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叶辛《孽债》的艺术特色

合集下载

论叶辛《孽债》的艺术特色

论叶辛《孽债》的艺术特色
性 。少 数 民 族语 言 “ 梁 曼 诚 向 寨上 的小 普 毛 借 了 辆 单 车 ” 、 “ 特 意 去买来 ‘ 埋豪拉 ’ 学着做竹筒 饭给他吃 ” , 这些少 数民族语 言 . 让 我们觉得有趣 , 我 们 有 种 身 临 其 境 的感 觉 , 那 些 话 会 经 常 出 现在
辽 宁 锦 州 1 1 0 1 2 2 7 ) ( 渤 海 大 学 文 理学 院 文 法 系 l 1 级 2班
作 技 巧 的 艺术 特 征 。
摘要 : 本 文揭 示 了《 孽债》 的 主题 思 想 , 然后从环境描写 、 人 物刻画、 写作 手 法等 三 方 面 来试 论 《 孽债》 这篇 小说 中 的 环 境 、 人 物 以及 写
2 人 物 刻 画
上 海方 言 “ 鱼鳞天 , 不 雨 也 疯癫 。 ” 、 “ 倒 卖 紧俏 电影 票 , 被 ‘ 刮 散’ 的票 贩 子 咬 了 出 来 ” , 这 些 上 海 方 言 体 现 的上 海 城 市 的 特 色 . 也 是 一 个地 域 的显 现 。 通 过 用上 海 方 言 , 显示 出 了 《 孽债》 的逼 真
《 孽债》 的艺 术 特 征 。
1 环 境 描 写
“ 返城” 的生活 , 这些碰撞在一起 , 给 我 们 带 来 不 一 样 的体 验 。城

乡观 念 的碰 撞 产 生 了~ 系列 问题 , 《 孽 债 》 就 通 过 对 这 些 问题 的 描 写 ,给 我 们 不 一 样 的 视 野 。一 个 是 在农 村 的妻 子 韦秋 月 的 贤
第 1 l 卷 第 4期
V 0 1 . 1 1 N o . 4


写 杂

Re a d a nd W r i c e Pe r i o di ca 1

知青文学在新时期中永生

知青文学在新时期中永生

知青文学在新时期中永生作者:郑锋来源:《教师·理论研究》2009年第09期摘要:叶辛的小说《孽债》是新时期“知青小说”的一部开拓之作。

《孽债》无论在题材上、写作技法上,还是在剖析人生这一层面上,都比以往的“知青小说”有所突破。

关键词:新时期;知青小说;叶辛;《孽债》叶辛是知青作家的代表之一,在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期间,每个时期都有其代表作。

他把自己的支边经历孕育于小说之中,取得了成功,尤其是其90年代的代表作《孽债》,无论在视角选择上、创作技法上,还是在剖析人性这一层面上,都比以往的“知青小说”有所突破,不愧为新时期“知青小说”成功之作,展露了新时期“知青小说”的曙光。

一、主客观交合的结晶叶辛的《孽债》创作并发表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

结合当时时代大背景而言,宏观上,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日益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改革开放处于社会转型期,它不仅为作家的成长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外部条件,而且多种矛盾的聚集与撞击也为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宏富的思想,启迪着作家的思维。

《孽债》的成功也得归因于作家的自身因素。

知青作家“并非纯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

他们只不过是些仅读几年初高中的青年学生而已。

他们没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那种根深蒂固的文人秉性”。

[1]叶辛就是众多知青作家中极普通的一位,但是他酷爱文学写作。

正是出于对文学的喜爱,他才全身心投入文学创作中,无论环境如何改变,也改变不了他的这一秉性。

相反,环境的变更更能给他的创作带来灵感和启发。

《孽债》就是把不断创作的经验积累和长期对生活的观察付诸于笔端的结晶。

二、成功的继承叶辛身处当代文学发展和演变的大潮中,不自觉地受到了各种创作流派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或是借鉴,或是转化。

90年代的《孽债》就是作者不断借鉴和继承的结晶。

(1)《孽债》继承了“新写实”小说的选材角度和情感态度。

“新写实”小说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其基本特点是“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2]其小说注重对改革开放后产生于各种社会问题之上的社会心理和人生世相的描绘,刻意描写社会、人生的灰色,往往表现主人公的困扰和生之烦恼;手法上,“新写实”小说追求原生态的真实,倡导客观化的叙述,即从情感的“零度”来写作,以使小说成为生活的记录或实录。

