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1977-1989文学思潮
新时期文学思潮
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三 天惊一声雷,地倾绝其维。 顿时九州寂,无语皆泪水。 相告不成声,欲言泪复垂。 听时不敢信,信时心已碎。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 标准》的重要文章,引发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这标志着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真正深入。1979年以后, 文艺界开始大规模平反,包括右派作家案、“胡风反革命 集团”等在内的大批冤假错案,为一大批在“文革”中被 判为毒草的作品恢复名誉。到1980年,包括《收获》、 《当代》、《十月》、《钟山》、《花城》等十多个大型 文学刊物和省市所属的文学月刊,纷纷创刊或恢复出版, 仅省级以上的文学刊物已超过200余种,为文学发展提供 了众多的阵地,文学界开始出现生机勃勃的局面。
3、对文学中人性、人情、人道主义的讨论。 基于对文革文学的反思,文学开始呼唤人 的尊严、人的价值和人的权利。关注文学中关 于人的“异化”问题。
4、关于现代派的讨论: 论争由徐迟1982年发表的 《现代化与现代派》一文引起。 需不需要现代派;现代派好不好;现代派与伪 现代派。
二、80年代前期文艺思潮
80年代文学思潮
一、 1976-1989的文学思潮 从1976年到1990年代中期的二十余年的文学思 潮发展演变,可以大致分为这样几个阶段:新 时期初期的文艺复兴阶段,80年代前期的文艺 争鸣和文艺思潮演进阶段,80年代后期的文艺 思潮新变阶段,90年代的文艺思潮发展阶段。 通过对这几个阶段文学现象的归纳、梳理,可 以清晰地标示出我国新时期文学发展的历史轨 迹。
1980年前后,是对西方各种名目的现代文艺的简单评 介时期。20世纪以来重要的现代派现象逐一在文坛亮 相。据不完全统计,从1978年到1982年五年间,在全 国各种报刊上发表的介绍和讨论西方现代派文学问题 的文章,将近400篇。波特莱尔、卡夫卡、加缪、萨特、 贝克特、海明威、福克纳、乔伊斯、加西亚· 马尔克斯、 博尔赫斯、海勒等陌生的外国现代派作家名字,逐渐 被文艺界所熟悉。除文学以外,“新潮”电影、新潮 音乐、新潮美术等思潮也同时涌动。不过,这个时期, 对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介绍,还停留在零散的、常识性 的、同时也较为冷静、客观的阶段,广大作家和读者 并未把主要兴趣放在这上面。
当代文学1976年到1989年
当代⽂学1976年到1989年当代⽂学第⼀章新时期⽂学(1976-1989)⼀、1976年10⽉,⽂⾰结束。
⽂⾰结束后的中国社会被称为社会主义⾰命和建设的“新时期”。
⽂学界也把⽂⾰后的⽂学称为“新时期⽂学”。
“新时期⽂学”指的是⼀个新的发展时期的⽂学。
指⽂学发展空间和⾃由度⼤为拓展的时期,是⼀个⽂学回归⽂学并按⾃⾝的规律发展的时期,是⼀个⽂学的主体性和独⽴性被张扬的时期。
⼆、思想解放运动:⽂⾰后期的突破思想禁区的潜流,到70年代末才冲出地表,即所谓的“思想解放”运动。
1976年4⽉“天安门诗歌运动”。
1977年底,批判“⽂艺⿊线专政”论。
1978年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标准》发表,揭开思想解放的序幕。
1978年12⽉,⼗⼀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9年10⽉,第四次⽂代会召开。
“⼆为”⽅向。
双百⽅针。
1984年,提出“创作⾃由”。
⽂艺界的争鸣和批评不断(⽂学与政治,现实主义的真实性)。
三、80年代有影响的作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1、在50年代受挫的作家,被称为“归来作家”或“复出作家”“五七族”如艾青、汪曾祺、王蒙、⾼晓声、张贤亮等。
2、知青作家群。
如王安忆、张承志、史铁⽣、韩少功、梁晓声、阿城、铁凝等。
他们是80年代⾮常活跃的⼀群。
3、⼋⼗年代⽂学的总体特征(新时期语境:⾃由,⼈道主义,多元化)1对历史和现实的强烈关怀和承担题材选择:对“历史”的清算和记忆。
⽂学精神:普遍存在⼀种沉重的、紧张的精神倾向。
2、强烈的探索和创新意识。
开放的⽂学环境带来对中国⽂学现状的不满,作家们普遍希望创造有思想深度和艺术独创性的作品。
3⽂学创作的潮流化特征:80年代的⽂学界热衷于归纳命名⽂学现象,有意识的组织⽂学派别,掀起创作潮流。
如:朦胧诗、伤痕⽂学、反思⽂学、改⾰⽂学、寻根⽂学、先锋⼩说等等。
四、80年代后期⽂学思潮1、全⾯改⾰的形势。
2、“⽂学⽅法年”。
各种⽂学⽅法被引进。
3、⽂学主体性的讨论。
围绕刘再复的《论⽂学的主体性》⽽展开的讨论。
1977-1989年文学环境
(二)经济环境:市场经济的确 立-文学价值的重新确立
• 中国作家过去受到的最大的压力是文学与 政治的关系的处理。在80年代后期开始, 作家们感到的日益紧迫的压力是转型期市 场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性社会的出现。
1、市场经济带来两个直接后果: • 人际关系的改变 • 消费型社会的形成
2、文学的变化 • 文学存在方式变化,文学不再是纯粹的高 雅的精神活动,而成为了一种商品 。 • 纯文学的边缘化,大众文学兴起。 • 作家身份地位的变化,作家的利益要求和 其作为社会良知、智者、启蒙者的身份相 冲突,导致作家处于痛苦的选择之中 。
2、外来影响的特点 (1)整个社会以西方现代发达国家为模式建 立现代化国家,这就决定了文学也必然以 借鉴西方现代化环境中产生的现代性文学 为模板,建立自己的现代文学,实现文学 自身的现代化。
