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绪论ppt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PPT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PPT](https://img.taocdn.com/s3/m/04525db9b84ae45c3a358c19.png)
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揭露和批判是正确的,
说明科学的理论是能够征服人心的,马
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是永葆青春活力
的。
2021/3/11
7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 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 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 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 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021/3/11
2021/3/11
卡尔·马克思
(1818.5.5 --1883.3.14)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16 (1820.11.28--1895.8.5)
马克思的三个女儿
2021/3/11
三女儿爱琳娜
17
2、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 承与创新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理 论 来 源
2021/3/11
德国古典哲学
2021/3/11
20
❖ 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 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因 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 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 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 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 事!
❖ 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 打不倒,并不是因为大本 子多,而是因为马克思主 义的真理颠扑不破。
2021/3/11
21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18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 马克思恩格斯得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 在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同时发生的结论, 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 先取得胜利的结论。
2021/3/11
19
✓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 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 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各章知识点 PPT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各章知识点 PPT](https://img.taocdn.com/s3/m/4765088f10a6f524cdbf8523.png)
4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及其意义
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
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
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
反映。
意义: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第一,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
彻底的可知论和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同不可知
论划清了界限。第三,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
绪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
第一节: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第四节:马克思主义的特征 第五节: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
1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狭义上 广义上
二、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内容 3、科学社会主义:核心、归宿
七、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 劳动力的价值的构成部分(三个)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22
八、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定义 2、剩余价值率的公式
九、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相对剩余价值和绝对剩余价值的区分
23
十、资本的积累、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1、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2、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3、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18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特征 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19
一、商品的二因素 1、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定义 2、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定义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3、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及其意义
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
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
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
反映。
意义: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第一,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
彻底的可知论和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同不可知
论划清了界限。第三,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
绪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
第一节: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第四节:马克思主义的特征 第五节: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
1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狭义上 广义上
二、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内容 3、科学社会主义:核心、归宿
七、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 劳动力的价值的构成部分(三个)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22
八、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定义 2、剩余价值率的公式
九、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相对剩余价值和绝对剩余价值的区分
23
十、资本的积累、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1、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2、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3、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18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特征 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19
一、商品的二因素 1、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定义 2、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定义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3、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绪论PPT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绪论PPT](https://img.taocdn.com/s3/m/11d61c98c5da50e2534d7f03.png)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三大工人运动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836年英国的宪章运动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
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
,剩余价值学说成熟。
1875年《哥达纲 领批判》和1880年《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 学的发展》,科学社 会主义的完整形成。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但不能仅仅从创立者的角度理解; 不能把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完全等同起来。
马克思主义虽然是马克思创 立,但并非只属于他个人。如 果说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所 有观点才是马克思主义,那么 马克思主义早就终止了。
(1883年马克思去世、1895年恩格斯去世)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影视资料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绪 论PPT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三大工人运动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836年英国的宪章运动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
