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参考文献
教育心理学参考文献教案资料
教育心理学参考文献《教育心理学》参考文献1、张春兴著:《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2、冯忠良等著:《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3、章志光主编:《小学教育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4、陈琦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5、林崇德著:《品德发展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6、姜智编著:《教育心理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版;7、华国栋著:《差异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版;8、(美)Robert J. Sternberg等著,张厚粲译:《教育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9、张春兴著:《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10、(美)John B. Best著,黄希庭主译:《认知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11、[美]林格伦著,章志光等译:《课堂教育心理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12、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编:《发展心理、教育心理论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13、曹南燕编:《认知学习理论》,河南教育出版社,1991;14、[加]江绍伦著,邵瑞珍等译:《教与育的心理学》,江西教育出版社。
1985;15、[美]罗伯特·M.加涅著,付统先等泽:《学习的条件》,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16、朱智贤主编:《儿童教育心理学讲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17、[美]J.M.索里和C.W.特尔福德著:《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杜,1983;18、温世颂著:《教育心理学》,台湾三民书局,1980;19、冯忠良编著:《学习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0、邵瑞珍等编著:《教育心理学一一学与教的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21、[英]罗伯特·汤姆生著,许卓松译:《思维心理学》,福建科技出版社,1985;22、[苏]K,H.沃尔科夫著,史民德译:《心理学家谈教育问题》,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23、(苏)赞科夫编,杜殿坤等译:《教学与发展》,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24、[美]莫里斯·L.比格著,张敷荣等译:《学习的基本理论与教学实践》,文化教育出版社,1984;25、周谦主编:《学习心理学》,科学出版社,1992。
心理学论文参考文献
心理学论文参考文献的引用是过程中一次严谨的科研探索,以下是搜集整理的心理学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查看。
论文参考文献一:[1]董玉婷.传染病数学模型的研究及甲型H1N1流感防控模型的建立[D].江西理工大学2011[2]吴媛媛.基于DIVA模型语音生成和获取中小脑功能及其模型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4[3]李霄.贵金属-多孔硅芯片对MALDI-TOF-MS的信号增强作用及其应用[D].浙江大学2015[4]周辰晔.DIVA模型中定时和预测功能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4[5]陈晓伟.基于脑电的自动睡眠分期[D].南京邮电大学2014[6]范锦伟.基于量子点的核酸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D].南京邮电大学2014[7]张政.手臂延伸与抓取运动时间协调小脑控制模型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4[8]冯松.基于DIVA模型的汉语语音音素加工机制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4[9]张瑞斐.人工关节假体材料表面物理特性对结核分枝杆菌黏附的影响研究[D].河北北方学院2014[10]张苍宇.组织工程骨膜的构建及其同种异体体内成骨修复兔肩胛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兰州大学2014[11]徐步强.组织工程骨软骨修复兔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河北北方学院2014[12]王天天.局部定向抗结核药物缓释材料在兔体内的评价研究[D].河北北方学院2014[13]尹赛男.基于脉搏波传导时间的无创连续血压测量研究[D].东北大学2012[14]郝德国.基于柯氏音与示波法结合的血压计设计与实现[D].东北大学2012[15]徐歆冰.基于DIVA神经网络模型模拟语音感知的神经机制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4[16]纪艳春.基于DIVA模型的汉语元音声调和英语音节重音发音机制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4[17]陈英.基于语音反演机器学习方法的声道模型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3[18]刘欣.基于DIVA模型的汉语元音发音方法及口吃成因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3[19]黄丹丹.基于DIVA模型脑电信号的时频分析[D].南京邮电大学2013[20]陈悦.关于“脑-计算机”中脑电信号分类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3[21]徐磊.DIVA模型中应用AGNN对脑电信号分类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3论文参考文献二:[1]朱铁成着.物理教育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2]杨维东,贾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J].理论导刊.2011(05)[3]任友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哲学社会学源流[J].全球教育展望.2002(11)[4]李黔蜀.试析探究教学的本质、特征及实施策略[J].山东教育科研.2002(08)[5]张崇善.探究式:课堂教学改革之理想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1)[6]柴西琴.浅谈对探究教学的认识与思考[J].学科教育.2001(10)[7]刘儒德主编.探究学习与课堂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8](美)索尔索(Solso,R.),着.认知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9]宋乃庆等主编.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10]靳玉乐主编.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11]施良方着.学习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靳玉乐主编.探究教学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3]姚和清.浅析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消除前概念的不利影响[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3(02)[14]阎金铎,乔际平主编.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5](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着,戢守志等译.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16]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7]李友兴.基于网络环境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02(03)[18]徐学福,宋乃庆.20世纪探究教学理论的发展及启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4)[19]柴西琴.对探究教学的认识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1(08)[20]郑渊方,廖伯琴,王姗.探究式教学的模型建构探讨[J].学科教育.2001(05)[21]NeisserU.CognitivePsychology.JournalofWomensHealth.1967论文参考文献三:[1]许宁.紫格尼克效应在学生科学探究中应用初探[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1(09)[2]崔一心.孔孟心性学说探讨[J].齐鲁学刊.1996(04)[3]张君劢着.新儒家思想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紫图着.图解黄帝内经[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林国良着.佛典选读[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王贵友着.科学技术哲学导论[M].人民出版社,2005[7]张掌然着.问题的哲学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5[8]冯宏维.心理疾病观的跨文化研究[D].武汉大学2013[9]孟昭兰主编.情绪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0]车文博着.人本主义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1]蒋燕宾.大学生正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12]高峰强着.现代心理范式的困境与出路[M].人民出版社,2001[13]汪凤炎着.中国传统心理养生之道[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4](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Adler)着,周朗译.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15]李兆健.中医心理治疗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10)[16]张沛超.心理治疗的哲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2[3]田浩.文化与心理学研究方式的变革[D].吉林大学2006[17]JoelMarks.Atheoryofemotion[J].PhilosophicalStudies.1982(2)[18]Carl.RRogers.Inretrospect:Forty-sixyears.AmericanPsychologist.1974[19]Hegel,G.W.F,ler.PhenomenologyofSpirit.JournalofWomensHealth.1 977。
学生心理压力的参考文献
学生心理压力的参考文献
关于学生心理压力的参考文献有很多,下面列举其中一些:
1. 《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成因及对策》这篇期刊论文从不同角度对大学生心理压力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其成因、表现、来源以及如何应对等。
2. 《学生心理压力及其应对策略研究》这篇期刊论文探讨了学生在面临心理压力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3. 《学生心理压力的形成与消解》这篇期刊论文分析了学生心理压力的形成过程,并提出了消解心理压力的方法。
4. 《教育心理学在学生心理压力调节中的应用》这篇期刊论文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利用教育心理学帮助学生调节心理压力。
5. 《中学生心理压力状况及应对方式调查分析》这篇期刊论文对中学生的心理压力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他们的应对方式。
此外,还有许多关于学生心理压力的学术著作和论文集,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教育心理学参考文献
教育心理学参考文献《教育心理学》参考文献1、张春兴著:《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2、冯忠良等著:《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3、章志光主编:《小学教育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4、陈琦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5、林崇德著:《品德发展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6、姜智编著:《教育心理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版;7、华国栋著:《差异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版;8、(美)Robert J. Sternberg等著,张厚粲译:《教育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9、张春兴著:《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10、(美)John B. Best著,黄希庭主译:《认知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11、[美]林格伦著,章志光等译:《课堂教育心理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 12、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编:《发展心理、教育心理论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13、曹南燕编:《认知学习理论》,河南教育出版社,1991; 14、[加]江绍伦著,邵瑞珍等译:《教与育的心理学》,江西教育出版社。
1985; 15、[美]罗伯特?M(加涅著,付统先等泽:《学习的条件》,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16、朱智贤主编:《儿童教育心理学讲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17、[美]J(M.索里和C.W(特尔福德著:《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杜,1983;18、温世颂著:《教育心理学》,台湾三民书局,1980; 19、冯忠良编著:《学习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20、邵瑞珍等编著:《教育心理学一一学与教的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 21、[英]罗伯特?汤姆生著,许卓松译:《思维心理学》,福建科技出版社,1985; 22、[苏]K,H(沃尔科夫著,史民德译:《心理学家谈教育问题》,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23、(苏)赞科夫编,杜殿坤等译:《教学与发展》,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24、[美]莫里斯?L.比格著,张敷荣等译:《学习的基本理论与教学实践》,文化教育出版社,1984;25、周谦主编:《学习心理学》,科学出版社,1992。
