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清式建筑做法名称
建筑初步 建筑基本知识
01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 原始社会建筑
《易·系辞》曰:“上古穴居而野处”
《韩非子·五蠹》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 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01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 原始社会建筑
新石器时代——(真正建筑的诞生)
半穴居—下部挖土型
西安半坡遗址1号方形大房子
唐代的砖石建筑
隋.唐 (581~618年)
西安的大雁塔砖石建造
赵州桥原名安济桥,俗 称大石桥,建于隋炀帝大 业年间(605-618年),至 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是 今天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 桥。石拱桥是用石块拼砌 成弯曲的拱作为桥身。
01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隋.唐 (581~618年)
历了五代十国的高度发展后,不再继承唐代的雄健深沉, 而是创造出来更为婉约秀美,造型多样的建筑;后历经辽 代、西夏、金代的交融贯通,使得后来的元代建筑具有一 种潦草豪放的建筑风格。
1.加强总体规划——纵轴收放:“三朝五门”; 2.唐长安——严整、有序; 3.建筑风格——雄健深沉,材料充分发挥,形式、结构完美结合; 4.高足家具引入,建筑体量加高、空间抬高; 5.砖木混合结构; 6.建筑理论:李诫《营造法式》
01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宋(960~1279年)
《营造法式》——北 宋于1103年颁发了由 李诫编修的我国第一 部有关建筑设计及技 术经验总结的完整巨 著。
《营造法式》是代表我国古 代建设科学与艺术巅峰状态的典 籍,记载着宋代建筑的制度、做 法、用工、图样等珍贵资料,对 研究中国建筑、理解其理念和精 神有着深远的意义。
北宋的东京汴梁 城,有皇城、内城、 外郭三重城墙,各有 护城河,城内没有封 闭的里坊,大街小巷 遍布店铺和勾栏,商 业活动极为发达。
清式营造则例-台基
结构框架
1.台基组成部分 1.台基台阶 2.台阶分类
台 基
2.须弥座
3.栏杆
一、台基台阶
一、台基台阶
1.台基组成部分: 踏跺:一级级的阶石 ,高宽比一般为1:2
砚窝石:踏跺的最 下一级,只略比地 面高出而与土衬石 平
Page 4
七曲山大庙文昌正殿前台基
一、台基台阶
垂带:踏跺两旁由台 基至地上斜置之石。
Page 14
二、须弥座
清式做法
二、须弥座
宋式做法
二、须弥座
清式“束腰” 部分,介于上 下枭混之间, 是一条细窄长 道,在之前却 是较大的主要 部分,可以说 是整个台基的 主体。
报恩寺华严殿须弥座
Page 17
二、须弥座
束腰处椀花结带: 椀花结带是由交错 缠绕的花草加上两 端的飘带组成的纹 样。
Page 18
二、须弥座
砖石砌筑的须弥座
七曲山大庙盘陀殿须 弥座
Page 19
二、须弥座
门口处有两狻猊。左为 雄,右为雌;雌狻猊带 着幼狻猊,雄狻猊足踏 一个穿绶带的圆宝。
