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政治经济学讲义

合集下载

【政治经济学 精品讲义】第1章 政治经济学导论

【政治经济学 精品讲义】第1章 政治经济学导论
11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二、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的总过程
12
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的总过程
➢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总过程中的四环节:生产、分 配、交换、消费 ➢四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生产环节决定分配、交换、 消费环节,而分配、交换、消费也会起积极的反作用。 政治经济学全面观察和研究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 消费的各种经济关系及其表现形式。 ➢
7
基本概念:生产力
➢ 生产力概念 ➢ 在人们征服、改造自然,使其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
中,人们运用生产资料,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叫做 生产力。 ➢ 生产力三要素: 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 ➢劳动对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经过人类劳动加 工过的自然物质;另一类是经过人类劳动加工过的物 质。 ➢劳动者利用某些物质资料,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 使其变成适合人们需要的产品。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 是生产工具。
16
经济规律的特点
➢特点(与自然规律相比) ➢ 1.经济规律的存在具有历史阶段性,它们只在一定
1615年他发表了《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该 书已超出家庭经济的研究范围,论述了工场手工业、商业、航海业 和整个国家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重商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的最早的理论探讨,但它只限于流通领域。
5
背景资料:政治经济学形成(二)
17 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开始进入工场手工业时期,标志着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逐渐形成。在商业领域积累起来的大量资本纷纷投入 生产领域。产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成为主要的资本形式。与此相适 应,重商主义也让位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8
基本概念:生产力
• 在生产力的三个要素中,最重要、起决定作用的是劳 动者。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作为生产过程中的客体, 其作用也不能忽视。

《政治经济学》讲义

《政治经济学》讲义

同一货币单位流通速度
2、通货膨胀: 原因:(1)直接的:纸币发行过多 (2)间接的:政府有意或被迫增发纸币
返回目录
四、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
(一)内容: *价值决定规律 *价值实现规律
(二)形式: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返回目录
(三)价值规律的作用:
1、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 产率,推动社会生产力 发展;
*人与经济规律的关系:
客观性: 人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 律或改造规律,但人们可认识它,并利用它为 人类造福;
特点与种类:各有三点
返回目录
思考与练习?
第一章:商品经济及其规律
(本章概念多、难点多。要注意理解。)
本章要点:
1、商品经济的由来与发展
2、商品及其属性
3、货币及其代用品
4、价值规律
2、促进商品生产者发生分化,优胜劣汰;
3、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劳动力在部门间分 配。
思考与练习?
???!
第二章 社会化生产
要点: * 生产的社会化及其发展趋势 *生产社会化的基本规律(重点)
返回目录
一、生产的社会化及发展进程
(一) 生产社会性化的含义及内容: 1、 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社会化:
前者指生产不是孤立,而是社会的生产,而后者则指 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即由分散的小生产转为大规 模的社会生产。 2、 内容:(1)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
(2)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 (3)产品的社会化
返回目录
3、发展进程:
形成阶段 成熟阶段 现代化阶段
简单协作 工场手工业
生产的垄断化 生产的国际化
返回目录
二、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规律
1、内容: 按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讲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讲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讲义引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生活的学科,它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理论,通过分析和研究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揭示其内在的矛盾和不可持续性。

本文将介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以及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批判。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1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是指以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基础的经济形态。

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下,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商品生产和交换成为经济的核心活动。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具有私人占有、自由竞争、利润追求等特征。

1.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剩余价值理论、价值规律和经济危机理论等。

剩余价值理论指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大于其所得到的工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占有。

价值规律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其中包含的劳动时间。

经济危机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内在的矛盾和不稳定性,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不可避免的结果。

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2.1 基本经济概念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有一些基本的经济概念需要了解。

包括商品、货币、资本、剩余价值等概念。

商品是指具有交换价值的物品,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资本是生产过程中的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料的组合,剩余价值是劳动者创造的超过其工资的价值。

2.2 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马克思认为,资本家通过占有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来获取利润。

剩余价值的产生是由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差别造成的。

这一理论揭示了剥削的本质和不公平性。

2.3 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又一重要理论。

价值规律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其中包含的劳动时间,劳动时间是商品价值的基本度量单位。

