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项核心制度之分级护理制度
十八项护理核心制度
1、有健全的护理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对全院护理质量行使指导、检查、考核、监督和协调职责 2、制定护理质量标准、考核办法和持续改进方案 3、制定年度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和措施有年、季、月质量分析以及信息反馈整改措施和效果评价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列为护士长考核重点并与科室绩效挂钩
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十八项护理核心制度
10.护理会诊制度 11.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12.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13.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 14.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15.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 16.防范患者坠床、跌倒的预案及处理流程 17.压疮的预防制度 18.压疮预报管理制度
Excellent handout training template
十八项护理核心制度
十八项护理核心制度
1.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2.病房管理制度 3.抢救工作制度 4.分级护理制度 5.护理交接班制度 6.查对制度 7.给药制度 8.护理查房制度 9.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2、掌握正确的服药时间 时间药理学对人体生物效应有昼夜节律性有的药物按人体昼夜性规律给药才能起应有的作用例如消炎痛的抗炎止痛作用以早上服药最佳药血浓度高而晚上服药作用较弱因此不宜将每日总量平均分配晚间应酌情增加为宜;但也有的药物晚上服用效果好如硫酸亚铁类制剂晚间服用吸收率可增加又如水杨酸钠早晨服用不能很快的达到应有的血药浓度关节炎病人疼痛往往多发于早晨所以合理的服药应该早晨服药量略为增加晚间加服一次制酸药物应安排在两餐之间及晚上睡觉前服抗生素通过抑制灭杀细菌的繁殖或生长起到治疗效果但需在体内达到一个较高的血药浓度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期间应特别重视其足量、定量;每天3次的含义应该是按时间等分即8小时一次而不应该以饭后睡前为服药的时间标准有的病人忽视定时服药的重要性时服时停漏服或少服这样不但达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还会诱发耐药菌株的滋长影响以后的用药效果
完整版十八项护理核心制度
二十五、护理国际交流与合作制度
1.国际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护理学术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护理理念和技术。
2.合作项目:开展国际合作项目,提升医院护理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二十六、护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制度
1.平台建设:加大护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投入,提高护理信息化水平。
2.改进评估:定期对改进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确保改进措施落实到位。
十九、护理绩效评估制度
1.绩效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护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包括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工作量等。
2.绩效考核: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奖惩,激发工作积极性。
二十、护理职业发展规划制度
1.职业培训:为护理人员提供职业发展培训,包括专业技能、管理能力等方面。
二、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1.患者身份识别: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确保各项护理操作准确无误。
2.预防跌倒、坠床:加强患者安全教育,制定预防跌倒、坠床的措施,降低护理风险。
3.药物安全管理:规范药物使用、储存、分发、废弃等环节,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三、护理交接班制度
1.交接班内容:详细记录患者病情、治疗、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确保交接班信息准确无误。
2.应急演练: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确保应急预案的实用性。
十一、患者教育制度
1.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计划,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2.教育方式:采用多种形式,如一对一指导、健康讲座、宣传册等,增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意识。
十二、护理档案管理制度
1.档案建立:为每位患者建立完整的护理档案,包括护理记录、治疗过程、病情变化等。
2.评价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护理服务质量进行持续监测和评价。
(完整版)十八项护理核心制度
目录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二、病房管理制度三、抢救工作制度四、分级护理制度五、护理交接班制度六、查对制度七、给药制度八、护理查房制度九、患者健康教育制度十、护理会诊制度十一、病房消毒隔离制度十二、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十三、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十四、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十五、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十六、防范患者坠床、跌倒的预案及处理流程十七、压疮的预防制度十八、压疮预报管理制度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医院成立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制定并对护理质量实施控制与管理。
一、护理质量管理实行护理部、病区二级控制和管理。
病区护理质量控制组(1级):由1-2人组成,病区护士长参加并负责。
按照质量标准对护理质量实施全面控制,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出现的质量缺陷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
检查有登记、记录并及时反馈,每月填写护士长手册报上一级质控组。
二、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组(Ⅱ级):由3-5人组成,护理部主任参加并负责。
每月按护理质量控制项目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各病区护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价,填写检查登记表。
及时分析、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每月在护士长会议上反馈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三、建立护理文书终末质量控制督察小组,由各科护士长承担负责本科护理文书质量检查。
