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分析题训练新人教版
最新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辨析试卷(含解析)
一、七年级下册综合题辨析题论述题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论》第1卷第13章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海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
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1)结合所学,材料中所说“磁石”指的是什么?(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1)指南针。
(2)观点:中国的古代科技发明(四大发明)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论述:中国古代众多科技发明的产生和传播都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例如:造纸术、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火药和火器传到欧洲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指南针的应用则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领先世界的中国古代科技发明是古代中国人智慧的结品,促进世界文明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
【解析】【分析】【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磁石“指的是指南针;指南针的发明传播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欧洲新航路的开辟准备了条件。
(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例如根据材料中“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可以归纳出论点是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对世界的贡献或者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可在围绕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古代科技发明进行论述,列举具体的史实,史论结合,层次清晰。
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部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把各生产部门分为18类,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
在具体介绍各种物品、生产工具及生产流程时,还绘有120多幅插图,画面直观生动,描绘了生产过程和各行业劳动人民的形象。
——人教版统编教材七年级《历史》材料二请回答:(1)上述材料是出自我国哪个朝代的哪部科技著作?其作者是谁?(2)这部著作主要对我国古代的哪两个方面的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这部书有什么地位?(3)请列举出两部同时期的优秀科技著作及作者。
最新人教《七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试题(含解析)
一、七年级下册综合题辨析题论述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析经济格局的变化)材料一:秦汉时期。
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
两宋时期。
“国家的财政收入约百分之八十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和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北宋末年以后,淮河以北被金军占领,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南方地区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中经济持续发展,支撑了南宋半壁江山。
(看南方经济的发展)材料二:北宋东京城内人口稠密,居民超过百万,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城里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随处可开设商店,商品可以在白天、夜间交易,三鼓以后还可设夜市,通晓不绝。
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从秦汉到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2)材料一、二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由材料分析导致这一重大变化的原因。
(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北宋东京的商业繁荣有何特点?(4)读材料三,宋朝统治者为管理海外贸易,专门设置了什么机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答案】(1)北宋时政府财政收入仰仗南方,手工业、商业集中在南方;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丰饶的粮仓,南方人口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北方。
(2)我国经济重心从北方向南方转移;南方政治相对稳定,北方人口的南迁。
(3)人口稠密,是最大的都市,买卖区与居民区分不清,商品交易时间长等。
(4)市舶司;原因:统治者重视和鼓励、经济重心南移、科技发达(或指南针的应用,造船技术的提高)、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等、陆上丝绸之路被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占据。
【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
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百分之八十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和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北宋末年以后,淮河以北被金军占领,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南方地区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中经济持续发展,支撑了南宋半壁江山。
最新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附答案)
一、七年级下册综合题辨析题论述题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劾纠者曰“御史台”。
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元文类》卷四十材料二:据史书记载,元朝统一全国后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即北到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东北到鄂霍次克海。
其疆域之广,居中国各朝之冠。
与汉、唐极盛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不仅在面积上大大超过了它们,而且在控制程度上也远胜于它们。
