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苏教版
[推荐学习]高中化学 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2课时)氮肥的
![[推荐学习]高中化学 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2课时)氮肥的](https://img.taocdn.com/s3/m/a54de27cad02de80d4d84036.png)
生活的色彩就是学习 [观察与思考]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现象: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沿着导管喷入烧瓶,变成红色喷泉。 结论: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 [讨论]上述产生喷泉的原理是什么? [小结]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 大量氨气溶于水使烧杯中气压急剧降低, 水被吸入烧瓶形成喷泉。 [实验探究 2] 氨水的不稳定性 现象: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 结论:氨水易挥发,氨气的水溶液具有碱性。 [板书]2.氨的化学性质 [小结](1)氨气与水的反应 NH3+H2O NH3· H2O NH4 +OH
高温 高压 催化剂
计划 3 课时 第 2 课时Biblioteka 计划上课 日期2NH3
[过渡] 氨的成功合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类的吃饭问题。要让这种重要的气体氮化合物更好地 人类服务,我们必须研究它的性质。 [板书] 二、氨气 1.氨的物理性质(ppt 5) [展示]展示一瓶 NH3,观察其颜色、状态、并闻其气味(注意闻气味的方法) 。 [小结]氨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液化,氨液化的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液 态氨汽化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使周围的空气迅速变冷(常用作致冷剂) 。极易溶于水(体积比 1:700) 。 [实验探究 1] 喷泉实验。 K12 的学习需要努力专业专心坚持
K12 的学习需要努力专业专心坚持
生活的色彩就是学习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教学心得
教材第 102 页:练习与实践第 1(2) 、2(3)题
K12 的学习需要努力专业专心坚持
K12 的学习需要努力专业专心坚持
生活的色彩就是学习 是科学使用化肥的基础。 [板书] 三、铵盐的性质(ppt 14~17) 1.受热分解 [实验探究 4]①进行实验,②描述实验现象,③写出化学方程式。 现象:加热,试管中产生白烟,试管口重新生成白色固体。 NH4Cl = NH3 ↑ + HCl ↑ NH3 + HCl = NH4Cl NH4HCO3= NH3↑+H2O + CO2↑ [拓展视野] 由上述反应式可以看出, NH4Cl 、NH4HCO3 受热都能分解,都有 NH3 产生,但不是所有的 铵盐受热分解都能产生 NH3。 例如 NH4NO3 的分解:2NH4NO3 = 2N2↑+O2↑+ 4H2O [板书] 2.与碱共热放出氨气 [实验探究 5]①进行实验,②描述实验现象,③写出化学方程式。 现象: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NH4Cl+Ca(OH)2 = CaCl2+2H2O+2NH3↑ [思考与交流]根据上述性质,分析讨论此性质有何应用? (1)铵根离子的检验; (2)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3)避免铵态氮肥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 [板书] 3.氮肥简介(ppt 18) (1)铵态氮肥: NH4Cl(氯铵) 、NH4HCO3(碳铵) 、(NH4)2SO4(硫铵) 、NH4NO3(硝铵) 。 (2)其他氮肥:硝态氮肥。如:KNO3。 有机态氮肥。如:CO(NH2)2。 [问题思考] 1.检验氨气是否充满试管的方法是 是 。 2.能否用浓硫酸干燥氨气? ,观察到的现象
【2019最新】高中化学 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1课时)氮氧化物的
![【2019最新】高中化学 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1课时)氮氧化物的](https://img.taocdn.com/s3/m/8a4b6f15453610661ed9f4a0.png)
【2019最新】高中化学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1课时)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教案苏教版必修1
[教学过程]
投影练习
1.下列环境问题与二氧化氮的排放有关的是( )
A.酸雨
B. 光化学烟雾
C.臭氧空洞
D.温室效应
2.下列气体中,易溶于水的无色气体是( )
A.N2
B.NO
C.NO2
D.NH3
3. 下列气体都有毒,其使人中毒的原理与CO相似的是( )
A.Cl2
B.SO2
C.NO
D.NO2
4.当前城市空气质量恶劣的主要原因是汽车尾气的超标排放,你是否能应用氮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之间的关系,设计除去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NO NO2)等的理论构想?其中包括:确定无害化过程及产物,选择无害化试剂及反应条件等
(1)将有害物质转化为什么物质即可完成无害化过程?
