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多诺音乐美学思想对中国当代大众音乐生活的启示
从阿多诺的音乐批判理论看中国当代音乐类真人秀节目
从阿多诺的音乐批判理论看中国当代音乐类真人秀节目邓新华1,彭庆禹2(1.三峡大学 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 宜昌443000;2.上海大学 文学院,上海 宝山 20044) 摘 要:阿多诺从音乐的基本特征、艺术效果和社会功能等三个方面对西方当代流行音乐作了深刻且具有批判意味的分析和评判,借助阿多诺的音乐批判理论来分析中国当前的流行音乐,尤其是从最近几年持续大热的音乐类真人秀节目中可以发现,音乐本身的标准化与伪个性化、给听众带来的心神涣散和听觉退化及其弥合现实社会矛盾的黏合剂功能,正是中国当代音乐类真人秀节目的本质和特征。
关键词:阿多诺;流行音乐;音乐真人秀节目;批判 中图分类号:I6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332(2018)02-0082-05作者介绍:邓新华(1952-),男,湖北远安人,文学博士,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文学理论与批判;彭庆禹(1994-),女,湖北宜昌人,上海大学文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学理论与批判。
大众传媒在当代中国作为一种突出的文化符号,通过与流行音乐的会合,衍化出一种新兴的电视节目形态——音乐类真人秀节目。
从最早1984年中央电视台所举办的第一届青年歌手大奖赛,到湖南卫视(2004)、浙江卫视(2012)为代表的音乐真人秀栏目的强势回归,再到而今无人问津的局面,从三十年来国内音乐真人秀节目发展的曲折历程,我们既可以看到新兴电视形态所带来的文化产业的繁荣景观,同时也可以发现音乐真人秀节目的发展模式长久以来伴随着的深刻矛盾。
德国当代著名美学家、批评家阿多诺的论著《论流行音乐》,从其社会批判理论出发对西方当代流行音乐作出三个著名的判断:流行音乐具有标准化和伪个性化倾向,流行音乐使得听众心神涣散和听觉退化,流行音乐还是弥合现实社会矛盾的一种黏合剂。
面对我国新的大众文化语境,和我国令人眼花缭乱的音乐类真人秀节目,我们认为阿多诺的大众文化批评和音乐批判理论仍然可以作为我们展开分析和研究的理论依据。
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角下的“中国风”现象探析论文
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角下的“中国风”现象探析论文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角下的中国风现象探析中国风乍起于2003年,台湾歌手周杰伦的一首《东风破》宣告了这股风潮的开始。
至此,中国风歌曲开始充斥大街小巷,不管是在内地、香港、台湾,还是在日本、韩国、马来西亚以及其他华人地区,中国风歌曲都得到了极大的关注,成为新世纪以来华语乐坛最为壮观的文化现象。
中国风现象的来龙去脉什么是中国风?学术界并没有作出一个严格的界定,影响较大的是黄晓亮在互联网上对中国风的定义。
在他看来,中国风就是三古三新结合的中国独特乐种。
三古三新指的是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和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
这类中国风歌曲的歌词具有中国文化内涵,使用新派唱法和编曲技巧烘托歌曲氛围,歌曲以怀旧的中国背景与现在节奏的结合,产生含蓄、忧愁、幽雅、轻快等歌曲风格。
其代表歌曲有《东风破》《发如雪》等。
华语乐坛歌手中,最早标明自己中国风路线的是台湾歌手周杰伦。
2003年7月,周杰伦在《叶惠美》专集中推出了一首很显眼的作品《东风破》,它是第一首完完全全符合三古三新六大标准的中国风歌曲。
歌曲全方位地带出古色古香的中国味道,周杰伦的歌声奠定了中国风歌曲的基本唱法。
随着这种曲风的不断走红,华语乐坛更多的歌手开始尝试这种风格,如台湾歌手陶喆、王力宏,内地歌手后弦等,一股中国风的流行歌曲浪潮开始席卷整个华语乐坛,至今仍在不断发展。
流行音乐理论视角下的中国风现象解读面对华语乐坛的这股中国风流行歌曲浪潮,阿多诺的流行音乐理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读视角,我们可以围绕着中国风歌曲的制作特点和歌迷的接受状况及中国风所起到的社会粘合剂作用,来对此文化现象作一个较为深刻的批判性解读。
中国风歌曲制作的标准化与伪个性化。
在阿多诺看来,流行音乐遵循的是商品生产的逻辑并渗透着资本运作的因素,与严肃音乐相比,流行音乐的内部结构呈现出了标准化与伪个性化的特征,事实上,这也是整个文化工业产品的主要特征。
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流行音乐思考
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流行音乐思考作者:李一岚来源:《北方音乐》2019年第09期【摘要】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以流行音乐的标准化、伪个性化、使人思想涣散、社会黏合剂等特征为出发点,分析了流行音乐的内在本质、审美价值、社会价值等。
为此,可以用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分析当代中国的流行音乐发展问题,把握中国流行音乐的内在本质、社会功能,推动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中国流行音乐【中图分类号】J605;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当前我国流行音乐进入了全新发展阶段,但是学者们对流行音乐的理论研究还比较少,尚未形成完整的流行音乐研究体系。
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借鉴西方国家在流行音乐研究上的成功经验,将西方流行音乐理论引入中国,为中国流行音乐研究提供科学的分析框架。
本文就以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为出发点,分析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探索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总体趋势。
一、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的基本观点阿多诺是德国著名的音乐理论家,也是法兰克福学派的著名哲学家,他出版了许多优秀的哲学作品,对后世的美学和辩证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941年阿多诺发表了论文《论流行音乐》,在该论文中阿多诺论述了流行音乐标准化、伪个性化、被动消费性等特征,并提出了流行音乐是社会的粘合剂这一著名论断,建构了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
(一)流行音乐具有标准化和伪个性化的特征在阿多诺看来,流行音乐与严肃音乐是内容和形式完全不同的两类音乐,两者之间不仅有雅俗之分,在社会功能、艺术功能上也有较大差异,流行音乐就是品位较低的通俗音乐,是可以通过标准化的工业生产方式创作出来的。
比如流行音乐大多由三十二个小节构成,调性比较稳定,完全可以通过标准化的方式生产出来,虽然流行音乐中可以增加分音、滑音、和弦等,但是并没有改变流行音乐的本质。
所以,阿多诺认为流行音乐的本质特征就是标准化。
在揭示了流行音乐的标准化特征后,阿多诺进一步指出,流行音乐标准化源于流行音乐的模仿,当某个流行歌曲获得巨大商业成功后,其他音乐制作人就会争相效仿,创造出形式和内容雷同的歌曲。
阿多诺音乐美学思想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影响
阿多诺音乐美学思想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影响作者:韩春丽来源:《艺术评鉴》2017年第13期摘要:阿多诺是德国哲学家、美学家、音乐学家,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
