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长征》节选导学案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长征组歌》两首学案苏教版
二、《长征组歌》两首【学习目标】1.理解歌词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
2.了解有关四渡赤水的知识,体会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与乐观豪迈;3.体会环境烘托与渲染的作用。
【重点难点】体会环境烘托与渲染的作用,能够理解歌词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
【课前预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并抄写两遍。
压黔.境( ) 千锤.百炼( ) 草毯泥毡.( ) x í( )金沙 q īn ( )衣 雪ái ái ( )( )2.阅读两首诗歌,写出两首诗歌涉及的长征中的主要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3.诵读并背诵全诗。
【课堂助学】一、 导入二、 课文讲解(一)整体感知(二)合作探究《四渡赤水出奇兵》(三)合作探究《过雪山草地》【课后作业】一、读《过雪山草地》完成下列题目。
1.诗中表现红军过雪山草地的艰苦生活的句子有哪些?这些句子主要是从哪些方面写的?试加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认真研读全诗,说说红军为什么“都是钢铁汉”,不怕艰苦,进行长征?试从诗中找出有关句子次数 2 家长 签字 教师评价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 3.过雪山草地是艰难的,但歌词中说“雪山低头迎远客”,你是怎么理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4.如果需要建一座红军过雪山草地纪念碑,请你在纪念碑上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二、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飞越大渡河水湍急, 安顺场边孤舟勇,山峭耸。
新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长征组歌》导学案
《长征组歌》一、学习目标:1.诵读诗歌,体会歌词凝练的语言艺术。
2.感受红军战士的坚定意志和顽强斗志,结合实际学习长征精神。
二、【课前预习】1.阅读下列材料,了解写作背景。
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曾参加过长征的肖华回顾他在长征中的真实经历,历时半年,完成12首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史诗。
随后,晨耕、生茂、唐轲、遇秋等作曲家选择其中的10首谱成了组歌,分别描绘10个环环相扣的战斗生活场面,并巧妙地把各地区的民间曲调与红军传统歌曲的曲调融合在一起,最终汇成了一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风格独特的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
《长征组歌》以深刻凝练的歌词、清新优美的曲调、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群众喜闻乐的表演艺术形式,讴歌了红军历尽艰险、终获胜利的革命精神,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意志。
它历演不衰,成为中国合唱史上的精品,被选为20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之一。
2.查找资料,了解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翻雪山过草地的相关情况。
3.朗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黔()皑皑()敌重()兵重()飞渡泥毡()水似()银4.阅读文章后,你还有哪些困惑?请将你的问题写下来。
三、【活动方案】活动1:预习展示。
(个人自由朗读→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诗歌朗读展示,并提醒全班同学易读错、写错的字词→推荐同学范读)活动2:读懂诗意。
(1)朗诵诗歌。
(将读不懂的词句组内同学讨论,尝试解决。
解决不了的提交全班一起解决。
)(2)分别概括两首诗歌中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并说说作者描写这些困难有何作用。
(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选出最佳概括→全班展示)(3)诵读比赛。
(小组合作选出最欣赏的段落多形式演读→班级展示→评出最佳小组并说明理由)活动3: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
找出歌词中使用准确生动的词语,结合诗句赏析妙处。
(活动建议:可从换词、修辞等角度进行赏析,赏析时要将词语放到句中去体会想象场景,体会人物形象与精神。
展示时,除展示赏析内容外,更要注重展示充满感情的朗读。
《长征》节选导学案(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05
知识拓展与延伸
相关历史知识补充
长征背景
01
介绍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
理解长征的起因和经过。
长征路线
02
概述红军长征的路线和主要事件,包括遵义会议、四渡赤水、
飞夺泸定桥等,让学生了解长征的艰辛和红军的英勇。
长征意义
03
阐述长征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长征精神对后人
小组分组与角色分配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要人物进行深入分析, 并分配角色,准备进行小组讨论。
讨论内容
