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教案_1
宋词二首教案范文
宋词二首教案范文教案一:《鹊桥仙·纤云弄巧》一、教学目标:1.了解宋词的特点和形式;2.能准确理解宋词中的意象和意义;3.能朗读并背诵《鹊桥仙·纤云弄巧》。
二、教学重点:1.理解宋词中的意象和意义;2.背诵《鹊桥仙·纤云弄巧》。
三、教学难点:1.准确理解宋词中的意境;2.准确掌握宋词的词意。
四、教学方法:1.导入法;2.讲授法;3.朗读法。
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教师播放一段古典音乐,让学生感受古代的韵味。
2.导入“宋词”这个概念,让学生了解宋词的特点和形式。
Step 2 教学:1.教师逐句解读《鹊桥仙·纤云弄巧》中的词意和意象。
2.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词中所表达的美好景象和情感。
Step 3 合作探究:1.学生小组合作,分析宋词中的意象和意义。
2.每个小组分享自己对词的理解和感悟。
Step 4 朗读训练:1.教师逐句朗读《鹊桥仙·纤云弄巧》,要求学生跟读并模仿。
2.学生自由朗读,互相欣赏和评议。
Step 5 作品赏析:1.播放一段《鹊桥仙》的动画片段,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词的韵味和意境。
2.让学生背诵并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
六、教学评价:1.学生能准确理解和表达宋词《鹊桥仙·纤云弄巧》中的意象和意义;2.学生能流畅朗读和背诵宋词。
教案二:《浪淘沙·迎海风》一、教学目标:1.了解宋词的特点和形式;2.能准确理解宋词中的意象和意义;3.能朗读并背诵《浪淘沙·迎海风》。
二、教学重点:1.理解宋词中的意象和意义;2.背诵《浪淘沙·迎海风》。
三、教学难点:1.准确理解宋词中的意象;2.准确掌握宋词的词意。
四、教学方法:1.导入法;2.讲授法;3.朗读法。
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教师播放一首宫廷音乐,让学生感受古代的氛围和情感。
2.导入“宋词”这个概念,让学生了解宋词的特点和形式。
Step 2 教学:1.教师逐句解读《浪淘沙·迎海风》中的词意和意象。
鹊桥仙教案
鹊桥仙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鹊桥仙》的故事内容。
2. 学会朗读《鹊桥仙》的诗词部分。
3. 发展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朗诵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鹊桥仙》的故事内容。
2. 学会朗读《鹊桥仙》的诗词部分。
教学难点:学生对《鹊桥仙》的运用场景和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教学PPT、《鹊桥仙》的故事版画、视频剪辑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思路清晰,引发兴趣(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鹊桥仙》的故事版画或播放视频剪辑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对鹊桥及其背后的神话文化进行简单了解。
Step 2:师生共同朗读(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鹊桥仙》的诗词部分,注重韵律和语调的把握,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美。
Step 3:理解故事内容(15分钟)教师通过阅读故事版画或播放视频剪辑的方式,讲解《鹊桥仙》的故事内容。
期间可穿插提问,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Step 4: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以下问题:1. 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的形象是怎样的?2. 鹊桥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它的作用是什么?3. 故事中的情节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Step 5:展示讨论结果(10分钟)请几个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教师可以在PPT上记录学生的回答,并就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鹊桥仙》的寓意和意义。
Step 6:拓展思考(10分钟)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并展开讨论:1. 你认为《鹊桥仙》的寓意是什么?2. 你理解《鹊桥仙》故事和神话文化的联系吗?3. 如果你是仙女,你愿意为了爱情而放弃自己的仙籍吗?Step 7:结束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鹊桥仙》的故事和诗词部分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学鉴赏和朗诵活动,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
Step 8:作业布置请学生回家后,朗读《鹊桥仙》的诗词部分,并思考并书写一篇《鹊桥仙》故事的扩展情节。
《鹊桥仙》秦观教案
《鹊桥仙》秦观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鹊桥仙》的创作背景,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爱情的美好,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1.2 教学内容1.2.1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秦观及其创作《鹊桥仙》的背景。
1.2.2 诗歌意象分析: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鹊桥”、“银河”、“桂花”等。
1.2.3 诗歌意境感受: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1.2.4 表达技巧探讨:探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如对仗、比喻、拟人等。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2.1.2 诗歌的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
2.2 教学难点2.2.1 诗歌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情感。
2.2.2 诗歌中的象征手法和隐喻。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方法3.1 教学过程3.1.1 导入:通过介绍秦观的生平和对诗歌的赞美,激发学生的兴趣。
