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鲁教版五四制-精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册语文《我的第一本书》课文及教案(五篇)

八年级下册语文《我的第一本书》课文及教案(五篇)

八年级下册语文《我的第一本书》课文及教案(五篇)《我的第一本书》教学反思篇一一、激情导入,概括文本文章故事性很强,易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设计这个环节,就是要吸引学生的兴趣,首先从内容上整体感知,了解“第一本书”的故事,体会其中深藏着的那个时代的苦难生活。

所以在复述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第一本书”这条线索,讲述与第一本书有关的人和事,从中感受生活的苦难。

二、品味探究,领悟情感苦难的生活是作者心中抹不去的记忆,而牛汉作者崇敬和赞美的是来自人间的温暖和友情,还有那童年生活中的苦中求乐。

这里是让学生体会苦难生活中总会有使人感动的亮点,激发学生认识生活,思考生活,热爱生活。

因此,在此环节中,我引导学生进一步研读文本,在感受苦难的基础上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三、拓展延伸,思考人生认识生活,感悟生活的辛酸和甘甜,使学生体会生活的苦难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及生命乐趣,珍惜今天的学习条件和生活条件。

本节课我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利用课堂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精神。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整体感知篇二1.生默读课文,或快速浏览全文,讲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提示:语言简洁,条理清楚,交代明白)2.再次快速浏览,思考以下问题:(1)你认为文中的第一本书值不值得写?这仅仅是一本书吗?它有什么含义?(2)和我们比起来,文中“我”的生活境遇有什么不同?你通过读文有何感受?你在文中找出描写作者境遇的语句。

课前准备篇三1.自读文章,扫清文字障碍理解生字词的含义。

2.布置学生查阅,了解牛汉的有关资料,以开阔视野,增加材料积累。

3.回忆自己拿到第一本书时的心情和场景,把它写成文字。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重点篇四把握人物思想感情,围绕第一本书的故事,体会在特定条件下人物的精神世界。

牛汉《我的第一本书》教案篇五牛汉对自己小时候读到的第一本书的情愫也是如此,尽管这只是“一本简单的一组画”、曾经凄惨地“简直是一团纸”。

但沉淀在心底,随着岁月的牵扯却不断地酝酿着、发酵着……“这一本却让我一生难以忘怀……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

八年级下册语文《我的第一本书》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我的第一本书》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我的第一本书》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和苦难。

2.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有谁记得自己的第一本书是什么?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作者的第一本书的文章,看看作者的第一本书给他带来了怎样的回忆。

2.自主阅读①作者的第一本书是谁送的?②作者为什么把这本书看得那么珍贵?③课文中有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分析课文(1)作者的第一本书是谁送的?他为什么要送这本书给作者?提示:课文第1段“父亲的一位朋友送我一本书”。

(2)作者为什么把这本书看得那么珍贵?提示:课文第2段“这本书,我一直珍藏着,因为它是我童年的记忆,是我父亲的期望,是我朋友的友谊”。

(3)课文中有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提示:课文第3段“这本书,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每一遍都有新的收获。

它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人生的道路”。

4.写作方法分析(1)课文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提示:对比、插叙、细节描写等。

(2)对比手法的运用提示:课文第1段与第2段之间的对比,突出了作者对第一本书的珍视。

(3)插叙手法的运用提示:课文第3段插叙了作者童年时期的生活,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4)细节描写的运用提示:课文第4段对父亲朋友送书的细节描写,表现了父亲朋友对作者的关爱。

5.课堂小结(1)通过学习《我的第一本书》,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童年的快乐和苦难,同时也学到了写作方法。

(2)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写作中,能够运用所学,写出自己的故事,抒发自己的情感。

6.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段。

(2)以《我的第一本书》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四、板书设计《我的第一本书》1.作者:史铁生2.内容:童年回忆、父亲期望、朋友友谊3.写作手法:对比、插叙、细节描写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我的第一本书》,使学生感受到了作者童年的快乐和苦难,学会了写作方法。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鲁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鲁教版

