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揭示肺结核抗体的新用途
抗体也可用于肺结核的治疗
抗体也可用于肺结核的治疗lynne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被成为肺结核。
肺结核是世界范围内最有感染性的疾病杀手。
根据《2015全球结核病报告》,全球每年会新增960万结核病感染者。
超过95%的结核病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是15至44岁女性死亡的前5名原因之一。
2014年全球有150万人死于结核病,也就是说,每1秒就会新出现一名结核病人,每15秒死亡一例结核病人。
结核病是一个HIV阳性的患者的主要杀手,在2015有1/3 HIV患者死亡是由于结核。
这也是结核病首超艾滋病,成为致死人数最多的单一传染病[1]。
随着医学的进步,结核病防治从2000年以来拯救了4300万人的生命,肺结核已经摆脱了上世纪“血馒头”的悲剧,完全能够被治愈。
但是,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挑战,如疾病的快速诊断,护理及疫苗开发。
我国是全球结核病负担第2严重的国家,拥有近5.5亿的潜伏性结核感染患者。
尽管绝大多感染者无结核发病的迹象或症状且无传染性,但仍有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的风险而具有传染性。
因此早期识别和检测高危的结核潜伏感染患者是十分重要的。
潜伏性结核感染是指,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抗原有持续的免疫应答,但无活动性结核感染临床证据的一种状态。
目前尚无金标准能够直接检测潜伏感染结核的患者,但对于特定的高危人群进行相关的检测是十分必要的。
2016年10月,cell上发表了一篇题为《A Functional Role for Antibodies in Tuberculosis》的文章,文章指出通过抗体的保护有助控制肺结核细菌的感染。
可以通过其抗体的结构及功能区分活动性肺结核(ATB)和潜伏性肺结核(LTB),为开发出抵抗结核病更有效的疫苗提出了可能[2]。
目前BCG疫苗是当前唯一获得的抵抗肺结核菌感染的预防措施[3],所以对结核病疫苗的研发是非常必要的。
因在许多感染性疾病中,抗体是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和重要的免疫介质。
血清结核抗体检测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血清结核抗体检测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讨血清结核抗体检测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今后提高结核病诊断准确率提供可考的依据。
方法:将结核病患者归为观察组(120例),在同一段时间内选取80例非结核病患者归为对照组。
对所有患者进行血清结核抗体(TB-DOT)检测,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检查结果。
结果:观察组120例患者中,共计78例患者结核抗体呈阳性,阳性率为65.00%。
对照组共9例,阳性率为11.25%,两组比较,P=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清结核抗体检测可用于结核病诊断,但其诊断准确率有待提高,作为一种辅助检测手段将有利于结核病诊断准确率提高。
标签:血清结核抗体;结核病;诊断准确率结核病是多发于青年人群中的慢性和缓发性传染病。
发病无季节限制,通常潜伏4到8周,80%结核病灶位于肺部,也可发生在皮肤、脑膜、颈部淋巴、肠、及骨骼等[1]。
结核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是人与人之间的呼吸道传播,排菌肺结核患者是主要传染源。
近年来,随环境污染加重、艾滋病患者增多,结核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2]。
以了解血清结核抗体检测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目的,对100例确诊为结核病的患者和80例非结核病患者进行血清结核抗体检测,经数据整理和分析,已形成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2年5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结核病患者归为观察组,另将80例非结核疾病患者归为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结核疾病分型:Ⅱ型35例(29.17%),Ⅲ型62例(51.67%),Ⅳ型13例(10.83%),Ⅴ型10例(8.33%)。
结核病诊断参考《非结核分枝杆菌诊断与处理指南》。
对照组患者病情:肺癌2例、肺炎35例、肺转移瘤8例、急性气管炎35例。
对比两组平均年龄、男女比例,发现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有分组研究可比性。
1.2方法对所有患者取空腹静脉血样(3mL),待血样自然凝固后进行离心处理,获取血清。
肺结核治愈最新研究报告
肺结核治愈最新研究报告
关于肺结核治愈的最新研究报告有很多。
