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教案

合集下载

鹊桥仙教案完整

鹊桥仙教案完整

鹊桥仙教案完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宋词精选》,主要讲解《鹊桥仙》这首词。

详细内容包括:词的背景、作者简介、词牌解释、词的字词解释、句意解读、全文翻译、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鹊桥仙》的背景、作者及词牌特点;掌握词中的生僻字、词义;能翻译全文,理解词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激发他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词中的生僻字词、句意解读、艺术特色分析。

2. 教学重点:《鹊桥仙》的主题思想、艺术手法及诗词鉴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宋词精选》辅助资料、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牛郎织女的传说,引出《鹊桥仙》这首词。

2. 背景介绍:介绍作者秦观及词牌《鹊桥仙》的来历。

3. 诗词朗读:全班同学齐读《鹊桥仙》,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4. 字词解释:讲解词中的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词意。

5. 句意解读:逐句分析词的句意,解读全文。

6. 例题讲解:分析《鹊桥仙》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诗词。

六、板书设计1. 《鹊桥仙》2. 作者:秦观3. 诗词背景:牛郎织女传说4. 教学重点:主题思想、艺术特色5. 教学难点:生僻字词、句意解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鹊桥仙》的艺术特色,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2.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诗词内容,从艺术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阐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有关牛郎织女的诗词、故事,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词中的生僻字词、句意解读、艺术特色分析。

2. 教学过程:字词解释、句意解读、例题讲解、随堂练习。

宋词二首教案范文

宋词二首教案范文

宋词二首教案范文教案一:《鹊桥仙·纤云弄巧》一、教学目标:1.了解宋词的特点和形式;2.能准确理解宋词中的意象和意义;3.能朗读并背诵《鹊桥仙·纤云弄巧》。

二、教学重点:1.理解宋词中的意象和意义;2.背诵《鹊桥仙·纤云弄巧》。

三、教学难点:1.准确理解宋词中的意境;2.准确掌握宋词的词意。

四、教学方法:1.导入法;2.讲授法;3.朗读法。

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教师播放一段古典音乐,让学生感受古代的韵味。

2.导入“宋词”这个概念,让学生了解宋词的特点和形式。

Step 2 教学:1.教师逐句解读《鹊桥仙·纤云弄巧》中的词意和意象。

2.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词中所表达的美好景象和情感。

Step 3 合作探究:1.学生小组合作,分析宋词中的意象和意义。

2.每个小组分享自己对词的理解和感悟。

Step 4 朗读训练:1.教师逐句朗读《鹊桥仙·纤云弄巧》,要求学生跟读并模仿。

2.学生自由朗读,互相欣赏和评议。

Step 5 作品赏析:1.播放一段《鹊桥仙》的动画片段,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词的韵味和意境。

2.让学生背诵并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

六、教学评价:1.学生能准确理解和表达宋词《鹊桥仙·纤云弄巧》中的意象和意义;2.学生能流畅朗读和背诵宋词。

教案二:《浪淘沙·迎海风》一、教学目标:1.了解宋词的特点和形式;2.能准确理解宋词中的意象和意义;3.能朗读并背诵《浪淘沙·迎海风》。

二、教学重点:1.理解宋词中的意象和意义;2.背诵《浪淘沙·迎海风》。

三、教学难点:1.准确理解宋词中的意象;2.准确掌握宋词的词意。

四、教学方法:1.导入法;2.讲授法;3.朗读法。

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教师播放一首宫廷音乐,让学生感受古代的氛围和情感。

2.导入“宋词”这个概念,让学生了解宋词的特点和形式。

Step 2 教学:1.教师逐句解读《浪淘沙·迎海风》中的词意和意象。

鹊桥仙教案

鹊桥仙教案

鹊桥仙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鹊桥仙》的故事内容。

2. 学会朗读《鹊桥仙》的诗词部分。

3. 发展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朗诵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鹊桥仙》的故事内容。

2. 学会朗读《鹊桥仙》的诗词部分。

教学难点:学生对《鹊桥仙》的运用场景和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教学PPT、《鹊桥仙》的故事版画、视频剪辑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思路清晰,引发兴趣(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鹊桥仙》的故事版画或播放视频剪辑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对鹊桥及其背后的神话文化进行简单了解。

Step 2:师生共同朗读(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鹊桥仙》的诗词部分,注重韵律和语调的把握,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美。

Step 3:理解故事内容(15分钟)教师通过阅读故事版画或播放视频剪辑的方式,讲解《鹊桥仙》的故事内容。

期间可穿插提问,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Step 4: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以下问题:1. 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的形象是怎样的?2. 鹊桥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它的作用是什么?3. 故事中的情节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Step 5:展示讨论结果(10分钟)请几个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教师可以在PPT上记录学生的回答,并就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鹊桥仙》的寓意和意义。

Step 6:拓展思考(10分钟)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并展开讨论:1. 你认为《鹊桥仙》的寓意是什么?2. 你理解《鹊桥仙》故事和神话文化的联系吗?3. 如果你是仙女,你愿意为了爱情而放弃自己的仙籍吗?Step 7:结束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鹊桥仙》的故事和诗词部分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学鉴赏和朗诵活动,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

Step 8:作业布置请学生回家后,朗读《鹊桥仙》的诗词部分,并思考并书写一篇《鹊桥仙》故事的扩展情节。

《鹊桥仙》秦观教案

《鹊桥仙》秦观教案

《鹊桥仙》秦观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鹊桥仙》的创作背景,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爱情的美好,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1.2 教学内容1.2.1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秦观及其创作《鹊桥仙》的背景。