3.1.2 朗读诗歌: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语言的美。
3.1.3 讨论分析: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
3.1.4 总结讲解:教师对诗歌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3.1.5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鹊桥仙》的鉴赏文章。
3.2 教学方法3.2.1 朗读法: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3.2.2 讨论法: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3.2.3 讲解法:通过讲解,传授知识和解答学生的疑问。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过程评价4.1.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
4.1.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作业,看是否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4.2 结果评价4.2.1 诗歌鉴赏能力:通过学生的鉴赏文章,评估其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资料5.1.1 秦观的生平介绍。
鹊桥仙 秦观教案
鹊桥仙秦观教案【教案】《鹊桥仙》一、教学目标1.了解《鹊桥仙》的作者秦观及其作品的背景知识。
2.能够正确朗读《鹊桥仙》。
3.理解并能够归纳出《鹊桥仙》的主旨和主题。
4.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鹊桥仙》的主旨和主题。
2.正确朗读《鹊桥仙》并感受其音韵。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理解《鹊桥仙》的情感和意境。
四、教学过程1.知识准备导入: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一段有关秦观和《鹊桥仙》的视频,帮助学生了解作者和作品的背景知识。
2.学习《鹊桥仙》(1)首先,教师向学生朗读《鹊桥仙》,让学生跟读。
(2)然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和解读《鹊桥仙》的情节和意义。
(3)引导学生探讨《鹊桥仙》的主旨和主题,并进行总结。
3.整合与拓展(1)教师可以让学生学唱《鹊桥仙》的歌曲,增加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
(2)教师还可以介绍《鹊桥仙》的传统情节和相关传说,并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五、教学延伸1.作业布置让学生以《鹊桥仙》为题目,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读后感或写一首诗歌。
2.拓展阅读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一些与《鹊桥仙》相关的古代诗歌或故事,并写一份读后感。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鹊桥仙》的作者秦观和作品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通过对《鹊桥仙》情节和意义的讨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得到了提高。
整堂课以学生为中心,保持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增强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鹊桥仙教案秦观
鹊桥仙教案秦观这是鹊桥仙教案秦观,是优秀的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鹊桥仙教案秦观第1篇【教学目标】秦观《鹊桥仙》教学设计1、引导学生理解本词情、景、理交融的特点。
2、引导学生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3、让学生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诗词欣赏能力。
【重点与难点】重点:分析意境,理解情、景、理交融的特点,背诵《鹊桥仙》。
难点:以短暂与永恒为欣赏要点,体会古人对爱情的态度。
【学生情况分析】职一学生缺乏诗词欣赏能力,不善于背诵。
【教学内容分析】秦观的《鹊桥仙》是中职语文试验教材上册第五单元“唐诗宋词”中的课文。
本单元要求学生了解古诗词的知识,培养诗词欣赏能力,并能熟读成诵。
作者将画龙点睛的议论与与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结合起来,讴歌了美好的爱情,提升人的认识,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教学手段及策略】针对学生的情况,本设计运用思维导图。
它通过整体把握,条理分析,抓住关键词来整理大脑混乱的思维,帮助学生品读揣摩,理解课文,熟练背诵,从而增强学习的有效性。
【课前准备】从所学的诗词中找出自己欣赏的爱情名句,说说里面包含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明确学习目的。
请学生看星座图。
教师运用想象性的语言结合图片描述这首词的情景。
二、整体感知教师要求学生听多媒体范读,并齐声朗读此词。
三、品读揣摩教师抓住关键词从情、景、理三方面引导学生品读这首词,并逐一显示思维导图。
三、拓展交流请学生结合所学的诗词说说自己欣赏的爱情名句中包含的思想情感。
教师适当补充。
并指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将朝夕相处的世俗爱情观升华到一种极为崇高的精神境界。
最后显示思维导图的全貌:景情理上阕纤云飞星银汉相会前:传恨一相逢与人间无数金风玉露短暂与永恒下阕水鹊桥相会时:如梦久长与朝暮临别前:忍顾四、熟读成诵在朗读的基础上请学生借助思维导图背诵。
教师给予指导。
五、总结归纳教师请学生回忆一下这节课是怎么学习的。
鹊桥仙教案完整
鹊桥仙教案完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鹊桥仙》这一古诗文。
该诗出自宋代诗人秦观之手,描绘了牛郎织女相会的美丽传说。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四章《宋词》中的《鹊桥仙》词作品,详细解析词中的意象、韵律、表现手法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鹊桥仙》的背景故事,感受古人的浪漫情怀。
2. 掌握《鹊桥仙》的词牌格律,了解其文学特点。
3. 领悟诗词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鹊桥仙》的词牌格律,把握词中的意象。
