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后喻文化时代教师权威的迷失

合集下载

后喻文化背景下教师角色的变化及启示

后喻文化背景下教师角色的变化及启示
“ 习是为 了今后 的发展 ” 学 的观念慢慢深入人 心 , 教育评 价 目标 多元化 、教育评价方 式多样化 即将慢 慢形成 , 树 立科学 的教学 观 , 已不再是 梦想 。高等 院校 的扩招 , 升人
最无辜 的, 不知道他们 要牺牲多少本该属 于他们 的快 乐 自由的青少年 时光 。只要 一到假期 , 给孩 子报各种各 就
后喻文化 时代 的特征 在前喻文化 中 , 长一代将 自己的知识 、 年 经验 、 价值 观和谋 生技能传 递给下 一代 ,前 辈 的过 去就是 他们 的 “ 未来” 。而在后喻文化 中 , 年青一代 的未来 是不确定 的 , 他们在 自己所属 的社 会政治 、 经济 、 文化 环境之 中 , 建 构 他们特有 的价值 观念 、 为方 式和 文化形 态 , 而与 他 行 从
进行 下去吗?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中国是 不缺少 天
个学生要过程 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相结合 , 要教 师评价 和学 生互相评 价 、 生 自评 相结合 , 学 客观 全 面地评 价学 生, 不能 以成绩定标准 , 更不能 以教师好恶来确定等级 。
四 、 不 受 当前 教 育 功 利 思 想 的影 响 要

事物推 陈 出新为特征 的信 息时代 , 深受 网络文化影 响而 成 长起来 的青少年 能够 利用 现代传 播媒介 接受 大量 的 知识 和信 息 , 从某 方 面来 说 , 他们正 在超越 他们 的家长 和学校教 师 , 而拥有更多 的话语 权 。这种传统 的教育者 和被 教育者 的位置 变得模 糊甚 至颠 倒 的现 象被称 之为 “ 文化反哺 ” I“ ,I : 在急速 的文化 变迁 时代所发生 的年长 代 向年青一代进行广泛 的文化 吸收 的过程 ” 。 二、 后喻 文化背 景下教师 和学生角色的变化 随着科技 的迅 速发展 以及 网络的普及 , 量的信息 海

论后喻文化时代教师权威的迷失

论后喻文化时代教师权威的迷失

网络 生活模 糊 了青 少年 的价值取 向 , 带来 了无数 潜在 的危 险。 同时 ,青少年接 受社会化的 需求还 需通过在学校 以教 师作为 教 育媒介 来 实施 的。因此 , 教 师权威 的消解 , 使得教 师作为价 值观传 递者和社会的教化 者的角 色不再被认 同,影响 了社 会 主流价值观 的传承和青 少年 的社会化 需求。 2 . 教师权威的 消解不利 于教 育 目标的 实现 现代教 育的 目标 。 不仅 是要传授 学生知识 , 还要培 养学生 健全的人格 。 如 果教 师权威 不存在 , 教师就无法维持正常的课 堂教 学工作 . 很难就 学生人格 的塑造施加影响 , 难 以达 到教 育
美 国人 类 学 家米 德 从 文化 传 递 的 角度 ,对 人 类 社 会 由古 师与学生要 平等对话 , 在相互探 讨和共同行动 中形成共识 。 这
教师权威 的颠覆 带来的消极影响极其明显 ,师 生间丧失 了理解和信任 。许 多学者正是意识到 由此带来的诸 多问题 , 因 此一再强调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师权 威的重要性 。 伦 敦大学莱昂 内尔・ 埃 尔文曾
课程教育 研究
C o u r s e E d u c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2 0 1 3 年l 2 月 中旬 刊
综述 ・ 专著
论后 喻 文化 时代教 师权 威 的迷 失
谢 廷 婷
( 重庆 师范大学 重庆 4 0 1 3 3 1 )
【 摘要】 当今社会是典型的后喻文化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教师权威面临新的挑战, 教师权威的重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些 问题 具 有 重要 的现 实意 义 。
【 文章编号】 2 o 9 5 — 3 0 8 9 ( 2 0 1 3 ) 1 2 — 0 0 1 5 — 0 1

后喻文化对教师课堂教学影响论文

后喻文化对教师课堂教学影响论文

后喻文化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影响摘要: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米德把人类文化分为三种类型:后喻文化、同喻文化、前喻文化。

教育活动作为传承人类文化的载体,教师作为学校教育文化知识资源的拥有者,同时受到多种文化类型的影响,不断地充斥着自身的文化权威。

社会变迁如此迅速,面对课堂教学中的后喻文化现象,教师不能成为“缺席的在场者”。

关键词:后喻文化;教师;课堂教学;知识权威;教师权威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4-0245-02人类生活在世界上,总是在不断地与自然界作斗争。

征服自然,改变环境,适应环境。

如此循环过程之中,给自然界打上人类的烙印,从物质到精神,把自在自然变成人化自然。

然而,人类本身,也在不断地形成改变来适应社会的变迁,久而久之,产生了社会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变成文本,成为人类的文化遗产。

这种文化,不仅仅表现为物质性,还有更多的精神性质。

关于物质文化的保存,多采用画图画的方式,刻在甲骨文上,后来又发明了造纸术、印刷术,得以把人类的物质文化保存下来。

关于精神文化,则是代代之间的言传身教,行动的感染在起着很大的作用。

当然,在这个看似简单形式过程中,也在传递着一定的思想、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理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17世纪,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诞生以来,班级授课制成为时代教学的主流。

人类对教育又有了新的诠释方式。

原有的家庭教育模式,不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人们渐渐地领悟到教育不仅是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还有其他一些潜在因素包含其中,并且在人的一生发展之中重于智育的培养。

