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对价值创造的影响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为何如此重要?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为何如此重要?流动性风险与监管变革什么是流动性?简单粗暴来讲,流动性就是钱。
同样的,流动性危机就是无钱可付。
防范流动性风险就是要防备着无钱可付的情况,付不出去钱只能强制清算,也就是破产。
银行的历史很漫长,但是全面风险管理也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
其中更不幸的是流动性风险由于是一个次生风险,也就是说它一般是由其他风险所导致,从来不单独出现,所以在漫长的银行破产史中一直没有被独立重视。
近十年,国际监管巴赛尔委员会提出对流动性风险的独立量化指标和达标要求,即我们熟知的巴塞尔协议三,流动性风险才作为独立风险体系被整个金融界所重点关注。
银行为什么会破产?流动性风险如何成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的新秀?流动性风险有哪些影响因素?1、银行为什么会破产?一说起流动性风险绕不开挤兑和破产,银行为什么会破产?这是银行内在脆弱性所决定的,金融机构经营无法脱离经济,所以发展与收缩与经济周期紧紧绑定在一起。
银行最基础的功能是金融中介,而中介基础作用是传导,所以不仅传导繁荣也传导衰退。
金融机构本身自带的杠杆性将传导放大,经济总是遵循发展、繁荣、泡沫、泡沫破灭、衰退萧条、再发展、再繁荣这样的一个循环过程,这就是经济的周期性。
所有金融机构包括银行都体现出强烈的亲周期性。
美国明斯基将现实经济中的融资行为分作三类,即避险筹资、冒险筹资、和庞齐筹资。
避险型企业只根据自己未来的现金流作抵补性融资,有个极端例子是老干妈,老干妈坚持现金收付货款,不赊账,不借贷,大概无现金流缺口。
当然避险型企业没有这么极端,但是相对来说当出现缺口时避险型企业会比较保守的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融资。
冒险型则会加入自己的预判,根据预测的未来资金丰缺程度和时间进行投机性借款。
例如,判断630的时候隔夜利率很高,则可能会提前借款,钱不一定立刻使用,甚至可能进行短暂融出获取利差。
庞齐是一些投资回收期很长的借款人,较长期内无法还本付息,需要滚动融资维持。
最典型的是炒房人。
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分析
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分析一、引言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流动性管理一直备受关注。
流动性问题指的是商业银行无法按照客户需求或市场变化快速筹集资金或者变现所持有的资产。
本文将从流动性问题的原因、影响以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对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启示作用。
二、流动性问题的原因1.轧差风险商业银行在日常运营中,通常面临着存款和贷款到期不匹配的情况。
当存款流出速度超过贷款流入速度时,商业银行就会面临着轧差风险,导致流动性问题的出现。
2.资产负债表问题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是其流动性管理的核心。
资产负债表结构不合理,如资产负债不匹配、期限错配等问题都会对流动性构成压力。
3.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指的是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和变化导致的业务风险。
例如,利率风险、外汇风险等都可能导致商业银行面临流动性危机。
三、流动性问题的影响1.短期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面临短期流动性风险时,可能无法按时兑付存款,导致信誉受损甚至破产。
这给市场带来不稳定因素,进而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2.长期流动性风险长期流动性风险指的是商业银行长期面临着流动性问题的风险,这会使得商业银行无法持续提供融资服务,影响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四、解决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的措施1.合理的资产负债管理商业银行应建立合理的资产负债管理机制,确保资产与负债的期限相匹配,降低轧差风险。
同时,通过信贷调整、存款调整等方式,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保证流动性的充足性。
2.建立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商业银行应制定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建立相应的风险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流动性风险。
利用各种金融工具和合约进行风险对冲,以降低市场风险对流动性的影响。
3.加强监管与监督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与监督,确保商业银行合规经营并实施有效的流动性管理。
同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出现的流动性问题,以避免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五、结论商业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问题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商业银行加强内外部的管理和监管,同时要积极应对市场变化。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摘要:近10年来,我国银行体系内业不断出现流动性问题。
从前几年的流动性过剩到近期的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冲击,充分暴露了我国银行管理体系尤其是流动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本文以建设银行为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方法。
关键词:流动性管理商业银行金融危机信贷流动性作为商业银行的“三性”目标之一,是实现效益性的基础。
因此流动性管理成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
在金融自由化,资本流动全球化的环境中,商业银行经营中面临的流动性压力远远大于过去任何时期。
流动性管理也显得比任何时期更加重要。
另一方面,流动性风险作为金融风险的主要风险之一,其可能性一旦转化为现实,商业银行的损失和社会上的恶劣影响就难以弥补和消除,这会使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严重时会置银行于死地。
1、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现状分析近年来,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引发了影响全球银行体系乃至金融稳定的系统性的金融危机。
随着房价的不断下跌,国际上各大银行相继出现挤兑,倒闭等风险,金融市场动荡持续,全球央行被迫联合救市。
虽然中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并不深重,但各种地方性劳动密集型企业纷纷倒闭,银行不良贷款增加,对银行业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我国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是很严重,但是居高不下的房产价格不得不引起注意。