教学重点:感悟诗词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牛郎织女的传说,引发学生对《鹊桥仙》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展示: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鹊桥仙》的全文。
3. 诗词解析:a. 解析词牌:介绍《鹊桥仙》的词牌特点,如平仄、韵脚等。
b. 解析词意:详细讲解词中的意象、表现手法,如“银汉”、“鹊桥”等。
4. 例题讲解:以《鹊桥仙》中的一句为例,讲解诗词鉴赏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分析《鹊桥仙》中的其他句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要介绍《鹊桥仙》的背景故事。
b. 请分析《鹊桥仙》中的意象,并说明其作用。
2. 答案:a. 《鹊桥仙》讲述了牛郎织女相会的传说。
b. 《鹊桥仙》中的意象如“银汉”、“鹊桥”等,既表现了牛郎织女相会的艰辛,又展现了他们坚定的爱情信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诗词意境的理解,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a. 了解其他关于牛郎织女的诗词作品。
b. 比较不同诗人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鹊桥仙》的词牌格律,把握词中的意象。
2. 教学重点:感悟诗词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鹊桥仙》教案完美版
《鹊桥仙》教案完美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理解并背诵《鹊桥仙》。
2. 能够分析诗歌的主题、情感和艺术特色。
3. 能够运用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 学会欣赏古典诗歌的美,提高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中国古代爱情的美好与忠贞,培养正确的爱情观。
2. 体会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增强对自然的热爱。
3. 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歌背景介绍1. 介绍作者秦观及其创作背景。
2. 讲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动机。
2.2 诗歌内容分析1. 解读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3 诗歌翻译与朗读1. 提供诗歌的翻译,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2. 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古典诗歌,为新课做铺垫。
2. 提问学生对爱情的看法,引发对《鹊桥仙》的思考。
3.2 诗歌讲解与分析1. 讲解诗歌的背景和创作动机。
2. 分析诗歌的主题、情感和艺术特色。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
3.3 诗歌翻译与朗读1. 提供诗歌的翻译,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2. 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2 诗歌创作1. 让学生根据《鹊桥仙》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创作一首类似的诗歌。
2. 评估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诗歌欣赏1. 引导学生欣赏其他古典诗歌,提高审美能力。
2. 组织诗歌朗诵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才华。
5.2 文化探索1. 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对国家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
《鹊桥仙》秦观优秀教案
《鹊桥仙》秦观优秀教案《鹊桥仙》秦观优秀教案「篇一」一、《鹊桥仙》(秦观)教学设计课题:一样别离另样情——《鹊桥仙》(秦观)时间:20xx-3-7周四第六节授课班级:高二(20)班教学目标:1、了解词人秦观和他的创作。
2、赏析《鹊桥仙》词,认识秦观反传统的爱情观。
3、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赏析《鹊桥仙》的独特之处。
教学难点: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方法:朗读、鉴赏、比较、引导、讨论。
二、教学构想:《鹊桥仙》(秦观)一词是一首叙写牛郎织女神话歌颂永恒爱情的七夕词。
关于本词教学,首先确定宋词鉴赏的依据:1、“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 (王国维《人间词话》) ;2、“诗的境界是情趣与意象的结合。
”(朱光潜《诗论》)。
再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来确定教学重难点。
因为教授的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已经在高一学过《迢迢牵牛星》一首七夕诗,教材又是选修教材,所以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赏析秦观的这首词的独特的情趣上。
教学过程按照“读一读、议一议、比一比”的程序进行。
在朗读中感知全文,酝酿情感,在讨论中赏析内容,体味情感,在对比中深化思维,提高品位。
本节课力图在课堂上呈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状态,运用材料比较讨论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运用文章精要之处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设置引读性的疑问,设置探索性的疑难,促使学生思维深化,引导学生对语言形式进行揣摩、比较、分析、综合,提炼出语言的要点,由浅入深、层层设问,以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这样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思维的启迪和感情的碰撞。
在教学方法上,侧重于朗诵教学和比较阅读。
选取几首有代表性的七夕诗词对照,从意象和情感两方面比较阅读。
由此水道渠成地小结秦观在本词中所体现出来的轻松的笔调、缠绵的感情和高远的格调等不一样的情趣。
另外,本节课的一大亮点就是拓展讨论对比古今爱情观,不仅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还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课时安排:1课时。
《鹊桥仙》教案完美版
《鹊桥仙》教案完美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鹊桥仙》。