例如:环境对人的影响,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的重要性,同伴的影响等等。

社会迅速进入电子信息时代,人们在校园里学到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足以应对瞬息万变的形式,课堂上教师知识的权威,也时刻会遭到学生的挑战。

面对高科技、新理念,课堂上的教师权威,变成了“缺席的在场者”。

“乌卡时代”思政课教师权威的消解与重构

“乌卡时代”思政课教师权威的消解与重构

60“乌卡时代”思政课教师权威的消解与重构文/陈义新 杨立平 陈小敏(滨州职业学院..山东滨州..256603)摘要:“乌卡时代”是思政课教师权威面临的全新时代场域,它推动思政课教师权威由借助外力到依托自身威信发挥威望和影响力的转变。

“乌卡时代”的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正在日益消解思政课教师的政治权威、知识权威、表达权威、感召权威。

面对思政课教师权威弱化现状,思政课教师要主动变革,从以生为本、转变思维、主动融媒、德行塑威等方面,实现自身威信型权威的重构。

关键词:乌卡时代 思政课教师 权威 消解 重构“乌卡时代”意指我们当今正处于一个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的世界里。

“乌卡时代”的到来不仅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尺讲台”更推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传统权力型强制性权威向威信型自觉服从性权威的转型。

深入研究思政课教师权威的消解与重构,对于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掌握国家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具有重要意义。

一、“乌卡时代”思政课教师权威的类型“乌卡时代”推动了社会的转型,同时也引起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环境的同步改变,原本建立在一定社会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上的传统思政课教师权力型强制性权威,逐渐面临失语的困境,而建立在思政课教师自身威信基础上的自觉服从性权威日益被关注,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1.政治权威“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1]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为党为国为社会的工作,政治性是其本质属性。

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大系统中构成有效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天然具有该学科本身的政治属性。

因此,在思政课教育活动中,教师扮演着传达先进思想、时代声音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守护者等多重角色,思政课教师对受教育者的政治性威望和影响力是政治权威的主要体现。

后喻时代,教师要主动求变

后喻时代,教师要主动求变

在后喻时代,当学生发现教师的不足之后,便会对教师进行负面的评判或蔑视教师的教育,这让教师的威信和地位受到挑战。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并赢得学生的尊重和认可,教师要主动求变。

一是主动更新教育理念。

在后喻时代,学生具有多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

面对学生的挑战,教师不要失落,也不要恼羞成怒,而要承认现实、摆正心态,改变师道尊严的旧观念,及时调整角色和定位。

教师既是学生的导师,又是学生的朋友,也可以是学生的学生。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单边关系,敢于不耻下问,与学生相互学习,教学相长,进而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二是主动改变教育方法。

教师要改变以前以教师为本位的教学模式,摒弃不合时宜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发现并赏识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和目标,让学生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学习和掌握有价值的知识。

三是主动弥补知识缺陷。

知识渊博和热爱学习的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

陷入本领恐慌的教师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重视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接受学生的建议,学习学生的长处。

同时,教师要拥有灵敏的嗅觉,对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做到先知先觉,主动地学习各种新事物,弥补知识缺陷,完善知识结构,跟上时代变化的节奏。

比如,知名班主任钟杰老师,发现学生对网络语言感兴趣,便主动学习一些时髦的网络语言,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适时恰当地加以运用,让学生惊叹不已,很好地适应了后喻时代,值得我们学习。

(作者单位:重庆市巴蜀渝东中学)后喻时代,教师要主动求变文罗强华新型师生关系强调“教学相长”。

后喻时代的到来,让“教学相长”落到了实处。

然而,尚处于“前喻”观念下的教师,能否做到良好的自洽呢?构建后喻时代下的教师良性心理系统便成为关键。

首先,现代教师和学生都是被时代裹挟着奔跑的人。

后喻时代,文化“反哺”,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属性。

新的社会理念、交流方式和信息科技不断地涌现,后辈们有更加敏锐的触觉,他们年轻、热烈,学习能力强,对待新生事物的态度更加包容开放,在某些方面,后辈超过前辈,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佐证,后喻文化也将成为当代世界独特的文化传递方式。

由“后喻文化”谈“语文教师的信息素养”

由“后喻文化”谈“语文教师的信息素养”


小 学 生 的 信 息 素 养 的 优
势 表 现
的放矢地进行 教育教学 活动。某市 次六 年级 考试 中有 这样 一题 : 目
文 学史 、 创作 方法 、 文体 写作 知识 、 语 文教法 以及教 育学 、心理 学等知 识 , 孩子 谈论 前 , . 湖南 卫视 的 “ 级女 生” 目的 超 节 起 各类 汽 车 、 机 、 船 , 弹 、 飞 飞 导 大 收视率 极 高 , 请你 评价 一下 “ 超女 ” 炮、 手枪等新式 武器眉飞色 舞 , 有的 现 象 有 什 么 积 极 和 反 面 意 义 。 此 题 孩子站在 马路上 ,对着形 形色 色的 的价值大小姑且 不谈 , 是 , 但 看到此 汽 车 能 一 地 叫 出 名 字 。《 里 波 题 , 哈 有的教师感到束手无策 。 倒是学
师要博 览群 书 ,不断 丰富 自己的信 息宝库 , 更新 自己的信息知识。只有 采得许 多花 , 才能酿出许多蜜。倘若
盯在一处 , 所得就十分有限 了。 2 利 用 网 络 资源 .
特》 《 、蜘蛛侠 》 《 、快乐 星球》等带 有 生回答起来有理有据 , 头头是道 。 科学幻 想类的书籍 、电影 已深入 学 2 心 有 灵 犀 .
一 一
焉 。” 同事 、 家长 , 社会上各行各业 的 人 民都 是我 们 的信息 源 。“ 而好 敏 3 捕 风 捉 影 . 教师要善 于从 生活 中 、工作 中 学 , 不耻 下问 。” 我们面 对的学生也 捕 捉 “ 行 风 ” 网络 、 流 。 电视 、 刊 杂 是 我们很好 的信息源 。教 师要放下 报
计 算机 网络 以其信 息 速度 快 、 容量 大 、跨越 时空等优点 给人们生
活带来许多便捷 。目前 , 利用 网络资 源进行 学习 已不 是什么新鲜 事。教 师 要充 分利 用 网络 资源进 行备 课 、 查 阅 资 料 、看 新 闻 了解 家 事 国 事 天 下事等 ,许多教 师还通过 《 凤凰语 文 》《 、教育 在线》等 网络教育资源 ,

