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_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历史_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以二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世界现代经济史的重要一课,涉及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运行方式、发展模式,上承罗斯福新政的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下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区域集团化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有着紧密联系。

三、【学情分析】对于高中一年级学生来说,已经学习了必修1政治史的内容,对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和基本规律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掌握知识点,完整历史线索,探究问题”的思路,在探究问题的同时填补学生知识空白。

同时,本课涉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有关问题和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所以,在教学中应用创设情景、启发式谈话法和讨论法,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材料入手,选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漫画等素材,帮助学生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四、【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采取的措施;理解国有化、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和“福利国家”的概念。

(2)掌握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并能概括归纳。

(3)通过对本课学习,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本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能力目标(1)学生通过观看资料,懂得提取有效信息、锻炼分析能力。

(2)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西方福利制度的利弊,培养全面、客观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本质及原因,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启示,培养学生借鉴历史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与运行的特点和趋势,培养学生面向世界、认识世界的开放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对外交往能力。

(2)通过对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分析,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共性,从而认识改革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认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自我完善。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

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课题: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知识体系】【知识体系】【探究与点拨】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1.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的背景:2.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3.对国家干预经济的评价:①利:②弊:二.企业的自我调整1.“人民资本主义”①背景:②含义:③评价:2.“经营者革命”①“经营者革命”出现的原因:②“经营者革命”的含义:③“经营者革命”出现的影响:三.福利国家的出现1.基础:2.福利资金组成:3.福利制度的特点:4.福利制度的实质:5.福利制度的影响:①积极:②消极:四.调整的影响:1.戴高乐说过“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

你认为呢?2.有人惊呼“工人持有股票,意味着从被雇用者变为了公司的主人!”请结合课本知识说明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3.社会福利是否越多越好?为什么?【重难点解析】1.你知道这些称呼的含义吗?蓝领:指从事体力劳动,并被要求穿制服的工人阶层。

白领:多半都是在办公室工作的,从事脑力劳动,工作时要求穿西服等正式服装的阶层。

金领:金领阶层是社会精英高度集中的阶层。

灰领:指专门技能人员。

如,动漫设计技术、游戏制作员、IT程序员、广告设计员等。

粉领:是自由工作者。

2.里根眼中的经济滞胀19世纪70年代在任的里根总统认为,国家对经济过度干预,限制了经济活力,是造成经济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

出路只有一条:减少政府干预,重倡经济自由。

为了对付"滞胀",里根总统改弦易辙,高举自由经济大旗,使出了"三减一稳"四路拳法:减轻税赋、缩减开支、减少政府干预、稳定货币供应量,美国经济逐步走出70年代初滞胀的困境。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体现在A.西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B.西方国家废除了垄断组织c.经济危机在西方国家已经消失D.西方国家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2.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背景和原因。

2. 掌握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3. 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影响。

4.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背景和原因1.1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1.2 战后各国经济重建的需求1.3 冷战格局下的经济竞争与合作2.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主要内容2.1 美国的新政模式2.2 英国的国有化政策2.3 西欧的重建计划2.4 日本的经济发展策略3.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特点3.1 政府对经济的积极干预3.2 经济体系的制度化建设3.3 国际合作与经济一体化4.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影响4.1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4.2 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发展4.3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困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背景、原因、主要内容、特点及影响。

2. 教学难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政策措施及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背景、原因、主要内容、特点及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美国、英国、西欧和日本等国家的经济调整政策。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影响。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相关章节。

2. 参考资料:有关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论文、书籍、报道等。

3.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多媒体课件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战后各国经济重建的需求。

2. 讲解:详细讲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背景、原因、主要内容、特点及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美国、英国、西欧和日本等国家的经济调整政策,引导学生理解政府对经济的积极干预及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背景和原因。

2. 使学生掌握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3. 培养学生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背景、原因、主要内容和特点。

2. 教学难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背景、原因、主要内容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过程中的具体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概念。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教材或其他相关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图表和重要知识点。

3. 教学课件:制作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相关课件,以便于讲解和展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背景和原因,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相关概念。

3. 案例分析: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过程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5. 总结:总结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强调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6. 布置作业:为学生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政策措施1. 让学生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中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

2. 使学生掌握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中政府的角色和作用。

七、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社会的影响1. 让学生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

2. 使学生掌握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八、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国际关系的影响1. 让学生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

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

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课标要求以二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材分析本课是世界现代经济史的重要一课,涉及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运行方式、发展模式,上承罗斯福新政的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下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区域集团化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有着紧密联系。

