同一民族建立的政权C.都与中原文化联系密切D.都受到少数民族的影响8.下列人物和及其建立的政权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耶律阿保机﹣﹣金B.完颜阿骨打﹣﹣辽C.赵构﹣﹣北宋D.元昊﹣﹣西夏9.在宋辽澶州之战中,力主坚决抵抗的是()A.宋真宗B.宋太宗C.石守信D.寇准10.为了写一篇论文,小明同学阅读了《契丹的兴起》《陈桥兵变》《辽、西夏、宋的战与和》等书籍,对此你认为他论文的题目应是()A.民族政权的并立 B.国家的统一C.民族政权的繁荣 D.中华大家庭的团圆二非选择题1.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 1 )填写出图中A、B表示的政权名称。
A:_____B:_______( 2 )a、b表示这两个政权的都城,填写出a、b表示的都城名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知识点+练习
【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知识点+练习一、契丹族与党项族1.契丹族(1)生活区域:游牧在我国北方的民族。
(2)建国: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辽太祖)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有时称契丹,有时称辽),都城在上京临潢府。
(3)统治: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2.党项族(1)生活区域: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后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
(2)建国:11世纪前期,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3)统治: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创制西夏文字。
二、辽、北宋、西夏的和战★★★★1、北宋与辽一澶渊之盟(1)背景:宋真宗时,澶州之战,寇准力劝宋真宗亲征,宋军击退辽军。
(2)内容: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给辽岁币。
(3)评价:①“澶渊之盟”是宋辽双方均势的体现,它对宋辽两国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②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③对辽来说,“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
④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宋辽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
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2、西夏与北宋的关系(1)战争:元昊称帝后,多次进攻北宋,北宋节节败退,但西夏损失亦很大。
(2)议和:北宋与西夏订立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宋夏边境贸易兴旺。
3.如何正确认识北宋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1)宋辽、宋夏之间有战有和,和战交错,但“和”始终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
(2)辽宋、宋夏之间的战争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兄弟之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别,但无侵略与反侵略之说。
它给中原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也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易混辨析“澶渊之盟”与宋夏和约的异同点有哪些?异:宋与辽结为兄弟之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练习题【word版】无答案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单选1.下列人物和及其建立的政权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耶律阿保机--金B.完颜阿骨打--辽C.赵构--北宋 D.元昊--西夏2.在宋辽澶州之战中,力主坚决抵抗的是()A.宋真宗 B.宋太宗C.石守信 D.寇准3.关于澶渊之盟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澶渊之盟是北末与西夏国签订的盟约B.盟约订立于1005年C.订立的背景是北宋军队在澶州之战中获胜D.澶渊之盟订立后,双方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有利于经济的发展4. 10世纪初,契丹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A.宋B.辽C.西夏D.金5.以下哪一项不是宋、金议和的规定()A.南宋向金称臣B.宋金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为界C.南宋向金送纳岁币D.金将都城迁到燕京,改名中都6. 1005年,结束紧张的战争状态,达成澶渊之盟的双方是()A.辽与西夏B.辽与南宋C.宋与西夏D.辽与北宋7. 11世纪前期,西夏建立。
它的建立者是()A.耶律阿保机B.元昊C.铁木真D.阿骨打8.对东北地区的开发作出重大贡献的少数民族有①契丹②女真③突厥④吐蕃()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图中的货币分别为契丹货币和西夏货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契丹和西夏()A.都在同一区域建立的政权B.都是由同一民族建立的政权C.都与中原文化联系密切D.都受到少数民族的影响10.澶渊之盟是哪两者之间的盟约()A.北宋与西夏B.北宋与辽C.南宋与金D.南宋与西夏11.战争时,皇帝御驾亲征往往能稳定军心,鼓舞士气。
北宋时,宋真宗亲征澶州城就使得北宋军队打退了辽军,当时力劝皇帝亲征的宰相是()A.魏征B.寇准C.宋璟D.房玄龄12.如图为中国古代多民族政权并立形势图。
据此判断,下列历史事件与图中①处的政权相关的是()A.戚继光抗倭B.赵光义攻辽 C.岳飞抗金D.文天祥抗元13.宋辽“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争。
”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的出现,是由于()A.玄武门之变B.陈桥兵变C.澶州之战D.澶渊之盟14.“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轼:栾城集).出现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融合加强B.宋辽边境开设榷场C.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D.岳家军的抵抗15.澶渊之盟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