(2)这一时期被译介的包含在现代派大旗下 的文学流派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 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 荒诞派等。
(2)思想层面:思想反思阶段——批文革 • 1979年3月《文艺报》编辑部召开了一次 文艺批判工作座谈会,就“文艺与政治” 的关系进行讨论,认为“文艺为政治服务” 的提法是错误的 。 • 《上海文学》于1979年4月发表了评论员 文章《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 争的工具”》。
(3)第四次文代会的召开,是文学彻底解放 的标志 • 首先是邓小平代表党中央致词:肯定了建 国30多年来文艺战线取得的成绩;阐明了 文艺与人民,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和党如 何领导文艺的问题;提出新时期社会主义 文艺的任务。
1977-1989年文学环境
(一)政治环境——思想上自由解 放,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发生变化
• 党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教训,认识到文学有 自身的独特性,要遵从文学的自身规律, 加以引导,不能横加干涉。
中国现当代文学 zdl第6章 1977-1989文学思潮.
上一 页 下一 页 退出
第六章 1977-1989文学思潮
目录
以l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为标志, 中国文学的发展进入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个新时期。
上一 页 下一 页 退出
目录
上一 页 下一 页 退出
相比于此前的十七年文学时期和文革时期 前两个时期,它以人的观念的现代思考、 文学观念的多元发展、文学思潮与文学论 争的频繁更替与发生、文学创作的丰富多 彩与快速变化,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 具有独特性和重要性的时期。
• 1985年和1986年的新方法热、新观念热。 • 从l984年到1987年围绕文学主体性问题 的论争。 • 1984年左右的文化寻根热。 • 80年代后期的“重写文学史”讨论等。 • 这些讨论都一同昭示并构成了80年代文 学的活力。
目录
上一 页 下一 页 退出
文学回应社会文化思潮,有意避开题材内 容与当下生活内容的一致性追求,在各个 方面开始了试探与创新,五花八门的文学 写作逐步取代单纯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多种流派、风格、观念、现象并存的繁复 迷乱的状态,成为20世纪末期中国文学的 重要现象。
先后有以下几个文艺思潮:
目录 上一 页 下一 页 退出
目录
上一 页 下一 页 退出
课间休息
目录
二、 80年代前期文学思潮
上一 页 下一 页 退出
• 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是新时期开始阶段 的社会主潮,伴随这一思想和社会的转 型,新时期初期的文艺自身诸方面进行 着切实的探索和重新建构。
目录
在文艺思潮方面有:
• 西方20世纪现代派文艺及其观念的翻译、 介绍和评价的热潮; • 关于塑造社会主义新人问题讨论; • 对文学中人性、人情、人道主义问题的 讨论,是80 年代前期规模最大、对文学 产生重大影响的思想现象。 • 对朦胧诗、文艺批评方法(以系统论、 控制论、信息论三论为主)、复杂性格、 文学创作的商品化倾向、通俗文学等问 题先后展开了讨论。
新时期文学思潮
四、重写文学史
1985,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的《论 “20世纪中国文学”》,和陈思和的 《新文学史研究中的整体观》先后发表。 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并强 调对20世纪中国文学进行“宏观”、 “整体”把握的主张,反对把文学史的 分期与社会政治史分期作简单的比附。
五、人文精神的大讨论
1、缘起 1993、6《上海文学》发表王晓明等人 的对谈录《旷野上的废墟——人文精神 的危机》,以情绪化的语言对当时的文 学现状展开激烈批评。
新时期文学思潮
第一节 政治思想的拨乱反正
一、政治思想领域的解放潮流 1、告别文革 1976、10,四人帮被逮捕。 1977、8中共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宣布“文 革”以粉碎四人帮为标志结束。
2、思想解放运动
延续文革的思想禁锢。
1977年华国锋“两个凡是”的意见
思想解放运动。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特约 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展开了全国性的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2、观点的多元
批评态度,对市场经济造成的现状忧心忡忡, 言论带有激进的理想主义和道德主义色彩。上 海学者陈思和、王小明。作家张承志、张炜 乐观态度,更多看到市场经济和大众文化积极 的一面。北京批评家张颐武,作家王蒙、刘心 武 谨慎态度,对文学精神品位的下降表示忧虑。 北京的学者谢冕、洪子诚
六、关于现代化的想象
三、关于文学主体性问题