引导学生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入手,探讨作者 如何塑造人物形象,以及这些形象在故事中的作用。
讨论成果展示
各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补充意 见,形成全班互动交流。
长征的意义和影响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史诗,是人类历史上的伟 大壮举。它不仅锤炼了伟大的党和伟大的人民军队,还培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
了解长征的历史背景、经过和意 义,掌握《长征》节选部分的主 要内容、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提高 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魏巍所著的长篇小说,描述了中国工 农红军长征的完整过程,展现了长征 中红军指战员的英勇顽强的英雄群像 。
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所著的长篇纪实文 学,作者以70多岁的高龄重走了长征 路,并在书中详细叙述了长征中的重 要事件和人物。
当代社会意义思考
1 2 3
长征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探讨如何在当代社会中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包 括坚定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协作 的意识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七律长征》导学案(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
04
重点难点突破策略
重点内容强化训练
朗读训练
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分组读、齐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读 出诗的韵味和感情,加深对诗的理解 和感悟。
背诵训练
想象训练
引导学生结合诗人的其他作品及时代 背景等元素,展开合理想象,深入理 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通过反复吟诵、尝试背诵、默写等方 式,帮助学生熟练记忆诗句,积累语 言材料。
难点问题解析与指导
意象解析
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五 岭逶迤”、“乌蒙磅礴”等,帮 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象美及其所
蕴含的情感。
典故讲解
针对诗歌中涉及的典故,如“金 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等,进行讲解和补充,帮助学
生理解诗歌的文化内涵。
对比阅读
引导学生将《七律·长征》与其他 同类题材的诗歌进行对比阅读, 体会不同诗人对同一主题的不同 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
05
学生活动安排与指导
课前预习任务布置及检查
预习任务
阅读《七律长征》全文,了解作者毛泽东及时代背景;尝试理解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的意境。
检查方式
通过课堂提问或小组分享的方式,检查学生是否完成预习任务,并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和 指导。
课堂小组讨论与交流展示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分组,围绕《七律长征》的主 题、意象、表达技巧等方面进行深入讨 论,鼓励学生提出个人见解和疑问。
能力。
易错知识点拨与纠正
字音字形
针对学生易读错、写错的字词,如“逶迤”、“磅礴”等 ,进行重点点拨和纠正,帮助学生准确掌握字音字形。
诗句理解
针对学生理解诗句时可能出现的偏差或误解,如将“更喜 岷山千里雪”理解为诗人喜欢雪景等,进行及时点拨和纠 正,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句含义。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长征》节选教学设计 苏教版
《长征》节选【素质教育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文章情节的基本结构;明确本文各部分的思想内容;了解电视剧本的一般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按相关的内容结构组织安排材料的能力;让学生掌握通过各种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3.情感目标:让学生进步了解红军长征所遇到的艰难困苦,深刻领会英雄主义、爱国主义、乐观主义的精神;让学生发扬红军的光荣传统,在思想上受到一次革命传统教育。
【学习方法导航】1.朗读法与讨论交流相结合: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和讨论基础上,在互相交流中,把握文意,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形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
2.点拨师生合作教学法:本文的内容、思想感情容易把握,但深层的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人物更深的思想感情,就不容易把握了,想要探究文章感人的艺术效果,就需教师适当的点拨,运用合作的学习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3.联想和拓展法:文章有些语句含义深刻,这就需要老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联想和想像,推想人物的内心活动,理解人物思想感情。
