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山东教师招聘备考:教育综合中常考的心理学效应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考试、教师招聘考试资料——教招备考-解析心理学效应

教师资格考试、教师招聘考试资料——教招备考-解析心理学效应

教招备考-解析心理学效应心理学效应非常有趣,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同时也是我们教师类考试的考点之一。

下面老师就为大家梳理并解析一些咱们考试中常见的心理学效应。

一、理论解析(一)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是指人与人交往中留下的第一印象。

在与陌生人交往时,首因尤为重要。

我们在面试时会精心打扮自己,以给对方留下好的第一印象,这就符合首因效应的原理。

(二)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是指最近的印象对人的评价起着重要作用。

在与熟悉的人交往时,近因效应表现明显。

比如某人最近瘦了变美了,以前胖的印象就淡了,这就是近因效应。

(三)光环效应又叫晕轮效应,成见效应。

光环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常常把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征泛化到其他有关的一系列特征上。

换句话说,我们会从一个人的一方面去推测他其他方面的特征。

我们常说的一俊遮百丑,一胖毁所有情人眼里出西施都是光环效应。

(四)投射效应投射效应是指以己夺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一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的一种认识倾向。

比如天下无贼里的傻根,他自己为人善良,他就认为世界所有的人都跟他一样善良,认为天下没有贼,这就是一种投射效应。

我们平时所说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疑邻盗斧都是投射效应的例子。

(五)社会刻板效应社会刻板效应是指我们对于某一类事物或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比如东北人都能喝酒,警察都是果敢的,医生都爱干净。

刻板效应强调我们会机械的把对象归于某一类。

(六)教师期望效应也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

具体指是教师的期望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会朝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去发展。

教师期望效应有两类,一类是自我应验效应,另一类是维持性期望效应。

自我应验效应指的是由原先错误的期望引起的,把这个错误的期望变成现实的行为。

比如对一个资质平平的学生,老师却认为他会发展的很优秀,然后对学生给予了期待,这个学生最后真的发展的很优秀,这符合了自我应验效应。

维持性期望效应指的是老师认为学生会维持以前的发展模式。

20个常用的教育心理学效应

20个常用的教育心理学效应

20个常用教育心理学效应[1—10]1、破窗理论政治学家威尔逊与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得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得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得纵容去打烂更多得窗户玻璃。

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得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得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

“破窗理论”不仅仅在社会管理中有所应用,而且也被用在了现代企业管理中。

在教育中有着很重要得借鉴意义、如果一名学生因为成绩不好或有些不良得行为习惯,就给她贴上一个“差生"或“坏学生"得标签,那么人们就会带上有色眼镜瞧她,只要她犯了一点小错,就抓住不放,乱扣帽子,因为既然就是破得东西,让她再破一些也无妨,所谓“墙倒众人推”,说得也就是这个意思、2、蝴蝶效应什么就是蝴蝶效应?1979年12月,洛伦兹在华盛顿得美国科学促进会得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得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她得演讲与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得印象、从此以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名声远扬了。

“蝴蝶效应”之所以令人着迷、令人激动、发人深省,不但在于其大胆得想象力与迷人得美学色彩,更在于其深刻得科学内涵与内在得哲学魅力、从科学得角度来瞧,“蝴蝶效应"反映了混沌运动得一个重要特征:系统得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得敏感依赖性。

经典动力学得传统观点认为:系统得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就是不敏感得,即初始条件得微小变化对未来状态所造成得差别也就是很微小得。

可混沌理论向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混沌理论认为在混沌系统中,初始条件得十分微小得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得差别、我们可以用在西方流传得一首民谣对此作形象得说明、这首民谣说: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心理学50个常见的心理效应

心理学50个常见的心理效应

50个常见的心理现象1、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在群体中个体会因为群体他人的影响使得责任感变弱,面对责任或困难往往会退缩的现象。

2、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是基于对方某个特别突出的特点、品质出发,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其他品质。

3、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4、维特效应类似情绪流感”,常见的自杀模仿现象,指媒体对自杀新闻的大肆渲染对于一些徘徊在生死边缘的人具有强大的暗示、诱导性。

