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知识复习
(完整版)高中政治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
(完整版)高中政治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哲学常识》一、唯物论(辩证唯物论)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原理】物质是别依靠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办法论】要求我们看咨询题办情况要一切从实际动身,反对从主观动身,反对“上帝创世讲”。
2、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辩证唯物主义以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进展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办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从主观动身。
3、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进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进展。
【办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
意识别仅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且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进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进展。
【办法论】正确处理主客观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使主观符合客观,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5、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又是能够认识和利用的。
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别开辟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办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辩证法(唯物辩证法)1、事物是普遍联系【原理】唯物辩证法以为:事物内部诸要素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妨碍、相互制约的关系,叫做联系。
整个世界是一具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世界上全然没有别依靠于身边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
【办法论】坚持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咨询题,对事物的联系举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地、片面地看咨询题。
哲学知识点总结及答案
哲学知识点总结及答案一、知识与现实1.知识与真理的关系知识是对事物的认识,真理是实际存在的客观规律和事实,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真理是对实际存在的客观规律和事实的准确认识,而认识和了解这些规律和事实就是知识。
真理是知识的标准和目的。
没有真理就没有知识,真理是知识的依据和保证。
2.知识与价值的关系知识与价值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
价值是智慧和知识的产物,知识是价值的基础。
知识中所蕴含的价值,表现在指导人们的行为,促进社会的发展中。
3.现实与虚拟现实是指客观存在并能够被人类感知和认知的那部分事物的总和。
而虚拟则指的是一种非实在性的东西,是一种虚幻的存在,是人们心灵中所构想的其他一些事物。
二、自我与他人1.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们对自己的认识和了解,是人的自我存在状态的反映。
自我意识是人的心理状态之一,它是人们唯一能够直接经验和意识到的心理状态。
2.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关系。
个人是社会的成员,社会是个人生活的环境和条件。
两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
3.自我认同自我认同是指在人的心理过程中,人们常常关注和关切自己,寻求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定位。
自我认同是人们对自己的一种认识,是个人对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地位和作用等方面的一种精神认同。
三、时间与空间1.时间观念时间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们在感知世界中产生的一种认知与判断。
时间的客观性和主观性是互相关联的,它既与人们的主观心理有关,又与客观世界的变化有关。
2.空间观念空间是客观实在的,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大都是通过空间来进行的。
空间的内涵涵盖了时间、物质、运动和位置等方面。
3.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时间与空间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依存,互相制约。
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在哲学上有许多深刻的思考,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
四、存在与自由1.存在与本质存在是实际的、具体的存在,是事实和规律的总和。
本质是事物本质的内在规律和特点。
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关系。
哲学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
哲学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古希腊哲学1. 古希腊哲学的特点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它以理性思辨和理性探究为核心,是古代希腊维度的知识活动的产物。
古希腊哲学主要包括前苏格拉底时期、苏格拉底时期、柏拉图时期和亚里士多德时期。
古希腊哲学开创了西方思想的传统,其特点是理性主义思想的盛行,创始了形而上学思想、伦理哲学和政治哲学。
2. 前苏格拉底时期前苏格拉底时期主要代表是自然哲学派,其代表人物有泰利斯、安贾克西曼德、和赫拉克利特。
这一时期的哲学家主要从自然之中探究宇宙和人的本质,试图通过理性分析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来解释世界的本原。
3. 苏格拉底时期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的转折点,他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想,主张人的本质在于自己的智慧和德行。
苏格拉底通过质疑与对话的方式,试图探寻真理和人生的意义,他开创了西方哲学的伦理思想,成为了之后哲学思想的文化标杆。
4. 柏拉图时期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他在苏格拉底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
柏拉图主张世界上有两个现实,一个是理念世界,一个是感觉世界。
他通过分析认识过程,提出了“理念”和“感觉”的概念,并建立了关于政治哲学和人的灵魂的理论。
5. 亚里士多德时期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在柏拉图的基础上,提出了他自己的哲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目的”,并建立了逻辑学、形而上学和伦理学的学说。
他是古希腊哲学中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其理论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中世纪哲学1. 中世纪哲学的特点中世纪哲学是欧洲古代哲学与文艺复兴哲学的过渡时期,它是基督教文化和古典哲学思想相结合,以信仰和理性统一的特点。
中世纪哲学主要包括早期基督教哲学、伊斯兰哲学和斯克拉维哲学。
2. 早期基督教哲学早期基督教哲学主要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他试图通过结合基督教教义和古典哲学思想,解释信仰和理性的关系,建立起了启蒙时代的基础。
3. 伊斯兰哲学伊斯兰哲学以信仰和理性相结合为主要特点,代表人物有阿维森纳和阿尔法拉比等。
哲学常识知识点梳理
哲学常识知识点梳理一、唯物论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整个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三方面去分析)〖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错误倾向〗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2.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原理内容〗唯物论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观察、处理问题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错误倾向〗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
3.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能正确反映物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亦然。
〖方法论〗要求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前提下,充分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自觉树立正确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错误倾向〗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观点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能正确反映物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处理好主客观关系,既要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又要重视正确意识的反作用。
