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应试教育下的作文教学困境共9页
让作文教学早日走出困境
让作文教学早日走出困境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育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上都遇到了种种困难和挑战。
在当前教育环境中,作文教学依然面临诸多问题,比如学生写作能力不足、教师教学方法过时等等。
如何让作文教学早日走出困境,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学生自身的发展、教师教学方法和教育体制改革三个方面谈谈如何让作文教学走出困境。
学生自身的发展和成长是作文教学的基础。
当前,学生写作能力不足、缺乏表达能力已经成为了普遍现象。
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平时缺乏对写作的训练和指导。
要想让作文教学早日走出困境,必须重视学生的写作训练。
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配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写作机会和指导。
学校可以在课堂上增加写作的训练机会,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写作练习来提高写作能力;家庭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让孩子在阅读中学会表达,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只有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够得到提高,作文教学才能够走出困境。
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是影响作文教学的关键因素。
当前,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方式单一、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作文教学的效果。
要想让作文教学早日走出困境,就需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比如通过讨论、写作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写作实践,鼓励学生多写多练,通过实际的写作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成长,作文教学才能够真正起到作用。
教育体制改革也是让作文教学走出困境的关键。
当前,教育体制中注重考试成绩,重视应试教育,这也直接导致了作文教学的困境。
要想改变这一状况,就需要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
教育部门应该调整教育政策,减少对作文考试成绩的依赖,同时还应该加大对作文教学的支持力度,提高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和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解决作文教学中的种种问题,让作文教学早日走出困境。
要想让作文教学早日走出困境,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和学校、家庭的共同配合;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还需要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政策的支持。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精品作文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应试教育下的语文教学,过分强调了教学环节的整齐划一,学生在考试时必须制造出一个同样的答案来符合所谓的“标准答案”,这就抹杀了语文学习中学生的个性差异,忽视了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的特点。
语文教学中如何走出应试教育的思维束缚,我认为应该抓好以下环节,定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独立思考激发创新的热情要抓好学生认知环节,最大限度活跃课堂氛围。
人类所有的交流过程,都体现着语文的工具性质。
作为语文代课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走不出“应试教育”的思维束缚,走不出“灌输式”、“呆板式”陈旧教学的教学模式,势必影响全面素质的提高。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在积极学习的过程中,开动脑筋,学会学习。
语文课如何才能让学生喜欢,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教学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导者,集教学内容的传授、教学策略的设计、学习效果的评价等多种角色于一体,角色的差异容易使师生关系对立。
所以,在教学中师生间必须积极营造双向参与、沟通、平等的互动关系,让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大舞台。
语文课一般具有情景性,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课文的背景、音乐、人文资料营造气氛或进行角色表演。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枯燥的理论知识用声、形、色俱全的形式展现出来,让教学由“被动型的受教育”转变为“主动式参与”的学习活动。
如笔者在设计朱自清的《背影》这篇课文教案时,先是领学生阅读了一遍课文,然后再从惦记背影(思念父亲)、刻画背影(望父买橘)、惜别背影(父子分手)、再现背影(别后怀念)等四个环节入手,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领会,最后归结出“父亲就是那登天的梯,父亲就是那拉车的牛”的生命赞歌,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开阔思路引导发散思维在语文教学中开阔思路,教师必须首先从旧的教学观念中挣脱出来,建立创新教育的教学观。
怎样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
怎样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中,作文教学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是语文老师的难题,这个难题的答案也许是兴趣,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
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也许是重中之重。
作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真正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规律,精心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采取种种方法,创造各种情境,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勇敢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真诚地表露自己的感情。
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怎样做到老师“乐教”,学生“乐学”呢?一、引导学生写自己最想写的首先让学生明确:“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
”(叶圣陶语)叶老曾强调:“课内作文最好令作应需之文,易言之,即令叙非叙不可之事物,令发非吐不可之议论,课内练习,因将求其应需,非欲其徒然弄笔也。
”正是基于这一点,每次作文,我从不硬性规定题目,而是由学生自己写出几个自己最想写的作文题目,并简要说说最想写这些题目的理由,教师再把这些题目归纳整理成作文题库,然后当作文时,就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题目来写。
这样一来,大部分学生不再为写作而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了,而且每次作文的字数有了明显的增加,作文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因为学生写的是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说的是他们最想说的话。