5、刻板效应指对某人或某一类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类化的看法。

6、羊群效应指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

7、损失厌恶效应即相比于获取,人们对失去带来的损失更加敏感8、酸葡萄效应认为自己得不到的或是没有的东西就是不好的,是不值得关注和争取的,以冲淡内心欲望和不安9、甜柠檬效应个体在追求预期目标而失败时,为了冲淡自己内心的不安,会提高目标价值,从而达到了心理平衡10、巴纳姆效应也就星座效应,指个体有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自己的倾向. 11、投射效应指因个体具有某种特性而推断他人也具有与自己相同特性的社会心理现象12、南风效应指人际交往中,温暖胜于严寒。

13、北风效应比喻以强硬的手段迫使别人听从自己的命令,结果往往事得其反。

14、近因效应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15、首因效应指之前获得信息比最近获得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如第一印象16宽大效应个体对他人往往是积极的肯定估计高于消极的否定估计17、霍桑效应当观察者知道自己成为被观察对象而改变行为倾向的反应18、结伴效应个人活动由于有他人参加导致效率变化,如和尚的故事19、马太效应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20出丑效应人们更倾向于喜欢聪明但有小缺点的人21、超限效应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指刺激过多。

22、贴标签效应当个体被贴上标签时,会自发作出自我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23、登门槛效应指个体接受一个小要求后,为了维持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24、鲍鱼效应通过个体介入刺激竞争的产生的现象.25黑羊效应是一群好人欺负一个好人,其他好人却冷眼旁观的诡谲现象26、锐化效应指人们的价值如果在知觉对象前被激活,那么这种价值观就会对知觉有促进作用27、禁果效应指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想去尝试28、左位效应指的是人们对数字大小的判断会受到多位数中最左侧数位的影响。

教师资格考试 7个经典心理学效应

教师资格考试 7个经典心理学效应

心理学中的7个经典心理学效应1. 蝴蝶效应:起源——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了几下翅膀,在两周后可能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暴。

在心理学上,蝴蝶效应表现为一种不同于普通的连锁效应的,因果性不明显的情绪反应和行为。

症状——因为几天前发生的一点小小不顺利,而开始心情烦躁,在压抑和郁结状态中,小的情绪波动渐渐在心底形成轩然大波,最终以不可预见的狂躁模式爆发出来。

时间累积得越久,崩溃的后果越不堪设想。

解:小小的烦躁--压抑和郁结--爆发大的爆发有时会是小的不快的长期积累和郁结所以不可忽略小的情绪让它郁结在心中同时大的爆发,也许并没有明确唯一的原因,而是小的事件的堆积、累积2. 齐加尼克效应:起源——源于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做的一次实验。

他将受试者分成两组,分别去完成20项工作。

其间,他对其中一组进行干预,使他们的工作不能顺利完成,而让另一组毫无阻碍,顺利完成全部工作。

尽管所有受试者接受任务时都非常紧张,但顺利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随之消失,而未能完成任务者,思绪总是被那些任务困扰,紧张状态持续存在。

症状——在接受一项工作时,人会产生一定的紧张心理,只有当任务完成时紧张才会解除。

而工作中的人往往不停地受到叠加任务,因此,紧张状态无时无刻存在并叠加累积,在周末假期休息时甚至都无法放松,长期疲惫不堪,最终导致神经衰弱和亚健康的出现。

解:工作的紧张确实有点无解不过“只有当任务完成时紧张才会解除”换句话说就是“只要任务完成紧张就会解除”所以尽快完成任务就可以解除紧张了同时全身心投入地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也是不会紧张的于是紧张只存在于任务未完成而又没有做任务的间隙里同时增强心理承受压力的能力就好了而且可以将任务分解成多个小任务这样可以维持张弛间的平衡有张有弛也很好总之解法大致为:全身心投入尽快解决提高心理承压能力任务分解[NextPage]3. 罗森塔尔效应: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实验。