(2)了解词的格律特点,分析《鹊桥仙》的韵律美。
(3)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分析作品的意境、情感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鹊桥仙》。
(2)学会通过对比、分析等方法,评价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诗词的韵味,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2)体会作品中表达的爱情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3)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高雅的生活品味。
二、教学重点1. 《鹊桥仙》的诗意和韵味。
2. 古代词的格律特点及鉴赏方法。
3. 体会作品中所表达的爱情观念。
三、教学难点1. 《鹊桥仙》的韵律美及词的格律特点。
2. 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3. 将作品中的爱情观念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古代诗词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词的兴趣。
(2)简要介绍《鹊桥仙》的背景及作者信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鹊桥仙》,感受作品的韵味。
(2)引导学生分析词的格律特点,如平仄、对仗、韵脚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鹊桥仙》的意境、情感和艺术特色。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朗读《鹊桥仙》,体会作品中的意境美。
(2)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所表达的爱情观念,分享自己的感悟。
5. 艺术欣赏:(1)欣赏历代画家创作的《鹊桥仙》题材画作,感受艺术创作的魅力。
(2)邀请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或绘画创作,展示自己的才华。
6. 小结与作业:(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鹊桥仙》的诗意和韵味。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古代诗词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鹊桥仙》教案
《鹊桥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鹊桥仙》。
(2)理解《鹊桥仙》的创作背景、作者杜甫的生平和诗歌风格。
(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鹊桥仙》。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爱情的美好与纯洁,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2)领略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解释、句意理解。
(2)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分析。
(3)诗歌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某些生僻字词的解释。
(2)诗歌的意象和情感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鹊桥仙》的创作背景、作者杜甫的生平和诗歌风格。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鹊桥仙》,并尝试背诵。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
4. 诗歌解析:详细讲解诗歌的字词、句意,揭示诗歌的意象和情感。
5. 课堂小结: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鹊桥仙》。
2. 写一篇关于《鹊桥仙》的感悟文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鹊桥仙》的情况。
2. 学生对诗歌意象、情感和哲理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拓展1. 推荐其他杜甫的诗歌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杜甫的诗歌风格。
2. 介绍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关于牛郎织女的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背景。
八、教学资源1. 《鹊桥仙》原文及其注释。
2. 杜甫生平介绍资料。
3.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相关资料。
九、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本节课通过讲解《鹊桥仙》,使学生了解了杜甫的诗歌风格,掌握了诗歌的字词、句意,分析了诗歌的意象、情感和哲理。
《鹊桥仙》教案完美版
《鹊桥仙》教案完美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背景介绍介绍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唐宋诗词的繁荣时期。
强调诗歌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2 诗人简介简述秦观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强调秦观在婉约派词风中的贡献。
1.3 作品概述简介《鹊桥仙》的创作背景和流传情况。
概括《鹊桥仙》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第二章:诗歌解析2.1 诗歌结构分析讲解《鹊桥仙》的格律特点,包括词牌、韵脚等。
分析诗句的节奏、对仗和修辞手法。
2.2 词语解释解释诗中出现的生僻词汇和意象。
阐述关键词语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2.3 情感与意境解读诗中的意象组合及其表达的情感。
分析诗人如何通过自然意象构建浪漫主义意境。
第三章:文化探讨3.1 古代七夕节的文化意义介绍七夕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习俗。
强调七夕节与爱情、婚姻的关联。
3.2 牛郎织女神话与《鹊桥仙》讲解牛郎织女神话的起源和演变。
分析《鹊桥仙》如何借鉴和改编这一神话。
第四章:创作启示4.1 诗歌创作技巧分析《鹊桥仙》中的创意和构思。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运用意象、修辞等技巧进行诗歌创作。
