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进行物理探究的尝试
初中物理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2 0 1 3 年 第1 2 期( 总第2 0 4 期)
都 应及 时给 予 表 扬 , 肯 定 其 首创 精 神 。 鉴 于此 . 物理 教 师 就 应 该 把 创设 最 佳 的教 学情 境 作 为 教 学过 程 的追 求 目标 . 并 贯 穿 于 教 螺 学 的始 终 。 以获 取 最 大 的 教学 效 益 。例 如 . 在探 究 压 力 的 作 用 效 … 果 与 哪些 因 素有 关 时 .教 师 首 先用 多 媒 体 演示 一 个 气 功 表 演 中 富 的例子 : 气功师平躺在地面上 , 身上 压 了 一块 大 石 板 . 然 后 让 助 学 生看 到 石 板碎 了而气 功师 安然 无 恙 这 菌 注者面前的问题。 笔者现结合 自己多年来的教学 手 用大 铁 锤 打击 石 板 . 种 物 理 情 景 与 学 生原 有 知 识 产 生 冲 突— — 被 锤 打 怎 么 不 受 伤 ? 蔷 实践, 谈谈 自己的体会。 美 国 芝 加 哥 大 学施 瓦 布 教 授 首 先 提 出 了 “ 探 学 生头 脑 中有 了疑 问 。 教 师 适 时 引导 : 如 果气 功 师 身 上不 压 大石 究学习” 的概念 , 他强调学生学习方法与过程 , 认 板 , 而 让大 铁 锤 直 接 打 击其 腹 部 。 气 功 师愿 意 吗 ?学 生 根 据 问题 : 为 探 究 式 过 程 和 方 法 适 合 在 理 科 教 学 中培 养 学 情境 展 开 了 激烈 的讨 论 .产生 了想 探 究 压力 的效 果 与 什 么 因素 生的“ 创造力” 。其 基 本 环 节 有 : 提 出 问 题— — 进 有关 的欲 望 。这 时教 师 引 导学 生 用 身 边 的学 习用 品 如铅 笔 进 行 行猜 想 与 假设 — — 制 定 计 划 、 设 计 实 验— — 进 行 探 索 : 两 指 压 紧 铅 笔 两端 时感 觉 一样 吗 ?如 果 不 同 , 哪一 端 效 果 实 验 与 收 集 证 据— — 分 析 与 论 证 — — 对 结 果 进 更 明显 ?如果 把 铅 笔 的一 端 固定 在 桌 面 . 用 大 小 不 同 的力 压另 一 行评 估— — 交 流 与合 作 。 在 这 个 过 程 中 , 学 生 的 端感 觉 又 怎样 ?学 生经 历 探究 体 验 后 . 对影 响 压 力作 用 效 果 的两 参与是前 提 , 掌 握 探 究 学 习 的方 法 是 基 础 , 教 师 个 因素— — 压力 和受 力 面 积 . 可 以 产生 深 刻 的 印 象 . 继 而 引发 他 的 有 效 组 织 和 引 导 是 学 生 探 究 学 习 取 得 成 功 的 们 更 深 一 步进 行 探索 的热情 重要 保 证 。那 么 , 教 师 在 指 导 学 生 进 行 探 究 学 习 三、 提 出 问题 时应 该 做 些 什 么 呢 ? 教 师要 引导 学 生 从 日常 生 活 、 自然 现 象 或 实 验 观 察 中发 现 创设情境 。 激发探 究学> - - 3 的欲 望 与 物理 学 有 关 的有 探 究 价 值 的 问题 . 或 者 创设 一 定 的 问 题 情 境 探究 欲望 是 一 种 积 极 的 心 理 倾 向 , 学 生 只有 来 激发 学 生 的求 知 欲 和 探 究 的 兴趣 学生 能够 通 过 E l 头 表 达 或 对所 探究 的 问题 感 兴 趣 , 才 会 产 生 积 极 的探 究 欲 书 面表 达这 些 问题 , 提 出 的 问题 要 尽 量 体 现新 奇 、 具 有 挑 战性 、 望, 进 而 自觉 进 入 探 究 学 习 。 因此 , 教 师要 在 教 学 有 实 用 价 值 和 社 会 价 值 、 关注热点等特点。 开 始 就 创 设 相 应 的学 习情 境 , 以激 发 学 生 的学 四、 制 定计 划 与设 计 实 验 设 计 实 验是 科 学探 究 中的 一 个关 键 要 素 .是对 提 出问 题 进 习欲 望 。如 在 探 究 “ 影 响 音 调 高 低 的 因素 ” 时, 可 播 放 一段 琵 琶 演 奏 的 录像 , 先 让 学 生 感 受 到 悠 扬 行 科 学 猜想 假 设 并 成 为科 学 结 论 的一 个 重 要 环 节 .它 是 从 操 作 冢 的琵 琶声 能给 人 带 来 的欢 乐 . 再 让 学 生 认 真 体 会 的角 度 把探 究 的 猜想 与 假设 具 体 化 、 程序 化 学 生 提 出初 步 的 猜 琵琶 声 中音 调 的变 化 当 学 生 对 音 调 的 变化 产 生 想 与 假 设后 . 教 师要 引导 学 生 紧 紧 围绕 猜想 和假 设 . 积 极 寻 找 最 兴趣 时, 再 让 学 生 进入 “ 影 响 音调 高 低 的 因 素 ” 的 佳 的实 验方 案 教 学 中要 让 学 生 以小 组 为单 位 . 明确 探究 目的 和 学 习探 究 。 已有 的 条件 . 经历 制 定 计 划 与设 计 实 验 的过 程 . 尝试 选 择 科 学探 又如 在 探 究 “ 平面镜” 成像规律 时 , 教 师 可 事 究 的方 法及 所 需 器 材 . 尝 试考 虑 影 响 问 题 的 主要 因素 。 有 控 制 变 先在 讲台上竖 立一面镜 子 , 然后告诉 学生 : 平 时 量 的初 步意 识 要让 学 生 认 识 到 具体 的科 学 问 题常 常 是 由多个 ; = 2 大家 都 有 照 镜 子 的 习惯 , 但 不 一 定 会 注 意 自己在 因素 造 成 的结 果 . 要 考 虑 哪些 是 影 响 问 题 的 主要 因素 . 在 一 定 的 镜 中 的像 有 什 么 特 点 , 现 在 就 请 一 些 同学 到 镜 子 条 件 下 . 哪个 因素 对 问题 起 主 要 作 用 , 并 体 会 变 量 的概 念 、 物 理 前 面 来 .说 说 镜 子 里 面 的像 和 人 到 底 是 什 么 关 量 问的 相互 联 系 和控 制 变 量 的 研 究方 法 然 后 师生 共 同讨 论 优 系 在 学 生 观 察 时 . 教 师要 求 学 生 注 意 身 体 的前 化 设 计 方 案 , 这 一 阶段 是 小 组 间 质 疑 、 答辩 、 动 脑 的理 性 思 维 过 后左右在镜中的位置 . 注 意 身 体 变化 时像 的 变 化 。在 学 生 发 现 程 。 思考 问题 往 往 有 一 定 难 度 , 思维 容量 也很 大 , 是 培 养 学 生 创 镜 中 的像 与 人 一模 一样 且 左 右 一 致 . 像 的 位 置 会 随 人 的位 置 的 新 思 维 、 发散 思 维 的过 程 。 改变而改 变时 。 教 师 再 向学 生 提 出 : 事 实 是 否 和 我 们 看 到 的一 五、 交流 与合 作 样 呢 ?怎样 用 实 验 进 行 验 证 我 们 的结 论 ?在 学生 急 于想 知 道 结 让 学 生 在 理 解科 学探 究 的 情 况 下 写 出 自 己的 实 验 报 告 . 自 论时 . 教师再安 排学生进行探 究实验 . 自然 就 可 以 收 到 良好 的 己表 达 探 究 的 问题 和过 程 . 设计 和描绘有关 的图表 . 总 结 所 探 究 的结 论 有 准 确表 达 自己观 点 的 意识 . 体 验 探 究 活 动 的乐 趣 效果 。 二 诱 发 探 究 灵 感 和 学 习 成 功 的 喜 悦 。 能思 考 别 人 的 意见 . 对 探 究 学 习活 动 进 行 发 现 自己 和 他 人 的 长 处 及 存 在 的 不 足 . 提 出具 体 的 改 进 在课 堂 教 学 中 .师 生 的主 观 心 理 因素 和 教 学 的 客 观环 境 构 反 思 . 成 了教 学 情 境 。 将 教 学情 境 作 为诱 因 。 可 以引 发并 唤起 学 生 的精 意 见 。 有 团队 精 神 , 能 在 探 究 过 程 中 既有 分 工 又有 合 作 . 群策 群 神需 要 . 激 发 学 生 探 究 的灵 感 . 点燃 学生 的思 维 火 花 。 灵感 是 一 力 , 发挥 每 个 人 的聪 明 才 智 . 使 自己 的各 方 面 得 到 锻炼 。 总之 . 在 中学 物 理 课 堂 教 学 中 . 教 师要 把 促 进 学 生 自主 探 种直 觉 思 维 . 是 由于 长 期 实 践 . 不 断 积 累经 验 和 知 识 而 突然 产 生 的 富有 创 造性 的思 路 . 是 认识 上 质 的 飞跃 灵感 的发 生 往往 伴 随 究 。 主动 发 展 . 培 养 实 践 创 新 能 力 放 在 首要 位 置 。善 于 为学 生 创 着 突 破 和 创新 。 教 师在 探 究 活 动 开始 时 可 以设 置 各 种 问题 情 境 , 设 自主 探 究 的 情境 . 激 发 学 生 自主探 究 的 欲 望 . 培 养 学 生 自 主 让学 生能学 、 会学、 乐学 , 成 为 一 个 名 副 其 实 的 发 引导 学 生 发 现新 的物 理 情 境 与 已有 知识 的冲 突 所 在 .从 而 提 出 探 究 的 能力 , 问题 . 并 做 出合 理 的 假设 与猜 想 。对 于 学 生 别 出心 裁 的想 法 . 违 现 者 、 研究者 、 探 索者 【 责编 张景贤 】 反 常 规 的解 答 , 标新立异的构思 , 哪 怕 只 有 一 点 点 的新 意 . 教 师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科学探究能力是现代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面对未知的情况下能够灵活应对。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首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是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例如,在学习光的反射定律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用镜子和光线进行实验,观察光线的反射方向,并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
通过这样的实验探究,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还能培养他们的实验设计和观察能力。