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研究发现:
1. 新型抗结核药物:研究人员已开发出一些新型抗结核药物,如康帕西噻酯(Bedaquiline)和德拉替尼胺(Delamanid)。
它们被认为对多重耐药结核病(MDR-TB)患者有更好的疗效,并被列为肺结核治疗的重要药物。
2. 基因检测: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使得诊断肺结核更加准确和快速。
这些技术可以检测结核菌的存在以及其耐药性,从而帮助医生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3. 结核疫苗:BCG疫苗是目前用于预防结核病的疫苗,但其
效果有限。
最新的研究正在开发新型的结核疫苗,如MTBVAC和M72/AS01E,这些疫苗被认为在预防结核病方面
具有更高的效果。
4. 医疗技术创新:近年来,虚拟现实(VR)技术和远程医疗
等医疗技术创新被应用于肺结核的治疗。
这些技术可以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和监测,特别是对于远程地区的患者。
以上只是肺结核治愈最新研究报告的一些例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期待更多新的研究成果和治疗方法的出现。
结核抗体的研究进展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9年10月第14卷第5期Chin Med Biotechnol, October 2019, V ol. 14, No. 5 457 DOI: 10.3969/j.issn.1673-713X.2019.05.012·综述·结核抗体的研究进展尤信信,杨争,刘新光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虽然近10 年我国肺结核患者数呈缓慢下降趋势,但是近5 年发病死亡率出现急剧回升。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首先在于耐药结核(DR-TB)、耐多药结核(MDR-TB)和广泛耐药结核(XDR-TB)的流行及其比例的上升;其次,近50 年来抗结核新药凤毛麟角,耐多药结核病甚至达到无药可用的局面;再次,结核免疫机制复杂,新型高效疫苗的开发进展缓慢。
因此,面对严峻的结核病防控形势,阐明结核免疫的关键机制,开发抗结核新药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化学药物和抗生素,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体被报道具有防止感染、杀灭胞内细菌、降低菌载量、减轻病症等作用,然而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究比较少见,早期研究者开发出来的少数单克隆抗体应用效果不佳。
由于没有理想的疫苗,目前控制结核病的主要策略是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活动性结核患者。
然而,我国已将近50 年没有抗结核新药批准上市,链霉素(1944 年)、异烟肼(1952 年)、吡嗪酰胺(1954 年)、利福平(1965 年)、乙胺丁醇(1968 年)等抗结核一线药物以及一些常用的二线药物从20世纪60 年代开始一直被使用到现在,加上抗结核治疗疗程长、药物毒副作用大、病人依从性差,相当比例的患者(4.6%)因治疗失败而结核病复发,并产生多药抗性,以致发展为无药可用的严重耐多药结核和难治性结核病[1]。
虽然2000 年美国FDA 批准的利奈唑胺对耐药结核的治疗效果显著,但是其价格昂贵,单药月费用接近 2 万元,而另一新药贝达喹啉在我国仍处于临床试验。
因此,耐多药结核的流行传播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有效的结核菌中和抗体及新型抗结核药物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肺结核患者免疫细胞、炎症因子及凝血功能的变化及意义
【摘要 】 目的 探析肺结核患者免疫细胞、炎症因子及凝血功能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 3O例 肺结核 患者作为分 析组 ,另选 择同期健康体检 者 3O例作 为对照组 ,观察两组研究 对象免疫细胞 、炎症 因子 、凝血功能表现 。结果 分析组纤维蛋 白原 (Fg)、D一二聚体 (D—D)、血小板 (PET)水平 明显高于对照组 , 血浆凝血酶 时间 o r)明显长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尸<0.05)。分析组 CD3+、CD8+、CD3+/CD8+ 分别为 (63.11±3.25)、(27.59-I-2.89)、(1.21±0.12)%,对 照组 CD3+、CD8+、CD3+/CD8+分别为 (67.44±3.35)、 (24.77±3.10)、(1.68±0.16 ,组 间 比较差 异 具有 统 计 学 意义 (尸<O.05)。分 析组 白介 素 一2(IL一2)、白介 素 一10(IL-10)、干扰 素 一 FN一曲分 别 为 (62.62±4.35)、(29.40±2.59)、(122.12±4.79)ng/L,对 照 组 IL一2、 IL一10、IFN—g分别为 (57.92±4.15)、(21.06±2.23)、(169.80±5.79)ng/L,组 间 比较 差异 具有统计 学意 义 (P<0.05)。结论 在 肺结 核患者 中 ,免疫 细胞 、炎 症 因子 及凝 血功能 等指标 水平存 在 明显 改变 ,在 治 疗 中可 由此对 肺结核机 制 、治疗 、预后等进行分 析研讨 。