(2)应根据什么化学原理完成无害化过程?
(3)在完成无害化过程,选择试剂的原则是什么?
(4)对无害化过程反应条件的确定原则是什么?
(5)如果无害化过程反应是在充分利用汽车尾气中自有的成分并在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而实现的,那么写出有关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板书设计:
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
<一>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
1.产生: N2+O2放电2NO
2.转化: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O2+4NO2+2H2O=4HNO3
<三>氮氧化物对人类的影响
1. 有利的:
2. 有害的:
3. 防治措施:。
高中化学-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1课时)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
![高中化学-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1课时)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https://img.taocdn.com/s3/m/6e0eaa1989eb172dec63b706.png)
方法Ⅰ:依据反应4NO2+O2+2H2O (1)若剩余的1 L气体为O2,则V(NO2)=
4 5
4HNO3进行分析。 ×7 L=5.6 L,V(O2)=8
L-
5.6 L=2.4 L,V(NO2)∶V(O2)=7∶3。 (2)若剩余的1 L气体为NO,即相当于剩余3
L
NO2,则V(O2)=
1 5
(8
L-3 L)=1 L,V(NO2)=7 L,V(NO2)∶V(O2)=7∶1。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 合物
第1课时 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
学习目标
1.了解“雷雨发庄稼” 的原因。 2.掌握 NO、NO2 的 性质。 3.了解氮氧化物对环 境的影响。
思维脉络
自主阅读 自主检测
一、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 1.氮氧化物的产生 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有:汽车尾气、硝酸和氮肥工厂、金属冶炼 及雷雨天气。 “雷雨发庄稼”的有关化学方程式:N2+O2 2NO、 2NO+O2 2NO2、3NO2+H2O 2HNO3+NO。
2.氮氧化物的性质 (1)一氧化氮 ①物理性质:NO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微溶于水,能与 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②化学性质:很容易被氧气氧化:2NO+O2 2NO2。
自主阅读 自主检测
(2)二氧化氮 ①物理性质: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②化学性质: 与水反应:3NO2+H2O 2HNO3+NO。 二、氮氧化物对环境的危害与防治 1.危害 形成酸雨、产生光化学烟雾、破坏大气臭氧层。 2.防治 (1)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2)为汽车安装尾气转化装置,将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转化成 CO2和N2。 (3)对生产化肥、硝酸的工厂排放的废气进行处理。
高中化学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2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1课时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学案苏教
![高中化学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2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1课时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学案苏教](https://img.taocdn.com/s3/m/bbd635ee43323968001c9205.png)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2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1课时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学案苏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2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1课时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学案苏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2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1课时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学案苏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1课时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学习目标:1.了解氮氧化物产生的反应原理及应用。
(重点)2。
了解NO、NO2的性质及应用。
(重难点)3。
了解氮氧化物的污染与防治。
[自主预习·探新知]1.氮元素的存在大部分氮元素以游离态(N2)存在于空气中,少数氮元素以化合态存在于铵盐、硝酸盐和蛋白质中。
2.化合态氮的形成(1)少数植物将N2转化为化合态的氮,如植物的根瘤菌。
(2)“雷雨发庄稼”形成化合态的氮的反应过程.①放电或高温条件下,空气中的N2与O2反应的方程式N2+O2错误!2NO。
②NO在空气中易被O2氧化为NO2,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
③NO2与H2O易反应生成HNO3和NO,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④雨水中的HNO3渗入土壤中与矿物质作用生成硝酸盐,其中NO错误!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转化为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