【聚集重点难点】1.电视文学剧本和其他文学作品写作特点的区别;理解文章,时空画面的转换是由人物对话推进作品情节的发展的。
2.通过典型事例,理解红军指战员丰富的内心世界。
【教具学具准备】1.投影仪、录音磁带、录音机。
2.录放机、《长征》电视片的VCD。
【教与学师生互动】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组织学生观看《长征》电视片段。
2.导语:同学们,刚才我们观看了《长征》电视片段,大家都为影片当中的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深深地感动。
这部电视剧,是红军长征的真实写照。
它展现了毛主席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爬雪山过草地;红军为了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与自然环境斗,与敌人斗,与种种困难斗;歌颂了红军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的乐观精神。
今天,我们就带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崇敬和爱戴之情,对红军战士的敬仰之情,来学习这篇课文。
[八年级语文上册,5《长征》节选教学案,(新版)苏教版]长征节选
《[八年级语文上册,5《长征》节选教学案,(新版)苏教版]长征节选》摘要:王朝柱总政话剧团编剧电视剧《长征》、《延安颂》、《邓平》编剧,让学生总结我们是如何学习场景,课堂是《长征》节选【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了红军草地险恶环境了电视学剧般特程与方法理含义深刻语句探究基情节结构情感、态与价值观感受红军指战员丰富心世界【教学重难】理故事情节体会环境作用品味含义深刻语言【教学法】学生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运用朗讨论交流表演等方式进行有效地学习【课】课【预习导学】.导入新课师学们长征是我国历史上波澜壮阔壮举关长征你都知道哪些知识呢?生根据已有知识回答(可以是有关长征历史知识也可以是有关长征学著作)师今天我们学习关它学剧——《长征》节选(板课题) [ 通问答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作者链接王朝柱总政话剧团编剧电视剧《长征》、《延安颂》、《邓平》编剧河北吴桥人966年毕业央音乐学院作曲系97年调总政工团工作历任总政歌舞团、总政歌剧团作曲总政话剧团编剧96年开始发表作品988年加入国作协会著有《女囚徒》、《蒋介石和他密友政敌》(6部)、《爱旋律》、《功臣与罪人——潘汉年悲剧》、《东方劳伦斯》、《龙云和蒋介石》、《张学良将军》等《李钊》获全国优秀图奖、国传记学东方杯奖话剧剧《战淮海》获全国优秀剧奖电视剧剧《巨人握手》(已录制播出)获全国飞天奖二等奖题 3《长征》是王朝柱写电视学剧了纪念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央电视台把这剧要搬上了屏幕演成了长达集电视连续剧就是从截取四场景【合作·探究·展示】、学展示疑合探、学生课理清思路、分角色朗课3、讨论交流明确结构课是从电视学剧《长征》截取了四场景根据空画面换与由人物对话推进作品情节发展全可分四部分部分(“泥泞草地”)由断粮许多战士饿死草地途尽管如红军将士北上抗日心矢志不改;面临困难彭德怀欲杀死己战马以救急二部分(“草地水塘旁边”)眼见两抬担架战士因饥饿而生命垂危攻占娄山关而失条腿周团长毅然将所剩不多炒面让给战士继而爬向水塘赴死三部分(“泥泞草地”)刘少奇和彭德怀寻队周团长含着极悲痛向殉难指战员致哀;彭德怀忍痛杀死心爱战马挽救极饥饿战士们生命四部分(“草地夜”)饥饿难耐红军指战员高唱《马赛曲》举行篝火晚会用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战胜困难随着先遣队送粮食危红军指战员沉浸胜利喜悦二、局部细品质疑再探、师引导学生学习场景泥泞草地① 分角色朗场景② 课件展示图片泥泞草地上躺着许多头向着北红军烈士[ 让学生通视觉刺激感受红军北上抗日悲壮] ③ 请学概括部分主要容(红军将士北上抗日心矢志不渝面临困境彭德怀欲杀死己战马以救急)④ 分析人物形象师这场景共有几人物?分析下他们形象可以叫多学生回答(两;彭德怀爱兵如子、克己奉公;刘少奇急人急、虚怀若谷) [重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发表己见] 、让学生总结我们是如何学习场景生可以桌交流着总结(分角色—看图片概括主要容——分析人物形象) [这里采用是交路导学法即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己学习] 3、分组让每组按总结出学习方法讨论着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精神] 组学习程派代表展示老师已准备课件[培养学生勇实践科学精神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处理信息能力] 、让几组代表汇报交流二、三、四场景主要容和人物形象其他学补充二部分(“草地水塘旁边”)眼见两抬担架战士因饥饿而生命垂危攻占娄山关而失条腿周团长毅然将所剩不多炒面让给战士继而爬向水塘赴死周团长舍己人三部分(“泥泞草地”)刘少奇和彭德怀寻队周团长含着极悲痛向殉难指战员致哀;彭德怀忍痛杀死心爱战马挽救极饥饿战士们生命彭德怀忍痛割爱四部分(“草地夜”)饥饿难耐红军指战员高唱《马赛曲》举行篝火晚会用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战胜困难随着先遣队送粮食危红军指战员沉浸胜利喜悦红军指战员乐观坚强三、激励评价学用延展、让学生总结电视学剧般特师补充精心选择和切换场景;性化台词和动作;特写景头恰当动用、让学生总结心师补充充分渲染了红军长征草地途险恶环境和悲壮场面表现了红军指战员坚定革命志和积极向上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细腻地展现了红军领袖特有以革命人道主义核心丰富心世界[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知识能力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反馈检测】下面词语加音泥泞()猝然()犹豫()冤枉() B愕然()蓦地()哀鸣()踉跄()篝火()缰绳()疲惫()掠()气氛()绚丽()急骤()缴获()揣摩下列加词语语境思①彭德怀惨然笑“没事不知什么我彭某人眼睛冒起了金花两腿软就栽倒了” ②彭德怀哽咽地“把马肉分给战士们” ③刘少奇面步踉跄地走着面举目四望3选择恰当词语填下面横线上依然愕然猝然毅然 ()(周团长)突然把手所剩不多那袋炒面扔到战士面前从担架上爬下艰难地向水塘爬()警卫员回身抱着战马脖子失声地哭了(3)刘少奇焦急地“志快醒醒” 这志动不动地低头坐着()刘少奇惊“你哭什么?” 