1.2.2 诗歌意象分析: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鹊桥”、“银河”、“桂花”等。

1.2.3 诗歌意境感受: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1.2.4 表达技巧探讨:探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如对仗、比喻、拟人等。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2.1.2 诗歌的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

2.2 教学难点2.2.1 诗歌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情感。

2.2.2 诗歌中的象征手法和隐喻。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方法3.1 教学过程3.1.1 导入:通过介绍秦观的生平和对诗歌的赞美,激发学生的兴趣。

3.1.2 朗读诗歌: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语言的美。

3.1.3 讨论分析: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

3.1.4 总结讲解:教师对诗歌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3.1.5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鹊桥仙》的鉴赏文章。

3.2 教学方法3.2.1 朗读法: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3.2.2 讨论法: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3.2.3 讲解法:通过讲解,传授知识和解答学生的疑问。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过程评价4.1.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

4.1.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作业,看是否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4.2 结果评价4.2.1 诗歌鉴赏能力:通过学生的鉴赏文章,评估其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资料5.1.1 秦观的生平介绍。

鹊桥仙教案秦观

鹊桥仙教案秦观

鹊桥仙教案秦观这是鹊桥仙教案秦观,是优秀的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鹊桥仙教案秦观第1篇【教学目标】秦观《鹊桥仙》教学设计1、引导学生理解本词情、景、理交融的特点。

2、引导学生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3、让学生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诗词欣赏能力。

【重点与难点】重点:分析意境,理解情、景、理交融的特点,背诵《鹊桥仙》。

难点:以短暂与永恒为欣赏要点,体会古人对爱情的态度。

【学生情况分析】职一学生缺乏诗词欣赏能力,不善于背诵。

【教学内容分析】秦观的《鹊桥仙》是中职语文试验教材上册第五单元“唐诗宋词”中的课文。

本单元要求学生了解古诗词的知识,培养诗词欣赏能力,并能熟读成诵。

作者将画龙点睛的议论与与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结合起来,讴歌了美好的爱情,提升人的认识,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教学手段及策略】针对学生的情况,本设计运用思维导图。

它通过整体把握,条理分析,抓住关键词来整理大脑混乱的思维,帮助学生品读揣摩,理解课文,熟练背诵,从而增强学习的有效性。

【课前准备】从所学的诗词中找出自己欣赏的爱情名句,说说里面包含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明确学习目的。

请学生看星座图。

教师运用想象性的语言结合图片描述这首词的情景。

二、整体感知教师要求学生听多媒体范读,并齐声朗读此词。

三、品读揣摩教师抓住关键词从情、景、理三方面引导学生品读这首词,并逐一显示思维导图。

三、拓展交流请学生结合所学的诗词说说自己欣赏的爱情名句中包含的思想情感。

教师适当补充。

并指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将朝夕相处的世俗爱情观升华到一种极为崇高的精神境界。

最后显示思维导图的全貌:景情理上阕纤云飞星银汉相会前:传恨一相逢与人间无数金风玉露短暂与永恒下阕水鹊桥相会时:如梦久长与朝暮临别前:忍顾四、熟读成诵在朗读的基础上请学生借助思维导图背诵。

教师给予指导。

五、总结归纳教师请学生回忆一下这节课是怎么学习的。

鹊桥仙教案完整

鹊桥仙教案完整

鹊桥仙教案完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鹊桥仙》这一古诗文。

该诗出自宋代诗人秦观之手,描绘了牛郎织女相会的美丽传说。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四章《宋词》中的《鹊桥仙》词作品,详细解析词中的意象、韵律、表现手法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鹊桥仙》的背景故事,感受古人的浪漫情怀。

2. 掌握《鹊桥仙》的词牌格律,了解其文学特点。

3. 领悟诗词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鹊桥仙》的词牌格律,把握词中的意象。

教学重点:感悟诗词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牛郎织女的传说,引发学生对《鹊桥仙》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展示: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鹊桥仙》的全文。

3. 诗词解析:a. 解析词牌:介绍《鹊桥仙》的词牌特点,如平仄、韵脚等。

b. 解析词意:详细讲解词中的意象、表现手法,如“银汉”、“鹊桥”等。

4. 例题讲解:以《鹊桥仙》中的一句为例,讲解诗词鉴赏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分析《鹊桥仙》中的其他句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要介绍《鹊桥仙》的背景故事。

b. 请分析《鹊桥仙》中的意象,并说明其作用。

2. 答案:a. 《鹊桥仙》讲述了牛郎织女相会的传说。

b. 《鹊桥仙》中的意象如“银汉”、“鹊桥”等,既表现了牛郎织女相会的艰辛,又展现了他们坚定的爱情信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诗词意境的理解,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a. 了解其他关于牛郎织女的诗词作品。

b. 比较不同诗人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鹊桥仙》的词牌格律,把握词中的意象。

2. 教学重点:感悟诗词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秦观《鹊桥仙》教案

秦观《鹊桥仙》教案

秦观《鹊桥仙》教案第一篇:秦观《鹊桥仙》教案鹊桥仙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思想意识2.把握词中经典名句的文本含义及其延伸内涵。

3.理解词人表达的爱情观,并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导入:爱情是人类最珍贵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对爱情的传诵古今中外皆有,外国我们比较熟悉的有《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国的则有四大爱情传说(白蛇传、孟姜女、梁祝、牛郎织女)。