心理学230篇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一)书目1.(奥)弗兰克著.赵可式等译.活出意义来.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2.(德)K.F.Pawlik,(美)M.R.Rosenzweig主编.张厚粲主译.国际心理学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德)诺斯拉特·佩塞施基安著.张芸等译.身心疾患治疗手册:跨文化、跨学科的积极心理疗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4.(美)B.E.Gilliland,R.K.James著,肖水源等译.危机干预策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5.(美)D·P·萨库索,M·R·卡普兰.黄蘅玉等译.临床心理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6.(美)F.D.Wolinsky著,孙枚虹译.健康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7.(美)G·德沃金,R·G弗雷,S·博克著.翟晓梅等译.安乐死和医生协助自杀:赞成和反对的论证.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8.(美)H·P怡范特,蔡勇美,刘宗秀等.医学社会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9.(美)Phillip L.Rice著.胡佩诚等译.健康心理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10.(美)Phillip L.Rice著.石林等译.压力与健康.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11.(美)R.C.Carson,J.N.Butcher著.游恒山译.变态心理学.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12.(美)大卫·比罗著,韩红军译.一个医生的患病日记.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13.(美)威廉·科克汉姆著.杨辉等译.医学社会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14.(英)悉尼·布洛克等著.刘平等译.心理治疗讲座.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017.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8.车文博主编.心理治疗手册.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19.车文博主编.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0.陈丽云,樊富珉,官锐园.身心灵互动健康模式:小组辅导理论与应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216-25122.陈仲庚.实验临床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25.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26.范杉,吴基良,余英宏.医学统计与科研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7.方积乾主编.生存质量测定方法及应用.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28.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529.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30.龚耀先主编.心理评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1.龚幼龙主编.社会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2.郭念峰.临床心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33.郭念峰主编.心理咨询师(上下册).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35.何敏贤,李怀敏,吴兆文.华人心理辅导理论与实践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36.黄光国.中国人的权利游戏,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838.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39.金志成,何艳茹等.心理实验设计及其数据处理.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0.乐国安主编.社会心理学理论.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41.乐国安主编.西方社会心理学新进展.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42.乐国安主编.应用社会心理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43.乐国安主编.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进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44.乐国安主编.咨询心理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30-3145.李心天主编.医学心理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46.李耀庭,乐国安等.心理养生之道——健康心理学漫谈.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147.李银和.性文化研究报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48.梁宝勇,王栋主编.医学心理学.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9.梁宝勇主编.变态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0.梁宝勇主编.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百科全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51.梁宝勇主编.医学心理学导论.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52.林孟平.辅导与心理治疗.香港:商务印书馆,198853.刘达临,吴敏伦主编.中国当代性文化——中国两万例“性文明”调查报告.上海: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256.潘绥铭,(美)白威廉,等.当代中国人的性关系与性行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57.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58.钱铭怡主编.心理治疗.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63.邵郊.生理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65.万崇华.生命质量测定与评价方法.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66.汪新建.认知—行为治疗范式.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67.汪新建.西方心理治疗范式的转换及其整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68.王登峰,侯玉波主编.人格与社会心理学论丛(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9.王登峰.临床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71.王仁安.医学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72.王一方.敬畏生命——生命、医学与人文关怀的对话.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73.许又新.心理治疗基础.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974.许淑莲.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北京:团结出版社,198875.杨博民.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76.杨德森主编.行为医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77.杨德森主编.中国人的心理解读.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78.杨国枢,黄光国主编.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179.杨国枢.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本土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80.杨国枢主编.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台北: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7881.杨克立,杨青.临床医学心理学概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82.杨治良.基础实验心理学.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83.杨治良.实验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86.曾文星,徐静.心理治疗:理论与分析.北京: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87.曾文星,徐静.心理治疗:原则与方法.北京: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0088.曾文星主编.华人的心理与治疗.北京: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90.张伯源,陈仲庚.变态心理学.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92.张厚粲,徐建平.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93.张开宁主编.多学科视野中的健康科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94.张明园主编.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99.郑日昌.心理测量.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100.中国心理学会编.当代中国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01.中国心理学会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等编.2004年医学心理等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西安:第四军医大学,2004,4(内部资料)10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03.周国平.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04.周谦.心理科学方法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二)期刊杂志106.(美)马克·格兰诺维特.弱关系的力量.国外社会学,1998,2:39-40 107.(英)E.H.Winslow著.吴利群等译.怎样编写病人易懂的教育资料.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6):263-164112.Phillips著.赵靖平译.西方量表译本的评价和修订.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87,4(2):135-136113.蔡光蓉,乔宜,李佩文.音乐疗法在肿瘤临床的应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3):179-181115.陈和年,胡孟璇,洪明晃等.生存质量测量的代理者研究.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6,30(5):272117.陈虹,姜潮,李艳红等.应对方式对癌症患者心理康复作用的研究.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3,10(1):91-91123.程俊玲.关于社会支持对心身健康的影响研究述评.社会心理研究,1998,1:60-61 124.迟松,林文娟.简明心境量表(Brief Profile of Mood States,POMS)的初步修订.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1):768-770,767127.方积乾,郝元涛.生存质量研究的设计与实施.中国肿瘤,2001,10(2):71 129.冯洁枝,吴燕萍,梁祖兰.心理干预改善乳腺癌手术病人心理障碍.山西护理杂志,1998,12(6):250-252132.宫宇轩.社会支持与健康的关系研究概述.心理学动态,1994,2:35-37135.韩骢.心理卫生研究报告中的几个统计学问题.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4):188-190137.何志晶,汤盛钦.手术病人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准备.心理科学,1995,5:303-305 140.洪明晃.一个肿瘤科医生对生存质量的认识.中国肿瘤,2001,10(2):68 141.侯铁军.生存质量与疾病预后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1,18(2):67-70142.黄丽,姜乾金,任蔚红.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癌症病人心身症状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4):160-161144.黄雪薇,王秀丽,张瑛等.癌症患者的信息需求——应否与如何告知癌症诊断.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65-267,270145.黄雪薇,张瑛,王秀丽等.癌症患者的信息需求——病人、亲属、医护人员观点比较.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1):757-759152.姜宝法,刘春晓,崔永春等.EORTC QLQ-C30的信度、效度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1):31-32,36153.姜乾金,黄丽,卢抗生.心理应激:应对的分类与心身健康.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4):145-147158.李凌江,杨德森.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见:汪向东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年(增):88-100159.李桢,张红梅,张红亚.围手术期癌症病人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的作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3):147-148160.梁宝勇,杜桂芝,刘畅等.择期性腹内手术病人的应激反应与心理准备的研究Ⅱ心理准备及其对应激反应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2(3):144-147 161.梁宝勇,刘畅,杜桂芝等.择期性腹内手术病人的应激反应与心理准备的研究Ⅰ手术病人的应激反应及其时间特点.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2(2):77-80 162.梁宝勇,刘畅,杜桂芝等.择期性腹内手术病人的应激反应与心理准备的研究Ⅲ心理准备对病人术后身体恢复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2(4):204-206 163.梁宝勇.关于应付的一些思考与实证研究Ⅰ应付的概念模式与效果估计.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7(3):188-190164.梁宝勇.关于应付的一些思考与实证研究Ⅱ应付方式的评定、分类与估价.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7(4):200-203165.