3.我的第一本书教学目标1.识记字词,整体感知课文2.抓住重点语句把握人物心情。

3.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感悟作者的内心情感。

4.引导学生从人物思想中受到启示。

教学重点把握人物思想感情,围绕第一本书的故事,体会在特定条件下人物的精神世界。

课前准备1.自读文章,扫清文字障碍理解生字词的含义。

2.布置学生查阅,了解牛汉的有关资料,以开阔视野,增加材料积累。

3.回忆自己拿到第一本书时的心情和场景,把它写成文字。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导入师生之间交流拿到第一本书时的心情,听读学生的小习作。

师:听了同学们的感受,老师也仿佛回到了那个时候,心中也有许多的感慨,但我却无法表达出来,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牛汉的第一本书,有什么与众不同吧!板书:《我的第一本书》牛汉检测预习情况:(让学生们在黑板上书写)1.认读字词:幽默凄惨奥秘酷似掺和磨磨蹭蹭翻来覆去2.交流有关牛汉的材料。

整体感知:1.跳读课文,,讲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提示:语言简洁,条理清楚,交代明白)2.再次快速浏览,思考以下问题:在在本组进行讨论。

(1)你认为文中的第一本书值不值得写?这仅仅是一本书吗?它有什么含义?(2)和我们比起来,文中“我”的生活境遇有什么不同?你通过读文有何感受?你在文中找出描写作者境遇的语句。

明确:(1)“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

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2)描写“我”的境遇的句子如“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书和红薯在我们村里都是希奇东西。

”从这些语句可以看出“我”的童年是贫苦而枯燥的,从而更显出书的珍贵,是书给了我人生的启迪。

深入探讨师:在大体上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家交流一下,在读文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哪些问题?大家一起探究解决。

通过学生的发现大体有以下较典型的问题:(1)作者当时是怀着一种什么心情写这一本书的呢?通过一本书你还想到什么?(2)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要以文字感人,更应以情打动人,本文情感的抒发是渗透在字里行间的,通读全文体会文中描写的情感有哪些,各是什么?小组讨论,组员作好讨论记录明确:(1)作者当时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感情复杂,心情沉重,通过一本书,反映出深藏的苦难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更反映出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 鲁教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 鲁教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文意,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

2、品评含意丰富的语句,养成正确的语感。

3、激活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含。

教学策略重点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

品评重点语句,渗透理解作品的人文内涵。

难点理解作者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

课时2课时教法教具诵读法拓展延伸法师生双边教学活动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教学手记一情境引入一、导语设计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感受了胡适对母亲以其深细而严格的教育影响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追忆。

今天,我们将走进牛汉的随笔《我的第一本书》,去感受苦难生活境况中浓浓的真挚情意给诗人的精神给养。

(板书课题、作者)二预设教学过程一、学生回忆诗人牛汉的创作经历二、诵读,整体感知文意1、字词: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凄惨:凄凉悲惨。

奥秘:奥妙神秘。

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温厚:温和宽厚。

2、思考: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一本“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的国语课本有着怎样的经历令同学们默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标示段序并积累下列词语。

学生再读课文,揣作者永志不忘,以致专门著文纪念?3、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意。

研讨:(1)文题“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我的第一本书”的?四、研读探究1、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重要语句。

请学生感情阅读全文,思考:(课后习题第二题)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2、教师导学:阅读本文,我们不仅为第一本书承载的故事所感动,更多的震撼是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的浓浓情意,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遥远的乡村荒寒、苍凉的生活境况和作者对生活的那份独特的感受。

3、研讨: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意补叙了乔元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

八年级语文下《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态度以及人生思考。

2.体会本文在质朴的语言中蕴含的深刻意蕴。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对牛汉其人的介绍和评价。