其中牛郎织女出现在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中,而最早以此为题材的诗歌应该是《古诗十九首》里边的《迢迢牵牛星》,但是流传最为广泛、经久不衰的应该要算秦观的《鹊桥仙》了。

在咏牛郎织女的诗词作品中,诗人们更多的是将眼光投注在牛郎织女的不幸上,对此倾注了他们的同情。

而在这首《鹊桥仙》中,秦观却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看待牛郎织女的爱情,并表达了他对牛郎织女纯洁高尚的爱情的热情赞颂,写出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千古绝句。

一、秦观简介:秦观,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

北宋著名词人,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的交谊很深,但词风与苏轼大不相同。

虽然也有少数具有豪放特色的作品,但从总体来看,他是一个标准的婉约词人。

他流传下来的词作,只有90首左右,但名篇佳作不少,所以他历来被视为婉约派的大家之一。

从内容看,秦观词所反映的生活面比较窄,直接表现国计民生的重大题材几乎没有,而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情”、“愁”二字。

秦观词表现爱情,大多真挚而高雅,揭示出心灵深处的共鸣,在一定程度上,把爱情升华到美的高度来审视。

二、解题:《鹊桥仙》,词牌名,此调专咏七夕。

鹊桥,据说牛郎织女长年分隔银河两岸,只有七夕这一天才能相会。

在这一天,多情善良的喜鹊从四方涌来,自觉搭成一座桥,牛郎织女由此桥渡河相会。

三、基本解读:1.“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这两句点出了织女会牛郎时的情景。

有景有情,情景交融。

“纤云”“飞星”是相会的景物描写。

“纤云弄巧”纤薄轻盈的云彩,变幻出优美巧妙的图案,不仅暗示织女精巧绝伦的手艺,而且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初秋夜空图。

《鹊桥仙》教案完美版

《鹊桥仙》教案完美版

《鹊桥仙》教案完美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理解并背诵《鹊桥仙》。

2. 能够分析诗歌的主题、情感和艺术特色。

3. 能够运用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 学会欣赏古典诗歌的美,提高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中国古代爱情的美好与忠贞,培养正确的爱情观。

2. 体会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增强对自然的热爱。

3. 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歌背景介绍1. 介绍作者秦观及其创作背景。

2. 讲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动机。

2.2 诗歌内容分析1. 解读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3 诗歌翻译与朗读1. 提供诗歌的翻译,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2. 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古典诗歌,为新课做铺垫。

2. 提问学生对爱情的看法,引发对《鹊桥仙》的思考。

3.2 诗歌讲解与分析1. 讲解诗歌的背景和创作动机。

2. 分析诗歌的主题、情感和艺术特色。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

3.3 诗歌翻译与朗读1. 提供诗歌的翻译,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2. 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2 诗歌创作1. 让学生根据《鹊桥仙》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创作一首类似的诗歌。

2. 评估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诗歌欣赏1. 引导学生欣赏其他古典诗歌,提高审美能力。

2. 组织诗歌朗诵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才华。

5.2 文化探索1. 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对国家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

《鹊桥仙》秦观优秀教案

《鹊桥仙》秦观优秀教案

《鹊桥仙》秦观优秀教案《鹊桥仙》秦观优秀教案「篇一」一、《鹊桥仙》(秦观)教学设计课题:一样别离另样情——《鹊桥仙》(秦观)时间:20xx-3-7周四第六节授课班级:高二(20)班教学目标:1、了解词人秦观和他的创作。

2、赏析《鹊桥仙》词,认识秦观反传统的爱情观。

3、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赏析《鹊桥仙》的独特之处。

教学难点: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方法:朗读、鉴赏、比较、引导、讨论。

二、教学构想:《鹊桥仙》(秦观)一词是一首叙写牛郎织女神话歌颂永恒爱情的七夕词。

关于本词教学,首先确定宋词鉴赏的依据:1、“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 (王国维《人间词话》) ;2、“诗的境界是情趣与意象的结合。

”(朱光潜《诗论》)。

再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来确定教学重难点。

因为教授的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已经在高一学过《迢迢牵牛星》一首七夕诗,教材又是选修教材,所以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赏析秦观的这首词的独特的情趣上。

教学过程按照“读一读、议一议、比一比”的程序进行。

在朗读中感知全文,酝酿情感,在讨论中赏析内容,体味情感,在对比中深化思维,提高品位。

本节课力图在课堂上呈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状态,运用材料比较讨论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运用文章精要之处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设置引读性的疑问,设置探索性的疑难,促使学生思维深化,引导学生对语言形式进行揣摩、比较、分析、综合,提炼出语言的要点,由浅入深、层层设问,以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这样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思维的启迪和感情的碰撞。

在教学方法上,侧重于朗诵教学和比较阅读。

选取几首有代表性的七夕诗词对照,从意象和情感两方面比较阅读。

由此水道渠成地小结秦观在本词中所体现出来的轻松的笔调、缠绵的感情和高远的格调等不一样的情趣。

另外,本节课的一大亮点就是拓展讨论对比古今爱情观,不仅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还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课时安排:1课时。

《鹊桥仙》教案完美版

《鹊桥仙》教案完美版

《鹊桥仙》教案完美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鹊桥仙》。

(2)了解词的格律特点,分析《鹊桥仙》的韵律美。

(3)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分析作品的意境、情感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鹊桥仙》。