精品解析: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练习题(解析版)
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1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练习题1. 建立西夏的党项族是下列哪个民族的一支( )A. 匈奴族B. 鲜卑族C. 契丹族D. 羌族【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建立西夏的党项族属于羌族,D 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
2. 下列各项按政权建立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北宋、辽、西夏B. 北宋、西夏、辽C. 辽、北宋、西夏D. 辽、西夏、北宋【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916年阿保机建立辽;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
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辽、北宋、西夏,故此题选C 。
3. 如用一句话来概括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关系,最准确的一项是( )A. 战争频繁,冲突不断B. 和平共处,共同发展C. 时战时和,以和为主D. 闭关锁国,互不往来【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004年辽、北宋澶州之战,1005年澶渊之盟,宋辽达成一百多年的友好局面;1044年西夏与宋和议,双方友好,北宋与辽、西夏之间时战时和,以和为主。
C 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
学_科_网...4. 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宋辽之间、宋夏之间“议和”的共同点( )A. 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B. 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C. 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共处D. 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答案】D【解析】1005年辽宋签订“澶渊之盟”,即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岁币’; 1044年宋夏议和,即夏对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等“岁币”;宋辽之间、宋夏之间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共处;宋金和议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D 项符合题意,故此。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练习题
第7课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一、选择题1.以盟约的方式达成和解是解决纷争的方式之一。
结束宋辽之间战争状态的盟约是() A.绍兴和议B.澶渊之盟C.宋辽协议D.雁门关协议2.下面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某个政权的名称。
与辽政权订立澶渊之盟的是( )A.①B.② C.③ D.④3.宋代军队战斗力低下,与辽、西夏、金的战争往往以付出一定的代价议和,最终被少数民族所灭,然而,历史学家陈寅恪对宋代文化给以极高赞誉“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宋代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开拓创新的史学著作,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确属中国文化之瑰宝。
由此观之,宋代()A.文武兼备B.重文轻武C.重武轻文D.以文驭武4.下图是北京通州辽代墓葬出土的酱釉马镫壶。
该壶用北宋定窑技术烧制,造型仿照皮水囊,扁身双孔,便于穿绳携带。
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A.辽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B.契丹族与汉族的文化交融C.宋代都市生活的丰富多彩D.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的统一5.下列关于两宋时期少数民族首领和其所建立政权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阿保机——契丹B.元昊——西夏C.阿骨打——金D.铁木真——辽6.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
这项政策是()A.重农抑商B.重文轻武C.和亲会盟D.闭关锁国7.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8.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960年1005年1038年1044年1125年1127年1140年1141年北宋建立宋辽订立澶渊之盟西夏建立宋夏达和议金灭辽金灭北宋南宋取得邺城大捷南宋与金签订和约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B.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9.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岳飞抗金”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A.中华文明的起源B.统一国家的建立C.多民族政权的并立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10.下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A.卫青北击匈奴B.岳飞抗金C.文天祥抗元D.戚继光抗倭11.“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项与此无关()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B.宋真宗御驾亲征,打退辽军C.北宋应允给辽岁币D.宋辽以淮水至大散关为界12.“无言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练习题(含答案)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 契丹族与党项族1.契丹族( 1 )生产生活:契丹族是生活在北方的游牧民族,到9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产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
( 2 )建立政权: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潢府。