3.N2、NO、NO2的物理性质4(1)氮氧化物的来源:氮肥的生产、金属的冶炼和汽车等交通工具的使用等,会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火山爆发、雷鸣电闪等也会将氮气转化为氮氧化物。
2019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课件 苏教版
![2019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课件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68ab4b733d4b14e85246862.png)
物质
NO
NO2
物理 性质
颜色 毒性 溶解性
_无__色___ __有__毒__ _不__溶___于水
_红__棕__色_ __有__毒__ __能__溶__于水
物质
NO
NO2
化学 与 O2 反应 性质 与 H2O 反应
2NO+O2===2NO2 3NO2+H2O=== 2HNO3+NO
①与血红蛋白结合
对人体或环境的影 使人中毒
形成酸雨、光化学烟
响
②转化成 NO2 形成 雾
酸雨、光化学烟雾
[自我检测] 1.俗话说“雷雨发庄稼”,这说明雷雨中含有能被植物吸收 利用的化合态的氮,请同学们写出三个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用 氨 可 将 氮 氧 化 物 转 化 为 无 毒 气 体 。 已 知 : 4NH3 + 6NO催==△化==剂= 5N2+6H2O,8NH3+6NO2催==△化==剂= 7N2+12H2O。同 温同压下,3.5 L NH3 恰好将 3.0 L NO 和 NO2 的混合气体完全 转 化 为 N2 , 则 原 混 合 气 体 中 NO 和 NO2 的 体 积 之 比 是 ________。 (3)工业尾气中氮的氧化物常采用碱液吸收法处理,若 NO 与 NO2 按物质的量之比 1∶1 被足量 NaOH 溶液完全吸收后得到 一种钠盐,该钠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2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2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课件苏教版必修
![高中化学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2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2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课件苏教版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200e06c56bd97f192279e9e3.png)
2021/4/17
高中化学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2单元生产
8
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2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②与酸反应
氨与酸反应生成铵盐。 NH3 遇 HCl 产生_白__烟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N_H__3+__H__C_l__ _=_=_=_N__H_4_C_l______。
③与氧气反应
氨气与氧气反应,体现 NH3 的还原性,化学方程式为 _4_N__H_3_+__5_O__2催_=_=化 △_=_=剂_=_4_N__O__+__6_H_2_O___,此反应是工业制硝酸的基 础,称为氨的_催_化__氧__化___。
2021/4/17
高中化学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2单元生产
5
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2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2021/4/17
课前学习空间
扬帆起航 温习双基
高中化学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2单元生产
6
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2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Hale Waihona Puke 1.氨 (1)物理性质 氨气是_无__色、有_刺__激_性___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小__,易 液化。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故可用作_制__冷_剂___。氨极易溶 于水,常温常压下,1 体积水大约可溶解_7_00__体积氨气。
(2)图乙装置形成“喷泉”可采用使烧瓶受热的方法,瓶内 气体膨胀,打开止水夹,气体与液体接触而溶解,使烧瓶内压 强减小形成压强差而形成“喷泉”。
(3)图丙装置下部锥形瓶中的物质相互反应产生气体,使锥 形瓶内气体压强增大而产生压强差,将液体从锥形瓶中压入到 烧瓶中形成“喷泉”。
2021/4/17
高中化学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2单元生产
2021/4/17
教案:必修1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2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教案:必修1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2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6f8e8edd76eeaeaad1f33084.png)
重பைடு நூலகம்点:
本单元重点介绍了氮氧化物、氨和铵盐、硝酸等含氮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其中,氮氧化物的性质、硝酸的氧化性和科学使用化肥可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内容。
教学内容
1、为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