(2)学会通过对比、分析等方法,评价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诗词的韵味,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2)体会作品中表达的爱情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3)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高雅的生活品味。

二、教学重点1. 《鹊桥仙》的诗意和韵味。

2. 古代词的格律特点及鉴赏方法。

3. 体会作品中所表达的爱情观念。

三、教学难点1. 《鹊桥仙》的韵律美及词的格律特点。

2. 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3. 将作品中的爱情观念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古代诗词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词的兴趣。

(2)简要介绍《鹊桥仙》的背景及作者信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鹊桥仙》,感受作品的韵味。

(2)引导学生分析词的格律特点,如平仄、对仗、韵脚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鹊桥仙》的意境、情感和艺术特色。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朗读《鹊桥仙》,体会作品中的意境美。

(2)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所表达的爱情观念,分享自己的感悟。

5. 艺术欣赏:(1)欣赏历代画家创作的《鹊桥仙》题材画作,感受艺术创作的魅力。

(2)邀请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或绘画创作,展示自己的才华。

6. 小结与作业:(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鹊桥仙》的诗意和韵味。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古代诗词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鹊桥仙教案

鹊桥仙教案

鹊桥仙教案(共5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鹊桥仙》教案【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理解背诵《鹊桥仙》【教学难点】鉴赏本词的情致理趣【教学方法】组织阅读对话,引导朗读感悟,合作探究质疑。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播放乐曲《鹊桥仙》。

)导入:舒婷"在《神女峰》中写道"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这是一种"不求天长地久,只愿曾经拥有"带有反叛和挑战时代精神观念的爱情观;今天就让我们听着这优美的旋律,来欣赏另一种爱情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的情致理趣。

(投影秦观生平简介及画像,要求学生了解秦观词的风格特点)师: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中这样评价他:“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

P3他的词为什么会得到这样高的评价?还是让我们一起来听下面这首词,边听边品吧。

(1)组织阅读对话。

(了解故事背景)(学生欣赏多媒体配乐朗诵全词。

)师:有一句话说得好: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在和大师进行意味深长对话。

阅读的过程,应成为对话的过程。

如何开展阅读对话呢?我们可以尝试从三天途径入手: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环境对话。

A与文本对话。

(多媒体投影:与文本对话.)师:听了课文朗读后,我们了解了词的大致内容,现在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一起来再现这首词的情景,就这首词中句子的理解展开讨论。

(学生以两人为单位展开讨论。

)(多媒体投影:画面配上对词句的理解,帮助学生在现本词的写作情景。

)师:解决了词句的障碍,让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一下词的内容和结构:上下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联系(多媒体投影板书。

师生共同讨论。

)师:词总是以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因此对其中的精美词句要学会赏析品味。

你最欣赏此中的哪一句?(投影本词归纳主题思想。

)师:让我们一起朗读这首词,整体感知词的内容,仔细品味精美的语言。

(教师领读,男生阅读上阕,女生阅读下阕。

《迢迢牵牛星》、《鹊桥仙》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迢迢牵牛星》、《鹊桥仙》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迢迢牵牛星》、《鹊桥仙》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迢迢牵牛星》、《鹊桥仙》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1《迢迢牵牛星》、《鹊桥仙》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节与习俗传说;2.借助两首诗词《迢迢牵牛星》、《鹊桥仙》引导学生感悟“爱情”的表达方式、历史演变和文化内涵;3.锻炼学生口头表达和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美好爱情和守护传统文化的热爱情感。

二、教学重点1.了解七夕节与习俗传说;2.理解两首诗歌表达的意境、抒情和人文内涵;3.拓展学生语文知识储备,提升文化素养和思维品质。

三、教学难点1.两首诗的体裁、文学风格、意象比喻的辨析;2.学生情感认知和艺术表述的提升,诗歌欣赏、理解和解读的能力提升。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0分钟)本节课主题为“七夕诗词欣赏”,请同学们思考并发言,“你们对七夕节和七夕习俗有哪些了解和感受?你们心目中的‘爱情’是什么样子的?”2.学习环节(25分钟)1)知道——七夕节与习俗传说教师通过讲解ppt,介绍几种七夕节庆祝方式(比如:吃巧果、女孩儿向牛郎求爱、放天灯),以及两个与七夕节有关的传说(牛郎织女、夸父追日)。

2)领会——《迢迢牵牛星》教师分组分发李之仪《迢迢牵牛星》一首,让学生先自主阅读和欣赏。

然后,结合自己对“爱情”的理解和经历,就诗词中“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的意象比喻、外在形象和深层潜意识涵义发表个人的观点和感受。

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整理思想,共同汇报。

3)跟进——《鹊桥仙》教师再次分组,分发秦淮河《鹊桥仙》一首。

学生查阅词语,尤其是与短篇小说、歌曲或电影、电视剧中相关的爱情故事、动人场景有关的词汇。

听完音频后,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整合成一个小剧场。

3.表述环节(15分钟)请组合的同学们依照自选的方式进行表演,大家互相欣赏和点评,笑声、掌声和赞叹声此起彼伏。

4.总结反思(5分钟)请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回答下列问题: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悟?需要进一步补充和提升的是什么?五、作业根据以上阅读和思考的结果,你拟定一篇短文,题目为“我的七夕节和爱情观”,不少于300字。