“狻猊”为我国古老民间传 说之怪兽,为东海龙王之子, 排行第六,形异身壮,誉为 镇邪之神兽。 座下刻有卷草纹。
报恩寺山门前狻猊
象眼:台阶下三角形 部分。
平头土衬:踏跺象眼 之下,与砚窝石土衬 石平之石。
报恩寺天王殿前台基
Page 5
一、台基台阶
砖石砌台帮
阶条石:台基四周上 面的石块。
土衬石:在台基露明 部分的下面平行着垫 一层石板。
Page 6
报恩寺山门台基
一、台基台阶
陡板石台帮
陡板:阶条石 以下,左右角 柱之间的部分
清式建筑的做法,台基,墙壁,屋顶瓦作,壁画
正吻
垂兽
骑 套 凤 神海 狻押 獬 斗 行 兽 仙龙 凤 狮 马马 猊鱼 豸 牛 什 人
筒瓦
勾头
4.彩画
• 1.彩画主要作战梁枋上。 • 2.主要色彩和内容在大额枋和小额枋以及相邻开间上是间 隔变化的。 • 3.主要分为3种,旋子彩画、和玺彩画和苏式彩画。
和玺彩画
旋子彩画
箍 头
藻 头
枋心
纲 要
(4)台基&台阶 (5)墙壁 (6)屋顶瓦作 (7)彩画
台基
1. 2. 3. 4. 5. 6. 7. 作用 防水避潮 稳固基础 调适构图 扩大体量 调度空间 等级标志 独立建坛
做法
1.先按照柱子的位置用砖砌磉礅 2.磉墩上放上柱顶石 3.然后磉墩之间砌成与之同高的砖墙(即为基墙) 4.即可将其分为若干方格 5.填满土,夯实后在上面墁砖。 (注:拦土即为安放门窗的基墙)
礓礤(慢道)
是以砖石露棱侧砌的斜坡道,可以防滑,一般用 于室外. 在坡度较大的地段上,一般纵坡超过15%时,本应 设台阶,但是为了能通行车辆,将斜面做成锯齿形 坡道,称为礓礤。
须弥座台基
按材料分类
1.木制须弥座 2.石制须弥座 3.铜制须弥座
墙壁
博风
挑檐石
腰线石
裙肩
角柱石
排山勾滴
戗檐花砖
屋顶瓦作
苏式彩画
檩 垫
枋
官式苏画
大致图式
台阶
台阶
I. 根据部位丌同可分为: 正阶踏跺 垂手踏跺 抄手踏跺 II. 根据做法丌同可分为: 垂带踏跺 带“御路” —高等次 丌带“御路”—中等次 如意踏跺 —低等次 礓礤 —一般用于推车
御路
御路又被称为龙升或螭陛,原为古代中国宫殿建筑形制,是位于宫 殿中轴线上台基不地坪以及两侧阶梯间的坡道;在封建时代只有皇 帝才能使用,但皇帝进出宫殿多以乘舆代步,轿夫行走于台阶,于 是多将御路雕刻成祥云腾龙图案,以示皇帝为真命天子之意。御路 后来亦为寺庙(和孔庙)所沿用。
建筑初步复习资料
昂:如翘之向一端加长斜垂。
翘:曲木如弓,与枋垂直,与栱相似。
升:立方块上开横向口 位于栱头之上。
栱:曲木如弓,与枋平行
坐斗:斗之特殊型,全欑斗栱最下的座托
(3) 斗栱的出踩
“一斗三升”里外各加一层栱,就增加了一段支承距离,叫做出踩。
三、 装饰
(2) 悬山顶:结构与硬山顶大致相同,只是所有的檩子都伸出山墙以外,檩头上钉搏风板。
(3) 庑殿顶:即四坡顶,它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前后坡的构架和两坡顶一样,左右两坡也有同样的梁架
檩枋,而且檩子和前后坡的檩子等高。
(4) 歇山顶:歇山顶可以看作悬山顶和庑殿顶的结合。
5 檐角起翘和出翘
中国古代建筑屋檐的转角处,不是一条水平的直线,二是四角微微翘起,叫做起翘。
四、 建筑装饰及色彩的特征
我国古代建筑上的装饰细部大部分都是梁枋、斗拱、檩椽等结构构件进过艺术加工而发挥其装饰作用。
吻兽、斗拱、卷杀、瓦当、滴水、搏风、墀头、雀替、彩画、匾额、门簪、门钉、棂格。