学情分析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已经学习了必修1政治史的内容,对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和基本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掌握要点,整合知识,探究问题”的思路,在探究问题的同时,填补学生知识的空白。

同时,本科涉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有关问题和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所以,在教学中运用创设情境、启发式谈话、讨论法,选用一些形象生动的事例帮助学生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采取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以学生活动为主,辅以教师的讲解、点拨指导。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大致情况,初步认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在社会经济运行着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和经营方式变化的主要趋势、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及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等重要问题。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结合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来完整的认识“二战”前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对比不同的经济制度之间的差异以及相互的影响,培养学生通过比较掌握社会历史现象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与运行的特点和趋势,培养学生面向世界、认识世界的开放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对外交往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和企业的自我调整难点:“人民资本主义”、“经营者革命”教学媒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面对着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罗斯福以新政帮助美国走出危机,二战后,一举成为世界的头号强国。

高中历史面试真题《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面试真题《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教学设计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2.认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通过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理解其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2.学生通过史料分析法,强化史料运用能力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经济调整的原因。

【难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方式。

三、教学方法史料分析法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法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导入实录:请同学观察老师在PPT上呈现的数据图片,描述的是战后初期和战后十年左右的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数据对比图。

大家发现了具有什么明显的趋势吗?学生回答:数据呈现明显增大的趋势。

教师总结点评:回答正确。

这些数据表明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迅速发展时期。

可是,我们知道受到战争的影响,西方国家可以说是生灵涂炭,它们是怎么在战后迅速发展起来的?这些发展具体又有哪些影响呢?让我们一起进入新课的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经济调整的原因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并结合之前所学的内容,试着找出经济调整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回答:吸取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惨痛教训,普遍放弃自由放任的传统,接受凯恩斯主义。

教师引导:找到了教材中的关键信息,除此之外,大家再仔细回顾我们之前讲到凯恩斯主义运用成功的典型事件是哪一个?学生回答:罗斯福新政。

教师提问:很好,另外,二战后,世界局势呈现怎样?是只有资本主义国家吗?学生回答:还有社会主义国家,两大阵营对立。

教师总结:大家其实已经想到了。

是的,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经济调整的原因,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经验教训;2.凯恩斯主义作为理论基础;3.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奠定了基础;4.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的冲击。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学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学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

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课程标准】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1.背景(1)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吸取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教训。

(2)普遍放弃自由放任政策,接受凯恩斯主义,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2.方式(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2)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

(3)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3.特点:在不同国家,政府对经济干预的重点不同。

4.影响(1)积极:用国家力量调节经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

(2)消极: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

二、“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1.“人民资本主义”(1)背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股份公司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

(2)含义:资本家和企业普通职工都拥有股票,股票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

(3)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但企业的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

2.“经营者革命”(1)背景:企业生产科技含量的增加和生产过程日益复杂化的要求。

(2)含义: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

(3)影响: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经营管理人员成为“新中间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福利国家的出现1.建立: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最早宣布建立福利制度的是英国。

2.特点(1)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

(2)种类繁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3)英国等福利制度相对发达的国家被称为“福利国家”。

3.评价(1)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

(2)使低收入者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也扩大了社会消费。

(3)使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高中历史《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

高中历史《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背景和原因;(2)掌握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调整的主要措施和特点;(3)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资料搜集、比较分析等方法,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过程;(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原因和作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2)培养学生对经济调整过程中各国人民的努力和付出的尊重;(3)培养学生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评价,认识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背景和原因;(2)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调整的主要措施和特点;(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措施和特点;(2)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战后的国际形势,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背景;(2)提问:“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为什么需要调整?”引发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原因;(2)学生通过资料搜集,了解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调整的主要措施和特点。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措施和特点;(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比较分析。

4. 教师讲解:(1)讲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原因和作用;(2)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5. 课堂小结:(1)学生总结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主要内容和影响;(2)教师点评总结,强调重点。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原因、措施和特点;2. 思考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名师说课课程标准分析本课的课标要求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吸取三十年代大危机的教训,接受凯恩斯主义,采取了利用国家政权大力干预经济的政策,实行“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使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初中教材涉及较少,有一些知识点对高一学生来说还无法深刻理解。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本课设计中,宜注意多从当代资本主义的现实问题入手,通过影视资料、图片等资料的展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本课对一些重要经济政策理解起来困难较多,老师可事前找几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先仔细阅读课本内容,然后让他们说说阅读障碍在哪里、较难理解的地方有哪些、读后感受如何,以便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做到有的放矢。

教学方法1.通过课前搜集资料及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资料、提取信息及语言表达、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整体知识结构。