教育心理学的效应

教育心理学的效应

教育心理学的效应一、考情教育心理学中的各种效应主要是以客观题的方式进行考查,如单选题,侧重考查各自的含义、定义和例子反选,需要考生理解识记。

二、知识点分析1.教师期望效应:即罗森塔尔效应,又称为皮革马利翁效应,认为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皮格马利翁:指一个国家的国王,也是一个雕塑家,没有妻子,因为现实中没有符合自己想要的,所以就雕塑了一个女雕像,想象为自己的妻子,每天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雕琢,终于有一天感动了上帝,上帝就把这个雕塑变为了他的妻子。

2.社会刻板效应:把一群人的特征加以总结,然后把这个特征强加到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个人身上,忽略个别差异。

例子:南方人都细腻,北方人都豪爽男人都勇敢,女人都细腻。

3.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当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

当你看到某人有某种特征时,就看不到其他特征。

例子:情人眼里出西施;爱屋及乌;一好百好,一坏百坏。

4.首因效应:也称最初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例子:第一印象。

某学生第一次听一位老师上课,觉得这位老师讲得不错,就觉得以后这位老师的授课也挺好的。

5.近因效应:也称最近效应,在总体印象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例子:某对男女朋友吵架了,因为男朋友就这一件事欺骗了她,她很生气的说:“原来你一直都是骗我的。

6.投射效应:指因个体具有某种特性而推断他人也具有与自己相同特性的社会心理现象。

两种表现:一是有人总是从好的方面来解释别人的言论和行为,二是有人总是从怀的方面来解释别人的言论和行为。

例子:苏轼的“金佛效应”;疑邻盗斧;总有刁民想害朕。

7.霍桑效应:又称霍索恩效应,是当观察者知道自己成为被观察对象而改变行为倾向的反应。

例子:当自己走在医院走廊,两旁坐满人,他们对你行注目礼,会发现自己走着走着就不会走路了;当男生发现有美女在观察自己时,会走得抬头挺胸的。

教育心理学中的12个效应

教育心理学中的12个效应

教育心理学中的12个效应1.皮格马利翁效应理论知识:又称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在智力测验中发现,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原来所期望的进步现象。

研究的结果表明,如果教师认为某些孩子聪明,对他们有积极期望,认为他们以后智力会发展很快,那么若干个月后,这些孩子的智力果真得到了较快、较好的发展。

相比之下,没有得到教师这种积极期望的孩子智力的发展并不明显。

而两类孩子原来并没有什么差别。

例子:这一效应不仅仅局限于教师与学生,放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处也是同样可以的,比如现在大家讨论比较广泛的“鼓励式教育”,它的对立面是“打压式教育”,实际上,就是说教育的过程要给予孩子更多的信心,让儿童觉得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个体,之前写过专门的文章,宝宝们可以看看:教育文摘| 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

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在与孩子相处沟通的时候,要积极的引导孩子。

多鼓励,无论是口头还是物质奖励,都不要吝啬。

要让他们得以更好的发展,不以分数论英雄,始终以促进学生成长为目的。

2.酝酿效应理论知识:当个体对于某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先停下来,暂时性的放松,一段时间之后,突然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

故事渊源:以前,有个国王让人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又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了银子,可王冠与当初交给金匠的一样重,谁也不知道金匠到底有没有捣鬼。

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冥思苦想还是没有解决问题。

有一天,他去澡堂洗澡,当他坐进澡盆时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觉身体被轻轻地托起,突然恍然大悟,运用浮力原理解决了问题。

例子:日常学习中,我们可能会对某一个难题束手无策,这时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比如背书背了很长一段时间还是记不住,这也是正常的,有可能是你没有找到知识之间的逻辑或者对这个知识点的具体含义尚未明确,只是处在一个机械背书的阶段,当你反复阅读、背诵这个知识点,某一天可能明白了其中的道道,知识点也就记牢了。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之“五大效应”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之“五大效应”

印象形成的“五大效应”无论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历届教师招考或教师资格的考试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加深各位学员对“五大效应”理解,今天中公讲师将以一个轻松有趣的方式给大家讲解一些五大效应的定义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从前,在美国偏远地区的一个小山村里生活着一对老夫妻,他们共同经营着一个农场,想雇佣一个干杂活的工人,告示没贴出多久就有一个名叫约翰的黑人小伙子前来应聘了。