色彩的使用也是我国古代建筑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使用强烈的色彩而又得到完美的效果,黄色琉璃瓦顶、朱红色屋身、白色石台基、檐下蓝绿色,各部分轮廓鲜明。
3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打破由教会统治千年的哥特式建筑,并继承和发展了古典柱式。各种拱顶、券廊、柱式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构图的主要手段。
4 古典主义
在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政权取得成功的最初年代,欧洲和美洲相续由政府兴起希腊和罗马复兴的建筑浪潮
第二节 西方古典柱式
柱式是西方古典建筑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了解西方故建筑艺术造型的特点先从柱式入手。
二、 建筑结构的特征
16清式建筑做法电子版本
6、举架与举折
举折的做法
举折是以前后撩檐檩之间的水平距离为总进深B, 在前后撩檐枋上皮的连线中点举起1/3~1/4总进深作为 脊檩上皮的高度,叫做举高H。第一步将脊檩上皮与了 檐枋上皮连一直线,自脊檩而下,第二檩缝折下H/10, 得上平檩上皮位置。第二步将上平檩上皮与撩檐枋上 皮连直线,第二檩缝依前法折下H/20,第三檩依前法 折下H/40,依此类推。
减柱法:减少部分内柱的做法,见于辽、金元代; 移柱法:将若干内柱移位做法,见于辽、金元代;
紫禁城乾清宫南立面
七檩或六檩小式建筑 ——明间面阔:柱高=10:8
柱高:柱径=11:1
带斗栱的大式建筑 ——檐柱柱高为70斗口(包括平板枋和斗栱)
檐柱柱径为6斗口(约1/10柱高)
2、 枋
额枋:柱上联络与承重的水平构件;(宋称阑额, 有时两根叠用,上面的称为阑额,下面的 称为由额)
平面决定开间尺寸 大式建筑首先根据建筑的类型来选择斗栱的大小(依斗口宽窄分十一等)和出跳的多 少。由于每攒斗栱宽度(即两攒斗栱中至中的距离)为十一斗口,斗栱挑出每跳为三 斗口,所以可以计算出建筑的各间面阔和断面进深。
十一斗口
三斗口
一等斗口 二等斗口 三等斗口
未见实 例
四等斗口 五等斗口
用于城 楼
平板枋:平置于阑额之上,用于承托斗栱的构件; (宋称普拍枋)
雀替:置于梁、枋下与柱相交的短木,可以缩短 梁枋的净跨距离;(宋称绰幕枋)
清式五踩单 翘单昂斗栱
3、 梁
直梁和月梁:直梁是指梁正投影的上下两边线为两条平行 的直线。而月梁的梁肩呈弧线,梁底略向上凹,梁侧常做 成琴面,并饰雕刻,外观秀巧。 在抬梁式构架中,层叠而置,并向上逐层缩短的梁,与各 层瓜柱组成梁架。梁架中最下面的一根梁最长,叫做“大 柁”;“大柁”上面的一根梁叫“二柁”;再上面一根梁 叫“三柁”。在清代,各柁按本身所承檩(或桁)的总数 来称呼,分别叫做“几架梁”。如所承共有七檩,则称 “七架梁”,其上一层称“五架梁”,再上一层为“三架 梁”。这是因为从自大柁始,每向上升一架,则梁的两端 各收进一个步架。 宋代的梁称为“栿”,以每根栿本身所承椽chuán子的总数 来命名。因为一步架为一椽,所以,清之七架梁,宋称六 椽栿;清之五架梁,宋称四椽栿;清之三架梁宋称平梁。
清式建筑做法
挑尖梁
枋
枋为水平承重及联系构件,断面及尺度常相差较大。
1)额枋 转角处的大额枋称为搭角大额枋,因伸出柱外,所以较正身大额枋长一搭 角榫及霸王拳。 2)平板枋
平板枋与大额枋间用暗销连固。转角处出头,长与大额枋的霸王拳平齐 。又称坐斗枋。
依部位有大梁、抱头梁、角梁、抹角梁、递角梁、顺梁、扒梁、 采步金梁等。