2.体会本文在质朴的语言中蕴含的深刻意蕴。

三、教学难点
1.理解牛汉诗歌创作的独特风格和思想内涵。

2.体会本文在质朴的语言中蕴含的深刻意蕴。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好PPT课件,包括牛汉的诗歌和人生经历等内容。

2.学生提前阅读课文,了解牛汉的生平和创作情况。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介绍牛汉的生平和创作情况,引导学生了解牛汉的诗歌风格和
思想内涵。

2.课文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理解牛汉的人生经历和创作思想,
包括对生命的感悟、对人民和祖国的感情、对艺术的追求等。

3.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培养学生
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4.总结: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强调牛汉的人生和创作理念,引导学生深入思
考人生意义和价值。

5.作业:教师布置作业,包括诗歌欣赏、写作练习等,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
1.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价,肯定学
生的优点和进步,指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2.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收获进行自我评价,反思
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寻找进一步提高的方向。

八年级语文《我的第一本书》说课稿范文

八年级语文《我的第一本书》说课稿范文

八年级语文《我的第一本书》说课稿范文下面是整理的八年级语文《我的第一本书》说课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材分析:《我的第一本书》是鲁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

本单元的六篇课文均是名家之作。

它们或追忆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展示名人、伟人的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

人文内涵深厚丰富,艺术表达各有特色。

《我的第一本书》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

他的“第一本书”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人间温情和生活乐趣。

学习了这篇课文,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生活的底蕴,感悟读书对于人生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感受活动,总结观点→合作交流,实验探究→科学推理,得出新知→剖析定律,强化理解→应用迁移,巩固提高→布置作业,延伸升华。

我的课本哪里还是本书!简直是一团纸。

书是拦腰断的,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

我以为父亲要揍我了,可是没有。

他愁苦地望着我泪水盈盈的眼睛,问:“那一半呢?”我说:“那一半送给乔元贞了。

”父亲问:“为什么送给他?”我回答说:“他们家买不起书,教师规定,每人要有一本,而且得摆在课桌上,我只好把书用刀裁成两半,他一半我一半。

”父亲问我:“你两人怎么读书?”我说:“我早已把书从头到尾背熟了。

乔元贞所以考第一,是因为我把自己的名字写错了,把(史承汉)的(承)字中间少写一横。

”父亲深深叹着气。

他很了解乔元贞家的苦楚,说:“元贞比你有出息。

”为了好写,后来父亲把我的名字中的(承)改作(成)。

由于本课所写的内容离今天的学生生活比较遥远,因此我尽量介绍一些关于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的苦难生活,课前也让学生到图书馆、上网或访问老人等形式查找那个时代的情况,以加深对本课所展示的生活景况的理解,借以去想象那个时代人们的学习生活,进而品味生活的苦难对于人生的意义。

另外,本课浅显易懂而又耐人寻味,因此学生读起来比较有兴趣。

三、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优质课精品-鲁教八下-2018新编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优质课精品-鲁教八下-2018新编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掌握课文中的所有的词语、汉字、要求会读,懂意思,重点词语达到会读,会写,会理解,会用。

使掌握课文中的所有的句型,并能运用它们进行语言交际。

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和课文的结构,能结合课文情景使用。

2、过程与方法:运用边读边想边记的读书方法,读懂每一句话,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利用课文材料联系生活实际锻炼听说读写能力,逐步形成真实交际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感受课文意境,懂得人不能忘本的思想中心。

