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农村合作组织制度的探讨

合集下载

农业现代化的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建设

农业现代化的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建设

农业现代化的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当前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而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建设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下面将从农村合作组织的概念、意义、建设模式、优势、挑战和前景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概念新型农村合作组织是指由农民自愿组成的、依法成立的经济组织,具有法人资格,实行股份制或合作制经营,成员共同出资、共同劳动、共同管理、共同分享收益的一种形式。

二、意义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建设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促进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三、建设模式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建设模式可以分为农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多种形式,不同类型的农村合作组织适应不同农业产业和地区发展的需要。

四、优势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具有规模经营能力强、资源整合效益高、风险分担能力强、技术创新能力强、服务农民能力强等优势,有助于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五、挑战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在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土地规划、人员管理、资金筹集、市场开拓等诸多挑战,需要在政策支持、管理规范、经营创新等方面持续加强。

六、前景随着国家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视和支持,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建设将逐步得到推广和深化,有望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和推动力。

七、发展路径为促进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培训和指导,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创新组织模式和经营机制,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八、农民参与农民是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主体和基础,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参与组织建设和经营管理,使之成为自己利益的维护者和创造者。

九、政府支持政府是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和保障者,应当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必要资金支持和服务保障,为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十、产业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在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整合资源、开发市场、提高技术水平、实现规模经营,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困境与出路:发展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思考

困境与出路:发展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思考

作社 ,其中包含土地股 份合作社 、资本型股 份合作社 、村 级 集体经济组织改制的股份合作社 。
农 村经济合作 组织 的有 效运行 需要一整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善 的运行机 制 。从 世界各 国的发展经验 看 ,由社 员大会 、理 事会 、监事
品 占农产 品总量的 8 %,合作 社提供的花 费 、石} 4 %, 血缘 、亲缘的界 限 ,按 照市场规律在更广 阔的空间联合生产 0 由占 4
合作社贷款 占贷款 总量 的 8 %。在 日本 ,市场销售的农产 品 和市场开拓 。 0
绝大部分是农协提供 , 中米面 占 9%,水果 占 8% , 其 5 0 家禽
( 三)社区合作社。社区合作社是行政村、村民小组范
立一 种互助合作关系 ,承认和尊 重社 员的产权 ,尊重家庭 经 围内全员参与 的合 作经济组织 。现实 中有 两大类 :一类是改 村小组)与经济联合社 ( 委员会) 村 ,它 营的独立性,并通过制度安排来保证其作为社员所有和民主 革后组建的经济社 ( 控制组织的基本性质 ,谋求社 员的利益共享 ,具有独 特制度 与村 民委 员会 实行两块牌子 、一 套班子 ,村 民自然参加 ,由
生 国际国 内大市场的对接 出现 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农 民进入 市 织 ;经营『专业协会应重新登记、更名为专业合作社 。由此可 经营 『 生 专业协会是具有过渡 『 生 质的专业合作社 。 场参与竞争的的难度越来越 大 ,农业的发展面 临前所 未有 的 以认为 ,
挑战。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能够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建
占 8%。[ 0 2 1
( 二)经 营性专业 协会 。专业协会有经营 陛和服务性的 区别 ,经营 眭专业协会 其实就是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的一个种

关于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探讨

关于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探讨

关于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探讨1. 引言1.1 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定义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是指由农民或农业生产者自愿组成的,共同进行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组织形式。

在这种组织形式下,农民或农业生产者共同出资、共同劳动、共同管理,共同享有经济效益。

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核心特点是成员自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和资源共享。

通过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农民或农业生产者可以有效地整合资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从而实现农民的增收致富。

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壮大起来的组织形式,是现代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在我国的发展日益活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将在我国农业经济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为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业竞争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1.2 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意义首先,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

通过组织农民共同生产、共同销售、共同购买农资等方式,可以实现规模化经营,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其次,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通过组织各种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协调,可以促进不同农产品的互补和协同发展,推动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提高农业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再次,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通过引导农民参与产业项目投资、劳务输出、旅游农业等多种经济活动,可以拓宽农民的收入来源,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总的来说,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意义在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目标、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其作用和意义将更加凸显和重要。

2. 正文2.1 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历史发展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农村合作运动。

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型农村合作组织

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型农村合作组织

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内容,而新型农村合作组织是乡村振兴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这个过程中,农村合作组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社会的进步。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型农村合作组织。

首先,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型农村合作组织需要有良好的组织架构和规范制度。

合作组织应该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明确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确保农民参与合作组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合作组织还应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包括内部管理规范、决策程序、财务制度等,以确保组织的运作效率和透明度。

其次,合作组织应注重培养和引进专业化人才。

乡村振兴发展需要农村合作组织具备一定的专业化能力,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政策环境。

因此,合作组织需要引进相关专业人才,提高组织的专业水平,同时要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和提升,不断提升整体的素质和竞争力。

再者,合作组织应该努力拓展市场渠道,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应该主动开拓市场,寻找更广阔的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可以通过建立合作社品牌、开发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开展市场营销等方式,拓展产品销售和市场份额。

此外,合作组织还应该注重技术创新和科技支持。

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依靠技术进步和科技支持,合作组织应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