护士长每月对出院患者的体温单、医嘱单、入院评估单、护理记录单等进行检查评价,填写检查登记表上报护理部。
四、对护理质量缺陷进行跟踪监控,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五、各级质控组每月按时上报检查结果,病区于每月30日以前报护理部,护理部负责对全院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填写报表并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检查评价结果。
六、护理部随时向主管院长汇报全院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情况,每季度召开一次护理质量分析会,每年进行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总结并向全院护理人员通报。
七、护理工作质量检查考评结果作为各级护理人员的考核内容。
最新版十八项护理核心制度
最新版十八项护理核心制度护士长应当制定并执行科室的护理工作计划,确保病房内的护理工作按照规定进行。
同时,护士长还应当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科主任应当协助护士长管理病房,保障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全体医护人员应当积极参与病房管理工作,共同维护病房内的秩序和环境。
抢救工作制度一、抢救工作应当由专业抢救队伍负责,抢救队伍应当由医生、护士和其他相关人员组成。
抢救队伍应当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抢救技能和应变能力。
二、抢救工作应当按照抢救流程进行,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生命安全。
三、抢救工作应当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确保抢救工作的及时和有效进行。
分级护理制度一、分级护理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护理需求进行分类,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护理。
二、分级护理应当由专业护理人员负责,护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分级护理应当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护理交接班制度一、护理交接班应当由专业护理人员进行,确保交接班的准确和及时。
二、护理交接班应当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包括患者基本情况、治疗计划、护理重点等方面的内容。
三、护理交接班应当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并及时反馈给护士长和医生。
查对制度一、查对制度应当在给药、翻身、移位等护理工作中进行,确保护理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XXX由两名护理人员进行,确保双重确认。
三、查对应当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并及时反馈给护士长和医生。
给药制度一、给药应当按照医嘱进行,确保给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给药应当由专业护理人员进行,护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给药应当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并及时反馈给护士长和医生。
护理查房制度一、护理查房应当由专业护理人员进行,确保患者的护理工作得到及时和有效的落实。
二、护理查房应当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包括患者基本情况、治疗计划、护理重点等方面的内容。
三、护理查房应当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并及时反馈给护士长和医生。
最新18项护理核心制度
最新18项护理核心制度在21世纪的今天,医疗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
护理核心制度是医疗机构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规范和指导原则。
最新的18项护理核心制度如下:1.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明确护理质量管理的目标和要求,建立完善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
2.护理工作流程制度:规范护理工作的流程和操作方法,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规范和标准。
3.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患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事故和意外事件的发生。
4.护理文书管理制度:规范护士对患者的记录和报告工作,确保信息的准确完整。
5.护理质量控制制度:制定护理质量控制的指标和标准,定期进行护理质量评估和改进工作。
6.护理职业道德规范制度:明确护士的职业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确保护理工作的专业性和公正性。
7.护理培训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护理培训机制,提高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8.护理绩效考核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护理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价体系,激励护士提高工作质量。
9.护理设备使用管理制度:规范护理设备的使用和操作,保证设备的安全和有效性。
10.护理感染控制制度:制定护理感染控制的规范和方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11.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建立护理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降低护理风险和危害。
12.护理护士队伍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护士队伍管理制度,提高护士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
13.护理病人权益保障制度:确保患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推动医院与患者之间的和谐关系。
14.护理信息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护理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护理信息的有效共享和利用。
15.护理病历管理制度:规范护理病历的管理和使用,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医疗信息安全。
16.护理安全教育制度: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17.护理研究与创新制度:鼓励护士积极参与护理研究和创新工作,推动护理学科的发展。
18.护士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护士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的护士进行惩处。
十八项护理核心制度
十八项护理核心制度(一)分级护理制度1、特级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 、血压;●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准确测量24小时出入量;●正确实施口腔护理、压疮预防和护理、管路护理等护理措施,实施安全措施;●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实施床旁交接班。