《鹊桥仙》教案

《鹊桥仙》教案

《鹊桥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鹊桥仙》。

(2)理解《鹊桥仙》的创作背景、作者杜甫的生平和诗歌风格。

(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鹊桥仙》。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爱情的美好与纯洁,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2)领略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解释、句意理解。

(2)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分析。

(3)诗歌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某些生僻字词的解释。

(2)诗歌的意象和情感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鹊桥仙》的创作背景、作者杜甫的生平和诗歌风格。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鹊桥仙》,并尝试背诵。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

4. 诗歌解析:详细讲解诗歌的字词、句意,揭示诗歌的意象和情感。

5. 课堂小结: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鹊桥仙》。

2. 写一篇关于《鹊桥仙》的感悟文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鹊桥仙》的情况。

2. 学生对诗歌意象、情感和哲理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拓展1. 推荐其他杜甫的诗歌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杜甫的诗歌风格。

2. 介绍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关于牛郎织女的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背景。

八、教学资源1. 《鹊桥仙》原文及其注释。

2. 杜甫生平介绍资料。

3.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相关资料。

九、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本节课通过讲解《鹊桥仙》,使学生了解了杜甫的诗歌风格,掌握了诗歌的字词、句意,分析了诗歌的意象、情感和哲理。

《鹊桥仙》教案

《鹊桥仙》教案

《鹊桥仙》教案《鹊桥仙》教案《鹊桥仙》教案1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及词作的艺术风格。

2.通过诵读品味、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诗词欣赏能力教学重点:解读文句,分析意境,在品读中欣赏教学难点:意境的品味。

比较两首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教学设想比较法:阅读欣赏、品味理解两首词的内容、感情基调。

拓展训练:课外阅读、摘录、收集与这两首词的内容、境界相似的诗词句。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中国文学史源远流长,文学作品浩如烟海,文学作家灿若繁星,秦汉文章、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无不令读者陶醉。

其中,宋词是我国古典文学史上的一枝奇葩,无论他的豪放还是他的婉约,都以它独有的风格闪烁在中国文学史的殿堂里。

今天我们将欣赏这座文学殿堂里具有代表性的两位婉约派作家秦观和李清照的词作----《鹊桥仙》和《声声慢》《鹊桥仙》和《声声慢》都是词牌名,不是词题。

《鹊桥仙》多以咏牛郎织女相会之事。

《声声慢》原来的曲调,韵脚押平声字,调子相应的比较平缓,李清照却改押入声韵,并屡用叠字和双声字,便变舒缓为急促,变哀婉为凄厉。

二、作者简介:1.秦观(1049~1100)北宋后期词人,字少游。

他擅长诗文,词更享有盛誉,被苏轼誉为“屈宋之才”,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而其词则在“四学士”中影响最大。

词作风调凄迷幽婉,清丽典雅,属婉约派。

2.李清照(1084-1155)自号易安居士,济南人,是北宋向南宋过渡时期的词人。

其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

李清照在其家庭的熏陶下,从小就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

史书记载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她十八岁嫁了太学生赵明诚,赵明诚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学修养。

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幸福的生活,夫妇在一起常常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夫妻恩爱尤佳。

后因北宋新、旧党之争,而回到家乡度过了近十年时光。

南渡后,赵明诚因病去世,李清照辗转流浪于浙江金华与临安一带,郁郁而终。

《鹊桥仙》教案完美版

《鹊桥仙》教案完美版

《鹊桥仙》教案完美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背景介绍介绍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唐宋诗词的繁荣时期。

强调诗歌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2 诗人简介简述秦观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强调秦观在婉约派词风中的贡献。

1.3 作品概述简介《鹊桥仙》的创作背景和流传情况。

概括《鹊桥仙》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第二章:诗歌解析2.1 诗歌结构分析讲解《鹊桥仙》的格律特点,包括词牌、韵脚等。

分析诗句的节奏、对仗和修辞手法。

2.2 词语解释解释诗中出现的生僻词汇和意象。

阐述关键词语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2.3 情感与意境解读诗中的意象组合及其表达的情感。

分析诗人如何通过自然意象构建浪漫主义意境。

第三章:文化探讨3.1 古代七夕节的文化意义介绍七夕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习俗。

强调七夕节与爱情、婚姻的关联。

3.2 牛郎织女神话与《鹊桥仙》讲解牛郎织女神话的起源和演变。

分析《鹊桥仙》如何借鉴和改编这一神话。

第四章:创作启示4.1 诗歌创作技巧分析《鹊桥仙》中的创意和构思。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运用意象、修辞等技巧进行诗歌创作。

4.2 文学价值观探讨《鹊桥仙》所体现的文学价值观。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古典文学中汲取灵感,丰富现代文学创作。

第五章:教学活动设计5.1 朗读与鉴赏组织学生朗读《鹊桥仙》,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指导学生鉴赏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5.2 写作练习设计一个以“七夕节”为主题的写作练习,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

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以牛郎织女为背景的小诗。

5.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鹊桥仙》在现代社会的文化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古典文学融入现代生活和创作中。

第六章:拓展阅读6.1 相关诗词推荐推荐几首与《鹊桥仙》主题相关的其他古代诗词。

让学生通过拓展阅读,加深对《鹊桥仙》主题的理解。

6.2 现代文学改编介绍一些以《鹊桥仙》为灵感来源的现代文学作品。

分析现代文学作品如何重新诠释古典题材。

第七章:艺术欣赏7.1 绘画与音乐介绍一些以《鹊桥仙》为题材的古代绘画和音乐作品。

秦观《鹊桥仙》教学设计(通用9篇)