同时,合作组织应鼓励农民参与技术创新,提高他们的农业生产水平和科学素养。

另外,合作组织还应该注重提升农民素质和文化水平。

农村发展需要有一支素质较高、文化水平较好的农民队伍,这对于乡村振兴至关重要。

合作组织可以通过开展农民文化教育、培训活动、提升农民技能素质等方式,提升农民的思想觉悟和文化素养,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此外,合作组织还应该关注乡村环境和生态保护。

现代农业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和生态为代价,合作组织应该积极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土地保护、生态修复等工作,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定义和地位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定义和地位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定义和地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定义和地位一、引言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指由农民自愿组成的、以经济活动为目的的组织。

它是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经济结构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探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定义和地位。

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定义1、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概念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指由农民自愿组织成立,依法独立存在,通过从事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为农民提供经济支持和公共服务的组织形式。

2、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种类和特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主要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等。

它们的特点是:由农民自愿参与,集中农民的资源和力量,增强农民的组织能力,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

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地位1、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地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基础。

它通过组织农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农产品流通等活动,推动农业向现代化、科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2、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农民增收中的地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通过集中资源、提高效益,为农民创造了增收的机会。

它可以通过共同经营、联合销售等方式,为农民提供更好的收入来源,推动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3、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地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具有重要地位。

它可以通过促进农业产业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式,引导资源向农业、农村经济转移,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有关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法律法规、相关政策文件、统计数据和调研报告等。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成立,由农民自愿组成,以开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合作为主要任务的经济组织。

2、农民合作社:依法成立,由农民自愿组成,以经营农副产品、提供农产品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为主要任务的经济组织。

3、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依法成立,通过与农民合作开展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等经济活动的企业和组织。

农村经济的农民合作社组织研究

农村经济的农民合作社组织研究

农村经济的农民合作社组织研究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民合作社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织形式,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就农民合作社的组织形式、运作模式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其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和影响。

一、农民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农民合作社是由一群农民自愿组成的、利益共享的经济组织。

其组织形式丰富多样,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农村经济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灵活的设计。

例如,有些地区的农民合作社以种植业为主,有些则以养殖业为主,还有的则将农业与农村旅游业相结合。

这种多样性使得农民合作社能够满足不同农民的需求,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多元化的经济发展。

二、农民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农民合作社通常以合作经营为基础,将个体农户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集体化经营的模式。

通过合作经营,农民可以共享资源和成果,增强了集体经济的实力和竞争力。

此外,农民合作社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生产或销售,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收入。

三、农民合作社的经营优势农民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和运作模式使得其具有一些独特的经营优势。

首先,农民合作社能够整合农村资源,提高利用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其次,农民合作社能够加强农民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推动技术创新和经验分享,提高整体经营水平。

此外,农民合作社还能够为农民提供一些公共服务,如农业技术培训、金融支持等,促进农民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四、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前景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前景广阔。

首先,政府要加大对农民合作社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其次,农民合作社要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此外,还要加强农民合作社之间的合作和联盟,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五、农民合作社面临的挑战虽然农民合作社发展前景广阔,但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农业生产资金和技术装备的不足是制约农民合作社发展的主要因素。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问题探析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问题探析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问题探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我国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具有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等多重作用。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我国农村地区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其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推广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也日益凸显。

随着合作社规模的扩大和业务范围的增加,其治理结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权利不明确、决策效率低下、内部监督机制弱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合作社的发展和稳定。

深入研究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问题,探讨其存在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问题探析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我国农业领域的重要组织形式,具有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制约了其健康发展。

深入解析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研究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问题,有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通过优化合作社治理结构,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农民增收。

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问题,可以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深入了解合作社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可以为政府部门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扶持政策提供依据,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福祉提升。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该结构的因素,并提出改进和发展方向的建议。

通过研究,旨在为加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结构,促进其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与管理路径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与管理路径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与管理路径一、背景介绍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与管理路径。

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分析通过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着组织规模小、发展水平不均衡、组织内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三、加强政策的支持与引导政府应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提供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措施,引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合作经济组织的认识与参与意愿。

四、加强组织建设与规范管理合作经济组织应加强内部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完善会员权益保护机制,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五、推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新兴领域的融合,提升组织的经营能力和效率。

六、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的领导干部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

同时,引进专业人才,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七、加强合作与交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应加强与其他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建立起与政府、金融机构、大型企业等的合作关系,拓宽发展渠道。

八、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应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加强党建工作,提高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

九、注重农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要注重传承和创新农村文化,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组织建设和产品销售中,提升组织的文化品位和社会影响力。

十、总结通过加强政策的支持与引导、加强组织建设与规范管理、推动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强合作与交流、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注重农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路径,可以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和提高管理水平,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总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与管理路径至关重要。

要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加强组织建设与规范管理,推动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强合作与交流,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注重农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努力。

浅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的发展进程

浅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的发展进程

浅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的发展进程摘要: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这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因此,正确认识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的组织形式及其特点,对于帮助提高农民收入、组建合作组织及实现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第二次飞跃”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村;合作經济;组织形式一、20世纪50年代以农业合作化为主的组织形式(一)第一阶段,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号召农民组织成仅带有某些社会主义萌芽的农业生产互助组1.农业合作化的最初过渡形式:互助组农业生产互助组,是我国农民在个体经济的基础上,为了解决劳力、耕畜、农具缺乏的困难,按照自愿互利原则组织起来的劳动互助组织。