〖错误倾向〗反对机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观点。
5.规律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物质运动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违抗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也就是要实事求是。
〖错误倾向〗反对否认规律客观性的唯心主义、反对冒险蛮干的错误做法6.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认识和利用规律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尊重规律为前提和基础。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还必须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方法论〗要求我们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哲学理论常识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
2、哲学基本问题又称哲学的根本问题、哲学的最高问题,是指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包括2方面: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即世界本原的问题;另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3、唯物主义:将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物质由原材料产生,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为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具体又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
4、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他是错误的5、可知论:凡是认为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即认为人的意识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哲学学说。
6、不可知论:凡是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即认为人的意识不能或不能彻底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哲学学说。
7、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他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哲学与具体科学研究的对象不同、揭示的规律不同。
哲学是以整个世界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科学是以某一领域、某一局部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哲学研究并揭示的是整个世界存在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具体科学研究揭示的是某一领域、某一局部存在的特殊规律。
联系: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并随着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哲学对各具体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
8、形而上学与辩证法对立的世界观或方法论。
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予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形而上学:它用孤立、静止、片面观点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增减或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于事物外部。
哲学知识点
唯物论问题专题复习一、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是什么?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一是认识世界,一是改造世界。
二、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方法论?1、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2、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三、什么是哲学?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知识研究的只是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问题,揭示的是这一特定领域的特殊规律。
哲学以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揭示的是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最一般的规律。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它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特点:(1)阶级性,为无产阶级服务。
(2)实践性: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
四、怎样理解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意识也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和反映,所以说,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五、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1、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1)“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指明了物质的客观性。
(2)“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指明了物质的可知性。
(3)“客观实在”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的东西,是物质的惟一特性。
(4)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基本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
2、意识的含义:(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实践发展的产物,因而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离开了人脑这一高度发达、高度完善的物质,意识就不会产生。
(3)从意识的内容和本质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而且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也会将人的活动引入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哲学部分基本知识(背诵内容)
第一部分唯物论(基本知识)1、物质(1)什么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什么?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3)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2、意识(1)什么是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其形式是主观的,其来源和内容是客观的(客观物质世界),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2)意识的本质是什么?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3)意识的生理基础是什么?意识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4)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哪两个方面?第一,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第二,不同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不同的作用。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3、物质和意识的关系(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怎样?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2)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的最根本的观点是什么?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的最根本的观点,也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立足点。
4、一切从实际出发(1)什么是从实际出发?所谓从实际出发,就是想问题、办事情,都要遵循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从分析客观事实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简单说,就是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按照实际情况办事。