通过研究价值规律,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商品交换和利润产生的原因。

2.4 经济危机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经济危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讲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讲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讲义1. 介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之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和批判的集大成者。

本讲义旨在介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和批判。

2. 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资本主义是一个由私人占有和控制的生产资料,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制度。

它的基本特征包括私人所有制、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

私人所有制意味着生产资料是由个人或私人公司所有和控制的,这使得生产力发展取决于个人的利益和动机。

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形式,商品的生产和交换是通过市场机制进行的。

市场经济意味着价格和供求的相互作用决定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

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3.1 价值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是价值论。

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和欲望,而价值是商品在市场中可以交换的相对价格。

3.2 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指劳动者为资本家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部分的价值。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是实现利润的基础。

3.3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没有私人所有权和控制生产资料的人,他们只拥有自己的劳动力。

资产阶级是指拥有生产资料和剥削劳动者的阶级。

3.4 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中周期性出现的矛盾和矛盾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经济危机是由生产过剩和无法实现剩余价值导致的。

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采用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结合具体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

它强调经济现象的历史发展和相互联系,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和矛盾点。

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和批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和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剥削性质和内在矛盾。

它指出,资本主义经济的剥削和不平等是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的崩溃是历史的必然。

政治经济学完整课件pdf

政治经济学完整课件pdf

2024/1/30
11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与特征
生产资料公有制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生产 资料的公有制,即全体人民共同占有 生产资料,消除了剥削和两极分化。
按劳分配为主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 度的重要特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决定性作用,同时政府进行宏观调控 ,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特征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之间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 级之间的对立;市场竞争与垄断 并存;经济周期性波动与危机。
8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作用与局限性
历史作用
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促 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国际贸易的扩 展;为现代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 富。
局限性
导致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和两极分化; 引发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难以解决 生态环境问题等。
制度分析方法
制度分析方法是通过研究经济制度对经济活动和 经济发展的影响来研究经济现象的方法。在政治 经济学中,制度分析方法被用于研究各种经济制 度的优劣和改革等问题。
6
CHAPTER 02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2024/1/30
7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与特征
2024/1/30
本质
以私有制为基础,追求利润最大 化为目标的经济制度。
2024/1/30
9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与挑战
新变化
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力度加强;福利国家的出现和发展;跨国公司和国际资 本流动日益频繁。
挑战
全球化带来的竞争压力和挑战;新技术革命对传统产业和就业结构的冲击;生 态环境问题日益严03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兴起的学派,代表人物有米尔顿·弗里德曼和詹姆 斯·布坎南等。他们主张政府应该减少对市场的干预,强调市场机制的效率和自由竞争的 重要性。

政治经济学完整课件[1]

政治经济学完整课件[1]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化,阶级关系和 劳资关系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03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及其优越性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特点
生产资料公有制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即劳动者共同占有生 产资料。
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社会主义生产是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按照社会需要和比例关系进行 的。
消除剥削和两极分化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
经济基础
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 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构
成一定社会的基础。
上层建筑
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 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组织 和设施,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
想上层建筑。
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 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才能促 进社会发展;否则,会阻碍社会
会化大生产则要求生产资料由社会共同占有和支配。
剩余价值生产与剥削过程
剩余价值概念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价值超过其劳动力价值的部分,被 资本家无偿占有。
剥削过程
资本家通过购买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消费劳动力并创造出剩余 价值,从而实现对劳动者的剥削。
工资本质
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掩盖了资本家对劳动者的 剥削关系。
0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发展规律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点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01
资本主义生产以商品交换为基础,商品经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
各个领域。
劳动力成为商品
02
劳动者在形式上自由,但实际上丧失了生产资料,不得不将劳
动力作为商品出卖给资本家。
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03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资料日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社

《政治经济学》讲义共156页文档

《政治经济学》讲义共156页文档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156
《政治经济学》讲义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政治经济学完整课件