彭德怀“你冤枉他了”刘少奇怔“这国历史上不仅是创举而且也是国人骄傲”这句话如何理? 5毛泽东志曾说“长征是宣言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仿这句子续写比喻再以“课堂”体写组比喻句长征是课堂是课堂是课堂是①对己眼花栽倒感到十分无奈心产生了丝凄凉②写出了彭德怀忍痛枪杀己战马难心情③指刘少奇因难走及少食等原因走路艰难摇摇晃晃3⑴毅然()猝然(3)依然()愕然因国这前人是只圣贤不闻窗外事更不用说和姓起闹革命历草地、爬雪山这样艰难人走出狭窄天地所以是创举也是骄傲(近即可) 5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长征》节选导学案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长征》节选导学案
苏教版
王朝柱,河北吴桥人。
1966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历任总政歌剧团作曲,总政话剧团编剧,全军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
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史传类作品《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的长征》《周恩来在上海》等,参与创作的话剧剧本有《决战淮海》《巨人的握手》《张学良将军》《周恩来在上海》《开国领袖毛泽东》《邓小平》《长征》等。
被评为首届“中国当代优秀传记文学作家”。
2.查阅资料,补全下面的知识。
“长征就像一个神话,不仅感动了中国人民,而且在世界各地传扬。
”王朝柱说,他发现许多外国人虽然不了解中国,但都知道中国有“两长”:长城和长征。
通常国产电视剧很难打进韩国,《长征》却在一年中重复播放了三次。
王朝柱说,这不是自己拍得多好,而是长征本身是一个奇迹,以独有的精神魅力打动人。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蓦地(mò)哽咽(yè)篝火(gōu)分外(fèn)
冤枉(wɑnɡ)和着(hè)猝然(cù)吓得一怔(xià)
拓展:与下列生字字形相近的字有哪些?请你列出并注音组词。
蓦墓(mù)坟墓慕(mù)羡慕暮(mù)日暮
4.结合课文,解释下列词语。
猝然:突然,出乎意料。
蓦地:出乎意料地,突然。
旋即:不久,很快地。
俯首:低下头。
纵身:全身猛力向前或向上(跳)。
5.通读课文,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
语文优秀教学设计《长征》4篇
语文优秀教学设计《长征》篇6【教材分析】《长征》是毛主席饱含胜利的喜悦和革命热情所创作的一首七律。
作者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语势,概括出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革命主义气概。
短短四句诗成为了一幅浓缩红军长征壮阔历程的总览图。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认读三个生字,理解重点词的意思,了解诗歌的大意。
能力目标:继续培养抓住诗眼去品悟诗歌语言的精妙,从而体会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体会红军长征战胜种种艰难险阻,感受毛泽东和红军将士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重点、难点】1、感受红军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
2、理解二、三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年是2009年,75前的10月,中国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发生了一件气吞山河的壮举。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一年的时间里红这跋山涉水、翻山越岭,经受无数次考验,当胜利即将到来的'时候,毛泽东写下了《长征》这首壮丽的诗篇。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七律长征》这首诗。
二、范读诗句。
三、看图。
配诗、解意。
给画配诗(颔联和颈联),说一说每句诗的含义。
播放“飞夺泸定桥”电影片段,感受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品读课文,悟诗情学习诗歌更重要的是要品读诗歌,感悟诗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怎么样去体会作者的感情呢?抓住重点词语去体会和感悟。
同学们现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来读一读课文,抓住诗句的重点词语,认真品味,相信你一定有新的感悟。
(分小组自由读,感悟诗句所用修辞手法和表达的情感)学生汇报,教师指导。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播放《长征》诗歌朗诵。
六、拓展延伸:探究;长征精神是什么精神?新时代还需要长征精神吗?总结:和平年代的长征精神脉脉相传,具有长征精神的人,就在你、我、我们身边。
图片展示:运动健儿。
解放军战士科学考察队员七、教师小结:“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八年级语文上册 《长征》节选 (第1学时)学案 苏教版
(2)、如何理解选段中对彭德怀“双眼渐渐溢出串串泪水”“哽咽”的细节描写?