二、引导学生写真话叶圣陶曾经说:“作文是用笔来说话。
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的话,说自己的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
”叶老二十多年前的题词对当前的语文教学仍然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我在作文教学中经常鼓励学生说实话,抒真情,创新意。
例如,现在的中学生都已十六七岁了,有对异性的好奇及那种朦胧的好感,是非常正常的。
从生理和心理角度来说,假如到了这个年龄没有这种感情体验,反而是不健康的。
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分析
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分析作文是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当前的作文教学存在一些困境,如学生写作能力普遍较弱、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
需要对作文教学的困境进行深入分析,找出解决的办法,以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
一、学生写作能力普遍较弱当前,学生写作能力普遍较弱是作文教学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
这主要表现在学生在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
在语言表达方面,学生往往语言组织不够清晰,表达不够准确,词汇量和语法知识有限,导致文章表达不够流畅,难以打动读者。
在思维能力方面,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缺乏深入思考和逻辑推理能力,导致文章内容空洞,逻辑混乱。
二、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另一个作文教学的困境是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许多老师在作文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拿来主义”教学模式,只强调字词句的规范使用,而忽视了学生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许多老师在批改作文时注重错误批改,而忽略了对学生写作思路、方式和自主性的引导。
三、解决办法为了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
对于学生写作能力普遍较弱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两方面入手。
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可以通过词汇积累、语法训练、篇章结构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在提高思维能力方面,可以通过阅读拓展思维、逻辑训练等方式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对于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这一问题,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拓展教学手段。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讨论,引导他们自由表达和交流观点;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写作,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深度;在批改作文时,可以注重思路引导,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写作思路和方式上的建议。
还可以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可以组织一些作文比赛,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可以邀请一些作家或专家进行讲座,分享写作经验和技巧;还可以建立写作社团,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写作才华的舞台。
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分析
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分析我们要认识到作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不足的现实问题。
在当今的教学环境下,学生们主要关注课业压力和升学压力,对于写作的兴趣往往不高。
即便是有一些学生对写作感兴趣,但是由于写作能力不足,常常在面对作文时感到无从下手,甚至是写出的作文质量不尽人意。
这种情况导致了学生的写作能力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提升,甚至是退步。
对此,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另一个困境是缺乏有效的教学模式。
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给学生讲解写作技巧,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训练。
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可以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但是却很难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们容易形成机械化的写作方式,缺乏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我们需要寻找更加灵活、多样的作文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作文教学中还存在一个难题,即教师自身的写作能力和教学水平不足。
有些教师自身的写作能力不够强,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另外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技巧和规范,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这些问题都制约了作文教学的效果。
对于这一点,教师们需要加强自身的写作能力和教学水平提升,在教学中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针对上述困境,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改善作文教学的现状。
可以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写作与互动讨论,让学生在读书中获取写作灵感,通过写作交流得到启发,培养写作的自信心与兴趣。
需要完善作文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写作过程的指导和鼓励,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形成自主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和教学水平,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在作文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度和鼓励,以此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作文教学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领域,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需要我们多方面地思考和尝试。
让作文教学早日走出困境
让作文教学早日走出困境作文教学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目前作文教学在一些方面存在困境,如学生作文兴趣不高、写作技巧匮乏等。
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让作文教学早日走出困境。
要改变学生对作文的认知和态度。
当前,很多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或者将其视为一项枯燥乏味的任务。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作文的重要性,并让他们体会到写作的乐趣和价值。