他的音乐美学思想独特,影响深广。
尤其对我国当代音乐教育,具有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阿多诺音乐美学思想当代音乐教育影响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3-0101-02阿多诺呼唤:“艺术体现精神,这可以说是艺术中唯一不变的意义。
”阿多诺的音乐教育观是美育观,是通过音乐接受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提升大众审美能力,即精神提升。
他把精神视为音乐作品的底蕴,批判了大量的商业音乐行为及作品,精神成为音乐作品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而商业音乐尽管也起着相同的影响力,却是在安抚个人情绪并放大。
在中国当代音乐教育发展中,必须得避免这一点,不能够仅仅在用民族的某一元素或某些元素来吸引大众的审美情趣,是需要提升音乐作品的精神内涵。
一、音乐和意识形态之间互相依存行事方式的梳理对20世纪音乐社会学进行简略的讨论,阿多诺(The odor Wiesengrund)也占有特殊的地位。
即使现在,在他去世二十多年后,其思想的深刻性和创新性以及他兴趣的广泛性仍然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其中经常会产生尖锐的评论。
无论如何人们还是希望对他进行全面的评价,以极大的兴趣还原其本体。
他主要考虑的是音乐社会学,如果宣称他的兴趣仅仅在于社会学方面就过于简单了,因为他对音乐哲学的考察实际上也进入到许多其他领域。
对于现在的读者来说,没有抓住阿多诺的观念,而要获得一个关于伴随着当代音乐的意识形态、哲学以及美学问题的总体图景是很不容易的。
为了对他的许多言论在音乐学科的历史重要性有一个适当的评价,我们一定要记住在音乐当中没有人像他那样以极大地深刻性和洞察力试图整理音乐和意识形态之间互相依存行事的紧密方式,正是这决定性的一步把阿多诺与早期音乐社会学者们区分开来。
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流行音乐思考
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流行音乐思考引言音乐是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流行音乐作为当今社会中最受欢迎的音乐形式之一,承载着时代的文化和情感。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的流行音乐产业发展迅速,涌现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人和作品。
随着传统音乐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以及当代理论研究的深入,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传统音乐文化中的流行音乐,特别是在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域下,对中国流行音乐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一、阿多诺与流行音乐阿多诺作为二十世纪著名的音乐学家和哲学家,对于流行音乐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
他认为流行音乐是大众文化的产物,是市场经济和消费主义的产物。
在他看来,流行音乐是工业文化的产物,它的产生与传播与大众文化的传播方式和社会环境息息相关。
在阿多诺看来,流行音乐是一种工业化生产的产物,是资本主义文化的产物,它满足了现代社会大众的精神需求,同时也是商业化和商品化的表现。
二、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与现状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可以说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流行音乐产业逐渐崛起,歌手、乐队纷纷涌现,音乐市场日益繁荣。
中国流行音乐也受到了西方流行音乐的深刻影响,从音乐风格、制作手法到表演形式,都呈现出多元化和国际化的趋势。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流行音乐产业在全球范围内也逐渐崭露头角,一些中国歌手和乐队开始走向国际舞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与此中国流行音乐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由于市场化和商业化的影响,一些流行音乐作品过分注重商业利益,忽视了音乐的创作和表达,导致作品质量参差不齐。
国际化的影响也使得中国流行音乐的特色和本土性有所淡化,一些歌手和乐队更愿意去迎合国际市场的口味,导致作品缺乏独特性和个性化。
我们需要关注中国流行音乐的本土性和多元性。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流行音乐受到了西方音乐的深刻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必然的。
但我们也应该重视中国流行音乐的本土特色,借鉴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流行音乐作品。
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流行音乐思考
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流行音乐思考阿多诺(Theodor Adorno)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学家、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在20世纪前半叶提出了一套独特的流行音乐理论。
他认为流行音乐是文化工业的产物,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它受到商业化、标准化和大众消费的影响,缺乏真正的艺术性和创造性。
在阿多诺的视角下,流行音乐往往是一种大众化的、机械化的、没有深度和内涵的产物,它符合大众的口味,迎合大众的情感,但缺乏真正的思想和情感表达。
这种流行音乐促使大众陷入一种被动的、消极的心理状态,使他们对社会和文化的现实问题缺乏思考。
阿多诺的流行音乐理论虽然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但在21世纪的中国流行音乐中依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中国的流行音乐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庞大的产业,并且受到了大众的广泛欢迎。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结合阿多诺的流行音乐理论,深入思考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中国流行音乐的商业化和标准化现象在阿多诺的理论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随着音乐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流行音乐作品成为了商业利益的工具,而非真正的艺术作品。
从整个音乐产业的链条中,我们可以看到,制作、包装、宣传、销售等环节都被商业利益所左右,使得流行音乐变得越来越呆板、单一、缺乏深度。
这种商业化和标准化的现象在中国流行音乐中也是明显的,许多歌曲的曲式、编曲、歌词等内容都具有相似性,缺乏创新和个性化的特点。
这种趋势使得中国流行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自己的创造性和独特性,成为了一种符合大众口味的平庸之作。