2、一级护理●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每日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正确实施口腔护理、压疮预防和护理、管路护理等护理措施,实施安全措施;●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和康复、健康指导。
3、 二级护理●每2-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和康复、健康指导。
4、三级护理●每3-4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和康复、健康指导。
(二)护理查对制度1、临床科室查对制度输液查对制度 、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1)、服药、注射、●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
:服药、注射及各种治疗前、中、后,各查对一次;三查三查:服药、注射及各种治疗前、中、后,各查对一次;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方法、药品有效八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方法、药品有效八对:期。
●备药前要检查药品有无沉淀、混浊、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痕,有效期和批号。
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楚,不可使用。
●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易过敏药,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保留安瓿。
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发药或注射时,如患者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方可执行。
(2)、输血查对制度●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十八项护理核心制度汇编
十八项护理核心制度(一)分级护理制度1、特级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准确测量24小时出入量;●正确实施口腔护理、压疮预防和护理、管路护理等护理措施,实施安全措施;●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实施床旁交接班。
2、一级护理●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每日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正确实施口腔护理、压疮预防和护理、管路护理等护理措施,实施安全措施;●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和康复、健康指导。
3、二级护理●每2-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和康复、健康指导。
4、三级护理●每3-4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和康复、健康指导。
(二)护理查对制度1、临床科室查对制度(1)、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
三查:服药、注射及各种治疗前、中、后,各查对一次;八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方法、药品有效期。
●备药前要检查药品有无沉淀、混浊、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痕,有效期和批号。
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楚,不可使用。
●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易过敏药,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保留安瓿。
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发药或注射时,如患者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方可执行。
(2)、输血查对制度●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三查:血制品有效期、血制品质量、输血袋装置是否完整;;八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瓶(袋)号、血型、交叉实验结果、血制品种类、剂量。
最新版十八项护理核心制度
十八项护理核心制度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二、病房管理制度三、抢救工作制度四、分级护理制度五、护理交接班制度六、查对制度七、给药制度八、护理查房制度九、患者健康教育制度十、护理会诊制度十一、病房消毒隔离制度十二、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十三、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十四、患者差错、事故报告制度十五、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十六、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预案及处理流程十七、压疮的防范制度十八、压疮预防管理制度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医院成立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制定并对护理质量实施控制与管理。
一、护理质量管理实行护理部、病区二级控制和管理。
病区护理质量控制组(1级):由1-2人组成,病区护士长参加并负责。
按照质量标准对护理质量实施全面控制,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出现的质量缺陷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
检查有登记、记录并及时反馈,每月填写护士长手册报上一级质控组。
二、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组(Ⅱ级):由3-5人组成,护理部主任参加并负责。
每月按护理质量控制项目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各病区护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价,填写检查登记表。
及时分析、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每月在护士长会议上反馈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三、建立护理文书终末质量控制督察小组,由各科护士长承担负责本科护理文书质量检查。
护士长每月对出院患者的体温单、医嘱单、入院评估单、护理记录单等进行检查评价,填写检查登记表上报护理部。
四、对护理质量缺陷进行跟踪监控,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五、各级质控组每月按时上报检查结果,病区于每月30日以前报护理部,护理部负责对全院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填写报表并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检查评价结果。
六、护理部随时向主管院长汇报全院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情况,每季度召开一次护理质量分析会,每年进行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总结并向全院护理人员通报。
七、护理工作质量检查考评结果作为各级护理人员的考核内容。
护理18项核心制度内容