可以通过组织写作比赛、阅读优秀文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
很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往往无法有效组织材料,或者表达能力较差。
我们应该重视写作技巧的培养。
可以通过提供写作模板、分析经典作品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要素和技巧,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要提供良好的写作环境和条件。
有些学校的写作条件较差,学生缺乏书写素材和参考资料。
我们应该配备齐全的图书馆和阅览室,提供丰富的书籍和杂志,让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材料;我们还应该建设良好的写作工作室,提供舒适的写作环境,让学生能够专注于写作。
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作文教学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写作能力。
我们应该加强教师的培训和交流,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我们还应该加大对优秀教师的奖励和激励力度,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要加强家校合作。
作文教学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也应该起到积极的作用。
家长可以关注孩子的写作情况,与老师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和学习目标,提供鼓励和支持。
学校也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将作文教学纳入家长会议和家庭作业检查等工作中,增加家长对写作教育的关注度。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实施,相信作文教学可以早日走出困境。
为了让学生爱上写作、乐于写作,我们应该改变学生的观念和态度,注重写作技巧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写作环境和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家校合作。
只有这样,作文教学才能获得持续发展,为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
怎样让习作教学走出困境
怎样让习作教学走出困境《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对作文课程目标的认识和实施越来越迫切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语文教学改革与发展,习作教学是难点中的难点。
要让小学习作教学走出困境,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一、培养习作的兴趣学生学习写作与学习其他知识相同,需要激发兴趣。
习作兴趣培养不仅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一项教学目标。
对此,教师责无旁贷。
1.趣来自易于动笔在选材上,习作应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
只要与学生大脑储存的生活经历相匹配,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习作就容易了。
为了让学生易于动笔,我们要大力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减少习作的束缚,让学生能凭自己的喜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2.趣来自乐于表达(1)创设情境,借助外部的刺激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2)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习作上的成功感和自信心,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习作兴趣。
二、写作教学与课内外阅读结合阅读是习作的基础,它既是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途径,也是巩固字词的必要手段。
所以习作教学必须做到:1.与课内阅读结合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名篇,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而且有着生动恰当的表现方式。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通过借鉴、迁移,逐步将思想、情感、语言、表达形式等内化为自己的语文素养。
2.与课外阅读结合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教学,向学生介绍一些读书方法并强化三种基本读法的训练:一是精读,即逐字逐句精研细读的阅读方法。
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思、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
二是略读。
它的特征是翻看读物,首先要看看序言、目录,或开头、结尾,然后从头至尾地浏览,读时可采用“扫视法”,培养以词句为单位的整体性阅读习惯;也可用提问法,让学生速读后解答;还可用竞赛法,激发学生的速读兴趣。
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分析
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成为教育界的焦点。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会遇到写作教学的困境,这些困境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最终成为他们面临考试和实际工作中的瓶颈。
下面将就写作教学的困境进行分析。
一、写作目的和对象不清写作是一种交际行为,它必须与特定的目的和对象相结合。
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明确说明学生写作的目的和对象,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盲目地写作或者随便写作,没有明确的写作方向和目标,使得他们的写作效果得不到实质性的提升。
二、教学时序不合理教师在教学中通常会按照信息的传递、重点的讲解、策略的指导、练习的掌握等阶段进行教学,但有时教师偏重于传授知识而不注重实践,让学生缺乏实际操作和思考,这样会使学生难以理解内容和掌握技能。
三、缺乏适当的反馈机制反馈是写作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适当的反馈机制可以使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提升。
然而,许多教师只是简单地批改学生的作品,而缺乏指导和解释,这样就使学生对自己的写作不是很有信心,也无法对作品进行深度思考。
四、教材和练习不具有实际性学生在写作教学中,往往只是完全依赖教材上的模板,缺乏实际的操作经验。
因此,在选择教材和练习方面,老师应该尽量让学生接触到实际的、生动的素材,灵活处理如何使用语言和肢体语言。
只有在实践中学习才能更加深入和有效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的写作技能和策略。
以上四个方面是写作教学中最普遍的困境。
要走出写作教学的困境,教师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写作效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注重完善方法和策略,注重轻松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
只有在这种方式下,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逐渐得到提升。
让作文教学早日走出困境
让作文教学早日走出困境作文教学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方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面临着困境,表现在学生不喜欢写作文、写作水平下降、评分标准不明确等方面。
如何让作文教学早日走出困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要改变学生对作文的负面态度,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目前,很多学生认为写作文枯燥无味,缺乏实际意义。
