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究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共4篇)
第1篇: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分层教学在进入高中阶段之前,学生由于所接受的教育不同、环境不同,导致对信息技术能力的掌握情况也不同。
使得老师在课程的实施上遇到了困难,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会使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了”。
而分层教学旨在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分层教学的相关概念分层教学是指依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分组,制定适合本小组情况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等展开教学。
总的来说,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差异化开展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全面发展。
通过实施分层教学,能够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如何将分层教学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1.针对学生做出科学分层。
学生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知识技能、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因素上,为了对学生做出科学的分层,老师可以在上课的前两周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从而将学生分层高层、中层、低层三个等级,可以采用如下方法:(1)问卷调查法。
通过设计问卷并发放给学生填写,收集问卷通过问卷的情况了解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情况,从而对学生进行差异化分层。
在问卷中可以包含诸如学生使用电脑的频率、对软件的使用情况、对电脑的兴趣等内容;(2)访谈法。
在接手班级的初期,应尽量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來了解学生在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态度、兴趣、特长等方面的情况。
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到哪些学生在初中中小学已经学过word、excel等软件的使用,哪些学生是游戏方面的高手,哪些学生可以黑别人的网站等,通过这些可以了解到有特长的学生,从而方便以后在课上与学生的交流。
还可以与一些初中或者小学的信息技术老师交流,了解其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的开展情况、学生的课堂接受能力、学生对哪些方面感兴趣等;(3)观察法。
在上课期间,可以通过观察了解学生的基础。
比如在操作技能上,有的学生对鼠标、键盘等的使用很不熟练,甚至不会打字,有的学生打字速度非常快,对电脑非常熟悉。
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究
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究一、背景介绍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对于学生来说,掌握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项基本技能。
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推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也进行了新的调整,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其中,分层教学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提高。
本文将探讨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的实施与效果。
二、分层教学的意义与原则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将整个班级分为若干个层次,分别给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模式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和原则。
1.满足个性化需求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都存在差异,分层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2.提高学习效果分层教学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取得最大的进步,提高学习效果。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分层教学,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
4.促进合作学习分层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较小,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相互帮助和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三、实施分层教学的步骤与方法要实施分层教学,首先需要将学生进行分层,然后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具体的步骤和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分层学生分层可以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学习成绩和测试成绩等多维度的评估进行。
一般可以将学生分为高层、中层和低层三个层次,其中高层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低层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
2.确定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程要求,确定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内容。
一般可以将内容分为基础知识、进阶知识和拓展知识三个层次,其中基础知识是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内容,进阶知识是高层学生可以学习的内容,拓展知识是中层和低层学生可以选择学习的内容。
新课标下 高中信息技术 “分层教学” 实践与探究
通过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活动和操作活动的有效记录和评价,将过程评价、动态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对学习评价和考核,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纳入平时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之下,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性公正的评价,反应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和达到分层目标的情况,评价要求是差异整能够使学生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深;通过评价对少数不能达到目标的学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帮助排除障碍,不使问题积累;通过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优势,及时调整。
3.“分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3.1调查模底,动态分层
首先,理论和技能测试。结合本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理论和操作技能的测试,认真分析测试结果以及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问卷调查。以调查表、集体讨论、个别谈话的方式,进一步掌握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态度、方式和水平,为合理的分层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最后,合理分层。根据学生的智力基础,知识水平和情感态度等各方面的差异,以动态的发展的观点,将学生分为三层,特长生:掌握相当的信息学知识,自学能力强,学习兴趣浓厚,能够超前学习的学生;普通生:具有新课程所要求的基础知识,能够完成新课程学习的学生;急需帮助生:以前没有学过或学的很少的学生。根据各层学生自身的特点,合理安排学生在机房的位置,互相结合、互助协作。
3.2教学目标分层
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既要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目标,又允许学有余力的同学超过课程要求去自主学习。对特长生来说在掌握课本知识后,应巧妙设计,更大的发挥他们的特长及个性,最大程度的提高他们信息技术的能力;普通生要让他们完全掌握基本知识,完成作业,并逐渐缩小与特长生间的差距;对急需帮助生,促进他们打好基础。例如在教学第三章第一节“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单元教学时,我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帮助生:给定素材、主题利用word软件能制作3-4页电子报刊;普通生:能自行设计主题,搜集素材,制作8-10页电子报刊;特长生:能够制作出精美的电子报刊。通过这三个目标的落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该单元的学习,各层次的学生掌握都相当不错,教学效果很好。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分层教学的实践及成效探析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分层教学的实践及成效探析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内容越来越庞杂复杂。
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需求,开展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分层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教学改革的趋势。
分层教学通过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学科水平的不同,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教学班级,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给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本文将从实践的角度探析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分层教学的实践及成效。