护理18项核心制度内容1.入院检查制度:医院要对每一位患者进行详细的入院检查,以便于制订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2.记录制度:医院要对每位患者的医疗记录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便于后续护理过程中能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3.护理计划制度:护理计划是护士根据医生诊断结果制订的具体详细的治疗计划,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4.患者安全制度:患者安全是医院最优先考虑的问题,要制定安全管理制度,以防止不必要的意外事件的发生。
5.感染控制制度:医院要制定感染控制制度,加强护士对个人卫生和环境整洁的管理,以防止感染疾病的发生。
6.疼痛评估制度:医院护工要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及时评估病人的疼痛程度,制定针对性的疼痛缓解方案。
7.翻身计划制度:翻身计划是病人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制定详细的计划,以避免病人出现压疮等问题。
8.营养计划制度:医院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疾病特点,制定适合患者的饮食方案,以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
9.用药管理制度:医院要制定详细的用药管理制度,避免因用药不当而引起的不必要的并发症。
10.术后护理制度:术后护理是医院治疗的一个重要阶段,要制定详细的术后护理计划,以促进患者的恢复。
11.病情监测制度:医院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及时的监测和调整,以便于及时了解患者身体的变化。
12.病情通报制度:医院要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及时通报,以便于家属和医生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
13.会诊制度:医院要制定详细的会诊制度,以便于医生能够及时与其他专家进行沟通和交流,以更好地治疗患者的疾病。
14.康复计划制度:医院要对患者制定详细的康复计划,以便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恢复。
15.病历保密制度:医院要制定详细的保密制度,以保护患者的隐私和知情权。
16.病人家属关怀制度:医院要制定详细的关怀制度,以便于照顾好患者的家属和其他照顾者。
17.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医院要对医疗设备进行详细的管理,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维护。
18.医疗事故处理制度:医院要制定详细的医疗事故处理制度,以应对医疗事故的发生,并及时处理。
护理十八项核心制度内容包括
护理十八项核心制度内容包括(实用版3篇)篇1 目录1.护理质量管理制度2.病房管理制度3.抢救工作制度4.分级护理制度5.护理交接班制度6.查对制度7.给药制度8.护理查房制度9.患者健康教育制度10.护理会诊制度11.病房消毒隔离制度12.护理安全管理制度13.患者身份识别制度14.患者差错、事故报告制度15.分级管理制度16.护理安全教育制度17.医疗护理文件管理制度18.护理培训制度篇1正文护理十八项核心制度是为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规范护理工作而制定的一套制度。
以下是详细的护理十八项核心制度内容:1.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医院成立由分管院长(中心主任)、护理部主任 (或总护士长)、科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制定并对护理质量实施控制与管理。
2.病房管理制度:护理质量实行护理部、科室、病区三级控制和管理。
病区护理质量控制组 (级) 由 2-3 人组成,病区护士长参加并负责。
按照质量标准对护理质量实施全面控制,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出现的质量缺陷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
3.抢救工作制度:对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应按照医院制定的抢救流程进行,确保抢救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4.分级护理制度: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自理能力等,对患者进行分级护理,确保护理服务的针对性和个性化。
5.护理交接班制度:护理人员交接班时,应将患者的病情、护理措施、药物情况等进行详细交接,确保护理服务的连续性。
6.查对制度:护理操作前应进行查对,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7.给药制度:药物的领取、使用、保管等应按照医院的规定执行,确保药物的安全使用。
8.护理查房制度: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查房,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对护理措施进行调整。
9.患者健康教育制度: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了解疾病,配合护理治疗。
10.护理会诊制度:对于复杂的护理问题,应组织护理会诊,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护理核心制度18项
18项护理核心制度目录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二、病房管理制度三、抢救工作制度四、分级护理制度五、护理交接班制度六、查对制度七、给药制度八、护理查房制度九、患者健康教育制度十、护理会诊制度十一、病房消毒隔离制度十二、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十三、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十四、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十五、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十六、防范患者坠床、跌倒的预案及处理流程十七、压疮的预防制度十八、压疮预报管理制度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医院成立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制定并对护理质量实施控制与管理。
一、护理质量管理实行护理部、病区二级控制和管理。
病区护理质量控制组(1级):由1-2人组成,病区护士长参加并负责。
按照质量标准对护理质量实施全面控制,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出现的质量缺陷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
检查有登记、记录并及时反馈,每月填写护士长手册报上一级质控组。
二、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组(Ⅱ级):由3-5人组成,护理部主任参加并负责。
每月按护理质量控制项目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各病区护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价,填写检查登记表。
及时分析、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每月在护士长会议上反馈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三、建立护理文书终末质量控制督察小组,由各科护士长承担负责本科护理文书质量检查。
护士长每月对出院患者的体温单、医嘱单、入院评估单、护理记录单等进行检查评价,填写检查登记表上报护理部。