2.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运用分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模式,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方法1.课前上网或图书馆查阅资料,理解相关名词,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人民资本主义”、“经营者革命”等的含义,以便上课时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

2.自主探究“福利国家的出现”一目,对老师设置的问题,同学之间相互讨论,通过讨论和交流形成认识。

3.分组讨论如何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各组推举发言人汇总本组的观点,结合老师的点拨,形成结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方式和手段。

2.掌握现代资本主义企业的经营特点。

3.掌握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制度概况。

4.理解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

过程与方法1.通过提供的材料,比较自由放任政策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比较能力,并在分析中把握事物的本质。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教案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教案

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一、课标要求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教材分析第三单元主要介绍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对经济的调整,而本课就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对经济的调整。

欧美发达国家吸取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教训,采取了利用国家权力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的措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发展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在调整之下,发达国家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大体状况;(2)初步认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在社会经济运行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和经营方式变化的主要趋势,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及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等重要问题;2.过程与方法(1)结合已学过的知识来完整的认识“二战”前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对比不同经济制度之间的差异以及相互的影响;(2)培养通过比较掌握社会历史现象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与运行的特点和趋势,培养面向世界、认识世界的开放意识,培养探索意识和对外交往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提出问题:“凯恩斯主义的基本主张是什么?”、“在二战以前,与凯恩斯主义相一致的经济政策是否有成功的先例?”学生回答: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在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罗斯福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府对经济进行大规模干预的新政措施,使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这是一个成功的先例。

学生回答之后,讲述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是如何进行调整的。

(二)新授课过程国家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提问:“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与战前相比是否有重大的变化?”引导学生结合前一课所学罗斯福新政的有关内容进行比较(罗斯福新政主要是一些整顿和调节的措施,而“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比罗斯福新政时期要深入得多,那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如何深入的?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依据教材简单回答出“国有化、经济计划、财政手段”即可。

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集备教案(岳麓版必修2)

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集备教案(岳麓版必修2)
3、影响(评价)
(1)积极:
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Fra bibliotek生产的社会性;
使资本主义生产在战后出现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减少危机的波动;
适应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局限:
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经营不善、效率低下的弊端;
不能根本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并且成为70年度经济出现“滞胀”状态的主要原因;
(3)意义: 对于企业: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对于社会:经营管理人员不断增加,成为“新中间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型”变为“枣核型”;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企业经营)——微观调整
1、“人民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的变化
股票所有者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课本了解“人民资本主义”含义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和作用是什么?其实质又是什么?
(1)变化:股票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拥有,呈现分散化的趋势。——特点
(2)含义:通过大量发行小面额股票,股票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拥有,呈现分散化的趋势,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资本家已无法拥有企业全部所有权,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被称为“人民资本主义”。
(2)实践经验:罗斯福新政成功;借鉴苏联社会主义的成果;
(3)理论基础:凯恩斯主义;(为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
(4)特殊作用:战争的特殊作用;(二战期间各国对经济的管制为其铺平道路);
(5)推动作用:第三次科技革命;
(6)主要目的:避免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保证经济的有序运行;
(7)根本原因: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矛盾)。
2、“经营者革命”——是经营管理方式的变化
现代企业经营者有何变化?为何要改变经营方式?其改变的意义和实质是什么?

高中历史《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

高中历史《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

高中历史《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背景和原因;(2)掌握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调整的主要内容和特点;(3)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了解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调整的异同;(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背景和原因;(3)运用归纳总结法,使学生能够概括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主要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2)引导学生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背景和原因;(2)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调整的主要内容和特点;(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原因分析;(2)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调整的异同比较;(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各国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背景;(2)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和数据,激发学生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兴趣。

2. 讲授新课:(1)讲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原因,如战争破坏、战后重建等;(2)分析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调整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如美国的长波理论、日本的战败国重建等;(3)引导学生思考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如经济增长、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等。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调整的异同;(2)邀请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理解;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准备课堂讨论。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讨论的深度和广度、作业完成情况等,以便对后续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高中历史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8 岳麓版必修2-岳麓版高一必修2历史教案