(2)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是什么?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3)在实际生活中怎样从实际出发?第一,要尊重客观事实;第二,要重视调查研究;要出以公心;第四,要求真务实。
(4)什么是主观主义?它有哪两种表现?主观主义是从单纯的主观愿望出发,从抽象的原则出发。
在实际工作中,主观主义有两种表现:一是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一是经验主义。
5、运动(1)什么是运动?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怎样?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哲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哲学重点知识点总结一、哲学史1. 古希腊哲学古希腊是哲学的诞生地,古希腊哲学家们对世界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探索。
在古希腊哲学史中,有三个重要的哲学家分别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的创始人,他强调推理和辩论的重要性,提出了“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的名言。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他建立了柏拉图学派,并提出了“理念”学说,强调理念对于世界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是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中世纪哲学中世纪哲学是基督教哲学的一部分,基督教思想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世纪哲学家经常试图通过理性来证明上帝的存在,并努力探索信仰和理性之间的关系。
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阿奎那和奥卡姆等。
3. 文艺复兴哲学文艺复兴是一个充满创新和变革的时期,文艺复兴哲学家们对古希腊和罗马的哲学思想进行了重新研究和吸取,同时也进行了一些独创的哲学思考。
代表人物有马基雅维利、培根和笛卡尔等。
4. 近代哲学近代哲学是指17世纪至18世纪的哲学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哲学思想。
代表人物有休谟、康德、黑格尔等。
其中休谟是英国经验论哲学家,他提出了“印象”和“观念”的理论,对人类认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康德是德国的哲学家,他提出了“先验认识”和“自由意志”的理论,对后世的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黑格尔是德国的哲学家,他提出了“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对后世的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现代哲学现代哲学是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哲学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新的哲学思潮。
代表人物有尼采、胡塞尔、海德格尔等。
尼采是德国的哲学家,他提出了“超人”和“永劫回归”的理论,对后世的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胡塞尔是德国的哲学家,他提出了“现象学”的理论,对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海德格尔是德国的哲学家,他提出了“存在主义”的理论,对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哲学导论背诵知识点总结
哲学导论背诵知识点总结一、哲学基本概念1.哲学哲学是一门探求宇宙万物及其规律、人生和社会的本质、价值、思维和行为的学科。
哲学主要包括形而上学、认识论、逻辑学、伦理学、美学、政治哲学等学科。
2.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研究实在性的学科,探讨宇宙的本原、存在的形式、实体和过程等问题。
形而上学包括本体论、宇宙论、心灵论、神学等学科,是哲学的基础和核心。
3.认识论认识论是研究认识的本质、来源、形式、规律等问题的学科,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认识的条件和限度,真理、错误、知识、信仰等概念。
4.价值论价值论是研究价值的本质、形式、基础、标准、判断等问题的学科,包括价值的类型、价值的来源、价值的决定等问题。
5.逻辑学逻辑学是研究思维规律、论证规律、推理规律等问题的学科,包括概念、判断、推论、证明等论证形式和规则。
6.伦理学伦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准则、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问题的学科,包括道德的本质、道德的来源、道德的价值、道德的行为规范等问题。
7.美学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美的规律、美的标准、审美情感、审美活动等问题的学科,包括美的观念、美的表现形式、美的评价标准等问题。
8.政治哲学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的本质、政治的目的、政治的形式、政治的权力、政治的制度等问题的学科,包括国家、政府、公民、法律、权利、义务等概念。
二、哲学基本问题1.宇宙的本原宇宙的本原是宇宙的根源、起源和本质,是一切存在的原因和基础,是一切变化和运动的动因和规律。
2.存在的意义存在的意义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合理性、必然性和目的性,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据和价值,是一切事物存在的理由和意图。
3.世界的本质世界的本质是世界的实在性、稳定性和统一性,是世界的内在本质和外在表现,是世界的精神和意志。
4.人生的意义人生的意义是人生的价值、目的和责任,是人生的目标和意愿,是人生的理想和信念,是人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5.思维的本质思维的本质是思维的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和方式、规律和目的、价值和意义,是思维的功能和成果,是思维的原则和标准。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知识点大全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知识点大全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1 .哲学的定义哲学是通过一系列概念、范畴、命题和理论论证而形成的关于世界总体的思想体系,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2 •世界观的定义自己对世界观的看法3 .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A.世界观理论的根本意义,就是在于它从总体上揭示人与世界的复杂多样的关系,论证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阐发人的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激发人的理想与追求B.哲学的世界观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人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人对自身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对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到理解4 .人生观点核心问题最核心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其中包括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个人与人类等关系5 .哲学是世界观的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的统6 .基本问题A.思维和存在谁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7 .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第二章1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社会基础A.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B.人类社会历史开始由地域性的历史转向世界历史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D.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E.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2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科学前提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社会科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3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理论来源直接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包括康德到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 又包括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前提现实的个人--第二早1 .世界是物质的2 .物质的定义标准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3,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4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5 .运动是决定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实现的6 .