一、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分层教学的背景和原因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内容庞杂复杂,以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一方面,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科水平存在差异,一些学生可能对信息技术学科感兴趣并有较大潜力,而另一些学生可能对此不感兴趣或者难以跟上。
另一方面,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各异,有些可能会选择从事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工作,而有些则不会。
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并且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教学服务,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分层教学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二、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分层教学的实施流程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分层教学的实施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设置教学班级、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展评估和反馈。
1.确定教学目标。
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包括整体目标和不同层次学生的特定目标。
整体目标是指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和能力要求,而特定目标则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需求来确定的。
2.制定教学计划。
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要根据学科内容的复杂程度、难度和学生层次的差异来制定,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兴趣引导。
3.设置教学班级。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班,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教学班级。
分班可以根据学生成绩、兴趣、学习态度等因素来确定,以保证每个班级的学生具有相近的学习能力。
4.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对于较强的学生可以开展更深入的知识扩展和探究活动,对于较弱的学生可以进行重点突破和巩固训练。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13教育版目前,随着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信息技术课程是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学校大多都开设了该课程。
但是,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如何“开足开齐”,把这个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课程开好,是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不断进行摸索。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本人有以下几点粗浅看法:一、教师要细化信息技术课堂目标。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它包括:信息技术基础、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六大模块,在这六大模块的学习中,每个模块以及其中的每个主题都设有内容标准,这些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标准就是每堂课学习目标最好的指导。
以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内容标准为例,它就可以被细化为许多课堂教学目标,比如:了解报刊的一般制作过程;知道电子报刊的版面设计要点及报刊版面的结构;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理解电子报刊的参考评价要素,促进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设计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目标细化之后,其中的一些目标,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软件之类的还可以在日后其他的学习内容中反复提及,达到巩固学习效果的目的。
因而,要细化每一堂信息技术课的目标,并指导学生实现它,成了提高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二、教师要善于对信息技术课采用因生施教。
1.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帮助学生设定一个目标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信息技术知识,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学习的热情。
对于这个目标任务的设置,我们教师一定要贴近教学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具体要体现出“五个性”,即系统性、趣味性、差异性、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
例如:在数据库管理技术的数据库的建立、使用与维护主题的教学中,就可以以设计“个人学程档案”数据库方案作为总的目标任务。
在完成此任务的过程中,可以细分为几个步骤:(1)观察实际范例,分析掌握数据收集、分类和建立以及描述关系数据模型的基本方法;(2)利用某个通用数据管理软件添加数据和编辑数据库,建立“个人学程档案”数据库;(3)在该库的基础上掌握查找、筛选和排序及统计的方法。
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究
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究近年来,新课改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推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其中之一是采用了分层教学的方式,旨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探讨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究。
一、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分层教学是基于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的认知心理学理论。
根据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每个学生在认知发展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阶段和速度。
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分层教学可以将学生按照认知特点进行划分,将难度相近的知识内容和任务分配给相应的学生群体,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其次,分层教学是基于课程标准和学业水平要求的课程设计原则。
新课改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具备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采用分层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二、分层教学的实践过程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在于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层次划分和教学计划的制定。
下面将介绍具体的实践思路。
(一)层次划分学生的层次划分可根据前期的学情调查和学生成绩评价等多种方法进行。
一般可将学生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
高层次学生通常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独立完成较复杂的任务;中层次学生学习能力一般,需要师生的引导和适当的支持;低层次学生学习基础较弱,需要更多的教师辅导和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二)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层次划分,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高层次学生的教学计划要有一定的拓展性,设置一些挑战性的任务,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
中层次学生的教学计划注重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升,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践活动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低层次学生的教学计划则要注意师生的互动和个性化的学习辅导,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究
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究自新课改实施以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整体调整和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使得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实践。
分层教学通过不同层次的内容和教学方法,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介绍分层教学的实施背景、分层教学的基本原则、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法和具体案例,并对分层教学的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
一、分层教学的实施背景新课改提出了“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要求信息技术课程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
然而,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中,由于学生的入学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因此,分层教学应运而生。
二、分层教学的基本原则1.知识层次分层原则。
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差异,将知识内容分为基础、拓展和深化三个层次。