“氮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之一,而空气中大量游离的氮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这一客观事实出发,引入闪电时氮氧化物的生产。介绍从N2→NO→NO2→HNO3最后形成硝酸盐这一“雷雨发庄稼”的原理,再以“信息提示”形式呈现NO、NO2这两种重要氧化物的性质和应用,最后联系实际,激励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从资源的合理使用,与环境的友好相处,新能源的开发等方面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知识体系: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基本要求
1.认识氮的氧化物的性质,了解氨、铵盐、硝酸的性质和用途,知道含氮化合物对社会生产的积极作用和对环境的影响。
2.通过对含氮化合物性质实验的探究,让学生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和乐趣。
3.了解氨的合成对氮肥生产的促进作用,知道氮肥的性质,认识科学使用氮肥的意义。
发展要求
1.形成氮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知识网络。
3、硝酸的性质
从硝酸的物理性质入手,再通过“观察与思考”学习硝酸的重要化学性质——氧化性和不稳定性。复习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能使学生对复杂氧化还原反应配平这一疑难知识加以巩固,又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拿握HNO3的强氧化性。硝酸的氧化性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从实验入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铜跟浓HNO3和稀HNO3反应时的不同现象,加深学生对硝酸氧化性的认识及对反应产物的记忆。教材介绍了硝酸的重要用途,以帮助学生将对HNO3的理论认识与生产生活联系起来,使知识学以致用。最后介绍硝酸的工业生产过程,既是对前面所学的氮的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的理解和加深,又使学生很自然地了解了硝酸的制法。知识体系:
2018_2019年高中化学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1课时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智
![2018_2019年高中化学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1课时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智](https://img.taocdn.com/s3/m/4912c59176a20029bd642dd3.png)
第1课时 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1.起固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双选)( )A .N 2与H 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 3B .硝酸工厂用NH 3氧化制NOC .雷雨时空气中的N 2转化为NOD .由NH 3制碳酸氢铵和硫酸铵解析:选AC 。
固氮作用是指将N 2转化成含氮的化合物,而用NH 3作原料,不属于固氮的范围。
2.不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 )A .N 2B .NOC .NO 2D .SO 2解析:选A 。
NO 、NO 2和SO 2都是大气污染物。
3.下列关于NO 的说法错误的是( )A .NO 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红棕色气体B .NO 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C .NO 在人体的血管系统内具有传送信号的功能D .NO 能够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中毒解析:选A 。
NO 无色无味。
4.将5 mL NO 和15 mL NO 2的混合气体,通入倒置于水槽中的充满水的试管中,最后在试管中能收集的气体体积是( )A .20 mLB .15 mLC .10 mLD .5 mL解析:选C 。
V (剩余)=V (NO)原+13V (NO 2)=10 mL 。
5.如图所示,室温下向盛有3.0 mL NO 的试管中缓缓通入1.5 mL O 2(所有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观察到的现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终试管中剩余的气体是____________,体积为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3课时)
![高中化学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3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d98cf315b8f67c1cfbd6b860.png)
第十七页,共三十五页。
二、硝酸与金属反应的有关计算 1.常用解题方法 (1)得失电子守恒 硝酸与金属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N 原子得到的电子数等于金属原子 失去的电子数。 (2)原子守恒 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一部分以 NO- 3 的形式存在,另一部分转化为还原产 物,这两部分中 N 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消耗的 HNO3 中 N 的物质的量相等。
化合价降低的 HNO3 为 12 mol-10 mol=2 mol。 Zn 共失电子:5 mol×2=10 mol,则 HNO3 得电子也为 10 mol。 1 mol HNO3 得电子:10 2mol=5 mol。 故 N 元素化合价从+5 降到 0,即还原产物为 N2。
12/10/2021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五页。
12/10/2021
第十五页,共三十五页。
2.硝酸与非金属的反应 (1)一般只有浓 HNO3 在加热的情况下才能与非金属反应。 (2)HNO3 本身被还原为 NO2。 (3)非金属一般被氧化成氧化物或相应的酸。 3.硝酸与还原性化合物的反应 硝酸的氧化性还表现在可以氧化具有还原性的化合物,如 HI、HBr、SO2、 Fe2+、FeO、Br-、I-、S2-、SO23-等。
12/10/2021
第十四页,共三十五页。