政治经济学完整课件
特点
政治经济学具有跨学科性,涉及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它强调经济活动的社会性和政治性, 关注经济现象背后的权力和利益关系;同时,政治经济学也注重历史和制度分析,探讨不同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的 经济发展道路和制度变迁。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生产关系
分配关系
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生产过 程中人与人的地位和关系等。
05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生产资料公有制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石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即全体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除剥 削和两极分化。
按劳分配为主体
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实现多劳多得、少劳少 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原则。
共同富裕为目标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通过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 效率、促进社会公平等手段,不断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
资本积累与扩大再生产
资本积累
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使资本规模不断扩大,这个过程叫做 资本积累。
扩大再生产
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资本家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
04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级的利益。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危机与矛盾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中,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但生产资料却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导致生 产与分配之间的矛盾加剧。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无产阶级作为雇佣劳动者,与占有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之间存在根本的利益冲突。

政治经济学讲义(2017)

政治经济学讲义(2017)

政治经济学讲义(2017)导论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经济”一词的由来与含义(1)古汉语中的“经济”一词,来源于“经邦济世”、“经国济民”,原意是“治理国家”、“拯救庶民”。

(2)西方语言中的“经济(economy)”一词源自希腊文οικονομία,原意是“家庭管理”。

在西方文献中,最先使用“经济”一词的是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他把奴隶主对奴隶生产活动的组织和管理首次用“Oikovouia”一词来概括。

(3)近现代的“经济”是一个多义词:①指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活动。

②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

③指一个国家社会生产各部门的总称。

④指生产或生活上的节约、节省。

2.“政治经济学”一词的由来与演变(1)作为一门学科的名称,“政治经济学”一词是由“经济学”演进而来的。

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出版了第一部经济学著作——《经济论》。

(2)1615年,法国重商主义代表人物蒙克莱田在《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首次使用了“政治经济学”一词。

这表明他所论述的经济问题已经超出了家庭经济或庄园经济的范围,是涉及国家和社会的经济问题。

(3)19世纪末,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出版了《经济学原理》(1890)一书。

此后,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又逐渐用“经济学”一词代替了“政治经济学”。

3.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最早出现的经济学说是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了最初的理论考察,但这种考察的范围仅限于流通领域,并且只是就考察到的经济现象做一些肤浅的解释,未能揭示社会经济关系的本质,只是为政治经济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准备了条件。

(2)真正的现代经济科学,是在理论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流域的时候开始的,这一转变直到17世纪中叶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才完成。

古典政治经济学克服了重商主义只局限于研究流通领域的缺陷,将研究重点转向了生产领域,使真正的现代经济科学得以创立。

政治经济学讲义

政治经济学讲义

1、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不同所有者。

2、商品的使用价值: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

由物理、化学自然属性决定。

怎样才能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a、对别人有用,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社会的使用价值;b、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c、交换3、商品的交换价值:商品交换在量上的比例。

交换价值的基础是价值A、有效用;B、供求4、价值。

A、含义;B、社会属性5、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统一:①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②没有经过人劳动,虽有使用价值,不是商品;③不用于交换,有使用价值无价值。

矛盾:①使用价值是自然属性,价值属于社会属性;②只能通过交换来实现;③对于购买双方,只能实现一种。

6、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一、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1、具体劳动:特定形式下进行的劳动,有目的和手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唯一的源泉)。

①具体劳动的含义:2、抽象劳动: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决定了商品的价值量(唯一的源泉)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者的关系。

4、商品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因素的关系(前者决定后者)。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5、马克思创立劳动二重性学说的意义。

商品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①劳动价值理论;②剩余价值理论二、商品的价值量1、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劳动量——劳动时间(并非个别劳动时间,由社会劳动时间决定)2、商品价值量的比较:以简单劳动为尺度。

①质的规定性:物化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

②量的规定性:实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社会平均熟练程度,水平决定3、考察价值量应区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复杂劳动是自乘或倍加的简单劳动。

①简单劳动(不需要专门训练)——〉具体劳动换算成抽象劳动——〉劳动生产率②复杂劳动(需要专门训练)——〉复杂劳动换算成简单劳动——〉商品价值量4、商品价值量的变动: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①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讲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讲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讲义一、引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分配和交换的经济规律的学科。

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基础。

本讲义将围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展开阐述,从生产方式、剩余价值、商品交换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讲解。

二、生产方式与经济形态生产方式是指人们通过劳动活动来生产生活资料的方式。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制度下,生产方式会发生变化,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演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不同的生产方式对应着不同的经济形态。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以占有生产资料的私人资本家为中心,通过市场商品交换实现资本的增殖。