(3)、最后一段属于环境描写,结合整个剧本,思考这段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4)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学习反思
知识链接:
影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视觉造型艺术,它熔文学、表演、摄影、音乐、美术于一炉,以推、拉、摇、跟、移、空格等各种镜头为基本单位,通过镜头的组接创作出运动的、有连续性的、不受时空限制的画面,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视觉感知的需要。本文作为电视文学剧本(节选),充分体现了重视视觉效果的特点。
三、达标检测: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泥泞( )篝火( )绚丽( )猝然 ( )
2、给下列句子填上正确的一组词语( )。
①刘少奇走到担架前,( )地停住了脚步,自语地:“担架上的人呢?”
②警卫员低声哭泣:“首长,粮食……”彭德怀( )地抬起头,望着战马。
③周团长……沉吟片刻,突然把手中所剩不多的那袋炒面扔到战士面前,( )从担架上爬下来,艰难地向水塘爬去 哽咽( )篝火 ( ) 气氛( )
疲惫( )绚丽 ( )翩翩 ( )牦牛 ( ) 急骤( )
猝然 ( )愕然 ( )蓦地 ( )缴获 ( )
3、用简洁语言概括四部分的内容,理清情节。
4、初读课文,你觉得红军在过草地时处境怎样?表现出什么精神?
5、初读课文,自主提问(写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学习内容
5、《长征》节选第1学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电视文学剧本的一般特点。
2、理解剧本(课文)情节,了解红军过草地的险恶环境。
3、捕捉红军群像与个体的精神特征,领会长征精神。
学习重难点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长征节选》教案 苏教版
《长征》节选一.导入新课二.作品简介三.整体感知在本单元里,毛泽东用诗歌的形式为我们描绘了一副副红军长征途中的“征难图”,萧华用歌词的形式为我们唱出了红军不畏艰难、豪迈乐观的最强音,陆定一用回忆录的形式描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第一座难翻的山——老山界的过程,王愿坚用小说的形式为我们塑造了周副主席这一光辉的形象。
今天,我们再次走进电视文学剧本,去欣赏一个感人至深的镜头。
《长征》是王朝柱写的一个电视文学剧本,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中央电视台把这个剧本搬上了屏幕,演成了长达24集的电视连续剧,本文就是从中截取的四个场景。
1.快速阅读课文,划出疑难字词。
泥泞(nìng)猝然(cù)愕然(è)一怔(zhèng)蓦地(mò dì)咴咴(huī)踉跄(liàng qiàng)哽咽(gěng yè)致哀扳机(bān)篝火(gōu)万籁俱寂(lài)疲惫(bèi)驻步(zhù)翩翩起舞(piān)绚丽(xuàn)急骤(zhòu)牦牛(máo)学生聆听并复习归纳。
学生结合课前预习交流、了解。
学生阅读课文,筛选字词。
思考交流四.研读课文2.课文是从电视文学剧本《长征》中截取的四个场景,小标题的设置有什么共性?明确:都是表示地点的词语。
串讲:这是电视文学剧本与一般文学作品的区别之一:精心选择和切换场景3.再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四个镜头的内容。
明确:场景一——“泥泞的草地”(战士断粮晕倒)由于断粮,许多战士饿死在过草地途中,尽管如此,红军将士北上抗日的决心矢志不改;面临困难,彭德怀欲杀死自己的战马以救急。
场景二——草地水塘旁边(周团长舍己让面)眼见两个抬担架的战士因饥饿而生命垂危,为攻占娄山关而失去一条腿的周团长毅然将所剩不多的炒面让给战士,继而爬向水塘赴死。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长征》节选课堂活动导学案 苏教版
(课堂随笔【反馈练习】1.选出下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A.猝然chù B.蓦地mò C.愕然è D.先驱qū2.选出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A.犹豫 B.哀呜 C.马赛曲 D.翩翩起舞3.选出下列标点运用得不当的一项()A.彭德怀:“你冤枉他了”。
B.刘少奇:“我和彭军团长的炒面呢?”C.周团长依然在自语:“他们还年轻,应该活下来……”D.“主席!”众人异口同声地喊。
4.选出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本文的体裁是电视剧本,文章再现了长征中的一些情景。
B.特写是影视艺术的一种手法,拍摄人或物的某一部分,使特别放大(多为人的面部表情)。
C.本文歌颂了红军将士不畏艰苦、献身革命、严守法纪的精神。
D.文中运用了有详有略的写法,主要刻画了彭德怀、周团长等人。
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草地上的担架:一条腿的周团长倒在担架上,两个抬担架的战士坐在地上,饿得连头都抬不起来了。
周团长拿起身边那袋所剩不多的炒面,看着低头坐在担架前边的那个战士,无力地:“小同志,你吃一口吧?”担架前边的战士依然无声地低着头。
周团长自语地:“他可能睡着了。
”他吃力地转过身,看着坐在担架后边的那个战士:“小同志,你把它吃了吧?”这个战士无力地说:“周团长A……我,不行了,你吃了它……还能走出草地……”周团长生气地说:“我是个残废,吃了它也走不出草地去。
”这个战士:“不!不B……”周团长痴痴地看着担架旁边的水塘,似在自语:“他们都是因为我呀……”这个战士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只能微微摇头。