后喻文化背景下中学教师权威的消解与重构

后喻文化背景下中学教师权威的消解与重构

模式 , 教师在课 堂中存在绝对的话 语霸权 , 甚至是 “ } 一 人数字图书馆等等, 帮助中学教师的知识权威在多元 言堂 ”学生 只能 附和教师 。而随着 网络时代 的到来 ,l , 的信息传播时代里重构。
在 网络界 中的民主、 自由的生活空间及互 动学习模 式 l
3 . 感召权威在 自 中重建 律 传统意义上教 师感 召权威 的获得依 靠丰 富的阅 民主意识 , 更追求 自由 、 民主和人权 , 吁信 任 、 呼 理解 历、 l 扎实的知识 、 积极的人生态度 、 高尚的道德品质 和尊重 , 在父母 和教师看来是中学生叛逆的行为正在 等, j 并由此形成教师个人持久的魅力。 但针对作为“ 社 I 教 中学 教 成为历史 的必然 , 也使得传统教师的法 理权 威逐 渐被 会 道德代 言人 ” 师的感召权威遭 遇的挑战 ,
先 中学生通 过教师获得 的信息和知识 现在可 以很方
颖)
49 ・
《 教学与管理》
21 年 1 0 1 0月 2 0日
后喻文化背景下中 学教师权威的消 解与重构
◎ 四川 绵 阳师范学院 郑 艳 吕 京
后喻文化背景下当代中学生的时代特征 f RA 克利夫顿与 Lw・ 臼。 -・ ・ 罗伯兹提出的最具有代表 “ 三喻文化” 理论是由美国人类学家玛格利特・ l 米 性的论述四层面权威说也只是将韦伯所提出的法理
取信息 的途径多元 化及市场经济 带来 的功 利主义倾 且 只有通过社会 的信任 、 : 支持才能得 以持久存在 。所 向在教 育领域 的影 响促使教师重新 审视 自己的传统 以社会应通过立法等形式提升教师 的地位 , I 通过 网络 权威 , 促使 教师 的传统权威迈 向师生平等化 。后 喻时 等媒体宣传提升教师 的社会影响力 , 从而为重构教 师

后喻文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权威的现状与对策

后喻文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权威的现状与对策

作 者简 介 : 华 (98 )女 , 南淮 阳人 , 丘师范 学院 五年 制教 学部 讲师 , 究方 向 : 张 17一 , 河 商 研 高校 思想政 治 教育 。
68
第2 5卷第 6 期
21 0 2年 6月
湖 北 函 授 大 学 学 报
J u n lo o r a fHUBE or so d n eUn vriy IC re p n e c iest
( ) 召权 威 仍 有待 加 强 三 感


( ) 识 权 威 弱 化 一 知
在后喻文化 时代 , 随着知识 的爆 炸与信息获取渠道 的多 元化 , 校辅导员 知识权威相 对弱化 , 高 教师不 再成 为其 完全 的专业权威或唯一的知识来源。传统教师权威的形成主要 源 于教师是文化 的传 承载体 , 他们 向学生传 递着成人社会 的知 识, 用成人社会的“ 标尺” 量学生 、 度 塑造学生 : 教师 的知识 与 经验 使其 处 于“ 上位 ” 角色 , 因而他 们具备 了成 为权威 的条 件 。而在后 喻文 化时代 , 教育者 与教育 对象在信息的可 得性 方面发生 了时空 的错位 , 个人拥有 的知识 不再与个人 的年龄 和阅历 成正 比、 大量信息 的传递也不再 局限于长辈对晚 辈或 是 同辈人之 问 , 多是通过 开放性 、 更 包容性 的网络 或媒体 来 自主获得 。同时 , 知识爆炸带来的研究领域 的分野 , 使得教 师 只能成 为某 一方 面的专家 , 而失 去了知识 阶层的代表这 一神 圣地位 。因此 , 在后喻文化时代 , 教育者常常有一种落伍 的感 觉, 面对扑面而来 的新 型文 化 , 觉得失落 , 教育者感觉 自己在 教 育 结 构 中 的 主 体 地 位 动 摇 了 . 于青 年 大 学 生 提 出 的 问题 对 感 到 棘 手 . 大学 生 的话 语 感 到 陌 生 , 大 学 生 摆 弄 的 新 玩 对 对 意感到插不上手 。 ( 道德权威消解 二) 代表党 和政府对 大学生实施社会所倡导 的思想 意识 、 价 值观念 和行 为规 范是高校辅导员工作 的神圣使命 , 是思想 也 政治教 育工作 的核心内容 。但在后喻文化时代 , 文化 多元已 足一个不争 的事 实 , 社会上 除存在着党 和国家所倡导 的主流 思想意思 、 价值观和道德规 范外 , 还存在非 主流 意识 、 值观 价