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
,剩余价值学说成熟。
1875年《哥达纲 领批判》和1880年《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 学的发展》,科学社 会主义的完整形成。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但不能仅仅从创立者的角度理解; 不能把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完全等同起来。
马克思主义虽然是马克思创 立,但并非只属于他个人。如 果说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所 有观点才是马克思主义,那么 马克思主义早就终止了。
(1883年马克思去世、1895年恩格斯去世)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影视资料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绪 论PPT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0d1c2052d380eb62946d9c.png)
十月革命后,经过20年,1938年苏联工业总产值由欧洲 第四位跃居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1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
前苏联经过70年的建设,年社会总产值和年国民 收入大幅增长,1986年分别是1917年的132倍、143 倍。
前苏联1953年其工业总产值不到美国的30%, 国民收入是美国的31%,到1980年,这两项比值分别 上升为80%、67%。
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 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作为科学的世界观,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 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作为科学的方法论,给予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锐利的思想武器。
2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
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 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理基础。
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形成了科学的剩余 价值学说
绪论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二、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 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是马恩创立的思想体系 2、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 3、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创新理论
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
从1955年到1985年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工业产值中 的比重由30%上升为40%。
2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
第三、它为世界人民展示人人自由发展的美好前景
我认为,摧残人是资 本主义的最大罪恶。我们 的整个教育制度深受其害 ,… …我相信只有一种 办法可以消灭这种邪恶的 灾祸,那就是建立社会主 义经济。 ——爱因斯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
前苏联经过70年的建设,年社会总产值和年国民 收入大幅增长,1986年分别是1917年的132倍、143 倍。
前苏联1953年其工业总产值不到美国的30%, 国民收入是美国的31%,到1980年,这两项比值分别 上升为80%、67%。
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 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作为科学的世界观,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 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作为科学的方法论,给予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锐利的思想武器。
2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
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 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理基础。
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形成了科学的剩余 价值学说
绪论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二、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 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是马恩创立的思想体系 2、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 3、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创新理论
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
从1955年到1985年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工业产值中 的比重由30%上升为40%。
2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
第三、它为世界人民展示人人自由发展的美好前景
我认为,摧残人是资 本主义的最大罪恶。我们 的整个教育制度深受其害 ,… …我相信只有一种 办法可以消灭这种邪恶的 灾祸,那就是建立社会主 义经济。 ——爱因斯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42b5c45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19.png)
马克思主义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基础,为世界无产 阶级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规律,为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提供 了科学的依据。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为指导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对于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 现实意义,它为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 各种矛盾和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思路和 方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 ppt课件
目录
• 绪论 •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01 绪论
课程介绍
课程性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 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 观和方法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与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条件下与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各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 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1 2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 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
特殊性
马克思主义强调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条件不同,需要根据实际 情况制定具体的革命和建设策略。
04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
总结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 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
详细描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实践的观点和阶级斗争 的思想,认为无产阶级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实现自身的解放。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规律,为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提供 了科学的依据。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为指导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对于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 现实意义,它为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 各种矛盾和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思路和 方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 ppt课件
目录
• 绪论 •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01 绪论
课程介绍
课程性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 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 观和方法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与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条件下与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各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 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1 2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 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
特殊性
马克思主义强调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条件不同,需要根据实际 情况制定具体的革命和建设策略。
04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