社会存在定义:社会存在是指为物质生产方式所决定的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包括:物质生产方式以及自然环境、人口因素7 .自然存在定义:自然存在是指自然界各种事物的存在包括:无机界和生物界8 .意识的定义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9 ,社会意识定义:是以观念的形式反映出来的社会存在形式:社会心里、科学10 .世界的物质统一I生原理A.物质与意识是统一的B.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统一的C.体现在世界物质多样性的统第四章L实践的定义实践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是人为解决自身需要与外部世界的矛盾而进行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2 .实践的本质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3 .实践是人存在方式的原因A.实践是人的生存基础B.实践是人的意识活动的基础C.实践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基础4 .实践的内在矛盾A.规律的客观性与活动的目的性的矛盾B.个别性与普遍性的矛盾C.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矛盾5 .实践的基本类型A.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一物质生产实践B.社会关系的生产实践一社会政治实践C.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实践一科学文化实践6 .实践的结构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三者相互关系构成了实践的基本结构主体一人客体一物中介一物质工具和文化7 .实践的过程A.实践目的的确立8 .主体通过中介或手段作用于客体c.实践结果的检验和评价8.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A.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B.自在世界与属人世界C.人化自然与人类世界第五章1 .联系概括了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2 .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3 .联系是普遍的,一切都是经过中介,连成一体,通过过渡而联系的A.指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B.指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相互联系,任何事物本身都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和多样性的统一4.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产生5 ,规律的含义规律就是事物及其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6 .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弟八早1 .矛盾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统一的关系2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定义同一性: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转化的性质斗争性: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限制、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属性,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趋势3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定义普遍性:A.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处处有矛盾B.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矛盾,时时有矛盾特殊性:A.每一种运动形式中的矛盾都具有特殊性B.每一个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都具有特殊性C.每一个事物中的矛盾及其不同方面的地位都具有特殊性4 .两点论: 在工作、生活中,既要把握主要矛盾,又要注意次要矛盾;既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有要注意矛盾的次要方面5 .重点论:在工作、生活中要着重地把握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6 .质、量、度质:是指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度: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7 .质变和量变的关系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8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质变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9 .肯定、否定、扬弃的含义肯定:是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方面,既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的方面否定:是促使该事物灭亡的方面,既促使它转化为其他事物的方面扬弃:发扬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抛弃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10 否定之否定的含义辩证的否定不仅包含肯定的否定,而且包含对否定的否定,既否定之否定11 .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否定要辩证的否定三个环节:矛盾的开始、展开和解决两度否定:矛盾的展开对开始的否定,以及矛盾的解决对矛盾展开的在否定第七章1 .现实的个人是历史的前提2 .现实的人的五个方面A.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B.由新的需要引起的再生产C.人类自身的生产D.社会关系E.人是有意识的人第八章1 .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含义生产力:人们改造自然,使之适应人的需要的物质力量,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能力和水平生产关系:是生产力诸要素相结合的社会形式,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上层建筑: 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制度、设施以及思想体系,主要是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以及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观点经济基础:同生产力的一定状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2 .生产力的核心:劳动者劳动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准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A.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B.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A.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生产关系就会促进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有效形式B.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就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分工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重要中间环节:A.分工和生产力相联结,具有生产力的属性B.分工和生产关系相联结,具有生产关系的属性4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5 .上层建筑:A.政治上层建筑,指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以及相关联的方式,核心是国家B.观念上层建筑,指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Hi'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是社会形态6 .阶级A.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阶级的存在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它是特定时代生产方式的产物B.阶级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范畴,阶级的划分是由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结成的不同关系决定的C.阶级又是一个政治范畴,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实体,但是阶级一旦形成又必然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尤其是政治地位上有所表现7 .工人出卖的劳动力,工人不能独立完成某项劳动8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准2 .生产力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人的需要与自然的矛盾引起的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与具体劳动相结合,才能成为现实的存在,科学技术不是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4 .创新的含义生产要素的重新调配第十章1 .