当时种族歧视还很严重,农场主里的老先生一看是个黑人,马上拒绝道“不行,不行,黑人骗子、小偷和杀人犯,我绝对不会雇佣一个这样的人做我的工人。

”故事讲到这里,我们的第一个心理效应就已经出现了。

那就是社会刻板效应。

社会刻板效应指的是,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个体差异。

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为:“我们通常认为生意人多数都精打细算,很抠门,那我们就说每一个生意人都很抠门。

”这其实是错误的,正是社会刻板效应搞的鬼。

我们把“生意人抠门”这样一种群体特征,强加给了每一个生意人身上,而忽视了个体差异性,其实生意人也有很多非常的大方人。

再例如“我们常常会说文科男生多情,而工科男生古板,如果你想找浪漫的男友,千万不要找一个工科男。

”这种说法把多数工科男生的特征强加给了每一个工科男生,同样是忽视了个体差异的社会刻板效应。

正如我们故事中的老先生,把多数黑人的特征强加在约翰身上。

约翰真的是一位“骗子、小偷、杀人犯”吗?并不见得。

接下来继续我们的故事。

聪明的约翰见老先生不雇佣他,马上跑到老妇人面前,先行了一个礼,然后说道“夫人、夫人,您就雇佣我吧,我非常想获得这份工作,一定会好好干活的。

”老妇人见约翰干净利落又很机灵,觉得很不错,就同意了。

可是开始工作以后,约翰表现的并不好,总是偷懒,还总躲在墙角吸烟。

好在约翰的嘴非常的甜,经常哄的老夫人眉开眼笑,因此老妇人觉得他哪都好,又聪明又机灵,待人又真诚。

教师资格考试、教师招聘考试资料——常见的心理学效应

教师资格考试、教师招聘考试资料——常见的心理学效应

常见的心理学效应在教招考试中,大家一定都做过心理效应的题目,这部分出题灵活与生活联系紧密。

我们今天来分析一下心理学中常见的几种效应:1.首因效应一般情况下,它指你第一次与人交往时给人留下的印象。

比如,大学生在招聘会中通过面试给所应聘公司的最初印象,这种印象在许多社交活动中也有很多。

人们可以利用这种效应,给人一种很好的形象,以便为以后的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

不过这只是一种暂时的行为,更深层的交往才能将个人自身素质等进一步的体现出来。

这就需要加强个人的谈吐、修养、举止等方面的训练。

2.近因效应这是一种恰恰与首因效应相反的效应,是指在交往中最后一次见面给人留下的印象,这个印象往往在对方印象中持续很长的时间。

比如,多年不见的朋友或同学,在最后分别时,大家的印象是最深的。

也许一个深深的拥抱或是一份美好的祝福,你就会在对方的心中树立一个很好的形象。

3.光环效应当一个人对某种喜欢的或是崇拜的人或事物有很强烈的感情时,就会对其缺点不太在乎。

所谓情人眼中出西施也许就是这种效应吧。

光环效应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人们很难分辨事物的好与坏、善与恶,很容易上当受骗。

因此,在交往过程中,需要人们具有一定的自我防范意识。

4.定式效应定式效应,就是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维意识,很难改变的思想活动。

这个效应比较像我们提到过的社会刻板印象。

比如影视明星钟镇涛,经常在电影中出演一些反面角色,人们思想中就对他形成了一种反面的形象,这就是一种思维的定式。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要学会用逻辑思维去面对事情,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另一面。

一个以前有过犯罪前科的人,要改变别人的定式思维,就要以自己最好的行动去打动大家,这样才能重新在人们心中树立一个新的、好的思维定式。

5.投射效应这种效应是一种认知心理偏差,它是对别人的一种怀疑和猜测。

经常发生于两种情况下:一是,当别人与自己很多都相似时,人们往往有种自己比别人提高生活质强的感觉,怀疑心里特别严重;二是,当自己遭遇不顺心的事情时,就会想方设法转移到别人身上,以求得心理平衡。