从米德的代沟理论反思当前师生关系

从米德的代沟理论反思当前师生关系

从米德的代沟理论反思当前师生关系作者:张磊来源:《文教资料》2018年第01期摘要:从文化的角度看,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儿童的关系本身是由文化传递、文化承接的内部机制决定的。

当前教师权威有所失落,前一代的文化有些已经跟不上后一代的文化,后一代的文化往往不了解传统文化。

转型时期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人与人之间真正的交流应是对话,在当前文化转型和重构的新形势下,教育应当成为联结传统与未来的纽带。

关键词:代沟理论文化对话师生关系以文化视角,借代沟理论剖析师生关系的新状态,审视其背后的社会缘由,对教师价值重建是有意义的探索。

一、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米德洞察了其时代社会现象种种冲突与挑战的微观信息,从文化传递的方式出发,将整个人类文化分为三个类型: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

什么是“前喻文化”?“前喻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传播模式的主要概括,是晚辈向长辈学习的文化。

在这种文化传递中,长辈凭借着后辈所不能拥有的也就是其丰富的生活阅历,对各种社会难题的解答,在生活具有绝对主导的地位。

这些问题都是年长者的亲身体验,传授的是前人的经验而已。

一些长辈坚定地认为,之前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观念必须遵从,是不容置疑的。

后一代必须完全接受传统所传下来的文化、价值观念,一切都是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延续着。

“每一代老人都会将自己的生活原封不动地传授给年轻的下一代,于是年轻人只能是长辈的肉体和精神的延续,只能是他们赖以生息的土地和传统的产儿”[1]。

所有的生活模式是现存的,生活意义是既定的,晚辈在长辈路途中找寻自己未来的缩影。

“并喻文化”是向同辈人学习的模式,即晚辈和长辈的学习的对象发生在同辈人之间,即是一段从父辈那里学习以往经验,从同辈那里学习新的经验的历史时期。

这种文化是在“前喻文化”崩溃之际产生一种文化传递模式,在其中米德介绍了产生这种文化传播诸多历史缘由,如战争失败、移民运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等,导致了“前喻文化”的崩溃及“并喻文化”的诞生。

后喻文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面临的现实困境

后喻文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面临的现实困境
重要。
l 关键词l后喻文化 ; 青年大学生 ; 威; 权 辅导 员
【 中图 分 类 号 JG 4 6 1 【 文献 标 识 码 l A
【 章 编 号 l17 .9 82 1)10 4 .2 文 6 1 1(0 O .070 5 1
【 刊 网 址 lht : w .b bn t 本 t / ww h x .e p /
陈亚 敏 , 蒋红 哲
( 南科 技学院新科学 院, 南新乡 4 30) 河 河 5 0 3
【 要l我 国大学很早就设 立 了辅 导员制度 , 摘 从上世 纪五十年代开始 , 清华 大学就活跃着一支充满朝 气的辅 导 员队伍。在半个多世纪的历程 中, 导员队伍 为完成 大学德育 目标 、 辅 保证 高等教 育的顺利发展 、 培养社会主义建 设者和接班人发挥 了积极作 用。后喻社会 的到 来使传 统的师生关 系受到 冲击 , 青年学生工作一线的辅导 员更是 面 临诸 多挑战。 因此 , 在后喻文化时代 背景 下, 分析 高校辅导 员面临的现 实 困境并探讨如何走 出这一 困境就显得尤 为
第 2 4卷 第 1 期
2 1 年 1月 01
湖 北 函 授 大 学 学 报
J u na fHUBEICO r s n nc i riy o r lo re pO de eUnve st
VO .4. 12 N0. I J n. 0l a 2 l
后喻 文化背 景下高校辅 导 员面临为, 她 当今 世 界 代 与 代之 间 的 矛盾 和 冲 突 , 是来 自于 域 都 产 生 了激 烈 的冲 击 , 已逐 步 蔓 延 到 世 界 的每 一 个 角 落 。 不 并 作 网络发展冲击的前沿— — 社 会 和 政 治 方面 的差 异 , 不 能 归咎 于它 们 生 物 性 的不 同 , 也 而 毫无疑问 , 为社会 的一个 子系统、 主 要 导 源 于 文化 传递 方 面 的差 异 。 从 文 化 传 递 的 角 度 , 人 教 育 也 正 在 被 不 断 地 解 构 并 同时 不 断 进 行 着 新 的整 合 。 网络 她 将 类 社会 由古 至 今 的 文化 分 为 三 个 阶段 : 业 社 会 是 “ 喻 文 化 ” 已从各 个 毛 孔 渗 入 到 教 育 领 域 之 中 , 透 到 每个 与教 育 有 关 的 农 前 渗 阶 段 , 业 社 会 是 “ 喻 文 化 ” 段 , 息 社 会 是 “ 喻 文化 ” 工 并 阶 信 后 阶 人 之 中 。 疑 , 为 教 育 活 动 中 最 重 要 的 角 色 之 一— — 教 师 也 无 作 而对 其 影 响最 大 的 莫 过 于对 传 统 教 师 权 段 。 喻 文化 是指 晚 辈 主 要 向长 辈 学 习 , 喻 文 化 是 指 晚 辈和 无 法 回避 网络 的冲 击 , 前 并 长 辈 的学 习都 发 生在 同辈 人 之 间 , 喻 文 化 则 是 指长 辈 反过 来 威 带 来 的 消 解 。 后 向 晚 辈 学 习 。 后 喻 文 化 ” 指 人 们 所 称 的“ 年 文 化 ” 这 是 一 “ 也 青 , 传 统 教 师 知 识权 威 相 对 弱 化 , 师 不 再 成 为其 完 全 的专 业 教 种 和“ 喻 文化 ” 反 的文 化 传递 过程 , 由年 轻 一代 将 知 识文 权 威 或 唯 一 的知 识 来 源 。传 统 教 师 权 威 的形 成 主要 源 于 教 师 前 相 即 化 传 递 给他 们 生 活在 世 的前 辈 的过 程 。“ 这 一 文 化 中 , 表 是 文 化 的 传 承 载 体 , 们 向 学 生 传递 着成 人 社 会 的 知 识 , 成 在 代 他 用 标 度 塑 教 未 来 的是 晚 辈 , 不 再 是他 们 的父 辈 和 祖 辈 。传 统 农 业社 会 是 人 社 会 的 “ 尺 ” 量 学 生 、 造 学 生 ; 师 的 知 识 与 经 验 使 其 而 ”