秦观《鹊桥仙》教学设计(通用9篇)

秦观《鹊桥仙》教学设计秦观《鹊桥仙》教学设计(通用9篇)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秦观《鹊桥仙》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秦观《鹊桥仙》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鹊桥仙》是选自高中新课标语文读本中的一首词作,这首词将抒情、写景、议论融为一体。

叙写牵牛、织女二星相爱的神话故事,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讴歌了唯美的爱情。

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

相形之下,秦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字字珠玑、落地若金石声的警策之语,扫古来悲吟寻恨之腐朽,显豁达理性之神奇,呈现了词人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

同时,这首词闪现了一种亮丽的文化色彩,可以说是一部文化的经典之作。

词作比较短,词的内容理解起来难度不大,学生对词作里面的一些重要词句熟记成诵。

而各类教参中对这首词作的解读角度基本一致。

如何打破传统的教学思路,寻找到新的角度,是鉴赏这首词作的关键。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从词作的“美”入手,挖掘“美”的具体内容以及内涵;知人论世,感受词人的“不圆”与“圆”,获取更深层次的审美体验和人生体悟。

【教学设计】一、导入十多年前,和你们一样,坐在这样端正的课堂,却痴迷着抽屉里满是风花雪月的诗词,因为里面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愁别恨,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悲欢离合,我为她而喜,为她而悲。

浪漫的爱情和经典的诗词一结合,便仿佛有了一种魔力,可以让人深陷其中,魂牵梦萦。

这种感觉或许能在今天这节课上和同学们产生共鸣。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北宋婉约词人秦观的一首《鹊桥仙》二、诵读词作,整体感知示范诵读学生读先读顺(扫字词障碍),再读懂意思(扫词句障碍),把握词的内容学生自由诵读了1-2遍后,然后请一个同学们起来示范读齐读(参照老师的节奏、快慢、情感的起伏)设问:词作里面有故事,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可以提示:抓写事情的词语:暗度;归)(板书: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哪几句是写相会的情景的?(景: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情:柔情似水)(板书:纤云飞星金风玉露;柔情)词人对牛郎织女的相会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和评价?(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三、具体鉴赏(一)鹊桥上的爱情——唯美学生在读懂句子的基础上再读一遍,然后思考问题:词人说牛郎织女“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你觉得他们的“一相逢”,“胜”在哪呢?(提示学生上一步的板书中切入,即抓住写景和写情的诗句分析)预设生成:“纤云弄巧”:“纤”,言云之轻柔;“弄”,言云之变幻多姿态。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50篇 [语文版必修三《鹊桥仙》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50篇 [语文版必修三《鹊桥仙》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50篇[语文版必修三《鹊桥仙》优秀教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本中的《鹊桥仙》是根据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创作的乐曲。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语文版必修三《鹊桥仙》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版必修三《鹊桥仙》教案教学目标:1,感受秦观婉约的词风。

2,鉴赏金凤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和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情致理趣。

3,掌握柔情似水化无形为有形的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背诵《鹊桥仙》教学难点:鉴赏本词的情致理趣教学课时:一课时授课方式:讲授式教学过程:导入:在我国的爱情诗篇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

譬如:唐代诗人元缜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又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另外《梅花三弄》引用的千古绝唱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

今天我就来赏析宋代词人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情致理趣。

一、知人论世1,秦观:字少游,北宋词人,号淮海居士,是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之一。

此人少年好俊,胸怀壮志,攻读兵书,准备驰骋疆场,建功立业。

然而世事艰难,他未能如愿以偿,后来,性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性格变成了多愁善感,忧郁细腻,可以这样概括:身为男儿身,心为女儿心2,秦观词的特点:情韵兼胜,淡语有味,浅语有致,总之,伤心人写伤心词。

二、背景知识相传牛郎织女相恋而结合,触怒天帝,先是牛郎被逐下凡尘,后夫妻分居在银河两侧。

每年七月初七晚上是他们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

这天晚上会有无数喜鹊飞来,为他们搭成一座长桥,便于他们相会,人称鹊桥相会。

传说织女精于纺织,能将天上的云织成锦缎,是织造云锦的巧手,所以,这天夜晚天空的云彩特别好看。

旧时风俗,少女们要于此夜陈设瓜果,朝天礼拜,向织女乞巧。

这个美丽神话,引起了古往今来多少诗人的咏叹。

三、整体感知1,师读,学生齐读,一名学生读然后让学生说出上下阙的内容:上阙:情侣奔赴鹊桥相会下阙:情侣以长久相爱的誓言互勉四、词句赏析1,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秦观《鹊桥仙》教案

秦观《鹊桥仙》教案

秦观《鹊桥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秦观的《鹊桥仙》,使学生了解古代诗词的基本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讨论、赏析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激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鹊桥仙》的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难点:把握诗词中的意象,理解诗词中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秦观及其作品《鹊桥仙》。

2. 诗词朗诵:让学生朗读《鹊桥仙》,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3. 诗词解析:讲解诗词的意象、修辞手法,分析诗人的情感。

4. 讨论与赏析: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鹊桥仙》的理解程度,包括诗文内容、意象、情感等方面的掌握。

2. 学生在讨论和赏析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等。

3. 学生作业的质量,包括文章结构、内容丰富度、文笔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秦观《鹊桥仙》原文。

