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考数学总复习一节理苏教版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苏教版数学理大一轮复习课件10.2排列与组合
难点正本 疑点清源
1.排列与组合最根 本的区别在于 “ 有 序 ” 和 “无序”.取出 元素后交换顺 序,如果与顺序 有关是排列,如 果与顺序无关 即是组合.
Am n 表示.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
要点梳理
难点正本 疑点清源
(3)排列数公式:Am n =n(n-1)(n-2)„(n-m+1), 1.排列与组合最根 其中 n、m∈N*,且 m≤n. (4)全排列: n 个不同元素全部取出的一个排列, 叫做 n 个不同元素的一个全排列,An (n- n=n·
(3)( 插空法 ) (3) 男女相间.
5 先排 4 名男生有 A4 4种方法,再将 5 名女生插空,有 A5种方法,故共 5 有 A4 A5 =2 880(种)排法. 4·
题型分类·深度剖析
题型一
【例 1】
排列问题
有 4 名男生、5 名女生,
思维启迪
解析
探究提高
全体排成一行, 问下列情形各有 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1)甲不在中间也不在两端; (2)甲、乙两人必须排在两端; (3)男女相间.
本的区别在于 “ 有 序 ” 和 “无序”.取出 元素后交换顺 序,如果与顺序 有关是排列,如 果与顺序无关 即是组合.
1)· (n-2)· „· 2· 1=n! .排列数公式写成阶乘的形
n! n-m!
式为
Am n=
,这里规定 0!= 1 .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
要点梳理
2.组合 (1)组合的定义:从 n 个 不同 元素中取出 m(m≤n)个元素 并成一组 , 叫做从 n 个不 同元素中取出 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2)组合数的定义: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m≤n)个元素的 所有组合
解 本题可分两类: 第一类:0 在十位位置上,这时,5 不在十位位置上,所以五位数
1.排列与组合最根 本的区别在于 “ 有 序 ” 和 “无序”.取出 元素后交换顺 序,如果与顺序 有关是排列,如 果与顺序无关 即是组合.
Am n 表示.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
要点梳理
难点正本 疑点清源
(3)排列数公式:Am n =n(n-1)(n-2)„(n-m+1), 1.排列与组合最根 其中 n、m∈N*,且 m≤n. (4)全排列: n 个不同元素全部取出的一个排列, 叫做 n 个不同元素的一个全排列,An (n- n=n·
(3)( 插空法 ) (3) 男女相间.
5 先排 4 名男生有 A4 4种方法,再将 5 名女生插空,有 A5种方法,故共 5 有 A4 A5 =2 880(种)排法. 4·
题型分类·深度剖析
题型一
【例 1】
排列问题
有 4 名男生、5 名女生,
思维启迪
解析
探究提高
全体排成一行, 问下列情形各有 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1)甲不在中间也不在两端; (2)甲、乙两人必须排在两端; (3)男女相间.
本的区别在于 “ 有 序 ” 和 “无序”.取出 元素后交换顺 序,如果与顺序 有关是排列,如 果与顺序无关 即是组合.
1)· (n-2)· „· 2· 1=n! .排列数公式写成阶乘的形
n! n-m!
式为
Am n=
,这里规定 0!= 1 .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
要点梳理
2.组合 (1)组合的定义:从 n 个 不同 元素中取出 m(m≤n)个元素 并成一组 , 叫做从 n 个不 同元素中取出 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2)组合数的定义: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m≤n)个元素的 所有组合
解 本题可分两类: 第一类:0 在十位位置上,这时,5 不在十位位置上,所以五位数
2021高考数学(苏教,理科)复习课件:第五章 数列第一节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ppt
解:(1)各数都是偶数,且最小为4,所以通项公式an=2(n+1)(n∈N+).
(2)这个数列的前4项的绝对值都等于序号与序号加1的积的倒数,且奇数 项为负,偶数项为正,所以它的一个通项公式an=(-1)n×nn1+1. (3)这是一个摆动数列,奇数项是a,偶数项是b,所以此数列的一个通项 公式an=ab,,nn为为奇偶数数,. (4)这个数列的前4项可以写成10-1,100-1,1 000-1,10 000-1, 所以它的一个通项公式an=10n-1.
数学
第一节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类题通法] 用观察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技巧
(1)根据数列的前几项求它的一个通项公式,要注意观察每 一项的特点,观察出项与 n 之间的关系、规律,可使用添项、 通分、分割等办法,转化为一些常见数列的通项公式来求.对 于正负符号变化,可用(-1)n 或(-1)n+1 来调整.