(1)材料一中的“中书省”是什么机构?(2)材料二中元朝对西藏是如何有效管理的?这一管理在中国的国家发展和民族发展史上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3)以上材料记载的是元朝的什么制度?元朝创立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该制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答案】(1)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2)元朝时期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西藏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在中央由宣政院直接管辖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这一管理使得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其它答案符合题意也可)(3)行省制度;为了有效地管辖辽阔的国土,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行省制度在以后各朝中基本延续下来,我国的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代,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其它答案符合题意也可)【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信息“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劾纠者曰‘御史台’.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因此材料一中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由于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开创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置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并直接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即行省。
七年级下册历史材料分析题
七年级下册历史材料分析题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材料一由于地理上的相对隔绝、政治上的相对独立稳定,古代中国人独自走着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形成了技术型、经验型、实用型为主的科技体系。
……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一直保持着其永恒的魅力。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材料二中国古代一向有重农传统,故而历代农书颇多,但同时却轻视手工业,少有全面记载手工业技术的著作.《天工开物》不仅首述农事,随后又以更多的篇幅记述手工业,这与明末启蒙思潮中出现的“工商皆本”的先进思想是相符合的.—摘自楼宇烈《中华文明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科技体系的特点。
请举两例宋朝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3分)(2)据材料二,指出《天工开物》内容的创新之处。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天工开物》的作者. (2分)(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
(1分)2. 某班拟举办一场主题为“经济发展与对外关系”的专题展,展览分为三个部分,现邀请你一起参与,完成展区的布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材料二649年(唐太宗贞观23年)1900万人726年(唐玄宗开元14年)4141万人741年(唐玄宗开元29年)4531万人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1690万人材料三唐朝时期的中国,同亚非地区许多国家有广泛而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这不仅扩大了中国人民的视野,而且也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
唐朝时期的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文明、最发达的国家,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请回答:请你将材料一中的A补充完整.(1分)(2)指出材料二表格中649年至741年唐朝人口数呈现的变化趋势。
并指出导致这种趋势的原因。
(2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唐朝与当时的亚洲国家进行密切文化交往的两例史实。
说说经济发展与对外交往的关系。
2020春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和开放的时代材料分析题专练(word含答案)
7年级下第一单元材料分析题专练1. 材料一观察下图(1)上图描述的是_______。
(水利工程的名称)(2)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A:涿郡指今_______;B:余杭指今_______。
(3)想一想: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B点出发到洛阳去,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不能填字母)(4)开通此河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皮日休《汴河怀古》(5)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此河开通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6)隋朝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的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就能在较短时间内,开通全长2000多千米的大运河呢?原来我们的祖先充分运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加以疏通、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请从大运河开凿情况的描述中,谈谈你的体会。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炀帝意......征求不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
此皆朕所目见。
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事。
材料三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1)材料一的言论是谁说的?它的意思是什么?(2)村料一中他为什么要说这句话?体现了他的什么思想?(3)材料一中他的统治被后人称为什么?这一政治局面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局面?(4)根据材料二,其中他的统治局面与隋朝的灭亡是什么关系。
(5)根据材料三,说明他“终日孜孜”的根本原因。
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这样一位帝王,毛泽东曾说:“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
”还有人说她任用酷吏,实行恐怖统治。
自秦汉以来,帝王将相无不希望死后能树碑立传,而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石碑上却没有刻字,功过是非让后世去评说。
材料二有这样一位帝王,他的睿智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辉煌无比的盛世,他的多情营造了一段惊世骇俗、缠绵悱恻的爱情,他的怠政制造了一场旷日持久、惨绝人寰的动乱。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七年级历史下册分析题专项材料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北宋时期手工业、农业和海外贸易发达,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商品琳琅满目,商贸的繁荣也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宋代的货币铜钱、铁钱的铸造好流通数量空前庞大,但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在此基础上,基于贸易流通及使用便捷的客观需要,纸币应运而生。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纸币。北宋时期出现了纸币铜板拓片。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为与铜钱并行的货币。货币的发展,尤其是纸币的发行流通,既是北宋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因,也是其发展的变现和结果,它的发行使用促进了宋代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故可以说北宋纸币铜板拓片是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
——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敌篇)
(1)如果让你追寻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航迹,你能说出当年郑和下西洋最主要的客观因素是什么?郑和船队与外国交流的中国丝织品和饮品是什么?
(2)郑和下西洋是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远航征程”有什么重要影响?