其次,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引导性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力和功的关系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的力作用下,不同物体的功不同?”通过这个问题,学生需要运用他们的物理知识和思维能力,分析力和功的关系,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样的问题导向教学,学生能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和学习。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并进行实验和讨论。
例如,在学习电路中的电阻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让他们自主选择实验材料和方法,并通过实验和讨论来总结电阻的概念和特性。
通过这样的探究性学习,学生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最后,教师可以通过科学项目的开展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项目是一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通过自主设计和实施项目来解决实际问题。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一、以探究为核心,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应该以探究为核心,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实地调查等方式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其观察、实验、逻辑推理等探究能力。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设计精彩的实验和案例,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观察和实验,激发他们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实验让学生自己感受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表面粗糙程度的关系,让他们找到并总结出相关规律,并由此引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知识,并且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起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二、以合作为手段,促进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在核心素养教育中,合作是一个重要的培养目标。
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验、课外作业、研究性学习等方面进行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的环节,让学生们就某个物理现象展开讨论,让他们在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启发,激发彼此的思维,培养他们的交流和沟通能力。
通过这样的合作方式,学生可以在交流中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也能够培养起团队协作的习惯。
三、以创新为目标,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能力初中物理教学要贯彻核心素养教育的理念,就需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和任务,让学生在课下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也可以适当安排一些应用性的活动,如制作模型、动手实验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搜集资料、编写报告、设计小型实验等方式,来解决某个物理问题,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以实践为基础,构建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可以构建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物理知识。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一些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物理知识。
物理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接点上 , 在教学 的关键处 , 不断地设计 问题情 境 , 从而形 成学生 的 度 的因素 。 最佳时期 , 实际探究活动 的设计也 可以从教 学实际和学 生的实际 速度可能跟小车的受力和小 车的质量这两个因素有关 。 出发。首 先 , 探究 的课题应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 符合学生 的年龄 科学 的探 索兴趣 。其次 , 探究活动应 紧密联 系生产 与生活实 际 , 越 质量 的具体关系 。 特征 , 通过 探究活 动培养学 生热爱 自然 、 解 自然 的情感 以及 对 加速度与力 、 理
一
一
端 固定在导轨上 的劲度 系数较 小的弹簧连着 , 然后将质量相 同
、
创设情境 。 发思维 激
的两辆小车在导轨上拉 到不 同的位置 ( 使弹簧的伸 长量不 同) , 后
创设 问题情境 , 以疑问激发思维 。探究式 教学是 以解决 问题 同时释放 ,观察 刚开始 的一段短 时间里小 车速度的变化情况 ; 然 的形式 出现的 , 意义的探究教学必须把学生要学 习 的内容 巧妙 后将不同质量 的两辆小车在导轨上拉 到相 同的位置 ( 弹簧的伸 有 使
是空 气阻力 。之后 出示 牛顿管 , 介绍器材 原理 , 通过牛顿管实验再 次验证 由学生 自己总结 的结论 。 这样 的探 究活动贴近生活实 际,很容 易激发学生 的兴趣 , 能 较好地完成探究任务 。
尺测 出两小 车通 过的位移 ,位 移之比就等于它们 的加速度 之 比。 4按设计 的方案分组进行实验 , 下实验数 据 , . 记 并对数据进行
地转化为新颖 的问题 情境 , 以激发 学生认识的 冲突性 和思维 的活 长量相 同) , 后 同时释放 , 再观察 剐开始的一段短时间里小 车速 度 跃性 , 生也 只有 意识到 问题 的存在 , 学 才能着手 探索 问题 和解决 的变 化 情 况 。 问题 。所 以教学 中教 师要依据教材 的内容特点 , 在新 旧知识 的连
引导学生进行物理探究的尝试
比课 本 上 的实 验难 度 更 高 、未 知 程 度更 深 .更 富有 趣 味性 和创 造 为 了在 课 堂 教学 中 实 施 探 究 教 学 . 引导学生探究 . 必 须 营 造 以 下
性, 但无 论 同学 们 探 究 到什 么 程 度 , 得 到什 么 结 果 , 都 是有 价 值 的 . 它 的价 值在 于探究 的过 程 和方 法 ,它更 能 充 分展 现 出 同学们 各 方 面 的智 力特 长 , 也 便 于多 元 评价 的进 行 布 鲁 纳 的发 现法 学 习理 论
一
f 二1 要 有 探 究 问题 的空 间
f 三1 要 有 充 分 的 自主 的学 习空 间
f 四1 要有 多 维互 动 的交 流 空 间 五、 引 导 学生 进 行 物 理 实 验 的探 究 。 培养探究能力、 实 践 能 力 f 一1 放开 探 究 实验 的 思路 , 实 现探 究 实验 教 学 的多 元化 实 验研 究 的方 式 是 多样 的 。 由于 学生 的 思 想水 平 . 思 维 方 式是 有 差 同样过 程 任务 。否则 , 学 生 的主 体 地位 就 不能 得 到真 正 的体 现 。 f 二1 开放 实 验 管理 , 把 合作 权 利 和方 法交 给 学 生 在 实 验教 学 中 ,随 时 提 醒学 生 注 意一 些 不 利于 合 作 的行 为 方
王 从 武 贵 州 仁怀
5 6 4 5 0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5 8 1 1 ( 2 0 1 3 ) 0 1 — 0 2 1 6 — 0 1
问题 必须 能 激发 学 生 的好 奇 心和 探究 欲 望
四、 营 造探 究式 教 学 的条 件 , 引导 学 生进 行 物理 探 究
中学物理教学论文
引导学生进行物理探究的尝试引导学生进行物理探究的尝试摘要探究式学习便是这样一种学习认知的过程,它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以问题为载体,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话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创设类似于科学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探究、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探究式;引导;创设情境;要素;创造物理探究式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的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它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探究性。
比课本上的实验难度更高、未知程度更深,更富有趣味性和创造性,但无论同学们探究到什么程度,得到什么结果,都是有价值的,它的价值在于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它更能充分展现出同学们各方面的智力特长,也便于多元评价的进行。
布鲁纳的发现法学习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
探究式学习冲击了传统的教育方法,为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增添了新的内涵。