数学
第一节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2.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各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4,6,8,10,…; (2)-1×1 2,2×1 3,-3×1 4,4×1 5,…; (3)a,b,a,b,a,b,…(其中 a,b 为实数); (4)9,99,999,9 999,….
数学
第一节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数学
第一节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1.数列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一个数列不仅与 构成它的“数”有关,而且还与这些“数”的排列顺序有关.
2.易混项与项数两个不同的概念,数列的项是指数列中某 一确定的数,而项数是指数列的项对应的位置序号.
数学
第一节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试一试] 1.已知数列{an}的前 4 项为 1,3,7,15,写出数列{an}的一个通项
(2)这个数列的前4项的绝对值都等于序号与序号加1的积的倒数,且奇数 项为负,偶数项为正,所以它的一个通项公式an=(-1)n×nn1+1. (3)这是一个摆动数列,奇数项是a,偶数项是b,所以此数列的一个通项 公式an=ab,,nn为为奇偶数数,. (4)这个数列的前4项可以写成10-1,100-1,1 000-1,10 000-1, 所以它的一个通项公式an=10n-1.
数学
第一节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类题通法] 用观察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技巧
(1)根据数列的前几项求它的一个通项公式,要注意观察每 一项的特点,观察出项与 n 之间的关系、规律,可使用添项、 通分、分割等办法,转化为一些常见数列的通项公式来求.对 于正负符号变化,可用(-1)n 或(-1)n+1 来调整.
数学
第一节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2.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各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4,6,8,10,…; (2)-1×1 2,2×1 3,-3×1 4,4×1 5,…; (3)a,b,a,b,a,b,…(其中 a,b 为实数); (4)9,99,999,9 999,….
数学
第一节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数学
第一节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1.数列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一个数列不仅与 构成它的“数”有关,而且还与这些“数”的排列顺序有关.
2.易混项与项数两个不同的概念,数列的项是指数列中某 一确定的数,而项数是指数列的项对应的位置序号.
数学
第一节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试一试] 1.已知数列{an}的前 4 项为 1,3,7,15,写出数列{an}的一个通项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数学总复习第十四章第一节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课件苏教版
考点突破
考点一 加法原理
典例1 如图,共有多少个不同的三角形?
解析 所有不同的三角形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其中有两条边是原五边形的边,这样的三角形共有5个; 第二类:其中有且只有一条边是原五边形的边,这样的三角形共有5×4=2 0个; 第三类:没有一条边是原五边形的边,即由五条对角线围成的三角形,共 有5+5=10个. 由分类计数原理得,共有5+20+10=35个不同的三角形.
2.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1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m2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 =② m1·m2·…·mn 种不同的方法.
3.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都涉及完成一件事的不同方法的种数. 它们的区别在于:分类计数原理与分类有关,各种方法相互独立,用其中 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完成这件事;分步计数原理与分步有关,各个步骤 相互依存,只有各个步骤都完成了,这件事才算完成.
方法技巧 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结合使用的,根据问题 的特点,一般是先分类再分步,在某些复杂的情况下,也可先分步再分类. 分类要“不重不漏”,分步要“连续完整”.
3-1 某城市市中心广场有一个花圃,花圃分为6个部分(如图).现要栽种 4种不同颜色的花,每部分栽种一种且相邻的部分不能栽种同样颜色的 花,则不同的栽种方法共有多少种(用数字作答)?
第一节 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
教 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 材 2.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研 3.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都涉及完成一件事的不 读 同方法的种数
பைடு நூலகம்
考 考点一 加法原理
点 突
考点二
乘法原理
破 考点三 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的综合应用
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数学理科 苏教版 (江苏专用)(课件)选修系列第一节
AB E 是 AC 的中点,ED 交 AB 的延长线于 F,求证: AC DF = . AF
【思路分析】
先 证 明 △ ABD∽△ CAD , 再 证 明
BD △ FBD∽△FDA.用 过渡可证结 ,AD⊥ BC,∴∠ ADB=∠ ADC =∠ BAC= 90° , ∴∠ 1+∠ 2= 90° ,∠ 2+∠ C= 90° , AB BD ∴∠ 1=∠ C,∴△ ABD∽△ CAD,∴ = . AC AD 又∵ E 是 AC 的中点,∴ DE= EC,∴∠ 3=∠ C. 又∵∠ 3=∠ 4,∠ 1=∠ C,∴∠ 1=∠ 4, BD DF 又有∠ F=∠ F,∴△ FBD∽△ FDA,∴ = , AD AF AB DF ∴ = . AC AF
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 切线 . 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_____ (6)相交弦定理:圆内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 相等 . 成两段的积_____ (7)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 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的两个交点的 比例中项 . 线段的___________ (8)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 线,两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点的连线平分 两切线的夹角.