教师招考——常考的心理学效应总结

教师招考——常考的心理学效应总结

常考心理学效应1.光环效应(晕轮效应)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这就是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

2.罗森塔尔效应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3.从众效应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意见或行为的社会。

1.从众的类型(1)真从众(口服心服);(2)权宜从众(口服心不服);(3)不从众。

谢力夫(1935)利用知觉错觉中的游动现象对从众现象作了研究4.服从效应是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意志而做出相应行为的社会现象。

服从与从众有着本质不同。

从众情况下个体是自愿的,服从情况下个体是不自愿的,是应别人要求去行动的。

5.社会传染效应激动的群众倾向于有相同的感受与行为,因为个体的情绪会传染给团体。

即使当有的成员作了通常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事,其他人也会倾向于去仿效他。

6.社会助长效应在群体活动中,个体活动效率因为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而出现提高的现象。

即如果有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从事一项行为操作,那么个体的行为效率就会提高。

7.社会抑制效应是指由于他人在场或者同时参加从而降低个人活动效率的现象8.社会惰化效应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

9.去个体化效应群众中的个人,有时会失去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而觉得责任该由大家负,从而使自我控制系统的作用减弱或消失,一旦个体的控制系统减弱,暴力与反道德行为就可能出现。

10.典型性效应在群体中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向某一个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

11.浅层归因效应在总结自己走进矫治所的原因时,常常说是由于自己抵挡不了诱惑、控制不住自己,对自己的行为只从直接原因上分析,而不从根本原因入手,作蜻蜓点水式分析,不愿进行深入地剖析。

12.归因偏差效应指的是认知者系统地歪曲了某些本来是正确的信息。

10个心理学效应在教育上的应用

10个心理学效应在教育上的应用

10个心理学效应在教育上的应用心理学效应是指人们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的一种规律性现象。

以下是 10 个常见的心理学效应及其在教育上的应用:1. 罗森塔尔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信任能够对学生的表现产生积极的影响。

教师应该对学生抱有积极的期望,鼓励他们发挥潜力。

2. 门槛效应:指的是当个体接受了一个较小的要求后,更容易接受更大的要求。

教师可以利用门槛效应,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要求,以帮助他们逐步提高学习能力。

3. 破窗效应:指的是一个不良行为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处理,就会引发更多的不良行为。

教师应该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以避免破窗效应的发生。

4. 首因效应:指的是第一印象对人们的认知和行为产生的影响。

教师应该重视第一印象的重要性,注意自己的形象和言行举止,以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5. 近因效应:指的是最近的印象对人们的认知和行为产生的影响。

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保持一贯的良好形象,以避免近因效应的影响。

6. 晕轮效应:指的是一个人的某个优点或缺点会影响人们对他的整体评价。

教师应该避免晕轮效应的影响,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表现,避免因为某个缺点而忽视学生的其他优点。

7. 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个群体的固定看法和偏见。

教师应该避免刻板印象的影响,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避免对学生进行歧视和偏见。

8. 从众效应:指的是人们在群体中往往会跟随大多数人的行为和意见。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避免从众效应的影响。

9. 反馈效应:指的是及时的反馈能够促进学习和改进。

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

10. 情感效应:指的是情绪和情感对人们的认知和行为产生的影响。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状态,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心理学效应在教育上的应用非常广泛,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效应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常见的心理学效应

常见的心理学效应

常见的心理学效应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实践)性。

其中包括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常见的心理学效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常见的心理学效应篇11、蝴蝶效应: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

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如经系统放大,则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涂。

2、青蛙现象: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锅里,由于它对不良环境的反应十分敏感,就会迅速跳出锅外。

如果把一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水温逐渐提高的最终结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为等水温高到青蛙无法忍受时,它已经来不及、或者说是没有能力跳出锅外了。

青蛙现象告诉我们,一些突变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而易致人于死地的却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对实际情况的逐渐恶化,没有清醒的察觉。