(3)此人所说的“海波”指什么?为平息“海波”,在何处取得九战九捷?结合所学用一句恰当的话评价此人。
综上所述,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
观点2:经济发展水平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条件。
观点3:科技水平是推动社会(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
【解析】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大发明”指的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2)根据材料“宋朝……那时经济发展,城市繁荣,航海和对外空前活跃;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中外经济文化文流频繁。两大因素的结合,使三大发明在这一时期取得突破性发展并广泛传播于世界、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可以提炼的观点: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自学能力培养第一单元材料分析题专项训练(包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自学能力培养第一单元材料分析题专项训练(含答案)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
”材料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联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的什么思想?在他统治期间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2)材料二反映唐太宗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举出一个敢于直言的“忠臣”。
(3)材料三体现了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举一例史实说明他是这样做的。
2.唐三彩被誉为盛唐文化最有代表性的物质载体,了解唐三彩有利于养成充分的文化自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三彩是唐代铅釉陶器的总称。
……由于釉彩以黄、绿、蓝三色为基调,并经唐代创烧,俗称“唐三彩”。
唐三彩的出现、发展与唐代厚葬风气有着直接关系,多用于陪葬,少部分用于建筑和生活陈设。
——广东省博物馆《梦回大唐——盛唐艺术与生活展》解说词材料二:资料卡:唐三彩骆驼载乐舞队俑材料三:唐三彩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博得各国人民赞美,一时之间群起仿制。
朝鲜出现了以日常器皿为主的“新罗三彩”。
日本出现了“奈良三彩”,受皇室、贵族、僧侣喜爱,也和我国一样用作殉葬品。
波斯出现了蓝色调的“波斯三彩”。
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拉克、埃及、意大利等国都曾发现唐三彩。
——《略探燃唐三彩的人文价值》材料四:2009年7月,经洛阳市科学技术局和民政局批准,高水旺先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成立了洛阳唐三彩研究院,并出任院长。
研究院是在国家积极挖掘、抢救和保护优秀民族文化遗产、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形势下创立的国内唯一唐三彩科学文化研究开发机构。
——《古今结合开辟唐三彩艺术新天地》(1)根据材料一,指出与唐三彩兴起直接相关的社会风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社会风气存在的物质基础。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该特点相关的民族政策。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新人教版一、单项选择题:答案必须填入答题卷的表格中,否则不给分。
(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1、在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三朝治国措施的共同点是重视人才、任用贤能。
下面历史人物中哪些是在唐玄宗时被提拔担任宰相的()①房玄龄②杜如晦③魏征④姚崇⑤宋暻A.①②B.③④⑤C.①②③D.④⑤2、严格官员管理,健全监察制度是防止政府权力被滥用的重要途径。
为此,秦始皇时期设立了()A.丞相 B.御史大夫 C.门下省 D.军机处xK b1.C o m3、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该诗句是说唐太宗()A.善于用人B.虚心纳谏C.科举取士D.勤政爱民()4、在学习郑和下西洋时,老师要求学生用两句话评价郑和及其远洋活动,同学们积极发言。
下面是当时的发言记录:小明——和平使者,扬威异域;小刚——探寻新路,寻找黄金;小强——友好往来,促进交流;小华——殖民先驱,海盗鼻祖。
其中正确的是()A、小强和小华B、小华和小明C、小明和小强D、小明和小刚5、在一次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回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温总理所引的话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6、为“唐风洋溢奈良城”做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A、鉴真B、玄奘C、阿倍仲麻侣D、一行7、“杯酒释兵权”是下列哪位皇帝的作为?()A.唐高祖B.宋太祖C.宋真宗D.宋高宗8、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了,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之前()A、北宋与辽的争战B、北宋与金的争战C、南宋与辽的争战D、南宋与金的争战9、下列我国古代著名外贸港口中,属于两宋时期的名港是()①扬州②杭州③广州④泉州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0、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到()时,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新人教版一、选择题(在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要求,每小题2分。
共32分)1.认为“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封建帝王是A.隋文帝B.唐太宗C.唐玄宗D.宋太祖2.“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客观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A.对外开放B.经济繁荣 C.政治清明D.交通发达3.“赵州桥鲁班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
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
”这是民间对赵州桥所表达的崇敬与颂扬。