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作文的乐趣和意义。
可以组织作文比赛、培养写作兴趣小组等,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写作的快乐。
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要加强作文教学的实践性。
作文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目,只靠理论知识是无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的。
作文教学应该注重实践性,鼓励学生多进行写作练习。
可以设置作文写作时间,在课堂上给予学生一定的写作时间,以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和写作技巧。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写作比赛和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和其他学生进行写作交流和较量,激发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要明确作文评分标准,提高评价的客观性。
作文评分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评价方式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动力和写作能力。
教师在进行作文评价时应该明确评分标准,减少主观性评价的影响。
可以制定评价细则,明确评分内容和标准,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作文可以得到高分。
教师应该注重写作方法和过程的评价,而不仅仅关注作文的成绩。
要提高教师的作文教育素养和能力。
作文教学是一个需要教师综合素质的过程,教师的教育素养和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水平。
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作文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作文教育素质和写作教学技能。
教师也应该注重自身的写作能力和修养,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以身作则,给学生以榜样和启发。
要让作文教学早日走出困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学生、教师、家长和学校等各方应该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作文教学的改进和发展。
谈如何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
谈如何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在传统教学中,作文课型单调,一般都是“写”与“评”两条直线周而复始,学生写作文与教师批改讲评机械循环。
这导致学生提不起写作的兴趣,甚至厌恶写作,以致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缓慢,把作文当作一门苦差事,影响到整个教学。
怎样才能走出这种困境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一、营造写作环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育家布鲁纳曾说:“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发生了兴趣,举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积极主动去认识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习过程的内动力。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之一。
新的教学大纲也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作为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只有学生对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爱好才能使他们产生最持久最有效的学习动机,而有了积极学习的意愿才能使学生以盼望和期待的心情对待这门课,学习中就会自觉地保持持久的注意力。
兴趣不仅决定学习的活动能否开始,也制约着学习活动能否坚持。
所以教师要想主设法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而且要使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在写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消除作文是苦差事的畏难情绪。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知识基础,因材施教。
平时,教师应指导学生互评作文。
作文本交上来后,教师先把每个学生的作文都看一遍,但不作点评,然后先择其中写得较好的或某一方面有亮点的作文,让作者本人在班上朗读,然后全班学生再对习作进行评优说劣,最后教师总评。
这不但可以让其他学生从中获得熏陶和感染,更重要的是让习作者本人体验到写作的成就感,从而对写作产生浓厚兴趣。
其次,教师还可以在班上开展读书谈体会、朗读演讲比赛、手抄报竞赛等活动。
把活动中学生的优秀习作推荐给各类报刊发表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投稿,这都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从而增加写作的兴趣。
二、书面作文和练口头作文有机结合人的思维活动轨迹,决不是没有起伏变化的直线运动,思维具有“阵发性”的特点。
一种独创的形式,一个新颖的构思,一个词语的巧妙运用,一段文字的一气呵成,往往受到外界因素的激发而完成于思维最活跃、效应最明显的阵发阶段。
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分析
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分析作文教学一直以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作文教学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
如何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提高教学效果,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作文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一些解决之道,希望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一、困境分析1.学生作文乏味枯燥当前,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乏味、枯燥的现象。
作文题目大同小异,学生长时间以来对于作文的审美疲劳导致了创作的味同嚼蜡,写作的积极性大大降低。
在快节奏的生活下,学生对于作文的兴趣大幅下降,导致作文的质量难有提升。
2.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一些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往往采用传统的“板书讲解+学生模仿”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难以真正理解作文的本质和特点,导致了作文教学的效果不佳。
3.作文批改标准不一作文批改一直是教师工作中的一个难点,一些学校和教师在批改作文时标准不一,评分不公,导致学生对于作文的写作规范和评价准则难以把握,无法有效提升作文水平。
二、走出困境的解决之道1.创新作文题目,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在作文题目设置上,学校和教师可以适当创新,引入一些新颖有趣的作文题目,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也可以通过开展作文比赛等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的展示平台和激励,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2.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造力针对作文教学,教师可以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以故事引导作文、以图片启发作文等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写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作文的质量和深度。