阿多诺的流行音乐理论还着重强调了流行音乐的大众化和机械化特征。
根据阿多诺的观点,流行音乐的大众化特征使得它失去了艺术品应有的独一无二的特质。
这种流行音乐对情感的追求被淡化了,使得它变得越来越机械化和呆板化。
在中国流行音乐中也可以看到这样的特点,许多歌曲的情感表达变得单一和功利,歌曲的创作和演唱过程也逐渐变得标准化和流程化。
从阿多诺对新音乐的肯定谈起
从阿多诺对新音乐的肯定谈起阿多诺是20世纪思想史上颇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他在其著作《音乐哲学》中谈到了对于新音乐的看法。
阿多诺认为新音乐是对于传统音乐的一种批判和挑战,它是音乐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因此,他对于新音乐持肯定的态度,并主张在新音乐中寻找和发掘真正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首先,阿多诺认为新音乐有着独特的创新性和实验性,它可以打破传统音乐的固有模式和规则,创造出全新的音乐语言和风格。
这种实验性的探索无论是在音乐结构、音色、节奏还是调性上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在不断挑战着人们的感官体验和审美认知。
这种探索精神是音乐艺术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实验和创新才能推进音乐的发展和进步。
其次,阿多诺指出新音乐对于现代社会的影响。
他认为现代社会是一种资本主义社会,这种社会注重利益和效率,而传统音乐则赋予人们一种精神生活上的享受和内在的意义。
但是,新音乐则是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它既具有传统音乐的审美意义,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实用性和效率。
因此,新音乐是为现代社会而生的,它可以满足人们即效率又要求精神享受的需求。
最后,阿多诺认为,新音乐中的真正价值在于它所传递的一种超越性的体验和感受。
新音乐往往与一些先锋艺术形式结合,如电子音乐、多媒体艺术等,这种音乐的体验不仅仅是听觉上的,其结合了多个感官,给人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体验和心灵共鸣。
这种超越性的体验具有一种启迪作用,可以引领人们超越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和平庸,追求高超的艺术境界。
总之,阿多诺对于新音乐的肯定表明了他在音乐艺术发展中的进步主义立场,他认为音乐是一种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艺术形式,只有通过对于传统音乐的批判和挑战才能实现艺术的进步和发展。
同时,他也指出了新音乐与现代社会的密切关联和其超越性的价值,这些都为新音乐的发展和推广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持。
阿多诺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对当代的启示
阿多诺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对当代的启示作者:任璐瑶来源:《青年与社会》2020年第19期摘要:20世纪80年代,大众文化与市场机制、社会工业化相伴而生。
大众文化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也成为社会反思的重要理论武器。
文章从大众文化的内涵解读入手,分析了其产生的理论背景和现实背景,继而阐述了阿多诺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内容和特点,最后揭示了其对我国当代社会与文化建设的关系与启示。
关键词:大众文化批判理论;阿多诺;文化工业一、大众文化的内涵大众文化是文化进入工业生产和市场商品领域而产生的新的社会现象。
这一概念是出自西班牙哲学家奥特加《民众的反叛》,他认为大众文化是一社团、一地区、一国家新兴的、被大众所信奉的、接受的文化。
因为大众文化是现代工业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高科技产生了文化的平面化和低俗化。
它是一种庸俗且孤独的文化,虽然会暂时克服人们的孤独感、压抑感和生存危机感,但是长远角度看,会降低人类文化真正的追求,降低其文化标准,长远发展下去人类文化会被异化。
二、阿多诺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产生的背景(一)理论背景马克思在《1844年政治经济学手稿》中对“文化工业”相关概念略有涉及。
他提出:“具有抽象普遍本质的历史”的“普遍存在”和“普遍运动”,就指的是有关上层建筑的部分,其中包括了政治和文化意识形态。
他称可以把这些看成是“工业的一个特殊部分”。
在这里,马克思把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联系起来,是为了表明资本主义世界对人的异化,但是并未针对大众文化和文化工业进行深入阐述。
可以说是阿多诺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一种思想源头。
马克思主义所诞生的年代,资本主义体系在全世界初步建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更多的是从人类的整个进程和最基本的政治经济方面抨击。
而对文化艺术领域,对人们的思想领域和心理领域少有涉及。
黑格尔学派代表人物卢卡奇的著作《历史与阶级意识》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物化意识,他把现存的不合理的东西加以接受,开辟了物化理论的先河,卢卡奇通过物化理论,阐述了资本主义运行和组织机制中不合理的成分,揭示了市场经济出现后,人们按照商品世界的运行法则运行,而失去自己的主体性的事实。
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流行音乐思考
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流行音乐思考【摘要】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流行音乐思考,通过对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的基本观点、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商业化特点以及创新和发展进行探讨,揭示了中国流行音乐在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同时也指导着中国流行音乐在商业化、创新和发展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未来,中国流行音乐将继续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保持创新的精神,拓展商业化领域,实现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
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启示在于强调音乐作为文化产品的本质属性,呼吁音乐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不忘初心,坚持音乐的独立性和纯粹性。
中国流行音乐未来发展的趋势将是融合多元文化,拓展市场空间,实现艺术与商业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史、传统文化、商业化特点、创新、发展、启示、未来发展趋势1. 引言1.1 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流行音乐思考在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的视域下,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和变化呈现出了独特的特点。