而赵州桥的真正设计者和主要建造者则是A.李春B.李渊C.李白D.李耳4.北宋政权建立的方式是通过A.农民起义夺权B.外戚夺取政权C.大将发动兵变D.少数民族入侵中原5.汉代时“(江南)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至宋代则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北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和劳动力B.大运河贯通南北C.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D.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6.“澶渊之盟”是哪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A.北宋与西夏B.北宋与辽C.南宋与金D.南宋与西夏7.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是A.杨业B.岳飞 C.文天样 D.寇准8.最能反映宋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场所是A.手工业作坊B.市C.坊D.瓦子9.元朝实行行省制,从右侧地图可以看出,当时管辖阜宁县所在地区的行省是A.行中书省B.江浙行省C.河南江北行省D.江西行省10.黄岩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史料记载,1279年,我国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受中央政府委派,在对国家领土测绘过程中,黄岩岛就是其中的一个测绘点。
1279年我国处在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11.据史载:从洪武十八年(1385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的八天中,朱元璋共批阅奏章1660份,处理国事3391件。
出现这种现象,最有可能是因为A.废除宰相B.大兴文字狱C.设厂卫特务机构D.设立军机处12.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我国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某一古代建筑的描述如下:“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在明代,又继续加以修筑,使之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
2020年春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范例材料解析习题
2020年春七年级下册范例习题一、范例材料解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分)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族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材料二:据统计,唐朝少数民族杰出人才担任宰相即有二十四人,分别来自十五个民族。
将军、节度使多不胜数,以至《唐书》专立《诸夷蕃将传》——摘编自张宏杰《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材料三:“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松赞干布),……持节送公主于吐蕃。
……(松赞干布)谓所亲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
’……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唐朝)学以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之人典其表疏……”——摘编自【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一九六《吐蕃传》(上)(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所实行的民族政策的特点。
(2分)(1)开明(2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唐朝民族往来中的新现象。
(2分)(2)唐朝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2分)(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概括其历史意义。
(6分)(3)事件:唐蕃和亲;(2分)意义: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4分)(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措施及民族关系特点。
(6分)(4)措施:任用少数民族人士为官;与少数民族政权友好交往;与少数民族联姻;设置机构进行管理。
(4分,1点1分)特点:民族关系和睦(2分)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分)材料一:图7图8材料二:唐太宗和唐玄宗前期的统治——摘自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三:唐朝首都长安是一座约1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宽阔的大道纵横交错,大道上时常挤满了波斯人、印度人、犹太人、亚美尼亚人和各种中亚人。
他们是作为商人、使节和雇佣军来到中国的。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的名称和用途。
最新人教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含解析)
一、七年级下册综合题辨析题论述题1.唐玄宗李隆基(712-756)唐代的中兴君主,睿宗的第三子。
因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明皇。
英武有才略,开元时期文治武功鼎盛,开创了唐朝的鼎盛之世。
天宝后,宠爱杨杨玉环,封为贵妃,杨玉环父兄均骤贵,势倾天下。
及安禄山反,玄宗出奔,至马嵬坡,六军不肯前行,谓杨国忠通于胡人,而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乃令杀国忠。
六军又不肯前行,谓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贵妃亦被缢死于路祠。
玄宗避难奔蜀,后肃宗即位于灵武,尊为太上皇。
在位四十三年。
玄宗喜爱歌舞音乐,曾于梨园教歌舞,所以后世尊其为伶人之祖师爷。
死后庙号玄宗。
(1)材料中唐玄宗开创了什么治世?(2)根据材料提炼一个有关统治者的观点,结合材料及所学的知识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述。
【答案】(1)开元盛世(2)观点:统治者对国家的发展起推动或阻碍作用。
论述:纵观各个朝代的统治者,如果统治者能够关注民生,发展经济,国家就能长治久安;反之则国家很快就会被推翻。
【解析】【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中国封建社会出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2)依据材料的“开元时期文治武功鼎盛,开创了唐朝的鼎盛之世。