4.2 文学价值观探讨《鹊桥仙》所体现的文学价值观。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古典文学中汲取灵感,丰富现代文学创作。
第五章:教学活动设计5.1 朗读与鉴赏组织学生朗读《鹊桥仙》,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指导学生鉴赏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5.2 写作练习设计一个以“七夕节”为主题的写作练习,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
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以牛郎织女为背景的小诗。
5.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鹊桥仙》在现代社会的文化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古典文学融入现代生活和创作中。
第六章:拓展阅读6.1 相关诗词推荐推荐几首与《鹊桥仙》主题相关的其他古代诗词。
让学生通过拓展阅读,加深对《鹊桥仙》主题的理解。
6.2 现代文学改编介绍一些以《鹊桥仙》为灵感来源的现代文学作品。
分析现代文学作品如何重新诠释古典题材。
第七章:艺术欣赏7.1 绘画与音乐介绍一些以《鹊桥仙》为题材的古代绘画和音乐作品。
秦观《鹊桥仙》教学设计(通用9篇)
秦观《鹊桥仙》教学设计秦观《鹊桥仙》教学设计(通用9篇)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秦观《鹊桥仙》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秦观《鹊桥仙》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鹊桥仙》是选自高中新课标语文读本中的一首词作,这首词将抒情、写景、议论融为一体。
叙写牵牛、织女二星相爱的神话故事,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讴歌了唯美的爱情。
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
相形之下,秦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字字珠玑、落地若金石声的警策之语,扫古来悲吟寻恨之腐朽,显豁达理性之神奇,呈现了词人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
同时,这首词闪现了一种亮丽的文化色彩,可以说是一部文化的经典之作。
词作比较短,词的内容理解起来难度不大,学生对词作里面的一些重要词句熟记成诵。
而各类教参中对这首词作的解读角度基本一致。
如何打破传统的教学思路,寻找到新的角度,是鉴赏这首词作的关键。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从词作的“美”入手,挖掘“美”的具体内容以及内涵;知人论世,感受词人的“不圆”与“圆”,获取更深层次的审美体验和人生体悟。
【教学设计】一、导入十多年前,和你们一样,坐在这样端正的课堂,却痴迷着抽屉里满是风花雪月的诗词,因为里面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愁别恨,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悲欢离合,我为她而喜,为她而悲。
浪漫的爱情和经典的诗词一结合,便仿佛有了一种魔力,可以让人深陷其中,魂牵梦萦。
这种感觉或许能在今天这节课上和同学们产生共鸣。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北宋婉约词人秦观的一首《鹊桥仙》二、诵读词作,整体感知示范诵读学生读先读顺(扫字词障碍),再读懂意思(扫词句障碍),把握词的内容学生自由诵读了1-2遍后,然后请一个同学们起来示范读齐读(参照老师的节奏、快慢、情感的起伏)设问:词作里面有故事,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可以提示:抓写事情的词语:暗度;归)(板书: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哪几句是写相会的情景的?(景: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情:柔情似水)(板书:纤云飞星金风玉露;柔情)词人对牛郎织女的相会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和评价?(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三、具体鉴赏(一)鹊桥上的爱情——唯美学生在读懂句子的基础上再读一遍,然后思考问题:词人说牛郎织女“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你觉得他们的“一相逢”,“胜”在哪呢?(提示学生上一步的板书中切入,即抓住写景和写情的诗句分析)预设生成:“纤云弄巧”:“纤”,言云之轻柔;“弄”,言云之变幻多姿态。
2024年《鹊桥仙》教案完美版
2024年《鹊桥仙》教案完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诗词五首》中的《鹊桥仙》。
详细内容包括:1. 诗歌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 词语解析:解析生字词,如“梭”、“渡”、“脉”等。
3. 诗句赏析:分析诗句的意境、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等。
4. 诗人背景:了解诗人秦观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5. 课文解读:深入解读课文内容,探讨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鹊桥仙》,理解并掌握生字词,分析诗句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赏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牛郎织女忠贞不渝的爱情,培养珍惜亲情、友情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句的意境赏析,如“银汉无声转玉梭”等。
2. 教学重点:朗读诗歌,掌握生字词,理解诗句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牛郎织女的传说,引发学生对爱情主题的兴趣。
2. 朗读诗歌:学生自读、齐读,教师指导并评价。
3. 词语解析: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自主学习生字词。
4. 诗句赏析:(1)分析“银汉无声转玉梭”的意境。
(2)探讨“渡”字的修辞手法。
(3)解读“脉脉此情谁诉”的表达技巧。
5. 诗人背景:介绍秦观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6. 课文解读:讨论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忠贞不渝的爱情。
7. 随堂练习:根据课堂内容,设计填空、翻译等练习。