叶辛

叶辛

叶辛畅写“问世间情”作者:徐忠友来源:《中华儿女》2014年第23期作为“文革”结束后涌现的知青作家群中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创作的“知青三部曲”深入刻画了一代人几十年的人生轨迹,受到读者和评论界的高度关注“三十五年前,当我创作长篇小说《蹉跎岁月》的时候,有出版社的编辑劝我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怎么写小说啊?上面还在提倡要到农村去,客观上一批知识青年都在回城,你写出来,出版社怎么会出,出版社的编辑也无法把握。

‟我也为此困惑了很久,但是我后来想,我要写的都是我生活当中体验过的插队落户的生活,只要准确地把我们这一代人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捕捉时代的新意,是会有读者的,所以,我还是把《蹉跎岁月》写了出来。

事实证明,《蹉跎岁月》发表、出版,尤其是改编成电视剧以后,受到了广泛的欢迎……”2014年10月15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在座谈会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的一番发言,引发习近平对自己知青岁月的回忆:“我和叶辛同志都是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一辈,你是在南方的贵州,我是在陕北黄土高原。

从延安坐卡车到县城延川,延川坐卡车到公社,这一路过去,那可比现在这PM2.5难受多了,我有一天开玩笑我说那叫PM250。

我觉得写这些东西才是真实的生活,当时我们有这样的经历,我们也看到有这样的现象,这是活生生的。

”作为是“文革”结束后涌现的知青作家群中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叶辛创作的“知青三部曲”《蹉跎岁月》、《孽债》和《客过亭》深入刻画了一代人几十年的人生轨迹,受到读者和评论界的高度关注。

而2014年5月,叶辛长篇小说新著《问世间情》出版,在这部新作中,他将关注的眼光投向当下“新上海人”中的底层劳动者。

这意味着叶辛今后的创作将更关注现实生活和底层人群,因为无论是他的人生还是文学创作经历,都是从社会最底层开始跋涉的。

从“知识青年”到文学青年2010年10月下旬,叶辛在杭州高级中学举行的“西湖杯”全国青少年文学征文活动颁奖大会后,作为颁奖嘉宾的他为获奖的中小学生上了一堂“如何写作文”的课,他曾谈到最初读书与创作的情况:“我插队的时候,常把一本书对着阳光看,同一知青点的知青问我干什么,我说想读出书的奥秘来。

听《品味书香》,使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听《品味书香》,使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龙源期刊网
听《品味书香》,使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作者:杜奔新
来源:《北京广播电视报》2018年第35期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晚间节目《品味书香》是我喜欢的节目之一,主持人小马语言朴实,感情真挚,主持读书节目游刃有余。

最近,小马还出版了新作《我走了很远的路,才来到你的面前》,介绍自己由一名汽车修理工逐步成为央广主持人的心路历程,对“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名言做了生动的诠释。

《品味书香》节目每天邀请一位作家或者作者来到直播间,推荐新书以及创作感受。

节目播出过程中,听众还可通过微信、微博参与互动,发表感受,听众与广播有机融合,气氛热烈,粉丝众多。

印象比较深刻的如北京读书形象大使、金牌阅读推广人崔岱远介绍《一面一世界》;北京电台主持人刘思佳介绍新书《闲着》等,都很有收获和启发,从而进一步激发了阅读的兴趣。

8月23日,主持人小马邀请作家叶辛来到直播间,分享了《蹉跎岁月》《孽债》《家
教》的创作经历和体会,并介绍了新近的作品,让听众再次感受到著名作家的内心世界以及创作的辛苦。

《品味书香》作为媒介紧紧扣住“品味”二字,细品书中的经典内容和环节。

晚间二十一点,您可以关注一下文艺之声《品味书香》节目,感受小马醇厚的声音,零距离接触作者,感受书香韵味。

《品味书香》成了我了解新书、好书的窗口。

浅谈叶辛知青文学作品

浅谈叶辛知青文学作品

浅谈叶辛知青文学作品《孽债》的悲剧性
摘要:知青文学反映的基本都是“文革”那一特定年代的事情,这个年代的事情对知青来说是一个痛,当作家怀着复杂的心情回忆那些日子,那总是悲剧性的,知青年代的悲剧总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