四、对护理质量缺陷进行跟踪监控,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五、各级质控组每月按时上报检查结果,病区于每月30日以前报护理部,护理部负责对全院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填写报表并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检查评价结果。
六、护理部随时向主管院长汇报全院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情况,每季度召开一次护理质量分析会,每年进行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总结并向全院护理人员通报。
七、护理工作质量检查考评结果作为各级护理人员的考核内容。
(完整word版)18项护理核心制度
目录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二、病房管理制度三、抢救工作制度四、分级护理制度五、护理交接班制度六、查对制度七、给药制度八、护理查房制度九、患者健康教育制度十、护理会诊制度十一、病房消毒隔离制度十二、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十三、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十四、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十五、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十六、防范患者坠床、跌倒的预案及处理流程十七、压疮的预防制度十八、压疮预报管理制度18项护理核心制度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1、成立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面督导、检查。
2、负责制定各项质量检查标准,定期组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3、质量委员会成员定期召开会议,总结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反馈到全体护士。
4、实行护理部、护士长二级质量管理,院质检小组每月抽查两次,护理部每月抽项查、每季全面查,并有记录。
5、将质量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当事人及护理部,护理部全面总结后,以护理质量改进回复书的形式反馈给相应科室。
6、科室根据存在问题和反馈意见进行改进,并以质量改进回复书的形式汇报护理部,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7、护理工作质量检查结果作为科室进一步质量改进的参考及护士长管理考核重点。
二、病房管理制度1、病区在科主任领导下,护士长负责管理,病区工作人员协助管理.2、保持病区整洁、舒适、安全、避免噪音,工作人员做到走路轻、关门轻、说话轻、操作轻.3、统一病区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要摆放整齐,位置固定,精密贵重仪器有使用要求并专人保管,不得随意变动。
4、定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定期召开患者座谈会,征求意见,改进病区工作。
5、保持病区清洁整齐,布局有序,注意通风。
6、医务人员必须按要求着装,佩戴工作牌上岗.7、患者必须着医院患者服装,携带必要生活用品。
8、护士全面负责保管病区财产、设备,并分别指派专人管理,建立账目,定期清点,如有遗失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9、病区内不得接待非住院患者,不会客。
2024年18项护理核心制度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因此,为了规范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我国于2024年实施了18项护理核心制度。
以下是这些核心制度的主要内容:1.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明确护理质量的标准和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护理质量。
2.护理操作规范制度:规范护理操作流程,确保操作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3.护理评估制度:建立护理评估系统,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为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4.护理计划制度: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确保针对患者的特殊需要进行护理。
5.护理记录制度:规范护理记录的内容和形式,保证护理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6.护理交接制度:建立护理交接制度,确保护理工作的连贯性和传递的信息的准确性。
7.护理培训制度:建立健全的护理培训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8.护理考核制度:制定护理考核标准和方法,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促进个人和团队的发展。
9.护理绩效考评制度:建立护理绩效考评体系,全面评估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10.疾病预防和控制制度:制定疾病预防和控制的工作流程和措施,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和疾病预防工作。
11.空中急救制度:建立空中急救制度,确保对重症患者进行及时救治。
12.病理检查制度:规范病理检查流程,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3.护理药学制度:建立护理药学制度,促进护理药学的发展和应用。
14.疼痛管理制度:制定疼痛管理的规范和流程,加强对患者疼痛的评估和处理。
15.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制度: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制度,确保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安全。
16.护理资源管理制度:合理配置和管理护理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7.护理质量评估制度:建立护理质量评估制度,评估和反馈护理工作的优缺点,推动护理质量的改进。
18.护理病历管理制度:规范护理病历的管理和使用,保护患者隐私和信息安全。
这些18项护理核心制度涵盖了护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从护理质量到人员培训,从病历管理到急救制度,都有相应的规范和制度可依循。
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18项核心制度 - 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制度一、护理级别:1.特级护理:适用于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严重创伤的患者。
2.一级护理:适用于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手术后或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3.二级护理:适用于病情趋于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病情稳定或处于恢复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症状减轻但需隔离者。
4.三级护理:适用于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或无须依赖的患者;轻症、慢性病。
二、分级护理要点:1.特级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实施安全措施;根据病情每2—3小时翻身一次。
保持患者舒适和功能体位;实施床旁交接班。