高中历史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8 岳麓版必修2-岳麓版高一必修2历史教案
预期效果: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入美国钢铁公司发展变化的四个阶段过程,构建相关的教学设计环节,完成对知识目标的学习。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新课导入
视频《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美国奥巴马政府采取干预经济的政策。
观看视频,思考国家干预政策什么时候开始的?之后是否继续实施?
通过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使学生认识到当今世界各国应根据本国的国情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各国可以相互借鉴学习,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特别是不同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均可以借鉴学习,这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技术使用:视频、校园录播系统、图片、表格、文字材料等。
使用环节:导入视频:《新闻直播间》;情景设计:美国钢铁公司的发展历程,对变化的四个环节问题设计。模拟“福利改革征求意见会议”;图片及文字材料:多处使用;图片升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启示。
二、学生分析
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对历史不够重视,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分析问题往往从个人喜好和经验出发,缺乏理性、深度。这节课涉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有关问题和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所以,在 教学中应用创设情景、启发式谈话法和讨论法,从案例材料入手,选用一些形象生动的图片、漫画、视屏等素材,帮助学生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 其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对前面内容的学习,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联系前面所学内容使学生深化对本节内容的认识, 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形成一个整体知识结构。

山东省高中历史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1

山东省高中历史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1
(一)使用的技术: PPT制作技术、影视视频、excel表格、制作概念图等。
(二)具体环节及效果:
1、新课导入:投影《胜利之吻》,表达了人们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痛定思痛,以史为鉴,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经济。他们为什么调整?怎样调整?调整的影响是什么?设计思路:激趣、生疑,引发思考,神入历史。
(二)能力素养:在史料搜集、分析材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已经起步,但主要是感性思维。
(三)生活经验:而本课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给学生以鲜活的历史、有激情的历史、平民的历史,学生的兴趣比较大,我们的学生也能容易掌握;
在此基础上通过探究学习、情境体验进一步提升学学主题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世界现代经济史的重要一课,涉及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新调整,它上乘罗斯福新政,下启战后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本课课文内容围绕“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展开,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 化,与以往资本主义经济自由发展不同,资产阶级及其政府不断自觉地进行自我调节和调整,表现为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建立“福利国家”这两个子目所 讲述的内容。资本主义制度之所以能够进行自我调节,则是因为它所容纳的社会生产力还没有得到完全的释放。
本课的灵魂是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关键是“变、新”,概括为经济政策的新调整、社会政策的新变化、经济运行机制新变化,以此带动全课,引用较多贴近现实、学生耳熟能详的材料、图片,如阿波罗登月计划、福利国家宣传画、漫画和新闻照片、微软的广告片等素材。
二、学生分析
(一)知识储备:通过对必修一和必修二第二单元的学习,对重要的历史概念工业文明和近代化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
教师大屏幕展示相关材料和问题。
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加以指导和规范;

高中历史教案-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全市获奖

高中历史教案-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全市获奖

第十六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学设计)贵州省大方县第一中学赵麦浪电话:一、课标: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考点分析: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吸取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训,总结尝试摆脱经济危机各种措施的经验,相继进行改革和调整,政府大力干预经济建设,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使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黄金时代”。

其中的许多经验教训无论是对资本主义还是对社会主义都有借鉴意义。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进行调整的背景;掌握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措施、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理解调整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措施,加强对学生构建知识框架体系的训练,以更好的把握和理解历史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正确运用史料,进一步认识到史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并懂得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原始材料。

通过正确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当今时代“改革”这一主题,更好的认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对社会的健康发展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面向世界、认识世界的开放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对外交往能力,确立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及出现的系列变化2、教学难点:“人民资本主义”;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本质五、教学处理:1、课时安排:一课时2、教学方法及手段:根据新课标理念和学生的学习需要,本课内容采用学案式教学法,教师以问题式引导为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讨论、讲解相结合,强调师生互动。

3、教材处理:本课内容包括三个子目: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福利国家的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课标】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考试大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问题回顾】
1.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和评价
表现: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②制订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以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经济计划是指导性的,不是指令性的。

③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

④利用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评价:①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国有企业普遍经营不善,效益低下,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2. “人民资本主义”、“经营者革命”含义、实质,出现的原因和作用
“人民资本主义”①含义:股票分散化,人民也持有。

②原因:生产力发展,企业规模扩大;人民收入水平提高。

③实质:企业的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

④作用:缓和了社会矛盾;大量吸收资金。

“经营者革命” ①含义: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由专业人员经营。

②原因:生产中科技含量增加;生产过程复杂。

③作用: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中间阶层扩大”
3. “福利国家”的实质和评价。

实质: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

评价:①低收入者生活保障,缓解社会矛盾。

②扩大内需,拉动消费。

③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思维训练】
1.关于国家干预经济的相关问题的分析;
A.理论来源和目的:
理论来源是凯恩斯主义;目的是避免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

B.实施与发展
①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新模式,是凯恩斯主义的第一次成
功应用
②二战后,发达国家普遍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利用国家权力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