本文就叶辛的《孽债》知青文学作品,探讨该作品的悲剧性。

关键词:
“朱观潜说;‘悲剧的主角只是生命的狂澜中一点一滴,他牺牲了性命也不过一点一滴的水归原到无涯的大海。

在个体生命无常中显示出永恒生命的不朽,这是悲剧的最大的使命,也就是悲剧使人快意的原因之一。

’”①。

初中语文文学讨论(现当代文学)叶辛性是时代的另一张面孔

初中语文文学讨论(现当代文学)叶辛性是时代的另一张面孔

叶辛:性是时代的另一张面孔《孽债》作者再出新作,宣传中《华都》势欲超越《废都》近日,曾经因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孽债》被改编为电视剧,而轰动一时的上海作家叶辛,最近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了9年来第一部长篇小说《华都》。

这部小说不再着笔于他熟悉的知青生活,而是描写了一些当下生活背后肮脏、卑琐的暗流。

而且作者还对性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和刻画。

叶辛的这次转型是一种炒作还是一种新的创作尝试呢?新京报:《华都》距离你上一次出版长篇已经将近9年,它是不是实现了你对优秀长篇小说的要求?叶辛:我对这部小说的构思开始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动笔的时间为2000年,到2003年11月份写完。

这部长篇是我比较慎重完成的一部作品,交稿之前我自己又完整地读了4次。

但是到底是不是一部优秀的长篇,要凭读者自己的感觉。

之所以有写这样一部小说的愿望,是因为我发现所有写上海的小说几乎都在写上海的弄堂、上海的石库门;年轻一代在写上海的酒吧、高级写字楼。

我觉得这不是上海的全部,外滩灰色的楼群同样代表了上海,我希望自己能从这个角度关注上海的当代人。

所以,《华都》这部小说的故事发生在华都大楼,大楼就坐落在繁华的上海黄浦区。

还有一个原因,19岁以前我生活在上海,生活在繁华的黄浦区。

之后,我在贵州生活了21年,又回到上海之后我发现自己用另外一副目光看我熟悉的的上海。

这两种目光交错出一种独特的视角,我一直有从这个视角表现自己故乡的欲望。

新京报:这部现实主义题材的小说,写得是一些我们熟悉的人物:电台女主持人、学者、下岗女工、成功女商人,在小说中这些人物的生活都或多或少地掩藏着肮脏、不可告人的黑暗地带,在你的笔下现实生活是不是太黑暗了?叶辛:这正是我想通过小说的人物,特别是主人公姚征东展示和反映的东西。

如同巍峨的大山有朝阳的一面,也必然有背阴的一面。

任何一个辉煌的人物背后,都可能有他肮脏的隐私或者私生活。

我举个例子,前段时间影星施瓦辛格竞选美国加州州长过程中,被人揭发曾经对6位女性有过人身侵犯和性骚扰。

后知青时代的命运叙事

后知青时代的命运叙事

后知青时代的命运叙事作者:郑崇选来源:《社会科学》2008年第05期摘要:叶辛的长篇小说创作一直致力于命运叙事的书写,在命运的浮沉当中折射时代的变化。

作为后知青时代的现实主义文本,通过两代人命运展开的参照、情感状态的变化以及文本历史感的建立,《孽债Ⅱ》为我们建构了知青下一代的当代命运变迁。

时代经验与性格逻辑的自然契合,成就了文本自身独特的审美品格,却也遮蔽了某种内在的生存冲突。

关键词:《孽债Ⅱ》;命运叙事;情感状态;历史感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5833(2008)05-0144-08作者简介:郑崇选,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上海200235)20世纪60年代发生在中国大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曾经以理想和时代的名义改变了整整一代人的命运走向,并且长时期制约着那一代人的思想、精神、行为乃至由此而形成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对当代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那一段至今我们也无法断然定论的历史岁月因其呈现的特殊人类生活经验,让之后的许多中国作家魂牵梦萦,作为这一段历史投影和艺术关照的知青书写从来就不曾间断过。

如果说我们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和彻底落幕之前的一段历史称为知青时代的话,那么后知青时代的概念也就易于理解了。

对于具体的时间界限,我们可以把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作为后知青时代的开端。

知青时代和后知青时代并不是两个可以广泛指称的概念,它们的有效性也仅仅止于关于知青和知青相关的时代经验的书写。

知青时代的文学书写直接对准了正在进行或刚刚落幕的知青运动,或是深沉的反思或是青春无悔的英雄叙事,在自恋与自怜的叙事氛围中展示了“我们这一代”的浮尘命运,是主流意识形态意图与作家内心需求达成一致的黄金时期,无论是情感宣泄、悲壮青春及对知青殉道精神的讴歌,作家们一个深层的叙事动机都是为一代人的集体发声。