由相交弦定理,得EM· EN=EA· EB,且EM =EN, ∴EM2=EA· EB, 又∵AE∶ED=FE∶EB, ∴EM2=ED· EF.
3.(2010年高考北京卷)如图,⊙O的弦ED, CB的延长线交于点A.若BD⊥AE,AB=4, BC=2,AD=3,求DE,CE的长. 解:由割线定理可知: AD· AE=AB· AC. ∵AD=3,AB=4, BC=2,AC=4+2=6,
课前热身 1.(2011年南通调研)如图,⊙O的直径AB的延 长线与弦C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P,E为⊙O上 一点,AE=AC,DE交AB于点F.求证: △PDF∽△POC. 证明:∵AE=AC,∠CDE=∠AOC, 又∠CDE=∠P+∠PFD, ∠AOC=∠P+∠OCP, 从而∠PFD=∠OCP. 在△PFD与△POC中, ∠P=∠P,∠PFD=∠OCP, 故△PDF∽△POC.
江苏省高考数学总复习-第6章第三节-理-苏教版PPT课件
法二:∵a>b,b>0,4a+b=1, ∴ab=144a·b≤14(4a+ 2 b)2=116, 当且仅当 4a=b=12, 即 a=18,b=12时等号成立. 所以 ab 的最大值为116.
(2)∵x>2,∴x-2>0, ∴x+x-4 2=x-2+x-4 2+2 ≥2 (x-2)·x-4 2+2=6, 当且仅当 x-2=x-4 2, 即 x=4 时,等号成立. 所以 x+x-4 2的最小值为 6.
变式训练 1 解下列问题. (1)已知 a>0,b>0,且 4a+b=1,求 ab 的 最大值; (2)已知 x>2,求 x+x-4 2的最小值.
解:(1)法一:∵a>0,b>0,4a+b=1, ∴1=4a+b≥2 4ab=4 ab, 当且仅当 4a=b=12,即 a=18,b=12时等号成立. ∴ ab≤14,∴ab≤116.所以 ab 的最大值为116.
【解】 (1)∵0<x<2,∴0<3x<6,8-3x>2>0, ∴y= 3x(8-3x)≤3x+(28-3x)=82=4, 当且仅当 3x=8-3x,即 x=43时,取等号. ∴y= 3x(8-3x)的最大值是 4.
(2)显然 a≠4, 当 a>4 时,a-4>0,
∴
3 a-4
+
a
=
3 a-4
+
数的算术平均数_不__小__于__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4.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设 x,y 都是正数, (1)如果积 xy 是定值 P,那么当_x_=__y_时,和 x+y 有最小值_2__P__. (2)如果和 x+y 是定值 S,那么当_x_=__y__时,积 xy 有最大值__14_S_2.
高考数学总复习 第1章 第2节 命题及其关系课件 理(新版)苏教版必修1
ppt精选
15
返回菜单
理科数学(江苏专版)
(2)(2014·上海静安模拟)已知命题 α:如果 x<3,那么 x<5;命 题 β:如果 x≥3,那么 x≥5;命题 γ:如果 x≥5,那么 x≥3.关于 这三个命题之间的关系.下列三种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①命题 α 是命题 β 的否命题,且命题 γ 是命题 β 的逆命题; ②命题 α 是命题 β 的逆命题,且命题 γ 是命题 β 的否命题; ③命题 β 是命题 α 的否命题,且命题 γ 是命题 α 的逆否命题.
p⇒q 且 q p
p 是 q 的 充分不必要条件
p q 且 q⇒p
p 是 q 的必要不充分条p q且q p
p 是 q 的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ppt精选
6
返回菜单
理科数学(江苏专版)
(2)集合与充要条件:
p 成立的对象构成的集合为 A,
q 成立的对象构成的集合为 B
p 是 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A 是 B 的 真子集
p 是 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B 是 A 的真子集
p 是 q 的充要条件
A=B
p 是 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A,B 互不包含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ppt精选
7
返回菜单
理科数学(江苏专版)
1.(夯基释疑)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ppt精选
14
返回菜单
理科数学(江苏专版)
考向 1 四种命题的关系及其真假判断 【典例 1】 (1)(2014·广东高考改编)对任意复数 ω1,ω2,定 义 ω1]2,其中 ω 2 是 ω2 的共轭复数.对任意复数 z1,z2,z3 有如下 四个命题:
苏教版高考总复习一轮数学精品课件 主题二 函数 第四章 第四节 三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解析]′ = − − + − − ,由题意得
− − ⋅ + − − ≥ 恒成立,∴ = −
− ൫
− − ൯ = − + − + + = ( − + ) ≤ ,
主题二 函数
第四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第四节 三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
1 强基础 知识回归
2
2 研考点 题型突破
课 1.借助一元三次函数了解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能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标 2.能求不超过三次的多项式函数的单调区间.