基础层次针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拓展层次加强对主题知识的拓展和深入理解;深化层次强调对知识的深入研究和创新应用。
2.教学方法分层原则。
基础层次注重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采用讲授和演示相结合的方法;拓展层次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采用案例分析和实践探究的方法;深化层次注重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项目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
三、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法1.不同层次的教材应用。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灵活选择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材,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材的删减和调整,使得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2.不同层次的任务设计。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包括基础任务、拓展任务和深化任务。
基础任务注重对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训练;拓展任务注重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深化任务注重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更高层次的学习挑战。
3.不同层次的评价方式。
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究
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究1.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信息技术课程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新课改的出台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式和内容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践性强、适用性广,在新课改下,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探究,能否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素质提升,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之一。
2. 新课改背景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变化2.1 课程目标与要求新课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与要求也发生了变化。
信息技术课程不再是简单的技能培训,而是将信息技术与生活应用相结合,从应用实践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2 教学内容与方式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课程不再是纯粹的知识传授,而是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学习,注重学生实际操作和自主探究。
教学内容也更加贴近生活实际,突出应用性,例如网络安全、数据管理、数字媒体等。
3. 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探究3.1 分层教学理论分层教学理论源于美国,旨在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分层教学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兴趣和需求等进行分类教学,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2 分层教学实践在分层教学实践中,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评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需求。
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和兴趣等情况,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使教学更加针对性和有效。
3.3 效果评估和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效果评估和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对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和素质提升。
4. 结论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践,需要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针对性和创新性是课程教学的重点。
分层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达到素质提升的目标。
同时,教学效果评估和反思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需要教师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促进教学效果提高,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和素质提升。
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究
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必需品。
为了满足社会对于高素质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我校积极响应国家新课改政策,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进行了改革。
在新课改下,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入了分层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生的不同需求。
一、分层教学的理念与原则分层教学是一种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策略,将学生根据其学习进度、能力和兴趣分类,分别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
在新课改下,我们遵循以下原则进行分层教学:1.尊重学生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差异,在信息技术课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将分层教学作为一种选择而不是强加于学生的强制。
2.注重个性化教学。
分层教学注重个性化的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差异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材料和方式,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支持。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分层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究在新课改下,我们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进行了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究。
具体的教学流程如下:1.分层课程设置在整个课程设置过程中,我们将学习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分层设计。
具体分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创新课程等三个层次。
基础课程主要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进行训练,包括计算机系统知识、网络和数据安全、数据库应用等。
教学内容围绕课标要求设置,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操练。
拓展课程主要针对进阶学习者,提供更加深入和扩展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包括网页设计、程序设计、数据分析等。
教学方法更为灵活多样,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项目实践。
创新课程主要针对对信息技术感兴趣的学生,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参加各类信息技术竞赛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2.分层教学组织在实施分层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进行了小组编排,并安排相应的教师进行指导。
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究
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在新课改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
新课改提倡学生主体地参与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针对这一目标,分层教学成为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
本文将探讨分层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究。
一、分层教学的基本原则1.知识层次分明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存在差异。
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有相应的知识难度和要求。
这样一来,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感到过于困难或过于轻松。
2.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分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采用项目实践、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教学;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采用个体辅导、详细解释等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灵活调整教学策略,教师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高效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多种评价手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可以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项目成果等进行评价,进而指导学生的学习。
