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爱的爸爸妈妈

教学目标

1.领会“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这个主题;

2.学习揣摩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3.学习本文是如何精心选材的;

4.联系现实,树立自强意识,防止悲剧重演。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本文是如何精心选材的

难点:体会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教学方法情境描绘法、矛盾分析法、合作研讨法。

课时: 2

教学内容及流程:

第一课时

一.1.新课导入:

有谁知道“六一儿童节”的由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同样,在二次大战中,在南斯拉夫,在克拉库耶伐次,1941年10月21日这一天之内,7000多个无辜生命遭到德国纳粹的杀戮,其中包括300多个孩子。这是怎样一个血淋淋的事实啊。47年来,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这段沉重的历史,每年10月21日都要在这里举行悼念活动,控诉纳粹暴行。“亲爱的爸爸妈妈”就是孩子们最后一声呼唤。孩子们本来有金色的童年,每个人都以为自己将在阳光下奔跑,而法西斯强盗为了灭种,竟把他们斩尽杀绝,由此告诉我们,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我们要认识战争的罪恶,懂得和平的珍贵。

作者记述自己参加悼念活动的所见所闻,着重通过再现被残杀者的生命活动,反衬出法西斯强盗的灭绝人性。

2、关于字词。

谬miù(荒谬)戮lù(杀戮)

幢zhuàng(一幢)

缭liáo(缭绕)潦liáo(潦草)

泻xiâ(倾泻)泄xiâ(泄气)

悼dào(悼念)绰chuî(绰号)

粹cuì(纳粹)猝cù(猝死)

肃穆:严肃安静。

荒谬: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健忘:容易忘事。

杀戮:杀害{多指大量的}。

憧憬:向往。

赤裸裸:形容毫无遮盖掩饰。

缭绕:回环旋转。

血腥:血液的腥味。比喻屠杀的残酷。

木然:一时痴呆不知所措的样子。

3.作家聂华苓,女,美国华裔作家。小说集《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流长》、《台湾轶事》;散文集《三十年后》、《梦谷集》。

二.整体感知

听课文录音,引导思考下列问题:

1、阅读课文,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提示:1)在纪念地的所见所闻;2)观看纪念演出;3)参加座谈会;4)参观纪念馆

(从这四个片断可见全文以“参加纪念活动”为线索的)

2、(1)法西斯的残酷体现在哪里?

提示:一天之内,杀司七千多人。

(2)日本人是如何狡辩的?

提示:“……南京大屠杀是事实。但是,请不要忘记:我们也有广岛原子弹,也有一片沉寂。”

(3)塞尔维亚民族的英勇表现在哪里?

提示:①有一位老师,纳粹要他合作,他说:“开枪吧!我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课!②塞

尔维亚被残杀的人留下的片言只字,表现出他们从容面对死亡,不向敌人屈服的英雄气概。”

(4)塞尔维亚人是如何表达他们的历史感的?

提示:没有仇恨,没有愤怒;只有悲哀,只有记忆,只有警告——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3. 本文表现了怎样的主题?——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4.综观全文,你认为作者参加纪念活动中感受到怎样的“沉重”和“美丽”?

提示:感受到的沉重:历史上法西斯对人民的残酷;现实中还依然存在仇恨和侵略的种子。感受到的美丽:塞尔维亚人表现出的英勇;南斯拉夫成千上万的人们来到这里纪念死者,他们没有忘记历史,他们永远表现着对暴力的反抗和对自由的执著。

三、引导学生抓住一组组矛盾统一的事物进行简要分析。

①人性的呼唤——罪恶的枪声②历史——现实

③沉重——美丽④(德)忏悔——狡辩(日)

问题探究:

①凄风。苦雨。天昏。地暗。这些短语并用作为句子的作用?

提示:【明确】A.使阅读速度放慢,读两个字就停顿一下,想象一个画面,从而达到一个词就产生一个画面;B.不仅写天气,而且一词一顿,极力渲染无限悲哀的气氛。

②“他们杀孩子、老师、工人、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此句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提示:包含了作者对被残杀者的深切同情,对屠杀无辜平民的法西斯强盗的愤怒控诉。

2.作者在本片段及另一片段反复地写“雨”,作用是什么?

提示:天地与人同哀。用“雨”来表达对南斯拉夫这个小城被残杀的7000多人的哀悼。

3.演员和音乐家很多,怀念的方式也多样,为什么单独提到女演员朗诵迪桑卡的诗?

提示:突出被杀的是一群求知欲旺盛,充满幻想的孩子,表现了女演员对他们的怀念和哀悼。

4. “世世代代‘人’的声音”中的“人”字为什么加引号?

提示:起强调作用,强调人的价值,生命的价值。

5.作者为什么会不由地想起南京大屠杀?

6.结尾段的含义是什么?

提示:.我们可以不记仇,但是不能忘记惨痛的历史事实,不能忘记非正义战争的罪恶,

不能忘记死于非命的孩子,不能忘记起来反抗的民族的英勇。要记住历史,珍惜和平。

7、文中说到:“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 - 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这句话如何理解?

提示:孩子们从课堂里被抓走,老师和学生惨遭屠杀,这是沉重的;有一位老师,纳粹要他合作,面对敌人的枪口,他说:“开枪吧!我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课!”表现出大义凛然的精神,这是美丽的。

历史的印迹(包括两位生还者),在这凄风苦雨中,与现实融为一体。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此时,历史与现实都在雨中融合了。当初纳粹竟然以为种族有优劣,竟然以优等种族自居,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荒谬。

8.文中西德作家明赫白的发言和日本人的讲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提示:作者通过将西德作家的忏悔和那个日本人的狡辩进行对比,告诉人们要正确认识历史,深刻反省历史,危害和平的势力还存在,要提高警惕。

9.写出文中对西德作家明赫白的敢于反省持赞赏态度的语句。

提示:我和安格尔走过去和他握手。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

10.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发生于__1937年__12月,我遇难同胞达__30多万_人。

11、为什么着重再现孩子们被屠杀的历史?

提示:孩子们天真无邪,一直在父母亲人的关爱下幸福地生活,他们也思想单纯,力量弱小,不可能做出对纳粹“不利”的事来,灭绝人性的纳粹分子却把屠刀举向孩子,这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屠杀的野蛮残酷,使我们对法西斯强盗的本质有更深刻的认识。

12.西德作家明赫白为什么会得到人们的谅解?

提示:明赫白反省本国的侵略罪行,认识深刻,真诚地进行忏悔。半个世纪前的罪行是纳粹犯下的,明赫白没有责任,但他却代上一代受过,所以人们宽恕他,尊敬他。

13、作者为什么要写西德作家与日本作家在参加纪念活动时的不同表现?作者对那位日本作家的表现持什么态度?说说理由。

提示:不同处:【明确】

西德作家:真诚的忏悔,充满罪恶感“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

日本人:自私的狡辩,企图开脱罪责

安格尔的反驳鄙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