解 3.借助导数,会求闭区间上一元三次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体会导数与单调性、极
1 , 2
增区间为____________
____;减区间为______
−∞, 1 2 , +∞
____________
_______
1 ,2
三次函数要么无极值点,要么有两个,不可能只有一个.
无增区间;减区
−∞, +∞
间为__________
无
____
4.奇偶性
==0
(1) 不可能为偶函数;(2)当且仅当__________时是奇函数.
涉及求函数的单调区间、极值、最值,已知单调区间求参数范围等问题.
题型二 三次函数的零点与切线问题
典例2(1)函数 = 3 + + 2存在3个零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B
A. −∞, −2 B. −∞, −3 C. −4, −1 D. −3,0
[解析]由 = + + ,得′ = + ,若 存在3个零点,则 要
− − ⋅ + − − ≥ 恒成立,∴ = −
− ൫
− − ൯ = − + − + + = ( − + ) ≤ ,
主题二 函数
第四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第四节 三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
1 强基础 知识回归
2
2 研考点 题型突破
课 1.借助一元三次函数了解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能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标 2.能求不超过三次的多项式函数的单调区间.
解 3.借助导数,会求闭区间上一元三次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体会导数与单调性、极
1 , 2
增区间为____________
____;减区间为______
−∞, 1 2 , +∞
____________
_______
1 ,2
三次函数要么无极值点,要么有两个,不可能只有一个.
无增区间;减区
−∞, +∞
间为__________
无
____
4.奇偶性
==0
(1) 不可能为偶函数;(2)当且仅当__________时是奇函数.
涉及求函数的单调区间、极值、最值,已知单调区间求参数范围等问题.
题型二 三次函数的零点与切线问题
典例2(1)函数 = 3 + + 2存在3个零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B
A. −∞, −2 B. −∞, −3 C. −4, −1 D. −3,0
[解析]由 = + + ,得′ = + ,若 存在3个零点,则 要
江苏高考数学总复习要点——知识篇(全套)课件
03
立体几何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与性质
总结词
掌握各种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点 与性质,包括多面体、旋转体等 。
详细描述
了解各种空间几何体的定义、性 质和特点,如多面体的面、棱、 顶点等数量关系,旋转体的轴、 圆面、半径等几何特征。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总结词
掌握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 算方法。
01
02
03
04
参数方程的基本概念:参数方 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
极坐标系的基本概念:极坐标 与直角坐标的互化。
参数方程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极径、极角等。
极坐标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极径、极角等。
05
数列与不等式
数列的概念与性质
总结词:基础概念
详细描述:数列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数列的性质包括有界性、单调性 、周期性等,这些性质在解决数列问题时有着重要的应用。
江苏高考数学总复习要点——知识篇 (全套)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函数与导数 •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 立体几何 • 解析几何 • 数列与不等式
01
函数与导数
函数性质
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理解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的概念,掌 握如何求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的方法 。
函数的单调性
函数的奇偶性
理解函数奇偶性的概念,掌握判断函 数奇偶性的方法。
THANKS
感谢观看
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掌握判断函 数单调性的方法。
导数的概念与运算
数的基本性质。
导数的运算
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以及复合函数的求导法 则。
导数的几何意义
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掌 握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切 线方程的方法。
高考数学总复习 第1章 第1节 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运算课件 理(新版)苏教版必修1
点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命题的四种形 一是深刻理解集合、命题、充要条件等
式及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的等价性;二 基本概念,“或”“且”“非”以及存
是充要条件的判定.
在量词与全称量词的含义;二是自觉运
3.全称命题、存在性命题的否定也 用 Venn 图、数轴、函数图象分析解决
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正确理解两种命 问题.
A∪(∁UA)= U ,
A∩(∁UA)= ∅ ,
A∩B= B∩A ,
A∩B=A⇔A⊆B . ∁U(∁UA)= A .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ppt精选
10
返回菜单
理科数学(江苏专版)
1.(夯基释疑)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 的打“×”)
(1)集合{x2+x,0}中的 x 可以为任意实数.( ) (2)任何集合都有两个子集.( )
5.(2014·南通调研)已知集合 A={x|x≥3}∪{x|x<-1},则∁RA =________.