感悟知识就是力量的价值内涵。

教学重点:联系自己的学习经历,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品味苦难对人生意义。

教学时间:5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旧课。

二、检查词语预习。

本课的词语比较多,要分清重点掌握和一般掌握,保证重点词语的理解运用。

一般词语则通过课文的学习逐渐识读理解。

1、每个人在小组中汇报词语预习情况。

读准每一个词语。

能弄清每一个词语的意思。

运用重点词语造句。

2、清理出不理解的词语,提出需要帮助的内容。

3、小组互相交流,互相帮助,讨论解决疑难词语。

注意本课词语中出现的多音字的不同的意思不同读音。

4、提出需要全班解决的疑难词语。

5、词语学习方式提示。

三、学习方法,学习词语。

1、有些词语的解释:梦幻—梦中的境界。

通过指不可能实现或不真实的事物。

脊背—躯干的一部分,跟胸和腹相对。

口语中说“背”。

虾米—晒干去掉头和壳的虾。

因为虾体形弯曲,所以常用来形容脊背弯曲。

花花绿绿—形容颜色鲜多彩。

苦楚—痛苦:多只生活上受到的折磨。

楚,痛苦。

2、对比旧词学习新词。

感受——侧重受到影响,还可作名词,有“影响和体会”的意思。

“感觉”是指对外界的事物产生反应。

稀奇——侧重新奇,奇特或很少想到,多形容人的感觉。

“稀少”侧重事物出现得少。

奥秘——侧重不易理解,尚未被人发现和认识。

“秘密”侧重不让人知道。

揍——专指打人,使用范围较窄。

鲁教版初二语文五的第一本书教案优秀范

鲁教版初二语文五的第一本书教案优秀范

鲁教版初二语文五的第一本书教案优秀范(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总结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自我鉴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assessment,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鲁教版初二语文五的第一本书教案优秀范这篇《初二下册语文教案范文:我的第一本书》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好的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

我的第一本书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识记重点字词,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

2、通过课文,认识和了解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广大乡村普通百姓的苦难生活,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二)过程与方法1、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内涵。

2、意义引导学生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在复述中感受生活的困苦和无奈,感受人情的友善,领会文章的主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品中蕴含的父子之情、同学之情,以及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培养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和互助友爱的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重点、难点:认识上个世纪初我国广大乡村普通百姓的苦难生活,体会苦难生活之于人的意义。

三、教学时数: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谁都离不开书。

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样的书?可能有些同学已经记不清了,作者却对他的第一本书永志不忘。

因为那本书承载了一段感人的故事。

事过几十年后,作者走过了迢迢征途,饱尝了人生甘苦,回首往事,发现那挥之不去的记忆,是一笔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

《我的第一本书》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

文章时代背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贫穷、饥饿、寒冷,读书在当时是有钱人的事情他的“第一本书”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人间温情和生活乐趣。

学习这篇课文,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生活的底蕴,感悟读书对人生的意义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曾用笔名谷风。

远祖系蒙古族。

1923年10月生于山西定襄县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

14岁之前放牛、拾柴火、唱秧歌、练拳、摔跤、弄泥塑、吹笙、打群架,是村里最顽皮的孩子,浑身带着伤疤,一生未褪尽。

上了两年小学连自己的名字也写不对。

父亲是个具有艺术气质和民主自由思想的中学教员,旧诗写得颇有功力。

他十岁以后就入迷地翻看父亲所藏的那些似懂非懂的书刊。

母亲教他诵读唐诗。

母亲生性憨直倔强,他的性格上继承了她的某些感情素质。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父亲流亡到陕西,在西安叫卖过报纸,学过几个月绘画。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02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02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02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02 课题 3 我的第一本书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理解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教学难点注重激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或者创设情境引发体验。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学生作业本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酷(ku4)似掺(chan1) 脊(ji1)背枉(wang3)读
2.解释下列词语。

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凄惨:凄凉悲惨。

奥秘:奥妙神秘。

(还可指我踏人生活的一次珍贵的经历,一本人生之书。

)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一种感激之情。

)
3.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

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
(体会书的珍贵,读书机会的珍贵。

)
4.“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我的第一本书对“我”影响之大,作者要回报它。

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初二语文下册教学设计:我的第一本书

初二语文下册教学设计:我的第一本书

初二语文下册教学设计:我的第一本书语文《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一一、教材分析:《我的第一本书》是鲁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

本单元的六篇课文均是名家之作。

它们或追忆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展示名人、伟人的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