2. 参考资料:关于秦观及其作品的介绍、诗词鉴赏方面的资料。

3. 教学工具:投影仪、黑板、粉笔等。

六、教学内容1. 回顾《鹊桥仙》的诗意,巩固所学内容。

2. 分析《鹊桥仙》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 探讨诗词中的爱情观,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爱情。

七、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鹊桥仙》的掌握程度。

2. 修辞分析:详细讲解诗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领略诗词的美感。

3. 爱情探讨:引导学生从诗词中汲取爱情智慧,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爱情观的正确性。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鹊桥仙》中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学生对诗词中所体现的爱情观的认识和理解。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观点阐述的准确性。

九、教学拓展1. 推荐学生阅读秦观的其他诗词作品,扩大阅读面。

2. 组织学生进行诗词创作,提高写作能力。

《鹊桥仙》教学设计(精选2篇)

《鹊桥仙》教学设计(精选2篇)

《鹊桥仙》教学设计(精选2篇)《鹊桥仙》篇1一、背景材料这是宋代词人秦观以牛郎织妇鹊桥相会的传说,歌颂永恒而坚贞不渝的爱情。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人。

少举进士,不中,曾见苏轼于徐州,苏轼以为有屈、宋之才,王安石亦谓其诗清新似鲍、谢。

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擅诗文,词为北宋大家,与黄庭坚并称“秦七黄九”。

有《淮海词》。

《鹊桥仙》,词调名,出《风俗记》:“七夕,织女当渡河,使鹊为桥口。

”多以咏牛郎织女相会事。

二、这首词以七夕织女渡银河与牛郎相会的古老传说为题材,歌颂永恒而坚贞不渝的爱情。

三、层次结构上阕写织女与牛郎相会。

下阕抒依依不舍之情。

四、写作特点语言清新凝练,织女的形象虽然着墨不多,但通过环境的渲染,心情的刻画,而写得鲜明优美,浓厚深挚的情意表达得委婉含蓄。

五、重点难点分析如何理解“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两人的爱情若是坚贞不移的,又哪在乎朝夕相聚呢?这两句歌颂真挚不渝的爱情,立意新。

牛郎织女虽然一年一度相会,毕竟地久天长;人世夫妻虽然朝暮相聚,却是百年顷刻,于此补充说明“金凤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产间无数”之意。

这一反常人爱情观的看法,使词的意境为之一新。

《鹊桥仙》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的:1把握秦观词婉约清丽的艺术风格。

2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解读文句,分析意境,比较秦观与舒婷的“爱情观”。

教学难点:意境的品味。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七夕”是一个美好而充满神话色彩的浪漫节日,自南北朝至今,已缠绵悱恻地流传千年,永无休止。

民间传说:牛郎因父母早逝与兄嫂共处,经常遭受虐待,后来兄弟分家,牛郎仅得一头老牛。

此牛原是天上金牛星,因触犯天规被贬下凡。

一日老牛开口告知牛郎,黄昏时将有七仙女于湖中沐浴,到时可趁机取走一套衣服,使衣服主人无法返回天庭。

牛郎依计行事,果然取得织女为妻,后来育有一对儿女。

王母娘娘得知织女私嫁凡夫,乃令天神将其押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鹊桥仙教案
教学目的:
.把握秦观词婉约清丽的艺术风格。

2.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解读文句,分析意境,比较秦观与舒婷的“爱情观”。

教学步骤:
一.话题导语
“七夕”是一个美好而充满神话色彩的浪漫节日,自南北朝至今,已缠绵悱恻地流传千年,永无休止。

民间传说:牛郎因父母早逝与兄嫂共处,经常遭受虐待,后来兄弟分家,牛郎仅得一头老牛。

此牛原是天上金牛星,因触犯天规被贬下凡。

一日老牛开口告知牛郎,黄昏时将有七仙女于湖中沐浴,到时可趁机取走一套衣服,使衣服主人无法返回天庭。

牛郎依计行事,果然取得织女为妻,后来育有一对儿女。

王母娘娘得知织女私嫁凡夫,乃令天神将其押回。

牛郎发现织女被缉,乃依老牛临终嘱咐,披上牛皮,用箩筐挑起儿女飞奔天庭追寻织女。

王母为阻绝两人相聚,乃以金簪向天一划,霎时化成波浪滚滚的天河,从此牛郎织女相隔天河,朝暮相望却不得相聚。

后来玉帝感其至诚,乃特准他们在每年七月七日夜,以喜鹊搭成鹊桥在天河相会。

七夕夜经常会下雨,
称之为七夕雨,相传就是牛郎织女倾诉相思的泪水。

如这晚不下雨,天空的云彩会特别好看,因为织女是织造云锦的巧手。

旧时风俗,少女们要在此夜陈设瓜果,朝天礼拜,向织女“乞巧”。

这一美丽神话,引起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的咏叹。

如杜牧《七夕》诗云:“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崔颢《七夕》:“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户户持针线”;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林杰《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河桥”。

我们在前面学过的《迢迢牵牛星》(请同学背诵):“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鹊桥仙》也是以这一神话为题材的传诵不衰的绝唱。

二、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北宋后期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

神宗元丰八年进士及第。

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

因政治上属于旧党,多次遭爱打击,最后被贬到遥远的西南,死于放还途中。

他长诗文,词更享有盛誉,被苏轼誉为“屈宋之才”,有〈淮海集〉。

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余三人是黄庭坚、晁补之、张耒),词作受苏轼影响,也受与歌女交往的生活经历影响,内容多写男女情爱,亦有感伤身世之作,风调凄迷幽婉,清丽曲雅,
属婉约派。