3.制定公平公正的作文评价标准学校和教师应该制定公平公正的作文评价标准,明确作文的评分要求和考核细则,还可以通过建立师生互评机制,让学生在多角度多层次的评价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让评价标准真正能够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4.注重写作技巧的训练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写作技巧的训练,比如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等,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各种写作技巧,提高作文的表达效果和语言的精准度。
让作文教学早日走出困境
让作文教学早日走出困境
近年来,随着考试作文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作文教学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但是,与
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许多困境,如学生散漫、口胡作文多、缺乏有效的写作方法等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让作文教学早日走出困境。
首先,要注重学生基本功的培养。
我们应该从初中就开始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让学
生熟悉各类文体,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尤其是文学经典,让
学生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并从中学习到写作的技巧。
其次,要注重阅读理解的提升。
作文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需要有内容支撑。
因此,我
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各类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只有学生理解文章的语言、结构和意思,才能真正掌握各类文体的特点,进而写出好的作文。
第三,要注重写作技巧的传授。
写作技巧是写好作文的关键,要写出一篇好的作文,
既要有内容又要有形式。
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掌握各类文体的写作技巧,如记叙文要
有高潮、抒情文要有情感共鸣、议论文要有论证等。
同时,我们也要让学生多练习写作,
不断检验和完善自己的写作技能。
最后,要注重评价和反馈的重要性。
学生需要得到及时的评价和反馈,这对于学生进
步和提高写作水平非常重要。
因此,我们应该建立起完善的评价和反馈体系,让学生及时
了解到自己的问题并得到指导。
总之,让作文教学早日走出困境,需要我们注重学生基本功的培养、阅读理解的提升、写作技巧的传授和评价和反馈的重要性。
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教学更加科学、有效,
让学生真正掌握好的写作技能。
让作文教学早日走出困境
让作文教学早日走出困境作文教学在当前教育问题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我们必须正视作文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努力让作文教学走出困境。
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
教师在教学中常常过度依赖模板,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
他们没有充分理解学生的写作需求,也没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写作素养,加强对作文教学的研究和探索,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
学生自身的写作能力也是作文教学困境的一个关键问题。
学生缺乏基本的写作技巧和写作实践机会,导致他们对作文缺乏信心,并且缺乏兴趣。
在当前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很多学生只追求分数,对于真正的写作过程和技巧没有充分的认识。
我们需要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写作中去,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兴趣。
评价体系的问题也是作文教学困境的一个重要方面。
当前的评价体系往往只注重作文的得分,而忽视了作文的思想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评价标准的单一和僵化导致学生只注重文字表达的正确性,而忽视了自身语言的魅力和个性。
我们需要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并且注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作文教材和教学资源的问题也是作文教学困境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当前的作文教材内容单一,并且缺乏实践性。
学生对于作文材料的选择和写作技巧的应用不够熟悉。
我们需要更新和完善作文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并且提供丰富多样的写作题材和范文。
作文教学当前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困境。
只要我们注重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及完善教材和教学资源,我们就能够让作文教学早日走出困境,为学生的写作能力提供更加有质量的培养和发展。
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分析
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分析作文教学一直是中国学生学习中的难题之一,学生们在面对作文时常常陷入困境,不知道从何处下手,不清楚如何构思与表达,无法将思维清晰地展现在作文中。
而教师们在作文教学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写好作文,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等等。
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来分析一下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困境。
作文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高中阶段,作文成为了升学考试的重点,但很多学生在面对作文时常常显得手足无措。
这主要是因为学生们在平时的作文学习中更多地是应试性的写作,缺乏对作文结构、语言表达的深度理解。
学生们在写作文时往往缺乏自己的观点和思考,一味地追求堆砌大量的“高级词汇”,却忽略了对内容的深入思考和观点的清晰表达。
这些问题导致了学生们在作文上的困境,表现为作文内容空洞,语言表达晦涩,思想混乱等。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也会遇到一些困境。
首先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作文情况,对其进行批改与指导,但在大班教学中,教师们往往无法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与指导,导致学生们在作文的学习过程中得不到足够的指导。
其次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难以突破的瓶颈。
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难以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教师们,导致作文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那么,如何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呢?我们需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