人文深厚丰富,艺术表达各有特色。

《我的第一本书》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

他的“第一本书”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人间温情和生活乐趣。

学习了这篇课文,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生活的底蕴,感悟读书对于人生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由于本课所写的内容离今天的学生生活比较遥远,因此我尽量介绍一些关于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的苦难生活,课前也让学生到图书馆、上网或访问老人等形式查找那个时代的情况,以加深对本课所展示的生活景况的理解,借以去想象那个时代人们的学习生活,进而品味生活的苦难对于人生的意义。

另外,本课浅显易懂而又耐人寻味,因此学生读起来比较有兴趣。

三、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辞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

因此我把知识与能力目标定为:体会文中词语的含义。

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中说: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表述自己的意思。

因此,我把过程与方法目标定为: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

因此,我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定为: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这是初三语文阶段阅读的一个目标。

因此,我把本课重点明确为理解语句含义,复述课文。

联系二十世纪初的文化背景理解作者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到感悟,对今天的学生来说,由于不是亲身体验,难度要大点儿,因此,我把难点定为: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山东省烟台市黄务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3《我的第一本书

山东省烟台市黄务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3《我的第一本书

课题我的第一本书课型新授课主备教师二次备课教师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

教学重点难点1、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2.注重激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或者创设情境引发体验教法与学法自主合作探究通案内容设计个案内容设计教学内容一、导入新课: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样的书?可能有些同学已经记不清了,作者却对他的第一本书永志不忘。

因为那本书承载了一段感人的故事。

事过几十年后,作者走过了迢迢征途,饱尝了人生甘苦,回首往事,发现那挥之不去的记忆,是一笔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

二、关于作者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

生于1923年,1940年开始写诗,有诗剧<智慧的悲哀>、诗歌<鄂尔多斯草原>、诗集<彩色的生活>等。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互相补充、评议。

四、学生自主阅读质疑、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3.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

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4、“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五、品味语言选择自己欣赏的语句进行赏析,小组交流六、拓展训练学生说说自己读“第一本书”的经历、体会,互相交流。

七、小结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

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一、导入二、诵读,整体感知文意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标示段序并积累下列词语。

(投影)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凄惨:凄凉悲惨。

奥秘:奥妙神秘。

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温厚:温和宽厚。

2.学生再读课文,揣摩、理解课文内容。

思考: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一本“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的国语课本有着怎样的经历令作者永志不忘,以致专门著文纪念?学生跳读课文3至8语段,简要复述“我的第一本书”的不同寻常的经历。

八年级语文下册3我的第一本书学案鲁教五四制

八年级语文下册3我的第一本书学案鲁教五四制

《我的第一本书》学习目标:一、积存本课生字新词,熟读课文。

二、体会本文所表现出来的父子情、同。

学情、童年的乐趣和在极为苦难的生存条件和学习环境下苦苦挣扎的一段生活历程。

3、体味本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习重点:抓住重点,有层次地复述故事。

学习难点:熟悉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广大乡村一般百姓的苦难生活,体会苦难,生活之于人的意义。

学习进程:一、预习检测1.注音:迢迢()晾晒()掺和()马鬃()泪水盈眶()()哄堂大笑()挎着()2.学生结合具体语境明白得词义。

幽默:凄惨:隐秘:翻来覆去:温厚:知书识礼:酷似:3.作者简介牛汉(1923—),原名,出版的诗集有《彩色的生活》(1951)、《爱与歌》(1954)、《温泉》(1984)、《海上蝴蝶》(1985)、《沉默的悬崖》(1986)、《牛汉诗选》(1998)。

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

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世温情和生命乐趣。

二、整体感知1.作者围绕“我的第一本书”叙写了哪些事、哪些人?2. 文题“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讲义吗?还能够做如何的明白得?3.作者是怀着如何的情感追思他的“第一本书”的?三、文本探讨1.作者在“我的第一本书”中读出了生活的“苦”与“乐”,找出“书”中的苦与乐。