2.一级护理:每1小时巡视患者一次,观察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实施安全措施;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根据患者病情每2—3小时翻身一次,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3.二级护理:每2小时巡视患者一次,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4.三级护理:每3小时巡视患者一次,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三、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评估:1.患者病情评定:住院患者病情由主治医师进行评定,分为危重/抢救、病重/病情不稳、病情稳定/康复期,需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进行再评定。
2023年护理18项核心制度
2023年护理18项核心制度随着医疗保健体系的不断发展,护理行业作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效果,以及推动护理学科的发展,2023年护理引入了18项核心制度。
以下是对这些制度的详细描述。
1.护理质量评估与改进制度:建立完善的护理质量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2.患者安全制度:加强患者安全意识培养,建立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安全。
3.护理团队协作制度:加强护士与其他医疗人员的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4.护理信息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护理信息管理系统,确保护理信息的准确、及时和安全。
5.护理人员培训和发展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发展,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6.护理病历管理制度:规范护理病历的记录和管理,确保病历的完整、准确和可追溯。
7.护理质量考核制度:建立全面、客观、科学的护理质量考核机制,提高护理质量。
8.患者教育制度:积极开展患者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康复和健康。
9.护理研究与创新制度:鼓励护理科研和创新,推动护理学科的发展。
10.护理资源管理制度:合理调配和管理护理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1.护理质量监测与报告制度:建立护理质量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12.护理文化建设制度:倡导和推广良好的护理文化,塑造良好护理形象。
13.护理道德与职业操守制度:加强护理道德与职业操守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14.护理质量追责制度:建立护理质量追责机制,对护理质量问题进行追责和问责。
15.护理质量监督与评估制度:建立护理质量监督和评估机制,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16.护理风险管理制度:规范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估和管理,降低护理风险对患者的影响。
17.护理规范与指南制度:制定和推广护理规范和指南,提高护理服务的标准化水平。
18.护理学科建设制度:推进护理学科的建设,促进护理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发展。
十八项核心制度-分级护理制度PPT课件
分级护理制度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
(1)首诊负责制度
(10)查对制度
(2)三级查房制度
(11)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3)会诊制度
(12)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4)分级护理制度
(13)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
(5)值班和交接班制度 (14)危急值报告制度
(6)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15)病历管理制度
✓ 补钾原则
5. 对难治性低钾,应注意有无碱中毒、低镁血症存在并予以纠 正
6. 补钾最好用生理盐水,最好不用葡萄糖溶液,否则可能会使 血清钾更低
7.缺钾同时有低血钙时,应注重补钙,因为低血钙症状往往被 低血钾所掩盖,低血钾纠正后,可出现低血钙性抽搐
8.每日补钾不超过15g(氯化钾),每升输液中含钾量不宜超过 40mmol(相当于氯化钾3g),溶液应缓慢滴注,输入钾量应 控制在20mmol/h以下。
十八项核心制度分级护理制度1首诊负责制度10查对制度2三级查房制度11手术安全核查制度3会诊制度12手术分级管理制度4分级护理制度13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5值班和交接班制度14危急值报告制度6疑难病例讨论制度15病历管理制度7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16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8术前讨论制度17临床用血审核制度9死亡病例讨论制度18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分级护理制度一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三级护理特级护理特级护理分级护理制度?由监护护士或特护人员专人护理
(7)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16)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8)术前讨论制度
(17)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9)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18)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分级护理制度
(一)定义 指医护人员根据住院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
护理核心制度之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的目的
01
02
03
合理利用医疗资源
通过分级护理制度,能够 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确保 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 理服务。
提高护理质量
分级护理制度能够明确各 级护理人员的职责和工作 重点,提高护理工作的针 对性和有效性。
保障患者安全
通过分级护理制度,能够 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 ,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 患者的生命安全。
护理核心制度之分级护理制度
• 分级护理制度概述 • 分级护理制度的实施 • 分级护理制度的意义 • 分级护理制度的发展趋势 • 分级护理制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01
分级护理制度概述
分级护理的定义
01
分级护理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轻 重和自理能力,给予不同级别的 护理。
02
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 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 护理。
对策
政府应加大对护理行业的投入,增加护理人员的培养和引进。医院和养老机构应优化护理 人员的工作流程,减轻其工作负担。同时,应提高护理人员的待遇,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 护理行业。
制度执行不力的挑战与对策
总结词