南方 地 区 ,目前 ,每 1O万人 中发病人 口可高达 5O例。近 2O
总之 ,GLS1的高 表达 在dxJL鼻咽癌 的发 生发展 中起 到
年 来 ,鼻咽癌 的发病 率及死亡 率正逐年上 升 ,有关流 行病学 重要作 用 ,且与患儿 的预后密切相关 。
基因组揭示结核杆菌耐药性根源
基因组揭示结核杆菌耐药性根源李升伟/编译随着结核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强,已有的治疗方案正在变得越来越没有临床疗效●通过逐渐获得微小突变,结核病菌株不断地进化,产生了耐药性。
科学家们正在通过基因测试手段,来揭示其中的机理。
尽管有几十年的抗生素研究历史,结核病的抗性菌株却变得越来越多,这极大地限制了人们对治疗药物的选择。
在2010年,至少有65万例病人对两种最有效的一线抗生素药物有耐药性。
2012年,作为这种疾病的致病菌,完全耐药和治疗无效的结核分支杆菌菌株在印度被检测了出来。
现在,两组科学家在对数百个样本的完整基因组进行测序之后,发表了引起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的大型突变目录。
他们的研究都发表在《自然-遗传学》杂志上,这些成果大大增进了我们对长期使用烈性抗菌药所带来的惩罚的认识。
参与领导这些研究的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家梅根·默里(Megan Murray)说:“管理耐药性结核病的最大瓶颈是对它怀疑和对它确认之间的纠结。
”有了一套更加完整的耐药性突变目录之后,临床医生们就可以避免给病人开出那些于事无补的药物,而快速开出更适合治疗的处方来。
耐药性图谱默里小组对从全世界收集的123个菌株进行了测序,根据序列作图、计算出了其进化树。
然后他们搜索了与横跨不同分枝的耐药性独立连锁的那些突变。
他们鉴定了已经与耐药性相连锁的结核分支杆菌基因组的每个部分,发现了39个新的突变。
第二个小组,由来自中科院北京生物物理研究所的毕利军领导,对来自中国病人的161个样本进行了测序,并用类似的方法对它们进行了分析。
他们鉴定出了84个基因和32个其他与耐药性强烈关联的区域。
两份目录的重叠部分很少,大概是因为两个小组使用的方法略有不同,而且所研究的菌株进化得到了来自不同遗传学起点的耐药性。
默里说:“但是,总的信息是相似的,耐药性形成所涉及的基因比我们过去想象的多很多,而且我们并不真正知道它们是做什么的。
生物体可以通过大量途径来变得有耐药性。
结核感染T细胞γ干扰素释放试验及结核杆菌抗体在肺结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 67 -①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湖北 荆州 434000结核感染T细胞γ干扰素释放试验及结核杆菌抗体在肺结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刘小寒①【摘要】 目的:探讨对结核感染T 细胞γ干扰素释放试验(TB-IGRA)及结核杆菌抗体(TB-Ab)在肺结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22年1—12月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16例疑似肺结核患者,将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依据是否存在结核病进行分组,分为肺结核组(n =151)和非肺结核组(n =65),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分别检测TB-IGRA、TB-Ab 水平,观察两项指标检测肺结核阳性结果,观察不同检查方式诊断效能。
结果:肺结核组中TB-IGRA 阳性检出率、TB-Ab 阳性检出率均高于非肺结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TB-IGRA、TB-Ab 诊断肺结核的阳性预测值、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B-IGRA 诊断肺结核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高于TB-A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年龄>60岁肺结核患者TB-IGRA 阳性检出率、TB-Ab 阳性检出率高于≤60岁肺结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临床肺结核诊断中应用TB-IGRA、TB-Ab 检查均有较高诊断效能,但相对而言TB-IGRA 检查方式更优,且该检查方式阳性率易受年龄因素影响。