从1949年10月至1953年,以办互助组为主。

1951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了第一次互助合作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

到1952年底,全国农业互助合作组织发展到830余万个,参加的农户达到全国总农户的40%。

2.农业生产互助组的特点从建国至1953年底,主要发展互助组,特点是保持生产资料私有制,收获完全归个人,在个体经营基础上实现集体劳动。

就其集体劳动这一点具有社会主义萌芽,因为它不改变农民土地私有制权,所以深受农民欢迎。

分为临时互助组,一般由三五家组成,是忙时互助闲时收,还有常年互助组是比较固定,有少量公共财产。

(二)第二阶段,在互助组的基础上,仍然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号召农民组织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带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农业合作化的决定性的过渡形式:初级社从1954年至1955年上半年,是初级社在全国普遍建立和发展的阶段。

1954年春,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9.5万个,参加农户达170万户。

4月中央农村工作部召开第二次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农村将相继出现一个社会主义革命高涨的局面。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探讨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探讨
群众的斋要。
( )缺乏有 效的筹资机制 。筹资工作是新型农村合作 1 医疗工作 的首要环节 ,是 启动新型 农村 合作 医疗工作 中最
困 难 的一 件 事 。导 致 筹 资 难 的 原 因 主 要 有 :一 是 由于 目前 很 多 地 方 财 政 仍 属 于 “ 饭 财 政 ” , 有 部 分 县 乡 镇 所 负担 吃
实行不 同的筹资标准 ,如对 收入较 高的人群征缴 自付保 险 金多 ,而 一般无稳 定收入 的人 口则缴 费较少 。三 是在农 民 筹资方面要简化手续 ,既要方便群众,又要严格规 范。 ( )进 一步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 。一是要科 2 学合理制 定筹资标准 和报销标 准 。以收定支 、量 入为 出、 逐步调整 、保障适度 是新 型农 村合作 医疗补偿标 准确定 的
高 。 目前 部 分 乡镇 特 别 是 欠 发 达 地 区 乡 镇 卫 生 院 医 疗 设 备
l 新型农村 合作 医疗 在运行 过程中面 临诸多 困难 .矛盾
和 问题
投入不足 ,药 品周转 资金短缺 ,加 各种原 因造 成的卫 生
员 素 质 偏 低 ,无 法 对 病 人 及 时 做 出 止确 的 诊 断 , 难 以满 足
法 。根 据 对 县 新 型 农 村 合 作 医 疗 各 级 医 院 住 院 费 用 统 计 情 况 分 析 , 一 些 医 疗 机 构 不 合 理 用 药 、不 合 理 检 查 的 问题 依
制定 医疗 基金补助 的起付线 、封顶 线等具体标 准 ,制定起
报 线 、封 顶 线 和 报 销 比例 标 准 ,既 要 防 止 资 金 沉 淀 ,又 要
防止资金 透支 。新 型合作 医疗 制度 的重 点是 以大病 统筹 为
基 本 原 则 。 立 足 于 减 轻 患 者 负 担 , 从 实 际 情 况 出 发 ,科 学

论对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的管理

论对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的管理

论对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的管理【摘要】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效的管理对其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从定义、管理机制、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管理难点等方面对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的管理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管理方法方面,提出了建议如强化规范管理、加强组织能力建设等,同时针对管理难点提出了解决对策。

文章强调管理对于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前景。

通过这些研究,可以更好地引领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

【关键词】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管理、管理机制、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管理难点、对策、重要性、展望、总结提要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民收入增加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组建各种形式的合作组织,以实现规模效益和资源整合。

这些新型经济合作组织不仅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产物,更是政府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的政策落实。

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管理问题,如组织规模不断扩大导致的管理困难、经营模式不够完善导致的效益不佳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和稳定运行。

对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的管理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模式,提出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建议,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的定义、管理机制、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以及管理难点和对策等方面展开探讨,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2 问题陈述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管理问题和挑战。

这些问题包括组织结构不够完善,决策机制不够规范,管理模式不够科学等。

如何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有效地管理和运营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成为摆在相关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的管理问题也直接影响着组织的发展和壮大,关系着农民的利益和权益。