那么,怎样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形成物理观念,领悟科学物理研究方法呢?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成为一个引导者和促进者,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物理探究。
一、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定位知识是非常容易的,但对于学生,他们作为初学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能很容易被老师忽略。
这就使得教师和学生很难产生同样的感受,这种师生之间不同的心态往往会对学生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
在探究式学习中,为了避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差异,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共同去探究新知识,为此,教师应与学生有同样的渴求知识的心理,和学生一起参与新知识的探究。
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把自己当成一名初学者,退到和学生在同一起点线上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共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要求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者变为学生知识学习的参与者。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和指导学生去获取知识。
高中物理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物理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实践与思考高中物理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其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出现被动学习、记忆性学习等现象,无法真正实现深度学习。
因此,如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是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启发学生思考,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启发学生思考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问题的本质,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例如,当介绍牛顿第一定律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加速度为零的物体会持续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物体何时运动,何时停止运动的本质,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二、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问题,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课堂互动是提高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例如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等。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相互交流,互相启示,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从而提高对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三、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在物理教学中,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安排实验活动,引导学生自己搭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并从实验中探究科学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实验能力。
例如,在教学热力学时,可以安排实验,让学生自己搭建热力学模型,通过实验得出物体的内能变化量,进而探究热力学第一定律等基本概念。
四、注重知识的系统化和综合性,增加学习的深度注重知识的系统化和综合性,可以帮助学生实现更深层次的学习和认识。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教学内容系统化和综合化,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例如,在教学磁学时,教师可以将磁感线、磁场、洛伦兹力等概念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磁学知识。
物理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
加 强 对 学 生 探 究 方 法 的 指 导
科学的方法是行动的指南 。只有使学生掌握正 确 的学习方法 ,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 惯, 教学才会取得事半功倍 的效果 。因此 , 如何让学 生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同时 ,体验到知识产生过程 的乐趣 , 并掌握其解决实 际问题 的本领 , 是探究性学 习的关键所在。
二、 注 重 培 养 学 生 的探 究 兴 趣
1 . 尝 试探 究 。 尝 试 是 培 养 探 究 兴 趣 的关 键 。 在 物 理教学 中, 应 紧紧抓住学生 的好奇心 , 组织和引导学 生尝试探究性学习 , 让他们在探究 中学会学 习。 如在 “ 探 究平面镜成像 特点 ” 示范课 中 , 学 生依据 自己 的 智力水平 , 在教师 的指 引下完成认知过程 。 在整个课 堂教学 中,同学们的热情高涨 ,从不同的角度去思 考、 讨论 , 设计不 同的方案 , 选取不 同的实验用具 , 积 极动手实验 , 再进行思考 、 讨论 、 交流 , 课 堂呈现一派 科 学探究的景象。 他们 为 自己的发现 而欢 呼雀跃 , 显 然, 同学们在探究活动 中尝到 了学 习的乐趣 。 2 . 趣 味实验。 趣味是培养探究精神 的兴奋剂 。 物 理 课 堂 教 学 中要 注 重 趣 味 性 ,这样 可 以 达 到 意 想 不 到的刺激效果 , 牢牢吸引学生 。如在讲“ 流体 的压强
课 堂提 问 的作 用 如 此 重 要 ,那 么 好 的课 堂 问 题 又 是 怎 么得 来 的 呢 ?
一
、
钻研教材 。 从 文本 中抓 有效 点
教师设计有效 的问题 , 能起 到以一驭 十 、 提挈全 篇 的作用 。设计这样 的问题 , 须从钻研教 材入手 , 向
物理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的尝试
物理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的尝试物理学是一门以物理实验为基础,探索物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物理教材以物理现象为学习与探究的领域,既介绍了自然科学的相关知识,也关注了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关注学生的需要与体验,注重科学素质的培养,兼顾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速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教材从学生的经验和发展需要出发,对物理学科进行主题辐射型的整合,注重知识的关联性、整体性和开放性,扩大学生认识事物的视野,帮助学生从不同侧面了解物理、社会、生活,以获得对社会生活和自然科学的整体性认识。
教材强调物理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使学生通过对物理现象的观察与探究、实验过程的合作与讨论、对环境问题调查与分析等开放多样的活动,加深对物理、生活、社会等现象的理解,并做出自己的解释。
同时中学生的年龄和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强烈、好奇心强,容易对新知识、新事物、新情境发生兴趣,学习态度积极,参与意识强烈,较易为教师所引导,这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持久地保持学习兴趣。
所在这些表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采用探究教学法,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都有好处。
中专物理课堂教学同样需要探究的教学模式。
科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当今课堂教学模式的主流。
但探究式学习不能搞一刀切的形式,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探究教学。
一、寻找结果式探究,获得成功喜悦在探究过程中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给学生提供探究问题的工具和方法,由学生寻找问题的结果。
这种探究是最简单的探究。