英雄史观的含义历史是由少数英雄人物创造的,唯心史观2 .群主史观的含义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唯物史观3 .群众路线的含义一切为了群主,一切依靠群主,从群主中来,到群众中去1 .文化的含义广义文化:指人所创造的不同于自在自然和自身生物本能的东西,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三种基本形态狭义文化: 指文化观念,包括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自发形态的文化,也包括艺术、科学、哲学等直觉形态的文化2 .文化的概念是中性的,文明的概念是褒义的3 •唯物主义者不都会具有群众史观4 .文明的概念指文化的进步方面,特指人类文化活动都积极成果5 .文化的作用对人:A.对人的行为的规范B.对人的活动的调控c.对人的能力的培养D.对人的境界的提升对社会:A.为社会提供思想保证B.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C.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D.为社会发展提供凝聚力量6 .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的划分标准A.是否具有科学性B.是否具有时代性C.是否具有创新性第十二章1 .认识活动:主体在观念上能到地把握客体的活动2,认识的本质: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3 .认识的基础是实践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4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认识的根本任务5 .认识的运动过程A.从实践到认识B.从认识到实践C.认识和运动的循环和发展6.人作为认识的主体是有意志的、有情感的、有认知能力的统一整体,人的知、情、意等各要素都对在观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起作用A. 〃知〃主要是指主体的理性思维等能力,属于人的理性因素B."情"和"意"主要是指情感和意志,被称为非理性因素7 .认识的思维方式A.归纳与演绎8 .分析与综合C.抽象与具体D.逻辑与历史第十三章1.真理是一种认识2•真理的含义:真理是人的认识活动的产物,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因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共同决定本性: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就在于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相符合特点:A.客观物质性B.主观能动性C.社会历史性D.直接现实性4.真理发展规律:A.在实践活动中发展真理B.在同谬误斗争中发展真理C.在解放中发展真理5.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认识的根本任务第十四章1 ,价值的本质(对需要的满足)主体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直觉地掌握和占有客体,利用客体的属性和功能满足主体对需要,以实现主体的目的2 .价值的基本特性:A.价值的主体性B.价值的相对性C.价值的客观性3 .价值的形态:A.物质价值,指客体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价值B.精神价值,指客体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价值C.交往价值,指客体满足人交往需要的价值4 .评价的含义:评价是一种特殊的观念活动,人们通过评价来揭示和把握价值5 .价值观点含义: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的根本观点6 .价值观的作用:A.导向功能,具有引导和定向作用B.规范功能,价值观规定和约束着主体的行为和活动,协调着人们之间的关系,使社会保持一定的秩序C.凝聚功能,价值观是人的社会认同的核心内容,是社会、群体或组织等共同体的黏合剂D.激励功能,价值观不仅在理智方面个人以引导,而且能够激发主体的情感和意志,是人们活动的精神动力7 .价值观的内容:A价值原则,它是关于什么是价值,为什么有价值,以及价值秩序的基本观点B.价值规范,价值原则总是渗透在一定的价值规范中C.价值理想,它是人们所追求的、具有现实可能性和乎自己愿望的价值目标8 .价值观的社会功能A凝聚功能,价值观是人的社会认同的核心内容,是社会、群体或组织等共同体的黏合剂B.规范功能,价值观规定和约束着主体的行为和活动,协调着人们之间的关系,使社会保持一定的秩序9 .如何选择价值观A.坚持价值与真理的统一B.坚持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C.坚持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统一第十五章1.社会发展A.社会发展是人的自我创造活动B.社会发展是一种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性、上升性运动C.社会发展是包含着价值理想的历史运动D.社会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2.人的发展A.内涵:人的素质的提高B.人的发展状况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3•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4•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和条件A.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增长B.社会关系的合理建构C.社会交往的普遍发展5启由:标示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6 .必然: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自然和社会发展所固有的规律7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人不能摆脱必然性的制约,超出必然性所限定的范围去寻求自由8 .为什么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是一致的:A.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8 .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更不是狭隘的利益集团C.要实现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必须变革资本主义旧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制度9 .人类解放的内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10 .共产主义社会: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
哲学知识点背诵
1、对立统一原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 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方 法论)要坚持用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具有普遍性,即事事有矛盾,时 时有矛盾。(方法论)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 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用一分为 二的观点看问题。
6.意识活动特点: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具有自觉 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对照课本具体背一下) 7、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 (1)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事物出发,使主观符 合客观。 (2)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 时俱进,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和过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 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 的。②联系: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世界是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 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 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4.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 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或世界统一于物质), 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5、意识的内涵:从起源看,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 的产物;从生理基础看,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 —人脑的机能;从内容看,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本质就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应
(方法论)要求我们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 殊的认识顺序;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 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 【1】矛盾的属性原理
(1)矛盾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属性和 趋势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双方共处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 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原理