梁宝勇.关于应付的一些思考与实证研究Ⅲ应付方式与人格.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1):7-9166.梁宝勇.心理应激与应激的一体化概念.医学与哲学,1986,8:53-54167.梁宝勇.心理治疗结果的临床显著性及其统计学评估方法.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5(1):50-53168.梁宝勇.应对研究的成果、问题与解决办法.心理学报,2002,34(6):644 171.刘艳,林文娟,刘新帆等.心理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情绪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心理学报,2001,33(5):437-441172.刘艳,林文娟.肿瘤与心理神经免疫学.美国中华心身医学杂志,1998,2(1):21-22174.吕倩,林文娟等.心理社会因素和人类免疫功能.心理学动态,2000,8(2):67-73181.孟欣,田俊.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研究.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2,19(2):49-53183.南克俊,魏永长,周芙玲等.心理社会因素与肿瘤细胞免疫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2,19(4):149-152184.丘文彬.社会支持因应效果的回顾与展望.人文与社会科学(台湾),2001,11(4):311-312186.石林.控制感在应对过程中的作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3):208-211 188.史明丽编译.癌症领域中生存质量的定义、目的及测量方法.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6,13(2):68-73190.孙新兰.心理因素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心理学动态,1998,2:11-15197.万崇华.生命质量研究中一些重要问题的商讨.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8(1):67198.汪向东等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94-196,127-127201.王建平,陈海勇,苏文亮等.简式简明心境问卷在癌症病人应用中的信、效度.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6):404-407202.王建平,陈仲庚,林文娟.中国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的测定.心理学报,2000,32(4):438-442203.王建平,崔俊南,陈仲庚等.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1):24204.王建平,林文娟,陈仲庚.简明心境量表(POMS)在中国的试用报告.心理学报,2000,32(1):110-114205.王建平,林文娟,陈仲庚等.肿瘤病人生活质量的临床量表评定.心理学动态,2000,4:35206.王建平,林文娟,梁耀坚等.应对策略在癌症心理干预中的中介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1):1-4207.王建平,林文娟,孙宏伟.癌症病人心理干预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心理学报,2002,34(2):200-204208.王建平,林文娟.癌症病人心理干预新进展.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0,27(5):298-300211.吴明霞,郑涌,汤万文.心理治疗效果研究的进展.心理学动态,2001,2:151-152 212.吴小桃,刘旭峰.社会支持的本质及其测定.中国社会医学,1995,3:7217.阎克乐,张月娟,张文彩等.心理神经免疫学.心理科学,1997,4:357-358 219.杨国枢.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契合性及其相关问题.本土心理学研究(台湾),1997,8:75-80220.杨国枢.中国人的社会取向.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台湾):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科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2:13-14222.余安邦,薛丽仙.关系、家与成就:亲人死亡的情蕴现象之诠释,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八十五期224.俞磊.应对的理论、研究思路和应用.心理科学,1994,3:169-174230.祝蓓里.POMS量表及简式中国常模简介.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5,10(1):35-37。
中学生心理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学生心理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学生心理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高校心理环境对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与应对策略.《教育探索》.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2期.任丽杰.[2].医学生心理骨干自杀知识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广西医科大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3年1期.黄慧.冯天达.马贞玉.李妍.韩广梅.张瑜.梁永峰.[3].高等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35期.杨燕.颜琬华.李翠香.[4].中学生心理问题行为的防治对策.《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2014年9期.池娥.[5].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立与管理.《兰台世界》.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3年20期.张大斌.[6].小学生心理特质调查研究.《基础教育研究》.2015年17期.蒙乃希.[7].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韧性发展机制探索——基于广东省高校的研究. 《高教探索》.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1期.陈志远.[8].合肥市小学生心理复原力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7年3期.王坚杰.张洪波.许娟.高茗.王敏.吴泽俊.[9].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韧性与孤独感的关系:人际信任和应对方式的作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2期.谷传华.[10].学生心理工作以及班主任工作的思考.《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年10期.梁庆辉.二、中学生心理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其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被引次数:79作者:陈宇红.基础心理学华中师范大学2005(学位年度)[2].中职学生心理弹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综合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张晓雯.应用心理学山西医科大学2013(学位年度)[3].中小学学生心理及受虐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被引次数:7作者:向秀英.应用心理学中南大学2009(学位年度)[4].体育锻炼与中学生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被引次数:6作者:欧阳翠云.运动人体科学福建师范大学2010(学位年度)[5].中学生心理资本的特点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研究.作者:刘红玉.思想政治教育长沙理工大学2013(学位年度)[6].中学生心理弹性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被引次数:17作者:张苏.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四川师范大学2010(学位年度)[7].初中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基于学生心理视角.被引次数:4 作者:廖秀筠.教育管理华中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8].遵遁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作者:张丹.学科教学(音乐)东北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9].企业子弟中学艺术教育现况及其对学生心理的影响研究——以山东莱芜某中学为例.作者:于玲艳.全日制教育曲阜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10].中学生心理韧性的测量、作用机制与干预研究.作者:徐明津.教育经济与管理广西大学2015(学位年度)三、相关中学生心理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内地高校藏族与汉族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比较.《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5年6期.田青.闫清伟.[2].农村大学生非农化过程中承包经营权现状及流转意愿基于对319名农村大学生的调查.《中国土地科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6期.刘灵辉.[3].Contraceptiveknowledge,attitudesandbehavioraboutsexualityamon gcollegestudentsinBeijing,China.《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SCI收录SCI.2012年6期.[4].ExamininginfluenceofviolenceagainstphysiciansonChinesemedical students'careerchoice.《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SCI收录SCI.2014年24期.[5].博士研究生科研产出影响因素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21期.柳卸林.王亚娟.左铠瑞.[6].农村籍与城市籍大学毕业生就业获得差异的实证研究.《教育与经济》.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1期.谢宝国.王远伟.[7].医学生与非医学生艾滋病知信行和知识获取的差异分析.《重庆医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12期.奚蒙蒙.谷利斌.[8].中小学学生体质量与学业表现相关关系基于陕西省某市中小学学生的数据.《体育学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6期.詹逸思.张羽.梁哲.[9].大学新生适应与其人格特质和家庭人际动力特征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4期.毕晨虹.姚玉红.陈增堂.[10].藏族中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和谐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4期.周鹏生.焦锋.吕欢.杨娟娟.四、中学生心理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了解学生心理落实教学目标.唐艳琼,2009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临床医学教育研究分会第九届全体会议暨学术研讨会[2]抓住学生心理搞好实践教学.马海生.王振峰,2008华东高校工程训练教学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3]照顾学生心理,和谐师生关系:教育工作经验点滴.韦俏权,2008广西心理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4]永康市中学生心理知识知晓率的现状调查.胡洪进.胡芳珍,20062006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年会[5]中学生心理复原力自评量表的再评价.吕晓玲.孙业桓.杨林胜.陈明春.蒋玉红.张洪波.孙莹.吴振强,2012江西省科协第二届学术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十一次流行病学学术交流会议[6]学生对出版网络信息组织的心理认知研究.王秀玲,2012第23届全国计算机新科技与计算机教育学术会议[7]地震灾区中学生心理复原力、创伤后成长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追踪研究.戴艳.李仁莉,2013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8]高校学生心理音乐疗法实践体系初探.郑蔚.魏家宪,20072007年大学生发展与学生事务专业化国际学术研讨会[9]初中学生心理应激源和负性情绪的相关研究.陈翠华.张满.岑开惠.曾玲娟,2012广西心理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10]高职学生心理现状分析与帮教对策.李霞,2010第四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
心理学230篇参考文献 精品