[解析] 根据题意并结合集合补集运算可得: ∁RA={x|- 1≤x<3}.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3)集合{x|y= x-1}与集合{y|y
= x-1}是同一个集合.( ) (4)若 A∪B=A∩B,则 A=B.( )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ppt精选
11
返回菜单
理科数学(江苏专版)
[解析] (1)由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知 x2+x≠0,即 x=-1 且 x≠0,故(1)错.(2)∅只有一个子集,故(2)错.(3){x|y= x-1}= {x|x≥1},{y|y= x-1}={y|y≥0},故(3)错.(4)由集合的运算性 质知(4)对.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高考数学总复习 1-1 集合课件 苏教版
(2)当 m+1>2m-1,即 m<2 时,B=∅, 满足 B⊆A; 若 B≠∅,且满足 B⊆A,如图所示,
m+1≤2m-1, 则m+1≥-2, 2m-1≤5,
∴2≤m≤3.
m≥2, 即m≥-3, m≤3.
故 m<2 或 2≤m≤3,即所求集合为{m|m≤3}.
【点评】 ①判断两集合的关系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化简集合, 从表达式中寻找两集合间的关系;二是用列举法表示各集合,从元 素中寻找关系; ②已知两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时,关键是将两集合间的关系转 化为元素间的关系,进而转化为参数满足的关系.解决这类问题常 常合理利用数轴、Venn 图帮助分析.
2.集合间关系 表示 关系 相等 子集 素都相同 A 中任意一个元素均为 B 中 的元素 A 中任意一个元素均为 B 中 真子集 的元素,且 B 中至少有一个 A 元素不是 A 中的元素 空集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是任 何 非空集合 的真子集 ∅⊆A,∅ B(B≠∅)
B 或B A
文字语言 集合 A 与集合 B 中的所有元
符号语言
A⊆B且B⊆A ⇔A=B
A⊆B 或 B⊇A
3.集合间运算关系 (1)交集:记作 A∩B= {x|x∈A且x∈B} 性质:①A∩B⊆A,A∩B⊆B.②A∩A=A,A∩∅=∅. (2)并集:记作 A∪B= {x|x∈A或x∈B} 性质:①A∪B⊇A,A∪B⊇B.②A∪A=A,A∪∅=A. (3)补集:∁UA= {x|x∈U且x∉A} 性质:①∁U(∁UA)=A,∁UU=∅,∁U∅=U②A∩(∁UA)=∅,A∪(∁
4.(2013· 南京二模)设集合 A={1,2,3,5,7},B={x∈Z|1<x≤6}, 全集 U=A∪B,则 A∩(∁UB)=________. 答案:{1,7} 5.(2012· 高考上海卷)若集合 A={x|2x-1>0},B={x||x|<1}, 则 A∩B=________. 1 1 解析:A={x|x> },B={x|-1<x<1}∴A∩B={x| <x<1}. 2 2 1 答案:{x| <x<1} 2
江苏高考数学总复习要点——知识篇(全套)_图文
n
1
⑶ 常用性质
公差d,前n项和Sn .
① 若m n p q(m, n, p, q N*)
则am an ap aq (反之,不一定成立)
② an,bn都是等差数列,则pan qbn
(p, q为常数)也是等差数列;
③ 在an中,每隔k项抽出一项,按原来的
Hale Waihona Puke S奇n3 等比数列 (C)
⑴ 相关概念
① 公比q对数列的影响
当a1 0, q 1或a1 0,0 q 1时;an是递增数列 当a1 0,0 q 1或a1 0, q 1时;an是递减数列 当q 1时;an是(非零)常数数列 当q 0时;an是摆动数列
江苏高考数学总复习要点——知识篇(全套)_图 文.pptx
• 3指数函数ax 的图像和性质
a的取值 图像
定义域 值域 单调性 定点 渐近线
• 4对数函数logax 的图像和性质
a的取值(a>0且a≠1) 图像
定义域 值域 单调性 定点 渐近线
• 5幂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 (1)研究幂函数,主要靠图像; • ①确定定义域 一般为R或者(0,+∞) • ②确定奇偶性 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③次幂α与±1的比较 判断图像的形状 • (2)几点说明: • ①图像必过点(1,1) • ②在第四象限没有图像
an 2
,
an 都是等比数列
③ 在an中,每隔k项抽出一项,按原来的
次序排成新的数列,也是等比数列;
⑶ 常用性质
④ an中,若m, n, p成等比数列,则
am , an , ap成等比数列;
⑤ 有S2k Sk 2 Sk S3k S2k 成立,
江苏省高考数学总复习理苏教版49页PPT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江苏省高考数学总复习理苏教版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49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江苏省高考数学总复习理苏教版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49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完美版课件江苏省高考数学总复习-第1章第一节课件-理-苏教版
注意:区分集合中代表元素的形式:如:A={x|y =x2+2x+1};B={y|y=x2+2x+1};C={(x, y)|y=x2+2x+1};D={x|x=x2+2x+1};E={(x, y)|y=x2+2x+1,x∈Z,y∈Z};F={z|y=x2+ 2x+1,z=xy}.