阿多诺认为,流行音乐是一种被大众广泛接受的文化形式,它既受制于市场经济的需求,也受制于文化产业的规则。
而在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经历了从模仿西方音乐到创新发展的过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当时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中国开始吸收外来音乐元素并进行本土化改编。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流行音乐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如民谣、摇滚、流行等,这些不同风格的音乐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也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追求和审美观念。
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中国流行音乐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中国流行音乐在创作过程中融合了大量传统文化元素,如古诗词、民间故事等,这种融合为中国流行音乐注入了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中国流行音乐的商业化特点也是不可忽视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音乐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流行音乐成为了一种可以赚钱的产业。
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流行音乐思考
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流行音乐思考
阿多诺是20世纪西方音乐社会学的领军人物,其流行音乐理论广受欢迎。
在他的理论视域下,流行音乐是一种与传统音乐不同的文化形态,它具有贴近生活、群众性、商业性
等特点。
在中国,随着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发展,流行音乐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其与中
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特有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也存在着一些脱节,因此需要进一步探
讨和思考。
首先,在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的视域下,中国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之间存在着不同的
文化模式和生产模式。
中国传统音乐以民间文化、艺术思想为核心,是受到历史、传统、
地域、民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而中国流行音乐则更多地接受了西方流行音乐对于商业、
消费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观的影响,使其更加贴近现代都市的生活形态。
这种生产模式
是与商业化和产业化直接相关的,中国流行音乐多数传输以商业和娱乐为主要目的,艺术
性和歌词的深度被忽略。
最后,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认为,流行音乐本身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文化现象,它包含
了社会、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的集合。
中国流行音乐也是如此,在社会、政治和经济环
境等多种因素下,它也吸取了自身文化背景中的思想、影响和精髓。
例如,历史文化积淀、地域环境差异、社会风尚、文化习俗等都会影响中国流行音乐的成长和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在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的视角下,分析中国流行音乐的民族化发展是必要的。
即使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基于西方流行音乐,但中国流行音乐也应该融入中国独特的文
化和历史背景,以及体现人民艺术这一本质特征。
这一点需要音乐制作人、歌手、市场营
销人才以及音乐爱好者共同努力。
从阿多诺对新音乐的肯定谈起
从阿多诺对新音乐的肯定谈起
在20世纪早期,随着新的音乐形式的兴起,许多伟大的音乐家和作曲家对这些新音乐的态度分裂。
而德国哲学家阿多诺对这些新音乐的态度则是肯定的。
阿多诺认为,新音乐是自由的艺术形式,它不再是旧传统的音乐形式的延续,而是一种新的音乐语言。
与此同时,新音乐也与现代社会的行为和思想相联系,它试图通过音乐来表达新社会的精神和文化价值观。
阿多诺认为,新音乐不仅仅是音乐本身,而是与现代人的生活和思想密切相关的一种文化现象。
这种音乐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听觉世界,通过它人们可以发现新的声音和感觉。
这种经验不仅为人们打开了一个新的艺术领域,同时还为人们提供了更深层次的精神体验。
阿多诺还认为,新音乐使听众参与到音乐的创作和演奏当中。
在过去,听众只是被动地享受音乐家的演奏,而现代音乐使听众成为了音乐的一部分。
在现代音乐中,音乐家不再是唯一的创作者和演奏者,而是与听众共同创作和演奏。
这种互动性质不仅加强了听众对音乐的交流和理解,还使音乐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最后,阿多诺认为,新音乐是一种超越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的创新形式。
它不仅在音乐中创造了新的艺术形式,同时还创造了新的文化和社会形式。
它为人们提供了表达新思想和新价值观的艺术形式,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在全球范围内交流和合作的平台。
总的来说,阿多诺对新音乐的肯定是基于对现代社会和思想的理解和探索。
他认为,新音乐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不仅仅是音乐本身,更是与社会和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种艺术形式。
通过对新音乐的认识,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人类文化的发展和演变,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人类的精神和思想。
阿多诺社会音乐思想与当代音乐教育的互动关系
182神州教育阿多诺社会音乐思想与当代音乐教育的互动关系韩春丽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摘要:阿多诺是德国哲学家、美学家、音乐学家,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
他的音乐思想独特,影响深广。
尤其对我国当代社会的音乐思想,不仅有深刻的影响,而且有某些契合,形成了良性互动。
文章从阿多诺音乐思想的特点和现状、我国当代社会音乐思想的特点、阿多诺音乐思想与我国当代社会音乐思想的互动三大理论层面,研究、论述了阿多诺音乐思想与当代社会互动关系的这一重要命题。
关键词:阿多诺;音乐思想;音乐教育;互动关系阿多诺曾是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哲学博士,并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攻读音乐学,于1928―1931年在维也纳任音乐刊物《破晓》的编辑。
1933年希特勒执政后流亡国外,先后在英国、美国高校任教。