后喻文化时代下的新教师权威

后喻文化时代下的新教师权威

后喻文化时代下的新教师权威作者:余瑞来源:《青年时代》2016年第17期摘要:美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前喻文化时代、并喻文化时代和后喻文化时代。

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使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当今社会已步入长辈反过来要向晚辈学习的后喻文化时代。

在此背景下教师权威遭遇日渐消解的尴尬,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新教师权威的重构是当前我们新课改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后喻文化;教师权威;教师权威的现代化美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其专著《文化和宗奉》中根据文化形态及其传递机制的不同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

“前喻文化是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是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而后喻文化,则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

”[1]米德通过对这三种不同文化模式特别是对后喻文化的深入分析,论证了新的文化传递模式出现的历史必然性。

具体来说,新传媒技术推动我国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传统社会中充当受教育者的后生晚辈可以在这个现代化的网络社会中对其长辈充当教化者角色,这种角色转换正是后喻文化时代的典型特征。

在此背景下,传统的教师权威正陷入日渐消解的尴尬局面,但社会主流价值的代际传递,学生的社会化发展,教师个体的专业化发展以及学校各项教育措施的实施都表明教师权威的必然性,现代教师权威的重构已经迫在眉睫。

一、后喻文化时代的困境,传统教师权威的日渐消解(1)知识权威的消解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得知识资源共享和最优化利用成为现实,汹涌而来的信息浪潮日渐淹没教师的知识储备,同时也极大地扩展了学习者的视野,此时,曾在学习者心目中“教师什么都知道”的传统知识权威已不再神圣。

首先,网络凭借自身快捷高效、丰富多彩的优势深深吸引着学生,走进他们的生活,为他们构建了一个全新而更具诱惑力的世界;其次,信息时代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多元化,知识需求更加宽广;再次,网络世界能创造出新鲜生动的学习环境,打破传统知识传播形式的呆板陈旧,使得教师日常教学过程显得枯燥乏味,毫无生机。

后喻文化背景下的高校辅导员权威

后喻文化背景下的高校辅导员权威
【 关键词】后喻文化;辅导员权威 ;挑战;提升策略
辅 导 员作 为高 校 教 师 队 伍 的重 要 组 成 部分 ,是 高校 开展 大学 生思想 政治 教育 工作 的骨 干力 量 ,是大 学生 成人成 才 的引导 者 。 随着 社会 经济 的发 展 ,人类社 会逐 渐进 入 了 数字 时代 ,呈现 出后喻 文化 的特征 ,年 轻一 代在 获取 知 识的方 式和 速度 上摆脱 了 自上而 下 的单一 的 文化传 递模 式束 缚,对 高校 辅导 员传 统 的工作 理念 和教 育方 法提 出了新 的挑 战 ,辅导员权威 同样经 历着严峻 的考验 。 后 喻文 化 背 景 下 高 校 辅 导 员 权 威 面 临 的挑 战 后 喻 文 化 时代 构筑 了新 时期 高 校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特 殊 的文 化 环 境 ,文 化 传 递 方 式 的 改变 不 仅 影 响 着 高 校 思 想政 治 教 育 的价 值 取 向 ,也 考 验 着 作 为 教 育 者 的 高校 辅 导 员的 权威 。 1 . 传 统 知识 权威 弱化 在后 喻文化 时代 ,随 着知识 的爆 炸与信 息获取 渠道 的多 元化 ,教师 已不 再成 为其完 全 的专 业权 威或 唯一 的知识 来源 ,高 校辅 导 员的 知识权 威逐渐 弱化 。在 后喻 文化 时代 , 辅导 员与教 育对 象大 学生在 信 息的可 得性方 面发 生 了时 空的错 位 ,大 学生拥 有 的知识经 常是通 过开 放性 、包 容性 的 网络 或媒 体来 自 主获得 。同时 由于研 究领域 的局 限性 ,辅 导 员 跟 其 他 教 师 一 样 也 只 能 成 为 某 一 方 面 的 专 家 ,不可 能面面 俱到 ,而 大学生 则可 以通 过 其他 多种途 径 了解到 更多 的知 识 。因此 ,在 后喻 文化 时代 辅导 员们 面对 扑面而 来 的新 型文 化 ,感觉 自己在 教育 结构 中得主 体地 位 动摇 了,对大 学生 的话语 感到 陌生 ,对 于青 年大 学生提 出的问题感 到棘手 。 2 . 道 德 引领权 威 消解 代表党 和政 府对 大学生 实施社 会所 倡导 的 思想 意识 、价值 观念和 行 为规范 是高 校辅 导 员工作 的神 圣使 命 。在 长 期的社 会发 展历 程 中 ,文 化 的影 响主要 以前 喻的模 式进 行 。 通 过对 大学生 进行 价值观 念 和道德 规范 的 引 领 , 内化 其对 文化 的认 同 。但在 后喻文 化时 代 ,社会 上 除 了党 和 国家所 倡导 的主流 思想 意 识 、价值观 念和 道德 规范 之外 还存 在非 主 流 意识 、价 值观 念和 道德 规范 。面对 多元 的思想 意识 、价值 观念 和道 德规 范 ,大学生 大 多 不会盲 目的选择 服从 ,而是 会从 多元价 值 观 中作 出 自己的选 择 。在 这种 时代 背景 之 下 ,代表 社会主 流意 识 、价值观 念和 道德 规 范的辅 导员引领权威 也必然 面临挑 战。