同时,评价还能为教师提供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二、实施分层教学的步骤1.学生分层首先,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能力和兴趣特长等方面信息。
可以通过课堂测试、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调查,进而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
可以根据学生成绩、课堂互动、个人兴趣等指标进行划分。
2.设计教学内容分层教学需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探究性任务,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的方式理解和掌握知识;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可以设计一些辅助性的练习和小组合作活动,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和提高学习效果。
3.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在实施分层教学时,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究
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究信息技术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课程也在不断更新与改革。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引入了分层教学的理念和方法。
分层教学在不同学生之间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潜能。
一、分层教学的理念与目标理解分层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的理念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学习方式的差异,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程度的教学和学习支持。
分层教学的目标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和成长,不管是在知识掌握、技能培养还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上都能有所提升。
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分层教学实践新课改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分层教学实践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具体来说,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分层教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分层教学前的学生评估。
在开始分层教学之前,针对每个学生进行能力评估和兴趣爱好调查。
通过测试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每个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为分层教学提供依据。
2.分层教学的层次划分。
根据学生评估结果,将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如基础层、提高层和拓展层。
基础层主要针对信息技术基础薄弱的学生,提供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提高层主要针对信息技术能力较好的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实践;拓展层主要针对信息技术兴趣强烈的学生,提供更加挑战性的项目和任务。
3.分层教学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为每个层次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
基础层的学生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来提高基本技能;提高层的学生可以通过探究性学习、项目实践等方式来提升综合能力;拓展层的学生可以通过高难度的项目和任务来挑战自己。
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究
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课程在高中教育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也出现了一系列改革与创新,其中之一就是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究。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浅谈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究。
首先,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得到了重新定义和明确。
在传统的信息技术教育中,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和应用软件的能力。
而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树模式,培植创新精神;以人为本,发展核心能力;社会教育,服务社区”的教学目标。
这就要求教师在分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差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其次,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也进行了调整和创新。
过去,信息技术课程主要侧重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软件的使用,而新课改则更加注重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在分层教学中,可以将信息技术课程与语文、数学、科学等课程相结合,通过跨学科的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同时,新课改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通过信息技术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收集、整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为未来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在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主要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强。
而新课改则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在分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能力水平,灵活运用讨论、实践、合作、研究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价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过去,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主要是以考试成绩为主,测试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究
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究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其对个人的发展以及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深远。
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在新课改下进行了深刻的变革,引入了分层教学的概念。
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水平的差异,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给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本文将从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实施方法和效果评价等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1.个体差异理论分层教学的基础理论之一是个体差异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其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只有针对个体差异,才能更好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提高学习效果。
2.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多种智能的表现,包括逻辑数学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等。
分层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智能特点,进行差异化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构建主体教学理念分层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这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法1.学前调研在进行分层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研。
通过问卷调查、学生档案分析等方式,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为分组和教学内容的确定提供依据。
2.分组设计根据学前调研的结果,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
分组的原则可以是以学习能力为依据,也可以是以兴趣爱好为依据。
分层后的每个小组要有一名学业成绩较好的同学担任组长,以便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带动其他组员。
3.教学内容的差异化设计针对不同分组的学生,教师需要进行教学内容的差异化设计。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供更深入、更拓展的学习内容;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基础、更容易理解的学习内容。
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设定教学任务,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
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究