2.常用数集及其符号表示
例1 (2011年苏州质检)设集合M={x||x|≥3, x∈R},N={y|y=x2,x∈M},则M与N的关系为 ________. 【思路分析】 集合M为不等式的解集,集合N为 二次函数的值域,但是x∈M使范围有了限制.
【解析】 |x|≥3⇒x≤-3 或 x≥3,
∴集合 M={x|x≤-3 或 x≥3}. 由 y=x2,x∈M,∴x2≥9,∴y≥9,集合 N={y|y≥9}.
例2 (2011年常州质检)已知集合A={0,1},B ={a2,2a},其中a∈R,我们把集合{x|x=x1+x2, x1∈A,x2∈B}记作A×B,若集合A×B中的最大 元素是2a+1,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思路分析】 由元素的互异性知集合B中a2≠2a, 写出A×B的元素,比较大小,限制是2a+1最 大.
3.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表示 关系
定义(文字语言)
子集
集合A中的_任__何__一__个__元素都 是集合B中的元素
集 合 间 的
真子 集
空集
集合A⊆B,并且A≠B,则 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空集 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相等
集合A与集合B中元素都相 同
记法(符 号语言) A⊆B或
B⊇A A B或
例3 设集合A={x|x2+4x=0},B={x|x2 +2(a+1)x+a2-1=0},若B⊆A,求实数a的 取值范围. 【思路分析】 B⊆A,即B是A的子集,包括 B可能是空集、解决有关集合之间的关系问题 ,空集这一重要的集合不能忘.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 1.1 集合及其运算课件 理 苏教版
第十六页,共24页。
审题路线 (1) A∪B=∁{U1B,=2{,3,3}4⇒} 3∈A⇒A∩∁UB={3}; (2)先分别求出集合M,S,再判断各式.
•解析 (1)由∁U(A∪B)={4}知A∪B={1,2,3}. •又B={1,2},∴3∈A,∁UB={3,4},∴A∩∁UB ={3}. •(2)M={y|y>0},S={x|x>1},故只有①正确. •答案 (1){3} (2)① •规律方法 一般来讲,集合中的元素离散(lísàn)时
第十三页,共24页。
•规律方法 (1)已知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求参数时 ,要明确集合中的元素,对子集是否为空集进行 分类讨论,做到不漏解. •(2)在解决两个数集关系问题时,避免出错的一 个有效手段是合理运用数轴帮助分析与求解,另 外,在解含有(hán yǒu)参数的不等式(或方程)时 ,要对参数进行讨论.
第十七页,共24页。
• 【训练3】 (1)已知全集U={0,1,2,3,4},集合A ={1,2,3},B={2,4},则(∁UA)∪B为________ .
• (2)已知全集U=R,集合A={x|-1≤x≤3}, 集合B={x|log2(x-2)<1},则A∩(∁UB)=
________.
• 解析 (1)∁UA={0,4},∴(∁UA)∪B=
• 解析 (1)由ax2+ax+1=0只有一个实数解,
第八页,共24页。
•规律方法(fāngfǎ) 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中的互 异性对解题影响较大,特别是含有字母的集合, 在求出字母的值后,要注意检验集合中的元素是 否满足互异性.
第九页,共24页。
【训练1】 已知a∈R,b∈R,若 a,ba,1 ={a2,a+b,0},则 a2 014+b2 014=________.
审题路线 (1) A∪B=∁{U1B,=2{,3,3}4⇒} 3∈A⇒A∩∁UB={3}; (2)先分别求出集合M,S,再判断各式.