(2)硝酸与 Fe、Al 的反应 ①Fe、Al 等金属跟浓 HNO3、浓 H2SO4 在常温下发生钝化现象。钝化有 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②Fe、Al 与稀 HNO3 能反应,但无 H2 生成,Fe 与稀 HNO3 反应时被氧 化为 Fe3+。但如果 Fe 过量可把 Fe3+还原为 Fe2+。 Fe+4HNO3(稀)===Fe(NO3)3+NO↑+2H2O Fe+2Fe(NO3)3===3Fe(NO3)2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2单元生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2单元生](https://img.taocdn.com/s3/m/df12f1a6a0116c175f0e48f6.png)
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加试要求)[基础知识自查]1.自然界中氮的存在和氮的固定2.N2的性质及应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熔点、沸点比O2的低。
(2)化学性质3.氮的氧化物(1)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如N2O、NO、NO2、N2O4、N2O3和N2O5等。
(2)NO、NO2的比较2①将充满NO 2的试管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红棕色气体逐渐变为无色,水位上升,最后水充满整个试管的23。
化学方程式为3NO 2+H 2O===2HNO 3+NO 。
②当向试管中通入O 2,现象是无色气体又变为红棕色气体,试管内液面上升至充满,继续通O 2试管内液面又下降。
[核心要点提升]1.氮氧化物溶于水的关系无论是单一气体(NO 2),还是NO 、NO 2、O 2中的两者或三者的混合气体,反应的实质是3NO 2+H 2O===2HNO 3+NO,2NO +O 2===2NO 2,故若有气体剩余只能是NO 或O 2,不可能是NO 2。
(1)若NO 和O 2通入水中,总关系式为4NO +3O 2+2H 2O===4HNO 3(4∶3)。
(2)若NO 2和O 2通入水中,总关系式为4NO 2+O 2+2H 2O===4HNO 3(4∶1)。
2.NO x 对环境的污染(1)光化学烟雾:NO x 在紫外线作用下,与碳氢化合物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一种有毒的烟雾。
(2)酸雨:NO x 排入大气中后,与水反应生成HNO 3和HNO 2,随雨雪降到地面。
(3)破坏臭氧层:NO 2可使平流层中的臭氧减少,导致地面紫外线辐射量增加。
3.常见的NO x 尾气处理方法 (1)碱液吸收法2NO 2+2NaOH===NaNO 3+NaNO 2+H 2O NO 2+NO +2NaOH===2NaNO 2+H 2ONO 2、NO 的混合气体能被足量烧碱溶液完全吸收的条件是:n (NO 2)≥n (NO)。
高中化学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第1课时 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
![高中化学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第1课时 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https://img.taocdn.com/s3/m/d4d3f78a102de2bd97058848.png)
第1课时 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一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1.在自然界中,氮元素既有游离态,也有化合态,大部分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不溶于水。
(1)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通常情况下与氧气不反应,但是在放电或高温条件下氮气和氧气能直接化合生成N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 2+O 2=======放电或高温2NO 。
(2)NO 与O 2反应生成N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 +O 2===2NO 2。
(3)氮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情况下,能与氢气化合生成NH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
2.两支大试管,分别充满NO 和NO 2气体,观察它们的颜色状态,嗅闻它们的气味,比较它们密度的大小。
填写下表:3.将盛满一氧化氮的试管打开塞子,置于空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气体的颜色由无色变为红棕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O +O 2===2NO 2,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气体的方法是排水法。
4.对于二氧化氮溶于水的实验,按表中要求将其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填入下表空格内:归纳总结 氮氧化物的性质 (1)NH 3←――氧化性N 2――→还原性NOO 2H 2ONO 2――→H 2O HNO 3(2)二氧化氮溶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NO 2+H 2O===2HNO 3+NO ,氧化产物是HNO 3,还原产物是NO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是1∶2。
(3)水吸收NO 2制硝酸的原理 3NO 2+H 2O===2HNO 3+NO 2NO +O 2===2NO 2 4NO 2+O 2+2H 2O===4HNO 3[提醒] (1)N 2和O 2不能一步反应生成NO 2。
(2)NO 、NO 2、N 2O 都不是酸性氧化物。
1.最新的病毒学研究证实,一氧化氮对SARS 病毒有直接的抑制作用。
下列关于一氧化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气体B .常温常压下,一氧化氮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化合C .一氧化氮可由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直接化合得到D .一氧化氮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答案 C解析 NO 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优化方案高中化学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2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课