C.评价①它是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它在一定程度下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从而使资本主义生产在二战后出现了发展的
“黄金时代”。

②它并不能从根本上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也不能从根本上消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不同经济体制之间的比较
A.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战后现代资本主义的相同点
①所有制方面:都是“混合经济”,私有经济、国有经济并存;
②管理方式:市场和计划(行政干预)手段都有;
③分配方式:个人所得和福利分配等同在。

B.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战后现代资本主义的区别
①根本目的:前者是向社会主义过渡、发展社会主义;后者是发展完善资本主义;
②前提:前者是坚持公有制和社会主义原则;后者是坚持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市场竞争制度;
③所有制:前者是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后者是私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④管理方式:前者以计划和干预为主、以市场为辅;后者以市场为主、以计划为辅;
⑤结果:前者恢复经济、巩固苏维埃工农联盟、是有利于苏联向社会主义过渡;后者发展了经济、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C.启发与认识:
①社会主义体制和资本主义体制都是实现现代化的途径;
②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
③国有和私有制都是经济形式,资本主义也有国有,社会主义也有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哪种经济形式占主导;
④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化是为缓和国内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直接受益者是民众,最大受益者是政府和垄断资本家;
⑤“人民资本主义”的实质是资本的社会化和分散化,但真正企业的决定权仍然控制在少数股东手中;
⑥现代企业管理的专业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课堂探究】
【探究一】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一则广告中说:37.6万个股东把储蓄投资在通用电气公司,
这是美国的典型,美国近乎每一个公民都是资本家。

材料二:
20世纪初,占有40%左右的股票才能控制一个公司,但在股票分散化的今天,只要掌握某公司3%-5%的股票,就能获得对该公司的控制权。

⑴材料一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什么突出现象?
材料一反映资本主义国家出现股票分散化的趋势,许多普通公民拥有股票的现象。

⑵材料二反映了资本主义企业的什么本质问题?
材料二则是说明资本主义企业的决策权仍是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的实质。

⑶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资本主义国家“人民资本主义”的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股票分散化的趋势,被许多人看作是“人民资本主义”的重要标志。

股票制的发展只是资本控制方式的改变,并没有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也没有发生资本权利的真正转移。

因而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性质。

【探究二】
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到“福利国家”制度时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个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材料二:“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就不能保全少数富人”——美国总统肯尼迪
(1)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西方国家实行“福利国家”的目的。

直接目的:减少贫富分化带来的社会矛盾
根本目的: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2)福利国家建成后,有人宣称:“为每日的面包而斗争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也有人认为:“高福利与经济增长势不两立”,请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你对“福利国家”的看法。

积极作用:福利国家的出现缓解了社会矛盾,也扩大了社会消费;
问题:使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课堂检测】
1.S3 M3[2014·四川卷] 下图形象地刻画了1936年美国电影《摩登时代》
的主题。

该电影()
A.肯定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进步
B.揭示了工人被机器所异化的命运
C.宣传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成效
D.以悲剧手法描绘了工人的生活状况
2. [2014·陕西质量检测]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曾评论道,20 世纪“最
矛盾和讽刺的真相之一,就是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的十月革命,其所造成
的最悠久的成就,却反而救了它的死敌一命”。

下面说法能证明其结论的是()
A.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
B.二战后,美国主导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
C.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等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D.20世纪70 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减少福利开支
3.[2014·广州三校联考] 李光耀说:“一旦慈善变成了‘权利’,靠施舍过日子的人没了羞辱感,大家把原本设计的‘安全网’变成了舒舒服服的‘靠垫’,鼓励了懒人,那么这个国家也就完了。

”他批评的是()
A.社会矛盾B.计划经济
C.过度的福利政策D.选举制度
4.[2014·湖南常德模拟] 下面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

以下对此表的解读,比较合理的是()
A.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反映
B.高收入国家与中、低收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接近
C.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
D.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
5.M3[2014·北京卷] (18分)维护和平、发展经济、保障民生和保护环境是人类共同的任务,需要世界各国的积极参与。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英国经济造成巨大破坏,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1942年,英国工党提出了不分阶级,不分贫富,人人都有权享有社会福利的主张,得到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

1945年,工党在大选中获胜。

1948年,工党政府首相艾德礼宣布实行《家庭津贴法》《国民保险法》《国民医疗保健法》《国民救济法》等一系列社会保障法,为英国建立福利国家奠定了基础。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述英国建立“福利国家”的时代背景及方式。

(8分)
[答案] 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英国经济凋敝、人民生活困苦;工党的政治主张赢得社会广泛支持。

方式:以法律形式推行社会保障;实行国家干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