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着重要 的作 用 。我们要 重新 审视农 民合作 经济组 织 发展 的 问题 和成 因 , 以使 其 沿着健 康 的轨 道快 速发
展。 关 键词 : 民合作经 济组织 ; 农 问题 ; 因 成 1 中国农 民合作经 济组织发 展 中存 在 的问题
目前 的农 民合 作 经 济 组织 还 处 于发 展 的初 级 阶段 , 织 的规模 较小 , 射 能力 差 , 般 只有 几 十 组 辐 一 个会 员 , 民参加 合作 经 济组 织 的 比例很 低 。就 国 农 外情 况 来 说 , 越是 农 业 发 达 的 国家 , 民加 入 合作 农 经济 组织 的 比例越 高 。美 国每个 农 户平 均参 加 26 . 个合 作 社 , 国 、 兰 9%以上 的农 民加 入 了农 业 法 荷 0
目前 , 中国农 民合作 经 济组 织 的发 展并 不尽 如 人意 , 还存在 着许多 的问题 。既有宏观 的问题 , 也有 微观 的 问题 ; 既有 抽象 的 问题 , 有 具体 的 问题 ; 也 既
有外部 的问题 , 也有 内部 的问题 。
1 . 1总体 的发展 水平低
从 生产 力 和生 产关 系 的角度 来 说 , 现在 的农 民 合作 经济 组织滞 后于生 产力 的发展 水平 。从实行 家 庭 联 产 承包 责 任 制 以来 , 过 三 十年 的发展 , 村 经 农
i髓 矗 I I
巾 国 农 民 合 作 经 济 组 织 发 展 巾
存 在 昀 问 题 及 成 因 分 析
保 定职业技 术学 院 0 1 0 马玉卿 王玉 荣 7 0 0

要 : 经济发展 步入 以 工补 农 阶段 后 ,三 在 “
运行成本和交易费用 , 大大降低 了农 民合作经济组 织 的功效 ; 从纵 向角度看 , 民合作经济组织没有 农 层级和隶属关系, 在市场谈判 中, 力量分散 , 谈判能 力差 , 而 在竞 争 中处于 不利 地 位 。 由于缺 乏联 系 从

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毕业论文

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毕业论文

学年论文题目: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其对策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意。

作者签名:日期: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

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

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容。

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日期: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与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

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5.装订顺序1)设计(论文)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3)其它目录摘要 (3)关键词 (3)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概述 (4)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 (5)三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其对策 (6)(一)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 (6)(二) 解决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问题的对策 (8)总之 (9)参考文献 (10)摘要:完善的农村医疗保险体系对于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和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

农村工作的农民合作组织管理

农村工作的农民合作组织管理

农村工作的农民合作组织管理农村工作的农民合作组织管理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农村合作组织作为解决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困境的有效途径,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农民合作组织的建立、组织管理体制、经营管理、市场开拓、资金管理、农技培训、社会服务、政策支持、监督机制和发展前景等十个方面探讨农村工作的农民合作组织管理。

一、农民合作组织的建立农民合作组织的建立是农村工作的基础。

农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广泛存在。

在建立过程中,应注重组织公平合理,加强农民组织和管理层的沟通与协作,确保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具有良好的基础。

二、组织管理体制农村工作的农民合作组织应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包括领导机构、中层机构和基层组织。

领导机构要负责制定发展战略、决策农村工作的重要问题;中层机构要负责协调管理、执行决策;基层组织要负责组织农民的基本经营活动。

三、经营管理农民合作组织应注重经营管理,包括规范经营行为、提高经营能力、推进现代农业管理等。

要完善农产品生产流程,加强农产品质量控制,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四、市场开拓农村工作的农民合作组织要注重市场开拓,在产销衔接上实现良好的对接。

通过建立农产品销售网络,打开市场渠道,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五、资金管理农民合作组织的资金管理要科学合理,注重资金的收入和支出、使用和监管。

要达到资金的最大化利用和保值增值,同时合理分配利益,确保农民的利益得到维护。

六、农技培训农村工作的农民合作组织要重视农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

通过开展培训班、示范田等形式,提升农民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七、社会服务农民合作组织要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为农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可以成立专门的服务机构,为农民提供法律咨询、技术支持、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服务。

八、政策支持农民合作组织要得到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倡导。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为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优惠政策。

浅议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内部环境控制制度

浅议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内部环境控制制度

二 、现 阶 段 农 民 专 业 合 作 社 在 内 部环 境 控 制 中 存 在 的不 足
1组 织构 架不健 全 ,设计 不科 学 、不 规范 . 业 要实 施 战 略发 展 ,就 必须 要 有科 学 的组 织结 构 。但