后喻文化背景下小学教师权威的构建

后喻文化背景下小学教师权威的构建
关键 词 : 后 喻 文化 教 师 权 威 文化 反 哺
美 国社会 学家玛格 丽特 ・ 米德在 《 文 化与承诺 》 一书 中 , 将 人 类 社 会 从 古 至 今 的文 化 归 纳 为 三 种 基 本 形 式 :前 喻 文
而 影 响 学 生 的 言 行 。进 入 后 喻 文 化 时 代 , 随 着 民主 的发 展 及 网络 社 会 无 孑 L 不 入 的 渗 透 .人 们 的 思 维 方 式 和 价 值 观 产 生 了变 化 , 小 学 生 也 有 了 自己 的 见 解 。教 师 不 再 是 至 高 无 上 的
2 . 小 学生 自身的特 点。首先 , 现在 的小学生 以 自我为 巾
心 。现 在 的 小 学 生 大 多 是 独 生 子 女 , 尤 其是城 市里 的孩子 ,
0 薯 量0
教育理论研究
i : ?
j 誊

后 喻 文 化 背 景 下 小 学 教 师 权 威 的 构 建
陈 庭 来
( 金华 职业技术学 院 师范学院 , 浙 : 在后喻 文化 时代 下 , 小学生凭 着特有 的敏 锐性和 对新 鲜事物 的较 高接 受能力 , 更容 易适 应社会 的变迁 , 导致教


后 喻 文 化 对 小 学 教 师 权 威 的 挑 战
1 . 后 喻 文化 对 小 学 教 师 传 统权 威 的 挑 战 。 中华 民族 向来
看中“ 尊师重教 ” 这 一传统 美德 。上 溯远 古的“ 官师合 一” 时
代, 到后来 苟子提 出的“ 天、 地、 君、 亲、 师” 。现 存 尊 师 重 教 也 仍旧一直 被强调 , 教师被 喻为太 阳下最 光辉 的职业 . 教 师 是
之一 , 课 堂 中最 能体现 教师 的知 识渊博 。后喻 文化背 景下 ,

后喻文化对教师教学的影响

后喻文化对教师教学的影响

后喻文化对教师教学的影响后喻文化对教师教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理念和价值观的影响,也包括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影响。

后喻文化强调开放的思维和创造性的思考,对教师的教学理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后喻文化认为,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他们应该被激发出彼此的好奇心和兴趣,而不仅仅是被灌输知识。

教师应该从传授知识的角色转变为促进学生探究和发现的引导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途径。

而不再是机械地传授知识和标准答案。

后喻文化强调学习社区和合作学习的概念,对教师的教学策略产生了影响。

在后喻文化中,学习被视为一种社交活动,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来共同构建知识。

教师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组织各种形式的小组活动和团队项目,使学生在对话和讨论中相互交流和学习。

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讲师”,而是学习社区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后喻文化强调反思和批判性思维,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后喻文化认为,学生应该通过批判性思考和自我反思来构建自己的知识和理解。

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质疑权威、思考多元观点,并帮助他们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师需要采取启发式教学和开放性问题的引导方式,促使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自我反思。

教师需要提供学术资源和参考资料,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研究和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后喻文化强调多元文化和跨文化的理解,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材选择产生了影响。

后喻文化认为,学生应该接触不同的文化、观点和价值观,培养跨文化的理解能力和尊重他人的能力。

教师需要选择具有多样性的教学资源和教材,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不同的文化,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

教师需要组织跨文化的活动和交流,让学生能够与其他学生和教师共同学习和合作,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尊重。

后喻文化对教师教学的影响

后喻文化对教师教学的影响

后喻文化对教师教学的影响后喻文化可以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观念以及教学目标。

后喻文化指的是在文化传承中向后端传递的观念、思想、故事、传统和价值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思考方式以及生活方式。

首先,后喻文化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后喻文化以书本、讲义等文字形式进行传承,这使得许多老师在课堂上也非常注重书本和课本的重要性。

如果一个老师相信书本或讲义能够传达全部的知识,那么他们就会采用一种讲授内容的方式,在课堂上读书、讲讲义,而不去关注学生的学习反应或者利用其他教学方式积极交流和探讨,这样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的参与度、学习体验以及未来的学习兴趣受到严重影响。

其次,后喻文化也会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施加影响。

许多后喻文化的价值观都是比较传统的,比如重视秩序、尊重权威、注重功利等,如果一个老师无法摆脱这些传统价值观,就可能会出现课堂上讲求听从、要求课堂秩序过于严格、强调成绩而不关注学习的过程等现象。

这些教学观念对于孩子们的影响很大,会影响他们的个性和思想的发展。

最后,后喻文化还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目标。

后喻文化为了传承和保护古老的观念和思想,一般倾向于强调知识积累和考试成绩,以此来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但是,这种教育目的可能会使教育者忽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阻碍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