而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形态,以全体劳动者为中心,通过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手段实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三、剩余价值和利润剩余价值是指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家剥削工人所得到的利润。

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是由工人创造出来的,但工人只能获得劳动力的等价物,即工资,剩余价值归资本家所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剩余价值的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剥削和不平等现象。

这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四、商品交换与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商品交换是基本的经济行为。

商品作为一种经济形式,有自身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价值是指商品所包含的劳动时间的量度,通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价值规律作为核心原理,揭示了商品交换中的潜在矛盾和深层次的利益冲突。

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的经济危机和不平衡现象。

五、经济危机与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中周期性出现的现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和不断积累过程的必然结果。

只有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才能够实现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和经济的持续稳定。

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需要在正确理论指导下进行,满足人们多样化、立体化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西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精编资料

西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精编资料

2020 年西北大学 801 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精品资料一、西北大学 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汇编1.西北大学 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2003-2013、2018(回忆版)2014-2016年考研真;其中2010-2012、(回忆版)2016有答案。

二、 2020年西北大学 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资料2.任保平《微观经济学》考研相关资料( 1)任保平《微观经济学》[笔记+课件+提纲]①西北大学 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之任保平《微观经济学》考研复习笔记。

②西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之任保平《微观经济学》本科生课件。

③西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之任保平《微观经济学》复习提纲。

( 2)任保平《微观经济学》考研核心题库(含答案)①西北大学 801经济学考研核心题库之任保平《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精编。

②西北大学801经济学考研核心题库之任保平《微观经济学》简答题精编。

③西北大学801经济学考研核心题库之任保平《微观经济学》论述题精编。

( 3)任保平《微观经济学》考研模拟题[仿真+强化+冲刺]①2020年西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之微观经济学考研专业课六套仿真模拟题。

②2020年西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强化六套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③2020年西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冲刺六套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3.任保平《宏观经济学》考研相关资料( 1)任保平《宏观经济学》[笔记+课件+提纲]①西北大学 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之任保平《宏观经济学》考研复习笔记。

②西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之任保平《宏观经济学》本科生课件。

③西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之任保平《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

政治经济学ppt课件汇总完整版

政治经济学ppt课件汇总完整版

金融风险类型与防范
探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 性风险等金融风险类型及防范措 施。
金融市场运行规律
分析国际金融市场的价格波动、 汇率变动等运行规律。
金融监管与合作
分析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监管政 策及国际合作机制。
跨国公司投资战略与影响评估
跨国公司投资战略
分析跨国公司的投资动机、投资方式及投资战略 选择。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分析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典型区 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运作机制及成效。
区域经济一体化挑战
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的政治、经 济、文化等挑战及应对措施。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
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及未 来展望。
05
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社会应用前景 展望
科技创新对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需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以资本和雇佣劳动关系为主要特征的 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表现为个别企 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 盾,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 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反全球化浪潮下的跨国公司
分析反全球化浪潮对跨国公司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ABCD
跨国公司影响评估
探讨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 的影响及评估方法。
跨国公司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探讨跨国公司如何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 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及挑战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介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类型及 发展历程。
分配。
贸易政策类型
包括自由贸易政策、保 护贸易政策等,分析不 同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讲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讲义

导论●教学目的通过导论的教学,使学生明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理论基础、研究对象和根本任务,以及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性,正确认识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丰实和发展。

●教学要点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1.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独立的以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为己任的社会科学政治经济牛作为—门学科最早是由法国重商主义者孟克列钦(1575~1622年)提出的。

在1915年出版的《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中,孟克列钦使用了“政治经济学”这个名词。

这里的“政治”与我们现在一般使用的“政治”概念不同,它是国家范围或社会范田的意思。

“政治经济学”就是指所研究的是国家范围或社会范围的经济问题,突破/以往研究社会经济问题只局限于家庭经济或庄园经济,或只作为某一学说的组成部分的限制。

从此以后,“政治经济学”—词便被广泛使用,成为研究社会经济问题这门学科的代名称。

到1890年马歇尔出版了《经济学原理》—书后,这门学科的名称才逐渐由政治经济学改为经济学。

但马歇尔认为,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是通用的,因此,不能把“政怡经济学”理解为既研究政治又研究经济的学科,“政治经济学”也可简称为“经济学”。