1)大梁
其名称依梁上所承之檩数定。 如承九檩,称九架梁;承七檩,称七架 梁,如此类推。
长度为其上总步架长的和再加上 二个檩径。断面高、宽比按清工部《 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为10:8。 南方苏州地区建筑的大梁分为扁作和 圆作,断面尺寸按围长计算。
在面积较大的建筑中,室内底面往往不易平整,所以常在依柱网将地基划分 为若干区,砌以拦土墙,再填土夯实。 地面铺砖,称为墁地,可用条砖或方砖。铺时依柱中轴线向两侧砌放,但明 间中心线应对砖心或砖缝。讲究的用磨砖对缝,使砖缝极细。胶合料用细石 灰灰浆。 高级台基用须弥座,内填碎石及土,外包条石。一般只用一层,特殊隆重的可 用3层。 清代官式须弥座按比例分为51份,自上而下,由上枋(9份)、皮条线(1份)、 上枭(6份)、皮线条(1份)、束腰(8份)、皮条线(1份)、下枭(6份)、 皮条线(1份)、下枋(8份)、圭脚(10份)组成。 表面饰以卷草、莲瓣、联珠、如意头等。 一般用青灰石,高级的用白石雕成。
作用:
防侵蚀、防虫蛀 矿物颜料有很强的覆盖力、隔绝性。 矿物颜料中的石青、石绿是铜的化合物,有毒。 明清时的仓库、书库有采用“雄黄玉”彩画,雄 黄剧毒,可防蛀。 美化 辨等级
和玺彩画
用于主要宫殿,以龙为主要题材,有金龙和玺、龙凤和玺、龙草和玺、 金琢墨和玺;箍头、藻头、枋心、额垫板都画龙;用色,明间挑檐桁为青箍 头、青楞线、绿枋心;下面的大额枋与邻间的挑檐桁为绿箍头、绿楞线、青 枋心;即同一间的上下构件和相邻各间的同种构件青绿互换。
清式古建筑木作名词
清式古建筑木作名词明间:建筑物居中的开间。
梢间:建筑物两端头的开间。
次间:建筑物明间和开间之间的开间。
如有多次间可分为一次间、二次间、三次间等。
檐面:平面呈矩形的建筑物,短边方向称山面。
面阔:又称面宽,建筑物面宽方向相邻两柱间的轴线距离。
通面阔:建筑物两尽端柱间轴线距离。
进深:垂直于建筑物面宽方向的平面尺寸称为进深。
通进深:建筑物侧面(进深方向)两尽端柱间的轴线尺寸。
柱高:木柱从台明上皮至柱头的高度。
明清建筑中所指柱高通常指檐柱高。
在带斗拱的清式建筑中,柱高包含斗拱及平板枋之高。
柱径:柱子根部的直径(若为方柱则指柱根部的看面尺寸)。
步架:相邻两檩间轴线的水平距离。
举高:相邻两檩轴心的垂直距离。
举架:坡屋顶屋面的相邻两檩,上面一檩比下面一檩抬起的高度。
上出:建筑物檐口自檐柱轴线相外挑出的水平长度。
带斗拱的建筑,上出是由斗拱出踩和檐椽飞椽挑出两部分组成。
下出台明:(台基露出的地面部分)由檐柱中线向外延展出的部分称台明出沿,又称下出。
出水:建筑物的上檐出又称出水。
回水:建筑物的上出大于下出,上出与下出之差称为回水。
收分:中国清代建筑柱子直径下大上小,以柱根部分直径为基数,按柱高的1/100或一定比例减小柱径,称为收分。
侧脚:柱头位置不动,柱脚按一定尺度向外侧移出,造成柱头略向内侧斜,称为侧脚。
清代建筑仅檐柱有侧脚,明代以前建筑里圈柱也有侧脚。
柱侧脚有利于建筑物稳定。
斗口:斗拱最下层的坐斗(大斗)面宽方向的刻口称斗口。
在清式建筑体系中,斗口是最基本的建筑模数之一,凡带斗拱的建筑,所有的构件、部位均与斗口有倍分关系。
硬山建筑:屋面既有前后两坡,两侧山墙与屋面相交,并与檩木梁架全部封砌在山墙内的建筑,称为硬山建筑。
悬山建筑:屋面有前后两坡,屋面两端悬挑于山墙或山面梁架之间的建筑,称为悬山式建筑。
悬山又称挑山。
庑殿建筑:屋面有四坡并有正脊的建筑称庑殿建筑,庑殿又称四阿殿、五脊殿,是古建筑屋顶的最高型制。