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
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哲学是研究存在、知识、价值和道义等根本问题的学科,涵盖广泛的思想内容。
以下是一些哲学必背的详细知识点,涉及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和社会政治哲学等方面。
1.形而上学:-存在与本质:形而上学研究存在的本质和属性,探讨世界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原理。
-实体论:辨析实体的种类和本质特征,如物质实体和心灵实体等。
-因果关系:探讨事件的因果关系,如因果律、决定论和自由意志等。
-时间与空间:研究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和关系,如绝对时间与相对时间,绝对空间与相对空间等。
2.认识论:-真理与认识:讨论真理的定义和判断标准,如经验主义、规范主义和相对主义等。
-观念与概念:研究观念和概念的起源和本质特征,如直观和概念的关系等。
3.伦理学:-道德和道德价值观:研究道德的本质、道德理论和道德决策,如伦理相对主义、伦理普世主义和伦理主义等。
-道德选择和行动:探讨道德自由和责任,如自由意志和道德责任之间的关系等。
-个人与社会:研究个人与社会关系中的道德问题,如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等。
-美与艺术:讨论美的本质和价值,如审美经验和艺术创作的目的等。
4.社会政治哲学:-政治权力与理论:研究政治权力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如民主、权威主义和专制主义等。
-公正与权利:探讨社会公正和权利的理论基础,如平等原则、正义和人权等。
-社会契约论:讨论社会组织和政治权力的产生和合法性基础,如霍布斯、洛克和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等。
-世界道德:研究全球化时代的伦理和道德问题,如全球正义和全球责任等。
以上仅为哲学必背的部分详细知识点,涵盖了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和社会政治哲学的若干重要议题。
哲学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的话题还有很多,如美学、心灵哲学、宗教哲学等,都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学习。
哲学知识点总结
哲学知识点总结1. 哲学的定义哲学是一门探究存在、真理、价值和意义等基本问题的学科。
它通过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考来研究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
2. 存在主义存在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强调个体的存在和自由选择。
它认为人类的存在先于本质,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选择和行为中创造自己的意义。
3. 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包括理性思维和经验思维。
理性思维强调逻辑推理和概念分析,而经验思维则侧重于感知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思考。
4. 知识论知识论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知识的本质、范围和获取方式。
它探讨了知识的可靠性、真实性和科学性等问题。
5. 伦理学伦理学关注人类行为和价值观念。
它研究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旨在指导人们的行为和判断,以实现个体和社会的最大福祉。
6. 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哲学的一个主要分支,研究实体、本体、存在和实在等概念。
它探讨了现象背后的真实本质以及事物的存在方式。
7. 逻辑学逻辑学研究思维的规律和推理的有效性。
它研究命题、论证、推理和谬误等问题,旨在提高思维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8. 西方哲学流派西方哲学包括柏拉图主义、亚里士多德主义、康德主义、黑格尔主义、尼采主义、存在主义等不同的流派和观点。
9. 东方哲学东方哲学包括中国哲学、印度哲学、日本哲学等不同的传统和学派。
它们强调对人的心性、自然和整体思维的研究。
10. 哲学与科学哲学与科学有密切的关系。
哲学提供了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同时科学的发展也推动了哲学的进步。
11. 现代哲学问题现代哲学面临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等新的问题。
它需要思考自身的定位和作用,以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
12. 哲学的价值哲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帮助人们独立思考和做出明智的选择,同时也能够提供精神上的满足和启发。
总结:哲学作为一门探究基本问题的学科,涵盖了多个分支和观点。
它研究存在、真理、价值和意义等核心概念,帮助人们理解世界和自己的处境。
通过理性思维和批判性思考,哲学为人们提供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
哲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哲学知识点整理一、基础知识班级姓名1.世界观、方法论、哲学(1)含义:①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②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世界观就成了方法论。
③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2)关系: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②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③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2.哲学和具体科学: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
3.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4.哲学的基本派别(1)唯物主义①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②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局限性:把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局限性:把物质=原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唯心主义①基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②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认为整个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整个世界依赖于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
二、唯物论1.物质(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3)固有的根本属性:运动。
(4)物质壬物质的具体形态2.意识(1)本质:①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③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2)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3)特点: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4)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3.运动:含义: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4.静止(1)含义:①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②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哲学常识知识汇总
哲学常识知识汇总前言1、人类从事的两项基本活动及要处理的基本关系?①两项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②要处理的基本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自己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③人们在从事活动和处理各种关系中形成了两大类具体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
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形成哲学知识。
2、对世界观的理解?①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②整个世界包括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又包括主观世界(人的意识或思维)。
③世界观人人都有。
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世界观,不同阶级的人有不同的世界观,就是同一时代同一阶级的人,世界观也存在差别。
④一般人的世界观是朴素的、自发的、零碎的,把人们的世界观进行加工整理,使之形成理论体系,就成为哲学。
3、对方法论的理解?①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②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世界观的应用就是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论也影响世界观。
4、对哲学的理解?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②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及其变化发展规律。