( 3 )统治: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2.党项族( 1 )生产生活:党项族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原属羌族的一支。
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 2 )建立政权: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 3 )统治: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文字。
知识点2 辽与北宋的和战3.概况: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宋太祖晚期,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
宋太宗即位后,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4.澶渊之盟( 1 )背景: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北宋朝廷一片恐慌。
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 2 )内容: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
澶州旧称澶渊,所以这次宋辽盟约称“澶渊之盟”。
( 3 )作用: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知识点3 西夏与北宋的关系5.战争:元昊称帝后,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宋,宋朝被动挨打,节节败退,损失惨重。
西夏虽在军事上屡屡获胜,但由于立国时间短,人力和物力有限,连年的战争使西夏遭受很大损失,人民处于困苦之中。
6.议和( 1 )内容:北宋与西夏进行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 2 )作用: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课堂基础达标知识点1 契丹族与党项族1.“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练习题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综合测评题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选择题1.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
这说明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削弱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C.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局面D.促进了北方畜牧业发展2.“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尊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C.以后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3.10世纪初,契丹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A.宋B.辽C.西夏D.金4.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
下面对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局面示意正确的是A.B.C.D.5.宋辽和议与宋夏和议的共同点是①都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②都加重了少数民族人民的负担③都有利于北宋边贸的发展④都是在北宋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的前提下订立的。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6.在北宋与辽的澶渊之战中,坚决请求皇帝亲自率兵征讨辽军的宋朝大臣是A.赵普 B.寇准 C.岳飞 D.韩世忠7.北宋时,“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而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能及矣。
”这反映了当时政府:A.渴望收回幽云地区 B.崇武抑文 C.委派文官主持军务 D.重文轻武8.“(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体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出现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交流、融合加强B.宋、辽边境开设榷场C.宋辽订立澶渊之盟D.岳家军的抵抗9.宋、西夏、辽是多民族纷争和融合的时代。
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显示了各民族风俗的丰富多彩,并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这一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A.地方军阀割据B.南北政权对峙C.民族政权并立D.战乱不息10.宋辽议和、宋夏议和从本质上看,反映了A.北宋政府腐败无能,软弱可欺B.宋、辽和西夏都想在三个政权并立中趋利避害C.历史上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各民族和平共处、共同繁荣的主流民族关系D.三个政权谁都吞并不了谁11.同学们在讨论“澶渊之盟”,小华说:“是宋真宗的软弱和北宋政府的无能造成的。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检测题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检测题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检测题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检测题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七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检测题1、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的是()A.阿保机 B。
阿骨打 C。
元昊 D。
赵匡胤2、宋真宗时,辽军大举进攻北宋,主张坚决抵抗的北宋宰相是:( )A、秦桧B、寇准C、阿保机D、岳飞3、与北宋并立的西夏政权是下列哪一民族建立的()A、党项族B、契丹族C、蒙古族D、女真族4、澶渊之盟是北宋与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签订的协议( )A、金B、西夏C、辽D、蒙古5、澶渊之盟是下列那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 )A.北宋与辽 B。