歇山建筑:由悬山屋顶和庑殿屋顶组合形成的一种屋顶形式。
清式建筑做法 PPT
( 八) 柱
主要垂直承重构件,屋面荷载 自上而下经此传至基础。根据 部位可以分为檐柱、中柱、金 柱、山柱、角柱等等; 清代的檐柱、金柱、中柱等的 断面大多为圆形,柱体平直,仅 在上端作圆角小卷杀(约为柱 径的3/100);
檐柱
中柱
金柱
山柱
角柱
檐柱
( 九) 梁
建筑中的水平受力构 件,常支承于二柱顶端 或其他梁枋上.依部位 有大梁、抱头梁等;
大梁(大柁):大小、 长短常依梁上所承的檩 数为准,如承九檩为九 架梁,依此类推。 抱头梁(挑尖梁) 角梁
■抬梁式构架的常见梁架形式
■抬梁式与穿斗式的互补
第一层次交融:正贴式、 边贴式分别用两种构架
第二层次交融:在穿斗式正 贴中,渗入局部抬梁做法
(十)斗栱
清式五踩单 翘单昂斗栱
清式五踩单 翘单昂斗栱
第一节、大木作
一、概说
大木是指木构架建筑中的主要承重部分,如柱、 梁、枋、檩、斗栱等; 清式大木做法可分为大木大式和大木小式两 类;
大木大式建筑有时又称为殿式建筑,一般用于 宫殿、官署、庙宇、府邸中的主要殿堂;面 阔可自5间多至11间,进深可多至11檩;可使 用周围廊、单檐、重檐的庑殿、歇山屋顶、 筒瓦或琉璃瓦屋面、兽吻和斗栱;建筑尺度 以斗口作为衡量的标准; 大木小式建筑用于上述建筑的次要房屋和一 般民居;面阔3间至5间,通进深不多于7檩,大 梁以5架为限;只用单檐悬山和硬山及以下屋 顶,不用琉璃瓦和斗栱;建筑尺度依明间面阔 及檐柱径为标准;
嫩戗发戗(p287)
■屋顶上的瓦件
一、屋面瓦件: 板瓦 筒瓦 勾头 滴水 二、屋脊瓦件:分段烧制 三、吻兽: 正吻、垂兽、戗兽、仙 人、走兽
■正吻的演变
正吻是用来保护 固定正脊两端木 栓的构件; 鸱吻 龙吻
清式建筑做法名称
四、台基、台阶
须弥座是带有雕刻线脚的石台基,多用在较大和较重要的建筑,各部 组成的名称如下:
五、墙壁
墙壁不承重。有“墙倒屋不塌”的说法。
山墙
檐墙
六、屋顶瓦作
屋顶瓦作分为大式、小式;大式有筒瓦骑缝, 脊上有吻兽等,小式无吻兽。 屋脊是不同坡面的交界,作用在于防漏,上有 各种装饰。
故宫交泰殿格扇。
1、门窗
故宫 宁寿 宫西 庑门 窗
1、门窗
云南 大理 白族 住宅 格扇
1、门窗
1、门窗
2、大门
色彩浓烈
3、罩
罩是分隔室内空间的装修,就是在柱子之间做上各种形式的木花格 或雕刻,使得两边的空间又连通又分割,常用于较大的住宅或厅堂。
3、罩
3、罩
4、天花
相当于现代建筑中的吊顶或顶棚。传统的宫殿庙宇等大型建筑为了 不露出建筑的梁架,常常运用天花。
第三节 清式建筑做法名称
一、平面
二、木构架
三、装修
四、台基、台阶
五、墙壁 六、屋顶瓦作 七、彩画
返回主页
一、平面
1、单体建 筑的平面
建筑物的平面形 式一般都是长方 形。度量长的一 面称面阔,短 的一面称进深。 木构架结构的柱 子是平面上的重 要因素,四根柱 子围成的面积称 为间。
中国古典单体 建筑大部分采 用长方形平面
平面形式除了长方形外,还有正方形、圆形、十字形等,庭院建筑中还 有六角形、八角形、扇面形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以满足观赏和休息的要 求。
2、群体建筑的平面:
在建筑群体布置中,主要的建筑物多居中、向南,称为正殿或正房, 两侧可加套间称耳房,正殿、正房前左右对立着的称为配殿或厢房, 四座建筑围成一个院子叫四合院。
第四讲:清代官式建筑大木之三
PART3:门的种类与做法 • 隔扇门
PART4:窗的种类与做法 • 隔扇窗
PART4:窗的种类与做法 • 隔扇窗