信 息 沟通 不 及时 ,员工 缺乏 独立 判 读和 决策 的 权利 ,使 合 作社 无法 高效 运 转 。三 是在 人 力资 源的 规划 中 ,大 部份 合
作社 的总 体 规划 并未 按 照企 业 的战 略发 展制 定 年度 的 人力 资源 需求 计 划 ,普遍 是在 需 要人 手 的时 候才 进行 招 聘 ,随 机 性 很 强 。四是 合作 社 在人 员聘 用 、激 励和 约 束 以及 退 出 的机 制的执 行不 严格 。
2 1 年第 5期 0 1
XN 0 G U IN N C N
浅议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内部环
( 西南财 经大 学 会 计 学 院,四川成 都 6 3 ) 1 1 0 1
摘 要 : 自2 0 0 7年我 国 侬 民专业合作社:》 颁布以来 ,合作社在我 国得到 了空前的发展 ,标 志着我 国农民专业合作 经济 去 . 组 织进入 了一个新的 时期 。本 文就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 织的 内部控 制视 角出发 ,对其 内部环境控制 中存在 的不足进行探讨 并提 出相应 的对 策及建议 。 关 键 词 :农 民专 业 合 作 社 内部 环 境 控 制
三 、对 策 建 议 以及 关 于合 作 社 未 来 的 思考
1健全 组 织机构 ,细化 职能 分工 . 合作 社 的健 康发 展 ,必 须 要有 科 学 合理 的 治理 机制 和 内部 治理 机 构 。一是 要 建立 健全 的管 理 机构 ,完善 合 作社 决 策 机制 ,增强 股东 在 管理 决策 中的表 决权 ,切实 保 障合 作 社 中小股 东 的 权益 ,并 严格 有效 地 实施 。二是 要 实施 权 责 明 确 、激 励 和 约 束相 结 合 、管理 科 学 的 内部 控 制 制 度 , 从重要性原则来对关键业务流程安排专人负责 ,明确职责 分 工 ,实 行绩 效 管理 ,保 证 相关业 务的正 常运 行 。三是 明 晰财 务 岗位 分 工 ,推进 职 位不 相容 制 度 ,坚决 杜 绝 相关 职 位 交叉 任职 现 象 。制 定科 学规 范 的管 理制 度 ,明确 各责 任 主体 ,实行规 范化 、统一 化 、 度化 管理 。 制 2推 行全 面预算 管理 . 推 行全 面 预 算 管理 是 公 司适 应 现 代 市场 化 、城 镇化 、 国际化 外 部环 境 的一 个 重要 方面 ,合 作社 作 为我 国 农业 经 济 组 织 的现代 化 产物 应该 更 加重 视全 面 预算 的推 行 ,以适 应 现 代企业 的发展 趋 势 。合 作社 可 以借鉴 我 国现 在 的上 市 公 司 设立类 似 于 战略 委 员会 的机 构或 者是 单独 设 立 预算 委 员会对 预算 进 行管 理 。首先 ,合作 社 高层 应该 支 持 推行 合 作 社 的全面 预 算管 理 ,通 过 高层管 理 人 员的 协调 将 公 司经 营业 务各个 部 门纳 入 预算 管理 主体 。其 次 ,再 通过 对 合 作 社年 度 经营 目 、各相 关 部 门预算 以及 非 财 务 因素 等进 行 标 全 面 的分析 。最 后 由财 务 部 门或预 算管 理 部 门制 定 完善 的 年 度预 算 ,并 积极 调动 各 业务 部 门参 与管 理 ,在 实施 过程 中进 行 实 时的 动态 差异 分 析和 调整 ,以保 证公 司的 战略 目 标得 以实 现 。 3关注人 力资 源价 值 ,合 理科 学规 划人力输 入 . 人 力 资源 作 为企 业重 要 的 资源 之一 ,我们 认 为 企业 应 该 制定 一个 系统 而 且科 学有 效 的人 才培 养 制度 。第 一 、合 作社 分权 治 理 。领 导应 该将 一 定 的决策 权 利赋 予 员工 ,提 高 员工 的工 作 积极 性和 效 率 ,使 领 导能 够 有更 多 的 时间 用 于处理合作社更重要的事务。第二 、合理安排年度人员招 聘 。合作社相关业务部门应该结合生产经营实际需要 ,制 定 年 度 的人 力 资源 需 求 计 划 ,做 到 “ 不 养 人 ,忙 不 缺 闲 人” 。第三 、规范招聘流程。合作社应该完善招聘制度 ,建 立 统 一化 、制 度化 、公开 化 、公 平化 的 招聘 流程 ,防止 暗 箱操 作 ,做到 合作社 招聘 的 “ 治 ” 法 。

农民合作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建议

农民合作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建议

农民合作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建议农民合作组织是指由农民自愿组成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农民的生产收入和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民合作组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农民合作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几点建议。

一、农民合作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 提高农民收入农民合作组织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农民合作组织可以集中农民的资源和优势,实现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其次,农民合作组织可以将生产销售环节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益。

2.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合作组织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农民合作组织可以推动农村产业升级,促进新型农业经营模式的发展。

其次,农民合作组织可以优化农产品流通方式,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村经济的总体收益。

3. 提高农民组织能力农民合作组织能够提高农民的组织能力和参与意识,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农村发展中来。

农民合作组织可以为农民提供培训、交流和信息服务等,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促进农民自我发展和壮大。

二、建议1. 加强政策支持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农民合作组织的政策支持,推出更多的扶持政策,包括资金、人才和技术等支持,提高农民合作组织的生产力和能力。

2. 提高组织自律和规范性农民合作组织应注重自我规范和自我约束,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保证组织运作的透明、公正和规范。

3. 加强组织间合作和交流农民合作组织应加强组织间的合作和交流,结成更大的联盟,共享资源和优势,推进农村合作发展进程。

4. 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农民合作组织应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完善服务设施和服务标准,建立健全的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

总之,农民合作组织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组织能力的重要途径。

我们应该重视农民合作组织的作用,加强政策支持,加强组织自律和规范性,加强组织间合作和交流,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使农民合作组织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农民的利益。

农村合作会管理制度

农村合作会管理制度

农村合作会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农村合作会的管理,促进合作会的健康发展,维护合作会会员的合法权益,依法规范合作会的活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农村合作会是指由农民自愿结成的经济合作组织,以合作原则进行生产经营,分享经济成果的社会组织。

第三条农村合作会应当依法开展经济活动,加强风险管控,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第四条农村合作会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循市场经济原则,依法独立开展生产经营,自主管理,自负盈亏,自愿风险。