周团长依然在自语:“他们还年轻,应该活下来……”沉吟片刻,突然把手中所剩不多的那袋炒面扔到战士面前,毅然从担架上爬下来,艰难地向水塘爬去。
战士微微地睁开眼,看见周团长吃力地爬向水塘,他本能地拿起那袋所剩不多的炒面,蓦地站起,又倒在了担架旁边。
周团长回身看了看再也爬不起来的战士,又转过身全力向水塘爬去。
5.选出下列义项中对上文主要表现的人物判断正确的一项()A.周团长B.两个抬担架的红军战士C.周团长和两个抬担架的战士6.选出对“他们还年轻,应该活下来……”这句中省略部分的内容推断合理的一项()A.去学文化、学科学,建设社会主义。
七律长征导学案设计(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七律长征导学案设计(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姓名一、学习指南1. 课题名称:苏教版八年级上1. 《七律长征》【体裁:诗歌】2. 达成目标:(1)、理解诗歌中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
(2)、体会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 学习方法建议:朗读法揣摩法概括法4. 课堂学习形式预告:(1)检测预习(2)质疑交流(3)协作探究二、学习任务1. 朗读《长征》,感悟诗意(1)浏览,明确体裁(2)初读,读准字音逶迤()磅礴()云崖()岷山()(3)再读,解释词义等闲逶迤细浪云崖磅礴开颜(4)译读,感悟诗意1 、品读《长征》,揣摩意境(1)五幅画面这首诗用艺术手法为我们具体展示了、、、五幅红军长征中威武雄壮的画卷。
2)三种修辞这首诗对仗工整,除对偶外,还突出使用了和的修辞,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些句子充分表现了红军战士的豪迈气概,充满浪漫气息。
(3)一种情怀这首诗通过“不怕”“只等闲”“喜”“开颜”等词语,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精神,表现了作者的豪迈情怀。
2 、心灵交会,意境吟哦(1)听听录音,想象意境提示:诗歌是用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的,再回顾一下:诗中描写了哪些形象?诗中的形象构成了一幅幅历史的画卷, 这些画卷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2)演读背诵,互相评价提示: 看谁节奏把握得准确看谁重音处理得恰当看谁背诵得更有情感三、敢于质疑,我也行!【质疑法】这首诗中,毛泽东同志用“乌蒙磅礴走泥丸”把巍峨雄伟、绵延不绝的山写得微不足道,而在同样写长征的《十六字令》中,他又把山写得十分高大,说“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作者这样写不是自相矛盾吗?赵敏。
八年级上册语文长征
八年级上册语文长征教案网权威发布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长征,更多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相关信息请访问教案网。
知识目标:理解全诗内容。
语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情感目标: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能力目标:运用适当的方法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感悟诗句的意思,体会全诗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长征歌曲,录音机。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有人说,回顾历史就像在聆听一位老人的忠告,阅读历史故事就像是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翻开中国现代史这本厚实而凝重的历史书,你一定会惊异的发现,有一场史无前例的远征行动,这便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板书课题)二、初读全诗,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指名朗读。
2、教师范读。
三、品读诗句,体会意境1、学习第一句诗(1)说说这个句子在全诗中的作用。
(2)哪个词把“难”写具体了?(3)理解“只等闲”的意思。
(4)朗读这句诗,体会感情。
2、学习二、三、四句诗(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二、三、四句诗,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
(2)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用简笔画画出红军眼里的五岭山和乌蒙山。
读诗句,体会红军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
讲故事,了解红军巧渡金沙江的喜悦。
回忆课文《飞夺泸定桥》的场面,体会红军飞夺时的惊险悲壮。
有感情的朗读。
演唱第四句诗,感受红军取得长征胜利后的喜悦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
四、拓展延伸,升华中心1、面对用青春和热血为我们换来幸福生活的红军战士,你想以怎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最深的感受?2、欣赏歌曲《长征》。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长征》节选教案 苏教版