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究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对教育教学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
为了适应这一变革,我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也进行了新的改革,引入了分层教学的理念。
本文将浅谈在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究。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分层教学的概念和意义。
分层教学是一种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的不同,将整个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按照不同的难易程度来进行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究尤为重要。
信息技术涉及到的知识点和技能较多,不同学生的基础和兴趣各异。
传统的集中教学方式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因此采用分层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
在实践中,分层教学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对学生进行分类。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如基础层、提高层和拔高层。
这样可以使每个学生都处于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教育。
二是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和任务。
对于基础层学生,可以设计一些简单但基础的知识点和技能训练;对于提高层学生,可以设计一些较为复杂的项目和案例研究;对于拔高层学生,可以设计一些深入的研究和创新性的任务。
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造力。
三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在基础层,可以采用直接授课、示范演示等方式进行教学;在提高层,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团队合作等方式进行教学;在拔高层,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项目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学。
同时,也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评价方式,如基础层可以采用考试形式,提高层可以采用作品展示形式,拔高层可以采用论文写作或项目报告形式。
通过这样的差异化教学和评价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究
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培养具备信息技术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采取了分层教学的模式,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分层教学的定义、实施过程以及分层教学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意义和影响。
一、分层教学的定义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和特点,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进行教学,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体差异。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分层教学不仅包括知识的层次划分,还包括能力的层次划分。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将学生分为基础层、拓展层和创新层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实施分层教学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学情调查。
通过教学前期的学情调查,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和兴趣,为分层教学提供依据。
2.层次划分。
根据学情调查的结果,将学生分为基础层、拓展层和创新层。
基础层的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较弱,需要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拓展层的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较深入,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拓展学习;创新层的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可以进行更高层次的创新性实践。
3.教学内容设计。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
基础层重点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能力;拓展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创新层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
4.教学方法选择。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基础层可以采用直观、图像化的教学方法,通过示范、讲解等方式进行教学;拓展层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层可以采用项目式学习、实践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三、分层教学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意义和影响1.个体化教学。
分层教学能够按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体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究
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究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课程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教学,不再是传统的知识灌输,而是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的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和兴趣,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进行不同层次的学习。
这样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每个学生更个性化的指导。
而且,分层教学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分层教学中,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制定分层教学计划分层教学计划是整个分层教学的基础,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首先,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前期测试成绩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
然后,确定每个层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我们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灵活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我们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对于高层次的学生,我们可以采用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地探讨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
对于低层次的学生,我们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和实践演练的方式,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三、加强学习评估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评价。
因此,我们要加强学习评估的力度,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采取相应的帮助措施。
评估可以包括学生成绩的定期测验,课堂表现的观察评价,以及学生的项目作品展示等。
通过评估,我们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让他们在学习中更有针对性,更有动力。
通过以上的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究,我们可以收获如下几个方面的成果:一、提高教学质量分层教学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并给予每个学生更个性化的指导。
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每个学生都能够以自己的节奏和方式进行学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分层教学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
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是当前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课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高中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如何有效地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篇文章旨在通过对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深入探讨其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适应不同学生需求方面的作用,为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改进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分层教学法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进行个性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水平上发挥潜能,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分层教学法,教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分层教学法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业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研究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具有重要意义,将有助于优化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正文2.1 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定义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定义是指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和能力,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采用不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策略,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这种教学法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