六、板书设计1. 《鹊桥仙》2. 诗句赏析:银汉无声转玉梭:拟人、比喻渡:借代脉脉此情谁诉:设问3. 诗人:秦观4. 教学难点与重点:诗句意境赏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鹊桥仙》。
(2)根据诗句意境,绘制一幅画。
(3)仿写一首以爱情为主题的诗歌。
2. 答案:(1)课文原文。
《鹊桥仙》教案
鹊桥仙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 1. 理解诗歌《鹊桥仙》的情感表达; 2. 学会朗读和演绎《鹊桥仙》; 3. 掌握诗歌中的生词和短语。
二、教学内容1.诗歌《鹊桥仙》背景介绍;2.诗歌的基本结构和韵律;3.诗歌中的生词和短语;4.诗歌的朗读和演绎。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诗歌《鹊桥仙》的内容,并简要介绍诗歌的背景。
问题示例: - 请问大家还记得《鹊桥仙》是谁写的吗? - 诗歌中描述了什么情景? - 你们对于诗歌中的“鹊桥”有什么了解?步骤二:学习诗歌结构和韵律(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诗歌的结构和韵律,并讲解相关知识点。
示例内容:《鹊桥仙》是一首五言绝句诗,每一句都由五个字组成,并且遵循仄仄平平仄平的韵律。
通过这种韵律的布局,诗人能够更好地表达情感和思想。
步骤三:学习生词和短语(15分钟)教师列举诗歌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解释其含义和用法,让学生掌握相关词汇。
示例内容: - 鹊桥:古代神话中天上的鸟桥,用于表示世界间的不同和接触。
- 乘船:搭乘船只,表示前往远方。
- 观望:观察、注视,表示停留在原地观看。
步骤四:朗读和演绎(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诗歌的朗读和演绎练习,通过声音和语调的调节,表达出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
教师指导学生注意以下方面: - 语速和停顿的掌握; - 声音的高低起伏; - 语气和情感的表达。
步骤五:总结和扩展(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所学知识和技能。
问题示例: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 - 你们觉得《鹊桥仙》这首诗有哪些特点? - 你们还想了解更多关于诗歌的知识吗?四、教学评估1.学生参与度和表现评估;2.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掌握情况;3.学生的朗读和演绎能力评估。
五、教学延伸1.继续学习其他经典诗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2.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诗歌,并进行朗诵或演绎。
《鹊桥仙》秦观教案
《鹊桥仙》秦观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背景介绍介绍秦观及其生平介绍《鹊桥仙》的文学地位和影响1.2 课文朗读带领学生朗读《鹊桥仙》全文解释生僻字词1.3 课文解析解析诗歌的主题、情感和意境第二章:诗歌背景及意象分析2.1 诗歌背景分析分析诗歌创作的背景和历史情境解释诗歌中的文化典故和象征意义2.2 诗歌意象分析分析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和象征引导学生感受意象的美感和深层含义第三章:情感与主题探讨3.1 诗歌情感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诗歌中的情感探讨诗人表达情感的手法和特点3.2 诗歌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诗歌的主题分析诗歌对爱情、人生和自然的独特见解第四章:创作手法与风格特点4.1 创作手法分析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结构布局等探讨诗人的创作技巧和特色4.2 诗歌风格特点分析秦观的诗歌风格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秦观的诗歌风格第五章:综合练习与拓展思考5.1 综合练习提供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解答5.2 拓展思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探讨诗歌的意义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思考和讨论第六章:分组讨论与角色扮演6.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度或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进行深入探讨6.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诗歌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鼓励学生通过动作、语言和表情等表现角色的情感和特点第七章:诗歌创作与表达能力培养7.1 诗歌创作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提供创作灵感和指导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有个性的诗歌作品7.2 表达能力培养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表达诗歌的情感和意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表现力,提高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第八章:课堂总结与反思8.1 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强调诗歌的重要性和美感,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8.2 学生反思让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和表现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教学的改进和提高第九章:课后作业与拓展阅读9.1 课后作业提供相关的作业题目,巩固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创作9.2 拓展阅读推荐相关的诗歌作品和文学资料,供学生阅读和参考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欣赏诗歌,扩展知识面和视野第十章:课程评估与反馈10.1 学生评估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情况进行评估鼓励学生自我评估和反思,提出问题和改进措施10.2 教师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进行反馈鼓励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教学的改进和提高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诗歌背景及意象分析补充说明:在分析诗歌背景时,应深入挖掘秦观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秦观《鹊桥仙》教案