【关键词】 肺结核 结核感染T 细胞γ干扰素释放试验 结核杆菌抗体 阳性检出率 诊断效能 doi:10.14033/ki.cfmr.2024.01.0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24)01-0067-04 Application of Tubercle Bacillus-T Cell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and Tubercle Bacillus Antibody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LIU Xiaohan.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24, 22(1): 67-70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tubercle bacillus-T cell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TB-IGRA) and tubercle bacillus antibody (TB-Ab)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Method: A total of 216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dmitted to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Jingzhou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22 were selected, and pathological diagnosis was taken as the "gold standard". According to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pulmonary tuberculosis group (n =151) and non-pulmonary tuberculosis group (n =65). Fasting venous blood of patients in the morning was collected to detect TB-IGRA and TB-Ab levels respectively, and the positive results of the two indicators were observed 及颜面轮廓超声指标对21-三体综合征的诊断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6,25(11):957-961.[11]李扬,崔照领,文晓燕,等.无创产前基因筛查联合超声指标诊断染色体异常价值[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2,30(1):220-224.[12]杜剑亮,黎欢.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ICD-10编码案例分析[J].中国病案,2022,23(2):41-43.[13]陈新英,曾书红,江矞颖,等.两例21部分三体胎儿的产前诊断[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23,15(7):108-110.[14]刘婷,武秀萍.唐氏综合征的口腔-颅颌面表征及治疗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23,50(5):618-622.[15] GARC ÍA-GARC ÍA M T,DIZ-DIOS P,ABELEIRA-PAZOS M T,et al. Cranial-vertebral-maxillary morphological integration in Down syndrome[J]. Biology,2022,11(4):496.[16]徐琦,周祎,黄冬冰,等.早孕期超声指标对复杂性单绒毛膜双胎的预测价值[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9,22(10):744-750.[17]亓琳,吴琼,张欢欢,等.胎儿NT 厚度联合uE3检测在胎儿染色体异常及异常妊娠中的诊断价值[J].海军医学杂志,2023,44(2):152-156.[18]张广英,曲素慧,刘蔚,等.早孕期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及颜面轮廓超声指标对21-三体综合征的预测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20,30(12):2188-2192,2197.[19]叶风,白莉莉,董雪琴,等.胎儿鼻部超声在产前筛查唐氏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6,18(1):17-20.[20]韩娟,牛翠茹,孙庆梅,等.甘肃省11~13+6周胎儿FMF角分布在唐氏综合征筛查中的应用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2021,31(6):505-507.[21]张欢欢,王丽春.颈项透明层厚度及颜面轮廓超声指标对早孕期正常胎儿及21-三体综合征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29(4):677-679.(收稿日期:2023-11-03) 肺结核临床常见慢性传染性疾病之一,该病的发生是因为机体内侵入结核杆菌,并导致肺部组织受累而引起。
蛋白芯片联合检测多种结核抗体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1 材料 与 仪器 .