三、指导诵读,整体感知。

.请一学生朗读,教师进行点拨。

明确:词的上片写这对情侣奔赴鹊桥相会时急迫而欣慰的心情,下片写他们将别时以长久相爱的誓言互勉。

两片的结构相似,都可以分为两小层:前三句是宾,要读得轻些;后两句是主,可稍稍重读。

全词四小节又类似律诗中的起、承、转、合,读时须有与此相应的语气,有鲜明的层次感。

最后一小层即“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两句,是这首词的主旨句,读此句须放慢速度,声音要柔和些,且有余韵——这虽是誓言,却当视为两位主人公的内心独白,读成山盟海誓的语气,就没有余味可寻了。

2.播放录音。

3.全班齐读。

通过诵读,整体感知词的思想内涵,品味词的音韵美。

四、品味意境,鉴赏要点。

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中曾称赞秦观道:“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

”下面逐层分析这首词的情致理趣。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片片云彩变幻着花巧,银河两岸,牵牛织女星光闪耀,诉说着无尽的思念与烦恼。

只有这个七夕之夜,才能渡过辽阔的银河。


写的是这对情侣在奔赴见面地点的路上,的确是语浅而淡,但仔细想想,却又很有情味。

词中先写出人物形象:织女是纺织能手,善织云锦,所以用“纤云弄巧”写她,可想象她是穿着自织的锦衣去会见她丈夫的。

再写处在银河两边的牵牛织女两星闪烁不停,似乎流露出终年不得相见的无限怅恨,只有七夕才得相聚倾诉衷肠。

暮色漫天,星光微明,长途跋涉,终得一见,匆匆复匆匆,怎不令人愁绪万千。

板书:“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我想那隔河的牛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那怕时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鉴赏。

明确:〈古诗十九首〉中,把银河写成“清且浅”,两岸相隔也不远,似乎近在咫尺,连对方的神情语态也宛然在目。

但一水之隔,又是远在天涯,有无限相思也只能含情脉脉对视。

而此词中“银汉迢迢暗度”,以“迢迢”二字写出银河之辽阔,两地相隔之遥远。

两诗写法不同,都是为了突出相思之苦,相见之难,可谓异曲同工。

〈天上的市街〉中的描写却是不同,它给人展示的是作者心中的天国乐园。

在郭沫若笔下,牛郎织女这对情侣的面貌已焕然一新,他俩骑着牛儿过天河,游天街,无拘无束地共度自由幸福的生活。

这体现了诗人大胆的想象和对幻美的追求,
也是他对现实不满的反映。

2.“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在这金风玉露时节的一刻相逢,就胜过人间无数次相见)这是情节的发展,写鹊桥相逢。

如果是好作艳词的作家,在这个地方定会不惜笔墨大肆渲染;而本词只有这么简单的两句:一句说相逢的时令,一句说这样的秋夜一见,已胜过了人间普通男女的日夜厮守。

值得品味的是“金风玉露”一语,它不单是指秋天的风露,我们尽可放开去想——一对久别的情侣在金风玉露之夜,在碧落银河之畔相会了,这是多么美好幸福的时刻!如此之夜,如此之景,映出多么高尚圣洁的爱情!
3.“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温柔的情意,如流水般缠绵;美好的相聚,似梦境般短暂。

怎忍心去回顾孤独的鹊桥归路。

)写的是这对情侣相会时的心情。

“柔情似水”着重写情态,托情于物,将两位主人公的万般柔情比作银河的水,含微波荡漾,长流不断之意。

“佳期如梦”着重写心态,极言相会之不易,相会时间之短,还写出了相会时的复杂心情。

平日他俩只能在梦中相见,此时真的相会,却又“乍见翻疑梦”了。

作者的同时代人晏几道有句云:“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可见这是久别重逢后人们常有的心态。

但这毕竟不是梦中,因为归路就在身后,刚刚借以相会的鹊桥,转瞬间又成了和爱人分别的归路。

才相见又分离,一次短暂的相见却又是此后长久别离的开始,此
情此景,人何以堪?无限惜别之情,无限幽愁怨恨尽在此言之中。

问题设计:词读至此,我们明不明白,“胜却人间无数”的究竟是什么?
4.“两情若是长久时,又且在朝朝暮暮!”这是词的结句,写两位主人公的心愿。

意思是,尽管相会的时间极其短暂,但只要双方真挚地相爱,坚定不移,则年年必有此会,这是无尽期的爱,永恒的爱;而人间夫妻即使朝朝暮暮形影不离,也终有生离死别之日,以此永恒的爱与人间有尽期的爱相比,岂非“胜却无数”的吗?这就是短暂与永恒的辩证法。

至此,词的主旨已升华到了一个哲理的高度。

“多情自古伤离别”是人之常情,而秦观这两句词却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

提问:这两句运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与上阕的哪两句相呼应?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两句是感情色彩很浓的议论,它与上片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句议论遥相呼应,使得全词叙事和议论相间,从而形成全篇联绵起伏的情致。

同时,升华了词的主旨,使词的命意超绝。

明人沈际飞评价说:“世人咏七夕,往往以双星会少离多为恨,而此词独谓情长不在朝暮,化腐朽为神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