当今,随着经济学科的发展,经济学分支学科不断增多,于是将政治经济学纳入理论经济学的范畴,以与应用经济学科、管理经济学科相区别。

从前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知道,“政治经济学”这个学科名称并不是马克思发明的,因而“政治经济学”就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专用词。

这样,政治经济学就因理论框架、理论观点的不同而区分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或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反映客观经济运动规律的经济理论,具有严格的、高度的科学性。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

由于无产阶级的经济地位和阶级利益同社会发展的方向完全一致,因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是一门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讲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讲义
• 特点 – 合作经济不同于股份经济:合作经济实行按劳、按资 分配相结合,股份经济实行按资分配; – 合作经济也不同于集体经济:合作经济是共有,集体 经济是公有.
• 形式: – 合作经济的存在形式有:股份合作制、合作股份制
• 股份合作制不同投资额联系,实行一人一票; • 合作股份制同投资额相联系,实行一股一票.
–我国的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一部分是在50年代 对个体手工业、个体商贩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建 立起来的;一部分是由劳动群众集资,组织街道 闲散劳动力兴办起来的.
17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 社会主义合作经济
• 什么是合作经济 – 个体生产者或劳动者自愿联合起来共同从事生产经营 活动的一种经济形式.按照合作经营的业务范围划分, 有信用合作、购买合作、供销合作、运输合作、农业 生产合作、手工业生产合作、工业合的 豪 迈
• 全民所有制的本质 特征
– 全民所有制的含义 –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
制是生产资料归社 会全体劳动人民共 同占有的一种公有 制形式,它是同高度 社会化的生产和经 营活动相适应的社 会主义公有制形式.
12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 全民所有制的特征
– 一是生产资料属于代表全体劳动人民的社会 主义国家所有,全体劳动人民都是全民所有 制生产资料的主人,都享受应有的权力和利 益;
–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全体劳动者在生产资料的 占有关系上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在生产资料面 前都是平等的主人;
–公有制决定了劳动者之间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经济 生活中形成一种互助互利的新型合作关系;
–公有制决定了社会生产的目的和生产成果分配的 性质,社会产品归劳动人民共同占有,个人消费品 要按照每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进行分配.
– 在同样规模的条件下,私有制较其他所有制有更高的 效率,而且因为这种效率和个人利益是一致的,它的 获得不需要付出外部监督成本,不需要政府为提高其 资产使用效率而操心.

政治经济学 西北大学(与“分配”有关的文档共15张)

政治经济学  西北大学(与“分配”有关的文档共15张)
第五页,共15页。
一、按劳分配理论及其在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的实践
3、按贡献分配与传统的按劳分配的区别
按劳分配
按贡献分配
分配范围不同
全社会范围的直接分 配
第一企业内部
分配程序不同 先扣除,再分配
同时统一分配
分配依据不同
以劳动时间为限的劳 动量
对社会物质财 富创造所作 的贡献
分配对象的表现 形式不同
实物形式
流动的劳动:指实际劳动过程中正在发挥作用的 劳动,即劳动本身
凝固的劳动:指已经将劳动转化或凝固于其中的 产品和服务
第四页,共15页。
一、按劳分配理论及其在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的实践
2、按贡献分配
按贡献分配是以凝固的劳动作为劳动者 个人收入分配的计量标准。其内涵的前 提是指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各种生产要 素的所有者以其对社会财富(使用价值) 的形式所做的实际贡献参与分配,取得 相应的报酬份额。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 ⒈企业的总劳动在产品市场上实现
3二、、不效同率生优产先要兼素顾在公社平会的按成原员则个间的人分布资状况产极不分相同配:社会居民以个人财产进行投 资或让渡使用权并获取一定货币收入的分配 第三节 非劳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2、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观,主要表现为追求全社会共同富裕和按贡献进行收入分配的思想和原则,主要包括:
第九页,共15页。
二、非劳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的各种形式
平等:社会成员在收入分配原则上的同等和均等化
1、按资分配与财产收益 3、按贡献分配与传统的按劳分配的区别
公正:以某种社会承认的公正为标准实现的相对平等
⒈第企二业 节的按总劳劳分动配在的产理品论市按及场其上资实实现现本形式分配:资本所有者凭借其收入的资本来 分割利润的分配关系。 ⒈企业的总劳动在产品市场上实现