第二章组织架构第五条农村合作会的组织架构包括会员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理事会、经理。

第六条会员大会是合作会的最高权力机构,由全体会员组成,一般每年至少召开一次。

第七条董事会是合作会的执行机构,负责合作会的日常管理和决策。

第八条监事会是合作会的监督机构,负责对董事会和经理进行监督。

第九条理事会是合作会的咨询机构,由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人员组成,为董事会提供参考意见。

第十条经理是合作会的管理者,负责具体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第三章经营管理第十一条农村合作会应当依法取得生产经营许可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第十二条农村合作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等。

第十三条农村合作会应当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明确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程序,做好会计档案管理和税务申报工作。

第十四条农村合作会应当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明确员工岗位职责,完善薪酬福利制度,加强人才培养和绩效考核。

第十五条农村合作会应当建立健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生产计划、生产流程、质量标准,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

第十六条农村合作会应当建立健全风险管控制度,加强对市场、生产、经营等方面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防范。

第十七条农村合作会应当依法纳税,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环保义务,维护公共利益。

第四章会员权益保障第十八条农村合作会应当保障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利益权。

第十九条农村合作会应当公开合作会章程、会员大会决议、董事会决策、经营收支等重要信息,接受会员监督。

农村合作组织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研究

农村合作组织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研究

NONGYE ZONGHENG农村合作组织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目前农村合作组织在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通过对农村合作组织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的研究,为农村合作组织的优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农村合作组织相关理论(一)农村合作组织的定义与类型农村合作组织是指农民自愿联合起来,共同开展生产、销售、信用、加工、运输等活动,以提高自身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

农村合作组织主要包括以下类型:1.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农民自愿联合起来,共同从事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业务,以实现互助互利为目的的合作组织形式。

2.农村信用合作社。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指农民自愿联合起来,以互助为目的,通过共同出资、共同决策、共同管理,为社员提供存款、贷款、结算等金融服务的合作组织形式。

3.农村供销合作社。

农村供销合作社是指农民自愿联合起来,通过共同采购、共同销售、共同运输等手段,实现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上下游链接,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的合作组织形式。

4.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是指农民自愿联合起来,通过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提高,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为目的的合作组织形式。

(二)农村合作组织的功能与作用1.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议价能力。

农村合作组织通过联合农民的力量,可以提高农民在市场中的议价能力,保障农民的权益。

2.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农村合作组织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提供农业生产服务、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等,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3.提供农业生产服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村合作组织可以通过提供农业生产服务,如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4.传承农村文化,促进农村社会稳定。

农村合作组织可以传承农村文化,增强农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三)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历程农村合作组织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国家,最初是以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形式出现。

农村合作社组织形式

农村合作社组织形式

农村合作社组织形式农村合作社是由农民自愿组成的经济组织,是我国农村经济组织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它以“自愿入社、平等互利、自治管理、统一经营”的原则为基础,旨在促进农民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

本文将从组织形式的角度来探讨农村合作社的几种常见形式。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推行的一项重要政策,也是中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经验。

它将土地承包给家庭或个人,并按照规定的比例分配收益。

在这种制度下,每个家庭或个人都有自己的土地,自主选择种植什么作物,并对自己所种植的作物负责。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由同一行业或同一产品生产者组成的经济组织。

它们可以共享资源和技术,并共同开展销售和市场拓展工作。

这种形式可以加强各个农户之间的联系和协作,提高他们的谈判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是一种金融机构,它的主要任务是为农民提供贷款和其他金融服务。

它们通常由当地的农民自发组成,以满足他们的财务需求。

这种形式可以帮助农民获得资金支持,从而促进他们的生产和经济活动。

四、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合作医疗是指由当地居民组成的医疗保健组织。

它们通常由政府或其他机构赞助,并向成员提供基本医疗保险。

这种形式可以帮助农民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并减轻他们因意外事件或疾病而引起的财务压力。

五、家庭经济组织家庭经济组织是指由家庭或个人组成的小型经济单位,旨在增加收入和改善生活条件。

这种形式通常包括养殖、种植、手工艺品制作等活动,并通过销售产品来获取收入。

这些家庭经济组织可以互相协作,共享资源和技术,并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六、农村电商合作社农村电商合作社是指由农民自发组成的电子商务平台,旨在促进当地产品的销售和市场拓展。

这种形式可以帮助农民获得更广泛的市场渠道,提高他们的销售额和收入。

同时,它还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优质农产品。

总结: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农村合作社组织形式。

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局限性,但它们都旨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村级合作组织实体化存在问题及对策

村级合作组织实体化存在问题及对策

村级合作组织实体化存在问题及对策一、村级合作组织实体化存在的问题一是合作经济组织合作不够规范,联接链条脆弱。

组织与会员之间的利益关系不够紧密,没有明确的合同约束,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基本处于好则合、不好则散,有利则合、遇险则散的松散状态.二是运行机制不够健全,缺乏有序管理。

大部分合作组织没有严密的运行章程,董事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不够健全,成员素质不高,只是凭经验、凭干劲办事,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服务的能力不强,影响了整体功能的发挥。