1950年回到德国,1953年继霍克海默尔任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所长,提出“否定辩证法”“社会学批判理论”,著有《否定的辩证法》《社会批判论集》《启蒙的辩证法》(与霍克海默尔合著)。
一、阿多诺独特的音乐思想特点音乐是时代特征与人的精神面貌的反映,而这种反映并非简单的模仿,而是以“离间”的方式与现实相疏离,即不同于现实的“异在事物”。
而在现代社会“文化工业”的影响制约之下,音乐失去了它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作用,成为“音乐拜物教”,在文化市场中,音乐完全成为消费品,丧失了反映社会真实和创造者个性的品质。
“流行音乐排行榜”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看似大众有了虚假的自由选择权,实则是“音乐工业”的一种推销手段。
显而易见,阿多诺的音乐思想是正确的,并且必将对当代社会的音乐思想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二、阿多诺新音乐理论研究现状 阿多诺对音乐的研究,以及对其他学术的研究,这些论点无疑是反映了阿多诺对当时的音乐学术的继承,这就好比当初阿多诺在阿德勒的课堂上旁听那样,用自己多年的知识总结,与经验积累来为二十世纪的音乐界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而与此同时,阿多诺还灵活地运用外来的社会批判理论进行知识论证与完善,进而研究出以打破传统方式来研究音乐的合理化研究措施。
从阿多诺对新音乐的肯定谈起
从阿多诺对新音乐的肯定谈起阿多诺(Theodor Adorno)是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音乐学家,也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之一。
他在20世纪的思想界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新音乐的评价和观点也备受关注。
本文从阿多诺对新音乐的肯定谈起,探讨他对于新音乐的看法和对音乐的思考。
阿多诺认为新音乐是对传统音乐的反叛和批判。
他认为传统音乐已经成为社会阶级和权力统治的象征,失去了独立性和自由性。
而新音乐则是一种自由的艺术表达方式,它不受规范和传统束缚,可以任意创作和表达。
新音乐所具有的实验性和前卫性,正是对传统音乐体制的一种颠覆和反叛。
阿多诺还认为新音乐是对社会现实的回应和反映。
他认为现代社会充满了破碎、异化和压迫,而新音乐则是对这种现实状态的一种艺术化表达。
新音乐通过其独特的声音和结构,表达了对现代社会弊病的批判和反思,使人们对社会现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阿多诺对新音乐的肯定并不代表他对一切新音乐都持肯定态度。
他认为新音乐必须要有内在的价值和创新,而不是简单地追求新奇和煽动。
他批评了一些只追求声响效果和喧嚣的音乐作品,认为这种音乐缺乏思考和深度,只是对传统音乐的嘲讽和模仿。
阿多诺对于新音乐的肯定主要体现在他对于新音乐的创新性、实验性和对现实的关注。
他认为新音乐具有反叛传统音乐的作用,并且可以通过其独特的声音和结构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
阿多诺并不对所有的新音乐都持肯定态度,他认为新音乐必须具备内在的价值和独立的创新,而不只是追求新奇和喧嚣。
阿多诺的观点无疑对于新音乐的发展和理解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从美学角度看阿多诺和声乐学的辩证法
当代音乐2018年第2期MODERN MUSIC从美学角度看阿多诺和声乐学的辩证法张春阳[摘 要]阿多诺是德国哲学家㊁美学家㊁音乐学家,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㊂他的声乐思想独特,影响深广㊂尤其对我国当代社会的声乐思想,具有深刻的影响㊂[关键词]阿多诺;声乐;社会学;辩证法[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8)02-0137-02[收稿日期]2017-11-04[作者简介]张春阳(1963 ),男,山东青岛人,广东肇庆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㊂(肇庆 526061) 阿多诺呼唤: 艺术体现精神,这可以说是艺术中唯一不变的意义㊂”阿多诺的声乐教育观是美育观,是通过声乐接受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提升大众审美能力,亦即精神提升㊂他把精神视为声乐作品的底蕴,所以,批判了大量的商业声乐行为及作品,精神成为声乐作品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行为㊂而商业声乐尽管也起着相同的影响力,却是在安抚个人情绪并放大㊂在中国当代声乐发展中,必须得避免这一点,不能够仅仅在用民族的某一元素或某些元素来吸引大众的审美情趣,而是需要提升声乐作品的精神内涵㊂一㊁声乐和意识形态之间互相依存行事方式的梳理没有公式,只有灵活性,才能让我们恰当地确定出现在声乐和社会之间异常复杂和有争议的关系㊂确实,阿多诺使用了一些马克思主义思想当中的技巧;然而,他仔细地避免那种把艺术作品简单地当作社会经济结构在上层建筑上反映的肤浅的社会学研究㊂他的调査一直把实际的创作和其声乐结构当作起点,这出现在考察意识形态如何在声乐中出现㊁构建和形成之前㊂这是一个没有威胁到作品的艺术自我独立性的过程㊂一个艺术作品的社会本质以及它作为艺术的自我独立性可以看作一个矛盾的概念,但是阿多诺声乐思想当中的一个特征是他把这种现象确定为辩证主义矛盾的方式,为的是让思想和现实之间的任何潜在矛盾都显现出来㊂他的声乐考察并不仅仅一直是纯声乐的,尽管可以部分正确地说声乐只是他支撑社会学或者美学的一个钉子㊂然而,也许是由于他著作当中的这种倾向性,使他在声乐传统上的理想主义者或者实证主义作家当中引起了如此多的猜疑和对抗㊂像所有艺术一样,声乐的真正本质是表达和交流,但是表达和交流在当今却破坏了自身,因为一个大众盲从的工业社会把交流的每一个形式商品化了㊂让它变得琐碎,疏远它并且把它变成一个客体,进入到商业产品当中,变成一个崇拜的对象㊂在这种状态下,孤独甚至沉寂对于一个具有创造力的艺术界来说是唯一可能的答案,他们荒谬地想要保留其 作品”中 真理性”的品质,或者如果这对他们来说太多的话,至少是证明了当代人们悲伤的品质㊂对于阿多诺来说,现在的声乐具有一种戏剧性的辩证状态㊂为了忠实地保留其作为声乐㊁作为一种人类的信息以及与其他人的交流等特征,它必须减少 人道主义”以及 吸引迷惑人的装束”,它必须能够承认隐藏在这种外表下的 非人道的面具”㊂这一段中所提到的声乐(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还在继续)是指第二维也纳学派的声乐,尤其是勋伯格的声乐㊂然而,阿多诺在这里寓言式地说出了离我们更近的先锋派声乐(这些作曲家们怀疑是否具有像声乐表达这样的东西存在,批判那些把声乐作品当作一个有组织的结构的观念,它们是完满而自我独立的,并在声乐厅和歌剧院中得到赞美,为它自己造成了一个对声音材料的迷信)的某些特征㊂二㊁社会和美学评论互相包容辩证关系的认知在阿多诺对于事物的观念当中,一个作品不只是一个以其他的手段对社会的延长”,也并不是让社会 在它里面变得能够被看到”㊂ 艺术和经验主义的存在”(也就是声乐和社会)并没有直接的接触,它们可能(或者不可能)相遇的领域是由声乐技术所提供的㊂正是这些他所关心的事物促使他写作了‘声乐社会学入门“,并且重新肯定了他在早期著作当中所确立的信念㊂正像他所说的:在每一部声乐作品当中 但是相对于它最内部的结构来说,在进行创作的习语当中更少,都能够发现整个怀有敌意的社会历史㊂我们用来判定声乐作品是不是具有 权威性’的一个准绳就是它是否美化了这种敌意(在它的创造与其听众之间的关系当中我们能够发现一种表示),结果是否转到了最不可挽回的美学矛盾当中,或者是否在它自身当中解决了这种敌意㊂”在现代声乐当中,与社会之间的冲突如果用声乐术语解释,即 普遍兴趣和个人兴趣之间的分歧,而对于官方的意识形态来说需要二者的混合㊂ 