政治经济学讲稿(第一学期)

政治经济学讲稿(第一学期)

政治经济学讲稿(第一学期)经济与管理学院慈斌政治经济学导言重点:了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研究方法。

要点与难点: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经济学作为研究经济活动的专门学科,是在人类社会科学文化普遍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政治经济学的出现,说明人类的生产动已经越出古代和中世纪的家庭经济的范围,人们对于经济活动的探讨和研究已经越出了家庭经济管理的范围,而开始探讨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经济问题了。

2、资本主义关系首先是在商业领域形成的。

3、随着资本深入到生产领域,产生了古典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18世纪末19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逐渐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资本主义制度在社会生产中占了统治地位,出现了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并逐渐取代古典政治经济学而占居统治地位。

4、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果,同时,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彻底改造了它,建立起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使政治经济学发生了革命变革。

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对垄断资本主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5、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学家们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国实践相结合,在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实现形式,经济发展的道路与模式,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所有制形式与分配形式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富有有创造性的理论和思想,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二、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

政治经济学就是要研究人类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经济活动,研究社会经济在一定机制下的运行规律。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作为生产的社会形式的生产方式。

马克思第一次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指明它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根本最本质的关系,政治经济学所要研究的不是物,而是物掩盖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现代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论述对我们仍然有着启发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 论(资本主义)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1. 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经济思想(1).最早的经济思想出现在古希腊思想家的著作中。

代表人物是色诺芬、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经济”一词的产生:色诺芬的代表著作《经济论》,书名中的“经济”原意是“家庭管理”。

(2).欧洲封建社会中,宗教势力占据重要的统治地位。

2.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政治经济学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而逐渐形成。

(2).重商主义:是最早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的理论探讨,但其研究范围仅局限于在流通领域。

法国重商主义者蒙克莱田的代表著作《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表明其研究范围是社会或国家的财富增值问题。

(3).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最早出现在法国(重农学派),但其产生的典型地点是英国。

是由威廉•配弟开始,亚当•斯密集大成,大卫•李嘉图最后完成。

它克服了重商主义的缺陷,直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联系,接触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问题。

(4).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是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经济学。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科学因素基础上,在同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作斗争中创立的。

(2).只有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结合实践不断创新,提出符合实际发展、变化的新的原理,才能使政治经济学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劳动过程由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构成。

(2).生产力的概念: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1).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了社会生产方式。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结合形成一定的社会形态。

(3).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的基础性关系。

决定着政治、法律和意识形态等一切其他社会关系,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性质。

3.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容(1).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为基础的,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组成的有机联系的体系。

(2).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的。

(3).分配的涵义、与生产的关系。

(4).交换的涵义、与生产的关系。

(5). 消费的涵义、与生产的关系。

总之,生产关系各环节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关系,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反作用于生产。

(6).经济体制,即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统称,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

4.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是揭示社会经济运动规律(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的方法论。

1.唯物辩证的研究方法,认为在一定社会生产关系下存在的任何物,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人格化和物化。

2.科学抽象的研究方法。

3.矛盾分析法。

4.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学科中的地位1.政治经济学作为理论经济学是经济学科体系的理论基础。

2.其他分支学科对政治经济学的反作用。

第一篇资本主义经济的一般特征(资本主义)第一章 商品第一节 商品的二因素一、商品的使用价值1.商品:(1)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2)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细胞形态。

2.使用价值(1)物品的有用性或它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物品的使用价值。

(2)使用价值具有多样性,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3)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社会的使用价值,即对购买者有用的使用价值。

(4)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二、交换价值和价值1 .交换价值: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2 .价值:(1)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2)价值具有历史的特征。

(3)和交换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价值是内在的,交换价值是外在的。

3.小结: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物。

(1)所谓对立,就是有矛盾,不可兼得。

具体地讲,你要占有使用价值,就不能占有价值,反之亦然。

(2)所谓统一,就是使用价值与价值必须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商品,缺少其中一个,就不是商品。

第二节 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一、具体劳动1 . 具体劳动,也称为有用劳动,是指人们在一定具体形式下的劳动。