1 1 标本来 源 ..
收集 2 0 0 6年5月 至 2 0 09年 1 月
沈 阳市胸 科 医 院住 院患者标 本 30例 , 0 以患 者 痰 、 胸
*通讯作者
水、 腹水 、 脑脊液 、 尿液等体液标本 以改 良罗氏培养 基培养 阳性作 为“ 金标 准” j I 。其 中确诊为结 核病 2
ci c lio tswee d tce t i c i . n er s t w r o ae i e c n a ri r d cst a ay et es n i vt a d l a s l e r ee td w h t s hp a dt e u s e ec mp r d w t t o m e ca p o u t on lz e s ii n i n a i h h l hh l h t y
tr b r uo i ,n ce n c nc l s l e t i meh di r e oe a aete a piain o i p oen c i cu l ia ei t e ls a d sr e l i a oa s h t s t o od r v l t p l t f hs rti hp i a ta ci c au c s i i t wi h n t u h c o t n l n l da o i. eh d Us g bon o t sme o ,h ptp so e b eei u e c lss A 8 A, 8 k C P 0, T 1 1 D, i n g ss M t o s i iifl i t d te e i e fMy o a tr tb ru o i, g 5 3 D, F 1 MP 5 , 6 k n ma c h o a T 0. n S - w r n ye n h s e t e ee co e n x rs e o ma e te mu t tre rti c o ra . 0 B1 4 a d E AT 6, e e a a z d a d t ee p pi s w r ln d a d e p es d t k h l i a g tp oen mira ry 3 0 l d —
结核杆菌蛋白芯片
结核杆菌蛋白芯片
结核杆菌蛋白芯片是一种用于检测结核病的诊断工具。
结
核杆菌蛋白芯片是一种蛋白质芯片,它上面固定着多种结
核杆菌相关的蛋白质,可以用来检测人体血液中的抗体反应。
结核杆菌蛋白芯片的工作原理是,当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免疫系统会产生特定的抗体来对抗病原体。
这些抗体可以
与结核杆菌蛋白芯片上的蛋白质结合,形成特定的免疫反应。
通过检测这些免疫反应,就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了
结核杆菌。
使用结核杆菌蛋白芯片进行结核病的诊断具有以下优点:
- 高灵敏度:结核杆菌蛋白芯片可以检测非活动状态下的结核杆菌感染,比传统方法更早地发现感染。
- 多样性:结核杆菌蛋白芯片上固定了多种结核杆菌相关蛋白质,可以检测多种类型的结核杆菌感染。
- 高通量:结核杆菌蛋白芯片可以同时检测多个样本,提高检测效率。
结核杆菌蛋白芯片在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免疫学研究和疫苗研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目前结核杆菌蛋白芯片的技术仍处于研究和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验证和改进才能实现临床应用。
科学家揭示抗结核新药作用机制
科学家揭示抗结核新药作用机制
作者:朱汉斌黄博纯
来源:《科学导报》2019年第17期
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张天宇团队与广州市胸科医院刘健雄团队等合作揭示了抗结核新药TB47的作用机制。
相关研究日前发表于《自然—通讯》。
据介绍,现有抗分枝杆菌疗法普遍存在使用周期长和毒性高等问题,且由于耐药菌不断出现,临床疗效愈发不佳。
在和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进行的一项国际合作项目中,团队检测发现TB47对Mu(布鲁利坏死分枝杆菌)表现出惊人的杀菌活性。
為揭示TB47作用机制,团队使用海分枝杆菌和Mu进行耐药菌株筛选,并成功获得了耐药的突变株。
“这些突变株菌在QcrB基因上存在单碱基突变。
QcrB参与的是分枝杆菌中的电子传递链,然而在分枝杆菌中还存在非QcrB参与的互补通路Cyt-bds。
因此,Cyt-bds通路很可能会保护分枝杆菌免受TB47的杀伤作用。
”张天宇表示,进一步研究证明Cyt-bds通路在不同的分枝杆菌中的活性不同。
其团队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时,发现在麻风分枝杆菌中甚至没有与Mtb(结核分枝杆菌)的Cyt-bds通路相关酶的同源蛋白。
该发现启示,一些代谢通路或酶在不同分枝杆菌中存在显著活性差异,因此开发抗结核新药时需要直接使用Mtb。
比如抗结核一线药物吡嗪酰胺,其几乎只对Mtb有活性,对与Mtb 高度相似的牛结核分枝杆菌没有活性。
该研究也启示,如果可以寻找到Cyt-bds通路的抑制剂,将该抑制剂和TB47联合使用,那么对于Cyt-bds通路较强的菌株,如Mtb,同样可能会产生惊人疗效。
据了解,该抗结核候选药物TB47已获得中国和美国专利授权并进入临床前研究。