3、鳄鱼法则:其原意是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

你愈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

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

譬如在股市中,鳄鱼法则就是:当你发现自己的交易背离了市场的方向,必须立即止损,不得有任何延误,不得存有任何侥幸。

4、鲇鱼效应:以前,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

后有人发现,若在沙丁鱼中放一条鲇鱼,情况却有所改观,成活率会大大提高。

这是何故呢?原来鲇鱼在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就会“性情急躁”,四处乱游,这对于大量好静的沙丁鱼来说,无疑起到了搅拌作用;而沙丁鱼发现多了这样一个“异已分子”,自然也很紧张,加速游动。

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

【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效应解读

【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效应解读

在教师资格的考试中,心理学效应是非常重点的内容,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来考察,比如例子型单选或概念性单选。

常见的心理学效应如: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投射效应、刻板效应和晕轮效应等。

今天结合考题帮助大家去积累一些考试中会出现的心理学效应,帮助大家拓展知识的宽度和深度,以便更好的通过考试。

1.蝴蝶效应指任何事物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其发展轨迹有规律可循,同时也存在不可测的“变数”,往往还会适得其反,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影响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的发展具有复杂性。

比如一只生活在南美洲热带雨林中的蝴蝶,轻轻地扇动了几下翅膀,结果两周以后,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引发了一场罕见的龙卷风。

蝴蝶效应指一件表面上看来毫无关系、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带来巨大的改变。

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不能忽略小事。

2.马太效应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

如果说一个人赢得荣誉,获得了赞美,那么接下来好事会越来越多,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好运连连。

可以用锦上添花和落井下石来形容。

3.鲶鱼效应指鲶鱼在搅动小鱼生存环境的同时,也激活了小鱼的求生能力。

鲶鱼效应的故事来源: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沙丁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

鲶鱼进入船舱之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

沙丁鱼见到鲶鱼十分紧张,只能到处逃窜,水面不断波动,氧气也就更加充分了,所以沙丁鱼的死亡率就大大降低了。

鲶鱼效应是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活跃起来投入到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的同行业企业。

4.教师期望效应又被称为罗森塔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

这一效应认为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罗森塔尔最早对教师期望进行了研究。

他认为,教师的期望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因为学生的成绩最终反映了这种期望。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对小学各年级儿童进行“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向教师提供了一份名单,说名单上的“这些孩子有发展的可能性”。

实际上,这份名单是随机抽取的。

教师招聘考试中常考的心理学效应及真题展示

教师招聘考试中常考的心理学效应及真题展示

教师招聘考试中常考的心理学效应及真题展示(一)社会刻板印象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的个体差异。

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刻板效应。

【真题】一般认为女生心细、胆小、娇气,男生则胆大、粗心、傲气,这是社会知觉的( )。

A.投射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二)晕轮效应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这就是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

【真题】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其他一些外表之外的特征往往也被肯定,这是( )。

A.投射效应B.晕轮效应C.中心品质D.刻板印象(三)系列位置效应系列位置效应是指记忆材料在系列位置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包括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在系列学习中,在一系列处于不同位置的记忆材料回忆效果不同;系列位置效应就是这种接近开头和末尾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的趋势。

其开头和结尾记忆效果较好,分别叫首位效应和近因效应,而其效果较差的中间部分称为渐近部分。

【真题】一个人如果读一份足够长的名单,他更可能只记得开头,而忘记中部的大部分。

这种现象称为( )。

A.首因效应B.投射效应C.晕轮效应D.近因效应【真题】在对系列呈现学习材料进行自由回忆时,最后呈现的材料遗忘少。

这种现象称为( )。

A.首因效应B.投射效应C.晕轮效应D.近因效应[page](四)破窗效应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拋,丝毫不觉羞愧。

【真题】破窗效应体现了( )因素对人身心发展的作影响?A.遗传B.学校教育C.环境D.主观能动性(五)投射效应是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欢迎的特征。

教育工作中常用的20种心理效应

教育工作中常用的20种心理效应

教育工作中常用的20种心理效应教育工作中常用的20种心理效应1. 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考查某校,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智商很高。