包括生产目的、劳动对象、劳动工具、操作方法、劳动结果等五个要素。

2.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3.不以社会形式的变化为转移,具有永恒性。

但具体劳动的种类和规模却随社会形态变化而变化。

其多样性,形成了使用价值的多样性。

4 .具体劳动不是生产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

二、抽象劳动1 .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特定性质和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

2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的社会生产关系,是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

3 .小结:(1)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不是两种劳动。

(2)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第三节 商品的价值量一、商品价值量的决定1.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1)简单劳动是不需经过特殊培养、正常人都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必须经过特殊培养,具有一定技能和专长的劳动者的劳动。

(2)商品价值量最终由简单劳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3) 复杂劳动自乘的或者多倍的简单劳动。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劳动生产力变化而变化(1)劳动生产率高低的表示方法及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2)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二、市场价值的确定1.个别价值平均化为市场价值是同一部门内部竞争实现的。

2.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影响市场价值。

第四节价值形式一、简单价值形式1.简单价值形式及公式,简单价值形式就是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

公式: 1 只羊 =2 把斧子2.简单价值形式的两极: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

二者既统一,又相互排斥。

3.等价形式的三个特点: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二、扩大价值形式1.扩大价值形式及公式。

扩大价值形式是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其他一系列商品上的价值形式。

公式:2. 价值表现的范围扩大了,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也促进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

3.扩大价值形式的缺点。

商品价值表现无止境,价值表现未统一。

三、一般价值形式1.一般价值形式及公式。

一般价值形式是指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一种商品上。

公式:2.一般价值形式的特点及局限。

一般价值形式的价值表现是简单的,又是统一的, 因而是一般的。

但是,一般价值形式中的一般等价物还未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交换仍然存在困难。

四、货币形式1.货币形式及公式。

货币形式是指一切商品的价值固定地用一种特殊的商品即贵金属来表现的价值形式。

是价值形式发展的最后阶段。

2.货币的本质(1).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一种特殊商品,体现商品生产的经济关系(2).金银等贵金属之所以作为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材料,因为它们具有商品属性和独特的自然属性。

第五节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1.私人劳动 是指每个商品生产者都是独立进行生产,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怎样生产,都由他私人决定,生产的产品也由私人支配。

这是由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为基础的。

2.私人劳动的社会性。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必须转变为社会劳动,否则私人劳动就会成为无效劳动。

3.社会劳动 是指每个商品生产者又是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一员,是为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而生产商品的,因此他们的劳动又是社会劳动的一部分,是具有社会性质的劳动。

4.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决定着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而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决定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对商品经济的影响1.在简单商品经济阶段,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2.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阶段,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发展为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第二章 货币第一节 货币的职能货币的本质决定货币的职能,货币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基本职能。

一、价值尺度1.价值尺度的定义,以货币为尺度来衡量计算商品价值量大小。

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价格的界定和与价值的关系,用货币来表现商品的价值或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价格。

商品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

二、流通手段1.流通手段的定义,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2.商品流通及公式。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称商品流通。

公式: W — G — W3.流通手段职能的作用双重性。

一方面,促进商品交换,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造成买卖脱节、产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4.纸币:以国家信用为依据所发行的强制流通的货币符号三、贮藏手段1.贮藏手段的定义: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的职能。

2.贮藏手段的作用:能够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起货币“储水池”的作用。

四、支付手段1.概念:指用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欠款的职能,实际上是一种信用交易的媒介。

2.支付手段作用的双重性:一方面,方便商品交换;另一方面会造成债务关系破坏,产生经济危机形成上的可能性。

五、世界货币1.概念:货币越出国界,在世界市场上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2.世界货币的作用:平衡国际贸易差额:购买别国商品;作为社会一般财富的代表支付赔款等。

第二节 货币的虚拟化一、货币虚拟化的历史过程1.银行券是最初的纸币2.20世纪20年代以后,“法币”的产生开始了货币虚拟化的过程3.二战后,各国货币储备虚拟化4.20世纪80年代以后,电子货币产生二、货币虚拟化的逻辑过程货币出现以后,它作为价值独立化代表沿着马克思揭示的逻辑方向继续发展,货币摆脱任何具体使用价值的过程在金银独占货币地位之后就逐渐展开了。

第三节 货币流通规律与通货膨胀一、贵金属货币流通规律1.概念: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