后知青时代的文学叙事,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时代文化语境的巨大变化导致了知青叙事的多元化发展,而且一部分没有亲身经历过知青运动的青年作家也参与到知青书写当中,有关知青的经验更多时候成为一种用以表现人性和时代复杂关系的中介,农民视角的浮现、英雄情结的解构以及知青背景下的人性反思等成为后知青时代文学叙事的几个重要方面,很少有作家再去关注知青一代随着时代发展而衍生的命运变迁。

知青文学在新时期中永生——浅论叶辛新时期知青小说的成功之作《孽债》

知青文学在新时期中永生——浅论叶辛新时期知青小说的成功之作《孽债》

知青文学在新时期中永生——浅论叶辛新时期知青小说的成
功之作《孽债》
郑锋
【期刊名称】《教师》
【年(卷),期】2009(000)018
【摘要】叶辛的小说<孽债>是新时期"知青小说"的一部开拓之作.<孽债>无论在题材上、写作技法上,还是在剖析人生这一层面上,都比以往的"知青小说"有所突破.【总页数】2页(P120-121)
【作者】郑锋
【作者单位】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相关文献】
1.新时期初期人道主义话语中“个人主义”话语的彰显——论新时期初期的知青小说 [J], 徐洁
2.新时期知青小说中的"铁姑娘"形象书写 [J], 滕紫欣
3.知青视角:知青文学性灵之弦——新时期知青文学评价之三 [J], 李运抟
4.非知青化:知青小说家族中的变异与分离——知青文学近年发展趋势探讨之二 [J], 李运抟
5.知青文学的一个盲点:论知青小说中红卫兵经历的处理 [J], 梁丽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谈谈《孽债》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与开掘

谈谈《孽债》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与开掘

作者: 孙悦
出版物刊名: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41-43页
主题词: 《孽债》 社会生活 西双版纳 真实反映 《中国小说史略》 叶辛 现实生活 艺术效果 现实问题 上山下乡运动
摘要: 叶辛在《孽债》后记中写道:“在为赈灾签名售书的那天,人头簇拥的读者中冒出一张脸来郑重其事地询问我书中的一个孩子到底有没有人收养?甚至一些同样在搞创作的同行也
问‘那些孩子后来将怎么生活?’仿佛我构思的这些娃娃真存在似的。

”这说明广大的读者被小说中的故事深深震撼了,他们为五个知青的孩子的命运而牵肠挂肚。

小说的这种艺术效果就在于它真实地反映了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

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所说:“言违真实,则感人之力顿微,终不过连篇‘话柄’仅是供闲散者谈笑之资而已”。

叶辛:从“万人空巷”到“鸿篇巨制”

叶辛:从“万人空巷”到“鸿篇巨制”

叶辛:从“万人空巷”到“鸿篇巨制”□朱珊珊提起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叶辛老师,人们首先想到的多是叶老师的电视连续剧《孽债》和唱遍大江南北的电影插曲:“美丽的西双版纳,留不住我的爸爸,上海那么大,有没有我的家,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余的……”看过《孽债》的观众一定还记得美丽的西双版纳、高楼耸天的上海和那几个跑来上海找父母的孩子……这些情景也许曾经打动过你,甚至至今还记忆犹新。

当年叶老师的《孽债》轰动荧屏、确实是太火了——在中央电视台热播,多地万人空巷看电视,数千封观众来信雪花般飞进央视总编室。

与此同时,20世纪90年代,叶辛老师的作品《孽债》曾经出版过17个不同封面的版本,《蹉跎岁月》也出版过23个不同封面的版本。

随着《孽债》《蹉跎岁月》红遍大江南北,叶老师也成了众多读者心中“知青小说”的不二代言。

大家知道,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中国发生的知识青年上山下运动是中国史册上一个无法抹去的凝重印记。

全国2000万上山下乡的知青,再算上血缘关系,这个群体有一亿多人,那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创作要与普通群众的命运结合,与时代同频共振知青岁月,对于叶辛老师来说是一条永在流动的青春之河。

从1969年3月至1979年10月,叶老师在贵州偏僻的山村当了10年7个月的知青,从最开始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结束他都经历了。