主要参考文献(一)书目1.(奥)弗兰克著.赵可式等译.活出意义来.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2.(德)K.F.Pawlik,(美)M.R.Rosenzweig主编.张厚粲主译.国际心理学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德)诺斯拉特·佩塞施基安著.张芸等译.身心疾患治疗手册:跨文化、跨学科的积极心理疗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4.(美)B.E.Gilliland,R.K.James著,肖水源等译.危机干预策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5.(美)D·P·萨库索,M·R·卡普兰.黄蘅玉等译.临床心理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6.(美)F.D.Wolinsky著,孙枚虹译.健康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7.(美)G·德沃金,R·G弗雷,S·博克著.翟晓梅等译.安乐死和医生协助自杀:赞成和反对的论证.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8.(美)H·P怡范特,蔡勇美,刘宗秀等.医学社会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9.(美)Phillip L.Rice著.胡佩诚等译.健康心理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10.(美)Phillip L.Rice著.石林等译.压力与健康.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11.(美)R.C.Carson,J.N.Butcher著.游恒山译.变态心理学.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12.(美)大卫·比罗著,韩红军译.一个医生的患病日记.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13.(美)威廉·科克汉姆著.杨辉等译.医学社会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14.(英)悉尼·布洛克等著.刘平等译.心理治疗讲座.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017.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8.车文博主编.心理治疗手册.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19.车文博主编.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0.陈丽云,樊富珉,官锐园.身心灵互动健康模式:小组辅导理论与应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216-25122.陈仲庚.实验临床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25.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26.范杉,吴基良,余英宏.医学统计与科研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7.方积乾主编.生存质量测定方法及应用.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28.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529.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30.龚耀先主编.心理评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1.龚幼龙主编.社会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2.郭念峰.临床心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33.郭念峰主编.心理咨询师(上下册).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35.何敏贤,李怀敏,吴兆文.华人心理辅导理论与实践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36.黄光国.中国人的权利游戏,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838.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39.金志成,何艳茹等.心理实验设计及其数据处理.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0.乐国安主编.社会心理学理论.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41.乐国安主编.西方社会心理学新进展.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42.乐国安主编.应用社会心理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43.乐国安主编.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进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44.乐国安主编.咨询心理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30-3145.李心天主编.医学心理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46.李耀庭,乐国安等.心理养生之道——健康心理学漫谈.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147.李银和.性文化研究报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48.梁宝勇,王栋主编.医学心理学.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9.梁宝勇主编.变态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0.梁宝勇主编.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百科全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51.梁宝勇主编.医学心理学导论.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52.林孟平.辅导与心理治疗.香港:商务印书馆,198853.刘达临,吴敏伦主编.中国当代性文化——中国两万例“性文明”调查报告.上海: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256.潘绥铭,(美)白威廉,等.当代中国人的性关系与性行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57.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58.钱铭怡主编.心理治疗.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63.邵郊.生理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65.万崇华.生命质量测定与评价方法.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66.汪新建.认知—行为治疗范式.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67.汪新建.西方心理治疗范式的转换及其整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68.王登峰,侯玉波主编.人格与社会心理学论丛(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9.王登峰.临床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71.王仁安.医学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72.王一方.敬畏生命——生命、医学与人文关怀的对话.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73.许又新.心理治疗基础.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974.许淑莲.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北京:团结出版社,198875.杨博民.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76.杨德森主编.行为医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77.杨德森主编.中国人的心理解读.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78.杨国枢,黄光国主编.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179.杨国枢.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本土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80.杨国枢主编.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台北: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7881.杨克立,杨青.临床医学心理学概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82.杨治良.基础实验心理学.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83.杨治良.实验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86.曾文星,徐静.心理治疗:理论与分析.北京: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87.曾文星,徐静.心理治疗:原则与方法.北京: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0088.曾文星主编.华人的心理与治疗.北京: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 90.张伯源,陈仲庚.变态心理学.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92.张厚粲,徐建平.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93.张开宁主编.多学科视野中的健康科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94.张明园主编.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99.郑日昌.心理测量.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100.中国心理学会编.当代中国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01.中国心理学会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等编.2004年医学心理等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西安:第四军医大学,2004,4(内部资料)10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03.周国平.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04.周谦.心理科学方法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二)期刊杂志106.(美)马克·格兰诺维特.弱关系的力量.国外社会学,1998,2:39-40 107.(英)E.H.Winslow著.吴利群等译.怎样编写病人易懂的教育资料.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6):263-164112.Phillips著.赵靖平译.西方量表译本的评价和修订.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87,4(2):135-136113.蔡光蓉,乔宜,李佩文.音乐疗法在肿瘤临床的应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 (3):179-181115.陈和年,胡孟璇,洪明晃等.生存质量测量的代理者研究.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6,30(5):272117.陈虹,姜潮,李艳红等.应对方式对癌症患者心理康复作用的研究.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3,10(1):91-91123.程俊玲.关于社会支持对心身健康的影响研究述评.社会心理研究,1998,1:60-61 124.迟松,林文娟.简明心境量表(Brief Profile of Mood States,POMS)的初步修订.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1):768-770,767127.方积乾,郝元涛.生存质量研究的设计与实施.中国肿瘤,2001,10(2):71 129.冯洁枝,吴燕萍,梁祖兰.心理干预改善乳腺癌手术病人心理障碍.山西护理杂志,1998,12(6):250-252132.宫宇轩.社会支持与健康的关系研究概述.心理学动态,1994,2:35-37135.韩骢.心理卫生研究报告中的几个统计学问题.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4):188-190137.何志晶,汤盛钦.手术病人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准备.心理科学,1995,5:303-305 140.洪明晃.一个肿瘤科医生对生存质量的认识.中国肿瘤,2001,10(2):68141.侯铁军.生存质量与疾病预后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1,18(2):67-70142.黄丽,姜乾金,任蔚红.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癌症病人心身症状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4):160-161144.黄雪薇,王秀丽,张瑛等.癌症患者的信息需求——应否与如何告知癌症诊断.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65-267,270145.黄雪薇,张瑛,王秀丽等.癌症患者的信息需求——病人、亲属、医护人员观点比较.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1):757-759152.姜宝法,刘春晓,崔永春等.EORTC QLQ-C30的信度、效度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1):31-32,36153.姜乾金,黄丽,卢抗生.心理应激:应对的分类与心身健康.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4):145-147158.李凌江,杨德森.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见:汪向东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年(增):88-100159.李桢,张红梅,张红亚.围手术期癌症病人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的作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3):147-148160.梁宝勇,杜桂芝,刘畅等.择期性腹内手术病人的应激反应与心理准备的研究Ⅱ心理准备及其对应激反应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2(3):144-147 161.梁宝勇,刘畅,杜桂芝等.择期性腹内手术病人的应激反应与心理准备的研究Ⅰ手术病人的应激反应及其时间特点.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2(2):77-80 162.梁宝勇,刘畅,杜桂芝等.择期性腹内手术病人的应激反应与心理准备的研究Ⅲ心理准备对病人术后身体恢复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2(4):204-206 163.梁宝勇.关于应付的一些思考与实证研究Ⅰ应付的概念模式与效果估计.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7(3):188-190164.梁宝勇.关于应付的一些思考与实证研究Ⅱ应付方式的评定、分类与估价.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7(4):200-203165.梁宝勇.关于应付的一些思考与实证研究Ⅲ应付方式与人格.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1):7-9166.梁宝勇.心理应激与应激的一体化概念.医学与哲学,1986,8:53-54167.梁宝勇.心理治疗结果的临床显著性及其统计学评估方法.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5(1):50-53168.梁宝勇.应对研究的成果、问题与解决办法.心理学报,2002,34(6):644 171.刘艳,林文娟,刘新帆等.心理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情绪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心理学报,2001,33(5):437-441172.刘艳,林文娟.肿瘤与心理神经免疫学.美国中华心身医学杂志,1998,2(1):21-22 174.吕倩,林文娟等.心理社会因素和人类免疫功能.心理学动态,2000,8(2):67-73 181.孟欣,田俊.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研究.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2,19(2):49-53 183.南克俊,魏永长,周芙玲等.心理社会因素与肿瘤细胞免疫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2,19(4):149-152184.丘文彬.社会支持因应效果的回顾与展望.人文与社会科学(台湾),2001,11(4):311-312186.石林.控制感在应对过程中的作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3):208-211 188.史明丽编译.癌症领域中生存质量的定义、目的及测量方法.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6,13(2):68-73190.孙新兰.心理因素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心理学动态,1998,2:11-15197.万崇华.生命质量研究中一些重要问题的商讨.