例如教学物理中“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时,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实验用具:测力计、橡皮筋、木板,并把仪器组装好,明确要研究的内容有两点,即方向相同时和方向相反时,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实验,寻找问题的答案,并进行交流讨论,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相联系,加深对此问题的了解。
这样使学生初步了解探究的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获得探究成功的喜悦。
初中一年级物理科目教案实践中探索物理实验
初中一年级物理科目教案实践中探索物理实验在初中一年级的物理教育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通过实验,学生不仅可以巩固理论知识,还可以培养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本文将探讨初中一年级物理科目教案实践中如何有效地进行物理实验。
一、实验设计在进行物理实验前,教师需要设计一个合适的实验方案。
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进度选择适宜的实验内容。
一年级学生对物理概念和实验操作都还比较陌生,因此实验内容应简单易懂,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
其次,教师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和重点,确保学生能够明确实验的目标,抓住实验中的重要问题。
最后,教师还需要准备好实验所需要的材料和器材,并确保实验材料的安全性。
二、实验过程在进行物理实验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首先,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实验的目的和所需步骤。
然后,教师可以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模仿。
在学生进行实验时,教师要注意监督和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应与学生一起总结实验结果,并启发学生思考实验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三、实验评价针对初中一年级学生,实验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理解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概念和操作方法。
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或小测验,对学生进行评价。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验表现和思维能力,给予相应的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四、实验安全在进行物理实验时,安全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教师应当在实验前提前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告知学生实验中潜在的危险,并教育学生关注实验安全。
任何涉及危险的操作都应得到教师的指导和监督。
五、实验拓展在初中一年级的物理教育中,实验不仅可以用于巩固基础知识,还可以用于学生的思维拓展。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实验或有关实际生活的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或提出自己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利用社团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物理知识的尝试
利用社团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物理知识的尝试摘要:按照新标准要求,结合校情,根据所教学生年龄特点,为喜欢研究科学的学生提供一个课外学习物理知识,提高物理应用能力的空间。
首先明确开设物理社团的目的,进而选取适合学生观察、分析应用的任务;活动过程中采用形式多样的有吸引力的方法,引发学生兴趣,开拓视野,提高能力。
关键词:社团活动物理知识初中物理教学内容多,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一直困拢着广大物理教师,造成很多知识在课堂上不能做到详尽讲解,有些自然现象无法做出合理解释。
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发现社团活动恰好可以弥补课堂教学内客因时间紧张无法全覆盖的困境,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学习物理。
一、明确社团活动的目的——开拓视野,提高能力按照新课程改革标准要求,结合我校教育特点,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为那些喜欢研究科学的孩子们提供一个课外学习物理知识,提高物理应用能力的空间,我们组织了学校层面的物理社团活动。
开展社团活动,旨在进一步发挥学生的特长,开发学生的智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启迪思维,增强学生探索科学和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动手动脑、分析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社团活动,了解更多的物理知识,观察更多的自然现象,开拓视野,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物理常识,增加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在活动中,主要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尽情体验学习物理的乐趣。
物理社团活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活动,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自己动手操作,以及在实验中的相互协作,培养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乐于与人合作的能力,从而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丰富学习生活,发展个性,开发潜能。
如在“神十五”发射期间,组织学生观看,从中找到相关的物理现象,并尝试着解释。
教师问,看到什么现象?学生答,火箭刚开始发射时,底部会产生庞大的白色气团。
火箭内部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往下喷,火箭会上升。
教师问,为什么会产生庞大的白色气团?往下喷气体,火箭为什么会上升?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
引导学生进行物理探究学习的尝试
设 合 理 的 物 理 情 景 用 以 引 导 学 生 提 出 问 滑 ; 为什 么 越 重 的 箱 子 推 动 越 费 力 等 等 生 思 维 才 可 以 得 到 完善 升 华 。 探 究 式 教 学 的 最 终 目的 是 引导 学 生 对 题, 然后 对 问 题 进 行 猜 想 和假 设 , 助学 生 活 喜 闻 乐 见 的 问 题 来 创 设 物 理 情 境 。 帮
究 , 而 促 进学 生 思 维 水 平 的 发展 , 高 学 教 师 可 以根 据 生 活 常 识 , 用 身 边 的 器 具 从 提 利 生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 力。 让 自制 实验 教 具 。 如 : 用 一 块 小 小 的橡 皮 例 利
() 4 利用 其 他 教 具 , 创设 问题 情 境 。 理 有 创新 精 神 的 优 秀 人 才 。 物
合 作 、 验 探 究 等 方 法 发 现 问 题 、 决 问 探 究 结 果 进 行 描 述 、 释 和 评 估 和 学 生 之 验 到 探 究 的 乐趣 , 实 解 解 品尝 到 成 功 的喜 悦 , 么 那
题 、 索 信 息 和处 理 信 息 、 搜 培养 学 生 综 合 素 间 的 交 流 与 合 作 , 指 导 学 生 改 进 探 究 方 教 师怎 样设 计具 有 探 究空 间 的 问题 呢 ?3 并 () 给 学 生 留 足 充 分 的 自主 学 习 空 间 。 究 的 探 质和 形 成具 备 自身特 点的 物 理 学 科 思维 的 案 , 总结 准 确 的猜 想或 假 设 。
初中二年级物理实验教学探究
初中二年级物理实验教学探究一、引言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究初中二年级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旨在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理解和兴趣。
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物理实验之前,准备工作至关重要。
首先,教师应该提前准备好所有实验器材和材料,确保其完好无损。
同时,教师还应该为学生提供详细的实验说明书,包括实验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等。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三、实验过程的设计在设计实验过程时,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帮助他们制定实验方案。
例如,在学习压力实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和比较不同材料的弹性变形程度。
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实验,通过观察和实践来探究物理现象。