1、刘再复的文学主体论 1985《文学研究应以人为思维中心》《论文学的主体性》来自于 对文学的政治功能和文学创作上的机械反映的厌恶和批判。 2、陈涌等人的坚决否定 忽视社会实践,不赞成把文学规律分为内部规律和外部规律;错 在脱离实际的主观唯心倾向;不成体系,概念混乱,甚至自相矛 盾;出发点不符合文艺创作和欣赏的实际;作家与人物之间的 “二律背反”难以成立。 3、对陈涌等人批评文章的反批评 这次讨论的热烈是在当代文学史上少有的,从心态的角度说,它 解除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精神上的舒服,为推动文艺的发展开辟了 广阔道路。
第七章 1977-1989文学思潮.ppt.Convertor
中国当代文学第七章第七章1977-1989文学思潮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文艺界的拨乱反正和思想解放运动所解决的重大问题。
了解这一时期有关现代派、人性、人情、人道主义、文学主体性等方面的文艺论争,领会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第六章50-70年代香港文学二、40年代1.南来作家掀起了第一次创作高潮。
2.1939年,文协香港分会成立。
3.丰硕的创作实绩(四种体裁都有)。
4.1946年起第二次南来作家,阵容更为强大。
5. 创作实绩可观,《虾球传》影响最大。
第六章50-70年代香港文学三、50-70年代1.政治色彩浓厚。
2.占主导地位的仍是南来作家(第三波),本土作家也在崛起。
3.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兴起(诗刊《诗朵》)。
4.通俗文学崛起。
5.第四波南来作家,本土作家阵容强大。
6.文学进入繁荣期,形成多元发展的格局。
第六章50-70年代香港文学第二节重要作家作品一、刘以鬯的《酒徒》(1963)“中国首部意识流长篇小说”1.是传统小说和意识流小说的混合物其外部结构以主人公的“醉—醒—醉、现实—梦幻—现实”的循环形式进行,从而把小说分成两部分:一是主人公醒时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构成写实情节;二是主人公醉时的幻觉和幻象,构成虚幻情节。
第六章50-70年代香港文学2.是诗和小说的混合物为表现万花筒似的幻觉和幻象,采用了跳跃性、抒发性的诗的语言和形式。
3.小说的内在结构主人公与麦荷门、莫雨的关系——事业线索主人公与张丽丽、杨露的关系——爱情线索4.象征手法(1)结尾雷老太太的死是主人公绝境的象征;(2)以“酒徒”在清醒和醉倒两种姿势中的反复,揭示香港人生存的某种本质。
第六章50-70年代香港文学二、金庸的武侠小说(一)创作阶段1.早期(1955-1957):已现新派特征2.中期(1957-1964):成熟期3.后期(1965年以后):高潮期(二)思想内涵1.深厚的文化意蕴。
2.鲜明的现代意识。
3.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重点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重点绪论一、当代文学的性质、分期和特点1. 当代文学的性质:中国当代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延续,指的是1949年之后的文学(该概念并不科学,可是已经约定俗成了)。
社会主义文学的性质,也应该涵盖港台文学,这只是个外延。
2. 当代文学的分期:1949年—1966年,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的17 年;1966年—1976年的十年文革;1977年—1989 年的改革开放时期,也叫新时期文学。
,1990 年—上世纪末或者至今,市场经济中的文学。
3. 当代文学的源流和特点中国二十世纪文学是一个开放的整体,尤其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的文学历程,虽然几经曲折几经摧残,依然顽强而逼真地表达了中华民族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冲破几千年传统的精神桎梏,追求人性的自由解放、国家的民主富强、社会的进步正义以及种种人类永恒梦想而生发的丰富复杂的审美心理,同时也顽强而逼真地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由古典向现代转型过程中感应着时代变迁而生发的对国家命运、个人命运以及广大人民大众的命运三者关系的思考、探索和实践。
二、关于人、社会、文学的现代化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历史定位,应该有一个基本的价值判断标准,这就是人、社会、文学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主要是指人的个性解放与思想解放,也就是人的自觉的现代意识的树立,比如尊严、人格、独立等等;社会的现代化,主要指现代公民社会既民主社会的建立,实现一系列与人的现代化要求相联系的社会制约,比如法制、民主、平等、劳动权和社会保障;文学的现代化,是指脱离了“文以载道” 的工具论的束缚,实现文学的自觉,创造出以人性与人道主义为本的“人的文学” 。
所有这些,都是“五四”启蒙主义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基本精神;所有这些,也是世界上各民族的人文精神在几百年过程中形成的一整套符合人类发展要求的价值体系。
以这样的价值判断来估量“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关键问题就在于,看它是继承、发展了“五四”传统,还是背离和消解了这一传统。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