这10年7个月是叶老师人生一个宝贵的经历,他吃了很多苦,光牙齿就掉了6颗。

文学是叶辛老师从小的热爱,一种精神的寄托,他从小就渴望当一名作家。

那时劳动很艰苦,叶老师坚持挤一切空余时间练笔。

清晨,把搓衣板搁在膝盖上写;夜里伙伴们睡了,知青点没有桌子他把床铺当桌子,没有纸就把信的反面用来写,没有电灯就用墨水瓶改成煤油灯照着写,时间一长煤油灯摇曳的火焰把蚊帐也熏得漆黑……贵州山乡到了农闲时节,出工晚,叶老师就一大早赶到村寨外山头上的古庙里写起了小说。

困难铸就辉煌,磨砺成就自我。

爱的沧桑和无奈——评叶辛和他的《爱也无奈》

爱的沧桑和无奈——评叶辛和他的《爱也无奈》

作者: 黄振华
出版物刊名: 湖北社会科学
页码: 158-159页
主题词: 叶辛;《爱也无奈》;小说;艺术风格;“爱情”题材
摘要:初次听到叶辛这个人物,是在<孽债>这部电视剧广为传播的时候.那动人的情节,忧郁的音乐,至今还让我心口隐隐作痛.剧中那首'美丽的西双版纳,留不住我的爸爸,上海那么大,也没有我的家'的歌的余音,至今还在我的脑海里盘旋.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对叶辛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我又陆续拜读了他的一些作品,如<蹉跎岁月>和新近出版的<华都>等等.我对他的作品总的看法是特别耐看,每看一遍,都会增加新的认识,并有新的感悟.。

叶辛如是说:当作家真累!

叶辛如是说:当作家真累!

叶辛如是说:当作家真累!
武斌
【期刊名称】《中文自修:中学版》
【年(卷),期】1996(000)002
【摘要】叶辛:中国作协理事上海文联副主席第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现任上海人大常委。

当代著名小说家主要作品:均为长篇小说《我们这一代》《磋砣岁月》《家教》《风凛冽》《私生子》《没有结尾的爱情》《孽债》《恐怖的风暴》(待出版)十分荣幸认识了叶辛并采访了叶辛。

话题自然从他那部脍炙人口的《孽债》谈起。

别看叶辛矮矮的个头,声调细里细气,却有着一付北方汉子的豪爽。

【总页数】2页(P1-2)
【作者】武斌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5.6
【相关文献】
1.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为本刊题词
2.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为本刊题词
3.好好安顿自己的灵魂——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叶辛
4.现代城市可持续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
5.作家叶辛的修文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后知青时代的命运叙事——关于叶辛的《孽债Ⅱ》

后知青时代的命运叙事——关于叶辛的《孽债Ⅱ》

后知青时代的命运叙事——关于叶辛的《孽债Ⅱ》
郑崇选
【期刊名称】《社会科学》
【年(卷),期】2008(000)005
【摘要】叶辛的长篇小说创作一直致力于命运叙事的书写,在命运的浮沉当中折射时代的变化.作为后知青时代的现实主义文本,通过两代人命运展开的参照、情感状态的变化以及文本历史感的建立,<孽债Ⅱ>为我们建构了知青下一代的当代命运变迁.时代经验与性格逻辑的自然契合,成就了文本自身独特的审美品格,却也遮蔽了某种内在的生存冲突.
【总页数】8页(P144-151)
【作者】郑崇选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上海,20023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7
【相关文献】
1.知青文学在新时期中永生——浅论叶辛新时期知青小说的成功之作《孽债》
2.后知青时代的电视叙事——评电视剧《北风那个吹》
3.后悲剧时代灾难叙事研究的多维视域——"后悲剧时代的灾难叙事与人文关怀"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四川省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纪要
4.知青文学中的空间叙事研究——以《日夜书》《黄金时代》为例
5.网络文学跨媒介叙事:后经典叙事时代的液态文学及叙事特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孽债》效应及其它关于“老三届”和“知青”题材的政治学批评

《孽债》效应及其它关于“老三届”和“知青”题材的政治学批评

《孽债》效应及其它关于“老三届”和“知青”题材的政治学
批评
王稼钧
【期刊名称】《当代电影》
【年(卷),期】1995()4
【摘要】《孽债》效应及其它关于“老三届”和“知青”题材的政治学批评王稼钧根据叶辛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由著名女导演黄蜀芹担任总导演的电视连续剧《孽债》先是轰动上海滩,收视率屡破纪录,后又在中央电视台向全国播映,想必也会造成相当程度的轰动效应。