探讨结核抗体检测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探讨结核抗体检测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抗体(TB-Ab)检测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对302例病人进行血清或胸(腹)水TB-Ab检测,其中活性结核病人264例,非结核病人38例。
结果活动性结核病人中,涂阳肺结核TB-Ab阳性率为58.8%;涂阴结核并胸水18例,腹水2例,胸水和腹水TB-Ab阴性率为30%,另212例涂阴结核TB-Ab阳性72例,阳性率34%,活动性结核TB-Ab总阳性率约35%。
非结核病人阳性率为10.5%。
结核病人与非结核病人TB-Ab检测有显著性差异×2=8.73,P<0.005。
结论 TB-Ab检测对活性结核的诊断有价值,但敏感性较低,可作为结核病的快速辅助诊断手段,但尚须临床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结核抗体结核病诊断为了探讨结核抗体(TB-Ab)检测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笔者对近几年间资料完整、诊断明确的302例TB-Ab检测病例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结核病患者264例,其中,男152例,女112例,年龄18~35岁,平均年龄33.5岁,结核病类型(按1998年分类)分别为Ⅱ型12例,Ⅲ型228例,Ⅳ16例,Ⅴ型8例。
非结核病患者38例,男,女,各占19例,年龄18~81岁,平均36.5岁,其中陈旧性结核6例,肺癌3全,肺转移瘤1例,肺炎4例,慢支肺气肿并感染6例,急性支气管炎18例。
1.2结核病诊断标准(1)痰涂片找抗酸杆菌连续阳性两次以上;(2)痰结核菌或结核杆培养阳性;(3)纤支镜刷检或灌洗液中找到抗酸杆菌或结核杆菌培养阳性;(4)胸液或腹水中找到抗酸杆菌或结核杆菌培养阳性;(5)经纤支镜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胸膜活检、淋巴结活检或病变组织病理证实为结核结节或干酪坏死。
全部结核病例均符合上述任一条,所有结核患者病史及影像学检查排除或合并肿瘤的可能。
1.3 方法血清或胸/腹水TB-Ab 检查,采用新鲜血清或胸/腹水标本,应用上海奥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结核分支杆菌抗体胶体金法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法),按说明书进行检测判断结果。
2022年南京大学基础医学专业《病理学》科目期末考试卷A
2022年南京大学基础医学专业《病理学》科目期末考试卷A一、判断题1、炎症的变质性病变可以表现为:细胞水肿、玻璃样变性、纤维素样变性、干酪样坏死等。
()2、急性排斥反应以体液免疫为主者,主要表现为间质内单个核细胞浸润。
()3、甲醛浓度在0.1mg/L时即可引起急性眼和上呼吸道刺激感。
()4、唐氏综合征患者可合并先天性心脏病。
()5、小儿麻痹症患者腿部肌肉的萎缩属于失用性萎缩。
()6、渗出液的特点有:外观浑浊、比重小于10i8、多量炎细胞、蛋白含量高。
()7、胃消化性溃疡发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不明确。
()8、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是指淋巴结在各种损伤或刺激下引起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结构破坏。
()9、前列腺癌与雄激素高表达有关。
()10、肾细胞癌起源于肾小球内皮细胞。
()11、浆液性心包炎主要由非感染性疾病如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引起。
()12、肺石棉沉着病易并发恶性胸膜间皮瘤和肺癌。
()13、颅脑外伤常致硬脑膜外出血和硬脑膜下出血。
()14、对于年轻的高血压患者,需考虑有无内分泌系统疾病。
()15、急性全身粟粒性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大量人血播散到全身各器官所致,其镜下的主要病变为干酪样坏死。
()二、选择题16、槟椰肝可发展为()A.门脉性肝硬化B.胆汁性肝硬化C.色素性肝硬化D.坏死后性肝硬化E.淤血性肝硬化17、属于出血性炎的疾病是()A.细菌性痢疾B.肠阿米巴病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D.鼠疫E.丹毒18、高血压病时细小动脉硬化主要是由于管壁发生()A.钙化B.坏死C.内皮细胞增生D.黏液样变E.玻璃样变19、下列细胞再生能力最强的是()A.神经节细胞B.淋巴造血细胞C.唾液腺上皮细胞D.肝细胞E.软骨细胞20、属于癌前病变的是()A.慢性浅表性胃炎B.乳腺增生C.病毒性肝炎D.结肠多发性腺瘤E.十二指肠溃疡21、以下不属于基因芯片优点的是()A.操作技术简单B.序列数量大C.检测效率高D.应用范围广E.成本相对高22、肾小球肾炎中免疫荧光阳性物质主要是()A.抗原、补体B.抗原、细菌C.抗体、细菌D.细菌、抗体E.补体、抗体23、由滤泡旁细胞发生的甲状腺肿瘤是()A.乳头状癌B.髓样癌C.滤泡性癌D.未分化癌E.胚胎型腺瘤24、下列关于卵巢性索间质细胞肿瘤描述正确的是()A.女性的性索间质细胞称为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B.男性的性索间质细胞称为颗粒细胞和卵泡膜细胞C.卵泡膜细胞瘤多发生于年轻女性,肿瘤可产生雌激素D.颗粒细胞瘤为低度恶性肿瘤E.支持间质细胞瘤主要发生在睾丸,较少发生在卵巢25、肠上皮化生常见于()A.慢性非萎缩性胃炎B.急性感染性胃炎C.急性出血性胃炎D.疣状胃炎E.慢性萎缩性胃炎26、动脉粥样硬化最早期的病理变化是()A.斑块破裂B.纤维斑块C.粥样斑块D.脂纹E.钙化27、核苷酸重复序列突变的发生机制是()A.基因缺失B.基因突变C.基因重复D.核苷酸重复序列异常扩增E.基因融合28、男性,60岁,右腹股沟疝,经疝修补术后,伤口抗拉力强度在多长时间内达到顶点()A.一周B.三周C.五周D.二个月E.三个月29、患者男.60岁,长期患高血压病。