”事过半年,罗氏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表现超常。

罗森塔尔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

运用到人事管理中,就要求领导对下属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别的诱导,使下属得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如领导在交办某一项任务时,不妨对下属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我想早点听到你成功的消息。

”这样下属就会朝你期待的方向发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之中得以产生。

反之则称作刻板效应。

⒉超限效应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

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

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

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

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

如:当孩子不用心而没考好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

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因为孩子一旦受到批评,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心理平衡,受到重复批评时,他心里会嘀咕:“怎么老这样对我?”孩子挨批评的心情就无法复归平静,反抗心理就高亢起来。

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

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

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⒊蝴蝶效应196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洛伦兹研究“长期天气预报”问题时,出现了疑难问题:她在计算机上用一组简化数据模拟天气的演变,原本是想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运算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心理效应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心理效应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心理效应(一)霍桑效应霍桑效应又称霍索恩效应,是心理学上的一种实验者效应,是指当被观察者知道自己成为被观察对象而改变行为倾向的反应。

(二)启动效应启动效应是指由于之前受某一刺激的影响而使得之后对同一刺激的提取和加工变得容易的心理现象。

(三)宽大效应一般说来,个体对他人往往是积极的肯定估计高于消极的否定估计。

(四)南风效应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

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

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很暖和,所以开始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

结果很明显,南风获得了胜利。

拉封丹这则寓意深刻的寓言后来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概念,被称之为“南风效应”、“南风法则”或“温暖法则”等。

(五)巴纳姆效应19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以杂技师巴纳姆的名字命名认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

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

(六)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又叫教师期望效应,也称皮格马利翁效应。

罗森塔尔等人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会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教师期望效应的发生,既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因素,也取决于学生的人格特征、原有认知水平、归因风格和自我意识等心理因素。

“罗森塔尔实验”是有关期望和信心对人的影响的实验。

1966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通过实验,研究和证明了教师的期许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影响。

实验过程并不复杂,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来到一所乡村小学,给各年级的学生做语言能力和推理能力的测验,测完之后,他没有看测验结果,而是随机地选出20%的学生,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些孩子很有潜力,将来可能比其他学生更有出息。

8个月后,罗森塔尔再次来到这所学校。

教师招聘中常考的心理学效应

教师招聘中常考的心理学效应

教师招聘中常考的心理学效应(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教师招聘中常考的心理学效应心理学上有一些很有趣的效应,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教育综合考试中有趣又常考的心理学效应集锦

教育综合考试中有趣又常考的心理学效应集锦

教育综合考试中有趣又常考的心理学效应集锦一、撼动心理学界与教育界的罗森塔尔效应:积极的期望比想象中的更有力量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实验。

他们到一所小学,在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儿童进行煞有介事的“冲刺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实验者将认为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教师。

其实,这个名单并不是根据测验结果确定的,而是随机抽取的。

它是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调动了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某种期待心理。

8个月后,再次智能测验的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教师也给了他们良好的品行评语。

这个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人们把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也成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或者教师期待效应。

该效应告诉我们,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积极期待时时,他便感觉获得了一种社会支持感,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

二、动物与人都会有的习得性无助:失去控制的绝望感足以摧毁一个人生“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他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不但是动物在人的身上也会出现这样的状态。

如果一个人总是在一项工作上失败,出现了不管怎么做结果也不会改变的绝望感,他就会在这项工作上放弃努力。

甚至还会因此对自身产生怀疑,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无可救药,干脆破罐破摔。

习得性无助给我们的启示是,其实我们并不是真的不行,只是陷入到了“习得性无助的恐慌感了。

20个常用教育心理学效应

20个常用教育心理学效应

20个常用教育心理学效应[1-10]1、破窗理论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

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

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

“破窗理论”不仅仅在社会管理中有所应用,而且也被用在了现代企业管理中。

在教育中有着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如果一名学生因为成绩不好或有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就给他贴上一个“差生”或“坏学生”的标签,那么人们就会带上有色眼镜看他,只要他犯了一点小错,就抓住不放,乱扣帽子,因为既然是破的东西,让他再破一些也无妨,所谓“墙倒众人推”,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2、蝴蝶效应什么是蝴蝶效应?____年12月,洛伦兹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他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从此以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名声远扬了。