作文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需要学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进行思考,多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其次是要注重学生的写作技巧与语言表达。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思维能力之后,我们需要教导学生一些写作技巧,如篇章结构、段落组织、语言表达等。
这些都需要在学生的实际写作中不断加以练习和提高。
再次是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需要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建议。
让作文教学早日走出困境
让作文教学早日走出困境近年来,作文教学一直被认为是教育领域中的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觉得作文教学是一个头痛的问题。
学生们觉得写作文很枯燥,不知道从何下手;老师们则感叹着学生的作文水平总是停留在原地,无法有所突破。
作文教学处于一个急需改革与创新的阶段,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让作文教学走出困境。
作文教学需要创新。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以背诵为主,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散和创造性。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作文教学也应与时俱进,引入更多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些多媒体材料来引导学生进行作文写作,让学生在写作中更有创造力和想象力。
作文教学需要注重写作技巧。
很多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常常感到思路不清晰,语言表达不流畅,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写作技巧。
我们可以从积累素材、构思结构、提炼观点等方面入手,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写作思路。
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范文或者名家作品对学生进行分析解读,让学生学会借鉴别人的优秀作品,吸收其中的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作文教学需要注重实践。
只有不断地在实际的写作中不断地尝试、摸索,才能真正掌握好写作的技巧。
所以,我们可以组织一些写作比赛、分享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同时也能从他人的作品中吸取养分。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增强自信心,激发写作的兴趣。
作文教学需要重视思维和情感的培养。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应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良好的情感体验。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多读书,多观察,多感悟,让学生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有更多深刻的情感表达。
我们也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写作话题,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空间,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思考与感悟,从而写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作文教学还需要注重评价机制的建立。
目前的评价机制多以分数为主,这种评价方式往往只注重作文的结果而忽略了过程。
让作文教学早日走出困境
让作文教学早日走出困境作文教学一直是中小学语文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
然而,近年来,作文教学却陷入了一些困境,例如学生写作能力不足、学生缺乏写作兴趣等问题。
为了让作文教学早日走出困境,我们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注重基础学生的作文基础是作文教学的基石。
然而,许多中小学生在面对作文时却缺乏基本的写作技能和知识。
因此,我们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基础写作技能的培养,比如准确使用标点符号、正确运用段落结构、清晰、简明的表达等。
只有将基础打好,才能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做到事半功倍。
二、倡导多元化写作我们需要通过多元化写作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培养多样化的写作思维能力。
多元化写作包括但不限于:1.情感写作:鼓励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让学生有机会释放自己的情感。
2.小说写作:引导学生通过小说写作,体验创作的快感,让学生能够更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同时,通过阅读经典小说,让学生吸收优秀作品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议论文写作: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辩证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说服能力。
三、加强实践和反思写作能力的提高是需要实践的。
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提供丰富的写作机会,例如写游记、写作业、写调研报告等等。
同时,我们也需要让学生有机会去分享自己的写作,并对自己的写作进行反思和改进。
这样,学生才能更加有效地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四、关注写作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也是学生写作的主要动力。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需要尊重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写作方式和主题。
只有让学生从写作中找到快乐和乐趣,才能让他们持续地进行写作。
总之,我们应该通过注重基础、倡导多元化写作、加强实践和反思、关注写作兴趣的方法,来帮助作文教学走出困境。
只有让学生做到早期的写作技巧打好基础,同时保持良好的写作兴趣,那么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才能更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如何走出应试教育下的作文教学困境共9页
如何走出应试教育下的作文教学困境一、作文教学的困境无论从信息社会的需求来看,还是从语文本身教育的总体结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来看,作文教学都应在语文教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目前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却令人担忧。
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几年高考作文中优秀作文只占0.4%以下,优异作文更是凤毛麟角。
学生害怕甚至恐惧写作,据对闽、浙、苏10所高校、30所中学进行调查,不喜欢和害怕写作的比例、加上弃权的人数超过了很喜欢和喜欢写作的人数,年级越高,喜欢写作的比例递减。
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情感虚假,语言贫乏,形式呆板,杜撰编造现象严重。
更有学生去便利的互联网上复制粘贴,剽窃别人的文章,雷同现象严重。
写出来的文章千人一面,思维僵化。
学生厌写,老师也厌教。
上作文课,老师就找一两个过时、陈旧的命题,讲几个“三段式”“谋篇布局”之类的作文技巧,评几句“中心不突出”、“结构不完整”等含糊不清的批语,就应付了事了。
可见,作文教学陷入教与学两难的尴尬境地,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二、作文教学陷入困境的原因作文教学陷入教学两难的境地,究其原因是多方面,它跟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少,阅读面狭窄等都有关系。