总结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 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
详细描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实践的观点和阶级斗争 的思想,认为无产阶级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实现自身的解放。
马原绪论PPT课件
![马原绪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6d38b9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f6.png)
数字化转型
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马原绪论将实现数字化转 型,提高研究效率和成果质量。
马原绪论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1 2 3
理论创新不足
当前马原绪论面临的重要问题是理论创新不足, 需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探索新的理论框架和方 法。
实证研究缺乏
实证研究是马原绪论的重要支撑,但目前存在实 证研究不足的问题,需要加强实证研究方法和数 据采集等方面的建设。
马原绪论的基本原理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人类 社会发展的规律,强调了经济基
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 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 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即 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
来获取利润。
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阶级分析方法
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 方法之一,它强调从阶级关系的角 度来分析社会现象,揭示阶级斗争 的规律。
04
马原绪论的应用与实践
马原绪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01
02
03
解决问题的方法
马原绪论提供了一种系统 的方法论,可以帮助人们 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解决 问题。
决策依据
马原绪论提供了一种理性 的决策依据,使人们在面 对选择时能够更加客观和 全面地考虑各种因素。
科学性和可靠性。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03
打破学科壁垒和交流障碍,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与合作,拓
展研究领域和思路。
06
结论
对马原绪论的总结
马原绪论的核心内容
马原绪论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其在现代 社会的应用。
研究方法与视角
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马原绪论将实现数字化转 型,提高研究效率和成果质量。
马原绪论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1 2 3
理论创新不足
当前马原绪论面临的重要问题是理论创新不足, 需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探索新的理论框架和方 法。
实证研究缺乏
实证研究是马原绪论的重要支撑,但目前存在实 证研究不足的问题,需要加强实证研究方法和数 据采集等方面的建设。
马原绪论的基本原理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人类 社会发展的规律,强调了经济基
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 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 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即 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
来获取利润。
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阶级分析方法
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 方法之一,它强调从阶级关系的角 度来分析社会现象,揭示阶级斗争 的规律。
04
马原绪论的应用与实践
马原绪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01
02
03
解决问题的方法
马原绪论提供了一种系统 的方法论,可以帮助人们 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解决 问题。
决策依据
马原绪论提供了一种理性 的决策依据,使人们在面 对选择时能够更加客观和 全面地考虑各种因素。
科学性和可靠性。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03
打破学科壁垒和交流障碍,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与合作,拓
展研究领域和思路。
06
结论
对马原绪论的总结
马原绪论的核心内容
马原绪论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其在现代 社会的应用。
研究方法与视角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绪论章PPT(分析“马克思主义”文档)共73张PPT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绪论章PPT(分析“马克思主义”文档)共7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36e7b0c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30.png)
理论是关 于社会发展的科学,关于工人 运动的科学,关于无产阶级革 命的科学,关于共产主义社会 建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与社会发展规 律的科学,是关于被压迫和被剥削群众的革命 的科学,是关于社会主义在一切国家中胜利的 科学,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是现代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2 西方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相对于正统马克思主义而言的, 它最初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前期,原是共产国际内部 的一股“左”的激进主义思潮,是在总结俄国十月革 命胜利后,中欧、西欧所爆发的一系列革命失败的经 验教训的基础上产生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 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
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 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0页。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 (1723-1790)和大卫•李嘉图(1772-1823)。
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他们研究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对资产 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经济生活同自然 界一样,都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他们提出价值是 由劳动创造的,即“劳动价值论”,并对资本主义社会
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 前人的成果,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与社会发展规 律的科学,是关于被压迫和被剥削群众的革命 的科学,是关于社会主义在一切国家中胜利的 科学,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是现代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2 西方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相对于正统马克思主义而言的, 它最初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前期,原是共产国际内部 的一股“左”的激进主义思潮,是在总结俄国十月革 命胜利后,中欧、西欧所爆发的一系列革命失败的经 验教训的基础上产生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 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
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 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0页。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 (1723-1790)和大卫•李嘉图(1772-1823)。
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他们研究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对资产 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经济生活同自然 界一样,都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他们提出价值是 由劳动创造的,即“劳动价值论”,并对资本主义社会
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 前人的成果,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ppt课件 绪论-文档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ppt课件 绪论-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a70ff6677232f60ddcca154.png)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 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和思想灵 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
作为新一代大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 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 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 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 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反 映。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 体现。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 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 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二是紧随其后,英国广播公司又以同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 一个月后汇集全球投票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三是2002年,英国路透社邀请政界、商界、艺术和学术领域的名人评 选“千年伟人”,结果是马克思以一分只差略逊于爱因斯坦,但这并不 影响马克思作为“千年伟人”的地位;