PART4:窗的种类与做法 • 支摘窗
PART5:内檐装修
• 隔断和通道
1,隔断板墙 2,隔断板墙+真假门 3,群墙槛窗
• 封闭式装修
碧纱橱
• 半封闭式装修
1,圆光/瓶形/八方门 2,天然罩 3,落地罩 4,栏杆罩
3,地方做法和其他
• 连檐、望板的做法
1,基本做法 2,基本尺度:顺望板—椽径1/3定厚
小连檐—望板3/2,宽同椽径 连檐—高厚与檐椽径寸同
看图
PART2:装修与大木结构的连接
PART3:门的种类与做法
• 实榻门 • 撒带门
PART3:门的种类与做法 • 攒边门 • 屏门
PART3:门的种类与做法
第四讲:清代官式建筑木作做法三
PART1:椽望做法
• 补充说说“弹线”
• 椽子、飞子的排列与衔接
1,基本做法:椽子,椽椀,飞子,闸档板 2,基本尺度:椽径—桁条10/椽径3.5
椽椀,椽中板—椽径4/3高,1/3厚 飞子边长—椽径 闸档板—档+入槽每寸一分,椽径2/10厚 里口—椽径+望板3/2,厚同椽径
• 通透式装修
1,几腿罩 2,飞罩
作业 & THANKS
选择一种《工程做法》中记载的结构形式,同学 应注意避免重复。其后完成以下作业:
• 调查一张古地方志书中的建筑/群舆图 • 按照比例关系,利用电脑绘制平、立、剖面图
一套,或建立三维模型; • 罗列清式做法中自己感觉疑惑的问题,并尝试
解答,撰写成500-1000字的文本。可致信: chang-liu@ • 在电子文件或打印图纸中写明所选结构名称、 卷册出处,参考文字,及学生个人信息
园林建筑中各工艺做法
举架的做法主要用于北方官式建筑中。
为包管雨雪的排泄,规定各种大小建筑的檐步架都是五举〔即步架举高和步架长度之比等于5:10〕,飞椽为三五举,其余各步架之间的举高,取决于房屋的大小和檩数的多少。
城楼或亭子的脊步架,其坡度需酌情增陡,可达九五举乃至十举以上。
清式建筑屋顶举架提栈的做法主要用于南方民间建筑。
提栈的方法与举架底子不异,也是从檐檩推算至脊檩,只是用词和坡度换算系数不同。
檐部提栈的起算系数一般等于界深的1/10,然后考虑房屋的檩数,依次递增每进一界的提栈系数。
提栈系数可以自三算半〔即0.35〕、四算、四算半、五算以至九算、十算(称对算)。
提栈高度等于界深乘以各柱的提栈系数。
如民房深六界,界深4尺时,第一界用四算,第二界用四算半,第三界用五算。
界数多时,先确定其起算系数和脊桁提栈,据此绘出建筑的侧样,酌情确定各柱的提栈系数,进而选定优美的屋面曲线举架中国传统建筑确定屋顶曲面曲度的方法。
这种建筑在梁架层叠加高时,用举架方法使屋顶的坡度越往上越陡,从而呈凹曲面,以利于屋面排水和檐下采光,这样形成中国古代建筑独有的风貌。
这种方法在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称为举架,在宋营造法度中名为举折,在记述江南建筑做法的营造法源中谓之提栈。
举架、举折、提栈的作用和目的不异,只是由于时代或地域的不同,具体做法略有差别。
额中国古代木构架房屋顶用在柱列上的联系构件,承托斗拱和横向的梁架,用以增强柱网的不变。
额在汉至唐时期称楣。
隋以前的楣多压在柱顶上,承托斗拱和梁。
隋唐时,楣开始用在柱头之间,插入柱身,并分上下2层,称为重楣。
宋营造法度称上层楣为阑额,下层楣为由额,阑额以上又平放一厚木板,称普拍枋;而称隋以前压在柱头上的旧做法为檐额。
阑额、檐额用于内柱上的称屋内额。
清式称阑额、由额、普拍枋为大额枋、小额枋和平板佛光寺文殊殿纵架枋,有时在大额枋或小额枋下加垫托的雀替,以加强柱和枋之间的联系(见大木作)。
营造法度规定檐额两端要伸出柱头外,下面用形如长拱的绰幕枋承托。