中国现代文学史五六十年代文学思潮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举行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郭沫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矛盾:《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1966年2月,江青伙同林彪炮制了《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简称《纪要》三突出原则:于会泳总结革命样板戏创作经验,提出了文艺创作的“三突出”原则,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五六十年代小说赵树理:《“锻炼锻炼”》周立波:《暴风骤雨》、《山乡巨变》柳青:《创业史》梁斌:《红旗谱》杨沫:《青春之歌》王蒙:《组织部来的青年人》茹志娟:《百合花》宗璞:《红豆》陆文夫:《小巷深处》五六十年代戏剧概述《茶馆》等京剧现代戏对传统形式的变革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第一,吸收融合话剧的写实观念,采用写实布景,从而打破了“随意赋形”的传统舞美体制第二,随着写实布景的采用,使话剧的分场、分幕制得以在戏曲中施行戏曲情节的集中性得以增强,从而使原来以时空不固定为原则的文学体制发生重大变革第三,按照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当时流行的阶级斗争理论提炼生活与刻画人物,并突出他们各不相同的鲜明个性,使生旦净丑等行当不得不打破,戏曲脸谱不得不取消,这种现代人物的描写方法与写实布景相结合,引起对程式化动作的重新选择或创造,从而使传统的表演被彻底突破第四,为了更好地表现现代人的感受、情绪和个性,歌剧和交响乐的经验被引进,具有表现力的新唱腔、新版式和人物主题音乐被创造出来,原来“千部一腔”的音乐体制也由此发生了重大变化第四种剧本:忠实地描写生活,真正写人。
勇敢地突破当时许多作家都不敢,也难以逾越地人性、人道主义禁区,大胆描写人,描写人地道德、情操和爱情生活,并深入剖析人的丰富复杂地内心世界,从而塑造一批真实感人的人物形象。
《茶馆》《茶馆》的艺术构思是独特的。
现当代思潮梳理
1978年以后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梳理1978年以后的文学可以分为两大阶段:一、1978——1989文学思潮:80年代文学,摆脱了政治的束缚,但带有强烈的共名化特征。
二、90年代至今:文学进入无名化时期。
一、1978——1989文学思潮1978年——1989年的文学思潮可以以1985年为分界线划分为两个阶段:(一)1979—1985 新启蒙思潮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文革结束、国家政治生活恢复正常的前提下,配合“思想解放”、“现代化”和“改革开放”的宏伟事业,“新启蒙”主义迅速成为主导性的思想潮流和文学意识。
这种启蒙意识根源于对文革封建主义肆虐时期的否定,也形成于对现代未来的渴望。
它是影响80年代文学创作的最为重要的主导性因素。
(1)这一时期的小说80年代前期的小说创作,从作品的主题上来看,可分为两种创作趋向:一是对历史、文革的叙述;一是对时代变动、改革的企望。
1、伤痕文学这是80年代文学中的第一个思潮流派。
直接起因于揭露文革的灾难,描述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的官员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
伤痕文学走出了文革的假太空颂歌模式,直面血泪人生。
伤痕文学延续了20年代“问题小说”的思路,提出了一些尖锐的社会问题,其目的并不在小说形式的创新上,而是为“思想解放”和“拨乱反正”呐喊。
随着形势的发展,伤痕文学很快变成了对“前27年”历史给整整一代人造成的“伤痕”和“社会悲剧”的揭露,并试图从更深层的角度思考悲剧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
伤痕文学首先是将“问题意识”作为创作冲动的基本点,与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思潮基本吻合,其社会意义大于文学意义。
蓬勃发展时间为1979--1980年间。
刘心武的《班主任》(1977年11月)用艺术的形式对刚刚逝去的文革提出了质疑,标志“伤痕文学”的发端。
作品:卢新华《伤痕》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冯骥才《啊!》莫应丰《将军吟》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陈国凯《我应该怎么办》郑义《枫》韩少功《西望茅草地》叶辛《蹉跎岁月》遇罗锦《一个冬天的神话》陈世旭《小镇上的将军》2、反思文学反思文学是略晚于伤痕文学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是伤痕文学发展的深化和必然结果。
80年代小说综述
80年代小说综述新时期文学(1977—1989)是经历了一场浩劫——“文化大革命”之后重新崛起的文学,也是处于改革开放中不断变革的文学,期间,中国作家被压抑的创作生命力迅速喷发,使得80年代小说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单一走向了多元。
整个80年代是20世纪末期中国小说家热情最为高涨、探索最为积极、所取得的实绩极为可观的10年。
并且,80年代小说显示出潮流的特征,先后或同时涌现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
一、伤痕文学伤痕文学是新时期出现的第一个全新的文学思潮。
社会主义新时期是以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为历史起点的,而伤痕文学是文革后清算文革的思想解放运动的最直接反映,当时政治上、思想上拨乱反正在文学中的影射。