2.你感觉“父亲”是如何的父亲?“我”是如何的小孩?你是通过什么看出来的?3.没有讲义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以为他比“我”有前程,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意补叙了乔元贞的一生的“前程”“他一生挎着篮子在周围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

”这算得什么“前程”呢?作者什么缘故要作如此的交代?四、语言赏析体味以下重要语句的含义。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欢乐和梦幻。

”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如何的?联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欢乐和梦幻”是什么?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若是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

鲁教版语文八下《我的第一本书》word教案

鲁教版语文八下《我的第一本书》word教案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实录(执教/刘宏业评点/ 余映潮)一、巧妙导入师:对于诗人牛汉,同学们并不陌生,我们曾学习过他的(生齐说)《华南虎》,今天我们学习诗人牛汉的一篇散文,一篇他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我的第一本书》(生齐说)。

牛汉先生在课文第1节中解释为什么写这第一本书时,这样说:(生齐读)(投影)可是这一本却让我一生难以忘怀,它酷似德国卜劳恩的《父与子》中的一组画,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

师:这节课,我和同学们就从这句话入手,一起走进课文。

二、感知故事师:下面,我们进行第一个阅读活动。

(投影)活动一:请快速阅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文章写了哪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

(生默读课文,师巡视。

)师:好,下面我们进行第一次交流,哪位同学先说?生1:第一件事是写作者小时候看他父亲的书。

师:这是文章第2节写到的事情。

继续。

生2:第二件事是他的父亲发现他把书裁成两半,一半送给了没有钱买书的朋友。

生3:第三件事是他的父亲让他把那半截书从乔元贞那里要回来,然后装订成两本完好的书。

师:能否简洁些?生3:父亲替我补书。

师:好!很简洁。

还有补充吗?生4:第四件事是他们小时候上书房时候的一些事情。

“我说‘大狗叫’,大狗就汪汪叫几声,我说‘小狗叫’,小狗也立即叫几声。

”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师:是啊,这么有趣的事怎么能忘记呢?但是你的回答还欠简洁。

请概括一下。

生5:大狗小狗陪“我”读书。

生6:“我”教大狗小狗背书。

师:谢谢刚才几位同学的精彩发言。

他们的回答基本概括了文章所写的人和事。

老师将这些故事再精炼一下,请看大屏幕:(投影)“父亲”:问书考书灯下补书携子读书。

“我”:裁书要书真诚送书带狗背书师:这些故事主要发生在父亲和“我”身上。

这样的概括既简洁又紧扣一条主线,即文题“我的第一本书”。

三、品味情感师:在这些故事中,我们读出了父子亲情,同学友情,还有“我”读书时的乐趣。

那么,在这些情感中,作者着力最多,最想突出的情感是什么呢?请看:(投影)它酷似德国卜劳恩的《父与子》中的一组画。

鲁教版(五四学制)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鲁教版(五四学制)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鲁教版(五四学制)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我的第一本书》教案3《我的第一本书》(八年级下册第1单元)一课时【教学目标】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意蕴。

体会作品抒发的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意蕴。

【教学难点】难句理解:“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你还记得你的第一本书是什么吗?老师的第一本书是一本黑白的小人书,今天,我们来看看诗人牛汉的第一本书是什么。

还记得牛汉吗?我们曾经学过他写的《华南虎》:“有一个不羁的灵魂/掠过我的头顶/腾空而去,/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还有巨大而破碎的滴血的趾爪!”◆教学过程设一、朗读课文,复述情节。

二、赏析文章1.“我的第一本书”是一本怎样的书?我的国语课本。

“我”小时候把书切成两半,分给贫穷的同学乔元贞,父亲知道后不但没有怪我,还花了一夜时间给我们把书修好,变成了两本书。

2.文题“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作者的“第一本书”意味深长。

如果说课文主体部分写的“不同寻常的第一本书”是人生第一课的话,那么写父亲领“我”离开本村到崔家庄念书则是交待“真正的第一本书”,也即走进求知的世界。

这贫困境遇中的人生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3. 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我的第一本书”的?一种感激之情。