清式营造则例
清式营造则例清式营造则例是中国古代建筑设计与施工的重要规范,它规定了全部木制构件的尺寸和比例。
其主要内容如下:大木作一、无梁殿殿身:有木建筑结构的房屋称“殿”,殿字的解释就是大屋子,即大木作中厅堂以上的部分。
《清式营造则例》将宫殿、坛庙等最主要的大木作称为“大木作”。
对大木作的基本要求是保证屋顶在满足正常使用功能和安全性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轻木材的自重;并满足殿身结构的需要,同时也要注意室内空间的丰富变化,表现出雄伟的气势。
《清式营造则例》中的“造作法则”和“做法则例”是关于大木作的主要设计依据。
清式营造则例对大木作设计有明确的规定,在大木作设计时应严格遵守这些规定,保证设计质量,达到预期效果。
内部梁架:殿身的脊檩间不设内金柱,称为“通天柱”。
殿身中央设通长的穿过大木作的中柱,在殿身左右金柱之间或殿身檐下枋檩的额垫板之下设穿枋。
由穿枋和山面金桁架共同承托屋顶重量。
穿枋的铺作方法,与一般铺作基本相同。
采用一檩三椽,落架做法。
三架椽屋较通常的梁架多用四架椽的屋架。
正心间金柱不在殿身上端,而在其两侧设垂莲柱,承受外部荷载。
由于采用抬梁式,形成叉手。
在中柱间设内金柱,承受脊檩以下的各檩重量。
脊檩下设山墙枋,是稳定殿身的主要构件。
垂莲柱和金柱均可作为装饰构件。
圆光:正心间前后檐所用的两层楼板,一般取上下三叠(也有四叠),上层中间叠放在次间位置,将房间分隔成两个部分,下层中间叠放在进深中间位置,上下层之间用草架固定。
除了上层中间叠加之外,下层中间叠也往往是花样叠法的组成部分。
这种做法在江南地区很盛行。
江南水乡民居的门窗,有用博风板封闭的,也有用板壁、斗栱罩合的。
板壁、斗栱不但对内檐起着支撑作用,而且还增加了内檐的采光效果。
1梁,四檩条。
2檩条,四椽。
3檩条,五檩。
4桁,两椽。
5金桁,四椽。
6草桁,单椽。
7草架,三椽。
8飞椽,两椽。
9斗拱,昂嘴直接架在四椽栿上。
10六椽栿,四椽袱的交接处。
11后金柱,跨度与金柱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藻井
5、藻井
5、藻井
5、藻井
四、台基、台阶 台基、
台基是全部建筑物的基础,其构造是四面砖墙、里面添土、上面墁砖 的台子。具体组成要素如下图:
四、台基、台阶 台基、
须弥座是带有雕刻线脚的石台基,多用在较大和较重要的建筑,各部 组成的名称如下:
五、墙壁
墙壁不承重。有“墙倒屋不塌”的说法。
2) 斗拱的构件组成
三、装修 1、门窗
安装于建筑物金柱或 檐柱间分隔室内外的 带格心的门。 由抹头、边挺、格心、 裙板、绦环板等组成
故宫交泰殿格扇。
1、门窗
故宫 宁寿 宫西 庑门 窗
1、门窗
云南 大理 白族 住宅 格扇
1、门窗
1、门窗
2、大门
色彩浓烈
3、 罩
罩是分隔室内空间的装修,就是在柱子之间做上各种形式的木花格 或雕刻,使得两边的空间又连通又分割,常用于较大的住宅或厅堂。
3、 罩
3、 罩
4、天花
相当于现代建筑中的吊顶或顶棚。传统的宫殿庙宇等大型建筑为了 不露出建筑的梁架,常常运用天花。 平棊:大的 方木格网上 置板,并遍 施彩画的一 种天花。
4、天花
平棊
4、天花
平闇: 指平棊 天花中 格小而 不施彩 画者的 成为。
5、藻井
藻井用在最 尊贵的建筑 的天花上, 如宫殿的宝 座或寺庙的 佛像上。 形状多样, 有方形、圆 形等。