•解析 (1)由∁U(A∪B)={4}知A∪B={1,2,3}. •又B={1,2},∴3∈A,∁UB={3,4},∴A∩∁UB ={3}. •(2)M={y|y>0},S={x|x>1},故只有①正确. •答案 (1){3} (2)① •规律方法 一般来讲,集合中的元素离散(lísàn)时
第十三页,共24页。
•规律方法 (1)已知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求参数时 ,要明确集合中的元素,对子集是否为空集进行 分类讨论,做到不漏解. •(2)在解决两个数集关系问题时,避免出错的一 个有效手段是合理运用数轴帮助分析与求解,另 外,在解含有(hán yǒu)参数的不等式(或方程)时 ,要对参数进行讨论.
第十七页,共24页。
• 【训练3】 (1)已知全集U={0,1,2,3,4},集合A ={1,2,3},B={2,4},则(∁UA)∪B为________ .
• (2)已知全集U=R,集合A={x|-1≤x≤3}, 集合B={x|log2(x-2)<1},则A∩(∁UB)=
________.
• 解析 (1)∁UA={0,4},∴(∁UA)∪B=
• 解析 (1)由ax2+ax+1=0只有一个实数解,
第八页,共24页。
•规律方法(fāngfǎ) 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中的互 异性对解题影响较大,特别是含有字母的集合, 在求出字母的值后,要注意检验集合中的元素是 否满足互异性.
第九页,共24页。
【训练1】 已知a∈R,b∈R,若 a,ba,1 ={a2,a+b,0},则 a2 014+b2 014=________.
江苏高考数学(理)总复习课件: 数学归纳法
返回
由1+n1n=1+C1n·n1+C2n·n12+…+n1n, 当 n=1 时,显然1+n1n=2;当 n≥2 时,显然1+n1n>2. 由1+n1n=1+C1n·n1+C2n·n12+…+n1n =1+1+n2-n1+…+n1n<1+11!+21!+31!+…+n1!
归纳法. 3.解“归纳——猜想——证明”题的关键是准确计算出前若干
具体项,这是归纳、猜想的基础.否则将会做大量无用功.
返回
[小题纠偏]
1.已知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 且 Sn=2n-an(n∈N *),
若已经算出 a1=1,a2=32,则猜想 an=____________. 解析:因为 a1=1,a2=32,又 S3=1+32+a3=6-a3, 所以 a3=74.同理,可求 a4=185,观察 1,32,74,185,…, 猜想 an=22nn--11. 答案:22nn--11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该不等式成立.
证明:①当 n=1 时,12<ln 2,不等式成立;
返回
②假设当 n=k(k∈N *,k≥1)时不等式成立,
即12+13+…+k+1 1<ln(k+1),
在(1)中取 a=1,得 ln(x+1)>x+x 1(x∈(0,+∞)), 令 x=k+1 1(k∈N *),有k+1 2<lnkk++12, 那么,当 n=k+1 时, 12+13+…+k+1 1+k+1 2<ln(k+1)+k+1 2<ln(k+1)+ lnkk++12=ln(k+2). 即当 n=k+1 时不等式也成立. 由①②可知,12+13+…+n+1 1<ln(n+1).
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2+3+…+n2=n4+2 n2时,当 n= k+1 时左端应在 n=k 的基础上加上_________________. 答案:(k2+1)+(k2+2)+(k2+3)+…+(k+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
D→E∥B→C A→D=32A→B
⇒A→E=23A→C=23b,
B→C=A→C-A→B=b-a.
由△ADE∽△ABC,得D→E= 2 B→C= 2 (b-a). 33
又 AM 是 BC 边上的中线,DE∥BC,
又A→M= 1 (a+b). 2
得D→N= 1 D→E= 1 (b-a).
2
3
△A→DA=DN32A→∽B△ABM⇒A→N=23A→M=13(a+b).
【名师点评】 三角形中两边对应的向量已知, 可求第三边对应的向量.值得注意的是,向量 的方向不能搞错.当向量运算转化成代数式运 算时,其运算过程可仿照多项式的加减运算进 行.
(5)该命题正确.因两相等向量的模相等,
方向相同,故当它们的起点相同时,则其 终点必重合.
(6)该命题正确.由向量相等的定义知,a与 b的模相等,b与c的模相等,从而a与c的模 相等;又a与b的方向相同,b与c的方向也 相同,从而a与c的方向也必相同,故a=c. (7)该命题不正确.若b=0,则对两不共线 的向量a与c,也有a∥0,0∥c,但a不平行 于c.
(8)若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则A→B=D→C,B→C=D→A.
【思路分析】 正确理解向量的有关概念是 解决本题的关键.
【解】 (1)该命题不正确.零向量不是没有 方向,而是方向任意.
(2)该命题不正确.|a|=|b|只是说明这两个向 量的模相等,但其方向未必相同.