制度执行不力是分级护理制度实施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详细描述
虽然各级医疗机构都有相应的分级护理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制度往往得不 到有效执行。这可能导致护理工作的混乱,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对策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考核机制,确保分级护理制度的严格执行。同时,应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 和教育,提高其对分级护理制度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其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和能力。
患者及家属认知不足的挑战与对策
01
总结词
患者及家属对分级护理制度的认知不足,可能影响制度的 实施效果。
护理核心制度之分级护理制度
02
分级护理制度的实施
分级护理的实施标准
根据患者的病情、年 龄、自理能力等进行 分级,制定相应的护 理级别。
不同级别的护理应有 明确的护理要求和标 准。
依据护理级别确定护 理人员的配备和护理 工作的内容。
由于分级护理制度需要按照护理级别分配 护理人员,但实际工作中可能存在人员配 置不足的情况,影响护理质量。
缺乏有效沟通机制
制度执行不力
不同级别的护理人员之间、护理人员与医 生之间可能存在沟通不畅的情况,影响患 者的治疗和康复。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分级护 理制度可能在实际执行中存在偏差,无法 完全落实。
分级护理制度通过明确各级护士的职 责和工作要求,促进护士的专业成长 和技能提升,从而提高整个护理队伍 的素质和水平。
分级护理制度要求护士根据患者的实 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提 供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从而提高护理 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保障患者安全
分级护理制度对患者的病情状况和自理能力进行评估,确定患者的安全风险等级, 从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护理核心制度之分级护理制 度
目录
• 分级护理制度概述 • 分级护理制度的实施 • 分级护理制度的意义 • 分级护理制度的问题与对策 • 分级护理制度案例分析
01
分级护理制度概述
分级护理的定义
01
分级护理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轻 重和护理需求,将患者分为不同 的级别,并按照级别提供相应的 护理服务。
分级护理制度要求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病情状况 ,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分级护理制度通过规范护理操作和流程,降低护理差错和纠纷的发生率,从而保障 患者的合法权益。
18项核心制度之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制度1.目的: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提升护理质量。
2.范围:全院住院患者。
3.定义:分级护理制度:指医护人员根据住院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对患者进行分级别护理的制度。
护理级别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4.内容:4.1 分级护理原则:4.1.1特级护理: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
4.1.1.1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4.1.1.2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4.1.1.3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4.1.2 一级护理:4.1.2.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4.1.2.2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4.1.2.3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4.1.2.4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
4.1.3 二级护理:4.1.3.1病情趋于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4.1.3.2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4.1.3.3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 .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
4.1.4 三级护理: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或无需依赖的患者。
4.2 分级护理要点:4.2.1特级护理:4.2.1.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4.2.1.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2.1.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4.2.1.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4.2.1.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4.2.1.6实施床旁交接班。
4.2.2 一级护理:4.2.2.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4.2.2.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4.2.2.3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2.2.4 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4.2.2.5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 组 ,形 成 了 科 室 内 部 的 有 益 竞 争 。 科 学 化 的 岗 位 设 置 ,摒 弃 了 主 观 随 意 性 ,体 现 了 公 正 性 ,充 分 调 动 了 各 级医生工作积极性。
通信作者: 侯冷晨:同济大 学 附 属 上 海 市 第 十 人 民 医 院 医务处处长 E-mail:zhlcg1380@
������������������������������������������������������������������������������������������������������������������������������������������������������������������������������������������������������������������������������������������������������������������������������������������������������
各科室核定岗位数与科室床位数、 床均手术量以及科室病例组合指数 有线性回归关系。
4 讨论
岗 位 总 数 从 最 初 的 160 个 优 化 到 141 个 再 到 129 个 。 岗 位 核 定 方 法 由 主 观 到 科 学 ,岗 位 数 量 不 断 精 简 , 为每个 科 室 配 备 了 合 理 的 带 组 岗 位 ,优 化 了 医 院 的 岗 位 资 源 。
各 科 室 的 床 位 数 、床 均 工 作 量 以 及 CMI值 的 变 动 而 调 整 ,可 为 其 他 医 院 在岗位核定方面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顾旻轶.主诊制遭遇中国围城[J].