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只重分数、不重能力,它给作文的教与学都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1.应试教育影响了教师的理念和方法(1)应试教育导致老师在教学上重读轻写。
很多老师认为,作文拉分不大,大多数学生的分值都在40-46(满分60分)之间,而且作文消耗多,收效慢,不及阅读教学见效快,因此把作文教学放在无足轻重的位置,使得学生的作文训练严重不足。
(2)应试教育导致很多教师急功近利,重技巧教学而忽略了学生生活的体验。
老师在仅有的几堂写作指导课上,大讲特讲作文写作技巧和方法,如从如何谋篇布局,如何选材、组材,如何提升文章的立意等方面指导,形成僵化的训练,完全忽略了学生个性化的体验,使学生真实的情感、独特的思路无法得到充分地表达。
(3)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对学生的作文限制过多,评价过于苛刻。
小学六年级作文教学走出困境的几点尝试
小学六年级作文教学走出困境的几点尝试近几年,小学六年级作文教学面临着一些困境,如学生写作基础薄弱、兴趣不高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困境,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个方法。
一、协调学校和家庭的关系。
家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支持,而作文教学离不开家长的参与。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参加作文培训班,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作文指导能力。
学校还可以组织亲子作文比赛,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作文创作,增进亲子间的沟通和交流。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生的学习环境对于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
学校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材料,提供丰富多样的作文题目,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学校还应该提供良好的写作环境,如开设写作角、挂展示墙等,让学生的作文有展示的机会,并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和鼓励。
三、注重写作技巧和方法的教授。
许多学生在写作时往往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组织语言和表达思想。
学校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和方法的培训。
可以通过阅读经典作文、分析好的范文等方式,让学生学习到一些实用的写作技巧。
老师还可以开展一些写作讲座、写作指导等活动,指导学生如何构思、组织写作材料。
四、营造良好的评价体系。
评价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而对于作文来说,评价更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重要因素。
学校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作文评价体系,将评价分为课内作文评价和课外作文评价。
课内作文评价应该注重对学生写作过程的引导和帮助,而不仅仅是对最终作品的评价。
课外作文评价可以通过组织作文比赛、评选优秀作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
五、建立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是学生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通过学习小组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欲望。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自愿参加的学习小组,学生可以在小组里相互评批作文,互相学习和进步。
学习小组还可以组织写作分享会、作文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的作品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展示。
以上几点尝试,旨在提高小学六年级作文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只有通过不断地尝试和实践,才能找到一条适合小学六年级作文教学的发展之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走出应试教育下的作文教学困境一、作文教学的困境无论从信息社会的需求来看,还是从语文本身教育的总体结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来看,作文教学都应在语文教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目前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却令人担忧。
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几年高考作文中优秀作文只占0.4%以下,优异作文更是凤毛麟角。
学生害怕甚至恐惧写作,据对闽、浙、苏10所高校、30所中学进行调查,不喜欢和害怕写作的比例、加上弃权的人数超过了很喜欢和喜欢写作的人数,年级越高,喜欢写作的比例递减。
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情感虚假,语言贫乏,形式呆板,杜撰编造现象严重。
更有学生去便利的互联网上复制粘贴,剽窃别人的文章,雷同现象严重。
写出来的文章千人一面,思维僵化。
学生厌写,老师也厌教。
上作文课,老师就找一两个过时、陈旧的命题,讲几个“三段式”“谋篇布局”之类的作文技巧,评几句“中心不突出”、“结构不完整”等含糊不清的批语,就应付了事了。
可见,作文教学陷入教与学两难的尴尬境地,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二、作文教学陷入困境的原因作文教学陷入教学两难的境地,究其原因是多方面,它跟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少,阅读面狭窄等都有关系。
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只重分数、不重能力,它给作文的教与学都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1.应试教育影响了教师的理念和方法(1)应试教育导致老师在教学上重读轻写。
很多老师认为,作文拉分不大,大多数学生的分值都在40-46(满分60分)之间,而且作文消耗多,收效慢,不及阅读教学见效快,因此把作文教学放在无足轻重的位置,使得学生的作文训练严重不足。
(2)应试教育导致很多教师急功近利,重技巧教学而忽略了学生生活的体验。
老师在仅有的几堂写作指导课上,大讲特讲作文写作技巧和方法,如从如何谋篇布局,如何选材、组材,如何提升文章的立意等方面指导,形成僵化的训练,完全忽略了学生个性化的体验,使学生真实的情感、独特的思路无法得到充分地表达。
(3)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对学生的作文限制过多,评价过于苛刻。
很多老师以高考的标准来要求学生,指导时要求学生文章的内容健康、主题积极、思想深刻等等,给学生设下一个又一个的障碍。
评价时精批细改,作文中一点点小毛病也抠,看不到学生的闪光点,从而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2.应试教育局限了学生生活和阅读的视野(1)应试教育造成学生作文与生活的脱节,直接导致写作素材的缺乏。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出什么样的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巧论。
”中学生为了应试,每天只能在教室、寝室和餐厅这样的“两室一厅”中做单调、重复的直线运动。
他们所有的精力都用来应付无休无止的训练题,生活单调、枯燥,唯一体验到的生活就是为高考奔命的生活。
学生被封锁在狭小的空间里,又如何去体验生活呢?离开了这些生活体验,学生又怎样去积累素材写作呢?无奈之下,学生也只能胡编乱造了。
(2)应试教育限制了学生的阅读面,缩小了学生的视野。
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学生的学习仅局限在课堂、教材、教参、题海中,对人文、地理、历史、科学、时事等方面,所知甚少。
知识面狭窄,语言贫乏,作文苍白无力。