秦观《鹊桥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秦观的《鹊桥仙》,使学生了解古代诗词的基本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讨论、赏析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激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鹊桥仙》的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难点:把握诗词中的意象,理解诗词中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秦观及其作品《鹊桥仙》。
2. 诗词朗诵:让学生朗读《鹊桥仙》,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3. 诗词解析:讲解诗词的意象、修辞手法,分析诗人的情感。
4. 讨论与赏析: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鹊桥仙》的理解程度,包括诗文内容、意象、情感等方面的掌握。
2. 学生在讨论和赏析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等。
3. 学生作业的质量,包括文章结构、内容丰富度、文笔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秦观《鹊桥仙》原文。
2. 参考资料:关于秦观及其作品的介绍、诗词鉴赏方面的资料。
3. 教学工具:投影仪、黑板、粉笔等。
六、教学内容1. 回顾《鹊桥仙》的诗意,巩固所学内容。
2. 分析《鹊桥仙》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 探讨诗词中的爱情观,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爱情。
七、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鹊桥仙》的掌握程度。
2. 修辞分析:详细讲解诗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领略诗词的美感。
3. 爱情探讨:引导学生从诗词中汲取爱情智慧,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爱情观的正确性。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鹊桥仙》中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学生对诗词中所体现的爱情观的认识和理解。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观点阐述的准确性。
九、教学拓展1. 推荐学生阅读秦观的其他诗词作品,扩大阅读面。
2. 组织学生进行诗词创作,提高写作能力。
《鹊桥仙》教案精选
《鹊桥仙》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宋词精选》中的《鹊桥仙》。
详细内容包括:诗词的朗读与解析、诗词背景介绍、诗词意境分析、关键词语品味、写作手法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朗读并背诵《鹊桥仙》,理解词的意境和情感;2. 学会分析诗词的写作手法,提高审美鉴赏能力;3. 了解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诗词意境的理解与分析,写作手法的探讨;重点:熟练朗读并背诵诗词,理解诗词的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朗读诗词:学生跟读,教师指导,注意语气、语调、节奏的把握。
3. 背景介绍:介绍作者秦观及诗词的创作背景。
4. 意境分析:引导学生从诗词中描绘的画面、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
5. 关键词语品味:挑选诗词中的关键词语,如“金风玉露”、“朝朝暮暮”等,进行品味。
6. 写作手法探讨:分析诗词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等。
7.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8.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程度。
六、板书设计1. 诗词《鹊桥仙》2. 作者:秦观3. 诗词意境: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4. 写作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等5. 重点词语:金风玉露、朝朝暮暮、碧落黄泉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鹊桥仙》的意境,结合诗词内容,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答案:本诗描绘了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金风玉露的相逢胜过人间无数美好时光。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赞美。
2. 作业题目:运用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描绘自然景物的文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诗词意境的理解,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牛郎织女的诗词、传说故事,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鹊桥仙教案
教学目的:
把握秦观词婉约清丽的艺术风格。
2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解读文句,分析意境,比较秦观与舒婷的“爱情观”。
教学步骤:
一话题导语
“七夕”是一个美好而充满神话色彩的浪漫节日,自南北朝至今,已缠绵悱恻地流传千年,永无休止。
民间传说:牛郎因父母早逝与兄嫂共处,经常遭受虐待,后来兄弟分家,牛郎仅得一头老牛。
此牛原是天上金牛星,因触犯天规被贬下凡。
一日老牛开口告知牛郎,黄昏时将有七仙女于湖中沐浴,到时可趁机取走一套衣服,使衣服主人无法返回天庭。
牛郎依计行事,果然取得织女为妻,后来育有一对儿女。
王母娘娘得知织女私嫁凡夫,乃令天神将其押回。
牛郎发现织女被缉,乃依老牛临终嘱咐,披上牛皮,用箩筐挑起儿女飞奔天庭追寻织女。
王母为阻绝两人相聚,乃以金簪向天一划,霎时化成波浪滚滚的天河,从此牛郎织女相隔天河,朝暮相
望却不得相聚。