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银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以资产估价偏高的房地产和证券抵押形式提供的贷款偏离了真实价值,形成巨大的“泡沫”,而泡沫的形成从微观层面上说与过度的投机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一些地区的高位房价和相应的炒房者也不是没有关系的。
虽说中国地产的泡沫之说并没有很大的依据和现实理论,但一旦房价下降,银行不论是资产还是流动性都将受到重大的影响。
2、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流动性管理存在的问题2.1 流动性管理方法落后,缺乏主动性和前瞻性从2003年开始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虽然使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和管理水平得到改善,但其流动性管理方法仍很粗糙,不仅主动性差,而且具体的措施也很不完善,被动管理就是一个重要的表现。
关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资金价值创造能力的探析
银行在线Ban k■年第期贷款是商业银行的传统核心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运用渠道。
贷款是我国商业银行最主要的盈利手段。
贷款的结构、质量、收益水平、流动性将直接影响商业银行资金价值创造能力。
商业银行贷款按现金流偿还分类,可分为定期支付利息、到期偿还本金和按月支付本息的贷款。
定期支付利息、到期偿还本金的贷款是一种每月或每季支付利息,到期偿还本金的贷款,其现金流的计算较简单。
我国商业银行对于短期贷款和对公中长期贷款,常采用此类贷款。
按月支付本息贷款是指贷款人按月(或季)支付一定的本金和利息的贷款。
按月支付本息贷款的现金流在贷款偿还期内可以平均支付也可以不平均支付。
这种贷款主要适用于分期付款的个人贷款。
贷款质量的优劣,对贷款整体流动性是至关重要的。
低质量贷款会超期占用银行资金,提取更多的准备金,降低整体资金价值创造能力。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都在健全和完善贷款责任追究和相应的激励机制,贷款风险意识正在逐步加强。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业务资金运用的主要特点是:银行信贷持续增长,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占比较高。
一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占比平均要比西方商业银行高出10-20个百分点。
其主要原因,一是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企业贷款需求较大;二是我国企业的融资渠道较少,过分依靠银行信贷资金支持;三是我国商业银行资金运用渠道相对较少;四是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单一,银行利润来源过分依靠存贷款业务经营,中间业务等银行产品收入占比不高;五是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较高,目前我国银行贷款利息收益率是拆借市场和债券回购市场收益率的2-3倍,因此商业银行更愿意把资金运用于贷款业务,以达到最大化的收益目标。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支持。
贷款业务也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价值创造来源。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利益驱动下,商业银行贷款过快增长,会对国家经济运行和商业银行自身经营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例如2007年上半年,由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以及流动性过剩,6月末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新增2.54万亿元,接近了2006年全年实际新增贷款额的80%。
金融科技的发展与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
金融科技的发展与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1. 金融科技的概述金融科技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理念,对金融服务进行创新和改进的一种新型金融业务模式。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科技已经渗透到金融业的各个领域,为商业银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在金融科技的发展过程中,移动支付、P2P网络借贷、第三方支付、区块链技术、大数据分析等一系列创新技术不断涌现,极大地改变了传统金融业务的运作方式。
这些新兴技术的应用,使得金融服务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和个性化,同时也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更多的流动性创造工具和手段。
金融科技(FinTech)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理念,对金融服务进行创新和改进的一种新型金融业务模式。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科技已经渗透到金融业的各个领域,为商业银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在金融科技的发展过程中,移动支付、P2P网络借贷、第三方支付、区块链技术、大数据分析等一系列创新技术不断涌现,极大地改变了传统金融业务的运作方式。
这些新兴技术的应用,使得金融服务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和个性化,同时也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更多的流动性创造工具和手段。
提高金融服务效率:金融科技的应用使得商业银行能够更快地完成交易结算、风险管理等业务,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整体效率。
降低运营成本:金融科技的发展使得商业银行能够更加精确地识别和管理风险,从而降低了运营成本。
拓展客户群体:金融科技的应用使得商业银行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拓展了客户群体。
提升竞争力:金融科技的发展使得商业银行在竞争中具备更强的优势,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促进创新:金融科技的发展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更多的创新空间,推动了金融业务的创新和发展。