1.作者的“第一本书”意味深长。

如果说课文主体部分写的“不同寻常的第一本书”是人生第一课的话,那么写父亲领“我”离开本村到崔家庄念书则是交待“真正的第一本书”,也即走进求知的世界。

这贫困境遇中的人生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2. 作者追忆“第一本书”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同时感情也是复杂的、百感交集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的不幸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教案鲁教版八下(5)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教案鲁教版八下(5)

我的第一本书《我的第一本书》是诗人牛汉写的一篇散文随笔。

作者通过“第一本书”的故事的追叙,写出了自己对20世纪初中国遥远的乡村荒寒、苍凉的苦难生活境况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受,这份体察和感受对人的启发和教育是显而易见的。

但由于生活年代的久远,今天的学生很难深入理解其中的甘苦和蕴含的意义。

为了让生活在阳光下的学生能认识这份生活,感悟这份生活,从中获得情感上的教益,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安排了几个教学环节,以期达到利用文本对学生进行苦难教育和情感教育。

一、默读文本,感受苦难文章故事性很强,易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设计这个环节,就是要吸引学生的兴趣,首先从内容上整体感知,了解“第一本书”的故事,体会“第一本书”的故事中深藏着的那个时代的苦难生活。

所以在复述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第一本书”这条线索,讲述与第一本书有关的人和事,从中感受生活的苦难。

(下为发言摘要,复述略)教师:牛汉以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的这一段美好的故事,读来感人至深。

但从牛汉的追忆中,我们是否感觉到了他心情的沉重?这是为什么呢?学生1:是,我也感受到了作者在说起往事时很压抑、很沉重。

我想这压抑和沉重是来自于当时人们生活的贫穷吧。

由于贫穷,同学乔元贞读书却没有书,“我”把书撕成两半,让同学有书读,父亲知道后,帮“我”把撕开的两个“半本书”加上他的手抄部分,最后装订成两本完成的书,“我”一本,乔元贞一本,这也让“我”的第一本书有了不同寻常的来历……学生2:我认为这种沉重还因为作者有感于当时农村文化的落后。

作者不是说,在当时的乡村,“书和红薯”都是“稀奇的东西”吗?他的老师“弄不成”身为一个教师,却弄不到《算术》和《常识》;一个班级,三个学生;十几个人,四个年级,坐在一个教室学习…………教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是啊,由于当时乡村经济文化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以及闭塞,人们的生活是艰难而沉重的,自家的窘迫,乔元贞家的苦楚,还有那些一样贫穷的“乔元贞”们的家庭也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为活着而活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第一本书》
【教学目标】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感知作者的内心情感。

能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揣摩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说出其中包含的感情。

【教学重点】
作者的内心情感,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及其中包含的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我的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感知作者的内心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从学生生活体验导入。

环节设计:具体介绍学生印象深刻的第一本书
设计目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谈体验,为引出《我的第一本书》做铺垫。

课堂在线:一位女生说印象最深的是她的第一本教科书,因为给她带来了知识,并没有具体的介绍。

环节反思:教师没有具体指明怎样具体的说,因此学生答题过于简单。

二、整体感知,概括文章内容
浏览课文,说说什么书让牛汉如此难以忘怀?——年前小学一年60 级的国语课本。

默读课文找人与事
作者说,这本书酷似一组画,当我们翻看这一组画时,画面中都有哪些人?哪些事?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并试着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人:父亲、“我”、乔元贞、乔海、“弄不成”、二黄毛⋯⋯
事:父亲考学、父亲补书、带狗上学、送元贞书⋯⋯
小结:这组画包括了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上学的乐趣。

(板书)环节设计:
自由读课文,找什么书让作者如此念念不忘?
默读课文,找文中的人与事,并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设计目的:落实课标关于阅读的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课堂在线:学生读了近分钟,8 找什么书以及文中出现的人很全面,概括事件时不够
简练,教师代替了学生的归纳。