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尤为重要,因为信息技术涉及的知识范围广泛,学生的背景和能力差异较大。
通过分层教学,老师可以更好地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按照自己的学习节奏和能力进行学习,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分层教学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还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运用这种教学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分层教学的实践及成效探析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分层教学的实践及成效探析信息技术学科在高中阶段的教学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技能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高教学效果,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分层教学被广泛采用。
本文从教学实践和成效两个方面对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分层教学进行了探析,并总结了其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一、引言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技能的重要途径。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高教学效果,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分层教学被广泛采用。
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进行教学,以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时的指导和激励。
二、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分层教学的实践1.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是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差异性,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2.分层教学的层次划分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分层教学常常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进行层次划分。
一般可以分为基础层、提高层和拔尖层三个层次。
基础层主要面向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注重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提高层则面向学习较好的学生,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拔尖层则面向学习优秀的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3.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分层教学在教学方法上也有所区别。
基础层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讲解和板书,注重知识点的详细讲解和实例演示;提高层和拔尖层则更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独立思考,采用讨论、课题研究和实践操作等方式进行教学。
4.分层教学的教材选择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分层教学还需要选择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材。
基础层的教材以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讲解为主,提高层和拔尖层的教材则更加注重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培养,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创新问题。
三、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分层教学的成效探析1.优势(1)适应学生学习差异:分层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进行层次划分,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时的指导和激励,提高学习效果。
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究
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加之新课改的推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新课改中,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开始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信息素养,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
下面将就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的实践经验和探究成果进行探讨。
一、分层教学的概念和特点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层次或小组,给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模式。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分层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学资源的灵活配置,使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学习内容和掌握深度,达到个性化学习和全面发展的目标。
分层教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注重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二是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三是注重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根据学生的层次和需求提供相应的教学材料和支持;四是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以能力评价为导向,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养。
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1.确定层次和分组标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分层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确定不同的学习层次和分组标准。
可以通过学生的月考成绩、平时表现、小组活动等多种评价方式来确定学生的层次,并将学生分为基础、拓展和创新三个层次。
2.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对于基础层次的学生,可以采用直观的图形化界面,结合实例进行案例剖析和模拟实践,培养学生的基础应用能力;对于拓展层次的学生,可以设置一些挑战性的课题或项目,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创新层次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开展一些开放性的课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
3.开展项目实践和实际操作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项目实践和实际操作。
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究
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究新课改以来,教育界对于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一直持续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分层教学逐渐受到重视和关注。
分层教学是将学生按照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进行分班,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
实际上,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学生具有明显的差异。
有些学生对于计算机技术有浓厚的兴趣,并且拥有很好的学习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快节奏的教学进程;而有些学生对于计算机技术并不感兴趣,或者学习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分层教学正是为了满足这样的需求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
首先,分层教学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一些学生可能对于编程、网页设计等方面有较高的兴趣和潜力,他们可以组成一个高层次的学习小组,开展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而对于对计算机技术缺乏兴趣或者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可以组成一个低层次的学习小组,开展更基础的学习活动。
通过这样的分层设计,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学习范围内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