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实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记录实验数据。
四、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科学思维的关键环节。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实验结果和心得体会。
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帮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学习声音传播实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声音传播的条件和特点,从而加深对声音传播原理的理解。
五、实验报告的撰写学生通过撰写实验报告可以巩固实验内容,并提高科学写作能力。
在撰写实验报告时,学生应该按照科学报告的格式进行写作,包括标题、引言、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分析、结论等。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讲和修改,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
六、实验的延伸和拓展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的延伸和拓展。
例如,在学习电流实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电路的拓扑实验,进一步探究电流的分布和路径。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七、总结初中二年级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
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科学探究的几点做法
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科学探究的几点做法《物理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列入了内容标准,以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品质,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旨在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那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探究角色,积极从事探究活动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以下几点具体做法。
一、创设物理情景,提供探究素材。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问题产生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新的物理情景与已有知识的冲突所在,从而提出探究的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外部刺激唤起主体的情感活动时,就更容易成为注意的中心,从而强化理解和记忆。
所以,真实的问题情景的设计过程,是调动学生大脑中原有的情感结构及认知结构,从而使学生在大脑皮层形成兴奋中心的过程。
另外,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借助于外界的某种环境因素的刺激作用,而教师所设置的真实的问题,正是引起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重要外部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投入。
问题情景的设计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并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如在八年级“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这一内容时,首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同学们在寝室里晾的湿衣服,为什么有时干得快,有时干得慢呢?”在几个同学简单说明原因之后,接着提出:“液体蒸发得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呢?”让学生猜想。
有的说与温度有关,有的说与“风的大小”有关,有的说与液体“散开的表面积”有关,甚至有的说“与不同有液体”有关。
到底是怎样的呢?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有的在文具盒表面上和塑料笔筒里分别滴同样大小的一滴水来证明“与表面积有关”,有的用书本扇风的办法证明“与风的大小有关”,有的在文具盒表面上分别滴一滴大小相同的食用油和水来证明“与不同的液体有关”。
如何引导中学生进行物理探究性实验
第 1 j
技
术
物
理பைடு நூலகம்
教
学
Vo1 O .2 No .1 Ma 2Ol r. 2
21 0 2年 O 3
T CHNI AL P E C HYSCS TE I ACHI NG
如何引导中学生 进行物理探究性实验
潘 群
( 江苏省 宜兴 市实验中学 24 0 ) 12 0
一
是 学牛经历与科 学 ]作者进行科 学探究 时相似的过 的深 度 , 示压强 与受力面积 的关 系 ;有 同学拿一 支 _ 端 削尖 的铅 笔两端 稍用力一捏 , 根据 手的不同感觉 , 程 ,学习物理 ,识 的技能 ,体 验科 学探究 的乐趣 ,学 ( 1 1
一
习科 学家的科学探究 方法 ,领悟科 学思想和精 神 ,强 显示 压强 与受力 面积的关系 。这 不仅 培养 了学生 的实 渊 的是学生对活 动过程的经历 和体验 。以下是 笔者在 验兴趣 ,提高 了学 生动脑 、动手 的能力 ,还发展 了学 教学尝试 叫 的一些 和看 法。 , 生 的求 异思 维 币 独立 自主 的 能 力 。 ¨ 4 不限定实验 的时间 和空间。课童 的探 究活动 与 验 证 性 实 验 相 比 ,在 探 索性 实 验 中更 强 调 学 生
lJ ' ̄ J 著 名 物 理 学 家 杨 振 宁 说 : “ 在 巾 同 学 的方 法 是 了同学{ / 灯泡 、导线 、电流表 、电压表 、已知电阻 、 我 演绎法 ,我发现这 完全不是费米 、泰勒等人 的研 究方 滑动变 阻器 、铜丝 、铁丝 等。学生设计 …实验方案后 , 法 ,他们 是从实 际实 验的结果 中归纳 原理 ,是 归纳 还 可以向实验室借 一些 仪器 ,也可 以利用废 旧物 品 自 法 。我很 幸运这两种研 究 ‘ 的好 处都吸收 ¨ 法 r,这对 制 一 器材。教师还应 积极提倡学生 选用 日常生活 巾 我 的研 究T作 大的影响 。”这 段i 明实验 作为 常 见的器具来进行 实验 ,这有利 于他们 产生对实验探 阿很 舌表 种研究科 学 ‘ , I 『 对人 的培养有着一种特 别的作 用。 究 的亲近感 以及发 展他们在实验器 材选择方面 的创 造 法 I 村 新 课程改革 前以验证性实验 为主 ,强调 的是 操作方法 力 。在 探究影 响压 强大小的 冈素 时 ,有同学, 雪碧 瓶 和操 作技能 ;新 课程改革后 以探 索性实验为 主 ,口的 装 满 水 分 别 正 立 和 倒 立 放 置 在 沙 盆 巾 ,观 察 陷 入 沙 盆
有效推进初中物理思维的探索与实践
有效推进初中物理思维的探索与实践物理是一门既基础又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有效推进初中物理思维的探索与实践,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物理实验、思维导图和问题解决等几个方面探讨有效推进初中物理思维的方法和实践。
一、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
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物理现象,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对物理的兴趣。
在推进初中物理思维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设计探究性实验: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让他们思考并解决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他们对物理实验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帮助他们理解物理原理并提出相关问题。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讨论,可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3. 拓展实验思维:在完成基础实验后,可以加入一些拓展性的实验,让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发现新的物理现象。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验设计能力,提高他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将复杂概念或问题以图形化形式展示的工具。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整理和理解物理知识,开展思维的探索与实践。
1. 激活学生的前知识:在引入新的物理概念前,可以先和学生一起制作思维导图,梳理和回顾与该概念相关的已有知识。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进行联系,提高他们对新知识的接受和理解。