③哲学不是科学,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
5、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②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最显著的特点。
③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组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部分组成。
辩证唯物主义由辩证唯物论(第一课)、唯物辩证法(第二、三、四课)、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五课和第八课第一节)三部分组成。
历史唯物主义包括第六、七课和第八课第二节。
④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6、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①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特定领域为研究对象,揭示该领域中事物的特殊性质和规律。
哲学的所有原理及方法论知识点
哲学的所有原理及方法论知识点一、唯物论。
1.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这就像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不管是山川河流,还是高楼大厦,都是实实在在的物质。
方法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可不能天马行空,脱离实际哦。
比如说你要创业,就得先看看市场的实际需求、自己的实际能力这些物质基础。
2.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就像你看到一个红彤彤的苹果,才会有关于这个苹果的各种想法。
同时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一方面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情况来形成我们的想法;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比如在学习的时候,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计划(从实际出发),同时要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正确意识)。
二、辩证法。
1.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就像我们人类,和周围的环境、其他的生物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不能孤立地看待事物。
比如在保护环境的时候,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要看到环境和人类的长远联系。
2. 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就像科技在不断发展,以前的大哥大现在变成了智能手机。
方法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断创新,积极支持新事物的成长。
不要守着老一套,要与时俱进呀。
三、认识论。
1.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检验标准和目的。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会阻碍实践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获得认识并且检验和发展认识;同时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就像做实验,在不断的实验(实践)中得出科学结论(认识),然后用这些结论去指导新的实验。
哲学全面知识点总结高中
哲学全面知识点总结高中一、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哲学的基础学科,它探讨存在的本质和基本原理,包括宇宙的本源、实体的本质以及时间、空间和因果等基本概念。
其中,宇宙的本源问题是形而上学的中心议题之一,传统上有物质与精神两种解释,对于这一问题,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哲学立场。
唯物主义认为宇宙的本源是物质,是由于物质的运动和变化而产生的世界,而唯心主义认为宇宙的本源是精神,是由于精神的活动和创造而存在的世界。
二、认识论认识论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人类认识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包括认识的来源、内容、方法以及认识的局限性和偏差等问题。
其中,认识的来源是认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主要有经验论和理性论两种观点。
经验论者认为知识源于经验,通过感觉和感觉发展而得,而理性论者则认为知识源于理性,是理性自身的产物。
此外,认识的局限性也是认识论的一个重要议题,它涉及认识的局限性、相对性和可能性等问题。
三、伦理学伦理学是研究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学科,包括对道德行为的原则、动机和责任等问题的探讨。
其中,道德的本质是伦理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传统上有天赋论和习得论两种解释。
天赋论者认为道德是先天的,是天生的本能,而习得论者则认为道德是后天的,是通过社会和教育等渠道所获得的。
此外,道德行为的原则和动机也是伦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其中包括功利主义、德性伦理、情感伦理等不同的道德理论。
四、政治哲学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制度、政治权力和政治理想的学科,探讨政治秩序和权力的正当性以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问题。
其中,政治权力和政治正当性是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传统上有专制主义、民主主义和集体主义三种观点。
专制主义者认为政治权力应该由一位统治者或一小部分人来行使,而民主主义者则认为政治权力应该由人民来行使,而集体主义者则认为政治权力是集体的产物,是社会整体责任的体现。
五、美学美学是研究美与艺术的学科,包括对美的本质、美学观念、审美经验以及艺术品的价值等问题的探讨。
哲学答题知识点总结归纳
哲学答题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哲学概念哲学是研究宇宙万物的起源、本质、规律和意义的学科,涉及到人类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根本问题。
哲学的核心是对人与宇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刻的思考和探讨。
二、哲学史1. 古希腊哲学古希腊是哲学的诞生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等人是古希腊哲学的代表人物。
他们探讨了宇宙万物的本源、普遍规律和人类生活方式,形成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两大学派。
2. 中世纪哲学在中世纪,基督教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基督教神学和亚里士多德哲学两大主流。
托马斯·阿奎那和奥古斯丁是中世纪哲学的代表人物。
3. 文艺复兴哲学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对古希腊和罗马的哲学思想进行重新研究和传播,形成了新柏拉图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流派,代表人物有马基雅维利和培根。
4. 近代哲学近代哲学的代表人物有笛卡尔、洛克、休谟和康德等,他们对认识论、存在论和伦理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开展了启蒙运动。
5. 现代哲学19世纪以来,西方哲学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哲学,代表人物有黑格尔、尼采、马克思、康德、罗素、胡塞尔等人,形成了实用主义、存在主义、唯心主义等不同的哲学学派。
6. 当代哲学当代哲学在继承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新思潮,塑造了赫尔德林、海德格尔、萨特、福柯、达尔文等一批重要的哲学家。
三、哲学常见问题1. 认识论问题认识论是哲学的重要分支,主要讨论人类认识活动的本质与规律。
认识论问题包括:真理是什么?认识的来源和形式如何?认识的限度和局限是什么?2. 存在论问题存在论是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主要讨论世界的本源和本质。
存在论问题包括:世界的起源是什么?宇宙的规律和本质是什么?人类自身存在的意义是什么?3. 伦理学问题伦理学是研究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学科,涉及到人类行为的规范和价值。
伦理学问题包括:什么是善?什么是美?人类行为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4. 政治哲学问题政治哲学是探讨政治制度、权力关系和公共利益的学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指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按
照实际情况办事。 运动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处 于相对稳定和暂时平衡的状态。 规律是指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 然的、稳定的联系。 实事求是是指要从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的实际情 况出发,去研究它们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官接触,对事物 的外部状态和特征形成的认识。
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世界的