结核杆菌试验的原理及应用
结核杆菌试验的原理及应用
原理
结核杆菌试验是一种常用于结核病诊断的实验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检测结核杆菌感染者体内产生的特定抗体或特定细胞反应来确定结核病的存在和程度。
结核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体,主要包括结核分枝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结核杆菌感染可引起结核炎、原发性结核、复发性结核等结核病不同形式的发生。
结核杆菌试验通过检测体内相关指标来确定结核杆菌的感染情况和病程。
应用
结核杆菌试验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结核病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疫苗效果监测以及结核杆菌感染者的筛查等。
早期诊断
结核杆菌试验可以帮助早期诊断结核病。
通过检测患者体内产生的结核杆菌相关抗体或细胞反应,可以确定结核病的存在并尽早进行治疗。
病情评估
结核杆菌试验可以用于评估结核病的病情。
根据结核杆菌感染者体内产生的抗体或细胞反应水平,可以判断感染的程度和病情的严重程度,从而指导治疗策略。
疫苗效果监测
结核杆菌试验可以用于监测结核病疫苗的效果。
通过检测疫苗接种后体内产生的结核杆菌相关抗体或细胞反应,可以评估疫苗的免疫效果,从而对疫苗进行改进和优化。
结核杆菌感染者筛查
结核杆菌试验可以用于筛查结核杆菌感染者。
通过检测人群中结核杆菌相关抗体或细胞反应的水平,可以迅速筛查出可能的感染者,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减少结核病的传播风险。
结论
结核杆菌试验是一种重要的结核病诊断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帮助早期诊断结核病、评估病情、监测疫苗效果以及筛查感染者,对于结核病的防控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结核蛋白芯片
结核蛋白芯片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世界上许多人都受到结核病的威胁。
因此,早期快速的诊断方法对于控制结核病的传播和治疗非常重要。
近年来,结核蛋白芯片作为一种新型的诊断工具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于结核病的诊断。
结核蛋白芯片是一种基于蛋白质芯片技术的新型诊断工具,能够同时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多个抗原。
它由多个不同的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组成,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定抗体来判断是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
与传统的结核病诊断方法相比,结核蛋白芯片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结核蛋白芯片能够同时检测多个结核分枝杆菌的抗原,从而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结核分枝杆菌有多个亚型,不同患者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亚型也有所不同。
传统的结核病诊断方法只能检测一种或几种结核分枝杆菌的抗原,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
而结核蛋白芯片可以通过同时检测多个结核分枝杆菌抗原来规避这个问题,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其次,结核蛋白芯片具有较高的检测速度和效率。
传统的结核病诊断方法通常需要时间较长的培养和检测过程,一般需要数周才能得出结果。
而结核蛋白芯片通过高通量技术,可以在几小时内完成检测和分析,大大缩短了诊断时间,提高了效率。
另外,结核蛋白芯片还具有较低的成本和便捷的操作。
传统的结核病诊断方法需要大量的耗材和设备,手续繁琐,成本较高。
而结核蛋白芯片的制备和检测过程相对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操作,降低了诊断的成本,并且便于在边远地区和资源匮乏地区使用。