2. 建立知识框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整理物理概念、公式和实验方法等内容。
通过将这些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框架,提高他们对物理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理解。
3. 创新思维导图的应用:除了基本的文字和图形组织外,还可以尝试使用颜色、符号和关联线等元素来构建思维导图。
如何教授孩子正确的物理实验方法
如何教授孩子正确的物理实验方法物理实验是培养孩子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参与实验,孩子能够亲手操作、观察现象、提出假设并进行验证,从而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但是,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教授孩子正确的物理实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讨论如何教授孩子正确的物理实验方法,并提供一些建议。
1. 确保实验前的准备在进行物理实验之前,准备工作是非常关键的。
首先,孩子应该熟悉实验的目的和内容,明确实验的要求和步骤。
然后,根据实验内容,确保所需的实验器材齐全,并检查其是否正常工作。
此外,还应该清理工作台和实验器材,确保实验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2. 强调实验安全在教授孩子物理实验方法时,实验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孩子应该明白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并且学会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防护设备。
同时,教育孩子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如不吞咽实验物品、不随意触摸实验装置等。
此外,还应该教授孩子如何正确处理实验废物和有害物质,以保护环境和个人安全。
3. 引导观察和记录观察和记录是物理实验的重要环节。
孩子应该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观察实验现象,并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为了提高观察和记录能力,可以给孩子一些建议,如使用标尺测量长度、使用计时器测量时间、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等。
同时,还可以鼓励孩子进行绘图或拍摄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以便后续的分析和总结。
4. 培养问题意识和实验设计能力物理实验不仅仅是为了验证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和实验设计能力。
孩子应该学会从实验现象中提出问题,并尝试通过实验进行解答。
在教授孩子物理实验方法时,可以鼓励他们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预测实验结果。
通过这样的过程,可以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5. 探索实验与现象的关系物理实验的目的之一是帮助孩子理解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因此,教授孩子正确的物理实验方法应该注重实验与现象的关系。
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孩子思考实验结果与物理原理之间的联系。
物理九年级下册第一节课优质课引导学生探究力学的基本原理
物理九年级下册第一节课优质课引导学生探究力学的基本原理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它研究物质的性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力学作为物理学的基础,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以及力的产生、作用和效果。
在九年级下册的第一节课中,通过优质的课堂引导,学生将探究力学的基本原理,从而打下学习物理的基础。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力学的基本原理。
课堂引导的第一步是唤起学生对力学的兴趣。
可以通过分享一些有趣的力学现象、探索力的重要性以及力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方式。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个简单的实验,比如用一个小球和一个金属滑轨,让学生感受到重力对小球施加的作用,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改变施加在小球上的力,进而改变小球的运动轨迹。
这样的引导旨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在学生对力学产生兴趣后,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力学原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斜面上物体滑动的示范实验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物体会滑下斜面?滑下的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在实践探究中,学生可以通过改变斜面的角度、物体的质量等因素,观察并记录物体滑下的情况,从而发现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规律。
通过实践探究,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力学概念的理解,还培养了观察、思考和实验设计等能力。
在实践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力学的基本原理。
通过提问和讨论,学生可以逐步领悟并描述力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如力、质量、加速度和牛顿三定律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他们通过分析和解释这些例子,总结出力学原理。
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为什么我们扔一个石头,它会落地?”学生可以通过分析自己的经验并运用所学的力学知识,解释石头受到重力作用而落地的原因。
通过讨论和总结,学生可以逐渐理解力学的基本原理。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力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可以给学生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的力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初二物理教学实践课(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了解实验器材的构造和使用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物理实验基本方法2. 实验器材的构造和使用方法3. 简单物理实验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创设情境:播放一段物理实验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实验的有趣之处。
2. 提问:同学们对物理实验有什么疑问?3.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
(二)新课讲授1. 物理实验基本方法(1)讲解实验步骤:观察、提问、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操作、数据记录、分析总结。
(2)演示实验操作:教师现场演示实验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了解实验步骤。
(3)学生练习:分组进行简单实验,让学生熟悉实验步骤。
2. 实验器材的构造和使用方法(1)介绍常用实验器材:如天平、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等。
(2)讲解器材的构造:以天平为例,讲解其构造和原理。
(3)演示器材使用:教师现场演示器材的使用方法,让学生掌握器材的使用技巧。
3. 简单物理实验(1)分组进行实验:教师提出实验课题,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2)实验操作:学生按照实验方案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数据记录与分析: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4)展示与交流:各小组展示实验成果,进行交流与讨论。
(三)巩固练习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难点。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物理实验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 教师针对学生的反思进行点评,给予指导。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态度、操作规范、团队合作等方面。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报告,检查其数据分析、结论得出的准确性。