后来玉帝感其至诚,乃特准他们在每年七月七日夜,以喜鹊搭成鹊桥在天河相会。
七夕夜经常会下雨,称之为七夕雨,相传就是牛郎织女倾诉相思的泪水。
如这晚不下雨,天空的云彩会特别好看,因为织女是织造云锦的巧手。
旧时风俗,少女们要在此夜陈设瓜果,朝天礼拜,向织女“乞巧”。
这一美丽神话,引起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的咏叹。
如杜牧《七夕》诗云:“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崔颢《七夕》:“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户户持针线”;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林杰《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河桥”。
我们在前面学过的《迢迢牵牛星》(请同学背诵):“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鹊桥仙》也是以这一神话为题材的传诵不衰的绝唱。
二、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北宋后期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
神宗元丰八年进士及第。
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
因政治上属于旧党,多次遭爱打击,最后被贬到遥远的西南,死于放还途中。
他长诗文,词更享有盛誉,被苏轼誉为“屈宋之才”,有〈淮海集〉。
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余三人是黄庭坚、晁补之、张耒),
词作受苏轼影响,也受与歌女交往的生活经历影响,内容多写男女情爱,亦有感伤身世之作,风调凄迷幽婉,清丽曲雅,属婉约派。
三、指导诵读,整体感知。
请一学生朗读,教师进行点拨。
明确:词的上片写这对情侣奔赴鹊桥相会时急迫而欣慰的心情,下片写他们将别时以长久相爱的誓言互勉。
两片的结构相似,都可以分为两小层:前三句是宾,要读得轻些;后两句是主,可稍稍重读。
全词四小节又类似律诗中的起、承、转、合,读时须有与此相应的语气,有鲜明的层次感。
最后一小层即“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两句,是这首词的主旨句,读此句须放慢速度,声音要柔和些,且有余韵——这虽是誓言,却当视为两位主人公的内心独白,读成山盟海誓的语气,就没有余味可寻了。
2播放录音。
3全班齐读。
通过诵读,整体感知词的思想内涵,品味词的音韵美。
四、品味意境,鉴赏要点。
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中曾称赞秦观道:“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
”下面逐层分析这首词的情致理趣。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片片云彩变
幻着花巧,银河两岸,牵牛织女星光闪耀,诉说着无尽的思念与烦恼。
只有这个七夕之夜,才能渡过辽阔的银河。
)写的是这对情侣在奔赴见面地点的路上,的确是语浅而淡,但仔细想想,却又很有情味。
词中先写出人物形象:织女是纺织能手,善织云锦,所以用“纤云弄巧”写她,可想象她是穿着自织的锦衣去会见她丈夫的。
再写处在银河两边的牵牛织女两星闪烁不停,似乎流露出终年不得相见的无限怅恨,只有七夕才得相聚倾诉衷肠。
暮色漫天,星光微明,长途跋涉,终得一见,匆匆复匆匆,怎不令人愁绪万千。
板书:“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我想那隔河的牛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那怕时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鉴赏。
明确:〈古诗十九首〉中,把银河写成“清且浅”,两岸相隔也不远,似乎近在咫尺,连对方的神情语态也宛然在目。
但一水之隔,又是远在天涯,有无限相思也只能含情脉脉对视。
而此词中“银汉迢迢暗度”,以“迢迢”二字写出银河之辽阔,两地相隔之遥远。
两诗写法不同,都是为了突出相思之苦,相见之难,可谓异曲同工。
〈天上的市街〉中的描写却是不同,它给人展示的是作者心中的天国乐园。
在郭沫若笔下,牛郎织女这对情侣的面貌已
焕然一新,他俩骑着牛儿过天河,游天街,无拘无束地共度自由幸福的生活。
这体现了诗人大胆的想象和对幻美的追求,也是他对现实不满的反映。
2“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在这金风玉露时节的一刻相逢,就胜过人间无数次相见)这是情节的发展,写鹊桥相逢。
如果是好作艳词的作家,在这个地方定会不惜笔墨大肆渲染;而本词只有这么简单的两句:一句说相逢的时令,一句说这样的秋夜一见,已胜过了人间普通男女的日夜厮守。
值得品味的是“金风玉露”一语,它不单是指秋天的风露,我们尽可放开去想——一对久别的情侣在金风玉露之夜,在碧落银河之畔相会了,这是多么美好幸福的时刻!如此之夜,如此之景,映出多么高尚圣洁的爱情!
3“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温柔的情意,如流水般缠绵;美好的相聚,似梦境般短暂。
怎忍心去回顾孤独的鹊桥归路。
)写的是这对情侣相会时的心情。
“柔情似水”着重写情态,托情于物,将两位主人公的万般柔情比作银河的水,含微波荡漾,长流不断之意。
“佳期如梦”着重写心态,极言相会之不易,相会时间之短,还写出了相会时的复杂心情。
平日他俩只能在梦中相见,此时真的相会,却又“乍见翻疑梦”了。
作者的同时代人晏几道有句云:“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可见这是久别重逢后人们常有的心态。
但这毕竟不是梦中,因为归路就在身后,刚
刚借以相会的鹊桥,转瞬间又成了和爱人分别的归路。
才相见又分离,一次短暂的相见却又是此后长久别离的开始,此情此景,人何以堪?无限惜别之情,无限幽愁怨恨尽在此言之中。
问题设计:词读至此,我们明不明白,“胜却人间无数”的究竟是什么?
4“两情若是长久时,又且在朝朝暮暮!”这是词的结句,写两位主人公的心愿。
意思是,尽管相会的时间极其短暂,但只要双方真挚地相爱,坚定不移,则年年必有此会,这是无尽期的爱,永恒的爱;而人间夫妻即使朝朝暮暮形影不离,也终有生离死别之日,以此永恒的爱与人间有尽期的爱相比,岂非“胜却无数”的吗?这就是短暂与永恒的辩证法。
至此,词的主旨已升华到了一个哲理的高度。
“多情自古伤离别”是人之常情,而秦观这两句词却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
提问:这两句运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与上阕的哪两句相呼应?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两句是感情色彩很浓的议论,它与上片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句议论遥相呼应,使得全词叙事和议论相间,从而形成全篇联绵起伏的情致。
同时,升华了词的主旨,使词的命意超绝。
明人沈际飞评价说:“世人咏七夕,往往以双星会少离多为恨,而此词独谓情长不在
朝暮,化腐朽为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