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8(1):67 198.汪向东等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94-196,127-127201.王建平,陈海勇,苏文亮等.简式简明心境问卷在癌症病人应用中的信、效度.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6):404-407202.王建平,陈仲庚,林文娟.中国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的测定.心理学报,2000,32(4):438-442203.王建平,崔俊南,陈仲庚等.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1):24204.王建平,林文娟,陈仲庚.简明心境量表(POMS)在中国的试用报告.心理学报,2000,32(1):110-114205.王建平,林文娟,陈仲庚等.肿瘤病人生活质量的临床量表评定.心理学动态,2000,4:35206.王建平,林文娟,梁耀坚等.应对策略在癌症心理干预中的中介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1):1-4207.王建平,林文娟,孙宏伟.癌症病人心理干预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心理学报,2002,34(2):200-204208.王建平,林文娟.癌症病人心理干预新进展.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0,27(5):298-300211.吴明霞,郑涌,汤万文.心理治疗效果研究的进展.心理学动态,2001,2:151-152 212.吴小桃,刘旭峰.社会支持的本质及其测定.中国社会医学,1995,3:7217.阎克乐,张月娟,张文彩等.心理神经免疫学.心理科学,1997,4:357-358 219.杨国枢.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契合性及其相关问题.本土心理学研究(台湾),1997,8:75-80220.杨国枢.中国人的社会取向.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台湾):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科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2:13-14222.余安邦,薛丽仙.关系、家与成就:亲人死亡的情蕴现象之诠释,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八十五期224.俞磊.应对的理论、研究思路和应用.心理科学,1994,3:169-174230.祝蓓里.POMS量表及简式中国常模简介.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5,10(1):35-37。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积极心理学背景下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当代教育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6期.管相忠.[2].同辈咨询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教育探索》.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5年10期.崔美玉.刘惠善.[3].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教育探索》.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7年9期.朴婷姬.刘惠善.[4].心理健康教育的本土化.《教育科学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9年4期.赵鑫.[5].关于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思考.《教育探索》.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8年5期.潘福勤.[6].特色学校争创计划:打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航母”访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俞国良教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年10期.何妍.丁尧.[7].论高校专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教育探索》.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4年3期.古吉慧.[8].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现状与改进对策.《教育探索》.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8年2期.王萍.[9].芜湖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现状调查.《中国卫生事业管理》.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2年7期.何元庆.王永辉.郝代伟.高伟.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沪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的比较研究.作者:秦青.比较教育学上海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2].基于工作分析的岗位职责分析与专业认同研究——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例.作者:郭家兴.心理健康教育西北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3].美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被引次数:15作者:于立杰.比较教育河北大学2010(学位年度)[4].南昌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被引次数:1 作者:康志文.教育管理南昌大学2013(学位年度)[5].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研究.被引次数:2作者:姚光勇.心理健康教育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6].中美两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比较研究.被引次数:15作者:禹瑛.比较教育学东北师范大学2005(学位年度)[7].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衔接实践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王娟.心理健康教育南昌大学2014(学位年度)[8].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有效途径研究.被引次数:3作者:金晓婧.教育苏州大学2010(学位年度)[9].民族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以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作者:石亚萍.心理健康教育中南民族大学2013(学位年度)[10].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美比较研究.被引次数:27作者:肖旻婵.比较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2005(学位年度)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依托高校资源育心育人高校心理教育专业学生参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讨.冉绍勇,2012第二十一届京津沪渝四市区德育研讨会[2]广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吴素梅.柴佩星,2012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与人格心理学分会2012年学术年会[3]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思考.王瑞,2013北京市区县教育科研人员第六届(2013)学术年会[4]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白玉萍,2010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2010年学术年会[5]基于学习共同体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审视.李小红,2014第四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6]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调研报告.孟佳,2010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2010年学术年会[7]西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调查研究.程俊玲.邓从真,2008北京市区县科研人员首届(2008)学术年会[8]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培训的一些思考.卢强,2008北京教育学院55周年院庆大会暨专业化校长与教师培训示范性基地建设研究论坛[9]箱庭疗法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侯玮.马晓晶.张日昇,2012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10]京沪两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状况比较研究.郭喜青,20142014年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术年会。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满意度评价问卷的初步编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1年10期.任志洪.江光荣.[3].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教育探索》.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7年4期.阚学章.[4].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的培养.《教师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3年6期.汤福球.唐松林.[5].体验式教学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实践探究对遵义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式的思考.《现代企业教育》.2014年10期.宋晓华.[6].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龙岩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开展情况为例.《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年5期.刘菲菲.黄仁辉.[7].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教学的定位.《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36期.石红梅.[8].信息技术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考试周刊》.2011年7期.孙积宏.[9].积极心理学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15期.马叶秋.[10].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人员支持体系的构建以上海市B中学为例. 《基础教育研究》.2014年21期.黄清霞.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上海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二十年.被引次数:15作者:赵鑫.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2007(学位年度)[2].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力研究.被引次数:8作者:邢延清.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苏州大学2010(学位年度)[3].美国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当展及启示——以美国霍华德县公立中学为例.被引次数:3作者:李思.教育史江西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4].FY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运行现状及对策研究.被引次数:1 作者:罗彩侠.教育管理华东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5].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问题及对策——基于长沙市中学的调查研究.作者:苏华.课程与教学论湖南师范大学2015(学位年度)[6].基于多媒体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情境创设.被引次数:1作者:宋颖.现代教育技术四川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7].劳务输出地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以盐城市为例.作者:阴红桃.课程与教学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学位年度)[8].山东城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被引次数:2作者:董丽苹.全日制教育曲阜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9].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困境与对策.被引次数:3作者:彭小艳.教育管理南京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10].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关键事件研究.作者:张桢雨.心理健康教育四川师范大学2015(学位年度)三、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督评中得到的启发. 翁桂文,2009第三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2]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力研究.王倩.邢延清,2010第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3]"彩虹计划"为师生提供成长中需要的心理营养天津市第六十三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建设汇报.陈文革,2015全国基础教育未来教育家论坛[4]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探究以山西省交城县中学为例. 李富刚,2011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5]阳城县中学生心理状况调查报告.郭玉萍,2009第三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6]心理健康教育在化学竞赛实验培训中的渗透.佘爱民,2012第九届全国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学术年会[7]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姚本先.王天喆,2013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8]做一个懂得爱、传递爱且具有幸福感的人.