探索科学原理: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教学案例
探索科学原理: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教学案例摘要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教学案例,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
这些案例将涵盖不同科学原理,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
通过这些案例,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科学原理,并在实践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引言在传统的科学教育中,往往是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而缺乏对于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索的引导。
然而,积极参与到实际实验和研究过程中,对于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深入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我们整理了以下几个教學案例。
这些案例涉及各种不同的科学原理以及相关实验活动,旨在启发和促进學生自主探索, 培养其批判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1. 物理案例:小球自由下落的重力实验这个案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物体自由下落的规律,并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验证物体重力对于其下落速度的影响。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记录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重力和运动的关系。
2. 化学案例:酸碱中和反应通过这个案例,学生将探究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酸碱溶液的配制及反应过程的观察,并引导他们推导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将更深入地理解酸碱中和反应以及其中涉及到的化学原理。
3. 生物案例:观察植物生长过程通过观察植物不同阶段的生长过程,学生将了解植物需要光线、水分和营养等因素来正常生长。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计不同条件下植物的实验,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并引发对植物营养需求和适应环境的思考和讨论。
4. 综合案例:设计太阳能车这个案例旨在让学生综合运用物理、化学和工程等知识,设计并构建一个可以利用太阳能驱动运行的小型车辆。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将体验到科学原理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并培养创新和团队协作能力。
结论通过以上教学案例的引导,学生将获得更深入地理解科学原理的机会,并培养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物理教学论文引导学生进行物理探究的尝试广州市第七十三中学吴红霞引导学生进行物理探究的尝试广州市第七十三中学吴红霞摘要探究式学习便是这样一种学习认知的过程,它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以问题为载体,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话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创设类似于科学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探究、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探究式;引导;创设情境;要素;创造物理探究式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的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它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探究性。
比课本上的实验难度更高、未知程度更深,更富有趣味性和创造性,但无论同学们探究到什么程度,得到什么结果,都是有价值的,它的价值在于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它更能充分展现出同学们各方面的智力特长,也便于多元评价的进行。
布鲁纳的发现法学习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
探究式学习冲击了传统的教育方法,为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增添了新的内涵。
那么,怎样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形成物理观念,领悟科学物理研究方法呢?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成为一个引导者和促进者,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物理探究。
一、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定位知识是非常容易的,但对于学生,他们作为初学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能很容易被老师忽略。
这就使得教师和学生很难产生同样的感受,这种师生之间不同的心态往往会对学生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
在探究式学习中,为了避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差异,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共同去探究新知识,为此,教师应与学生有同样的渴求知识的心理,和学生一起参与新知识的探究。
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把自己当成一名初学者,退到和学生在同一起点线上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共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要求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者变为学生知识学习的参与者。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和指导学生去获取知识。
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教师要能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思路的构思,让学生通过自己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主动地获取知识,在学生得到结论后,教师还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析和总结,最后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
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还要求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播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指导者。
二、教会学生物理探究要素探究式教学就是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作为载体,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有目的、相对独立地进行探索研究,从而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从中感悟到科学研究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得到科学思想的熏陶,为培养创新精神、创造思维打好基础。
探究式教学是灵活多样的,其主要要素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与设定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其教学结构如下图所示:具体在进行科学探究过程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第一,问题是思维的动因,是探究的起点,只有发现和提出问题,才会积极认真地思考,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新的物理情境与已有知识的冲突所在,从而提出所要探究的问题,一般引导学生从以下三方面的观察中发现问题并能口头或书面表达这些问题。
1、从日常生活中提出问题。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科学可解释或未解决的谜团,只有勤于思考,认真观察的学生,才能切身体会到生活中充满的这种科学魅力。
例如:汽车轮胎、人的鞋底为什么都有花纹?飞机为什么会有升力?冬天人嘴里为什么呼出白气?电话和手机有什么不同?等等。