三、走出作文教学困境的对策分析了作文教学陷入困境的原因,就应该对症下药,对应试教育的写作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整体改革,最终使写作走出教学两难的困境。
1.淡化应试,强化生活,端正学生的写作动机叶圣陶先生说:“学生为什么要练习作文,……练习作文是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并不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
”写作的直接性内在原因乃是不写不行,不吐不快,是一种社会感受变成了创作的推动力。
学生怕写作文,多数是由于“应试作文”。
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都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一切为了应试”成为中学教学的准则。
写作出现了一种投机取巧的倾向:考试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考试怎么考,老师就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写,学生写作自主性全部被剥夺。
在学生看来写作是别人强加的,是“要我作文”,而不是“我要作文”,因此就成了一种负担,当然也写不出什么好文章了。
大多老师都发现学生的随笔往往写得比课堂作文好,原因何在呢?学生认为随笔是随想随记,可以把自己开心的、不开心的都记录进去,就像自己最忠实的朋友。
我很认同韩寒所说的一段话:“你别看那些看上去写作文很差的学生,好像真要好好学语文才行一样,其实背地里写情书溜着呢,他们之所以作文很差,是因为作文的问题,而不是写作能力的问题。
写作能力是一个很基本的能力,那些写不出作文没有交作业的人,他们肯定会想出种种符合逻辑的理由来解释为什么没有写作文,并且直视老师的眼睛进行心跳都不加快的撒谎,这就说明这人有很强的表达能力,他只要能把刚才说的话记下来,就是不错的文章。
”认识到写作是生活的需要,相信他们也会喜欢上这个“必需品”的。
消除应试教育的束缚,是我们走出作文教学困境的根本途径,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意识到写作是生活的必需,将是我们的作文教学成功的一半。
2.淡化课内,强化课外,让学生“用眼,更要用心”地观察生活由于受重知识轻能力的传统应试教育影响,目前中学作文教学仍然普遍地存在重课内轻课外的现象,很多老师把作文教学集中在45分钟的课堂上,试图通过课堂上一些知识点的讲授,一些范文的引导,使学生有法可循,写出“像样”的文章来。
从而忽视了学生对外界信息的收集,对现实生活的体验。
所以,学生的作文素材除了课堂还是课堂,除了学校还是学校,学生的视野严重地受阻碍,文章的内容也严重地受局限。
事实上,想学好语文仅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写作学习,一个学生的作文水平不可能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就得以提高,他需要课外做为保障。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内外互补,把视线由课内小课堂延伸到社会大课堂,让学生接触广阔丰富的社会,体验瞬息万变的生活,在生活言语实践中学习人民群众生动活泼的言语,汲取当代社会生活中新鲜而丰富的言语营养,引导他们正确面对网络,及时关注网络媒体上最新的文学动态及时事,并参与评论。
要指导学生在学习与生活过程中能真正将观察形成习惯,仅仅要求他们用眼不够,一定还要用心。
这“用心”就是观察要有目的性,无目的的观察,其结果是观而不察。
作家曹文轩认为:“一个艺术家的本领并不在于对生活强信号的接受,而在于接受生活的弱信号。
”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敏锐地捕捉心灵,反映时代的“细微”与“瞬间”,从一个自然景物、一件细微的小事、一个浅浅的微笑、一丝淡淡的心绪中捕捉其表现生活本质揭示人生底蕴的“信号”,透过细小的外在现象,发掘其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我们要用心去留意生活,留意周围那一草一木、一虫一兽,留意那偶尔经历的一些事,见到的一些情景,听到的故事,偶尔读到的一句感人的诗句,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将生活中看似毫无意义的东西酝酿成美妙而富有深意的作品。
说到用心,主要是强调学生观察时要以自己的眼光、自己的角度。
就是要求学生在人们共见的材料中发现自己所描写的特别对象,能在别人屡见不鲜的东西上发现艺术的表现物,从而形成具独特个性的文章。
所以可以要求学生写好观察日记,对于平时遇见的事,比如鸡鸣狗叫、秋风落叶、小贩吆喝、老太太唠嗑……都要求仔细观察一番,记叙议论一番,这样学生到真正写作时也不愁无话可说了。
3.淡化限制,强化自由,让学生“求真、动情”地作文文章的本质是始于感情而终于感情的,正如冰心先生所说:“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念的出来”。
作品就无法打动人。
作文时要表现出自己的感情,希望引起读者的共鸣。
“凡情之至者,其文未有不至者也”。
怀着真挚的情感写作,凡进入视野的材料都会被情感浸润,被染上特定的色调;情感激动了,想象活跃了,有关生活的表象就会纷至沓来,一个人有了情感后,即便是无情的山水、事物也会充满了情趣.“荷塘月色”的清静淡美;“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空山新雨后”的洁净高远;“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儿女情长;“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情怀;等等,无一不是作家情感的结晶。
然而,现今学生写的“伪作文”越来越多,千人一面,胡编乱造,假话连篇,缺少真情。
“伪作文”的泛滥与我们限制过多不无关系,要求学生的文章主题积极,思想深刻,内容健康,学生只能写让座、送伞、关窗户之类的好人好事,决不允许逃课、作弊、撒谎、恶作剧、早恋等“不良”行为写入作文中。
能写真我,就只能编写那些至善至美的故事。
这种矫情造作的作品,怎么会有生命力呢?怎么会打动人呢?因此,我们必须淡化限制,强化自由,给学生松绑,让他们“求真、动情”地作文,想什么就写什么。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做到情感真挚地写作呢?首先,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鼓励学生与名家进行心灵的、思想的碰撞。
为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从而更得心应手地在自己的习作中情真意切地作文,必须鼓励他们走进名作世界去与伟人、大师、优秀作家进行心灵交流,精神对话,鼓励他们去和他们一起关注思考人生万象,宇宙万物,一起感受生存的痛苦与欢乐,斗争的艰难与胜利的喜悦,这里有博大的情怀、崇高的心灵,有精深的思想见解,是一个令人流连忘返的世界。
并要求学生及时地记录自己阅读的心得体会,长短不限。
培养学生养成动笔阅读的习惯,让作文语言亮起来,让材料丰富起来,让构思巧妙起来,让情感真挚起来。
因此,教师必须经常开展“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的活动。
引导孩子“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每一个课堂都应该留下一定时间进行读书交流,或是一则新闻一个故事一首小诗甚至一个谜语一个成语,安排在课前或课后或课中,就一分钟或两分钟。
现在很多中学语文课都有课前三分钟演讲,演讲的内容不限,可以是对新闻时事的评论,可以是对一首诗的感悟,可以是名人实事迹等等,学生在准备演讲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搜集材料、筛选材料,而且还丰富了感知能力。
有了深刻的情感体验,我们的学生拿起笔就不再迟疑不决了。
其次,引导学生从写真实的事开始。
以随笔为写作基地,文可长短,只要真实即可。
使学生敢于写真话,敢于写心理话,敢于写不同于别人的话。
再次,作文评价应该以鼓励为主,放宽作文的评价尺度。
为师者必须以鼓励的态度对待学生作文,让学生明确,作文的成功不仅仅是文章的发表、获奖、被推荐之类。
只要一个词用得恰到好处,一个句子用得生动有味,一景一物描写得真切具体,一个观点表达得明晰充分,都是一种成功。
特别是在文章的思想性方面,有比较新颖深刻的见解便尤显可贵,即使很一般的观点只要有自己的体会(哪怕这体会仅是一点一滴)也是很好,在情感上,只要真实而不矫情就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
4.淡化技巧,强化思维,让学生自主地作文孙绍振教授一再强调:“作文训练不同于语文知识,它是一种能力的训练,能力的基础在于看任何问题都要抓住要害,这得有一点方法,要抓特点,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不能空洞地讲观察,孤立地讲立意要高,抽象地讲论点要深刻,要拿出可操作性的办法来要把目标定在培养思维精密的门道上,而不是任凭他们的思维自发地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