平面形式除了长方形外,还有正方形、圆形、十字形等,庭院建筑中还 有六角形、八角形、扇面形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以满足观赏和休息的要 求。
2、群体建筑的平面: 、群体建筑的平面:
在建筑群体布置中,主要的建筑物多居中、向南,称为正殿或正房, 两侧可加套间称耳房,正殿、正房前左右对立着的称为配殿或厢房, 四座建筑围成一个院子叫四合院。
2) 斗拱的构件组成
2) 斗拱的构件组成
2) 斗拱的构件组成
2) 斗拱的构件组成
2) 斗拱的构件组成
2) 斗拱的构件组成
2) 斗拱的构件组成
2) 斗拱的构件组成
2) 斗拱的构件组成
2) 斗拱的构件组成
2) 斗拱的构件组成
2) 斗拱的构件组成
2) 斗拱的构件组成
2) 斗拱的构件组成
起翘: 起翘:中国古代建筑
屋檐的转角处,不是一 条水平的直线,而是四 角微微翘起,叫做起翘。
檐角起翘和出翘
起翘及 出翘
檐角起翘和出翘
起翘及出翘
檐角起翘和 出翘
6、斗拱 1) 斗拱的作用与类型
斗拱是中国古代较大的建筑上柱子与屋顶之间的过渡部分,具有结 构、装饰等作用。清代根据位置的不同分为柱头科,平身科、角科。
4、不同形式的屋顶做法 庑殿顶: 庑殿顶:前后坡的构架与两坡顶一样,左右两坡也有同样的梁架檩枋。
歇山顶:前歇山顶可以看作是悬山顶与庑殿顶的结合。构架上的差 歇山顶:
别,主要在山花与山坡屋面的交接上。
5、檐角起翘和出翘 出翘:屋顶的平面不 出翘:
是绝对的长方形,而是 在四角有向外伸出的曲 线,叫做出翘。
枋心
七、彩画 清苏式彩画
箍头多用连珠、回文、万字图案等,枋心常绘历史人 物故事,山水故事,博古器物等。多用于园林、住宅。
箍头
藻头
枋心
平身科 柱头科
柱头 科
柱头科、平身科、角科实物
2) 斗拱的构件组成
2) 斗拱的构件组成
2) 斗拱的构件组成
2) 斗拱的构件组成
清称正心瓜拱
2) 斗拱的构件组成
2) 斗拱的构件组成
2) 斗拱的构件组成
清称正心万拱
2) 斗拱的构件组成
2) 斗拱的构件组成
2) 斗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构件组成
清称厢拱
第三节 清式建筑做法名称
一、平面 二、木构架 三、装修 四、台基、台阶 五、墙壁 六、屋顶瓦作 七、彩画
返回主页
一、平面 1、单体建 、 筑的平面
建筑物的平面形 式一般都是长方 形。度量长的一 面称面阔,短 的一面称进深。 木构架结构的柱 子是平面上的重 要因素,四根柱 子围成的面积称 为间。
中国古典单体 建筑大部分采 用长方形平面
二、木构架 1、 柱
檐柱:檐下最外一列的
柱。
金柱:檐柱以内的柱。 山柱:山墙正中一直到
屋脊的柱。
中柱:在纵中线上、不
在山墙内的,上面顶着 屋脊的柱。
童柱:立在梁上,下不
着地,作用与柱相同的 柱,也称瓜柱。
2、间架
间架是木构架的基本构成单位。 间架由下而上的构成顺序及各部分名称见下图。
3、举架
举架是屋顶坡面曲线的 做法。清代建筑的檩子 水平距离相同,而高度 则根据一定做法,逐层 加高。因此屋面成为一 条越往上越陡的曲线。
山墙 檐墙
六、屋顶瓦作
屋顶瓦作分为大式、小式;大式有筒瓦骑缝, 脊上有吻兽等,小式无吻兽。 屋脊是不同坡面的交界,作用在于防漏,上有 各种装饰。
七、彩画
清和玺彩画 在箍头处用有坐龙的盒子,藻头用齿形衍眼及
降龙,枋心用行龙。等级最高。 箍头 藻头 枋心
七、彩画
清旋子彩画
在藻头内使用了带卷涡纹的花瓣,即所谓的旋子, 在等级上仅次于和玺彩画。 藻头 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