王标,2012第二届中部心理学高峰论坛[9]有效构建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践与思考.李静微,2012第二十一届京津沪渝四市区德育研讨会[10]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扩展中学图书馆服务功能.梁玉贵,20102010年福建省图书馆学会学术年会。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自传体记忆及其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教育探索》.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1年5期.赖运成.[2].学校体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作用探讨.《体育与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3年1期.兰自力.骆映.[3].新课标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析.《考试周刊》.2015年93期.李燕.[4].网络时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途径和注意事项.《教学与管理(理论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3年2期.赖运成.叶一舵.[5].浅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学教学参考》.2015年12期.李岩.[6].如何抓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年36期.唐兰.冯兴华.[7].我国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综述.《青年科学(教师版)》.2013年4期.胡亚娟.[8].家庭、学校、社区协作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12期.李小林.李金贵.[9].怎样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导报》.2014年15期.何怡.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多元化、立体式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作者:刘晓喆.思想政治教育河南中医学院2012(学位年度)[2].神农架林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调查研究.作者:吴霞.思想政治教育三峡大学2013(学位年度)[3].新疆哈密地区初中学生心理伤害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张文.教育管理西北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4].美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被引次数:15作者:于立杰.比较教育河北大学2010(学位年度)[5].中小学与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合作路径探究——以大连金州区为例.作者:吕丽丽.教育管理黑龙江大学2014(学位年度)[6].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衔接实践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王娟.心理健康教育南昌大学2014(学位年度)[7].畲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被引次数:4作者:钱锦彬.教育福建师范大学2003(学位年度)[8].通过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被引次数:6作者:梁惠珍.教育管理华中师范大学2007(学位年度)[9].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困境与对策.被引次数:3作者:彭小艳.教育管理南京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10].安徽省某农村地区中小学生问题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次数:3 作者:伍佳玲.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安徽医科大学2010(学位年度)三、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析.陈冰,2013第七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2]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教育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思考.吴晓双,2009第三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3]提高认识,采取措施切实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于我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李景忠,2006第三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4]依托高校资源育心育人高校心理教育专业学生参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讨.冉绍勇,2012第二十一届京津沪渝四市区德育研讨会[5]有效构建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践与思考.李静微,2012第二十一届京津沪渝四市区德育研讨会[6]关注心育课程为师生和谐成长导航.华联.宋灵鑫,2012第二十一届京津沪渝四市区德育研讨会[7]谈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规范的现状和局限性.金鑫,2012第二届中部心理学高峰论坛[8]关于开展灾后学校心理活动课的思考.潘慧莉,2009浙江省高校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9]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徐冰,2004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10]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于金云,2004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
心理健康教育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教育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这本书是由心理学专家撰写的,旨在介绍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
作者围绕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系统地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包括心理健康的概念、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心理健康问题的诊断与干预方法等。
此外,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实践经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应用》
这本书是一部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用指南,着重介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作者通过详细讨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实践经验。
此外,书中还探讨了心理健康教育在不同年龄阶段和社会群体中的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和实施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
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法论。
作者通过详细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学科体系和实施策略,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此外,书中还精选了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和
实践方案,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和方法论。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自传体记忆及其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教育探索》.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1年5期.赖运成.[2].学校体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作用探讨.《体育与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3年1期.兰自力.骆映.[3].新课标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析.《考试周刊》.2015年93期.李燕.[4].网络时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途径和注意事项.《教学与管理(理论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3年2期.赖运成.叶一舵.[5].浅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学教学参考》.2015年12期.李岩.[6].如何抓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年36期.唐兰.冯兴华.[7].我国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综述.《青年科学(教师版)》.2013年4期.胡亚娟.[8].家庭、学校、社区协作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12期.李小林.李金贵.[9].怎样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导报》.2014年15期.何怡.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多元化、立体式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作者:刘晓喆.思想政治教育河南中医学院2012(学位年度)[2].神农架林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调查研究.作者:吴霞.思想政治教育三峡大学2013(学位年度)[3].新疆哈密地区初中学生心理伤害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张文.教育管理西北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4].美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被引次数:15作者:于立杰.比较教育河北大学2010(学位年度)[5].中小学与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合作路径探究——以大连金州区为例.作者:吕丽丽.教育管理黑龙江大学2014(学位年度)[6].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衔接实践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王娟.心理健康教育南昌大学2014(学位年度)[7].畲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被引次数:4作者:钱锦彬.教育福建师范大学2003(学位年度)[8].通过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被引次数:6作者:梁惠珍.教育管理华中师范大学2007(学位年度)[9].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困境与对策.被引次数:3作者:彭小艳.教育管理南京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10].安徽省某农村地区中小学生问题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次数:3 作者:伍佳玲.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安徽医科大学2010(学位年度)三、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析.陈冰,2013第七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2]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教育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思考.吴晓双,2009第三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3]提高认识,采取措施切实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于我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李景忠,2006第三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4]依托高校资源育心育人高校心理教育专业学生参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讨.冉绍勇,2012第二十一届京津沪渝四市区德育研讨会[5]有效构建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践与思考.李静微,2012第二十一届京津沪渝四市区德育研讨会[6]关注心育课程为师生和谐成长导航.华联.宋灵鑫,2012第二十一届京津沪渝四市区德育研讨会[7]谈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规范的现状和局限性.金鑫,2012第二届中部心理学高峰论坛[8]关于开展灾后学校心理活动课的思考.潘慧莉,2009浙江省高校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9]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徐冰,2004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10]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于金云,2004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
当代教育心理学参考文献.doc
当代教育心理学参考文献
[1]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叶澜等.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改革研究报告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8.
[3]叶澜.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180.
[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5]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6]范才生,钟志贤著.素质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的使命.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1997年.
[7]李如密著.教学论.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1998年.
[8]谭顶良著.学习风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1998年.
[9]陆小娅.心理健康教育其实无所不在.中国青年报(教育科技版),2002年.