那一场历经十年的浩劫对灵魂的摧残尤其容易造成惨痛的心灵创伤,但这只有在挣脱了精神枷锁、真正思想解放之后,人们才能意识到这“伤痕”有多重、多深。
这是伤痕文学喷发的历史根源。
伤痕小说作为1977—1980年间的一个重要文学现象,以四川作家刘心武的《班主任》为发端。
小说一经在《人民文学》发表,立即引起轰动。
当时评论界认为这一短篇的主要价值是揭露了“文革”对“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的内伤”,有的认为该篇发出的“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呼声,与当年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发出的救救被封建礼教毒害的孩子的呼声遥相呼应,使小说产生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充满了一种强烈的启蒙精神。
然而“伤痕文学”的名称,则源自卢新华刊登于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的短篇小说《伤痕》。
小说揭示了文革悲剧,展示文革给人们造成的生活苦难和精神创伤,控诉“四人帮”极左毒害的小说创作潮流。
它在“反映人们思想内伤的严重性”和“呼吁疗治创伤”的意义上,得到当时推动文学新变的人们的首肯。
随后,揭露“文革”历史创伤的小说纷纷涌现。
在当时,产生较大社会反响的伤痕文学代表作,还有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王蒙《最宝贵的》、王亚平《神圣的使命》、陈国凯《我该怎么办?》、孔捷生《在小河那边》、韩少功《月兰》、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和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中国现当代文学21:1976-1989文学思潮
刘心武《班主任》
主题:以一名中学教师的眼光对在文革文化中
长大的中学生的心灵予以审察。揭示了文革对 青年一代心灵和精神的戕害。 人物形象:塑造了两个心灵被严重扭曲和戕害 的中学生形象。 ●小流氓宋宝琦:在文革中麻木堕落 人 生形态扭曲 ●团支书谢慧敏:好学生的典型,纯正朴实、 严于律己、工作积极、不谋私利,坚决抵制资 产阶级思想,大热天不穿裙子,把小流氓作为 斗争对象。 思维方式僵化
《狗日的粮食》
一个普通农村妇女一生缺粮的遭遇,表明在 生存资料极为匮乏的情况下,生存的全部意 义只在于满足生的欲望。
《伏羲伏羲》写性欲。
洪水峪的小地主杨金山 王菊豆 侄子杨天 青 杨天白 《伏羲伏羲》写由于性渴望导致性乱伦后的 人生困境。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主讲人:李海燕
80年代小说概述
小说异常活跃、复杂,思潮迭起 伤痕小说
开端:刘心武《班主任》,《人民文学》 1977年末 命名:卢新华《伤痕》 《生活的路》 《血色黄昏》 特征 “伤痕小说”是一代中国人在“文革”后 发出的第一声悲鸣和怒吼,其主要思想倾 向是揭露和批判“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 性的内乱所造成的影响,展现“文革”给 人民带来的精神和肉体上的创伤。
先锋小说
一种激进的叙事实践,以马原《冈第斯的诱惑》 《拉萨河女神》《西海的无帆船》等小说为肇 始。 代表作家:马原、洪峰、格非、余华、苏童、 叶兆言等。 代表作品:刘索拉《你别无选择》、徐星《无 主题变奏》、马原《拉萨河女神》《冈底斯的 诱惑》、残雪《山上的小屋》、洪峰《奔丧》 《极地之侧》、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格 非《迷舟》、孙甘露《信使之函》、苏童《一 九三四年的逃亡》等。
新时期文学
新时期文学(1977到现在)新时期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继十七年文学时期、“文革”时期以后的第三个文学时期。
以“人”的观念的现代思考、文学观念的多元发展、文学思潮与文学论争的频繁更替与发生、文学创作的丰富多彩与快速变化,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性和重要性的时期。
一、1977至1989文学思潮前奏:天安门诗歌运动(1976年“清明节”前后,人民群众冲破当时的严厉禁令,掀起一场以悼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为主要内容的“天安门诗歌”运动。
这场诗歌运动所引发的机缘是政治性的。
它主要利用旧体诗词的形式,表达了对“四人帮”祸国殃民的愤怒与谴责,爱憎之情判然,体现出文学极强的现实功利性。
诗中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忧国忧民的深沉思考,直面现实的战斗式的人文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时期文学初期的思潮趋向。
尤其这些诗歌在1977年以后结集出版,使得“天安门诗潮”中的文学精神得以迅速广泛地传播,并引发了新时期文学初期的“伤痕”类型文学创作的出现。
)奠基:是对过去尤其是10年文革中所推行的极左文艺政策、文艺观念的否定起步。
(1、文艺界对“文革”的文化专制主义理论体系进行批判,开始文艺体制的重建。
2、在文革中被迫解散和陷入瘫痪的文艺领域的组织宣布正式恢复。
如全国文联、全国作协、全国剧协等。
3、《武训传》案、俞平伯案、胡风反革命案得到平反,在文革中被打倒的作家得以平反和恢复名誉。