《长征》节选一.文体、作品简介影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视觉造型艺术,它熔文学、表演、摄影、音乐、美术于一炉,以推、拉、摇、跟、移、空格等各种镜头为基本结构单位,通过镜头的组接创作出运动的、有连续性的、不受时空限制的画面,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人们视觉感知的需要。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中央电视台将电视文学剧本《长征》搬上荧幕。
本文根据时空画面的转换与由人物对话推进的作品情节的发展截取了4个场景,再现了红军长征中可歌可泣的历史史实。
二、感知课文读英雄:快速默读课文,按照四个场景,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情节。
【参考】(一)困难重重,彭总欲杀马救急(二)大局出发,周团长毅然赴死(三)爱兵如子,彭总忍痛杀爱马(四)苦中作乐,红军得粮解危困三.品味场景知英雄:课文节选的4个场景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情节,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表述形式:我印象最深的情节是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参考】(一)彭“惨然一笑”,“惨然”是因为其为死去的红军战士而心痛,为红军处境困难而担忧,“笑”是一种苦笑,强颜欢笑,故作轻松,怕别人担心他。
“久久不语”说明彭经过长时间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作出了杀心爱的战马以挽救同志们性命的决定。
场景一中彭、刘、警卫员三人的对话,突出了断粮给红军指战员带来的死亡威胁,也暗示了红军将士官兵一致、同甘共苦的新型人际关系。
(二)周团长和战士互让炒面的举动表现了红军官兵(上下一致、同甘共苦和)在生死抉择关头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的人格力量。
周团长毅然赴死的举动不是消极怯懦的回避艰难,而是为他人着想,从大局出发,以结束生命的方式减轻战友的行军负担,把生的希望让给年轻战士,为革命留下有生力量,这是一种崇高的献身精神,其行为充满了悲壮的人格魅力。
“周团长回身看了看再也爬不起来的战士,又转过身全力向水塘爬去”表达了他对战士的关心、对部队的留恋和决定牺牲自己的崇高品质。
2019-2020学年度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五 《长征》节选苏教版课后练习九十六
2019-2020学年度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五《长征》节选苏教版课后练习九十六➢第1题【单选题】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体裁是电视文学剧本,文章再现了《长征》节选途中的一些情景。
B、文中运用了有详有略的写法,主要刻画了彭德怀、周团长等人。
C、本文歌颂了红军将士不畏艰苦、献身革命、严守法纪的精神。
D、特写是影视艺术的一种手法,拍摄人或物的某一部分,使之特别放大(多为人的面部表情)。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B、班主任一走进教室,原先人声鼎沸的教室里立刻万籁俱寂。
C、北部湾以它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投资者前来投资开发。
D、诗人匠心独运,为我们描绘了一副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山水画。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彭德怀:“你冤枉他了。
”B、刘少奇:“我和彭军团长的炒面呢?”C、循着歌声,只见蔡畅面对夜空纵情歌唱“马赛曲”。
D、“主席!”众人异口同声地喊。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猝然:突然,出乎意料。
有顷:一会儿。
旋即:不久,很快地。
B、愕然:形容吃惊。
务必:必须,一定要。
俯首:低下头。
C、惨然:文中形容很悲惨的样子。
毅然:毫不犹疑地。
创举:从来没有过的举动或事业。
D、沉吟:迟疑不决,低声自语。
依然:依旧,仍旧。
精干:精明强干。
【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给下列句子填上合适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刘少奇走到担架前,______地停在了脚步,自语地:“担架上的人呢?”②警卫员低声哭泣:“首长,粮食……”彭德怀______地抬起头,望着战马。
③周团长……沉吟片刻,突然把手中所剩不多的那袋炒面扔到战士面前,______从担架上爬下来,艰难地向水塘爬去。
八年级上册语文长征节选核心知识:苏教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长征节选核心知识:苏教版
导读:八年级上册语文长征节选核心知识参考:为了方便同学们复习,提高同学们的复习效率,对这一年的学习有一个更好的巩固,具体内容请看下文。
1作者简介
生平简介: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冲人。
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
曾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等职。
2相关背景
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