权威性的’声乐像其他权威艺术一样,一方面是对个人命运与他作为社会整体中一员的作用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的规范陈述,另一方面是731个人兴趣与整体性之间充满敌意的联系(无论如何这是可以被确定的)的写照㊂它还是在所有这些事物之间可能有的一些真正调和的愿望的表达㊂与此相比较,当代个人创作当中的短暂沉淀状态就不那么重要了,声乐不得不在描绘了所有阶级的关系当中忍受阶级斗争㊂与问题实质相比较,声乐习俗中的不同就不重要了㊂敌意更多地以其原始纯粹性没有歪曲地融入声乐当中,更完整地在声乐中加以描述,声乐将越少 意识形态性’,就越加客观地表达对事物状态的意识”㊂阿多诺经常指控社会和经济等次要的美学价值㊂实际上,尽管他还远没有把声乐和其他艺术形式解释成对客观事物状态的被动反映㊂实际上,与现实具有双向关系的艺术, 一定既不支持也不反映和平与秩序,它一定强迫那些在表面上消失的东西再次出现,来反对表面所表现出来的压抑”㊂这样,声乐能够提供对社会的一种模仿,能够预示灾难临头,揭露人类关系中虚伪的本质或者揭示规则㊂然而,它恰恰不能为声乐是否表达任何事情,或者它是否具有其自身结构和形式意义上的含义等传统问题提供一个答案㊂阿多诺的这种解决是辩证性的,声乐就像一种语言,但是不是那样一种语言:声乐的状态倾向于一些缺乏意图的语言状态 根本不包含思想,仅仅是一个客观音响之网的声乐可能等同于万花筒意义上的声音㊂相反,如果声乐是绝对的思想,它将不再是声乐,将成为它的反面 一种语言㊂”这样声乐就出现一种与声乐整个历史发展过程相适应的交替状态㊂阿多诺对当代声乐的考察追随着他所创造的这种哲学背景㊂在当今的社会中,理性活动要冒着完全被经济和社会关系支配和淹没的危险,个人感觉到孤独,是因为资本主义工业社会抑制了他的独立性和自由创造性,导致了侵害普通艺术标准化程度的极大增长,让它们转变成为服从应用和需求规则的商品化品种㊂声乐尤其变得更加商品化而被损害,丧失了它作为真理的特征而仅仅被人玩弄㊂阿多诺渴望回到不可到达的过去,渴望没有出现过的理想主义状态,人类融入这样的社会中,声乐在其中具有表达性和适中的作用,没有变成大众消费的一个产品,没有变成人们疏离和腐化关系的表现㊂他能够看到的只是两条对声乐开放的道路,他以勋伯格和斯特拉文斯基典型的个性表现它们,他把这二人看作当代声乐领域的两个对立面㊂斯特拉文斯基的声乐代表了对现状㊁对当前情况的接受:它验证了人类关系的陈腐,个性对于集体非人道主义的奉献是一个没有悲剧性浮夸的奉献,没有导致任何人类发展的奉献却是一个对受害人自己所了解的事物状态的盲目承认自我嘲笑和自我湮灭㊂斯特拉文斯基的声乐提供了对过去不自然的恢复,使之客观化并在历史尺度之外使之具体化㊂它提供了一个虚假的解决,表明了现代世界悲剧性的分裂,忠实地㊁以精巧的方式(虽然有些被动方式)反映了当代社会的不幸和非人化㊂勋伯格也是出现在我们时代的一个人,但却完全不同㊂斯特拉文斯基代表着接受,而勋伯格代表着反叛㊁抗议以及毫不妥协的革命㊂但是阿多诺认为在这种反叛的世界当中,只能意味着退回到一个完全孤独的世界㊂尽管在斯特拉文斯基对事物被动妥协的特征当中只有暗示着忧伤,勋伯格的声乐实际上代表着一个吸收到自身当中的孤独的主观性”㊂这样勋伯格的十二音体系就是唯一对声乐开放的㊁希望得到观众注意的途径㊂勋伯格故意强迫自己处在十二音体系的严格要求之下,并且让自己与不再对他开放的自由相隔离㊂然而同时,在他对调性以及传统声乐语言的反叛当中,他已经在一个主观的层次上维护了自己的自由,并且阻止了声乐成为大众消费中的一个标准的日用品㊂声乐的意义只是在任何主观生活可能具有的关系当中才具有重要性㊂阿多诺坚信十二音体系或者 创作的完整方法”不能出现在 完整状态的观念(例如,整体性)当中,也不出现在征服他的观念当中㊂它试图在现实的表面找到根基,吸收了引起整体状态的普遍焦虑㊂艺术的非人性一定要战胜世界的非人性,为的是人类的利益”㊂阿多诺把十二音声乐当作唯一有资格被称作 权威”的激进声乐类型㊂但是因为他还认为这种声乐辩证地包括了它自身自我消解的种子,我们就非常容易理解为什么仅仅在他论述勋伯格和斯特拉文斯基之后过了几年,他就全然宣布现代声乐(比本世纪早些时候更高级的声乐)变得老旧了㊂新声乐的高潮被 过去的残余渣滓”所清洗,但是这对于一般的声乐并没有多少益处㊂本世纪早些时候比较老旧的 新声乐”具有侵略性的姿态已经变得温顺柔和,已经变成了一种 技术工艺上的态度”㊂声乐看起来不再冒任何危险,它的英雄时代已经过去㊂它仍然采用十二音体系和比较老旧的 新声乐”的技术手段,甚至可以说它被以一种更加激进的方式所使用,并把它们运用到极限㊂ 声音所使用的类型是相同的,但是给予这个声乐早期表现形式以生命的内部痛苦已经消失 但是如果艺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受了这种痛苦的消失,只是成了一种简单的游戏,因为它已经不再强大到能够做其他的事情,它就放弃了真理,丢失了唯一存在的要求㊂”不论怎么样,我们能够通过阿多诺的思想过程觉察到他对于20世纪声乐中破坏性革命性动力耗尽㊁重大的激进主义时代已经过去的恐惧㊂在这一点上,他对于声乐学和社会学的兴趣似乎已经退后到了哲学领域㊂[参考文献][1]宋 瑾.声乐美学基础[M].上海:上海声乐出版社,2008.[2]张 平.唱归天地[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3]张 前.声乐二度创作的美学思考[M].上海:上海声乐学院出版社,2007.[4]李 萍.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张 前.声乐欣赏㊁表演与创作心理分析[M].北京:中央声乐学院出版社,2006.(责任编辑:李 璐)831当代音乐㊃2018年第2期。
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流行音乐思考
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流行音乐思考
阿多诺是流行音乐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家,他的理论视域囊括了社会学、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阿多诺的音乐理论视角关注的是音乐作为文化现象的社会意义,因此,阿多诺的音乐理论不仅涉及到音乐艺术本身,还深刻探讨了音乐与社会的关系。
将阿多诺的音乐理论应用于对中国流行音乐进行思考,可以深入挖掘出中国流行音乐的本质内涵和其与中国社会的关联。
首先,中国流行音乐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中国流行音乐的诞生、发展和演变,反映出中国社会的变化及其文化特征。
例如,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受到西方流行音乐的冲击,以摇滚乐为代表的西方音乐文化进入了中国,使得中国流行音乐的风格和元素更加多样化。
此外,中国流行音乐中融合着中国传统乐器、民族音乐等元素,此时的中国流行音乐展现出了新的审美和文化特征。
其次,阿多诺强调历史性对于音乐艺术的重要性,中国流行音乐同样需要与历史相联系。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面临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现代化变革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流行音乐需要寻找自己的历史与时代共鸣的点,并对传统文化进行积极的再创作。
例如,2019年流行曲《梦里水乡》中融合了古琴、二胡等传统乐器,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音乐的融合,体现出中国流行音乐向传统文化回归和创新的努力。
综上所述,在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域下,中国流行音乐不仅是一门艺术,还是一种文化现象。
中国流行音乐需要与历史、传统文化相联系,并且注重音乐的社会意义。
只有通过这些方面的发展,中国流行音乐才能更好地代表中国文化和精神面貌,并且不断创新和发展。
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流行音乐思考
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流行音乐思考
阿多诺是20世纪德国最重要的音乐哲学家之一,在他的乐理体系中,流行音乐被归为大众文化音乐的一类。
那么,以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域来看,我们可以如何思考中国流
行音乐呢?