显然,这样的教学目标与现代教育追求学生自主性、创新性和多样化的教育目标并不相符。

总之,后喻文化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观念以及教学目标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时使得老师们的教学思维受到了限制。

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通过多种方式和方式解决他们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兴趣、塑造他们的性格和独立思考能力。

这是一个教育者应有的责任和必须具备的素质。

后喻文化对教师教学的影响

后喻文化对教师教学的影响

后喻文化对教师教学的影响后喻文化是中国独特的一种文化,它主要指在文艺作品中通过演绎、婉转或象征等手法来表达主题思想、道德观念、情感感受等内涵,以此启发读者或听众的思考和理解。

作为教育工作者,了解和运用后喻文化对于教学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运用后喻文化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后喻文化不同于直接阐述一些概念和知识点,它通过挖掘更深层次的思想和情感,唤起学生的共鸣和思考,引发学习的欲望,从而增强学习效果。

例如,在语文课上,通过对课文中的比喻、隐喻等修辞手法进行解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力量和文学的魅力,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爱好。

其次,运用后喻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价值观念。

后喻文化强调的是内涵和情感,在表达主题思想、道德观念时,往往会涉及到人生、人性、生命等深刻而普遍的话题,这样的思想和情感能够引导学生构建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如,在历史课上通过对古代文化中的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进行讲述,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对于人生的智慧启示,从而形成健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最后,运用后喻文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造能力。

后喻文化中的隐喻、象征等手法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文化积累和语言运用能力。

通过研读后喻文化作品,学生能够了解到更为丰富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加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同时,后喻文化在表达思想、情感时往往是多样化、个性化的,这要求学生在理解和表达时具有想象和创造能力。

因此,通过开展后喻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增强他们的创意意识和创意能力。

总之,后喻文化作为中国独特的文化形式,在教育教学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运用后喻文化,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价值观念,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造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在教育实践中多加运用后喻文化,丰富教育教学的形式和内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为丰富的资源。

后喻文化对教师教学的影响

后喻文化对教师教学的影响

后喻文化对教师教学的影响后喻文化是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我国数千年的社会发展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在教育领域中,后喻文化也对教师的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后喻文化强调“喻”,即比喻、引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使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更好地表达抽象概念和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自己思考、探索,以达到更深层次的认知效果。

后喻文化的这种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实践中“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的教育理念有许多相通之处。

1. 以喻代繁,尽量简明扼要后喻文化的传统中强调简洁易懂,讲究以少言或不言而效果显著。

教师在教学中也同样应该尽力缩短讲解过程,直接表达重点内容,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2. 善用比喻,生动形象教学后喻文化中强调的是像事如理,以物述理。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类比、比喻、绘画等形式,抽象的知识通过具象的形式展现出来。

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

3. 引导思考,激发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后喻文化中强调的是启发性思维,教育很少主张“灌输式教育”,而是要教育学生如何思考、独立思考、自主创新。

为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探究式学习,让学生从存在的意义和过程中体验并发现事物的本质。

4. 古代经典融入现代教学后喻文化中传统的文学经典,如《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也包含了很多的教育内容,这些文学经典可以给现代教学一定的启示和辅助。

教师可以通过教授这些文化经典,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知识。

三、结语后喻文化中强调的启发性教育理念和古代经典,都可以给现代教育带来很大的启示和参考。

教师应该在自身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使得教学更符合学生的需求和认知特点,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更好地发展。

后喻文化时代,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挑战与对策

后喻文化时代,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挑战与对策

后喻文化时代,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挑战与对策摘要:本文从当前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后喻文化时代大学生的特征等方面来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遇到的困难,探讨高校教育解决措施及对策。

关键词:后喻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1985年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

按照这个定义,教育就是指一些人按一定意图去影响另外一些人的活动。

教育是人类社会一项源远流长的活动,它是随着人类社会活动行为而不断变迁,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及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也是日新月异,教育的实施方式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形式更是层出不穷:从原来的口口相传、由长辈教给晚辈,到现在的电视教育、网络教育、远程教育,都使得教育传播和接受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借助一定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对社会成员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影响,使他们的行为符合人类社会价值要求的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整个社会思想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的使命。

后喻文化时代的到来,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空前的挑战。

一、后喻文化时代家庭、社会、学校的新特点1.后喻文化视野下,家庭环境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聪明伶俐、思维活跃、才思敏捷、精力旺盛、兴趣广泛,加之家庭条件相对优越,并且长期受家长们宠爱,孩子从小基本没有遇到需要自己让步的情况,认为自己的说法和做法是最正确的、最权威的,从小强调个人角色的重要性,无论是在平时做事还是日常话语,都注重自我行为、自我言论,渴望有自主发言权和办事主动权。

他们凭借着对新生事物快捷、及时、全面地接受,对铺天盖地的网络语言灵活地应用:如“吓死宝宝了”、“老司机”、“套路”、“绿茶婊”、“心机婊”、“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等,他们在家庭生活中,话语权和行动权利相当之大。

后喻文化背景下幼儿教师角色新定位

后喻文化背景下幼儿教师角色新定位

作者: 李辉辉[1]
作者机构: [1]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出版物刊名: 教育观察
页码: 46-48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24期
主题词: 后喻文化;幼儿教师角色;教师发展
摘要:玛格丽特·米德将人类社会文化传递方式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后喻文化。

在后喻文化时代,传统的幼儿教师角色定位受到了挑战。

传统的幼儿教师角色主要包括知识的传递者、班级的管理者、环境的创设者、生活的照顾者。

这些角色定位具有以下特点: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师生关系不平等,师幼之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交流;轻视幼儿潜能,教学相长的观念淡薄。