金融科技的发展为商业银行带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商业银行需要紧密关注金融科技的发展动态,不断创新业务模式和技术手段,以适应金融市场的变化,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政府和监管部门也需要加强对金融科技的监管,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关于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情况调研报告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商业银行未能及时偿还到期负债、未能及时满足存款者的提款需求,或无法准时以银行存款满足借款个人或企业的信贷需求,导致资金需求和供给不匹配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对商业银行的稳定经营和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更好地研究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情况,本调研报告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对经济的影响商业银行作为金融系统的核心机构,其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经营稳定,还直接影响到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一旦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风险,会导致银行无法满足存款者的提款需求,引发大规模的存款挤兑潮,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甚至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
因此,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对整个经济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二、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内外因素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涉及到很多内外因素。
内部因素包括银行自身的经营策略、资金结构、资产负债表的构成、资本充足度等。
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环境、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政策法规等因素。
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合理配置资金,建立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并密切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风险管理策略。
三、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商业银行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和工具来管理流动性风险。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建立合理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包括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流动性风险管理流程、流动性指标的设定和监控等。
此外,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建立合理的流动性压力测试模型、建立充足的备付金和紧急流动性融资机制等来应对流动性风险。
四、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挑战和改进方向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面临一些挑战,如不确定的宏观经济环境、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波动、法律法规的变化等。
为了更好地管理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可以改进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策略和方法。
首先,建立灵活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能够根据市场情况和风险变化灵活调整流动性管理策略。
商业银行经营“三性”原则的法律分析
商业银行经营“三性”原则的法律分析商业银行经营“三性”原则的法律分析商业银行经营“三性”原则的法律分析摘要:我国1995年《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经营活动以“效益性、流动性、安全性”为原则。
而经2003年修改之后,我国《商业银行法》则规定“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
很明显经过这一次的法律修改,商业银行经营的三大原则次序有所调整。
为什么新《商业银行法》要将安全性原则放在商业银行“三性”经营原则之首,而流动性、效益性排在其?笔者将以安全性原则为重点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安全性原则;原因;目标1安全性原则安全性是指银行管理经营风险,要避免各种不确定因素对其资产、负债、利润、信誉等方面的影响,保证银行的稳健经营与发展。
人们之所以将钱存入银行,除了能以一定的利率获得利息之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认为把钱存入银行更加“放心”和“安全”。
现行《银行商业法》之所以将安全性原则放在首位,是因为商业银行自有资本较少,经受不住较大的损失,如果遭受到较大风险,乃至于威胁到存款客户的资金安全,就有可能失去客户的信任,这样无疑是对银行的一种打击。
正是因为商业银行资金的主要来自于对客户的负债,即个人和企业存入银行的资金,如此高的负债比率不得不要求银行资产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而对商业银行经营安全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有这样几点:首先,由于银行靠的是负债经营,自有的资本占的比重较少,因此须保留一定的周转金。
存款客户要求提款时,银行不得不满足,不然可能引发挤兑风潮;另外,银行贷款也需要一定资金保证支付。
其次,如果银行贷款的规模太大,超过了本身资金来源的可用限度,又或者资金来源的期限比较短,贷款的期限却较长,则可能导致银行资金的短缺和周转不灵。
又如果银行客户的信用状况不好,也可能影响银行的资金周转和收益。
最后整个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危及到银行的安全。
这些事项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运营的不确定性,因此,安全性问题是商业银行经营过程最需要注意的问题,保证银行运营资金的安全不仅可以避免客户资产遭受损失,增强商业银行自身的竞争力,而且对维护国家经济的整体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流动性创造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
流动性创造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摘要】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其对经营风险的承担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重点关切。
2008年的中国金融危机,也证明了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流动性能力,很可能在短期内从过剩转为不足,导致了流动性危机的积聚,从而严重抑制了中国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
现阶段,我国银行之间市场流动性的问题逐渐显现,导致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职能也备受瞩目。
流动性创造作为商业银行的根本职能之一,可以有效地反映除其期限的错配程度。
而在进行流动性创造的过程中,可能会改变资产、负债及表外项目的权重配置,进而影响自身的风险承担水平。
基于此,深入探讨流动性创造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风险承担一、引言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机构之一,具有两项重要的职能:风险的转移和流动性创造。