北宋与西夏 C。
南宋与金 D。
南宋与西夏6、你认为澶渊之盟的积极影响应该是()A.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B.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C.维持了宋辽长期的和平关系,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D。
扭转了北宋初年与辽国斗争的不利局面7、宋辽、宋夏和议的共同之处是()A、少数民族的军队撤走B、划定边界C、宋对少数民族政权称臣D、宋向少数民族政权送岁币8、、阅读材料:宋军打退辽军以后,双方相持,势均力敌,辽没有取胜的希望,建议议和。
北宋答应每年送给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
(1)材料中宋军打退辽军是指哪次战役?这次战役中亲征的皇帝是谁?(2)宋辽之间的这次议和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检测题答案:1、A2、B3、A4、C5、A6、C7、D8、(1)澶州之战宋真宗(2)澶渊之盟。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练习题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1.下图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的上京临潢府遗址,这里曾是契丹建国之初设立的都城。
契丹政权的建立者是( )A.元昊B.阿保机C.寇准D.安禄山2.他是党项族的英雄,贺兰山上的雄鹰。
他受汉文化的影响,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创制文字,积极吸取中原文化。
“他”是( )A.松赞干布B.元昊C.阿保机D.赤德祖赞3.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剧中歌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 )A.辽太宗B.宋真宗C.宋太宗D.宋太祖4.绘制历史简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它能将复杂的历史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
下面哪幅历史简图反映了澶渊之盟订立时的情况( )A B C D5.《天龙八部》是武侠小说宗师金庸的经典作品。
金庸创作该小说依托的历史背景是( )A.汉与匈奴的和战B.魏、蜀、吴三国鼎立C.北宋与辽、西夏的并立D.南宋与金的对峙6.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②赵匡胤建立北宋③宋夏和议④西夏建立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①②④③D.②①③④7.许多诗词当中都可以找到历史的影子。
有一首描写契丹人生活的诗写道:“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①契丹族是一个游牧民族②契丹人居住在营帐里③契丹族人过的是定居生活④契丹人靠打猎为生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8.元昊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少数民族首领。
他建立政权后采取的统治措施包括( )①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②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③大力发展科举制度④创制西夏文字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9.观察下图《契丹货币》与《西夏货币》,据图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A.契丹与西夏都同北宋订立了和约B.契丹与西夏都效仿中原制度建立官制C.契丹与西夏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D.契丹与西夏都与中原文化联系密切10.“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章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练习题【word版】无答案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单选1.以盟约的方式达成和解是解决纷争的方式之一。
结束宋辽之间战争状态的盟约是()A.绍兴和议 B.澶渊之盟 C.宋辽协议 D.雁门关协议2.北宋时期招抚梅山蛮,在梅山地区设置了两个县,其中属于现益阳市境内的是()A.桃江县B.安化县C.南县D.新化县3.下面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某个政权的名称。
与辽政权订立澶渊之盟的是()A.①B.②C.③D.④4.宋辽“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乐,不乐战争。
”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的出现,是由于()A.岳飞抗金B.澶渊之盟C.宋夏和议D.宋金和议5.山西民间有“六郎站在雁门关,一箭射到大青山(位于内蒙古)”的传说。
下列对这一传说的理解,说法最合理的是()A.杨六郎勇武过人,这种传说完全可能发生B.当时与杨六郎发生冲突的是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军C.历史传说多虚拟夸张,不可作为历史研究资料D.传说虽有夸张,但可以推测出北宋与北方民族处于战争状态6.澶渊之盟是哪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A.南宋与金B.北宋与辽C.北宋与西夏D.西夏与辽7.对澶渊之盟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没有任何积极意义B.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C.有利于双方开展贸易D.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8.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前()A.北宋与金的争战B.南宋与辽的争战C.北宋与辽的争战D.南宋与金的争战9.辽、宋、夏、金时期最突出的历史阶段特征是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其中,建立了西夏政权的是()A.契丹族B.党项族C.女真族D.蒙古族10.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与其建立者对应正确的是()A.契丹--耶律阿保机B.金--元昊C.辽--完颜阿骨打D.西夏--努尔哈赤11.如图为辽、西夏与北宋政权并立局面的示意图。