![优化方案高中化学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2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课](https://img.taocdn.com/s3/m/351f70df4b73f242326c5f5c.png)
第二十一页,共38页。
(2)试剂:a.NaOH 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浓硫酸 d.饱和 NaHCO3 溶液 e.碱石灰 f.品红溶液 g.湿润 的红色石蕊试纸
制取 气体
杂质 气体
除去杂 制取气
质气体 体的发
的净化 生装置
装置
收集 装置
检验制 净化装
得的气 置内所
体所用 用试剂
第三十页,共38页。
(1)图甲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 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各组 合中不能形成这样的喷泉的是________。
第三十一页,共38页。
A.HCl 和 H2O
B.O2 和 H2O
C.NH3 和 H2O
D.CO2 和 NaOH 溶液
(2)某实验小组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办法,并设计了如图
专题(zhuāntí)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2课时 氮肥(dànféi)的生产和使用
第一页,共38页。
专题(zhuāntí)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1.掌握氨及铵盐的性质和用途,了解液氨和氨水的区 别。 2.了解 NH3 的工业制法和实验室制法,知道化肥的使用。
第二页,共38页。
阅读教材 P98~P100,思考并填空。 1.工业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二十五页,共38页。
2.喷泉实验 (1)喷泉实验原理:容器内外形成较大的压强差,在压强差作 用下,液体迅速流动,通过带尖嘴的导管喷出来,形成喷泉。 (2)用 NH3 做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①氨气、烧瓶要干燥;② 装置气密性好;③氨气的量要充足。
第二十六页,共38页。
(3)常见能形成喷泉的气体及液体
试剂
NH3 H2O(g)
高中化学 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2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第2课时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课
![高中化学 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2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第2课时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课](https://img.taocdn.com/s3/m/ac6bf95f69dc5022abea0085.png)
第2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课时跟踪检测知识点一:氨气,氨水性质1.有关氨气性质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NH3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不能用氨作制冷剂B.NH3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C.NH3与蘸有浓H2SO4的玻璃棒靠近,产生大量白烟D.氨气具有还原性,可以和某些氧化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解析: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能作制冷剂,A项错;NH3溶于水呈碱性,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B项错;浓H2SO4无挥发性,故不会产生白烟,C项错;D项正确。
答案:D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氨水和液氨不同,氨水是混合物,液氨是纯净物B.氨水显碱性,溶液中只有OH-,没有H+C.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产生白色烟雾D.在反应NH3+H+===NH+4中,NH3失去电子被氧化解析:氨气溶于水得氨水,是混合物,液氨是液态氨气是纯净物,A项正确;氨水中H2O 是弱电解质,能电离出少量的H+,B项错;氨气与氯化氢相遇产生白烟,不会产生白雾,因为生成了固体NH4Cl,C项错;该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
答案:A3.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氨气极易溶于水,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B.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C.NH3·H2O不稳定,实验室可用NH4Cl和石灰水制取氨气D.NH3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因而,不能用氨作制冷剂解析:氨气极易溶于水,可以做喷泉实验,A正确;由于氨气和氯化氢反应没有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由于石灰水中氢氧化钙的浓度很小,很难制取氨气,实验室制取氨气利用的是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C错误;液氨气化吸收大量的热,可以做制冷剂,D错误。
答案选A。
答案:A知识点二:铵盐性质4.关于铵盐的叙述:①铵盐易溶于水 ②铵盐中的氮元素均为-3价 ③铵盐受热易分解 ④铵盐都只能跟碱反应,都不能跟酸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解析:①铵盐易溶于水,正确;②铵盐中的铵根中氮元素均为-3价,但硝酸铵的硝酸根中氮元素是+5价,②错误;③铵盐受热易分解,正确;④铵盐能跟碱反应,也能跟酸反应,例如碳酸铵,④错误。