我国现有的资料文献中,大多集中在研究风险转移的服务职能上,并总结出了丰富的实证经验,同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
而关于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服务职能等相关研究比较缺乏,另外,国内外的政治经济体系和金融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国外的研究成果并不适用于我国。
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功能,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需要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这一课题,进行综合性的探讨和研究。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功能,肩负着向实体经济传导的职责,而随之所产生的流动性风险,又影响着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基于此,流动性创造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将有助于有关机构,综合地掌握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长期影响因素,在根据经济形势变化的同时,调整经济发展,同时也兼顾经济体系的流动性,进一步提升宏观调控的效率,实现经济发展和金融体系的有序发展。
二、流动性创造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相关研究(一)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相关研究Diamond and Dybvig[1]等人(1983)首先提出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的概念,其将流动性创造定义为,商业银行把资产负债表上的交易存款,转换为商业性贷款,进而为社会创造流动性的行为。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价值创造的关系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价值创造的关系研究银行业作为一个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不仅同一般性质的企业一样,以创造利润、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经营目标,银行业具有金融脆弱性,其风险具有“传染性”,所以银行业需要比一般企业更加注重风险管理。
因为银行自有资本所占的比重很低,大多数的资本都属于借贷资本,传统的以创利为基础的业绩衡量指标及整个指标体系没有扣除股本资本成本而无法准确反映公司为股东真正创造的价值,所以在考核银行绩效的时候,本文采用EVA(经济增加值)这个经风险调整的指标来考核银行的价值创造能力,其优点就是考虑了债务成本和股本成本,更加贴近了股东价值最大化这个指标。
《巴塞尔协议》对银行的风险管理制定了一系列以资本管理为核心的指标,比如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等,并根据银行不同资产的风险状况确定了银行的资本分配方法,详细的包括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的资本划分。
经济资本管理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它也必定影响银行的价值。
风险、资本、市值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
那么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是如何影响银行的价值创造能力的呢?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价值创造的深层关系,探讨基于风险管理的商业银行价值创造机理和模式,寻求现代商业银行在复杂多变的风险环境中的有效发展途径。
本文采取定性研究和定量检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性研究从银行价值定义出发,阐述了用EVA来测算银行价值创造能力的意义,分析银行的风险管理理论以及风险管理如何作用于银行的价值;定量研究方面,通过构建体现银行风险和价值创造能力关系的多元回归模型,选取我国商业银行的数据进行回归检验,验证风险管理对银行价值创造能力的影响。
论文的第一部分是前言,主要阐述文章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框架以及研究特点。
论文的第二部分是关于文章核心方法EVA的文献综述。
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国外关于EVA的研究动态,二是国内的研究状况,三是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目前的研究动态进行评述。
价值创造导向下现金流管理问题研究
价值创造导向下现金流管理问题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和压力。
如何有效地管理现金流,实现盈利和增值,已成为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财务管理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需要更加注重价值创造和持续发展。
以价值创造导向为核心,进行现金流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研究背景部分主要围绕着价值创造导向下的现金流管理问题展开讨论。
通过对现有研究文献的梳理和资料的分析,可以发现现金流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也可以看到在现实中企业在现金流管理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来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以价值创造导向为核心的现金流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和实践,为企业提供有效的现金流管理策略和方法,促进企业的增长和发展。
1.2 研究意义现金流管理在企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
价值创造导向下的现金流管理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现金流管理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基础。
通过合理管理现金流,企业能够及时支付应付款项,确保正常运营。
现金流管理是企业增值的重要手段。
通过精准的现金流管理,企业可以实现资金的最大化利用,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现金流管理还能帮助企业规避风险,预防财务危机的发生。
价值创造导向下的现金流管理问题研究能够深入探讨现金流管理的关键问题,为企业提供更加有效的管理策略和方法。
本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学术上对现金流管理领域的拓展,更在于为企业实践提供指导,促进企业持续稳健发展。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在价值创造导向下的现金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分析现金流管理的影响因素,探讨适合于价值创造导向的现金流管理策略,并通过实践案例的分析,总结价值创造导向下现金流管理的最佳实践。
通过这些研究,旨在揭示价值创造导向对现金流管理的重要性,为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有效管理现金流提供指导,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于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文献综述