中国流行音乐具有的特点和阿多诺乐理体系中的流行音乐相似。
首先,它们都是一种
大众文化音乐,旨在满足普通人的听觉需求,具有明显的情感表达、易于接受和适应的特点。
其次,中国流行音乐在创作上也注重音乐形式和调性的多样性,穿插了不同的音乐元素,例如古典、民族、嘻哈等,这也与阿多诺所提倡的流行音乐的多样性和跨越性相吻
合。
然而,中国流行音乐也存在一些问题。
阿多诺认为,流行音乐的使用价值被过分夸大,会导致音乐艺术的失真和商业化,这一点在中国流行音乐中也同样存在。
很多唱片公司和
音乐人更追求商业利益,而非真正的音乐艺术。
此外,中国流行音乐也存在一些浅薄、拟
制和替代的问题,反映出音乐制作方面的短板。
虽然这些问题在中国流行音乐中存在,但
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流行音乐就没有价值了。
总之,阿多诺的流行音乐理论为我们思考中国流行音乐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对
于中国流行音乐,需要坚持音乐的纯粹性和美学性,注重原创性和创新性,并提高音乐制
作和录音技术的水平。
只有这样,中国流行音乐才能够真正发展壮大。
阿多诺的音乐“素材”观
阿多诺的音乐“素材”观阿多诺是20世纪的著名音乐理论家和作曲家,他对于音乐的“素材”观在当时曾经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和影响,是当今音乐学界深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素材”并不是指具体的音符或谱子,而是指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所寻找和使用的具有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的声音。
这些声音并不局限于传统音乐乐器所能产生的音色,更多的是通过电子合成器和采样技术来获得。
因此,阿多诺的音乐“素材”观从某种程度上让传统音乐与科技音乐紧密结合,成为了音乐创作的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
阿多诺的音乐“素材”观对于当代音乐创作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首先,“素材”观的出现使得音乐创作的过程更加开放和多元。
相比于传统音乐创作的模式,阿多诺提出的“素材”观具有更加广泛和多样化的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法,使得创作者可以更加自由地进行音乐构思和创作。
其次,“素材”观也注重音乐的社会性和文化性,强调音乐创作与社会和文化生活的密切联系。
这种联系在当下的多元文化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素材”观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我们知道,音乐教育不仅是对音乐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和创造能力。
基于阿多诺的“素材”观,音乐教育可以将学生对音乐乐理知识的学习和音乐素材的寻找相结合,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素材的感知和鉴别能力,从而提高学生音乐创作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当然,阿多诺的音乐“素材”观也不是没有缺点和挑战。
一方面,就是对于音乐素材的挑选和使用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和音乐素养。
另一方面,则是在音乐创作过程中需要注意音乐素材的合理化和有效性,避免音乐创作过程中产生过度的技巧性和随意性。
总体来看,阿多诺的音乐“素材”观在音乐学界和音乐创作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和影响,它为当下音乐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让人们意识到了音乐本身与社会生活和文化传承的密切关系。
从阿多诺对新音乐的肯定谈起
从阿多诺对新音乐的肯定谈起阿多诺(Adorno)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和音乐学家,他对新音乐的肯定始终贯穿于他的音乐思想和评论之中。
他认为,新音乐是对传统音乐模式的一种批判性挑战,代表了艺术家们对现实社会和审美观念的探索和反思。
在他看来,新音乐是一种具有革命性的艺术形式,具有突破传统束缚的力量。
阿多诺认为,新音乐是对传统音乐的革命性挑战。
在传统音乐中,旋律、和声和节奏等元素的运用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和规定。
而新音乐打破了这些传统,尝试新的表现手法和结构形式。
阿多诺认为,这种革命性的挑战使得新音乐成为一种表达自由和个性的艺术形式,不再拘泥于传统的限制和约束。
阿多诺还认为新音乐具有突破传统束缚的力量。
在传统音乐中,艺术家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结构,以符合一定的审美标准。
新音乐通过打破传统的束缚,突破了这些规则和结构,使得艺术家能够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思想。
阿多诺认为,这种突破传统束缚的力量使得新音乐成为一种真正自由的艺术形式。
阿多诺并不是对所有的新音乐都持肯定态度。
他认为,新音乐也有可能陷入自我误解和自我封闭的境地。
他批评了一些新音乐作品过于艰深和晦涩,使得观众难以理解和欣赏。
他认为,艺术家应该追求一种既能够表达自己的个性又能够与观众建立共鸣的方式。
阿多诺对新音乐的肯定是从几个方面展开的。
他认为新音乐具有革命性的挑战、对现实的反思和审美观念的探索、以及突破传统束缚的力量。
他也指出一些新音乐可能会陷入自我封闭和晦涩难懂的问题。
阿多诺对新音乐的肯定与其对社会现实和审美观念的批判是相辅相成的,他希望通过新音乐能够唤起人们对世界的思考并凝聚共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
马卫星 ( 哈尔滨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 5 0 0 8 0)
脯 曼】特奥多 w 、 阿多诺 ( 1 9 0 3 —1 9 6 9)的音乐美学观散见于其著作 《 美学理论 》、 《 音乐衬会学导论》等 本论文中,笔者
收稿 日期 :20 1 4 - 0 1 - 1 7