优化方案高中化学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1课时)氮氧化物的
![优化方案高中化学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1课时)氮氧化物的](https://img.taocdn.com/s3/m/0c123221a300a6c30c229fb2.png)
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基础巩固]1.发射卫星运载火箭的推进剂引燃后,尾部喷出大量高温气体,该气体主要成分是CO2、H2O、N2、NO等,在发射现场可看到火箭尾部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其原因是( ) A.高温下N2遇空气生成NO2B.NO遇空气生成NO2C.CO2与NO反应生成CO和NO2D.NO与H2O反应生成H2和NO2解析:选B。
NO遇到O2生成红棕色的NO2。
2.对二氧化氮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氮不是硝酸的酸酐B.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C.二氧化氮不是造成大气污染的气体之一D.在通常状况下测得的N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不准确的解析:选C。
NO2与HNO3中氮元素化合价不同,二氧化氮不是硝酸的酸酐,A正确;3NO2+H2O===2HNO3+NO是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二氧化氮是大气污染气体之一,C错误;通常状况下,2NO2N2O4,两种气体同时存在,D正确。
3.为了区分NO2和溴蒸气,某同学设计了4种方法:①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②加少量水;③加少量AgNO3溶液;④加少量CCl4溶液。
其中合理的为(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都可以解析:选C。
NO2和溴蒸气在性质上有许多相似之处:①均有氧化性;②溶于水后溶液均呈酸性;③均能与碱反应。
鉴别溴蒸气和NO2不能用淀粉KI试纸、碱溶液等。
4.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可能是混合物),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水柱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内完全被水充满;则原来试管中盛装的气体 ( )A .可能是N 2与NO 2的混合气体B .可能是O 2与NO 2的混合气体C .可能是NO 与N 2的混合气体D .只可能是NO 2一种气体解析:选B 。
因经多次反应后,试管内完全被水充满,故不可能含有N 2,可能含有O 2。
5.如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 滴入试管②与气体B 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了。
2021学年高中化学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2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2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学
![2021学年高中化学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2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2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学](https://img.taocdn.com/s3/m/88c344e176c66137ef06191b.png)
第2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学习目标:1.了解合成氨的反响原理及意义。
2.了解氨、铵盐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重难点)3.了解氨的实验室制取。
(重点)4.了解铵态氮肥的使用。
[自主预习·探新知]1.氨的合成和性质(1)工业合成NH3的化学方程式为N 2+3H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
(2)NH3的性质氨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氨气易液化,工业可用液氨作制冷剂。
极易溶于水,1体积可溶解700体积NH3,氨的水溶液称为氨水。
①NH3与H2O反响NH3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其方程式为NH3+H2O NH3·H2O,NH3·H2O NH+4+OH-。
②NH3与酸反响a.滴加几滴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球,放于烧杯中,盖上外表皿,现象:烧杯中有白烟生成,化学方程式为NH3+HCl===NH4Cl。
b.NH3与稀H2SO4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H2SO4===(NH4)2SO4。
③与盐溶液生成沉淀(如AlCl3),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3H2O===Al(OH)3↓+3NH+4。
(3)氨的主要用途①液氨可作制冷剂。
②氨可制铵态氮肥等。
2.铵盐的性质(1)定义:铵盐——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2)物理性质大多数为白色晶体,易溶于水。
(3)化学性质提醒:利用铵盐与碱反响生成NH3的性质可用于检验NH+4和实验室制NH3。
3.氮肥(1)常见氮肥 名称 硫酸铵 氯化铵 碳酸氢铵 硝酸铵 碳酰二胺 俗名 硫铵 氯铵 碳铵 硝铵 尿素 化学式 (NH 4)2SO 4NH 4ClNH 4HCO 3NH 4NO 3CO(NH 2)2 类别铵态氮肥有机氮肥贮存时,应密封并放在阴凉处,施用时,应埋在土壤中,并防止与碱性肥料(如草木灰)混用,以保证肥效。
[根底自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闪电时氮气和氧气化合,生成的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吸收的过程,属于自然氮的固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人体或环境的影 使人中毒