四是2005年7月14日,英国广播公司广播第四频道以“古今最伟大的哲 学家”为题,调查了3万多名听众,结果是:共产主义理论奠基人卡尔•马 克思以27.93%的得票率荣登榜首,居于第二位的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 得票率仅为12.6%,远远落在其后。西方著名的思想家柏拉图、康德、苏 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更是望尘莫及,黑格尔甚至没进入前20名。
工人:捣毁机器、烧毁工厂→罢工 ↓
自发、零散 ↓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更加突出,开始成 为首要地位的社会矛盾。
19世纪30至40年代,英国、法国、德国接连爆 发了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
作为新一代大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 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 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 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 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反 映。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 体现。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 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 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二是紧随其后,英国广播公司又以同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 一个月后汇集全球投票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三是2002年,英国路透社邀请政界、商界、艺术和学术领域的名人评 选“千年伟人”,结果是马克思以一分只差略逊于爱因斯坦,但这并不 影响马克思作为“千年伟人”的地位;
四是2005年7月14日,英国广播公司广播第四频道以“古今最伟大的哲 学家”为题,调查了3万多名听众,结果是:共产主义理论奠基人卡尔•马 克思以27.93%的得票率荣登榜首,居于第二位的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 得票率仅为12.6%,远远落在其后。西方著名的思想家柏拉图、康德、苏 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更是望尘莫及,黑格尔甚至没进入前20名。
工人:捣毁机器、烧毁工厂→罢工 ↓
自发、零散 ↓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更加突出,开始成 为首要地位的社会矛盾。
19世纪30至40年代,英国、法国、德国接连爆 发了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
绪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件
![绪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04f96d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1d.png)
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面 临着来自不同方面的挑战,如资 本主义的自我调整、全球化和信 息化等。
机遇
马克思主义在应对挑战中不断发 展和完善,为解决当代问题提供 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发展
创新发展
实践应用
马克思主义需要不断与时俱进,结合 时代发展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绪论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概论课件
目录
CONTENTS
•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与应用 •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与未来发展
01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创立背景
01
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危机逐渐显现,经济危机、
社会主义改革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 不断改革和完善。改革的目标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社会主义发展
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 社会全面进步。同时,要注重社会公平和正义,实现共同富裕。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成 果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
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过程中,将马克思主 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阶段
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 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毛泽东思想。
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了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 马克思主义。
03
总结词
04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 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 会存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件绪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件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70fe32b3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c4.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发展前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为解决当代社会问题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和 指导作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结论和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人类思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重要的理 论价值,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于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历史演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的,经过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者 的创新和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内 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内容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阶级斗 争理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这些原理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 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践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仅是理论的武器,更是指导实践的科学指南,它能够帮助人们认识社会现实,指导社会主义 建设和革命实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pt 课件绪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通过研究社会历史发 展规律和社会现象,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发展、社会制度和革命等方面的 原理和观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定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社会主义原理等,是马克 思主义思想体系的基本观点和原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各章知识点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各章知识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8fc56c8a5e9856a571260b7.png)
1、价值规律的内容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3、价值规律的作用与不足
2021/7/24
20
五、价值形式与货币的产生
1、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 2、货币的本质、职能
六、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七、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
劳动力的价值的构成部分(三个)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2021/7/24
21
1、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定义 2、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定义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3、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2021/7/24
19
三、价值量
1、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定义 3、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
四、价值规律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含义、表现
2021/7/24
2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第一节:物质世界的统一性 第二节: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2021/7/24
3
一、哲学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者说物质和 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国家的职能 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