关于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文献综述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机构,其流动性创造一直是学术界和业界广泛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从不同角度探讨其内涵及影响因素。
1. 流动性创造的内涵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是指银行在进行储蓄、贷款等业务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流动资金的数量,即银行能够将短期存款转化为长期投资和贷款等资产的能力。
这种能力是商业银行的基本特征,也是其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持的重要手段。
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货币政策、准备金制度、贷款需求和资本充足率等。
货币政策是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最直接因素之一,央行通过调整利率、增加或减少流动性等手段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进行干预。
准备金制度是银行体系内资金流动的关键环节之一,对其进行调整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储备资产,从而影响流动性创造。
贷款需求作为商业银行的主要盈利来源,其增加会促使银行增加贷款规模,提高资产负债表上的利润水平,从而推动流动性创造。
资本充足率则是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最基本要求之一,保持足够的资本充足率可以降低金融风险,提高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从而保障流动性创造的可持续性。
3. 流动性创造与金融稳定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对金融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一方面,流动性创造可以促进贷款投资等活动的开展,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
另一方面,流动性创造过度可能导致商业银行风险暴露,对金融市场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严格监管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是当今金融市场所面临的重大任务。
为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监管,央行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准备金率调整、货币政策调控等。
同时,在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方面,也需要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保持足够的资本充足率,降低不良贷款风险等,从而更好地控制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是现代金融市场的基本特征之一,对实现金融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浅谈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
稳定在 1 5 %以下 , 以及未来经济增长不低于 7 %的背景下 , 短期预 期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都不会有所调整 , 货币当局仍然会采取偏 谨慎的操作导向。作为商业银行 , 一是要正确理解央行的政策意 图, 并对各级分支行进行充分传达 ; 二是要在实际工作中从信贷结 构、 期 限管理 , 以及投放节奏上进行多重管理 , 增强工作的执行力 。 ( 1 ) 做好信贷结构的调整。中国现在面临 的问题更多还是结 柯 性的, 所以货币政策作总量刺激效果其实很有限。相应的财政 改革 、 产业 政 策需 要 跟上 , 不 同的行 业需 要 区别 , 该 鼓 励 的鼓励 , 该 限制 的限制 。从 目前市场的情况上看 , 很大部分 资金通过银行贷 款、 银行理财 , 以及信托等渠道进入到房地产市场 , 从而导致 中小 企业等实体经济体出现融资难的问题。因此 , 引导信贷资金进入 实体经济 , 尤其是具有 良好增长性的 中小企业是信贷结构调整 的 客 观要 求 。近期 , 央行 行 长在 各种 场合 上 强调 , 继续 实施 稳 健 的货 币政策保持合理的货币信贷总量 。对 中小金融机构继续实施较低 的存款准备金率 , 盘活存量 , 用好增量, 增加小微企业 的信贷资金 来源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 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 中的基础性作用 , 提高小微企业 的信 贷可获得性。( 2 ) 把握投放 节奏 , 做好期限管理。期限管理 的具体要求是银行在信贷投放之 前应当对贷款企业的生产经营周期 , 银行 自身的信贷投放节奏 , 到 期贷款收回、 新老贷款 的衔接 以及中长期贷款 的整体规划 等都要 有全盘的认识 , 只有这样才能对商业银 行的贷款期限管理做到心 中有数。对于 目前市场上 的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期 限错配 , 很大程度上是没有整体规划 , 一味的去追求表外资产的利益最大 化, 而忽略了流动性管理 , 最终会动摇其安全性。这样的行为可能 在短 期 中会尝 到甜 头 , 单 从 长期 来 看 , 却 是 损 失 了 银 行 的 根 本 利 益。( 3 ) 控制好 “ 影子银行” 的融资规模 。影子银行推动大规模 的 次级贷款发放和融资, 扮演了传统商业银行的角色。从 目前 的表 现形式上看 , 主要有信托理财产 品、 委托贷款 以及民间借贷等形 式。其中信托理财是近几年 比较风行的一种集资方式 , 主要投 向 房地产行业 , 目前的规模大概有 1 . 8 万亿元, 而且 未来两年是信托 产品到期 的高峰期 ; 委托贷款主要是借助银行 , 资金闲置方委托银 行 向融资方发放贷款 , 银行对贷款的发放、 进度 、 监督与收回负责 , 目前的规模约 1 万亿元 ; 民间借 贷没有银行 参与, 透 明度较差 , 贷 款链条长 , 贷款用途不明确 , 风险隐患巨大。之所以会 出现影子银 行, 是因为监管的空白, 导致不能从正常渠道获得资金 的部分有 了 可 乘 之机 。因此 , 控制好“ 影 子银 行 ” , 大力 推进 信贷 市 场 化 是 解 决 这 个 问题 的有 力措 施 。 ( 4 ) 建 立 存 款 保 险 制度 。随着 中 圈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行 业竞争的I = I 益激烈, 银 行业 面 临的 各种 风险 也在 不 断加 大 , 一 味 的 对银行业进行保护只会助长这些风险的滋生。近期央行的高层领 导也在公开场合阐述了实行银行破产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 。其 中 存款保险制度是对中小储户利益的最大保护 , 也是实行银行破产 的基础和前提 。吴晓灵指出 , 央行已将存款保险方案列入 2 01 3年 重要改革 目标 。由此可见, 未来银行业将会 出现挤兑或破产。因 此, 银 行业 必 须要 做好 安 全 性 、 流动 性 和 收 益性 三 者 的平 衡 , 以 便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对价值创造的影响探究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对价值创造的影响探究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监管日趋严格,流动性管理成为商业银行日常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有效地进行流动性管理,一方面能够保证商业银行日常运营的正常开展,另一方面也能够对银行价值创造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究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对价值创造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定义与目的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是指商业银行通过管理其资金净流入流出和储备金等手段,以保证其日常经营能够顺利进行,并在借贷风险和市场风险等方面获得相应的控制和管理。