之后,由于王明的“左”倾错误路线排斥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造成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3主要内容
这是毛泽东同志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
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八年级上册语文长征节选核心知识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征》
学习目标
1.了解红军过草地的险恶环境,了解电视文学剧本的一般特点。
2.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探究基本的情节结构。
3.感受红军指战员丰富的内心世界,学习他们对待困难不屈不挠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
●重点:理解故事情节,体会环境的作用,品味含义深刻的语言。
预习导学
2.查阅资料,补全下面的知识。
“长征就像一个神话,不仅感动了中国人民,而且在世界各地传扬。
”王朝柱说,他发现许多外国人虽然不了解中国,但都知道中国有“两长”:长城和长征。
通常国产电视剧很难打进韩国,《长征》却在一年中重复播放了三次。
王朝柱说,这不是自己拍得多好,而是长征本身是一个奇迹,以独有的精神魅力打动人。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蓦.地(mò) 哽咽.(yè) 篝.火(gōu) 分.外(fèn)
冤枉.(wɑnɡ) 和.着(hè) 猝.然(cù) 吓.得一怔(xià)
拓展:与下列生字字形相近的字有哪些?请你列出并注音组词。
蓦墓(mù)坟墓慕(mù)羡慕暮(mù)日暮
4.结合课文,解释下列词语。
猝然: 突然,出乎意料。
蓦地: 出乎意料地,突然。
旋即: 不久,很快地。
俯首: 低下头。
纵身: 全身猛力向前或向上(跳)。
5.通读课文,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
合作探究
问题一:细读文章,感知内容。
1.课文节选的四个片段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情节,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
表述形式:我印象最深的情节是,理由是。
示例:(1)我印象最深的情节是周团长和战士互让炒面的举动。
理由是此情节表现了红军官兵平等一致、同甘共苦和在生死抉择关头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的人格力量。
(2)我印象最深的情节是红军指战员苦中作乐。
理由是此情节充分表现了红军官兵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和文武双全的高度素养。
(3)我印象最深的情节是彭老总痛杀爱马。
理由是这匹战马是与老总一起出生入死的伙伴,这体现了革命人无私忘我的集体主义精神。
2.以“本文渲染了,表现了”的句式,概括本文的主旨。
示例:本文渲染了长征过草地途中的险恶环境和悲壮场面,表现了红军指战员坚定的革命意志和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拓展:阅读下面材料,结合课文,说说你的感想。
红军过草地时,一般战士准备的干粮,两三天就吃完了。
这时候,草地才过一半,有的甚至不到一半。
还有那么长的路程就靠吃野菜、草根、树皮充饥。
有的野菜、野草有毒,吃了轻则呕吐泻肚,重则中毒死亡。
前边的部队还有野菜、树皮充饥,后续部队连野菜、树皮都吃不上,更苦。
没有能吃的野菜,就将身上的皮带、皮鞋,甚至皮毛坎肩脱下来,煮着吃。
示例:红军指战员坚定的革命意志,可说是感天撼地,连这样的困难都可以战胜,还有什么不可以战胜呢?
问题二:把握场景,品味效果。
本剧注重精心选择和切换场景,有效地揭示了主旨,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请说说下面的两个场景有什么作用。
1.场景三中最后一段的景物描写。
示例:进一步烘托了艰难惨烈的恶劣环境,也象征性地讴歌了在悲壮的环境中升腾起的革命情操,预示着光明就在前头。
2.场景四中的景物描写。
示例:既展现了草地之夜迎来灿烂朝阳这一美丽的自然景观,又预示了红军即将摆脱困境,走向光明。
问题三:抓住特写,概括个性。
剧中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充分展现出领袖人物的风采,请概括出他们的个性特征。
(1)刘少奇的表现,充分展现了其急人之难、官兵一致、虚怀若谷的人格魅力和领袖风范。
(2)彭德怀枪杀战马,又挥泪诀别爱马,体现出战将风度和人性真情。
(3) “我哪里有哇!不过,我从《马赛曲》中感悟出了一条真理:在物质条件奇缺的情况下,那就用精神来填补它!” 毛泽东令人荡气回肠的睿智妙语,展现出伟人风采,也体现了革
命领袖坚定的革命意志和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拓展:很多影视剧中,剧中人物毛泽东说话都带有浓重的湖南口音,你赞成这样做吗?为什么?
示例:赞成。
因为这样做更能够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符合历史事实。
不赞成。
因为这不利于观众的理解,更何况体现人物思想的是台词的内容,而非何种语言。
问题四:拓展探究,联系社会。
什么样的人是英雄?结合课外积累说说你心目中的英雄,说一句总结的话:英雄就是的人。
示例:(1)英雄就是具有果敢坚毅的品格的人;(2)英雄就是满怀热情、信心和力量的人;(3)英雄就是以其独特的个性和才能,维护和平与发展的人;(4)英雄就是舍己为人、不怕牺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