3、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2021/7/24
15
四、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构成、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第三,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所以,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始终要坚持党的群众
2021/7/24
20
五、价值形式与货币的产生
1、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 2、货币的本质、职能
六、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七、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
劳动力的价值的构成部分(三个)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2021/7/24
21
1、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定义 2、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定义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3、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2021/7/24
19
三、价值量
1、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定义 3、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
四、价值规律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含义、表现
2021/7/24
2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第一节:物质世界的统一性 第二节: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2021/7/24
3
一、哲学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者说物质和 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国家的职能 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
3、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2021/7/24
15
四、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构成、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第三,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所以,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始终要坚持党的群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元方法的实践方法
毛泽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搞点个人崇 拜。
柯庆施:我们对毛主席的信仰,要信仰到 迷信的程度;我们对毛主席的服从,要服从到 盲从的程度。 (知识分子就是贱,三天不打屁股,尾巴 便翘起来了。)
1958年河南某县委书记在省党代会的发言
不虚报,就不能鼓足群众干劲;不虚 报,就不能促进大跃进的形势;不虚报,就 于群众脸上无光``````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是由马克思主义的阶 级性决定的。在马克思的时代,无产阶级革命 是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要为 人民服务,首先要为革命服务。 在现时代,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是革命 而是建设,因此,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便转化 为马克思主义的建设性。
三、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 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树立共产主义的伟 大理想。
2、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 3、建立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政治态度。
六、哲学的最大功能
柏拉图:治国知识才配称为智慧
哲学家研究的是治国的知识,他所谋划的 并不是国家里面某些特殊的事情,而是整个国 家的事情,是怎样把内政外交办好。这种知识 不同于木匠的知识,铜匠的知识,种田的知识。 只有这种知识才配称为智慧。哲学家的等级人 数最少。由这一等级统治的国家才是智慧的国 家。
立场。任何时候都要从实际出发,按照世界的 本来面目来认识世界。
马克思主义的两个根本出发点:
1、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出发。
2、从实际出发。
马克思主义的两个根本原则:
1、人民利益原则。
三、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 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2、真理原则。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关键是掌握马克思 主义的两个根本立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两个 根本出发点,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两个根本原则。
鲁迅:关键在于做一个革命者
我以为根本问题是在作者可是一个 “革命人”,倘是的,则无论写的是什么事件, 用的是什么材料,即都是“革命文学”。从喷 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
(鲁迅《革命文学》,《而已集》,人民文学 出版社1973年版,第112页)
四、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元方法的实践方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 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绪论部分内容概要: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4、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1、资本主义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 客观条件 。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对科学理 论的产生提出了强烈的社会需要。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来源和自然科学基 础 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主观条件。
列宁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
这一理论对于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 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 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 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仅仅是因为学说的创始 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本质而偶然地结合起来, 而是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 论本身中。 (《列宁选集》第一卷,1995年版第83页)
六、哲学的最大功能
柏拉图:政治家同时也应是哲学家
除非是哲学家们当上了王,或者是那些现今 号称君主的人象真正的哲学家一样研究哲学,集 权力和智慧于一身,让现在的那些只搞政治不研 究哲学或者只研究哲学不搞政治的庸才统统靠 边站,否则国家是永无宁日的,人类是永无宁日 的。不那样,我们拟定的这套制度就永远不会 实现,永远不可能实现,永远见不到天日,只 能停留在口头。这话我踌躇很久不敢说出,因 为我知道这样说会犯众怒;说只有那样才能使 国家和个人幸福,是很难为人理解的。(〈西 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版,第118页)
此方法的实质:既要从实际出发,又要从 人民利益出发;既要坚持真理的立场,又要坚 持人民的立场;既要坚持真理原则,又要坚持 人民利益原则。 坚持适度原则,反对实用主义,经院哲学 和诡辩论。
四、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元方法的实践方法
马克思:对对象,既要从客体去理解,又 要从主体去理解。
列宁:把实践当作主、客观联系那一点的 确定者。
(扬献珍《1959年纪事》载《求索》1984年第 5期)
四、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元方法的实践方法
1976年周恩来去世后的宣传。
1989年胡耀邦去世后的宣传。 陈寅恪的经院主义。 熊复的诡辩论。
诡辩论的特点是不合时宜
诡辩论的特点是不合时宜
8、人的太阳必然升起与狗的月亮已经升起
五、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1994年胡绳发表《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 的讲演,指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 建设学说在中国条件下的巨大发展,提出了马克 思主义从革命的科学发展为建设的科学的问题。 建设的科学所要研究的是如何建立新社会的问题, 而不是如何推翻旧社会的问题,因此,它的内容 绝不能限于原有的革命的科学。 (徐庆全《胡绳“回归自我”的历程》。)
胡耀邦
胡乔木
胡绳
三、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 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革命性和建设性都根源于人民性。因此, “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应变为“人民性与 科学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两个根本立场: 1、人民的立场。任何时候都要从人民的利 益出发。 2、科学的立场,真理的立场,唯物主义的
三、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 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三、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 学是马克思主义的本 质特点。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坚持真 理原则,坚持唯物主义的立场,坚持从实际出 发,使自己的理论符合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是指马克思主义要为无 产阶级革命服务。
三、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 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六、哲学的最大功能
伏尔泰《查第格》哲学王思想 p7-9,查第格因博学而富有鉴别判断能力。 p11,查第格谈吐文雅,才智敏捷,而又切中 事理。 p27,查第格因有许多实用知识被赛多克视为 大智大慧的人。 p58-59,查第格做了国王,从此天下太平。 说不尽的繁荣富庶,盛极一时。国内的政治 以公平仁爱为本。百姓都感谢查第格。 (见《伏尔泰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