[10]钟玉泉.情通理达.班主任,2000年,第11期.。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参考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参考文献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参考论文】心理健康论文参考文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是学校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学生施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过程。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参考论文,希望大家喜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参考论文篇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化模式的建构》摘要: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本文分析了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误区,探讨了构建有效模式的指导思想,最后提出了构建以教学为本、三结合全方位、多元化、立体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误区指导思想以教学为本三结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是学校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学生施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过程。
我们课题组成员走访了海南多家中小学,就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状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既让我们看到了工作实绩,又发现了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不足。
如何构建有效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本文对此问题展开了探讨。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误区目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尚处于启动阶段,存在诸多问题,有待完善。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存在以下误区。
(一)医学化模式。
这种模式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过程,把大多数学生成长发展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称为心理疾病,并采用心理治疗的方式予以转变。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放在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诊治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偏重问题取向,过于强调心理疾病的普遍性,却忽视大多数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一般问题,舍本逐末。
许多学校设有心理咨询室,配有专门的教师如心理咨询师负责管理,而对心理教育其他方面的工作敷衍了事。
以为这样,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抓起来了,其实,简单的心理咨询加治疗并不等于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教育心理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小学教育心理学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小学教育心理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防御性悲观及其对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启示.《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2年12期.林其羿.[2].俄罗斯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心理学培训.《比较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1年3期.李现平.[3].新课程背景下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初步尝试.《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3期.钱云祥.[4].新课程背景下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尝试.《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年3期.钱云祥.[5].教育心理学视角下有效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探究.《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4期.彭勇.[6].从教育心理学谈大班额教学之弊.《中国科技信息》.2012年6期.李玲.梅立雪.[7].如何有效应用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提高教学成效.《成功《中国电化教育》.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3年8期.李馨.[9].新课程背景下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初步尝试.《魅力中国》.2009年20期.钱云祥.[10].新课程背景下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初步尝试.《贺州学院学报》.2008年3期.钱云祥.二、中小学教育心理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曼哈顿维尔音乐课程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启示.作者:黄雅莉.学科教学湖南师范大学2014(学位年度)[2].中小学教师教育幸福的结构及测量.被引次数:15作者:张陆.基础心理学华中师范大学2007(学位年度)[3].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被引次数:9作者:蔡雅清.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东北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4].中小学写字教学初探.作者:李森梅.学科教学(语文)沈阳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5].中小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作者:周建庆.教育心理学浙江大学2000(学位年度)[6].中小学教师教学审美能力发展特点及其相关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郭芳.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2005(学位年度)[7].教师职业认同研究.被引次数:224作者:魏淑华.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西南大学2008(学位年度)[8].英语教师的语言艺术.被引次数:2作者:刘琴.英语教育江西师范大学2005(学位年度)[9].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学自我系统的应用案例研究——以四川农业大学《教育心理学》课程为例.作者:田添.教育技术学上海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10].中小学教师心理授权研究.被引次数:19作者:王金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西南大学2009(学位年度)三、中小学教育心理学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提高认识,采取措施切实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于我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李景忠,2006第三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2]中小学教师对心理学知识的掌握与需求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张丽娜.路海东.孔博鉴,2013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分会暨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分会2013年学术年会。
关于教育心理学教师观教学观的参考文献
关于教育心理学教师观教学观的参考文献
[1]朱文翠,徐慧哲.浅谈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08):3-4.
[2]杨翠蓉,吴庆麟.教育心理学教师教学过程中知识应用的研究
[C]//.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5:514-515.
[3]李康.高校教育心理学教学多元化研究[J].才智,2022(16):107-110.
[4]许双成.基于翻转课堂的创新教育心理学教学模式探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21(Z1):69-72.
[5]刘桐菲.课程思政建设下的教育心理学教学[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1(02):16-17.
[6]刘艳艳.教育心理学教学方法创新策略研究[J].中外企业文化,2020(12):147-148.
[7]曹斌.教育心理学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效果[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7):177-178.
[8]李芊一.案例教学在教育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20(03):216-217.
[9]周坤.多媒体在幼儿教育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0,4(01):120.。
关于教育类的参考文献
关于教育类的参考文献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理论和方法不断更新。
在进行教育研究时,参考文献的选择至关重要。
本文将聚焦于几类重要的教育类参考文献,供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参考。
一、教育理论类1. 杜威, 约翰. (2000). 《民主与教育》约翰·杜威的《民主与教育》是现代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之一。
杜威强调教育应与社会环境密切联系,倡导实践性学习。
他的观点对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2. 皮亚杰, 让. (2012). 《儿童的语言与思维》皮亚杰在本书中探讨了儿童 cognitive development 的不同阶段,提供了对教育心理学和教学策略的重要见解,对理解儿童学习过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教育心理学类1. 维果茨基, 列夫. (1986). 《思维与语言》维果茨基提出了社会文化理论,强调社会互动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本书探讨了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对于教育心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 班杜拉, 阿尔伯特. (1977). 《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和模仿的意义,适用于教育中的行为管理与激励策略研究。
该理论为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教育政策与实践类1. 布朗, 赫尔曼. (2008). 《教育政策与改革》本书评析了多个国家的教育政策,探讨了政策导向如何影响教育实践和学业成绩,对于研究教育政策变革具有参考价值。
2. 施旺, 莉莎. (2016). 《教育中的公平与机会》施旺的研究聚焦于教育公平问题,探讨如何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是教育改革者和政策制定者的重要参考。
四、教育技术类1. 普拉克, 理查德. (2013). 《数字化教育的未来》本书探讨了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分析了数字化教育的趋势与挑战,为教育科技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2. 约翰逊, 雪莉. (2018). 《教育中的创新与技术》约翰逊讨论了多种新兴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如在线学习平台、虚拟现实等,对未来教育模式变化进行展望,具有指导意义。
教育心理学参考文献
教育心理学》参考文献1、张春兴著:《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2、冯忠良等著:《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年版;3、章志光主编:《小学教育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3 年版;4、陈琦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5、林崇德著:《品德发展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年版;6、姜智编著:《教育心理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 版;7、华国栋著:《差异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版;8、(美)Robert J. Sternberg 等著,张厚粲译:《教育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年版;9、张春兴著:《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10、(美)John B. Best 著,黄希庭主译:《认知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11、[美]林格伦著,章志光等译:《课堂教育心理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12、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编:《发展心理、教育心理论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13、曹南燕编:《认知学习理论》,河南教育出版社,1991;14、[加]江绍伦著,邵瑞珍等译:《教与育的心理学》,江西教育出版社。