能力和作用;意识具有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 和作用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 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 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 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 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尊重 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
哲学知识复习
哲学体系
唯物论部分: 世界是物质的 ——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物质的本质属性和根本属性,意识的概念、 本质和作用 物质世界是运动的 ——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的基本形式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 规律的概念和特 点,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实事求是
基本原理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一性的,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 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第一性的,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 识决定物质 对物质概念的理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最根本的特性 (唯一特性);物质是可以被人们所认识的(可知性) 对意识的把握: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起源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生理基础是 人脑的机能和属性;形式是主观的;来源和内容—— 是客观的
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于抽象思维去把握关于事
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的认识。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即正确的认识。 联系是指一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 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发展是事物具有前进上升性质的变化,是事物 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 矛盾是既对立又统一。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 面各有其特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 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真理是发展的(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是随着客
观事物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真理的发展是真理不断 克服和战胜谬误的过程 科学理论的作用:科学预见,科学方法,解放思想 联系的特点:普遍性(有条件性),客观性,多样性 因果联系:原因和结果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引起和被 引起的关系;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整体和部分的联系:整体高于部分,部分隶属于整体; 两者相互影响,不可分割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区分新旧事物的客观标准: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无 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 事物发展的基本途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辩证法部分
联系 —— 联系的特征,因果联系,整体与部 分的关系
发展 ——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 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量变和质变 矛盾 —— 矛盾的概念及基本属性,内因与外 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 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 分析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和重点 论的统一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矛盾的基本属性:斗争性,同一性(相互依存;在一 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内因是事物变化的 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 起作用 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全面观察和分析问题 矛盾特殊性的表现:不同事物的矛盾各具有特殊性, 同一事物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上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 各有其特点(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主次矛盾的关系:主要矛盾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 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 盾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 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主次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依 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基本概念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
学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 根本观点、根本看法。又称“宇宙观”。 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 根本方法。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 反映的客观实在。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活动;实践是
自觉、能动的活动;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 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最基本);调整和变 革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 反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 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 的目的) 获得认识的两条途径:一是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 经验;二是通过上网、收听广播、收看电视、读书、 听讲等方式获得间接经验 人认识的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感性认识到理性 认识;第二次飞跃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 真理的根本属性:客观性(反映的对象是客观事 物及其规律)
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在一个矛盾中
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 是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主次方 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 以相互转化 重点论和两点论的关系: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重点和 关键)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本质和主流);也要 注意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做到统筹兼顾,适当 安排;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有机统一 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 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唯物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和全面的观点看世界 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看世界
认识论部分
实践与认识 —— 实践和认识的概念,实践的 特点和基本形式,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科学认 识的任务,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实践与理论 的关系
真理 —— 真理的特点,真理与谬误的区别,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认识的发展过程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 区别,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条件,寻求真知 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