尽管结核蛋白芯片有如此多的优势,但是它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结核蛋白芯片需要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抗原进行全面筛选,这涉及到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的深入研究。
目前,关于结核分枝杆菌的抗原和致病机理的研究尚不完善,这对于结核蛋白芯片的设计和制备是一个挑战。
其次,结核蛋白芯片需要对患者血清中的特定抗体进行检测,但是有些患者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并不产生足够的抗体。
这可能导致结核蛋白芯片的假阴性结果,影响诊断的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ell》揭示肺结核抗体的新用途
lynne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被成为肺结核,它是世界范围内最具感染性的疾病之一。
在《2015全球结核病报告》中指出,全球每年会新增960万结核病感染者,其中超过95%的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结核病是15-44岁女性死亡的五大主要原因之一。
2014年全球有150万人死于结核病,也就是说,每15秒就有一例结核病人死亡。
结核病也是HIV阳性患者的主要致死因素,在2015年,有1/3 HIV患者死于结核,这也是结核病首次超过艾滋病,成为致死人数最多的单一传染病。
从2000年开始防治肺结核,到目前为止已经拯救了4300万人的生命,肺结核也摆脱了上世纪“血馒头”的悲剧。
但是,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挑战,如疾病的快速诊断、护理及疫苗开发。
我国拥有近5.5亿的潜伏性结核感染者,其严峻形势高居全球第二位。
尽管绝大多感染者无
发病迹象或症状,且无传染性,但仍有发展为活动性结核且具有传染性的风险。
因此,对高危潜伏性结核感染患者进行早期识别和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
潜伏性结核感染是指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抗原具有持续性的免疫应答,但无临床症状的一种状态。
目前,临床上并无有效的方法直接检测潜伏性结核感染患者,但对于特定的高危人群进行相关的检测是十分必要的。
2016年10月,《Cell》上发表了一篇题为《A Functional Role for Antibodies in Tuberculosis》的文章,文章指出在抗体的保护作用下有助于控制肺结核细菌的感染。
通过对抗体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区分,可把肺结核分为活动性(ATB)和潜伏性(LTB),这为开发结核病疫苗提供了可能。
目前,唯一能够预防肺结核菌感染的只有BCG疫苗,但是它的有效性总是无法确定,所以急需研发新的结核病新疫苗。
在许多感染性疾病中,抗体是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和重要的免疫介质。
然而,在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中,体液免疫的鉴别和保护作用尚不明确。
该文中采用了抗体谱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来自22名潜伏性肺结核患者和20名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肺结核特异性抗体的70种不同的与Fc介导的抗体功能相关联的特征。
从中鉴定出了区分这两组特异性抗体的9种特征,而通过进一步的研究鉴定出了区分两组抗体的生物标志物。
同时,对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州和墨西哥州的10名潜伏性患者和10名活动性患者进行了分析,其结果与上述一致,即潜伏性肺结核(LTB)和活动性肺结核(ATB)对结核分枝杆菌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具有显著差异。
潜伏性肺结核感染患者的抗体具有独特的FC功能分布,并选择性结合FCγRⅢ。
潜伏性与活动性肺结核的特异性抗体在糖基化模式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此外,相比于活动性肺结核(ATB)的抗体,潜伏性肺结核的抗体除了能显著增强吞噬溶酶体的成熟和炎症小体的激活外,还能激活巨噬细胞杀死被结核杆菌感染的细胞。
文中的实验也证实了将潜伏性肺结核患者的抗体加入到被结核杆菌感染的人巨噬细胞中,不仅会显著增加几种抗微生物过程的激活,而且也会降低潜伏性肺结核的存活。
基于这些特点,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调节抗体中不同的糖基化模式来介导抗体的功能,从而达到控制结核分枝杆菌的目的。
同样的研究还应用到了HIV的疫苗开发中,即对抗体的Fc段进行修饰能增强抗体的亲和力。
本文研究揭示了抗体在结核杆菌的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今后疫苗的开发有着非常大的
借鉴作用。
检测肺结核特异性抗体的Fc相关性修饰可能很容易被转化为一种快速、廉价的即时诊断方法,也有助于缓解结核病流行且欠发达国家的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