如同李春波的《小芳...
【总页数】2页(P84-85)
【关键词】《孽债》;“老三届”;政治学批评;题材;黄蜀芹;经济效益;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西双版纳;下一辈;意料之中的事
【作者】王稼钧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5.2
【相关文献】
1.后知青时代的命运叙事——关于叶辛的《孽债Ⅱ》 [J], 郑崇选
2.知青文学在新时期中永生——浅论叶辛新时期知青小说的成功之作《孽债》 [J],
郑锋
3.从"知青"到"老三届"主体向世俗符号的蜕变——知青文学研究之三 [J], 姚新勇
4.《孽债》,老知青们的感情考验 [J], 玉贵福
5.《孽债》与知青文学 [J], 冯凌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以一两部作品为例,谈谈对“伤痕文学”的认识。1000字

以一两部作品为例,谈谈对“伤痕文学”的认识。1000字

以一两部作品为例,谈谈对“伤痕文学”的认识。

1000字伤痕文学自1977年刘心武的一篇《班主任》开始,以1978年11月《文汇报》上卢新波的一篇小说《伤痕》为命名起点,以一系列著名作家的著名作品,包括路遥的《人生》,叶辛的《蹉跎岁月》、《孽债》,梁晓声的《年轮》,一些著名的电影作品如《牧马人》,《老井》,《天浴》,《归来》等为代表的文化现象。

伤痕文学总体上是对那十年采取批判的态度。

主要的批判对象是掌握权力的造反派和基层干部,主要的或讴歌,或同情,或悲悯的对象是下乡知青,受打击的人文知识分子。

以此引发对那十年的反思,歌颂所谓的人性解放,或对自由的向往。

应该说,伤痕文学有其存在的历史合理性,也有引起巨大反响的群众基础。

其中,有一些作品的确是积极的,比方说电影《牧马人》,小说《蹉跎岁月》,《人生》,这些作品歌颂了主人公面对人生低谷和历史巨变时的不届不挠,积极向上,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

但其它的就不然了,里面消极,颓废,无病呻吟开始占据主流。

总的来讲,伤痕文学在上世纪80年代还有积极作品,但到了90年代和新世纪,越来越走向反面。

伤痕文学的主要作者群体是右派人文知识分子,尤其是50后60后的右派人文知识分子群体。

这些人骨子里有一种士大夫的自信,相信他们自身的存在意义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尤其他们的父辈正值革命大潮的时代,有过耳濡目染,有好多还是上层阶级的后代。

正值文革,本待借革命大潮乘势而起,意欲粪土当年万户侯者如过江之鲫,不料却赶上了上山下乡,更加意难平的是,那些在他们头上的却是最让他们瞧不起的流氓无产者,如各造反派头头。

再加上这些人祖上大都阔过,新中国成立后祖上就是被打击对象,本待成鱼翻身,却被又踏上一只脚,差点儿永世不得翻身,心中的郁闷可想而知。

所以改开后,自然会借机反弹,以此谋求立身之本。

伤痕文学的主要读者群体是返城知青中的青年人文知识分子(即上世纪80年代的文艺青年),他们和作者群体有部分重合,因此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文学要透视人性的幽微之处

文学要透视人性的幽微之处

文学要透视人性的幽微之处—— 叶辛访谈录叶辛/林影YE XIN永难忘怀的青春岁月林影:你的青春岁月,正赶上知青上山下乡那样一个特殊时代。

也正因为你有这样一段特殊的经历,才有了《蹉跎岁月》《孽债》这样两部经典文学作品,这两部作品也写出了你们这一代人的青春岁月。

《蹉跎岁月》和《孽债》已经再版了很多次,光是《蹉跎岁月》封面就有二十几个,《孽债》的封面也有十几个,近期人民文学出版社又出版了《蹉跎岁月》《孽债》叶辛二卷集的50年版,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叶辛:这次出版的《蹉跎岁月》和《孽债》,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在知青下乡50年之际出版的。

50年前的1968年12月21日,毛主席的最新最高指示发表,对2000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

用当时的语言来说,2000万知识青年从此奔赴到了广阔的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上山下乡的十年之中,根本改变了整整这一代人的命运,这一代人的命运是紧贴着共和国的命运展开的。