天宝后,宠爱杨杨玉环,封为贵妃,杨玉环父兄均骤贵,势倾天下。
”可以提炼的观点是:统治者对国家的发展起推动或阻碍作用。
论述:纵观各个朝代的统治者,如果统治者能够关注民生,发展经济,国家就能长治久安;反之则国家很快就会被推翻。
例如,唐玄宗统治前期,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政绩,还注意节俭,这些改革措施使开元年间政局为之一新,出现“开元盛世”的繁荣局面。
唐玄宗统治后期,由于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廷日趋腐败,社会上的各种矛盾尖锐,边疆形势也日趋紧张,各地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爆发“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最新人教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七年级历史下册分析题专项材料(附解析)
一、七年级下册综合题辨析题论述题1.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是什么?什么时期,中国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2)火药用于军事,从此揭开了古代兵器发展史的新篇章。
请写出图二、图三所示火器的名称。
(3)我国火药是何时传人阿拉伯和欧洲的?它们的外传向世人昭示了什么?【答案】(1)图一是水罗盘。
北宋末年。
(2)图二,火统;图三,突火枪。
(3)13—14世纪。
我国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等。
【解析】【分析】【详解】(1)第一小问,依据图一信息可知图一是水罗盘。
第二小问,北宋末年,中国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2)火药用于军事,从此揭开了古代兵器发展史的新篇章。
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二所示火器的名称是火统。
元朝发明了火铳。
图三所示火器的名称是突火枪。
(3)第一小问,我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人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
第二小问,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指南针、火药等四大发明的外传向世人昭示了我国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初与隋盛时人口、垦田、粮仓比较简表隋初隋盛时结论人口三千多万四千六百多万人垦田一千九百多万多顷五千五百多万顷粮仓长安太仓含嘉仓、洛口仓材料二“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传输,其为利也博哉!”请回答问题:(1)请你分析材料一的统计数字,把答出的结论填到右边的空格中。
(2)材料一反映了隋朝社会的什么情况?(3)材料二中这条“渠”指的是什么?开凿的目的是什么?(4)材料二评价者持什么态度?【答案】(1)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2)隋朝经济繁荣(3)隋朝大运河。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统治。
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4)肯定大运河的作用。
【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表格信息“隋初,人口,三千多万”“ 隋盛时,四千六百多万人”分析概括可知,隋朝时期人口激增;“垦田,由一千九百多万多顷到五千五百多万顷”可知,垦田在不断扩大;“粮仓,由长安太仓到含嘉仓、洛口仓”说明了粮仓丰实。
2019-2020学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解答
2019-2020学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灭掉陈,统一全国,结束了中国长期分裂局面的是()A.隋文帝B.隋炀帝C.唐高祖D.唐太宗2.隋朝大运河全长2000多千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它的中心是在()A.涿郡B.余杭C.长安D.洛阳3.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据此,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作用是()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B.方便了隋炀帝南巡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D.加强了北部的边防4.唐太宗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
这表明他()A.勤于政事B.政策开明C.知人善任D.提倡节俭5.如图所示示意图是隋唐时期实行的()A.分封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6.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A.武则天B.杨坚C.李世民D.慈禧7.唐朝商业繁荣,出现一些繁华的大都市,其中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城市是()A.洛阳B.长安C.江都D.成都8.唐朝时期,边疆少数民族政权与唐王朝保持友好密切的交往。
当时被北方和西北地区各族首领尊为“天可汗”的皇帝是()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9.“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歌词赞美了我国古代瓷器的精美。
唐朝时期著名的陶器和瓷器有()①越窑的青瓷②邢窑的白瓷③唐三彩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②10.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造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
被誉为“诗圣”的伟大诗人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杜牧11.下列各项中属于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的是()①皇帝荒废朝政②节度使权力膨胀③军队战斗力薄弱④发生严重灾荒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2.唐朝末年领导农民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的是()A.陈胜B.吴广C.项羽D.黄巢13.“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等历史典故与下列哪一个历史人物有关?()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14.961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材料分析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材料分析题班级: 姓名: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材料分析题1、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达江都之传输,其利也博哉。