2、从自然现象中提出问题。
大自然充满了五彩缤纷的物理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做有心人,学会从自然现象中提出问题,做观察自然、研究自然的有心人。
例如:雨后天空会看到彩虹,这是光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第二,要引导学生自己根据以前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原因提出猜想,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
例如: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时,在学生猜想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有关后,可进一步问学生:如果压力变大或变小,压力作用效果怎样变?如果受力面积变大或变小,压力作用效果怎样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互交流讨论。
第三,要指导学生通过自己去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或通过公共信息资源收集资料,并指导学生对实验数据或相关信息进行比较、处理。
第四,要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归纳,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解释和评估。
第五,要引导好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改进探究方案,总结出先前所提出的猜想或假设。
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科学物理探究问题与疑问是探究式学习的起点,也是探究式学习的一个基本特征。
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努力创设物理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物理问题情境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是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
一个适合探究的问题必须有一定难度,需要向学生解释并且能够为学生所理解的,同时这个问题必须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一)以语言的方式创设问题情境主要是教师以语言描述具体的事件或问题,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这些事实或问题,可以是日常生活中与所学内容有关的。
例如:在学习摩擦力时,用为什么下雪天在马路上撒些炭渣能防止汽车打滑;为什么越重的箱子推动越费力来创设问题情境。
在学习压强时,用为什么运输重型设备的平板车要用那么多轮子;而为什么啄木鸟的嘴又长又尖来创设问题情境。
在学习势能时,创设问题情境引用报道:2000年7月15月,广州市一栋大楼11层窗户上掉下一块碎玻璃,将停放在楼下一辆轿车的车顶扎穿。
一块碎玻璃为什么有如此大的破坏力呢?(二) 以实验的方式创设问题情境实验既是物理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又是进行科学物理探究的重要途径,也是呈现问题情境的基本素材和方式。
通过实验可以创设许多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大气压时,通过把浸过洒精的棉花用火柴点燃投入事先准备好的空瓶中,然后用剥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稍后,鸡蛋被吸入瓶内的实验,使学生产生问题“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三) 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多媒体可以形象、直观地显示常规教育难以显示的教学情境。
例如:在学习“物态变化”时,教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冬天原野里的大雾,房屋上的白霜,西藏的雪山,树枝上的冰凌;展示春天到来时,冰雪融化成水;展示火炉烧水时水壶上冒出白气,茶杯上的白气遇冷变成小水滴等现象。
创设出“雾、霜、雪、冰是怎样形成的”“水为何会变成白气”“白气又为何会变成水滴”等一系列物理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疑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四) 利用其他教具,创设问题情境例如:一块小小的橡皮尼在水中沉浮,能帮助学生对钢铁做成的万吨巨轮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四、营造探究式教学的条件,引导学生进行物理探究探究式教学的本质特征是问题性、实践胜、参与性和开放性,为了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引导学生探究,必须营造以下条件:(一) 要有探究问题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探究的冲动之中,学生在强烈的探究欲望之下会积极主动地去想,去做。
例如:在“平面镜”教学中,教师做魔术表演(水淹蜡烛):转盘上竖直放一块平板玻璃,玻璃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玻璃后的某一位置放一只透明的杯子。
调节转盘,使学生透过玻璃清晰地看到杯中也有一支“点燃”的蜡烛。
往杯中倒水,当水面漫过烛焰时,发现烛焰没有熄灭。
这是什么现象呢?怎样形成的?学生的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于是有了探究的过程。
(二) 要有探究问题的空间要给学生提供一个思维广阔空间,把学生带入一个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空间,使学生有一种投入心力去学习的愿望。
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品尝到成功的喜悦,那么教师怎样设计具有探究空间的问题呢?(1)在内容上,设计是最具探究价值的,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问题。
(2)在形式上教师要从教学目出发,更多地设计一些发散类和探究类问题。
把问题分为四类:一是判别类问题,主要是对事物加以判断。
如“磁铁的温度升高时,磁性是不是增强呢?”。
二是描述类问题,主要对客观事物加以陈述和说明,如“水沸腾时温度会怎样变化?”。
三是探索类问题,主要是对事物的原因规律,内在联系加以说明,如“为什么斜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呢?”。
四是发散类或多元类问题,主要是从多角度、多方面、多领域去认识客观事物,例如:测电阻的实验中,可提出问题:〈1〉实验原理是什么?〈2〉选用什么器材?如何选择两表量程?〈3〉如何设计表格进行实验?等。
(三)要有充分的自主的学习空间探究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决定了探究学习必须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同样也是探究的必要条件。
(四) 要有多维互动的交流空间学生深层次的认知发展既需要独立思考,又需要合作交流。
在合作交流中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完善升华。
五、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探究,培养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放开探究实验的思路,实现探究实验教学的多元化实验研究的方式是多样的,由于学生的思想水平,思维方式是有差异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就不应该也不可能要求不同学生完成同样过程任务。
否则,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1)实验器材选择的多样化。
教师在为学生准备实验器材时应注意使提供的实验器材有可选择性,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小物品与实验器材结合,设计物理实验。
例如: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老师提供的器材有:一块橡皮泥、一个吹起的气球、一个长方体的小木块、细线、一把弹簧测力计。
让学生猜想,并归纳出: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后,引导学生除老师提供的教材外,也可利用铅笔盒中的工具设计实验,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
结果,在实验交流中,学生的实验设计令人惊叹,器材选择有以下几组:a、橡皮泥、小木块;b、大小拇指各一个、橡皮泥;c、四个手指和一个大拇指、气球;d、一支铅笔和手指;e、橡皮泥、小木块、细线、弹簧测力计。
学生利用上述器材根据橡皮泥或气球形变大小都能探究出一个或两个因素,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2)实验变量多样化处理。
一个物理量的变化,一个具体的科学问题常常与多个因素有关系,因此,控制变量法是物理研究常用方法之一。
由于不同学生认识水平的不同,实验本身难易度不同及课堂有限时间的限制等因素,在一节课上,不同的学生不一定能同时研究完所有的问题,这时,老师就应该有目的、有重点地组织学生的实验活动,使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计划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