收 稿 日 期 :2018-01-28 修 回 日 期 :2018-03-08 责 任 编 辑 :吴 小 红
AstudyforItalianpublichospitals[J].Jour-
传 统 的 岗 位 核 定 方 式 主 要 考 虑 4.2 有利于调动医生积极性
nalofHospitalAdministration,2014,3(1):
单 一 因 素 ,主 观 随 意 性 较 强 ,公 平 性 略 显 不 足 。 本 研 究 通 过 定 量 分 析 ,探 寻床位带组医生岗位核定数与床位 数 、床 均 工 作 量 以 及 病 例 组 合 指 数 (CMI值 )的 关 系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为 床 位带组医生制度的推行提供了科学 的 计 量 手 段 。 需 要 说 明 的 是 ,本 研 究 所提供的岗位核定预测公式应根据
十八项核心制度之分级护理制度
定义 指 医 护 人 员 根 据 住 院 患 者 病 情 和 (或 )自 理 能 力 对 患 者 进 行 分 级 别 护 理 的 制 度 。
基本要求 1.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分级护理管理 相 关 指 导 原 则 和 护 理 服 务 工 作 标 准,制 定 本 机 构 分 级 护 理 制度。 2.原 则 上 ,护 理 级 别 分 为 特 级 护 理 、一 级 护 理 、二 级 护 理 、三 级 护 理 4 个 级 别 。 3.医 护 人 员 应 当 根 据 患 者 病 情 和 (或 )自 理 能 力 变 化 动 态 调 整 护 理 级 别 。 4.患 者 护 理 级 别 应 当 明 确 标 识 。
[2] 刘胜 珍,周 来 荣,刘 加 燕,等.病 床 工作效率指标在我院临床科室床位设置中的 应用[J].中国卫生统 计,2014,31(6):10371038.
[3] 袁 向 东,姜 立,韩 芳.基 于 CMI值制 定 医 院 科 室 平 均 住 院 日 目 标[J].中 国 医 院 ,2017,21(12):38.
某院床位带组医生岗位核定研究———周丹青 张 戟 杨佳芳等
45期)2018年11月
数 、床 均 手 术 量 和 病 例 组 合 指 数 4.1 有利于合理配置科室岗位
中 国 医 院 院 长 ,2012(14):40-44.
(CMI值 )3 个 变 量 的 多 重 共 线 性 对 参 数 估 计 影 响 较 小 ,可 以 进 行 参 数 估计。
组长责任制作为医院管理的有 效 补 充 ,改 变 了 以 往 院 科 两 级 粗 放 式管理模式。床位带组医生制度的 实 行 ,将 绩 效 考 核 单 位 由 科 室 转 向
23-33. [6] 吴 朝 阳,孟 黎 辉,孔 军 辉,等.应 用
病例组合指数评价某 院 临 床 科 室 效 率 [J].中 国 卫 生 质 量 管 理 ,2017,24(3):26-28.
水 准 为 判 断 标 准 ,残 差 e=0.6381 通 过 测 算 公 式 科 学 计 算 每 个 临 床 科
[4] plexityofTreatment
>0.05,残 差 呈 正 态 分 布 ,可 以 认 为 室 的 带 组 岗 位 数 ,使 床 位 带 组 医 生 and Changesin Efficiencyand Productivity
forDirectly ManagedItalian Hospitals[R]. CELPE- CentreofLabour Economicsand EconomicPolicy,UniversityofSalerno,Italy,2013.
[5] Claudio P.Severity ofillnessin thecase-mixspecificationandperformance:
预 测 多 元 线 性 回 归 方 程 为 :Y =0.0655X1 +0.011 8X2 +2.211 6X3 -2.2583。 以 α=0.05 的 检 验
该 院 自 2016 年 推 行 床 位 带 组 医 生 制 度 以 来 ,对 各 临 床 科 室 床 位 带组医 生 核 定 岗 位 进 行 了 多 次 调 整 ,从 最 初 的 “按 病 区 设 岗 ”到 “以 床 定 岗 ”再 到 综 合 考 虑 床 位 数 、床 均 工 作 量 以 及 病 例 组 合 指 数 (CMI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