)1979年,第四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标志着文艺界的全面“解冻”。
(这个可以说详细些)会议重申了双百方针,指出:“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
”这对进入新时期的文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背景: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对中国文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80年代小说:1、伤痕文学文革后,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和卢新华的《伤痕》为代表的一批旨在批判、揭露“文革”以及极左路线的罪恶性,揭示文革给人们带来巨大身心创伤的作品被称为伤痕文学。
第六章 1977--1989年文学思潮
④新潮小说中的“现代派小说”主要关注的是中 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经验,如刘索拉的《你别 无选择》、徐星的《无主题变奏》、残雪的《黄 泥街》,刘西鸿的《你不可改变我》等,这些作 品中所表达的大学生活、“文革”记忆、城市边 缘化人群的生存,小街的风俗等等,都不过是故 事的材料而已,作者将这些城市生存经验和故事, 通过变形、荒诞、反讽、戏谑等现代派手法表现 出来,反映整整一代城市青年情绪和经验的变化, 他们的迷茫、彷徨和焦虑。
二、对西方现代派文艺的讨论 1、从1978年开始,出现介绍、翻译、评价西 方现代主义文学的热潮。 2、1982年《外国文学研究》上发表徐迟的 《现代化与现代派》,提倡现代派文学。 叶君健、冯骥才等作家发文予以支持。 3、1983年徐敬亚在《当代文艺思潮》上发表 《崛起的诗群》,概括西方现代派文学特 点。
③这些诗歌流派的共同特点在于对传统文学中的 本质主义、抽象主义的“宏大话语”方式的解 构和反叛,以确定个人主体叙事。他们将诗歌 从“天上”的乌托邦梦想,拉向了“地面”的 日常经验,但也隐藏着将诗歌“形而下”内容 的极端化的诗歌走向,从而导致世纪之交“下 半身”和“垃圾派”诗歌,以及网络上的“口 水诗歌”的出现。
六、“新写实”小说 ①“新写实”小说将创作的焦点集中到普通人的 日常生活经验之中。这一流派的创作,既保留了 传统写实主义的一些基本手法,也吸收了新时期 以来10多年的文学探索成果,将创作的主体意 识与日常生活经验结合在一起。1988年前后, 方方、池莉、刘震云等人的小说是“新写实”的 代表。 ②“新写实”在对日常生活经验的表达上,主张 还原生活原生态,消解创作中的主观倾向,表达 市民生活中庸常和琐碎的一面,表达他们的烦恼 和无奈。但他们主张的“零度叙事”、“零度情 感”,既是对知识分子启蒙传统的偏离,也是对 价值判断的搁置。带有一定的“自然主义”色彩。
1976-1989年中国文学思潮
第二节 80年代前期文艺思潮
• (一)文学取得了与社会现实生活发展 的同步性 • 1、出现了针对文革的“伤痕文学” 刘心武的《班主任》:用艺术的形式对 刚刚逝去的文革提出了质疑,标志“伤 痕文学”的发端。
80年代前期文艺思潮
• 2、“反思文学”:在“伤痕文学”方兴 未艾时出现一种对“伤痕文学”深入发 展的文学思潮,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 事》 • 3、改革文学: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 为发端 4.寻根文学 :韩少功 《爸爸爸》 阿城《棋王》
• 现代主义文学最先是王蒙的意识流小说创作和高行健、 沙叶新的探索戏剧,北岛、舒婷、顾城等人对朦胧诗 的探索。 • 80年代中期后,刘索拉《你别无选择》、徐星《无主 题变奏》的创作是现代主义文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 莫言、残雪、王朔的跟进。 • 马原、洪峰、余华、格非、苏童的“先锋小说”实验 把现代主义文学的探索推向了极至。 • 80年代末池莉、方方、刘恒、刘震云为代表的新写实 小说。
代表性作家作品有:
邓友梅的《那五》、《烟壶》,刘绍棠的 《蒲柳人家》、汪曾祺的《受戒》、 《大淖纪事》、陆文夫的《美食家》、 刘心武的《钟 (1)文学中性意识和生命意识的觉醒和 张扬。 • 代表作家:张贤亮、王安忆、贾平凹、 铁凝、刘恒
3、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
第六章 1976-1989年中国文学思 潮
第一节新时期文学初期文艺复兴
一、新时期文学的复苏
• 标志:第四次文代会的召开 • 第四次文代会:1979年10月30日召开的 第四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标志 着文艺界的全面“解冻”,重申了双百 方针 • 时间:1976到1979年,是新时期文学艺 术理性的复苏与恢复。
4、关于重写文学史的提出
• 主要是文学回归自身的呼声,“使之从 从属于整个革命史传统教育的状态下摆 脱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审美的文学史 学科”。
1949~1989年文学思潮
• 对人道主义的不同理解: • 朱光潜:“尊重人的尊严,把人放在高于一 切的地位”,人本身就是人的最高目的,人的价 值就在于他自身。 • 周扬: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 • 胡乔木: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的提法。
三、80年代后期文学思潮
• (一)本时期文学思潮的特点 • • • 1、着眼于新格局的建立。 2、文学的本体性问题备受关注。 3、文学论争的焦点发生变化。
怎样看待新时期文学中的现代主义倾向?