1985;15、[美]罗伯特• M加涅著,付统先等泽:《学习的条件》,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16、朱智贤主编:《儿童教育心理学讲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17、[美]J . M.索里和•特尔福德著:《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杜,1983;18、温世颂著:《教育心理学》,台湾三民书局,1980;19、冯忠良编著:《学习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0、邵瑞珍等编著:《教育心理学一一学与教的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21、[英]罗伯特•汤姆生著,许卓松译:《思维心理学》,福建科技出版社,1985;22、[苏]K,H.沃尔科夫著,史民德译:《心理学家谈教育问题》,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23、(苏)赞科夫编,杜殿坤等译:《教学与发展》,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24、[美]莫里斯• L.比格著,张敷荣等译:《学习的基本理论与教学实践》,文化教育出版社,1984;25、周谦主编:《学习心理学》,科学出版社,1992。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哈尔滨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调查及对策.《中国健康教育》.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04年7期.李家强.[2].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养的构成.《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2期.徐宪斌.[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养的缺失与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年16期.刘明珠.陆桂芝.[4].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与思考.《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14期.陈京山.[5].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与思考.《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3年7期.陈京山.[6].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以中小学教师为个案.《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3期.郭成.冉红琼.[7].中小学教师二维心理健康测量系统编制与筛查.《教育科学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12期.刘翔平.冉俐雯.王硕.曹新美.曾祥龙.于是.[8].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2期.高明书.[9].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思考.《新课程学习·中旬》.2014年10期.任国强.[10].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现状及其对策.《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5期.严海辉.二、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西南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及其相关研究.被引次数:2作者:刘金明.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西南大学2010(学位年度)[2].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被引次数:12作者:李照.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西南大学2010(学位年度)[3].网络教师心理成长共同体的构建与实践——以枣庄市中小学教师为例.被引次数:1作者:吴全会.教育技术学山东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4].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及应对策略研究——基于吉林省四平地区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状况的考察.被引次数:1作者:唐琦.教育管理东北师范大学2007(学位年度)[5].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以浙江省苍南县为例.作者:洪永胜.教育管理浙江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6].团体辅导在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中的应用研究.作者:潘恰.教育管理杭州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7].南京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被引次数:12作者:桂祈蓉.教育管理南京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8].呼和浩特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观现状访谈研究.作者:郑刚.心理健康教育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9].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及其调适研究.作者:彭铧.教育学湖南大学2013(学位年度)[10].教师互助协同发展网络研修模式的实践研究——以湖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例.作者:唐瑾燕.教育技术学华中师范大学2015(学位年度)三、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团体心理辅导对中小学教师应对方式的干预研究.魏忠凤.王文增,2010第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2]学生不良行为、组织支持感对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研究.张迪.伍新春,2009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3]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与压力源研究.玉丁婕.秦素琼,2012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与人格心理学分会2012年学术年会[4]学校组织氛围、自尊对中小学教师心理授权的影响分析.王金良.张大均,2010第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5]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及积极心理学干预对策初探.贾新超.高兵,2014国际教师教育协会第三届双年会暨“多元文化社会中的教师教育:机遇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
教育心理学 雷雳参考文献
教育心理学简介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涉及的心理现象和问题的学科。
它通过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探索教育行为中的各种因素,以促进学习和发展的最佳条件。
教育心理学关注的范围包括学习、记忆、思维、动机、情感等方面,旨在提供对于教育实践有指导意义的知识和方法。
发展历程早期阶段教育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起源于20世纪初。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智力发展和智力测量上。
例如,美国心理学家斯坦福·班内特(Stanford Binet)开发了第一套智力测验工具,用于评估儿童智力水平。
这些早期研究为后来的教育心理学奠定了基础。
行为主义阶段20世纪中叶到70年代,行为主义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主流思潮。
行为主义强调外部刺激对个体行为产生的影响,认为学习是一种条件反射的过程。
行为主义在教育实践中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奖励和惩罚机制、强化和消除不良行为等。
然而,行为主义忽视了个体内心活动的重要性,引发了对其方法论的批评。
认知心理学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认知心理学开始兴起,并逐渐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主流思潮。
认知心理学关注个体思维过程中的信息处理、记忆、解决问题等方面。
它强调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构建知识结构,并提出了概念图、思维导图等工具来帮助学生整理和组织知识。
认知心理学对于教育实践提供了更深入的指导。
社会文化心理学阶段近年来,社会文化心理学逐渐崭露头角,并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
社会文化心理学关注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对于个体发展和学习产生的影响。
它强调文化背景、社会互动和情感体验等因素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社会文化心理学的发展为跨文化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概念学习学习是个体通过获取、整理和利用信息来改变行为和知识结构的过程。
学习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包括观察他人、自我反思和实践等。
教育心理学研究不同类型的学习,如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认知学习等,并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参考文献
1、张春兴著:《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冯忠良等著:《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章志光主编:《小学教育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陈琦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林崇德著:《品德发展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姜智编著:《教育心理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版;
7、华国栋著:《差异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版;
8、(美)Robert J. Sternberg等著,张厚粲译:《教育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9、张春兴著:《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0、(美)John B. Best著,黄希庭主译:《认知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11、[美]林格伦著,章志光等译:《课堂教育心理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
12、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编:《发展心理、教育心理论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13、曹南燕编:《认知学习理论》,河南教育出版社,1991;
14、[加]江绍伦著,邵瑞珍等译:《教与育的心理学》,江西教育出版社。
1985;
15、[美]罗伯特·M.加涅著,付统先等泽:《学习的条件》,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16、朱智贤主编:《儿童教育心理学讲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17、[美]J.M.索里和 C.W.特尔福德著:《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杜,1983;
18、温世颂著:《教育心理学》,台湾三民书局,1980;
19、冯忠良编著:《学习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20、邵瑞珍等编著:《教育心理学一一学与教的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
21、[英]罗伯特·汤姆生著,许卓松译:《思维心理学》,福建科技出版社,1985;
22、[苏]K,H.沃尔科夫著,史民德译:《心理学家谈教育问题》,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
23、(苏)赞科夫编,杜殿坤等译:《教学与发展》,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
24、[美]莫里斯·L.比格著,张敷荣等译:《学习的基本理论与教学实践》,文化教育出版社,1984;
25、周谦主编:《学习心理学》,科学出版社,1992。
26、施良方著:《学生认知与优化教学》,中国科技出版社,1991。
27、[日]山内光哉编著、李蔚等译:《学习与教学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
28、(日)大桥正夫编,钟启泉译:《教育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
29、钱蘋著:《教育心理学》,台湾文风出版社,1980。
30、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31、冯忠良编著:《智育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l。
32、张德磅著:《教育心理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33、张春兴、扬国枢著:《心理学》,台湾三民书局,1980。
34、[美]布鲁纳著,邵瑞珍等译:《教育过程》,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35、[瑞士]让·皮亚杰著,付统先译:《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文化教育出版杜,1982。
36、林崇德、候山潜著:《中学生心理与教育》,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
37、[日]冈林桂生等编著,何宗传译:《教育原理和心理》,辽宁教科所,1979。
38、陈之贵等著:《教育心理学课堂应用例话》,福建教育出版社,1985。
39、[美]克劳著,兵介仕译:《如何有效学习》,台湾桂冠图书公司,1987。
40、[苏]多布雷宁主编:《课堂教学的心理分析》,北京师范大学,1956。
41、林崇德著:《中学生心理学》,北京出版社,1983。
42、徐胜三主编:《中学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杜,1993。
43、(日)长岛贞夫主编,简茂发等译:《儿童赏罚心理学》,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78。
44、黎帼华著:《教导儿童新法》,台湾新雅文化事业公司,1981。
45、[苏]尼.德.列维托夫署:《儿童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46、[苏]M.B.加麦佐等主编,李世钦等译:《年龄与教育心理学》,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7。
47、王鉴清著:《智力·人才与教学》,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
48、[英]戈登·克罗斯著,李维等译:《学习心理学》,贵州人民出版杜,1984。
49、王文科著:《课程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8。
50、杨鸿昌著:《教学心理讲话》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5
1、沈坚、李山川编著:《儿童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杜,1988。
52、(苏)达尼洛夫、叶希波夫编著:《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53、韩进之主编:《教育心理学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54、叶一舵编:《男女生的学习心理差异》,福建教育出版社,1985。
55、李树珍著:《中学生心理与教育》,光明日报出版杜,1987。
56、[美]D.埃尔金德著,刘光年译:《儿童发展与教育》,华东师大出版社,1986
57、任顺之著:《奇妙的教育心理效应》,教育科学出版杜,1990。
58、章泽渊等著:《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59、徐胜三著:《教育心理学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
60、[美]班尼等著,邵瑞珍等译:《教育社会心理学》,云南教育出版社,1986。
61、林崇德、杜中伦著:《小学儿童心理与教育》,天津人民出版杜,1983。
62、(日)高木重朗著,林怀秋译:《记忆术》,湖南科技出版社,1982。
63、[美]R.L.克拉茨基著,彭克里译:《记忆与意识》,科学出版杜,198l
64、燕国材著:《记忆与学习》,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
65、(瑞士)让.皮亚杰著,付统先译:《儿童的语言与思维》,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
66、[瑞士]让.皮亚杰著,王宪钿等译:《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85。
67、[美]C,W.莫里斯著,定扬译:《开放的自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68、朱智贤、林崇德著:《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杜,1986。
69、乐国安著:《论现代认知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
70、[美]布鲁姆著:《教育目标分类·第一分册:认知领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71、[美]D.P.奥苏贝尔著:《有意义的言语学习理论》,华东师大教育系,1986。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