三是缺乏来自国家、政府层面的法律支持。

目前,我国是亚洲除朝鲜外唯一一个没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的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性质和地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支持。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立法进程,加大扶持力度,建立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信贷、财税和登记等制度。

”这对合作组织的发展无疑是一大福音。

由于合作经济组织是在农村改革中再次以实践先于理论,先于政策法律支持的情况下产生的,所以发展还缺乏良好的环境氛围,客观上限制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

四是组织化程度欠缺,服务水平不高。

多数合作组织没有兴办实体,服务基本停留在信息、技术咨询等层面,提供加工、储运等配套服务能力较弱,吸引力、凝聚力不强,尚不能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二、建议如何加强培育、发展和壮大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解决以上存在问题,关键是要国家立法支持,坚持“抓中介、活流通、强服务、保增收”,形成“组有专业大户、村有专业队伍、乡(镇)有合作基地、县有合作企业(公司)、产业有专业协会”的综合服务体系,才能支持和推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1、扶持、培育和引导,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充分释放政策导向效应,推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健康发展。

一是强化宣传。

发挥电视、“村村通”网络平台作用,多层次、广视角向农民推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意义及内涵,提高农户参与发展的积极性,扩大合作组织影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国农村合作组织制度的探讨摘要:农村合作组织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

文章从农村合作组织制度变迁的视角探讨了中国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历程,揭示了当前其在组织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其发展的措施。

未来中国的农村合作组织将沿着更加专业化、更加独立化、更加法制化、更加小型化的道路发展。

关键词:农村合作组织;制度变迁;发展方向一、中国农村合作组织的历史变迁和制度演进所谓农村合作组织是指以农民为主体、在自愿互助基础上联合起来、实行民主管理并以实现和维护自身利益为目的的组织。

从世界各国合作运动的经验看,农民合作组织的领域十分广泛,涉及生产、消费、供应、销售、信贷、保险等各个领域,其具体形式多样。

(一)农村合作组织的历史变迁改革开放前农村合作组织的变迁历经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时期。

从1952年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完成土地改革到1956年的互助合作阶段,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采取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的互助组阶段,主要在1952年底至1953年底,是中国农村合作组织最初的萌芽时期。

互助组也称“劳动互助组”。

第二步的初级生产合作组织阶段,主要在1953年年底至1955年上半年。

按照中共中央预定的农业合作化计划,搞了互助组,接下来就是引导互助组向农业生产合作社迈进了。

第三步的高级生产合作组织阶段,主要在1955年下半年至1956年年底,要求在初级社的基础上,进一步组织大型的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组织的设想和具体制度安排,是把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业)、工业、商业、文化教育、军事国防等统一于农村基层社会组织之中。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实质,是企图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一个所谓平等、平均、公平合理的社会。

(二)农村合作组织的制度演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合作组织制度历经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农村经济合作联社。

单个专业合作组织势单力薄,抗风险(包括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三个方面)能力不强,这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决定了的事实。

要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发展合作组织联合社。

必须看到,商品农业特别是现代农业的发展,客观要求单个农民要用合作生产经营应对各种风险,并最大化地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这是农民合作组织得以产生、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基本成因。

第二阶段——农民协会。

其特征是农民入会时缴纳会费而不是股金,不是经济实体。

它是农民在技术服务、生产、加工、储运等环节上联合起来建立的一种比较松散的社团性合作经济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利益关系比较松散,主要围绕一种主导产品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第三阶段——专业合作。

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重要阶段。

其特征是劳动者自愿联合在一起,人社时缴纳股金,实行一人一票制,民主管理,管理比较规范,与社员比较紧密。

专业合作组织多数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属于合作社法人,按照合作社原则运作,实行利润返还,人股分红,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代表了中国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方向。

第四阶段——股份合作。

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合作组织为了在竞争中取得有利的地位而不得不大量融资,但合作组织的自有资本增加远远不能满足融资增加的需要。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以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逐渐减少,而以证券为主的直接融资日益扩大。

为适应资本市场的这种变化,合作组织为解决资金问题便引入了股份制,从而出现了合作制中的股份化倾向,即出现了所谓的“股份合作组织”。

股份合作组织虽然不同于传统合作组织的集资方法,但它仍然具有合作组织性质。

股份合作组织是现阶段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方向。

二、中国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特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合作组织发展呈现了新的特点:首先,农村合作组织发展形式多样化。

中国农村涌现了大批各种形式的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社,为区别于改革开放前的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和人民公社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成立并延续至今,已经行政化了的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这些农村合作组织被学界称为新型农村合作组织。

这些组织产生的共同背景,是农村商品生产和农村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农村人民公社制度瓦解,农业生产重回小农户耕作体系之后,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小农户重新成为独立的社会主体,在政府的指引下依照合作制的基本原则,发起组建和成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组织。

这些新型农村合作组织是城乡的重要形式。

其次,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合作组织法律地位的逐步明确。

个人彼此间相互联合以增强经济实力和社会竞争力的愿望促使农民合作组织在农村悄然兴起并迅速发展,但在产生并发展起来后的很长时间内,这种自发的农民合作社都是在法律的边缘生存,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

直到20XX年10月31日中国颁布了调整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才结束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地位不明确的尴尬状态。