其次,分层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同步教学中,教师往往需要迎合学生的整体水平,稍有差距的学生可能无法跟上教学进度,而超前的学生可能感到无聊与枯燥。
而在分层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好地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教学设计,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和策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再次,分层教学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很难针对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而分层教学让教师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需要,可以更精确地制定教学目标和策略,并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最后,分层教学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学生们往往需要进行编程、网页设计等实际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究
【摘要】高中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差异明显,两极分化严重,“分层教学”是解决这种差异,提高课堂教学的关键。
从教学实际出发,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实施分层,适应学生对不同内容的学习需求,为学校信息技术教学提供新的活力,为培养信息技术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分层教学;分层练习;分层评价
1.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在内容和结构上作了很大的调整,改变了原来的“零起点型”、“技术型”的结构模式,以“实践、探究、拓展”型为主导,以案例分析为主线,层层剖析教学内容;以交流、任务和探究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挖掘学生学习潜能;要求学生在进入高中前,必须完成中小学信息技术学习,具备一定的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操作能力。
但由于受到原学校师资水平的影响,使得高一的新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上存在极大的差异,特别是市、县级高中,差异尤为突出。
其一,生长在市县城里,学习条件好的学生,小学、初中阶段接受了很好的信息技术教育,有的参加过各种竞赛培训,已成为信息技术领域中的专家,达到了学习新课程的标准;其二,来自周边农村的学生,学习条件较差,基础不好,有的甚至没碰过电脑,不具有学习新课程的基础。
面对如此大的差异集体学习显然是行不通的,“分层教学”则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一种重要模式。
2.分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是分层教学的源端;当代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将集体教学与小组教学、个别辅导、个人自学等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形成了现代的分层教学思想。
3.“分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3.1调查模底,动态分层
首先,理论和技能测试。
结合本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理论和操作技能的测试,认真分析测试结果以及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问卷调查。
以调查表、集体讨论、个别谈话的方式,进一步掌握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态度、方式和水平,为合理的分层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下面是我对某班进行调查后的一个统计表:(注:班级人数为60人)
最后,合理分层。
根据学生的智力基础,知识水平和情感态度等各方面的差异,以动态的发展的观点,将学生分为三层,特长生:掌握相当的信息学知识,自学能力强,学习兴趣浓厚,能够超前学习的学生;普通生:具有新课程所要求的基础知识,能够完成新课程学习的学生;急需帮助生:以前没有学过或学的很少的学生。
根据各层学生自身的特点,合理安排学生在机房的位置,互相结合、互助协作。
3.2教学目标分层
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既要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目标,又允许学有余力的同学超过课程要求去自主学习。
对特长生来说在掌握课本知识后,应巧妙设计,更大的发挥他们的特长及个性,最大程度的提高他们信息技术的能力;普通生要让他们完全掌握基本知识,完成作业,并逐渐缩小与特长生间的差距;对急需帮助生,促进他们打好基础。
例如在教学第三章第一节“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单元教学时,我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帮助生:给定素材、主题利用word软件能制作3-4页电子报刊;普通生:能自行设计主题,搜集素材,制作8-10页电子报刊;特长生:能够制作出精美的电子报刊。
通过这三个目标的落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该单元的学习,各层次的学生掌握都相当不错,教学效果很好。
3.3教学内容及方法的分层
新教材在内容上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性的发展,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性和创造性,适合于普通生的学习;对于特长生,其过于浅显,挖掘不出学生内在的潜能,需在教学内容上给予充分的补充。
如我在教学时,根据学生的爱好增加了pascal语言、C语言、算法设计和Flash动画制作等内容;而对于急需帮助的学生,跳跃太大,无法按部旧班的教学,所以在教学时增加了过渡教材,弥补他们以前学习的不足。
这样,就会让每个学生每节课都会学习新的知识。
同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特长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主动的思考和分析问题,在学习中引入信息学奥赛知识,分组竞争,共同探讨,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普通生以任务驱动法为主,加入必要的演示和讲解,依照教学大纲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逐步教学,不断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对急需帮助的学生则须耐心讲解,个别辅导,教会他们一些常规的方法,让他们克服自卑的心理,具备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
对学生的任何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唤起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和信心,完成高中信息技术的学习。
3.4练习设计的分层
一般情况下,课堂练习每节课都有,有师生共同完成的,有学生独立完成的,在练习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操作技能等因素,尽量分出不同层次,使学生学习具有弹性,让各类学生都能“吃得了”又“吃的饱”。
在练习上可分为基础题、变式题和综合题,要求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基本题和变式题达到教学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学有余力的同学要求完成综合题。
总之,通过练习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例如在教学第四章每1节“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一课时,我安排了三道题:(1)运行“C:\学生练习文件夹下的“口令.Vbp”程序”,查
看其功能,回答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分为几个过程。
(2)运行“C:\学生练习文件夹下的“口令.Vbp”程序”,查看其功能,并修改口令密码。
(3)设计一小软件,对某一指定的文件加密。
对于上面三题,都是依据书本而产生的侧重实践的练习题,所有同学都可完成(1)(2)两题,加深对书本知识的巩固,而少数特长生则可完成第三题,完成小软件的制作。
在安排练习的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和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论基础水平如何,人人都有练习能完成,个个都有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
3.5学习评价的分层
通过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活动和操作活动的有效记录和评价,将过程评价、动态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对学习评价和考核,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纳入平时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之下,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性公正的评价,反应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和达到分层目标的情况,评价要求是差异性、及时性和鼓励性。
通过评价以及下课堂或课后给学生的矫正、调整能够使学生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深;通过评价对少数不能达到目标的学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帮助排除障碍,不使问题积累;通过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优势,及时调整。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有效的克服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爱好之间的矛盾,克服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两极分化的矛盾,适应了学生对不同内容的学习需要,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的解决了班级授课制的固有缺陷和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为学校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培养高深信息技术人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3
[2] 《信息技术教育》2007.4
[3] 付裕东《落实因材施教原则的最佳途径——分层次教学》
来稿日期:201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