请回答:⑴材料一中的“河”是指什么河?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⑵为什么要开通此河?它的开通有什么历史作用?开凿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开通大运河的历史作用: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⑶此河自北向南分别是哪四段?沟通哪些河流?此河自北向南分别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⑷材料二中的涿郡、江都、余杭各指现在的什么地方?这条河的中心点在哪里? 涿郡指今北京;江都指今江苏扬州;余杭指今浙江杭州。
这条河的中心点在洛阳。
⑸隋朝创立并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政治制度有哪些?以庸代役制。
)2、材料一:舟可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材料二:人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 ; 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贞观之治》请完成:①材料一是哪位帝王经常告诫臣下的话? (唐太宗)材料二是他在哪一位大臣病逝后说的? (魏征)②鉴于以上认识, 该帝王采取了那些措施避免覆舟? (①注意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②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赋税劳役;③注意“戒奢从简” ;④合并州县; 才和虚怀纳谏。
)3、阅读下列图片及文字材料,完成问题: (10 分) 材料一:《举子看榜图》材料二: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英国大百科全书材料三:“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
材料四:“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
①材料一中的情景最早出现的朝代是 (隋朝)。
⑵材料二中提到的中国所采用的选举⑤任用贤 (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和制度是指(科举制度)。
②请从材料二、三、四中提前有效性息,说说这种制度有什么历史作用?(①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是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五四学制)(解析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五四学制)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2分)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这一时期开始的标志是()A.新中国的成立B.西藏和平解放C.土地改革结束D.三大改造完成2.(2分)新中国成立初期起过临时宪法作用的重要文件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共同纲领》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2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的事件是()A.“两个凡是”思想的提出B.社会主义初级路线的提出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D.拨乱反正的深入开展4.(2分)下列不是为巩固新中国政权而采取的措施是()A.开国大典B.抗美援朝C.土地改革D.稳定物价5.(2分)中共八大提出的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A.以阶级斗争为纲B.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C.“大跃进D.抗美援朝6.(2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两条道路的共同点是()A.坚持中心城市暴动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坚持“工农武装割据”D.从中国的国情出发7.(2分)“文化大革命”期间制造的最大一起冤案指的是()A.朱德B.毛泽东C.刘少奇D.邓小平8.(2分)小宇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课题,收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公司”等资料。
根据这些资料,可以看出,他的研究性课题是()A.土地改革B.国有企业改革C.三大改造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9.(2分)导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的原因是()①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②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③急于求成④苏联撕毁合同。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0.(2分)“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钢产量)赶上英国不发愁.”与这首歌谣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三大改造的完成B.国有企业改革C.“大跃进”运动D.“一五”计划的完成11.(2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是因为()①朝鲜内战爆发②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③美国出兵侵略朝鲜④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2019-2020学年下期期末复习综合测试题(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2019-2020学年下期期末复习综合测试题(三)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每题 1 分,共计20分,)1.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下列有关唐太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唐太宗善于用人B.唐太宗时,魏征敢于直言C.唐太宗创立了“三省六部制”D.唐太宗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2. 如图人物是谁()A.完颜阿骨打B.元昊C.