(3)该命题不正确.单位向量只是模均为单位 长度1,而对方向没有要求. (4)该命题不正确.有向线段只是向量的一种 表示形式,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
2.向量的线性运算
向量 运算
定义
法则(或几何意义)
运算律
加法
求两 个向 量和 的运
算
三___角__形__法则 ___平__行__四__边___形___法则
(1)交换律:a+b =__b_+__a__.
(2)结合律:(a+b)
+c= ___a_+__(b_+__c_)__
向量 运算
定义 法则(或几何意义) 运算律
第一节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
第一节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
双基研习·面对高考 考点探究·挑战高考 考向瞭望·把脉高考
双基研习·面对高考
基础梳理
1.向量的有关概念 (1)向量的概念:既有__大__小___又有_方__向___的量叫 做向量.注意向量和数量的区别,向量常用 __有__向__线__段___来表示. (2)零向量:_长__度__为__0__的向量叫零向量,记作: _0__,零向量的方向是__任__意__的__.__
减法
求a与b的相 反向量-b 的和的运算 ___三__角__形__法则向量 运算数乘源自定义法则(或几何意义)
运算律
求实数λ与 向量a的积 的运算
(1)|λa|=___|λ_||_a_|._ λ(μa)=__(λ_μ_)_a_; (2)当λ>0时,λa与a (λ+μ)a= 的方向_相__同___;当 ___λ_a_+__μ_a_____; λ<0时,λa与a的方 λ(a+b)= 向__相__反___;当λ=0 __λ_a_+__λ_b__ 时,λa=__0_
(8)该命题不正确.如图所示,显然有
A→B=D→C,但B→C≠D→A
【名师点评】 对向量有关概念的理解和 判断,要准确掌握有关概念、向量中的典型 特点,如带方向、可以平移、零向量等,要 理解在有关问题中所起的特殊作用、对有关 问题的影响等,才可能不出错误.
向量的线性运算
关于向量的加法和减法,一种方法就是依据 三角形法则通过作图来解决,另一种方法就 是通过表示向量的有向线段的字母符号运算 来解决. 在使用三角形法则求两向量的和时要注意“首 尾相接”,求两向量的差时要注意“连接两个 向量的终点,方向指向被减向量”,且两向量 要共起点.
例2 △ABC 中,A→D= 2 A→B,DE∥BC 交 AC 于 E, 3
BC 边上的中线 AM 交 DE 于 N.设A→B=a,A→C=b, 用 a、b 表示向量A→E、B→C、D→E、D→N、A→M、A→N.
【思路分析】 对于每个向量要找准向量的 起点和终点,再利用向量的加减法法则,转 化为用a、b来表示.
3.向量平行(共线)的充要条件 向量a(a ≠0)与向量b共线的充要条件为存在惟 一一个实数λ,使__b_=__λ_a_._ 思考感悟 如何用向量法证明三点A、B、C共线?
提示:首先求出A→B、A→C,然后证明A→B=
λA→C,即A→B与A→C共线即可.
课前热身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①向量a,b共线,向量b,c共线,则a与c也 共线 ②任意两个相等的非零向量的始点与终点是 一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 ③向量a与b不共线,则a与b都是非零向量 ④有相同起点的两个非零向量不平行 答案:③
答案:
1 2
A→B-A→C
考点探究·挑战高考
考点突破
向量的有关概念 向量中的有关概念容易混淆,向量是矢量, 有自己独特的运算法则,准确把握与实数 的不同,记忆特殊的有关知识才可以准确 判断,重点考查对概念的辨析.
例1 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 (1)零向量没有方向; (2)若|a|=|b|,则a=b; (3)单位向量都相等; (4)向量就是有向线段; (5)两相等向量若其起点相同,则终点也相同; (6)若a=b,b=c,则a=c; (7)若a∥b,b∥c,则a∥c;
(3)单位向量:长度为一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叫做单位 向量(与A→B 共线的单位向量是___AA_BB____).
(4)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两个向量叫相 等向量,相等向量有传递性. (5)平行向量(也叫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 零向量a、b叫做平行向量,记作:__a_∥__b__,规定 零向量和__任__意__向__量___平行. (6)相反向量:长度相等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相反向 量.a的相反向量是__-__a_.
2.(2011 年南京调研)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
A→B+C→A+B→D等于________.
答案:C→D
3.将
1 12
[2(2a+8b)-4(4a-2b)]化简得到的结
果是________.
答案:-a+2b
4.如图所示,D 是△ABC 的边 AB 的中点, 则向量C→D=________.(用A→B,A→C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