我在长篇小说《蹉跎岁月》里,比较真实地描写了插队落户在村庄里的几个知识青年的苦涩青春和一波三折的命运,创作的初衷,我想写三层意思:第一,写一写各不相同的知识青年形象;第二,写一写反动的血统论对整整一代知青和中国人民的戕害;第三,写一写知识青年的三个思想历程和三个思想阶段,第一个阶段比较虔诚、盲目和狂热,第二个阶段是迷惘、困惑和不解的,第三个阶段是经历艰苦岁月的考验之后,开始思考、振作、奋进,尽管这本长篇小说写的人物只有七八个知青,但在这七八个知青的形象上,我寄予的是整整一代知青的命运。

小说和电视剧出来之后,全国的知青都认为,写的就是我们的人生故事。

就是今天读来,许多读者都觉得不过时。

而《孽债》呢?写的是回归到都市人到中年的知青命运,我为什么选择知青子女到都市来找亲生父母这样一个视角呢?实际上是在透过两代人的视角,看待这段岁月,当我这本书出版和同名电视剧在九十年代播出的时候,这页历史已经翻过去了,怎么很多人还会认可这部电视剧呢?就是它换了一个视角来看待这页历史,看待知识青年这一代人的命运,当然这个电视剧的议论和评论很多,但是近期人民文学出版社借知青下乡50年这样一个契机,出版了《蹉跎岁月》《孽债》二卷集,是对知青这一代人青春岁月的追忆,也是对我们祖国曾经的这段历史的追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叶辛《孽债》的艺术特色
作者:张波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4年第04期
摘要:本文揭示了《孽债》的主题思想,然后从环境描写、人物刻画、写作手法等三方面来试论《孽债》这篇小说中的环境、人物以及写作技巧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孽债》环境描写人物刻画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4-0100-01
《孽债》是叶辛经典知青作品文集代表作之一。

小说反映了“文化大革命”中知青上山下乡的社会现实,通过对沈若尘、杨绍荃、吴观潮、俞乐吟、梁曼诚等知青的艺术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文化大革命”下,知识青年的悲惨命运,揭露了“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现将从环境描写、人物刻画、写作手法等三方面分析《孽债》的艺术特征。

1 环境描写
《孽债》开头环境的描写为后来写沈美霞要来上海找沈若尘做好了铺垫。

“高空中一大片卷积云,白得像闪光明亮的釉瓷,鱼鳞片似的排列齐整地伸展到远远的天边。

随着时间的流逝,云层在施展魔力般地往下压。

”这环境的描写意示有大事情发生。

对上海特定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让人产生无限联想,同时也增加了事情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居室配有大卫生间,走廊和楼梯还有应急的厕所”,通过对上海居住环境的描写,也更好的阐述了知识青年为什么要返城,阐明了后来故事发生的必然性。

“温柔清凉的月色,给曼雀寨外的江河照了一层神秘的袅袅娜娜的薄纱,椰林、菩提树、花丛、竹楼以及弯弯的凤尾楼,都在这宛如梦境般朦胧的夜色里显示出股多情的娇态。

”这是对云南边陲地区的少数民族独特的风景描写,从这里可以看出农村生活的幽静。

在《孽债》中,叶辛对少数民族的描写数不胜数。

2 人物刻画
肖像描写(外貌)、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都属于人物刻画。

从描写的角度分,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她的五官长得恰到好处,微微下凹的大眼睛活脱像秋月那对清幽的眸子,挺直的鼻梁很像沈若尘,而樱桃般的小嘴巴”。

通过这些肖像描写,沈美霞的美已经在深深刻在我们脑袋里。

通过沈美霞的美,可以进一步写韦秋月的美,为描写沈若尘与韦秋月甜美的爱情埋下伏笔。

叶辛的人物刻画有独特之处,对杨绍荃的描写,反映了她的风骚,也从侧面表现了她人生的悲哀。

3 写作手法
叶辛的《孽债》采用了蒙太奇的写作手法。

把看似相关又不相关的几个故事巧妙地联系在一起。

也有通过性的描写来表达文章主题,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把上海的社会环境与农村的环境进行对比,把知青的农村爱情与城市的爱情,故事没有按照正常事情发展顺序来描写,采用了倒叙、顺序、插叙的写作手法。