在后喻文化时代,由于教师知识权威的消解,幼儿主体意识的增强,单向的教化模式受到冲击,幼儿教师的角色需重新定位,即由知识传授者变为知识建构者,由权威管理者变为"平等中的首席",由学者变为终身学习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后喻文化时代教师权威的迷失
作者:谢廷婷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中》2013年第12期
【摘要】当今社会是典型的后喻文化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教师权威面临新的挑战,教师权威的重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后喻文化的特点、教师权威的现状分析,提出了构建新型的教师权威。

【关键词】后喻文化教师权威消解重构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15-01
美国人类学家米德从文化传递的角度,对人类社会由古及今进行了划分: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

“前喻文化是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是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而后喻文化,则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

”[1]当今社会处于后喻文化时代,传统的知识传承方式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教师权威遭到消解,面临极大的挑战。

什么样的教师权威才能与时俱进、如何构建新型的教师权威,这些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悖论:传统教师权威的消解及影响
(一)传统教师权威的消解
我国自古以来都强调“师道尊严”。

在传统的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知识的占有者和传递者,社会赋予了教师绝对的权威和话语权,学生必须尊崇和接受。

但在后喻文化时代,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网络世界拓宽了学生知识获取的渠道,年轻的一代通过点击鼠标,就能接收到大量的新知识、新信息。

传统文化中处于受教育地位的后生晚辈也可能对其长辈充当教育者的角色,教师传统意义上的“知识权威”被极大的削弱。

在传统社会,教师是社会的代言人,拥有至高无上的道德权威。

现代社会,人们的民主、自由意识大大增强。

在网络时代中,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说,学生记,民主、自由的生活空间及互动学习模式成为后喻文化时代中人们追求的目标。

人们不再认同传统的教师权威,教师的道德权威好点法理权威也随之消解。

(二)教师权威消解的不利影响
1.教师权威的消解不利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传承和青少年的社会化需求
在信息泛滥、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中,涉世未深的年轻一代很容易迷失于眼花缭乱的世界之中,产生道德选择的困惑。

网络生活模糊了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带来了无数潜在的危险。

同时,青少年接受社会化的需求还需通过在学校以教师作为教育媒介来实施的。

因此,教师权威
的消解,使得教师作为价值观传递者和社会的教化者的角色不再被认同,影响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传承和青少年的社会化需求。

2.教师权威的消解不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现代教育的目标,不仅是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如果教师权威不存在,教师就无法维持正常的课堂教学工作,很难就学生人格的塑造施加影响,难以达到教育目的。

由此可见,教师权威的消解既是后喻文化时代的要求,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又与文明进步所要求的目标相背,这一现实的困惑摆在了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面前。

二、博弈:弱化或强化,教师权威的现实困惑
(一)弱化教师权威
随着时代的进步、民主的发展,催生了许多新的弱化教师权威的理论。

杜威的“儿童中心主义”,以受教育者为中心,要求对教师权威的弱化。

卢梭的“自然主义”对教师的作用都进行了相当程度的弱化。

建构主义以认识论为出发点,打破了教师的绝对权威。

交往理论和对话理论从人际关系出发提出教师与学生要平等对话,在相互探讨和共同行动中形成共识。

这些理论一诞生,就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带着弱化教师权威的天然倾向,并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强化教师权威
教师权威的颠覆带来的消极影响极其明显,师生间丧失了理解和信任。

许多学者正是意识到由此带来的诸多问题,因此一再强调教师权威的重要性。

伦敦大学莱昂内尔·埃尔文曾提出“反对古老的权威主义的斗争已使我们忽视了教师必须发挥积极作用”,“我们的问题不是对青年的指导太多了,而是太少了,这一点是带有关键性的”。

[2]可见,教师权威是教育中的必要前提,教师是教育这一权威活动的具体执行者。

教师权威的现实悖论使得教师权威处于两难的境地,游走于弱化和强化之间,在相互斗争中此消彼长。

究竟是要弱化还是强化,现实的困惑需要我们奋力突围。

三、重构:构建新型教师权威
(一)重塑教师的个人权威
1.重塑教师的感召权威
真正的权威来源于内在的精神力量,如果没有内在精神力量的支撑,一切权威只能是霸权。

新型教师权威首先要重塑教师的感召权威。

“身正为范”,只有教师坚守住自己的道德阵
地,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成为表率,才能为树立教师的感召权威奠定基础。

教师还应注重在人格魅力上征服学生的心,让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教师。

所谓的人格魅力来源于“爱”。

一是对工作的爱,全身心的投入,奉献全部热情,倾注全部心血。

二是对学生的爱,真正的关心学生,倾听他们的声音,融洽地交流,师生情感相互交融。

2.重树教师的知识权威
在现代教育中,教授学科知识仍是教师的重要任务。

丰富精深的学识,有助于树立教师的个人权威。

教师需加强自我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修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还要多加反思、研究和改进,成为教育技能的研究者。

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才能有助于树立教师的知识权威。

(二)改革完善教师的制度权威
我们应加快建立健全的教育法规,在教师权威被削弱时能保障教师的基本权利,又能在教师权威泛化时保障学生的基本权利。

首先要健全并落实教育法制法规,维护教师的合法权力,同时要改变过分集权化的现状,让教师认识到只有通过自己的知识、人格的展现才能真正赢得教师个人权威。

参考文献:
[1]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2]联台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6)
[3]戚万学.冲突与整合一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4]郑艳、吕京.后喻文化背景下中学教师权威消解与重构 [J].教学与管理,201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