形成酸雨、光化学烟
响
②转化成 NO2 形成 雾
酸雨、光化学烟雾
[自我检测] 1.俗话说“雷雨发庄稼”,这说明雷雨中含有能被植物吸收 利用的化合态的氮,请同学们写出三个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氮的氧化物(用 NOx 表示)是大气污染物,必须进行处理。 (1)汽车尾气主要含有 CO2、CO、SO2、NOx 等物质,这种尾 气逐渐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①汽车尾气中的 CO 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NO 来自于 __________________。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有________ _____________(至少填两种)。 ②汽车尾气中的 CO、NOx 在适宜温度下采用催化转化法处理, 使它们相互反应生成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1.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 质及其应用。 2.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 响。 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氮气及常见氮的氧化物
[知识梳理] 一、氮气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015·高考北京卷)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图)的 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元素均被氧化 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
[解析] A.N2→NH3 过程中氮元素由 0 价变为-3 价,被还原。 B.工业合成氨的过程属于人工固氮。C.1828 年,德国化学家维 勒首次利用无机物氰酸铵合成了尿素;而含氮的有机物也可以 直接分解为无机物。D.雷电发生时涉及的反应有 N2+O2=放==电== 2NO,2NO+O2===2NO2,3NO2+H2O===2HNO3+NO,HNO3 进入土壤,与矿物质结合成硝酸盐;豆科植物也可以将 N2 合 成氮肥,生物体内含有 C 元素,所以碳、氢、氧三种元素都参 加了氮循环。 [答案] A
下图中能实现人工固氮的是( )
解析:选 D。选项 A、C 为自然固氮,合成氨为人工固氮,选 项 B 电解食盐水与固氮无关。
题组一 NO、NO2 的性质及对环境的影响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NO、NO2 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B.NO 可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 C.NO2 通入 FeSO4 溶液中始终无明显现象 D.常温常压下,NO 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化合 解析:选 B。NO 易被氧化为 NO2;NO2 通入 FeSO4 溶液中首 先生成 HNO3,然后生成的 HNO3 能把 Fe2+氧化成 Fe3+,溶液 由浅绿色变成棕黄色;常温常压下,NO 易与空气中的氧气直 接化合生成 NO2。
2.化学性质
(1)与氧气反应:N2+O2===放==电==或=高==温====2NO(雷电固氮和导致
汽车尾气中产生氮的氧化物)。
(2)与氢气反应:N2+3H2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3。
二、氮的氧化物
1.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N2O、NO、N2O3、NO2、N2O4、
N2O5 等。
2.NO 和 NO2 的比较
(2) 用 氨 可 将 氮 氧 化 物 转 化 为 无 毒 气 体 。 已 知 : 4NH3 + 6NO催==△化==剂= 5N2+6H2O,8NH3+6NO2催==△化==剂= 7N2+12H2O。同 温同压下,3.5 L NH3 恰好将 3.0 L NO 和 NO2 的混合气体完全 转 化 为 N2 , 则 原 混 合 气 体 中 NO 和 NO2 的 体 积 之 比 是 ________。 (3)工业尾气中氮的氧化物常采用碱液吸收法处理,若 NO 与 NO2 按物质的量之比 1∶1 被足量 NaOH 溶液完全吸收后得到 一种钠盐,该钠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氮的氧化物都有毒,其中 NO2 与 N2O4 存在下列平衡: 2NO2 N2O4,因此实验测得 NO2 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46。 (2)NO 只能用排水法收集,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而 NO2 只能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3)验证某无色气体是 NO 的方法是向无色气体中通入 O2(或空 气),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 (4)NO2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以氧化性为主。NO2 能使湿润 的淀粉-KI 试纸变蓝。
物质
NO
NO2
物理 性质
颜色 毒性 溶解性
_无__色___ __有__毒__ _不__溶___于水
_红__棕__色_ __有__毒__ __能__化学 与 O2 反应 性质 与 H2O 反应
2NO+O2===2NO2 3NO2+H2O=== 2HNO3+NO
①与血红蛋白结合
答案:(1)N2+O2=放==电==2NO (2)2NO+O2===2NO2 (3)3NO2+H2O===2HNO3+NO
2.下列反应必须加入氧化剂且一步反应就能完成的是( )
①N2→NO2 ②NO2→NO ③NO2→HNO3
④N2→NO ⑤N2→NH3
A.①
B.②⑤
C.④
D.③④
解析:选 C。该题有两个要求:(1)必须加入氧化剂;(2)一步反 应就能完成。反应①、③、④从化合价角度来看都升高,但反 应①N2→NO2 不能一步反应完成;而反应③NO2→HNO3,虽 然氮的化 合价升高 ,但不加 氧化剂也 能实现 , 如 3NO2+ H2O===2HNO3+NO,在该反应中,NO2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 剂;只有反应④N2→NO 必须加入氧化剂且一步反应就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