• 讨论的结果是:逐步接受了现代派。
(二)关于塑造社会主义新人问题的讨论 • 由第四次文代会引发,1981年讨论大规模展开。 • 讨论的焦点: 新人形象问题 • 讨论的主要问题: 时代对新人的需求、什么是新人形象、如何 处理新人形象、新人与时代、理想的关系,新人 的审美价值等 • 讨论的结果: 强调文学对普通人生的关注,否定了“高大 全”的人物,多塑造复杂性格的、立体的人物。
2、关于现实主义的争论 对现实主义中真实性的重新认识。对生 活事实与生活真实,生活本质与生活真实, 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真实性与倾向性等 问题进行了讨论,廓清了一直以来对现实 主义的一系列似是而非的观念,对以真实 性为核心的现实主义达成了共识,确立了 新时期文艺复苏的方向。
二、80年代前期文学思潮
• 提倡者的代表性文章: 韩少功《文学的“根”》、阿城《文化制约着人 类》、 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郑万隆《我的 根》、 郑义《跨越文化断裂带》 • 共同观点: 中国文学应该建立在广泛而深厚的“文化开掘” 之中,开掘这块古老土地的“文化岩层”,才能 与“世界文学”对话。 • 诘难和批评: 唐弢《一思而行——关于寻根》 李泽厚《两点祝愿》
• 3、关于文学的文化寻根热 • 文化寻根是“新儒学”文化思潮诞生后,由 海外学者发起的,自五四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对 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的文化运动。 • “寻根”文学则是一个先有旗号,后有创作, 先有理论,后有实践的“有意为之”的文学流派。 • 文化寻根的引领者是一批新锐作家,它反映 了在时代价值转型和走向未来的过程中文学干预 现实的努力。而批评家则对之表示了怀疑。
第七章 新时期文学的社会背景与主要潮流
第七章 新时期文学的社会背景与主要潮流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着重掌握1978-1989年间的文学现象、文艺思潮等的演进和发展;熟知一系列在本时期产生重要影响的文学主张、创作方法;对本时期文学与政治、社会的关系有所了解,把握本时期文学发展的整体规律。
二、教学方法:1、以面授为主。
2、使用多媒体课件。
三、本章重点:本章介绍的是1978-1989年间的社会文化背景,重点讲授本时期当代文学在不同阶段呈现的不同风貌,特别是一系列重要的创作思潮、创作方法的兴起,以及它们之间的承续关系。
由于社会状况的巨大变化,本时期当代文学呈现出和上一时期迥然有别的状貌,应当结合改革开放的大背景和有关作家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际加以深入领会。
四、本章的难点:1、理解重要的创作思潮和方法的核心精神。
2、理清这些重要的创作思潮和方法的前后承续关系。
3、对这些重要的创作思潮和方法做出合乎文学史实际的评价。
五、主要内容:第一节、思想解放和文学运动一、思想解放运动。
1976年底“四人帮”被粉碎,中国政治发生巨大变化。
1977年8月在中国共产党第11次代表大会上,宣布“文革”以粉碎“四人帮”为标志而结束。
这次会议的文件将文革结束以后称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
文艺界也很快将文革以后的文学称为“新时期文学”。
第四次文代会于 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在北京召开;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召开的这次大会,全面总结了建国30年文艺战线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明确了新的历史时期文艺要为两个文明建设贡献力量的工作任务;重新确立了“发扬文艺民主”“创作方法多样化”等文艺政策;在中国当代文艺运动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第四次文代会闭幕不久, 1980年1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社论,代表中共中央正式宣布:今后以“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发展方向,不再使用“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并且确定 “两为”方向是“文艺工作的总任务和根本目的”,“不仅能更完整地反映社会主义时代对文艺的历史要求,而且更符合文艺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抹去吧,眼角的泪!
鞠上最后一躬, 再把战刀多磨几回。
死,决不是战斗的终止,
死,是永远的丰碑。 之五:
某女士真疯狂,妄想当女皇。
给你个镜子照一照,看你是个啥模样。
第七章 1977-1989文学思潮
二、思想解放运动与文艺界的拨乱反正
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78年5月始) 2.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 3.批判阴谋文艺作品及其理论
第七章 1977-1989文学思潮
四、对文学中人性、人情、人道 主义问题的讨论
讨论分两个层面:
一是从理论上探讨社会主义文学是否应当
表现人性和人道主义;
二是联系创作实际评论新时期文学对人性
和人道主义的表现。
第七章 1977-1989文学思潮
对“人性”的三种解释: (1)自然本性,即人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自然本性
怎样看待新时期文学中的现代主义倾向?
讨论的结果是:逐步接受了现代派。
第七章 1977-1989文学思潮
三、关于塑造社会主义新人问题
的讨论
由第四次文代会引发,1981年讨论大规模展开。
讨论的焦点: 新人形象的属性问题
讨论的结果:
文学对普通人生的关注,背离了“高大全”的
人物,多塑造复杂性格的、立体的人物。
中国当代文学
第七章
第七章 1977-1989文学思潮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文艺界 的拨乱反正和思想解放运动所解决的重大问
题。了解这一时期有关现代派、人性、人情、
人道主义、文学主体性等方面的文艺论争,
领会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第七章 1977-1989文学思潮
第一节 新时期初期的文艺复苏
括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意识流
文学、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新小说派、
垮掉的一代、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魔幻
现实主义等等名目的文学,都囊括在内。
第七章 1977-1989文学思潮
二、关于西方现代派文艺的大讨论
代表性文章:徐迟《现代化与现代派》、
徐敬亚《崛起的诗群》、
冯骥才《中国文学需要现代化》 讨论的主要问题: 如何全面认识和评价西方现代派文学? 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学是否可以容纳现代主义?