除此之外,作者还以不同的视角观照城市,观照知青的生活。

还用上海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作品还是一反常态,以悲剧性结尾的。

为读者设置了一系列悬念:沈若尘为什么在农村还有个女孩?为什么杨绍荃、吴观潮的孩子送给别人了?那五个从农村来的孩子会不会留在上海生活?这一切都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原委。

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揭示了“文革”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留下的问题,突出了小说反思的主题,小说的主题是多义化的。

3.1对比的写作手法
《孽债》开篇就是写沈若尘在上海的生活,写他在上海有个幸福的家庭,以邮箱里有一封落款是西南边陲的云南省西双版纳的信,把我们的视野马上带入了西南地区,也一下子把我们带进了“文革”年代。

其他四个故事都是在写上海生活的时候,有个西南地区的小孩来找他们了,这样展开故事情节的。

一边是在上海的家庭生活,一边是对在“文革”年代生的小孩。

他们为此陷入矛盾,一面不想打破现在的幸福生活,一面又觉得对不起以前的孩子。

各种矛盾描写的淋淋尽致。

通过对比上海与农村的环境,对比以前的婚姻和现在的婚姻,对比以前的“下乡”和“返城”的生活,这些碰撞在一起,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城乡观念的碰撞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孽债》就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描写,给我们不一样的视野。

一个是在农村的妻子韦秋月的贤惠、漂亮体贴,一个是在上海生活的新妻子的妩媚、“不讲理”,但是两个女人都深深爱着沈若尘,给他的心理压力也特别大。

一个是在农村与她结婚的吴观潮,一个是在上海与她结婚的程锦泉,他们都抛弃了杨绍荃,她的人生悲剧更加明显。

3.2蒙太奇的写作手法
叶辛把不同故事拼接在一起时,产生了各个故事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特定含义。

叶辛通过五个人一去上海找父母,把他们联系在一起了,他们几个坐着同一辆火车来到上海卢正琪就家,然后又分散的找各自的父母,后来因为各种事情又聚在一起,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让人心理波澜起伏。

故事一开始是在上海,可是为了把以前的“下乡”生活结合在一起,叶辛也是采用蒙太奇和回忆的手法,把这些情节拼凑在一起。

3.3运用上海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
上海方言“鱼鳞天,不雨也疯癫。

”、“倒卖紧俏电影票,被…刮散‟的票贩子咬了出来”,这些上海方言体现的上海城市的特色,也是一个地域的显现。

通过用上海方言,显示出了《孽债》的逼真性。

少数民族语言“梁曼诚向寨上的小普毛借了辆单车”、“特意去买来…埋豪拉‟学着做竹筒饭给他吃”,这些少数民族语言,让我们觉得有趣,我们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那些话会经常出现在我们脑海中。

因为使用了这些方言,增加的《孽债》的精彩性。

这两个不同的方
言之间,城乡文化的碰撞更加显现,我们阅读《孽债》需要随时在城市与农村之间转换,这更能引起读者的反思。

3.4性的描写
作家描写性,肯定不是为了表现单纯的生理欲望,而是着眼于情与欲之间无穷微妙的心里关系。

叶辛在《孽债》中也有性的描写,例如“梅云清赤裸的丰腴的手臂伸出去,在枕边的床头柜摸着了小灯的开关……可今晚,沈若尘是带着目的、带着点儿勉强上床的”。

这是属于性爱的描写,可是更写出了心理现象,写出了沈若尘知道女儿要来以后的复杂心理,写出了沈若尘有求于妻子梅云清的心理。

3.5小说主题的“多义性”
在《孽债》中描写了知青返回大上海的生活。

在上海,生活的压力比在农村大,好几个人挤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生活设备的简陋、精神思想上的空虚……种种状况都体现了知青返城后的命运。

回到城后,日子并没有期望中的那么好,他们从乡下人眼中的城里人变为了城里人眼中的乡下人”。

从农村到城市的转变使小说主题具有了多义性,小说的重心从知青运动转移到知青身上。

作者似乎感到需要摆脱外在的各自观念的干扰,隐藏自己的真正意图,让知青小说超出某种纪实文学已有的域走,更深地回到艺术本体,回到知青人生个人的命运之中去。

《孽债》是叶辛在遇见真实事情之后,反思的苦闷探索中创造的,思想内涵博大精深,语言表达已臻完善。

参考文献:
[1]叶辛.孽债[M].百花文艺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