其具有以下几个目的:1、保证流动性商业银行需要确保自身具有足够的流动性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因为商业银行是一个具有高杠杆效应的机构,无法承受因流动性风险带来的损失。
2、降低风险流动性管理也是商业银行降低风险的一项重要措施。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涉及大量款项的支付和收取,如果流动性不足,会导致银行无法完成支付或者收取,在业务运营中会增加不必要的风险。
3、提高效率流动性管理还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效率。
通过减少银行的流动性冗余和垫资成本,实现流动性应用最优化,进而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1、对客户服务的影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将会影响其对客户的服务。
流动性不足会导致银行无法及时处理客户的需要,影响银行的企业形象。
如果银行因流动性问题导致客户提不出现金,那么客户将对银行失去信任,影响它们对银行的忠诚度。
2、对银行经营的影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还将直接影响其经营。
如果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多,则会增加财务成本并影响该企业的净利润,同时,如果流动性过少,则可能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并可能影响银行的资产质量。
3、对市场影响的影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仍将影响市场。
如果商业银行流动性太多,将导致利率下降,市场繁荣。
但是,如果流动性不足,则可能导致市场不稳定,甚至出现银行倒闭等情况,对市场信心造成负面影响,降低市场整体价值。
1、灵活应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需要更加灵活和适应性。
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及其业务模式
该商业银行是一家小型城市商业银行,业务规模相对较小 。由于资产配置集中在某些领域和行业,该银行面临资产 流动性风险。
2. 资产流动性风险管理措施
该银行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资产流动性风险管理
• 多元化资产配置
积极拓展不同类型的资产配置,如企业贷款、个人贷款、 同业拆放等,降低单一资产配置的风险。
2. 流动性管理策略
该银行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施流动性管理策略
• 建立流动性管理团队
成立专门的流动性管理团队,负责制定、监控和调整流动 性管理策略,确保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可控性。
• 储备流动性
通过持有高流动性的资产和负债,如政府债券、现金等, 确保在资金流动性紧张时能够迅速变现。
3. 实践效果
通过实施上述策略,该银行在金融市场波动和监管政策调 整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良好的资金流动性水平,满足了 客户的资金需求,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 建立负债流动性管理团队
成立专门的负债流动性管理团队,负责监测、评估和调整 负债流动性风险,确保银行负债结构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 定期压力测试
对负债流动性进行定期压力测试,模拟不同市场条件下银 行的负债表现,以便及时调整负债结构和管理策略。
3. 实践效果
通过实施上述策略,该银行在负债来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 ,仍然保持了负债结构的合理性和稳定性,确保了业务的 正常运营和持续发展。
03 流动性创造的风 险管理
流动性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流动性风险的识别 资金流动性风险:银行在面临流动性危机时,无法及时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
市场流动性风险:银行在市场交易中因市场环境变化而遭受损失。
流动性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操作流动性风险:银行内部管理问题导致的流动性风险 。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王晓枫;王浩【摘要】以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利用面板模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上述银行的流动性创造进行回归分析,以探讨不同因素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
%Taking th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joint-stock stock,commerical bands and city comerical banks as the objects,we have the studies on regressionanalysis of the liquidity creation for the above banks in spects of both macro and micro views,to discuss the inflencial factors on the liquidity creation.【期刊名称】《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1(032)006【总页数】8页(P526-533)【关键词】流动性创造;金融危机;货币政策【作者】王晓枫;王浩【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辽宁大连116025;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辽宁大连116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20 引言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问题是当今世界金融领域中急需解决的主要难题之一,这是因为银行流动性创造与金融危机有着密切的联系。
大量研究表明,世界上每一次发生的金融危机都表现为流动性过剩、流动性泛滥及流动性突然消失[1]。
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中,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均出现了全局性的流动性危机,这种危机在商业银行更为明显,银行流动性状况在短期内的迅速逆转,使得银行流动性问题变得复杂多变,流动性风险加剧。
由于流动性风险对商业银行的支付能力和经营持续性会产生更直接的冲击,因而一直备受国际金融界的高度关注。
资金流动性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