铁木真D.耶律阿保机3. 下面是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该表格反映的现象所产生的影响是()A.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北方人口增长率比南方高D.促使新的民族回族形成4. 关于宋词的描述,错误的是()A.词繁荣主要得益于城市市民阶层扩大和商品经济发展B.词人代表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的风格属于同一流派C.词起源于唐代,是诗的另一种表现形式D.其中《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代表作之一5. 下列所示内容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A.君主专制的强化B.中央集权弱化C.地方权力加强D.社会秩序动荡6.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宋金达成和议②郾城大捷③宋夏议和④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A.②①④③B.④③②①C.①②③④D.④①②③7. 忽必烈继承汗位后采纳了汉族儒臣的建议治理国家,促进了统一大业的完成。
下列哪项建议不在采纳之列()A.“行汉法”B.“行仁政”C.“不嗜杀”D.“清君侧”8. 宋代史书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宋代的航海完全依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B.我国劳动人民最早知道了磁针指南的作用C.指南针是我国古代水手最早发明的D.指南针在宋代已经用于航海事业9. 与人称“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古代帝王有关的是()A.创立殿试制度B.派兵扫平东突厥C.改革漕运制度D.派文成公主入藏10. 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金灭辽②阿骨打称帝③金军攻破北宋都城开封④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去A.②①③④B.①②④③C.④③②①D.②①④③11. 下列图片中,能反映元代社会生活的是()A.《韩熙载夜宴图》局部B.唐三彩骑驼乐舞俑C.《契丹人饮马图》D.杂剧陶俑12. 西汉开辟的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以下关于这一时期陆上丝绸之路说法不正确的是()A.宋元时期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B.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C.中国的四大发明、纸币和驿站制度等通过此路传到西方D.宋元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都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完成的13. 隋朝废除魏晋选官制度,开创科举制度。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习题精选第五篇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习题精选第五篇
第1题【单选题】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
A、宋辽对抗
B、南宋与金对峙
C、宋夏和议
D、北宋与金对峙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美食角度展示了颇具魅力的民族饮食文化。
早在宋代,中华饮食文化已空前繁荣,那时人们的主要饮食习惯包括( )
①主食类:北方以粟麦(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②肉食类:北方吃羊肉为主,南方以猪肉或鱼为主
③饮茶之风盛行④欧美的饮食方式备受欢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面是某一时期的《中国历史纪年表》,表中①、②代表的两个政权分别是( )
A、金、后唐
B、辽、金
C、金、辽
D、金、后晋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说明岳飞领导的抗金队伍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下面哪一事件是与岳家军有关( )
A、澶州之战
B、汴京保卫战
C、靖康之变
D、郾城大捷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部编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考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密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部编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 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藏族有一首民歌叫《唉!马林吉》(“喂,听一听”的意思),一直广为百姓传唱。
歌词大意是:“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您。
高耸雪山不用怕,百头牦牛迎接您。
奔腾江水不用怕,百只皮筏迎接您。
”表达了对远嫁西藏的文成公主的崇敬和怀念。
文成公主远嫁西藏发生在( ) A .唐高祖时期 B .唐太宗时期 C .唐高宗时期 D .唐玄宗时期2.我国历史上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 ) A .汉朝和匈奴的关系 B .唐朝和新罗的关系 C .唐朝和靺鞨的关系D .唐朝和吐蕃的关系3.改变自古以来“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对各少数民族一视同仁的古代皇帝是( )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明太祖4.文成公主入藏时的吐蕃首领是( ) A .松赞干布 B .尺带珠丹 C .颉利可汗 D .呼韩邪5.“他在位期间成功在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的负担较轻,经济繁荣。