其中正确的是()A.B.C.D.12.如图能反映北宋时少数民族并立状况的是()A.B.C.D.13.下列对澶渊之盟的分析和认识,正确的是()①宋辽关系史上由战到和的转折点②北宋政府牺牲人民利益换取苟安局面的产物③客观上维持了较长久和平④暴露了北宋统治的腐败。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基本知识点检测新人教版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契丹族与党项族1.契丹族: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_______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________临潢府.阿保机建国后,________,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2.党项族: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________称大夏皇帝,定都________,史称西夏。
元昊仿效________,订立________、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西夏文字。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3.战:________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________下,威胁都城开封,北宋朝廷一片恐慌。
宰相________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4.和: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________,史称“________”.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5.战:________称帝后,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宋,宋朝被动挨打,节节败退,损失惨重。
6.和:北宋与西夏进行和谈,订立了宋夏合约,________向宋称臣,宋给西夏________。
议和后,宋夏边界________.答案:一、1。
耶律阿保机上京发展生产2。
元昊兴庆府唐宋制度官制二、3。
宋真宗澶州城寇准4。
岁币澶渊之盟三、5。
元昊元昊6. 岁币贸易兴旺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对立
知识要点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1.到__________,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产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
2.“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
”这首诗
涉及“青牛白马”的传说描绘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生活?( )
A.契丹族
B.党项族
C.女真族
D.羌族
3.契丹各部最初互相征战,犹如一盘散沙,完成契丹各部统一的首领是( )
A.松赞干布
B.元昊
C.耶律阿保机
D.耶律德光
4.下列不属于耶律阿保机施政举措的是( )
A.创制文字
B.建立契丹政权
C.发展生产
D.占领燕云十六州
5.建立西夏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
A.鲜卑族
B.匈奴族
C.党项族
D.契丹族.
6.11世纪前期,建立西夏政权的人物是( )
A.耶律阿保机
B.元昊
C.完颜阿骨打
D.耶律德光
7.元昊的施政举措有( )
①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②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
③命人仿照汉字字体,创制西夏文字④率军攻打澶州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知识要点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8.燕云十六州是五代后唐将领_____割让给契丹的,当时契丹的统治者是________。
9.1004年宋辽澶州之战中,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这位皇帝是( )
A.宋高宗
B.宋太宗
C.宋神宗
D.宋真宗
10.辽宋之间的“澶渊之盟”,在客观上所起的最重要的作用是( )
A.削弱了契丹的势力
B.维持了长期平衡
C.消除了民族矛盾
D.加速了北宋灭亡
11.在位期间向辽发动数次战争却遭到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的皇帝是( )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神宗
12. “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
这说
明( )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打击
B.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C.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宋辽之间保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曹利用与韩杞至辽军帐,辽复以关南故地为言,利用辄沮之,且谓曰:“北朝既兴师寻盟,若岁希南朝金帛之资以助军旅,则犹可议也。
”...辽主及萧太后闻之,意稍怠,但欲岁取金币,利用许遗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议始定。
——《续资治通鉴》
(1)材料中的“北朝”“南朝”分别指哪两个王朝?
(2)历史上把这次议和称作什么?和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谈谈你对这次议和的看法。
知识要点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14.北宋在历史上被称为“弱宋”,与辽、西夏签订了和议。
下列不属于宋夏和议相关的史实是
( )
A.西夏元昊向宋称臣
B.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C.北宋派兵镇压西夏起义
D.宋朝给西夏岁币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迄今井邑犹荒凉,居民生资惟榷场。
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相经商。
——(宋)刘迎什么是榷场?有何作用?
※※※※※※※※※※※※※※※※※※※※※※※※※※※※※※※※※※※※※※※※※※※※※※※※※
【参考答案】
1.9世纪后期
2.A
3.C
4.D
5.C
6.В
7.A
8.石敬塘辽太宗
9.D
10.В
11.B
12.D
13. (1) “北朝”指辽;“南朝”指北宋。
(2) 历史上称“澶渊之盟”。
内容:辽军撤兵,宋朝给辽岁币。
(3)对辽来说,议和使辽军安然脱险,还获得大量钱物;对北宋来说,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
币成为朝廷财政和人民生活沉重的负担。
此次议和也有积极的一面:辽宋间的战争结束,双方长期保持相对和平的局面,边境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得到加强。
14.C
15.榷场是在宋与辽、宋与西夏的交界处开设贸易的场所。
作用:边界贸易的往来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