环节反思:根据课前调查学生根本没有预习,所以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并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结果学生读书完毕后很快找到问题的答案。

然而学生在概括文章事件时不够简练,原因是读书的时间还不够。

今后在此环节上要给予学生多一点时间。

三、品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1.品读课文的难忘处
有没有哪些场景,哪些内容使我们最难忘的?读一读,从中我们能感悟到什么?触动你的是什么呢?
2.含义深刻句子举例:
()“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1 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怎样的?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指的什么?
()“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2 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作者用崇敬的心灵究竟想赞美什么?
()“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3 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重点句)“人不能忘本”含义?
环节设计:
1.通过读书文中哪些人哪些事让你难忘?再读一读,从中你能感悟到什么?
2.文中有哪些句子让你难以理解?
设计目的:落实课标:“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理,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课堂在线:我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他们共同解决。

然而学生找难忘的人与事不够多,参与面不够广。

文中难以理解的句子,是教师抛给学生的,并不是学生自己找出来的。

环节反思:此环节应该是一节课的重点内容,我是想通过学生自己的阅读感受,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解决,然而效果不佳,课堂在这个环节上有些沉闷。

究其原因是教师给予学生读书和思考的时间不够多,另外没有很好的铺设台阶,所以学生难以攀登上。

平时教学中强调要跳一跳摘桃子,但是我把桃子挂得太高,没有铺设好台阶。

四、深化延伸
既然这一本书酷似《父与子》中的漫画,漫画是让人看着发笑的,为什么我的这本书看了却很难笑起来呢?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启示?
设计目的:注重对略读课文学习的感受。

课堂在线:既然这一本书酷似《父与子》中的漫画,(师举漫画并简介漫画)漫画看了让人发笑,为什么我的这本书看了却很难笑起来呢?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有哪些启示?
令人遗憾的是只有两位学生说了自己的体验,多数学生沉默。

环节反思:本环节我是想让学生升华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感受,能结合自身谈收获,同时归纳出文章的主旨。

之所以学生以沉默代替是因为对于文章仍然不够理解。

五、课堂小结
设计目的:强化叙事性文体特征,理清课堂的两条线索。

课堂在线:教师总结。

环节反思:教师的理解代替的了学生的理解。

六、课后作业
以《我人生中的第一本书》为题,写一篇随笔。

【教学反思】
(一)我的备课
怎样来备这篇课文?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文体是随笔。

首先我结合单元教学总体目标:“要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而了解社会人生,另外要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还要注意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

”再结合课标关于初二阅读的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主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理,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以及对于教材的研究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定位好后,下面就是怎样设计整堂课的结构了。

现在的课堂结构基本是板块式结构,纵观一堂好的课总有一条线索,也就是用线把各个板块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这又回到了对教材的研究上来。

我把教材中含义深刻的第一句话“可是这一本却让我一生难以忘却,它酷似德国卜劳恩的《父与子》中的一组画,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

”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和整堂教学的线索。

扣住三个关键词:“难以忘怀”“一组画”“难笑”,另外把文体特征作为教学的第二条线索。

这样就有了内容和写法的两条线了。

(二)几点体会
我今天上课的内容是《我的第一本书》,倒不如说农村中学的孩子们给我上了人生的第
一课,这也是我的第一本书。

面对评课老师的点评和上课的效果来看今天我确有收获,下面就谈几点:
哲学上有一对矛盾:是形式决定内容还是内容决定形式,《我的第一本书》的教学设计我走的路线是形式决定了内容,然而教学应该是内容决定形式吧,此第一点收获。

农村中学合作式学习开展的不多,学生对此形式有些陌生,因此在教学中难以推动。

我未能充分的备好学生。

此第二点收获。

略读课文要充分给学生读书的时间,教师的讲解不要多,可以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背景提炼学生的生活体验。

此第三点收获。

当然一节课的收获还有很多,我将以此为起点,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反思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