资金流动性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I. 绪论商业银行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资金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绩效评估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II. 资金流动性的定义资金流动性指商业银行在短期内满足存款用户提款需求的能力。
资金流动性可以通过货币流量和风险管理来实现。
III. 资金流动性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资金流动性对商业银行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商业银行缺乏足够的流动性,可能会导致银行无法很好地管理风险,产生不良资产和流动性危机,这对银行的信誉和业务发展都具有严重的影响。
因此,银行需要保持一定水平的流动性,以满足存款用户的提款需求和风险管理的需要。
IV. 资金流动性的表现形式资金流动性主要表现为即时性流动性和合理性流动性:(一)即时性流动性:指商业银行能够及时偿还存款用户提取资金的能力。
它可以通过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来衡量。
(二)合理性流动性:指商业银行在长期内有足够的资金来源以支持贷款和其他投资。
它可以通过银行的净资产和股东权益来衡量。
V. 如何提高商业银行的资金流动性(一)增加短期流动性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增加短期流动性:1. 预留充足的存款准备金以满足存款用户提款需求。
2. 向其他银行借款以解决临时性资金不足的情况。
(二)提高长期流动性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提高长期流动性:1. 提高净资产和股东权益,以获得更为充足的资本支持。
2. 发行债券或股票以融资,以增加长期资金来源。
VI. 结论资金流动性对于商业银行的绩效具有重要的影响。
商业银行需要保持适当的流动性,以满足存款用户的提款需求和风险管理的需要。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增加短期流动性和提高长期流动性的方式来提高资金流动性水平。
略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
略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兼论建设银行的流动性管理策略中国建设银行总行信贷风险管理部郦锡文李绍光一、流动性管理的必要性商业银行在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都存在着对流动性的需求,而流动性需求的大小又与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具有密切的关系。
在资产方面,流动性需求的来源包括借款人的新增贷款需求、向同业拆放资金、购买证券、向中央银行交存准备金等。
在负债方面,流动性需求的来源包括存款人的提取需求、偿还同业或中央银行借款、纳税以及股东分红等。
相应地,银行也可以从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获得流动性供给。
在负债方面,最主要的流动性供给来自于存款,另外还包括从其他银行拆入资金、发行证券等。
在资产方面,流动性供给最主要的来源是借款人偿还贷款本息。
此外,银行向客户提供各种中间业务或服务所获取的手续费收入,也可以成为流动性供给的一个来源。
银行必须对其流动性进行管理。
在收益曲线一定的条件下,几乎任何一家银行都倾向于更多地持有长期性资产,但是其负债结构却向短期化倾斜。
也就是说,银行通常要以短期负债作为长期资产的流动性来源,因此,如果经营不当或把握不好资金供求平衡关系,就容易产生流动性风险。
一旦发生“脱媒”或储户挤兑,银行就有可能迅速陷入危机。
“脱媒”是指银行的存款客户提走存款,并投资于其他领域以期赚取更大投资回报。
1973年,美国推出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以后,其储蓄机构便发生了大规模的“脱媒”现象: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向小型投资者出售基金股份,汇集资金以进行投资。
随后,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又增加了一项开具支票的服务,这样,它相对于银行储蓄的竞争力更趋增强。
在数年之内,共有数千亿美元的资金从银行和储蓄机构转入货币市场共同基金。
结果,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开始从银行和储蓄机构购买大额可转让存单。
大额可转让存单本来是花旗银行在1961年为了躲避《Q条例》的管制而推出的一项创新工具,旨在稳定其资金的传统储蓄来源,但是现在却要为其短期负债而支付更多的利息。
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银行和储蓄机构开始向高风险领域投资,最终引发了80年代末期的储蓄机构危机。
公司治理与异质性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
公司治理与异质性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这样的情境下,公司治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和流动性的创造受到公司治理的限制或者影响,这直接影响了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因此,商业银行必须注重公司治理并提高其对异质性流动性的控制,以实现受控的流动性风险,并保障商业银行的稳定发展。
公司治理对异质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中,公司治理应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差异化的商业模式和业务导向,使得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面临一系列挑战和难题。
首先,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与业务性质的复杂性,难以确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以及如何保护他们的利益。
其次,商业银行内部的组织结构和治理模式普遍很弱,管理层的短视行为、权力过程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容易导致公司治理出现缺陷。
最后,商业银行行业的整体性资本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导致信息的缺乏及资讯的不对称,以及各方利益的不一致,这使得公司治理的管理难度更加加大。
异质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也受到公司治理的限制或者影响。
异质性商业银行在资源配置和业务选择上的灵活性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如果缺乏有效的公司治理,就容易导致流动性风险,而这种风险就可能导致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困局。
例如,商业银行可能会做出错误的金融决策,导致合规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风险增加。
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能力可能会出现限制,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为了规避这种情况,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公司治理以及提高其对异质性流动性的控制。
首先,公司治理必须具备独立、公正的机制以及有效的利益相关者保护制度。
其次,商业银行应该合理配置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减少非流动性负债的风险。