”他在1978年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 )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隋文帝 D .唐太宗6.下列对文成公主入藏所起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使吐蕃与唐盟约“外甥是先皇帝的舅宿亲……”B.使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C.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D.加强了唐对吐蕃的管辖7.下列关于鉴真和玄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是僧人B.都对唐朝和邻国的文化交流做出过贡献C.都为完成使命历尽艰辛D.都是唐玄宗时期的使者8.科举制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它正式创立是在()A.隋文帝时B.隋炀帝时C.武则天时D.唐玄宗时9.下列对隋唐时期对外交往活跃带来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提高了唐朝在国际上的声望和地位B.加强了唐与各国经济尤其是文化的交流C.促进了唐朝封建制度的改善和进步D.丰富了唐朝的经济文化生活10.交往的历史,最好的参考资料是()A.《史记》B.《资治通鉴》C.《西游记》D.《大唐西域记》11.安史之乱发生在()A.751年B.755年C.765年D.770年12根本原因是()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13.下列对下图人物的叙述,与史实不符的是()密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A .他是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B .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时代,故称“诗史”C .“三吏”“三别”是他写的名篇D .他艺术技巧高超,人们称他为“诗圣”14.“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客观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 ) A .对外开放 B .经济繁荣 C .政治清明 D .交通发达15.唐朝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诗歌创作之黄金时代,究其原因,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关键因素是( ) A .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 B .诗賦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 C .“百家争鸣”解放人们的思想 D .各民族团结和中外交往密切16.下列内容的关联,错误的是( ) A .李白——诗仙B .白居易——《送子天王图》C .杜甫——“三吏”“三别”D .颜真卿——《颜氏家庙碑》 17.唐朝灭亡在( ) A .906年 B .907年 C .910年 D .900年18.苏轼这样赞扬唐朝的一位大书法家:“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2019-2020学年下期期末复习综合测试题(一)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2019-2020学年下期期末复习综合测试题(一)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每题 1 分,共计20分,)1. 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
认为隋文帝“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
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
李纲的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A.加强中央集权B.开创科举制度C.开通隋朝运河D.实现国家统一2. 下列历史人物中,在中外友好交流史上作出突出贡献的不包括()A.玄奘B.鉴真C.戚继光D.郑和3. 下图是被称为东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建立西夏政权的民族是()A.契丹族B.女真族C.蒙古族D.党项族4. “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这句话说明了()A.宋代政府重视发展农业B.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C.宋代经济发展取得很大成就D.宋朝政府鼓励和重视海外贸易5. “玄武门之变”是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其发动者是()A.杨坚B.李世民C.房玄龄D.魏征6. 下列史实,不是发生在唐玄宗统治时期的是()A.鉴真东渡日本B.安史之乱爆发C.玄奘西行天竺D.唐朝进入全盛时期7.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
这里的“匈奴”指的是()A.女真族B.匈奴族C.契丹族D.党项族8. 在蒙古军统一的过程中,灭亡西夏的时间是()A.1205年B.1234年C.1227年D.1276年9. “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
”是《资治通鉴》对一位统治者的评价。
能够为这位统治者所用的“英贤”是()A.姚崇、宋璟B.房玄龄、杜如晦C.郑和、晁衡D.长孙无忌、魏征10. 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唐朝的建立者和灭亡唐朝的分别是()A.李渊黄巢B.李世民朱温C.李渊朱温D.李世民黄巢11. 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诗中的“大散关”至淮水为一线划定分界线,是以下哪个历史事件后出现的情况()A.宋夏和议B.澶渊之盟C.宋金和议D.靖难之役12. 下列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地方政权,其中错误的是()A.耶律阿保机--契丹B.段思平--大理C.元昊--西夏D.完颜阿骨打--元13. 下列属于唐太宗主要活动的有()①沿袭和完善三省六部制②颁布推恩令③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④统一文字和度量衡.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③14. 一位出使辽国的官员回国后向朝廷报告说:“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分析题训练新人教版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以史为镜,可知兴亡;以人为镜,可知得失。
材料三官在得人,不在员多。
——上述三则材料均为唐太宗语(1)唐太宗在材料一想说明什么问题?
(2)“以史为镜”,唐太宗主要吸取了哪一个朝代的教训?“以人为镜”,主要表现在哪一方面?
(3)唐太宗通过什么措施实现“官在得人”这一目标的?
(4)综合上述材料,你在唐太宗身上学到哪些优秀的品格?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从(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唐·陈陶《陇西行》材料二文皇南面坐,夷狄(北方少数民族)千群趋。
献号天可汗,以覆(到)我国都。
——唐·柳宗元材料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1)唐政府先后与吐蕃进行过哪两次和亲?
(2)北方少数民族向哪一位皇帝献号“天可汗”?为什么?
(3)从中你能在正确处理民族关系上得到什么启示呢?
答案:1.(1)说明要想使自己的统治长治久安,就必须与民休息,行仁政。
(2)隋朝灭亡的教训。
虚心纳谏。
(3)推行科举制度。
(4)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在成功时保持冷静,节
用戒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