“蝴蝶效应”之所以令人着迷、令人激动、发人深省,不但在于其大胆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色彩,更在于其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内在的哲学魅力。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蝴蝶效应”反映了混沌运动的一个重要特征:系统的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

经典动力学的传统观点认为:系统的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是不敏感的,即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对未来状态所造成的差别也是很微小的。

可混沌理论向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

混沌理论认为在混沌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

我们可以用在西方流传的一首民谣对此作形象的说明。

这首民谣说: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是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个帝国存与亡的根本差别。

几种常见的教育心理学效应

几种常见的教育心理学效应

几种常见的教育心理学效应几种常见的教育心理学效应下面几种心理效应是我们进行班主任培训时总结整理的,全部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还比较通俗.班主任感到很新鲜,对于指导工作,撰写论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什么是罗森塔尔效应?这一效应对班主任工作有何指导意义?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来到美国的一所小学,对该校18个班的学生做了未来发展预测,然后将最优秀的学生名单通知校长和任课老师,并再三交代不要把名单外传。

在老师看来,名单中的学生有优秀的,也有学习不尽如人意的。

8个月后,罗森塔尔对名单中的学生进行复试,发现名单上的学生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他们与老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是“期望”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

罗森塔尔教授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在人们心中有很高的权威,老师们对他的话都深信不疑,因此对他指出的那几个学生产生了积极的期望,像对待聪明孩子那样对待他们;而这几个学生也感受到了这种期望,也认为自己是聪明的,从而提高了自信心,提高了对自己的要求标准,最终他们真的成为了优秀的学生。

在班主任工作中,要经常鼓励你的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信,你的期望和鼓励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的未来;要多给学生贴上一些积极的标签,发挥标签的暗示和引领作用,促进孩子向着我们期待的、积极的方向发展;要坚决禁止给孩子贴上诸如“大脑迟钝”、“不可救药”等消极的标签,防止负罗森塔尔效应的出现。

2、什么是异性效应?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发挥异性效应推动工作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异性效应是指异性同学之间相互吸引,相互促进的一种心理效应,其表现是两性共同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参加者一般会感到更愉快,干得也更起劲,更出色。

异性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也是一种正常的、健康的、积极的心理效应。

这种效应在青少年中表现尤为明显。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是异性效应的最通俗的说法。

异性效应的产生的原因是,当有异性参加活动时,异性间心理接近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因而会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愉悦感,并激发起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山东教师招聘备考:教育综合中常考
的心理学效应
在教育综合考试中,我们偶尔会遇见几道心理学效应。

总是能碰到好多不认识的名词,虽然不常出现,但认识常考的几个效应,对于我们的做题正确率是有较大提高的。

一、撼动心理学界与教育界的罗森塔尔效应:积极的期望比想象中的更有力量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实验。

他们到一所小学,在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儿童进行煞有介事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实验者将认为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教师。

其实,这个名单并不是根据测验结果确定的,而是随机抽取的。

它是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调动了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某种期待心理。

8个月后,再次智能测验的结果
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教师也给了他们良好的品行评语。

这个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人们把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
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也成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或者教师期待效应。

该效应告诉我们,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积极期待时时,他便感觉获得了一种社会支持感,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

二、动物与人都会有的习得性无助:失去控制的绝望感足以摧毁一个人生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
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他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不但是动物在人的身上也会出现这样的状态。

如果一个人总是在一项工作上失败,出现了不管怎么做结果也不会改变的绝望感,他就会在这项工作上放弃努
力。

甚至还会因此对自身产生怀疑,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无可救药,干脆破罐破摔。

习得性无助给我们的启示是,其实我们并不是真的不行,只是陷入到了“习得性无助
的恐慌感了。

这个时候我们要把原因归结于一些可改变的因素,如努力,也可以寻求外界得的社会支持,在别人的帮助下进行突破。

当然要想破解这一状态,我们还是要客观正确地对我们的成功和失败进行归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