20XX年5月28日,国务院颁布《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8号),自20XX 年7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它明确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市场主体地位,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组织和行为进行了适当的规范。

至此,中国农民合作组织总算有了一个合法的名义,为中国农村合作组织的进一步发展解决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障碍,这在中国农村合作组织发展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三、中国农村合作组织的现有缺陷(一)现有制度缺陷第一,产权制度方面。

目前,中国农村合作组织产权及相应的法律关系是模糊的,甚至是矛盾的。

一是农村合作组织法人财产权没有有效认可。

二是农村合作组织产权的划分上,乡镇、行政村、自然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之间的产权划分不清晰;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的归属变得不确定;政府与之间的产权关系不明确。

三是农村合作组织中个人产权模糊。

四是农村合作组织与相关组织产权边界模糊。

第二,土地制度方面。

农村土地制度历来是中国农村变革的关键,是农民组织化演进的物质前提。

作为一项制度创新,农村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农业增长中的全部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缺陷开始显现出来:一是农户对固定承包的地块长期预期不足。

二是无法在更大范围实现土地资源的流转和合理配置。

一是国家初始大力倡导发展的集体经济组织和计划体制残留下来的行政干预对现有制度影响深刻,集体经济组织实际上的领导者是既得利益集团,他们在集体经济中获得了尽可能获得的利益,一旦合作组织兴起,他们可能会失去领导地位,一定程度上会动摇乡村现有行政管理地位,失去他们的既得利益,这些既得利益集团不愿支持,而采取各种形式加以干预。

二是由于历史、观念、法律、制度环境、行政现状等原因,制度变迁成本较高。

四、促进农村合作组织制度演进的主要措施(一)加大对农村合作组织的制度供给的力度首先,要清晰产权,变农民承包的土地的债权性质为物权性质,赋予农民对农地拥有完整的经济所有权。

农民因有独立的经济所有权,而具有了维护自身利益的土地权利基础和组织法律保障。

所以要从法律上使农民得到了长期而又稳定的土地使用权,把土地使用权物权化。

其次,要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提供法律支撑。

在推进农村合作组织创建的进程中,存在着一些重要的现实问题需要立法解决:如是否以农民为主体;合作组织的产权是否明确,特别是剩余索取权是否归入股农民所有等。

而中国目前合作经济只有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

农村合作组织作为一种农民之间弱者的联合体,农民对于合作组织的财产是共同共有关系,具有明显的反市场倾向。

这里面的社会关系十分复杂,不仅有政府的主导,还有与农民、组织其他成员、市场、合作组织自身以及其他合作组织之间复杂关系。

因而如果没有可靠的法律保障的约束,只要一方主体行为过度,就很可能会导致合作组织的法律主体地位的动摇,甚至出现合作组织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再次,在农村市场完善上,政府应继续提供制度供给。

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保障体系之一。

第一,完善要素市场。

改革粮食流通体系,使之逐渐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创新农地流转制度,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所需的规模经营奠定基础;加快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为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信贷支持,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第二,建立健全透明公平的交易规则,提高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市场竞争力。

第三,完善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大力加强运输、通讯、储藏、饮食服务等设施建设,同步完善各项配套服务设施。

(二)营造制度环境并提供政府援助要推进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必须优化其发展的制度环境。

一是要从意识形态上进行转变。

消除歧视,清除不利于农民合作的制度因素,降低合作组织发展的制度成本,形成推进其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是要规范政府行为。

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计划”和“市场”两种调控手段的关系,适度控制和把握好对合作组织的干预。

三是给予积极的保护和帮助。

政府应保障合作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和资产,任何单位或部门不得侵害合作组织的利益,不得以任何形式侵占、挪用、平调合作组织资产。

政府可以在财政、金融、税收、土地、工商管理等方面给予农村合作组织大力扶持。

(三)走强制性和诱致性相结合的制度道路从制度变迁的路径来看,制度变迁有两种基本方式,即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

强制性制度变迁是由政府凭借其强制力资源组织实施的制度变动,具有强制性和激进性。

中国在1950年代以来,由国家推行的农村合作化运动走的是一条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路径。

诱致性制度变迁则是由于个体或群众在寻求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施的制度变迁,体现出自发性和渐进性的特点,符合农民自身群体的利益要求。

因此,农村合作组织在进行路径选择时,必须持客观谨慎的态度。

强制性和诱致性路径以及路径依赖告诉我们,两者各有其优势和缺陷,农村合作组织制度的发展应当吸纳二者的优势,走一条以农民自愿、政府诱导为基础,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切实有效,渐进式推进的合作化发展道路。

展望未来,农村合作组织必将继续发挥它在推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重要影响。

在如今的中国这一组织形式仍有着继续完善和发展的空间,本文认为在未来中国的农村合作组织必将沿着更加专业化,更加独立化,更加法制化,更加小型化的道路发展。

这一发展道路将主要取决于中国依法治国理念的推广和先进农业科技的发展。

参考文献:1、万江红,徐小霞.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评述[J].农村经济,20XX(4).2、苑鹏.中国农村市场化进程中的农民合作组织[J].中国社会科学,20XX(6).3、杜吟棠.我国农民合作组织的历史和现状[J].经济研究参考,20XX(25).4、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论文在线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