此外,商业银行应该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如流动性分析和压力测试等,以及建立高效的信息披露机制,便于监管机构和投资者了解商业银行的真实情况,从而防止出现流动性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对价值创造的影响
作者:王鹤钦
来源:《全国流通经济》2018年第33期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利率化的加速,国内对银行业务监管愈发严格、商业银行与实体经济关系的日益密切,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加强自身竞争力,应在防范流动性风险的基础上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加强流动性管理,利用流动性创造更高的价值。
本文以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12年~2016年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双因素变截距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存贷比率、流动性比率、核心存款比率、不良贷款率、轻资产项目、银行规模这些因素对银行价值创造的影响,并在流动性管理方面提出利于商业银行价值创造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银行价值
中图分类号:F830.4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18)33 -0112-02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国内对银行业的监管日趋严格,国内银行业内业外竞争对手不断增多,商业银行潜在的流动性危机也日益积累。
此外,目前整个银行业缺乏对流动性的管理意识,银行资产方增速仍旧快于负债方的增速,加之期限结构错配等问题缩小了缓冲区间,越发使得对于流动性的管理更加困难。
而管理者仅仅将目标定在符合银监会监管指标的高度,缺乏主动采取措施对流动性进行防控和利用流动性的各种指标去创造价值的意识,因此,如何对银行的流动性进行更好的管理以提升商业银行的价值,便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对银行价值影响的实证分析
1.指标选取
2.模型建立
本文将基础模型构建为:
A:商业银行存贷比B:商业银行流动性C:商业银行核心存款比率
D: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E:轻资产项目F:银行规模
本文对变量进行了平稳性检验及协整检验,所有变量的t统计量都通过了平稳性检验,且各因变量与自变量在5%显著性水平下均存在协整关系,随后,我们对模型进行回归,回归方程结果如下:
根据eviews7.0整理所得
方程的可决系数为0.9177,证明此次拟合较好,调整后可决系数为0.8968,证明变量选取合理。
F统计量为3.3854,prob小于0.05,方程显著,说明银行价值确实与存贷比,流动性比率等有关,下表为各项系数及t值:
二、加强流动性管理与银行价值提升的对策建议
1.优化存贷规模,提升贷款质量与数量,逐步减小对存款的依赖
存贷比与银行价值正相关,说明存款过多会直接导致商业银行价值的下降。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情景并不是贷款“供给”困难,而是贷款“需求”有限。
因此,贷款规模在一定时间内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但我国目前存贷比监管指标已被取消,因此银行应该在保证贷款质量和资产流动性的前提下,多思考如何能够将手中的存款贷方给客户,而不是无限制的吸收存款。
2.加强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有效提升管理水平
流动性的提升会提高银行价值,但这种影响并不显著。
虽然现阶段银行价值受流动性影响较弱,但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和衍生品市场的不断壮大,商业银行的经营必然会向多个角度发展。
因此,银行在未来的经营中,更需要加大对流动性管理的重视,按照巴塞尔协议Ⅲ的要求,对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合理匹配,优化2017年银监会新引入的三个监管指标的作用,提升管理水平,创造更大的银行价值。
3.大力发展核心存款,拓展业务并科学营销
核心存款比率对银行价值的影响呈现正向显著的作用,但目前,由于核心存款“逃逸”的可能性不断上升,核心存款客户对交易的便捷性及银行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银行核心存款的竞争对手不断增多,银行应稳定发展核心存款,保障银行流动性与价值创造,银行管理者应转变经营理念,利用互联网,加强对业务、产品的创新,将业务拓展方向由“拉存款”转变为“搞服务”,以更加高质量的服务抓住客户,加快核心存款的发展。
4.严格控制不良贷款率的增长,防控风险的发生
不良贷款率与银行价值负相关,且相比于其他因素而言较大,结合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不断升高直逼2%的现状,说明商业银行想要创造更多的价值,就必须严格控制不良贷款率。
可以利用大数据完善征信制度,放贷前严格把关,放贷后动态监测贷款人的还款情况,逐步减少银行不良贷款的余额,才能保证在未来经济疲软时,银行价值不会因不良贷款率的升高而显著下降。
5.创新业务以带动轻资产项目的发展
轻资产项目银行价值的影响并不显著,其与银行传统的存贷项目相比,资本投入更少但营业收入与利润更高。
虽然轻资产业务可能会降低银行传统利息业务的盈利水平,但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商业银行轻资产业务发展不完善,况且,轻资产项目是以服务而获取利润的,不仅增强了银行资金的流动性,还顺应了国内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且可以规避表内项目监管的约束,所以,银行应大力发展轻资产项目,而非选择放弃。
银行可以通过借鉴轻资产企业或是改造完成的轻资产企业的发展历程,借助互联网进行资本运作、吸引客户,为银行及客户同时实现价值最大化。
6.变“存量经营”为“流量经营”
银行的资产规模对银行价值呈现显著负向影响。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资产数量过大、业务种类少、活力不足,各银行处于依旧通过争取存量资金,通过放贷获取存贷利差的“存量经营”模式,导致许多资金不能盘活为银行创造价值,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真正要做的不是去扩张自己的资金实力,而是让自己的资金流产生利润,尽早完成向“存量经营”的转型。
一方面,银行应将经营的重点从吸收资金转移到资金运用上来,在备好风险资本金,做好风险控制的基础上探索,利用流动性为其创造价值。
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居民的理财意识不断增强,商业银行可以在银行的管理与技术发展上创新,改变之前针对产品设置内部机构和营运机制的管理模式,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放在核心位置,形成更简洁的内部机制以达到增加客户访问量进而增加收入,创造价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韩冰.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4.
[2]谭硕.经济资本与国有商业银行价值管理[J].成都行政學院学报(哲学社会学),2006,(2).
[3]楼文龙.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J].金融论坛,2015,(9):3~8.
[4]黄丽.我国商业银行价值评估方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5]程洪野.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
作者简介:
王鹤钦,天津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