作者简介 : 马卫墨 ( 1 9 5 8 一 ) 。女.北京人。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艺术学系系主任。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研究方向: 青乐美学。
0 2 6
阿 多诺 音乐 美学 思想 对中 国当 代大 众音 乐生 活的 启示
种特殊艺术产品— — 消费音乐。 首先 消费音乐具有 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人们已经 不再能够忍受孤独 ,一定是需要音乐来缓和压力和宣 泄情绪。人们在 消费音乐的同时 ,也在消费了 自己。 音乐是一种时 间艺术 ,消费音乐给人在时间上的短暂 安慰 ,它在想象中把人们未能得到的东西交还 了,幻 想 自己在这个时间段里是事件的参与者。看来对待消 费音乐的痴迷和对待足球 的痴迷类似,更多的是追求 感官上的享受 。其次消费音乐使得一部分人 中立化和 社会化 ,而对待他们本身所具有的心理上的疾病 ,却 无更大作用 ( 阿多诺把这种对消费音乐痴迷的人成为 心理疾病 患者——偏执狂和迫害狂 ) 。他 们愿意接受 大多数人接受的东西 ,或者是个体的行为 ,而不愿意 接受与众不同的 、但与个体丧失联系的行为 。音乐安 慰功能的存在是机械式的接受下进行 ,他们希望 与大 众一致 ,这就是从众心理 。其实他们本 身就是受到他 人的欺骗。阿多诺憎恨的是人们的从众心理 ,尤其是 盲 目的从众,从来不去思考世界的走 向,而是按 照既 定的方式去接受一切都不可能是合理 的内容 。改变人 们这种盲从 的现状 ,是需要一些具有批判精神 的人 , 阿多诺希望出现 “ 批判的思考这个世界和他们 自身的 人 ”【 2 l 6 。音 乐具有 其他艺术形式不 同的特点 ,它在 创作和表演的整个过程 中,耳朵是全部的感觉器 官, 却并没有给出同样的感受结果 ,但是商业化音乐却颠 覆了传统 ,造成听觉化的音乐 ,已经在形形色色的装 饰下 ,“ 理性地”被人接受。回顾远古时 期的音乐不 是生产出来的 ,它具有非理 陛和非客观 ,音乐并不 能展示清晰可见的现实世界。而大众文化的音乐变得 具体化 ,这与追求视觉文化有关系 ,他们想在音乐中 也试图能够获得清晰的音乐 内容。通过文化工业制造 出欢乐活泼的音乐作品 ,并认为这是商业化音乐的典 范 ,迫使人们认为就需要这样的音乐。这类音乐只愿 意得到个人情感上的安慰 ,就像阿多诺所说的那样 : “ 这是肉体上的功能 。 ”人们被这样的音乐所迷惑 ,短 暂的忘记忧愁 ,把时间消耗在无所事事 当中 ,最终他 们还是没有真正逃离生活的困苦。
特奥多 ・ w・ 阿多诺 ( 1 9 0 3 -1 9 6 9 ) ,2 0 世 纪德 国著名哲学家 、美学家,音乐社会学家 ,由于其从小 学 习钢琴 、声乐演唱 ,并在 2 1 岁时曾向维也纳乐派 的贝尔格学习作曲技术 ,在其美学思想中 ,大量引用 现 当代音乐例证 ,所 以其音乐美学观更加引人入胜。
பைடு நூலகம்
状态 ,具有 民族特征的音乐走上世界舞台 、同时进入 大众视野。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民族音乐在 当代却 遭遇到了商品音乐的制约。也就是说中国民族音乐包 括戏曲、说唱 、民歌 、器乐音乐等 ,在 当代中国遇到 了前所未有的 “ 冷冻期” 。一旦遇到这样音乐形式时 , 大众容易形成惯性思维方式,就认为这是 “ 过时”的 音乐 ,尤其是在节奏上不能够吸引大众 ,在视觉冲击 力上也达不到大众 的要求。当代中国音乐学者试图在 传播民族音乐的方式上 ,也作 出过不少的努力,比如 国家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 ,有一部分是 民族音 乐精品被保护 ,中央电视台于 2 0 0 1 年开播戏 曲频道 , 还有每两年一届的青年歌手大奖赛等等 ,都为民族音 乐的大众接受作出了一定的努力。可是 ,这种努力的 成效非常小。 当音乐需要国家利用政策去保留的时候 , 而这对于大众来说 ,又有多大关系呢? 流行音乐在中国当代艺术界占据了不可否认的地 位 ,并 以此深深影响了国人的音乐审美情趣。特别在 商品音乐制作里 ,为了吸引大众,音乐制作商大量使 用 “ 民族”元素,在流行音乐中大量使用民族特色的 元 素,打着以 “ 民族音乐传承”的幌子,无非是增加 流行音乐的新鲜感 ,而非真正的做到传承民族音乐。 例如 2 0 0 5 年后国内流行组合 “ 凤凰传奇” ,女歌手具 有蒙古族女孩独特的浑厚嘹亮的嗓音 ,男歌手具有来 源于美国黑人的 “ r a p ”唱法 ,优美的旋律加上铿锵 有力的节奏感 ,立即就吸 引了大众的听觉系统。由于 大众对于消费音乐的习以为常,究竟音乐能否体现人 性或精神并没有重视 ,所以,对大众来说,只要以最 快的速度获得感官满足 ,这便是流行音乐能够存活的 理 由。音乐的消费作用被强化 ,成为商品经济下的一
一
、
对 大 众 音 乐 生活 中 民族 元 素运 用 的 启 示
在阿多诺 《 音乐社会学导论 》 第十章 《 民族 》中,
明显看出阿多诺对民族音乐产生的极大反感 ,这种反 感来 自于德国法西斯者对大众民族心理的利用,从 而 导致犹太民族的大规模的灾难。 在不同语言的国家里,
民族音乐就代表着各 自民族的民族特点 ,以此作为同 其他国家交流的用途 ; 在经济稳定的时代里 ,一些民 族总希望 自己的音乐能够被其它民族接受 ,或者能占 据一定的影响地位。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分子 利用大众的民族心理包括音乐来控制大众。阿多诺所 批判的民族音乐是指具有一定民族特征的音乐作品 , 这种作品寄希望于淡化民族特性 ,从而形成 国际性 , 成为其他国家可以接受的音乐作品。由于民族音乐被 社会的某些阶级所利用 , 它反而不能够显示社会特征 , 掩盖了社会的真实面 目。马克思指出 “ 过去那种地方 的和民族的 自给 自足和闭关 自守状态 ,被各民族的各 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信赖所代替了。物质 的生产也是如此。 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 了公共的财产 。 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日益成为不可能 ,于是 由许多 种民族的和地 方的文学形成 了一种 世界的文学 ”I 1 】 。 在中国进入改革开放 以后,改变 了之前思想封 闭的
将以 《 音 乐社会学导论 》为解读蓝本 ,结 合我国当代大众音乐生活状态 剖 析其对 民族音乐和现代流行音乐 的诸 多思想精髓 以朗对 中 国当代音乐发展起到启示作 用。
【 关键词】 大众音乐生活 ; 消费音乐 ,安 功能 精 神
【 中圈分类号】J 6 0 1 ;J 6 0 2 D 之 献标识码】 A I :  ̄ t J l l U l q] 1 0 0 8 —9 6 6 7( 2 0 1 4) 0 1 — 0 0 2 6—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