第七章 1977-1989文学思潮
四、文学艺术理性的复苏与恢复
1.现实主义的艺术追求。 2.悲剧文学的独特审美形态。
3.文学话语的泛政治化。
4.人性视角,人道主义观念。
第七章 1977-1989文学思潮
五、有关理论争鸣
(一)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的争鸣
反对“从属论”和“工具论”
提出: (1)恢复文艺的特性,反对把文艺变为政治的附庸;
四、文学的文化寻根热
文化寻根是“新儒学”文化思潮诞生后,由海外学者发 起的,自五四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 反思的文化运动。 而“寻根”文学则是一个先有旗号,后有创作,先有理 论,后有实践的“有意为之”的文学流派。 这种文化寻根反映了在时代价值转型和走向未来的过程
中文学干预现实的努力。而批评家则对之表示了怀疑。
1985年,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 (1)作为创造主体的作家具有超越性; (2)作为文学对象主体的人物形象是具有自主意识的精神
主体;
(3)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和批评家有审美再创造的能力。 陈涌《文艺学方法论问题》:对刘的观点提出质疑 争论的焦点: 对人的主体性的认识和人的主体性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第七章 1977-1989文学思潮
的东西,应是中国文学“重建”的更为可行之路。
思
考
题
1.本时期文艺论争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如何? 2.你怎样看待西方现代派文学?
一、天安门诗歌运动
指1976年清明节前后发生在天安门广场的一场群 众性诗歌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人民以诗歌形式 沉痛悼念周总理,愤怒声讨“四人帮”。它充分 表达了人民的心声,表现了广大人民为真理而献 身的精神。其诗体百花齐放,风格壮烈悲怆,语 言朴素犀利,继承了五四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 浸透着中国人民渴望实现四化的现代意识,开了 新时期文学的先河。 《天安门诗抄》《革命诗抄》
(包括肉体与精神);
(2)社会属性,即以人的社会性作为人性的本质构成; (3)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双重因素统一”说。
对人道主义的不同理解:
朱光潜:“尊重人的尊严,把人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 人本身就是人的最高目的,人的价值就在于他自身。 周扬: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 胡乔木: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的提法。
第七章 1977-1989文学思潮
主要文章: 韩少功《文学的“根”》、阿城《文化制约着人类》、 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郑万隆《我的根》、 郑义《跨越文化断裂带》 共同观点:中国文学应该建立在广泛而深厚的“文化开掘” 之中,开掘这块古老土地的“文化岩层”,才能与“世界 文学”对话。 诘难和批评:
4.召开在京文艺工作者座谈会(1977.11)
5.恢复文艺组织与刊物
6.平反冤假错案
第七章 1977-1989文学思潮
三、第四次文代会(1979.10.30— 11.16)
邓小平的《祝辞》被认为是新时期文艺工作的 行动纲领: 1.肯定了“十七年”文艺路线基本是正确的。 2.重点阐述了新时期文艺如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服务的问题。 3.对文艺发展的道路作了明确指示。 4.阐述了发展新时期文艺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措施,以及党 领导文艺工作的正确方法。
唐弢《一思而行——关于寻根》
李泽厚《两点祝愿》
第七章 1977-1989文学思潮
李庆西《寻根:回到事物本身》: 指出他们当初的主要意图,是在于“寻找民族文化精
神”,以获得民族精神自救的能力。
文学“寻根”的提出,还存在着文学本身的更为直接 的 动机—— 以“世界文学”的视境,从中国文化中寻找有生命力
第七章 1977-1989文学思潮
天安门诗抄
之一:
京城处处皆白花,风吹热泪撒万家。
从今岁岁断肠日,定是年年一月八。 之二:
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
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之三:
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
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
第七章 1977-1989文学思潮
天安门诗抄
之四:
第七章 1977-1989文学思潮
第三节 80年代后期文学思潮
一、本时期文学思潮的特点
1.着眼于新格局的建立。
2.文学的本体性问题备受关注。
3.文学论争的焦点发生变化。
二、文学批评方法的更新
强调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方法对文学研究的渗透
第七章 1977-1989文学思潮
三、关于文学主体性问题的论争
(2)恢复文艺以审美为中心的多种社会功能,反对狭隘的 政治功利主义;
(3)恢复文艺与生活的联系,反对唯意志论干扰文艺。
1980年7月:“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关于现实主义的争论
第七章 1977-1989文学思潮
第二节 80年代前期文学思潮
一、西方现代派文艺的介绍与引进
西方的“现代派”是涵盖面宽泛的概念,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